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第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学教育属于语文教育,而且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己在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方面体现出来了。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选修教材就编有侧重语言教育的《语言文字应用》与侧重文学教育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等教材。
第二、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自、密、相关。正所谓,不识字,何谈文学没有语文教育,何谈文学教育语文的“人文性”需要有一个载体,缺少了这个载体文学教育就会显得十分空泛。语文教育的基础功能,即“工具性”,就是文学教育实现“人文性”的载体。可见,文学教育应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进行高中新课程标准选修课教学时,应将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在教学中实现交融。
第三、文学教育虽然从属于语文教育,但不等于语文教育,它有自身的教育特点。教学中绝不能简单地用语文教育的要求来框定文学教育,也不能用文学教育的要求来批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有教育的作用,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文学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又学素养。
篇2
一、坚韧刚强的母亲和年幼早熟的鲁迅
鲁迅曾说过“我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年,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①正如他所说,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位非常不平凡的女士,她培养了中国三位文化名人。周建人说“她性格开朗、宽厚,无论我们怎么顽皮淘气,也没看到她真正动过怒,总是那么和颜悦色,无论后来家里遇到什么灾难,她从不愁眉苦脸,总是那么坚忍刚强。”②坚忍刚强,正是鲁迅母亲性格的聚焦点。
鲁迅母亲出身于名门,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未能进学堂读书。可私塾先生给她的兄弟上课时,她就站在旁边听讲,以这样的方式坚持了近一年。随后囿于旧习,家里长辈不让她听了,她就自己自学,找书看,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自修到能够识字的水平,从此常常阅读书报以自娱。鲁迅母亲年轻时命运多舛,灾难不断。长女早夭,公爹入狱,后又丧夫丧子。她扛下了这一切,苦苦维系着风雨之中摇摇欲坠的家庭。甚至当长子鲁迅决定离开自己,到异乡求学时,她都能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含泪叮嘱儿子:“俗话说‘穷出山’,你要争气”。鲁迅母亲性格中的坚韧刚强不仅仅体现为能承受生命中的不幸,还体现为敢于对封建礼教中的不合理的规定进行抗争。
鲁迅留学日本之后,来信要母亲剪发放足,她便听儿子的话,不再裹脚。这种行为在封建卫道夫看来是伤风败俗的事,同族叔公周椒生骂她是“南池大扫帚”,即败家荡产的扫帚星,椒生的儿子周伯文甚至恶毒地说,某人放了大脚,要去嫁给外国鬼子了。她听后冷然回答“可不是么,那倒真是很难说的呀。”①表现了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刚毅品格。
二﹑鲁迅文学作品中矛盾的母亲形象
创作心理学家认为,作家的创作心理的形成是源于创作主体的生活经历,情感积累,日常心理包括无意识等等的基础上产生的。作家的创作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方面。
鲁迅作为长子,因而比其他兄弟更能了解早年守寡的母亲在抚养幼子的过程中心中暗藏的无奈与悲哀。因而在其文学作品中,才能塑造出诸如祥林嫂子,华大妈,单四嫂子和夏四奶奶等等亦感人亦让人心生怜悯的母亲形象,鲁迅还在多篇作品中写到寡母失子的悲痛。鲁迅尖锐地揭示了中国传统中以男性为中心的荒谬本质。五四新风并没有让江浙一片偏远的乡镇中流传已久的陈旧乡俗带来丝毫改变,儿子成为不但是亲情的寄托,还是家庭利益的保证,守寡的女性如果没有了儿子作为依靠,就代表着家族血脉的断裂,更代表着原本拥有的家族财产旁落。
《祝福》中阿毛死去不久之后,祥林嫂就被“光明正大”的赶出了家门。《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在儿子夭折后无法看到生存的意思。反思鲁迅所塑造的这些寡母形象,毫无例外的都有着封建传统礼教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情感倾向。寡母是男权制度的维护者,拥有着毫不利己的奉献精神,她们在养育孤子时的坚强品格得到了作家的首肯。同时,这些寡母们心甘情愿的接受守寡的现实,恪守妇道,在丈夫生前百依百顺,在丈夫死后立刻断绝一切欲念。《祝福》中,祥林嫂在祥林死后逃到鲁镇时不过二十五六岁,文中介绍祥林比祥林嫂还小十岁,由此可见夫妻二人的年龄悬殊之大。就算如此,她甘心情愿的为他守节。
鲁迅笔下的母亲形象,都是遵循着传统封建伦理的母亲,她们粗笨、平庸、缺乏灵活性,但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毫无私心,全身心的照顾着丈夫、孩子和家庭。一旦不幸成了寡妇,便克己复礼的守寡过完余生,将全部的希望投到孩子(主要是儿子)身上。这些母亲忘我的牺牲精神让孩子们尊敬,孩子们在感受母亲的温情时又常常被爱所累。最初的《坟》,到《呐喊》《彷徨》《野草》,母爱最终阻碍了子女的前行,这一思想始终贯穿着鲁迅整个创作过程。《我之节烈观》、《灯下漫笔》《寡妇主义》等文章,从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视角,深入地剖析了封建中国的家族制度下女性的生存困境。能够无私奉献的母爱却又愚昧又麻木,鲁迅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整体共性是对封建礼教的认同。单四嫂子用没日没夜纺纱辛辛苦苦挣来的全部积蓄为独子宝儿治病,却先将希望放在求神签、许心愿上,因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华大妈把能治愈小栓痨病的希望放在人血馒头上;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对儿子的牺牲不但不理解,甚至连上坟都感到羞愧。
众所周知,个人性格的形成是源于童年经验、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童年作为个人人生的开端和生命的起点,在人生中有可能只是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但始终给人留下影响终身的印象。弗洛伊德学说提到过童年的决定性影响,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创作风格可以追溯到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生活印痕。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系列母亲形象,让我们认识到研究家庭教育对作家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注释:
①周作人.鲁老太太[A].鲁迅的故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②鲁迅.自叙略转[A].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鲁迅.鲁迅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篇3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基础
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感情上的培养,情感上的教育,所以要想使得审美教育可以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审美教育中的重点,也是审美教育开展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审美教育这种致力于情感方面的教育,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放低自身的姿态,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在平时的对话中不要用教师的资格去压制学生的不满,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来感染学生,从而给审美教育的开展制造良好的氛围和空间。不要出现网络上报道的“XX学校,教师以戏耍学生为乐,最终导致学生精神崩溃”的新闻中那样,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采用压制甚至是取笑学生的方法来让学生认识错误,更不能故意对学生进行为难、捉弄,这种与学生为敌的教育方式其实本质上就是与教育两个字的含义背道而驰。何为教育?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教书育人,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如何才能育人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师生关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XX学校的XX年X班的语文老师是王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追求真实化教学。真实化教学就是将课本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课文通过真实的表演演示出来,通过亲身表演来理解课文中要表达的含义。在枯燥的成语教学中,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对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没有接上来的学生要用字典将要说的成语查出来并解释其的含义,在游戏中让学生相互竞争从而达到成语教学的目的。