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

临床上,手术室是治疗患者疾病的一个重要场所,在这里,医护人员需要实施手术治疗并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由于手术室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病房护士相比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1]。手术室内工作劳动强度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并且需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等特点直接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效率[2]。因此及时的发现手术室内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本次研究总结2010年1月起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有效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

1.1 管理问题

手术室中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因素之一就是管理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略有不当。

1.1.1 人员管理

(1)管理制度不够合理:由于手术室内的规章制度有些不合理,使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不能各自充分发挥各自特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2)管理力度不够强大:由于医院有关领导的不够重视,使手术室内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同时缺少相应专业人员的管理,使护理人员容易忽视管理制度,从而未能完全按要求落实制度。

(3)监督制度不够完善:虽然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监管的力度不够,使建立的管理制度未能有效的实施,从而使护理人员未能完全遵循护理工作中的有关操作规范,并忽略建立的管理制度,从而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1.1.2 机械设备管理

(1)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由于忽略手术仪器设备的准备,手术器械准备不全,从而使医生不能顺利地开展手术,在耽误时间的同时可能会对病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从而引发医患纠纷。

(2)手术器械消毒不合格:手术室内可能出现由于手术器械的消毒不合格,使患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从而使患者出现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手术器械保管错误:护理人员未能正确的保管手术器械,使手术器械发生老化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手术器械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延误病人的救治。

1.2 护理人员问题

总结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问题发现,护理人员主要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以及医患沟通障碍单个方面的问题。

1.2.1 技术水平

(1)护理知识缺乏:一些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专科护理知识缺乏,使护理过程中犯一些低级错误如:仪器使用不当、操作失误等问题,从而引发护理安全。

(2)护理经验不足:一些护理人员虽然理论知识牢固,但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预见性相对较差,遇见紧急情况时不能迅速采取措施,从而延误患者的救治。

1.2.2 责任心

有些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责任心不强,因此在工作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不够重视患者的生命安全,致使出现一些器械、物品遗留在病人体内等严重危害病人健康的情况。

1.2.3 沟通配合

(1)医护人员沟通配合:医护人员由于平时缺乏沟通,容易在手术过程中配合不够密切,一旦出现紧急状况,不能顺利的与医生进行配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2)医患人员沟通配合: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耐心与技巧,使患者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延误病情治疗,影响治疗效果。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管力度

医院根据手术室的工作情况,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一个标准的制度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除此之外,加大监管力度可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2.2 加强器械的管理

手术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手术的成败,因此要严格按照说明对器械进行保管与使用。除了正确的保管外,在使用前要对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避免患者感染,并在术后及时的对器械进行清点,避免遗漏器械于患者体内。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培训与技术考核,促进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因业务能力不强导致的护理安全问题。

2.3.2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护理人员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对每一个患者的生命给予高度的重视。

2.3.3 提高沟通配合能力

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给患者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让患者积极地与病魔进行抗争,并严格执行医嘱。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合,增强默契感,提高工作效率。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先进化仪器的应用,进入现代化的手术室除了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建立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制度[3]。护理工作是需要护理人员集中脑力的同时又需要付出体力的工作,尤其是对护理服务和护士素质都有着高要求的今天,使护理人员处在了一个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在这种医疗环境下,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随之体现。因此,积极的发现并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时的探讨并实施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病人护理安全、改善手术室内护理环境,为病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美慧,毛静馥,柯云楠.哈尔滨市综合医院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46-48.

篇2

1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发生的原因

1.1手术室的人力资源不稳定 近年来,护士流动性大是目前全球面临的共同问讨论题之一,护士离职现象严重, 较高的离职率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衔接[3]。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2014年离职人员有5名,部分竞聘到上级医院,部分更换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发展,增加了医院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 护士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工作速度快,经常遇到急重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常处于应激状态下,无论从责任压力还是精神压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性伤害[4]。调查发现[5], 较低的收人、较大的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受限及工作环境差是手术室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 因人力资源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手术室护理质量下降和风险性增加。

1.2护士工作满意度低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护理服务质量、护理队伍稳定及患者满意度有密切关系。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研究,李一明[6]等研究表明,护士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刘爱琴[7]等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当前基层医院随着发展手术量不断加大,一般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的比例应为3∶1,但目前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标准,繁忙的手术任务使护士超负荷的工作,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直接、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从而增加护理风险性的发生。

1.3绩效考核的运用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引起医院经营管理层的重视。手术室常为外科系统工作的"瓶颈",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全院及相关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等重要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8]。在基层医院中,绝大多数手术室没有进入单独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仍处于"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例如我院手术室护士的绩效与外科护士相同。在医院中手术室护士与同等教育、技术水平的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与"三甲"医院同专业护士相比收入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护士心理上的不平衡,没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投入工作中。

1.4专科护士的缺乏 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化及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专科配合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者往往存在着着重医轻护思想,在基层医院常见的是送专科医生进行相关手术的进修学习,如关节置换以及腹腔、关节镜、鼻内镜、经皮肾镜等微创手术,而手术护士则因各种原因无法与医生一起系统学习相关手术配合,对台上、台下配合流程,患者术中护理,仪器使用操作、灭菌供应、保养的流程、规范、理念有很大的缺陷。

2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2.1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压力源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关系[9]。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基层手术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人力配制,改善工作环境,减轻了工作压力和提高了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增加护士心理正能量,帮助新护士确立职业核心价值观,提高职业认同感。

2.2实施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富有实效、充分量化、便于操作的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考核制度。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如孙瑞敏[10]等,提高护士的自我约束力及竞争意识 ,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促进护士长的管理工作 ,加强了护理质量控制 ,促进护理质量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3有计划的培养专科护士 手术室的专业特色决定了护理人才专业化培养的重要性[11]。有调查显示[12],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使得护士多方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专科培训,护士在学、做、教的训练过程中,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得到加强。基层医院也要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专科、特色教学,加强护理专业化骨干的培养,有效提升护理水平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3 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手术室实施绩效管理,有效降低了护士的离职率,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有计划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有效的控制、减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4 讨论

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术室作为高风险的医疗场所之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13]。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除了常见的风险因素外,突出的还有人力资源不稳定、护士工作满意度、绩效考核的运用、专科护士的缺乏等,重视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好防范措施,才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真正减少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6-67.

