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

篇1

一、新时期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关键意义

民族的核心灵魂在于创新,对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人们逐渐加强了对创新理念的重视程度的同时,建设设计的影响作用和地位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并且伴随着建筑设计行业逐渐走向国际化,在新时期下的建设设计方法开展创新工作有着非同一般的关键意义。

(一)顺应了人们在新时期下的先进思维

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或者是哪一国家的发展阶段,创新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建筑设计这一方面,人们对创新型的建筑设计理念愈加的追求,不单单的满足于当前传统模式的建筑设计模式,开始提高了对创新建设设计理念的重视程度。因此在新时期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完全顺应了人们对于创新型建筑设计和创新思维模式的科学思想发展趋势。

(二)顺应了新时期下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历史文化因素、建筑设计理念很大程度上都通过这个国建自身的建筑进行全面的展现,能够将这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历史文化等进行映射。并且创新型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将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全面的体现出来,将城市的精神文化呈现出来,体现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发展实力。在新时期下,国家以及人们对建筑这一行业逐渐提高了重视程度,使得建筑设计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提升,同时建筑设计的创新从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这个国家的精神智慧,突显了新时期下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三)顺应了“中西结合”的新型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式风格的建筑都是有着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而且西方风格的建筑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和世界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建筑行业方面也有着同样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和西方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国内的建筑设计者对国外先进创新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设计作品有所接触和认知,并进行长期的研究学习,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能够更进一步得到创新发展,使得国内的建筑行业逐渐得到了创新。另一方面,西方的建筑设计者也逐渐转向了国内的建筑行业,并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而在新时期下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要充分顺应“中西结合”的形势来发展。

二、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趋势

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设计的创新趋势显得尤为关键。但是部分建筑设计者普遍存在着过于盲目化的创新理念,更有甚者还将现下的流行要素硬性的涉及到创新理念中,没有对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的发展环境进行全面的考量,所以在新时期的建筑设计创新发展中,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创新趋势。

(一)提高对生态设计的重视程度

建筑设计者在制定、创新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法时,要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并且要对自然的发展规律始终保持尊重的态度。不可以将自然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不能只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生态设计要以经济成本节约和生态环保等为基础,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将建筑设计理念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高效的结合。在新时期的发展下,建筑设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阶段中生态设计是创新设计理念中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将建筑设计理念有效的和自然环境因素相结合,使得建筑能够全面的融入到生态环境的发展下,尽量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另一方面,可以把自然生态环境有效的结合在建筑设计理念中,对高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加以应用,使得人工环境更加的自然化。

(二)提高对人文文化影响的重视程度

建筑是作为艺术以及文化等的关键承载体而存在的,建筑可以将本地的社会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综合发展实力、历史文化等全面的呈现出来。针对建筑设计者而言,建筑设计者的核心灵魂是通过建筑设计来展现。以此为基础,完全可以在对建设设计进行创新制定的过程中,将城市自身的人文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和建筑设计相融合,将当地的人文文化全面的体现出来,使得当地的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特色。

(三)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

新时期下的建筑设计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必须要和外界的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结合,利用本身的优势来对外界环境产生作用影响,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加强了建筑本身和外界环境紧密性的关联意义。并且外界的环境因素也可以反作用于建筑,其中包括建筑的整体设计形式以及空间环境。然后,在制定设计方法的过程中,要对外界环境的多元化因素以及全面因素进行考量,将城市的实际发展和建筑设计理念相融合,将城市的主要特征以及发展走势等充分的展现出来,所以对和城市发展相结合是现阶段中建筑设计新型的创新趋势,也展现了对城市发展的尊重态度。

(四)坚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在建筑领域内,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将人口以及环境、资源等各方面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工作。只有生态环境因素得到改善并加以利用,将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在创新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注重能源方面的节约,对当前的环境因素加大保护力度。

三、总结

建筑物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建筑物体,从另一方面也能够将所处城市本身所具备的人文文化以及风俗特色、民族文化等全面的体现出来。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下,传统模式的建筑设计理念并不能够对人们与日俱增的建筑要求全面的满足;在建筑行业的设计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是当前最迫切的工作。本篇文章对新时期下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且在长期不断的发展改变过程中,为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2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当今社会的竞争,主题是社会经济和软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和软实力的建设靠的就是人才。没有一支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是空谈。故而,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急速增长的中国而言,不可不谓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

1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支持和保证

什么叫人才?人才就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都较高的劳动者。它是生产力中最核心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与能源、信息、财富等资源相比,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到目前为止,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已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我国也因此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相对来讲,起步比较晚,所以无论是专业方向的人才还是管理方面的人才,在面对当前以爆炸速度增长的经济发展来看,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目标要求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支持。[1]由于自主创新面临的技术和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很高,创新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其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而这两者的载体就是创新性技术人才,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 科技人才的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机制的完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1 国际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较量。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民财富增长和人类生活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将对各国发展和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人类社会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科学理论的突破成为各行各业技术创新的源泉,科技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新技术的突破已成为产业加速的内在动力,以新技术催生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开拓新市场已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鲜明特点,处在深度调整转型期,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新的增长点、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的发展,带动信息产业及其众多相关产业加快改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方兴未艾,带动健康产业、现代产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产业不断壮大。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基因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这些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重大突破,将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态。总的来看,科技创新内在规律驱动和全球发展巨大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迸发出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2.2 人才创新创业机制的完善,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呼唤科技创新的需求。

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创业实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在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培养人才队伍的导向,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上来,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着力改变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发展方式粗放特征明显的模式,逐渐解决发展代价过高过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调整经济结构,建设和谐社会,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就迫切需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机制的战略支撑作用。我们必须主动地把握全球科技经济发展新趋势,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顺应时展的需求,对人才管理不断完善,所属业务不断创新。坚持以“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己任,充分发挥焦作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为政府、企业、各类组织和个人提供科技情报传递、课题研究、科技查新、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和网络建设等多方位服务。根据区域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振兴焦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服务。

2.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创新性国家的建设。

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健全创新创业机制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人才队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在充分发挥作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长远发展也非常重要,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完善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机制,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前提应通过对世界科技热点领域的“跟踪”研究,从不同层面展开。在人才建设队伍的建设中注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倡导引领型科技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科研强调成果集成与产业化和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人才基础。

创新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业人则可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具有创业素质的人才会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创业路上需要创新时刻相随,创新思想需要通过创业来验证。把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搭建技术进步的良好平台,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3 探索科技人才的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机制完善的方法

3.1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

有效的人才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突破的内生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技术和市场上的领先性等特征。这种特点决定了在人才建设上要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组建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平台、技术、基地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要建立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机制,构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互相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提高人才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的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激活在实践中的科技创新动力,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完善创新创业机制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人才继续教育制度,以定向培养方式,企业培训科技创新人才,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3.2 创新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人才成长经历着从“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等基本发展阶段。潜人才阶段的创造性实践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人才成长的可能性和潜力空间。当前高层次人才开发远远不够。各项人才培养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充裕的研究时间和配套资金,以及各种深造的机会,切实增强他们自我开发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注意一点,人才是需要培养和发挥的土壤的,我们在建设人才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两点:第一,提高人才的社会保障机制,优化生活环境,让人才能够在我们的这片沃土上创新创业后顾无忧;第二,优化企业生存环境,让大量人才能够有一个宽大的竞技台,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身才能,能够使潜人才在宽松的市场氛围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显人才,或能够进一步成长为领军人才。