在这一些列的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也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们一起表演,一同游戏,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重新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在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工具性,虽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过度的强调工具性会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变成‘死学’,却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深层次目的则是对人的教育,纵使你读书破万卷,如果审美素质与德行修养存在着缺陷的话,在读书的选择上也不会有太高的质量,而人的品质也是存在问题的,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小学生未来的发展状况。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更看重审美和情感方面的培养,而不是将所有的教学重心都放在笔墨技能的训练上。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也不应该只以分数作为标准,对于审美和情感的教学也应该列入评价之中,这样才会使小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真正的感受到我们国家语言文化的魅力以及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考试的改革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提到说,我们的学生是在语言的海洋中遨游,在文化的天空中翱翔。而现实中的学生们确实在充满了陷阱和危险的小路上艰难前行。举个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某试卷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天空是(蓝蓝的、灰灰的、青青的、白白的)”,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蓝蓝的,蓝蓝的天空无可厚非,是课本中的原话原文,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我们抬头看看我们头顶上的天,谁又敢说他头上的天就是蓝色的,而不存在灰色的、白色的呢。还有诸如用的“钊”字来组词等等试题,这些试题在本质上并没有问题,只是在具体作答的时候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就像天空是什么颜色的那道题一样,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有学生问老师,我们头上的天都是灰蒙蒙的为什么答案是蓝色的,我相信很多老师也和我一样一时间难以解释。这就是现在小学语文考试的过程中存在的非审美的情况,因为考试的标准化和应试教育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经历都用在了对答案的死记硬背与无限制的习题练习中,对于语文学习的趣味和韵味缺少了一份最起码的感受和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考试的改革中,要更重视审美因素的结语,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改善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五、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绝不只是在课堂上做几个游戏,演几场戏剧的表面性教育,而是一种境界的提升,是对教师在教学的感悟境界上的升华。真正的审美教育是不需要排练和彩排的,而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也是不需要伪装的。所以审美教育在杜绝表面性的同时也要杜绝急功近利的心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者:丁万春 单位:德惠市万宝镇中心小学
篇4
一、阅读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读书的过程,就是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青少年学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铸造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说,读书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做人的发端。那么,如何读书,又如何读好书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思想,让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课堂。教师应该少一些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学生应该多一些充满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之间细细品味,用心领悟,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展开联想、想象,海阔天空,纵横驰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其次,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现行教材为基点,用滚雪球的办法,把读书的触角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教师可简介《水浒传》,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断,印发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探究那一百零八个“面目不同”的水浒英雄。这样以点带面,可谓事半功倍。“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读书“每有会意”必须随时记下来。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教师应大力提倡。至于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不必强求,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或摘录,或评点,或体会,如此等等。总之,内容是“百家争鸣”,形式是“百花齐放”。这对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不无裨益。第三,语文学科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广泛的外延。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等等,都有所涉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它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语文教育中提倡的读书也应该是广义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应该顾及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育文学家,更是培育人,培育有学习能力、有工作能力、有高尚情操、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让学生博览群书,是培养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
二、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如何提高学生实际有用的作文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读书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读书的提升。作为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作文比说话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面素质。 转贴于 “文如其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作文”与“做人”的奥秘及其相互关系。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巧等问题”,而“必须探到根本,讨究思想、情感的事”。“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语)。”只有把思想、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训练,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教会学生写普通文。老一辈语文教育家认为,语言教育,包括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育善于运用语文工具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普通公民。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有别于作家的写文章。而我们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做文学家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用作家的要求去教学生写文学性很强的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面向全体,立足于普通应用(实用)文的训练。