[2]田利平.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养生,2015,08:286.

[3]陈梓姗汕头市护士离职原因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07.

[4]林红玉,孙永红,崔莉清.肿瘤专科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现状讨论[J].新疆医学,2012,4:110.

[5]梁姣,王晓娟.手术室护士离职原因的探讨与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02):129-130.

[6]李一明,余红梅,冯荣梅,等.中山大学大型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2):110-112.

[7]刘爱琴,骆惠玉,王丁兰.同工同酬对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61-762.

[8]闫艳丽,张敏.手术室量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2):55-56.

[9]张瑞雪,张利峰,陈梅仙,等.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2):9-12.

[10]孙瑞敏,王建英.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的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59-261.

篇3

引言

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作为医院重要的救治患者的科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增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压力随之增加。在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很多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这些因素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伤害。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必须要对损害护理人员的因素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 手术室工作环境存在的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

1.1 各种化学消毒药剂对护理人员的损害

在手术室中,需要进行手术室的消毒、手术器械的浸泡以及手术标本的保存,这些工作都需要用到各种化学消毒药剂,而目前使用的药剂往往都带有刺激性,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呼吸道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接触到这些消毒药剂,会使手术室护理人员产生头晕、头痛等。有的消毒药剂还会给手术室护理人员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威胁到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1.2 麻醉废气给护理人员造成的损害

在手术室给患者实施的全麻手术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麻醉废气在麻醉机中排出,这些麻醉废气的会对手术室的环境造成污染,而护理人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护理手术患者,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中,不同程度的会受到这种废气的污染。护理人员长期在这些废气的污染下,会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极其容易引起护理人员的疲劳和记忆力的减退。

1.3 放射线给护理人员造成的损害

各种新的医疗器械被应用到手术室的手术治疗中,有的医疗器械在使用时会与放射线。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长期接触这些放射线,会给身体机能或者器官功能带来损伤,严重的会给护理人员的神经、造血等系统造成损害,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能长期接触这些放射线。现代医院的手术室管理,也开始使用电脑、打印机等设施,这些设施会产生电脑辐射,给护理人员带来损害。

1.4 长期手术室护理工作给护理人员带来的身心压力

由于手术室护理属于医院的高危护理岗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着较大的压力,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会产生心理焦虑等问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没有固定时间的,有的时候会让护理人员连续从事几个小时的护理工作,这就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护理工作繁重的工作环境中,会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给护理带来不利影响。

1.5 各种割伤、刺伤给护理人员带来被感染的损害

在手术室护理中,各种患者都有,也就会使手术室存在很多不同的病菌,还有的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也含有病菌。而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要接触到多种手术刀具,在给患者进行注射和输液时,还会用到注射器和输液器,这些物品都容易给护理人员造成割伤、刺伤等。一旦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出现割伤、刺伤等情况,极其容易被手术室中存在的各种病菌所感染,如果消毒不及时,就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

2 针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的防护措施

2.1 针对化学消毒药剂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刺激性相对较弱的消毒剂等继续拧手术室的消毒、手术器械的浸泡和手术标本的保存等工作;二是护理人员要佩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使受到的影响降低最低;三是尽量采取物理消毒的方式,把化学消毒剂的用量降低最低;四是在手术室使用前,要保证手术室通风达到两个小时以上;五是做好手术室的日常监测,采取必要的空气净化措施,保持手术室的空气清洁。

2.2 针对麻醉废气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必须在病人使用麻醉机时,做好麻醉机的密闭处理,避免麻醉机产生麻醉废气,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室空气中所含的液浓度,有效减轻麻醉废气对手术室的污染;二是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减轻空气中的麻醉废气对身体的损害;三是做好手术室的通风等,避免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被污染的空气下。

2.3 针对放射线采取的防护措施

在需要使用含有放射线的医疗器械进行手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穿戴好具有防护作用的铅衣和铅帽等,并设置好铅屏,把使用含放射线医疗器械的护理人员与其他护理人员分隔开;做好使用这种医疗器械护理人员的排班工作,减少护理人员的接触时间;使用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要做到用完就离开,并且不要长时间进行使用。

2.4 针对护理人员身心压力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医院要增加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人数和班次,尽量让护理人员得到及时的休息,避免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二是医院要开展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培训,舒缓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三是通过在手术时设置消毒室、预备消毒药品等方式,减轻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几率;四是完善医院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后勤保障措施,使护理人员在饮食上、休息上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2.5针对割伤、刺伤等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佩戴好各种防护用品,尽量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割伤、刺伤等情况,尽量避免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感染;二是一旦出现割伤或刺伤,要第一时间到消毒室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被感染;三是一旦有护理人员被割伤或刺伤,要立即有其他护理人员顶替受伤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四是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日常体检,以防止护理人员被感染后不知情这种状况的出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对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中,要本着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要重视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常见不安全因素的防措施管理,这不仅可以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也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问题

接错患者:有时患者住院后调了床号,或者患者没有听清,手术室护士没有“三查七对”[2],或者是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同,疾病相同,或者手术室护士把患者推错手术间等,造成接错患者。

手术室前准备工作不全:手术室护士没有严格审查手术所需要的各种器械、药物、设备等[3],特别是对仪器设备观察,在手术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等不正常工作,或者急救药物失效,不能及时救治患者,延误治疗。

