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身心健康素质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身心健康素质措施

篇1

1.1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要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并成为能够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必备条件。另外,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也是发掘大学生潜能的前提条件。身心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2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大学生身心素质包括个人的身体状态、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要以身心素质为中介,创新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身心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拥有健康的身体条件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1.3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驱使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身心健康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大学生以在身心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的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4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维护校园安定和谐氛围的需求

通过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利于同学、朋友、室友之间在身心健康方面的互助,既可对已有不健康身心的危害起到干预或减缓作用,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平和的性格特征,这对于安定和谐校园氛围的维护至关重要。

2、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内容要根据大学生所处的年级和大学生的现行身心健康状态来制定,大体包括以下方面:

2.1 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管理

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与管理是开展大学生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学生工作者容易忽视的内容。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具备自理能力,但他们身处异乡,容易忽视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监视和改善,因此,学生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开展身体健康教育和管理。

2.1.1 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因为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天长日久,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进入大学后不少学校对学生的作息时间要求不明确、不严格;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失去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形成了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学生工作者要通过制度约束或班级管理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增强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1.2 认真做好大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大学校园办学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再加上有些学校卫生保健措施不健全或不落实,卫生保健教育工作不及时和缺乏针对性,对一些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措施差,学生缺乏卫生保健及防病常识,在校园集体生活中不注意公共卫生及个人卫生等,以致使流感、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严重地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因此,认真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保证校园和谐稳定,学生正常上课的基础。学生工作者要在平时的健康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教育,营造干净舒适的宿舍环境。当发现学生中有传染病源时,要及时做好应对策略,阻断传染渠道,避免传染病的大范围爆发。

2.1.3 促进大学生自觉开展体育锻炼

向学生宣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身体锻炼方案,可通过体育教学专题讲座、电视电影、广播等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利用班级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监督,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利用余暇时间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文体活动。

2.1.4 帮助大学生了解急救知识并学会自我保护

要在日常教育中,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应对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方法,要通过学校医院和其他渠道对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避免发生不正当,预防爱滋病、性病及意外怀孕对身体的危害。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

2.2.1 对大学新生开展适应能力的心理咨询

篇2

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体,是保证健康人的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从而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而健康的身体,则取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科学证明,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保健措施之一,因此,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被认为是世界性的“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的核心,是“预防时代”的精髓。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要有一定的规律,一定的程序。比如,就一天而言,起床、吃饭、学习、工作、休息、运动、睡眠等都应该是有规律的安排,并按照规定时间、顺序进行。所以科学地安排好生活方式,对一个人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从以下说明。

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成功、喜悦和悲伤,而这些情绪体验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心理社会压力源所导致的。在众多的压力源中,与人更密切相关的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称为生活压力源。公认的生活压力源包括:生活中的重大改变,例如亲人亡故、患重病、失业、子女离家出走,或者恐怖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等。生活琐事,包括家用支出、工作职业、身心健康、时间分配、生活环境和生活保障等方面。

目前对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存在一种扩大化的倾向。比如,教师碰到自己的孩子要参加中考或高考,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因此某些指标偏常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能说是心理异常。

研究人的心理健康要有整体的思维方式,要从完整的人的发展角度来加以探讨。人的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或称为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这三方面的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其中,心理素质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情绪低落会影响身体健康,所谓“积忧成疾”就是这个道理;气量狭窄、整天怨天尤人、悲悲戚戚,会影响人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真可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强调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高尚的师德,否则,只可能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生活习惯是日常生活中某些习性由于不断重复而巩固下来,并成为自动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是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在人的生活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生活习惯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我国学者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是:心胸豁达,情绪乐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生活规律,善用闲暇;营养适当,防止肥胖;不吸烟、不酗酒;家庭和谐,适应环境;与人为善,自尊自重;爱好清洁,注意安全。

