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

篇1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总体说来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为人处世、人性修养、精神气质等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五千年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通过丰富的形式留存下来,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重要著作。这些经典论及孝悌、诚信、友善等道德伦理和规范,以其通俗性、可读性、隽永性流传于世,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中,供后人学习和领悟。因此,高职院校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特别是国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提升自我修养,积极对待人生,是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当代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基本准则,这与思政课程教育目的不谋而合。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学会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家庭是社会基本的构成单元和组织形态,每个家庭的信仰反应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信仰形态。儒家认为仁爱始于家庭,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从家庭亲情中培养起来的,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普爱天下人。所以孔子说“孝睇”是“仁之本”。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而去爱别人,古人谓之“悖德”。《弟子规》是做人的根基,若能“入则孝,出则悌”,自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若能“谨信,爱众,亲仁”则修身、处事与接物,自能进退有方。如此身修家齐,自然国治天下平。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将圣贤教诲落实在生活点滴即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在家庭、学校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人生心态,引导学生树立礼仁博爱的价值观,带动良好社会风气。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理论的专家,而是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公民。给予青年学生关于人生、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引导与帮助。所以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作为一位社会人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调适心理状态,圆融人际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了《弟子规》,学生就会懂得“孝悌”是修身的基石;学了《大学》,就会悟到修身对家、国、天下的重要影响;学了《中庸》,就会体会到人应该走“中道”,“中道”是人的本性。《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应该如大地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包容各方面的人和不同的意见。宽厚之道包含了宽容待人,理解他人的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善、注重和谐,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今天,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相处应该共同遵守的“黄金规则”。这些对于当今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避免人际摩擦,增强学生人生智慧与职业能力。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意识。孔子曰:“言必诚信,行必中正。”诚是信的前提和基础,信者即是诚者的典范,孔子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人生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成为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诚信既是衡量一个民族人文素质及社会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准,又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与秩序的重要标志。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三)奠定人生格局,增强社会责任感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来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中,中国人总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个人价值是有限的,但社会的价值是无限的,只有将个人有限的生命和社会无限的价值联系在一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释放无限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民鞠躬尽瘁。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高职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契合方式

(一)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且大部分学校重视学习的实效性,希望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密切联系,因此很多学校都有重视专业课程,忽略人文素养课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为零,这在理工科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要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来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动手能力,他们不仅仅是从课堂中接受教育,而且更愿意从课外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其中,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作为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比如,可以举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月;定期开展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比赛活动,汉字书法、中国绘画、文房四宝、传统手工、围棋、中国武术、古典乐器、传统中医、茶艺茶道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这些精粹都能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青和积极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院成立了武术协会、茶艺社等学生社团,由教师定期指导培训,在2015年重庆市大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中荣获高职高专组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结合学院“上善若水,学竞江河”的校训,学院基础教学部打造“上善大讲堂”作为一档提升人文素养、营造浓厚氛围的校园文化节目,自2013年10月成功举办以来,每一期都给全院师生带来一场文化的饕餮大餐,凝聚了大量的人气。作为高职类工科院校,这些活动形式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同时,每一次活动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组织、参与,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重视高职院校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是以德行为根本发出来的一种优良文化,学习理论与身体力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的德育目标应该有生活化的一面,教导学生学知识要先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现良好的道德修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学教育中经常需要学生对经典内容能熟读成诵,而实践证明,熟读成诵是开发智慧的好方法。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篇2

二、会展产业与我国文化产业充分融合,提炼传统中的个性美。会展产业是由会展上游企业、会展中游企业和会展下游企业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条。链条上的各个单元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创造出比单一企业更大的协同效应。会展产业根据业务流程和专业化分工,又在各个链条上形成了会展运营、展馆经营和会展服务等会展细分市场。整个会展形成了一个产业网络,这个网络对举办城市的“营销”作用很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历史古迹、文化积淀各异,因此,加强会展产业网络中各个环节与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合,展示我国各地千姿百态的文化大餐和个性魅力,不失为提升我国竞争力的一剂良方。当然,这些目标要靠那些拥有传统文化素养、热爱传统文化的会展人才去实现。

三、将传统文化素养作为会展人才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当前,会展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经济、管理、外语、美术等众多知识的储备,还应具备人文知识的深厚素养。我们建议,我国应建立起会展产业人才库,设计出包括传统文化素养在内的会展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可以从展会历史延革、展会文化推介、展会形象设计、展会周密宣传、展会营销艺术、展会奖励旅游、文化服务套餐、展会跟踪信息、展会后再联系等细划环节入手,采用量化达标方法,注入传统文化素养内容,提高对会展人力资源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的整体要求,以期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篇3

学生在接受前卫文化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不否定文化的新潮与前卫,亦不排斥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建立起基于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上的时代文化,即建立以和合为基础的先进的时代文化,这也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偏重前卫新潮文化,缺乏古代优秀文化的积淀而提出修整意见,从理论到实践地研究传统文化与前卫文化的关系,辩证地使学生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在中国古代思想和优秀古典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不偏激,不保守,不妄自菲薄,不妄尊自大,从而为职业院校人文学科教学开辟路径。

目前我国的职业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于2014年9月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时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履行教育职责,达到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学生因强调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利用,在人文教育环节方面相对薄弱,致使有些毕业生面对社会、面对择业时产生一定的心理差距,使专业技术才能不能得到充分展示,还有的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明确提出了“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人才培养以德为先的形势下,人文学科将发挥巨大优势,从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边缘学科走向教育整体的基础地位,人文素养成为综合素质的核心力量,如何处理不拘泥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范畴,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前卫文化的联系入手,力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学生未来的人生以至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养成中,达到以和合为目标,在历史文化观的映照下建立先进的时代文化,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建构自己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一种可行性办法。如何使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前卫文化的载体――文科类教学回归本位,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下面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职业院校文科教学中的弊端