用药不当:药物摆放错误;静脉标志不清;核对不及时;执行口头医嘱未复述;给药途径或剂量不准确;术中病理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

清点有误:术前和深部体腔手术开、关腹前,器械、纱布清点不仔细,导致器械、敷料等遗留体腔。

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记录不及时:手术名称记录簿准确,手术过程记录不及时,记录有涂改、漏记、错记[4],与医疗记录不一致,以及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互相代为签名等。

手术室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情况,多数是由于手术室护士责任心不强[5],缺乏无菌观念,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这是主要原因。

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低:医院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手术室护士多年来,没有到上级医院进修,知识结构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一些手术室护理的新进展没有学习,对新的仪器设备应用不熟练,或者对仪器的使用情况不扎实,一旦仪器出现异常,不能及时处理,影响了手术的进展。

手术室护士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大: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6],护士需要紧绷每条神经,再加上夜班,影响了生物钟,导致睡眠不足,另外,在晋升晋级等方面,出现的不公平待遇,影响了护士的心情,没有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水平,也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差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在手术室护理记录方面,没有引起护士的足够重视,殊不知,护理文书是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有的护士忙于急救,疏忽了护理文书的记录,术后也没有及时补充,有的护士在记录过程中出现涂、磨、改的现象,或者是记录簿详细,留下很多隐患。

管理因素:手术室护士长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精湛的业务水平,导致管理不和谐,甚至护士之间关系紧张,可想而知,在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的情况是怎样的了,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

预防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的对策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法律学习:护士应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护士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深刻领会其内涵,促使护士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

加强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如参加自学考试及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选拔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及学术交流,加强新设备、新仪器的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完善管理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与规范手术间管理、药品管理、一次性物品使用管理等制度。制定各种护理流程及手术配合操作流程等[7]。遵守“三查七八对”及无菌技术原则,认真仔细清点器械和敷料3次并记录。认真核对患者的病室、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是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确保准确无误。

加强手术室质量监控与管理: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加强围术期监控管理。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进行手术室感染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Ker CG,Chen HY,Juan CC,et al.Laparoscopic subsegmentectom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cirrhosis.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0,7(35):1260-1263.

2 李金伟,郑莉,安玉哲,等.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4):33-34.

3 杨邦翠.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J].西部医学,2006,18(3):380-381.

4 Greenwald JA,McMullen HF,Coppa GF,et al.Standardization of surgeon cont rolled variables.Impact on outcome in patient swit h acute cholecystitis[J].Annals of Surgery,2010,231(3):339.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共收治手术患者48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该组中,男性260例,女性220例,患者年龄为15~72岁,平均年龄为(45.5±9.5)岁。择期手术患者409例,急诊手术患者71例。本组患者中,胃肠手术患者145例,肝胆手术患者49例,骨科手术患者15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122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2例。另外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90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该组中,男性265例,女性225例,患者年龄为15~73岁,平均年龄为(45.8±9.4)岁。择期手术患者411例,急诊手术患者79例。本组患者中,胃肠手术患者146例,肝胆手术患者51例,骨科手术患者15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131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包括手术类型、手术地点、参与人员、手术时间等,并针对上述导致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临床护理对策。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准备 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控制,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此外,护理人员应于术前积极做好备皮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皮肤损伤,且尽量应在患者手术之前的2 h内完成备皮工作,以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2]。

1.2.2术中操作 手术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选择层流手术室进行手术,保证手术中运用的各种医疗器械和敷料等均属于无菌状态。此外,对于较为复杂的手术、或耗时较长的手术应尽量安排靠前,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接台次数。手术结束后,手术室应迅速消毒处理,接台手术间隙至少留10 min的时间换气通风,以减少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降低患者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率。

1.2.3控制参与人员 手术参与人数是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之一,因此,手术过程中,o理人员应尽量减少医务工作者和护理人员进出手术室的次数,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在手术开始前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尽可能减少术中走动。此外,手术过程中不要随意翻动患者,手术参观者应与手术台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1.2.4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不断增加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护理能力、熟悉手术具体要求与步骤,对于常用的手术设备与器械能够识记,并知道简单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护理人员应将手术器械分开放置于手术台面上,在传递手术器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此外,手术前应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因患者心理问题而延长手术时间事件的发生。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运用SPSS 17.0数据处理系统,当P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42%,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发生率为2.2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手术室切口感染在我国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且发生率较高,可达到院内感染的20%左右[3]。临床中应充分重视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以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4]。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产生的,手术室因素是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42%,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发生率为2.2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赫盛楠.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7):957-959.

[2]陈晓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4):55-56.

篇6

1 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

1.1 护士原因 (1)法律及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依法施护、安全救治的理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收集和管理,且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2)专业知识缺乏,有些护士不重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对患者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预见性较差,不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从而出现不应有的操作失误。(3)对一些新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延误患者治疗和抢救,引发护理安全问题。(4)言语不当,部分年轻护士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态度消极。谈话涉嫌侵犯患者的隐私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时简单、生硬、含糊等,均引发与患者及家属之间言语纠纷。

1.2 医院护理压力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着护理质量,国内护士工作压力源较多,如工作量、时间分配、护理专业方面及患者护理问题是护士主要压力源。工作压力有利有弊,适度压力可起到激励员工、增强工作效率的作用,而压力过大则会造成不良身心反应,对护理造成影响,增加护理风险。

1.3 管理工作缺陷 管理者缺乏经验,造成护理管理制度松散,责任无法落实。而监控管理机制不健全,也增加了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缺陷主要存在:(1)护理缺陷:如接错患者,“四查八对”工作不到位,易接错患者或将患者放错房间。(2)器械准备不足:术前未调试仪器,术中易发生故障,如电凝器电极松动,引起脱落或污染,钳端夹持不牢,刀剪针等器械易顿,结扎线不牢,管道堵塞等,均延误手术。(3)不当:两上肢外展过度或约束带过紧,导致神经压迫,诱发各种并发症。术中应用止血带、驱血带时,忘记记录时间,未通知主管医生,造成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及肢体神经受损。(4)没有遵守消毒要求:个别的工作人员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不按工作流程办事。(5)患者护送不细心:全麻患者术后尚未清醒,医护人员即先离开手术间,搬动患者时动作幅度大,导致各种插管及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等。

