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篇1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基地农产品产量、品质与基地资源利用率,2011年累计投资191.2万元进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

1、项目新建连栋大棚31280平方、喷滴系统82亩,实施连栋大棚建设可以有效改善生产条件,进一步增强抗涝抗旱能力。根据农作物生长特性和种植季节,巧打农作物的时间差和空间差,采用大棚育苗,大田移栽,进行包心菜、西瓜、玉米等作物套种栽培模式,有效利用平面、空间和温、光、肥资源,同时可有效节约用水,保证作物供水均匀及时。利用滴灌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农业用水,保证农作物和果树供水均衡及时。

2、探索并推广农业资源循环模式两套,一是推广使用杀虫灯,利用诱虫灯诱捕昆虫,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同时昆虫蛋白质含量很高,将诱捕来的昆虫放于鱼塘、鸡舍,充当饲料,喂养出来的鱼、鸡等农产品肉质鲜美,风味独特,品质大大的得到了提高。

3、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农业废弃物回收,将田间塑料薄膜、农药瓶、袋等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全部回收处理。落实绿色生产管理制度,清洁生产。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为城乡居民提供绿色生态、质量上乘、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4、研究推广蔬菜-果树套种模式3套(梨树-毛豆、桃树-花菜、樱桃-毛豆、)通过果树-蔬菜套种,不仅能打破果业生产的单一化“以短养长”解决资金回收问题,还可以“以耕代抚”促进果树生长和早挂果,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5、引进蔬菜新品种10个,如番茄新品种粉娘、黑珍珠、夏日阳光,胡萝卜新品种牛顿、尼丽克斯、娜亚瑞特,孢子甘蓝地宝,汉斯沙拉生菜,苤兰新品种孔玛、克沙克以及结球茴香罗娜多等。

三、项目投资概况

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88.8万元,实际投入资金425.5万元,其中:新建连栋大棚31280平方,投入资金391万元;喷滴灌82亩,投入资金19万元;杀虫灯23台,投入资金2.76万元;粉碎机1台,投入资金1.1万元;割草机2台,投入资金0.34万元;新品种蔬菜种子2.6万元;发酵池4个,投入资金4.2万元;农电设施完善投入资金4.5万元;其中发酵池与农电设施完善为自建项目。

四、项目管理情况

1、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成立以项目主持人施秋琴为组长的实施小组,主持全面工作;蔡明焕任副组长,负责引种与产业化技术推广;生产经理施兴华负责具体技术实施与管理;钱惠文负责项目资金管理;赵晓光负责项目档案收集与整理。

2、项目资金由公司会计钱惠文保管,具体资金分配由项目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公司财务制度健全,做到专款专用,并订立了相关的财务制度,计划管理,控制使用。

3、为规范项目管理,项目组安排组员赵晓光负责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内容包括项目申报文件、投资计划下达文件、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施工合同、工程预决算资料、田间档案等相关材料。

4、项目建设过程中组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管理规范。做到产前科学规划、产中合理实施、产后认真总结。

5、技术管理:

(1)严格生产规程

公司已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制定严格的绿色生产栽培技术规程,提倡使用有机肥,逐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的综合防治病虫害措施,推广使用太阳能灭虫灯杀虫技术,使农药使用量减少60%以上。

(2)产后分装销售

为搞好蔬菜销售,实现蔬菜商品化,制定蔬菜产后处理规程。对蔬菜产后的清洗、分级、去杂、包装、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作出规定,进一步提高蔬菜的商品性。

(3)带动菜农实现“六个统一”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菜农生产。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购买投入品、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统防统治,100%土壤培肥、100%实行订单生产,保证了基地优质蔬菜的供应。

6、实施人员

本项目实施由公司总经理施秋琴担任实施小组组长,蔡明焕担任副组长,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实施小组,并聘请杭州市农科院张雅和义蓬镇政府徐友成作为本项目的技术顾问和指导,确保项目高效有序运行。

五、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通过该项目建设,改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现状,通过合理轮作套作,提高了园区蔬菜生产能力,结合太阳能杀虫灯的应用,从源头上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安全生态的蔬菜产品,确保“菜篮子”供应。

2、生态效益:通过杀虫灯的应用,明显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篇2

一、前言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快速稳健发展之路。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利用好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水利建设

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合理配置交通、水利等多种资源,,能够全面协调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形成林木、果树、鱼类、畜禽、农作物和农产品加工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生态农业的作用极为重要。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健全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那么必然就会造成旱涝现象常发,洪涝灾害会造成降低土地利用率、传染病流行、粮食绝收等问题,干旱缺水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严重、草原退化、树木干枯等问题。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现状。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农业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奋斗目标,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同时,生态农业建设是以产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生态农业的标志就是通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来体现,加强农产品加工、经济作物、粮食生产、水产、畜禽等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就极为重要。那么如果想要加强绿色农业生产,那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够减轻农业用水污染, 切实改善土地退化现象, 有效避免土壤盐碱化及荒漠化, 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生活的安全。

三、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1.强化各水利站所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责任意识

凡是在各水利站所辖区内新建的水利工程,当地水利站所要无条件的协助施工队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发展工程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水利局质监站或水利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及时制止和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便于今后工程移交当地站管理后少出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同时,各水利站所要全面掌握辖区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既要向当地党委、政府,又要向县局搞好服务,提出本辖区内的水利发展思路,供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

2.严格按照合同施工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务必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方针,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认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山村“饮水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务必做到办农民之所需,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用民主来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必须充分认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成立专项安全管理机构,认真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坚决克服消极厌战情绪和轻视麻痹思想,努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从安全帽、网罩、接电、现场布置、防火防雷、特殊工种、特殊施工、高空作业、机械设备、警示标志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和具体的规定,在检查中整改,在整改中提高,目的是不留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林宏派.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体会[J]. 科技资讯 , 2010,(15):125-128.

[2] 廖冰, 何小洲, 白寓今. 项目经理选拔的一种模型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 2005,(02):133-136.

[3] 方广友, 高建华, 高立山.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 大众科技 , 2005,(05):105-108.

篇3

2.林果生态工程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3.养殖生态工程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型”“、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篇4

岑巩县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的东北角,地处东经108020‘ 40、、—1090 02‘ 07’‘ ,北纬270 09’ 40、、 – 310 54‘之间。湘黔两省三地(黔东南、铜仁、怀化)交界处,是贵州的东大门,东接玉屏县,南邻镇远县,西连石阡县北界江口县、铜仁市,东西长68.7公里,南北宽40.95公里,土地总面积1486.5平方公里,是华东、华南进入大西南的主要交通要道,湘黔铁路、320国道和GZ65(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贵州东联战略的前沿阵地,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县之一。

全县辖4个镇7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3个场(新寨林场、老鹰岩农场、白岩平畜牧场),共计129个村,16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9.6万。

    岑巩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有汉、侗、土家、苗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5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5%。

岑巩地貌为云贵高原向湘西过渡的低中山丘陵地带,具有低中山、丘陵、河谷、盆地相间出现的地貌,100亩以上的坝区68个,其中1—300亩的49个,301—500亩的11个,501—700亩的1个,701—900亩的2个,1000亩以上的5个。全县有大小山头5071个,海拔最高为北部的小顶山1359.5米,最低是东部的陡滩330米,800米以下的山地占78.6%,在221.85万亩的土地总面积中,耕地占10.7%,林地占36.1%,草山占48.3%,水面占1.2%,属八分半山、半分水、一分田的地区, 90年耕地面积17.8万亩。田11.2万亩,土6.5万亩,航片评查总耕地40.12万亩,其中田19.8万亩,土20.2万亩,对农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县境内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极端最高温38.9摄氏度,极端最低-10.8摄氏度,年积温5918摄氏度,降雨量1143毫米,无霜期298天,

