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区别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高职学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缺位
“这是培训方案还是培养方案?”专家在审核国家高职示范和骨干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时,经常发出这样的质疑。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是体现技能训练,就连“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都是敷衍而过。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人文素质课程尽量压缩,更有甚者是有些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都想不开设,可见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情况是严重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就是把任职岗位工作要求前移到学校的教育上,就是把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结合到对学生的教育上。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院校在这方面认识不足,对挖掘和开发这方面的工作较为缺乏,意识淡薄,对产业、行业、企业文化列入专业课程设置更少,基本处于缺位状态。
2.高职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轻视文化学习
高职院校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在这种导向的影响下,有些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轻视文化学习,不重视人文素质修养,因此,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部分学生精神世界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其中有些人可能在专业技术或者专业技术的某一个方面是表现突出的,但在一些应该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观念和品质上面却表现出令人不解的薄弱和单一。
3.校园文化建设重传统文化轻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意识形态和物化精神的总和。高职学生进入企业之后,企业组织除了要求其知识、能力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之外,还要其能够与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意识相适应。为了使高职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积极接受企业文化,高职院校则必须在切实认识对学生实施企业文化教育的意义的同时,还应在其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与企业文化深度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对学生实施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的教育活动。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职业证书的取得,普遍以开展爱国主义等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而在做人、做事、为国、为民等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塑造上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敬业精神、务实精神、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开拓精神等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重心偏移。
4.教师素养中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缺乏
高职高专师资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就读的学校到就业的学校,缺乏企业、工业、产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很少接受企业、工业和产业文化的熏陶。由于在我国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只是最近才被重视起来的,因此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企业、工业和产业文化素养教育更是最近新的观点,在过去的教育历程中一直没有重视将企业、工业和产业文化融入教育过程中。而且,目前在职教师在接受教育培训过程中,也很少接受专门的企业、工业和产业文化的熏陶,导致它们在高职教师的素养中较为缺乏。
二、努力提高高职生文化教育水平的意义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授的责任,但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单一的专业职教观上,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应对终生职业变化发展需求的素质和能力上。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1.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文化教育与技能学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如果说专业技术教育是红花,那么,文化教育就是绿叶。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个愚蠢的军队。”高职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通过文化教育,提高高职生的文化思想素质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和积极参与竞争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枯燥无味,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不可避免产生抵触的情绪。对此,只有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学习训练的重大责任和意义,明确自己未来的社会定位,才能自觉克服在学习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教师在高瞻远瞩追逐时代激流的同时,学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学习力,增强思辨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打破单纯被动接受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科学总结自己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训练过程的感觉、体会和得失,促进学习训练成绩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职业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产业、行业和优秀企业文化的教育,可从职业礼仪、行业文化素养等方面塑造高职学生优良的形象品质。
三、提高高职学生文化教育水平的策略
1.以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为支撑,完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结合专业对口的产业和行业实际,全面整合与开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人文素质课堂教育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项工作要以课程开发为抓手,以产业和行业文化为基础,以优秀企业文化为支撑,开发出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对口、相关联的产业、行业文化课程。
2.打造具有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独特品位的丰富多彩的高职校园文化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辟产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的主渠道,把产业、行业、企业文化的精髓与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并最终落到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上。充分利用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节、读书月活动等大型校园文化节活动开展产业和行业文化教育。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深化学生文明养成教育,以企业的管理要求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和严格管理,营造一个文明礼貌、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职业操守。建设以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为内涵的校园文化景点、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服务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加强“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等企业文化精神的教育,突出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色,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品格。
3.通过到企业挂职和培训等活动,提升高职教师产业、行业和文化素养
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去挂职,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但要把业务实践能力提高,还要把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去学习研究。要把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列为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中,切实提升教师在指导实习、实训中渗透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的能力。
4.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和评估体系建构
高职院校应成立有关机构对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学生考核、教师业绩评定管理工作之中,重视文化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及成效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评估标准,建构符合校本实际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篇2
一、音乐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要想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重视音乐、体育、美术及技术教育等在学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众所周知,音乐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在音乐作为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不仅能促进道德素养的提升。音乐通过组织音响运动来表达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还是提高学习素质的催化剂,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
二、西方音乐文化与涉外院校学生的特点
西方音乐文化的特点,一般认为有三,其一为与基督教有着不可不说的渊源,其二就是有作曲家的个人创造,个性,个人风格。其三为科学的传统和对科学的追求。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其它小教派。在基督教的教堂里我们除了能听到祷告和讲道人的布道之外,音乐活动也占了基督徒的信教生活的大部分,基督教素有音乐之教的称呼。基督教与西方音乐的关系源远流长,反映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影响的程度也有不同。必须强调的是,基督教文明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共同产生的。显而易见,对异国文化的了解越多,涉外院校学生的外语学习将越深刻。有人说圣经里面的语言和英语有着深厚的渊源,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很大,而教会音乐又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涉外院校的外语专业占多部分,而其以后从事工作的环境也往往要多和外国人打交道,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度也比其他类型院校的学生要高,结合这两者的特点可以看出,西方音乐的学习对培养涉外院校学生的专业素养,乃至其以后的就业方面都将有积极的作用。
三、西方音乐文化提高涉外学生素质的途径探讨
(一)教师是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科研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音乐教师要首先能保证在教授具体的音乐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断总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并尽量上升到理论水平,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设置良好的课程
不同学校根据自己的学分分布情况,课时安排情况,按照课程设置的理论方法,对西方音乐文化课程进行分学年,分学期的设置。如上对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性的论述,启示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将此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并且适当增加课程在总课程学分中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注意横向和纵向的课程设置,同一学期的此类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广度,而不同学期课程之间应有深度的区别。而且,在开设此类课程时,建议采用双语的教材。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使用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古老社会现象,自从有了人类教育便有了教育和教学的方法和技术。在文字产生以前,教育的技术主要是口耳相传之术,人们通过口头语言、面部表情、动作姿势以及实景展示等情景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活动,传承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和文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教师在教授相关课程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比如,利用视听演示型教学系统创造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调动更多感官通道更好的感受音乐。
四、西方音乐文化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忽视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涉外型大学生往往对所学的语言对象具有一种文化认同的心理倾向,开放意识也比较强,接受新观念较快,对外国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往往能持一种理解、宽容甚至接纳的态度。对此,教师有必要在外语专业课上把好关,教会学生辨明是非与批判接受。在外语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如环境、战争、人权等方面材料,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材料,就能有效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诚然,要达到这方面的教育目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应作为学生的导师和楷模,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我党提出的教育方针,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二)融合中防止过度崇拜西方音乐文化