2 管理对策

2.1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抓好及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防范差错事故,健全手术室的规章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如手术室的一般制度、器械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防范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标本管理制度、品管理制度、设备保管制度等。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室规章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为患者提供准确、及时、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2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倡导护士学习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增强其护理安全意识。同时,为预防医疗纠纷发生时能“举证倒置”,护理记录应尽可能做到客观、准确、完整。为降低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应采取以下手段:(1)手术室护士应自我减压;(2)改善福利待遇、工资待遇;(3)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2.3 遵守医院消毒制度的规章流程 做好手术室工作的第一环节,就是对手术室的医疗器械经常进行消毒和管理,对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无菌工作的培训,讲解消毒灭菌的重要性。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4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定期举办护理知识讲座,订阅护理刊物,开展护理知识交流。对手术室购置的新器械要求护士全部掌握。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增强其手术室护理质量。加强临床护理实践及有关法律知识学习,如《护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增强法律意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2]。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手术质量,其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危,因此对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对待。手术室护理工作风险防范需要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素质及法律意识,使手术室护理安全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参 考 文 献

篇7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当然其中如果存在有一些护理风险,其同样也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与手术科室、血库、麻醉复苏室等多个部门和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手术室中相关人员也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手术和麻醉过程的不可预知性等,这些因素使得手术室变成了一个高护理风险的科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有机敏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本文笔者浅谈一下手术室中常见的一些护理不良事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现将报道如下。

1 手术室常见的风险因素

1.1人员因素: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不乏有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熟练,应变能力差者,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失误,且失误率较高。另一方面,有些护理人员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操作技术主动学习性差,致使在手术护理工作过程中无法独立的完成。如在手术中选择患者合适的或者使用气压止血带时,可能对患者造成压伤、挤压伤等。

1.2管理因素: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没有得到落实。如在接送患者的过程中,不穿外用衣和鞋,参观新展开手术的人数较多,造成室内糟杂,室内菌落升高,影响手术操作者的正常发挥和增加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

1.3执行的无菌技术操作标准不高:在手术室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是防止患者手术室内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如在无菌包打开后不执行无菌操作而直接敞开抖落器械,容易给患者造成感染。

1.4器械物品清点核对: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器械物品直接与患者的身体接触,因此在手术前、中、后一定要认真清点手术器械物品,防止其遗留在患者的体腔或深部组织中,而且还要检查器械物品的完整性,消除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2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及其发生原因

2.1 压疮:在手术病人中,较容易发生压疮。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压迫而成,不仅给患者造成疼痛,还对手术护理工作和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几方面:(1)压力因素:受力面上的压力是导致压疮的重要因素,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压疮。(2)剪切刀因素:剪切引起组织相对移动,阻断周围较大区域内的血流供应,造成组织受损形成压疮。(3)摩擦力因素:患者直接与床单接触直接产生的摩擦力可以诱导压疮形成。(4)体温因素:手术中患者处于低温麻醉中,低温下血液粘度增加,血流运行变慢,造成组织缺氧,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5)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营养不良,使其身体各项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也随之而下降,诱发压疮。

2.2输液液体外渗: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时常常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其主要与药物、疾病、机械性损伤、年龄等因素有关。药物浓度高,输液速度快,血管硬化,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血管细,皮下脂肪层保护弱等原因都会引起液体外渗。

2.3手术器械物品清点不清: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清点器械物品不认真,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4电刀灼伤:在使用电刀过程中,由于患者体瘦,身体和电刀接触不良,或者是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工作不认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灼伤。

3 防范措施

3.1预防压疮的措施: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要求,将手术室内的手术床进行改良,改制成高质量舒适度高的床,舒适的手术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制定高效的手术配合流程,尽量的缩短手术持续时间,这样也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压疮的发生。

3.2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定期给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每个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安排一定的时间给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培养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手术室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3.3加强管理制度:完善手术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还要贯彻落实。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加强护理人员的认真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检查清点器械物品,确保患者的安全。

3.4安全使用电刀:电刀要经常定期的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其自身的性能时刻处于安全状态;使用电刀的护理人员要经过电刀使用培训,熟悉电刀的使用手册,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其各项性能是否完好;术中使用时要严密观察患者和电刀之间的变化,尤其是在发生改变时要注意将电刀断电,防止意外发生。

总之,本文总结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较为常见的风险,并对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静. 浅谈手术室护理工作容易忽略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6):232~234.

[2] 杨福兰. 手术室中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泰山卫生,2008,32:41~42.

[3] 蒋立云.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体会[J]吉林医学,2010, 31(33):6115~6116.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以我院手术室的20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其中,1名护士长,15名护士,4名实习护士。

1.2 护理安全隐患

1.2.1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因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人员配置不足、工作强度高和工作量大等明显特征,因而护理人员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易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导致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降低,使患者面临护理安全风险。

1.2.2 护理人员未遵守工作制度和规程。若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相关的工作规程和制度,则易发生手术物品和材料交接不清,以及接错手术患者等问题,进而对手术室工作质量造成影响。

1.2.3 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材和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了解,进而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损伤,包括电极板造成的电烧伤等。

1.2.4 沟通不到位。若医生与护理人员沟通不到位,会造成手术准备工作不充分,包括未及时准备好器械、药品或特殊物品等。一旦手术过程中遇到突况,则无法冷静有效的处理。若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则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或误解,影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进而对护患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1.2.5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使其对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包括垫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患者的手术摆放等。