水利资源十分丰富,龙鳌河、龙江河、舞阳河河流贯穿县境,有大于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溪30条,水能蕴藏量8.4万千瓦,有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22座,电力充裕,是国家首批达标验收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县,目前境内电网拥有110KV变电站3座,220KV变电站1座,其线路覆盖全县4镇7乡,全部进入国家电网。不仅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给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交通与通信方便 湘黔铁路(株六复线)穿境而过;国家主干道GZ65 号高速公路、320国道、省道岑—石、岑—江公路贯穿县境,乡乡通公路。航空:铜仁大兴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型飞机,距我县县城80余公里,目前已开通贵阳、广州、深圳、重庆等航线;全县乡乡建有邮政所及电信、移动、联通基站和业务代办点,并开通了程控、移动、联通、铁通通讯业务,90%的村接通了程控电话。

县内物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茶叶、优质水果、优质大米,是贵州优质大米基地县,其产品“思州”牌水晶米为贵州的名牌农产品而盛名,畅销广东、湖南、广西、海南等大中城市;思州绿茶久负盛名历史上曾被列为朝廷贡茶,思州剑雪牌绿茶以其滋味醇厚,成色黄绿透亮,芽细嫩均匀而享誉全国,荣获国际名优食品贸易博览会金奖,远销广东、北京、上海等地;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2%。岑巩桐油产量高,质量好,被国家定为出口免检产品,是全国重点油桐基地县之一。草山草坡草质较好,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贵州省生猪生产基地县。

二、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岑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从80年代开始,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科技兴县战略,提出“优一、上二、兴三”的经济发展战略,把农业放在主要地位,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实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使全县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成为贵州省率先越过温饱线的6个县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末,岑巩县编制了2000-2050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且开始实施,经过10年来的建设,岑巩县生态农业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农业生态大环境得到改善,农、林、牧产业协调发展。近几年来,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封山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利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沼气建设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我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增加,山地水土流失减轻,特别是生态沼气建设,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民生活燃料,减少用柴林的砍伐,同时通过“三改”和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应用,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截至2009年底,全县完成建池10250口。

(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主导产业已经基本形成。

经过生产和市场的考验,我县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已基本形成。全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由小到大,从保障本县供给已转向外销,面积由2000亩扩大到1万多亩,2009年已突破1.4万亩,产量已过260万公斤,除自销外,外销达250多万公斤;优质稻产业化建设也逐步完善,2009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产优质稻谷2.4万吨,无公害大米“思州”牌水晶米外销到广州、珠海、南宁、海南等沿海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优质油菜产业化逐步扩大,2009年全县种植“双低”油菜面积达4万多亩,产量达320万公斤,其主要推广品种为油研九号、贵杂4号、油研10号、黔育18等优良品种,产量和质量比前几年有明显的提高;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全县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3万多亩,其中优质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建设达300多亩,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5万亩,马铃薯鲜薯销往湖南、广西等省外市场约1.5万吨;优质果品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 全县文旦柚面积已发展到0.4万多亩,年产量达1.6万吨左右,金秋梨面积达0.5万多亩,产量达600多万公斤;县市场销售依然看好;优质烤烟、优质茶叶近年来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产量和质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思州”名优茶在国内国际都颇有盛名,其市场销售供不应求。总之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三)种植、养殖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

根据我县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异质性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在产业结构上实现区域化布局,连片规模发展,按照公司(或者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组织生产。如沿龙江河两岸,水源条件好,交通便利农户经济基础好,主要以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为主;平庄、凯本、天马、天星、羊桥等乡镇的主要坝区,适合种植优质水稻,以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为主。天马,凯本,客楼等气候和土质适合烟叶生长,则以发展烤烟为主,思阳、大有、新兴等城乡结合部、人口密集,以发展蔬菜水果为主,以满足城镇人口生活需要。

(四)农业种植耕作制度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合理的轮作换茬,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如推广旱地绿肥和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所采取的各种农业综合防治措施,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农田小气候,促进再生产效益的可持续。

(五)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逐渐降低,病虫综合防治率、农膜回收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都在不断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岑巩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四是从事农业生态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许多需要开展的项目未能及时开展。 

四、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按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好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三).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岑巩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原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和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果(粮、蔬、茶)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收增效。 

(五)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之源,要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网络,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搞好生态技术培训,推广关键技术,为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最终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篇5

2013年2月,国家农业部印发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提出了示范基地创建工程、知名品牌创建工程、支撑体系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培训工程、乡土文化挖掘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六大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将直接关系到现代休闲农业与旅游、养老的协调、持续发展,做好休闲农业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尤为重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针,我们在调研、总结部分休闲生态农业区建设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休闲生态农业区的住宅规划设计提出如下几点认识和建议,供参考。

一、对整个休闲农业区进行深入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

对当地原有的住宅和历史遗迹进行勘察、统计、规划,有计划地进行修缮保护,尽可能地维持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保留传统乡土文化特色。对新建功能区既要考虑到现代休闲农业生态园的生产和经营发展要求,又要考虑到每个功能区的设计要舒适、美观、经济适用。

二、尊重休闲农业区的地理特征和周边生态环境,环境与设计相融合,实现天人合一

我们要充分借助当地的地理位置,顺其自然,因势设计,让建筑设计充分体现、发挥休闲农业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本着节地、节能、节俭、保护环境的原则,就地取材,尽量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这既减少耗材和运输困难,又降低工程造价。在设计中,让产树木的地方多用木质结构,产竹子的地方多用竹质结构,多石头的地方多用石质结构,尽可能地发挥材料学、力学、美学的特殊功效,实现建筑设计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

三、休闲农业区的房屋设计尽量以一层或两层为主

低层建筑有利于与休闲农业区相互协调,不显突兀。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错落有致,凹凸结合,既美观又方便休闲娱乐。房屋外墙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尽可能反映出乡土文化的色彩,体现休闲农庄的乡村特色。我们应尽量使用开敞的门窗,运用简洁明快的色彩和处理手法,使住宅立面的造型既具有浓郁的乡村风情,又颇具新农村的时代气息。

四、休闲农业区的住宅屋顶设计尽量以坡屋顶为主

我国位于北半球,大多数民居以坡屋顶为主。坡屋顶既有利于排水,隔热,冬暖夏凉,又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原来在城市建的平顶居民楼,现在为了冬暖夏凉,很多又改成了坡屋顶。为了更讲究实用美观,休闲区的住宅屋顶可做成前平后坡相结合的屋顶,这既方便游客上去观光赏景,又可以消夏纳凉,甚至可以在上面举行小型消夏聚会。坡屋面对应的女儿墙,在设计上要相互映衬,合理美化,以减少平屋顶部分的突兀感。

五、休闲农业区的住宅最好设计成传统的天井式院落

天井式(或称内院式、内庭式、中庭式)院落设计在各住房中间,既可为多个住房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还可为休闲观光的旅游者提供一个个公共活动交流的区域,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井周围的住房应布局合理,设计上一部分家庭式的住房,厨房、卫生间、客厅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各住房之间尽量减少相互干扰,方便游客、老人生活。

篇6

2.农业生态建设政策对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退耕还林是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一次较成功的实践。该政策因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优先的原则;以对农民提供粮食、现金、种苗补助的利益诱导方式代替行政命令;补偿内容简单、具体且透明度高;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及有《退耕还林条例》的法制保障,从而使该政策表现出了以往政策所没有的一些特点。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截止到2000年,已在全国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及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来看,发展生态农业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选择。未来政府的支农政策中,将更加突出支持生态农业建设。

另外,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生态移民是完全由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项目。生态移民使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解决了农牧民对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依赖。但移民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帮助农牧民建立起新的、可替代的收入来源,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对农牧民的补偿除了移民搬迁费外,还应有生态补偿费,以确保生态移民工程的可持续性。

