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本文以校本教材《茶》为教学内容,对其中的茶诗歌、茶散文的语文教学进行探讨。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茶诗散文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形成一个知识辐射圈,加强对茶艺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让学生真正领悟茶文化的精华。
二、反复诵读,创设意境,激感
学生在进行茶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着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茶诗和茶散文可以说是茶文化中的精髓,而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通过创设意境,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散文的情感与内涵。
创设意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中的抽象画面,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散文《天下第一香――茉莉花》时,教师通过放映茉莉花茶的图片或视频,播放《茉莉花》的歌曲,创设出“茶农采茶乐在其中”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置身于飘香的茶园中,并通过朗读课文及茉莉花的古诗,更深地入境,从而激发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达到更好的赏析效果。朗诵时,如果能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够提升诗歌散文的内涵,也更容易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音?返难窈退卸恋挠锏饔锲?等都要充分流露出作品原有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对作品的情感“原汁原味”地还原。
三、茶艺实操,再现意境,领悟美感
王国维的“意境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情”与“景”的关系,他指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情”与“景”两个元素构成的。“情”与“景”的结合体现了作者精神活动的结果。二者的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便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说,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对于茶艺课堂上茶诗散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再现意境”作为纽带,把茶艺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对茶诗、散文典型形象的再塑造上,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自主体验作品情感。
四、茶艺展示,烘托意境,陶冶情感
篇2
1.小学语文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小学期间学生学习的两大学科就是语文及数学,它们的联系是可以相互迁移及整合。语文这个学科是所有学习的关键性器具,它就等同于基石,其意义就像是地基对于整座大厦的意义。数学这个学科则是所有自然学课程教学的中心,语文学科则是学习这个中心学科的基石。如果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不能正确理解讲义,那么数学的教学也成为一个难题,由于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就要理解出题人究竟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只要语文教学效果得到保证,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文字的理解技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不但有助于数学的教学,甚至也会福泽其他课程的教学。
2.小学语文和音乐、美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今据有效研究表明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小学时期是其最具想象力的阶段,但是这些想象力并不可以直接用语言进行有效表达,所以,许多小学生都喜欢美术。如果选用美术的策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就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活跃程度,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率,并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而音乐可以将人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带领人渐入忘我的境界之中,音乐可以有效刺激人的大脑,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并且音乐还可以利用其欢悦的节奏,改善小学语文较为沉重的课堂气氛。
3.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
当世界以快速的步伐步入工业时代的同时,也慢慢步入了信息技术文明的年代。学生信息技术背景之下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学习差别,当前的学生愈加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反应也愈加灵敏。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对计算机实现较为简单的操作,可以使用网络技术收集有利于自身学生的各式各类信息,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试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开拓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其逻辑想象技能。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1.可以有效化解语文课堂上的教学难点
当小学生无法正确理清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某些教学内容,产生了思维堵塞,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应用其他学科有用的内容解决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多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思维更生动化,最终达到两倍于传统的教学效果。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原本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原本难懂的字词立马就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活”在学生的面前,原来难以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变成要言不烦,言近旨远。
2.培育小学生的思维技能
在现今选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部分是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透彻,把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跨学科整合就有助于填充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思维技能,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僵化,所以,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学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3.有效补充小学语文教学的资源
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可以搜罗到大批量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围绕这部分“额外”的教学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因为是进行多学科整合教学,把多门学科知识紧紧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可以向不同方向进行能力拓展,进一步便利的教学信息的传递。顺利进行多学科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获得内涵更为丰富的知识。由于小学语文教材就那么几十页,所含有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度的,而且小学生在人生阅历、生活经验方面也相对较少,因此进行多学科整合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步丰富其语文学习的资料。
三、整合其他学科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利用数学策略弥补语文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进行小学五年级《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为了让小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在接到任务到打泸定桥的时候,是如何克服困难,以常人难以达到的速度行军的。在这时老师整合进了数学的策略进行教学。当老师完成课文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之后,没有像往常的教学手法进行组织教学,而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一个数学计算题:行军110千米共用了10个小时,请问每个小时需要行军多长距离?老师让学生动动脑筋解出这道数学题的答案。这道数学题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来讲是“小菜一碟”,很快学生就解答出了问题的最终答案:每个小时需要走11千米才可以完成任务。老师紧接着追问学生,那么在《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里面行军的速度是不是最快的速度,还是说是平均的行走速度呢?为什么呢?老师要求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要紧密结合课文。很快的学生又给出了答案,他们觉得这个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原因①:在课文中已经一整天都没有进食,他们肯定已经是饥肠辘辘了,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行军的速度肯定会有所减缓,因此是平均行军速度。原因②:在教材里面讲到行军的时候是在一个下雨天的晚上,而且是在泥泞的道路中行军,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之下肯定会加大了他们前行的难度,其速度也肯定会变得较慢,因此应该是平均速度。还有许多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到另外的原因。利用数学中的简单运算,把教学内容中的多方面因素都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把平时较为沉闷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顺畅沟通的场所,学生被教师的生动教学深深吸引,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利用音乐美术提高语文课堂的艺术感
