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创建班级文化的意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创建班级文化的意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创建班级文化的意义

篇1

一、学习型班级的内涵及特征

学习型班级来源于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建设中的应用。所谓学习型班级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获取、创造、提炼各方面有益知识,并以这些新知识、新见解、新理念为指导,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超越”、“细水长流的心智改善”、“持之以恒的愿景累积”、“长期有效的团队学习”和“逐步奠定的系统思考”,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进而努力实现共同愿景的班级。学习型班级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可持续性发展,创设人人在学习、处处有学习、事事讲学习的氛围。

二、学习型班级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型班级的创建是一项长效工程。学习型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对象。良好的学风是学习型班级创建的核心,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班级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良好班风是良好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学风建设中除一直存在的诸如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懈、学习经历旁移等一些常规问题外,当前大学生学风表现出许多新的令人担忧的发展态势:(1)专业兴趣迷离。很多学生高考以后,对自己选择的专业缺乏了解,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跟风选择性比较严重,未能正确策划自己的职业规划。入学以后,造成专业学习兴趣迷离或者厌恶情绪;(2)学习懈怠涉及面更宽。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受大环境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迟到甚至逃课、考前靠突击甚至考试作弊的现象;(3)学业失败现象较为普遍。不及格率有所提高,很多学生因为学业成绩问题被留级甚至退学;(4)干扰热点转移。以往学业失败多发生在热衷于早恋、校外赚钱等同学的身上,现在留级、退学的原因大都是热衷于游戏、沉溺于网吧;(5)干扰前移。以往四年级受就业影响整体学习纪律下降,现在不少低年级同学就因担心就业前景而影响学习热情,有的甚至无心向学;(6)师生双向不满。以往多是教师不满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现在是一方面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同时学生也在抱怨教师教学不尽心;(7)心态矛盾加剧。感到竞争压力很大,又不愿刻苦学习;希望学校少管,自控能力又差;主张自主学习,自学能力又弱等。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影响,也有学校原因;既有常规因素,也有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学风建设的新困惑,如何更加高效地构建学习型的班级就成为现代高校必须正确对待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高校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在学习型班级构建中的创新意义

校园精品活动的培育从新形势下构建学习型班级中出现的各种难点与热点问题着手,系统地分析其内含的深层次根源和障碍,寻求克服这些根源和障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依靠校园精品活动的实施,深化教学改革,营造氛围、激活机制、拓展舞台,形成蓬勃向上、探索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整个校园文化的指示刺激水平和学生的兴奋水平,“以节育人”的学习型班级长效机制建构必须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来评价当前高校学习型班级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改革的精神、时代的精神探讨实现高校学习型班级建设制度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先进的理念,要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为制,才能落到实处、取得长效,从而积极推动学习型班级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在正确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妥善处理校园精品文化活动的培育与构建学习型班级之间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在方法上的突出特点是寓教于文化,即通过文化教育、文化娱乐、文化感染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和精神素质,这为构建学习型班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经验。要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培育为学习型班级的构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实效性途径,而学习型班级有利于拓展校园文化发展的深度和效果的实现。

通过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培育,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及学习型班级长效机制建构为一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以技能竞赛为途径、以科研课题为契机、以校企共建为平台、以规范运作为模式,以专业学科为依托,以创新灵感为动力,打造系列品牌活动,确立多维成才座标,依靠举办多种形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自觉行为和内在要求。这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优化学习方式,改进学习策略,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创新学习的意识、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学习的精神。(2)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是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关键环节,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在充分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强大的感召力量,激发班级成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班级学习效能最大化。(3)在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培育过程中,用整体的观念系统地思考学习型班级的发展,要根据活动反馈的情况及社会的发展,静态分析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学习型班级建设动态的平衡与发展,实现“以节育人”建构学习型班级长效机制。

通过校园精品文化活动的培育,坚持以“创建校园文化精品,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改进思政教育方法,全面创建学习型班级”为主题,依靠校园文化活动的多元化、专业化特色,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原则在拓展专业教学领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整合资源,挖掘和培育特色品牌,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德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切实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以精品活动育人,专业水平提高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共促进”的目标,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型班级建设的大格局,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这对于从理论上正本清源,廓清学习型班级建设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困惑,选择正确的构建学习型班级的方法与对策,全面化解在构建学习型班级中出现的各种难点与热点问题,形成学校正确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积极主导“三位一体”的学习型班级的长效机制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一、班级文化概论

1.班级文化的科学内涵: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集体内教师和学生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群体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之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2.创建优秀班级文化的意义:创建优秀班级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指明方向。二是凝聚,共同的奋斗目标,为班集体增光,大家一起努力,在同一个环境下生活,大家会更加的团结。三是激励和教育,因为好的环境会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大家的情操得到陶冶,增长见识。四是制约和规范,可以用制度来约束大家的各种行为。五是辐射功能,班级文化一旦被大家所认可,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把他的精神散发出去。

3.创建小学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这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这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这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4)班级活动文化建设,这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源泉。

