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记者:您主要负责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报纸的发行工作,您认为此次报纸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隽:最直接的原因是2008年年初的新闻纸价格上涨。熟悉报纸生产流程的人都知道,新闻纸价格在一张报纸的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从2007年8月到2008年7月,新闻纸价格持续上扬,涨幅一度达到30%,报纸生产成本的大幅攀升,给国内各报社在生产成本上带来很大的压力。本来就价格低廉的中国报纸,在这样的形势下,其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因此,全国报纸大多一起涨价,则成为各报社在当前市场经济前提下,缓解经济压力、保住生存空间的一种必然选择。这完全是一种自主的市场调节行为。
记者:以您的发行经验来看,您认为报纸涨价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王隽:从深层次看,中国纸媒体多年的价格呈现一种成本“倒挂”现象,所谓成本“倒挂”,就是报纸的成本远远大于实际的销售价格。而这种报纸成本价格“倒挂”现象,在中国以及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发达国家很少出现。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中国报刊媒体多少年来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报纸价格的制定跟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必然联系;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这么多年的报纸价格历史一直处于“倒挂”,这种现象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如果改变“倒挂”这种情况的话,读者可能就接受不了,因此持续多年,并且“倒挂”情况越来越严重;三是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读者普遍接受高价位报纸的程度,还没有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那种状态,所以这种长期倒挂就成为必然。
记者:您认为报纸涨价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减轻成本压力呢?
王隽:拿北京晚报来说,目前北京晚报的印刷费直接成本是2元多,涨价前北京晚报每份的销售价格只有5角钱,仅占到其印刷成本的四分之一,报社所能回收的成本只占其中的一半,甚至更少,除去发行费用,大约只能回收报纸印刷成本的八分之一。涨价后,报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回收印刷成本的比例,但仍然不能解决成本倒挂问题,涨价缓解报业经营成本压力程度有限。
发行:
涨价后的北京报业发行市场结构趋向合理
记者:涨价后的几个月以来,报纸销售情况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读者如何看待这次涨价?
王隽:报纸调价后虽然还是成本“倒挂”,但对长期习惯低价阅读的读者来说,接受难度明显加大。从掌握的数据来看,同涨价前相比,北京市几乎所有的报纸涨价后,其零售量普遍下降了20%-40%。但从报纸订阅的情况来看,由于报纸订阅价格今年没变,90%的读者赶在2008年9月22日零售价格调整前提前开始订阅报纸,因此订阅数不仅没下降,反而略有上升。
为了减少涨价给读者带来的影响,从2009年初,我们就在不断地宣传、推广、告知,但实际结果会怎样?多少人能够接受涨价,多少人反对涨价,涨价后报纸的零售市场所占发行比例是多少?对此,现在还很难确定。但据推测,在报纸零售市场方面可能会下降15%-20%,据我们统计,北京的报纸零售市场,涨价后最初下降了30%,现在经过市场自主调节,逐步恢复到20%,目前已经恢复到15%。
记者:从发行结构来看,您认为怎样的发行比例结构是合理的?
王隽:这次涨价对报纸市场发行结构的调整可能是个积极因素。以京城发行量最大的北京晚报为例,报纸涨价前订阅和零售比例为3:7,经过涨价调整后,现在订阅和零售发行比例变为4:6,由此可见,报纸涨价让订阅比例在发行中明显上升,这是发行结构的一种调整,如果进一步加大发行的力度,可能会让订阅量再高一点,我认为达到60%的订阅,40%的零售是一个更为合理的发行结构。
趋势:
报纸运营应当尊重市场规律
记者:面对调整价格后读者流失的问题,发行部门该如何应对呢?
篇2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11402
1劳动价值理论的评述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量。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的初期,其目的是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已造福于民”。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人这一劳动主体把科学技术融入到其他生产要素当中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产生出多倍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制度作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不过是把社会价值共意得到一种稳定性存在的保证,把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它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和交换行为规范、组织原则以及知识技能等等的人类发展的创造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代承续的社会机制,保存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并且通过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而扩大了社会交换的范围。这种外部意志的强加力协调着人们的行为动机,并促进或阻碍价值的创造。例如,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者创造价值有激励作用。
2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及构成
2.1从商品的二重性看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
(1)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就强调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是物的客观存在。物的这种“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实体就不存在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既包括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还有社会的。从另一角度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成为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既可能是商品本身所具备的,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发现”,还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民族品牌的“有用性”承载于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在买方市场的今天,消费者购买民族品牌更多的集中在精神和社会需求层面。人们在购买民族品牌享受其基本的“有用性”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振兴民族产业,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品牌走上全球化品牌的趋势的欣慰。可以说,消费者在购买民族品牌所得到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上满足,远远高于他所为此支付的价格,也远远高于一般商品所提供的“消费剩余”。
(2)从商品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生产消耗”。这种劳动耗费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即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这里说的商品的价值高低对来说,既表现在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基本功能上,也表现在商品的外在质量和辅助功能、美学功能上;既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的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民族品牌与非民族品牌以及其他非品牌商品的本质差别即在于劳动投入量与数量的差异。由于人们对民族品牌商品投入的劳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高于非民族品牌商品的投入,因此品牌商品就包含更多的价值和交换价值,就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从层次的需要。
2.2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与构成
(1)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价值的内涵可以界定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所赋予产品的物理功能上的情感和体验附加值。由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所以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著称部分之一。在既定的劳动投入条件下,民族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入和市场认可的契合程度。本文主要谈及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积累使得产品不仅仅作为实用价值的载体而存在,更使得产品在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文化更是以一种价值符号来传到产品的理念、价值观念和特殊效用,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进而转化为品牌的经济价值。
(2)民族品牌的价值构成。
从传统的角度看,民族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资源组成、技术工艺、文化特征、广告与形象等也包括安全性、实用性、特殊性所带来的效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民族品牌价值和其他品牌价值一样,生成过程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民族品牌价值中更多的包括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本文主要讨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王成荣在其著作《品牌价值论》中运用品牌经济价值曲线分析了品牌价值的构成,认为品牌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者者特殊劳动投入量与市场与社会认可程度的契合点。当两者值较高时,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当前者值较大,后者值较小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小,甚至为负;当前者值较低,后者值较高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大。所以,我借鉴王成荣的品牌经济价值构成理论来说明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构成,并认为民族品牌价值在其经济价值构成方面与传统品牌的经济价值并无差异性,只是民族品牌更能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效用(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等)。
3民族品牌发展的制度性依赖
制度作为价值共意合法化或者说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必然会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等约束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制度要素在经济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核心地位。
3.1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产品和服务是民族品牌的载体,也是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提升的第一组成部分,它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新包装的设计与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服务价值也是构成民族品牌价值的有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可以使产品因良好的服务而增值。
民族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源、技术、资金和信誉保证等以使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因素无不为民族品牌提升给予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以对努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来建立激发努力的激励机制,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的。在一个封闭性的制度模式中,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或许就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而在一个开放的制度模式中,其他因素的介入,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会比努力程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政府对先进技术引进的激励、对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及其他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倾斜。