在涉外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作用显而易见,学校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教育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意识到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不存在所谓的好坏之分。
本文在探讨了音乐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的基础上,对涉外院校学生的西方音乐文化的学习的必要性和措施,及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给出建议,仅供这方面的研究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梁文光 浅谈音乐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 艺术科技,2012,(12)
篇3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推行,素质教育在教育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响应也越来越多,作为一项发展人的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在强调人的综合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中文教学是一项基础性教学,重在培养人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感知体悟能力,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处于基础性地位。当代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文教育无疑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1.职校中文教学概述
语言是人类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中文教育在汉语言文化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中文教育主要是针对汉语教育、文学教育和文化教育,在汉语教育中涉及到汉语的语言结构、语法现象、语言特色等,可以分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教育的范围较广,按其内容可以分为文学作品教育、文学理论教育、文学批评教育等,按照课程分类主要分为历代文学史、文艺理论、民间文学等;文化教育主要是中国文化概论,文化史等。根据学生的年级高低,对知识点所能接纳的程度不同,其开设的课程也不一样。总的来说,职校中文教学是一种将教学的基础性和专业性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
2.职校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职校与其他学校管理模式不同,学生进人职校后,上好高中、上好大学的梦想破灭。在这种心理和学习状态下,学生容易放纵自己,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迷失”状态,经常出现走神、打瞌睡等现象[2]。
得过且过,即便对一个问题不理解,对所学的知识点也不理解,也不去主动请教老师,对于教师的质疑更是无动于衷,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文教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特别是一些文学理论、文学现象、汉语语法、古今汉语的用法与区别等,这些问题不仅枯燥,而且难度较大,对于中文素养有限的学生而言难度大,而且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职校之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这也是职校教育的重点问题所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足够重视这一点,并认真解决。
2.2评价方式和内容不科学
职校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评价至关重要,它是衡量整个教学效果的关键[3]。而当前的职校中文教学中,主要是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衡量与评价,且不说考试中试卷的信度和区分度,就单试卷的内容而言就过于片面,在这种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之下,不能对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中文教学涉及到的专业性较强,需要有专业的评价方式进行衡量,以增加评价的精确性。
2.3教师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之中,教师的质量和水平也有高下之分,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教师的水平相对较高,而一些落后地区就不容易吸引优秀教师。教师的质量问题是制约我国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通院校的教师如此,职校教师更是如此。由于职校在管理方式上与一般学校有差异,教师的引入和吸收的标准也不一致,许多专业素质没有达到标准的教师也进入至其中,造成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学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素质教育下的职校中文教学
3.1合理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对一堂课的效果有着重大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有温故知新法、开门见山法、问题悬念法、前后串联法等。在职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依据教学目标灵活运用课堂导入方法,而且要善于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导入方法,始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课堂之上。
中文教学由于课程自身特性,它又是一种容易吸引人的教学,特别是在课堂导入部分,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可以有着画龙点睛之效。职校学生按其年纪高低,年龄一般在14-23岁之间,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进行合理的诱导,将学生注意力成功引导至课堂教学中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了解其特点,一般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引入,在教学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专业性,这一点在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
3.2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
中文教学是一项集培养人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感知体悟能力于一体的教学,下设语言、文学、文艺理论三大块,具体又可以分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历代文学、文艺理论、普通话、文化概论和民间文学等部分,组成了一个庞杂的体系。
可以说,中文是一项发展人的综合能力的学科,具体体现在几点:一是中文教学涵盖的方面特别广泛。中文教学涉及历史、政治、医学、哲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门类,通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现象,从而了解其政治背景、文化观念、社会面貌、语言形态和哲学思想,在这些东西的共同影响下,中文教学就成了一项综合性的教学。
二是其时间跨度特别长。文学是一项永恒性的东西,说它永恒性是因为文学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减少其价值,相反会增加其价值。在时间长河中形成的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中文教学让千年之后的学生能够了解,这不得不说是中文教学的特色所在,其他任何科学都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3.3 结束语
因此在实际的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学生对文学的感知力。可以通过阅读名著、举办读书会、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积累,逐渐形成对文学特有的感受。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阅读名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学生自己缺乏欣赏的能力,教师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引导。最后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交际能力、话说艺术、写作能力等等,通过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作者单位:江西现代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也要关注体育知识教学,揭示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的整体修养。从课程文化的视角,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任何一种课程的产生和存在都有特定的文化土壤和背景。大学体育课程在近十年课程改革的历程中,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组织形式、课程内容等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全方面渗透,体育课程非理智地追求完美与反驳“传统”,“课程改革”成为了全盘的“改革课程”,基本的体育课程文化价值取向越来越走向消退,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导致了课程文化的一些“疲惫”与“异化”问题,偏离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内涵。因此,对课程文化问题进行探讨,展开不同甚至对立观点的争辩,是十分必要的。
1.体育课程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中教育发展的可供选择的一种路途
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建设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学生的民族,性别,体育文化传统,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体育文化体验。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发展就相应的要求坚持多元文化视野、多样性原则和个性化指向,进行课程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多元文化课程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课程是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精粹,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更表现在课程特别是教材有着区别于其它文化材料的特征。而现代课程改革在“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偏差下,课程从“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转为“学生选择的内容”。体育教学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我们认为,学生多学或少学些竞技运动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一定要规范并不是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
2.学生是课程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不同个体的遗传素质各不一样,不同地区间在物质条件自然环境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个体的体育价值观和目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是课程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体育课程内容必须保证丰富性,这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使不同个体的专长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的需要。课程应该能够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能关注并体现学生的完整人生、完整的心理世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施教的对象来自于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因而要平等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个体,尊重不同文化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经历和文化习俗,理解并反映出不同文化族群的生活景观和思维方式,开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以人为本”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吸取,但我国的高校体育不能以学生为本位,也不能以社会为本位,更不能以学科为本位,而应使三者有机结合,既考虑学生个体的健康需要,又考虑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还要兼顾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理念。
3.学校文化建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
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无疑可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课程改革日益成为教育推动力的今天,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有鲜明的办学个性,主要不是看其外显与物化的建筑、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而是看学校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及这种课程开发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效应。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形成各校独特的课程文化特色,是学校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课程文化发展实质上是一次次课程改革累积的结果,而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一次对文化价值的重新审定,也是对课程文化发展自身进步问题的认识。让课程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以激活受教育者的文化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是课程文化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把中国体育的传统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人现代课程,则是课程文化的必要选择。我国的大学体育必须在教学的任务上突出其学科体育教育的特殊性,提出清晰的重点目标。大学体育课程是关于人体运动的知识与学问,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应有其本质的文化内涵。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人类文明的精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独特性在于它不仅仅是竞技运动的力量,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
参考文献:
篇5
