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道路工程方面合理化建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道路工程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道路工程方面合理化建议

篇1

Keywords: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anagement; Road construction; Road completion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道路工程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所谓的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是指以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各种有效和必要的方法,使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实现设计目的,最终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通常包括技术方案的编制、施工过程中日常技术管理、工程测量管理、工程试验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等工作。囊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

一、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分析

1、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政策是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 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国家不同时期的技术经济状况而制定的, 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如节约木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护农田、保护历史文物、施工机械化、施工管理科学化等。

2、按照科学技术的基本要求。按照道路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机具设备安全施工等具体技术要求进行管理, 对采用的新技术应经过实验。

3、经济节约。要把企业和国家、当前和长远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全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对重要的施工部位进行多方案比较。

二、道路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1、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道路施工要建立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从上到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系统。要制定明确的总工程师职责、主任工程师职责、专职工程师职责、技术负责人职责, 使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做到明职、明责。

2、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一要建立图纸会审和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①整体性。审查图纸及设计说明是否完整、清楚, 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等是否准确; 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 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 同一设计中的地上、地下部分是否吻合。②合法性。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③主结构、主部位。审查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无问题, 主要部位在结构构成设计中是否合理。④合理化建议。收集有关各方对工程设计的合理化建议。⑤路、桥、涵。审查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设计图有否矛盾, 在交叉施工时是否会存在问题。⑥设计选用材料。审查设计选用的材料与采购供应的材料在品种、规格、质量、性能、数量等方面是否相符。⑦疑问解释。将对设计图的疑问提请设计单位解释。⑧施工技术装备。审查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二要建立施工日记制度。道路施工日记是对整个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综合性记录。①日期、气候。②工程部位、施工组队。③施工活动记载。三要建立道路施工技术交底制度。①道路施工图纸交底。主要是施工设计图的交底。②道路施工工艺交底。主要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其他工种配合等的交底。③道路施工材料交底。主要是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以及使用要求的交底。④道路施工规范、标准交底。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交底。⑤道路施工措施交底。主要是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节约成本等技术措施交底。⑥道路施工样板或实际样品交底。技术交底应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 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四要建立道路施工工程验收制度。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以外, 还必须根据道路施工的特点, 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中间验收制度、竣工验收制度。

3、要建立道路施工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道路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组织现代化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 分为国家标准、部级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等级。贯彻执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是: ①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熟悉、掌握有关标准与规程; ②加强技术监督与检查;③分解技术标准和规程, 使其具体化。

4、建立道路施工技术档案。道路施工技术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资料, 是在道路项目施工、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和资料。一要为工程竣工验收准备相关技术资料。①地基、隐蔽工程资料。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②材料检验资料。所用材料、半成品、成品 的质量检验结果。③材料使用资料。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查和试验数据。④各项质量资料。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表。⑤ 补救施工资料。对质量事故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证明文件。⑥非正常情况资料。施工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二要为道路施工企业管理需要保存的技术资料。① 施工总结材料。②施工组织设计、各种定额执行情况。③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④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措施。⑤技术管理工作总结等。

5、建立信息收集和科技研究制度。道路施工的科技信息工作主要包括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道等。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收集, 建立信息系统, 组织学习,开展专题讲座、讨论会、现场交流等活动。

三、道路施工现场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道路施工图纸会审。坚持图纸会审制度, 坚持按图施工。

2、道路施工的优化方案。修正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 包括技术组织、节约成本措施、合理化建议等。

3、贯彻道路施工的规程。坚决执行规范和规程,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或施工措施组织施工, 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严格道路施工检查制度。严格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的检查, 根据实际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资源使用计划。

5、做好道路施工记录。做好施工日记, 做好施工记录, 实事求是的做好施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道路施工的资料收集整理。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四、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1、道路的实验检查。组织试验人员进行以试通车为主的全面实验检查。

2、道路的预验收。组织预验收, 填写竣工报告。

3、总结。完成交工报告和技术总结。交工技术资料一是指将平时积累的资料审查、整理、检查有无差错, 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达标竣工资料; 二是按竣工图如实绘制。

4、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办理竣工验收相关交工技术文件归档; 作业层和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将交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送项目监理工程师审查并与业主办理手续。

五、结语

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对于道路工程施工企业而言,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竞争能力。总之,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路施工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信誉,因此,一定要重视技术管理的每一环节的工作,做好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篇2

1.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

(1)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政策是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国家不同时期的技术经济状况而制定的,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如节约木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护农田、保护历史文物、施工机械化、施工管理科学化等。

(2)按照科学技术的基本要求。按照道路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机具设备安全施工等具体技术要求进行管理,对采用的新技术应经过实验。

(3)经济节约。要把企业和国家、当前和长远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全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对重要的施工部位进行多方案比较。

2.道路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主要是了解和分析工程特点、要求、进度、根据施工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分配施工力量并制定施工方案,制定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充分及时地从物资、技术、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保证施工过程连续、均衡、节奏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付使用。为此,要抓好以下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

2.1 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

道路施工要建立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从上到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系统。要制定明确的总工程师职责、主任工程师职责、专职工程师职责、技术负责人职责,使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做到明职、明责。

2.2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道路施工具有多变繁杂等特点,因而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把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技术活动无论在室内或作业现场,都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和严格的检查制度,从而保证技术工作有目的、有条理的开展。

2.2.1 建立图纸会审和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

图纸会审是为了避免图纸本身的错误而导致施工的严重后果。要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技术核定是针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有关部门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协商,各方意见统一后以文字记录下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作为施工依据。会审图纸的内容有:

(1)整体性。审查图纸及设计说明是否完整、清楚,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等是否准确;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同一设计中的地上、地下部分是否吻合。

(2)合法性。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

(3)主结构、主部位。审查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无问题,主要部位在结构构成设计中是否合理。

(4)合理化建议。收集有关各方对工程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5)路、桥、涵。审查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设计图有否矛盾,在交叉施工时是否会存在问题。

(6)设计选用材料。审查设计选用的材料与采购供应的材料在品种、规格、质量、性能、数量等方面是否相符。

(7)疑问解释。将对设计图的疑问提请设计单位解释。

(8)施工技术装备。审查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2.2.2 建立施工日记制度

道路施工日记是对整个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综合性记录。

(1)日期、气候。

(2)工程部位、施工组队。(3)施工活动记载。主要记录工程施工的起止日期,施工中的停水、停电、停工,质量、安全、设备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设计单位现场解决问题,技术复核、技术交底、隐蔽工程验收,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工程作出的指示或决定等。施工日记是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施工日记从施工开始时就必须以单位技术负责人为主、全体技术人员参加进行,直至工程竣工,不允许中断。在做好施工日记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施工记录。施工记录是按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以及验收规范填写各种记录表格,起到检验施工操作和技术资料的作用,是工程的重要档案。

2.2.3 建立道路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道路施工通过技术交底,可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明确施工任务及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程施工。作业技术人员向工人交底的内容是:

(1)道路施工图纸交底。主要是施工设计图的交底。

(2)道路施工工艺交底。主要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其他工种配合等的交底。

(3)道路施工材料交底。主要是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以及使用要求的交底。

(4)道路施工规范、标准交底。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交底。

(5)道路施工措施交底。主要是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节约成本等技术措施交底。

(6)道路施工样板或实际样品交底。技术交底应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2.2.4 建立道路施工工程验收制度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以外,还必须根据道路施工的特点,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中间验收制度、竣工验收制度。

2.3 建立道路施工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

道路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组织现代化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分为国家标准、部级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等级。贯彻执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是:①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熟悉、掌握有关标准与规程;

②加强技术监督与检查;③分解技术标准和规程,使其具体化。

2.4 建立道路施工技术档案

道路施工技术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资料,是在道路项目施工、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2.4.1 为工程竣工验收准备相关技术资料

(1)地基、隐蔽工程资料。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2)材料检验资料。所用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结果。

(3)材料使用资料。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查和试验数据。

(4)各项质量资料。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

表。

(5)补救施工资料。对质量事故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证明文

件。

(6)非正常情况资料。施工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

量的影响分析。

2.4.2 为道路施工企业管理需要保存的技术资料

(1)施工总结材料。

(2)施工组织设计、各种定额执行情况。

(3)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

(4)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5)技术管理工作总结等。

2.5 建立信息收集和科技研究制度

道路施工的科技信息工作主要包括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道等。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收集,建立信息系统,组织学习,开展专题讲座、讨论会、现场交流等活动。