这些年来,大家目睹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如健力宝、活力28、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入囊中之后,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殆尽无不反应了当前国内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和政府对民族品牌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政府应基于民族品牌发展更好的环境和关怀,以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1)政府应主导国家品牌计划,扶植优势产业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2)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3)政府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干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的并购。
3.2民族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除了民族企业产品本身的创新,对民族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活动同样是提升民族品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民族品牌营销也需要投入资源,而资源是价值转换的前提。制度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民族品牌传播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制度对信息资源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民族品牌传播的速率和传播广度。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为民族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在利用首脑外交渠道为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做法,开放国家外交资源,扶植企业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
3.3民族品牌文化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民族品牌文化是民族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核心。民族品牌物质文化是民族品牌文化的实物体现,民族企业通过产品、品名、标示、包装等方面体现民族品牌文化的是想和品牌价值观。民族品牌文化战略是民族品牌精神贯彻、品牌价值提升和顾客品牌忠诚的实现过程。
那么,作为文化“三层次”中的制度的文化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制度文化的这种两面性质促使了价值观共意在民族品牌文化中的实现和创新。制度要素在强化或淡化因民族文化差异而致使的经济主体出发点差异上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从民族企业内来看,经济主体成员对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努力程度及其效率大小的状况,依赖于制度要素的动力机制塑造,因此,一个落后的制度模式,在强化民族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创新出发点差异的同时,也就压抑了人们的经济努力,闲置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和对随机因素的利用可能,使整个民族品牌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呆滞的特征。因此,政府应给予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得民族品牌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品牌的国际化更具有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篇3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量。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的初期,其目的是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已造福于民”。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人这一劳动主体把科学技术融入到其他生产要素当中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产生出多倍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制度作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不过是把社会价值共意得到一种稳定性存在的保证,把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它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和交换行为规范、组织原则以及知识技能等等的人类发展的创造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代承续的社会机制,保存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并且通过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而扩大了社会交换的范围。这种外部意志的强加力协调着人们的行为动机,并促进或阻碍价值的创造。例如,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者创造价值有激励作用。
2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及构成
2.1从商品的二重性看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
(1)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就强调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是物的客观存在。物的这种“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实体就不存在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既包括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还有社会的。从另一角度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成为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既可能是商品本身所具备的,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发现”,还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民族品牌的“有用性”承载于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在买方市场的今天,消费者购买民族品牌更多的集中在精神和社会需求层面。人们在购买民族品牌享受其基本的“有用性”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振兴民族产业,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品牌走上全球化品牌的趋势的欣慰。可以说,消费者在购买民族品牌所得到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上满足,远远高于他所为此支付的价格,也远远高于一般商品所提供的“消费剩余”。
(2)从商品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生产消耗”。这种劳动耗费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即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这里说的商品的价值高低对来说,既表现在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基本功能上,也表现在商品的外在质量和辅助功能、美学功能上;既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的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民族品牌与非民族品牌以及其他非品牌商品的本质差别即在于劳动投入量与数量的差异。由于人们对民族品牌商品投入的劳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高于非民族品牌商品的投入,因此品牌商品就包含更多的价值和交换价值,就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从层次的需要。
2.2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与构成
(1)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价值的内涵可以界定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所赋予产品的物理功能上的情感和体验附加值。由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所以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著称部分之一。在既定的劳动投入条件下,民族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入和市场认可的契合程度。本文主要谈及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积累使得产品不仅仅作为实用价值的载体而存在,更使得产品在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文化更是以一种价值符号来传到产品的理念、价值观念和特殊效用,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进而转化为品牌的经济价值。
(2)民族品牌的价值构成。
从传统的角度看,民族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资源组成、技术工艺、文化特征、广告与形象等也包括安全性、实用性、特殊性所带来的效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民族品牌价值和其他品牌价值一样,生成过程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民族品牌价值中更多的包括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本文主要讨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王成荣在其著作《品牌价值论》中运用品牌经济价值曲线分析了品牌价值的构成,认为品牌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者者特殊劳动投入量与市场与社会认可程度的契合点。当两者值较高时,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当前者值较大,后者值较小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小,甚至为负;当前者值较低,后者值较高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大。所以,我借鉴王成荣的品牌经济价值构成理论来说明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构成,并认为民族品牌价值在其经济价值构成方面与传统品牌的经济价值并无差异性,只是民族品牌更能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效用(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等)。3民族品牌发展的制度性依赖
制度作为价值共意合法化或者说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必然会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等约束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制度要素在经济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核心地位。
3.1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产品和服务是民族品牌的载体,也是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提升的第一组成部分,它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新包装的设计与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服务价值也是构成民族品牌价值的有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可以使产品因良好的服务而增值。
民族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源、技术、资金和信誉保证等以使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因素无不为民族品牌提升给予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以对努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来建立激发努力的激励机制,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的。在一个封闭性的制度模式中,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或许就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而在一个开放的制度模式中,其他因素的介入,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会比努力程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政府对先进技术引进的激励、对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及其他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倾斜。