总书记对高等院校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向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大学文化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现代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大学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主动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建设,才能得到传承和创新。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中国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中的纽带和共同理想。因此,在教育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中的重要保证之一,这就需要将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开展近二十年,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高教界热烈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阶段,从本世纪开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成;对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建设;二是课外的文化实践活动,即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这也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两大任务。中国大学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大体相同,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国文化、外国文化、跨学科几大类构成。文化素质教育在一些大学已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相应大幅增加(2006年经过评审,新建61个基地,连原有的32个,共有93个基地)等等。这些说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边缘化,正在有序的发展中。
二、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的内涵结构主要包括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维度,即大学文化的结构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具体表现为办学过程中尊崇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主体共同的价值追求等等;大学制度文化是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等;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和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其存在形式包括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环境、建筑布局、人文景观,教学设施与手段各种办学条件等有形事物;而大学行为文化则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习生活、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
从文化传承创新来看,大学文化所承载的更能体现出一所大学文化的延续性和对社会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以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世世代代相传的历史积淀,其文化本身和文化创新成果也在不断引领社会文化前进,表现出特有的延续发展性。而校园是个有形场域,处在动态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一些大学在合并和拆分的过程中校园变化较大,还有的大学经过数次迁徙,难以保持校园文化的一脉相承,因此笔者以为大学应更加注重大学文化建设,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钱学森之问”触及了当今大学教育、大学文化的危机。在大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大学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理念,不应受学术市场化与道德物化等倾向的影响,迷恋于功利而难于自拔。从教育内因来检讨,当代中国教育最大问题在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快大学文化发展,可以促进办学条件与环境的改善,促进学校制度与规范的完备,促进思想观念和心态的更新,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产生。但目前中国的大学文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过分注重物质文化层面,轻视精神文化层面,致使学校商业气息浓厚,缺少精神支撑和理念引导;二是过分强调制度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的蕴含,致使学校管理思想基础缺失,外在规约乏力;三是过分强调学校外在的规模扩充,忽视内在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致使学校凝聚力与动力不足,发展迟缓;四是过于从众、借鉴于他校行为,缺乏学校文化的自主整合与创造,致使学校特色不突出。为此,必须推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其次,要研究、探索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色;第三,要把现代精神文化渗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动方式中去。一流学者特别是学术大师在大学文化发展、开创崭新学风、培育高级人才、创造一流学术、产生全新思想等方面将带来深刻影响。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1.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前提和切入点。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以专业划分的知识传授格局和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背景中提出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对从教育思想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不断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
2.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利用它引导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促进教研和管理的创新,并通过其辐射功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重构教育目标、阐释教育内容、强化师生关系以及优化校园环境,揭示与塑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养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和质量的关注,要求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关心和改善,并对人类未来命运与追求进行负责的思考和探索。这正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3.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具有重叠性和互补性。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是梳理和树立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和理念即大学文化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是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互补性。
第一,二者对行为主体的要求一致。大学文化建设要着力提高大学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大学人的素质,核心是教师素质和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并发挥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大学教育行为主体对大学存在的价值观的一种理性的共识,达成共识的过程就是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第二,二者对环境氛围的营造一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共同的环境需求,大学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它对于大学人具有较强的导向、规范、稳定、激励、调节、凝聚等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具有规范大学人的行为、凝聚大学人的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人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荣的。它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四、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意义
1.顶层设计与底层突破结合是文化素质教育持久的推动力。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反映的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大学理念也是大学为自己竖起的一面旗帜,引导着大学前进的方向。目前,文化素质教育根本问题仍然是观念上的困境。只有回答清楚了大学的目的,才能从根本上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理念需要大学的教育活动来实践和体现,文化素质教育是实践大学理念的主要途径。实现大学理念的中介是培养方案,它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模式选择、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设计,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课程设置。
2.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结合是大学文化内在的生命力。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化的过程,大学教育实质上是文化育人,是有目的的文化过程。大学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从文化学角度看,大学的文化教育通过两种文化传播而实现即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前者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有计划和目的的传递,后者则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人才,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积极倡导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能够不断创造优秀文化产品、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我们就必须合众之力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否则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成为徒具其表的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 罗海鸥.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发展——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2] 高天琼,谭本相.大学文化建设视野下的文化素质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篇6
一、武德
中华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项特殊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它具有技术和文化相统一的特色。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武术有一种简单的生存格斗技能,吸收儒、道、阴阳、人文哲理等思想,形成富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拳术运动。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结晶。历代武术拳师都注重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德”字放在个人修炼武术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德”行为主线和核心的道德规范。武德是尚武与崇德的统一。千百年来武术界把“崇尚武德”作为一种民族的优秀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形成武术界共同信仰的一种行为准则。习武者按照武德来修养身心,规范言行举止,品评社会的善恶。它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是一种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规范准则的伦理观念。它根源于羞恶之心,是羞耻与否、善恶与否的“应该”标准。同时,“义”也可理解为秩序、等级,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守信用,重然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即勇往直前,敢于斗争,有胆量,不畏惧的道德品质。因此,在武术的发展中,武术界非常重视尊师重道、谨慎择徒、出恶扬善、勤修苦练、重义轻利的儒家仁学精神。而现代所提倡的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要求习武者树立理想,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素质教育
学术界对素质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有些人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也有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理想人格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括。[2]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恧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息、有道德、寿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武德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武术既是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又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功能,而且还可强化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品质。这些意识形态的精神要素和内外兼修的运动特色,是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服从意识
尊师重道在中国武术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尊师”指的是尊敬师傅长辈,虚心求教;“道”的含义有三层,其一是涵养、道德、修养,其二是传授、教授,其三是练武规律。习武者必须在提高自身的道德涵养前提下,接受师傅的传授,认真探索练武的规律,在师傅长辈的指点下循序渐进。尊师敬长是武林中必遵的礼仪,不允许有违抗师长的言行。弟子在师长面前,言行非常恭敬、谨慎,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使弟子日后技高艺精一筹,也不得狂傲无礼,否则,将遭到武林的指责和不容。对师兄、师弟、朋友也有必遵的礼仪以区别长幼、相互尊重。过去弟子拜见师傅要行叩头礼,拜见长辈行叩头礼,弟子不得违背师傅长辈之言,不得无礼犯上,不得违犯门规。这就是尊师重道的典型表现。在《武术汇宗》上篇曾有记述,少林寺要求门徒“各守规矩,苦磨功夫,执守遵照。尚有违犯,责打戒尺四十,晓众游擂,儆戒下次。如重犯者将三等责罚”。近代以来,各门各派的规矩礼数已不如旧时之严厉。但无论如何尊师重道仍为各门各派所共同遵守。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培养的,并以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行动指导的群体,因此,要尊敬党和人民群众;要遵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以高尚的德和神圣的法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锻炼,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真实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以,我们要借鉴武德中尊师重道的道德准则,对广大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尊师乃中华传统之美德,大学生要以尊师为礼仪,做到尊敬父母、师长、领导。另一方面,武林中尊师重道的另一层含义是遵守门规、听从师父教诲,其实质就是遵守服从四个字,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队伍,理应以遵守服从为天职,服从领导,服从安排[3]。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的最积极的观念文化,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鼓励、教育和团结本民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力量。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过程中中华武术有着较大的用武之地,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忠于国家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历代的仁人志士均视“寸寸山河寸寸金”,“甘心赴国忧”。在武林人士身上,这一优秀传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如少林寺有歌诀道:“罚惩恶歹忠国家,永为民族功绩创”,洪门昭告成员:“吾宗之练习此术(指洪家拳),乃有爱国思想存于其问。诚肯筋骨废弛,不能报国:东海可移,此志莫易;磨练筋骨,留以有待”,许多武林人士都是这样,象反秦复楚的项羽,抗击匈奴的李广,抗击金兵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关天培,以及“灭洋”的众,均出身于武林,是武林爱国爱族的杰出英雄。他们既不畏惧凶恶的侵略者,也不畏惧残暴的统治者;既不畏惧恶霸地痞,也不畏惧土匪强盗。这种不畏牺牲、不畏强权,不畏压迫,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嵌入了武术文化之中,在武术文化大发展的今天,将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有机地融入高效武术课教学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武术理论知识,同时又何以培养和完善现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优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结的有效教育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武术课教学的重要任务。[4]