其次应加强普通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计划,总结,申请书,自荐书,合同书等,以适应实际生活、工作的需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言为心声”,非由衷之言不发;“感乎人者莫过于情”,非真情实感不写。只要说了真话、实话,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才能得以保护,作文的兴趣才能得以激发,作文的热情才能得以持久。也只有这样,人性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才能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第三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等等不尽相同,我们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强求一律,否则,就会走上“八股文”的老路,使学生被束缚在重重的规范之中,泯灭了个性。试问又有哪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是作者个性、才情的大展示?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活生生的自我,或倾诉心曲,或抒发感慨,或评点议论,或憧憬展望,并在作文中找到自我,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第四要培养学生积累、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等等,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同样,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就没有作文。而分析综合能力是作文的最根本能力,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总之,作文即做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锤炼思想,锤炼语言,让作文来自社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为理想、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篇5
语文学科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文学科是整个素质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其他知识的根据,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大语文学科的重视度,提高其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要在延续使用传统优秀教学模式的同时重视教学个性的使用。通过利用教学个性进行教学,激发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为国家创造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人才而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2.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1)教学模式。指的是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而产生的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和流程,这种模式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规范和程式化,最后演变成为一种大家普遍任何的教学工具。可以说,教学模式是人们普遍追求的、合理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活动操作原则。
(2)教学个性。是一种教学能力,指的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具个性的气质和手段,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个性比较难以形成,主要原因是语文教育相对与其他很多教学活动而言比较缺乏变化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阶梯的进行学习,不能够随意变换顺序,所以在其中创造教学个性相对比较困难。但是,这种比较死板的教学模式无法融入当前时代,满足不了时展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既要学会熟练运用规范的教学模式,又要学会灵活发挥教学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内容,简单来说,教学模式是综合,而教学个性是具体,教学模式能够运用在所有教学活动中,而教学个性则相对而言比较受限,适用范围比较小,但是却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的的更好实现。教学模式相对于教学个性来说比较抽象,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教学个性则比较具体,以实际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是相辅相成的相关存在,教学个性离开教学模式就会导致课堂无重点、无中心、凌乱不堪;教学模式离开教学个性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呆板、无味。所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一同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
3.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如何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1)勇于创新,实现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一致性。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从而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的发展自身。多年实践结果也证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懂得合理应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最大的教学目的。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根本,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但是,在教学改革要求下,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实现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的完美统一,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对某一个敏感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在自己是课堂的一个主体,其产生的意识和见解正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是自身的一种觉悟,而并非是教师认为的个性化。
(2)结合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人,也就是学生,所以,为了提高综合教学水平,需要重点从学生方面着手。由于每个学生资质、性格各不相同,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如性格比较开朗大胆且资质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外向型的表现机会,如口头表达,如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安排这些学生大声朗读,而性格比较安静、爱思考的学生则负责寻找文章的重点难点,然后所有学生对文章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和谈论,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学要及时解惑,从而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探求心理的同时解开他们的疑惑心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总是,及时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不断的实行教学个性,结合学生特点,开创出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实现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3)勇于发展教学个性,但不能脱离教学模式。教学个性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运用各种方法来发挥教学个性,如在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动画展示形式、课堂演讲形式、小组讨论和辩论形式等多种形式来发挥教师个性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所有教学个性的进行均不能够脱离教学模式而存在,如语文阅读,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其始终要坚持的就是以教材为依托和根本,在教材中发散思维,其形式不同,但是本质却如一[3]。