音乐与美术是属于艺术类的课程,当它们与小学语文有效整合的时候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具有艺术感。音乐有着巨大的魅力,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引起人类不同的影响。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月光曲》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在这篇课文中重点在于第9自然段中的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了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具体情境。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清楚。在进行这阶段中可以播放这首钢琴曲给学生听,引领学生在曲子中细细品味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过程,并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在头脑中画出曲子中的相应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整合信息技术,有效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感染力
将信息技术整合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图文相结合的影像资料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创新学生的思维技能。例如在进行《登鹳雀楼》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直接展示鹤雀楼相关画面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可以形成一个关于鹤雀楼的感性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登上鹤雀楼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情感,从而为正确理解诗句情感表达打下了很好的基石。
四、结束语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扩充教学应用的范围,在整合多学科的基础上运用当代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良.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新华出版社,2005.
[2]孙杰远.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郝春荣. 小学语文教学管见[J].学周刊,2013.
[4]曹智勇. 论改革发展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J].语文建设,2012.
篇3
1 我国创新教育环境
从国际竞争形势看,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各国围绕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纷纷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核心战略选择,科技、人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从我国国内发展要求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综合国力持续大幅提升,科技与教育投入快速增长。但是,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因素的制约影响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大力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将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任务,提出“组织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和学科集群,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与国际优势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
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加强创新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多限于对国外创新教育实践的学习、探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何对课程和试验进行设计等内容,而对于跨学科创新项目的具体运作方式、如何建立跨文化学生团队并对其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仍较为缺乏。本文以由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Baylor大学合办的“I5国际跨学科创新项目(Immersion into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为例,对该项目的管理模式、流程进行介绍,进而探讨其借鉴意义和改进措施。
2 I5跨文化跨学科创新教育项目概况
I5创新项目是以跨文化、跨学科、和创新能力等为关键词的中美创新教育合作项目,在2007~2011年期间,I5项目共成功举办了5届,为近200名中国、美国、香港、澳门本科生及MBA学生提供了参与包括HP、Marco、Mentors等20多个企业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创新的机会,获得了企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I5创新项目从跨文化的视角培养学生审视现实市场中“从技术转变为商业、从概念到市场”的运作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启发科技洞察力,培养商业头脑以及适应全球文化的创新学习环境。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快速辨识和评估商业机会的能力,增强其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图1描述了I5项目的基本流程,可以看出,整个项目的运作是基于实际企业的创新需求、教师的创新知识授课、以及学生的团队创新工作完成的。
3 项目的作用及借鉴意义
经过5年的实践和对参与学生的最终调查,我们发现学生通过参与I5创新项目,不仅能学到有用的商业知识和理念,增强商业创新的意识和实际运作能力,同时还通过项目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了跨文化跨学科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克服困难和战胜自我的能力。
随着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的增多,开展由不同国家学生组成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教育将越来越普及,I5项目的借鉴意义有以下3点:
(1) I5创新项目提供了探索跨学科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是一种可以借鉴的跨学科创新项目方式,为其他高校学生开展跨学科创新活动提供了经验。
(2) I5创新项目在5年的运作过程中解决了跨文化跨学科创新团队构建的基础和实践中的多种问题,通过不断分析建立跨文化跨学科创新团队的优势、劣势、及未来趋势等问题,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组建创新团队提供行动参考依据。
(3) I5项目尝试了跨文化跨学科创新教育的模式、教学体系、课程构成、实践环节设计、课程质量跟踪、课程成果鉴定等内容,为国际化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4 总结与展望
I5国际跨学科创新项目的开展,为中美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实际企业需求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参与这个项目,中美学生深刻了解了“从技术转变为商业,从概念到市场”的企业实际运作过程,同时也学习了克服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在实践中不断与来自不同地区的成员进行合作沟通,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技巧。此外,I5项目的运作也为其他高校开展类似的创新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不过,在I5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和困难,如赞助企业的寻找和沟通、学生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第三方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问题仍待进一步探讨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高校创新项目今后的开展要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同时努力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促进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培养能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能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许素洁.“Journal档案制”教学方式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 2012.12.