(三)可增强体质,磨练意志
要练好武术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而武术练习又可发展人体的灵敏、速度、柔韧、协调等素质,如武术长拳中有许多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跌扑滚翻等动作,经常练习,可有效地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柔韧和协调能力。武术套路练习时要求手、眼、身法、步法、精神、气力、功力的密切配合,对神经的调节功能有较高的要求。武术动作的方向、结构、路线较复杂,还能有效地刺激和改善大脑的功能。长期的实践证明:练习武术对增强体质、改善青少年儿童的心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合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人选择,特别是在中小学推广有助于青少年儿童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为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习武者体悟武术真谛的保障。拳谚讲:“未习打,先练桩”,“要练武莫怕苦”,“要练功莫放松”,“一日功夫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习武先练桩,习武要先练基本功,练基本功和站桩为学拳之始,练桩时间“由少至多,倦则稍息再站、酸苦至极点时才能休息”。武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学好的,要从基本功开始,循序渐进,坚持练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例如练长拳的腾空动作,必须持续练习,一旦停止一段时间训练,技术水平不但进步不了,还倒退至原来的水平,甚至比原先水平还差。经过长期的武术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经受得起各种挫折、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文化素养
大量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已初步揭示和论证了武术运动可以通过改善学生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全面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创造和实践恰恰是武术运动的重要特征。像现代武术运动中的自选拳、刀、枪、剑、棍,太极拳竞赛套路,亚运武术套路等,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中小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武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不仅包含丰富多彩的精湛技术,而且还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哲学、伦理学、军事学、中医、宗教等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如许多拳种强调的“动静相生”、“刚柔”、“互补”、“后发先至”和“内外兼修”等拳理要求,都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阴阳辨证”、“五行生克”、“八卦生化”等哲学观念的反映。中国武术中“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为技先”及对习武者的“仁、义、礼、信、恭、俭、让”等要求更是中国传统伦理观、道德观在传统武术中的深刻反映。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等是中医养生理论的直接反映[5]。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但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对大学生进行武德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自身人格修养等各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的进行武德文化教育,让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利斌,卢年桥,张建军,夏玲,李世生.高校武术教学与素质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06,(2).
[2]曲宗湖,扬文轩.学提体育教学撂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篇7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大脑及感受器和运动器官的特点。人的基本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涵盖了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大学素质教育就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利用教学和环境的积极作用,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素质结构,成为有较高综合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人文,简单地说,就是人性与教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通过教育而获得了人性与教养,具有了人文素质,否则与动物并无区别。[2]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它是一种后天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之间的对比。
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分歧,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可比性。一些发达国家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大都已经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例如美国教育部制定的总体性教育目标,各高校据此制定本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4]这样就使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成为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国家意志,而我国的培养目标,国家只是从宏观上表示将其作为一个战略意图,还未能真正上升到国家意志;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约束或指导能力比较强,而我国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的目标,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对各高等院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约束力;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大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而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大都仅仅是一种原则性很强而操作性很弱的指导性规定;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在高等院校取得共识,并在这个层次上得到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而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则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教育主要内容的对比。
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设置的状况已经有了改变。现在我国核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政治理论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现代历史类教育等课程,占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相比较,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尽管许多高校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方面热情很高,但课程仓促上马多,精品课程少;临时起意多,长远打算少;随意性强,目的性弱。所以,总体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与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相比,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方面仍然不成熟,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教育基本方法的对比。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既有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上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比较起来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方式仍显得过于单调,除了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强制性纳入和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随机纳入之外,并没有更多途径使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这种状况与大学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相映衬,往往会造成学生在不同学年段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苦乐不均”的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更多的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和“单边主义”行为,这样的课程准入方式显然不可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启发,其结果是学生日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5]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鉴于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在下面方面进行改变,对于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确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战略。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上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没有理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支撑与补充,使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文化的根基。因此,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动态定位,是规划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6]
(二)提高认识,更新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坚持科学、创新、人文精神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分工细化的情况下,知识体系也在发生改变,人文学科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教育的功利主义变得日益突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把握住前进的方向?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间接主导了这个社会的大方向。这就要求各高校领导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坚持发展观,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三)改革完善高校教学体制。
当前,在我国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评估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当务之急是改善高校教学体制,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完善文化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得到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多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艺术史论、影视、音乐等,不要形同虚设,要有相应的学分。同时,实行辅修专业制,使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课的同时,能够选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目前,许多学校都在实行这种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很大的益处。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大学的教化程度很大方面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和电影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人文学科讲座,鼓励、扶持大学社团开展征文、辩论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应重点进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如历代名人的雕塑、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的亭阁等),这样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间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忽视的环节。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教师的道德素质、政治思想、举止言行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增大专业课程教学的文化含量,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感染的力量。其次,学校也要给予教师一定的帮助,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新形势,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积累起比我们较为丰富的经验,要想在这个浪潮中不被淘汰,我们要有所选择地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但要注意“本土化”与“西化”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姜维军.论大学生素质教育[J].理论界,2003,2.
[2]李国华.谈人文素质教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张勇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1.