3.农业生态建设政策对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退耕还林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抑制了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政府以经济价值而非生态价值为补偿标准,使农户对生态服务市场的供给意愿不强,供给能力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中的公共支付仅是对农民的经济补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因为生态环境服务价值难于计量和货币化,生态补偿支付中机会成本几乎成了唯一现实的衡量标准。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国家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的资金总共36.5亿元,年均12亿多一点,这个12亿仅是当年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价值,远远小于该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价值,由此带来了补偿额度偏低、补偿期限短等问题,导致一些地方种苗质量无保障,苗种选择上农民或牧民大多选择用材林或经济林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提出的生态林比重不低于80%的政策。另外,公共支付有可能伴随的乱收费、寻租腐败、资金在支付体系中大量流失等问题更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对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

3.2政府支付标准较单一不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生态服务市场价格,也降低了对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政府对农民单一的补偿标准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不利于生态服务供需双方自由进入市场,根据市场环境确立公平合理的价格。这种缺乏价格激励的机制不利于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同时,单一的补偿标准也容易使市场或私人部门产生生态建设工程是政府的事,应由政府进行合理购买的心理,降低了对生态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

3.3政府购买模式中缺少服务提供者和受益者的积极参与,使双方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态环境服务的意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缺少农民积极参与的机制。退耕还林文件中虽提出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但据陶然等对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前期工作方面,绝大多数农民(约占79%)反映,虽然政府作过有关的动员工作,但却没有向他们征求有关工程实施方案方面的意见。退耕样本户中绝大多数农户在确定退耕地块、退耕面积、退耕地上种植的树种等方面也都没有选择权。缺乏平等谈判的有效参与机制,供求双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态服务补偿的意义,抑制了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篇7

立足我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和较好的农业经济基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围绕《兴化市省级生态农业市建设规划》,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工程,全力推进生态农业市的创建工作,逐步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生活环境舒适化,从而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建设目标

全市生态农业市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立足质量兴市发展战略,遵照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适应性原则,围绕“特色在农、优势在水、发展在林牧”的市情,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循环农业,建立大面积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优质、高效、清洁、安全的外向型、观光型的生态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经过15年左右的时间,根本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蓝天、碧水、沃土”,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真正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人民富裕、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市。

近期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自身特色,以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目标,在“九五”如期实现国家级生态示范市、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加快整体推进生态农业市建设步伐。至*年底,完成土地整理5万亩,土地复垦开发1.2万亩,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80%以上,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达8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食用农产品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率达90%以上,新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工业污水和规模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达标排放,定期进行河道清理,并实行长效管理,基本清除水花生、水葫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力争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村镇绿化率达30%以上。城区推广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农村改厕、改圈达80%以上,并推广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有条件的集镇实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通过环境治理和保护,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三、生态分区

根据我市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全市划分为西北部湖荡生态农业区、中部水产—旱作生态农业区、东部旱作生态农业区以及城镇郊区公路沿线生态农业区。

西北部湖荡生态农业区:位于兴化西北部,包括沙沟、周奋、缸顾、中堡、李中、西鲍、西郊等7个乡镇。该区以发展绿色、生态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流通业为主,重点实施大水面立体开发或保护、水产生态混养、菜渔共作、林牧结合、观光旅游农业等,积极做大林业,加快培植水生蔬菜产业,并以水上森林公园、大纵湖风光、乌巾荡风景区为依托,建成风景秀丽、别具水乡特色和天然情趣的生态湿地农业旅游区。

中部水产—旱作生态农业区:位于兴化中部,包括大邹、钓鱼、下圩、安丰、海南、城东、林湖、昌荣、大垛、竹泓、临城、荻垛、沈伦、陈堡、周庄、茅山等16个乡镇。该区重点建设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立足河岸、圩堤综合利用,加大林网建设,逐步建设成生态功能保护区,大力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观光农业,依托板桥陵园等人文景观以及大面积连片稻渔共作基地,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板桥田园风光带。

东部旱作生态农业区:位于兴化东部,包括老圩、新垛、大营、永丰、合陈、戴窑、陶庄等7个乡镇。该区通过实施稻麦两熟、粮—饲、林草牧复合经营、生态农场等模式,建立生态农场,优先发展畜禽养殖业,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由单纯的劳动力输出和粮食输出向牛奶、猪、鸡、蛋等农副产品输出的转变。

城镇郊区及主要公路沿线生态农业区:该区包括昭阳、垛田、戴南、张郭等4个乡镇和开发区以及市域内主要公路沿线,重点实施蔬菜—猪—沼气—蔬菜良性循环模式、经济作物多熟制模式、林牧复合经营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模式等,大力发展为城镇居民服务的应时蔬菜、花卉、观赏苗木、观赏鱼生产,立足污染源治理,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提高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人居家园。同时,面向城镇消费群体,利用独特的地理地貌,围绕垛田千岛春色,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垂钓娱乐、观光农业。

四、重点工程

1、清洁田园工程。

重点进行土地整治及土地复垦,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农作物新品种,以精确定量栽培为核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和畜禽粪便综合处理技术,规范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强化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2、清洁水源工程。

重点开展河道清淤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禁止作物秸秆下河,及时打涝水花生、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确保水面清洁不污染。

3、清洁家园工程。

科学规划,加快小城镇、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村镇绿化步伐,以户用沼气工程建设为重点,实施农村改圈、改厕,推广以“猪一沼一菜(渔、林果)”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良性循环模式,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及小城镇生活污水综合处理,实现家居清洁化、庭院资源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

4、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工程。

加强农林生态系统、农渔生态系统、农牧结合型生态系统、农产品深度加工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工程建设,改善和美化环境,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建立“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强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增效增收。

5、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控制工程。

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开展耕地、水源质量调查与监测,实行产地质量控制,重视制标、采标和用标,狠抓源头治理,切实加强基地环境保护。

6、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工程。

重点结合村镇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以花卉、果木、养殖、手工业相结合的生态庭院经济,美化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7、景观生态农业观光工程。

以水上森林公园、大纵湖风光、板桥陵园为基点,突出文化旅游、度假休闲的主题,营造独具特色的水乡生态农业旅游。

8、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程。

以引进与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以及生产安全农产品为主要内容,加大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提升农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经营能力,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

五、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强化领导。市里成立全市创建省级生态农业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创建的具体工作。各乡镇、市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并确保人、财、物的落实到位。

篇8

一、地区特点

贵州喀斯特山区是中国西南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贫困人口的集中区,各种环境问题突出,经济落后。基于西部贵州山区的现状,发展生态农业是该地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山区的山地资源不仅丰富且面积较大,森林植被覆盖度大的同时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方面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在西部的山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森林植被覆盖度大的同时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这些特点都使得贵卅喀斯特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发展立体的生态农业。但是,在西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也面临这些问题: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与石漠化问题加剧,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平衡结构。所以在贵州西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顺应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要形成一种共识即发展生态农业应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保护资源的同时使得生态农业与环境能够逐渐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在合理利用再生资源的基础上转化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一方面要促进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循环,同时大力改善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1. 立足于山区现代农业的实际,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原理出发, 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 构建“以生态为基础, 以科技为主导” 发展模式,重点在于首先要在加强技术服务完善的同时提高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其次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调整林业布局。

2.按照农田优化模式的推广,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稳固粮田面积,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种产品,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和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措施来看:一是对作物的结构进行调整。逐步改变品种单一、种植模式的僵化问题,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二是:根据各种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进行合理整合,建立立体的生物农业系统,使各种生物之间互利共生,得到全面的利用。三是:重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一方面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另一方面注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在生产的同时注重环境的治理,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不受生产的侵害。

3.农业集各种效益于一身,产品丰富,资源可以再生,便于多次加工,增殖效应明显,也可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4.促进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以植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无疑是居于关键地位的,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

