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的分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物科学专业的分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物科学专业的分类

篇1

Abstract As the foundation and frontier subject of life science,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gronomy specialty students,which can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ability of them. It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firstly,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secondly;secondly,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thirdly,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then improve the enterprise ability of student in future.

Key words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agronomy specialt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improvement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群作为生命科学各学科基础的实验学科,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1-2]。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涉及农业环境、作物等多种科学,均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其理论和技术对实现农学专业目的有重要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逐渐成为各专业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手段。因此,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在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及其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3]。要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特别是要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然选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事实证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当前严峻形势下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能够提高农学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农学专业人才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农业实用型人才是农学类学生教育的宗旨及目标,以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资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发展迅速,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必然要结合在农业领域相关专业中的应用范畴,讲授最基本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内容,介绍新的大农学相关的科研进展,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达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最新科研进展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寻找科研兴趣的切入点[5]。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高等农业教育中,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培养智能型农业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离不开实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实验的开展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相结合,基础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熟练分析检测技术,同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意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2]。

3 提高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

现代农业科技正迅速向宏观和微观领域迅速发展,农学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其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中相关知识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着重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生产实践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农作物的抗旱、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等响应环境的机制研究,作物农艺性状的调控机制、作物栽培模式与品种特性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等,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后期农学类专业课程学习,为学生今后开发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育新的农业品种以及建立适应时展需求的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奠定基础。总体而言,完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对培养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农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6],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4 结语

农林类院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能力,要大力培养创业文化、营造创业氛围。要将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等课程的课程体系中,通^专业实验的开设及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及能力,要充分发挥农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结合国家的惠农政策,大力倡导农学类专业学生走涉农创业之路。农学类专业学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走涉农创业之路,并努力获取国家的政策支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7]。

5 参考文献

[1] 李勇超.以专业为基础的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2):113-115.

[2] 王梦姣.浅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及其在社会发展中作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9(5):112-114.

[3] 高双成,史国安,施江,等.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50-51.

[4] 彭湘奇,王美军,王愚,等.农学类专业研究生自主创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2013(1):25-28.

篇2

2 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

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古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物学中的一些系统学问题,如被子植物的起源等问题都有赖于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国是古生物化石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在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通过古生物学和生物学的交叉研究,相继在生命起源、鸟类起源及被子植物起源等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令世人瞩目。如云南澄江动物群中最早脊索动物的发现、辽西带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的发现等等,这些成果相继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长期以来,“古生物学”课程一般在地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地质系开设,而生命科学学院或生物系很少设置本门课程。由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现代生物学知识,因此在生物科学专业开设本课程,将能使本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进化的地质历程,并及时了解国际古生物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本课程的开设对开阔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认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交叉领域一些重大科学问题,进而发现并探索一些新的问题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 生物科学专业“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地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地质系开设的“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主要是介绍不同地质时期发现的各门类动、植物化石的形态特征,因此主要是形态分类方面的。编写的“古生物学”教材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论主要介绍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类型、生物的演化以及古生物学的任务;第二部分各论主要介绍各门类化石,包括: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古杯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苔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以及古植物等各个门类。

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级以前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动物学和植物学课程,对动、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以及系统分类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古生物学”课程如果还是象地质院系一样介绍系统分类,势必会造成很多重复,学生也会感觉枯燥而没有新意。基于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古生物学”程教学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系统介绍地质时期主要化石门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地质时期生命演化的主要历程。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野外亲自采集化石标本和室内鉴定研究,增加学生的兴趣。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古生物学”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地质时期主要的动物和植物化石门类;生命演化的五个主要阶段的特征,包括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时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各主要时代生物界的特征以及主要门类动、植物的起源与演化;野外认识地层及化石的产出状况,采集并鉴定、描述和研究化石。

4 教学效果及今后展望

为了进一步拓展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作为教学改革尝试,本文作者于2003年提出申请,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三年级)开设“古生物学”选修课,同年得到学校批准,并于2005年度第二学期在2003级生物科学专业正式开课,共有33人选修了本课程,成为该学期生物科学专业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其后2006和2007年度选修本门课程的人数均达到了50人,从中反映了本门课程在生命科学学院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根据上述教学特点,本门课程理论课主要介绍古生物学基本原理、常见化石类型、重要门类生物的起源与演化、地质时期生命演化的主要历程以及我国古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贡献等;野外实习主要带领学生到广州近郊花都花东镇认识地层和岩性,了解化石在野外地层中的产出状况,亲自采集动、植物化石标本,初步掌握采集化石的技巧,并能初步判断哪些地层中可能含有化石;室内实习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常见化石标本,并亲自鉴定自己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动、植物化石,然后进行形态描述和初步的研究。

篇3

二、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篇4

关键词 :地方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1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31—02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序号76号)(粤教高函[2013]-113号)资助。

收稿日期:2014—11—22

作者简介:金冶(1984— ),男,湖北大冶人。惠州学院生命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困境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很多学者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四个类别。其中,研究型大学主要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其他类型的大学则偏向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现行的资源分配体制是一个引导趋同和诱发攀高的体制。因为学校所需的资源几乎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或者受政府控制,谁能挤进政府认可的重点,谁就能比“非重点”得到更多的资源。 [1]

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作为一个老牌专业,攀高求大,过于求全,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脱节,导致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造成大量毕业生难以就业。

(二)教学单一,实践乏力。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过分强调课堂讲授,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导致教师教得痛心,学生学得难受。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培养出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理论研究功底不深,动手能力不足。地方院校虽然也宣称重视实践教学,但由于经费、师资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分散,缺乏集中的专业综合实验,多以灌输式为主,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再者,形式效果甚微,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和体会。

(三)服务地方能力不足。地方高校的整个教学体系偏重知识传授,轻视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胜任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造成地方院校不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尴尬局面。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也制约着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许多地方院校存在师资不足、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年轻教师比例过大,许多年轻教师都没有任何实践经历,学科结构与应用型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匹配。