篇8
2.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支点
(1)体育课程的内容要落实“减负”措施。1)为教师“减负”。①由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转变,使得教师很难适应。②老师既要上课、辅
导,又要改作业等,对于多方面的工作,在时间上老师很难进行控制。③家长、教师、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现代家长一味地把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2)为学生“减负”。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为学生减去心理负担,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2)体育课程内容要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只强调课程内容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意志、价值观念、习惯、兴趣的培养。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在体育教育中应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素养,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1.体育观念的改革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实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现代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为顺应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而提出来的,要使课程改革付诸于实践,必须提高体育的观念,把理论知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2.教育规章制度、体育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应该具有一套完善的教育规章制度,把学校的一些体育法规文件落实到位,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和公益劳动中,由于学生发生事故后,家长向法院提出控诉,体育规章制度和法规可以有效保护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3.确立完善的评价标准(1)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水平进行评价,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把学术知识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对学生所学知识和实践内容进行评价,使得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促进自己身心健康。
(2)在教育评价标注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进行评级定分后,应对学生进行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制定更好地办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国外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相比,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缺乏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详细的教学规范要求,制定的课程主体地位不明确,因此,加大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中国体育课程已不能满足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必须开展体育课程的改革,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1)综合性原则: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中,对原有学校课程中的分科课程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调整,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的综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运动形式,重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生活技能和人际间交往的能力。(2)均衡性原则:依照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相应的规范要求,使课程类型和内容保持一定的均衡性,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根据体育课程的标准规范,将学习内容有效的划分,有利于打破传统的课程理念,使体育课程在注重知识与技术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和享受运动,学会相互协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3)选择性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差异、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提出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建议,规定详细的学习内容选取原则和范围,选择相应的课程类型和结构,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和文化特色,体现课程开发的思想;合理的增设选修课程,正确处理选修和必修的关系,合理正确的选择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2.加强体育活动课程教学实验,探索多种体育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目前我们的理解是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因此,只有实现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认清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是搞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关键,体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与此同时,应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对体育活动课程内容进行评价与分析,探索出适合学生的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篇9
我国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启动于2002年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始于第二课堂和暑期社会实践。在高职院校系统性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长期受到忽视甚至质疑。这是与人们对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之区别、抑或对立的观念是分不开的。当“211院校”和“985院校”在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时,高职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否是僭越和盲目追风,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有学者指出,“职业教育以就业、转业或提高技术水平为目的,普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为主要内容”[1]。这也代表了很多人的基本认识。即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是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区别,是普通劳动阶层和贵族阶层教育的区别,不仅代表着社会阶层、经济状况,还代表着智力能力的区别。很多人认为这是两种矛盾对立的教育形态。从我国高校的结构层次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界非常明显,但其实质概念内涵的区分却非常模糊。从广义上说,我国所有高校都是职业教育,培养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劳动者,各高校都强调“就业率”。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自由教育的关系。
今天人们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百年前的学者也曾经历过,即同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两个学者大卫・斯内登(David Snedden)与约翰・杜威(Johon Dewey)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战。从两者的社会身份、哲学观、职业教育观、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论战的核心问题,究竟谁的观点在实践领域起引领作用,现今人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见表1。
表1 斯内登与杜威职业教育观之争
一、斯内登与杜威职业教育观争论的核心观点
从社会身份来看,尽管斯内登与杜威曾经是同事,但是斯内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教育官员”,他曾任中学校长,并于1909年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教育委员会总督学,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杜威则是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第一身份是哲学家,他的教育家身份是因为他把教育领域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试验田,他也曾创办杜威学校。事实上,斯内登和杜威的职业教育观之争,代表着教育实践者与理论者的思想争鸣,代表着从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现实教育和理想教育看法的碰撞与争鸣。
(一)斯内登与杜威职业教育观争论的哲学基础差异
斯内登的哲学观是他吸收了桑戴克联结主义、罗斯社会控制论和泰勒科学管理主义精神之后的哲学观社会效率论。他强调,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推崇罗斯对人的社会性是对人动物本性的控制,即限制人的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也吸收某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人生来就有差别(种族的和阶级的)思想,这些差别决定了人要受不同的教育、形成不同的发展方向;还吸收了泰勒科学管理主义的一些思想,并将其移植到教育管理中,积极探索培养社会好公民的教育程序。
杜威的哲学观受皮尔士和詹姆士的影响很大,他更受到黑格尔哲学传统中对历史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对相互斗争的历史推动力中出现的协调融合观的影响。杜威对“自然和经验”、“经验主义和工具主义”、“个人和社会”、“宗教体验”、“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等哲学问题进行了独特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活需要。教育使人们自我更新,能够面对与环境互动中的实际问题。教育不仅是为生活做准备,也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应该被当作“社会人”来教育,因为“社会人”有能力参与并主导自己的社会事务。
(二)斯内登与杜威教育观的差异
斯内登从社会效率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他强调教育效率的重要性。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能够实现各种“社会效率”的“好公民”――身体健康、有力量、有专门知识、技巧和劳动者的理想,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有良好的团体意识、行为良好、品质高尚。因此,他把教育分为体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教育,强调务实的教育目的,批判“空泛的教育目的”,认为这些对真正有效的教育是无益的。
杜威重视的是社会重建,渐进式的社会改良运动,主体是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公民个体。他从个体发展出发,强调培养个体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杜威认为民主主义和教育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积极因素,民主社会是对公民起教育作用的一种模范,而民主教育是自然地和有机地从民主社会中产生出来的。进一步说,民主社会必须给全体成员以平等和宽厚的条件,求得知识的机会,必须教育成员发展个人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
(三)斯内登与杜威职业教育观差异
1.关于职业概念的认识
斯内登基于社会控制论的角度,认为职业是使用科学的、专门化的社会分工,可以通过职业训练和适当的纪律约束来实现社会控制。他把有效的学校比作泰勒的“高效的工厂”,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
杜威从民主主义的角度,赋予职业广泛的意义。杜威认为,“职业是一个表示有连续性的具体名词,其既包括专业性和事务性的职业,也包括任何一种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有效的公民品德的发展,更不必说机械劳动或从事有收益的工作了”[2]。
2.关于职业教育对象的认识
斯内登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生产者(productive producer),而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商品和文化的更理智的消费者(intelligent consumer)。从教育对象的阶级层次来看,两种教育是尖锐对立的。在职业教育对象方面,他认为要满足三个标志性条件:本人能力;家庭经济状况;可能的教育目标。