5.始终将科学技术作为发展山区生态农业的主要力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不断的进行科技学习和科技创新,努力为发展山区农业技术创造出一套新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向当地的农民传授经验和技术,使这些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得以广泛使用和推广,让科学技术真正融入到生产中来,带动生产的飞速发展。

6.发展生态效益型山区文化旅游业,生态旅游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山区旅游资源较充足,有活水的山清水秀、磁山的古老文明、红色革命老区等等,这些都是可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在壮大旅游业的同时还可带动服务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有丰富的资金投入新型农业的发展。

三、资源的开发与保障措施

1.利用山区优势,通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三个层面的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融合和劳动融合的一体化进程。形成互相促进机制。再次是大力的开展非耕地的多样化利用,可将土地进行多层次利用,以此用于解决部分资金问题。

2.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并制定一系列的实施详细新规划,强化目标的责任管理制,从而全面的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

3. 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策略和网络 在建立畅通的通信体系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策略,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各地,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4.建立优质的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二是要使得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保证农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使山区的农产品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能够具有各个层面的技术含量,成为真正科技农业新产品。

5.形成生态保护和治理机制 其一,要建立综合全面的治理和保护机制,不仅在生产中要注意环境生态的保护,在生产前就应对环境进行多方位的评估和分析,在生产后也要跟踪调查被破环的环境是否被修复,从而在使得环境生态和生产相和谐配合发展。不仅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使得环境得到完善的保护,真正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其二,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治理,森林资源和草场的保护、渔业生态的关注,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矿业和企业、破坏农业资源的各种企业,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走出一条“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更多地依赖人的智力、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能力,通过提高人类的知识水平、科技水平、管理机构,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6.以法律为依托建立合法和合理的合作机制,更好更全面的维护西部山区生态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李蕾 丁汉风:德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农业,2002. 6.

[2]刘彦 随吴传钧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 20.

[3]高中琪:《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林业大学2005.

篇9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建设进入新一轮的。作为与东部地区主要交通枢纽,青藏铁路的建设运营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2],与此同时,为实现地区社会经济整体性提高,地区内部铁路交通路网工程建设也迫在眉睫[3]。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农业经济水平较为落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必将成为全国乃是世界关注的热点[4],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解决了因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但就国家、省部级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而言,其建设宗旨是为改善和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发展水平,在这一层面上,原有针对工程项目自身所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保护措施成效略显不足[5]。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和研究较多[6~7],但是关于利用工程项目自身优势开发利用区域优质资源,促进和引导线路周围区域建设持续经济型生态农业方面的工作与研究鲜见报道,而积极有效的促进引导对于区域生态农业转型、实现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仅就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修复过程中有关工程周围经济生态型农业建设引导方面提出一管之见,抛砖引玉。

一、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与铁路工程建设构成矛盾统一体

西部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长距离、带状分布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其受区域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其他工程项目更为明显[8~9]。西部山区普遍具有生态环境脆弱[10]、植被覆盖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风蚀作用强烈、降雨年内分布不均等不良环境特征[11~12],在铁路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阶段都存在着自然灾害干扰的风险[12~13],由此产生一系列附加的环境防护措施而增加工程量与工程投资。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同样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工程占地而降低土地利用面积、生态承载力等指标,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虽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及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种影响,但环境质量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这种负面效应可能是永久性的或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原有水平[5,12,13]。

铁路工程项目面临着来自外部及自身双重环境压力。不良的外部环境影响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而工程本身对外部环境的扰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同样制约着工程建设,而问题的根源是区域环境质量不高、环境容量与承载力低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区域各项生态环境指标成为实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西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条件和问题

经济生态农业水平落后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的关键。农业生产是西部山区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区域交通、通讯闭塞,农产品输出较为困难;生产成本投入不足、产品产出质量数量低,贫困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1];生活、生产能源主要来源于周边林地或灌丛,进而导致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于产生[13];落后的经济水平决定落后社会意识的产生,西部山区人口增长速度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11]。西部山区落后的经济生态农业水平决定了区域居民只能依靠现有山区资源维持生存,当农业生产收入无法通过作物产出质的改变而提高时,耕作面积量的改变就成为原始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进而形成以人类活动干扰为表现的生态环境的破坏[14]。

西部山区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西部山地农业具有与平原、丘陵等地区不同的背景条件,其农业发展系统化建设过程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区域具有适宜某一物种或相似物种生长的优质气候、土壤等条件,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困难条件制约了其生长规模[15],这点类似于一些经济价值高、产量低的物种对其生长环境要求也极其苛刻一样。例如,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区域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257.7小时,无霜期320天,多年平均气温为19.3℃,日照多,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极其丰富,是特质级烤烟种植的理想种植场所,但农业水资源匮乏,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水土流失严重等负面生产条件导致烤烟种植一度无法实现规模化种植[16]。“一江两河”区域同样也存在着相似的特点,区域优厚的农业气候条件适宜某些经济型物种的生存[17],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18],但因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等要求限制了其种植规模[19],导致区域内仍以种植小麦、青稞等耐旱性常规作物为主[11]。

三、工程项目区生态修复保护与开发的一些思考

1.生态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解决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关键

目前在西部经济生态农业生产“非适宜区”之所以生产水平不发达、经济落后,并非其所有背景因素不满足农业发展建设,而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某一水平素质的限制影响了特质资源的发挥,即便这些地区的特质资源往往丰富到了某一物种生长需求的极限。如何将这些“落后区”、“非宜农区”建设成为“良种区”、“优质区”,充分利用区域特质资源解决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也是解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

工程探索、实践与示范能有效破除瓶颈,实现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发展。我们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进行相关基础内容的研究,区域气候雨热同季、光热资源充足,优越的农业气候条件是优质烤烟、蚕桑、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前提,但水资源匮乏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限制了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仅在一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小范围种植,经过与当地居民、政府官员交流、座谈,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建设了“长藤结瓜”、“微型水窖池”等田间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20~21],并通过等高固氮植物篱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并进行了科技示范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推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区域已经形成了以烤烟、蚕桑、甘蔗为主的经济生态农业产业,农户与地方政府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2,13,16]。境内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基本杜绝,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成为维持其经济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而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自发行为。

2.传统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不足

传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方式存在资金来源匮乏、技术相对保守、工程施工困难、示范区选址局限等诸多因素困扰。我们在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开展等高固氮植物篱相关内容的研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植物篱为基础的山区复合经济示范区建设。在近二十年工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偏远山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陷入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目前国内多数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主体单位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也会结合研究课题进行小规模的示范区建设。两者均存在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首先拟建立经济生态示范区的地区多数属于相对贫困、落后的区域,政府部门财力相对有限[22];其次科研院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工作,示范区建设多作为研究基础而设立,这也决定示范区建设规模多数很小。技术上,政府部门多采用学习考察的方式将其他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搬移过来,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抑制因素,进而因效益不明显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科研院校技术实力较为丰富,但工程经验较为欠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结构单元、施工组织方式、资金运用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工程施工方面,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均采用雇佣当地社区居民来解决施工人员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施工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多以追求即时利益为劳动目的,其本身并不具备工程质量责任承担者的能力。因此,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上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况且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本身又缺乏工程监督职能。示范区选择问题上,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局限于资金匮乏多选择一至两处较有代表性地域进行示范区建设。首先通过土地租用的方式从农户手中购买示范区建设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建设完成后交由农户自行管理。期间农户会以农作物损失、土壤扰动损失等缘由提高土地租用成本或迫使施工中断。

经济生态农业的示范建设一直都作为西部山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诸多的不利因素使示范建设过程变得困难和漫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示范作用的效果和最初目的。