3.道路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现场技术管理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道路施工图纸会审。坚持图纸会审制度,坚持按图施工。

(2)道路施工的优化方案。修正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包括技术组织、节约成本措施、合理化建议等。

(3)贯彻道路施工的规程。坚决执行规范和规程,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或施工措施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严格道路施工检查制度。严格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的检查,根据实际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资源使用计划。

(5)做好道路施工记录。做好施工日记,做好施工记录,实事求是的做好施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道路施工的资料收集整理。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4.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1)道路的实验检查。组织试验人员进行以试通车为主的全面实验检查。

(2)道路的预验收。组织预验收,填写竣工报告。

(3)总结。完成交工报告和技术总结。交工技术资料一是指将平时积累的资料审查、整理、检查有无差错,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达标竣工资料;二是按竣工图如实绘制。

(4)交工。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办理竣工验收相关交工技术文件归档;作业层和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将交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送项目监理工程师审查并与业主办理手续。

5结束语

道路施工的技术管理的重要策略和对象是技术文件。技术文件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是企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内容极为丰富。所以,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专职管理机构,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将技术管理活动与施工具体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满足施工生产和科技研究的需要,使道路工程施工又快又好地实现施工目标和任务。

篇3

一、引言

业主作为工程项目的五大责任主体之一,其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对业主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探讨,以期将业主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为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做贡献。

二、业主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

1.征地拆迁

城市道路征地拆迁量大,拆迁涉及到的居民数量较多,而拆迁直接牵涉到工程能否按设计图纸开工建设及施工能否顺利按计划进行的问题,因此,征地拆迁工作是业主在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的首要任务。

2.关系协调

(1) 当地居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组织,他们与居民直接进行接触,掌握当地居民的详细情况。作为业主要与道路沿线的当地居委会负责人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当地居民涉及工程施工的思想和生活动态,以便妥善处理工程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工程施工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与干扰。

(2) 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是工程沿线治安管理单位,治安问题也是工程安全施工内容之一。业主要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将工程施工概况通报当地派出所,以便让派出所对将要面临的治安防范有所准备,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治安案件要在第一时间与当地派出所通报信息,为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3) 市容管理单位。市政道路施工位于市区,而市区的环境卫生的主管部门是市容管理单位,鉴于道路施工的特点是灰尘大、线路长、影响面广,因此,在施工前与施工过程中,业主要牵头保持与市容管理单位的联系,及时传达并落实市容管理单位的具体要求,将文明施工落到实处。

(4) 土地管理部门。道路工程施工必然牵涉到土地使用问题,土地审批及使用审批的主管单位是土地管理部门,道路工程施工所用土地要取得土地主管单位的许可,遇到争议时还需要他们初步裁定。因此,与土管单位协调也是业主的工作协调工作内容之一。

(5) 城市规划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是建设工程规划的行政许可单位,没有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将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在施工前业主与规划部门的协商,征求规划单位的意见将是工程能否实施的必要条件。

(6) 交通警察。交警部门是城市交通的直接管理单位,市政道路施工的建筑材料需要通过场外道路运至施工现场,建筑垃圾需要运出场外,这些都需要交通运输,也就不可避免的要与交通管理部门打交道,市区大型车辆是限时通过的,有些急需材料的运输需要事前通报交警部门,取得他们的协助与许可,以免过大影响市内交通状况。

(7) 相关管线单位。市政道路工程沿线埋设多种管线,如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有线电视甚至是供热管线。如果不能随工程进度适时安排相应管线单位进场施工,势必造成对路基多次开挖,延误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协调各种管线单位适时进场施工就成为业主协调工作内容之一。对此,要事前规划好各管线单位进场时机及其需要的施工工期,制定各自的质量保证措施,采用交叉施工的办法安排道路工程施工,确保不因管线施工降低道路工程质量,以及延误道路工程工期。

3.工程管理

(1) 质量管理。建筑工程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尽管道路工程安全性与桥梁、房屋建筑工程等相比较略低,但工程质量问题同样重要,因为道路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涉及到交通的舒适与安全,影响交通的安全与舒适性,以及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道路工程的价值。业主对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只是进行宏观管理,即选择工程质量可靠性高,信誉好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进行必要的试验及功能性检测;审核主要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及重要的技术方案;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解决重大技术处理措施。

(2) 进度管理。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总体是工期紧、任务重,因此,道路工程的进度控制是业主的重点。采取督促监理单位进行工程进度计划审核,帮助施工单位优化进度计划,为工程进度计划出谋划策,遇到特殊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定期召开工程进度协调会,邀请参建单位及工程相关单位参加,重点讨论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随时协商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督促问题涉及到的单位予以解决,保证工程顺利施工;设立工程协调小组,由行政和技术主管共同领导。

(3) 投资管理。业主对工程投资规模的控制,使得工程规模与效益相适应,追求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是业主工作重点内容之一。作为业主单位的投资管理,主要是严格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约定,控制重大变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减少投资的技术方案时要坚决进行设计变更,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监理工程师与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深入工程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第一手资料,对设计方案的变更有建议权,作为业主应认真听取监理工程师的合理化建议,并予以适度鼓励,以调动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设计代表是设计单位派驻为本工程服务的设计人员,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设计单位的服务水平,因此,设计代表的选派对合理控制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十分重要。

(4) 合同管理。业主的合同管理主要内容有: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根据合同约定解释处理合同纠纷。在处理合同纠纷时发挥监理工程师的调节作用,本着公正的原则,协商解决合同纠纷。

(5) 文明施工的管理。文明施工是对施工单位综合能力的检验,这点对市政道路施工尤其重要,因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地点位于人口居住密集的市区,文明施工关系到居民生活环境与城市形象,因此,作为业主应在招标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并将文明施工管理费用单独列入工程报价清单,在施工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干扰,给市民一个整洁的人居环境,维护好城市形象。

(6) 安全施工的管理。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尽管道路施工的安全风险相对其他工程施工而言略低,但绝不能因此放松警惕,作为业主应重点督促监理单位抓好施工用电,机械运行以及基坑周围的围护与安全防护工作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7) 业主与工程相关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业主与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合同关系,与质量监督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与公安交警、市容管理、街道社区等城市管理单位是工作关系。

4.工程竣工验收及移交

工程竣工后,业主应邀请工程参建单位相关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监督单位的代表,以及工程接收管理单位代表等共同对工程实体进行验收,合格后及时完善工程移交手续,督促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整理各自工程竣工资料,办理工程竣工结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的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多样化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创新手段来务实工作,业主代表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篇4

前言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对城市安全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者理应重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就是指施工单位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技术工作进行具体的、精细的科学管理活动,是施工方必须做好的工作。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进度、质量,及资源的使用情况,所以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

1、市政道路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市政道路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项目,对地方建设和百姓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属于工艺和施工过程等环节均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对市政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可以保证道路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工程施工材料可以得到妥善的管理,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另外对施工技术管理做出了保证,有效的保证了工程施工的进度。作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直接负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市政道路工程内因特点的变化,对于建筑原材料的品质检验一定要认真负责;对基础性施工工艺要重视,如对于土基施工,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对参与道路建设的每个人明确工作责任;要对工程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高效地解决问题。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增强处理突况和全程掌控工程质量的能力,以适应市政道路工程日趋复杂化、精细化等内因特点的客观要求。

2、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内容

道路施工工作是多种技术活动的有机组合,一般都是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可完成,而参与施工的组织、机构和个人都非常多,因而道路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多变的工作。每一种技术生产活动都有其自身的规范和原则,我们要想成功的完成一项工作,就要完全遵守与这项工作相关的原则。在整个工程进行当中,技术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道路施工中的一切技术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全面、具体的技术管理制度,使技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每一项技术活动都有具体的目的,明确的内容和方法,严格的监督机制。

(1)图纸会审和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

工程技术图纸是一个技术施工的依据,也是工程技术完工后的主要参照。图纸会审是为了检查图纸中是否有错误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这项工作的内容包括图纸会审的包括审查图纸的整体性、合法性,审查设计的主结构、主部位,收集相关的合理化建议,审查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的设计图是否有矛盾和纰漏,审查选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熟悉了解设计图,审查施工技术装备。而技术核定是针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所有相关的组织、部门的相关人士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进行研究、商讨,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各方都同意后,再以文字记录下来,然后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即可作为施工依据。