学生在不断拓展思维、发展个性的同时,仍然在执行教学目标任务,实现教学最终目标的同时发展个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一同为整个教学活动服务,两者体现的是综合与具体,抽象与实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说这两个内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个性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对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整个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互动中,更应该要努力发挥其个性魅力,创造更具特色的、足够吸引人的教学课堂,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课程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作为课程编制的过程来展开,这样就需要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积极对话,从而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自己会教,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会教,涉及的面很广,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对语文教学要有几点基本认识。一是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读、写、听、说、能、感。(能,是指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感,是指情感价值观教育。)二是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教师要以教材为例文去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三是教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光是教师讲,学生没有实践,提高不了能力。
其次,会教,首先是教师应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学生爱学。这不能靠笑话,幽默达到,还得从教学本身增加吸引力。如,让学生感知课文,教师的设计首先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不能不读。会教的关键是: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讲规律,讲语文知识中规律性强的东西。如课文的“作者介绍”一项,让学生抓住“名、时、地、评、作”五个要点,篇篇如此。这就是规律。
教方法,也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要把学习知识的方法,记忆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如:分析人物描写运用的方法及其作用的方法是:要先知道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描写,分析其作用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来思考。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讲得精彩,那毕竟是老师的理解。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不动脑子,那些上课注意力差的学生就更容易走神。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学习流程为“读书——思考——讨论——笔录”。而教师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或和学生一起读书感悟,或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予以个别点拨;学习完毕或抽查问询,或收取学生课本(或笔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在这里只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做方法的指导和过程的控制,课堂气氛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学生在从被动听课变为自主性学习中会自发地,能动地感悟、体验、深探细究,会变得爱学、会学、乐学,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就真正达到了吗?
三、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培养出色的语文能力
首先,大量的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自由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依靠自由阅读积淀在心灵深处的知识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灌输的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支持作用。
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学生因年龄的关系,对于人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量的阅读反映人间百态的文学名著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大量阅读中外名家的传记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人生历程的体验……总之,这一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都有极大的益处。
篇7
二、优化课堂结构,变老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优化课堂结构,首先要优化课堂的教学目标。重灵活处理教材,淡化机械照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习动机,创设学习情境,强化学法指导,淡化直接传授。
优化课堂结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主体教学、创新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他们所提问题的差异性暴露其不同层次。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差异性及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求得教师的解答,弄懂自己不懂得东西。我们语文老师要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三、提高教师素质,变“学会”为“会学”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本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篇8
篇9
一、生活中处处可见语文
生活是一门大学问,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和语文学习相关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收入囊中,就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了。
1.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
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在家庭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汲取营养,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家庭的特点来设计相关教学。比如有的家长是在医院工作的,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从中多积累一些医疗知识,然后在课堂中分享给其他学生,如此一来,家长会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2.在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校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事都可以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来。比如:我班老师在学生患病过程中主动承担起补课义务,而其他同学也积极主动地为他捐钱等等,这些乐于助人的好事都值得说讲,使学生能长期收益。
3.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此可知,社会更是为学习语文提供了更广阔的场地。比如:针对现在社会网络语言兴盛,很多都是用故意犯错的不规范用字来造成轰动效果的,那么就可以让学生平时留意这些现象并自觉纠正,从而使正规教学更规范。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能培养中学生养成日常积累的好习惯。其实,只要在平时生活中多留心,就会发现校外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一山一水、一事一貌,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很好的语文实践“教材”。
二、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相连
我们原来理解的语文教学都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点,提高考试技能,常常忽略从生活的角度来指导整个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情趣。所以,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使语文学习变得兴趣盎然。
1.多观察日常生活