这些年来,大家目睹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如健力宝、活力28、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入囊中之后,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殆尽无不反应了当前国内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和政府对民族品牌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政府应基于民族品牌发展更好的环境和关怀,以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1)政府应主导国家品牌计划,扶植优势产业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2)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3)政府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干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的并购。
3.2民族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除了民族企业产品本身的创新,对民族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活动同样是提升民族品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民族品牌营销也需要投入资源,而资源是价值转换的前提。制度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民族品牌传播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制度对信息资源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民族品牌传播的速率和传播广度。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为民族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在利用首脑外交渠道为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做法,开放国家外交资源,扶植企业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
3.3民族品牌文化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民族品牌文化是民族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核心。民族品牌物质文化是民族品牌文化的实物体现,民族企业通过产品、品名、标示、包装等方面体现民族品牌文化的是想和品牌价值观。民族品牌文化战略是民族品牌精神贯彻、品牌价值提升和顾客品牌忠诚的实现过程。
那么,作为文化“三层次”中的制度的文化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制度文化的这种两面性质促使了价值观共意在民族品牌文化中的实现和创新。制度要素在强化或淡化因民族文化差异而致使的经济主体出发点差异上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从民族企业内来看,经济主体成员对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努力程度及其效率大小的状况,依赖于制度要素的动力机制塑造,因此,一个落后的制度模式,在强化民族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创新出发点差异的同时,也就压抑了人们的经济努力,闲置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和对随机因素的利用可能,使整个民族品牌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呆滞的特征。因此,政府应给予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得民族品牌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品牌的国际化更具有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育属于第三产业的界定,为我国现代体育和市场经济开辟了联手共进,同步发展的新领域与新途径,二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市场经济有着旺盛的开发欲望和拓展及竞争需求,而体育具有激烈竞争和强劲的招来功能及广告效应。两者内在特质的一致性和各自优势的互补性,形成了如影随形不可分离。随着市场体制和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体育与经济越来越密切地相互介入、渗透、结缘,体育与市场经济必然形成一个“你中有我,物质有你,难分彼此,浑然一体”的全新境界。
二、体育的市场经济
1.体育的经济价值。体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作为一种产业大有潜力,体育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颇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如日本体育产业产值在本国十大产业中排名第六;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超过了实力雄厚的石油工业、汽车制造业和航空业。我国社会集资举办的全国性比赛次数在逐年上升。竞技体育商业化与全民健身、休闲、娱乐体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体育需求与消费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我国体育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特别是体育用品市场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有一定出口能力。
2.体育走向市场经济,则是社会和企业的巨大财富。任何一种达到相当规模的体育比赛都是非常出色的广告载体,这是因为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会吸引大量观众,现场的广告宣传信息,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为企业产品打开了良好的销路。更有甚者的是通讯卫星网络的出现,使电视转播效果更佳。因此,在奥运会的各项收入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是其中最高的一项。例如:23届洛杉矶奥运会,24届汉城奥运会,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其价码分别为:2.2 亿、3.7亿和5.5亿美元。尽管如此高昂的转播费,但聪明的体育投资者,仍然通过竞争投资于体育比赛,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3.建立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顽固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计划经济下的传统观念和运行机制,已经是日益阻碍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显示出很大的滞后性。建立了体育市场经济就可以进行合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整体效应,更好地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从而全面提高体育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从经济体育的角度讲,要尽快实现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在各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创更多的纪录、夺更多的金牌,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增加全民族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竞技体育从发展的眼光讲,一定要尽快走上社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从社会中获取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资源,努力开拓和培育体育市场,挖掘竞技体育的表演、观赏和宣传媒介载体等竞技价值。开展有偿训练、咨询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经营体育彩票、广告和电视转播,成立体育基金会等。实行经营与社会福利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将竞技体育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使运动员、教练员对社会的贡献和自身的劳动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从群体体育角度讲,每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计划》中去。它将为市场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身体健康、体制强壮的劳动生产力大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观念和体育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购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此,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群众体育消费市场,建立群众办的管理体制和群众体育自我投资的运行机制。同时各地要建立群众体育管理人员培训中心,搞好健康咨询服务和健身娱乐市场,使群众体育的消费市场更好地运行起来。
三、建议
1.转变观念,实行体制改革。体育既然是产业,就要按现代企业体制建立和运作。实行政事、政企、政群分开,体育行政机构要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建立产业管理部门,使体育走向社会,进入市场。
2.解放思想,走企业化道路。体育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要走企业化道路,它们对运动场馆和器材设施等国有资产拥有使用权和管理权,并要承担使这些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义务。它们应是独立核算单位,有掌握人、财、物的权利,并具有法人资格,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3.“科技兴体”。建立科研和训练联合机制,科研为运动队提供有偿服务,使体育科技从公益型走向经营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需求、参与竞争,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训练效果,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篇5
一、高校美术教育与实践能力
1.美术对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在谈论高校美术教育与劳动能力的同时,有必要首先探讨一下美育对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重要作用,因为高校美术教育是美育所包含的具体学科之一。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其工作效率的高低是由体力和智力两方面决定的。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要靠体育锻炼及营养,但并非与美育毫不相关。美育与体育的有机结合,能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人的形体美和心灵美的重要意义,并能认识到体育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在爱美之心的驱动下,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使自己的体质得以增强,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美育对有效发挥人的创造力作用
所谓有效发挥.是指人的体力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没有无谓的消耗。一个人有良好的体力·未必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到所从事的活动之中。决审^的体力是否能够有效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看他的姿态、动作、技能等是否符合美的标准。而美育是使人的姿态、动作、技能,等达到美的境界的必要前提。美育的主要作用是使人的身体在外形上美观,亦即使人的身体在动作、形体和姿态上具有力度、节奏感和高度的协调感等。因此,体育能给人以良好的体质和充沛的体力,而美育则能使人的体力在运用于生产劳动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3.美育对启迪人的创造思维作用
人的智力是构成人的工作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美术、美育的培养对各种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的发展有着直接作用,美育对智力发展的间接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智力存在于人格的总体之中。”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任何一方面的能力的充分发展,只有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协调发展中才有可能。而美术、美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塑造完美,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无疑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美育却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具有的独特作用。因为美术、美育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美育通过创造美的产品,发现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从而间接地影响人的智力的发展。没有美术和美育,就不可能塑造出完美的人格,因而,也难以使人的智力获得充分的发展。
二、高校美术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