(2)实施施工日记制度

施工日记中所记录项目包括施工项目的起止日期,施工时的天气,施工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场的质量安全检查情况等等。施工日记是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全面、具体的记录,通过对施工日记的查看就可以对工程进度一目了然。道路施工日记必须做到要做到真实、可靠,要本着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有专门人员进行认真的填写,施工日记的内容是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时的基础数据,是处理施工后期各种事情的资料依据,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3)建立并完善道路施工交底制度

道路施工交底制度就是指参与工程的技术人员向相关工人交底。主要是将道路施工的设计图、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中所应遵守的规范以及施工措施等内容向施工工人讲解清楚,交代明白。这样可使参与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能对自己的任务和工作目标有明确的了解与认识,继而有计划,有顺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这种明确清楚的交底制度可以使每个施工参与者心中有数,按部就班的干活,有效避免了因为目的不明,责任不清而引起的施工问题,也是我们的工程建设少走冤枉路,大大提升了效率,缩短了道路施工的工期。

(4)建立完善的工程检查制度

施工单位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达到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所以自我的监督与检查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查缺补漏,及时查处并且修正错误,避免出F更大、更严重的错误,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因此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的完成质量。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重视施工程检查的方方面面,这样不但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设施,而且还有助于提升施工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技术管理措施

1.施工开始前,应做好充分规划及准备

市政道路工程具有自身特点,如对于进度要求较高、施工现场状况较为复杂等。在施工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施工质量的组织,这个阶段有直接关系的工作,影响到项目的最终质量。施工单位应派出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了解调查,充分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熟悉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界域和合同文件中的地下建筑物资料和工程地区地质资料。施工方案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先决条件,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因而在施工开始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做好充分的调研,针对特定的地形条件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工程质量能有效地管理。

2.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监督体制

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是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工程施工材料及其它成本支出,是贯穿于整体工程技术施工中的,同时公路工程技术管理还可以有效保证施工人员在合同期内文明、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努力维护好企业的形象。质量控制是基于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工程质量评估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施工的质量控制的时间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控制、过程控制和最终验收的施工控制三个阶段。在监管体系上,需对工程从项目启动到竣工完成验收整个过程中各阶段、各部门、各承建单位所进行的施工内容进行追踪管理,并制定相应的人事管理责任体系,加强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及责任感;此外,需明确制定出施工中的质量指标,施工人员根据该指标要求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并定期组织考核已完成施工的道路质量情况,从而做到对工程质量的全面掌控。

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水平取决于施工人员操作的专业性。因此,建设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技能培训。并提高精细化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及整体素质,以保证工程技术精细化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其以更好的技术水平及专业操作能力投入到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保障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管理。

4、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是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道路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可以管理道路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还可以对道路施工质量进行把握。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严格遵循上述的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原则,并按照其标准的工作内容,抓住重点,控制难点,认真负责的进行技术管理。

篇5

前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规模的系统及成熟的工艺开始涌现。人们不断的在摸索前进中积累经验,形成一套系统化管理模式。在成熟的工艺市场条件下,质量保证的内容及范围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在可行的前下,通过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作为项目质量管理决策和开发的依据。这也是为了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市政道路不仅满足城市交通便利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代表城市的市容及美观。在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评估阶段,需要确定总体质量要求,达到费用、质量、时间等目标协调和平衡。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可分为“人、机、料、法、环”五类因素。因此,管理道路施工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项目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一、道路施工准备阶段人员技术管理不当

人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环节、所有的阶段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对项目质量的影响成度取决与人的素质、专业文化水平、管理能力、工作经验、质量意识。

1、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定岗定责。施工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重点是质量计划和技术准备。在项目部进场后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调研和详勘。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在施工开始之前努力为将来的施工进程创造出最为有利有保障的条件和环境,以确保一旦施工工作在准备工作结束后正式展开时,快速顺利的进行。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任务是通过了解工程建设的特点以及分析工程的进度工期上的要求、设计的需求和质量要求等,详细的理清施工所要面对的客观物质条件,严格控制图纸会审所暴漏的问题,搞清图纸设计要求的每一个细节问题。

2、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在道路施工规范规程的范围内,修正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措施,节约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严格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资源。

3、加强施工前的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后持证上岗。要求技术工人熟练掌握工序的施工工艺,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4、当地领导缺少对市政道路工程的了解,对工程质量上的管理松懈。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当地政府只关注工程最终的结果和费用的支出,只要道路工程的进度,而忽略了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很多新的招投标方法由于受到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水平的限制,在相当多的地区还未得到完全有效实施,有些政府甚至直接进行招标,缺乏相关的手续。人为控制或影响招投标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5、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反映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以及团队的工作效率。要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规章范围内严保遵守质量规定,实行工程师负责制,并且拥有否决权,以达到高质量的标准。

6、所有相关的施工建设人员资质都必须经过审查,不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人员立即清退,施工质量不能保证的队伍要进行更换。在工程现场要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机构,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只有达到了标准才能给予合格;严格掌控施工顺序,确保工程有效率,并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把质量关卡,只有合格了才可进行下一项;对于现场的突发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并且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防止事态恶化造成大的事故,要把所有出现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现场施工所需材料质量,对工程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道路工程材料种类多,来源复杂。应由质检站专业的检测师按有关标准进行现场抽样测查,对存在的问题,质监部门要以书面的形式发至施工单位,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逐一解决。重视材料质量,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实验测试,对相关的材料进行一定的质量校核,保证材料的合格,设立材料管理小组,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进行监理,制定相关合作方案,防止因材料的不合格和半成品,导致质量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布局,将材料有条理的堆放归置。

三、施工后期的监管力度要加强

严禁一人多职,越殂代刨等分工混乱现象发生以达到强化行政部门和其相关部门如环保、绿化等监察力度目的。豆腐渣工程根本原因是腐败滋生,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力度加强可以有效缓解豆腐渣工程的产生。因此,通过制定周密严格的审批流程如设群众热线,鼓励知情人员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形式投诉建设违章或是贪污事件;各部门领导明确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在事故出现后有直接的承担人,防范出现责任推脱;始终坚持贯彻监督检查工作的透明度,形成广大的舆论跟踪监察体制。

四、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1、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不达标,导致不少道路在使用前期出现很多严重的内部质量问题,减少使用寿命。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图一时之利,偷工减料,造成道路基层强度不达标,形成断裂、塌陷的路面。或是表面出现裂缝、涌包、粒料的脱落等现象,造成二次返工的浪费。

2、合理的安排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开始及完成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按时获利以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使资源更合理化的使用,按照严格完工的时间节点约束施工。防止因计划不周详,盲目加快施工速度。不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养护,最终导致路面不平,强度不够,影响使用。

3、在图纸设计道路坡度合理的条件下,严格控制标高。防止极易存积雨水等。

4、对道路进行施工时,如果将路面上翻建的旧料和路面油块, 混凝土等回填到沟槽中时,应该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将期打碎,这样就不会产生很大的缝隙,在以后的交付施工后,也不会出现下陷的问题。有很多的路基在交付施工后有“ 弹簧” 病害的威胁出现,为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应该使用天然稠度大于1.1,液限小于40,塑性指数小于18,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的土作为路基的填料。对碾压层下的软弱层,应该进行清除。在容易发生危害的部位, 可以将土和生石灰翻拌在一起,或者和湿土一起晾晒,这样会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在这个过程中,切不可将不同类型的土和其进行混杂,尤其是容易形成水囊效果的做法,应该将透水性能好的土壤放在。

5、在施工时会有沟槽回填覆土,当遇到这种状况时,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在沟内有水出现的时候,应该及时的进行清理,才不会造成沟槽内的水份过高。要求施工人员不准带水填土。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我们的市政道路工程做得更好、更完美,我们应该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严格遵守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

参考文献

[1]赵,黄欣.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

篇6

一、道路设计变更的概述

道路设计变更是指因为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它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道路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果变更发生在设计阶段,就只需要修改图纸,没有产生其他费用,损失较小;如果道路变更发生在采购阶段,就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还须重新采购设备、材料;如果在施工阶段变更,除承担上述费用外,还需承担对已施工的工程拆除费用,就会造成巨大道路变更损失。设计文件一经审查通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由于项目建设条件的改变或施工实际需要更改原设计,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充分论证,还必须遵守设计规范及标准和项目合同中的全部规定。要加强道路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道路设计变更,尽可能把道路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严禁通过不合理或不必要的道路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有效控制道路工程造价。