[2]田宜灵等.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2.02.
[3]杨小微. 文化创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持续动力[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12.
[4]周文根. 创新教育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2.
篇4
二、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现状
中国比较文学的文献中最早出现“跨学科”研究的信息是20世纪80年代。1982年,张隆溪选编的《比较文学译文集》选入了美国学者里恩•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牛顿•P•斯托尔克奈特的《文学与思想史》和玛丽•盖塞的《文学与艺术》;1985年,干永昌、廖鸿钧、倪瑞琴编选的《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也选入了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除了将上述三位美国学者的文章选入外,还选入了中国学者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以及钱仲联的《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1987年,杨周翰、乐黛云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年鉴》除了继续收录乐黛云和钱仲联的同名成果外,还收录了傅鸿杰的《奥尼尔与尼采》、程代熙的《朱光潜与尼采》、朱维之的《禅与诗人的宗教》等;1989年,乐黛云、王宁主编的《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除了王宁的长篇《导论》外,还收录了很多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乐黛云的《文学与其他学科》及《文学与其他艺术》、许明的《文学与哲学》、王锦园的《进化论与文学》、徐志啸的《文学与宗教》、伍晓明的《文学与音乐》、王长俊的《文学与绘画》、王宁的《后结构主义与分解批评》、孙津的《中西文论的哲学背景》等。中国比较文学的教材中最早出现“跨学科”研究的内容也在20世纪80年代。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以“非本科范围研究”为题介简要提及了“社会学与文学”、“神话、民俗学与文学”、“哲学与文学”、“宗教与文学”、“思想史与文学”、“语言与文学”以及“其他艺术与文学的关系”等跨学科内容。1988年,乐黛云的《比较文学原理》在“科际整合”一章中介绍了“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及“文学与艺术”跨学科内容。1988年,乐黛云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在“跨学科研究”一章中,介绍了“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等跨学科内容。#p#分页标题#e#
同年,陈惇、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在“跨学科研究”一章中,介绍了“文学和艺术”、“文学和宗教”、“文学和心理学”以及“文学和哲学”等跨学科内容。90年代及至21世纪,“跨学科研究”不但成为比较文学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外延还拉伸到“文学和经济学”、“文学和历史学”、“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系统论”、“文学与信息论”、“文学与控制论”等领域。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著作多出现于20世纪尾声和21世纪初叶。如陈洪的《文学与宗教》、龚每律、谭桂林的《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冯川的《文学与心理学》、叶舒宪的《文学与人类学》、彭兆荣的《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麻承照的《文学与民俗》、许建昆、陈又凌的《文学与电影的对话》、阮庆岳的《文学与建筑相问》、王宁的《文学与精神分析学》等。此外,一些非文学工作者也在自身学术视野内探索文学与其专业的关系,如罗小平的《音乐与文学》、蒋容理的《音乐与文学的对话》、罗立刚的《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唐德刚的《史学与文学》、周群的《宗教与文学》等。另外,还有学者将“跨学科研究”引入具体的学术领域中,如郑杰文的《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陈致文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等。与著作类成果相比,中国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在论文类成果上呈辐射式和多元化态势。除了“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及“文学与宗教”外,在“文学与计算机”、“文学与网络”、“文学与动漫”、“文学与医学”及“文学与农业”等方面均有数量不等的成果出现,展现出一种较为可观的局面。纵观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历程,有如下问题值得关注:(1)全方位、多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格局已经形成。其内涵和外延不但突破了雷马克当初制定的界限,而且随新兴学科发展的脚步不断延伸,使比较文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渗透性”功能得到充分施展。(2)文学界主宰研究的局面被打破。很多非文学领域的学者纷纷从自身的学术追求出发,深入探讨所在学科与文学的关系,如“绘画与文学”、“建筑与文学”、“医学与文学”等,有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已呈赶超文学之势。(3)整体理论性探索不够,实践阐释不足。很多研究流于表层,流于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泛泛叙述。系统的、有理论探索的、有实践个案的、有学术含量的成果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比,“跨学科研究”尚未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也无法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提并论。
三、“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篇5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最早是由美国人于1965年提出。在我国,最早引入语言经济学的,是语用学家何自然,他于1997年出版了《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一书,在书中论述了社会语用与经济的关系,并概述了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核心观点[5]。后来,许其潮将何自然的语言经济学理论作了如下概括:“一是从等同理论上看,语言就是一种难得的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在人力资本形成和生产中的投入应视为或相当于一种经济投资,这种投入可以成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资本。所以说,语言能使学习者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是使人们获得了一定的资本。二是从实践论上说,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考虑到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的“投资费用”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三是从价值论上说,语言作为人力资本有其价值即经济价值大小之区别。这种经济价值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该语言承担何种任务、完成何种目标、被何种职业何种部门活动运用及运用程度如何。四是从哲学理论上说,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其他诸多普遍联系的因素。这些普遍关联的因素主要有劳务市场是否急需、在私人和公共消费市场上的应用多寡、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等。”[6]受到“语言经济学”的影响,人们也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其“经济学”效应。如前所述,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而语言本身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所以,在进行汉语国际推广和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时,我们应该看到人们在选择二语时考虑的经济因素,从而提升汉语本身的经济价值,影响人们学语的“投资预期效益”。可见,语言的经济价值大小取决于该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程度,随着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地位的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处于世界前列。全世界的人们想要和中国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汉语是他们的必然选择。而“目前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是对外汉语教学滞后市场需求,很多高校没有投入到兴建孔子学院的队伍中来,使得很多优质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缺乏有效就业,转而进入非对口行业。造成汉语人才市场资源的严重浪费。”[7]然而,“我们在人才培养和输出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观念以及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均存在问题”[8]。因此,首先我们应与时俱进,从观念上重视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创性发展,其次应从源头上保证高校培养的对外汉语输出人才的高质量,使得汉语国际推广得到切实有效地实行。最后,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于汉语国际推广的投资力度,不仅体现在建立孔子学院方面,更应该体现在汉语人才输出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为人力资本输出提供畅通的渠道。
篇6