另外,要建立创新科学考评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考核、使用等环节,不断优化人才配置,体现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要完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按照发展的标准,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片面平衡等条条框框的制约,多加关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推进创新型人才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种类型的人才。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区分创新型人才的层次和专业,依据其成长、发展的规律,细化各职各类人才在品行、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加快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责任制。促使各类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尽快脱颖而出,发挥其最大效能。

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健全市场配置机制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人才支撑进步,发展孕育人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才资源、资本资源有效结合、优化配置,并产生客观效益的过程,人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支撑作用。就企业人才的成长及其队伍建设而言,根据具体情况,首先要健全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作为市场配置的实现机制而起作用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包括供给主体的竞争即人才之间的竞争和需求方的竞争即用人单位的竞争。在透明、公开的前提下,把创新创业人才的选用交给市场。

总之,科技人才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业绩直接体现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发展方向。这就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科技人才开辟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搞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把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与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完善创新创业机制,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篇3

1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如果没有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就谈不上深入研究和探讨,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更要让学生有肯吃苦、爱钻研的奋斗精神。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出生在生活比较富裕的年代,独生子女较多,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科学研究是要有钻研精神,长期坚持,不能想着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成果,学校科技研究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有些是一届学生没有完成的科研题目,下一届学生继续进行研究,学生在思想上要有所准备,学生应该明确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探索是长期进行的事业,学生不但在学校学习研究,毕业后仍然不能放弃,在学校研究科学是为了走向社会打基础。大学生在学校上课进实验室,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学生进实验室进行科研创新是非常有必要,且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从古至今,许多科学家发明的成果都离不开在实验室的研究创造,学校在建设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上也在不断地创造应有的科研条件,为学生提供科研场所。实验研究室或实验研究基地有优秀的科技研究教授及高级实验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科研及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因此,实验室及实验基地的科技创新研究是培养国家未来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学校实验室及实验基地也带领学生与学校外其他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让学生能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学生在校的学习、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是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基础的,学生要认真对待在学校的有限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良好环境和资源。学校为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购置了大量的优质设备,一些高端设备价格昂贵,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正确使用,对大型昂贵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有动手能力,不能只会从书本上学知识,没有动手能力,就谈不上搞科技创新的研究。作为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科学校的大学生,要明确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地位的重要指标,发展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培育青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学生在进入大学期间,要参加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符的科技创新组织,参加科技活动,不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这样就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学一些相关的内容,为科研和科技创新掌握更多的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在内容上需要从各方面下功夫来寻找突破点,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就不能有局限性,要积极开展科普教育、传播科普知识,开展学术报告讲座,学校在各学院及图书馆搞科学成果及科技创新展览让学生参观学习。比如,我校轻纺院每年举办学生创作的各种工艺品有陶瓷品、手工缝制的各种书包及文化衫展览。这些都是利用在电脑上设计模型,反复研究设计创新,最后再用手工制作而成。学生们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掌握了工艺技能,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建立了大学生实践机制,成为了一种可行性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能够完成从象牙塔走向真正的社会。当今的社会及国家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动手能力的新一代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这个时代是青年人为之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新文化,开拓新思想的年代。

3培养科技人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开展社会调研和社会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科技信息的能力和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在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进程中不断获取科技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真正地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个人的特长和个人的兴趣得到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考虑出现问题的根源,这样反复进行研究,反复实践来达到预期效果。轻纺学院学生在设计创造产品的科研过程中,在材料选取时,无法较好地掌握泥土的配比,在质感和色彩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要求重新分析、研制、制作。成品制作过程中,要进行社会市场调查,了解大众每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根据需求对产品进行精确设计,这对科技创新设计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就是在旧的原有的东西上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是顺应现在社会的需求,顺应国家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要高举科技创新这面旗帜,不仅是高等大学的任务,社会各界要积极创造科技创新的环境,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继续研究创新科技项目,企业、研究所、创新基地及科技园都是学生不断进行创新搞科研的重要场所。只有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在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支持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的研究。现有的科技开发区及科技园区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了发挥各自才能的条件,园区设立了不同领域的学科,可以互相交流不同学科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增强科技创新的意识,不断开阔视野,使科技创新这项工程长期坚持下去。科技人才是国家宝贵财富,一个强大的国家首先要在科学领域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在航空技术、造车技术、造船技术等方面,都要求科学技术含量很高,有些高科技的东西发展变化很快,周期很短,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创新产品促使科技人才不断研究创新出更好的产品。所以,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大学是培养高质量的科研人才的地方,学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科技人才,因此,努力培养有用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篇4

北汽福田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把品牌创造作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命题,并同时提出世界品牌北京创造的发展理念。所以早在五六年前,北汽福田开始把公司每年收入的3%~5%用作研发经费,仅2012年的投入就达30亿元。有了资金的保障,北汽福田紧跟政策机遇,把握市场大势,积极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R&D的投入回报向企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记者从企业统计员处了解到,现在北汽福田的销售量已经是企业成立第一年时的30倍。这促使企业重新评估创新的价值。与此同时,企业还会把上一年的指标数据作为制定来年战略的一项基础元素。此外,除了资金的投入,企业还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鼓励人才创新,用人才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由此,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嘉宾观点

观点1:“制造”与“创造”的区别

曹凤国:“制造”与“创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无创意。制造,即按照图纸以及相关要求,原样制作出来。而创造正好相反,其有知识产权独创的地方。其实,早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制造和创造是互相关联的。产品只有先创造出来才能进行制造。而在北京经济发展初期,特别是在刚刚融入世界市场的阶段,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久而久之,其中的弊端显而易见。至今,仍有许多国家走这种发展路线。但这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如日本、韩国初期都是工业立国,继而发展成为技术立国。值得欣慰的是,首都北京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及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且使其与继承创新、原始创新联合起来进而立体创新,在此基础上形成北京创造。

观点2:以发展战略的眼光看待创新投入

朱煦:2011年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为5.7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十分重视。这是一件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却很难的事情。首先,科技创新要容忍失败。它与建筑一幢大厦或是修葺一条地铁线路有本质上的区别。对它的投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不是简单的资金到位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其次,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会立竿见影。因为投资创新,并使其转化成为科研成果需要时间的累积。创新投入的真正体现是在于它的后劲儿和可持续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观念上有所转变,以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科技创新的投入问题。而这种投入确实给北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国所起到的示范作用,既符合北京精神,又符合北京的特点。

观点3: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所在

曹凤国:无论是科技投入,还是科技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投入。从发展模式上来看,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模式可以效仿,但是人才的汇集,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就能做到的。北京的人才汇集,一方面有来自国家科研院所及几百所高等院校在北京的汇聚;另一方面在于北京凝聚人才方面的政策具有极强大的号召力。特别是海聚工程、中关村人才吸引工程等都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回国创业。对企业而言,无论是京东方、北京现代还是北汽福田无疑都受益于北京的人才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全民创新的氛围,并在此基础上把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推向世界。这种全民创新的氛围是对北京精神的准确诠释。也正是这种良好的创新环境造就了更多青年精英从这里脱颖而出。

观点4:创新是现代城市的灵魂

曹凤国:作为一座现代化的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首都北京正走在打造世界城市的道路上,要清楚地认识到光拥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当属一个城市的创新精神。这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而在创新方面,不单是要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我们还应发展全民性的创新,力求群众对此有更高的关注度。另外,我们不应按照以往的思维把创新局限在制造业的发明创新上,而是要把创新精神朝着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扩散开去。因为产业间的创新是相互交融的,所以创新本身很难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区分。我们应当让创新像空气一样,充分地弥漫在北京的每一个角落。当然,第三产业的创新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可以作为北京关注的重点。