杜威反对长期统治西方社会的“二元论”思想,即劳动和闲暇的对立、理论和实践的对立、身体和精神的对立、心理状况和物质世界的对立,进而形成的职业教育和文化修养的对立。他从个体认识世界的“经验”和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认为职业对任何人都是需要的,富有兴趣和明智的职业与职务生活,能够满足人发展的需要。他指出,“职业的对立面既不是闲暇,也不是文化修养。它的对立面,在个人方面是盲目性、反复无常和缺乏经验的积累;在社会方面,是无根据的炫耀自己和依赖他人过寄生生活”[3]。
3.关于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的认识
斯内登认为,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根本区别是:“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在基本目标方面有本质不同,因此其教育手段和方法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管理机构也会在根本上有所不同。”[4]他提倡独立学校体系,认为学校课程应源于工业,服务于工业。斯内登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最大程度的效率”。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的强大在于其各部分功能的专业化,大学不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机会,只有部分具有学术和领导才能的人才能够接受,低一级学校必须为其他普通民众提供专门化的职业训练。要追求最大程度的效率,教育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不仅要进行文化培训,更重要的是为了工作上的个人效率的实用训练[5]。
杜威则要求提供宽泛的教育任务: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相统一、相整合,不仅是为技能与实利目的而进行专门化职业训练。他指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分离的危害在于:造成损害社会民主的阶级分化,职业教育内容的专门化不能适应工业化的实际需求(工人转岗流动的适应能力)。
杜威对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整合有三方面观点:第一,自由教育应抛弃“贵族性”传统,摆脱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形象,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把个体培养成民主社会的公民。第二,职业教育应突破狭隘的技能训练模式,学生应当在科学与社会基础上掌握技能和知识,在与科学、艺术、社会的关系中理解工作。杜威非常认可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国民教育思想”。第三,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应把它们整合起来,实行综合教育计划。“这种教育将训练未来工人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使他们不会盲目地听天由命。”[6]
(四)斯内登与杜威在教育政策方面的影响力
尽管斯内登和杜威在杂志上多次论战,对彼此的职业教育观进行辩论,但他们也承认彼此观点的差异。然而,在对职业教育法规政策的影响力方面,显然是斯内登及其思想继承者取得了胜利。其在20世纪引领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标志性事件就是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这是斯内登阵营的胜利。法案使以工作为导向的高中职业教育合法化,“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化”,不仅推动了各种类型职业学校的建立,而且也促使公立中学开设了职业课程。
尽管杜威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观点没有得到实现,其在其他领域却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所有的教师,实质上推动了自下而上的进步教育运动,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引发了颠覆性的实践改变。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教育领域也引起了很大震动。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都曾是他的学生,他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也影响了和晏阳初等教育家。
二、对斯内登与杜威在美国职业教育领域中影响的批判
美国学者西奥多・刘易斯指出,美国的高中职业教育,通常面向少数族裔,或更广泛地说面向下层社会群体,其成为造成社会不公的工具。在20世纪末,人们又重新尝试杜威的整合职业教育计划新模式,他提出疑问“杜威的理念能否拯救高中职业教育”。事实上,20世纪末很多人已经看到斯内登职业教育的局限性,而杜威走向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的观念则成为人们解决新问题的“良药”。刘易斯提出了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将职业学习与学术学习联系起来[7]。模式一是“生涯学校”:围绕特定学科中与职业相关的集群提供主题性课程;模式二是“工作的高中”: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模式三是“技术准备”模式:通过让学生学习相互之间有关联的课程,将高中与两年制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联系起来;模式四是“双学分课程”:学生在高中期间学习两年制或四年制大专课程。
这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实践,其同时也表明,杜威的职业教育观是超前于那个时代主流观念的。斯内登的职业教育观适应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但进入社会变革迅猛的21世纪,任何狭窄的职业培训模式都是不适宜的,人的自由需要和发展需要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杜威理想中“平等民主的社会”来临了,人人都是智能库和信息源,人们无法仅凭一次职业培训就能成为“知识和技能的生产者”,人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挑战,不断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转化,没有单一的生产者,也没有单一的消费者。
三、斯内登与杜威职业教育论战对我国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
重提百年前的旷世论战,原因在于,如今中国的“斯内登”们与“杜威”们还在争战,而且“斯内登”们的职业教育观是主流和强音,“杜威”们的声音被掩盖或受到压抑。中国的职业教育分类分层次发展是目前达成的共识。“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融合的思想是否应该体现在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能为民主社会培养有“首创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公民,通过分析斯内登和杜威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战,我国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可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从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看,基于“社会控制”和“社会效率”的理念已经不适应中国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走向“平等”、“民主”与“和谐”的社会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就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政策而论,效率优先、城市优先、非均衡化发展的战略,使政府能够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把优势资源集中在城市,用在重点和提高上,因而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也许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8]。然而,在改革开放30年以后的今天,重视“社会效率”和“教育非均衡化”发展已经带来很多社会“副产品”和“社会病毒”。因此,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必须转变,转向更加“平等”、“民主”与“和谐”的民主主义哲学,加强社会文化的积极正向影响力,加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沟通、互信和理解,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以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广大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方式和解决问题方式,强化职业教育的文化创建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中发挥其社会培训、社会教化的功能。
第二,从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教育观基础看,两者融合已是发展趋势。在具体的融合策略上,应强化普通教育的职业化、职业教育的普通化趋势,在教育体制和结构上,解放僵化的制度性限制,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建立沟通互转的机制,释放教育的创新创造力和活力。
第三,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融合。首先,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体现“继承中的创新”精神,即将中西方文化、科技和宗教中的精华内容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继承人类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历史、地域文化特征进行吸收、酝酿和内化,转化为学校发展的精神食粮,并且种植在师生的心中,激发师生自身的“首创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人的积极、主动和充满幸福感的生活与生命价值。除去心中“职业教育”是“低劣教育”的阴影,代之以人性光辉和真实的人生意义感与价值感。其次,重视培养师生的“核心价值共识”,例如,“向善、向美、真诚、友爱”等普适性价值观的认同。扩大不同专业、不同知识领域和不同职业领域之间的共识基础。开阔师生的眼界和心胸,认识社会知识、科技和各种领域的分工与局限性,不盲从和随波逐流。
最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师生共同“反省”和“精神转向”的生命状态。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向着富有理想和激情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省察教育教学过程中“非人格化”的制度和行为,并进行持续性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简言之,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在高职院校中,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们“向善、向美、向理想”和“平等、尊重与谅解”的人性潜能力,体现人之为人的“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8]王清连,张社宇.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81.
[2][3][6][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6.337.339
[4][5]王海珊.斯内登与杜威的职业教育之争及其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89.26.
[7][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石伟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92.
Discussion on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Dispute between Snedden and Dewey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YAN Li-ya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China)
Abstract The debate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liberal education” between Snedden and Dewey was hot a century ago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ir difference in the aspects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bject of the debate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inspirations to rais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been gotten: such the wa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libe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First the content reflect the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Second, pay attention on the training of “core valu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Finally,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chiev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flection” and “spiritual turn” in life.
