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服务人才培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服务人才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服务人才培养

篇1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035-02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贸易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2011年我国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1],服务外包增速惊人,保持两位数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服务业在经济总量的占比超过或接近70%,而中国现在仅为43%。中国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提升服务业的技术与服务水平,推动服务业的国际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1人才短缺成为服务外包业迅猛发展的瓶颈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服务外包的技术基础,企业把一般技术的生产和服务外包出去,聚焦开发核心技术,这成为企业全球竞争的有效模式。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就短期效益而言,服务外包公司可节省20%~40%的运营成本。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服务外包需求带动了外贸服务业迅猛发展,具体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

据麦肯锡的数据,到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产值达到6000亿美元。教育部、商务部的文件中提的目标是到2013年我国争取全球300亿美元外包的份额,为此要求培养120万服务外包的从业人员。[2]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人才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属于低碳、环保产业,可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大国的优势。据商务部服贸司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34540份,合同金额1576亿美元,同比增长439%;执行金额1172亿美元,同比增长436%。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127亿美元,同比增长521%;执行金额814亿美元,同比增长420%。其中,信息技术外包占主导地位,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占比分别为535%、140%和325%。

美国、欧盟和日本是我国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主要来源。在2013年1~3月我国承接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外包执行额依次为209亿美元、133亿美元和96亿美元。服务外包就业规模稳步扩大。1~3月,我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169万人。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1830家,从业人员44651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3024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6774%。[3]

随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人才短缺的巨大压力凸显出来。教育部鲁昕部长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缺口每年约50万人,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十二五’时期,这一缺口或许将突破260万人。[4]此外,服务外包人才还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技能水平不高、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可见长期以来,服务外包人才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瓶颈。

2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局面,同时服务外包业面临用工荒,急缺适用人才。虽然国内越来越多高校成立了服务外包专业或设立服务外包方向,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人才,还有更多高校正在进行相关专业设立的调研,但是高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服务外包企业对毕业生往往需要培养一年半载才能带来盈利。这样的事实提醒高校有必要深入了解服务外包行业,调整培养目标,实现教育层面的转型升级,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明确服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服务类的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为核心,依托试验区和特色专业建设等各种方式来实现人才有效培养。

21应细分服务外包的人才需求有的放矢培养

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兴起时间不长,目前信息技术外包占比过半,以计算机软件开发服务为主体,这会导致有高校简单地认为服务外包就是计算机软件开发(ITO),忽略业务流程外包(BPO)及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了解不透,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效能提升。按照企业面向的市场的语言及文化差异可细分为对欧美外包、对日外包、对中外包的人才,发包市场不同,语言及其文化有别,沟通有异。按照企业业务类型可区分为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等,三者各自具有更细致的业务细分,对人才的技能素养差异很大。高校宜研究各类发包企业的需求,进行用户分析及细化各自对人才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培养。相对高端的服务外包企业,希望招收综合素质较高的“211”大学的毕业生,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及语言过关;很多做BPO的企业接受二三类大学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注重外语沟通能力,辅以业务培训即可就业。高校只有深入了解服务外包企业需求,按照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才会大幅提高。

22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改进高校服务外包师资与教材

高等教育基于分科教学的传统,注重教学的学科体系,服务外包企业以跨学科问题解决为工作中心,两者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知识内容差异上,尤其体现在对知识内容的使用及思考路径的差异上。如果不主动转变教学模式很难有效培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复合人才。许多高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专业课程设置无法适应市场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工作能力需求,导致服务外包企业难以从现有高校毕业生中直接选到有用人才。高校如果缺乏对服务外包前沿技术的了解,并且缺乏有实战经验的师资就培养不出合格的服务外包人才。因此,高校应大力引进服务外包企业专业人员参与教学,尤其是实施实训,解决校内实训教师极度缺乏的问题。高校要投入资金引进国外实用性强的服务外包教材,或者校企合作开发适用教材,解决目前国内服务外包教材紧缺问题。

23加强对小语种人才的针对性培养

精通外语的服务外包人才对于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现实是服务外包企业很难招聘到语言和业务都过关的适用人才,往往是外语够用的不懂业务,懂业务的外语不行,小语种的人才就更难找了。因此,很多服务外包企业来中国落户,通常专门选择外语基础好的省市,沟通障碍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高校可以尝试跨学科合作培养人才,联手知名服务外包企业,一方面尝试对语言类专业学生设置服务外包专业方向,增加服务外包业务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另一方面针对服务外包业务领域专业学生,加强专业外语的听说读写学习与训练。另外,高校中日语、韩语等小语种的招生人数本身就少,导致大学很难大规模培养此类的服务外包人才,妨碍了对日韩服务外包企业的落户,应有计划地加大日韩等小语种人才培养力度,朝鲜族生源在学习韩语上具有天然语言优势。

总之,高校必须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既懂计算机专业技能、又懂外包业务及外语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R].2012-06

[2]鲍泓2010年全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学术研讨会发言[Z].中国服务贸易协会,2010-10

[3]商务部2013年一季度服务外包发展情况[EB/OL].中国服务外包网,2013-05

[4]戈清平服务外包求贤若渴创新人才培养成共识[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6).

篇2

财务共享,是指依托信息技术,通过不同企业、不同地点的财务业务有效整合,将财务管理从纷繁、琐碎、重复的会计事务中剥离出来,以期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一种管理手段。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起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在国外企业间运用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面临转型发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引领财务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近年来,中兴、海尔、万科等企业纷纷开始尝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的财务管理逐步由分散式、标准式或者集中式的信息化系统转变为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即将大量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标准化的会计处理和交易业务,放到一个专门的服务组织中进行独立、集中的业务处理。这将极大地缩短会计人员日常的会计核算时间,并使其工作转向企业决策、投资管理、风险和内控等方面。这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从传统的财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财务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角色转变。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全面的统筹分析,对商务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和普通的核算型会计相差甚远,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很难被机器所取代,管理会计的优势逐步凸显。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目前,有80%的会计人员要将精力放在应对会计记账、核算、审核等日常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中,真正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上的时间不足20%。而且,会计人才偏重于会计核算能力,高端会计人才相对不足,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更为匮乏。我国会计人员队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管理会计成为行业急需的紧缺人才。究其原因,与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无相关。我国主要从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职培训三个层面进行会计人才培养,均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一)学历教育以财务会计课程教育为主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强化财务会计,注重会计核算能力培养。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不断推进,企业财务部门的结构、人员能力需求必定发生转变,企业更倾向于既掌握会计核算技术又有着较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管理会计师。截至2017年3月,仅有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六所国内知名高校正式获得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课程认证,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开发。管理会计相关研究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培养出的管理会计人才达不到合格标准。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解答考试题的技巧上,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融会贯通。

(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欠缺管理会计内容

根据会计职业从事人员的不同层次需求,目前我国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等。然而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尚在建设完善中,缺乏考核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具体标准,管理会计知识并不是我国各项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的重点。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然而各项职业资格考试主要从会计基础及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会计的内容上予以考核,不论是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应用,抑或是管理会计的综合知识、咨询服务知识,均无法得以体现。对于要求较高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涉及管理会计知识的部分也相对不足,不能完整地体现管理会计人才的胜任能力,无法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以满足企业的迫切需要。

(三)企业缺乏对会计人员的转型规划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会发生流程再创造、财务重分类、会计再分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分离。会计人员的手工核算量减少,优秀的会计人员将从基础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多支持经营决策的分析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数量可削减1/3至2/3,会计人才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标准将面临重新洗牌,会计人员必然面临分流或者转型。目前提出的向传统的管理岗、财务专家型或“业务财务人员”和“销售财务人员”等综合型人才发展转型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亟待提出更加详细的规划。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项变革,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管理会计人才的严重缺失,国家自2010年起相继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并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管理会计培训,并向国外学习管理会计先进经验。2016年,财政部相继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2017年,财政部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并力争在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将管理会计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在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需要高校、企业、政府等各界协同创新合作,在学习、培训、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不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全面壮大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一)高校开发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为了满足当前的管理会计人才需求,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现教育与实践要求的匹配对接,需要参照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多维性创新思考,研究并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在本科阶段,根据学校特点,适当开发管理会计相应课程,加大管理会计课程比重,打下管理会计基础,深化管理会计认识,鼓励学生进行管理类学科的学习辅修,成为跨学科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方向的研究,加强管理会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实践管理会计提供理论基础。对于会计硕士(MPAcc),则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方向的具体案例学习和实践学习,使其成为管理会计储备人才。