总之,凡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积极的;反之,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或不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习惯,就是消极的。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第一,遵守作息制度。“起居有常”是古今中外人之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古人所说的“慎起居”,就是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妥善安排好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保证每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规律和节奏,使身心两个方面都处于健康状态。从一些长寿老人的经验来看,要抗老延年,就必须制定并实施一套符合生理要求的科学作息制度,以保证及促进身心健康。

第二,做到劳逸结合。“劳”是劳作、劳动的总称,包括学习和工作,有人形容劳动是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维生素”,是因为劳动能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给人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机会,劳动有助于确立生活的意义,培养自强自立的信念,劳动能使人保持与现实环境和他人的接触,陶冶情操,培养勤劳奋斗等优良品质。因此,同学们要热爱劳动,养成善于劳动和乐于劳动的习惯。

“逸”是安闲、休息之意。休息是避免疲劳过度,恢复脑力和体力,维护身心健康的必要措施。“劳”和“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正常的人,既要劳动,又要休息,只有劳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第三,注重饮食卫生。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能源,饮食,是从食物中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主要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保证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因此,三餐适宜,定时定量;营养合理,食物多样;烹调科学,清洁卫生。

篇3

1.1调查对象给从事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的非现役人员发放问卷101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85.1%。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29岁;专科学历18人(20.9%),本科学历68人(79.1%)。

1.2内容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情况及身心健康状况。

1.3方法问卷全部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1周后收回,测评结果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

2.1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工作人员压力分析(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责任心、工作稳定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方面比例较高。

2.2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分析(表2)

3讨论

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工作人员感觉压力大,是由于护士相对较少,每批疗养员入院后有大量工作要做,而许多工作都是琐碎的事情,如更换床单、清扫床铺、送取标本等,经常加班加点。虽然工作做了很多但工资相对较低,更加重了护士的不良情绪。另外工作稳定性差,每年需与用人单位续签合同,没有安全感。非现役护理人员都是从地方院校招聘到军队工作的,报名时都对军队生活很向往,但由于不是军人,在各项待遇方面都与军队护士有较大的差别,从而产生心理落差,总觉得付出努力得不到相应的结果,产生极大压力。外出进修的机会也很少,总感觉前途渺茫。厌烦和重复工作也会对工作产生不满,双因素理论提倡工作扩大化和丰富化[1]。

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护理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是由于护理的都是军队的老首长、老干部及飞行人员,因此担心出错,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天长日久总感觉身心疲惫,特别是在有飞行人员的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每天面对的大多数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有时当面整理房间卫生又得不到理解,常常感到自卑。另外护理工作有大量的低头弯腰动作,所以患颈肩腰痛的较多。由于经常倒班生活不规律常出现胃口不好等症状。

4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超负荷工作。提高非现役护理人员的待遇及职业地位。多提供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激发她们的积极性。要定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等,帮助护理人员建立工作的最佳身心状态,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群体,切实关心和解决护士的实际生活困难[2]。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业余时间安排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从而放松压力。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外,还要学习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与进取不断增加工作中的满意度与成就感。经常与科室人员交流思想,获得大家的认可,树立自信心,营造舒心的环境,创建团结的集体,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二、影响学生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与分析

影响学生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生物致病的因素也有心理致病的因素;有个体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影响。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忽视了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在获得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大,传统的思想教育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基本上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度过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升学,学校的一切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升学这一中心。进入大学后,伴随知识的更新与竞争,追求学位与出国的思潮覆盖;很多学校挤掉了体育锻炼活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文体活动减少,导致体质下降。目前,部分学校学生受社会“主观为自我,客观为他人”思潮的影响,在思想上产生严重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的结果是过多地侵占了学生休息与活动时间,违背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规律,导致学生体质下降。

2.学校管理制度不合理使学生健康受到了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手段,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从课程设置、学校管理、作息制度等,都应考虑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需要。如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质锻炼制度;有计划地进行卫生健康教育等,如不重视,就会影响学生的体质发育和身心健康。