二、创建小学班级文化的策略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过程为:在以班主任为指导的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班班级物化的熏陶、班级制度的管理、级精神的导向、班级活动的宣传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使班级文化有序运行,形成一种循环动力,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1、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美化班级物质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持教室整洁,养成良好习惯,教室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美化教室墙壁,打造丰富多彩的学习乐园: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挂上整个班级的座右铭,因为目标、标语是导航灯,要让学生一抬头就能看到,班级奋斗目标的选择当然是要经过全体学生的讨论决定的。教室墙壁的空白处粘贴富有激励意义的格言警句或图画等;精心办好黑板报,展示个性文化风采,黑板报可以说是一个班级的文化导向,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舞台,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播撒文化气息的 “一方宝地”。

2、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建设小学班级的制度文化,我认为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本着民主、平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班规,让学生认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创建切实可行班规,保障班级正常运转;培养优秀小学班干部,强力支撑班级运行;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增设班级学生管理岗位,锻炼学生办事能力;创建班级激励制度,培养小学生竞争意识。

3、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合适班级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目标意识和奋斗意识;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丰富班级内的评价体系,使小学生学会赏识;培养小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使班级更加团结友爱;适时开展感恩教育,逐步完善班级情感文化。

4、小学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活动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文化内涵。又如开展“强身健体”踢毽子比赛,举行写字比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提高小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各类比赛项目,孩子们互相竞争,共同努力,推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创建小学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在这个过程中,要建设一个温馨多彩的“家”,制定一套严谨规范的班级制度,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班级精神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班级人际关系,采用一系列活泼生动的班级活动,共同来创造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使我们的小学生锤炼成“体魄健,品行优,思维活,能力强,知识丰富的一代新人”,[1]这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地关注,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篇3

以人为本,品味情调,领略精神,激扬情怀。

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集体中,既要有学生严谨的学习、刻苦的钻研,更要有学生对宇宙自然人生深入的领悟;要有融洽和谐的氛围,须要有师生、生生情感的交流。作为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适合班级的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以学校德育工作为指导,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利用特色班级文化――经典阅读特色班级,努力创建上进和谐的班集体,逐渐形成班级文化浓郁的人文风貌。

经典阅读特色班级创建的目的是什么呢?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努力形成一种主题鲜明、方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班级文化,促进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的形成。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发展的沃土、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开启人生的起点。每个学生内心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成长的烦恼……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校园以外色彩斑斓的世界,渴望追求真善美,而阅读就是广阔的,它能展开最微乃至最大的大千世界,包含着人类几千年文明、文化的泱泱大气和浓缩精华,散发着璀璨的光彩;经典阅读,蕴含着作家大量的智慧与创造,对成长期的学生而言,它是精神的营养,是美的熏陶,美的净化,美的感染,美的教育。

一、提供学生成长沃土,创建班级特色文化

陶行知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要有“美”的仪表风范、美的心灵,品行端正,善于思考,乐观上进,须热爱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注重对文化经典的解读和领悟。

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是通向接受美感的途径,即在阅读中领会文学文化经典,与作者作家灵魂对话,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别情美。二是让学生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激励,受到作者情感的鼓励和美好精神、品质的感化,增强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以明辨是非,精神升华,如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报国壮志,也如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怀。

大浪淘沙。在人类浩瀚的书海中,作家作品何其之多。而在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不少思想内容贫乏,艺术粗糙,格调低下的作品与文化精品混杂,致使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学生从社会获得的书籍可以有很多,但“不良刊物”也会乘虚而入。我们在学生的书包可发现教材之外的漫画书、言情小说等,良莠不齐,学校与家庭均为之担忧。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经典,了解经典,已是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当务之急。

二、灵魂对话情感共鸣,熏陶净化感染教育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创建特色班级文化,通过文化经典,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实现育人的目的,将班级文化内化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善、美滋润心田。

下面是我在班级中推行经典文化阅读,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实践的一些做法:

1. 每周课外阅读:推荐阅读篇目并要求学生写作随笔

首先,按照教育部推荐,我先向学生列出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

《论语》、《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呐喊》(鲁迅)、《女神》(郭沫若)、《子夜》(茅盾)、《家》(巴金)、《雷雨》()、《围城》(钱钟书)、《谈美书简》(朱光潜)、《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歌德谈话录》(艾克曼)、《巴黎圣母院》(雨果)、《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复活》(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诗选》(普希金)、《老人与海》(海明威)、《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写作随笔。

通过文学讲座、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时,要端正欣赏文学作品的态度,站在正确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鉴别文学作品,对作品作出较客观、正确的评论,从文学作品中培养出健康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情操。

在我们的中学教材中,不乏中外文学的佳作精品。例如:初、高中语文教材均有《红楼梦》个别章节的选入,《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的作品,对其评论历来是众说纷纭。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指出:对宝黛的爱情悲剧,要从历史、社会背景的角度要找社会的根源。这样,宝黛悲剧不仅有自身爱情的意义,而且更有历史时代的意义。对照时下的言情通俗小说,前者更具有崇高的感人的精神内涵和深远的审美意义。通过让学生学会感知作品形象,鉴别、选择优秀作品,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开拓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其内心感情,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丑恶事物的厌恶,并逐渐学会选择自己的精神食粮。