一.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学外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向交际性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指出交际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但层层的升学选拔制度和以分为纲的教育坐标使得学生、教师不得不围着中考的指挥棒团团转,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功利思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语言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对蕴涵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深刻,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往往按照汉语的文化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表达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有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意义
“跨文化意识”是指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在学习、理解、交际中,特别是在交际实践中对语言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现象的某种有目的的自觉反映或是某种知晓的状态。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L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也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有效地交流,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包括两大方面: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这两方而相辅相成.共同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只具备语言能力是无法很好解决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各种问题的。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渗透“跨文化”教育,及时挖掘学生潜在的跨文化意识。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转变师生观念
转变师生观念是树立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对英语语言理解的障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重视文化渗透,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文化教育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转变对外语学习故有的概念,让他们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字、词、句的堆砌。把学生学习外语的方向从应付考试转变到交际实用上来,让他们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逐渐培养他们对跨文化意识的敏锐性,使他们认识到,交际绝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已。教师还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逐步使学生对这些文化规则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主动使用,发掘潜在的文化意识。
(二)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培养目的,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文化背景介绍,那也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激活学生对于跨文化意识的需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课堂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体会文化,借助文化理解语言。
(三)渗透教学全过程
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给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做文化背景介绍时,可以把西方的身势语言和中国的作一番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身势语言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比较中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能使他们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同时要用心捕捉教材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可用资源,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
(四)鼓励阅读与讨论
篇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甚至对国家形象的建立、国际关系的维护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认识到理解多元文化的迫切性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国内外语教学界对提高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正是带着这种沟通和交流的使命,进入了大学课堂。根据相关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交际者双方的文化身份、民族身份、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定势、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等。[1]因此,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跨越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1 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内涵的认识
根据2010年国家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首次被纳入高等教育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体系。纵观各个高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基本有如下描述:教学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优化跨文化交际中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优越的教学手段为思路,以科学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为保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理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交际素养的有机结合。上述表述虽然勾画出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但太过笼统,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因而缺乏指导实践教学的层次感。根据心理学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2]将这一理论与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可以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母语及目标语文化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知及理性认知的经验及知识认知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观念、生活、愿望、情感,价值观等等的理性认识,从而获得对显著文化特征的认知,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二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这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共情”能力。它的重心是通过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因而被认为是“怪异、不可思议”的文化的理性分析,从而提高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目标语文化异同的敏感度,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情感层次。三是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它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提高在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和良好的任务完成能力。这是基于语言文化学习的差异文化处理能力以及更深的文化视野层次。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现行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目标内涵过于单一,主要偏重于第一层次,即对母语及目标语文化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理论艰深,知识点庞杂。在实践教学中,这种“文化导入”式的知识中心模式在各个高校甚为盛行,因为此模式集中在文化认知的第一层面,在课程设置、课堂规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都简便易于操作,因而广受采纳。[3]但如果我们的跨文化教学止步于此,那么学生在充满多元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是不可能实现有效、得体的交际,因而,第二第三层次的基于对文化异同敏感度、宽容性而发展起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才是跨越交际障碍的终极桥梁。[4]认识到这一最终目标层次,才能有效讨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问题。
2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