(二)改革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一方面,考虑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在我国已运行多年,相对比较成熟,应改革现行考试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相应增加管理会计知识考核重点。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一般的会计人员需要对成本会计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中间层次的会计人员至少需要了解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以应对日常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高层次会计人员则应加强对战略管理决策能力等管理会计综合能力的考核。注册会计师应发挥其独立性,准确把握管理会计咨询服务。通过不同层次的考试重点,实现人才分流,培养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合格会计人才,尽快达到培养一批具备管理会计能力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进行专门研究,借鉴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等国外管理会计考试制度,发展我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选拔奠定科学基础,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企业推动财务会计人员转型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首先,企业要将管理会计培训纳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之内,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可以考虑结合自身需求,组织专题探讨,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与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外训,促进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其次,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会计人员转型理论研究,推动传统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部分会计人员需要向业务前端转型,企业应设置对应的管理会计岗位,全面促进会计人员转型。

(四)探索校企合作、政企合作、企企合作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必须多元化发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以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大量潜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双赢。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利用政府影响力,创建管理会计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积极与行业间其他企业交流合作,学习先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该模式为企业带来的便利,培养适合企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需要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外对于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体系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与方法。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参加国外管理会计实习培训,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管理会计先进工作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可行的方法。宣传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踊跃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开展国际间管理会计合作,有助于实现“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83-03

一、农业物联网人才需求情况概述

我国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已是全球制造业大国,相比而言,农业的发展稍显滞后,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及城市建设发展进行到一定阶段,当前我们亟需大力发展与投入的是新农村的综合性、全方位的建设。我国农村一直实行,土地流转工作才刚启动,处于经济和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近些年一直得到国家各界的高度重视,而农业信息化建设正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适逢此时,物联网产业恰好兴起。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IoT),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被称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自其被提出之日起,短短数年已在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渗透到各行业中去。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步,物联网在农业生产、流通、管理等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生产领域来说,农业物联网利用传感器、通信网络、智能决策系统,对养殖、种植对象进行环境监控、养料供给等,以实现降低成本、减少耗损、提高质量、改善环境的目的。此外,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可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的管理体系。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未来农业的发展必将向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科技化方面发展,农业物联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总体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高等院校才刚刚有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直接面向农业的物联网人才培养尚未正式启动,而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土地是农村,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因此,面向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物联网人才市场缺口巨大。仅“十二五”期间,估计农业物联网方面的人才需求就有大约1000万人。

农业物联网专业人才可分为研发型人才和应用技术服务型人才。研发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农业物联网新技术的开发及相关设备生产工作的人员;应用技术服务型人才则主要指利用现有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人员,其在整个农业物联网人才需求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物联网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展开研究,以期对面向农业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农业物联网培养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二、农业物联网服务型人才培养目标

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服务型人才培养,首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国内高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普遍还处于探索阶段,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趋于相同,由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广泛,就农业物联网而言,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物联网技术、产品知识,还要对农业生产知识有所了解。因此,目前各高校探索性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普遍是缺乏针对性的,并不能满足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探讨过程中,通过对多所院校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及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笔者也发现,普遍存在着对物联网人才培养的方向模糊,对物联网产业链人才需求未来状况预估不足的现象。

首先,当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巨大产业来临之际,我们要对它的未来产业链发展状况有个预估,才能与之相适应地去进行合适比例的人才培养。纵观其它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许多产业在人员需求上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譬如,电子信息产业,真正投入研发领域工作的,只是集中在大城市,只需要少数高端型人才,面向全国范围的、需求量较大的仍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这是一个“橄榄型”的产业链人才需求结构,研发和制造人才需求少,分别占两端,中间多数为应用型人才需求。物联网产业也具有这样的特质,更何况它本身就是一个应用创新型产业,其产业巨大的生命力也体现在应用上。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包括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仍过于注重研发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应用领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与产业链人才需求状况不相吻合的。

其次,物联网是向各产业、行业渗透的一个基础性产业,其必然带有跨行业的性质。譬如,农业作为第一大产业,它涉及的领域是很广的,仅是农业物联网对人才的需求就是巨大的,可是目前的物联网专业普遍都没有体现出这种行业的针对性,学生就业时,仍将面临着对行业领域知识的一个再培训过程。

根据前文论述,我们在进行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中,应以培养物联网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出发点,并结合农业生产、流通、管理等行业背景知识,进行知识全面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农业知识丰富的物联网人才,有利于满足社会的需求,有利于解决人才的就业问题,极大地推动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发展。

对于农业物联网方向的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专业能力目标: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农业物联网产品软硬件配置,能从事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设计、管理和维护工作;掌握农业现代科技、农产品生产流通基础知识、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施工基础知识,具备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实施能力;了解物联网工程技术的技术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三、农业物联网服务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农业物联网服务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当围绕着培养目标展开,除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程及实践课程外,以下详细例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

(一)专业基础课

1.农业现代科技技术概论

主要介绍介绍国内外农、畜、林三业的生产、储藏、加工、消费、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育种目标、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采收、包装、储运、加工、流通等产后现代商品化处理技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2.电子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能复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

3.嵌入式技术

主要讲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界面设计、应用编程等知识。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编写、调试嵌入式程序。

4.物联网数据库应用及管理

重点培养学生数据库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应用数据库应用软件对物联网工程中所需数据进行管理、查询、维护等操作。

5.农产品生产管理流通概论

课程介绍农业产品生产管理流通基本理论,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为出发点,介绍不同农产品在生产销售流通等活动中的基本情况,应用的现代化技术、信息技术等情况。

6.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结合TCP/IP协议深入讲授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原理、数据通信、网络协议、点一点网络、广播网络、交换网络、网络互连、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方面的基本问题。

7.循环农业生产与管理

主要介绍农业生产管理中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掌握循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关键技术,了解农村节能减排的政策、技术措施等内容。

8.物联网与供应链管理

主要介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系统的概念及功能、物流的发展、物流管理原理、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包装与装卸、农产品供应链等内容。

9.工程进度与质量管理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掌握建设物联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物联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物联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解决物联网工程监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专业核心课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全面系统地阐述当前各种主流的无线网络的基本原理,结合多种工业现场传感器和多功能的上位机软件,深入浅出地讲解无线网络的基本技术。

2.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

主要介绍物联网RFID系统概述、RFID工作频率及无线传输、天线技术、射频前端电路、编码与调制、数据的完整性与数据的安全性、电子标签体系结构、读写器体系结构、RFID中间件、RFID标准体系、物联网RFID应用实例,以及物联网RFID技术现状和标准体系。

3.工程线路识图

主要介绍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主要培养学生识读电器元件的结构形状的能力,同时了解相关工程的国家标准,识读图样,了解物联网工程绘制图样所需的机器、仪表和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4.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实施

使学生能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并能熟练地运用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测试和验收等工程组织与管理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系统安装与实施的职业能力,并掌握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

5.ERP运营维护

课程主要从物联网工程的角度介绍物联网工程系统中的主流程体验、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产品结构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管理、工单与委外管理、工艺管理、应收应付管理、财务管理等学习任务,掌握ERP系统的主业务流程和操作技能。

从以上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可看出,在实际进行农业物联网课程体系的建设时,注重突出实际应用领域特色,学生既要学习电子信息技术,又要学习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技术,还要求掌握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注重综合性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农业物联网的项目一般偏小,各地点分散,其应用服务人才不可能专业划分过细,否则任何一个点都需要物联网、农业、工程安装等不同领域的人员组成团队配合工作,这对于偏小的农业物联网项目来说是不实际的,必然要求建设及维护人员具备多专业综合的能力素质。

四、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

(一)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突破,当前所流行的行动导向、慕课均是可采取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主导思想将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实施。由于农业物联网服务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性、跨学科特性,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学习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此外,农业物联网在实际工作领域的实施,往往以一个个项目的形式来进行,因此,案例教学也是必然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调动和综合设计实施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师资队伍