3.铁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技术优势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生态农业转型有着积极的作用。西部山区铁路施工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多成斑块状分布在铁路沿线两侧,建设后期生态治理根据临时工程占地性质而采用复垦、绿化等措施进行修复,多以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补偿工程占地为目的。生态修复工程目的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发挥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相对丰富的经济、技术、工程优势。铁路建设项目具体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上,铁路项目投资中具备生态修复专向治理资金,改变原有生态修复措施投资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投入。(2)技术上,铁路设计部门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铁路设计涵盖国内全部和国际部分区域。在铁路设计的同时,涉猎并掌握了国内多数地区乃至国外较为先进的经济生态农业设计理念及方法,且在设计过程中多与科研院校等部门进行合作交流,在生态农业建设设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3)工程上,铁路建设拥有一支优秀且庞大的施工建设队伍,能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思想进行工程实施。(4)载体上,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项目面积大,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条件;位置分散又能起到良好的分散辐射作用。

铁路建设环境保护设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以待生态修复的临时工程为载体,借助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优势,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特点,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1)调查分析沿线农业资源特征;(2)通过走访、座谈及基础资料分析的方法判定区域优势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总结分析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化的瓶颈因素;(3)总结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4)筛选、评价工程技术措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5)提出利用临时用地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工程设计方案;(6)监督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方案实施;(7)建立铁路工程对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8)与地方政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不断完善技术体系。

四、结论

铁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不能仅限于以植物种植。目前铁路工程建设大力提倡进行生态补偿机制,传统生态补偿多采用路基边坡、取弃土场、大临工程表层的植被覆盖。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铁路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相容性,降低了工程建设的生态扰动强度,但沿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并未朝向良好趋势迈进。农业“三料”匮乏、农业水平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多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作用仍在发生,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特别是耕地占用对沿线居民个体的农业生产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短期的土地赔付无法解决土地长期收益断裂问题。因此,铁路工程建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根本上促进和推动铁路沿线的农业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是逐步提高西部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生态保护实体化工程设计是铁路工程生态修复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铁路建设工程的生态修复设计仅限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的,针对工程项目所带来的不利生态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多数并未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工程本身生态修复内容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贡献问题,而这两者往往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有机体,以铁路建设生态示范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反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对于铁路安全运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周期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儒.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9,(2):27-30.

[2]张世聪.青藏铁路通车对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梁书民,厉为民,白石.青藏铁路对城市(镇)发展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06,(4):15-18.

[4]章轲.孙红烈: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不可逆转[J].环境保护,2006,(13):25-27.

[5]吕冬梅,白晓军.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现阶段存在问题的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保护,2009,(36):255-257.

[6]李海峡,马金晔.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195.

[7]谢汉生,李耀增,姜海波.新建茂湛铁路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9,(36):234-237.

[8]邵琳,林柏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漠铁路环境影响评价[J].铁道学报,2009,(5):84-89.

[9]谢永胜.浅谈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J].海峡科学:铁道科技,2005,(9):39-40.

[10]李友根.浅析西部农村环境承载力[J].生态环境,2009,(10):130-133.

[11]马玉恒.西部开发战略下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4.

[12]唐亚,孙辉,谢嘉穗,等.中国西部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J].山地学报,2003,(1):1-8.

[13]唐亚,陈克明,谢嘉穗,等.论固氮植物在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1999,(1):73-78.

[14]刘淑珍,范建容,朱平一,等.自治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环境灾害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1,(2):25-30.

[15]樊勇,李晓思.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矛盾及求解――从发展合理性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9,(5):98-101.

[16]张炎周,等.高固氮植物篱对横断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2,(1):9-14.

[17]杜军,胡军,周保琴,等.一江两河流域作物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1):141-145.

[18]孙维,余成群,李少伟,等.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19]杨本津,刘厚田.”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保护途径[J].环境科学研究,1997,(1):46-51.

篇10

(二)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一方面,生态农产品在内涵上与“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并无本质差别,它不仅要求农产品本身安全、营养,而且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必须符合生态的特点。目前,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领域,在产地环境、加工技术等方面已经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而农业加工技术是实现农业产业链延长的关键环节。洞庭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形成了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农产品有苎麻、棉花、芦苇、木材、稻谷、柑橘、鲜鱼、鲜肉、蔬菜、油料等,但是由于关键技术问题(如畜、禽肉类深加工)没有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滞后,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工艺落后,产品精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只能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部分农产品仍为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力较弱,使洞庭湖区农产品加工业难以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要加快对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安全食品添加技术、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利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湖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三)生态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市场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快速的物流通道,就会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利益增长和新农村建设。按照流通技术的流程功能分,可以将其分为商流技术、物流技术、货币流技术和信息流技术。商流技术是指在商品所有权转移过程中的技术,主要是商品的采购和销售技术,如电子采购技术、品牌营销技术等。物流技术是指服务于商品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中转移过程的技术,主要有仓储、运输、包装、加工、销售、配送等技术。货币流技术是指应用于资金的结算、划拨以及收款、付款等方面的技术,如电子货币、网上银行、自动结算等。信息流技术指用于商品流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传递以及处理方面的技术,包括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商品流通技术应用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如信息采集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筛选技术、信息共享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是,由于受湖区农户文化素质的限制、信息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及计算机应用类技术人才缺乏等的限制,农民获得信息及使用信息的方式仍然十分落后,导致湖区农业生产无法顺利地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经常出现“滞销卖难”现象。

二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库兹涅茨、索罗等经济学家在研究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原因时,都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的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界的共识。同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对相关技术进行整理,可以将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分为四大子体系。

(一)生态农业环境改良技术体系

一方面,积极研究生态农业各环节的单项技术。如作物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病虫控制技术、沼气生产技术、果园覆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堆肥生产技术、免耕少耕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防护林带营造技术、盐碱治理技术、天敌饲养与释放技术等。另一方面,利用生态经济工程学、湖沼学及其相关学科,在水污染治理、土地污染治理、湿地环境生态平衡、洞庭湖防洪抗旱功能恢复、湖区农业种养环境方面,利用生态农业的层级结构,研发和推广改良种养优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技术模式。如段正梁等学者运用灾害学、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将自然灾害防控技术体系中的生态基础性工程(防浪固堤生态林建设工程、草场建设工程、低产芦苇田改良工程等)、生产性工程(特种鱼及产业化工程,畜禽养殖及产业化工程,优质林、芦荻及产业化工程等)、防洪排涝工程(堤防加固、改造涵闸、疏浚河道等)以及灭螺防鼠工程(水利灭螺防鼠、环境改造灭螺治鼠、兴林固沙抑螺等工程)与湖洲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湖洲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了湖草洲畜、禽、鱼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防洪技术集成模式与荻芦洲荻、芦、林、牧、农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抗洪技术集成模式。李景保等学者设计了洞庭湖垸内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和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以上四种模式已在华容县的幸福、注滋口2个乡镇区做了典型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农产品标准化技术体系

洞庭湖区农业发达,盛产大米、鱼类和棉麻。洞庭湖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已形成了粮食、牲猪、水产、棉花、油料、蔬菜、家禽、饲料、苎麻、楠竹、茶叶、柑橘等支柱产业。因此,必须根据洞庭湖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着重研究与推广有利于生态农产品发展的产地环境监控技术、良种良法技术、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及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测技术、绿色品牌营销技术等,从源头上推动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从技术上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障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安全,从而达到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目的。如平江县中南有机茶生产合作社通过统一的技术培训、统一良种茶苗和生态农药与器械的供应、统一产品开发、统一组织产品加工销售等做法,已经把3000多亩茶园的60%发展为有机茶。

(三)电子信息技术体系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农业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说离不开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环节,需要通过网络搜寻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搜索技术、信息筛选技术及信息共享技术等让市场信息精、准、及时反映给每个农户。在农业生产、加工的产中环节,可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依靠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电脑控制,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水平。如长沙县春华镇西瓜基地、株洲县设施农业建设基地等这些设施农业的发展为湖区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农业生产的产后环节,可运用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技术、电子交易平台技术等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改进农产品的交易方式。