(一)传统文科教学方式强调理论性、思想性,分析文章或作品强调的是思想站位高,学生围绕作品本身寻找作者的观点,拓展度不够,不能保证前卫思想中的开拓创新成为不受限制的一种文化心态,学生心理素质如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能得到健康发展。虽有慕课程(MOOC)、微课程(mini course)等新方法引进,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加强了,但受资源、教学环节、个人爱好等条件限制也较大,从长期教育角度来说整体方向仍然需要作品本身占主导,老师的引导作用偏大,难点是在教学中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缺少思考和互动时间,如果学生不想学或不爱学时则这种改革作用并不明显。

(二)为突出专业的实用性,许多职业院校增加专业课课时数,大力削减文科教学内容,使文史不连,文科教学内容出现了断裂。或为配合专业教学,选取某一部分学习内容,致使无法把某种人文思想贯彻到底,有时选取的学习点可以辅助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其边缘从属地位决定了它历史思想的传承无法融会贯通,甚至离传统文化与思想渐行渐远。

(三)过分强调前卫而突出了功利性,人为地切断了文化的历史连续性。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不断淘汰优化,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基石,不是可以随意抛弃的,但是在强调大学生毕业能就业的问题上,人们过多关注动手能力,忽略了思想的传承,加以先进手段的迅速推广,造成社会整体素质的发生变化,如“小悦悦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各种网络经由网络的迅速传播,一呼百应,如果不能正确判断事件的真实性及其意义,盲从也让人无所适从,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继承优秀的文化因素会使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积极而持久的改变,不断完善自我人文素养,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二、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延续与发展

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的传统文化,紧紧依附在中国的土壤上,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的结构,世代传承,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形成了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三千年的儒家思想独霸天下,人们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是一个短暂的落后现状就可以完全抹煞的,随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其深厚历史文化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各种先进思想与现代文明冲击着古老的文化,各种超越时代的新思潮不断产生,它们以不合作、不妥协的方式自觉、自律地抵制着同化的平庸的威胁,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不惧强权、不事媚俗的文化立场延伸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追求,表面上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已式微,但骨子里始终有一条根支撑着我们的职业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统一思想,以儒家思想引导学生心理建构,做好基础教学即人文思想的普及与完善,打好终身教育的基础。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营养对大学生进行从思维方式到思想核心的改造,以保证他们由内到外的人文素养的养成,达到职业核心能力的确立,综合职业素质的完善。

为探讨推动高职院校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我们以学生的兴趣为融入点,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导向向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针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文科类导游、航服专业,理科类商管、园艺专业和预科班学生计200人展开了问卷调查。

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主题下,每一种文化都在经历着考验,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成分有着怎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足的了解?这是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承认与否,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和热爱程度要超过前卫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人们无意中决定着对某种意识的取舍,这也决定了其内在素质对人的思想行为的作用。如上表所示,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人们的追求发生了何种变化,一条根一直存在其间,即对人性真善美的呕歌,对人性假丑恶的唾弃,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要想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我们有必要从内在素养的提高上下功夫。

三、前卫文化的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前卫表面上看是不合作、不媚俗的文化立场,追求的是艺术对精神的最大自由,贯穿的是否定之否定,力求在机械呆板的文化圈中冲出一条新路,力图反对主流社会标准,以超前、丢弃、激进为主题而建构一种文化指向性,用以指导文化的发展及发挥其社会功能,由此来看中国的古代优秀文化经历着时代的考验。

为了解文化复杂性对大学生的文化认识的冲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前卫文化有怎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对所谓的前卫文化有着深足的了解?它与中国古典优秀文化的融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针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210人展开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二:

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他们承认前卫文化的主流地位和对大学生本身的影响要大于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前卫文化只是模糊认识,对于融合后的看法是接受前卫文化的先进性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如对正面价值取向和节日的认可,对未来趋势分析更是看重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认为即使二者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将占主导地位,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可。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立足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教学,辅以前卫文化的先进性引导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对于前卫文化的赏识和兴趣决定了大学生的追求行为,青春期的大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激进,不安于现状,正确的引导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精神竞争力,那么在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以和合为目标的先进的时代文化观,不拘泥于过去,不否定现代,不悲观未来,以继承为主线,以文化的进步迈向自由阶梯,树立科学地价值观,以文化人格来保证自己的内在品质的提升。

四、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个人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进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泰戈尔说过文化的根脉象种子一样,不断地生根、发芽、繁衍生息,养成了人文精神,大学生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人文素养,必须先养成文化的种子,利用前卫文化的新潮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从而达到职业人丰厚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著,王英俊等编.资治通鉴文白对照全译[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篇4

德行是儒家文化孔门四科之首,反观当代大学生的德行,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从公共道德方面来讲。许多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不顾他人利益,大声喧哗,在公共墙壁上乱涂乱画,说脏话,乱扔垃圾。这些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其次,从人际交往道德上来讲。父母、教师、同学与朋友,大学生的主要交往对象。在校期间,许多大学生存在与同学关系紧张或者对人冷漠的问题。一个宿舍舍友之间关系决裂,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尊重教师与父母,不懂得基本礼貌,路上见到老师不打招呼,课堂中说话睡觉。不能孝敬父母,亲和待之。