过去几十年间,各高校开设的跨文化教学的传统课程大都为《英美概况》或《欧洲文化入门》等。随着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很多高校增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该课程主旨是在教授学生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但是,如果在国内高校普遍按照这一结构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难以达到本文之前讨论的教学目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各高校的办学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划分越来越细;第二,同一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因地域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第三,就教材来说,现有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内容划分大同小异,容易导致“文化定型”,且案例过时,跟不上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以上三个问题驱使我们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经验、学习需求、认知水平,认真考虑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三个层次来理解和设计。
第一个层次可以是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提高课程。目前,很多高校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都在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普遍的趋势是把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板块:综合英语课程,目的是以发展英语语言技能为核心,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建立综合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第二个板块是提高课程,目的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种划分符合国家大学英语及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这为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提供了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在这一层次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定位在包括母语及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认知层面上,重点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课程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分类性的,如《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等等。
第二个层次可以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此类课程针对一部分英语水平较高及英语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课程目标定位应该是在文化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教学重点可以向基础理论倾斜,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可开设的系列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概论》《跨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化要略》《外国文化史》等等。完成此类通识教学核心课程的学生将能更好地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三层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学位及研究生课程。在这一较高层次上,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在增强其敏感性和宽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为指导跨文化交际实践,帮助将来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明细文化冲击的原因,克服文化障碍,从而提高他们的异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合作的能力。课程设置更加细化,专业化,如:《商务英语―― 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口语教程》等等。
这样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内容多元的课程设置更能满足不同的语言学习目的,可以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的需求。
3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历让我们意识到,跨文化教学课程的难点主要有二: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的内容极其广博,课程学生量大面广,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选择精要的,既富有代表性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难点之一。其次,在教学对象方面,大多数的课程学生缺乏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经历,因此,如何在课堂内外营造模拟的或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实践和检验理论是难点之二。
对于难点一,立体化、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了层次教学宗旨,利用学时的设置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进行平衡,制定出了个性化培养方案。选取理论实践结合好的典型文化现象以及与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有关的内容在课内教学,其他内容放到教学网站上供学生课外自学。对于难点二,则需要课程教师以试听材料为导入,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为手段,以社会调查,课后实验为任务,以讲座、访谈、训练营、英语角、项目参与和网络环境为辅助,打造了一个模拟与真实相结合的立体的跨文化实践环境,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理解理论,再反过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具体实践活动设计如下:(1)教学资料电子化:实现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贯穿于整个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活动。积极建设跨文化教学网站,用拓展学生视野的课外导读网址及书目、大量的网上在线读书资源充实网站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学、预习、做作业、做练习或者查阅资料。(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化:许多高校都花费巨资建设集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大屏幕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录像机和麦克风等为一体的自主学习中心。在自主学习中心,教师可选择一些反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的电影、新闻报道及一些音频材料,向全体选课学生开放,每周一至周五全天供课程学生自主点播收看,帮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学生自主讨论并撰写报告,以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3)文化沙龙。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定期邀请外籍专家、留学生和国内文化学者就中西文化现象和文化碰撞进行专题讲座,并与课程学生互动交流,从而充实学生的文化积淀。(4)社会调查。精心设计课程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访谈和问卷等方式调查各种人群的文化行为、文化认识、文化困惑、文化体会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度,从而促进课程学生对跨文化理论的理解和实践。(5)跨文化合作。依托高校与国外大学的长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前往游学,这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经验,也会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为其未来应对工作环境中的挑战提供了实践经验。
4 结语
与传统的文化课程不同的是,“跨文化交际”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由于以英语为外语或二语的人们的数量远远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纷繁复杂、难以预测,有效的、得体的跨文化交际仅靠英美文化知识(“鱼”)是远远不够的,而跨文化交际意识(“渔”)才是跨越障碍的桥梁。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抓住契机,整合英语教学资源,制定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法、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地参与跨文化知识学习、语言应用实践活动。以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外语教育,才符合提高学生总体内在素质的21世纪教育目标。[5]
参考文献
[1] 贾育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Paige,R.M.Trainer competencies:The missing conceptual link in ori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6,10:135-158.