在师资引进方面,一是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忽视了对能力、品行、实践阅历的要求,有些教师学历很高,但教学能力较差,教学效果一般;二是过分看重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的中心地位没有真正体现,使教师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2]

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地方高校需要大量双师型教师,当前制度的瓶颈致使该类人才很难引进或者引进后受评定职称等方面的影响压力很大,以至于花费大量的精力搞学术研究,失去了双师型教师的本色。[3]

二、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动因

(一)转型发展是专业安身立命之本。生物科学是传统的师范专业,国家教师资格证的改革打破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界限;研究生和非师范类毕业生在教育系统中受到了欢迎,分割了师范生的就业市场份额;一批在职低学历教师通过进修,巩固了其市场地位,加剧了生物师范生就业的压力。[4]

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不足30%,入学后想转专业的学生人数居高不下。

这些年

地方院校生物科学师范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严峻形势也倒逼地方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因此,为了专业的长远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二)转型发展是适应地方经济升级的需要,是国家的战略要求。地方院校一般都位于中小城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生物科学专业与当地的农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加工等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农业已经进入到数字化、自动化阶段,所以迫切需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系统、自动控制等技术的本科层次、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此外,食品加工、化妆品等上下游企业也急需生物科学复合型人才。为此,生物科学专业的适时转型是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之需要。

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正在回归实体经济,产业升级也需要大量掌握技术的人才。

三、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一)院系层面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一般来说,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分为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作为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要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地方,满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地方培养大量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正如著名学者胡瑞文所言,目前,毕业与就业的供求已经出现了新格局,新格局要求高校及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由过去主要培养高级人才转变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5]

地方院校只有真正厘清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办学过程中少走弯路,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紧密对接。

2.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地方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的关键所在。具体做法为:一是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要敢破敢立,聘请企业的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中小学的资深教师作为生物科学专业全职或兼职教师,促进生产与教学的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二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三是在制度上要求生物科学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和中小学挂职,获取一线行情,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3.夯实实践基础。实践教学是指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3]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要转型,尤其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把应用性环节应用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地方高校缺乏重点大学“顶天”的学术优势,但却具有“立地”的便利。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只有利用“立地”的优势去弥补自身“顶天”的不足,依托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着眼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才能使校企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创新培养方式,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或者“3+1培养模式”(三年在学校,最后一年顶岗实习),使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使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毕业后能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缓解生物专业人才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消除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政府层面

1.真正落实“合理定位,分类发展,各具特色”的办学思路,对于地方转型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办学经费拨款、社会捐赠方面做好超前性设计。职称评聘应突出实践能力和成果的转化,而不是饱受诟病的以论文数量、课题多少来确定职称的晋级。

2.借鉴德国同类学校的做法,促进企业与高校师资的合理流通,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

3.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2]吴高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篇5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与优化

(一)以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石,构建多元化的海洋类特长选修课程,凸显海洋特色

根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务处2015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修订要求,生物科学专业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热带海洋人才的特色理念,除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外,通过设置特长类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来确保在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海洋特色的海洋生物类人才。将以前培养热带果蔬花卉栽培专长、生物技术专长等的课程改为海洋水产养殖专长如海洋生物学、鱼类学、鱼类遗传育种、水产营养动物与饲料、鱼类养殖学等课程,海洋生物技术专长如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学、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等富有海洋特色的课程,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拥有较为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

(二)开发校本教材,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凸显热带优势

生物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此类课程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结合海洋环境更新教学内容,赋予这些课程更多的海洋知识。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海的海洋资源特色,侧重讲授南海海洋动植物的认识与分类及标本的制作;野外实习要求带领学生在海湾、海水养殖基地去实地考察与了解。微生物学课程侧重提高学生对热带海洋微藻等海洋浮游生物的认识。生态学课程注重让学生掌握海洋生态与海水养殖环境的关系等。目前海洋类书籍很多,但其知识内容比较零散,一些课程内容需要整合多本教材方可达到教学目标,且许多知识内容中缺少热带海洋资源介绍,这样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所学课程均缺少整体性与系统性。为了满足教学要求,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前沿性,开发立体化的校本特色教材尤为重要。校本教材开发应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为侧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一线技术员参与教材的合作编写,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素材,突出区域资源优势,以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三)优化课程性质比例,注重实践实训,强调知识应用,突出个性培养

生物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探索比较多,但课程性质比例在地方院校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实现与企业、行业接轨,生物科学专业调整与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实践实训课时,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实践类、职业类课程的培训与技能竞赛,在经费上支持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加三亚举办的各类企业、行业及协会的海洋类专业技能竞赛与学术论坛。比如参加蓝色海洋经济论坛,学生可通过学术平台将教师承担的一些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成果进行分享,也可以自己家庭养殖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利用暑期去红树林保护区、海虾养殖场、鲍鱼养殖场等基地实习,以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提高实践技能,突出专业的应用性,注重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拓展与完善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而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完善的实践实训基地与仪器设备,对培养学生解决海水养殖、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生命科学本来是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向培养海洋类人才转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技能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生物科学专业在原有东岛、西岛等认知海洋动植物实践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在三亚周边及陵水、海口、东方等多个海水养殖场建立了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实习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在现有生物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洋大楼实验室的新建,原有基础实验室的扩建,与中国海洋大学兄弟院校实验室的共建等多种途径,为学生在海洋类领域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与中科院深海研究所实现了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部分学生可跟随老师搭乘深海研究所的科考船进行远洋考察与探索。为加强学生的技能,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增设冬季小学期,要求各专业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等方式革新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在冬季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了集中性的以突出实践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不同程度的技能比赛与学术论坛,聘请校外海洋专家、行业的公司总裁来校授课,学生去企业实地考察,为培养多元化的海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学生毕业论文逐步由传统的以论证性实验室研究为主体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主体方向转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结合学校的规划建设,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开发为大背景,将在原有海洋食品研究的基础上,与海南大学组建教育部热带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功能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岸带生态资源保护平台、海水养殖与病害防治研究平台、海洋药物资源开发利用平台等多个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将围绕海洋生物展开研究,为培养以海洋生物为背景的生物科学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专业特长为基础的平台搭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海洋特长,设置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养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赏鱼养殖等特长方向,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特长,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流就业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新办海洋类专业的申报与筹办搭建了平台。学校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水产养殖专业、海洋渔业等新专业。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的基础上,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了重组,通过组建新的学院,如对传统专业食品专业,通过与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组建在一个学院,使生物科学、海洋渔业、水产养殖等食品专业在海洋领域的拓展提供原材料,食品专业也为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空间。