篇5

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年度高教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高校协同创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GJYB24)的研究成果。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实现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发展重心也逐渐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基于这种发展转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高校注重内涵发展,办出特色,出名师,育英才。2011年,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理念,强调以协同创新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随后启动实施并认定首批由高校牵头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深化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和发展途径。由此,协同创新构成了新时期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途径。

一、多维度理解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

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是国家主动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具体体现。它旨在破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三大主体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的局面,以整合国家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在国防、能源、交通、安全、民生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战略要求,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功能和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协同创新不仅被视为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新举措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点,也被视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新途径。作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新途径的协同创新,从不同的维度看具有不同的实质。

首先,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是管理创新。协同创新,创新是目的,协同是手段。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协同创新不同于联合攻关,后者是在项目之下,为完成项目需要而聚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联合攻关,一旦项目完成队伍便解散。协同创新的核心则是需要破除协同单位的行政界限和条块分割,共同组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一支稳定的队伍,持续朝着共同的科研方向进行攻关并产出成果。[1]因此,协同创新与国家的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紧密相关,本质是一种管理创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11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以管理创新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提升创新能力。这种管理创新既涉及宏观层面的科技、教育、人事体制改革,也涉及微观层面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科技、人事等管理机制)和确保协同创新平台高效有序运行的各种体制机制的创新(包括协同单位的沟通交流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

其次,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办学主体,既指举办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指具体办学实践的主体。前者指举办高等教育的国家、企业或个人。在这种意义上,高校有公立、私立或公办、民办之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改变国家作为唯一办学主体的格局,转向包括企业、个人等在内的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这既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穷国办大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后者指开展具体办学实践的主体,就当前而言,高校仍是唯一的主体,这使得高校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有限。但在协同创新视域当中,高校可以与协同单位共建平台,共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培训等活动,因而各协同单位都能够参与到高校的具体办学实践特别是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甚至队伍建设当中。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是具体办学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并且,随着高校协同创新的进一步深化,上述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办学主体都将趋向一致的也即多元化的发展。

再次,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是开放办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逐渐改变其封闭的“象牙塔”形象,日益强化与社会的互动,积极融入社会之中。即高校逐渐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使具体的办学实践更加社会化、更加国际化。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因而也就更加显著地促进了高校开放办学的进程。从这个意义说,协同创新无疑也构成高校开放办学的新途径。高校以协同创新的途径,一方面吸纳社会各界的力量投入到高校办学实践之中。

二、当前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

协同创新在高校的管理改革、办学主体多元化、开放办学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落实协同创新的具体举措的“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便获得了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00余所高校,开展了不同层次、模式和规模的协同创新;有近80%的中科院研究所、近60%的骨干企业以不同方式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组建当中[3]。从这些具体实践中,可以大致概括出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五种基本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模式。该模式主要突出高校之间在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搭建新的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或强强联合。例如,2011年由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京内外11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起成立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全方位合作高校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该联盟致力于在工程技术拔尖人才培养、领军人物培育,打造多校对多企的协同创新平台、解决行业企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对接国外著名高等教育集团等国际组织进行国际协同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协同创新[4]。

篇6

杨天行教授简介:

195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1958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

1959年至1979年在电子工业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第十五研究所),任产品总设计师、研究室主任及副总工程师等职;

1979年至1984年负责组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任副校长及校长职务+

1984年至1997年在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司先后任副司长、总工程师、司长等职务.

1997年退休后受聘于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工程总体研究中心任高级顾问,并担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以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CITS”)主任委员等职。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过去的四年里,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软件和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产值近万亿的支柱产业,年增速超过30%。2010年和“十二五”期间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发展的关键阶段,保持产业高速稳定发展,推动“两化融合”,并在关键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是产业的三大任务。

记者:杨教授您好,您能否对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谈谈自己的想法?

杨教授:软件和信息服务是全球化的产业,要求我们放眼世界,在全球软件产业新趋势下,定位我们的产业发展方向,寻找我们产业的发展机遇,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同时,我们还要站在中国的角度,清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而不是一味模仿追随。温总理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要“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我们的产业发展到现在,在某些领域已经具备了甩开别人独立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我们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勇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赶上甚至是引领产业发展。

记者:“创新”目前已经成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2009年最流行的关键词,李开复的“创新工厂”等在支持软件创新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么您对软件创新有什么看法?

杨教授:我同意一个观点“创新是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生命力,不创新就会衰亡”。软件创新涵盖的范围很广,目前国家和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较大的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主要包括体制、市场、技术和人才等四个方面:

从体制方面看,当前两化融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等正在不断向前发展,这对推动软件行业的整体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从市场的现状来看,金融危机的出现给软件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而从技术的发展来看,SaaS已经日益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为软件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这对于软件行业的发展也是个新的机会;而我国培养的软件方面人才也在不断的增加。

整个来看,我国软件行业创新的前景非常好,软件是先进管理的表现工具和载体,不断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科技,继续推动和维持改革开放是“创新的重要问题”。

记者:杨教授,我知道您现在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CITS”)主任委员,能否从标准制定角度谈谈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杨教授:我做了多年的标准化工作,制定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在信息技术领域,这个特点特别重要。标准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个手段。虽然标准很重要,但我不认同现在的一种说法:一流企业搞标准,二流企业做产品。其实,标准也是建立在产品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产品作支撑,标准也是得不到认可。软件和信息服务标准制定的好坏、执行得力与否,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在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但并不代表标准就凌驾于一切之上,标准是跟着产品走的,只有产业发展了,产品主导了市场,自己的标准规范才能被市场所认可,也就是得到了所谓的产业话语权。不应一味的追求标准,而忽略了市场对于产品和技术的需求,使标准成为产品和技术发展的阻力。

记者:杨教授,最近中国作协与谷歌关于知识产权的官司闹得沸沸扬扬,知识产权的问题日趋严峻,您觉得知识产权对于软件和服务产业的具体价值是什么?

杨教授:保护知识产权对软件行业来说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软件是科技创新的载体,许多新思想、新技术要通过软件来实施。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科技创新就会受到损失。保护知识产权同“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策是一致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出发点,应考虑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既要保护软件知识产权,又不能使它成为我们学习先进技术的障碍。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要以著作权保护为主,要保护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这点我们一定要坚持,强调专利权是对我们自身发展的制约。针对开源软件,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哪些可以共享,而哪些必须是我们自己的。

记者:杨教授“核高基”是国家的重大专项,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由此看来国家对于核心技术的突破还是十分关注的,您认为我们的关键技术该如何突破?

