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篇1

重视和强化底线道德有助于大学生提升道德境界,追求自身的完善。目前,高校德育追求“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应该从基础抓起抓好。在社会生活多元化的时代,高校德育在面临多重挑战和冲击的时候,更要加强大学生的底线道德教育,决不能听之任之。“底线道德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是道德的下限,是所有社会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恪守的。否则,就是不道德,行为者就会受到社会舆论和内在良知的谴责,甚至被外在强制约束。”底线道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衡量人类行为善恶最基本标准。从我国传统德育来看,“圣人”的道德设计,一旦摒弃基础底线,不但没有使多少人真正成仁成圣,反而使一些大学生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合理的底线道德是指符合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力所能及的道德水平,只要守住道德底线就算及格,就可以算一个合格的公民。代表未来公民主要形象的大学生群体,加强他们的底线道德教育,是对他们进行最起码的公民教育。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底线道德教育是实现其他德育目标的基础,要想实现更高层次的道德,底线道德是不能逾越的。重视底线道德教育,并不是说让大学生放弃对崇高道德的追求。事实上,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是高校青年学生道德境界提升的基点。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设定的德育目标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道德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而且在空间上具有多维性和层次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态模式,是可以根据现实予以适时调整的,所以德育既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目标,坚持德育目标的主导性,也要考虑学生在多元化社会生活背景下品德发展的多样性。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达到的水平和具体发展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的家庭环境,因此,必须根据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和德育发展要求确定具体的德育目标,将德育的总目标进行分解,遵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时兼顾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德育目标的可实现性。但是底线道德教育是德育目标得以开展和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最低要求,所以说底线道德教育与崇高的道德理想之间是相互统一的,道德底线教育是进行崇高理想教育的基础。

三、加强底线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就是德育课堂,现在高校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在加强学生社会主义德育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底线道德教育。高校课堂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德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除了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外,也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道德底线的教育。从细小问题上加以强调,对现在出现的热点问题予以讨论。如对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不排队,乱占座,考试作弊等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让大学生时刻反思这些问题是否在自己身上发生,时刻在思想中紧绷一根弦提醒自己。另外,每位老师都要做到以身示范,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感染学生。

(二)寓底线道德教育于管理之中

除了加强课堂教学教育,还应加强对学生底线道德教育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高效重视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特别是学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起学校从上到下齐抓共管的局面,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另外,加强学生的道德底线教育还应做到:第一,加强制度约束,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把一些日常的行为规范用制度的形式让学生必须遵守;第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节约水电、珍惜食物、遵守公共秩序等;第三,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那些不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同学,除了进行谈话教育以外,还应该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如通报批评、作书面检讨等。处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提醒同学,要时刻谨记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篇2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童编号:1671--7740(2010)03--0175--02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1.学生劳动观念较差。由于受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90后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着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习惯不好、环境与生存意识淡薄、自理能力弱等现象,更不用说有为别人服务的习惯了。这正是学生综合素质不尽人意的根源,其结果必将导致责任感的失去,在价值取向上,往往是只图索取,不思奉献。