2.学生阅读讲坛:每周课外阅读随笔优秀作品交流

创建经典阅读特色班级文化,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博览群书。力求学生在作品展示的形象和情节的感召下,自觉进入作品描绘的天地,见作者之所见所听,思作者之所思,爱作者之爱,恨作者之所恨,体悟作者的感情,“亲临其境”。利用文学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介绍哲学、美学乃至文学评论等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积累,仔细推敲、琢磨,提高理解能力,分清文学作品的高低、粗细之分,正确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文学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心灵逐渐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达到班级管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借助经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收效明显。读《简・爱》时,指导学生明白女主人公精神的可爱可贵之处,她的个性的独立与精神的追求;读《红与黑》时,指导学生了解作品除了反映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史”外,更是反映了1830年法国的社会广阔画卷;而读《欧也妮・葛朗台》时,我们也等于在阅读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资产阶级上升发迹和贵族阶段衰亡没落的历史的“人间喜剧”。

设立“学生阅读讲坛”,每周都有课外阅读随笔优秀作品交流活动。一学年下来,先后有学生高纪君主讲的“《红楼梦》之林黛玉”、周梓健主讲的“三国讲坛”、湛炳发主讲的“《水浒传》之话说宋江”、湛晓彬主讲的“赫思嘉和简爱”等,学生反响很好。活动形式多样,思想火花碰撞,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净化、感染、教育。

3.阅读材料

⑴教育部推荐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见上文)

⑵具体阅读篇目、讨论问题及其德育意义(例举)

附学生读书笔记摘抄:

赫思嘉和简・爱(摘抄)

湛晓彬

赫思嘉和简・爱这两位女性文学形象,我更喜欢简・爱。简・爱是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女性。简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她遭受众多不幸,却没有绝望,没有自我摧毁,没有在侮辱中沉沦,取而代之的是,她从所有不幸中换来了无限的信心,拥有了坚强不屈的精神,拥有了一种可战胜内心的人格力量。在爱情的面前,坚贞不渝,她对罗契斯特的爱是简单的、单纯的,丝毫不夹杂些私心杂念,功利色彩。当简得知罗契斯特在火灾中不幸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生活能力,家财尽毁后,毅然回到他的身边。这让我敬佩,她的精神人格值得我学习,所以我喜欢简・爱。

⑶校本阅读资料:《故事与时评》、班级自编的多期班刊等;

⑷班级宣传栏及标语:“我读书,我进步,我快乐!”,“阅读经典,观照人生”。

“我读,故我在”等,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创建经典阅读特色班级文化,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精神作用很大。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去采,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创建经典阅读特色班级,我和学生一起领悟经典,感受和领悟作家的智慧和创造,关照人生,去采撷人类精神的奇葩,去享受人类文化的满径花香,去收获璀璨夺目的“宝石”,去获得人生的大智慧,雕琢心灵的天使,收获了和学生一起成长和发展的快乐。经典文化,是灯,照亮前方的路,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成才。

篇4

班级作为学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也是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途径和渠道。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好,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意识的全方位人才和综合素质过硬的经济建设者,成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特色班级是一种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特色班级的内涵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而这种个体的精神又相互聚集成一种团体的力量,形成一个班级与个体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更新发展的良性循环【3】。特色班级即旨在建立这种良性循环。

“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它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往往被理解为与众不同且优于众者。特色班级创建的内涵即为在班级中形成独特性和优越性,而特色班级创建要“因班而宜”、“因师而宜”、“因专业而宜”,在班级管理、班级活动设计、班级文化营造上努力凸现自己的特色,创建具有独特风格的班级“品牌”,做到“一班一品”。

2特色班级创建的原则

2.1 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在特色班级创建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特色活动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必须有一个总体指导方针,否则,建设方向发生偏差,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还将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短时间内也很难纠正。

2.2 项目管理原则

项目管理原则是指在特色班级创建和管理中,班级以申报项目的方式特色活动。项目管理原则要求班级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整个班级团队必须进行密切的合作,活动结束时仍然以项目成果的方式来验收。

2.3 民主管理原则

民主管理原则是指在特色班级创建和管理中,发挥民主精神,充分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到特色班级建设中来。民主管理是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特色班级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创新活动,单靠班主任(辅导员)或某几个班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所有的同学参与进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才能出色地完成特色班级创建任务。因此,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自由地发表意见和建议,要营造自由、愉悦的研讨环境,使学生形成班级主人翁意识。

2.4 全面管理原则

特色班级创建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班级创建的全面管理原则包括两个内涵,一个是促进学生个体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另一个是促进班级所有成员的共同成长。全面管理原则不是育、强求一律,而是鼓励各班级结合自身特点选定主题活动或学习项目,充分利用班级成员多样化的禀赋、爱好、性格特点,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班级成员都能参与进来,为集体贡献一份力,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3 特色班级创建的实践

2012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抓住全面建设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良机,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平台上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引导班级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

3.1 精心准备,广泛动员

成立特色班级创建领导小组,学院领导担任组长。特色班级创建有了组织保障。

学院制定《“特色班级”创建实施方案》,明确特色班级创建的要求、目标任务,制定项目申报与管理、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与评比制度和细则,使得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有了制度保障。