1.3 防范措施

1.3.1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和安全知识学习,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规章制度是各类护理安全事故判定和预防的主要法律依据,能够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保证。因此,应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规章制度学习,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把好护理安全关。

1.3.2 合理排班,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以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随着我国新农合政策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入,各个医院的患者数量均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因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量也较大,为了避免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该,各个医院应从医疗安全的角度出发,适当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数量,并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加强护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科学排班,从而避免因护理人员疲倦而发生的医疗事故[1]。

1.3.3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各个医院应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包括手术并发症、充分暴露术野和舒适护理等。嘱其与患者有效沟通,了解患者感受,避免发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

1.3.4 加强医护和护患沟通,保证良好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探访工作,并与操作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掌握手术所需药品、物品和器械,以及手术步骤和手术方式,从而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同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安全性及配合方法,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心理,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3]。

1.3.5 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从对实习生和患者负责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带教工作的重要性,安排实习生工作时要耐心指导,对于关键的护理环节不能完全依赖是写生。

第六,完成手术后,巡回护理人员要尽量看护患者,特别是术后意识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要特别加强其病情的安全检查和监护,保证其静脉通道的顺畅,对于躁动的患者,要避免放松约束。患者回到病房后,要与病房护士做好患者交接工作,全面沟通患者情况,包括术后注意事项、生命体重、皮肤情况、输液输血量和术中情况等,最后在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2 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系统分析,以及防范性措施的实施,患者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得到了保证。

3 讨论

手术室是整个医院工作强度、风险和技术要求最高的科室之一,手术室护理安全会对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手术失败,进而对患者的康复过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手术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强化制度职责,加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综上所述,全面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实施预见性、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助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包括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器械正确使用率、手术时间、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等,同时,有助于手术效率和质量的提供,降低手术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篇9

在手术室全期护理中,如手术室护士在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时,缺乏沟通技巧,或者缺乏耐心,可导致护理人员在回答所提问题时,表现出简单、生硬,甚至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均可引起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反感。如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仍处于清醒状态,则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如医生和护理人员之间谈话不注意,或进行嬉笑,或者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语气过度紧张等,均可直接影响患者情绪,使其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担心等负性心理,进而增加其心理负担。

由于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通常会产生紧张情绪,或者在应用镇静剂后,无法对护理人员所提问题,进行正确的回答。因此,如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高强度责任心,其往往较易产生接错患者的情况。应避免护送患者不当。在对患者进行护送的过程中,如护送不当,可引起患者引流管,或者导管鞘脱落。也可导致多种意外情况发生,如穿刺点血肿等。另外,对患者进行搬运期间,如有不慎可导致多种不良现象,如坠床、摔伤和碰伤等。

在手术室安全护理中,手术使用物品[1],未能及时进行准备充分,或者和所需物品不符。如器械性能不佳等,包括钳端夹持不紧,导管不光滑,导丝不光滑,剪刀不锐利,穿刺针不锐利,吸引管到不通畅等。另外,如在进行手术器械准备时,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遵循相关制度,即手术器械清点制度,均可能造成在患者体腔,或者深部切口内,出现物品遗留。如纱布,缝针和器械等,进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产生。仪器准备不当,及仪器使用不当。对于手术所需仪器,即电器设备,如未进行定期的维护。或者在进行手术前,没有进行试机,均可造成临时故障发生。而未恰当的使用仪器,则包括透视时间过长,或者透视范围过大,及忽视X线防护等,均为手术室全期护理安全问题。

手术能否成功,患者术后恢复快慢,与患者手术是否正确,均有密切的关系。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如其摆放不合适,患者的局部,由于长期受压,可导致压疮发生。如约束带过紧,或者患者的肢体过度外展,均可导致血管神经受损,或者出现肢体麻痹现象。如患者俯卧位摆放不恰当,可造成患者关节置换,出现角度错误等现象。

在手术室全期护理中的不安因素中,包括在对患者使用特殊药物前,核对不细致并且药物摆放有误,外用药物及静脉用药,由于标志不清晰,而导致混淆被无用,及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护理人员在进行消毒隔离时,未遵循无菌操作技术,或者手术时人员的手,空气和手术器械,其消毒制度未严格执行,误用没有进行消毒的敷料,及手术器械。对于特殊感染手术间,缺乏明显的标志等,均可造成在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手术标本丢失,即术后标本保存不恰当,或者由于交班不清,而造成标本丢失。手术护理记录不规范,即在进行手术后,对患者抢救过程中,各项手术操作,如止血带压力,及电刀极板位置等,护理人员为对其进行完整记录。

2手术室全期护理的防范措施

护理人员应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对于手术室全期护理而言,其工作环节较多,且任务紧、操作多。其通常具有紧迫性,并且综合技术性较强,及时间连续性,均较强。因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面对多种安全问题时,只有对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业务培训,才可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进而使其对新设备,及新技术的运用,均可做到及时掌握。以避免产生差错,防止不良事故发生。

应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对医院护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学习,进行讨论。以在护理工作中,使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可尽早被提出,进而对护理工作中,相关的规则制定,进行逐步的完善。并从法律的角度,加以规范化管理,对护理工作安全,从制度上确保其落实,以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严格遵循查对制度[2]。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感,以子手术各个环节中,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有效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如弄错手术部位,接错患者等。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而言,其通常需执行口头医嘱,因此,执行医嘱前后,均应复诵一遍,做好三查七对。