2.学校教育的偏差。旅游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及劳动态度等因素的培养,不注意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3.社会、家庭教育的误差。长期以来,由于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从事服务工作的人被看成是下三流、人下人,至今社会上还有轻视服务行业的现象。为使孩子将来能成为人上人,许多家长让孩子全身心地学习,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自己宁肯包揽所有家务,也不愿给孩子一点劳动的空间,甚至对孩子在学校的积极、主动的劳动表现极为不满。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懒惰和依赖心理,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影响了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之王康・尼・希尔顿在谈及希尔顿饭店的成功经验是曾说道:良好的服务意识无形中为我们饭店增加了客源数量和单位产品的利润,它是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也是以后必须坚持的。西方酒店业也认为服务就是SERVICE(本意亦是服务),而每个字母都有着丰富的含义:S――Smile(微笑):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对每一位宾客提供微笑服务。E――Excenent(出色):其含义是服务员将每一服务程序,每一微小服务工作都做得很出色。R――Ready(准备好):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随时准备好为宾客服务。V――Viewing(看待):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将每一位宾客看作是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的贵宾。Inviting(邀请):其含义是服务员在每一次接待服务在每一次接待服务结束时,都应该显示出诚意和敬意,主动邀请宾客再次光临。C--Creating(创造):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应该想方设法精心创造出使宾客能享受其热情服务的氛围。E--Eye(眼光):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始终应该以热情友好的眼光关注宾客,适应宾客心理,预测宾客要求及时提供有效的服务,使宾客时刻感受到服务员在关心自己。服务意识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服务意识取决于服务人员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对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看法,它是服务人员内心的愿望与观念,是在掌握了业务技巧,把握了服务的本质和规律,加之兴趣情感等个性品质方面的因素后形成的心理上成熟的行为习惯,很难简单地通过规章制度去强制建立或调整。服务意识要求服务人员具有主动服务的兴趣、热情等个性品质并形成心理上成熟的行为习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旅游服务是其最基本的“产品”,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服务意识是旅游服务行业最基本的行业需求,是旅游从业人员业极为重要的理念。旅游从业人员只有在良好的服务意识指导下才能发挥工作热情,提高对旅游工作的兴趣,为顾客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从而为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专业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等,缺乏任何一种素质都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旅游工作者。对于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来说,服务意识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也是旅游专业学生适应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只有具备服务意识,其他素质才能发挥作用。困此,旅游专业应该把服务意识的培养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加以重视。

三、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多学生认为导游挣钱容易才去做导游的,这种动机危害很大,要是缺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只为谋财而不择手段,就会导致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形象受到损害。因此,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手,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敬业爱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强化旅游服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旅游教学中我们常常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客人总是对的”、“顾客是上帝”、“客人第一”,要求学生具有宽容、忍耐、服从、敬业的品格和意志力。学会服从不是知识、学识的多少能够决定的,而是一个人思想感情、情操、品质和精神境界所决定的。学生在心理上理解、接受了这种思想,进入这种境界,他在对待客人的态度上便会真正贯彻“客人永远都是对的”的服务观念,从而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场合,对待任何一位客人,都会笑得更甜、更美、更自然。同时,在旅游业中,百分之百的规范服务并不能换取百分之百的客人的百分之百的满意,这是因为服务需求的随意性很大,尽管服务员已经尽心尽责,但客人会因其自尊、情绪、个人癖好、意外情况、及时需求等原因,提出服务规范以外的各种需求。所以我们要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追求尽善尽美的服务效果,从给客人创造惊喜中获取自己的服务人生,在客人的惊喜中找到富有的人生。

2.通过学科理论的渗透,培养旅游服务意识。在旅游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多门学科的教育要形成合力,适时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如在《旅游礼仪》课教学中,通过礼仪礼貌等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礼貌礼仪是旅游优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人际沟通的钥匙,是提升个人和企业形象的法宝。让学生懂得在对客人服务中怎样才能更热情、到位,更富有人情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导游业务》教学中通过创造“现实情境”、“模拟情境”、“交流情境”让学生体验做导游应掌握的规范化程序。在《客房服务》教学中,就要在模拟客房室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客房服务员,真正体验“客人人住我做房;客人睡觉我铺床;客人如厕我涮桶;客人洗澡我擦缸”等程序及其心理承受能力,并从中体会到劳动服务的艰辛与乐趣。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

篇4

聋校是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学校。《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根据《方案》精神,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聋校的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还应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聋校各学科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2.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2.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德育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其中聋哑儿童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成为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聋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聋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够将丰富的德育内容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是对聋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最佳途径,具有其他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优势。

2.2推动聋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聋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实施教育,为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继续接受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保证聋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育和引导聋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3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聋生虽然存在听力障碍,但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听力障碍往往会使聋生出现自卑、自私、多疑、分辨是非能力差等性格特征,这无疑会加重他们在日常活动中遭遇困难和挫折的程度,影响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阶段是聋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提高聋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