3.学生个体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学生步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思维形式的改变及同学关系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要比中学学习阶段大得多,思维与情绪往往波动较大。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既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条件,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有不利因素,如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发生了挫折;学习与生活上的不适应;恋爱中出现了问题,等等,不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心理疾病。加上大学生缺乏卫生保健知识与自我保健能力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抽烟、酗酒、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等不良卫生习惯,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体质下降。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预防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发生,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与心理效能。

三、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的措施

1.设立健康教育课程。

健康教育不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质增强,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当代大学生全面地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树立健康观,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评价范围,除了形态、机能和素质外,还应考虑到心理因素、精神状态,它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状况,这是评价大学生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学会用脑卫生,改进学习方法。

高等院校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贪多求全,门类太多;教材内容多而不精;教师不讲究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学习负担重,造成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大学生要学会用脑卫生,改进学习方法,戒除死记硬背,抓住授课中心,达到全面理解,科学支配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以便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3.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把教育卫生工作纳入高等学校教育的教学日程严格执行。经常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

4.开展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是提高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篇5

1.加强夏季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安全教育。

夏季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但是如果运动强度太大、运动量太大、运动时间太长、使学生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就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结果。比如最常见的中暑现象,就是因为人体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体内热量散发和排汗机能发生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等原因综合影响所导致的。因此很多学生因为害怕中暑而对室外体育课产生畏惧情绪,所以要加强夏季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中暑的原因、症状及预防中暑的卫生知识,消除他们的顾虑;其次如发现有学生中暑,迅速让其脱离炎热环境,并采取静卧、降温、少量饮水、冷敷、服人丹等措施,情况严重者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简单处理后,立即送医院诊治,总之,既要确保夏季体育课质量不打折扣,又要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1加强保健、安全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夏季天热,学生行为上难于组织和管理,烦躁的心理更是难于克服。首先,教师要利用室内课,让学生了解中暑的原因、症状、应急救护措施及预防中暑的卫生知识,消除他们的顾虑,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第一。夏季气温高,闷热难忍,一些学生贪图舒服,着装随意,因此,体育课上的着装问题尤为重要,必须严格要求,禁止学生脚穿凉鞋,女生穿裙子等不适合体育课着装现象的出现,提倡学生穿运动短裤,这样既方便活动又加快热量的散发,同时还能避免因着装导致运动不便所带来的跌伤、摔伤等意外事故。其次教师要积极克服高温困难,以饱满的情绪满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尽快克服散漫、懒惰心理,以轻松愉悦的状态进行学习。再次,要加强课堂常规与纪律教育,做到练习、活动讲秩序,杜绝自由散漫。

1.2引导学生体育课后合理饮水,防止肠胃痉挛。

炎热的天气加上体育课运动,会使人的体温升高,人体会由于出汗而丧失大量的水分、盐分,从而感到口干舌燥。下课后很多学生会涌向自来水管和商店,大量喝生水、喝冰镇水、吃雪糕以达到快速解渴、快速降体温的目的,但这样做肯定会损害其身体健康,因为运动后胃肠的温度较平时有所升高,如果立即吃冷饮或喝冷水,胃肠会因受到强烈的冷刺激会而导致痉挛,从而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另外,一次性大量饮水还会增加胃肠、心脏的负担。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运动后少量多次合理补充水分,提倡体育课前准备淡盐水或温开水,以便更有效地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盐分,维持身体的水盐代谢平衡。

1.3通过体育课形成合理限度的热适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在高温天气下上30~40分钟的体育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在一定时间高温环境的反复作用下,人体在一定限度内可产生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就是热适应,使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心血管机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热适应的形成可以有效防止中暑。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在夏季体育课中适量运动,形成合理限度的热适应,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课前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在高温下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做好身心准备,迎接高温天气的考验,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夏季体育课的内容安排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体现季节性。夏季学生容易疲劳,因此,我们要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运动量及强度的宏观调控上多花心思:或让学生轮流运动,轮流休息,或安排一些练习节奏比较慢的活动,或多上一些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排球、篮球、仰卧起坐、跳皮筋、技巧等;或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情节游戏,或在完成单元教学后,延伸拓展教材,设计综合类的趣味素质练习,总之,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短时间的高温挑战,合理适量运动,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1延伸拓展教材,设计综合类的趣味素质练习。