篇7

1.产业集群已成为构建服装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化服装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的新兴产业体系。根据2005 — 2009年144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数据显示: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好于规模以下企业,且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速与统计局产值趋势相近,呈“N”型,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企业发展水平的贡献(图 1)。

1. 服装产业集群的国际融合度将得到加强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承接转移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当中,中国服装产业要抓住机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谋划全球资源配置的新格局。

中国政府和服装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与国际经济区域和新兴市场在服装业的多层次、多方式、多领域的合作,构建多元化的国际经贸合作格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下,探寻与东盟国家对口行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具有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企业拓展东盟国家市场,鼓励服装产业向东盟市场拓展,扩大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扩大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在服装领域的合作,大力开拓印度、俄罗斯、巴西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加强与澳大利亚、南美、非洲各国的合作,开创多元化的国际经贸合作局面;有目的的引进一些具有带动作用的国际品牌或者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服装业的技术与经贸交流与合作。2012年我国服装出口的数据显示,其出口情况明显好于前端纺织品:2012年1 — 12月,我国服装出口额为1 601.55亿美元,同比增长4.53%;而同期纺织品出口额为1 02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

2. 服装产业集群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在服装产业集群地,先后建立起一批公共服务平台,虽然其发展水平和层次各不相同,服务水平差别较大,但仍为相当多的企业提供了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福建省石狮市、广东省佛山市均安镇、广东东莞市茶山镇、河北蓉城等多个产业集群还成立了专门的纺织服装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今后,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会长足发展,在人才交流与培训、技术进步、信息传播、增强企业的服务力等方面大有可为。特别随着行业的发展,服务平台的同质化现象会得到充分整合,在规模和效率方面会取得长足进步,集群之间平台建设差别化,相近集群之间优势互补会得到体现。“高、专、精”的服务项目会越来越多,彻底改变供给多但需求少的局面。

通过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集成创新”的服务能力,最终服务于服装产业,促使传统落后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逐步向高效率、现代化转变,在市场与管理上实现对服装品牌的孵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和中介服务,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科技进步将成为推动服装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源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改造提升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而这些都离不开科技进步。产业集群要支持重视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现阶段,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公共服务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对推进服装行业的科技进步显得尤为重要,而产业集群地的龙头企业已经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列。此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也有利于缓解当下用工不足的矛盾。据统计,2012年1 — 11月,我国服装行业从业人员为980.96万人,同比下降2.04%,这也说明了科技进步降低了服装产业的用工强度。

4. 服装产业集群地的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篇8

一、发展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20世纪末以来,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人们对创新实践的认识发生变化,发现科技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复杂的联系。创新理论的研究变成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学科无法解决创新涉及的所有方面的问题,要想对创新做全面的研究,必须具备多学科的视角。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出现开放化、网络化、区域化等很多新的趋势。单一主体难以独自完成重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早已跨越区域的界限,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并整合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鲜明特征,是保持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研究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在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下,面临着创新战略调整和加强区域科技发展和合作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国家及区域改变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科技资源在国际间的配置,加强区域间的科技合作,提升区域在科技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解决自身的区域科技发展问题。当前我国区域间科技合作水平不高,区域间协同创新驱动不足、资源分散且分割、缺乏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平台和机制、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还很突出。OECD的研究报告曾经指出,中国存在很多“创新岛屿”,岛屿间知识溢出受到限制,造成中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协调。如京津冀地区,其科技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仍处于浅层、初期合作状态。行政壁垒造成三地的科技资源流动难和共享度低,三地的产业虽各有所长但同构竞争也很明显,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差较大。北京作为全国科技“高地”,向河北周边转移的多是落后产能技术,未能真正带动河北科技发展。京津两个实力较强的区域,对河北的资源虹吸作用大于效益的辐射作用。这些都造成京津冀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联带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可以说,未能建立起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是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特定区域的发展而言,已经到了需要通过区域间合作来解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难题的阶段。从国家层面也越发重视跨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问题,促进跨区域的科技合作已经作为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来研究和推进。而通过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促进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整合,带动各个区域的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内涵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点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经济边界的消失,从经济意义上,区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区域成为一种经济利益体。与之相对应,企业的创新活动首先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形成区域整体的创新合力,再谋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与合作。在区域发展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成为创新系统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包括:(1)在省级行政区划为边界的特定区域范围内;(2)以企业、研发机构、高校、政府、中介机构等为主要创新行为主体,知识、人才、资金、信息、物质等为创新资源要素;(3)通过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之间相互作用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而结成网络关系,并与制度和政策环境等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系统性:区域创新系统是众多要素及其结构和关系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其自身是具有一定运行规则和规律的完整体系。(2)区域性: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关系网络结构和制度环境形成了特定区域优势,为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企业等的创新活动与区域结成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区域性还表现在,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区域科技源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被区域经济社会资源所支撑。(3)开放性:尽管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但是,其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效果,区域创新系统时刻保持着与外界的交流,通过资源和能量的交换促进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于有效整合区域内、外的资源,并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环境保障,引导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进而提升区域的科技实力和竞争优势。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是复合型的,不仅包括区域的科技创新,还包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内容。为了聚焦研究问题,本论文着重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创新问题。

(二)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点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科技中介)跨越省级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其他各类创新主体协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共同调动、整合区域间的科技资源,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单独个体和单个区域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

与其他形式的创新系统相比,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由于跨越省级行政区使得资源的流动有一定障碍。在庞大的系统内拥有复杂而相对松散的创新网络。系统内各区域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和产业优势。并且,系统的创新绩效需要从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层面考虑。不同范围的创新系统的特点比较见下表。

与国外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相比,本文所论述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具有特殊性:

第一,区域的内涵不同。国外学者所研究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主要是以经济空间、组织空间、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等为区域范围的划分标准,而本文所论述的“区域”界定为省级行政区划下的区域。这种界定主要是考虑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省级区域相对更具独立性,也经常作为区域主体参与各种竞争与合作,特别是在区域间科技合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中国地域广泛,区域划分层级较多,省级行政区划的区域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区域,是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的首要区域单元。同时,较低层级区域与较高层级具有隶属关系,低层级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高层级区域的统筹指导之下,如果不对区域加以界定,就会使讨论陷入重复交叉的局面。

第二,协同创新主体不同。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主要是依靠市场主体开展协同创新,即便是跨越不同的经济空间、地理空间、组织及文化空间的科技合作也主要是由企业等市场主体来推动和主导的。而中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改革时期,其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方式等具有特殊性,使得中国的科技协同创新主体不仅包括各类企业,还包括各种类型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甚至是政府部门。

第三,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不同。国外学者在探讨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时,更多地聚焦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市场环境以及地理距离等,而对于政策的影响、区域文化和区域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关注度不高。但是,中国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问题,则必须考虑区域政策、区域战略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创新主体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三、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

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论述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等特性。

(一)高度复杂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高度复杂性表现在两个层面: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1.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拥有多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并且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不同要素,要素之间进行无序运动形成复杂的创新网络。创新网络由系统内的结点、结点间的链接、能量的流动、外界催化因素等构成,各种要素之间形成复杂多样的网络关系。

2.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多元主体,这些主体在系统演变中不断竞争与合作,积极适应系统环境,自主对外界因素的刺激作出反应。即便没有统一的作用规则和方向,各种主体也会在自主状态彼此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达到一种稳定的有序状态,其核心思想是“复杂性来源于适应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于解决复杂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该理论指出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性起源于个体的适应性,这些个体不断与环境和其他个体间相互作用,在适应和改变环境中也在改变自己,并促使系统涌现出新的结构、现象以及个体的更复杂的行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在整合创新资源、应对环境变化、促进创新链条各环节顺利运行的前提下相互作用,促进系统达到较为理想的创新绩效。

(二)开放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子系统之间,还体现在系统内部对外界环境的开放性。这是因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处在科技一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环境的大系统之中,科技创新链的每一环节都是开放的,源源不断进行资源交换,与外界有广泛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在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系统协同演化的过程中,不断有物质、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累积达到一定的阀值时,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便可借助这些能量,克服其自发的独立运动,而产生功能、时序等方面的协同运动。此时,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要求系统内不同创新主体和不同子系统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创新行为,围绕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目标协同运动,并同时使创新系统始终保持开放状态。