严格遵循器械清点制度。无避免手术物品,如器械、纱布及缝针等[3],遗留于患者创口,或者体腔内,应严格遵守双人四次清点制度,即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后,洗手护理人员,巡回护理人员,均应做好清点,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进行准确的记录,在手术过程中,对于临时增加物品,如敷料及器械等,均应由两人进行清点,及确认后方可加入,并应及时进行记录。并应增强护理人员基础训练,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活动,如各类继续教育,相关专业培训,各类专业讲座,及进修深造等。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增强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手术室是医院特殊诊疗区域,手术是创伤性治疗方法,手术中各环节均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工作复杂、医疗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稍有细微的不慎就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已成为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本文将从手术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以及管理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主要讨论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问题。

1手术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1.1管理因素 ①影响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手术室管理者管理不严或失控[3],如护士安全意识薄弱,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发生不安全苗头未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得力等。②学科发展迅速与管理的不同步: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应用高新技术,全面开展新型的手术方式[3]。由于不断开展新技术和新的手术方式,护理管理制度及相关的护理程序更新不及时,不适合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要求,或落实不到位,造成护理质量下降。

1.2人力资源及护理专业化程度的欠缺 由于专业特点、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手术室护士不可能达到手术医生那样的专业化程度,护士往往同时要参与多种手术的配合,人员的缺乏、纷繁复杂的手术程序、手术器械以及各类术前准备工作,都需要她们进行大量的记忆和亲力亲为,护士的体力和脑力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可能会身心疲惫。护士连续工作8h后继续加班或同时参与两台手术巡回,容易给手术室的护理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引起手术室差错事故发生[4,5]。

1.3专业知识缺乏及配合不当 运送过程刮碰伤;约束时患者上肢外展过度,很可能会造成臂丛神经受到损伤[6];如果手术持续时间过长,患者在处于平卧状态时骶尾部、足跟部以及肩部等由于受压过久,很容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对于截石位患者来说,容易对N窝神经造成影响[7];护理人员不熟悉电极板设备的操作方法,导致患者发生电烧伤事故[8]等,消毒液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等。

1.4制度实施不严及操作欠规范 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实施不到位导致接错患者、异物遗漏患者体腔内,引起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消毒隔离制度实施不严,如无菌操作不严格、各类仪器灭菌消毒不严格、无菌物品保存不规范,手术室未进行严格标准的消毒,患者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不严格,未及时更换破损、污染的手套,手臂放置超过了无菌区等[9],都可能会导致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手术记录不完善等可能会增加医疗纠纷的产生。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方案

2.1培养安全意识 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临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指南》及医院内部的操作制度与职责[10]。

2.2完善及落实相关制度:针对手术室护理的特殊性,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操作进行规范,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保证护理的准确性[11]。加强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管和实施。交接患者时,巡回护士必须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手腕牌、床号、部位、手术时间、名称等进行认真仔细地核对,杜绝患者出现交接错误,贻误病情[12]。仔细清点器械和敷料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在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仔细清点核对器械和敷料并登记签名[13]。接送患者仔细核对,并保护好患者由于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部分患者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在核对时应注意询问的方式,必要时请家属帮忙协助核对[14]。保持手术室卫生,定期空气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改善环境,满足患者需求手术室环境需要顺应时展而改良,既要考虑患者的需求与手术工作的需要,也要便于医院感染的管理[15]。应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规定,根据消毒制度,每日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打开紫外灯进行消毒处理,坚持空气净化,出入手术室必须进行严格登记[16],保障手术室安全。

2.3成立预防护理小组 建立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手术不安全因素知识培训及安全法制教育,目的是树立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17]。保持各种接送患者的平车、床功能完好,使用前再次检查,常规配备防护栏和安全带;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头、肘、足部。患者手术安放要遵循"科学、合理、舒适"的原则,对于年老体弱及手术时间长的患者,约束带松紧要适度,并于受压部位垫软垫,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8],需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好缚扎位置,避免损伤神经,并用衬垫保护好,并需详细记录时间,预防肢体缺血、缺氧而导致神经损伤等[19]。

2.4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建设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器械越来越精细化。手术室护士作为仪器与器械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对于手术室器械应该尽快掌握使用技巧和安全操作方法。手术室护士实现专科化,可以使得每种医疗器械都有专一的人员来使用。在特定的手术中专科护士与医生配合越来越默契,熟练程度越来越高,不但提高了手术和护理的质量,同时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20,21]。

2.5实施优质护理 优质服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反映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式,目的在于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环境,同时也对医护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方面中引进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安全管理的效果[22]。

3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评价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强化了安全管理,使手术的护理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各项制度趋于完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刘平静、闵静、张建英等人[23]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室实施安全管理,不论在护理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均降低。

综述所述,同行们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已做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疗纠纷、事故的处理也进入了法律的轨道[24]。手术室护理工作具备直接性、连续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手术室护理的高风险性,因此,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与文献:

[1]王惠珍.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201.

[2]庄新萍,陆琪,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4.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75.

[3]潘定琼.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1,4(20):366-367

[4]张星萍.手术室患者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2(3):89.

[5]卢金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11.

[6]孙玲芬.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9.

[7]彭娅,庞艳.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3,24(5):545.

[8]石彦斋.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2007-2008.

[9]郦君.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示范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142-143.

[10]杨美芳.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206-207.

[11]黄海明,王璞,王晓枚.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12]热孜.古丽.库尔班.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分析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4,(7):62-64.

[13]苏渝美.手术室护理中的隐患及预防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5A):121-122.

[14]周晓娇.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隐患浅析及防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143-144.

[15]姜平桂,王维,钱`健.手术室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58-61.

[16]王芳,陈莹.风险管理在综合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7(10):60-62.

[17]鞠君华.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12-113.

[18]李红,叶嫒嫒,杨晓秋,等.手术患者坠床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18):1722-1723.

[19]文索芳,经霁,唐桂荣.高龄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及护理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20):1911-1912.

[20]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手术室社,2000:23.

[21]黄小珊,祝妍华,谢健等.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327-328.