道路设计变更是保证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完善及优化工作,它包括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其它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

二、道路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及审核

1. 道路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道路设计变更无论由哪方提出,均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互协调,经有关单位共同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发出相应的图纸及说明,并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各部门付诸实施。道路变更的原则如下:

①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质量、设计遗漏和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的。

②一般情况下,不轻易进行道路设计变更,即使变更要求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也应慎重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

③道路设计变更要尽量提前,最好在道路工程开工之前变更。认真地搞好图纸会审,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确需在施工中发生变更的,也要赶在施工前变更。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的,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④道路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和变更原因,包括变更产生的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变更后的项目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不得降低使用标准。

⑤对设计变更应详细记录,详细说明原设计情况、设计变更原因、内容及对其它专业的影响,因设计变更增减的工程造价,并应严格按审批程序办理。

2.签发设计变更审核

严格按规定格式及程序办理签证审核。签证审核后,需办理“工程变更申请表”、“变更工程量清单”和“变更综合单价分析表”,并附上完整的支持材料。

严格签证审核管理,对下列几种情况不予签证:由于工程的施工标段众多,工期紧迫,会出现许多交叉施工机会,由此所发生的费用,在招标文件中已明确规定,此项费用应在投标报价时就充分考虑,不得签证。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受拆迁工作的影响干扰,承包单位在投标中就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由此而引起的费用增加,不得签证。因赶工期而需要增加的费用,已包含在投标报价中,不得签证。因工期紧迫,要求承包人提前进入现场,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由此产生的设备闲置费用已考虑在施工合同总价中,不得签证。

根据合同原则,严格审查各种签证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真实性,杜绝事后追认的现象,对签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对一次性增减项目造价在1万元以上的现场签证,在施工的同时必须有业主方和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跟踪审查,其相应的工程量签证最迟在完工后的10天内办理好签认手续,如不按规定执行,相关负责人有权拒签。

三、加强道路设计变更和签证审核的措施

1.充分发挥业主在投资控制方面的龙头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审核制度,明确规范承包商、监理、业主的职责和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职责。

2.提高各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严把道路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关。

3.做好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台帐,要求按月统计汇总上报。

4.合同中规定如果道路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累计完成量超过合同造价的10%以上时,发包人应另签补充合同,必须经合同双方确认方才有效。

5、道路设计变更发生在原设计图实施后,则需考虑原图制作加工、安装、材料费以及拆除费用。若原设计图没有实施,则要扣除变更前部分内容的费用。

6、若变更时需要拆除设备及材料,均应由监理人员负责组织建设单位回收,并由施工单位编制结算单,经过造价工程师按照标书或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审核后做为结算的依据,此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正常程序相同,但监理工程师应注明原因,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对工期、质量、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反索赔。由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则由监理工程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由于监理部门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扣减监理费用。

2、属变更削减的内容,也应按上述程序办理费用削减,若施工单位拖延,监理单位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的削减费用结算单。

3、设计变更应视作原施工图纸的一部分内容,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并根据合同条款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材料的供应及自购范围也应同原合同内容相一致。

4、合理化建议也按照上面的程序办理,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凡是没有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并签发的变更一律无效;若经过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的,事后应按有关规定补办手续。

总之,道路工程设计变更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变更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各方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工程变更的控制、处理和预防,尽可能的优化及控制变更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我们广大建设者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方俊,舒立新《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分类与控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篇7

0引言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组织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整体工程项目的概况,要预先根据勘探的地貌和整体路况、以及周边建筑、地下情况等,对工程进行整体技术标准的设定,明确横断面的设计方案、明确路面的结构设计(合理的规划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行人道),其次就是需要明确施工的要求,要严格的根据相关图纸和预先设定的方案进行施工,一方面要达到预定的施工标准,另一方面需要保护好环境。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组织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1.1.1 缺少施工部署措施

工程项目施工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施工单位一般都是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获取工程项目。按照规程,在施工前施工项目经理和施工企业法人要签订项目管理目标的责任书,责任书中要明确界定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达到的质量、进度、安全、环保、成本以及文明施工的目标。所以,项目经理就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和手段,对项目的施工组织、目标、总包和分包以及资源供应进行详细的规划,做出具体的施工部署措施,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做好施工部署措施,而是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决定操作方法以及施工顺序,这不仅会影响工期,还会给道路质量留下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等。开工前,甚而投标前就需要对现场进行大量调查。市政工程相比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复杂的多,涉及交通、拆迁、管线、噪音等等各方面事宜。

1.1.2 缺少风险管理措施

在项目施工中存在很多风险,其中有技术上的风险和非技术上的风险,若工程项目在施工前没有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识别,也没有做出抗风险的对策,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是很多工程施工已经证明的事实。若是过去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做法项目一旦遇到风险,其施工组织设计将变成一纸空文,失去了指导作用。因而进行充分调研,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认真对待施工组织设计,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相当重要。

1.1.3 技术部门保证措施不完善

在一般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针对技术部门的内容,只有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以及冬雨季施工的措施,却没有保证成本、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措施。所以在这一部分应该加以完善。

1.2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不全面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工程的建设阶段可分成:设计阶段、投标前的实施准备阶段以及中标后的实施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设计阶段中的重点是施工方案(即初步设计)和施工组织计划(即施工图设计),为编制概预算与控制投资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现在在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设计内容不全面,往往只注重实施阶段的编制。

1.3 编制人员的理论知识缺乏、编制手段落后和经验不足

因市政工程的复杂性,涉及的专业相对广泛,因而会有一部分的管理人员存在着缺乏系统工程、决策技术、预测技术、控制论、线性规划以及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就直接影响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有些编制人员的工程经验不足,或是出资请人代编,使设计意图以及管理的思路很难达到统筹兼顾,从而使得施工组织设计往往流于形式,内容泛化,与现有工程的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

2、项目施工组织人员管理

2.1 选择项目经理

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核心,项目施工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首先,项目经理人选必须是接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和足够管理经验的人员; 其次,市政道路工程知识面宽、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沟通表达能力强、领导才能出色等都应是项目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另外,项目经理人选还应具备下列基本素质: 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及协调能力。此外,项目经理的人选最好兼具总公司的部分管理职能,以便能够统一调度与协调。

2.2 项目机构设置

设置原则:形成有一定权威性的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按要求顺利完成;根据本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建立管理组织;采用项目管理体制的同时,经济合同手段辅助以部分行政手段,明确各方面责、权、利。具体实施时,各管理人员的编制还应根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根据项目阶段性的大小和相应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性格、特长等综合因素合理配备。但应确保所有参与项目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资质且应持证上岗,确保整个市政项目部管理层的整体实力能够有效发挥。定时不定时的组织安排培训学习和项目考察。任命项目副经理和总工,成立工程部、质检部、材料部、计划部、安全部、财务部、办公室等,明确职责,做好协调统一的工作。

3、良好的制度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保障

为全面系统地把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承建单位应依据相应的质量手册及企业质量管理方针,建立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其具有相应的指令性、可操作性、可协调性、可检查性,要做到质量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上,除了严格执行国标、行标及地方性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外,还应结合具体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情况编制项目的《项目施工管理细则》、《项目质量管理规定》、《项目原材料实验送检细则》等强制性规定条文,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做到有据可循,使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制度化、规范化,对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实施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4、工程项目实施的成本管理

4.1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一般都是投资较大的项目,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不仅是成本投资管理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投资控制管理体系,可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下层各管理人员,应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范围,围绕项目的优质实施合理开展工作。在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效提高工效; 经常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让工程项目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更趋合理、高效、经济。此外,市政工程的变更率较高,要及时进行签证,及时索赔。

4.2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不等同于工作责任,完成工作责任不等于完成成本管理责任,杜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单方强调质量,忽视成本控制的做法。因此,在执行工作责任的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应考虑落实成本管理责任,每个项目管理参与人员都应具备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