(三)非平衡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始终处于远离平衡状态,这是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知识和技术的生产等,都会促使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打破旧的稳定体系,建立新的稳定体系。而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限制造成系统的不同子系统资源的结构性稀缺,形成区域间的互补性和共生性,为跨区域科技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系统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并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资本等能量交换,促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破除旧的结构、建立新的结构,整合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促进创新主体的竞争与合作中获得有序的发展。系统远离平衡态并波动起伏,又会造成要素自身内部和要素之间彼此竞争和合作作用,导致系统产生放大涨落效应,使系统获得协同发展的动力。那些能够导致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正效应的称为“良性涨落”,而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系统带来负效应的被称为“不良涨落”。通过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机制,主导和控制系统的涨落,使良性涨落抵消不良涨落,形成正反馈机制,推动创新主体间的协作与竞争,进而形成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四)非线性作用机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作用机制表现在科技创新系统的竞争与协作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复杂的,表现出一种交叉往复作用特征。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演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要素间的竞争。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和要素会对外界的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会对环境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和适应能力的差异也会造成系统内的竞争,进而促使系统离开原有的平衡状态进入新一轮的演化过程,自组织演化又将引领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向新的有序结构演化。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非线性作用,是加速系统内的要素整合配置的助推力,能够促使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实现;也能够使系统内的各个创新主体通过非线性作用机制构建创新网络,促进不同主体之间加强交流沟通、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展创新活动;进而,通过系统内外部影响因素与各个创新主体行为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实现预期的协同创新绩效。

四、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篇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8日

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职能更为突出、意义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强化科技开发,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构建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机制,从而更好地开展有高职特色的社会服务。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是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政府共同建设的高职教育基地与实验区,2008年被江苏省列为省级示范性高职园区,2009年成为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依托主体之一,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园区现有5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教职员工4,000余人,在校学生7.6万余名(其中高职学生6万余名),每年有2万余名高职学生参加就业。园区内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工作对所在区域的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对5所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现状与总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从高职院校自身方面做了相应的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可资改进的参考意见与建议。

一、科技服务: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政校企合作加强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工作,政校企三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促进区域经济、科技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1、高职院校科技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与技术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状况,在政府相关部门和高职教育园区的组织推动下,高职院校派遣科技服务人员,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为依据,参与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区域产业特点、技术需求以及市场供求变化,针对企业急需解决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指导和协助相关企业制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协助地方政府部门或高职教育园区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项目,争取获得立项和财政资金的支持,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咨询;定期为中小企业的科技管理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和咨询,提高基层科技工作水平和服务企业的能力。

2、高职院校科技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作为深化社会服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在政府职能部门与高职教育园区管委会的指导下,不断创新科技服务形式和内容,引导和督促科技服务人员深入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了解政企需求、传递合作意向,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和企业的技能培训与科技服务,联合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协助政府开展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

通过派遣科技服务人员的桥梁作用,高职院校有效改善了当前基层科技管理力量薄弱、科技工作水平不高的局面,加快了技术资源的有效扩散和优化配置,促进了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的建立,并为企业锻炼培养了一批拥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科技开发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二、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1、重大科技服务项目较少。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年,5所高职院校获得的科技服务项目以省部级、市厅级项目与企业合作项目为主,国家级项目近乎空缺,只有一些国家级项目的子项目或分课题。每个学院年度科技经费在200~500万元之间,没有超过100万元的单项科技项目,超过50万元的科技项目也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从高职院校自身来说,科研基础较差,科研能力较弱,单个院校获得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面对外部竞争,高职院校的科研条件与能力无法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相抗衡。

2、正高职称与博士较少。调查中发现,5所高职院校中,除一所学院拥有教授职称的教师超过20人以外,其他高职院校的教授人数皆为个位数,占全体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2%。5所高职院校中拥有博士学位(不计在读博士)的教师人数皆为个位数,占全体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2%。而且,5所高职院校皆无专职研究人员。上述现象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高职院校自身的培养能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条件、高职院校综合实力对高级职称人员与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吸引力、高职院校的福利待遇等。

3、科技服务政策不完善。调查发现,5所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政策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院校根据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宏观形势的变化每隔两三年调整一次科技服务政策,但有的院校仍然在使用五六年前的政策,其中部分条款明显已经跟不上科技服务的思路与步伐,部分激励措施根本起不到激励效果,反而不利于调动教师提供科技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由于各高职院校升格后的办学经历较短,还没有形成类似于本科院校的科研氛围与环境,加之自身的科研基础与能力有限,科技政策的修订滞后于科技发展的现状与高职院校的科技管理水平有重要关联。

4、科技服务条件不齐全。调查显示,5所高职院校近年来科研条件日益完善,但部分专业的科研人员认为,科研条件还很不齐全,学院的经费投入只能优先保障重点专业的建设需要和重点科技项目的需求。科技服务的场所、设备、经费、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限制了高职院校整体科技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高职院校以教学为中心的职能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必须优先配置到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方面,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一矛盾。

5、科技服务意识不明确。在调查中发现,5所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只在评聘职称时才参加科研工作,日常工作中参加科技服务工作的动机不足、目的不明、积极性不高。科技服务意识还停留在职称评审与科研工作量要求上,因此,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制定人事分配政策来强行要求教职工参加科研工作,并完成年度科研工作量,采取一种“负向激励”的管理办法来提高学院的科研成绩。这一现象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有些关系,5所高职院校皆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观念根植于部分领导、管理人员、广大教师的头脑中,正确的科技服务意识还没有形成与发展开来。

三、高职院校科技服务改进策略

1、统一思想,加强科技服务意识。高职院校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与质量,必须首先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科技服务意识,统一学院领导、科技管理人员、广大教师的科技发展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科技服务工作既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只重教学不重科研”的观念是片面的、错误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

2、协同攻关,争取重大科技项目。单个高职院校若只凭一己之力去争取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几率显然较小,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的“单兵作战”能力是相对有限的,但是,5所高职院校集合所有资源协同攻关重大科技服务项目,则效果完全不一样,5所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能力丝毫不亚于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而且如果能够建立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那么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概率也较高,科技服务场所、经费、人员等因素经过组合利用就会变不利为有利。

3、内培外引,增强科研服务能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科技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必须在现有科研人员的能力提高与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方面寻求突破。一方面加强现职科研人员的培训,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专职科研岗位,增加科技服务人员的待遇,改善科技服务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尤其是具有正高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设置专项经费保障高水平人才的生活待遇与工作条件。

4、完善政策,提高科技服务质量。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国内外科技管理的新趋势、新方向及时地调整科技服务政策,制定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服务奖励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与科研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尽可能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为科技服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另外,高职教育园区应建立科技服务协调管理机制,以减少院校之间开展科技服务竞争的内耗与成本。

5、共享资源,改善科技服务条件。高职教育园区为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提供了先天性的优势条件,可以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园区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与联结经济效应,为高职院校改善科技服务条件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道路。每一所高职院校拥有的科研场所、设备、人员、信息等科技服务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共享机制,就可以有效地分摊成本,提高效益。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在于,必须建立竞合共生、互惠共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官方文件是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2月24日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书中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的本身,而在于其所利用的方式,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发展方式的一种新变革(Stern2006,金乐琴2009),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40年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郭万达2009),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积极主动地发展低碳经济(付允2008);知识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全球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中,我们要利用这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机会(陈东2000,李丹2005),利用自身优势,加大“走出去”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很大,而所使用的技术不同,导致各国第一

二、三产业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度不同,同时还需要从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调整产业结构

总之,这些研究都是在主要集中于分析工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而对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全球产业分工的分析较少,也没有分析在低碳经济浪潮下全球产业分工趋势及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对低碳经济浪潮下的全球产业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发现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和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二、低碳经济潮流将推动全球产业转移