美育对科技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创造性的劳动态度、旺盛的求知欲望、严格的自我要求、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勉和坚持等一系列良好的个性品格,也在科学创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美育是人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完善的有效手段,因此,它对于个体科学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培育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培养审美感受力和使他们掌握美与科学的联系,促进科学的发展,进而推动技术的更新。科学活动以揭示真实世界为目的,大自然所具有的对称、和谐、奇异、壮丽等,必然会体现在科学体系之中,从而使科学理论这种抽象的精神产品本身呈现出对称、和谐、协调、奇异等,成为美的东西,具有审美价值。美与真的这种内在一致性,决定了审美标准可以作为科学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尺度。首先,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科学活动主体用美感或美的尺度做出的选择能够结出真理之果。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韦尔曾宣称:“我们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选择一个时,我总是选择美。”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科学活动主体可以从科学是否美的角度检验科学成果,对科学成果进行美的完善化处理,以科学成果的真与美的统一为目标,不断完善、美化科学成果。一生追求科学美的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如果物理方程在数学上不完美,那就标志着一定的不足,意味着理论有缺陷,需要加以改进。
审美标准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发挥上述作用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科学活动主体必须懂得科学美和一般美,掌握美的规律,具有良好的审美欣赏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是一个优秀的科学活动主体的必备素养。这便决定了仅仅重视科学教育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审美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促进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重视美育特别是科学美的教育。目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美术和美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高校美术教育与市场经济作用
18世纪中叶以来,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实施高校美术教育和美育重要动机。著名德国美学家朗格曾说:“高尚的艺术,最有益于经济,为任何事业所不能及。”美国未来学家、经济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列举了西方社会近十多年来在美术、出版、戏曲、舞蹈等领域出现的新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后,提出了“现代文艺复兴经济学”这一新概念。
西方的艺术教育经济价值的观念,对于我们是一个极重要的启示。当我们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迫使我们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学校高校美术教育所潜在的经济价值,思考高校美术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注重生活质量。美正向生活生产各个领域全面渗透。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审美因素正超越使用功能而备受重视。观赏性艺术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艺术品交易空前活跃。现代社会已离不开艺术,这种需求直接带动艺术品的生产和消费,并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作为特殊商品的艺术市场正在逐渐发育和成长,有望发展成为相当可观的新兴市场。通过学校高校美术教育和美育培养大量热爱艺术并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社会群体,可以促进艺术欣赏阶层、艺术消费阶层和艺术投资阶层的形成和壮大,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不仅如此,高校美术教育还培养出了大批艺术家,他们创作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为艺术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观众的需求,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形成。
技术美学与环境艺术的兴起,是现代工业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二者都离不开设计艺术。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十分繁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经济的发展将艺术推向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对艺术人才的需求空前迫切,美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美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置于一个战略位置。美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美术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普及高校美术教育的基础,而它的提高又离不开高校美术教育观念的改变与高校美术教育体制的改革。
由此可见,美术、高校美术教育与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美术及美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全面的学校高校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审美艺术素养,促进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篇6
古今中外对法的价值的研究从未中断,一般意义上,法的价值包括公平、效率、秩序、自由、平等、正义等内容。我们这里探讨法的价值,又指法律的价值,其中一种是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增加的价值。比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公民的自由、社会的公共福利、经济的持续发展、善良风俗的维持,还有其根本体现,如秩序、自由、效率和正义。
而经济法作为比较年轻的一个部门法,起步要晚于宪法、民法等,却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经济法的价值。
经济法是法的的一个部门,故也称部门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其自身的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个是经济法的目标价值,另一个就是经济法的功能价值。
(一)经济法的目标价值
经济法通常选取的是社会整体效益来衡量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如果个人利益高于社会的整体利益时,对于个人来说,其有利的一面仅体现在需要的是一种个人资源配置,但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均来说,一点得不到体现,甚至出现副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就需要对上诉的配置方式进行一些干预,从而去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换句话说,经济法的目标价值可体现在社会整体效益上,让社会整体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社会整体效益是经济法的根本特点及其精神价值目标的唯一体现,也是其宗旨与功能价值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二)经济法的功能价值
经济法的普遍价值,包括公平、正义、和谐与发展、效率、秩序等特点,直接体现出经济法的目标价值,是其独特的目标价值。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经济法的核心价值也随之改变。下面就经济法核心价值的转变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2 经济法核心价值的转移
经济法的秩序价值是经济法的基础价值。经济秩序、经济平等、经济效率、经济自由等,这些是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经济法所要追求的目标。
在改革初期,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经济法的公平价值,这在整个经济法中对其立法和执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追求社会效率的同时,要考虑到公平。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首先要消除的就是不正当竞争和非法垄断,去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形成的。所以限制不正当竞争和垄断,为市场竞争预设有效规则和救济手段,这就是经济法公平价值所要追求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法的效率就体现了更重要的价值。
经济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这种现象直接损害的是社会整体利益,破坏了市场中的社会效率。在此时期,我国经济正式迅速发展时期,社会效率在经济法的价值中体现的尤为重要。在法律对市场进行法律调节时,就以社会效率为中心,去促进社会整体效率,来达到经济发展的最大化。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现代。由于认识、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市场经济秩序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如当今社会的物价混乱、房价飙升、金融监管漏洞、垄断横行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秩序混乱,这就需要秩序去维持经济的正常发展。在这其中,对经济秩序的维持也是难度最大和技术含量最高的。
法竭力维护秩序价值,但法与秩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张力更加明显地体现于经济法与秩序价值之间!但与此同时,经济法与秩序价值之间也有着难得的和谐!经济法与秩序价值的这种辩证关系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
3 经济法秩序价值的体现
经济法的秩序价值在当今社会价值的体现主要是指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作用,就是经济法在执行中,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恢复和维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恩格斯这样说过:“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恩格斯的语句中所提及的“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所指的就是经济秩序。
4 经济法秩序价值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法秩序价值所体现的就是维护作用,在维护的作用上面,我们就下面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法秩序在市场规制秩序中维护作用的体现
市场规制秩序是指在规制市场中,政府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的连续、一致和确定性。在市场运行中,经济法的秩序价值规律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避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出现失灵,形成全备的市场经济,经济法的秩序价值就得到了重要体现。
首先是规制法定,政府是要让市场经济得到正常的运行,而不是去遏制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活力,这就需要政府为市场提供更好的资源配置,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发挥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二就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市场经济要想得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就必须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前提。这就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效率优先的情况下去兼顾公平,从而去维护竞争秩序,形成市场经济的有效的竞争和有序的竞争环境,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让市场经济得到更好的运行。第三就是去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命脉,是消费者正常购买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只有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我们的经济秩序才不会发生混乱,这些在我国制定的《产品质量法》中得到体现。《产品质量法》的制定,对于维护和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者在整个市场交易中始终是处于弱者的地位的,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那么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就会受挫,就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造成严重的破坏,就混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在这方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对消费者的权益做了保护,这对市场经济的维护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经济法的秩序在宏观调控中的维护作用的体现