篇8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既要瞻前顾后,又要左顾右盼。既不但要联系小学、大学,还要旁及数、理、化、生等学科。”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注意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目标、内容等方面的交叉,那就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学好本学科知识,同时巩固其他学科知识,使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语文教学中,可将一些知识与物理知识相印证,让学生品味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词语时,从语文角度,前半句意思是把开水舀出来又倒进开水里,想止住开水沸腾。比喻“治标不治本,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没抓住问题的关键。”而将此换位到物理学上,便是一个热学问题,反映的是水沸腾时仍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所以抽去锅底的柴火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又如“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春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从语文角度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拟人手法,而换到物理学上则是一个“相对运动”问题,“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江”为参照物,竹排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则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如此学习,相得益彰,既学习语文知识,又巩固物理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比枯燥的说教易于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趣味。
篇9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篇10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13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现实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弱化现象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被弱化了,具体表现在:
语法和词汇教学作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味进行语法、词汇的语言教学,对英语文化中的常用习语、行为规范、社交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多数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相应的文化导入。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过分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应试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为只要学好语法、词汇,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就能与外国人进行顺利的交流,而不会出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其实,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时,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外族人语法和词汇等语言方面上的错误,而异国文化的障碍和误解却往往会导致相互间的摩擦和隔阂,甚至造成最终的交际失败。因此,当语言运用能力上升到一定水平后,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愈显得重要。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转变教师观念
我国的英语教学大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采取高中英语教师集中培训、高中英语教师自我研修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切实转变观念,使全体高中英语教师意识到文化障碍的危害性以及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充分利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也是高中英语教师打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战役的主战场。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抓住课堂这个最为重要及主要的阵地,利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利用词汇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汇相关的拼写、词义、用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词汇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在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同时又进行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词汇鲜活、生动起来,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特别对一些表面相对应而文化含义不等值的词汇,教师应多从词汇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挖掘。例如,the knife and fork 这一短语与其相对应的汉语是刀和叉。在中国文化中,这分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和工具。但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刀和叉已经是不可分离的用餐工具,因此 the knife and fork 作句子的主语时,谓语动词一律使用单数:The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iron .
2.利用阅读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的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中,阅读活动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比重。而且阅读活动中所涉及的阅读材料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其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相应的阅读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阅读应试技能,又对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现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2 Unit5的话题是 Music,在进行本课教学的同时,教师就应该利用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美国门基乐队的成长历程以及美国乡村音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方国家的常见音乐形式,深化对西方音乐的全面认识。
3.利用口语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实际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教师在英语的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创设现实情景,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现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4 Unit4的话题是 Body Language,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式创设一些诸如初次见面、上街购物等现实情景,让学生利用肢体语言进行现场的实际表演和交流,这样就能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的同时,又让他们亲身体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课外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辅助培养
篇11
一、跨文化意识对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符合大学英语改革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大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敏感性,及应对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不仅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要提升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在大学口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是时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然要求。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当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学多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而涉及文化、思维时,则经常出现表达错误或不知所措的情况,比如,部分大学生在与外国朋友初次交谈时,就谈论marriage、age、kids等较为隐私的话题,这显然是较为不礼貌的。还有部分大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甚少使用however、and、as well as 等关联词,导致语句缺乏逻辑性。口语交际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传达,其中还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诸多文化现象,只有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地道、准确、规范的英语口语。