5、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

5.1 施工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在市政道路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进度控制的必要,应专门设立相应的进度控制管理部门或人员,并与项目部、子项目管理部、各相关职能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形成有效的进度控制组织管理体系,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建立项目管理组织设计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时,明确落实项目进度控制的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责任,并编制相应的进度控制流程图。进行进度控制的科学组织设计,是充分发挥进度控制管理部门或人员组织协调作用的前提。

5.2施工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在确定相应的进度控制管理部门或人员组织关系,完成进度控制的组织设计前提下,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项目的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科学编制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分析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其中的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认识非关键工序可调整的时差范围,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优化。进行进度控制管理时,还应深入分析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在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进度失控的概率。通常情况下,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实施进度的风险有: 组织风险、资源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等,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在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6、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6.1施工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安全生产体系,生产体系由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技术措施组成。施工现场管理应把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把安全施工寓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并对项目实施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加强安全教育,要每一位施工人员明确安全施工不单是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参与项目的人员都应该共同重视的事情,做到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

6.2市政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指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管理中,按现代化施工技术的要求,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秩序和环境,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开展文明施工教育,结合道路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编制相应的文明施工实施细则,以指导和规范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的开展。通过文明施工管理,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结束语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工程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设计图纸, 按照工程项目的客观规律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 统筹考虑施工中各要素, 对全部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为施工生产活动提供最优方案。而传统的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弊端, 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蓝美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 科技风. 2011(14)

篇8

0 前言

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是,铁路工程在现阶段的建设上,无论是数量上的增加还是质量上的提升,都是在社会监督下完成的,再加上媒体的快速发展,都不断的敦促路基施工技术一定要从科学性、合理性的角度出发,应该结合铁路工程本身的特点、目标来实施,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1 工程地基填筑

1.1 换填施工

铁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路基施工技术的实施,表现为多项内容的共同开展,而不是单纯在一项内容上努力。现下的路基施工,在国内的规范、条文方面表现为健全特点,因此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工作,不能总是追求虚无缥缈的施工效率[1]。路基施工技术的地基填筑过程中,换填施工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同时在路基施工技术体系当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换填施工可以采用弱风化泥岩与红色砂岩来完成,应积极的避免使用全风化红色砂岩、泥岩来完成。同时,倘若是应用了软质的岩块作为填料,则必须在最大粒径方面实施有效的控制,需要保持在100mm--150mm之间,最大的粒径绝对不可以超过200mm[2]。第二,如果可以将颗粒保证在5mm的标准,则需要控制在10%--15%的配比标准,要在换填之后的处理上,严格执行压实标准进行处理,确保路基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

1.2 工程CFG桩的实施

铁路工程的拓展过程中,开始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执行,目的在于更好的拉动地方建设与国家内部的紧密联系。所以,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CFG桩的实施,基本上成为了必要性的技术操作。通常情况下,CFG桩的实施,主要是利用水泥、粉煤灰等材料,有效混合成的一种工程用桩,自身的特点在于高粘结性、高强度性。将CFG桩应用到铁路工程路基建设当中,可以将沉降变得更加稳定,在沉降量方面表现较小。CFG桩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对铁路工程的实际地质构造进行分析,要在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上做出了解,防止造成恶性循环的现象。工程使用的固化剂,通常情况下要保持在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这对于CFG桩的使用效果,具有很大的保证[3]。对于粉煤灰的用量,不能过分的追求理论上的限制,要结合设计标准和实际应用要求来决定,这样才能在铁路工程路基的功能方面,得到更好的展现。

2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控制

2.1 施工方案确定

就铁路工程本身而言,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阻碍和各项影响因素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将路基施工技术充分的发挥,还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不能造成严重的污染现象、浪费现象。在此种状态下,施工方案的确定尤为重要。首先,路基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应该针对施工场地开展大量的调研与分析,搜集到较多的数据与信息,同时还要对以往的各项工作进行整理,与当下的工作目标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避免在施工方案上出现漏洞。其次,施工方案的拟定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使用一些合理技术、科学技术,不能过分的追求某一个施工指标。铁路工程的路基建设,目的在于综合性的提升,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得理论上的指标巩固。第三,对于施工方案完全确定后,应积极的贯彻落实,禁止轻易做出修改,除非遭遇到不可抗力因素。

2.2 路堤、路堑施工

铁路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控制当中,路堤与路堑方面的施工,是决定性的环节,同时自身也表现出细节施工的特点,要达到独立施工的标准,按照和谐统一的原则来完成。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路堤与路堑的施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第一,对于施工应用的基床表层混合料,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最严格的方法M行检查,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差错现象。第二,倘若在测定结果中,发现混合料的含水量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混合料的级配有问题,则必须进行复查处理,并且将相关的信息正确反馈,及时的对级配做出调整,提高混合料的性能。第三,针对每一层的填筑工作而言,必须将各项工艺参数深入的分析,确保不出现任何的问题,这其中包括铺筑的厚度、混合料的级配、含水量的均匀性等等。

3 路堑排水问题

铁路工程的路基建设,除了要在上述的几个方面进行技术应用和控制,还需要对路堑排水问题高度的关注,该项问题在以往总是表现为忽视,因此造成了很多的恶劣现象。本文认为,路堑排水问题的处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路堑边坡开挖前做好排水设计,如做好疏流排洪工作,以使得雨水能够顺利排出。(2)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及地质条件,对于开挖长度等要根据施工力量及地质情况作科学分析,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开挖完成并做好档护工程。

4 结语

本文对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展开讨论,现下的工作实施过程中,整体上表现为协调特点,未展现出严重隐患。日后,应该在路基施工技术上深入研究,推动铁路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1 工程项目与管理

1.1 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与综合协调

无论是一个大型工程建设还是一个小型工程施工,其中的工作内容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更是让人始料不及。因此,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完整的工作计划就无法协调好工作内部的变动,在工作中也会走很多弯路,导致工期延长,致使企业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一个工程必须要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坚持在工程实施期间做到实行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其编制要符合工期总体安排,同时符合工期的进度计划,对施工图的交接以及劳动力、施工工具、材料设备都要有一套与工程计划相协调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1.2 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划分及目标确定

就施工的程序而言,一般包括开始施工、施工进行、竣工以及责任期。为了保证整个施工计划的实现,首先要做到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具体化,将其管理工作分配到具体部门的具体管理人员身上,确定工作的范围、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标准。各部门之间既要相互协调又要相互牵制,彼此独立、彼此制约,对各项任务的完成进度及时的进行信息收集、分析以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整体目标的按期实现。

1.3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从建议书批准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把管理进度作为重点抓紧管理,确定各类项目的完成时间预测,分析每个工程项目之间的存属关系,确认这期间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完成情况,调整好工程进度,针对大型工程建设,不能仅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管理,更要注意项目的全部条件的行进程度。比如施工图纸的设计、双方的谈判情况、设备设施的购置情况、能源供应是否到位、生产技术人员是否全部各就各位等。在施工期间还要定期的做好月调度大会,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以及文明施工状况做一个综合检查,及时协调处理好施工期间出现的问题,并且做好信息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时依据充分,以使工程按原总进度计划进行。

2 质量管理和控制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管理是质量的灵魂,措施是管理的保证、路桥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影响路桥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在施工中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切实抓好工程质量,落实是关键。在公路施工建设中,工程质量控制是公路施工建设的核心。

2.1 施工前控制

弘扬全员质量观念,加强全员质量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首先树立高质量意识,同时经常对全体职工进行工程质量教育及培训,把现场的施工质量抓到位,质量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2 施工过程控制

2.2.1 从组织、人员、制度三个方面抓起,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科学合理的质保体系能保证质量控制有序、高效运行,为质量控制提供决策保证。

2.2.2 制定完善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是对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和细化,是质量保证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建立、健全质量自检措施,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检测手段,尤其是要注重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自检,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2.3 坚持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安全质量检查,每次检查结果通报,并与奖惩挂钩。做到施工过程中工序、班组间的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建立质量管理点,设立专职质检员。

2.3 进度控制

路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是指在项目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经审核批准的工程进度计划,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度状况,与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进度进行分析与评估,同时组织、指导、协调项目部各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2.4 成本控制

2.4.1 从施工工艺、工序上控制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取决于作业层的管理力度,这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结合工程任务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以施工队或班组为最基本的核算单元进行优化组合,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施工方案等来改进施工方法,充分调动挖潜降耗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4.2 从质量、进度上控制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正确处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相互关系。三者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会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加强工程质量检验,杜绝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合理安排制定进度计划,有序均衡生产,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2.4.3 从直接费和间接费控制成本