经济法秩序在宏观调控中的维护作用主要是指对市场中资源配置起到的作用。“为了克服政府失灵,经济法需要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进行规制,以维护宏观调控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即总量均衡,结构优化,就业充分和国际收支平衡。”
下面我们就经济法秩序在宏观调控中所起到的维护重要但是有待去完善的三个方面去进行阐明。(1)经济法秩序对财政税收方面的维护。我国在对税的征收和税目的征收方面做得还有很大的不足,很多方面在实际运行中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所以我国要加强这个方面的立法。(2)经济法秩序对价格方面的维护。
价格在市场机制运行中是信号灯的作用,价格的正常化是市场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根本。(3)对外贸秩序的维护。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更需要有秩序的维护、虽然WTO本身的规则对外贸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但是政府还是要按照其规则对外贸行为进行全面完整的规范,从而更好的去维护我们的外贸秩序,对此,我国的《对外贸易法》也有详细的规定。
5 结语
篇7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新纪元。新世纪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然而,城市竞争力一个内在的决定因素就是这个城市固有的价值。城市是房地产活动的场所与载体。不同城市的价值与城市房地产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认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从而达到顺应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增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活力和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标。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把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两者分而述之。对城市价值的探讨往往以城市竞争力为题来进行多因素的分析,而房地产价值分析则往往从传统的价值规律进行论述。也有学者对城市价值对房价的显性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但仅仅从量上论证不足以揭示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城市固有的内在价值与不同城市的房地产价值,两者具有独立性,但同时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城市价值本身就是城市所具有的资源和影响力的综合评估,为微观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活动提供了隐性的竞争力,理所当然是主体和载体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概念界定
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目标;反之,城市的价值同样也是由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城市价值可以描述为:根据一个城市的环境和区位优势,聚集利用和优化配置更多的资源,为所在地区和人们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的能力。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房地产价值描述为:房地产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的市场力量,通过对人的消费和生活品质追求的导向获取利润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房地产包括房产和地产两个部分。所以,房地产价值也由这两个部分的价值构成。具体的房地产价值我们可以分解为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
二、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当今的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的系统,而房地产正是城市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内部,房地产行业与城市的关系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因主体而存,主体因环境而变。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房地产价值提高的根本保障。房地产价值的确立和提高依赖于城市价值的各构成因素的大力支持,没有这些因素的促进,房地产价值就难以实现和提高。所以,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
1、城市经济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城市经济是城市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运作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该城市的购买力水平、资源配置和利用水平、配套设施情况等。经济全球化来临,商业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时代主题,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的例子可以看出,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商业化越是发达和成熟。经济基础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保障。一方面城市的工业化使人们日益富裕,从而使人们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同时在生活品质的追求上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使得城市自身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上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作为商品,房地产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被赋予了更大的价值。首先,经济发达城市中的地产价值和生产房地产过程中消耗的可变成本皆提高,这两种价值正是房地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城市的资源是房地产运作的基础,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技术资源供应情况、人力资源供应情况与基础设施情况都影响房地产的开发和运作效率,所以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房地产价值的产生和循环;最后,我们知道市场化的程度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下的
(二)房地产价值是城市价值的内生影响因素。城市与房地产是整体与个体、载体与主体的关系,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讨论。城市价值决定着房地产价值,房地产价值同样也影响着城市价值。在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的发展处于基础性的位置。房地产是大众生活和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房地产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影响着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之一,作为一种商品,其生产出来后就具有一定的价值,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其自然属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房地产的社会属性对城市价值的影响或许远远高于其自然属性。首先,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是城市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城市的和谐稳定关键是要保证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住房的要求和住房的品质无疑就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其次,房地产本身就包含很多独有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文化中蕴含的建筑之美、科学技术、自然和文化景观、风俗习惯等,无不是映射出城市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城市的价值。最后,房地产是一个城市的通俗名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了城市,而人们在对城市的选择过程中,最初的选择也是基于生活品质提高的要求,最直观的评判就是从城市房地产的评价开始的。(图2)
三、建议与启示
本文论证表明:城市价值决定房地产价值。政府应该明确地进行城市定位,在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升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城市社会和文化建设,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增大城市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形象进行塑造和推广。另外,政府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使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相统一,顺应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从而打造出城市和房地产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房地产价值反作用于城市价值,房地产价值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房地产开发也应该用可持续的眼光,合理指导,优化配置资源,使房地产产品在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上与城市相统一并有所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价值的目的。
整理
篇8
篇9
党的十四大首次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要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明确,要求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依据市场规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绘制了宏伟蓝图。党的十五大在理论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走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全面攻坚阶段。根据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使价格能够完善地反映出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供求关系、稀缺程度及环境损害成本,促进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手段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党的十提出,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更大程度上和更广范围内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我国经济的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基本要求,必须基于市场竞争、市场价格和市场规则等要素来促进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优化,必须积极改变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和市场监管不力的状况,既要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从国家的这些主要决定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逐步强化。
市场经济的文明性要求同样涵盖了水生态文明的内容,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需要水生态文明环境的支撑,我国的水资源配置、水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同样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控制水资源与服务的配置体制机制相反,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对其起决定性作用,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应该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市场通过劳动、供求、竞争、利率等杠杆形成水资源及其服务的价格,通过价格的波动来促进水资源及其服务在不同地区、行业和生产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从而实现水资源及其服务的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配置,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相关组织的自我循环、自我调节控制等目标。单纯的从经济理论来看,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需要公正、自由和权责清晰的文明生态环境。但在现实经济建设实践中,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缺少一个引导其运行的综合协调部门或体制,单纯的市场通过价值规律强制性调整资源配置状况、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及经济的运行状态,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导致的巨大浪费。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践中,水资源及其服务的配置应该在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2 市场经济条件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旨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人水和谐状态及支撑和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双赢局面。[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为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方向。