如在完成单双杠单元教学内容后,我们可以设计综合类的趣味练习,既延伸拓展教材内容,又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教材联系起来,有效激发、维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动力,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情绪高涨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尝试、积极创新,不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如在双杠单元教学后,可以设计以“双杠、跳绳、爬竿与软梯、肋木”为练习点,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主题的身体素质活动课(只规定活动路线,活动练习图略。)。教学目标为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合作与共享。课中,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通过每个练习点的方式不断创新、超越,如通过双杠练习点的方法有:跳上支撑摆动+分腿骑坐前进、双臂撑“走”双杠、走双杠、单人走单杠,助跑滑杠,金猴倒挂式、二人携手走单杠,同伴推运式等,如学生跳绳的花样也是很多的,如单人蝴蝶式翻转跳、三人八字跳,多人齐上齐下,多人依次上依次下、跳快绳,跳超慢绳……天仍然很热,学生却激情不减。

2.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安排一些练习节奏较慢及学生喜爱的内容。

安排学生轮流休息轮流参与的活动,如柔韧练习、乒乓球,排球、篮球、仰卧起坐、跳皮筋、技巧;或组织能够多组循环参与的体育游戏游戏,如能促进男女生互动的游戏、能提高学生灵敏反应的游戏、能消除人际隔膜,促进学生集体健康成长的游戏、能促进师生关系协调发展的游戏等。

2.3加强课堂调控,确保安全。

夏季体育课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运动强度,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运动强度及运动量。一旦发现学生过热或出现乏力等异常现象,就立即停止运动,稍加休息。教师一定要有爱心,不让学生太长时间地在阳光下停留,否则会灼伤学生的皮肤,使学生气喘、胸闷、头晕、动作不协调,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中暑,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双重伤害。

篇6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临床护士40名,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2.12岁,其中20~35岁19名,占47.5%,30~40岁12名,占30%,40岁以上8名,占22.5%。护龄1~30年,平均护龄16.25年。

方法:借鉴华西医科大学设计的护理工作压力调查表,结合我院特点,设计此次问卷调查表,调查前并且测试本量表其信度,随机抽取临床护士,采用科室走访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要求被调查者在15~20分钟内完成问卷的填写。本次共发放问卷42份,收回42份,其中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95.2%,

统计方法:问卷回收后采用百分比统计方法。计算各种压力源占被调查护理人员的百分比。寻找出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源。

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人员常见压力源调查,寻找出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源种类,同时评价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程度。此次压力源调查表,共设计了20项压力源,每项压力设计是或否两个判断标准,按此评判标准,计算出每项总人数及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详见表1。

从表1看出,我院护理人员中有56.5%的护理人员认为存在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压力及社会地位低下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工作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日夜不停地工作,生活不规律。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自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病人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这种长期高压状态下,当个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压力时,便出现了工作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不稳定、易激惹,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等,长期压力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容易生病、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出现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甚至产生疾病,这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护理质量。

护理中众多的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表现为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处理意见发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合作。尤其是护患冲突,它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护患双方的权益问题、健康和经济问题、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所以,在原则上护士即使遇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痛骂护士的病人,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作出精神妥协。护士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自己时,会感到地位低,人身安全感低,对工作满意度下降,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造成护士压力:护士在医院中地位较低,护士的付出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补偿,自身发展机会少。国民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不承认护士的价值。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甚至人格异常。学者们认为这种职业形象紊乱的心理压抑,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对策