3.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障碍性因素

3.1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

听力缺陷影响了聋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正常发展,聋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少年。聋生家庭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提升聋生的智力水平,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种导向使聋校课程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出现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

3.2任课教师对自身的德育角色认识不足,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

忽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就是忽视基本的育人功能。[1]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是品德课教师的任务,缺乏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对自身德育角色认识不足。另外,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没有关于德育方法和规律的系统学习,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不具备德育工作的敏感性和技巧性,不能将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3.3课程教学中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

聋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求,没有把握聋生的思想脉搏,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德育失去生命的活力,不利于聋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3.4教师自身道德水平滑坡。

教师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聋生道德标准的确立和世界观的形成。当前开放的社会状态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对聋校教师产生了很大冲击,在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聋校教师的道德状况出现滑坡现象,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标准对聋生产生不良影响。

4.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首要原则是立足于学生的特殊生理特征,以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聋生的听力障碍往往会造成其思维发展迟缓,智力水平大多低于同龄的儿童少年,思维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导致分辨是非能力差,道德判断水平较低。要使道德规范内化为聋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就要在课程教学中,从聋生的年龄和特殊生理特征出发,立足于聋生的实际生活,挖掘适合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易于聋生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

4.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教育聋生树立远大理想。

爱国主义是和谐社会下公民的道德基础和思想基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各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通过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渗透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物产,激发聋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渗透科技发展史上著名科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聋生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同时通过了解我国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激发聋生克服生理缺陷,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艺术类科目展示中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4.3以本学科内容为载体,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良性互动。

篇5

2.道德品质的可塑性。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3.行为习惯的养成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其次,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性、讲实效性可行性。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方面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我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注意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水平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例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应该引导学生从尊重,接受一定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教师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

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现在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地向学生进行的教育,正面的东西不学习,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篇6

一、语文教学于中职阶段学生基本文化常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基本文化常识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基础,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基本文化常识,才可以谈及到素养的部分,才可以从形而下的层次上升到形而上的层次,这是基础。谈及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做好对学生基本文化常识的培养,此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讲解的重点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有效“时空”,需要好好把握。在课堂上,老师在讲授语文课时,最重要应该以一个良好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讲授知识。学生也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对课堂知识的有效掌握,对课堂的基本文化常识的理解、学习。基本的文化常识是人文素养的一个基础,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之前也谈到过,学习基本的文化常识最紧要的也要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实事求是。学生只有学好基本的文化常识,不仅仅可以在学习成绩上有一个大的提高与进步,同时也可以在社会的工作学习中有更好的判断力和见识。因此,语文教学于中职阶段学生基本文化常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基石。

二、语文教学于中职阶段学生德育的培养

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基本语文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为人处事上应该如何做,在德行方面进行良好的培育。同理,学生在学习基本语文知识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背后所体现的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品德、素质。也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学到基本的课堂知识,也要让学生知道做人的道理,理解如何更好做人。这是学生德育培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无论是课堂还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教师都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台上台下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德育的培养学习产生非常深远影响,所以无论是中职教师也好还是普通高中的教师也好,在做好教学这一环节的同时,也都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德育的培养做一面良好的“镜子”。这便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总之,语文教学于中职阶段学生德育的培养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核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加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不断培养自身的诚信意识,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于中职阶段学生思维的成熟度的培养

所谓的思维成熟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思维,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与认识,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课下的为人处事方面的进步。谈及学生的学习思维,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老师的教学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性纠正,包括对一些有争议问题的看待,不仅仅要恪守旧式的“偶像”学说,更应该要养成自己对问题独立的思考方式和认识角度,这便是学习思维的一大进步。谈及课下的为人处事方面,语文教学可通过课堂讲授一些先进人物的典例来进行教学培养,告知学生于社会中应该如何更好的适应,更好的学习做人的道理和知识。当然,思维成熟度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中职教学阶段,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成熟度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思维的成熟度培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重要的补充与完善,同样也需要不断的进步和不断提升。终上所述,本文分别从基本文化常识培养、德育培养和学生思维成熟度的培养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当然,其中一定有不足之处,也仅仅是自己的一家之见,还需要不断的批评和指正,同样需要时间的不断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7