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看出,要做好农业物联网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应具备物联网知识能力、农业生产流通和管理知识能力、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在实际建设中,各校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优化。同时,基于农业物联网应用创新的特质,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引进更多的企业兼职教师来补充师资队伍。由于物联网本身(下转第186页)(上接第184页)是个新兴产业,农业物联网又兼有跨行业的特性,因此,教师的培训学习也是队伍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五、满足实验与实习条件,建设实训基地

应根据院校重视面向农业领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思路,坚持基础和应用协调共进的原则,通过农、学、企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相应的实训平台,如企业提供最新的设备支持、学校提供专业人员、农业终端用户提供场地,搭建起一个真实的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收获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日后就业打好基础;企业获得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充分解决了农业物联网服务企业人员匮乏的现状;而农户则在合作中体验到农业物联网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种种好处,为农业物联网的大力推广增强了信心。

其次,建立一个以农业物联网为背景的技术服务及农产品流通实训平台,通过该平台,培养出农业物联网领域的信息化人才,为技术服务的推广和农产品的流通打好基础。

通过利用实训基地对物联网服务型人才进行深入培养,可培养出一大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以缓解目前农业物联网缺少此类人才的局面。同时也为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大范围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物联网浪潮的来临,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各种农业要素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以及智能处理。因此,对农业物联网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和价值,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其中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研究工作。所以,应尽快在分析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管理模式、技术模式、商业模式展开分析和探讨。在政府的引导下,在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物联网的长远发展提供长效动力。

【参考文献】

[1]于娜,郭鹏,李乃祥.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

[2]葛文杰,赵春江.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14(7)

篇4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和无锡是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主体的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增强。据江苏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34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离岸合同额18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8%,比上半年提高3.9个百分点。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9%,比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离岸执行额158.8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11月底,江苏省服务外包企业登记数8132家,带动从业人数超过104万。“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作为智慧密集型产业,人才是服务外包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据国家商务部和人力资源与工业信息化部对多家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缺乏高端服务外包人才已成为我国服务外包行业在发展国际业务时最令人感到困扰的课题。而高校虽然承担着为各行各业培养外包行业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但是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服务外包市场需求之间并不匹配,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培养出能满足市场需求,集技术、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是摆在江苏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江苏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政策

国家、江苏省对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给予了政策上的充分支持。继2009年教育部、商务部号召全国高校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联合发文(《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后,2010年江苏省就大力推进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在江苏、浙江两省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0]34号)。2013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现代服务外包人才战略研讨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就培养外包服务专业人才方面,对高校提了三个“进一步”:进一步重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高水平的服务外包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兼结合。这对于构建政府引导、企业、高校和社会四方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服务外包人才教育格局起到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商务部总结江苏、浙江两省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经验,与教育部联合印发《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优化专业和人才结构,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健全人才培养政策和组织保障。2015年,为提高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以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2江苏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回暖,服务外包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增速,近年来更是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商务部“千百十工程”的落实以及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向我国频频抛出的“橄榄枝”,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服务外包业务的纵深发展。今后每年服务外包人才预计需求增长都会超过50万人(戴军,2012),江苏省作为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对服务外包人才的需要增长迅速,江苏省高校是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阵地,但现实中各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在成为制约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重要瓶颈。

2.1服务外包人才供给不足

服务外包属于新兴的产业,高校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高校对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处于探索阶段。按照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商务厅(2009)联合公布的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5年培养计划:力争培养和培训15万服务外包人才,也就是平均每年计划培训3万服务外包人才。而江苏省服务外包发展迅速,仅仅就南京市国际服务外包人才缺口到2015年就将达到35万人(商务部)。所以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求,服务外包人才供给不足,培养规模亟待扩大。

2.2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力量欠缺

当前,江苏省高校更注重基础理论铺排和专业知识架构,与企业运营相比,高校在专业调整,知识结构更新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速度。而高校教师大多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擅长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服务外包业务的知识涵盖金融管理、计算机等众多领域,专业跨度和知识体系错综复杂,难以驾驭。众多高校服务外包师资缺乏。高校对服务外包人才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逐步培养出来的,缺乏实践,对整个外包行业的认知和掌握带有局限性,教授授课倾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鲜少涉及专业技能训练,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专业人才,因为缺乏实践历练,其专业技能必然达不到企业的各项要求。

2.3高校与企业合作不够

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之间缺乏专业交流,整个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态势缺乏认知,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虽然理论过关,但实操方面仍然无法与企业“无缝对接”。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需要把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工作中,将实际问题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打破现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实践型技能型专业人才。但现实情况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姻”仅仅局限于共建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实习等方面,合作不够深入。合作缺乏共同的利益点和长久的合作机制,导致合作关系不稳定。

3对策与建议

3.1扩大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规模

服务外包人才是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省政府应充分利用江苏省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继续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工作,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建立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交流平台;提升服务外包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优秀人才投身服务外包产业。

3.2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有效机制

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技能水平和较强的外语能力。而当前高校培养的服务外包毕业生普遍存在技能水平缺乏,外语能力薄弱的问题。因此,改革“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才培养传统模式,建立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首先,调整优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明确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将教授服务外包理论知识转变为培养服务外包实践能力,将课堂理论教学转变为工作现场教学。同时通过企业调研,及时对高校专业培养进行资格评估,量化考核指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保持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其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实行与兄弟院校合办专业、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的新机制。最后,加强师资培养。高校应加强“双师型”与“三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高度。服务外包相关专业老师要与服务外包企业加强交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人才需求变化,由此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安排实习实践时间,围绕市场应用需求或用人单位需求“量体裁衣”,进行教学。同时注重双语教学,克服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的语言障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加大“校企合作”加强学院与校企合作单位的联系

专门针对服务外包专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邀请一些知名企业家、项目经理、资深工程师、项目培训师等走进大学校园。此外,把简单地提供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实训,感知和企业运行流程进行深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将自己的业务嵌入高校的服务外包专业课程,打通高校、企业的人才通道,开展服务外包人才“订单式”培养,例如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建立定向班,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各高校可以建立高校人才供给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数据库,动态及时的把握服务外包人才的供需情况。

篇5

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对培养对象进行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部分高校在2010年才开设了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还欠缺经验,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慢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水平是目前的大体现状。对于中高职院校来讲,提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专业人才需求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为了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要相关学者设计出更加优越的人才培养方案,更需要对设计和实施适应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2 我国客户信息服务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客户信息服务企业较多分布在沿海或者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其中大多数企业并不是以客户服务中心为唯一主营项目,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市场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客户信息服务人才需求量较大,企业更重视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和稳定性。随着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比例加重,企业服务外包业务量增大,人才需求数量上升较快。但是随着企业日益认识到客服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企业的影响,对于客服人员的能力要求日益提升,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更倾向于吸收专业性人才。目前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员工的稳定性,各企业中客户信息服务人员的流动率居高不下。

二是供求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大中型知名企业对于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有学历的限制,甚至还有工作经验与专业的限制。而小型企业又因企业知名度不高、待遇较低等问题缺乏人才引进渠道。在企业中中职学生基本只能胜任客服中心的基本岗位,发展较慢,而企业对于员工心理素质、抗压应变能力、语言表达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要求都比较集中,这也是矛盾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大部分企业愿意同职业院校合作,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培养人才。国内也有多家呼叫中心领域的产业研究机构和人才培训机构一直潜心研发提高呼叫中心人才培养质量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华唐教育集团等。综合而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式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是最受欢迎且通过实践考验收效显著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

3 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通过对客户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现状的总结,培养方式通常是两种,一种是职业院校自行培养,毕业后学生自由就业;另一种是校企合作培养,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定向去企业工作,不愿去对应企业的少部分学生可自由就业。就两种培养模式的培养效果来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优越性比较明显,下面就以该模式作以详细介绍。

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职业院校一般会按照“立足产业、服务企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思路,探索全方位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吸引企业入驻,促进产教结合,增强办学活力。该专业实训性强,为培养学生的高技能,需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保证机位充足,满足学生实训及企业用工的需要。对学生的培养坚持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施校内和校外、学习和实习、学中做和做中学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中,全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融“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每个学习情境的内容均严格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进行了开发设计,形成极具特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通过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障。具体培养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1 走岗见习阶段