Key words David Snedde; Johon Dewey; view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篇10
我国民族教育的本质是多元一体化教育,即对中国境内各民族实施的一体化教育与多元化教育。具体说就是对各少数民族实施一体化教育为主,对主体民族实施多元化教育为主。当然,这并不等于只对于少数民族实施一体化教育,对主体民族只实施多元化教育。一体教育是在多元共存的现实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多元教育是在国家一体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教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现实表现着无与伦比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
我国各民族的文化教育都是多元中的一员,这样就有了五十六个民族文化之“元”,这五十六“元”有一个凝聚的核心,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五十六个民族文化教育都认同国家的一体教育,国家的一体教育又维护多元教育,为其提供养料和保障。多元一体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各民族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传承本民族文化,养成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为主的分布特点,决定了各民族将一直生活在多种文化交融、混合的环境之中,只有养成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才能和谐相处。各少数民族一直生活在多种文化交融状态之中,与汉族相对,少数民族具备更高的多元文化素质和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一体化教育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必要手段,核心是培养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多元化教育是传承各民族文化的关键,核心是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异文化尊重态度的培养。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
二、艺术教育对民族教育的作用
艺术教育,它是以艺术为媒介,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宗旨,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和艺术技能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实施的艺术素质教育。因此,狭义地讲,艺术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普通高校;实施的对象特指高校中所有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然而对于艺术教育的功能,学者们却各执己见。湖南师范大学郭声健教授认为,艺术教育的功能就是审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分,便有辅德功能、益智功能和健体功能。沈致隆教授认为,艺术教育能够在普及艺术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张同道教授则将艺术教育的功能归纳为陶冶性情,培育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健全心理和人格。此外,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智能非常重要。以上所论述的艺术教育的功能都是相对孤立地谈到了它的一些传统的功能,若立足于民族教育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就会增加“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异文化尊重态度的培养”这一具有高瞻远瞩性的功能。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有着非常艰巨的任务。
从教育现状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存在很多不利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主流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蚀着少数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服饰、饮食、语言、文化等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与这个过程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在强势的主流文化面前,被冲击得支离破碎,抑或是在与主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被本民族成员所抛弃。另一方面,我们培养的很多学生对西方艺术的了解比西方的学生知道的都多,而对中国传统艺术往往知之甚少。艺术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它鼓励开阔眼界,走向世界、多元化,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以丧失中国文化特色为代价,那就是数典忘祖,甚至是一种羞耻。然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情况更为严重。学生的艺术修养参差不齐。流行艺术成为现今艺术领域的主流,很多学生表达了他们对流行歌曲的热爱,以及对港台明星的崇拜之情。而作为我国珍贵文化资源的民族艺术对学生们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学生们与民族艺术的接触面很小,一小部分学生把少数民族艺术视为落后文化,不愿意接受民族艺术教育。加上一些地区教育部门对少数民族艺术教育不够重视,以至于一些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出现衰退。但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加强立法,在不断保护和挖掘少数民族资源,加大对民族资源的保护力度。
篇11
作者简介:张宝生(1962―),男,山东莱阳人,深圳艺术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教育研究。
一、高等艺术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应对艺术教育
文化对于艺术、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的重要性已有许多讨论。我们所要强调的是,高等艺术教育必须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不应被人为漠视,应成为高等艺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无疑,在许多高等艺术院校,重“技”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所培养的人才只是身怀某项技能的高级“艺术工匠”,或者是文化修养匮乏、没有创造力的表演、艺术模仿者。犹如“工匠”成为“工程师”的难度一样,让这些文化素养低下的“艺术工匠”成为艺术家同样是困难的。也许,我们不能期盼高等艺术院校培养的艺术人才都能成为艺术家,但具备艺术家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潜能的要求并不为过。实现这一目标,只能要求高等艺术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突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技”轻“文”现象,使“文”与“技”的关系达到一种优化的结合。伴随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我们有理由认为,开展高等艺术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文化素质教育;对“技”和“文”应制定同样严格的标准。通过提升文化素质达到提升艺术技能的目的,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项关涉长期目标的问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既包括高等艺术教育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也主要指的是人文综合素质。从表面上看,人文素质与各种艺术技能、技巧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人文素质对艺术的支持、支撑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离开了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性是隐性的,然而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艺术教育远离人文,必然导致品味的降低,更会成为无源之水。”①由这一论述可知,艺术的进步绝非简单的某项技能、技术、技艺的创新,更是注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深邃的人文精神。一个非常简单的事例是,贝多芬的交响曲之所以震撼人们的心灵,主要原因在于艺术家将对生活的各种感悟注入到音乐中,其艺术感染力、感召力,必然是艺术家思想升华的表现,而绝不仅仅是技术、技巧所能够替代的。
高等艺术教育的重“技”轻“文”,从表象上看似乎是教育过程中的“偏科”、“瘸腿”现象,而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则不难发现,重“技”轻“文”背离了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文化基础严重脱节,“技”与“文”难成比例。人的全面发展是倡导的人生理想,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必须突出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读。针对目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专业课程以外的、能够提升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的各种教育、教学内容,至少不应是单一的、人文内容匮乏的课程。
二、艺术教育活动中文化教育应占的比重
有人曾倡议艺术家“德艺双馨”。而名副其实的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无一不具备高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也正是高深的人文与文化素养,使技艺在艺术家那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艺术家们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既映衬着艺术家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也折射着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生活、生命、社会、世界的高层次理解;他们高超的技艺,是他们文化修养的结果;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艺术表现同样丰富多彩。实践已经证明,艺术家的成长绝非简单地依赖某一领域内艺术技能的训练,而仰仗于他们对文化的把握、理解和积累。和许多专业学科一样,艺术更需要理解和表现。这种理解和表现最终并不取决于某项技能、技巧的高低,终极制约因素肯定是文化素质。艺术追求对灵魂的表现,对某种精神的塑造,而这一目的的达到,则肯定取决于文化素养。关于这一点,看一下当代中国名目繁多的、瞬间即逝的各种“星”与著名艺术家之间的差别,便不难理解技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了。理论界早已有人批评艺术领域某些人浮夸与浮躁,抨击功利主义对艺术的侵蚀,指责某些人缺乏艺术操守等。其实,这也是在以事实告诉人们,文化积累的浅薄、人文精神的淡漠,必然导致对艺术理解的偏差或缺乏持之以恒。有人曾论述艺术的德育功能。但艺术德育功能的发挥与实现,必须建构在文化基础之上。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技”的高超,“文”的高超既属于充分条件,也属于必要条件。
任何一门学科、科学都离不开创新和创造能力,而艺术追求创新与创造,正是艺术之树常青的根本所在。我们认为,高等艺术教育所说能力实际上包含两个大内容:一是艺术上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技术、技能、技巧层面;二是文化上的能力――属于深层次动力之源。当然,文化与艺术层面的能力都存在创新的要求,但无数事实证明,艺术层面的创新源泉来自文化和人文精神。否则,创新无从谈起。“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艺术课程的综合应该是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而且它的目的并不是培养精通某一门艺术技法的学生,而是遵照人的艺术能力形成规律,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艺术修养和能力的人。”②
艺术和人文知识、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艺术素质与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在学科属性上看是一致的:“艺术就其在人类知识谱系意义上的归属而论,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而艺术教育则应该主要属于一种人文素质教育。当然,这里必须明白,高等艺术教育与那种师徒传习的单纯技艺培养是有着根本性区别的。”③此外,艺术素养的高低与文化素养高低之间的关系,还是艺术及其艺术教育的文化属性所决定的。“艺术是文化的精品,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④艺术的归属、艺术的文化属性、教育的重要性,均在告诫教育者,高等艺术教育须臾不可离开文化素质教育。
三、正确认识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有鉴于时下高等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的重“技”轻“文”,以及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等问题,有人提出改革课程设置结构,以“综合化”为主体,开设、增设跨专业课程等等;也有人提出,高等艺术教育专业门类划分过细,培养途径过于狭窄,也是导致重“技”轻“文”的客观原因之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的说来,如何提高高等艺术教育水平,强调艺术水平诚然没有不妥,但更应该对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人文知识水平提出相应的要求。我们比较倾向于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综合化的观点。我们认为,所谓“综合化”,首先应改变目前重“技”轻“文”的专业课程设置;其次,我们所说的“综合化”并非“大杂烩”,而是有针对性、有明确目标性的“综合化”。为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学生开设非艺术专业课程,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在德国,一些艺术高等院校开设的课程包括: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而美国,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的选修课程有: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环境学、材料学、心理学、天文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等,差不多包罗万象。国外成功的经验无疑是“他山之石”,会给我们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应为核心内容。众所周知,今天的高等艺术教育属于“舶来品”,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教育毫无干系。恰恰相反,深厚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研习艺术的帮助很难“一言以蔽之”。正如前面提到的,没有必要采取“拿来主义”策略,结合中国国情,有的放矢地增加文史类课程,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同时,对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解读、诠释、理解、消化,假如不能建立在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这种文化又有何现实价值呢?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以“英语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霸权对中国传统的销蚀作用不可低估。此外,实践已经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典籍乐章等对艺术家的旨趣熏陶、性情陶冶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文化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扩充文史知识容量,提升、改善高等艺术教育受教育者的文化构成,进而达到提升受教育者文化素养、人文素质的目的,既有可行性,也存在必要性。
注释:
①何晓威.艺术教育人文性之我见.中国成人教育.2005,(4).