召开由全体班主任(辅导员)、班长及团支书参加的“特色班级创建启动”大会,要求高度重视特色班级建设活动。各班级召开 “特色班级创建”主题班会,积极参与到特色班级创建活动中来。

3.2 特色班级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实施

班级结合专业特点、班级成员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辅导员)的优势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开学两周后开始申报特色班级项目。根据内容评议出分院特色项目和班级特色项目,并给予相应经费支持。

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参与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的班级按照分院要求也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对教室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这样的特色班级拥有自己的口号,自己的团队,并创建分享交流区、活动展示窗等,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和人性化环境,营造出特色班级浓厚的文化氛围。

根据特色班级创建目标,各班级在一学期内,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做到“建设有计划、实施有步骤、总结有成果”有条不紊地完善特色班级的建设。

3.3 特色班级创建项目的验收与评比

学期结束前两周,各班级呈交特色班级创建项目成果,包括各类项目材料、活动图片、项目计划和总结,形成资料汇编,其中模型制作等特色班级创建项目必须交相关作品。学院组织评审团对各班特色班级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审核。合格特色班级验收基本指标包括总体价值导向的正确性、班级学生参与率、班级学生总体满意度和班级安全稳定性四个方面。

3.4 举办特色班级建设成果展

为期一个学期的特色班级创建活动验收评比结束后,举办“特色班级建设成果展”,增强同学们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其他没有参与的同学也将受到鼓舞,另外,在参观别人作品的同时,还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4 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的意义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团结进取、学风优良、人际和谐的优秀班集体,也涌现了一批成绩优异、品德优秀的大学生楷模。具体来说,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实行项目管理,通过班级项目建设活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学生对所在班级的认同,通过合作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在合作的交流沟通过程中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了在验收评比中拿个好成绩,全班同学齐心协力,集思广益,集体荣誉感被激发出来,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

4.2 构建浓厚的班级特色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窗口”和“名片”, 能充分展示一个班级的价值取向、班风班貌,能给班级带来良好声誉,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和广泛的宣传效果。在特色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室的布置、班级口号、建立QQ群、班级论坛、班级博客等,处处展现班级成员风采,形成温馨浓厚的班级文化,使得班级成员之间充满了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学风。

特色班级建设要求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全体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形成自由发言,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

4.3 完善了班级管理制度,增强了班级自主管理能力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完善,在班级工作中探索建立了开放的、民主的、双向的班级管理体制。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明显增强,由于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也增强了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4.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特色班级创建过程中,各班结合自身特色申请建设项目,模拟公司、模拟人才招聘会、建模型、建网站等等,这些特色班级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提前扮演了社会角色,在角色的体验过程中,不断强化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沟通协调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这一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5 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特色班级的创建,要求学生求新立异图发展。为了突出本班级的“特色”,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涌现出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创建项目,如CAD兴趣小组、T台秀、建模型、爱心书柜、新能源推广等。既涉及到专业模型的建造,也融合了各种兴趣、娱乐活动,甚至有的还为新能源的使用、改善环境等出谋划策。同学们通过大胆的设想,并最终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得到了施展和肯定。

5结 语

班集体的建设,既需要一定的规范约束,更需要一种创新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特色班级创建紧扣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才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政工作思路。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注意:一是进一步完善特色班级创建制度,尤其是特色班级建设的过程监控,验收评比细则的科学化合理化等;二是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班主任的引导是避免特色班级建设流于形式的关键;三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解决后顾之忧,指导老师、班主任、学生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况爱农. 浅议高职院校班主任如何开展特色班级建设[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54-57.

篇5

1.心理潜能的意义

潜能,顾名思义,即潜在的能量,它是隐藏在人体里尚未被发掘和开发出来的一种潜在能力。而心理潜能,也不仅仅指意志,借助一定的方法和训练,其作用就可以大大发挥。促进心理潜能发挥的首要前提是提高认识,在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潜能,从而对学生施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潜能开发,这对教育行业来说有着重大的教育实践意义。

2.学生积极潜能的激发

传统教育方式不太重视学生积极心理潜能的激发,对学生采取较固定统一的教育方式,所有学生都遵循同一个教育方式和教育原则,针对性相对较弱。当今,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才能将教育具体化和细化,才能满足新教改的教学要求。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心理潜能是比较重要的环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素养,能对学生进行细心观察和准确定位,或者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不同,将学生进行分类,然后用科学的方法给予其心理暗示,激发其积极心理潜能,如此一定会收到预想,甚至高于预期的成效。时下,坊间有很多锻炼最强大脑或记忆超能力之类的短期记忆力速成辅导教育机构,其宣传广告打得非常火爆,广告词常具有极大诱惑力,让人想要一探究竟。事实上,这些短期内能让人记忆力倍增的说法的确不是言过其实,这类教育机构通常会在学生报名的第一天就通过一些问答或小测试对学生进行观察定位,然后相对准确地制订适合学生个体思维发展的记忆力提高计划,并结合通用的教学计划,短期内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潜能进行极大的开发,从而达到快速提高记忆力且使记忆力相对变持久的目的,这正是因为积极心理潜能得到适当激发而产生实际教学效果的例子。