①校内学习。主要学习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为后续阶段的学习和企业的见习、教学实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企业学习。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到联通、移动企业等进行现场参观学习,观摩现场设备的运行,明确呼叫中心作用,了解呼叫系统操作的流程及环节。

3.2 入岗实训阶段

①校内学习。着重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系统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学校的实训中心进行学习。

②企业学习。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的具体要求,聘请专业人员利用商/教两用的实训平台,讲解具体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示范监督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促进订单迅速完成,在该阶段,均采用理论学习在前,实践在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客户沟通能力。

3.3 顶岗实习阶段

①校内学习。在继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强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如《电话营销》、《呼叫中心基层管理》、《业务执行能力》、《呼叫中心班组长管理》等,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学习一些拓展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6

一、计算机专业改革的逻辑起点

1.传统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定位不清晰。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软件类人才培养缺乏自身的特色,从“211工程”、“985工程”院校,到一般的地方高校,甚至高职高专院校,大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偏向于“厚基础、宽口径”,缺乏职业指向性,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大致相同,导致了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知识泛而不精、岗位适应性能力不强、就业困难的局面。

二是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支撑不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重理论轻实践、重体系轻技能、重学术轻职业的高校专业教育教学,导致了毕业生书面知识较好、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尴尬局面。

三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高校普遍缺少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教师往往不熟悉相关企业的业务流程,不会使用当前企业所采用的新兴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据笔者了解,“升本”多年的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仅达20%左右。

2.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的紧缺

当前,全球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能耗低、污染少、人力资源密集、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服务外包行业已经极具规模,业务范围也由最初的信息服务外包(ITO)扩大到更高层次的业务流程外包(BPO),二者共同成为目前服务外包业的主要业务领域。2014年,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新增从业人员71.1万人。这些大学生主要来源于高校计算机专业类毕业生,而既懂服务外包BPO流程分析又能进行ITO技术开发的复合型毕业生几乎无处可寻,需要企业进行多年的多种岗位培养才能适应这类岗位[1]。

3.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

为解决服务外包人才紧缺的问题,2013年2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3〕33号),提出了完善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鼓励政策,建立包括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基地等在内的社会化开放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继续深化校企合作,重点支持一批办学规范、实力强、效果好的高等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教育部、商务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2014年联合《关于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教高〔2014〕2号)来推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提升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能力。浙江省也相继推出了《浙江省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目前,教育部在浙江省、江苏省本科院校进行服务外包人才的试点培养,浙江树人大学等多所高校通过改造传统计算机类专业实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探索路径――浙江树人大学经验

浙江树人大学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传统计算机专业进行了改造,以培养电子商务BPO+ITO复合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为培养目标定位,以适应目标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为依据,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以校企融合、产教结合、学职对接为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一定的经验。

1.跟踪市场需求动态,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塔塔集团、网新集团、东忠集团、中软国际等多家软件外包企业以及多家高校、IT培训机构的调研,电子商务BPO+ITO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外包软件开发服务职业素质,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知识基础,精通服务外包语言,熟悉管理与电子商务领域典型的业务流程,熟悉外包软件开发的管理流程和国际规范,在业务流程优化、改造和系统实现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高、中端复合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

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以及学生专业就业反馈情况,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复合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需要掌握三项核心能力:软件开发能力、业务流程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软件开发能力是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具备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数据处理、前沿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业务流程分析能力包括:具备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基本能力,具备B2C/C2C网购软件、协同办公软件、物流仓储软件等典型行业软件业务流程的分析能力,具备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能力以及企业经营目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包括:具备基本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和软件外包行业专门的英文术语以及英文交流能力,具备软件外包项目团队中工作的规范性和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基本能力,制订完整的工作计划的能力,灵活分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紧紧围绕电子商务BPO+ITO复合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三项核心能力,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进行梳理。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BPO+ITO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围绕软件开发能力、业务流程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三项核心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并按三项能力细分的二级能力需求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全程紧密合作的校企教学团队以培养目标人才能力为导向,在校内课堂和企业工场共同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符合企业需求、有着良好发展潜力的复合型卓越服务外包人才。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求如下。

知识方面:掌握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了解外包行业、电子商务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和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各种软件开发和测试的环境和技术。

能力方面:掌握软件开发能力、业务流程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三项核心能力。

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素质。

2.围绕人才核心能力,构建与BPO+ITO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从人才的能力结构出发,以提高核心能力为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确定主干课程,建立不断线、递进式的专业课程体系。业务流程分析、软件开发、语言能力相关课程体系设计为四年不断线、递进式安排,以便学生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是压缩理论课时,大力提升实践课时。传统的计算机软件教学学时安排中,理论与实践课时或学分比例大约为8:2(含公共基础课),这种比例对要求实践能力很高的软件服务外包才人来说,实践课是远远不够的。本专业以6:4的比例进行改革,即实践课时或学分的比例占到总课时或学分的35%~40%。

二是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大幅度删减不必要的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程。在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物理甚至化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电工电子、微机原理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作为工科还需要开设金工实习课。BPO+ITO服务外包人才偏向软件,硬件涉及较少,可不安排物理、物理实验和金工实习,大幅度删减电工电子、微机原理等课程。并确定“数据库原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11门课程为主干课程,并对这些主干课程给予重点建设,在课时分配、师资安排、学生实践等都做适度倾斜,使学生学习主干课程后能比较好地掌握这些核心知识和技能。

三是根据能力细分,积极推进课程应用型改造。改革课程教学,推行“千人业师”计划,邀请企业业师参与课堂教学。对“数据库原理”、“项目开发实例”、“软件测试”、“电子商务案例分析”、“UML”等专业核心课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新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并与企业合作,重新开发教材,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实施教学。如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课程中,全面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以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为主体,将其分解后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在课程的主要章节中。通过“典型案例-知识点分析-模仿编程-实践提高”的教学组织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多方位、全过程建立校企融入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BPO+ITO复合应用型人才以校企全程融合模式、采用2+1+1阶梯式能力培养方式实施。2+1+1阶梯式能力培养是指第一、二学年为专业通识教育阶段,第三学年为专业技能培养阶段,第四学年为项目综合实施技能培养阶段。校企全程融合培养是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贯穿三个阶段的理论、实践教学。具体为:第一、二学年企业课程合作和项目实践,主要安排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专业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认知实践,由企业工程师和教师团队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并在短学期安排到企业进行项目实践;第三学年课程嵌入和综合项目实训,把行业、企业所需要的课程嵌入课程体系教学,并共同实施BPO+ITO服务外包分析、开发实际项目训练;第四学年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辅导毕业实习、设计与论文,学生进入企业成为“准员工”,顶岗从事实际项目工作。

构建从认知实习、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学生科技、案例模拟、毕业设计、项目实践、顶岗实习到岗位就业等全过程、递进式的校企合作综合实践体系,建立实验课程群、项目群,实现“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项目综合实施培养” 三个阶梯式能力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和专业技能型课程均设置课内实习,实习课时比例不少于课时的20%~30%。每门主干课程至少设置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习。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创新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和专业职业能力。

4.多渠道、分阶段推进学生职业素质提升

从学生进校始业教育开始,利用进企业实习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专业、职业教育,使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和内容,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和职业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外包软件IT职业经理人报告、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学生模拟应聘等形式提高学生在外包软件企业的就业能力。加强专业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素养,为其在服务外包企业中良好发展打好基础。

5.多层次、严规范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平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建设一支适应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千人业师工程”和校企合作教学重点团队建设。专业建设了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群教学团队和校企合作课程组教学团队,从企业引进或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2]。同时,通过选派教师进入服务外包企业工程岗位一两个学期、参与服务外包项目的实际开发、到相关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培训、支持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电子商务流程分析和软件开发实践技能,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二是打造一个机制完善、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是培养电子商务BPO+ITO复合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成为企业的“准员工”,获得从业经验,从而适应专业岗位。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充分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充分发挥双方人才和技术优势,推动校企从合作就业到合作教学、合作科研、合作生产,共享合作成果。