四、以海洋为特色的教学改革与职业育人

生物科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以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典的教学方法、原有的实践实训场地等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的需求,而海洋生物科学更注重海洋理论知识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现有的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海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专业与企业行业搭建平台,签订协议,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一线技术员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减少满堂灌,注重讨论、案例分析,以行业企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契机,由学生来处理问题,并通过实践实训与竞赛等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技能技术的提升。考核模式上改变传统“唯分是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考核、实践考核、技能考核,以提高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生物科学职业育人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学生进校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职业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体系中,根据海南海洋类企事业对海洋类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大学生科技园,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就业创业培养计划,共同编写实用的实践实训教材,共同寻找与推荐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与全程职业育人的目标。五、应用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与优化在学校转型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原有教师队伍的转型、分流、构建与海洋生物科学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尤为重要。首先是培训与提升。年长的师资根据个人意愿,可以外出培训或承担基础课程或分流从事行政。而青年教师可以借助学校与海洋类高校加强合作的平台来提升自己。学校聘请国家海洋局丁德文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中心主任朱蓓薇院士、中科院广东分院陈勇院士等打造学校的“双聘院士”或特聘教授的平台,将青年教师送到国内的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工作单位等机构学习深造。有海洋教育或工作经历背景的青年教师,学校通过与周边的企事业加强联系,将青年教师送到相应的实践基地积累生产经验,参与到企业行业中去解决实际的生产应用问题。其次是聘用。将有专业技能证书的企业行业技术人员聘到本校对学生进行实践实训的指导,改变传统的单向引进人才策略,实现对教师人才构建与利用的多元化途径。再次是引进。对新进的人才如博士,不仅要求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实践锻炼,如学校统一实行的挂职锻炼或是选派去实践基地锻炼,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目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分流、培训、聘用、引进等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授为学生授课,校外著名院士学者、教授来校讲学,青年教师进行实地训练、组建教学团队,为海洋生物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海洋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结语生物科学在国内高校中为开设时间长、开设数量较多的一个经典专业,从总体看,其毕业生就业适应面不是很广,就业率不是很高,而且不同高校毕业生缺少各自特色和竞争优势。为办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近几年以海洋生物为背景和材料,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重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应用性,体现了职业性,达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但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与企业行业对海洋类人才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生物科学海洋渔业养殖特长类人才培养,学生在生物科学专业的背景下,除了掌握基础的遗传育种知识外,还需掌握与养殖相关的育苗、饲料喂养、鱼药(疫苗)使用、海洋生态等理论和技术知识。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如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需要学生既要熟悉海洋药用生物的特性,还要具有化学、生化分离、结构解析等知识。而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增设这些课程,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会增加专业的办学成本。因此生物科学海洋人才培养这一新课题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洪武,刘志媛,刘均玲.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J].大学教育,2012(11):53-54.

[2]刘洋.对我国高校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8):54-55+68.

[3]傅学丽,徐峰,曹瑞雪.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9):55-57+73.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3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创新为驱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专业的发展决策关系到学校的资金投入、设备场地的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所以学院充分调研了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就业情况,在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环节中,学院形成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基础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构建了以“多元化的教育观为基础,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的高素质教学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生物科学专业研究领域及专业发展前景

生物是一门跨领域宽、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的,由多学科知识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生物科学是一门极具生命力的前沿学科,其在医疗、保健、农业、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华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隶属于北华大学师范分院(以下简称“学院”),其建立与发展依托于学院教育专业领域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制造业生物科学技术上的应用、生物化学产品以及生物能源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学院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贯穿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中,以适应当今社会对生物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

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是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定位在偏理的工科上,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在中等以上学校进行生物教学和生物学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及其他复合型人才。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除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具有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即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科学素养,同时具有将知识、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掌握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科先进知识及发展方向;了解国家相关生物科学产业的政策法规、产权专利等条款。

三、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可以通过整合传统的生物教育专业课程资源来构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体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原有的资源浪费与闲置,而且也为新专业建设提供了较高的平台。在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紧密联合生物与化学,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在必要的主干课程以外,加入一些最基本的、具有前沿价值的知识以及能够反映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交叉的应用知识,譬如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在跨学科基础必修课体系中,加入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和相关实验;在专业学科必修课、选修课中,有意识的侧重了与化学学科相连的课程。生物科学专业隶属师范类专业,因此在学科教育专业课中,安排了中学生物讲授的相关课程,如生物教学论、中学生物教材分析与课程设计等。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内容,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更加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譬如,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在传统的生物科学专业中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但在生物科学专业中更强调应用性。所以在这两门课程的建设时,把资源植物和动物的开发利用作为重点来实施。不仅突出了重点、难点,形成了分层次的立体结构,还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了生物科学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沿及未来趋势,熟悉生物化学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

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参与启发式、案例讨论式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论文式的考题及综合实验技能考核作为重点的考试方法。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

1.实验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革,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教学良好条件。适当地减少理论授课学时,加大实验课教学的比重。结合学院教师的科研实际项目或大学生创新项目来开设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实际的科技前沿。教学内容以技能训练为主,着重实验技术的原理与程序的训练,减少验证性和模仿性实验,加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比重,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体系。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者科研项目,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化学与生物实验中心已经建成。实验中心是大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实验教学基地。实验室长期坚持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在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尝试,构建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与综合设计”一体化的“层次综合”实验教学模式。该实验中心强化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不断探索和建设具有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课程体系,探索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科研实力和服务地方的能力。