二、高中生自律自强班级特色文化的创建

班级特色文化的创建是和长寿中学的“五自教育”办学特色相关联的,“品德自育、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为人坚强”即称为“五自教育”,创建班级特色文化是指结合“五自教育”的目标,引领学生端正思想行为,努力学习知识,积极独立生活,与人友好交往,建设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特色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增强学生幸福感的过程。在创建高中生自律自强班级特色班级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定地把握好中心思想,要有长远眼光,对眼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考虑,积极创建优质的班级特色文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学生模拟法庭”,其主要职能是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热门话题进行开庭讨论及仲裁,法庭的一切形式都与真正的仲裁庭尽量相似,下设合议庭和审议组以及律师和秘书团等,这些机构全部由班级内学生组成,虽是模拟法庭,但是被赋予了法律效力,有立法和仲裁的职能,它能较好地接受师生的提议。开庭时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和为自己的行为辩驳,最终由合议庭做出裁决,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对整个班级学生都有较强的约束力,长此以往,学生能逐渐变得自强自律,班级也能因此形成较好的凝聚力,班级文化从而变得优质高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竞争激烈的物质社会具有独到见解且有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创建自律自强的班级特色文化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育中逐渐重视综合特色文化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全能复合型人才,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到实处,这正是教育事业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篇6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开放式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1)、解放思想,提高师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2)、全面激活,鼓励师、生、家长全员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3)、注重个性,鼓励师生创建富有特色的班集体文化;(4)、打开墙壁,促使班级文化向家庭、社会、学校做全方位开放。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尝试分析了开放式班级文化建设具有促进开放式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班主任得到新的角色定位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式班级文化建设模式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总之,我们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突破,促进开放式班级文化的创建。

二、建设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又像一个感情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不仅应从理论上明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而且更应当掌握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将班级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和谐发展。

三、建设德育型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更是学生自我们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用智慧和实践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多种文化观念和文化标准相互冲撞,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难题。当前,一些青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和扭曲,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想追求淡漠化、身心素质弱、享受意识强、迷网废学等失范的行为。

篇7

一、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现状分析

(一)优良学风班建设意义及实施效果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被赋予更多新的时代内涵。开展“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活动,是进一步深化学风建设,全面推进“金牌员工”职业素质养成工程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学风正、班风好的班集体积极因素多、进步力量强,能给同学以多方面的正面教育、积极影响和鼓舞。

2011年3月开展我校首批”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工作,2012年9月起启动我校2011-2012学年“优良学风班集体”评选工作,开展了包括“优良学风班集体”评选、“优良学风标兵班集体”评选等一系列活动。

“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和评选,有效地激励了同学们认真学习努力专研的精神,促进了我校学生的学风建设,成为我校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之一。

随着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关注度的升高,学风建设逐渐受到全国各高职院师生的重视,“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作为深化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逐渐在高职院校中展开。

(二)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现有问题

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建设已经初步取得成效,在促进学风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尚未形成鲜明而统一的学风建设目标。“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与评选活动虽然提出了“八个提高”和“六个减少”的目标,“八个提高”即:班集体群体政治素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上课出勤率提高,上早晚自习率提高,图书借阅率提高,资格证书获得率提高,参加学科技能竞赛和各类团体活动的参加率和获奖率提高;和“六个减少”即:课堂不文明现象减少,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减少,有补考或重修记录的学生人数减少,因学习原因退学警告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减少,考试作弊的学生人数减少,有违纪行为的学生人数减少。但制度化的目标并未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全校师生在参与“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与评选活动中并未形成鲜明而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师生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二)《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方案》及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虽然我校“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和评选活动中提出了“宁波城市学院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指标体系”以及《城市学院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方案》等,但并未就制度的设施、监督、保障等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因而现有规章制度体系仍不足以确保优良学风建设的有效性和长效性,此外,现有规章制度多是站在院校的高度制定出来的,而并未就班级、学生、辅导员等不同角色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工作规范等;三)监督及激励体系不完善。院校目前并未就“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建设建立监督与激励制度,不利于激发师生参与优良学风建设与评估活动的积极性。

二、责任文化视角下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与发展对策

(一)完善责任文化视角下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目标体系

建立以责任为基础的优良学风建设目标体系,在原有的“八个提高”和“六个减少”的基础上对学风建设目标体系进行进一步拓展和完善。首先,要使全校师生在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中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将提升班级同学相处和谐度,提升师生共同奋斗积极度作为共同目标;其次,要强化对责任文化的宣传教育,使学校师生深谙责任文化的意义与内涵,从而自觉践行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奋斗目标。

(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要实现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的长效性,就要将其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之上,使规章制度作为活动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对此,学校应对现有规章制度体进行拓展和完善。首先,应在《城市学院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方案》及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就班级、学生、辅导员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并引导每个班集体创建自己的“班规”,使师生明确自身在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中的角色、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将规章制度的执行责任化,就规章制度的执行、监督、效果评价制定完善的方案,使班集体评选、学业评估、辅导员绩效评价等与学生建设活动挂钩,使院校师生将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来践行。