三是构建一套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教学目标和过程管理,加强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系统设计以及定岗实习管理为重点的校企双方共管运作机制、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制度的建设,参照教育部评估标准和行业标准,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做到学校、学生、企业三满意。

参考文献:

篇7

一、硖石街道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一)宏观政策引领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省政府办公厅2011年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1〕132号)要求实施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员等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定向培训工程。落实培训补贴政策,统一培训补贴基本标准。2013年市人社局、民政局、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海宁市养老服务人员教育培训实施计划(2013-2015年)》(海民〔2013〕126号),要求街道做好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分解到我街道三年的培训任务896人。市教育局下发《2014年海宁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意见》(海教〔2014〕29号)要求成校要围绕“幸福养老”这一主题,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养老护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机构管理及从业人员的护理水平。省市各类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二)社区转型呼唤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2007年起市政府下发文件明确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进行补助。2013年我市又推出“幸福养老”十大工程,拓展服务内容,深化养老内涵,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同年,我街道有14个村、社区建立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休闲聊天和精神慰藉等各类服务。我街道城市社区大多处于老城区,老龄人口多,居家养老任务重,这就需要培养、培训一批有专业特长的养护人员,提高居家养护力。此外城市东扩,又使我街道5个行政村改制成社区,其他各村也不同程度的有大量的失土居民产生。城市社区这边是家政服务的需求在扩大,农村这边是劳动力人口不断在向城市转移,因此通过家政服务的培训来促进就业,转型社区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家庭需求助推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硖石街道现有户籍人口69483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已达26%,人口老龄化明显,养老护理人才紧缺。2013年省政府开放“单独二胎”政策,据街道计生办2014年1-6月份的统计,计划内二胎的家庭有近300户,孕婴护理人才也十分紧俏。再加之居民家庭清卫等服务需求的加大,我市家政市场迎来一个发展期。据96345服务热线提供的数据。2011年电话求助为81060人次,2012年电话求助为86358人次,2013年增长至94453人次,其中属于家政服务需要的求助电话约占15%。通过初步估算,仅计算96345民情通道2013年的家政服务需要约为14200人次,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四)失土农民内驱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后,主要以从事城市二、三产业为多。他们面临的风险是一种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相对应的风险结构,包括年老或生病后面临丧失生活来源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失业的风险等等。因此,其原有的以土地保障和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社区保障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方式已完全不适应其“市民化”的需要。我街道承担全市城区东扩的重大任务,大量失土农民需要有质有量的技能培训,而家政服务进入门槛较低,能使大多数学习者满足需求,获得一技之长。失土农民能自谋职业了,定会促进社会稳定。

二、硖石街道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瓶颈

(一)发展观念陈旧――理想与现实脱节

家政服务业是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家政服务员人数与实际需求差距甚远,缺口很大,就业前景广阔。家政服务员之所以缺乏,主要是人们缺少对家政服务业的正确认识。当前人们对家政服务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家政服务就是伺候人,感觉低人一等;二是只有年龄大的、文化低的、找不到其他门路的人,才去做家政。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使理想与现实脱节,阻挡了很多本地失土农民、待业青年就业的脚步。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否则将失去一个大好的就业机会。家政服务凭劳动挣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正当的劳动都会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二)发展速度缓慢――需求与课程脱节

国家为鼓励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制定了《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职业道德,择业与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常识,掌握社交礼仪、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病人或护理病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而现实生活中,家庭对该职业的需求已开始细分,有的家庭需要专门照顾老人的养老护理人才,有的家庭只需要清洁保洁的清卫人员,因此导致现实需求与培训课程出现了“不对版”的现象。

(三)发展规模过小――近期与长远脱节

至2010年底,全市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中有家政服务项目的企业有56家,多数建在我街道区域内。其中属中介性质的16家,物业管理公司15家,家政服务部9家,保洁服务机构6家。但是一般中介机构只负责信息介绍,对于从业人员的实际技能状况不了解也不负责。有的公司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保洁服务,自行招聘员工并简单地就卫生保洁、安全等要求作些培训,培训短则半天,很多作为家政人员的必要的素质培训都没有开展起来。无论是家政服务机构还是家政服务员,都觉得这是一个低门槛的职业,没有意识到需要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导致很多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都认为令人满意的家政服务员难请。

(四)发展后劲乏力――品牌与专业脱节

近年来,社会发展的精细化分工要求与经济发展的良好成果对家庭服务业提出了刚性需求。海宁目前范围内无一家规范经营的面向全体市民的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的品牌和家政服务的专业特长更是无从谈起。正是这种“一穷二白”的窘境,也从一方面折射出了海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缺乏。前几年市妇联设法扶持了一家育婴师的家政服务公司,并联合市人社局开设了一期的家政服务员培训,支持本市户籍的居民在家政服务领域工作,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扶持的家政服务公司也变相成了“早教机构”和职业中介。至此海宁的“家政服务业”显得发展后劲乏力,似乎毫无行业曙光,究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们的培训将家政服务人才作为“全能手”来培养,导致了学员未获得真正的家政服务技能,学员无“一技之长”又怎能会有“品牌家政”。

三、硖石街道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一)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设家政服务实操室

实践已经证明,任何技能的获得,仅凭口口相传的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技能的习得主要靠大量的实践操作和练习,“卖油翁滴油不沾瓶口”的事例是最好的例证。年前我校考察了宁波江东区和海曙区的养老护理员、育婴师、清卫等家政服务培育项目的实操室,较完备的实操室硬件投入,有力提高了家政服务培训的质量。其中海曙区社区学院与宁波81890合作的清卫和保姆培训项目,引领行业家政服务星级标准,促进了当地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在项目开始培训前,我校又邀请硖石街道中心卫生院、海宁卫校资深教师、医生进行项目教学前的设备采购与实操室建设研讨,最后总投资13.8万元,采购养老护理实训器材6套,育婴师实训器材23套,装修家政服务操作室1个,养老服务操作室1个。标准化的硬件条件投入,保障了家政人才的高标准培养。

(二)规范化管理――高规格设置家政服务课程体系

成校培养的家政服务专业人才要想不被市场大浪所淹没,首先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实操实训教学比重,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方式对专业进行提升和改造,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我市对养老和育婴岗位的需求。我校采用国家人社部编写的专业课程教材进行教学,此外还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删除了部分常识类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家政服务过程中,出现意外而必须具备的医学急求和救人技能的学习,做到简单实用,科学易学。此外,我校又将实操部分作为学习重点,突出专业技能的岗位实践。

(三)“项目化”教学――高层次建构家政实践教学体系

篇8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社会对航空服务人才的需求调研,确定航空服务专业主要面向航空公司、机场以及航空运输销售等企业单位,培养在航空服务第一线从事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检查、民航客票销售、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航空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了解旅客和货主的心理领域,灵活运用服务、公关沟通技巧,使用规范的岗位服务用语。了解社交礼仪知识,达到航空服务各个岗位对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要求。熟悉航空服务各个岗位的流程和要求,并拥有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专业操作技能。熟悉航空服务各个岗位的英语运用,能与旅客和货主进行交流沟通,并能阅读日常工作中的英文业务文件。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双翼式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翼式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双翼式”即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人才培养的“双翼”,职业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实现专业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专业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如航空港旅客服务、客舱服务、机上急救、航空服务礼仪、安全检查等都是理实一体化课程,边理论,边实践。通过“龙翔实训中心”功能性实训场所,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以航空服务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开展了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走出教室,在模拟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开展技能训练。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基地+企业+师生员工”的专业实训培养方式。营造航空企业文化氛围,引进企业服务理念、服务品牌和高端服务要求,在实训基地的结构设计、环境布局上尽量做到职场化,在实训室墙壁悬挂职业道德名言名句、航空服务文明用语、服务忌语、行为礼仪守则、操作规程等宣传牌,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实现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方面,充分利用航空企业资源,按照“合作共建”的原则,我们开展了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海南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的合作,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对口就业。建立就业实践基地,使教学与实训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提升其航空服务岗位适应能力。校企双方立足于专业特色,结合行业需要,举办由航空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蓝天之梦”航空专业技能大赛。以巩固航空服务专业知识、提高礼仪素养及专业技能为宗旨,以利于引起学生对学用结合的高度重视。通过竞赛加强与航空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定期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校企良性互动,为毕业生优质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职业素养培养上,以学生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体能素质与内心修养提升为最终目标。礼仪教育和艺术教育既是学校的特色教育,也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修养教育,这是我们“双翼”中的一翼,职业素养要靠礼仪和艺术来完善。“2+1工学结合”即在校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两年,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都与航空企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关联,拉近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距离,缩短学生和员工间的差距,培养技能型可持续学习的实用型人才;在航空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感受真实的航空企业环境,在空中服务和地面服务工作岗位上体验真实的服务操作流程,按照员工标准完成对实习学生的培养,校企携手,企业自始至终深度参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技能型、实用型航空专业服务人才。