2.知识层面现状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许多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完成。首先,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科学。在儒家思想中有这样的观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将学习作为乐趣,也不能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结果,存在不懂装懂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强,只学习对考虑有帮助的东西,不能平等对待知识。

3.人生观层面现状

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让大学生具有正确处理成长问题的能力,从容面对挫折。但当代大学生往往都是各地的优秀学生,一下进入到人才济济的大学,优越感消失,自卑心理产生。大学生自杀问题频繁出现,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大学生的人生观问题。

二、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与应用

1.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就具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能够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爱国主义元素。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观念,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爱国之心。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道德修养大学生成长之本,没有规范的道德观点,大学生很难成长起来。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文化的诸多道德观点,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推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义轻利与见利思义的观念。与功利相比,道义更重要。这与许多学生的人生观是相反的,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其建立正确的名利观与道义观,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应用

第一,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发挥其作用,就要彰显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内在需求,才能促进学生认可传统文化,发现中华民族珠宝的魅力。传统文化不是部分学生思想中的枯燥内容,而是服务于历史、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社会中讨论较为激烈的“老人倒了扶不扶”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第二,运用现代技术统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表现上看起来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但要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结合起来,需要教师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让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像在讲解道义观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近些年来反腐案例,让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更清晰地了解反腐案例,从中意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第三,用良好的校园环境传播传统文化。校园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形成有直接影响。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设施的建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管理者要利用校园广播或者学校内的橱窗做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引导相关社团组织传统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积极利用传统节日,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像在端午节,学校可以对屈原的个人事迹以及端午节的意义进行宣传,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伟人的爱国之心,以此来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建立。利用校园环境这一无形的工具,帮助大学生的成长,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快速提高。

篇5

当代学生追求新鲜的和刺激的事物,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满足,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这为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分享,才能够保障课堂效率和教育的有效性。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甚至会逃课,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育模式吸引学生参与职业教育的课堂中来,将有趣的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的人格养成教育中来,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需要,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的问题。

1.2现实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有些事物或者理念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但是学生只有在对世界的多元文化内容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自己的完善人格和价值观,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中人格养成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中华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需要发扬,也需要在新的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帮助中华儿女建立新的价值观,新的中国梦,作为未来的追梦人,无论是职业教育的学生,还是职业教育的工作者都有责任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的融合是必然要实现的。

2中国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中的人格养成融合的对策

2.1建设完善的职业人格养成方案

80年代美国提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倡在人文教育中融入科学教育,在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二者应该是合二为一相互依存的关系,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进去,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求学校和相关的职业教育工作人员制定完善的职业人格发展方案,特别是要将职业院校中的学生的特点考虑在内,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职业教育中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人格养成中更要将学生的性格特征考虑在内,根据学生的特征置顶完善的职业人格养成方案,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念。考虑到职业院校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学校可以加强人格养成队伍建设,招聘一些社会人士或者是校内外的优秀学生,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进行指导,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与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或者是支持。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华文化与人格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人格养成的教育缺一不可,需要坚定职业发展重人格养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先进理念,这样才能够保障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序完成。

2.2利用互联网技术

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互联网作为新兴事物,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或理解,学校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与信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传播出去。首先,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职业教育人,养成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公众号,在公众号中一些新鲜的事物和内容。比如说学校公众号可以常规的社会新闻也可以抓住学生追求新鲜刺激和时尚的心理特点,传播中国潮流。其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职业教育人格养成相关微博在官方微博中或者是直接转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如说中国传统优秀服饰,包括唐朝服饰,汉服,宋朝服饰等,并在微博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和距离。最后,学校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络教育平台,这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与学生建立积极健康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职业教育的教师或者是学生,都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上进行沟通和分,学校要对网络平台进行常规的管理,包括要注意职业教育课程质量的提升,要将学生人格养成融入到职业教育中,更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2.3重视校园文化中人文教育的发展

篇6

2.当代基础美术教育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塑造。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建,我们应着重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这一单一、狭隘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因为每一种、每一个时代的美术都与一种特殊的、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因此必须把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作为美术课程价值之一,在美术教育中充分体现人文素养。新课程的改革也把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文精神与传统的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美术教育要与生活联系一起”,“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技巧的训练”,美术学习应“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这些都体现了美术教育对于人文价值塑造的要求。

3.民族传统文化升华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国际大师赵无极,在他的抽象绘画中意象地体现着道学的至深境界,他曾精辟地说“画面要呼吸”,画一旦完成就具有生命,正是立足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让他走向了世界艺术的巅峰。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传统文化是肥沃的土壤和无尽的源泉,更是历代美术和艺术大师成功的基石,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与人文素养高尚的艺术大师,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证实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和美术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作用,不断升华历代大师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水准。在当代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之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传承、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回归、发展、创新。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溶

1.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

翻阅中小学美术教材可以发现,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内容相当少,传统文化正被慢慢忽视和遗忘。过去机械反复地进行技能传授,结果将美术的内涵给彻底破坏掉,究其原因在于:无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对美术文化的认识,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美术是人类智慧表现形式的结晶,具有增强审美能力、启发艺术创作思维、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质的功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僵局的打破,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是一个重要途径,重建美术文化生存、发展和传承的平台,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篇7

(一)传承传统文化是弥补学生素养缺失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实用经济思潮对传统文明的冲击,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宣传的缺失,学校教育过早地进行“理、化、数”的禁锢,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不足,家庭在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上的忽视等等,都是造成目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当前学生普遍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不少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

(二)传承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应该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明确指出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背负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使命,那就是首先成为传统文化的拥趸和实践者,进而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散播到学校、学区,甚至是社区,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互促互进。