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很多,教师要注意引导中学生多看课外读物,关注新媒体,经常到户外活动。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没有一个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关键要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那些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节假日,将自己的贴心小礼物送给双亲。通过这些亲情之间的互动,积累出写作素材,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对学生来说,上课铃声并不受欢迎,因而很多老师就想方设法地要在讲课前组织教学,这珍贵的时间可以达到既能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又能收心的效果的。我班的语文课前10分钟就轮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见闻的来源非常宽泛,广播、电视、网络,只要有趣,都可以说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多加留意,并能为平时写作积累出好素材。日积月累,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很多有关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活动进行语文学习,比如选班级干部时,可以让学生作演讲,展示自己的才华;学校开运动会,可组织起志愿者积极报道实况;逢年过节,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参与晚会标语设计;平时每2周由小组轮流出班级周报,每月每个学生独自出一份手抄报……班级活动“语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进行语文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班级凝聚力;教师在生活化语文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说,这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结晶。
篇10
文化传承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向前推进, 越来越要求外语人才既要有娴熟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得心应手的社会文化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就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源语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注重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当下尤其应将文化传承及其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1.长期以来,文化传承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轻视和忽视,在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中还远未形成对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视,更不用说敏感,因此可以说,要想达到新时期外语人才的要求,即既有过硬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较强的文化传承和认知能力。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只注意语法和发音规则, 只注重词汇的积累而不注重文化因素,不可能真正掌握该门外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是文化的载体, 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穷的文化信息,重视这些文化信息才有可能学好语言。因此,学习外语要同时了解和认识制约、影响此门语言的文化,了解该语言传播和运用的文化氛围,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了解这种民族特异性, 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
3.学习外语的目的决定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因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文化制约着人类的一切行为,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语言运用也不例外,它必定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外语教学中,如若仅传授外语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的传递,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些语言知识娴熟、语言能力全面,却不能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即使学好了这门语言,也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它。[1]
二、文化传承及其研究与英国文学教学的关系
文化传承及其研究是英国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使文化传承真正成为文学课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充分地发挥其文化解码与交流的作用,除了文学课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做出必要调整并在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外,加强文化研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和相互借鉴使后者把英语文学作品的分析同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政治背景相结合,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同时,多角度、多层面和注重政治批判的文化研究使传统的英国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开放的视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2]在文学课教学中加强文化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文化研究能够将文学研究引向深入。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通常着眼于作品的历史背景, 或作家的生活经历,或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叙事视角、风格、意象、韵律、冲突等要素,或作品的语言技巧与风格,或作品的美学蕴涵,或以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读者对这些要素的解读与反应。这样的研究从文学要素的本身出发,立足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其所处背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文学的规律及其本质,但却难以为文学提供宏观的文化图谱, 难以将文学实践纳入人类的大文化背景加以考察,难以从本体和发生的角度厘清文学思潮和流派产生的因缘与发展的脉络,作家创作变化的成因,以及作品的丰富内涵。文化研究却能从这些方面来推进外国文学的研究。
2.从文化视角研究英国文学,还因为英语文学如同其他文类一样,文化是其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接近的生态环境。探讨文学在特定时代、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发和创新更能呈现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表现文学主题、意象、语言和风格的文化内涵。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为文学文本的文化透视和文化提升创造条件。以开放的视野考察英国民族间乃至广大英语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和影响,就不难看到其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各种情形,领悟出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意义。
3.文化研究能拓宽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从文学的内在要素延伸到文学的外部因素,诸如历史沿革、社会运动、政治体制、文化制度、思想潮流等等方面,并通过对文学内在要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文学内驱力及外驱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及对其背景的审读, 提高他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感知力与审悟力,提高对英国文学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透视力与把捉力,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在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如何加强文化传承的可能性策略
1.注重文化传承信息的涉入。要编撰出以文化信息传递与解码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的英国文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变化更新。这套教材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材应有所不同。文学史的选材要以文化信息的含量、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主要文化观念以及价值形成的影响等因素为考量依据。