(三)营造健康的竞争氛围

为了激发院校师生在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中的积极性,应通过以下对策来营造健康的竞争氛围:首先,学风建设应以“争、创”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学生“逢冠必夺”的良性竞争意识;其次,应在《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方案》中增加含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对“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与评估系列活动中表现良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学风班集体建设活动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行通报批评,引导班级之间的良性竞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将责任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活动中,有利于提升优良学风建设的有效性和长效性,不失为完善学校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体系的有效途径。结合我校现状,认为应通过完善目标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和倡导良性竞争三个途径对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竟玉.高职学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1(29):90-93

篇8

班级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整合个人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是维系校园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是沟通教学、管理、服务于学生的基础平台。为加快学校文化建设步伐,引导班主任在抓好班级常规管理,主动探索特色班级管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中职学校创建特色班级则是根据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和本专业的特点确定本班的班级管理模式、职能机构的设置及制定相应的管理、评价机制。以专业实践课为载体,把班级管理模式运作方式与专业课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让学生首先将班级变为相应的就业模式,把学生变为具有各种职务的员工,在新奇的带有浓厚游戏色彩的管理模式中,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兴趣和追求成功的内在需求,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我们尝试探索特色班级的创建,逐步形成一班一特色、班班有亮点、人人有特长的局面,努力使学校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学校。

(一)创建特色班级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所特色学校,在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彰显办学特色,将明确定位的办学特色渗透在具体工作中,班级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组织,承担着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任,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班级,体现在学生身上。根据本班实际,选准一个载体,让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这个载体体现在具体班级和学生的发展中。因此,创建特色班级是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必然要求。

(二)创建特色班级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特色班级建设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要改变班级管理模式,营造专业氛围浓郁的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爱专业,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三)创建特色班级是引领班级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引领每个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规范其行为方式,这是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式,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建特色班级,用班级成员在实践中创造的、共同遵循的精神准则来引领每个成员的心理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教育人、引导人之目标,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二、操作策略

(一)以人为本,促进发展。

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层意思:教育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教育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是通过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积极发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主人翁精神,在学校管理中注意运用心理学,做到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按照人的本性实施管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想、观念上“把人当人”,在制度、决策上“目中有人”。并开展有效教学,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强带弱,共同成长。

在创建特色班级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班主任队伍班级管理的差异性,我们给不同的班级配备指导老师。每学期都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带徒弟,以强带弱,共同成长。

(三)以评促改,全面推进。

为了更好地推进特色班级建设,学校制定了特色班级建设的评价方案,通过制度来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可以说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特色班级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我们的特色班级评价体系,是以定性评价为主的一种评价,对班级文化布置的显性层面,这比较容易对比与评判。只有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引导特色班级的建设朝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主题。

班级主题选择直接决定了你将创建一个怎样的特色班级。如何选择特色班级的创建主题?首先要立足于本班。在分析本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特色班级的创建主题,制订方案。其次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选择班级特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每一个班级特色主题内容的选择,都必须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为基础和前提,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为获奖而创特色,不为名利而创特色。最后要定位于师生共成长。寻找班级管理新思路、新突破口,定位师生共同成长,让师生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得以发展。

(二)营造氛围。

班级文化氛围对班级成员的品性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更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需要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共同探索,塑造出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并且融入校园文化精神之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熏陶作用。

篇9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制约导向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规范着班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

(三)凝聚功能。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四)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

二、班级文化的创建

(一)倡导先进的班级理念。思想理念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源泉,也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深层驱动力。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倡导独立自主、平等协作、积极主动的思想理念。

(二)全方位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三个层面来进行全方位推进。首先是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包含教师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其次是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建立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可以使班级工作有“法”可依,从而实现依“法”治班,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抓好制度的制定、完善与实施。第三是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指的是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共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一种有助于班主任教书育人目标实现的班风,而班级精神则是其核心。班级精神是整个班级文化的基因,一切班级文化的要素都是由其衍生出来的,判断某种班级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有一种比较明确的班级精神。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

篇10

在“青年地带”进入我校之前,我校也曾与广州青年志愿者组织“心声热线”及广东财经大学志愿者合作,主要进行青春期心理和普法方面的教育,但是是短期合作,并未形成常规。这次“青年地带”的引入,我们寻求的是长期的支持,形成了一些固定活动和常态化的培训。

(一)社工辅助创建班级团队文化我校初一实行的学生自主管理主要是通过创建小组,由小组的互相竞争监督实现的。因此,小组团队文化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青年地带”的社工擅长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组建团队并使其形成向心力。所以,在团队创建中,社工会根据每个班的需要组织团队活动。以某班为例,团队初建时,社工以一系列的游戏如“兄弟姐妹站起来”“烈火战车”“奇妙单双数”等,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以默契的配合领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团队产生归属感,并让其为本组想出一个有意义的组名和口号。这个班的团队运作一个月后,针对该班某个组多次落后于其他组而自信心不足的情况,社工组织这个组进行了一次“珠行万里”的活动———同组10位组员合力用五个可移动的管道运送一颗塑料弹珠。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和努力,该小组终于成功完成了任务。在活动反思中,该小组组员恢复了自信,也想出了下一阶段团队建设的策略。社工组织的专业辅导使团队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社工辅助创建班级宣传文化班级宣传文化的主要载体有墙报、手抄报、班刊等。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画画和编排文字的技能,从而成为班级中宣传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在进入初中后才对宣传文化工作产生兴趣的,他们的加入能壮大宣传文化建设队伍,但是需要对其进行培训。班主任日常事务繁多,难以保证培训的时间和质量,这就有必要借助校外力量。我校就借助“青年地带”社工的力量,公开招募有志于投身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学生,对其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有刊物制作流程介绍、小记者培训、排版知识及排版软件的使用等,内容系统翔实。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字编排技能,不但可以参加校刊的制作工作,还能担任班级的宣传文化工作,为班级制作墙报、手抄报和班刊。