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应对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护士面对职业压力时采取积极行动,可缓解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漠感,也可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加重身心耗竭,不利于身心健康。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环境和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做出的恒定的认知和行为性的努力。良好的应对方式能改变个体的主观认识,有提高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改善情绪等作用。当护士个体面对职业压力时,应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个人的应对能力,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应树立客观的职业观,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做现实性选择,不过分苛求自己和他人,以减少压力源。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护士是特殊职业,工作中必然有较大的压力,只有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护士的压力因素,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轻职业压力对护士身心的影响;应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以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付压力的能力,同时要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坚定信心,以提高心理耐受力,从容面对压力。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应对强度的关键:同样的压力对不同人产生的结果不相同。据调查不同职称和年龄的护士适应能力有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素质的优劣。主管护师平均年龄最大,护龄最长,其情绪稳定性、自律性及责任感的优良率亦最高,护师次之,护士更次之。这与年资低护士缺乏谦让容忍精神,易出现过激言语和行为,不能冷静面对各种冲突有关。她们应对方式简单、不恰当,不能有效地调动心理防卫机制,所以护士在工作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有计划的工作,谨慎处理人际关系,记住以往的教训,尽量不犯同样错误,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当护士有负面情绪,又无法排解时,应帮助她们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和寻求外在支持。如向家人、亲朋、好友倾诉,参加社交娱乐活动,以释放和调节情绪。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善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福利,提高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善工作环境,尤其是护理管理者要处处关心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工作,合理安排工作,及时了解护士的需求,给她们以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做护理的贴心人。

篇7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在内部环境,个人对此怀有良好的安全感,在外部环境,能够凭借社会认可的方式有效适应。在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就心理健康而言,尚未达到心理健康所设定的标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及完善的辨别能力,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处于个人人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而又特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心理认知逐步走向成熟,心理发育速度增快,开启了向幼稚迈向成熟的征程。在这一成长阶段,初中生极易出现矛盾的心理状态,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学生适当的辅导和帮助,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避免负面心理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开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涵盖了多方面内容,不单纯指心理引导,对于身体健康也具有积极作用。学生的人格在初中阶段初步形成,尚处于初始阶段,对于未来发展,拥有自身看法及见解,通过采取科学适宜的心理健康引导,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达不到相应标准,则可能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当今时代已迈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资讯呈爆炸性的增长态势,而信息资讯的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夹杂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信息要素。青少年缺乏良好的辨别及筛选能力,负面新闻或不良信息可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受学校教育的影响。纵观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相关体制尚不完善,与要求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尚存一定差距。不少学校将重点放在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并取得理想的升学率上,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引导上存在不足之处,容易导致初中生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三)受专业教师的影响。在践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若缺乏专业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引导,则难以取得力量的教育效果。若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将自身主观情绪和看法融入其中,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在本专业领域逐步深入,教学能力逐步增强,但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仍较为匮乏。

(四)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少初中生之所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原因便是家庭教育因素。部分家长事业繁忙,对学生缺乏关注,和孩子缺乏良好的沟通,使得学生未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容易孳生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受教育水平的影响,部分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效应对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信息,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长期处于这一环境下,会对学生思想认知及价值观念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鉴于这一实际情况,我国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督导职能,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室,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引导。

(二)科学调整学校管理方式。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场地,在校园内度过的时间相对较长。为此,学校要明确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职能,推进传统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改变以往片面关注分数的传统观念,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要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学校要注重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力度,并给予学生高品质的教育培训及实践指导,完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条件。

篇8

当前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思想正逐渐的发生着改变,人们原来越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一些职业人士除了追求基本的劳动报酬以外,更加看重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员工更加希望自己在企业工作不仅可以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人员快速流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因此,企业要想稳健、和谐的发展就必须意识到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尽可能的去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企业通过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怀和理解,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健发展。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中除了综合知识水平的竞争以外,还包括员工健康管理的竞争。身心健康是员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基础。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很多员工的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尤其是企业的销售部门,有的销售员为了完成个人任务不惜采取不道德的手段,这对于企业员工关系的维护和发展是不利的。企业通过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及时的发现员工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以防员工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由此,企业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又可以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要想员工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效用,就必须重视员工的健康管理。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经营型企业,员工都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能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员工自身的健康密不可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员工数量非常多,工作部门也多,使得企业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员工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工作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直接降低了企业的出勤率,从而企业的正常工作任务以及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降低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企业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使得员工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工作任务,推动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增长。