(二)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组建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按照“双翼式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完成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共同制定职业标准,进行项目驱动,通过两年时间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三门,充分发挥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理念的体现、课程呈现的方式、课程实施的模式、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推进专业课程的建设质量。

篇9

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地节能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公布的2011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数量近3900家,节能服务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3900家节能服务公司中,有1719家为备案节能服务企业,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1472家,比2010年增加了88,23%;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到1250.26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额从2010年的287亿元增加到412.43亿元。同比增长43.45%;实现节能量达到1648.39万吨标准煤,行业从业人数大幅增加,从原来的17.5万人增加到37.8万人,同比增长116%。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的《“十五”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为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节能服务产业前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节能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供给与需求数量差距悬殊

节能服务产业在面临“十二五“发展机遇的同时,节能服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究其原因,缺乏一支精通节能技术、熟悉节能管理、事业心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是我国节能工作的最大“软肋”,节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据估算,到“十二五”末,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容量预计超过2万亿元,“十二五”末我国至少将出现五万家节能服务公司,而这些节能服务公司仅以需要节能服务管理型和节能服务技术型人才各一名来计算,这一行业需要50万从业人员以满足市场需求。那么“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就将出现10万人的人才缺口。

2.综合性技术人才缺乏,人才质量亟待提高

21世纪初,我国便开始加大了节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但目前,节能人才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主要归结于节能服务人才的特殊性。节能是跨行业、跨学科的一种综合技能很强的专业,对节能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知识层次、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要求高;同时,不少节能项目投资小,投资回收期长,节能业绩计算复杂,业绩显示度低,要求节能管理和技术人才具备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从目前情况来看,两大类人才是目前节能行业最迫切需要的:一为节能技术人才,尤其是有过大型工程项目经验,可独立设计大型系统综合节能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二为节能管理人才,那些对节能产业中某个专项领域有深刻认识,又具有市场运作经验和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一直是企业追捧的对象。

3.高校专业设置缺失,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节能服务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高等教育培养和企业自主培养两种模式。我国高校在节能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至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节能人才培育机制,面向节能服务产业的类人才培育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环节都几乎处于空白。近几年,国内清华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地质大学、石油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设置了与能源有关的学院,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专门设置节能专业。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成立于2005年,是我国第一家以能源与资源工程命名的院系,也是唯一的能源与资源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单位。主要培养水资源利用、油气田开发、能源动力、新型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等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所学的内容不能说是与节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与节能所需的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对解决节能服务公司人才紧缺的问题仍是远水不解近渴。

在企业自主培养方面。由于大部分节能服务业企业还未形成一定规模,资金和技术较为缺乏,因此还不具备实现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在人才引进方面,企业主要采取高薪聘请等手段吸引人才,而不注重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的建设,造成骨干人才归属感不足,严重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节能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节能服务业属于多学科领域汇聚交叉的新兴行业,它的新主要体现在运作模式和节能技术上,这就要求节能服务人才具有新行业知识和新技能。因此,节能服务人才的培养便成了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大量的人才缺口,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这是关系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未来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在根本上满足产业的人才需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借鉴发达国家节能产业人才培养经验,加大政府财力支持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节能服务产业从起步到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尤其是目前我国节能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段,更需要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进行扶持。在这方面美国的人才培养做法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为推进节能产业人才培养的步伐,美国政府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资金投入。在《美国经济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中,美国政府向劳动部拨款5亿美元,用于资助新的培训项目,支持和“绿色”劳动力相关的研究。节能产业劳动力培训也被纳入到该项法案的支持范围之内,通过各州能源项目的运作,直接获得6400万美元的节能培训项目资金。近期,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宣布投入3000万美元用于行业评估中心项目,培养未来从事制造节能行业的工程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帮助他们成长为美国的下一代行业节能专家。通过行业评估中心项目,全美范围内的大学都能获得实践训练和能效技巧培养的机会,有助于学校对各类制造设备实施能源评估,提高学校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受益于能源部资金培养的这批工程系学生会帮助当地的公司和工厂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成本,增强它们的商业竞争力。

2.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建立节能人才快速成长的通道

从短期需求考虑,应该进一步整合节能服务的培训工作,做到使台同能源管理的短期培训规范化、规模化。推广能源管理师培训项目,为我国基层专职能源管理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能源管理知识和技术培训t使企业管理者了解,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以及如何进行能源管理等,为企业带来直接而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不同企业对节能服务人才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及目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被培训者的技能,尽量满足节能服务人才市场的需求。

篇10

一、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岗位与高职学生的定位

一个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就软件研发人员而言,处于塔顶的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和资深系统分析师,他们是有丰富软件开发经验、精通产品行业知识并善于与客户打交道的公司核心骨干。处于塔中间的是,有专门软件开发经验、熟悉产品行业知识,对客户真实需求比较了解的技术骨干。处于塔底的是,年轻有朝气、有初步产品开发经验和基本行业知识的普通员工。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司是初步发展壮大的,人员在逐步增加,对公司产品开发的熟悉程度就不一样;公司需要考虑到人力成本,不需要个个岗位都需要顶尖人才;公司处于技术保密的需要,也会使得关键技术和经验,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才会是公司的核心骨干,有能力和机会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才容易留在公司,而许多员工因为能力得不到施展、得不到公司的重用而离开公司。

一个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需要软件研发人员,还需要软件销售人员、用户服务与技术支持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IT技术支持人员。在软件研发人员中,有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模块设计与编码人员、系统测试工程师、文档工程师。就编码和测试人员的比例来说,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字是1:1,一个编码人员,就配备一个测试人员,来保证软件的质量和产品的进度。

高职学生就业初期对应的岗位是:在软件研发紧密相关的岗位有―软件测试人员、模块编码人员、文档编写工程师等;而对于辅助岗位,如上述提到的软件销售、用户服务、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等,更是高职学生面对的主流岗位。随着经验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后可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岗位,可持续地发展。当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上面没有提到不同规模单位对人员安排的区别。在规模较大的软件及软件相关的企业,上述岗位是齐全的,高职学生可能面对的更多地是研发辅助岗位。在中小规模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由于其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高职学生则有机会站在软件研发的主流岗位,一个能够独档一面的学生,能够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

二、高职学生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个软件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首先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综合素质包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勤于动脑动手的习惯、不畏挫折耐心钻研的精神和对于工作的热爱。当然,员工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合理定位在公司的职业发展。每个公司由于其业务类型不同、公司领导的风格和公司的成长经历不同,都有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一个员工能力快速地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新员工在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一个软件企业,对普通员工业务能力的要求,合格的高职学生是可以达到的,核心能力在于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扎实的程序设计能力、基本的外语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主要取决于数据结构课程的训练、编程语言语法的掌握和开发工具的熟练使用。为此,学生在求学生涯中,应该突出这些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在充足的时间里,通过反复地、扎实的训练,打下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础。在对于服务外包人才来说,其外语能力需要根据未来的需要而定:英语、日语,还是其他小语种,可以根据就业的预期针对性地来学习。

三、制约当前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当前,各高职院校通过项目课程训练、校企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如NIIT等,开展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1. 缺乏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能力、基础和兴趣不相同,将来就业的岗位也不一样。可以对学生分层分组,提出训练目标开展教学,允许学生有足够的选课机会。

2. 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数据结构课程和各个专门技能的训练不足。由于数据结构课程的抽象性,没有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导致学生程序设计缺乏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测试技能,缺乏实例化的训练,学生可能因为一个错误,而耽误整个软件开发任务的完成。对于众多非研发岗位的课程训练,缺乏应有的重视。为此,需要多开选修课,让学生有足够的选课机会,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将来从事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岗位。

