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国土资源经济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土资源经济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国土资源经济学

篇1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利用

土地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享有社会属性。就其自然属性而言,短时期内土地的不可再生性要求人类必须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又导致土地的经济特性成为土地流转运作的追求重点。就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利用范畴而言,农村土地的博大辽阔一方面奠定了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长期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大背景下所出现的粗放式经营,也导致我国土地需求总量与土地供给总量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这种矛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负面影响以及所引发的系列土地经济问题,决定了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得到国家宏观调控、规划、监督和管理。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历史来看,粗放经济和集约利用两种运作模式的单独、混合式应用操作过程,无不揭示着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方式和该历史时代的科学技术、社会条件等密切相关。然而无论使用何种应用模式,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和应用都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以保障农村土地的开发和应用可达到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这即是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流转两者关系以资源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相对明晰化的界定。

二、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源配置的前提

1、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趋向性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政策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趋向日渐明显。自从2011年开始,城镇化的推进影响下我国就业人员的76420万人中,农民工的城镇就业人员就达到25278万。如上数据表明城镇化发展战略对我国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资源分配等起到了极为明显的影响。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数量等的不断提升,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为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应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就需要立足市场规则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外出务工农民放弃的土地实施合法配置,以提升其经济收入和农用地的开发效益。从该角度而言,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下,基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的要求,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势在必行,而我国城镇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又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2、国家政策及农业硬件配套日渐完善的辅助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农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对应性土地流转试点的开拓性尝试。我国自1996年开始所进行的农机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升,农村机械如大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小型拖拉机、机动脱粒机、联合收割机总量的逐步推升与农业科技、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和各类现入品等的改善,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分配,为农业劳动力的节约,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运用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辅助。在农业硬件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也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践运作的经验,在诸如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河南土地交易中心模式、重庆“地票”运作模式等的探索过程中,使得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转入多元开发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土地资源及耕地保护,过度强调土地经济利益。

作为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在物理数量上的有限性及市场流动过程中其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性和稀缺性,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在市场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面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质疑。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而言,财富、人口、自然资源分配的相对和谐性,肥力丰富土地的分散性和稀缺之间的矛盾,应该在农村土地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合理化调整中进行解决。然而我国在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制约下,我国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利益体,如农户、村民委员会、基层政权、地方政府等为谋求土地出让金的最大额度,不惜使用违法手段来用地、卖地、征地,并由此导致大量的高产农田、优质土地被用于私人住宅、工业制造和商业开发等,此类现象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及耕地保护的需求被忽视。据《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耕地面积减少40.20万公顷,因农业结构优化、土地整治等增加耕地面积32.18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过度强调土地经济利益及耕地保护意识不足的前提下,导致我国耕地保护能力下降,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形式极为严峻。

2、忽视土地保护要求,农村征地的对抗性矛盾时有发生

事实上,农户借助征地可获得5%-10%的经济补偿,村级集体获得额度在补偿总额中可占25%-30%,各级部门和乡镇政府占60%-70%,此种行为导致各类投机行为的频频发生。尽管土地流转资本化会导致一些农户无法保障自身的基本权益,但是借助各类维权行为,农户的征地补偿额度有可能提升。乡镇政府、村级集体为获取征地中利润额度的最大化,只是一味的鼓励农民出售土地。然而,无论农户的维权行为还是乡镇政府、村级集体的辅助征地行为,也只是从获得利润角度出发,而并非为保护土地资源。同时进行农村土地购买的一些企业为快速获取国家建设用地指标,往往采用不法手段,比如“以租代征”来获取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资源在企业主、城市商人等手中的频繁流动,往往会导致农用地“规模不经济”现象时有发生。而我国目前公布的法令、决定及相关通知和我国在土地流转方面所实施的现有政策,主要以稳固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户土地承包的经营权为核心目标,无法满足土地自然属性保护的要求。

四、优化我国农村土地流动资源配置具体措施

1、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加大合理利用土地的宣传力度。

土地流转过程中所出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源自土地流转程序的不完善、相关制度的不具备、运作中利益主客体之间矛盾的复杂性。强化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就必须从土地流转程序的法制化、规范化角度出发,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并按照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对应性完善,坚决打击农用土地流动过程中的违法用地、卖地、征地行为。在严格执法方面,督管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土地流转审批行为,并要求其强化对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正当权益的保护,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使用制约力度,增强对农民合理进行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及引导力度等。

2、盘活土地经营运作模式,坚持合理配置与生态保护的融合性。

盘活农村土地经营运作模式需要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土地流转的合理化运用有效结合起来,如此既能增加农业经营助手、种粮大户等优秀人才的土地使用需求,又能提升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土地收益。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坚持土地保护和流转的融合,不得改变农业土地的用途,抵制农用地的非农化运作思想。即便在非粮食主产区也必须杜绝出现农地非商业利用要求,对于一些符合国家要求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可依据国家基本农田核销条件,以区域土地利用的发展目标为辅助,在遵从土地资源生态保护规律的基础上,兼顾农田利用和资源保护要求。然而,由于区域土地应用的要求具有差异性,在土地经营运作模式盘活的要求下,可适当调整具体运作方案,如在保障优质农田优先使用的前提下,结合旅游、城镇建设的需要合理调配资源。

3、立足市场规则坚持人地融合,多角度出发提升配置附加效益。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农村土地使用权转移制度,原有的粗放型经营的不合理操作已经引发了土地利用效益的低下及各类环境失衡问题,如生态破坏、地力下降、水土流失等。然而从土地流转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市场应用价值等方面来看,只有真正实现土地与人的最佳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土地流转质量和土地资源开发的效率。同时,从市场规则角度而言,农村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只有以国内外市场运作规律为配置优化前提,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土地资本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土地流转过程中,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应用为例,在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前提下,人类必须保证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应用,并满足土地资源开发时所提出环境、人口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卢新海,龚茂盛.农村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优化整合研究.青海社会科学[J].2014(01).

[2]来君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阳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土资源的治理保护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国土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不仅仅是我国,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何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国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世界各国无法忽视的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土资源产业经济科学开始产生以及发展起来,本文主要就是研究循环经济在国土资源产业经济科学发展当中的作用。

二、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

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其实就是国土资源学与产业经济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但是现在对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本文当中笔者借鉴了经济学的一般概念,对国土资源产业经济科学进行了一个一般定义,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其实就是针对国土资源产业以及其发展规律来进行研究的经济科学,进行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研究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国土资源实现更好的优化配置[1]。

(二)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目前,我国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国土资源产业,而国土资源产业主要是指从事国土资源再生产活动的各种产业,这其中主要包括了矿产资源的普查和勘察、海洋资源的调查以及开发、土地整理、资源保护等各种产业。我们在对国土资源这一个定义进行理解的时候可以从广义以及狭义这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理解。首先我们从广义方面来对国土资源进行理解,广义的国土资源主要指一个国家领土的范围当中所有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但是如果说我们只是在狭义的范围当中对国土资源进行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将国土资源理解成一个国家当中有权来进行管理的所有范围之内的疆域的一个总称,这其中包括了这个国家的领土、领海以及领空,在狭义的国土资源概念当中,这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其中包括了从地面到地下,以及从陆地到海洋再到空中的全部的自然资源[2]。