首先,必须确立和完善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动水资源的市场化运营。
水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分布的地区间、年际间差异性等,致使人们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过程中付出了劳动和资本,使得水资源变成了特殊的商品。与计划经济条件下运用计划分配与行政划拨方式分配水资源截然不同的是,市场经济要求水资源的配置必须通过市场运用交易、有偿使用的方式来实现,[2]必须依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的状况形成水价、排污处理价格等的合理浮动机制,促进水资源节约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就明确了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目标,它与我国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目标不谋而合。这一价值基础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让市场在水资源的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实现水资源运营的市场化,从而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来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合理开发和使用,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的构建,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资源“谁使用谁受益谁付费”精神要求。
篇10
1.产业化的内容
在经济学上,产业特征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需求、产业资本、产业产品、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社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园林绿化行业之所以可称之为产业,是因为具有产业要素的基本特征:一是园林绿化有可竞争的市场需求,二是园林绿化有专属的行业资产,三是园林绿化有专门的物质产品,四是园林绿化有排他性的质量品牌,五是园林绿化有独立的经济运行机制,六是园林绿化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园林绿化是生产科技的产业,是生产艺术的产业。
什么是产业化?产业化的理论定义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一种在市场经济规律支配下所形成的规模经营的机制。园林绿化的产业化需要有高层次的产业主体和产业结构,需要建立相对健全的产业链,各产业链环节间需要合理的投资收益保障。这里所讲的相对健全的产业链,不仅是指园林绿化专业所包含的花木生产、辅材配套、绿地建设、花卉苗木市场的形成以及养护工作等“小园林”的概念,还指园林绿化产业应该可以包括的投资、建设和管理3个环节,即“大园林”的概念。园林绿化地位突出,作用显著,已从“配套”成为主角,园林绿化不仅有投入,更有巨大的产出,体现了园林绿化行业产业化运作的基本价值规律。但是,从受益主体来看,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开发商,园林企业甚至是政府都得之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园林”概念的投资、建设和管理3个环节中园林绿化企业的缺位或者说是产业链的断裂造成的产业链环节间合理收益的失衡。
2.产业化的运作
园林绿化行业是一个新兴的特殊的行业,其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复杂且艰难。要想合理地部署园林绿化产业化的进程,首先必须对园林绿化的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问题。产业整体分散,城市局部垄断。园林绿化基本是以城市为范围的半封闭经营,产业分散、信息封闭、相对垄断、各自为政。因此园林绿化产业发育受到双重束缚,既有垄断而产生的低效,更有规模不足的制约。
二是竞争主体问题。园林绿化受地域经济及其他条件的制约,缺少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服务品牌的企业主体。无论在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现有的竞争主体都不够强大,市场份额小,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没有形成自己良好的品牌和声誉。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产业链各环节问题。产业链所涉及的投资、建设、管理、技术设备、服务等方面存在发育差距:投资环节未激活,运营环节低效和零散,技术、设备和服务环节未得到重视和发展。园林绿化的产业化,关键在于转变传统园林绿化行业公益性运作的思路,以产业化运作的理念打通园林绿化的投资、建设和管理的产业链,发掘园林经济潜在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从投资环节看:培育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形成系列化、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实现资本运作与综合开发联动是关键。
园林绿化建设已经步入一个更高要求的阶段,呈现了技术难点多,质量标准高,时间节点紧,综合难度大等特点,需要园林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克服园林绿化行业竞争的不规范,竞争门槛的低下和低价劣质、简单重复等现象。
总承包是相对于传统施工分包模式而言,即在单一的工程施工基础上向两头延伸,从项目策划、设计咨询,到工程施工、项目控制,到设施维护、管理运营等全方位地为业主提供一体化服务。总集成是根据总承包项目所需要的资源进行集成,使各种资源达到最佳整合,优化结构,调整关系,求得整体功能上的扩张。总承包能力就是对工程项目的管控能力,总集成能力就是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建设内容包括高难度的土方堆筑、大型建筑、景观道路、植物引种、专类园建设以及水务工程、电器安装工程等。园林部门通过项目总承包,统筹所有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的总承包项目管理方法,确保了项目的整体推进,控制了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突破了传统的园林企业只做绿化和小土建的概念。
总承包的概念不只是建设内容的延伸,也是服务内容的拓展。以往园林部门的做法大都是直接参与招投标,最多是项目的前期跟踪,现在园林部门针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技术难点多、建设难度大的项目,注重前期参与,发挥园林部门在规划设计上的优势和市场运作的经验,在前期就主动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建议,主动开展苗木储备和技术储备,充分发挥成熟的大型综合性园林绿化企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更好地为业主服务,为行业服务。
总承包、总集成生产经营策略的实施,有利于产业的升级。使传统的施工业务向技术链、价值链更高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咨询服务等环节延伸,提供涉及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有利于拓展市场。可以转变企业的经营服务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打破区域壁垒和政策壁垒,主动创造市场机会,甚至催生合作项目;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组织体系、执行规范、成本核算、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方面得以培养和完善,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和资源优化,以提升管理能级。绿地内经营场所的建设和利用,大型绿地需要给人们提供优质的休闲观光旅游设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某种程度上讲,绿地系统内能够提供一定功能服务的建筑物是园林绿化的宝贵资源,设立完善项目主题,丰富园林绿化项目市场运营的内涵,更加有利于提高绿地的使用率,促进绿地的良性发展。
二是绿地周边房产及商业配套的综合开发,用“大园林”概念审视“园林经济”,除了园林绿化项目本身土地附加值的成倍增长,还应包含项目周边已建和在建项目附加值的增长。
3.结语
篇11
共享包含的意思有:共有、同享、分享、分担、参加、参与等。科技资源共享主要是指实现科技资源的共建、开放及共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并充分体现资源使用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权利。
1 制约科技资源共享的因素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提出有多种因素导致科技资源难以有效实现共享,主要是管理、机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为:
・缺乏科技资源投入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协调管理。包括共享法规及促进共享的运行机制、社会氛围,缺乏为推动共享提供增值服务的技术平台等。
・缺乏畅通的科技资源共享信息渠道。由于缺乏科技资源共享观念,许多单位或科研人员没有意识与拥有科技资源者通过共享来解决问题,不积极寻找信息渠道和搜寻共享信息,结果是许多单位或科研人员不知道谁想共享自己的资源,也不知道该去何处共享自己所需资源。
2 科技资源与市场经济
从经济角度看,科技资源是经济资源的一种类型,是指进行科技活动、生产科技成果的物质技术条件以及产生出的阶段性和最终性科技成果本身。
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不仅仅要有人才保障、制度保障,还要有市场的保障,应当确保有市场机制的参与,市场经济是各种专有经济资源通过市场不断交换的经济。这一特点决定了任何资源都是通过市场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和经济价值的。科技资源也是如此,其经济价值必须通过市场发挥,离开了市场,再强大的科技资源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市场定位也就成了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如图1所示,市场机制是科技资源与市场之间的契合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资源通过制度界面与市场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制度界面创造并调整各种交换流,促使科技资源系统内各部分协调发展。
因此,利用市场这一平台能解决科技资源共享存在的信息封闭、封锁的现象。打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相互封闭,使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运作和协调。这符合市场的配置方式主要是由市场机制、利益原则引导资源的配置。
本文提出的科技资源共享信息中介的服务模型,是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为科技资源的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类似现有的科技中介,不同的是它在“委托-”的模式下较为彻底地贯彻了市场机制的利益原则,并通过价格杠杆功能及价值规律的灵敏性优胜劣汰,及时调整科技资源的供给需求。
3 “委托-”下的共享信息中介模型
本文提出的模型中的科技资源共享信息中介机构是盈利性的非政府组织,负责收集和输送共享信息,它的运转完全遵循市场规律,如图2所示:
它需要在传统的科技信息收集与整理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丰富和信息加工技术先进的优势,不仅要做好信息收集加工,更要做好共享信息的分析与传送。
3.1 委托-
委托-理论是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目标是通过考察委托人和人所面临的风险分担、利益分享和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产权结构安排,提供设计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所谓委托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Jensen和Meckling(1976年)将委托关系定义为“契约下,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授权另一个人(人)为实现委托人的效用目标最大化而从事的某种活动”。
3.2 模型分析
如图2所示,科技资源共享信息中介机构是整个模型的核心所在,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是科技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和使用者,与中介机构进行交互,产生信息交流和共享等流程。中介机构经过一番调查后共享信息,将信息传送到有共享需求的双方,并负责资源需求方与拥有方之间的谈判工作。整个过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运作和协调,中介机构企业化、市场化,科技资源采用有偿共享的方式。
市场环境下,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共享信息中介机构间形成了经济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委托-”关系。
・共享信息中介依照市场化的服务方式运作。首先派遣专业人员走访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如图2环节1所示,了解这三者拥有的科技资源的基本情况,并宣传该中介的服务项目。中介机构的主动是该模型的关键点之一。
为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中介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较为深厚的科技背景,专门的咨询知识、经验、技能及创造性,市场观念、系统观念和实战能力,较强的职业道德理念,广阔的视野,通晓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以确保提出的决策建议让对方觉得可信可行。