2.改变传统教学目标与模式。在教学内容有所改变的同时,教学目标与方式也应有所改变。既要将文化研究的内容贯穿于文学课的教学, 将文化传承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大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就不再只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辅助内容,文学史的介绍与学习应由辅助地位上升到与文本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解释文学史,从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不再只是局限于语言、风格、主题、情节、结构、人物、意象、韵律等这些文学的内在要素,不再局限于文学文本本身,尤其是要将文学作品文化信息的解码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3]
3.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试题库与课外辅助手段。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并重,即上文所说的文学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并重, 将教、学双方的关注点引导到文学的整体。另一方面坚持评价标准的尽可能细化,要将文化传承与解读落实到作家创作实践研究和文本阅读之中,以避免大而化之的毛病。此外,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外讨论网页, 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沟通,为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为围绕教学内容的思想磨砺和观点交锋提供平台, 以巩固课内教学效果。
总之,在英国文学教学中贯穿文化信息输入、文化传承是全面把握英国文学及其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者文化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因此,要使文化能够贯穿于英国文学课堂,无论是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者自身的文化审读力,都需要教育教学实践者和文学界研究者深入进行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篇11
快乐教学理念的提出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它巨大的学习提升空间而受到很多教育者的好评和关注。快乐教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获得快乐,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在这种有意识的轻松氛围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并进行思维发散,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主动式学习手段。
一、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
1、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够促使学生信任教师,愿意聆听教师教授的知识,有利于创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
2、以师生民主平等的情感体验来维护愉悦的学习情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表达过程中受到尊重,即使观点错误也不致于遭到同学们的耻笑或教师的指责。在这样的情境下,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就能够在师生、生生的情感共鸣中吮吸知识的琼浆。
3、以良好的班风来巩固愉悦的学习情境。班风是在班级形成的一种良好行为风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良好的班风将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不可或缺的良好氛围,将为全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或压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建立适当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应当为他们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对于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多倾注心血,只要他们有进步、有亮点,教师就应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使他们消除压抑心理,形成愉悦的学习心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以深厚的文学修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感兴趣。教师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语文功底,在日常教学中才能用广博的知识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功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能够以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文学积淀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以语文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传承社会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小学语文课程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让学生领略语文文本世界中的绚丽风景,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欣赏,使学生的心智为之洞开,情绪为之波动,获得美好的情感享受和深刻的心灵启迪。
3、以语文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优美的语言、得体的举止、新颖的观点、错落有致的板书、生动多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使课堂成为富有张力、五光十色、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以此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1、导语设计的优化。小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导语设计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影像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诗歌导入等。
2、快乐游戏法。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佛洛依德认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儿童满足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快乐游戏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注意力持久、稳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游戏的方法可以运用。就生字教学来说,笔者经常采用的游戏方法有:(1)猜字谜。编一些字谜让学生猜,也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字谜让同伴猜;(2)找朋友。事先准备好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告知学生这些是走失的小朋友,让学生把他们找出来。(3)“我是一只小小啄木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生字,然后相互批改,找出错字、别字。
3、情境表演法。情境表演法是学生对于特定文本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情境表演法主要分两种类型,即兴表演和有准备表演。即兴表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遇到情境性较强的故事情节时,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这种表演活动通常操作性比较强,表演起来比较容易。有准备的表演是指对特定的故事情境预先进行练习,再进行表演。这种表演活动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表演精确传达出特定情境的深层内蕴。
4、竞赛激励法。根据小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表现欲比较强的特点,如果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生字识记、词语积累还是朗读、作文,都可以成为学生竞赛的内容。另外,竞赛的方式也有很多,可以是男女生竞赛、小组竞赛、同桌竞赛等。
5、轻松音乐法。轻松的音乐不仅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启迪智慧、开发智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音乐,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快乐教学解放了小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到了童年的快乐,这既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教育大纲,又对学生今后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值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