一、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学校的德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采取适当的德育方式和方法,从而建立健全学校的德育体系。那么,要想建立健全德育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树立准确的、合理的德育目标;二是创新德育内容;三是开拓德育途径;四是改进和完善德育方法;五是建设德育评价体系。

二、更新理念,深入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含义

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其实质是服务于社会。然而,全面发展指的是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团结、写作、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应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发展。其中,“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一个人没有“德”,就算再有学识,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因此,在中小学教学中,要贯彻落实、深入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把德育放在优先的地位。

三、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德育工作开展是否顺利,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者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创新能力强、理念新的德育队伍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一个优秀的德育队伍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篇8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以下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不应像政治教育那样明确和直接,而应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潜移默化地达到渗透德育的效果。首先,应当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讨论问题,言传身教,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正确思想感情的熏陶。比如,八年级上册余光中的《乡愁》,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成幻灯片,使图像、音乐、朗诵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作者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在诗中展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美好情感,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热情,教师要抓住契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再次,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对文字蕴涵较深的细微之处做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唤起学生自身潜在的情感,使之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德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遵循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相比小学时期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语文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这一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导向性、益智性、实践性、趣味性,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语文教学中要讲究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结果从德育过程中产生,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学生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提供机会和条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把语文课本中的德育因素转化成学生个人的情感品质和行为习惯,使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产生应有的实效性。

篇9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面临的困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極为显著,然而当前高校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1.思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个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和教师构成,其专业学识和文化素养在高校德育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高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但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由于高校辅导员缺乏思政专业知识,其德育理论及文化底蕴不足,因而很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途径有待拓展

高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目前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缺少了解,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外化途径上遇到了阻碍。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

三、高校德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校德育工作要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自身言传身教是真正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修养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的职责,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在高校德育中真正发挥应有的德育作用。因此,高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也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丰富的文化积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

2.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课程教学是高校的日常活动,是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当下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滞后于时展,德育内容缺乏说服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充分挖掘各学科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高校课程的设置,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列入教学大纲,作为学生的必选课程,以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另外,还可以在课外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课程为载体,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篇10

从国际国内德育现状来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价值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世纪50—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出现了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向学校道德教育转变的趋势,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教育机构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并且把道德教育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目前,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里,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制度、实验室、课程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与运行都已达到十分成熟的状态。同时,世界各国都将“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热潮已于上世纪末掀起,关于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理念与形式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然而,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才日渐受到重视,虽然在技工学校里高技生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已逐渐在全国推广,但中技生德育课程一直未能走出理论说教的根本态势。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关于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处于零星、分散的状况,缺乏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急需解决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缺乏问题,即直面德育课改中最基本的问题,急需解决德育课程形式僵化保守等问题。因此,当前,把对技工学校里中技生德育课程改革作为一个完整课题来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

篇11

学校武术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我们在理解学校武术教育要从“教育”和“体育”两个比较基础的层面入手。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学生健康的成长,以“体育与人”的关系为主,考虑社会文化、人文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意义上人的角色。

中国的武术注重内外兼修,习武先习德,我们应当去了解为什么学校体育教育会对中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以此来为教师培养中学生德育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的依据。

2.2访谈法

向学校老师与业内人士请教关于学校武术教育和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问题,并获得相关资料。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校武术教育会对中学生德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的分析

3.1.1学校武术教育的特殊教育

武术进入学校,给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武术教育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外在的对外传播,增强体质的健身方法,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不断传承与发展,学校武术会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将武术的竞技属性、文化属性、体育属性相结合这正是学校武术教育特殊教育作用的体现之一。