三、循环经济的概述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循环经济这一思想就开始萌芽了,其中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鲍尔丁曾经提出了自己的“宇宙飞船理论”,在这个“宇宙飞船理论”当中,鲍尔丁认为整个地球其实就像是在太空当中进行飞行的一艘宇宙飞船,在进行飞行的过程当中是需要不断的对自身有限的资源进行消耗以及再生,如果说我们对于地球当中各类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不合理的话,就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最终导致整个地球走向了毁灭[3]。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首先对循环经济进行积极实践的国家就是德国以及日本,这两个国家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背景。第一个方面是日本以及德国当中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增长使得这两个国家需要新的管理策略来进行管理;第二个方面就是当时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工业化后期,经过了工业化长时间的积累,在大量的废弃物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第三个方面是当时工业化国家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对于自己国家大量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消耗,导致自己国家各类自然资源已经所剩不多了;第四个方面就是那个时候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法理体系,并且较高的公众环保意识使得这些国家有着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所在。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指遵循自然界当中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规律的规律,对于经济系统来进行重构,使得整个经济系统能够更加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过程当中。

四、在我国国土资源领域当中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当中,发展经济以及保护环境是有着非常大的矛盾的,我们想要在根本上对这一个矛盾进行解决的话,就必须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尽快的实现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转变,循环经济的实现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的最终目标[4]。

(一)资源安全需要对循环经济进行发展

国土资源其实就是一个民族以及国家赖以生存的最为基本的条件,无论我们的科技是否发达,国土资源是否优质以及储量是否丰富都是会对一个国家的安全程度产生一个直接的影响,尤其是我们中国这样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的国家,国土资源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基础性条件。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科学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对于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最终导致了我国国土资源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再加上现在我国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各种环境灾害频发,这些都极有可能导致我国地区之间的资源竞争或者是大范围的居民迁徙,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二)传统资源产业改造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在我国的传统资源开发产业当中,大多数都是粗放型产业,这些产业在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是以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以及高污染排放来作为代价的,所以说这一种增长其实就是一种低质量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变传统的资源产业的生产模式,我们必须要将传统的资源产业与科学技术进行相互结合,对传统的资源产业进行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在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核心就是要走一个循环经济路子,在进行改造过程当中遵循“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可再生产品”这一个循环模式,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我们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各类资源的消耗率。

五、结语

随着现在世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现在各类资源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家表现得更加明显,为了更好地对国土资源进行配置,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在我国开始出现并且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更好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国土资源领域当中进行循环经济的使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国土资源配置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生.关于国土资源产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07).

[2]王永生.循环经济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J].南方国土资源,2006(02).

篇3

主办单位: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9158

国内刊号:11-4757/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4

既然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那么其价值量如何衡量呢?这就涉及到资源价值核算这一技术性、难点性和关键性环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文件中明确规定:“各会员国的主要目标为扩大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该体系,至少所有会员国的核算体系应包括附属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应在所有国家中建立环境与经济一体化体系,应发掘更好的方法,用来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以及由环境提供的其他贡献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和产值核算应予扩充,以适应环境与经济一体化的核算体系,从而补充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产值核算的方法”。

为此,一些西方国家开始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其中,挪威和芬兰是欧洲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且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挪威将自然资源划分为物质资源(如渔业资源、矿物、林木等)和环境资源(如空气、水、土壤)。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了核算。为了遏制过度砍伐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芬兰将自然价值交易机制纳入森林保护计划,森林所有者对自己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动物栖息情况等生态指标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在自愿的基础上与政府达成长期或短期的保护协议。政府依照相关法律条文,对森林所有者给予经济补偿。

此外,德国通过对各类土地使用情况与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土地使用对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美国也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视作一国财富的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识别来自资源环境的货物服务流量,测度其对生产的贡献。

我国资源核算工作起步较晚,但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引入消化阶段、90年代的理论研究阶段和当前的实践应用阶段后。已取得明显进展。尤其在环境、森林和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颇为深入。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的我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争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这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虽然还算不上真正的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但这已为我国今后的资源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然而,尽管世界各地对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但距离用于国民经济核算管理实践仍有很大的差距。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价值来源、价值确定方法、价值模型及其参数选取、核算口径等缺乏统一性;核算管理缺乏规范性;核算结果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性等,从而导致已有的理论性成果可操作性差,不能转化到资源管理工作实践。另外,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处于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忽视经济质量的发展阶段,消耗型、污染性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下,对资源价值的认识不到位,更难以贯彻到资源可持续管理实践中。历史经验教训表明,资源环境管理必须未雨绸缪、提早谋划,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应尽早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全面转变观念。深入贯彻资源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资源价值观,是制定国土资源管理战略决策的根本和前提,是创新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运作;换句话讲,就是确保资源的价值量不断增加。严格保护1g亿亩耕地红线,与其说是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不如说是对耕地这种优质土地资源价值的保护。在这个意义上,土地管理就是资源价值的管理,需要全面贯彻资源价值观的思想,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以科学的理念规范行为。

寻求资源价值核算技术突破并加快转化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涉及内容广、类型多、难度大。强化理论基础研究是关键。技术方法的滞后源自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善。融合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国民经济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加强交流与合作,重点破解资源价值来源、单项核算与综合核算的转换、实物量与价值量的表达,核算结果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对接等难题。

考虑到同一资源在不同地区以及同一种资源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如已有的效果评价法、收益损失法、旅行费用法、随机评估法等各不相同),其价值量评估结果差异很大,亟需技术标准体系的规范统一。明确统一的资源分类体系,从价值评估方法和流程以及参数体系等方面分门别类地制定出相应的资源价值评估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分门类的资源价值评估规程,满足资源价值在空间上能够横向对比、优化调控,在时间上能够纵向衔接、动态监管的实践需要。

完善机制,保障资源的可持续性

将资源价值观付诸土地管理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现阶段应从机制上着手。

首先,应摸清我国资源价值量,服务资源管理科学决策。据已有报道,俄罗斯所有自然资源的总价值约为300万亿美元;其中,饿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价值约为30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美国已经探明的自然资源储量价值为10万亿美元,西欧为2.5万亿美元。地大物博,自古以来是国人对资源家底的定性论断,而且经过了上世纪的全面综合考察,基本掌握了我国资源的数量和分布问题,但资源价值却一直无从揭晓。

在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日渐被认可的今天,已有的资源信息数据已无力支撑土地决策管理实践,摸清我国资源数量和质量背后所隐含的资源价值量成为当务之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摸清我国自然资源总价值量这一总量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国土资源的功能定位和战略导向,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定量化、动态化的根本要求。

篇5

一、信息化技术与国土资源管理概论

1.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科学技术,是主要应用于管理企业和采集、处理信息等方面的,它是真实应用中所采用的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IT技术等各种技术的总称。此项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科学性和独有得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应用的,当然,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实施信息系统的应用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客观性,能分析整合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都是无法人为完成的,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可见,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需更加深入。

2.国土资源管理

一直以来,关于国土资源的数据都要经过详细的测评、计算与估评等,十分谨密,国土资源管理也可谓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共同实现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的进行。因为土地资源管理本身就是综合了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决定着我国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并预计从中获取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促进着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以最优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属于可调节我国国土资源的一种重要的载体。我们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土资源管理就决定着如何促进国土规划和资源利用,其管理过程带来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将会不断计划并尝试提升着我国国土的利用价值。

二、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管理国土资源的管理系统在不断的革新过程中,一步步将管理工作全面进行起来,国务院也在政策上做到国土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提升,近段时间里,并设立组织了“金土工程”项目的实施,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大了挑战性,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将地形、地体上的详细侦查的工作更为高效化,简便化,做到了国土资源的利用优化工作的全面覆盖管理,真正达到国家新项目实施要求的效果与目的,有效的遏制了出现大量的非法占有土地现象,真正发挥了“金土工程”的实施作用。当然,实施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不仅表现于此,还体现在这一方面。