(1)材料费的控制。公路施工中材料费占工程比重较大,在成本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较大节约潜力。首先货比三家,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买;就近购料,合理组织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加强现场管理和规划,减少二次搬运;根据工期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降低材料储备和减少资金占用;确定材料消耗量,防止损耗、超耗和浪费,限额领料;特别控制好钢材、水泥、沥青三大材料。

(2)机械费的控制。项目部根据工程规模大小,质量、进度的要求,合理配备施工机械。对于外租机械设备,分别采取台班、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租用。按油料消耗定额进行抽查。减少机械、机具的闲置;建立日常保养和检修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杜绝事故的发生,努力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3)人工费用的控制。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来控制,应本着既满足施工需要,不窝工,又例行节约开支的原则。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内部建立竞聘上岗,工效挂钩的用工机制,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数量比例。

(4)对其他费用支出的控制。控制好管理费用的开支,实施好项目经理审批制度和财务审核制度。另外,项目经理部应该做好内部竞争和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管理,避免因业主索赔导致额外损失。

3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施工安全管理当然是施工阶段管理中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生产活动,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者也是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管理者和施工者必须要有“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项目负责人应该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做好各项安全措施。不仅仅是施工中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比如说未戴安全帽、移动电动工具时未穿绝缘鞋等,还要关注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合理放置设备设施,以免发生意外。

4 结束语

道路工程管理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一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工程的管理是否到位。我们在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抓住工作重点,保证施工安全,抓好施工质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工程项目达到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为我国的路桥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10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逐渐盛行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强调项目建设是一个过程,建设项目造价确定和控制也是一个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必须延伸到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去。这一新范式,充分响应了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的需求。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是:造价控制工作人员在整个施工阶段,对市政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实施动态的、事先的、主动的控制。我们认为,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遵循三阶段控制原理来搭建整体框架,在实施的细部上,又可以充分利用PDCA循环法进行控制。因此,不妨可以将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来细化控制工作,从而达到事先控制、主动控制的目的。

一、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阶段主要针对的是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在这一阶段,造价控制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编制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细则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细则是进行造价控制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委托合同的要求,结合项目的特点,编制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细则(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造价控制组织机构;造价控制流程;各阶段咨询内容;可行的工作计划等),可以合理有序地安排造价控制人员进驻现场后的咨询服务。

2、 审查招标文件、施工承发包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理性

造价控制人员开工前分析招标文件(含工程量清单)、施工承发包合同,对不合法、不合理的条款建议纠正,不齐全的条款建议增补,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纠纷或违约,使业主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承包人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3、 参与施工图会审及技术交底,提供合理化建议

参与施工图会审及技术交底工作,对设计的技术指标、使用功能、结构形式、选用的材料以及特殊的工艺措施加强了解;对拟变更方案,参与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推动“多方案比较”、“有无(变更)比较”,作出合适的经济评价,提供有关造价控制和降低造价的合理化建议,可以避免施工中变更不断造成的投资增加,甚至费用损失。

4、 制定各项工作流程,规范流程管理

制定各项工作流程,并在实施过程中, 严格按制定的流程操作,凡不符合规定的,均退回上一级流程。通过强化各个节点的工作时限,可以实现报表与实际进度步调一致,避免出现报表滞后于进度的通病。

二、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阶段主要针对的是市政工程施工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这一阶段,是市政工程实体工作量形成的主要过程,既有原合同原清单包含的工作量的发生,又存在因工程变更、施工签证导致的量的增减,造价控制人员的工作应紧紧抓住“量”的形成过程,“价”的变化因素展开。

1、 工程量的审核与控制

市政工程以市政道路工程为典型代表,其主体往往以带状结构呈现,由于其沿线地形地貌相对复杂,地质条件存在一定的变数,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常常表现为一个不确定的数值。正因为此,路基土石方的工程量就必须作为主要控制目标。具体方法如下:

(1)“三线”的控制

道路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一般采用“横断面计算法”。计算结果的准确与否,取决于逐桩“原地面(含初始)断面线”、“清淤前断面线”、“清淤后断面线”(简称三线)是否足以反映工程实际情况。造价控制人员进驻现场后,必须参与上述“三线”的测量和成果复核。

(2)“戴帽子”,横断面图绘制的控制

横断面图绘制,必须统一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断面绘制以m为单位,1:1按实绘制,对“三线”、设计断面线应分图层表示,绘制的基础数据按“三线”测量成果及设计标准断面图为准。

(3)分阶段的“总量”复核

逐桩初始地面断面测量后,施工单位进行清表,清表后的断面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原地面”。正常填筑路段,造价控制人员应按设计填料的不同,在不同填料交接的节点,进行分填料的总量复核。在需要清淤的路段,造价控制人员应当按“清淤前”、“清淤后”的逐桩断面线逐桩计算清淤面积,并按“横断面”法计算并复核清淤总量。各阶段总量复核完毕,应及时进行工程量清单数量的修正。涉及到价格调整的,及时进入价格调整程序。

2、 工程变更的审核与控制

在确认工程变更的时候,造价控制人员对于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1) 工程变更是否必要?是否有承包商通过变更将低单价清单项目更改为高单价清单项目的现象?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存在设计缺陷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的,工程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

(2) 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后所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增加的费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决定。

(3) 是否清单上已有适合或类似的项目单价,而另行审批单价的现象?

(4) 对于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由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费用、施工配合费用、施工措施费,是否存在通过变更予以支付的现象?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及时报业主单位。

3、 现场签证的控制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作。

现场签证的核定应着重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审核签证事由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审查签证资料的规范程度、审查签证事项的时效性、按合同费率水平审核签证费用。

4、 工程变更及签证的价款控制

因经确认的工程变更导致工程造价调整的,承包人应在接到变更通知书后14天内,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经造价控制人员核定,业主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

因承包人自身失误或管理不善引起的工程变更,造价控制人员不得确认追加工程价款;未履行变更手续,未经确认的工程变更,承包人擅自实施的变更发生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由此造成发包人损失的,造价控制人员应当启动反索赔程序。

5、财务支付报表的控制

造价控制人员应当注重计量、支付报表的内在联系,遵循以中间计量结果控制期中支付、以分阶段总量复核控制分阶段结算支付、以最终总量复核控制交工结算的准则,按期审核承包人的中间付款申请,开具中期付款证书和最终付款证书。

6、项目投资实时进度的控制

造价控制人员应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以控制循环理论为指导,对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发现偏离目标,及时提出投资控制建议,最终确保工程造价控制总目标的实现。造价控制人员应对项目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实际完成的工程造价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支出的统计汇总,应用“项目投资差异分析法”进行投资支出的分析对比和预测调整。定期提交投资分析报告。

7、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

在整个市政工程施工加段,造价控制人员应当注意积累以下资料,以正常开展自己的工作:

(1) 有关工程造价的政策法规;

(2) 工程建设资料,包括施工合同文本、投标报价书、施工组织设计等;

(3) 现场资料,包括工作联系函、设计变更通知、工作联系单等;

(4) 工程结算资料,包括工程计量表、财务报表、支付表格等;

(5) 关于变更和索赔(签证)部分的资料。

8、经常性的沟通、协调

引发索赔、合同纠纷的既有客观的施工环境因素,也有承发包双方的主观因素。合同条款对承发包双方具有同等的约束力,造价控制人员应主动与业主沟通、协调,协助业主避免引发索赔及合同纠纷。

三、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阶段主要针对工程交工验收后对交工结算的审核及保修期内保修费用的审核和控制。

篇11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工程设计市场日趋规范化,绝大部分工程设计均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设计作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和灵魂,对其要求越来越高。 深圳市近几年市政道路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纵观深圳市市政工程建设情况,不少道路和立交设计沿承了既有的固定模式,千遍一律,使得道路功能 定位和交通组织欠合理。因此业主希望通过招投标方式,集思广义, 以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水平。设计 投标不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作为一件“ 精品” 来打造。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要有相应的投标思路和技巧来应对,应有别于通常的设计思路和模式。本文结合深圳市龙坪路投标中对工程设计投标思路进行归纳和梳理。