篇11

1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

1.1接错病人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或昏迷病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容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的现象。

1.2手术安置不当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压疮,如俯卧位或侧卧位;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使用驱血带、止血带时,未记录时间,使病人肢体神经受损,血循环受损。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2];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4手术部位错误术前未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核对手术部位,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1.5未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

1.6操作与交流失误出入病房时不注意保护病人头部等部位;与病人交流时发生口误,让癌症病人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而情绪低落。

1.7标本和垃圾处理不当术中取下的组织标本未保管妥善,造成标本混淆或丢失;传染物随意丢失,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

1.8护送病人不当造成病人坠床,各种引流管和管道脱落;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

2管理方面缺陷

医院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监控管理机制措施不力,把关不到位,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不能按常规完成工作,有研究表明如果护理人员不足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病人的预后。

3防范措施

3.1手术室一般制度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各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2强化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依法行事在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3],确保护理安全。

3.3安全管理术前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按病人查(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术前准备及过敏状况;病人入手术间再次核对;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全部备齐。

3.4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再学习,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知识、新改进有所领悟。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4],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3.5清点制度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清点台上用物,如纱布、缝针、刀片等,并做好记录。

3.6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好警钟长鸣。

4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5],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多方面管理,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新晨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程宁.7种常见的护理法律责任差错.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1):16.

篇12

风险管理就是让医护人员对潜在的危险有所警觉,并在风险可能导致损失之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其目的是识别、评估和区别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减少风险带来的负面后果。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安全因素已引起了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医院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室的特殊工作环境、工作性质、跨部门多学科的相互协作、团队队员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手术和麻醉的不可预知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而基层医院手术室在护理人员配置和仪器设备设施方面及开展手术等相关因素的限制使得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

加强基层医院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极为重要,不仅是手术室组织机构鉴别、评估、减轻患者、手术室工作人员及机构资产风险的过程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可有效降低手术危险因素,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1 PDCA循环管理法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

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能使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是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英文缩写,因其周而复始地运转而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手术室风险管理其目的是引导护理人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改进目标与措施,使护理质量循环上升。

1.1.明确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1.1.1认真解读患者安全目标 2007年美国首先提出病人安全管理目标,倡导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同年中国医师协会颁布中国《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随后于2008年和2009年相继完善《2009-2010年中国患者安全目标》---要求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发生错误;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1.2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目标 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严防病人意外伤发生;手术安全舒适;提高用药安全;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手术植入物安全;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安全使用电外科设备。

1.2不良事件的分析和风险评估 手术室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统计资料及原因分析。

1.2.1手术室常见不良事件

1)接错病人 同一病区连台手术时,没有按时间顺序接台时易出错。

2) 弄错手术部位 书写不规范,辩认困难,手术时未反复确认。曾有行肾切除时左右位置弄错。

3)手术安置不当 特殊手术安置时,皮肤、神经、血管等长时间受压,如膀胱截石位时腓总神经的损伤,上肢过度外展时或头低脚高位上肩托不当致臂丛神经的拉伤,后颅凹手术时面部皮肤被压伤,由于护理人员对标准未掌握或者重点细节忽视评估和检查流程所致。

4)电外科伤害 曾发生负极板未粘贴的情况下使用电刀,输出功率过大,手术病人身上带有金属[如金属假牙,安有心脏起搏器,可能造成局部组织烫伤],术中病人皮肤与金属接触[1]。曾有报道未对病人负极板的完好粘贴便使用高频电刀,导致病人局部皮肤及组织烧伤。

5)仪器设备未处于完好状态 术前没有对仪器设备进行开机检查,未及时发现故障。常见于吸引器无负压,电刀无功率输出,气压止血带漏气等。轻者延误手术时间,重者造成出血过多,甚至危及生命。

6)物品清点有误 胸腹腔和深部体腔手术,手术缝针、敷料、手术器械等小件物品的清点有误或术中缺损不完整,没有及时发现,遗失于胸腹腔;或操作不当、缝针弹出,寻找困难等。

7)器械准备不足 手术配合经验不足,术前未有效与主刀沟通,如器械、缝线、等因此延长了手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8)用药有误 药品摆放不规范,业务不熟悉[如对药品名称、作用机理、配伍禁忌不明了,尤其是有过敏史者。

9)病理标本丢失 由于器械护士工作疏忽,将术中取下的标本遗失,术中快速冰冻结果的错误告知,未征得家属同意已经焚烧的手术截下肢体等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10) 无菌观念不强 未掌握无菌技术和术中无瘤技术操作 ,术中涉及空腔脏器手术或污染手术未有效隔离,术中接触癌组织时未注意隔离,容易导致切中感染和癌细胞的种植。

1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手术记录描述不准确,尤其是手术名称、术殊情况的记录不准确,一旦产生医疗纠纷,不利于举证。

12) 感染的风险 违反无菌技术操作,术中隔离意识差,尤其见于特殊感染病员行急诊手术时,相关血液检查不完善所致。

13) 其他意外受伤 如病员的跌伤。

1.2.2原因分析

1)护理人员自身因素:风险意识薄弱、业务技能差、缺乏慎独和协作精神等。

2)管理上的因素:制度和流程不完善、各类培训过少、监管力度不够、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等。

3)环境因素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需要多部门多人合作的地方,因手术功能的条件限制医护人员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工作,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各类干扰和有害因素集中使护理人员容易疲劳和精力不足。

2.风险管理 PDCA循环管理法

2.1实施前馈控制 通过相关课题的学习明确手术患者安全目标,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

2.1.1完善各类制度 手术病人交接和运送制度、手术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安置管理、手术病人压疮风险评估制度、植入物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抵押评估制度。