(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力量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金融危机让世界重归理性,主要国家都将重点放在了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等领域,通过扩大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低碳经济已被普遍认为是危机后带动世界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全球产业格局现状

进入21世纪,在以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科技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产业结构的高科技化低碳化趋势尤显突出。依据科技、知识的不同含量而形成的当代国际分工,以及在当代世界经济中财富的分配与科技、知识的占有状况相适应的国际经济秩序。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落差及其所依托的经济资源的不同,使得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始终保持着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和对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地位。

(三)低碳经济浪潮下全球产业分工新趋势

低碳经济被认为是后工业化社会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新型经济社会形态,是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低碳经济发展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和途径。全球产业转移是对世界经济社会背景演变的一种空间响应,而在低碳经济浪潮下全球产业分工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焦点,为谋求把科技创新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世界各国都把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迁移。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已接近尾声,服务业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服务业离岸外包和跨国转移势头迅猛发展,欧美一些企业相继把非核心的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又具备合格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

制造业出现双向转移趋势,而不是单纯由经济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国家的转移。一方面新兴国家将从中低端制造业往高端发展,发达国家也会加强高端制造业,希望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在中低端制造业上,迫于成本压力,企业会向人力、土地等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比如向中国的中西部或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

新兴经济体发展出现分化可能带动分工体系在这些经济体的内部调整。在发达国家短期内难以向外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前景的不同导致在新兴经济体已经形成的分工体系可能出现一些调整,既要为重点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又要防止大面积产业转移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全球产业转移将会对全球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影响。国际投资是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根据全球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国际投资将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将会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吸纳地;二是伴随着产业回流,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会有所减少。

三、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首先使服务业,特别是知识、技术和管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中国制造业主要是代工企业,多年里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外部冲击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可能会被动摇。因此,需要中国的产业建立起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建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而今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促使各国加快结构调整,这使得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国产业要缩小与制造业发达国家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必须加快技术创新。中国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三产比重偏低,以及产业分布地区不均衡。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转型面临较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正确处理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的关系存在较大难度、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是中国产业升级面临的四大挑战。

四、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第一,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速度和先进技术的产业化步伐。通过引进吸收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技术,建立和完善中国核工业体系,同时抓紧研发和示范第四代核电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和探索碳捕集和封存技术以及氢能技术。

第二,大力发展制造业,制造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点,金融危机中,制造业发达的德国所受的影响较小,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也越加重视制造业,致使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归。我国应充分利用地区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一方面要合理引导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并优化企业生存环境,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和就业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提高发达地区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发展尖端技术。

第三,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建立自己的自主创新体系,科技的发展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为主。向着高科技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获得强有力的驱动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必须突出加强技术创新和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这样才能促使产业发展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第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未来的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经济,我国的服务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加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经济结构不同,所使用的技术不同,导致各国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度不同。如中国经济现正处于转型期,第三产业却能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所以我国需要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避免过于依赖房地产业,使经济健康发展。

第五,合理引导企业推动产业升级,明确企业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战略中的定位和低碳技术对提升企业竞争力起着核心作用。加强自主技术创新,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低碳技术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的有利形势下,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夺取优势。

第六,加快推进经济制度改革,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逐渐消失,制度的创新将会是一大推力,制定规划及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要按照《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省(市)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要求,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和行动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类相关区域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要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重点行业发展规划之中,制定低碳发展的实施方案,确立低碳发展的区域模式和产业模式。

五、结论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围绕以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来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以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它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我国能源使用结构单一和能源使用率低下的重要手段。以前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工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而对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全球产业分工的分析较少。我国在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上和国外起步差不多,我们要充分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竭力对低碳经济浪潮下的全球产业分工重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认为应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并提升第三产业,引导企业增强竞争力,并从制度创新等方面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轨道。但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所以关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及全球产业分工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

[2]Nicolas Stern.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R]. 2006.

[3]鲍健强.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4]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篇11

1.技术合同额持续增长,对外输出以高技术产品为主

近年来,北京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技术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已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已成为推动北京对外贸易增长的一个亮点。2010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1579.5亿元;2011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1890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国的40%。其中海淀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就占到了全市的40%以上。

2011年北京市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7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41.4%,占全国的69.2%。出口技术主要流向伊朗、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对美国、芬兰等美洲和欧洲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也在加大。

2011年,北京市技术进口快速增长,总额4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2%。技术来源国家和地区共有42个,合同金额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美国、芬兰、德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荷兰,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总额合计占总金额的85.6%。

2.跨国研发机构大量入驻,推动技术研发国际化

北京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投资环境、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大量跨国机构纷纷在京设立研发机构。截止2011年底,本市外资企业共计2万余家,其中经营范围涉及“研发”的达到1222家,拥有实体研发中心的达到260家,包括微软、壳牌、三星、拜耳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占总数的70%以上。其中经市科委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中外资企业数量为53家。这些跨国公司所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投资,通过内部研发、与国内企业或高校合作开发等方面,能够将国外先进知识、技术带入中国,同时也能够促使先进技术的国产化,有效缩短国内与国际先进技术间的差距。此外,这些由跨国公司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还有助于提升我国研发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技术外溢效应,加速北京技术研发的国际化,推动首都创新体系向高端发展。

3. 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整合国际创新资源

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到海外建立研发基地,以充分整合利用全球各类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1年8月底,中关村企业在境外设立的研发机构数量已超过100个 ,如用友软件在日本、博彦科技在美国、清华同方在美国和新加坡分别设立了研发机构,这些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除了探索“研发—生产—销售”的全球化经营体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是用来跟踪东道国先进技术,整合相关创新资源,为国内研发中心寻求技术合作伙伴。

4. 海外技术人员在京创业氛围活跃

大量海外技术人员在北京创业,为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增添了活力。北京作为我国科教资源最为密集、创新创业要素最为丰富、国际化服务程度较高、创业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区域,对海外高端人才的跨国创业产生了较强的“磁场”效应。以中村科技园为例 ,截至2010年底,中关村科技园聚集海归人才已达1.5万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企业注册资金总额累计超过50亿元。大量留学、工作于发达国家的海外技术人员的归来,不仅带回了全球领先的技术(理念)和先进的商业模式,还有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大量的海外投资资金。此外,海外归国人员站在全球高度选择项目、整合资源,实现了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也带动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海归浪潮的洗礼下,中关村不断成长,新的产业和新的要素不断积聚,产业类型逐渐丰富,由IT产业一枝独秀扩展到集成电路、通信、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及创意创业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5. 国际技术转移对接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北京市科委等部门积为抓住创新资源国际整合的机遇,极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平台,促进北京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服务北京重点产业发展,包括落实国家战略建设“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发起成立成员包括4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组织及机构的“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申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为北京招引全球创新资源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北京市各有关单位积极筹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品牌活动,如北京国际设计周、跨国技术转移北京论坛、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北京国际农业种业峰会等,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活动推动了北京企业与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的合作,促进了大量国际科技资源落户北京。连续两年召开的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已经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品牌。2012年召开的第二届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7家国外技术转移机构携带600多个项目到京寻求合作。

北京地区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1家,占全国的10.5%。目前有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中科院计算所、中国农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等12家机构开展了国际技术转移工作,并探索形成了技术引进集成、建立成果转化联合体、中试培育推广、技术成果评估拍卖、示范推广、资本运作等各具特点的技术转移业务模式。同时,以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为契机,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在中关村西区共同推进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2015年实现入驻机构达到80-100家,形成3万平方米的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目前,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入驻14家机构。这些机构在国际技术转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模式,近两年来促成4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项目签约,成交金额超过3亿元。中关村西区已初步显现了国际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成为了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高地。