3. 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的管控,存在明显不足。如果老师没有在软件企业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与辅导,在培养学生方面必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盲点。为此,需要多招聘专、兼职的有丰富软件开发实战经验的人,来完成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比较专业和权威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保证合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飞雪,孙效里,沈宏书: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月,第23卷第4期

篇11

2.药学服务型人才严重紧缺

如今,随着人们医药保健需求的日益旺盛,掌握药物应用知识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正成为社会的紧缺人才。同时,在国家近年来颁布的各类规划中,对药学服务型人才的规模又有诸多要求,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药师配备数量原则上不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照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仅医疗机构就需要药师约61万名;同样,按照《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每家药品零售企业配备1名药师的标准,到2020年我国药品零售企业需要药师约39万名。共需要药师100余万名,对比目前不到40万名药师的实际数量,药学人才培养和药师队伍建设工作显得任重道远[1]。

3.药学人才培养总体定位不合理

通过前面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现行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矛盾,主要原因还是目前我国的药学人才培养总体定位不合理。传统的药学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化学药物,服务范围过窄。在传统药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存在明显的知识结构缺陷,如生物医学和临床实践技能缺乏,对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价能力低下;缺乏人文精神,只注重对药物的研制、生产和营销,忽视对广大患者的人文关怀;只能是药品供应者,而不是药学服务者[2]。因此造成药学工作者在真正面对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时困难重重。显然,以往这种单纯的学术型的药学教育已不再适合如今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和美国药学教育借鉴

1.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

2009年3月,教育部提出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随后又陆续发出通知规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着重强调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问题。这一举措反映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即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决定设置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并于同年5月印发专业学位设置方案[3]。由此可见,药学作为最早设置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也可见一斑。

2.美国药学教育借鉴

国际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长学制和职业化教育,旨在培养值得信赖的药师。美国先进的药学教育理念历来被各国所称道,其教育体系也被各国所效仿。美国的药学教育采用科学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并存的教育模式,共设置了3种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学位:理学硕士(M.S.)、哲学博士(Ph.D.)和药学博士(Pharm.D.),其中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属于学术性学位范畴,而药学博士就属于专业学位中的第一专业学位类型[4]。学术性学位获得后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要报考药剂师执照并从事药剂师的执业工作则必须获得Pharm.D.,因此专业学位Pharm.D.成为了药剂师的上岗学位。可见,美国的药学教育体系已经非常明晰地形成了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学术路线和以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为主的应用路线,并以执业资格的准入加以约束,以保证专业学位培养的应用性人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5]。见图1(图略)。

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的趋势和思考

1.发展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1/7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此外,患者中约1/3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不合理用药约占用药患者总数的11%~26%[6]。药物性瘾癖、药物性畸形、药物性失明、休克、肾损害、细胞变异等严重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30%。而如果有药师参与到治疗方案中,则会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的风险。在一项有关临床药师参与癫手术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调查中发现,临床药师介入后使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下降23.2%,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47.2%,术后癫控制率可以提高43.2%,治疗费用大幅降低。临床药师参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预防用药合格率普遍提升25%~60%[7]。可见,在药师的介入下,不合理用药的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许多国家,药师占人口的比例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公众健康保障水平,特别是公众药学保健水平的指标之一。表1是部分国家药师人数及人口比,显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8]。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开始意识到药师特别是临床药师培养的重要性,并首先在部分医院和高校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国内临床药师已从调查临床用药和分析处方开始,逐步参与临床的药物治疗,如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师下临床等工作。而部分学校也探索性地开设了临床药学专业,但培养标准不甚统一,有独立的临床药学专业,也有临床医学下设的临床药学方向,以及药学专业下设的临床药学方向。学制从4年到7年不等,授予学位存在医学学士、理学学士、医学硕士、理学硕士等多种形式。尽管临床药学专业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及指南,仍为我国的临床药师需求缓解了部分压力,但每年仅约500人的毕业生规模仍远远达不到全国临床药师约3万人的数量缺口[9]。笔者以为,应当建立统一的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标准,以培养高层次的药师为主。在学制上应该采取长学制,如6~7年的本硕连读,方能满足药学、医学知识的传授和保证充足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目前我国还没有药学专业博士的培养类型,因此建议可授予药学硕士专业学位。#p#分页标题#e#

2.药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应为职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以培养药师为目的,即培养能在疾病的预防、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而一名优秀的药学服务型人才,除了拥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外,还应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容易说服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因此,建议在课程设置中构成以药物治疗学为核心的几大模块:生物医学、药学科学、临床科学以及社会/行为/管理科学。生物医学主要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细胞生物学等课程;药学科学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等,另可根据情况开设毒理学、药物遗传学等课程;临床科学如特殊族群药学服务、药品资讯及文献评估、药物计量学、患者评估、药学服务技巧等课程;社会科学类包括药事管理学、药物经济学、人际交流与沟通、伦理学、心理学等课程。另外还应有约1年的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医院从事药学服务相关工作。对于知识、实践技能、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应贯穿于整个课程以及药学实践的始终。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传授方法,而采用更为灵活的实践教学方法。如美国药学院经过长期的教学计划修正后,形成了一些比较切实有效的实用教学法:①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②开发性的讨论;③案例教学;④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包括:模拟患者、患者-服务者的关系、治疗决策过程、药物相关问题鉴别及保健计划设计;⑤整合实验;⑥结构式实践经验;⑦学员复述,学院审查等[10]。通过分析市场对药学人才类型需求的转变,这些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和灵活的教育方法会适时地调整,从而适应市场对服务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真正地使药学教育成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教育。

篇12

一、杭州发展会奖旅游与高职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1.杭州市大力发展会奖旅游

大力发展会奖旅游,符合杭州城市的禀赋和性格。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国际花园城市”“东方休闲之都”的美誉,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除此以外,杭州的酒店资源丰富,并形成了若干“会议综合体”。这些,都使杭州具有发展会奖旅游的独特优势。2010年,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对杭州的“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战略定位,旅游休闲产业已成为杭州的一大亮点。

杭州积极推进会奖旅游产业,以会议旅游带动度假观光旅游,又以度假观光旅游进一步拓展会议旅游的空间,“开始频繁亮相国内外会议奖励旅游专业展览,2010年作为特别协办城市亮相上海国际会议奖励旅游大会(IT&CM),参加国际重要专业展会如法兰克福会议与奖励旅游博览会(IMEX),芝加哥会议与奖励旅游展(ITME)等,”近年来大力引进会议奖励旅游项目,“西安杨森APEC年会、台湾富邦金控富泰人寿奖励旅游团、肯德基2009年管理组会议、玫琳凯营销大会、兰剑会务奖励旅游团、微软会议、美国商会团都是1000人以上的大团。”杭州还积极开展“杭州国际日”活动,倾力打造“无与伦比的美丽・中国杭州”全球营销方案。提升会奖旅游专业化程度,“在杭较大规模的旅行社如省中旅、建设国旅等均独立注册成立的专业会议奖励旅游服务公司。”杭州作为奖励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在国际上日益被业界所认知,吸引国际组织把会议与奖励旅游放到杭州。

2.高职会展人才应为杭州的会奖旅游服务

会奖旅游已经成为杭州富有特色的会议产业项目,我们的高职教育要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高等教育的有关文件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这些要求,无疑是我们开展高职教育的重要依据。目前,杭州多个高职院校设置了会展专业,为地方的会展产业培养人才。但需要看到的是人才培养存在重视展览、忽略会议的倾向,缺少展览、会议、节事活动方向区分。杭州发展会议产业,又在会奖旅游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高职会展教育就应该顺势而为,为杭州的会奖旅游目的地培养人才,即培养融会议与奖励旅游于一体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会奖旅游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

对于会奖旅游,肖庆国、武少源先生是这样阐释的:“奖励旅行(incentive travel)会议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奖励旅行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选择。所谓奖励旅行(incentive travel),就是对超额完成任务、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由企业全额出资到外地旅行、游览,往往同时在旅行目的地召开表彰、交流会议,并伴之以联欢、休闲、娱乐活动,这种会议就是奖励旅行会议。”根据这一概念,会奖旅游有如下特点:

1.会奖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会议

它有别于政务会议、学术会议等,而是集会议与旅游于一体。是“以奖励名义举行的会议”,既开会表彰交流,又结合旅游观光。

2.会奖旅游具有休闲的特征

参加活动的人员都是暂时放下工作,到旅游目的地小憩或旅游,尽情享受,因此需要得到更好的激励。

3.会奖旅游属于高端旅游

会奖旅游由公司出资,需要会议提供方为他们进行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休闲、观光、娱乐活动往往成为会奖旅游的重点。

会奖旅游的这些特点,要求从事会奖旅游工作的人员,以专业的精神和水准,进行精心策划,他们要熟悉地方文化,既要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要有时尚的品味,能为客人的观光、休闲、娱乐提供卓越的服务。也就是说,杭州要做好会奖旅游的大文章,能够让参加会奖旅游的人员体验独特的风土人情,享受充满诗意的杭州文化,除了旅游目的地硬件资源,还要有优质的服务“软件”。因此,服务会奖旅游的人才,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杭州本土文化的根基,又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国际客人进行富有创意的策划,提供周到、独特、富有个性的服务。

三、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

在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我们要为杭州“量身定做”会议服务的人才,特别是能够服务于会奖旅游的人才。也就是说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按‘突出共性,兼顾个性’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1.课程的设置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这是一门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为会展专业(会议方向)学生开设,要使学生了解会展职业世界,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自己的性格、能力与会展职业生涯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生态观念、责任意识、协作精神、社交能力与服务态度。因为会奖旅游需要我们重视服务,追求品质。

(2)《会奖旅游》: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了解会奖旅游的相关国际组织,会奖旅游市场,会奖旅游的组织者和提供者,掌握会奖旅游的特性和内容,能够进行会奖旅游的信息传播,学会策划富有个性的会奖旅游项目。

(3)《旅游文学》:旅游文学是作家对山水自然、人文古迹、民俗风情的描写,学生通过阅读,跟着文学游览名胜,可以获得美的独特性与丰富性的感受,增加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积累。特别要注意融入杭州的乡土文学。

(4)《会奖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贴近会奖旅游休闲、娱乐、观光的特点,有利于项目的策划与服务。杭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西湖文化、运河文化、良渚文化、跨湖桥文化,还有茶文化、“潮”文化、越剧文化等,都是从事会奖旅游工作的人需要涵养的。

(5)《会奖旅游英语》:杭州要吸引世界各地的组织来杭举办会奖旅游,就需要会奖旅游的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我们在高职会展教育上要特别重视强化英语,除了增加《大学英语》的课时,还应开设《会奖旅游英语》,使学生具有更专业的语言交流能力。

(6)《时尚休闲与娱乐》:会奖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品质的活动,提供时尚的休闲与娱乐活动。学生不一定会玩时尚,但要知道时尚,因为服务的是高端客人。

2.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会展专业设置会议方向。在会展专业分设会议方向,有利于会议策划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学生除了学习会展的基本知识,能够更加精、专地学习与会议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在课程设置、工学结合的环境条件上都能更好地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使会议与奖励旅游的课程得到保障,符合地方的特色。

(2)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培养适合会奖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①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培养目标,根据会奖旅游工作内容和任务设置课程。②应知在学校,应会在企业,旅行社、宾馆、会议公司、旅游景区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使学生参与企业会奖旅游项目的创意和策划,管理与服务。学校为学生安排旅行社、宾馆、会议公司、旅游景区的轮岗实习,让学生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都有感性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③开发符合杭州会奖旅游特点的本土教材,如《旅游文学》《会奖旅游文化》《时尚休闲与娱乐》。专业教材由教育专家(把握理论是否先进)和行业专家(把握内容是否先进)共同开发。④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使学生考取杭州会奖旅游相关企业重视的有关证书。

(3)中外合作培养。在会议教育上,我们可以开展中外合作的国际教育,如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都有国际著名的会议城市,可以引进他们的教育资源进行办学,也可以通过国际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把我们的学生送到国外去实习,使他们掌握先进的会奖旅游的理念、操作办法、服务标准,熟悉国际会展管理,具有拓展会议奖励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以此培养国际化的会奖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

杭州会奖旅游的发展,期待高职会展教育从实际出发,提升学生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会展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市场发展态势,与会奖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会奖旅游人才的培养,为日益发展的会奖旅游业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2012-03-16.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29.

篇13

一、创新教育及对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要求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变革,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不断提高,创新型人才倍受社会青睐。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通过教育这种社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等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就成了各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并非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由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因素的合成,是知、情、意高度发展的统一。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考试作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果科学地利用考试就可以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考试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对于研究高校如何进行课程考试改革,促使高校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高校现行考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的要求,因此应大力推进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狠抓考试质量,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

二、高校现行课程考试现状

首先,对考试的目的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考试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就要以考试的形式作出结论;对学生而言,考试只不过为了获取学分、获得文凭和学位,使得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和知识积累,学生上课不记笔记、旷课,到了后来为通过考试而复印笔记、通宵突击,有的甚至冒着取消学位的危险,铤而走险在考场中作弊。而在考后将教材、笔记都扔掉的现象在高校司空见惯,特别是在文科考试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其次、考试内容片面、考试方式单一。现行的考试内容大多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查,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在大多数的考试中,考试题型多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是非判断、简答等客观性试题为主,而综合思考、创新提高和综合分析等主观性试题教少。这样的考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高校在考试方式上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考试形式以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考试内容多以理论考试多;综合性考试少、实际操作少等现象。一次性闭卷考试仍然是大部分课程考试所采取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考试难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再次对考后试卷分析重视不够。虽然各高校对考后试卷分析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落实。学校大量课程结束考试都安排在学期末,期末考试结束后就放寒暑假,多数教师阅完考卷,只登录成绩,有的即使做了成绩分析,也是简单地进行了及格率、优秀率和各分数段人数统计。没有真正组织教师认真、科学地分析考卷,分析考试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没有真正发挥出考试对教学的诊断和反馈功能。

三、加强考试改革,服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如何通过考试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技能,实现考试的人才选拔功能,就必须在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考试方式的设计和考试内容的选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服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有所突破,

1.进行考试制度改革,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和辩证的考试观。科学的人才培养观,不仅仅是“知识型”的单一培养模式,而是“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培养模式,人才标准不能只考虑考试成绩,而应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潜质、综合技能、团队精神、心理健康等多角度予以体现,要从不同社会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的适用范围、智能特征形成多种人才观。树立科学人才培养观的同时,也要建立辩证的考试观。考试是尽可能真实反映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潜质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方式,多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最终达到让学生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的目的。但也应认识到,尽管考试在宏观上是公平、合理、有效的,但每种考试都无法对人类智力、智能进行精确的测试,单一考试也许测出了学生表现出的某种显著能力,但其潜在能力是无法测出的,通过某种一成不变的测试方式,是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的,也不能使每个学生的个人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现。

2.考试内容和形式要创新,要实行多元化的考试方式。科学的考试内容必须如实反映学科专业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要求,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和检测各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考试形式服务于考试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传统的闭卷、笔试主要考核人的记忆力、数学逻辑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但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人才要求,传统的考试形式不能完全适应,必须进行创新,发展新的考试方法。①对于各类基础科学课程,其理论比较完善,概念性、定量性比较强,需要掌握的定理、公式较多,采用闭卷、笔试方可有效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原理的熟练程度,也便于考试成绩的精确量化。②专业课或跨学科课程,其综合性、前沿性内容较多应更多的采用开卷考试或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等方式,其学习难度、深度、广度并不差于闭卷和笔试,同时可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观点表达、资料查询、阅读及团队合作能力。③对于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操作类考试,则重点考查学生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涉及动作技能领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增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④对于语言类课程,应侧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采用口试、面试等综合方式,对学生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和个性特征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

3.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服务体系,从对课程学业评价向对人才的全面评价过渡。泰勒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即发现学生学了什么和所学的东西具有的价值”。要建立科学公正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抛弃“唯分数论”的评价观念,使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评价内容涵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充分显示其个性和聪明才能,全面真实考察学生的能力、学力和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