三、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相比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文化建设方式,我校初一试点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完成,教师只是起到引领作用。

(一)学生主动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班规是班级建设的基石。通常班规由班主任制订,为了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订班规。以我校初一为例,新生刚入学之际,班主任向每位学生发一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把其分成几部分,让学生分组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细化,形成班规,并附上相应的加分和减分规定。在接下来实施的过程中,每两周进行检查反馈,对新出现的情况,由相应负责的小组调整相应内容,其他学生以组为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样,班规的制订因对应实际情况,更具操作性。而且学生更愿意遵守由自己制订的规则,学生的主动性增强。

(二)学生主动创建班级宣传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建设来说,宣传文化建设是学生向来主动参与程度较高的。通常班主任确定主题后,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完成墙报、手抄报的工作。为了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学校拨出专项经费在初一进行试点,由学生自主设计本班的宣传板块,包括墙上的文字、宣传画、班徽图案、宣传栏等,每个班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学校组织评比小组对学生创建的班级宣传文化进行评比,以评促建。

(三)学生主动创建班会文化班会课一般都由班主任设计主导。我校在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后,每周的班会课一般由学生主持,既有班干部对上周情况的总结,也有主题班会的开展。这样的操作给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主动创建班级班会文化。对于主题班会的设计,班主任只需要给出一个整体的框架即可,具体内容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以某班“自主学习”主题班会的开展为例,在活动之初,班主任召集相关学生开会,给出一个整体的构思和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学生据此讨论、完善执行方案。接着,大家在班里挑选两位主持人。把多媒体课件交由一位有电脑特长的学生设计。设计好小品后,由学生表演并用手机录制成视频。预约要采访的同学,再选择地点对其进行采访,并用手机录成视频。挑选有跳舞特长的学生排练舞蹈,以用于现场表演。所有素材准备好后,由学生主持完成这堂主题班会课。整个主题班会既具教育意义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主动参与后,将正确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了自觉遵守的意愿。

(四)学生主动创建班级团队文化我们尝试创建的团队主要是从养成行为规范、形成良好风气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角度出发的。基于这个目的,团队建设需要形成自己的文化———包括组徽、口号、组规和目标等。而团队文化建设应由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动创建将使团队更具凝聚力,学生更有归属感。

篇11

我校创建文明校园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以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师生文明素质、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为目的,大力加强校园建设和管理,着重培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广大师生中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发展,努力推进我校教育快速发展,以适应新世纪培养优秀人才培养需求。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到这次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全面提高参与意识,不断调整行动步伐,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优秀人才为中心目标,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主要任务。

在创建文明校园工作中,我们要紧密把握四项工作原则。

第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创建文明校园要让学生满意,要让教师满意,要让家长满意,要让社会满意。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育人思想,把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动力,把满足师生的需要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使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师生实现自身发展的自身需求。

第二是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建文明校园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始终让学生成为创建主体,把每一项创建工作都作为陶冶人、教育人、提高人的过程,让全体学生在参与创建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个人文明素质,提升校园文明程度。

第三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创建文明校园要以求真务实为根本。讲究工作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工作措施,多办好事、实事,确保抓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要注意把文明校园的创建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不断丰富其内涵,把创建工作转变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四是注重创新的原则。创建文明校园要以创新发展为手段。不断适应新世纪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创建工作的新规律、新办法,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开创创建工作新局面。

在创建文明校园工作中,我们要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是优化教育环境、绿化校园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全面绿化、美化、香化校园,继续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和周边环境的治理,利用板报橱窗标语等形式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开展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的建设,给师生学习、生活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环境。

第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教育精英、做好教师思想业务培训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行风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我校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做好服务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我们要紧紧把握学生是主体,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既定方针,全面完成既定目标。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努力建设和谐校园。继续开展“安全文明宿舍”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各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我们的教师要树立崭新教育思想理念,从过去的单纯传授知识逐步转化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上来。

为了做好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保证活动出成绩、出效果,现提出几点要求:

1、建立健全组织,形成创建合力。学校成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班级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实行负责制,做好各阶段活动计划,做好各阶段活动组织,确保活动见成效,努力形成创建合力。

2、强化目标管理,强化落实监督。参照建平县创建文明县城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小塘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把创建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班级,明确创建目标和责任。与部门负责人和各班级班主任签订《工作责任状》,加强督办落实。各部门、各班级要按照方案要求,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将创建责任指标进一步细化,逐项逐条分解,落实到位,做到每一项任务都有专人牵头,有专人具体抓,有专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有实际进展。