篇12
2.语用学注重语言本身的使用,以语言为基本的要素,讲究语言的组织与驾驭,特别在乎语言在特殊环境 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
3.语用学始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速度越快,语用学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它在最初的 发展阶段,仅仅以语言教学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前进,它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4.语用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只是它更侧重语言的基础性特点。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说专 门对语用学进行过介绍,然而高考却并没有缺少对语言运用的具体而实在的考查,只是我们的注意力不是那么 强罢了。而这一点也造成了目前语文教育效率不高的真正原因。如此重要的一条规则,语文教材与教学在有意 无意之中忽视了。
二、教材体系应考虑的问题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我们应当以语言训练为其要点,这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大 讲特讲语用学,以语用学的科学体系作为最终出发点,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路所在。实际上,教材中大量具有 相当文学水准的作品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来就远,实用倾向也不明显,训练体系严重不足。教材内容和形式单 一的这种倾向,恐怕是语文教学效益不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以语用学为目标的学科教材体系 就显得十分重要:
1.语汇运用体系。如果说,在小学时期还比较注重字汇的学习,上了初中以后,字汇的积累没有能放到一 个合适的位置。到了高中,更是忽略了词汇的进一步提高。语言是建立在大量的词汇基础上的,但是语文教材 并不注重母语词汇体系的教学。
2.口语体系。“几百年来,书面语一直是文学的工具,也是判断语言优劣的标准的根据。人们认为书面语 使语言具有永久性和权威性。因而,语法规则无一例外地都是用书面语作为例子。相反,日常用语却被忽视或 被谴责为只表现出粗心和没有组织,是不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个人倘不把已有的文化积累——包括语言— —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处在优势的地位。 ”“不过作为语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毕竟还是来自活人——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在我们的 教材里,口语体系与书面语体系各自的作用并没有被引起重视。在教材里相当多的口语语汇系统,口语的语法 系统更是付诸阙如。
3.书面语体系。现代汉语沿袭了古代汉语的深远影响。“在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前,书面语和口语的区 别实际上是古今语的区别。文言……往下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可惜,教材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大的突破。
4.口语与书面语的语法运用体系。“书面语能精心组织,表达更紧凑、更复杂的结构话语的单位。”而相 反的事实是,“口语的自发性和快速性使复杂的事先计划的机会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助长了说话人当机立断 的特征——比较松散的结构、重复、重新措辞、插入语、以及用语调或停顿把话语分割成易懂的意群。”“书 面语展示出数种独有的特点,如标点符号、大写、空格、色彩和其他图文效果。口语中几乎没有与此相对应的 特征。例如:口语中问号可以用升调表达;感叹号和划线部分可能用放大音量表示;插入语可能用减速、降低 音量或音调来表示。”“有些结构只能在书面语里找到。词汇里的某些词条很少或从来不用在口语中,如许许 多多音节的化学术语,或较神秘的法律术语。反之亦然,口语里使用的某些词一般不用于书面语,以及某些俚 语和猥亵的词。”比较我们的教材,其语法系统,虽然多年以来有所创建,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一点是关于口语 方面的。
5.篇章运用体系。文章通常以篇章驭段落,以段落驭句群,以句群驭句子,以句子为基本构成单位,实现 其表意功能。现存教材侧重了完整的文章,忽视了用选段的方式来实现其篇章的灵活性和巧妙性。与此带来的 结果是,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大大减少了学生大量占有信息,进行对比学习的机会。
6.综合文体运用体系。教材中的文体通常以记叙、说明、议论的三分法为标准。对各种新兴的文体往往视 而不见,远远落后于实际和时代的需要。也就难怪教师在教学中无法用新颖的知识为内容吸引学生,学生学习 起来也觉得枯燥难耐了。
7.语文与文学体系。语文当然离不开文学。但是在教材中怎样处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却是一件值得研讨的 事情。我们的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但是缺乏一个明确的准则。并且在教学中是以无形中拔高 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为前提的。我们以为只要在教学中对范文进行一番分析就能达到目的了,因而多年来的语文 教学往往有一种文学化的教学倾向。文学的创造是要讲很多因素的,我们却忽视了这些因素。西瓜没有拣到, 芝麻也丢了。
8.语文与文化体系。语文绝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文化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它是以广 阔的历史文化为深厚的背景的。反之,我们也能从语言中窥测出历史的长久渊源。可惜,语文教材以表面化的 思想教育体系取代了语言丰富的文化意义。
“文化语言学从一问世就呈现出它令人目不暇接的丰富性:方言与历史人文地理,言语交际中的社会、文 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语法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通约性,汉语言史与汉民族文化交融史,古汉字与先民 的意识特征,……几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每一个分支都可以打开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化视界。”(《语文的阐释 》申小龙p612)教材中,有关文化方面的范例只有一二篇知识短文和少数几个练习,没有较为适当的选文。这 或许就是当代学生缺乏文化的根源。
9.语文与多学科体系。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最能及时反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在语文教材中我 们却发现并没有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材料,而高考却无中生有地出很多这一类型的考题。这几年,高考题中这一 类考题分值都在10%以上,范围十分广泛。
10.语文与信息语言体系(机器语言、计算机语言)。“电视、 传真、复印、录像、激光照排、卫星通信 、模式识别、各种语言分析合成仪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出现,更把语言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水 平。”“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语言学的领域越来越广,已经包括文字创制、语言 政策制订、语言疾病治疗、通信技术研究乃至人工智能研究等等。”可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却对此置若罔闻,视 而不见。这无疑是对语文自身科学性的怀疑和否定。
11.语言与风格学体系。 《文心雕龙·体性》把文章风格分为八种类型“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 ,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并且进一步指出:“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 约舛,壮与轻乖”,将风格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由于交际的场合、媒介、对手、目的、内容等的不同 ,语言的运用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文体。”“语言里最常用的语音、词汇、句法项目是全民共用的, 然而,每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对这些项目常须作出不同的选择。”“对于语言中一个项目的运用,有 约定俗成的常规,然而,在人们运用的时候,常对常规作或大或小的变异。”直到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对此 都还没有任何反应。比如高中教材全文选文140余篇, 讲解课文68篇,48位作者,作品风格的单调可见一般。
三、出路与思考
1.文章内容信息量太少、运用语言的几率不多