2.信息化技术的合理运用

(1)土地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其基础便是土地基础数据的集合与整理,总结出数据才能真正进行接下来的管理、估评等一系列工作。在实施方面,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对土地基础数据的全面清算,加强土地利用情况的掌握。建立起良好全面的数据库,将土地闲置与利用现状进行科学性的、总体性的规划,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土资源管理现状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也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网络化的农村耕地管理。网络化的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传输等过程较之前的工作效果,差别是悬殊的,针对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宗旨与目的,我们必须了解到网络化的农村耕地管理的必然性,我们知道土地利用情况具有极大动态性,这些是人为无法及时得到整理得,而将农村耕地业务受理、办理、公示全部实现网络化,网络化的管理有利于整合动态的土地数据信息,相关政府就可以依据网络化的数据严格规范管理的进行,做到对农用土地规划、保护、利用的政策不断地优化,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众,使土地资源利用更为合理。

(3)执法监察力度的加强。在一个政策规定与实行过程中,政府可谓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在政策实行阶段必须加强监察与提醒,并及时收集调查试试效果,做出改善,这主要是政府具有执法监察的权利。近年来,一些恶劣的现象屡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例如开发商的欺瞒手段、政府人员伪造调查表、监察工作的松懈等等,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绩效,因此,政府必须加强执法监察力度,对其实施宏观动态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解决,这些在保障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同时,也稳定相关政府机构与公众的利益关系,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确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结语

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的发展也随之越来越迅速,因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我国各个领域的管理政策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国土资源管理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由刚开始面临的信息化技术的冲击带来的技术上的不足,到现在的信息化技术在不断的推进土地资源管理愈来愈科学化、精确化、规范化等,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也越来越充分合理化,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革新的脚步永不停止,技术的进步还需以后日子里的探索,为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和配置土地资源的科学性、合理性,不仅仅需要我国相关机构加强自身的服务水平,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做出努力积极采取改善政策,如此,社会的发展也将永不停止。

参考文献:

篇6

一、国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发展经济学认为,研究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将自然资源单纯看作是天赋的收入,如何把没有任何价值的天然形态的自然资源变成一种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提高其经济效益的潜力,这才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核心。

当前在国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土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存在着密切联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国家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来说,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发达国家在能源、原材料普遍缺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经济的有效增长。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并就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资源型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比重日益下降,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形态已初现端倪,因此,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受到挑战。但是,两者的关系以及影响作用的发挥是与国情基础、历史发展阶段密不可分的。

从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的历史来看,其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侵略、掠夺以及利用先进技术开采本国以外的资源基础之上,实现了原始积累、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至此,才有了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十分珍视资源,因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给经济发展提供可能的机会,在发展初期,可以通过原料出口获得较高的收入,增加资本积累,促进民族工业的形成,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经济走上发展道路。资源、人口、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课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三大难题更为突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已使生存环境受到限制;基础原材料的短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相对不足,已是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土资源仍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国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国土资源的种类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国土资源的种类包含大类和亚类,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十大类资源(根据资源存在的形态不同,主要包括土地、水、矿产、森林、牧草、物种海洋、气候、旅游、自然信息等)均拥有状况良好,那么,它一定具备建立海洋业、畜牧业的物质基础。

2、国土资源的数量情况对产业规模的影响

国土资源总量影响整个产业经济的总体规模,一组配套资源的总量则影响相应产业的规模;其次,资源的数量关系既影响个别产业的规模,也影响产业之间的规模比例,进而影响产业的总体规模和产业结构。同样,由于产业(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投人产出关系,从而,产业之间应有一定的规模结构,并对每一种产业都有一定的量级要求,当有些产业达不到这种量级要求时,整个产业经济的规模就会由量级最低的产业规模决定;再次,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影响产业结构模式的选择。对于一个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来说,为了该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必然会选择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模式。

3、国土资源质量状况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资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资源开发的成本和效益,影响到资源产业的竞争力。另外,资源的质量状况还影响到相关产业链的复杂程度、后续发展规模及发展潜力。与国外相比,我国国土资源的质量状况并不乐观。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而且其中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冶矿多,富矿少,开采利用难度很大。我国的资源质量状况对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国土资源分布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资源分布直接决定第一次产业的布局。这里的第一次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木采伐业、水产捕捞业、矿产采选业等;其次,资源分布是影响和制约原材料产业、能源产业等基础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些产业的劳动对象是已脱离自然状态的初级产品,其数量很大。资源分布对这些产业布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通过运输距离及其费用发挥作用;第三,资源分布Φ谌产业的布局也有重要影响,主要是通过环境资源来发挥这种影响作用。如地质环境资源的分布直接决定旅游区和旅游景点等的布局。自然环境的优美、特色及保护等状况是影响第三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等。

三、做好国土资源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要探索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大力探索国土资源管理新的思路,使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走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的综合管理,从单纯的资源管理走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从单纯的需求管理走向供给和需求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从依靠资源投入拉动走向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拉动;要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变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坚持有保有压、节约集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建设。注重节约集约模式创新、技术、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把功夫下在创建过程中,积极推动把资源节约集约的利用情况纳入对乡镇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

3、要加强地质找矿,促进资源优势的转化。要完善机制,继续深入探索中央、地方、企业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衔接的方式方法,搞好布局,统筹规划重点调查评价区、重点勘查区,优选一批项目进行综合部署,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快评价、快速突破。要整合资源、规范秩序,改变矿产资源开发小、散、乱的局面。要深化地勘单位改革,坚持企业化改革导向不动摇,尽可能解决历史包袱问题,优先考虑矿业权配置,鼓励走探采结合的道路,支持土地变现,壮大实力。此外,还要切实做好地灾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4、改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服务的效益和质量。推进政务信息化,完善无纸化办公局域网,实现网上实时审批;完善“一张图”工程和综合监管平台,重点是互联互通,建好数据库,改版升级应用系统,建立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开发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产业,实现集成化、产业化;坚持信息公开、信息共享,接受监督、质疑和批评,根据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工作,开发适合的信息产品。

5、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面对当前国土资源系统违规违法案件高发频发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监督管理,严格执法,加快法治建设。努力建设是法制完善、职能科学、公开公正的国土资源管理体系,执法严明、廉洁高效的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法治统筹,责权统一,守法诚信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系统依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

国土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对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对产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间接保护环境,缓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环境。

篇7

1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1国土资源管理

长期以来,在进行国土资源相关数据收集的时候,需要在收集的过程中,对其中相关的数据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测评和计算以及估化等方式,需要经过比较严谨的处理过程中,对其中相关数据内容加以处理,国土资源管理在进行实际工作的时候,主要将经济学和管理学以及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增和起来加以应用,使得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因为土地资源管理综合这多种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其对我国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并且预计从中得到比较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等,这就使得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关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规范,并且在进行土地资源分配的时候,能够更加合理和科学,这也是对我国国土资源加以调节的重要载体。我国土地资源在进行利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有限性的特点,国土管理资源对我国国土规划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对其加以管理的时候,其影响是巨大的,同时能够不断对我国国土的利用价值有效提升[1]。

1.2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国土资源是和民众的生活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的,对于一些基层农村人员在进行土地分配的时候,对他们的生活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土地是资源的重要载体,其对群体的切身利益内容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人们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比较正确的认识和加以关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能够对基层农村人员的基本利益提供重要的保障,其能够对基层农村人员的生活质量有效提升,而在另一层面中,这一方式也是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相符合的,能够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开展更加顺利。

2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相对比较多,并且资源相对于人口而言呈现出不足的状态,使得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在这一基本国情的情况下,就比较产生人与自然发展无法协调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国土资源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对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的关系有效处理逐渐成为国土资源管理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资源工作已经逐渐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对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农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比较积极贡献。但在基层国土体制改革逐渐合并乡镇之后,其中新建设的乡镇主要是由原来的几个乡镇合并而成的,因此在进行国土资源管理的时候,管理区域增加,土地资源的管理就出现一定难度,其中土地利用违法的情况往往层出不穷,而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情况又相对比较复杂,农民在法律认识方面存在着不足,就会使得在土地资源管理的时候出现管理上的漏洞,使得农村土地资源的监管难以到位,使得违法建设情况增加[2]。