篇12
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文化教学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影响越来越密切,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可见,在这种全新的国际生活和交往中,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关键。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而言,传统的传授语言知识本身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尽管让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但忽略或缺乏必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对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跨文化内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以高职英语教学为背景,对其培养策略作进一步探讨,以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1.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精神内容,也包括实物、器具等物质内容。就文化的特性而言,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是人类通过后天习得的。它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也是动态发展的。而所谓跨文化交际,则主要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有效的交际能力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称为“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目前,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有利于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英语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跨文化教育者的重视,也是21世纪世界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其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应用型学科,外语教学工作者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满足语言学习的需要,又充分发挥了外语教学的潜力。再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外语教学培养的是一种素质,其目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通过对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培养学生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整合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外语教学的目标和重要内容。
3.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首先,文化体验。文化体验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已有的文化体验。学生已有的文化体验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但在某些知识领域对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因此,外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文化概念人手,引入新的、陌生的文化概念。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体验来理解新的文化经历。第三,不同文化在对信息作出反应或输出信息时有着不同的倾向,而这影响人们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方式。一般来说,用实物呈现、具体直观的方式介绍新知识或许更有效。
其次,不同文化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文化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动因。文化差异对文化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差异的大小上。一方面,文化差异越大,文化学习就越艰难;另一方面,文化差异很大,文化学习的内容就越多,学习者认知结构调整的幅度必然就更大。这两个方面使得学习者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调整就越难。因此,在制定文化教学时,要合理组织对文化差异的教学,使学习者有切实的进步。
再次,学习环境。文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两大部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对文化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语言和文化输入量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文化学习。其次,文化学习的环境影响文化学习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文化学习对学生认知、心理和行为各个层面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具体可行的任务。
4.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策略
4.1 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用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结构,要不断的、总结、比较不同的文化。因此,要加强教师跨文化交际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4.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课堂上,通过创造模拟情景的练习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身临其境,重视对学生英语实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4.3 加强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认识。东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内容。首先,加强东西方思维方式认识。东方的辨证思维起源时就占有主导地位,而西方的自然科学就是靠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靠分析思维,越分越琐细。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语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倾向于用较为间接的方式进入正题,而西方人则直接而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再次,语言禁忌。由于中西方的历史状况,语言禁忌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晚辈称呼长辈时,应以辈分代替姓名,而英语称呼不象汉语有那么多的禁忌。在大多数情况下,用Mr+姓或Miss+姓便可以了。
4.4 加强词汇和习语背景的研究。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词汇和习语植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许多词汇和习语明显地反映出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所以研究词汇和习语的文化背景,就会对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例如:在汉语中常用“铁饭碗”来形容职业的稳定性,而这对于英美国家的读者来说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
4.5 加强课外英语资源的学习和利用。课外英语学习资源是了解不同文化知识和背景的最好材料。首先,英语短剧表演。教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表演英语短剧,短剧内容可以是一些英语故事、童话及小说等,让学生在表演解和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气息。其次,经常参加英语文化课题讨论和学校英语角会话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感受英语语境的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为建立一个英语交际园地,让学生能够大胆实践,切实有效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杨静.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7,10
篇13
1.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
高等学校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多种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并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环境,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功能。同时大学校园是多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新信息最先接受、传播或诞生的场所。这种氛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促进大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扩大知识领域。校园文化又具有导向功能。如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直接或潜在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行为规范。开发创造功能,课余文化生活补充和丰富着课内的学习,并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如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等等。除此,校园文化氛围还具有娱乐调节功能。娱乐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活跃、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娱乐的同时也在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凝聚功能,校园文化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实际上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过程。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首先,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可以增强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一位哲人曾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第二,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第三,加强校园文化是提供丰富自身内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虽然,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但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2.孝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孝文化有其普遍性:从孝的意识的产生来看,它基于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而自发形成的最朴素的亲亲之情,是一种“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普世情感和普遍人性。在朴素自发的孝意识的基础上,我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孝”的思想观念加以发挥并作出系列基本规定,在孝亲之外,注入社会、政治和教育价值,使“孝”上升为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再加上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强化,孝道便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深入人心的社会道德规范。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来强调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这方面的论述比比皆是。如“孝为百善之首”、“罪莫大于不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有至德要道,至德要道元出于孝,孝为本也。”“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一个孝子除了具备对家庭的责任感外,必然也会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将孝道由私德引向社会公德,将社会公德建立于个人私德和人伦自然情感之上,是孝道能够成为传统道德建设的基石的根本原因。
孝文化有其发展性:当今社会呼唤孝文化的恢复与发展,发展孝的表现形式,办好社会公益事业,把个体的孝,发展到集体的孝;物质的孝,发展到精神的孝;低级的孝,发展到高级的孝。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孝文化的发展,因为脱离孝文化发展的社会,将是一个无序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社会。一次次的“破四旧”、“批孔”,大革文化之命,“孝”这样的传统道德,大承鞭笞,历尽劫数。从此,人们对“孝”噤若寒蝉,谈“孝”色变。直至今天,人们仍然不能正确对待“孝”道,仍然简单地把它当成封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因此,孝文化应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共同向前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而,今天我们要对传统孝道进行根本的改造,要结合时代特征,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孝道创新。我们要建设的新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家庭成员和全社会成员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人道、科学、民主的新型伦理道德。这种新孝道,应该既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处理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孝文化具有现实性:虽然各种版本的二十四孝都是过去的故事,但是二十四孝故事在过去教育人,而且在现在、将来都能教育人。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孝是“德”中最主要内容。现在推行的公民道德纲要,孝成为主要内容。现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执政为民,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更是孝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必要性的体现。因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何以服务社会,何以做到执政为民,何以主持正义,何以遵纪守法。人生百行孝为先,无孝即无政绩可言。加强对孝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定会促进学风,文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稳定社会做出贡献。当孝的要求作为普遍原则深入人心后,人们为了对父母尽孝,必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创造能够使家庭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在既有的孝的思想情感和道德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和劝导,使人们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较高的道德境界,是可以期望的;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道德要求,也可以从孝道扩展和迁移而落实。在家庭中,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在社会上,人们尽职尽责,对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个人,不断修身养性,以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这样,社会秩序就将日趋和谐有序,社会道德就将日益进步,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要求也将在其中得到较好的落实。
3.孝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念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及元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科技时代,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与关怀,只为自己的名誉地位忙得不亦乐乎。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与此同时,对人自身的培养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地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文化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孝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当代社会文化应当努力实现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以孝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文主义传统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在高校培植与实践孝文化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起点。大力弘扬孝文化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加强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人才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的有效途径。防止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由于素质上的缺陷,个性畸形发展,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甚至异化为“经济动物”、“智能强盗”,让高科技犯罪严重地扰乱着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