(四)循环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技术,实现“变废为宝”。洞庭湖区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污染表现为上游的工业点源污染及湖区内部农业面源污染,所以要重点突破对工业和服务业排放于农业和农村的废物、农业自身排放的垃圾、农村与城镇生活垃圾再回收利用的循环技术的开发,实现城乡社会的生态互动与和谐发展。具体可包括:第一,农田循环模式。如秸秆堆肥回田模式、稻-鸭模式。这类循环模式简单易行,应首先在湖区得到广泛推广。第二,农牧循环模式。如猪-沼-果模式、鱼一猪一草模式。目前湖区已经广泛推广和应用了沼气技术,所以可在沼气循环模式当中重点开发其它能够实现农牧生态技术循环模式。第三,农村循环模式。如卫生厕所和农家肥堆沤回田模式。第四,城乡循环模式。加工副产物利用模式、城市有机垃圾利用模式。通过利用和结合传统技术及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循环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内部、农村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生态循环。

三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思路

(一)加大对湖区技术项目研发及资金投入

首先,积极鼓励省级高校、科研院所及地方龙头企业申报有利于攻克湖区技术难题的项目。重点开展有利于湖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区域性重大应用技术、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积极引导地级市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的研究。其次,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业科技开发,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独立或合作创办农业科研机构,鼓励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合作研究开发等形式从事农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使企业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促进多主体、多层次、分工有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加快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再次,健全湖区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技项目支出占农业财政支出的比例;另一方面,引导和建立高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的融资平台。可借鉴目前长沙市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模式,湖区发展前景大、效益好的农业技术项目,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牵头,对其进行项目评估,并提供一定的风险资金进行项目担保向各大商业银行机构贷款,以解决农业技术开发前期的资金问题。

(二)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根据湖区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开展高校特色教育,大力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首先,在教育助学方面提高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如学费减免、贫困助学、助学贷款、提高研究生科研补助比例等。比如将师范类专业毕业后支农的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经验借鉴过来,探索农业类院校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学费减免政策。其次,创新农业类专业高等教育。结合地方实际,开展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课程教学。再次,拓宽农学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途径,如国际交流、校企联合培养、地方政府选拔人才送读等方式。最后,逐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具有农业技术研究资格机构的科研项目与湖区涉农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科技示范园区对接,高校的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贫穷社会农民接受一种新农业要素的速度取决于采取和使用该要素的有利性,有利性取决于价格和产量及采用新要素的成本。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并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根据湖区产业结构需要,科学选拔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逐步形成以高校、农业科技园及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研发部门的技术人才为技术传播主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民专业大户为科技传播中介,广大农业产业工人为服务客体的一体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通过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产品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一样具有效益的外溢性特征,要积极探索各种途径降低农户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成本,提高生态农业技术的传播速度。如降低农户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风险,建立生态生产行为的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农机具的价格补贴比例、提高农业科技示范补贴等。

(四)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在农业生态技术模式中,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机、水利、林业等多个单项技术。不同部门的技术之间是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共同应用可实现“1+1>2”的生态效果、经济效果及社会效果。但从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来看,农业部门各级科研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规划。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在湖区生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建立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及其它涉农部门组成的农业科技协商制度,强化对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加快农业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篇11

3.将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去,建立市、县(区)污染防治基金和监督管理能力专项经费。由市发展计划委、市财政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4.认真实施《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各项污染物控制在省下达的总量目标之内。由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二、生态保护与建设

5.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以年3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省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为指导,组织实施食品环境安全工程、水环境安全工程、蓝天工程等生态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力促生态农业和生态产业初具规模;、、沭阳三县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县继续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年全市及各县基本达到全国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指标,并于年以市、县为单位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由市环保局、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工程。启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计划,编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健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成土地权属,完善办公、保护、科研、宣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年实现湿地自然保护区升级目标。由县政府、市环保局负责。

7.生态功能区创建工程。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编制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通道及调蓄水库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年建成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年前建成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全市受保护国土面积达到10%以上。由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水产局、市林业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8.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发挥3443亩核心区的带动作用,加快示范区内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和实施示范区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加强生态农业项目的引进,改变园区现有的种植和栽培模式,逐步向有机农业转变,实行作物秸秆全量还田、畜禽粪便通过沼气肥田的沃土计划,把示范区建成“上无黑烟、下无污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园。由示范区管委会和、城区政府负责。

9.园林城市创建工程。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以上,全面达到《省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并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由市建设局和、城区政府负责。

10.国家级、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程。“”末,建设市级生态农业示范村5个,生态农业示范县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1个。全市建成省级或市级绿色社区20个、环境优美乡镇4个、生态村10个。由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11.秸秆综合利用及资源化工程。强化秸秆禁烧的管理,杜绝夏收、秋收留高茬收割作业,积极发展食用菌生产,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畜技术,实施秸秆过腹还田。制定鼓励和扶持政策,发展利用秸秆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手工艺品等产业,促进秸秆资源化。“”期间各县推广秸秆养畜示范点不少于3个,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由市农业局、市农机局、市经贸委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12.农药、化肥减量化,畜禽粪尿资源化工程。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17种高毒高残留农药,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等品种不得使用或限制使用甲胺磷、久效磷等28种农药;积极推广优质栽培技术,改革种植制度,通过合理轮作,减轻病虫危害;建立健全病虫测报预报网络,制定主要病虫在不同作物上的安全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提高防治效率;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积极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建设畜禽沼气池1000个,进一步提高畜禽粪便处理和综合利用率。“”末全市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50%以上,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分别低于3.0、280公斤/公顷,畜禽粪便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达90%和50%以上。由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13.节水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农业上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作为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重点发展防渗渠道,扩大节水工程控制面积,推广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加快推进2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节水灌溉示范园建设,进一步降低农业用水比重;工业上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节水工业生产技术以及中水回用技术,不断提高工业重复和循环用水量,创建节水型工业;推广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技术,开展城市中水回用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水价调节作用,用市场机制促进和实施节水工作,创建节水型城市。至年全市单位GDP耗水控制在400立方米/万元以下。由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物价局、市建设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14.省级嶂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重点保护马陵山丘陵地区森林资源,适当发展经济林和花卉苗木,同时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森林旅游、观光和康复疗养,建成花木生产区、观赏果园区、生态林景区、田园景观区、休闲健身区、中心娱乐区以及微型高尔夫景点、婚庆景点、花卉广场、盆景园等,年森林公园面积发展至11平方公里。由现代农业示范区、市林业局和政府负责。

15.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严格管理猎捕工具,严禁猎捕野生鸟类、蛙类,使鸟类种数有所增加,种群不断扩大;对“两湖”有计划地进行人工放流,确保鱼类种群不断增殖;严格执行禁渔期、禁渔区等措施,围网养殖面积不得超过“两湖”水面的10%。由市水产局、市林业局、市公安局、渔业管理委员会和、县、县政府负责。

三、环境综合整治

16.流域暨南水北调东线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年前,完成市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截污导流工程、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2.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3万吨/日)、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5万吨/日)、洋河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万吨/日)、沭阳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3.0万吨/日),市区污水处理率达60%、各县城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由市水务局和各县政府负责。

17.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市区段综合整治,实施、市区段两岸截污工程,取缔沿河两岸排污口,将、建设成为优美的景观。强化船舶管理,强制安装油水分离器,对所有船只排放的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置,逐步改善水质。继续巩固、西整治成果,并向两端延伸,重点实施河道疏浚、水土保持、生态林建设等工程。由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交通局和、城区政府负责。