2.实习课程。实践中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指导,鼓励学生从社会实践、科研项目中寻找研究课题,独立设计、自拟实验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可有效地缓解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外派大四毕业生到校外企业实习兼完成毕业论文的形式,既可满足企业的需求,锻炼学生,又可以扩大实习基地。学院师生动员各种力量,整合办学资源,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扶持实践教学方面的教研项目,使学校与基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促进合作关系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数量较多,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快,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教授、副教授帮助年轻的教师参与项目,同时聘请企业中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举办生物科学知识的讲座,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不仅积极引进人才,还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高校进行深造读博、访问交流。实行淘汰制度,为有能力的高学历的人才让路。

多年以来,学院形成学术梯队合理、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师能够自觉地吸取前沿知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完善教育思想、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

五、管理机制的完善

为适应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的水平要求,不断完善生物科学信息平台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核、考试、评估体系。对已毕业的学生保持密切关注,这样不仅有助于开发校企合作项目,还能为在校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帮助。

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诸多的部门,需院校上下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各司其职,在学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夯实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145-02

Abstract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is the application type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school is in a tran-sition phase an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Biological science is a major emphasis practical,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iological science, Biological Sciences in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constructed multi-level, va-rious and multiple stag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certain results were realized.

Key words biological scienc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1 背景

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是培养具备生物科学基本理论,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

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陕西省应用型高校试点院校,学校正处于转型阶段,因此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直接的手段。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从2012年起开设生物科学专业,为了适应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满足新时期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生物科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经过进几年的办学实践,逐步构建了多形式、多环节、多层次、多内容的系统实践教学模式基本思路和构架。

2 实施方案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构建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多形式、多环节、多层次的教学体系,且具有鲜明的特点。

1)全程性:以野外实习―实验教学―综合能力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5个环节组成实践教学模式,贯彻在本科四学年中。

2)阶段性:5个环节分成6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和管理。

3)完整性:5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但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递进性:5个环节是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体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关系。

野外实习 开设在生物科学专业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已经开设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学习。野外实习是通过教师在野外带领学生认知动植物种类及环境特征,指导学生制作标本或者样本,并进一步鉴定和分析。这样巩固了动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掌握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等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动手能力、基础操作能力和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保意识。

野外实习地点和时间的选择是保障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野外实习时间一般定在6月底7月初,此时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丰富。近年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地点定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工作站。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良好的自然原始植被,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垂直梯带性非常好;离学校距离合适,交通和吃住方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成为野外实习基地以来,跟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了教学实习的正常展开。

野外实习结束以后,由参与野外实习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实习平时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两个方面,各占50%。实习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生在实习过程的表现,制作标本的能力,采集、鉴定和制作标本的数量和质量,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实习报告成绩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体会等。

按照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课程开设计划,在大二开设生态学课程。因此,在野外实习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的学习以外,进一步增加环境综合知识和动植物数量统计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保护意识和进行动植物野外研究和实验数据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 近几年的本科生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比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及植物生理学实验等生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到实验总量的30%。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先开设一定数量的操作性、验证性实验,学生掌握一定实验技能以后,再逐步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同时,开展设计性实验时,由指导教师给出几个实验题目―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修改―学生修改―定稿。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不断地修改实验方案,提高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思考能力。

综合能力训练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特长与需求,遵循双向选择原则,制订合适的个人培养计划。综合能力训练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与要求,合理利用自身科研课题及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都较强的训练科目及相关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有利于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大二、大三这两学年,每个学年学生都需要完成学年论文。通过综合能力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科技论文撰写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教育实习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各中小学生物学教师,因此,教育实习至关重要。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学生经过3年的理论学习,进行2个月的教育实习,通过教育实习检验并巩固原有知识,而且学习新的知识。另外,通过教育实习,发展学生的教育基本能力,其中包括学科能力与学科教学能力、班级管理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

毕业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综合训练。经过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学院根据学校要求,细化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重点抓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等4个环节。通过毕业实践综合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 结语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多个环节、多方面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几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时间上看,实践教学具有连续性。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通过实施多环节、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开展感兴趣的设计性课题,或者通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多方面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

据统计,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分布在教学、科研、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反映学生进入角色快,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不够规范,监控措施不力,过程管理不到位,考核体系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等等。要不断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探索高校与用人单位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榕辉,林文雄,何水林,等.国家特色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11(4):139-141.

[2]刘清华,刘永利.论地方高校理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3):152-153.

[3]刘建军.新阶段下农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1):153-154.

[4]于娜,张航.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4):57-59.

[5]韩宗先,王新惠,等.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69-71.

篇8

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些高校陆续尝试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类型多样化、规格多元化、素质综合化的趋势。《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1]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本科教育观,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编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本科专业数量由2011年的635种下降为506种,在原来的专业数量基础上减少了20%[2]。在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大类招生制度的诞生既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有利于促使高校内部进行自我革新。然而在大类招生制度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起到关键作用。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刚刚度过百年华诞的特色型水产类高校,为探索一条科学统筹教学资源、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新路,水产与生命学院作为大类招生工作试点学院之一从2012年起开始在水产类、生物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本文将以水产与生命学院开展大类招生工作的简况为切入口,对大类招生体制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举措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与国内同类院校的比较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改革提出分析和思考,以期促进水产类高校大类招生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进程。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类招生工作进展简介

1.1 实施大类招生的专业情况介绍

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的大类招生工作在水产学大类与生物学大类中展开。其中,水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上海市教育高地。2012年,学院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方案试点。水产大类的学生分别分流到水产养殖和水产养殖(水生动物医学)两个专业中;生物大类的学生分别分流到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中。2013年学院开始全面启动大类招生工作,依托水产学与生物学两大主干学科,在水产大类中分设水产养殖、水生动物医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四个专业,在生物大类中分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环境科学四个专业。