(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内在一致性是促进二者相长的必然选择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内在追求上,都存在着天然的、有机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决定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联系的图例示范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与新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一致;二是语文教育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同时又可以反哺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容,扩大文化影响力。

二、精选传统文化载体,构建适宜时代需要、学生特点的语文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举凡国学典籍、戏剧曲艺、建筑设计、饮食医药、天文历法等,艺术种类繁多,必须加以取舍,选取最能适合社会发展特点与易于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载体。为此,在选择这些载体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是与语文教育联系紧密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具有语文味,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绝不能是遥不可及的文化的空中楼阁。

二是让学生喜闻乐见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效性。

三是便于课堂和课外开展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适合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者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要为文化而文化,而应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相得益彰。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注重国学经典诵读

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次。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读四大名著,感历史人生;品《论语》《孟子》《道德经》之为学,可以深化对文学经典、国学精粹的认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感受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比如,《论语》中提到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并不是常人所解释的,学得好就去做官,学得好就是为了做官。反而应该看到这两句的并列关系,是说做官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就自然懂得做官了。这样仔细解读就有了正本清源的效果。再比如《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些都是“自我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提示,告诉我们要成为高度的自觉者,谨慎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忠实对自己的了解,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用仁、礼对待别人,成为仁爱之人。这些道理在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正是自我修心的良方。

(二)要识琴中趣,还劳弦上声——注重传统艺术品鉴

古书讲到“琴道”时常说,陶渊明静坐,膝上常抚一无弦无徽之琴,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意思是只要参透琴的意境,何必拨动琴弦,令其发出声音呢。陶渊明说的或许是人们在精神世界里应该保有的一份独立与清净,不管会不会抚弹高雅的古琴,都应该有所怀抱。让学生泛知古琴、古筝之基本常识,享受现场表演,更能在自己拙笨而真挚的拨弦声中荡涤心灵,真正地劳弦上之声,更识琴中之趣啊!书法高居中华传统艺术之冠,生息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它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 “中和”思想。古人云,中和之极归于平淡,大和之美方臻大道之境。连法国总统都盛赞“中国书法艺中之艺”。语文教师应该将书法训练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的执笔基本,横平竖直、重心平稳的结构要领,亲历书法世界中的“正”“清”“和”,贯通人生与书写中和谐在矛盾中化解的对应关系,彻悟现实中清静无为的精神幻化为书法中虚实、布白的似无还有的审美志趣。

三、采取有效策略,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促互进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感人至深的传统艺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语文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彻底摒弃呆板、单一的灌输、填鸭方式,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渗透,在理念上要大力提倡,在方法上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切实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一)诵读经典,知书识礼

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室、课堂、黑板、宣传栏等阵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其中;我们可以适当地组织相关的美学美文欣赏与诵读的比赛;我们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引导家长们重视孩子们的国学教育。如果能坚持营造儒雅轻松的诵读氛围,就有理由相信学生们在诵读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比较全面地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等一系列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当然,熏陶积累不应是被动的无思考的诵读,而是强调有理解、有分析、有比较、有批评地自我建构。人文素养的塑造也不能仅仅靠单纯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要在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风气中慢慢熏陶养成。

(二)书写经典,怡情养性

笔者认为,书法是素质教育天然的载体。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书法教育的潜在因素,穿插一些历代书法名家学书的故事,适时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书法的兴趣。中华书法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中和”思想,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书法艺术中的哲学内涵,比如礼让、向上、和谐等等精神志趣,从被动接受到自觉修得,通过感受汉字去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思想、情感与民族精神。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和书法一样怡情养性的艺术品类还有很多,譬如古琴、古筝等等。

(三)静态文物,动态体验

篇8

在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是基础,如果失去了文化,则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我国民族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历史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出现了较大的断层。例如,目前老一辈虽然掌握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越来越少。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中,中年一代是中流砥柱,但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却经历了我国文化发展断层时期,尽管了解一定的传统文化,但是却无法正确认识与体验传统文化。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但他们却出生在文化断层时期,完全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甚至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同时还应该渗透到其他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中。

2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2.1 趋于技能化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目的,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使艺术设计教育趋于技能化,这种重技能而忽略人文培养的艺术设计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不相符。然而,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艺术院校日益增多,逐渐削弱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综合性,使专业性逐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降低,艺术设计教育的门槛也不断降低,导致招收的艺生综合素质不高。在此状况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德才兼备的综合型艺术人才。

2.2 僵硬与机械化教育

艺术设计教育一味地追求技能培养,那么必定造成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不断僵硬与机械化。在传统艺术教育中,课堂上是老师一味传授与掌握技能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原本想象力丰富的艺术设计教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课堂学习氛围比较压抑。

2.3 逐渐边缘化

各大高校设置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非课程化,导致其逐渐被边缘化。根据相关规定,各级学校都要开设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在职业与普通高校要将其列为必修课。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文化出现分离,导致艺术教育模式不够规范化与系统化。

3 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3.1 学生艺术设计理念需要不断加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在考前突击学习考试过关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考前并未进行艺术设计系统化培训,学生设计概念比较弱。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引用绘画理念对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因而学生思维被禁锢在绘画理念中,设计作业也以素描与笔触为主。而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与道教等文化,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

3.2 学生积累的民族文化知识比较弱

某种程度上,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不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则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我国传统艺术教学表现少之又少,以西方为主,对传统文化缺乏一定的认知,导致学生无法体会传统艺术的潜在魅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年轻代课老师自身传统文化教学意识比较弱,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在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常情况下,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其文化基础比较扎实,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例如,我国很多优秀艺术设计者,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世界瞩目的作品。因此,在未来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我国设计者需要从内心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