18.实施河道的清淤整治工程。用5年时间,将全市县级河道和乡级骨干河道全面疏浚一遍,完成土方5921万方,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河道引排能力,使城乡水环境质量与实现全面小康相适应。由市水务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19.工业园区建设工程。按照“一区多园、三级联动”的总体思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编制和实施园区环境保护规划,整体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县(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市经贸委、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0.蓝天工程。继续扩大市热电厂、市热电总公司的供热管网覆盖面,在供热范围内,强制淘汰中小型燃煤锅炉,加强执法管理,坚决取缔存在安全隐患、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型燃煤锅炉,抓好烟尘控制区建设,确保全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始终保持在100%。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文明施工,渣土密闭运输,减轻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全面实施机动车尾气年检、抽检和路检制度,加强摩托车总量控制,对尾气不能达标的机动车禁止上路行驶;进一步推进清洁能源使用,“”末中心城市气化率达90%、县城镇达到85%。由市发展计划委、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供电总公司、市建设局、市城管局、市环保局、质监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1.宁静城市工程。市区建成区全面实施机动车禁鸣管理,加强对工业、建筑施工、文化娱乐噪声的管理,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末,全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80%以上。由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文化局、市城管局、工商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2.城市垃圾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完善曹集小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末,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按照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机械化分拣,配套建设生物有机堆肥项目;在市经济开发区北区建设市域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对全市工业及医疗等危险废物实行集中安全处理。由市城管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3.禁磷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推广使用无磷洗涤用品。由市环保局、市经贸委、工商局、质监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4.农村改水、改厕工程。用三年时间实施新一轮农村改水、改厕工程,让目前还没有吃上安全卫生饮用水的144万农民群众吃上自来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0%以上。由市卫生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5.清洁生产推广工程。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制定全市清洁生产促进办法,在排污费中安排不低于10%的资金用于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推动清洁生产全面开展,切实加强清洁生产和节能审核监测能力建设,将清洁生产审核列入政府考核目标。“”期间,全面完成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第一、第三产业清洁生产审核。由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6.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程。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配合全省建立和完善各类地方环境标准化体系,形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技术体系,加快推广实施;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区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期间,省级开发区、风景名胜区要全部通过ISO14000认证,重点出口生产企业全面开展ISO14000认证。由质监局、市环保局、市开发区管委会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四、生态产业发展

27.工业化推进工程。全面实施“工业突破”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结构,抢占市场,加速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在15%以上;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注重引进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以资本总量的大提升促进区域发展的大跨越;积极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系列招商活动,定期组织“名酒节”、“螃蟹节”和“花卉苗木节”,把丰富物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环境推介出去,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由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委组织部、市各招商引资责任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8.杨树产业工程。以“空中看、森林盖大地”的城乡绿化为目标,积极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围绕“沿路、沿河、林网、四旁、荒地、湖区”六大重点抓好植树造林,在扩张杨树资源总量的同时,加快全市由林业资源大市向杨树产业大市的转变,力争3年内,培植3-5个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龙头外向型加工企业。培育和发展林业市场,建成规模较大,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木材、板材、家俱集散地。由市林业局、市经贸委、市发展计划委、市外经贸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29.花卉苗木产业工程。积极扩大盆景、盆花数量,壮大常绿苗木、草坪生产规模,尽快提高花卉苗木的品质档次,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精、珍花卉苗木品种,到年全市花卉总种植面积达30万亩。由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30.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产业化工程。“”期末,全市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60万亩,创建绿色食品品牌10个,有机食品基地5万亩。培育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企业化运作实现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形成多种形式的基地与市场之间产销衔接的纽带。由市农业局、市水产局、市环保局、市经贸委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31.水产业工程。抓好渔业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殖,增加特种水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名特优新产品以及二、三产业和外向型渔业的比重。到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70万亩,其种水产养殖60万亩;稻田生态养殖面积达70万亩,水产品总量达20万吨,渔业增加值达15亿元。由市水产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32.生态旅游产业工程。生态旅游资源要以“古、水、酒、湿地”为开发利用的重点。在突出“古”方面,搞好游览区和风景区的旅游景点建设,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性发掘和文物的保护,规划并着手修建市古墓公园,建设市级博物馆;在突出“水”方面,根据不同水体的主次功能,统筹兼顾,在保障其主功能的同时,开发利用其旅游功能,要围绕、、、风景区,开发建设生态旅游资源;在突出“酒”方面,融游览、参观与购物为一体,推出独具特色的酒文化旅游项目;在突出“湿地”方面,开发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由市旅游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五、机制创新

33.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定期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集中力量每年为群众办几件有影响的实事;制定生态建设工作任务,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的督查范围,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政绩考核制度。由市委办、市政府办和市委组织部负责。

34.政府对本行政区环境质量负责制度。制定和签订第四轮市、县(区)长环保目标责任状,层层抓好落实,逐年对照考核,通报考核结果。由市政府办公室、市环保局负责。

35.督促各县(区)在进行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区域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由市建设局、市土管局、市发展计划委、市环保局负责。

36.推行工业项目进园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各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行产业分类管理,实施污染集中控制。市经济开发区和、县、县、城区新引进的化工类项目要全部进入市经济开发区北区建设。由市环保局、市经济开发区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37.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生态保护产业化进程。尽快调整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逐步实行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收费制度。按“保本赢利,逐步到位”原则,在年城镇污水处理费平均调至0.80元/吨的基础上,于年逐步平均调整到1.10元/吨,为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奠定基础。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资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立多元化污染防治筹资渠道,实现污染治理社会化融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由市发展计划委、市物价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38.严格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政绩考核制度,环保政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由市委组织部负责。

39.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的督查范围。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落实发〔〕7号文件的情况进行督查督办。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环保局负责。

40.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部门的环保工作行政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负责。

41.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进程。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将环保宣传列入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和“四五”普法活动,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各级党校要将环境保护列为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由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司法局、市委党校、市环保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42.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定期环境质量状况和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情况,继续实行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市环保局和各县(区)政府负责。

篇12

##镇现有农村人口4万,农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可耕地面积3.8万亩。已形成西甜瓜、水蜜桃、特色蔬菜、水稻、名优水产品等五大主导产业。200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1亿元,亩产值近5千元。

(一)种植业结构持续调整,成绩显著。优质西甜瓜﹑翠冠梨等市场适销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明显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粮经比例23:77,种植业总产值稳中有增。

(二)林果业健康发展。至2008年末,全镇林地和经济果林总面积已达到9000亩,林地覆盖率已达26%。林业建设的质量和生态效益大幅度提高。

(三)农业产业化得到初步发展。全镇以“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延伸农业产业链”为目标,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家。2008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达5千多万元,“田博”、“君安”成为全市知名品牌产品,其中“君安”在2008年被选为奥运会特供蛋品。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全镇已有“田博”等多家专业合作社的耕地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

(四)现代农业先行区初现雏形。镇内完成了两港大道以东为条状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入了青扁豆、西甜瓜、百果园、特色蔬菜、生态片林、特色水产品等一批项目。现代农业先行区生产总面积已达3000余亩。

二﹑##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农村新郊区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工作布局,以科教兴农﹑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基本构架。

(二)目标任务

重点推进农业发展“四大转型”和“五化建设”。

1、“四大转型”

一是产业功能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大胆开拓和创新,积极探索和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扶持现代农业合作社﹑品牌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开发和建设。基本构筑起现代都市型生态和服务农业的基本框架。

二是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型。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新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向产加销一体化、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的方向发展,努力创新和提升农业的产业业态。

三是产品结构和市场的转型。强化品牌建设和推行标准化生产,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依托,在各主要产品生产上,做好做强1-2个品牌,以品牌的质量、形象和诚信,拓展超市、专卖店、宾馆酒店等中高端市场,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升级和市场转型。通过休闲农业、品牌农产品等服务性农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性产品的比重,实现农业生产、服务和市场的多元化。