1.2 大类招生及确定专业的实施办法

水产与生命学院大类招生的工作方针是“公平为本,科学为纲”。在新生初入学的第一学年内,大类中所有学生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新生进入第二学期即来年春季4~5月时,校院启动大类确定专业工作。大类确定专业的工作流程如下:(1)专业拟定招收指标。若报名学生多于指标数,则专业最多可招收指标数110%的学生数。(2)学生填报志愿。学生可填报志愿的数量与大类中专业的数量相同。(3)专业择优录取。各专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该专业的学生,若第一志愿人数少于指标数,则该专业第一志愿学生全部录取;若第一志愿人数大于指标数,则依照绩点及专业素养排名从高至低录取,直至录满为止。(4)学院统筹协调。学院对第一轮选拔未被录取的同学在各专业间进行协调。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学生将纳入第二、第三志愿专业选拔,第二、第三志愿专业选拔原则同样是以绩点及专业素养排名由高至低录取。

1.3 大类招生的配套工作

(1)跟进学生管理,落实多项师生联系制度。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内,学生班级按照大类专业进行组织,且每个自然班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从大一暑假短学期开始,学生按照大类确定专业的名单分到各个专业学习,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也按照专业来进行,学院及时为重新组合的班级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此外从大一年级起,学院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一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导师,导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和帮助。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制等多项师生联系制度使新生更快适应校园环境,对大类确定专业的目的、原则、流程等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强化新生教育与大类确定专业教育。为了帮助新生对学校各项事务包括大类招生制度的认识和了解,学校十分重视新生教育工作,教务处通知各学院在开学第一周安排一次由专业负责人主讲的新生专业教育和一次由教务人员主讲的新生教学与管理教育。此外,学院对迎新及入学教育做了详尽的方案,辅导员及老生对新生进行多次入学教育。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即在大类确定专业工作开始前,学院将邀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等骨干教师和资深教授对即将确定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深层次的专业认识教育,一方面增进了学生对专业及专业教师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大类志愿的填报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

2 大类招生政策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

篇9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生态伦理观的变化

国家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全面而明确地提出了“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思想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内容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则缺乏必要的教学内容支撑,而且在学生实验和实践活动部分安排了以下一些采集、观察或解剖的内容:用放大镜观察叶芽的结构;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观察几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组织学生采集植物,制作腊叶标本;观察蚯蚓的形态、运动和对刺激的反应;采集昆虫,制作昆虫标本;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主要结构;观察蛙类的外部形态;观察家鸽或其他鸟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主要结构;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结构;观察家兔或小型哺乳动物内部的主要结构;观察血涂片;用显微镜观察蛙蹼(或蛙肠系膜、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鸡)的小肠绒毛;观察剖开的哺乳动物的肾脏。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部分都共同提出: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目标”删除了上述教学大纲中较多的解剖动物、采集植物标本的内容,代之以观察、栽培、饲养、保护植物的内容,并通过案例的形式,明确而具体地传递这一信息。例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案例中,明确提出“活动完成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这是我国生物学教学史上首次对实验动物提出保护要求,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变化之一,是《生物课程标准》制定的“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通常,生物学实验都要使用生物作实验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而且要注意教育学生爱护生物,对野生动植物,不宜大量地采集,这既是爱护生物资源,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整个《生物课程标准》就没有要求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以及解剖动物,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上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体现的不仅是教学内容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观念变化,更体现了“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生态伦理观念和原则。

二、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地位

生物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本质上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有许多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加强和完善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在同时拥有现实环境的实验条件和虚拟环境的模拟条件时,教师应首选现实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通过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他们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师范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植物学、动物学、人体和动物生理学等实验教学中,大量解剖植物和动物,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生物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生物实验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大,不仅面临生物资源保护、实验材料短缺的问题,更与全世界生态伦理观念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改革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内容,充分体现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观点,应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1.植物学实验

生物科学专业的植物学实验课程,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和植物分类两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材料有各种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倡导节约实验材料的原则,采取一些替代措施,尽可能采集周围环境中一些易于生长、数量较大,对资源和环境影响较小的植物器官。如在滇中地区,苦樱桃(Prunus majestica Koehne.)的花在12月就开放,可用苦樱的花代替桃花。同时,可以在生物园地或实验室提前栽培一些需要的实验材料,以备需要时采用,这样既美化了园地或实验室,又提供了实验材料。植物分类的实验教学,涉及到不同类群植物的采集解剖、鉴定等内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减少实验材料的采集,提高实验材料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或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教师要反复对学生进行保护植物资源的教育,不采集国家保护植物,减少学生采集、制作植物标本的数量,提高制作标本的合格率,避免一些毫无意义的采集对资源造成的浪费和破坏。植物标本的采集以不影响该植物的生长为原则,小型植物不能大量采挖。

2.动物学实验

动物学实验主要包括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形态解剖和分类。无脊椎动物形态解剖和分类实验,面临的是很多实验动物(材料)不足的问题,如蚯蚓、河蚌、蝗虫等。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除节约实验材料外,也可因地制宜采取一些替代措施,如用人工养殖的动物代替野外自然生长的动物。脊椎动物形态解剖和分类实验,涉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动物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两栖类、爬行类实验动物越来越少。改革动物学实验内容,减少实验动物使用量,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般不再提倡采集动物,制作动物标本。