6. 北京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

技术贸易:开展跨国技术转移的初期,大多是通过技术贸易获得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使用权、产品制造权或销售权的使用权,实现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改善。目前,国际技术贸易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技术许可证贸易、技术服务与咨询、特许专营、合作生产,以及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许可的设备买卖等。

跨国技术入股成立合资企业:由于国内及自身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为了能够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北京很多企业通常会采取与掌握其所需技术的发达国家的企业或技术人员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以实现新技术的跨国输入。一般来说,这类合资企业的创建方式包括两种,一是双方共同出资,同时外国公司或个人以技术许可的方式,授权合资公司使用该项技术;二是由产品生产国企业单独出资,外国公司或个人以其掌握的技术作为资本,按一定比例持有新公司的股份。

战略技术联盟:跨国企业之间为了技术创新活动而实施开展的涉及技术研发的战略性合作。目前,北京跨国企业间的战略技术联盟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跨国公司或其所属实验室之间以协议或备忘录的形式规定具体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此为初级联盟形式。通过合作生产和合作开发研究,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合作双方可以获得彼此有关的经验和技术,合作研究与发展成果为双方共同享有,专利权、版权均属双方共有。二是不但在研发方面签署合作协议,而且在生产方面也进行风险共担的“合资生产”。三是不但包括研发、生产,还包括促销方面的有关条款内容,即合资建立专门的技术促销公司。

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可以利用当地在人才、市场和科研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同时通过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不仅推动企业的研发活动全球化,同时也推动技术的跨国转移。

跨国企业并购:跨国企业并购是指将优势企业生产技术、渠道或其它资源买断,从而实现自身发展的技术转移方式。目前,跨国企业并购的模式主要包括:强化模式,即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自己主导产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整合模式,即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自身主导产业的一些非核心技术;突破模式,即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自己非主导产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渐进模式,即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自己非主导产业的一些非核心技术。

跨国(跨区域)创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国际间交流渠道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跟着人跑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持技术跨国创业主要是指,那些掌握了一定新技术的高端人才以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新技术,同时利用自己在海外所积累下的人脉资源,来到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园区进行技术创业的方式。跨区创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还带来对技术前沿的敏感嗅觉,对创新方向的把握和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以及对工艺流程的掌握。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北京国际技术转移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相结合国际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有:产学研用结合中企业主导作用不强;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技术转移中信息不对称,科技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现象并存;学术界的科研成果技术集成性和应用性不强,与企业等技术需求方对技术成果的集成性和应用性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缺少中试环节的风险分担机制,在解决技术进入企业方面存在技术转移“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第二,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育有待成熟。主要表现在:许多从国有事业单位转化来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市场化程度低,国际技术转移的实践、经验与能力也明显欠缺;各类服务机构力量分散,缺乏协同;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端、个性化服务能力尤为欠缺,绝大部分服务机构的全球链接能力和功能远不能满足需要等。

第三,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及信息不够顺畅。一是渠道相对狭窄不稳定。虽然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不断加快,但是过去的计划经济思想依然留存于众多的企业中,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还不习惯与各类技术研发机构直接通过企业关系来实现技术的跨国转移。中国企业从国际引进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多数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或者说要频繁跑到国外,成本较高;国外企业也希望向中国转移技术,最缺少的也是合适渠道。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心问题。外国企业由于对中国情况不了解,对知识产权保护、潜在合作方信用和实力等存在担心;而中方企业也很关心外方企业的水平,希望与更为优秀的机构合作。

第四,从国家政策体系上,原有技术市场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原有的技术市场政策已实施了近30年,当前,面临全球范围日新月异的技术转移新趋势,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技术转移的特殊重要地位与作用,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开展新一轮制度创新和系统性政策设计。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制度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也需要在基本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开展改革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1. 适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加快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技术以各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密切关注并广泛参与的战略性活动。北京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将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加快国内外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方面加快步伐。

2. 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北京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优化创新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3. 聚集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推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

篇12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在减少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净化,以便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当将企业物理管理被冠以绿色这个词汇后,其与环境就有了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内部实施绿色物流管理,为企业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实现绿色物流的具体措施如下。

1.1 选择适合的绿色供应商

绿色供应商是指他所生产的产品不仅不会危害环境,同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且易于回收。供应商作为物流的起始阶段,其对于绿色的实施状况将直接对后续物流管理活动的绿色程度造成影响,因此在实施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中选择合适的绿色供应商是整个物流流程中的关节环节。

1.2 运输方面实施绿色管理

目前,实施的绿色运输管理主要是多个企业联合组织进行的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提高了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简化了配送的环节,扩大了配送范围内,缓解了交通压力,并对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1.3 包装方面实施绿色管理

包装实施绿色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同时还可回收再利用,它对于降低企业成本,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加大对包装问题的重视程度。

1.4 逆向物流的绿色技术管理

基于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人们开始重视实施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的绿色物流战略。逆向物流作为企业绿色物流的组成部分之一,包含了包装、运输、流通加工、存储、装卸和物流信息等环节,对应的物流技术也是由其发展起来的。但是,即使企业有了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如果不注重加强观念和管理,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还需要企业从其绿色企业形象出发,加强自身的绿色管理。

1.5 实施绿色信息管理

绿色信息管理是指企业要注意对各种绿色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并将这些绿色信息及时有效的应用到物流管理中,实现物流管理的绿色化。

2绿色包装在企业物流绿色管理中的作用

绿色包装从环境保护角度改进绿色物流体系,进而形成了一个与当今环境共生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说,当前绿色包装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融入到了当前包装行业中,成为了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2.1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社会组成部分之一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坚持以保护生态为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中物流的各个环节也都会不同程度的破坏环境,造成污染,如运输活动中由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和大气污染等。实施物流的绿色管理就可以减少商品的流动,避免加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2 减少搬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装卸搬运活动在物流各项活动中所占的频率最高,对环境的影响也最为明显,不恰当的作业方式可能会无形中破损破损、散失和损耗的概率,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2.3 拓展物流市场的需要

现代物流除了对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通过程给予关注外,对于从消费到再生产的流通过程也给予了非常大的重视。基于此,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逆向物流诞生了。逆向物流属于物流绿色管理的范畴,通过逆向物流能够有效的减少物流活动中的资源消耗,控制有害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拓展物流市场。

3绿色包装在企业物流绿色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基于绿色物流的绿色包装能够进一步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消除由包装带来的白色污染,从而保护自然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为促进其物流的绿色化管理,实施绿色包装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建立绿色包装运行机制

制定有关绿色包装发展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促进和规范企业实施绿色经营行为,使绿色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真正实现有法可依,从而保证绿色包装体系能够顺利运行。在我国,有关绿色包装方面的立法尚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有关部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同时紧跟国际发展步伐,制定相关房率,促进绿色包装健康发展。

3.2 容器的再利用

将每次用完的包装作为母容器反复使用。当然,母容器的反复使用还需要寻求一种能够支持其长期使用的物理上的耐久性和机能上的便利性。同时,被包装物物质和价值上的等价性也是必须的,在设计时可通过一个标志性的操作将其显示出来。

3.3 利用税收手段激励生产者采用绿色包装

鼓励企业对再生材料的使用税收是极其重要的手段,有关部门可以开设有关包装方面的新税种,实施绿色包装免税政策。这样就可以降低那些使用了绿色包装的产品价格,激励生产者采用绿色包装。

3.4 运用科技创新实现包装材料的绿色化

用于制造绿色包装的材料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或功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小,且易降解和回收再生利用。目前,各国都在积极运行科技创新技术,研究开发生态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绿色化。

4结语

现代企业物流的绿色管理是从企业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全方位的关注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说是企业的一种绿色形象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物流管理发展的全新趋势。在这里我们将绿色包装理念融入物流活动中,就是希望通过绿色包装构建一个全系的绿色物理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永胜.逆向物流绿色化措施初探[J].物流科技·现代物流,2005,126(29):30~31.