3.3 不断提高学生艺术设计水平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都比较被动,通常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设计,作品没有创新,甚至模仿、抄袭别人的艺术作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学习了解别人的作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设计素材积累进行创作,殊不知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增强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艺术作品的文化审美性,直接决定了其自身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比较强。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作品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同时,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

4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引用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4.1 构建全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制

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首先,要创新课程设置理念。在目前新常态经济环境下,该专业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也就是在教学中,引用国学课程体制,这样不但能够增加该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其次,在现有该专业课程体制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例如,在大一的时候,可以设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二年级时,设置传统文化与民俗特色相关课程;在三年级时,设置孔子、老子及庄子等思想课程。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礼仪与人生哲学等选修课。各大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设置课程,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4.2 适时引入传统文化理念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主动观察,发现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并能够分析作品是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过程中,引用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

4.3 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篇9

2.高中语文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文化与文学是紧密联系与融合在一起的,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优秀文章往往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了中华文明的部分思想。高中语文教学中选取了比较多的古代文学成分,这些作品往往都代表了古代文学中的最高成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精髓。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思想是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的内部关系。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上的文化涵盖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财富,但是狭义的文化是专指这些所有财富中在文学及艺术领域方面的精神层次的财富。传统文化表现了古代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同时通过一定的故事也展现出了当时人们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在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价值想法和艺术观念等过程中都反映了他们的内心生活。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指导,高中生语文课程就是把传统文化和人们生活连接起来的重要渠道。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1.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精髓是指充分尊重以及肯定人作为生产生活主体的价值和作用,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神体现。教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讲解中,可以把儒家的这一思想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立,孔子在人与人关系的理论中对现代的人际相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孔子和而不同的理论,主张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充分尊重和理解别人,有容人之心和容人之度或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去思考问题。

2.中庸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古人对于人与自然的思考,讲究人与周围宇宙之间的和谐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为我所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指导,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大一统和天下一家的理论是古人在政治思想上追求统一的愿望的表达。这些理论是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3.对个人修养的规范。传统文化对个人的修养和做事准则做出了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对当今的高中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文化认为只有把个人素养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因此θ说母鞲龇矫娴男形进行了指导。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面,提倡和平相处,对不同的人有包容和理解之心;在自身的性格方面,注重个人的反醒和慎独,及时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个人的道德品质层面,主张讲信用知礼节孝敬父母做事清廉等;在价值观方面,主张积极做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4.爱国主义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大一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个历史时期都对国家的统一抱有极高的期许,认为国家的安危与每一个人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人对国家与民族有着相应的责任。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思想感染下的知识分子,在内心深处一直把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高于自身和家族的安危,爱国主义理论是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在它的鼓励下无数优秀的华夏儿女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抛头颅洒热血,乃至牺牲自我和家族的幸福。

篇10

学校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这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识。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正确把握和理解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学校文化积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而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学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在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多一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会少一分轻浮的言行举止;多一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少一分对于多元价值体系的迷茫与困惑;多一分对于传统文化中惰性因素的清醒认识,就会添一分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和超越的勇气。因此,学校要重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校文化同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历史,不仅包含国家民族的历史,还包括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来看,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①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活力;校风、教风和学风,折射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办学传统,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学校的精神记忆。学校文化就在传承校本文化中得以发展。学校文化的品位,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时间的锤炼,才具有感染力。

“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创造积累形成的,但是学校文化不是静态不变的,不是消极地接受前人创造的传统,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创造的新的学校文化。”②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才有时代的积累。“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学校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师生形成一种视野开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勇于创造的治学思想、学术传统、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气”。③ 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注入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活力、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让文化底蕴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彰显学校的独特魅力。

二、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科学与人文的合力推动的。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文的研究对象有关人和社会一切事务。科学以物为尺度,推崇工具理性至上,追求严谨和真实;人文则以人为中心,推崇价值理性至上,追求善良和美好。有人说,假如把人类文化看作一枚硬币的话,科学与人文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对立又统一。从文化的层面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的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二者同源互通,共生互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在于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④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促进人的自身完善,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播,都不可偏废。科学教育对科学自身、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要价值。⑤ 它在开发人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环境下,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功能、客观求实的理性精神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人格化。人文文化在促进师生员工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完善人,注重师生员工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树立仁爱的伦理价值观,冷静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对物的崇拜”,形成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讲,学校文化是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是一种和谐的、完整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融合的文化。

三、尊重个性,和谐宽容

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尊重个性,在学校教育中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标准不外乎听话、听教,在此基础上,若能学习成绩优异,则在教师眼里就完美无缺了,而有棱有角、有突出个性的学生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被想方设法放进“熔炉”,“打磨”成标准件。因为有了这个无形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都朝这个标准方向努力发展自己,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种“听话”的状态,泯灭了自己的思维与个性。这种“只讲统一,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当前最大的弊端”,“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顶尖人才”。⑥

“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⑦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学生个性的张扬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需要学校文化的宽容。“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宽容,最重要的是对富有个性的人与富有个性的思想的宽容。”“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⑧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摈弃那种不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赋予个性教育以丰富的内涵。应该创设和谐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教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使“失败者”不再成为学习困难者的同义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差异,接纳学生的个性,包括其个性中的不足;关注每一个学生,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而教。学生有多少需要,学校就提供多少服务,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和谐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施展才华,激扬人生的沃土。这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四、旗帜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出现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有学校都是多元的。” “多元化包括许多方面,如年龄、性别、性倾向、政治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智力水平、语言和民族等方面的不同。”⑨ 学校文化之所以深邃而博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元化特征。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融过程。在学校,不同的文化广泛交流、碰撞、借鉴、吸收,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发展。