3基层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3.1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意识

国土资源是资源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国土资源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其中相关的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首先能够提高人们对国土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国土资源管理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对国土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如果其管理工作不合理,就会对农村国土资源的利用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不断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同时也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意识加以重视。政府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通过各项讲研活动,促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对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将这一理念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得社会在进行基层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应对的时候,能够形成比较良好的社会风气。

3.2对基层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体制改善

合理的管理体制在基层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只有对管理体制加以完善,才能够有效促使管理工作真正进行下去,并且不断对政府的管理力度加强,使得政府在进行基层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管理的时候能够尽到责任,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体制内容改革和管理力度增强,使得基层农村国土资源利用率能够得到大幅上升。政府在对国土资源加以管理的时候,需要将其中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划实施,对没有明显效果原有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革和完善,使得城镇与农村两者之间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比较有效的配合,并且对其中的政策加以积极改变,使得开展土地复垦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对其中的惩罚政策也加以完善,并且不断对违法使用土地的行为加强打击。政府在进行管理体制完善和惩罚以及监督体制加强的时候,不仅需要对基层农村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加以保障,还能够有效促使社会的发展更加稳定。

结束语

篇8

一、市场化是矿业权电子交易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的主要特点

国土资源部《矿业权交易规则(试行)》第一章第五条规定:矿业权交易机构是属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者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委托的。根据矿业权市场的分类,中国矿业权一级市场属于电子政务、出让市场,主要是G2B模式。而矿业权二级市场属于电子商务、转让市场,主要是B2B、B2C、C2C模式,政府在市场中起监管作用。因此,本文认为,矿业权电子交易是电子政务为主、电子商务为辅的格局。

矿业权电子交易主体包括国土部门、政府其他部门、国有地勘单位、商业性地勘公司、社会投资者、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形成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平台。(如图1)

(二)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化的相关理论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价格信号更加真实和灵敏,能够及时地反映行业的供求关系,从而更好地引导资本在行业之间的转移调整(Wurgler,2000)。

本文认为,矿业权电子交易是以电子通信为手段的矿业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矿业产品和市场进行宣传、购买和结算。根据刘斯敖的电子市场分类,本文认为,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主要以信息型、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无缝结合型为主。也就是说,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是有形市场嫁接、融合电子商务技术后形成的新型市场。

概括而言,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的现状是:起步较晚、进步很快,日趋成熟、亟待完善。其中,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市场化程度需要快速提高。因此,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发展的关键是快速提高市场化程度,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具备矿业权交易特点、运用电子商务技术的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

二、对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化的分析

对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的评估,能够有效地分析矿业权电子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促进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的建立健全、完善改进、充实提高。一般来说,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评估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

(一)出让人、转让人产权是否明晰

科斯在其《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这些权利能够自由交换。”我们认为,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中的评估问题是矿业权的产权问题。本文认为矿业权产权是指,与矿业权交易相关的经济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利用它行使一定行为的权利或权力,或者控制和运用它的权利或权力。围绕矿产资源的配置,人与人之间总会出现冲突或合作的情况。人们处理这种关系的过程就是矿业权的配置过程。所以,理清产权,是矿业权合理配置的保证,也是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的效率保证。

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是以有形市场为基础和前提的,国土资源部《矿业权交易规则(试行)》第一章第四条规定:矿业权出让人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我国矿产资源为国家所有,所以,进场交易的出让方一定是产权明晰的。转让人指已拥有合法矿业权的矿业权人,所以,进场交易转让人也是产权明晰的。也就是说,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能够确保产权明晰。下一步,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矿业权产权的初始分配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继而更加深入地开展评估。

(二)交易规则是否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是矿产资源配置的一种理想状态。矿业权电子市场交易规则的评估,从入场申请是否严格和是否完全竞争来考虑。其意义在于竞争能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减少人为造成的不公平,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配置效率的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由于电子商务技术给专业市场带来交易方式的创新,在新的交易规则中,基于交易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假说,同时采用有形市场和电子市场交易,在交易者采用混合渠道的情况下,能确定哪种互补性方式能够给交易者带来更大的收益。交易规则帕累托改进的一个方面是进场申请严格。国土资源部规定,经矿业权交易机构审核符合受让人资质条件的竞买人或投标人,按照交易公告缴纳交易保证金后,经矿业权交易机构书面确认后取得交易资格。落后的采矿权出让交易中出让人没有资格审核和没有保证金担保,因为其可以通过夸大矿产资源储量、吹嘘品位、隐瞒开采难度等信息进入市场。也就是说,矿业权电子市场减轻了卖方的机会主义动机,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对卖家的入场申请进行严格审查;另外一方面,市场是未充分竞争的市场。从现有矿业权交易规则来看,网上矿业权交易规则主要是针对“招拍挂”和矿业权转让的形式,矿业权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市场,例如,矿业权协议出让只有一个卖方——国土资源部门可以控制市场价格,可能会使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均衡,从而产生了市场势力,降低市场效率。根据2010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矿业权交易总共18394起,“招拍挂”方式出让占44%,转让占22%,申请在先占25%,协议出让占8%。假设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建立后,66%的矿业权可以进场交易,但是,33%的交易是不透明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矿业权网上交易的适用范围。

(三)交易成本是否降低

本文借鉴张五常观点,将交易成本扩展至“制度成本”,其中“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订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即改变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利用电子市场化,使成本降低。根据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框架,成本评估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降低信息成本。二是降低谈判成本。三是降低拟订和实施契约的成本。四是降低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五是改变制度结构成本。

(四)信息是否对称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中,许多信息并非无偿获得,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需要消耗交易成本。所以,市场主体之间对信息的掌握存在差异化。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利益冲突与调和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产生“柠檬效应”,降低市场交易的效率。由于矿业权指向物及其价值的不确定性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隐蔽性特征——逆向选择。因此,必须评估矿业权电子市场是否能最大化规避逆向选择。

由于矿业权指向物及其价值的不确定性,在采矿权交易之时,因为矿产资源往往深埋于地下且其在矿区内不均匀分布,常常使关于矿产资源储量、品位及开采的难易程度等信息,成为采矿权转让人的私人信息以及事后第三方难以证实的信息。信息壁垒不能完全消除,但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公众及矿业权竞买意向人只需点击鼠标,就能知晓矿业权出让、转让的相关信息,有利于矿业权市场信息的全面公开,确保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保证竞买意向人能有更多的参与权,从而使矿业权交易能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矿业权交易公开公平、健康运行。

(五)市场监管是否有效率

经济监督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监察和督导,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国民经济系统正常运行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根本保证。通常是由经济、行政、法律、科技、社会五个子系统所组成。而最能直接应用矿业权电子交易的主要是经济监督和行政监督两大系统。国土资源部《矿业权交易规则(试行)》第六章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对不同性质的矿业权交易机构分类加强指导和监督,建立矿业权交易年度工作报告和通报制度。省级以下(含)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是同级矿业权交易机构的主管部门,负责对矿业权交易的监督管理,并对重大矿业权交易活动加强事前指导和全程实时监控。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督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矿业权交易活动。上级矿业权交易机构对下级矿业权交易机构提供业务指导。第三十九条规定:矿业权交易机构应对每一宗矿业权交易建立档案,收集、整理自接受委托至交易结束全过程产生的相关文书并分类登记造册。

矿业权电子交易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交易操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使竞买人只能按规范操作,否则,将被交易系统拒之门外。而竞买人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也只能看到一些必要的信息,无法得知其他的竞买信息,更不可能相互串通。通过矿业权电子交易,使矿业权交易机构和工作人员可以不必介入矿业权交易活动中的诸多环节,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矿业权交易活动,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和杜绝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违标、串标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 提高中国矿业权电子市场化的相关路径