3.动物(人体)生理学实验

动物(人体)生理学实验,使用到的实验动物较多,如:鱼、蟾蜍、蛙、鸡、鸽、家兔、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猫和狗等,而且使用的数量较大。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正受到来自动物权利运动的挑战,如何吸收动物权利运动中的理性成分,改进和规范这类实验,使不必要的实验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在动物学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动物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使用动物做实验时,所设计的实验程序必须是有利于获取新知识,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②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原则。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英国动物学家拉塞尔・罗素(William 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伯奇(Rex Burch)于1959年在《人道试验技术的原则》一书中提出的“3R”原则,被公认为指导动物实验的基本准则。所谓3R,就是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的原则。“减少”就是要求在实验中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使用的数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和实验的准确性;“优化(精细)”就是确保动物在麻醉、镇痛和镇静剂或其它适当的手段作用下进行实验,不使其遭受不必要的伤害或痛苦;“替代”就是不再利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而是以组织细胞培养、各种活体外试验或计算机模型,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加以代替。目前,实验动物的替代也包括用相对较低等的动物替代相对较高等的动物,以非动物实验方法替代动物实验的方法。经过动物保护主义者和科学研究人员数十年的宣传、接受和实施,3R原则已经成为在生物和医学研究中使用实验动物的职业道德准则。

③看到动物剧痛不能缓解时,应迅速采取人道主义的、可接受的方法使它安乐死(easy death)。对实验动物实施安乐死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物理方法,另一类是化学方法。如对脊椎动物实施安乐死时,鱼类常用麻醉或切断靠近头部脊髓的方法;两栖类中的蛙,常用探针刺入枕骨大孔,然后将进入头颅的探针通过横向和纵向搅动,快速破坏蛙脑,以达到处死目的;爬行类动物安乐死常用砸碎颅骨、断头、颈椎脱臼法。哺乳动物安乐死往往用颈椎脱臼法、麻醉法。实验完成后,实验中的死亡动物、动物组织、排泄物、垫料、吃剩的饲料要用防漏塑料袋盛装,并密封深埋或在专用焚化炉内火化。

④动物实验期间为动物提供数量充足又能满足其营养平衡的饲料和新鲜饮水,禁食和禁水的实验只能短期进行,不应损害动物的健康。

⑤低等生物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昆虫等,都能提供许多基础的生物学信息,应在尽可能少用高等动物使用的前提下,多采用低等生物。

⑥动物实验中应尽量避免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的微生物、电离辐射、毒性化学制品、成瘾性、各种醇类、致痛剂等。实验中不使用电休克及导致衰竭的操作或其它引起痛苦的刺激。

⑦不使用国家保护动物作为实验动物。

社会文明的进步要求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生物学教学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高等师范院校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强调学生实验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注重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温计萍.强化生物实验教学.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02):111.

[7]余谋昌.生态伦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10

1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打分评价操作性较差

以肇庆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综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内容和成果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主要为研究类型,设计类型相对较少.论文评价主要从平时成绩、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3个方面进行考查,制定了不同等级的参考评分标准.传统的打分评价方法评价毕业论文成绩存在一些问题,如主观因素干扰、操作繁琐等,它要求评价者十分了解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综合素质等情况,严控人情分,否则容易产生评价偏差.

1.2过分依赖系统

近年来,学校为防止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出现抄袭现象,启用了中国知网的“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评价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如规定重复率超过30%者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这一举措引起师生高度重视,客观上提升了论文质量.不过有一点应当注意,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重复率与论文的创新性和学生的科研能力之间关系,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和将评价方法简单化等问题.

1.3毕业论文创新性在质量评价中的权重较低

目前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主要在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答辩、诚信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评价内容较为全面;但对论文的科研价值、创新性权重的稀释作用明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分量明显不足.论文质量评价本身不应拘泥于平时表现和答辩过程的外在形式,而应与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培养等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为量化评价毕业论文质量的创新性,可参考“多元智能理论”,在评价体系中设计创新素质的量化评价指标[3-4],并尽量提高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在质量评价中所占的权重.

1.4分类评价存在不足

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根据研究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工程工业设计等类型.相同或相似类型论文的质量评价具有很好的可比性,而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则由于研究侧重点不同,其培养学生效果亦不同,两者之间的论文评价极易出现偏差.学校针对不同专业设计的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缺乏普适性,评价内容较为粗放,对专业特殊性的针对性不强,倘若专业内部能按研究类型进行分组评价,则评价效果更好,更能体现专业特色.另外,指导教师情况、学生现状、高校教学科研条件和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现状,均会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5].上述因素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论文质量与目标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2对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认识

一些学者认为,要构建良好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就应从毕业论文选题、过程、答辩到成绩评定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实行全程跟踪评定[6].有的学校将平时表现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成绩评价体系[7].毕业论文成绩评价是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是对学生4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考虑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探究精神、获取文献知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选题能力、技术分析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写作能力等.由此可见,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不能等同于论文成绩评价.由于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果存在多样性,很难制定专业性极强的统一标准,因此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存在困难.在制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时,应突出多层次指标和有精准明确内涵的专业性评价,要克服评价指标宽泛、以偏盖全、内涵不明确等缺陷,不能将“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做成“论文成绩评价”.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紧扣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从基础理论、应用设计等方面考量,制定出适用于本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3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

3.1定性评价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同行评审专家(或教师)对各项标准做出优、良、中、差的判定,根据对论文的整体印象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操作简便,但误差大、可靠性差.为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将权重引入指标体系,对评审专家的各项标准打分进行加权平均.这种评价方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定量方法,加权平均结果仍受评价专家主观思维的影响,评价体系尚不能准确反映论文的质量与水平.

3.2定量评价

为得到对论文质量的定量评价结果,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分析的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对所有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并对层次间指标进行排序,该评价方法具有客观、科学、可靠性强等特点[8-10].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模糊评价方法,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多层指标的模糊集合进行分析,属于模糊综合评价法[11].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有效地减少了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在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定量评价实践中广为应用.