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1)文化的多样性影响着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多元文化教育体现维护教育机会均等的精神;(3)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4)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渠道是渗透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渗透进学校所使用的课程和教学策略,渗透于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校解释教学和学习本质的方式”。“由于多元文化教育以批判教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并将知识、反身、行动(实践)作为社会变革的基础,它因此促进了社会公正的民主原则。”⑩ 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充分考虑多元文化对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文化批判力,“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重构学校的文化形象,为建设一个多元共存的文化世纪作出贡献”。“不仅应该认识到外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而且更应该认识到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基于性别、种族、阶层、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丰富的课程资源。”{11} 应该给弱势学生群体更多的关爱,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1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五、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

行为文化紧密相连,四位一体

学校文化是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从文化的层次结构上看,学校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反映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凸显学校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作用;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从育人的视角来看,物质文化层次侧重服务育人,制度文化层次侧重管理育人,精神文化层次侧重教书育人,行为文化层次侧重实践育人。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个主题。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些学校往往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实际上,学校文化不是靠物质包装出来的,而是人与物相作用的结果。学校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务虚与务实”和谐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四个层面,实现学校文化整体内容的发展,包括从内核到表层、从硬件到软件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13} 学校文化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无声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形成独有的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性格,并最终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

注释

①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1日(5)

②{13}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③邱伟光:《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第42页

④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1页

⑤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⑥⑦张建新,薛飞:《专家指出 不讲差异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日(6)

⑧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89,190页

⑨⑩[美]威廉・G・坎安宁,保罗・A・科尔代罗:《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赵中建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2,107页

篇11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以茶为载体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茶文化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社会进步和丰富文化生活等社会功能。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要德才兼备,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也是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宗旨。所以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茶文化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中的作用

现在大学生对茶文化基础和历史知识了解很少;对茶的健康与保健作用了解不多也不够全面;对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作用理解还不够深刻等。因此,在高校中开展茶文化学习与教育,对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大学生的历史和生活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都是十分有益的。

1.茶文化的知识传承功能。茶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些内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进行开展,能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拓展视野,有利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茶文化已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动态文化体系。社会上也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有关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将茶文化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走上社会,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

2.茶文化的精神教化功能。茶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介绍茶文化的概念、内涵,同时还介绍了在茶艺表演时要用到的礼仪以及与茶有关的各种礼俗。引导学生讲礼仪、尊礼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还特别强调茶文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通过茶中蕴含的思想和道德观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中国茶文化所倡导的“和、静、怡、真”的精神,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茶德、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把人们崇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的高尚品质及人格赋予具体的茶及各种茶事活动中,不但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修身怡情,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①茶文化思想可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大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及通过对茶德思想的领悟,可调节心态,这样就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对维持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茶德思想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迪。②茶道精神有助于思想道德修养。茶文化是以德为中心,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茶文化最大的影响是可以使大学生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静下心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学习了茶艺,可以潜移默化的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思想,提高文化素养。

3.茶文化的美学功能。中国茶道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和境美。在安静幽雅的品茗环境中进行茶事活动,感受茶之美、器之美、艺之美、人之美。在此种意境中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与行为约束,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大学生学习茶文化,会把茶文化作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提升来对待,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趣和陶冶性情的目的。

4.茶文化的保健功能。饮茶有益人体健康,从神农得茶解毒始已有几千年历史。现代科学发现,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茶能提神醒脑、利尿强心、清热降火、止渴生津、溶解脂肪、帮助消化、醒酒解毒、杀菌消炎、预防龋齿、消除口臭、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降低辐射危害、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这些功效已不只是古代相传的偏方和经验,而是从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加以证实。

二、茶文化在大学生中推广的措施

1.在大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开设茶文化课程。目前有个别高校已开设此门文化课,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大学生们了解茶文化的起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掌握茶的种类、制茶的基本理论、泡茶技艺及茶叶保健功效,一方面可以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中国茶文化和茶艺,可以陶冶情操,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2.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可以邀请在茶文化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门的茶文化讲座,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将每年不同地区举办的茶文化节视频节目进行推广。也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等机构举办展览、播放教学片等形式,传播茶文化。

3.根据茶文化,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相关的研究、调查等。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思考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扩展旅游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思考茶叶的包装销售。历史专业学生可以对各地、各民族茶俗进行研究。文学专业学生可思考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外语专业可以考察韩、日茶文化以及中国茶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影响和地位。

通过以上的措施,在大学生中进行茶文化的教育与宣传,让大学生补充知识,开阔视野,完善思维,陶冶情操,平和心态,怡情悦性,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启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思想与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想融合,以及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这样不但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可将一种潜在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

[2]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

[4]张凌云.试论“茶文化体系中的素质教育功能”[DB/OL].省略

[5]沈佐民,曹刚.对茶文化内涵的初探[J].中国茶叶加工,2002,(2).