(一)完善有形市场,夯实交易基础

矿业权有形市场是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矿业权有形市场的建立健全是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化的条件和保证。在现有产权明晰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化配置问题不明,可能会导致矿业权电子市场失灵,严重阻碍矿业权电子市场化进程。因此,要研究解决产权初始化配置问题,使所有的矿业权交易机构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矿业权交易。

(二)制定操作规程,统一交易规则

矿业权是以矿产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相应的市场法则,将资源转换成资本,将技术成果转换成商品,完善资源的配置。现有矿业权有形市场和电子交易市场中,主要是“招拍挂”的交易形式。而申请在先和协议出让的方式,也应该进入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交易,减少市场势力的出现,让矿业权交易规则回归到价格和数量的供求均衡。

(三)健全交易制度,降低交易成本

要改善矿业权出让转让公示公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大力推进矿业权配置市场化进程。矿业权交易、国内外并购、地质勘查投融资、矿业权收购储备等,要统一交易程序。矿业权转让服务,矿业公司部分股权转让及整体股权转让交易的资料形式审查、信息、转让受让申请、交易方式选择、交易价款结算,要统一交易标准。商业性勘探项目(探矿权)投融资服务,合资合作勘查、期权协议、私募股权等,要统一交易准则。并购贷款服务,为国内矿业公司并购方企业通过受让现有股权、认购新增股权,或收购资产、承接债务等方式以实现合并或实际控制已设立并持续经营的目标企业的并购交易贷款服务,要统一交易服务。从而,降低矿业权电子交易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订和实施契约成本。

(四)降低信息壁垒,畅通信息渠道

国土资源部要加强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传递等方面的管理,通过自上至下的遍布全国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形成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信息网络,建立数据库,有序、高效、科学地汇集各类信息,这样,增强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信息的权威性、时效性和统一性。全国性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统一数据和信息,有利于矿业权的合理配置。

(五)加强市场监管,防控交易风险

要力争实现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的监管,以矿业权交易为核心、以信息和服务咨询为基础、以矿业资本为动力,不断规范和完善交易规则及交易流程,实现平台、通道、服务三大功能,包括出让和转让项目管理、意向受让方管理、成交管理、保证金管理、税费管理、会员管理、单据管理等程序,都要统一监管、强化监管、科学监管。1997年新的《矿产资源法》开始实施,确立了探矿权和采矿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制度,确定了开采矿产资源要坚持“一级管理,二级发证,三级监督”的原则,各级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促进中国矿业权电子交易市场化的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①刘斯敖. 电子商务时代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与演进[J].商业研究》 2006年3期

②方军雄. 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J]. 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③Jeffrey Wurgler,2000,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ournal of Finanical Economics,58

④库特.科斯定理CoaseTheorem[M].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A-D),中文版,498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⑤Dahlman,C.J.1979.“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M].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2. 141-162

⑥张五常. 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ransaction Costs[M].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E-J),中文版,58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篇9

1.1大规模违规圈地,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需要为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保障;而主观上则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城市过度扩张、盲目设立开发区、乱批滥占耕地,在财政压力和政绩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乱占滥用土地,把土地资源作为地方上“原始积累”和政府消费的财源,通过土地“农转非”这种土地使用形式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土地收益,大量获取土地资本增值收益,用于其原始积累,造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耕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1.2土地资源质量退化及生态破坏

(1)土地沙漠化。

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扩大了34.4%,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7.6%。据报道:我国土地沙化的扩展速度,20世纪50-60年代为1560平方公里/年,70-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年,90年代为2400平方公里/年。目前,这一速度己经上升到2460平方公里/年。

(2)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地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滥砍滥伐、过度垦殖,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8%,建国以来修建的8.4万座水库中的总库容已淤积了40%,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3)土地污染。

2积极推进政策调整,切实做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作

2.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1)调整产业政策,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的产业一般都处在“二、三、一”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的结构,这是因为,就土地利用集约度和效益而言,一般是第三产业的利用集约度大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

产业技术政策与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应是由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资源集约型的产业转化,促进技术结构的升级和布局的集中。在农业内部进行调整时,也应该向土地集约利用性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种植方式转化,鼓励发展各种土地节约型技术和项目。

(2)正确引导城市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时刻受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再分配,应着眼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其基本核心是如何处理“吃饭”和“建设”的关系,规划方法应以“供”定“需”,并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处于主导地位。

(2)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合理投入劳动、资本和技术,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以获得土地最佳的综合利用效益。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达到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和耕地数量压力缓解的双赢,其唯一的途径是土地集约化利用。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采取“高度”内涵式和“合理”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城市空间的“摊大饼式”外延扩展,采用组团式发展。

(3)挖掘城市土地潜力,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

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

2.2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

(1)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实施弹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是中央政府在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出于国际和国内粮食安全考虑做出的正确决策,目的是保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一直以来,中央以及各地政府在各种规定中着重于耕地的数量保护,对新开垦土地的质量标准要求模糊,更没有考虑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应当以这样的耕地总量指标作为实现动态平衡的目标,实施有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严把用地审批关。

根据动态规划严把用地审批关,对改变用途的耕地加强批后实施监管,坚决纠正、收回各种违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对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项目组织检查,强化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备案和批后核查制度,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

(3)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

拟定或修改基准地价、编制或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定或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的,应当告知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为今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践行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加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提供较为完善的实体和程序保障。

2.3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

(1)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保护土地质量。

实行农地保护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量,减轻水土流失。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休耕就是将容易发生侵蚀的地区的耕地转化利用方式为林地、草地或者休耕,用于更好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从长远看,通过农地保护措施,可以维持和稳定粮食以及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按照经济学家和农业专家的相关分析,农业有其自身的生产周期和生产规律,在这个生产周期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提高土地生产力。

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趋势明显,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保障生态退耕的顺利进行、有效遏制耕地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耕地生产力,以中低产田上改造为中心,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我国中低产田土比例大,投入增产效益明显,改造中低产田较开垦荒地、土地复垦投入少,用工省、见效快、效益高。因此,挖掘耕地生产能力应该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荒地开垦和废弃地复垦要进行经济性研究。

2.4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①农药的使用导致抗药性虫害的出现。一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害虫对农药就会产生抗药性,使得人类施药次数和使用量不得不增加,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②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生态体系中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多数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中毒的昆虫被啄食,又害死鸟类,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而天敌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害虫,结果反而有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破坏了天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肥的使用也是如此。现代农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可持续发展为特征,而与此密切相关的肥料更是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肥料、种子和水等粮食增产三大可控制要素中,化肥的作用率己达30%-40%。但是肥料在我国的使用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肥料对粮食增长率的作用不断下降,即肥料利用率在我国尚处较低水准。而且,肥料的大量施用还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这是肥料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所以,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科学施用的原则。一方面,化学肥料的开发、生产和施用等诸多方面都应予以重视;另一方面,要科学施用化学农药,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刘吉平.我国土地持续利用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3).