现行的教材是按文章本体的方式编排的,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全面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作者为设计篇章而 付出的辛劳;缺点是夸大了篇章的实用功能;减少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化的运用机会;增强了学习难度;忽视了 语言的操作水平。为此,我们不妨学一学西方一些教材编辑法,把教材编辑为教程的方式,通过大量选文的方 式实现信息的集约化处理。比如现今世界上有名的几部英文教材《循序渐进美国英语》、《新概念英语》、《 主导英语》等等。首先侧重语言本身的科学规律,表意的功能,其次才考虑它的其他方面,而不是首先把个性 化学习的文学色彩放在第一位。
2.文体对比性信息欠缺
我国的文体学具有悠久的传统。“文辞以体制为先。”古人就是通过研究分析文体来教人写作的。现代社 会的发展为文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人们已经把文体当作一种“美的创造”时,我们的教材还停 留在极为古旧的自以为是的贫乏的说法之中。这实在是一种不相称的事情。为此,在新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必 须考虑适当增加各种新型实用的文体,以适应学生认知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上海H 版等多种版本已从 阅读能力方面要求,并不怎么看重三分法,对社会需要的文体样式如报纸、期刊、书信、工具书、书目、读物 介绍等设置单元进行专门训练。这无疑为文章读写提供了新的思路。
3.辩证理解缺乏层次
美国沃尔夫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塑造者,它决定人们的思维,甚至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日本的语言学 家时枝诚记也说:“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或理解,思想的表达过程和理解过程本身就是语言。”语言与思维之间 的关系是得到公认的。高考对思维能力的测试也无一例外放过,但检诸教材,却不能发现有系统的训练模式。 学生能否理解得深刻,还得看老师的教学修养如何,学生的天资有无差错。否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们 在设计教材时必须考虑的是怎样把语言的思辨功能加以强调。
4.练习设计无梯度
篇13
一、多元文化与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1.多元文化是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还包括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语文中包含着大千世界,只要是以文字形式存在的事物,都是语文要学习的内容。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虽然说受到教学对象等因素的限制,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内容非常有限,但是在有限的内容当中依然能够看到多元文化渗透的影子。在教材中可以看到既有一些童话,也有一些诗词歌赋,还有一些现代文学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2.多元文化是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对于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特殊教育人群来说,他们要想真正融入到社会当中,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多元文化是必须的前提和基础。特殊教育人群本身受到自身的身体机能的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比较片面,如果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学的内容依然非常狭窄,势必会给他们的性格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多元文化的渗入,不断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能够弥补身体上的缺陷对他们性格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能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社会的认识,也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多元文化渗透本身就是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好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3.多元文化有利于在语文课上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
由于身体上的缺陷,特殊教育人群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他人的歧视比较多,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些特殊的人出现的性格偏执、消沉,甚至产生了抑郁、自杀、犯罪等倾向,这些都是性格缺陷的重要表现。语文是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最重要的途径,而多元文化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以一个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看待自己;让他们看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是好的,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即便是人们曾经嘲笑过他们,也是不经意为之,教育他们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事情。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受到过嘲笑和不公正的待遇,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和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多元文化渗透策略
1.不断拓展教学的内容
虽然国家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当中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拓展,但是与多元文化渗透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教材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不能将多元文化都融入到教材当中。而且目前使用的教材比较老,很多新的思想都没有灌输进来。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教师实现多元文化渗透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是利用当前便利的条件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接触和学习到不同的社会文化。比如说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儒家经典著作(如大学、中庸)中的文章片段的学习,让他们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也可以结合当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著作,阅读其经典之作《红高粱》,了解中国乡土文化特征还可以结合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黑暗面,抵制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等思想的侵蚀;还可以介绍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思想,将多元文化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对他们的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多元文化渗透的实效性
由于身体上的缺陷,特殊人群在语文学习上难度更大,语文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多元文化渗透的目的,必须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信息化手段能够更加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多媒体教学,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视、听等方面的优势,创造出一种模拟仿真的环境,实施情境教学,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带来的便捷,实施网络化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将各种文化的风格特点展现出来,与学生接触的文化特点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这些文化的认识和记忆。这其中,多媒体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网络教学的兴起,能够为那些特殊学生带来便利,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语文知识和文化知识。学校应该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为语文信息化教学提供更好的设备和空间,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水平。
总之,多元文化与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特殊人群的发展和语文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特殊教育学校及其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多元文化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