篇13

一、金融科技的本质和新常态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究其本质,金融科技是金融机构将数据作为新的、战略性的生产资料,推动实现金融生产力的一次全面升级。其中,5G技术,着重解决数据获取和传输问题,传输速度的提升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将不再是瓶颈;大数据技术,着重解决数据的全量管理问题,成熟的底层技术框架使得数据采集、存储、集成、计算、分析等不再是瓶颈;云计算,着重解决数据的运算能力问题,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使得实施数据传输和运算的网络、系统、硬件、软件等不再是瓶颈;人工智能,着重解决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问题,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知识图谱等极大提升了基于数据的分析、操作、管理和决策能力;区块链,着重解决数据的信任问题,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了数据存储、传输和访问的一致性、真实性、准确性。现实生活中,金融科技带来的改变比比皆是:智慧网点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当客户步入一个基于5G和人工智能服务构建的智慧网点,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客户识别系统第一时间识别客户身份,客户可以在智能交互屏完成各类常用业务,如需客服支持,远程坐席通过视频接入,实现“一对一”服务。“技术应用+服务功能+场景链接+生态融合”四位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突破了银行服务在交易介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客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智慧的金融服务体验。智能投顾提供专属客户服务。理财投资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客户通过网点的客户经理获取专业的财富咨询,受客户经理人数和经验的限制,很多客户无法享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智能投顾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客户个人特质和资产情况,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无需客户经理,就能为客户定制投资组合产品,客户无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设定预期收益率,实现一键投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模型,为客户提供在线组合配置建议及组合管理的理财顾问服务。金融科技始于金融、融于金融。各类金融创新将突破时空限制,潜移默化或急速改变客户的金融消费行为习惯,也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对银行而言,对物理网点和网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降低,对长尾客户的服务效能会提升。对客户来说,缩短了业务办理的等待时间,能获得更专属的金融服务,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和体验,更多的业务无需到网点就能办理。这些新服务、新产品,将银行打造成“空中银行”,将客户变成“空客”,客户的新习惯与银行经营管理新模式相互促进,成为金融科技新常态。由此产生新的风险管理数据、模式和需求,要求风险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建立三大思维应对金融科技新常态

金融科技,未来已来。新常态需要新思维,商业银行应加快适应金融科技带来的转变,以全量思维思考问题,以智能思维推进工作,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

(一)建立全量思维,适应以大数据为驱动的风险管理新趋势

全量思维下的风险管理以大数据为驱动,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中数据来源单一、数据维度有限的困境,用全量、有效、合规的数据做好风险管理。一是加强数据获取。金融科技视角下的风险管理建立在多维、海量、动态的数据基础之上,需要整合自有数据、收集公开数据、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以及新渠道开发等方式,构建包含市场数据、业务数据、行为数据等维度全量数据,实现数据持续更新,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二是提升数据质量。多渠道、多维度、海量的数据会带来数据质量的挑战。一方面,不同数据来源会导致数据标准不统一,需要在金融大数据平台汇总成统一数据格式;另一方面,各个数据来源的数据有效性不同,可能存在数据缺失、失真等问题,需要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校验。三是保障数据合规。全量数据思维下,数据来源更广,除了公开的市场数据外,还需要利用业务数据、行为数据,甚至是客户在行业内其他机构的数据和跨行业的数据,需要有效使用合规数据,避免掉入合规陷阱。

(二)建立智能思维,掌握以人工智能为手段的风险管理技术

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智能思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改进信息获取时效,前移风险防控手段,实现数据实时获取、模型自主学习、参数动态调整,创新风险控制、监测和预警。一是前瞻性的风险控制。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使得风险的防控更多集中在事中和事后,对于事前控制手段较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多维度的数据更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将风险管理的控制点向事前移动。二是高时效的风险监测。传统模式下,由于数据获取滞后和需要人为调整模型参数,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发现会有延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并处理海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间断运行并动态调险模型,实现高效的风险识别。三是新形势的风险预警。前置的风险控制和高效的风险监测方式,使风险信息的发现和获取变得更加灵活、高效,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

(三)建立底线思维,防范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挑战

金融科技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挑战。需要建立底线思维,应对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一是合规风险。无论是依托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获取和使用,依托人工智能的实时运算模型和高频的量化交易方式,还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发展,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符合法律和监管的要求,防范合规风险。二是操作风险。一方面,大数据管理和使用不当,会造成海量数据泄漏,需要防范数据使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模型运行中出现的模型准确度下降甚至误报情况,需要通过持续的模型监测、评估和优化防范模型风险。

三、金融科技新常态给风险管理带来新机遇

新常态下,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为金融业务领域带来丰富应用创新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诸多机遇。传统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依赖专家经验判断,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于客户的集群风险、行业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较难识别。金融科技带来风险管理的方法创新,使得风险管理能够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地完成风险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工作。

(一)构建智能反欺诈监控平台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发展与普及给金融业态带来了深刻变革。传统欺诈防控方法以专家经验规则为主,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人工依赖程度较高,效率低下。在银行业务线上化、网络黑产技术化的形势下,银行传统的反欺诈方式已经难以奏效。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构建的全流程、多维度欺诈风险防控体系,能够实时识别、监测、阻断欺诈风险。工行智能反欺诈基于工银智慧大脑训练智能AI反欺诈模型,嵌入每笔用户动账交易,实现交易过程中毫秒级智能反欺诈识别和处理,直接避免客户欺诈损失。当客户在进行大额交易或向可疑账户汇款时,需要进行二次确认;在客户进行信用卡申请时,无需再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核实,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法进行信息核对,风险控制更加高效、准确。

(二)创新交叉线风险智能监控

近年来,杠杆高、嵌套深、产品复杂、资金空转的市场和业务乱象不断,市场动荡极易带来交叉性金融风险传播。传统情况下,因为业务数据分散,每一次市场震动,都需要很多团队和人员分工协作,各自独立分析数据,再统一汇总分析,很长时间才能全面摸透客户存量业务和风险传染路径。金融科技整合全量大数据,一键看清客户业务关系和资金流向,使得交叉性金融风险防范更加高效。工行集团投融资风险监控平台,应用于债券投资、风险排查、风险预警、专题分析,能够支持单客户和组合客户一键式风险排查,15 分钟内分析客户相关的债券、股票、贷款、租赁、票据、交易、存款、结算、资产、评级、财报、舆情等7 大类、25 小类信息,每日4 次获取客户股票债券价格异常波动、经营管理层变化、企业重大盈亏、经营管理重大变化等负面舆情,准实时地识别全市场的高风险客户和高风险债券,支持总分行加强交叉风险管理。对于风险管理而言,金融科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可以使金融业务有效提速和扩容,但也显著加大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和维度。工商银行愿意迎接各类挑战,坚持“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风险管理路径,强化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顺应时展趋势,加快金融科技的应用,持续推动风险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与优化,积极支持金融业务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