2、市政工程设计投标的要求

一般来说,投标人在接到邀请或报名后,应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组织项目投标小组, 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一般包括商务文件、技术文件两个部分。商务文件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和委托书、投标担保、投标单位基本情况、业绩汇总、投入的主要人员情况、投标报价等。技术文件内容主要包括:对投标项目的理解、对投标项目所在地区建设条件、区域道路网规划、交通量发展和交通组织的认识、对投标项目设计的图纸等。

对于商务文件部分来说,这一部分文件相对比较固定,可以视不同项目的特点稍作修改即可,重点是投标报价,要使得报价处于得高分的区域,需要分析各投标人的需求,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不可预见成份也很多。其次,投标人要做好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体现方案设计理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只有做好这几个方面的投标工作,中标的机会就比较大。

3 工程概述

深圳市龙坪路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南起大工业区南通道,北至15号路,道路长12.9km。根据沿线用地规划情况,以丹梓大道为界可将龙坪路分为坪山段和龙城段。坪山段穿越坪山新城中心区,沿线地形较为平坦,两边多为城市建设用地;龙城段东侧为生态保护用地,西侧为城市建设用地,沿线地形多为丘陵。

4 工程设计与投标策略分析

为了使投标文件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要求,又突出特色和亮点,在龙坪路投标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策略来进行。

4.1 认真阅读招标文件,熟悉招标文件的要求

招标文件是指导投标的纲领性文件,应逐条逐项地进行阅读,特别应留意招标文件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招标范围、投标报价、投标文件的标记、开标日期等,以防止投标文件内容不全,甚至出现废标。

根据招标文件,本次为龙坪路可行性研究招标。技术标书文件应满足可行性研究编制的相关内容深度规定。根据招标答疑情况。投标单位可根据研究需要自行确定道路的起终点。因此。结合道路网的规划,为了发挥龙坪路的功能,本次投标将龙坪路终点接至深惠路。鉴于横坪公路与南通道的功能部分重复。考虑南通道的不确定性,龙坪路近期实施时起点可从横坪公路开始。对招标范围的合理调整是本次投标的主要特色之一。

4.2 结合沿线土地利用和路网规划,进行道路功能定位

道路功能定位是道路工程设计的核心和灵魂。道路设计首先应确定道路设计目标。即道路功能定位,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只有道路功能明确,工程设计才会有较好的思路和方案。确定道路功能就好比医生看病。先把脉诊断。分析病因后才能对症开处方。

龙坪路龙城段位于龙城新城的东侧边缘。东侧为非建设用地,西侧为建设用地,沿线交叉口间距较大。该段可确定为交通性主干道,承担龙城和坪山新城等组团之间的区域通;坪山段横穿坪山新城中心区,为坪山新城中心区的主干道,两侧均为建设用地,沿线交叉口多,间距较小。考虑主要承担坪山新城服务通。

4.3 根据道路功能定位,进行总体思路布置

根据道路功能定位、沿线土地利用规划及地形情况,进行工程总体思路布置。

坪山段穿越坪山新城中心区,交通量不能太大,车速不宜太高,应尽量利用中心区东西两侧的道路分流区域性过境交通。本段人流较多,人行道应适当放宽,尽量接近道路两侧的商铺,增加商业气氛。为了适应今后道路改造和改善道路景观,尽量加宽中央分隔带的宽度。 本段交叉口尽量设置灯控路口。并利用机动车道两侧的绿化带设置港湾式公交站。为了避免将交通过多地引入龙坪路坪山段。横坪路交叉口立交形式设为菱形立交,尽量保证横坪路直行方向的交通畅通。并利用龙坪路存在平面交叉的特点。适当限制过境交通穿越中心区。

龙城段地处龙城新城,道路东侧为生态保护用地,道路横断面应考虑采用非对称形式。为了减少路基土石方及对自然山体的破坏,在有条件的地段。道路横断面可以采用分离式断面,尽量使道路适应沿线自然地形。丹梓大道交叉口设置互通式大型立交,特别应保证丹梓大道进出龙坪路龙城段的交通顺畅。该段交叉口较少,为了便于车辆掉头,交叉口尽量利用地形设置简易立交.并尽量利用地形设置人行通道。

总之,结合实际情况对道路进行分段考虑是本次投标的另一主要特色。

5 工程设计投标的几点体会

5.1工程方案设计及编制技术文件

道路线形设计主要考虑现状建筑物、沿线自然山体、河流等控制因素,在满足各项技术标准的同时,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和现状建筑物情况,以减少拆迁和对自然山体的破坏为基本原则,对规划线位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并对重要路段进行方案比选。按总体设计思路进行道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及主要节点的方案设计。

道路工程方案确定后,应考虑桥梁、市政管线工程方案、投资估算等组成内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标书文本的编排上,在考虑内容和组成部分要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外,在文本前面应增加内容提要,以便让专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了解设计主要意图。

5.2做好投标汇报工作

汇报是整个投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行性研究投标文件内容通常比较多,文本比较厚,专家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完整地了解和熟悉投标文件,主要通过投标汇报来了解设计意图。因此需要精心做好汇报系统。通常汇报时间不长.汇报提纲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更要突出特色和亮点,语言要精炼。龙坪路投标汇报系统经过多次演练和修改,大部分内容都覆盖了,但重点是放在道路功能定位、总体思路、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布置等几个方面,并配上大量图片说明,较直观地反映了设计意图。其他次要内容如市政管线工程由于时间关系,只作简明扼要介绍。

6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设计投标是一项较难组织的工作。因此,只有理清工作思路, 用心去挖掘工程中的特色,在众多的投标方案中,做出有别于规划和其他投标单位的方案,这将是中标与否的关键。在本工程投标过程中,由于道路功能定位准确,方案合理,汇报系统准备充分,其投标方案获得专家好评,一举中标。

篇12

引言:

近年来,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任务也日益增加。虽然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前准备

为了确保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各项指标,根据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检查多专业管线的位置是否正确,尤其应注意各专业图纸之间的标高是否一致,尺寸位置等是否一致,尽可能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3)根据市政工程的具体情况,贯彻国家各项技术规范,政策和法令,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质检科、工程技术科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风雨季施工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再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交底。

(5)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劳动力等,有效指导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安排、竣工决算和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6)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

2、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开工后要按照施工流程分阶段逐步进行施工,分别就路基、雨水管道、混凝土路面等不同的工程环节,采取不一样的施工技术,工程竣工后要请监理部门进行质量验收。

2.1市政道路的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分挖方和填方两个方面。填方的工程量偏大,因而是决定工程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我们要重视这一环节的施工工作。开工后逐步进行路基、雨水管道、道路结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等工程的施工,全部施工内容完成后,并提请竣工验收。此项工程的质量好坏,填方量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施工填土时,可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这样便能提高施工效率。

2.2雨水管道的施工工作

(1)施工前先进行测量

管道的工作开始前要先测定管钱中线,随后检查井的位置,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临时水准点;对管道中心进行测量时,要在起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以及直线段的控制点测量后分别设置中心桩;校测管道中心线和高程桩的高程之后再进行挖槽见底、灌注混凝土和管道铺设及砌井工作。

(2)挖槽操作

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挖槽清底。进行机械挖槽时要确保槽底土壤的稳定性。距离槽底高程20cm处由人工进行清理挖掘,一定要严格控制槽底的高程和槽内的宽度,谨防挖超。

(3)井室砌筑施工

施工单位在砌筑井室检查井时要一边砌支管一边对其进行安装,安装前要先刷一层防锈漆,再砌砖时要先用砂浆将其埋固,随后以便砌一边安装,禁止事后挖洞补装。砌圆井时,根据直径的尺寸确定收口的范围,不允许通缝的出现。

(4)回填

回填遵循就地取材为主、靠近最佳含水量的规律,先筛除土里面的碎砖、石块和硬土块(大于10cm),不能往里面填腐殖土和杂填土。对已经有的地下管道进行回填时要先跟相关单位进行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原有管道下沉的情况。

2.3对改性沥青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要根据改性沥青粘度较大的特点对其采取合适的施工技巧。一般它适合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使混合料搅拌均匀,摊铺平整,保证压实度。所以改性沥青施工时的温度必须使它充分融化并均匀分散。改性沥青一边调配一边使用,没法长期储存。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尽量保持在高温下进行,争取一步到位,并且每一道的施工工序都需要完成在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到130℃之前,这样才能避免冷却结硬现象的出现。对改性沥青和SBS混合料进行拌制时要严格把控改性剂、矿料的施放、拌合等每一道程序。改性剂一般存放在室内干燥的地方,以防受潮,同时存放的时间不要太久,以免会老化掉。