篇10

1我国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1.1大规模违规圈地,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需要为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保障;而主观上则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城市过度扩张、盲目设立开发区、乱批滥占耕地,在财政压力和政绩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乱占滥用土地,把土地资源作为地方上“原始积累”和政府消费的财源,通过土地“农转非”这种土地使用形式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土地收益,大量获取土地资本增值收益,用于其原始积累,造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耕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1.2土地资源质量退化及生态破坏

(1)土地沙漠化。

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扩大了34.4%,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7.6%。据报道:我国土地沙化的扩展速度,20世纪50-60年代为1560平方公里/年,70-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年,90年代为2400平方公里/年。目前,这一速度己经上升到2460平方公里/年。

(2)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地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滥砍滥伐、过度垦殖,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8%,建国以来修建的8.4万座水库中的总库容已淤积了40%,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3)土地污染。

2积极推进政策调整,切实做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作

2.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1)调整产业政策,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的产业一般都处在“二、三、一”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的结构,这是因为,就土地利用集约度和效益而言,一般是第三产业的利用集约度大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又大于第一产业。

产业技术政策与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应是由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资源集约型的产业转化,促进技术结构的升级和布局的集中。在农业内部进行调整时,也应该向土地集约利用性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种植方式转化,鼓励发展各种土地节约型技术和项目。

(2)正确引导城市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时刻受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再分配,应着眼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其基本核心是如何处理“吃饭”和“建设”的关系,规划方法应以“供”定“需”,并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处于主导地位。

(2)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合理投入劳动、资本和技术,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以获得土地最佳的综合利用效益。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达到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和耕地数量压力缓解的双赢,其唯一的途径是土地集约化利用。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采取“高度”内涵式和“合理”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城市空间的“摊大饼式”外延扩展,采用组团式发展。

(3)挖掘城市土地潜力,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

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

2.2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

(1)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实施弹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是中央政府在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出于国际和国内粮食安全考虑做出的正确决策,目的是保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一直以来,中央以及各地政府在各种规定中着重于耕地的数量保护,对新开垦土地的质量标准要求模糊,更没有考虑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应当以这样的耕地总量指标作为实现动态平衡的目标,实施有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严把用地审批关。

根据动态规划严把用地审批关,对改变用途的耕地加强批后实施监管,坚决纠正、收回各种违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对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项目组织检查,强化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备案和批后核查制度,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

(3)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

拟定或修改基准地价、编制或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定或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的,应当告知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听证,为今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践行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加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提供较为完善的实体和程序保障。

2.3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

(1)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保护土地质量。

实行农地保护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量,减轻水土流失。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休耕就是将容易发生侵蚀的地区的耕地转化利用方式为林地、草地或者休耕,用于更好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从长远看,通过农地保护措施,可以维持和稳定粮食以及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按照经济学家和农业专家的相关分析,农业有其自身的生产周期和生产规律,在这个生产周期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提高土地生产力。

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趋势明显,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保障生态退耕的顺利进行、有效遏制耕地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耕地生产力,以中低产田上改造为中心,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我国中低产田土比例大,投入增产效益明显,改造中低产田较开垦荒地、土地复垦投入少,用工省、见效快、效益高。因此,挖掘耕地生产能力应该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荒地开垦和废弃地复垦要进行经济性研究。

2.4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①农药的使用导致抗药性虫害的出现。一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害虫对农药就会产生抗药性,使得人类施药次数和使用量不得不增加,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②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生态体系中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多数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中毒的昆虫被啄食,又害死鸟类,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而天敌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害虫,结果反而有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破坏了天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肥的使用也是如此。现代农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可持续发展为特征,而与此密切相关的肥料更是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肥料、种子和水等粮食增产三大可控制要素中,化肥的作用率己达30%-40%。但是肥料在我国的使用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肥料对粮食增长率的作用不断下降,即肥料利用率在我国尚处较低水准。而且,肥料的大量施用还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这是肥料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所以,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科学施用的原则。一方面,化学肥料的开发、生产和施用等诸多方面都应予以重视;另一方面,要科学施用化学农药,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刘吉平.我国土地持续利用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3).

篇11

6月初,北京铁路系统两级检察院和法院全部完成从铁路局向地方移交的过程,实现属地化管理。自2月23日全国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向各地下发通知、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铁路检、法两院向地方移交以来,青海、陕西、甘肃、安徽和江苏等地均已陆续交割。

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经济研究所专家看来,上述种种信号,暗示“交通部大部制改革将要提速”。

环保部官员不久前也曾向媒体透露,“环保部机构改革工作班子和办公室已经建立”。

目前环保部至少有三大职能存在部门条块切割现象:“污染防治”职能分散在海洋、港务监督、渔政、渔业监督、军队环保、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等部门;“资源保护”职能分散在矿产、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综合调控管理”职能则分散在发改委、财政、经贸(工信)、国土等部门。

上述环保部官员建议,进一步完善环保部大部制建设。

而在此之前,一份“专家版”大部制改革的虚拟方案曾广泛流传。这份方案针对28个部委一一提出改革建议:将发改委全称改为“国家发展与改革规划委员会”,将国土资源部的资源管理职能并入环保部,组建环境资源部,土地规划和利用管理职能并入住建部;将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地方铁路局改制为铁路运营企业集团,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正率团在欧洲考察“行政改革和公共管理现代化”。汪此前曾参与设计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据同赴欧洲考察的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时红秀透露:“十以后,大部制会继续推进”。其方向将侧重于“总结前期经验和教训”,以及“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

大与小

2008年,国务院启动新一轮部委机构改革方案,大部制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这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个大部,引人注目。

所谓“大部”,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机构相对集中起来,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其首要解决的是“政出多门”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务院2008年以前的66个部门中,仅建设部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而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则涉及到14个部委的职能交叉。

行政职能的条块分割、碎片化,不仅导致部门扯皮、行政效能低下、经济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履行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等职能,影响到向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正源于此,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思路,期待通过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化解政府部门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等矛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变化。

诸多学者认为,中国推进大部制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30余年,大的政府机构精简至少已有5次。其中,1988年的机构改革使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并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历史性命题;此后,政府职能从计划经济时代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向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和行业管理能力过渡。2003年,在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国务院设立国资委和银监会等部门,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能力。

在2008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大部制改革方案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王东京教授曾建议,应逐步精简中国的部委机构。他说,目前欧美、日韩等国家的部级机构大都在12个至18个之间。而中国国务院下属的部委就有28个,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8个、办事机构4个。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有必要”。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大部制。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祁光华教授就明确表示:“不是说把部委弄大了,问题就解决了”。在他看来,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横向协调跟大小没有关系。“从公共管理或组织理论上来看,不见得‘大’就好,‘小’反而更为灵活,更容易适应环境变化。”

祁光华认为,对中国政府来讲,更重要的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干涉过多的要归还社会”,如果不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前提去推进大部制,“对社会可能会有负面作用”。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这在专家层面成为共识。时红秀表示:大部制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政府部门是“大而少”(即由较少但更综合的部门组成)还是“小而多”(即较多但更专业化的部门组成),取决于行政资源配置是否在不损害市场功能的同时对市场实现了有效的监管,是否在充分激发全社会活力的同时向社会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也认为,大部制改革的目的不是政府裁员,也不是精简机构,而是人员岗位合理化、机构合理化;大部制改革更不是简单的合并权力,其实质是分权,既包括平级的权力转移,也包括向下级的放权。

在竹立家看来,大部制改革的关键目标,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理清政府权力边界,划清权力清单,从而也方便人大常委会和社会公众对权力的监督,使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

合与分

虽然大部制改革被誉为“国家走向理性”的重要一步,但诸多大部制改革的不如意现状,却渐渐沦为了反对者的口实。

在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杨小军看来,大部制改革推行四年多来,确实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也有些问题仍旧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有些是大部制改革探索过程中衍生的,有些是大部制改革还不彻底带来的,还有一些则是部门利益的自然对抗”。

“貌合神离”是一些专家对此前的几个大部制改革样本的一致批评。部门职能交叉的矛盾内部化以后,有些实际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以交通运输部为例。民航局、邮政局在2008年纳入交通运输部后,在内部仍旧保持者高度的决策自。一个鲜明的事例是,民航局的年度工作会议通常都是先于交通部召开。这意味着“交通部对全年部委工作重点、难点的指导意见,似乎与这个下属部门没太多关系”。

一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也曾私下向记者说:“工信部部门之间的融合度至今仍然较低。虽然一直提两化融合,可在实际上,各个省市的工业部门和信息化部门还是分着的。表面上是合着的,在内部则各自独立。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大部制的实现效率是不是如当初设想的那么好?”