4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肇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参考评分标准》,主要对论文成绩进行评价,包括评分标准、论水水平和答辩3部分.其中论文水平评价部分包括工作量、技术水平、研究成果、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结构与文字表达等内容.笔者基于该部分设计了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详见表1.此评价体系基于选题质量、科研素养、能力水平和成果水平设计了18个指标层指标,其中突出了论文的创新性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篇11

《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海洋教育,扩大海洋人才培养规模,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海洋人才资源总量翻一番,达到400万人,占海洋就业人员总量的35%”[1]。因此,未来10年海洋教育任重而道远。而在海洋人才之中,海洋生物类人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成分,在海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海洋生物学”课程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不断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海洋生物类人才。本文从“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的由来、发展、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改革的成效等三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及个人需要的海洋生物人才。

1 课程的由来、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是我校“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的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原名为“海洋生物学导论”,32个学时,两个学分。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思维及基本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作用,主要介绍海洋的基本特征,代表性海洋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海洋所特有的一些生态环境及特征,海洋生物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一些先进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海洋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及人类与海洋所应具有的关系,能够对如何进行海洋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本课程设置之初即为“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海洋生物学科的一些基本用语及词汇,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在介绍代表性海洋生物时,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是不能回避的重要海洋生物类别,而之后学生还会专门学习“贝类学”和“甲壳动物学”两门课程,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内容的交叉;同时前面的课程不能详细介绍后面两部分(贝类和甲壳动物)内容,而后两门课程又在知识学习的总体连贯性方面有所欠缺,学生学习时不能避免的是知识点的重复介绍,因此,该课程体系存在调整的必要。

2 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为此,在我校2010年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和修订中,我们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原来各自独立的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即: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学时也改为96,基本为三门课程学时数之和,增加了实验课程(70学时),同时继续坚持双语教学的主要授课方式;在授课教师方面,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课程的连贯性及专业特征,由原来的一位教师主讲改为三位教师共同主讲,三位教师各有其特点:其中一位教师对生物学尤其是海洋生物具有非常扎实的功底,能充分把握海洋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及研究热点等,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知识,可以作为整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的主讲教师;其余两位教师分别是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研究方面非常著名的学者,长期从事这两部分内容的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分别担任软体动物门和甲壳动物门的主讲工作,三位主讲教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材方面,由于经费所限,原来只能是影印了英文原版教材的部分内容发给学生,课程改革后,争取到了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建设的资助,购买了足够的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期间无偿借给学生使用,课程结束后再收回以备下一年级使用。课程改革后,在2012(2010级学生)和2013(2011级学生)两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也发现了一些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3 课程改革的成效、结果

(1)教材的适当选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由美国“McGraw-Hill Company”于2010年出版的“Marine Biology”,教材主编是Peter Castro和Michael E.Huber。教材更新很快,2005年是第五版,到2010年已经是该教材的第八版;该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极具可读性,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的编排方面注重由浅入深同时具有层次感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学习到了专业的海洋生物学知识,同时原版教材中大量的图、表等也降低了专业英文学习的难度。

(2)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双语教学历来的问题之一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比较难以保证,学生的评价也不太高。本课程在改革之后,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改善,各方面学生评价都高于学科点、学院及全校的平均值,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到:学生评价的平均成绩四年间一直稳步上升,从2009年的85.46分一直到2012年的94.11分,尤其是课程改革后的2012年,无论从平均成绩、学科点排名、学院排名还是学校排名都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实验课程在2012年首次开设学生评价就在学科点排名第一,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本课程改革的认同。

(3)学生对课程及专业的认可度大大增加。

通过本门课程的改革,学生不仅学到了更为清晰、系统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相关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的认可程度。在2007年专业开设之初,由于对本专业了解较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通过5年来的建设,尤其是课程方面的精心设计以及2011和2012年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和考研情况,生物科学(海洋生物)专业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专业之一。2012年我校实行生物大类招生,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合计招收132名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到2013年夏进行专业志愿填报时,有57名学生的第一志愿填报了生物科学(海洋生物)专业,远远大于拟招收的33人,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录取学生的成绩绩点也是全年级最高。

(4)毕业学生的就业与考研提升。

从2007年首次招生到2011年首届学生毕业,目前共有两届毕业的学生[2]。其中进一步深造比例(出国留学及国内读研)分别为23.1%和52.9%,从事本行业相关工作比例分别为26.2%和5.9%,进一步深造和从事行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在50%~60%之间,总体就业率均接近97%。

学生对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努力给与了极大地认同,我们也应该无愧于学生的选择和信任。未来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完善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建设,力争培养出更好地学生效力于国家和社会。

篇12

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2007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中的一组数据显示,有35.9%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如此高比例的学生学非所好,有些学生的专业应该算是热门的,但学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42.7%和60.3%,对所学专业有如此高比例的不认同,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学习倦怠现象,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所学专业能与兴趣爱好匹配,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满意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学生的心情愉悦,心理健康。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目前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2013级两个专业120名同学当中的87位同学做了关于专业认同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部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存在盲目性

调查结果显示,87人当中只有44人因为喜欢生物所以报考了生物专业,占50.6%。也就意味着,有43名同学、接近50%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兴趣而选择生物专业,只是在报考时凭借“顾名思义”的理解报考了生物专业,非常缺乏对专业的理解,具有盲目性,从众性。在44名喜欢生物专业的学生调查后,同样发现,他们有学习的兴趣,但是对专业的发展了解不多,对专业学习也不了解。因此,如何培养起具有盲目性、从众性学生的专业兴趣,如何培养好有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我们专业教育的研究重点。

(二)大一新生对专业学习存在盲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新生一入学对专业学习存在浓厚的兴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兴趣逐渐下降,甚至产生学业懈怠,对专业的迷茫情绪。在对于“你入学后感觉所学专业和你想象的一样吗”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有55人即63%的人认为和想象的不一样,仅有两人认为比想象的好。有许多学生反映,他们感觉大一的学习就是高中课程的延续。经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大一学生涉及到的都是基础理论课程,而基础理论课程又偏难,这让部分学生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对专业也不再感兴趣。与此同时,由于专业课程基本都设在大二以后,新生在课堂上基本接受不到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没机会接触本专业的专业老师,因此更加重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生疏和茫然。