2.1.2规范各类流程 手术病人查对和交接流程,手术安置流程,手术物品清点及管理流程和各类手术风险预案处理流程。

2.2认真分析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及时予以改进和完善相关规范。

2.2.1科内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并明确成员职责和工作制度。

2.2.2科内护理质量安全小组每月定期对科室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护士长重点对新开展手术、手、重点手术以及高风险护士手术配合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以手术作为护理业务查房学习内容,及时完成系统性的学习,从经验不足上升到具有一定深度理论知识的掌握。

2.2.3每月定期汇总科内所发生不良事件:归类、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

2.2..4晨会交班及时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手术护理安全工作作为护士长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晨会时间沟通和学习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启发低年资护士和带动高年资护士护理安全意识和其风险管理经验。

2.3 强化各项培训 业务学习个人讲课(全科每名护士均参与讲课,以促使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业务查房管理、手术室专科操作培训、各类新手术仪器设备进入科室时的规范化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安全文化理念的引入,充分利用媒体报道相关案例学习其经验。

4 体会

4.1护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 通过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结果其发生概率逐年下降,通过晨间的反思提问和讨论,护士长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全科护士均参与其中。

4.2手术用物的完好率明显提升 通过不良事件的统计和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要手术用物准备完好上得到较高评价,在此过程中各班护士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及时落实仪器检修和自身业务学习。

4.3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 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

4.4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实施前后的比较,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90%逐次上升到98%。

5 讨论

通过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护士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提升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从真正的意义上解读了手术病人安全管理的意义。所以有必要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方PDCA循环管理法。

手术室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改变了我们针对发生的缺陷予以批评和处理的“事后问责”的方法,而是以“预防”为主,在平时的工作岗位和各种检查中及时发现、识别、评估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借鉴媒体报道的护理案例的经验教训,制定并实施预防性管理措施,从各个环节保证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邱惠琴,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防范手术安置中的风险因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7卷第24期141-143。

[2] 朱家英, 手术室风险管理实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年1月第12卷第2期446-447。

[3] 夏艳、孙兆贞、罗惠等。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第17卷第3期11-12。

[4] 赵俊智 手术室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求医问药2012年第10卷第3期 619-621。

[5] 李晓萍,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2006年10月第21卷第20期 61-62。

[6] 李学平, 前馈控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 2011.vol9.No12A 3174-3175.

[7] 高文江, 风险评估会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2011.12月第9卷第12期上旬版2631-2632。

篇13

1 手术室常见安全隐患

通过学习报道的手术室护理安全差错或事故案例,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总结可能隐患如下:

1.1  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前没有针对性的根据手术的方式选择熟练的护理人员或手术室新人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即参加疑难、危重患者手术,或护理人员对新的仪器设备和应用技术掌握不够,使手术配合生疏,延误手术时间或造成不当操作。或者手术器械准备不全,缺物或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手术监护、抢救器械、物品、药品准备不足,器械没有调试到最佳状态或摆放不合理。

1.2  对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造成各个环节的问题:接患者时,由于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核对患者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所患疾病等,导致接错患者或错放手术间。或由于护理人员没有充分核对患者手术通知单和病历、导致备皮备错、左右侧搞反。执行口头医嘱时应重复核对,用药、用血不能麻痹大意,以致误用。术前关闭体腔时清点有误,导致物品遗留患者体内。

1.3  术中操作常见隐患:手术时间往往较长,摆放不当可导致压疮发生。不恰当的安置约束带或摆放造成局部神经损伤,俯卧位患者易呼吸受压不畅。术中用物准备不准确,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利,结扎线韧性不好,钳轴节螺丝钉不牢。使用电刀时不注意固定于安全位置,导致非正常使用时灼伤手术患者。不注意电刀与易燃物隔离,如用碘酒、乙醇,导致使用电刀时着火烧伤。或患者皮肤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1.4 转送患者中安全隐患:对转送患者重视不够,各种管道未恰当安放,导致管道受压、折叠而引流不畅甚至脱落,对患者固定不到位导致患者摔伤,过床时不严格操作导致患者撞伤或者坠床。

2 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2.1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使人有制度可依,按制度办事可以避免各种常见的安全事故。①查对、清点制度:接患者时应注意核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患者入手术间查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对于摆侧卧位时注意核对左右侧。术前查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对于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术前亦要仔细检查确保完备无误。术中注意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术后清点术中用品齐全无误后方可关腹;②安置原则是安全、舒适、功能位,术野暴露好。注意软垫保护受压部位。术后检查皮肤,对受压部位重点检查,对能观察到皮肤发生压之不褪色红斑的患者进行早期、重点预防,防止压疮进一步发展[1];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手术间消毒、禁止有感染人员进入手术间;④使用电刀时注意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金属部分接触,手术结束后,要将电刀功率调至零。再次使用根据手术需要设定调节输出功率[2];⑤注意小件物品、器械的保管,放置于容易清点的位置,对针线安装小心谨慎,避免弹掉;⑥转运患者时要注意恰当安放,注意对患者制动、固定,过床时小心防止患者撞伤或者坠床;⑦对工作方法不当、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安全差错进行教育,对造成后果者安责处分。对表现优良者进行奖励。

2.2  定期进行护理安全培训: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安全制度培训,对科室内存在的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进行指正。学习最新医疗简报,了解新的手术是护理动向及安全事故。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2.3  提高专业技能:熟练的专业技术可以避免术中护理操作失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新上岗护理人员,应在熟练护士的带教下多次开展工作,经训练熟练并经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开展工作。注意护理三基培训,并针对各类手术的特点针对性的定期培训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科内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关注最新护理要点。定期组织技能操作培训,对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优良者每月奖励。

3 结果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院2006年开展手术室安全管理以来,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安全事件,有效的配合了手术的开展。

4 小结

??? 手术室是安全隐患较多的科室。通过分析手术室安全问题,制定恰当的管理措施,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行护理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管理培训,并提高护士专业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为患者减少痛苦,并减少安全事故给护士及医院带来的事故责任,确保手术护理的安全,并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