・若委托方同意共享,并将共享资源的详细资料送到共享信息中介,中介的专业人员收集分析资料进行市场调查、资源价值评估并提供供求信息,为资源需求双方寻找合作伙伴以及组织谈判。基于市场经济的属性,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是委托方,中介是方。他们之间形成了“委托-”关系,如图2环节2所示。
方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信息,通过锌种渠道搜寻可供共享的资源或为委托方的资源寻找共享方。这个环节不仅需要收集国内科技资源的共享信息,也要适当地把触角延伸到国外,如图2中环节3所示。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将共享信息传送到国外,以便国外的中介机构帮助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以便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全球化运营的科技共享信息服务体系,为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共享科技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
共享信息中介构建自身的网络服务体系应考虑国内网、国外网两大部分,建立科技共享信息的网络服务系统,以实现境内境外服务的对接。应当集合国内非公益性共享信息、在华跨国中介及国际互联网提供的共享信息,建立数据库,实现网络化协作,以提高中介的运营效率。同时,应用互联网征询和共享合作的有关项目、业务的供给与需求信息,实现虚拟空间中不同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对接,提高中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如图3所示:
・如图2环节4所示,方为委托方寻找到共享对象,委托方从方获取共享信息并同意资源的共享,需到机构的办事处与专业人员签订最终的服务协议,形成真正的委托――关系。
协议内容包括:机构根据委托方的情况,协调资源需求双方间的谈判。机构的专业人员经过一系列评估后,提供一个共享费用额或是利润额供委托方参考。机构评估前,委托方先提出共享的费用或利润数额,作为方服务的目标。在委托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方评估后得出的共享费用
额或利润额与委托方之前指定的可能存在差距,最终需依据双方的费用及利润方案折中达成协议。
・资源共享双方通过科技共享信息中介机构达成一致的意见后,可以正面交接手续,并依据各自的情况协调资源共享的进度和其他的细节。这个过程遵循协商契约原则,共享双方经协商确定共享协议的具体内容,之后共同履行。
方向委托方收取中介费用,主要依据经济学中的激励机制。举例详述如下:协议中委托方事先为机构设定一个工作指标,确定委托方租用某种资源给付费用的最高数额为1000元,中介机构收取固定报酬500元。若机构超额完成计划,为委托方找寻到另一种同样的共享资源,共享费用只有800元,则委托方以节省出的金额200元为基数给机构一定比例的“提成”,即利润分享;另一种情况,委托方租出某种资源需要收取共享费用1000元,给付机构固定费用500元。在机构超额完成计划的情况下,委托方可以收取1500元的共享费用,此时委托方除给付500元的固定费用外还需从差额500元中按一定比例“提成”支付给方。
即机构除了向委托方收取固定费用外,还可以委托方的差额利润为基数提取另一部分的报酬。这是一种激励过程,督促机构为委托方的利益而努力。机构表面上看似是为委托方谋取最大的利益而发挥作用,实际上方的最后终目的是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市场利益,这符合市场规律,利益驱使方的专业人员尽可能地为顾客提供最适当的共享决策。
・整个过程中,方应当保持独立性与专业性,为客户服务诚实守信,只接受力所能及的工作,不以自我标榜的方式作广告等。如果资源拥有方较为分散且是独立的个人,中介机构可能比较被动,无法如上述先派遣人员上门造访了解共享信息。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塑造服务机构的文化,树立服务品牌,增强科技共享信息中介机构的影响力和无形价值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与发展。
・模型中的方单向收费,主要向委托方收取费用。方为委托方找到的资源需求方或供给方,出于鼓励的政策,服务中介不能向他们收取费用,甚至要制定合适的奖励政策,鼓励对方更加乐意配合提供共享信息或主动到机构登记共享信息。即委托方B委托方c寻找某种资源,如果A的资源能满足B的需求,此时服务中介只向B收取费用。
如果资源持有方A和资源使用方B利用各自的科技资源优势开展合作研究的共享活动,双方共同享有合作研究产生的成果及效益,即合作研究性的共享,则方可以双向收费。另一种情况是纯粹的交换性共享,资源持有方以对等的原则,互相从对方获得取各自所需的资源进行共享。这时共享双方既是资源拥有方又是资源使用方,双方为满足各自的需要,遵循等值交换的原则,相互从对方获取所需资源。这种情况下,方的中介费用也是双向收取。上述收费方式会促进中介机构努力为双方寻找更多资源共享的契机,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共享的范围。
对于某些不具备直接共享条件的资源,或应使用方的要求需对资源进行再加工的,资源拥有方可以向使用方收取材质费、人员工时费、设备使用费、包装费、运输费等。
・委托方不论是租用资源还是租出资源,考虑到科技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以及委托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协议中预定的共享期限不超过一年,一年合同期届满前,委托方可以先再次委托中介找寻共享利润更多或是共享费用更少的另一方。
上述模型中的共享活动是有偿共享,关键环节是共享利润和费用的确定,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共享的进程。采用有偿共享的方式可以调动资源持有者共享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共享意识,最终达到共享双赢的局面。有偿共享是市场机制运作的一个最好体现,在共享价格的驱动下,驱动科技资源向效益高的部门、高校或是企业流动。通过价格杠杆功能,让科技资源共享遵循价值规律的灵敏性优胜劣汰,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及时调整、协调,加快科技资源的共享速度。
篇12
社会支持在人类社会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了,然而,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科学的专业术语被正式提出来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心理学家在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的概念,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当时的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社会支持的内涵:一是从功能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二是从操作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社会支持一词的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同一门学科的内部并未达成共识,社会学家、社会精神病学家、流行病学家、心理学家等都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阐释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学家林南综合了众多学者对社会支持的讨论给出了一个定义: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感受,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资源的利用,将个人的发展与适应性问题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认为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是相互作用的,个人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通过设定一系列的行为模式,可为个人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提供一定的支持。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中的环境理论与社会支持理论在外界对人的影响上持有相同的观点。环境理论认为,环境决定人的主观世界,能够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强调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要在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下研究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创新
人的发展是教育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辅导员之所以要重视社会支持理论,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对既有的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工作对象——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巨变的形势下所发生的几点显著变化。
一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带来的大学生成长趋利化。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交换,就是为了赢利。只要不违法、不违背职业道德,逐利思想在市场行为中应该说是合理的、积极的。但若任其膨胀,扩大到非经济领域,成为社会的一般价值取向,就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而对大学生所进行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要树立为国家、为人类奉献自己的远大理想。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价值取向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是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模糊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合作与交流在积极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创新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文化选择、价值判断以及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着影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在一些学生中蔓延。这些学生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缺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社会责任感淡化。
篇13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商家与买家的狂欢背后,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也在悄无声息地或明或暗地作用于全程。
一、“雾中看花”――网购迅猛发展的背后:大众经商避害趋利寻空间
中国网购发展举世瞩目。仅从网购交易量上看,2009年是2500亿元;2010年达到5231亿元,占世界网购交易量的40%;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购交易量达到3500亿元,预计全年交易量能占世界网购交易量的20%。网购能迅猛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建立并提供网购平台的商家抓住机遇,适应大众商业活动的变化和需要,是关键因素。但是,伴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大众商业心理与行为演变则是起到网购迅猛发展的决定作用。
人类社会中的商品经济活动,有着避害趋利,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本质属性。中国网购立足于地广人多、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和观念发展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由于受到众所周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国内滞涨经济形势的影响,增强内需消费成为共识。但是,现实社会中传统的实体商品经营有其局限性,商业活动范围、商品销售环节税费叠加、商业经营规模和地位优劣不同等,导致个体商业经营缺乏公正与规范性环境,因此,其竞争也非常激烈,举步维艰。这些因素客观上促使大众商业活动快速趋向网络平台。
在网络商业资金与商品安全能够得到一定保障的前提下,网上交易成为比现实交易更易于经营操作和获取利润的方式。因此,更多的人把安身立命、创业发展的起点转移到网络,更多的人在经营实地实体商业的同时又开辟了网络销售渠道;更多的人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二次创业,更多的人在网购消费中享受到未曾有过的实惠、便利和满意。
网络是新崛起的传媒,其信息交换的及时性、大流量、覆盖度和诱惑力等,有独特之处。网购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销售与消费理念,能充分利用并创意出某种商业氛围,适应特定的消费群体与个体的文化心理需求。例如,网络商家巧妙利用当下正趋于热捧的人造节日――“光棍节”,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将“光棍需要购物狂欢”这样的消费心理导向社会,指向使用网络工具的主力军、最大的消费者――独生青年群体,从而借助“拉动效应”之手,疯狂吸金。
二、“镜花水月”――网购天价交易额的背后:商品价值规律被丢弃
淘宝商城为期一天的全场半价促销,累计交易额突破了33.6亿元。淘宝商城对每笔交易至少要抽取5个点的交易提成费,至少总共提取1.68亿元,这还不包括商家付给淘宝商城促销广告的费用。淘宝商城在这次网购“狂欢”中确实狂欢了一回。但对于参与其中的淘宝个体商户而言,5折的销售价格,又能有多少利润可言呢?
传统的书本上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表述,其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这也就决定了价格应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不能无节制地上涨下跌,也就是说价格要由价值所决定,受价值制约。换一种表述,即商品的价格总是在供求关系调控下能够围绕商品的价值而上下波动。
参与淘宝商城的个体商户,其销售的商品价值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半价折扣促销,所能获取的利润微乎其微。这种几乎是无利可图,还要付出促销工作量的网购交易为何又能吸引如此之多的商家踊跃参与,乐此不疲呢?