篇12

一、留住经典,传承爱国基因

认识误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陈旧落后。在大学生活现象中,所谓过圣诞节、情人节乃至万圣节早已不是时尚,而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传统,外国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备更受大学生追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平淡没落,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是开放中的中国与世界同步,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已不再是初来乍到式的体验,而是得到了全方位的融入。二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在工科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的工科专业知识体系都来自于西方,易使工科学生产生中国传统文化陈腐落后、非科学和不产生工科科技的印象。三是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使处于产业技术领域前沿的工科学生更易于接受国际化的文化。四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工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以知识点为主的应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后工科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但工科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投入较少甚至缺失,使工科大学生仍然无法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缺失,仅抱持固定的思维而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衰落是整体社会现象,并非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独有现象。在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极度深化,西方文化话语权与流行度在全球化中占据优势,要避免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西化的趋势,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守住根和魂。“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文化独立性的根本,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就割断了个体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将直接动摇个体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接受技术知识本身就多于人文艺术知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又相对较少的工科大学生而言,这种危害与影响显然会更为明显。而工科生作为大学生中的最大群体,其精神价值取向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首要目的是通过使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化,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陶冶心性,涵养人文情怀

认识误区之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产生实用价值。这一认识误区,主要因工科学生对于知识价值判断的坐标是以“实用”为中心。工科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其最大特征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以更为高远的工科视野思维来审视人文科学,会肯定人文学科对科学产生与进步的影响,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工科学生而言,其思维更多尚停留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就事论事阶段。所以我们往往发现工科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质疑是“有什么用?”,即认为人文科学不产生具体实际可见的效用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主体恰恰是人文知识和精神财富,又多以文言文的形态存在。所以工科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中国传统文化既读不懂、又没有用的误解。工科学习的内容是工具理性,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代表价值理性,是人自身内心的观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工科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与所建构的思维均偏于客观,并不能用来调适人类自身的情感理性和人际关系,而这恰是人文科学的价值所在———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心灵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态与情怀始终无可替代的共鸣。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抒释心性陶冶情操,不仅有利于他们涵养人文情怀,砥砺性格气质,其认同感与接受度也会更为贴近。例如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心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小就接受文化典籍的训练,熟悉并受儒道二家的思想薰陶,很多人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一方面受儒家孔孟思想的影响,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赶,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道家老庄哲学的影响,遇到挫折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对于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哲学精神,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指导。又如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学遗产,其阅读感受既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基于民族普遍心态的情感共鸣,中国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强调韵味、虚实,无不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的美学观念,学习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以面对枯燥数据与冰冷技术为主的工科大学生,无疑能起到巨大的精神调节作用。

三、积累智慧,储备管理经验

认识误区之三:工科大学生工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技术,用不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方面同于前文所述是以“实用”为价值坐标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作为在校大学生还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远见。工科大学生就业初始,必然依靠技术为主,终身以工程技术为业者也不在少数。但对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而言,更为高远的规划应是由技术层逐步转入管理层,从技术人员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剧烈将逐步超出其所学知识范围,另一方面从技术走向管理则能利用懂技术的优点对管理进行优化,是实现个人与单位共赢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管理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既要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单位成员有效完成目标。管理的知识、经验,有许多内容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别是诸子思想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借鉴。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工科大学生在掌握工程技术专业之余,如果从大学阶段就有意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积累借鉴智慧,对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将是一种极大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工科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会其正确的思想精髓,而非皓首穷经熟悉知识点。一是要善于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并转化为当代应用。这一古人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无论是正史还是戏曲小说都可从中汲取大量经验,如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本身就是从历史事实中学习治理经验。清代开国与皇太极等人大量运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不无关联,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典型。[4]二是不能食古不化或歪曲误读。如对于儒家思想,应当借鉴其“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即注重规则和表率、要把握宽严与平衡、用人德才兼备)的管理原则和“致中和”(《礼记•中庸》,即中庸和谐)的管理愿景,却不能去纠结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又如学习老子的“无为之治”,绝非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顺乎事物发展规律去管理。

篇13

中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教育倾向,基于“精神贫血” “德育沙漠”的现状,加强中职学生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传统文化并非独立而行的人文教育,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应以学促教,学习了传统文化特别是《弟子规》的精华,应将之与学科相结合,更好地反馈与学生,让学生从方方面面学习、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英语向来是中职教育的一大难题,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改变教育模式,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不仅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同时可以用英语流利地介绍中国及当地丰富、特色的文化,能够实现在灌输外来语言载体的基础上正确进行本土文化输出。英语课堂是传播、介绍文化知识的优良载体,因此,如何在英语课堂上不断渗透“弟子规”及传统文化思想,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试验的课题。以下是笔者对中西文化思想融合渗透途径提出的几点见解。

一、潜移默化育人,润物无声立德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相辅相成、息息相通,新课标对中职德育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中职学校基础文化学科的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渗透与传统德育课中的教育大不相同。因此,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文化素材,把知识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把传统文化渗透放在首位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挖掘出深藏其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新颖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才能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同时,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对比和糅合,能让学生对英语课产生浓厚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主导力量,有效激活英语教学过程。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弟子规》各篇章分别以家庭规范、处事准则、修身目标及发展基础作为社会做人的基本教导,是立人之本,英语课堂中可以从这几层面入手将人文教育渗透。

1.修身齐家的人生信念

《弟子规》中以孝悌开篇,足以可见“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孝”字造字结构,是一个“老”字为上意为父母长辈,“子”字为下意为子女,表示子女要侍奉父老。《弟子规》中教导我们要效法、照顾、孝顺、孝敬父母,才能秉承父母的志节、志向,落实父母的期望。

在《新模式英语1》教材中的Describe family relationship章节,课文目标是向友人介绍自己的亲属,在讲授完英语中的介绍用语之后,可以穿插中国的传统礼节讲解,如何有礼貌、正确地称呼长辈,对中西方描述家庭人物的词汇进行对比及文化差异剖析,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的家族观念。同时,让学生独立完成描绘自己家庭的family tree,引起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家庭成员、对父母的关注度,将家庭关系与英语词汇相关联,不少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思考并向老师请教家庭人物关系。老师在总结环节顺势引出《弟子规》中关于孝悌的经句共同诵读,这便是传统文化的无形渗透。