在这位工信部官员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合并后,“客观上是没有强化通信与电子的职能。”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现在一些部门之所以对大部制机构合并有抵触,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人员的分流、重组困难,谁都不愿以被降格;二是部门利益肥瘦不均,重组后有利益冲突;三是大部制强调分权,行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而有些利益部门就是愿意“政企不分”。

大部制改革的不彻底性,也被诟病。

仍以交通为例。有知情人透露,针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三方规划各有所想。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几横几纵”的定义也不一致。

这种情况在房地产领域会明显一些。

2009年,民间对房价大幅上涨意见颇大,也引发了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之间关于地价、房价之争。在住建部当时列出房价上涨的六大主因中,土地价格被列为房价飙升的主要因素。国土资源部则在当年拿出了一份全国620个地产项目土地成本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在全国抽样的105个城市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多数地价占房价比例在15%~30%之间,平均为23.2%,其中在30%以下的约占78%。国土资源部由此认为,最终影响地价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市场供求关系,也就是住房市场投机过多问题。

最后在中央政府对地产调控不利的责问之下,两部委才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展开动作。

近年来,牛奶、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引发社会恐慌。而每逢行政问责之时,相关部委都有一些客观理由来减轻甚至规避责任。专家认为,这也是大部制改革不彻底的一种表现。

据研究者统计,农牧业产品在整个生产流通环节可谓是“九龙治水”:种养环节由农业部门来管理,加工环节由质检部门来管理,交易环节由工商部门来管理,物流环节则由商务部门及交通部门来管理,餐饮环节由卫生防疫等部门来管理……

“九龙治水”现象在其他一些领域也存在。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网融合”,旨在通过大幅度的信息化来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但至今举步维艰。虽然“三网融合”在技术上不难解决,而在现实中则囿于若干部门的利益纷争而进展不快。

另外,组建大部制的初衷是要精简部门数量,提高政府的效率。而这几年部委内部的扩张速度并没有减慢。这就涉及到一个政府边界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大部”进行监督。

在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李旭章教授看来,大部制也是一把双刃剑:“原来一个企业办事要找好几个部门,现在可能找一个部门就搞好了,权力集中确实带来行政效率。但同时,如果没有对权力的制约,则可能就会导致其他问题,包括腐败问题”。大部制的核心问题,即行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立,落实尚不到位。

至于地方上的大部制改革探索,如广东佛山和顺德的“简政强镇”试验,在一些专家看来,在“以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为基础”上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一些地方部门曝出的“一正二十副”现象,成为地方机构改革还面临的问题。

何处破题

2010年,北京京藏高速公路持续数月的大堵车惊动决策高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彼时曾建言决策部门,认为这次拥堵事件充分暴露出交通运输部、铁道部、能源和电网等各个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互不协调、各自为政。“加快推进交通部门大部制迫在眉睫”。

王小广在文章中分析:京藏高速堵车的主要原因,是公路网和铁路网的建设规划缺乏协调和互补。“过去60%的煤炭资源都以山西为中心向外运送,铁路网建设也以此为据;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内蒙古成为煤炭主要输出地,而铁路网建设没能及时跟上,从而导致高速公路运力激增,严重超负。”他表示,如果深究起来,这其中还反映出运煤和输电两个部门的分割独立。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一项核心内容,就是推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五大交通系统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形成互补、协调的综合运力。

也是在此背景下,社会上建议将铁道部尽快并入业已涵盖民航、邮政系统的交通运输部,组建“大交通部”的舆论多了起来。

一位不便具名的专家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铁道部变革的历史进程或许会加快。

在王小广看来,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当务之急。这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如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首要前提是交通物流运输体系的支撑。因而,交通运输部门的大部制改革应排在首位。

除了交通运输领域的综合规划,目前还亟待提高国土利用综合规划能力。有专家表示,“这些年住建部和国土部总是围绕着房地产调控扯皮的现象是存在的,实质上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社会上也流传有关于国土资源部与住建部的合并或拆分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将国土资源部拆分,将其土地规划与管理职能划入住建部,将其资源管理职能并入环保部,组建环境资源部。

另一种说法是,组建大国土部,这意味着对住建部的分拆。住建部下面设立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其重要的职能之一便是指导城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开发利用工作。这与国土资源部的职能有重合。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说,这个说法都两年多了,但一直是民间传言。而王小广表示,国土、交通、建设等部门在有些国家都是横向打通的,如日本的国土交通省。这方面或可为中国日后借鉴。

此前,地产商潘石屹也曾主张将住建部和国土部合并,理由是“地跟房子是永远离不开的,如果把地和房子分开各搞各的,就容易出问题。”

中央党校李旭张教授则认为,相比中央部委的机构调整,县域经济更迫切需要大部制改革。要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亟需减员增效、建立“经济适用型政府”。因而,县级政府机构和职能改革,或许应是未来大部制改革努力破题的方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红秀此前曾撰文认为,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应集中在交通、市场监管、现代社会治理、金融业综合经营、公共财政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几个方面。

她在文章中提出,大部制改革要顺利推行,“顶层设计”不可或缺。同时应选取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凝聚共识,先行先试。在她看来,“这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

篇12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两部委:叫停在建在售小产权房

11月22日,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对在建、在售的小产权房坚决叫停。但是,对于已经建成并且销售了的小产权房并未提及。11月24日,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再次联合召开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问题视频会议,部署小产权房整治工作,“对在建、在售的坚决叫停,并依法查处”。

【评点】解决这一问题尚任重道远。如果强拆容易激化矛盾,毕竟小产权房满足了很多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让购房者补交土地出让金等相关税费,从而使小产权房拥有合法的商品住房身份和地位,这一思路面临诸多问题,购买小产权房的人大多经济能力不强,无法承担这一费用。从根本上来讲,小产权房的出现乃至难以治理背后的根源还是土地财政问题,不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治理小产权房往往最终陷入两难困境。 商务部:十大措施扶持电商

11月21日,商务部公布的《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5年,要使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社会商品和服务流通方式,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

【评点】扩消费、启动内需,将中国经济增长转变到靠内需拉动,流通体制的变革最为关键。解决流通体制痼疾需要解决两个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界定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提法力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将其作用提到决定性的地位,接下来要看中央如何解决统一决策和条块分割的问题。 统计局:将修订GDP核算体系

11月16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透露,国家统计局将按照最新国际标准修订GDP核算方法,预计新核算体系将于2014年底至2015年初开始实行。

【评点】修订后的核算体系将更加注重无形财富的价值,能反映出资源消耗、技术进步、社会福利等无形资产的真实状况。现在的核算体系还是基于对有形财富的核算,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

数据气象

实际使用外资

地区——中国

时间——2013年10月

趋势——小幅增长

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篇13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就是地质资料服务产业化,信息产品化。通过集群化生产出多种系列的信息产品,为不同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决策咨询等服务。同时,探索建立制度,根据通话的需要,定制不同的信息产品,促进地质资料信息产品的深度加工,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为依托,最大限度地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服务,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涉及三个层面:一是政府层面。包括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市建设、水务管理、海洋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农林业管理、地震管理等部门。对政府层面的服务内容主要是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全方位的地质信息服务。二是企事业单位层面。包括规划、地勘、测绘、环保等科研院所及大中专院校,勘察设计、工程建设与建筑社工等单位。三是社会公众层面。通过各类免费的地质展览馆提供各种地质信息,开展地球科学、地质灾害防治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地质科学的认知度。对社会公众进行有关地面沉降、土壤质量状况、地下水环境、海岸带变迁、地下地层结构等地质科普知识的普及。