淘宝商城中参与半价促销活动的商家,有40%左右经营服装商品。由于服装产业成本计算的透明性较低,可控的利润空间较大,因此参与这次活动的服装商家,或许能成功借助活动依旧盈利些许,心满意足。比较而言,那些成本计算相对明晰、利润空间不大的商家竟然以价换量,如果走的是薄利多销之路,打的是数量优势之牌,蝇头小利知足常乐;如果是勉强保持收支平衡,参与目的只是单纯通过增加销售量,在淘宝网销售量的排行榜上提升位置,给买家以感官印象,以后再来光顾自己商店,这是广而告之,等待运气。
对于一些小商家,客户有限,如果因无利可图而放弃参与,那么将面临客户失散,人气不见;如果迫于竞争的无奈,不得不参与折价销售,例如,3C电器(计算机产品(Computer)、通讯产品(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等。
由此可见,在淘宝商城33.6亿巨大的网购交易额的背后,存在着三层情境与情态。一是淘宝商城抽取至少1.68亿元的交易提成费,可谓“天堂光棍”。二是淘宝个体商户5折销售,微利收场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谓“人间众生”;三是淘宝个体商户5折销售,无利亏本者,则是哑巴吃黄连,“地狱小鬼”。无论是哪一层情境,都难以反映出其商品的真实价值量。这种难以反映商品真实价值量的价格折半“跳水式”下滑,虽然呈现出短暂的交易盛况景象,但不足以说明网购市场上内在的正常供求关系,却足以证明网购交易存在表面虚假繁荣。
迅猛发展的网购浪潮,涌动的是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深水。而百年一遇的“光棍节”则成了人为转动的螺旋桨,推波助澜,搅乱了潮流内在规律。大浪淘沙,谁都想从中捞金拣银,但是,除了淘宝商城一家的钵满盆溢,构成淘宝商城的主体经营者――个体商户,失去“光棍节”一天的瞬间光鲜,他们以微利甚至赔本为结局,唱响了宛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虚幻之歌。
三、“昙花一现”――低价短期刺激的背后:商品供求规律被忽略
淘宝商城采用全场半价的微利赔本的做法,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大型的B2C(Business-to-Consumer)商城之一,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于是,与淘宝商城类似的大型B2C商城,例如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也都加入了低价折扣促销活动。大量商户的卷入,推大促销浪潮;大量网购消费者的吸纳,形成交易规模最大化。
上述观点,其核心在于“大型B2C商城,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对此,我们所要质疑的是,既然称之为“商城”,盈利且最大化盈利是预期目标(不是目的,因为目的含有无偿或微利服务性,归属社会效益),而预期指标只是为达到预期目标所必需的途径或程序中的一些量化标准,即用户量和交易规模。也就是说,实现了多少指标就能相应达到多少盈利目标。因此,大型B2C商城的最重要指标是用户量和交易规模这样的表述没有错,大型B2C商城的最重要目标是通过推大用户量和交易规模从中抽取门户费、技术费、交易费等,进而达到盈利水平最大化――这样的表述更没有错。
显然,淘宝商城等是以“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为广告,充当个体商户与网购消费者的中介,借“光棍节”的“光辉”,采取半价折扣的促销手段,达到了最大化提取交易费这一盈利目标。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大规模低价促销活动容易使消费者养成依赖于低价促销的习惯,使消费者形成等待低价促销才愿意下手购买的消费心理定势与消费行为习惯,以至于网购平台出现不促不销的局面。相对于实地实体商业活动,网购形成交易低迷状态将面临“人气”恢复的更长周期,要么更换商品,要么空手退出。
从供求规律的角度分析,大型B2C商城主导下的低价折扣的促销方式,最终会呈现单方面一边倒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抢购商家的商品,商家通常会出现断货情况。表面上看卖方市场一片繁荣昌盛,实际上卖家是无利可图。若是消费者习惯且依赖于这种低价折扣的促销方式,那么平日正常营业时,商家的大量存货无人问津,只能被迫通过促销活动低价销售。这种由大型B2C商城决策与管理层单一导向而卖家毫无自的网络经商模式,必然会倾斜成表面上追求用户量与交易规模的买方市场,实际上是大型B2C商城为最大化抽取交易费等达到独吞商品再流通环节的增值额,这是大型B2C商城借外部环境变化乘机对内部商家的巧取豪夺,反映出商品供求关系的严重扭曲。毫无疑问,这势必造成网络商业活动不公平交易和不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供求规律,遵循商品的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趋于平衡的客观必然性。我们不需要一时让利赔本的短期刺激来忽略或掩藏真实而持久发展的供求法则。
四、“争奇斗艳”――商家相互血拼的背后:商品竞争规律被误读
比较去年,今年“光棍节”期间的折价促销活动,不再是淘宝商城一家的“独舞秀”,众多的电商粉墨登台,群星闪亮。除了淘宝商城的全场半价外,京东商城不甘人后,对所有供货商下达“光棍节”当天,促销力度不低于淘宝商城的指令;同时,当当网在数码领域展开了“光棍节”的让利“斩首行动”;百度旗下的乐酷天召集数千家知名品牌,共同推出“1元疯抢”、“30元包邮”以及日韩产品、手机数码、家用电器、品牌服饰等十大专区,均以6折优惠进行促销。此外,苏宁易购、凡客诚品、一号店、麦考林、梦芭莎等知名电商也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借助电商网购交易平台参与促销活动的商户,依旧愿意在微利甚至赔本的情况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商品和品牌进行宣传,体现出个体商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互不相让。
商品竞争是商品生产者或需求者之间进行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形式。毋庸置疑,商家之间依法、合理、有序和正当的竞争,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网购规模及其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各商家综合能力,有利于增强同类行业、同类商品的竞争力。
但是,此次“光棍节”期间商家之间的竞争,采取了半价折扣促销、血拼争夺顾客的竞争方式。这样自发和盲目性的低价促销竞争,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使消费者习惯于低价促销活动,严重干扰了电商网购的正常经营秩序。
如何把握好竞争尺度,如何展示商家自身的积极、正面、健康的经营理念,如何宣示商品的本质精神,如何利用正当的竞争手段激活消费潜能而又不给消费市场留下弊端等,这些都是网络商家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五、“花红还得绿叶配”――网购虚拟盛况的背后:置于法规而后生
电商网购交易虽然是新兴的特殊商业活动,有其尚未明了的新问题存在,但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必需正确认识、有效利用。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科学务实的态度,遵循并利用好商品经济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才能实现网络商业攸关方的多赢局面。
首先,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研究网商活动,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务实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和不断累积经验,抓住本质问题,重视新生事物,提出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
其次,职能部门应依据现有法律,结合国内外网商发展情况,尽快制定并出台较为成熟并不断完善的网络商业法律法规,保证网商活动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使新兴的网购经销有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再次,一个大型B2C商城的管理运营不能没有内外利益关联方的有效监督和制约。网商法律裁定、政府调控指导、行业对等规章、用户协议兑现、从业道德评价等。其中,规避大型B2C商城垄断,以保障主体商家与消费用户的合法权益应当成为重心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