2.恬淡物外的人生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层面的锻造,《弟子规》中“谨信、泛爱”篇章传递做人的基本准则,教导学生为人处事的规范,要求我们待人平和、创设身心和谐向善的环境。文化导入是语言与思想习得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利用环境背景的创设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跨文化交往,从中感知外来文化背景,获得文化知识,形成不同的文化意识。同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传统文化产生谨慎、平等的文化态度。

节日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巧借话题之力,充分将节日背景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例如感恩节来临之时,老师除了介绍丰富的节日文化外,还可引入《弟子规》中的“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让学生感知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让学生知道感恩生活,倡导尊重人格、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责任意识。

3.向善进取的人生规范

《弟子规》中“亲仁、余力学文”篇章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亲善去粕及学习延续性,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求学与如何有效学习,学习内容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向仁才者、品德者学习。

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学习英语抱有消极的态度,不认真对待英语课堂上的学习与操练。通过对《弟子规》中经句的了解,如“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等,引导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敏感性,教会学生正确教授习得方法,并鼓励学生要在实践中运用,继而达到接受和掌握英语,且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积极的仿效对象、实践和锻炼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践自己的所学内容,激发兴趣和动力,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了解学习的意义。

二、以身立教,立德树人

《弟子规》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前提,需要教师首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弟子规》的学习,正己才能化人,树己才能树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人格素养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近几年,笔者学院成功举办了大大小小、多种有关传统文化传播的活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弘扬。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一次新进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传统文化专题,有位传播者提出了“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的议题,让教师们共同探讨挖掘深意,传播者用了一天时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并转幸于他人,让我们茅塞顿开。作为教师应具有的良好德行虽谓可以利益学生一生,但何尝不是对自身的教化。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但一流的技工不仅是技术一流,而应同时具备社会能力及良好的道德品行。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企业是好员工、在社会是好公民”的德才兼备之人,作为范之者,我们是否得扮演好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先成为一名好子女、好夫妻、好父母、好公民,其次才是好教师、好的工作伙伴呢?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我们肩上所担负的重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应是以国学典范、传统文化精髓进行“长善、救失”,做到修身为本、以身作则,对学生做出更多的良好德行示范,正可谓“上所施、下所效”。日后,我们可以从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感悟和正能量,且能让我们自己修德正身,才是学习传统文化并于学生心中开花结果的真正意义所在,道“教学相长”即亦为此吧。

在课堂上,从踏入教室到走下讲台的九十分钟,抑或是走在校园校道上与学生的擦身而过,都有太多细微时刻可以做到言传身教:捡拾纸屑、整理讲台、鞠躬相礼、善言善语、含笑问候、待物以礼、言出必行、有礼有节、相尊互爱……以身作则即为无声的教员,强师德、建师风,才能真正做到正人、树人。

三、寓教于乐,施爱于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为文化的写照。” 目前中职课堂倡导任务型、行为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行为感知、亲身体验、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及合作互助等方式,实现教学任务目标。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课堂的特色,设计合理有趣的英语互动活动,让学生实现有效交流、学习,感受成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此语言活动训练基础上,引入传统文化的德育行为准则,使学生做到思行合一。下面以《新模式英语1》教材内容为例,配以《弟子规》经句进行融合教学,供参考之用,详见下表。

教学内容 《弟子规》经句

Pre-unit: Greet your friends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Unit1: Express preference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Unit1: plan a study schedule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Unit3: Express needs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Unit2: Describe clothing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Unit3: Place order “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

Unit4: Describe parts of a home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Unit6: Identify illness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Unit7: Write your job interview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Unit8: Evaluate study habit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在现如今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的依赖性逐年上升,不管是课前课后,甚至是课中,学生对手机眼手不离,因而造成了诸多行为弊端,如对活动冷漠化、交流鲜少,言行粗暴、迟到早退等现象屡有发生。而中职学校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的年纪偏早,如不能在校园期间对其进行心灵改造和德育教化,使其成为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那么踏上社会他们将处于被动之势。

中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以优质文化改变学生思维、提高文化素养、淡化学生物欲追求、抑制恶性发展、美化心灵、引导向善健康。笔者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立下规矩,如课上迟到须用英语说出歉语,并引出经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进入教室时着装不得体,须用英语说出身上所着衣物的词汇,并告之“冠必正,钮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课上玩手机游戏、看课外不良书籍,必以“非圣书、屏勿视,弊聪明,坏心智”来教导学生,纠正其不良行为。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复习了所学的英语知识,又能让学生以此反思其过错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控气氛,态度应真诚、理解、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注意针对性并从实际出发;讲求幽默、客观性;把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过程;应正确体会好“度、时、效”;淡化德育痕迹,随时调整教学形式和方法。反之,会产生反效果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抵触、消极心理。

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党的十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了时代的新主题,我们应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共同成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乘着教育改革之风,笔者所在学院自2012年推行《弟子规》入校园活动以来,努力培养全院师生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核心价值观和《弟子规》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开展以传承汉文化中“成人礼”等系列活动,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载体,校园上下、师生一体学习力行“弟子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皆因这场革命性的方向引导受益匪浅;推行“全人教育、全面育人”的教育举措,以“全人教育”理念结合传统文化渗透引领基础教育改革,英语课堂作为基础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之精髓,能用英语向世人正确介绍我们的文化瑰宝、智慧结晶,并与具有时代特征、促进发展的西方文化相汇通,让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大智、大真、大美,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