二、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1.合理利用经典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时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能够以全面、深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读者逐渐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而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口语教学中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促使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相关的习俗、历史、人文信息。比如勃朗特姐妹的作品《简・爱》和《呼啸山庄》;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远大前程》。以及美国经典文学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红字》和《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等。大学生在认真研读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积累英语基础知识,丰富自身的词汇量,而且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以及非语言交际手段等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更加深入的体会英语国家的价值文化。进而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口语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此外,由于口语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课外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定期参加英语文化知识讲座,并邀请在校留学生或外籍教师讲解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等知识。或举办英语音乐欣赏会、影视欣赏会等,促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工作、爱情、生活等情况,更加全面的感受英语国家文化。此外,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英语文化知识辩论赛、演讲赛等,以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恰当运用影视赏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化工具遍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这些信息化技术和资源,运用多媒体或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影视作品,这一方面能够提升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影视作品中原汁原味的英语对话,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扩充词汇量。此外,大圩英语教师也可以在播放影视作品的过程中穿插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比如,在观看《阿甘正传》时,可以穿插讲解水门事件、3K党、小石城事件、越南战争和乒乓外交等。这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观看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比如《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简・爱》等,这些影视作品极具感染力,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影视作品生动形象,且蕴含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跨文化意识。进而在英语口语交际中避免出现文化障碍。
篇12
二、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学理念能够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与教学行为,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英语跨文化教学理念,改变落后的英语跨文化教学理念。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对英语文化学习与思维的总结,在顺利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同时,更加重视对英语文化的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英语文化学习时间,充分了解和认识英语文化。学校也可以派英语教师去英语国家学习体验,亲身感受当地的风土文化和生活习惯,从而更好的开展英语跨文化教学。另外,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参加相关的跨文化培训,重视英语跨文化教学领域中的动向与成功,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教学水平,树立正确的英语跨文化教学理念。
2.调整教材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中关于西方英语文化的内容较少,所以需要适当的增加一些介绍西方国家文化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英语语言思维的讲解。大学英语教材知识在囊括教学重点的同时,还需要兼顾英语文化的介绍,教师也应该协调好英语学习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顺利开展跨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在教材中认识到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大学英语教材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紧跟时代的脚步与发展的步伐,充分根据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兴趣开展跨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电影片段或者是介绍西方文化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西方文化,提升跨文化教学效果。
篇13
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基本来源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而在精读课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词汇用法与语法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至于学生难以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导致歧义、误解频频发生,这也是许多能够流利地说英语的学生却无法与外国人正常交流的主要原因。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与Lisa A. Stefani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概念、符号体系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区别足以改变交际过程的一群人之间的交际[1]”。他们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归纳为动机、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这种模式较为广泛地被国内外学者采纳和引用。赵爱国、姜雅明为外语教学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2]。杨盈和庄恩平指出,国内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讨论多着眼于语言交际,国外学者的
落脚点在于达到沟通的目的。杨盈和庄恩平把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分为四大能力系统: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3]。其中,全球意识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的综合体。文化调适能力是一种在跨文化环境中根据文化特征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跨文化交际中的知识学习主要是指对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历史与宗教四个方面的学习。交际实践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最为关键的部分和落脚点。交际实践能力涵盖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目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交际任务,解决实际
问题。
三、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要有准备、有步骤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大能力系统
上文中提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四大能力系统,四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全球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层次能力,也是最基础的能力;文化调适是第二层次能力,在学生具备全球意识的基础上培养调适和灵活应变能力;知识的掌握是第三层次能力;前面三种能力都是交际实践能力的基础,同时交际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前面三种能力的目标。交际实践能力要求交际者在具备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能运用所学的交际文化知识在跨文化语境中使用恰当的非语言手段,采用有效的交际策略在日常交流或商务、外交等各个领域中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组织管理跨文化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这四项能力。
2.教师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定要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同时处理好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的关系,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具体交际实践中要注意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别。语言的学习应该与文化学习同步、互补,注意循序渐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以外国文化教学为主,同时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并且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
(1)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我们在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委婉语、禁忌语、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它们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给学生准确地解释这些词汇和典故中所涉及的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社会习俗。
(2)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平时要搜集有关文化方面的音像材料、图片材料、网络材料、书面材料等等,制作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创造逼真形象的语境,使学生全面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组织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外国文化节、收听外国广播、观看外语电影、跟外国人一起举办派对活动、学唱英文歌、选拔学生到外国大学进行交流学习等活动,这些课外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
能力。
总之,教师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实施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
参考文献:
[1]Samovar,Larry A,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Stefani. Co-
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