四是生产布局空间结构的转型。以条状现代农业先行区的布局模式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并与临港新城、安置小区和其他非农集聚区有机组合,形成和谐有序的区域空间结构,建设田园化都市农业区域。

2、“五化建设”

一是农业装备现代化。以高产粮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蔬菜瓜果园艺设施工程,以及农产品保鲜加工﹑贮运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为主要抓手,努力推进农业设施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

二是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以品牌﹑技术服务和统一销售的横向联合和多种合作,探索和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加工配送直销等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中各环节利益协调极致和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三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以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和生态农业中的实践应用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四是农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如在西甜瓜和水果生产上,以“田博”和“生清”品牌战略为抓手,在各生产点建立配套的产品技术标准、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带动全镇同类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生产,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是农业生产规模生态化。以循环经济和生产链衔接,实现生产过程中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化肥和农药的“双减”使用,生产、生态和景观效益的有机结合为主要目标,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的投入和扶持,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种植业

重点抓好各村高产粮田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市政府要求的最低保有量,增强抗御自然风险能力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强化测土配方,提高土地肥力;进一步调优夏﹑秋熟种植结构,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切实抓好待开发过渡性地区存续期内的种植业生产。

2、林果业

以桃、梨、桔为主的经济果林,要重点扶持优质品种的开发、引进和推广,调优品种结构;建设生态型果园,拓展生态景观和休闲观光功能积极开发衍生服务产品。继续强化大治河沿岸的千亩桔林的生产和自然生态景观。

3、养殖业

要稳步调减总量与规模;适度引进养殖新品种,优化养殖产品的结构和产品质量;逐步完成镇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生态改造,支持“君安”品牌成为2010年世博会专供蛋品供应商。

4、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重点依托##人家、百果园、上海鲜花港、森林公园、大治河沿岸林果带等优势资源条件,以农村文化﹑民俗风情﹑景观生态﹑参与体验为主题,生产经营与休闲观光有机融合,率先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休闲场所。

5、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以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中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涉及农业各产业、农业生产各环节、点面结合的专业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的各种配套服务。以“科技强农”为载体,立足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6、农业标准化

要进一步强化标准意识,积极扶持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建设,努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主导产品生产上,品牌合作社辐射带动全镇范围内能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强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产品产地认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无公害和绿色产品认证率,无公害和绿色产品生产比重逐步提高到50%以上。加强动物防疫和植保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7、种养业向规模化和深加工方向发展

篇13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颗绿色明珠,生态是临安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我市核心竞争力之所在。2003年,我们确立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目标。但这一战略从提出到逐步被接受,再到成为临安经济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思想统一和再统一过程。2000年,我们提出发展生态经济这一构想时,没能得到广泛认同。有的同志认为,强调生态偏离了经济发展的主线,不利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有的同志把生态经济片面理解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等。针对分歧和争议,我们请来专家学者,对全市广大干部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并掌握有关生态学、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最新理论,努力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随后,全市又广泛开展了发展战略调研,通过调研,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逐步得到统一。2003年,在临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生态经济强市、吴越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的战略目标,并作出了以生态市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战略决策。

二、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努力实践循环经济

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临安已经初步构筑了一个包含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城镇四方面在内的生态经济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是一条符合临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子。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城郊型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和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大力实施生态农业项目工程,打造“百里绿色经济长廊”,加快建设木、竹、桑、果、药等十大绿色农产品及原料基地,培育发展竹业、畜禽、果品、蔬菜等产业。二是打响生态农产品品牌。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动主导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以生态牌来不断提高临安农产品在沪杭宁市场的知名度。三是延长产业链。按照经济生态化原理,总结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在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阶段,提供竹、木、茶叶、蚕茧、药材、果品等农产品及原料的绿色生产方式。四是规划建设好生态公益林。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制定林地利用规划,建设了140万亩钱塘江、太湖流域生态防护林,实现了“以林蓄水、以水养林、以林富民、以民护林”的良性循环。

做大做强生态工业。建设特色制造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致力做大做强生态工业。一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坚决淘汰印染等行业,关停并转污染大的企业,加大对中小环保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推行新产品、新工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培植一批市场潜力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中小型企业集群。二是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以青山湖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骨干和11个工业功能区块为重点产业集聚平台,推进生态工业集聚点建设。扶持发展一批生态型优势产业,引导企业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生产,优化企业空间布局,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同时,加强对入区企业的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排放,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三是定期产业政策导向。及时出台有利于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积极引导和推行清洁生产,积极鼓励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获取产品环境标志。

深化发展生态旅游。通过二次创业、资源整合、品位提升,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建设休闲度假基地,使旅游业成为临安的支柱产业。一是突出生态主题。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路子,建设一批高档次的休闲度假精品组团,打响“天目”、“钱王”两大品牌,把临安建设成为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城市。二是创新市场运作机制。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广泛吸纳民资办旅游,促进旅游经济迅速成长,着力开发沪、杭、宁游客所喜好的旅游产品。三是优化外部环境。在推动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开展旅游促销,以中国天目山森林旅游资源博览会为载体,烘托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软环境。四是发展乡村旅游。打响“农家乐”旅游品牌,使之成为集居住、旅游、休闲、观赏和养老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业态。

着力打造生态城市。临安被誉为“森林中的城市”,主要得益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一是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城镇。结合区域特色,遵循生态规律,超前规划,分步实施,体现生态城镇的经济载体特征,发挥生态城镇的经济辐射功能。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村已基本完成生态规划。二是以“创建”活动丰富城市内涵。在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有力推动。目前,我们正致力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文明城市和生态市,通过各类创建活动,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三是按“环”、“线”、“块”的布局绿化城市。“环”就是保护市区周围天然林;“线”就是沿杭昱高速公路建设一条生态公益林风景线;“块”就是在市区建设一批高档次的绿色精品工程。

三、创新举措,综合施策,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从试点示范入手,创新举措、综合施策。当前,要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协调推进,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内容,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1.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洁、宁静”五大工程。“蓝天”工程:全面削减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解决废气和粉尘排放污染问题;加强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监测和回收利用,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治理,积极实施酸雨控制规划,扩大城市烟控区范围;加快城市管道燃气项目建设步伐,推行城区集中供热等。“碧水”工程:通过全面植树造林的森林重建工程,逐步改善内陆降水循环和控制洪水泛滥;推行清洁养殖,减轻畜牧业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过度压力;加大对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大力推行工业企业废水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系统工程,切实做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快城市污水厂的截污纳管工程和城市污水厂二期工程建设和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建设。“绿色”工程:认真实施百公里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交通主干道植被修复工程和废弃矿山植被复绿工程;树立城市大生态园林观,做到青山碧水与城市建筑、园林小品、公共绿地融为一体;全面开展绿色校园、绿色医院、绿色工地、绿色社区、绿色人居、绿色企业等各类“绿色”创建活动。“清洁”工程:加强城市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的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处一工程,加大农村改厕,改水工作力度,推行农户粪便的三格式密封和生化处理。“宁静”工程:完善嗓声达标区建设工程,加大对道路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企业噪声整治和管理,合理调整各专业市场和客运站,完善交通设施。

2.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生态经济是制度约束的经济,其开发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一些机制和制度,如生态转移支付机制、污染配额机制、市场激励机制和政绩考评机制、干部奖惩制度等方面的建立和完善,使生态市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政府推动,更是一种市场行为,从而更好地保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联动。

3.创造良好的环境,实施大区域协同战略。实施区域协同战略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取向。区域合作主要应该抓两手:一是抓好市域生态建设,构筑生态经济,依托产业转移,适时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寻求资源要素制约因素的化解途径;二是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协同与配合,在更大区域范围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区,转化生态资源为生态生产力,把青山碧水蓝天展示给世人,留给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