3.1.2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新鲜事物的出现,新的逻辑新的思想的诞生,会对中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身处校园的中学生和青少年,势必会对新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呼吁传统文化精神回归的过程中,学校武术教育是良好的载体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侵袭着中国的校园,武术作为教育课程,发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的优势,让身处校园的学生辩证的认识经济全球化下自己的成长发展渠道,扭转对外来文化的畸形认识,塑造我们本民族的价值体系。

3.2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学生德育产生影响的结果的分析

3.2.1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和智慧,是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中国的历史上,无数英雄先烈,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去救国家于危难,这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很好的通过武术教育的过程传递给中学生。

3.2.2有助于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价值观的确认和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武术教育的过程中,激励每一个中学生,勇于迎接困难,培养学生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意志品质,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敏感期,良性的有利刺激可以对培养中学生的性格起到帮助,培养他们一种拼搏精神。

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文化侵略不断加剧,这无形之中对于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是一种挑战,怎样去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引导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在这其中武术教育起到很大作用。

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促进青少年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育,在学习中有许多的练习是自己无法独立练习的,这样中学生才能融入集体,有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现象,通过武术的学习和练习,可以调节情绪改善心态,所以说武术的学习和练习过程是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中调节自己的心情、陶冶自己的情操的良好方式之一。

3.2.3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意识和基础法纪意识

在道德层面上,我们必须具备正确的道德观,有一个比较明晰的道德尺度标准,区分见义勇为和江湖义气,行侠仗义和恃强凌弱,这些最是最基本的道德尺度,也是我们学习武术是最先学习的。在学习武术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可以很巧妙地通过武术这个有利媒介,将其传播出去,在无形之中将基本的道德意识和基础的法律意识渗透在学校武术教育过程中。

3.3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学生德育产生积极影响的方法与途径

学校武术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身体自身素质的增强、个性的培养以及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特殊的教育作用。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更多的资源,运用更多的方式方法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3.1充分挖掘武德教育中优秀人文素材

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为我们所熟知的杨家将等等,他们都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这些人物都是我们这一辈年轻人的楷模,教师经常引用这些人文素材,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将爱国主义精神融于武德教育中。

3.3.2积极营造学校武德教育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我们武术教学中一个潜在的有利条件,在有利的德育培养的环境中,我们去学习领会一些传统的武术哲学思想会更加容易。比如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教学场景的设计,强有力的口号,不但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大的热情,还使学生们充满民族自豪感。

3.3.3加强中华武术文化精髓的教学。

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是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将我们优秀的传统哲学理论、传统的明哲思想寓于其中,将这些具有丰富底蕴和生命力的内容去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武德风范”“尚武崇德”作为教学准则,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作为教育学生的基本,这样不仅使中华武术文化精髓得以弘扬,还促进基础人才的培养,增加了我们的教育软实力。

4.结论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培养中学生的德行、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三观,健全中学生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武术的传播恰恰是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教育载体,将武术道德教育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有利进行中学生进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中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学校武术教育对于中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篇12

1.教师自身的言行示范

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体现了教师本人的人生价值观,当然也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初中生正处在受外部影响较大、模仿性强的年纪,他们会从教师的身上寻找自己行为的规范和道德标准。而英语是语言学科,模仿性会比其他学科更强一些,老师的言谈举止、品质人格都会影响学生。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人格素质。

2.教材自身的德育影响

英语学科对学生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体现在教材之中。如牛津版英语教材中的Comic Strip ,Reading, Speak up等板块都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可以自然地渗透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

以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和下册为例:

例如在教牛津英语8B Unit2 Travelling 时 我布置了一个Discussion(讨论):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during our travelling?(在旅游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并配以大量的游客不讲文明的图片。其中一段文字深深地刻在了学生们的心里:在巴黎,公共场合有中文的地方并不多,但去过巴黎圣母院的中国人都会看到这句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专门示意给咱们爱在公共场合“热闹”的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包括法国的游客并没有这种“礼遇”。 当时我还给同学们朗读了演员黄渤的一条微博:“在帕劳潜水,正为上帝的奇作美景唏嘘不已,突看见水面漂浮着一烟盒,心中暗骂哪来的无德之人,这么干净的水怎丢的下手!突然看见烟盒上两个大字‘××’(微博配图显示为‘中华’牌香烟)!臊得我上去一把捏在手里,像做贼一样生怕被别人看见,一直带回岸边,朋友啊,去别人家作客咱客气点,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 同学们听后深有感触,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大家提出了很多文明出游的建议并承诺自己也将遵守。这堂课使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道德教育。

篇13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城市中不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建筑,许多专家学者在思索: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而社会在疑惑:究竟我们需要怎样的建筑师?在我国社会呼唤诚信与道德的同时,国际上建筑师的道德标准与各行业的标准却是一致的。1998年,国际建筑师协会职业实践委员会通过了《关于道德标准的推荐导则》,作为各会员的精神和行为约束[1]。不难看出建筑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最基本的环节。学生对建筑活动充分的理解,应先基于以强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来先行辩识。

在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对我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全票通过和历年毕业生就业、还贷率双100%的成绩下,我们不难发现德育教育,特别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高要求是社会衡量建筑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标尺,是衡量学院德育教育工作的标尺[2]。为了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近几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在学生中推行德育教育新理论,从“吸收、反馈、回归”三阶段完成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而学院院学生屡次在国际、国内设计大奖赛上获奖,形成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这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

一、注重生态体验论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教育者”向“导引者”转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提出德育教育应从知性论到生态体验论。“生态体验论是将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中,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之运行规律,经历内心感动的过程与状态。” [3]生态体验论将“职业道德教育者”改为“职业道德导引者”,把“职业道德受教育者”改称为“职业道德体验者”,导引者亦是体验者并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大环境中,主动和被动的去影响周围的学生和与环境形成共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性影响,让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达到道德教育的矛盾性和共享性的不断转化从而获得不断向前的动力。知性论中强调“教育者”做了什么,而生态体验论则强调“导引者”引领“体验者”做了什么。具有共生性特征的教育模式将让师生都得到健康发展,将不断提高体验者和导引者职业道德素质和诚信品质。

二、将第二课堂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人文底蕴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是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有效载体,是师生平等轻松交流的生态体验平台。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和高低年级培养目标的异同性,狠抓低年级的职业理想渗透教育模式和高年级的职业理想引导教育模式。在新生入学初,精心组织和开展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主题辅以心理引导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定,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文明守纪的大学生。针对高年级学生自主性较强的特点,结合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良好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引导性。每学期组织的文艺晚会、设计竞赛、职业道德教育专题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专业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通过人文艺术的熏陶,使学生经历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体验三阶段,而触发内心的感动,体验生活的美好。

三、将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将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和谐校园生活,开辟教育学生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为载体,以“三下乡”支教活动、科技扶农等系列主题为主要表现方式,让学生融入社会群体活动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理想。在党员帮扶活动中,建筑学院社会实践队凭借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开辟了大学人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持的新途径。以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组合而成的实践小组,对因工业建设而失地的农民住所进行农家乐改造设计,使失地农民成功转型成以经营商业为主的城市居民,此举改变了农户经济收入模式,使农民月收入由1200元/月增加到4000元/月,创建了科技扶农的新途径,而搭建学生专业实践的新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同时,建筑学院还积极建立一系列的大学生实习及就业推荐机制。利用暑期和大五实习,将学生的课业进修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与用人单位甚至是著名建筑设计师接触。同时,学院利用自身资源,广泛与国内外著名设计单位合作,广泛的给予学生实习和工作的机会。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实习单位的实践性教育相结合,将学院学生培养成在理论、实践和道德等诸多方面均有所发展的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