2.4侧石的施工

施工时所采用的侧石要选用水泥制品厂出来的的经供货厂家建设单位认可的混凝土制品,它的规格和尺寸需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所有的产品进场前都要检测质量,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在对侧石进行施工时要先核准市政道路的中心线,逐一丈量出路面边界的的范围,然后边线放样,划定边桩的位置,施工人员在算出侧石顶面的标高时要遵循路面设计和纵坡相平行的施工规范,按照要求放出施工的控制线。

2.5道牙和人行道板的安装施工

施工部门首先要对市政道路进行实地测量,然后再进行放线。通常会在校核道路中线轴后,选择道牙中线距离路中间50厘米的地方,测量安置放线的边桩。而弯道部分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半径规格进行加上密边桩,同时要控制好边桩上的道牙顶面高程。在进行开槽时通常是由专门的开槽技术人员来完成,先根据道牙中线,放出50厘米的宽石灰线,然后按画的线开挖。安砌道牙时如果两道道牙之间有缝宽,可以使用0.5厘米厚的塑料板成木条来控制,这样道牙的缝宽就可以均匀一致,顶面就能保持平整了。

其次施工单位要根据控制点来制定方格坐标,并挂上线。要随时对分段冲筋的位置和高程进行检查;而后才能在确定的铺砌面内准确的“拿方”,变成矩形;在铺好方砖以后,要先使用沿线检查一下平整度,看看是否有位移、不稳定、翘脚等现象的出现。

3、质量控制

(1) 工程所用材料把好三关,即材质关、检验关和计量关,特别是钢材和水泥等主要材料,除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必须按批量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对已通过检验和未通过检验的材料严格分开堆放,作出标识,防止误用,材料堆放应保证必须的条件,防止由于堆放不当而使材料受损严重。

(2) 实行砼浇灌令制度。砼浇灌前的检查是一道重要的生产工序,因此在计划安排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当检查中发现有影响质量的因素时,必须及时处理妥当,经复查通过后才能签发砼浇灌令,坚决杜绝边检查、边修整、边浇筑的作法,更不允许未经检查确认合格擅自浇筑,为此提倡和鼓励浇筑前检查一次通过。

(3) 沥青砼的摊铺应连续作业时,要建立交接班检查制度,交班带班人员要认真向接班带班的人员交代当班的摊铺情况和要主意的事项,接班人员未到位或未办好交接手续,交班人员不能下岗。

(4) 砼路面摊铺过程中,如发生下雨时,则利用现场已备的有效遮雨棚进行遮雨,如因特殊情况需留施工缝,应尽量把施工缝留置在横缝处。

(5) 砼路面混凝土浇筑成型12 小时,即派人进行封闭交通。

(6) 采用的商品砼在施工前应做坍落度实验,并现场随机取样做试件,到期送检。

(7) 稳定层的施工应按配合比严格检查水泥的用量。养护期到达后应按规范规定选点做回弹实验和密实度实验。

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单位部门一定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带动整个施工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的带动施工项目的规划、施工工艺的管理以及工程质量控制等各项工作,将一些问题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市政道路施工中必须真正做到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保证道路的使用性能。

篇13

引言

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提高工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前准备

为了确保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各项指标,根据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1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

1.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检查多专业管线的位置是否正确,尤其应注意各专业图纸之间的标高是否一致,尺寸位置等是否一致,尽可能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1.3根据市政工程的具体情况,贯彻国家各项技术规范,政策和法令,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1.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质检科、工程技术科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风雨季施工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再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交底。

1.5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劳动力等,有效指导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安排、竣工决算和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1.6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

2、道路施工测量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3、路基土方工程

3.1施工前

1)对土石方数量,交通、植被,建筑和设施拆迁、地质测量等路基施工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现场核对。

2)开工前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包括导线点、界桩、水准点复测和补点;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恢复中线和固定主要控制桩;逐桩进行路基放样,订出界桩、堤脚、暂顶、边沟、护坡道等位置。并在施工范围外设控制桩,边坡放样及机械施工控制标志。

3)对路堤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或颗粒分析、填料强度等,试验按规程办理。

4)做好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如路堑开挖前在上方做截水沟,路堤填方前原地面排水,但不得流入农田等造成破坏,要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进行。

3.2土方路堑开挖

1)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和推土机配合作业。

2)修筑路拱、刷刮边坡、整平路基面时,宜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配合作业,遇地下水时应及时挖沟排除,若路床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边坡开挖后,应立即刷坡并砌筑相应的防护工程以防雨水冲刷。

3)根据土壤试验对开挖出的适用材料,应分类堆放,不应混杂。先挖出的适用土方,应储存于指定地点,待后填路堤上部。对已先挖出的堑断面,路床顶面应予留30cm后挖,以免施工车辆和雨水对路床的破坏。

3.3填方路基施工

3.3.1检测标准

路基设计压实度及强度(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路槽下0~80cm范围内不低于93%,80cm以下不低于90%。通过对土样击实试验取得各种填土压实所需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通过压实试验路段得到的各种土样作业方法、施工机械,每层松土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等试验数据,用以指导大规模填方路基施工。施工时,掌握好每种土的含水量非常重要,要采取均匀加水或摊开晾干等方法,使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并满足压实次数,才能保证压实质量。

3.3.2填方施工

土层摊铺采用自卸汽车定点卸土,推土机初平,平地机复平。(上层精平)边角,障碍点人工配合(控制边线标高)的方式,按照试验所给松铺厚度进行摊铺。应自中向两边设置3%横坡,每层碾压前应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边线、中线,合格方可碾压。碾压采用14t振动压路机进行。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到强,应由边部到中央,由低处到高处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重叠0.4M,相邻区段纵向重叠1.2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3.3.3检验压实度

每一压实层均应按检验标准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补压,到合格时为准。现场大规模施工,检测压实度宜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进行弯沉检验。

3.3.4零断面施工

零断面是路基的一个薄弱环节,施工时首先检查该处土质情况,发现不良地基及时报请设计单位、监理共同解决。当地基土质良好时则把原地面挖成内倾2~4%,宽不小于1.0m、高0.5m的台阶进行填筑,填至距路面结构底面30cm,然后把表面翻松与填土一起压实。当土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则按设计宽度、厚度换填合格石渣,并碾压成型达到设计要求。

4、质量控制

4.1工程所用材料把好三关,即材质关、检验关和计量关,特别是钢材和水泥等主要材料,除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必须按批量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对已通过检验和未通过检验的材料严格分开堆放,作出标识,防止误用,材料堆放应保证必须的条件,防止由于堆放不当而使材料受损严重。

4.2实行砼浇灌令制度。砼浇灌前的检查是一道重要的生产工序,因此在计划安排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当检查中发现有影响质量的因素时,必须及时处理妥当,经复查通过后才能签发砼浇灌令,坚决杜绝边检查、边修整、边浇筑的作法,更不允许未经检查确认合格擅自浇筑,为此提倡和鼓励浇筑前检查一次通过。

4.3沥青砼的摊铺应连续作业时,要建立交接班检查制度,交班带班人员要认真向接班带班的人员交代当班的摊铺情况和要主意的事项,接班人员未到位或未办好交接手续,交班人员不能下岗。

4.4砼路面摊铺过程中,如发生下雨时,则利用现场已备的有效遮雨棚进行遮雨,如因特殊情况需留施工缝,应尽量把施工缝留置在横缝处。

4.5砼路面混凝土浇筑成型12小时,即派人进行封闭交通。

4.6采用的商品砼在施工前应做坍落度实验,并现场随机取样做试件,到期送检。

4.7稳定层的施工应按配合比严格检查水泥的用量。养护期到达后应按规范规定选点做回弹实验和密实度实验。

4.8地基土必须认真压实,做好密实度实验。如发现“弹簧土”现象,应立即通知监理方与设计院进行处理。

4.9沟槽开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扰动原土,回填时认真做好分层夯实工作,并按规范规定取点作密实度实验。每层回填完毕,密实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回填工作。

4.10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项目设计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工程竣工后,由项目经理部提供完整的资料交付生产技术科管理,归档,作为竣工资料交付。

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施工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按操作规程操作,才能避免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