二、国内外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现状

1、美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现状

(1)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机构。美国的信息服务机构由政府重点支持的信息服务机构、州政府支持的信息服务机构、教育系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公司企业所属的信息服务机构和独立经营的各种私人信息机构组成。美国的信息用户和信息服务机构的业务互相延伸交叉,其界限不再像过去那样清晰。美国地质资料的信息服务机构主要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同时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也提供一些服务,如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国家环境卫星数据与信息服务部(NESDIS)和一些私营信息机构。

(2)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方式。美国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法,按照地质资料加工难易程度可以分为简单服务和定题服务;按服务的驱动性可以分为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等等。由于美国地质资料种类繁多,因此要求其服务方式多样化。

(3)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战略。美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战略的特点是:自上而下;完善统一。具体地说,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战略不是独立的,是在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性战略背景之下进行的,是在USGS的2007―2017科学发展战略总体战略规划下开展制定的。隶属于美国内政部的USGS,在积极贯彻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战略计划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为内政部(DOI)和全国服务,USGS制定了2007―2017科学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实施战略制定了其信息技术战略规划(2007―2011)。该战略主要包括四大块,即提升综合信息环境技术构建、提升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提升综合信息政策管理、构建综合信息科学。每一战略的具体目标又细分为若干具体目标。

2、加拿大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现状

(1)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机构。加拿大地质资料管理采取分权制的管理方式,地质资料的主要服务机构是联邦地质调查局(GSC)和各省的地质调查机构。隶属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地球科学署的联邦地质调查局由政府出资,通过采集、解释和传播有关加拿大陆地和海区的地质科学信息,向全国提供全面的地质科学基础资料,为经济发展、公众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省级地质调查机构由各省出资,主要从事本省范围内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有时也参与执行联邦地质调查局的一些国家级大项目计划。联邦地质调查局与省级地质调查机构或组织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两者之间为避免重复工作,一般采用协商的办法和签订合同的形式安排工作。

(2)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方式。加拿大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方式基本与美国相似,主要以网络服务为主,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浏览、查询和下载空间信息、进行网上定制等(在查询、浏览、下载后填写顾客满意度评价表和相关的常见问题的反馈)。此外,通过授权,也可由机构提供服务。

(3)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战略。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出台了专门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战略规划,其服务战略在全局工作中得到体现。GSC非常重视信息服务工作,在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方面,除了无限制地提供信息共享,同时也不断地提高灾害信息服务的水平,为此,2005年4月加拿大政府对地质调查局进行了重组,重组后专门成立了加拿大灾害信息服务中心。

3、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现状

(1)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机构。目前我国共有33个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其中12个是独立单位,9个是合署办公性质的单位,12个属于其他单位的某个部门。

(2)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方式。我国地质资料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做好传统的借阅服务以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新汇交资料最快利用起来,不少单位还配备了触摸屏,提供计算机触摸式地质资料目录查询服务,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不断完善。

在完善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网络建设。由部省两级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网站(栏目)组成的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实现了地质资料信息互通共享,向社会提供了高效、便捷、全面的地质资料信息网络化服务。其中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天津市地质资料馆、四川省国土资源档案馆、甘肃省地质资料馆、青海省国土资源博物馆、新疆地质资料馆等馆藏机构还建立了独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站。

三、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类地质资料管理状况不平衡

成果地质资料管理比较系统,相对规范,但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要求还有距离;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有全国的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而各省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原始地质资料主要保存在基层地勘单位。

2、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与经济社会的要求差距较大

当前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进展很快,成绩也很突出,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服务机制,使得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与国外相比,与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各省(区、市)虽成立了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但从以上的馆藏机构隶属关系可以看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是独立单位的只占36%,有64%属于合署办公或隶属于某单位一个某部门。这就造成了上级部门多,管理混乱,难以规范行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服务内容与方式尚需进一步创新,从而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得到更丰富、具体的地质资料信息。

四、制定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战略

1、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战略目标

以地质资料的数字化、规范化,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的平台化,数据库管理、维护的一体化、系统化为基础,完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分级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为政府部门、地勘行业、其他行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地质资料服务的能力,达到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服务领域的全面性、服务方式的多样性,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

2、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战略指导思想

以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地质资料的潜在功能,最大范围地推进地质资料公开利用,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服务为目的,推进信息共享,有效保护与充分利用相结合,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

3、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战略部署

(1)近期任务。一是完成地质资料清理,建立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首先完成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的清理。其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地质工作项目信息转交相关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立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按照监管平台信息接收地质资料,并将未按时提交地质资料的信息反馈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二是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分级建设。各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分级意见》,指导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建设,参照分类标准争取资金,满足专项的工作经费需要,改善馆藏机构的办公、库房和服务条件,加强馆藏机构的队伍建设,充实馆藏机构人员、提高队伍素质。三是地质资料数字化与数据库整合。开展重要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完成重点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工作和10大类20个重点项目地质调查数据库整合工作。四是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软件平台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各行业应用部门能迅速从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权威性的数据库取得所需要的资料并得到高效利用,政府部门通过安全的数据通信网络,可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需要的地质资料。五是完善地质资料管理政策法规。进行资料管理和服务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及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资料服务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六是构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新机制。服务内容向多样化转变,服务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制,促进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解决服务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2)远期任务。一是形成完善的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形成由国土资源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共同监管的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全国地质资料馆,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地质资料馆和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互相配合,依法保存、管理汇交的地质资料,并为全社会提供地质资料服务。二是形成功能全面的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资料、数据等信息资源优势,建成积累存储全国所有的原始资料、实物资料和成果资料目录数据库,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库、实物资料影像数据库,以及成果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和大量专题数据库和数字产品的数字资料中心,在成果资料、数据库、数字地质图等方面形成公认、权威的数据中心。三是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地质资料服务体系。服务主体由单一向复合转变,构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社会团体、商业机构多元联合,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公共服务产品与专题服务产品并举的地质资料服务体系。

五、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战略保障措施

1、完善地质资料管理体制

构建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市)四级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与服务职责任务,切实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纳入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基层对重要实物资料、原始资料、工程勘查资料汇交管理与服务职责。形成以单位、专题、区域、服务类型等为主线“一站分布式服务”,构建覆盖全局的服务体系。

2、实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程

目前我国数字化专业数据库数量太少,网上数据只有部分元数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反映地学信息资源全貌的基于元数据的数据资源目录。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程,应以建立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平台为目标,完善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形成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积累存储、加工处理、研发服务一体化,构建以国家级、省级和专业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为主体的网络服务与信息共享体系,建立与地质图书、档案、文献及国际地学信息机构的开放式交换机制。

3、人才队伍建设保障

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依托高校力量,建设电子、通讯、计算机、信息服务与开发等研究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引进、培养、聘请和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等形式,逐渐形成以既懂地质、又懂信息技术、同时也懂档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带头人,以大量具有专业技能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为基础的人才结构。力争通过对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使资料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总体能适应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为实现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战略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探索多种服务渠道

为了更好地方便使用者,可以开拓多种服务渠道,比如建立电子阅览室,将借阅管理工作站、资料阅览室工作站及触摸屏查询工作站联网。开展电话咨询、网上查询、函电代查等多项服务,使用户方便、快速、准确地检索各类地质资料信息。可以给地质资料的利用者提供可录光盘、网络打印服务,为借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辛继升:试论地质资料管理与社会化服务[J].国土资源情报,2008(11).

[2] 李芳芳:发达国家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及启示[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6(4).

[3] 郑丝琳:我国信息公开法与美国、加拿大关于信息公开条款的比较[J].湖北档案,200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