(三)专业认同随年级增长而呈下降趋势

在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的专业认同随年级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大一学生一入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最高;大二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开始衰减;到了大三,虽然接触到的都是专业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了能毕业就行的消极想法。由此可见,从大一新生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众多高校都意识到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不同措施。北京农学院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是以新生入学教育为抓手,针对在专业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针对部分学生报考志愿的盲目性的问题,延长入学教育时间,用一年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强化新生对专业的认同

篇13

生物工程是指诸如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微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通过有机的交叉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一定复杂性并且涉及医药、食品以及轻工等领域的学科。有人将21世纪誉为“生物的世纪”,随着生物基础理论的不断突破,如何将其余生物工程实践相结合,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某些行为方式。生物工程技术如今也称为了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之一,但是现实中,生物工程相关的拔尖应用型技术人才匮乏非常严重,一方面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工程实践;但是企业员工具有非常完善的生产经验,但是理论知识比较匮乏。生物工程产业的市场空间与现有生物工程专业先关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生物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在此背景下,2010年6月,教育部就启动和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该计划就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有力的贯彻实施,也是两纲要在工程教育上的重点项目,国家也将其作为促使我国又工程教育大国转变为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措施。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强、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其中,扬州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获得了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探索、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为培养创新型生物工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模式。

一、当前我国生物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比较严重。生物工程专业属于工学领域,而生物科学属于理学;前者主要关注与生物科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生物科学的延伸;后者主要探索生物体内的科学问题,是整个生物产业大厦的根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能够充分考虑到二者的特点。但是现实情况是,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课的比例严重超过其实践环节的份额。学生大一学期除了应付诸如高等数学、马克思哲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以及有机化学等非专业性课程之外,根本不能接触到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微生物学、酶学等课程。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所选专业的兴趣以及好奇被严重的压制,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迷茫,最终会导致很多孩子的心理发生不良的反应。其次,及时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理论课的学习比例仍然过大,学生应对这类考试的方式就是“死记硬背”的应试心态,根本无法从最深处去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生物科学发展迅猛,甚至一年内就会产生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成果,但是很多时候教师的知识背景跟新不快,无法满足当今生物产业的需求,最终导致误人子弟。

2.实验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实践环节薄弱。生物工程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对工程环节的了解也非常深入的人才。这类人才的本质仍然以实践为主。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院校未能丰富实验环节内容,仍然以生物最基本的实验为主。虽然基础实验是根本,但是现实实践中,这类实验不能够为企业提供非常实用的技术建议。长期以往,企业会对所培养的学生失去信任。

3.生物工程专业教师匮乏。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院校都已经开设了生物工程专业,从表面来看,学校也都配置了相应的专业教师,但是这类教师的教育背景大多数是理科,工程背景很薄弱;即使某些老师工程背景比较雄厚,但是缺乏比较系统的生物科学的知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与我国先关专业的培育体系有很直接的关系。

4.实习基地匮乏,企业无法提供长期的实地培训。生物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进行的好坏,其实与学校企业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如果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正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那么势必会造成双赢的局面,企业的知名度进一步的扩大,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增强;但是显示情况下,企业一般会出于技术保密的考虑,只为学生提供见习参观的机会,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咱们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

为了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技术能力过硬以及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立足与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匮乏这一现实,契合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养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研究项目,其主要目标是面向教育系统培养理论雄厚、工程技术熟悉的教师队伍;面向企业界输送具有当今最新的生物科技知识,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技术人才。“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正式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该计划实施的主目的地主要是在保证学生有足够多的理论背景下,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设计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虽然,我国“生物工程卓越计划”起步晚,经验欠缺,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我们也相信在我们不断的摸索中肯定会开出立足本国国情的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势必会为我国迈向科技强国注入很强的能量。

三、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方案的探讨

该计划实施的关键就是做好“学校”与“企业”的良好衔接。因为学校是提供理论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如何做好二者的衔接关系到该计划是否得以有效的实施。

1.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总体框架。该计划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前者主要通过设置合理的专业,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教育,使得学生对于生物工程相关的理论课程有一定深入的理解,比如生物化学涵盖了几乎生物工程先关问题的所有理论基础,学生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后者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环节,各相关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以及所感兴趣的领域为学生设计合理的企业实践环节。

2.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机构设置。该计划的实施除了对学校和企业的分工进行明确之外,还应该设置一个部门,专门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调研以及对调研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汇总。但是机构设置会出现一个问题,学校和企业本身只是合作关系,因此为了更好的加强交流,需要在企业和学校内部均设置相应的部门,由这两个部门分别对学校和企业所承担的事物进行管理。

3.“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校内培训阶段。①“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学院的遴选,参与该计划的学员均是本专业排名在年级前10%~20%内的优秀学生,经过由学校以及企业组成的学员遴选委员会的面试最终入围该计划。此外,本计划的选拔完全是在充分透明的情况下进行,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自愿申请,并提交先关的证明,对通过专家初审的学生进行上榜公布,确定面试名单;最后学院以及企业组成的学员遴选委员会对入围学生进行面试,然后通过综合面试成绩对学员进行录取。②“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校内培训方案,本计划的基本模式就是“3+1”模式,即学员需要在校内完成3学年的课程学习。区别于其他学生的课程,该计划需要设置针对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③“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实践阶段,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的不同,需要参与培训的学员“先轮岗后定岗”。企业大多数实行“先轮岗后定岗”,期待学员通过这一阶段的了解,一方面对企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学员自己也能找到比较称心如意的岗位,只有学员本身对该岗位感到满意,他才能释放所有的能量,进而做出自身的贡献。

学员定岗后,将享受与“正式员工”相同的福利待遇,并且公司也会经常举行相应的活动,丰富员工工作外的时光,还能够增加部门间员工的交流,进而提高部门间配合的效率。此外,企业在为实习员工给予丰富的福利待遇之外,企业还应该发挥它的监督作用,定期为实习员工进行实践指导,为其配置“一带一”企业导师。该导师主要负责该计划内学员毕业课题的选题、开题以及课题的开展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