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我们要利用好板报橱窗宣传栏等阵地,全方位宣传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对师生的具体要求以及我校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的工作进展、相关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激励和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真正使创建工作做到有声有色,人人皆知。

篇12

一、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

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教室的布置,构建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生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激发学生的爱班爱校的热情。因此我们需要教室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一个文明的学习环境。我想布置教室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这种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家”,班主任要用心营造教室这个温暖的家。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1.在黑板的正上方张贴班训,把班级管理理念或班级的追求理念浓缩在班训之中,激励学生向着高目标冲刺和奋斗。2.利用教室的空白处,悬挂醒目励志的名人名言,名人画像,时刻鼓励学生奋发向上。3.桌凳摆放整齐,环境卫生做到整洁干净。4.办好黑板报,它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眼睛,很受学生的欢迎,定期出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5.建好图书角。我们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和报拿出来交流,既可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又是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还可以让教室充满书香气息。这些文化使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中都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样使教室成为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是班级管理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建设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制定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建立法制观念、照章办事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为了制度得以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好班级岗位制度,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到成长的快乐。2.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意义的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严格遵守。让老师强制性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3.制度中,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特殊,奖惩分明,检查监督落到位。4.制度的实施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三、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好的班级就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在鼓励着学生为班级服务,把班级建设好。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文化,那这个班级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就有了自己的形象。这种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老师和学生。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重视学校开展的活动同时,我也重视开展班级活动。如每次我都会充分利用运动会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班级开展“我为教室美容”,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护卫生,保护环境等意识。三八节“我为母亲做一件事”,班级主题会上,学生通过各种辩论,得出“人要感恩”的真理。通过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更加奋发向上。全班同学中,自觉的就增进了友谊,使班级迅速成为一个富有凝聚力的集体,就像一个洋溢着人情味的大家庭一样。

2.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提高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班上,除了班干部监督,学生成员每一个都是监督员。穿着打扮,语言行为,教室清洁的保持等琐事的监督,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轮岗。使得每人都是监督员,都是班级的主人,主人翁意识就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记得一次上课前,我发现件事很脏,我就说:“谁是监督员,请你看看自己旁边的地板如何?”此时所有的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都弯下腰,将地板上的垃圾捡得一干二净。好多同学都在相互提醒。有愧疚,有后悔,有在苦涩的笑的。在他们表情变化的同时,我看到了同学们真正认识到了教室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从此以后教室就几乎没有明显的垃圾了。

3.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生生关系是老师最头疼的一种关系。我们对学生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通过班会课,课外时间谈话,家访等来逐渐纠正学生错误思想。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还要能想出创新的办法来解决。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同学关系。当然,家庭对学生的理解,支持配合也很重要。但只要我们经常多渠道的与家长沟通,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只要我们真正在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个性,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不仅能和家长真诚的讨论学生在校情况,还讨论在家的情况以及如何教育好学生等问题,那家校互动一定会形成教育的合力,远比老师单打独斗效果好得多。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无论是环境布置,还是制度建设和精神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锻炼学生,无疑比单一的说教效果更好。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建设有特设的班级文化,才能让班级文化建设这艘船,载着我们的学生轻松到达幸福的彼岸。

篇1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首先要保持教室整洁,养成良好习惯。要求小学班级的教室必须是课桌整齐,门窗鲜亮,地面洁净。教师平时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看到纸屑主动捡,课桌椅歪了随手扶正,卫生洁具摆放整齐等,从而让每个小学生都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其次,教室环境的艺术营造也很重要,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另一种语言”的环境。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因此,健全班级规范,完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制度是由全体成员共同商讨决定的,被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班级准则。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是全班师生共同学习,不断提高认识,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他们就会自觉地认真执行,把班规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丰富班级多彩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培养优良班风的重要机制之一,能为班级成员提供充分交往、相互了解的机会,而这些交往、互动是学生、集体发展的基本机制。

创设有趣味的晨会活动 要求中年级学生的晨会活动开展新闻时事介绍会,每天安排两人进行,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晨会的内容丰富,学生也能参与其中,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关注新闻的好习惯,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演讲口才与文化素养。

创设有特点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班主任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开展队会活动,要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让学生受到教育。在校运会中笔者所带班级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借助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笔者做了一个题为《明天更辉煌》的课件,让学生主持表扬优秀运动员、宣传积极分子、后勤服务人员、啦啦队成员等等,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最后全体起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们是运动健将,我们是思品楷模,我们是学习标兵,我们是欧隆精英,我们是国家栋梁,我们是祖国未来。让运动会精神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学习!

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向上的精神,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绘画小能手”“卡拉OK大奖赛”“卫生小卫士”等各种比赛。让平时成绩不好的同学,也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彰显特长的舞台,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这对于实践班级精神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丰富的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枢纽,为学生的互动交往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

培植班级精神文化

创建班级的精神文化,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笔者的做法是: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明确班委的职责。班委作风是关键,班干部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班主任也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以言促行,以行传情。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科任教师对班级的良好评价以及家长的充分肯定及时与大家交流,提高大家对班级的认同感,让学生感到在这个班里学习和生活,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