二、企业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的健康管理部门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要认识到员工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为此,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健康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健康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企业的健康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团体医疗保障服务、企业的医务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以及维护、促进员工的健康等。企业在开展医疗保障服务和医务管理工作时可以采取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措施,这样既保证员工获得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也给企业的健康管理减轻了负担。

(二)促进企业的全方位健康管理

篇9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的护士,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时候具备人文关怀非常重要。具备人文关怀的常规护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病患的病情和心理状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对病情的跟踪,使得患者对护士以及医院产生依赖感、安全感和满足感,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学理念,是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样本选取我院内分泌患者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

1.2方法:随机抽取30名患者作为参照组,另外30名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的是普通的护理模式,给予一定的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在进行内分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人文关怀。最后对比两组人员恢复状况的数据结果。

2研究组内分泌常规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研究组的护士在普通的护理之外,采取以下措施对患者提供人文关怀:

2.1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研究组的基础是基础护理的完善,只有基础护理工作做到位,才能谈及人文关怀,基础护理工作的完善是对患者最低程度的负责,是保障医疗安全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扎实的基础护理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形象,是促进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基础信任。在为研究组提供护理服务时,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历和治疗方案,随时跟踪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时进行口服药的用药指导,做到对患者及其家人负责,不断改善护理服务。

2.2以病人为中心,升级服务质量

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同时,研究组的护士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营造了温馨的病区环境。首先,护士保持研究组的病房干净整洁大方,在墙壁上贴有可以使患者放松的墙纸,根据病人的要求打造人性化的服务;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热情接待患者,微笑服务,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并尽力满足,出入病房保持步伐轻盈,随手关门,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等,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最后,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应对各种压力。临床护理护士一般直接与患者沟通,在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各种情况,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在工作中对患者拥有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

2.3优化整体护理,跟踪健康回访

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整体护理中体现,护士主动观察患者的各种需要,尊重关爱患者,基础护理和出院回访并重。研究组的护理在夯实基础护理、营造温馨病区环境的同时,对每位患者出院前听取患者住院期间意见和建议,增强病人在院外自护能力和保健意识,指导病人做定期复诊,注重并做到全面的人文关怀。患者在整体护理之中感受到的人文关怀越深,对护士工作和医院的满意程度就越高。人文关怀护理文化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好的驾驭整体护理,而且能够促进发展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逐渐形成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和谐氛围。

3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医院对60名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状况(如图1)和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做了调查。

组别

M

有明显改善

有一定改善

没有改善

参照组

30

18

11

1

研究组

30

12

10

8

表1: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的身心恢复状况(例)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情况无论是在明显效果、一定改善的还是没有效果的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改善情况。经过对患者的随访调查记录的统计,发现研究组的患者的满意人数是29例,满意度达到了99%,而参照组的患者的满意人数仅有22例,满意度仅达到73%。由以上的试验结果得出,对于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外,再辅以人文关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有很大的影响。

4讨论

在内分泌护理中,将人文护理融入到治疗过程中,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特点以及意义,并探讨分析了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一些重要的措施。

4.1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特点

在患者的内分泌护理工作中,人文护理对患者十分有益。人文护理的特点,在护理实践工作中有着具体的体现,人文护理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要关心患者的病情、缓和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耐心地为患者讲述患者要掌握的自理知识和预防疾病的知识。以尽快使患者能够摆脱病痛,尽快恢复健康,以真正地实现人文护理的工作职责。

4.2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意义

患者在感受到医护人员真诚的关怀后,更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并服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好转。还能够促使医护人员提高自身的人身素质和职业道德。患者满意度增加、医护人员敬业精神可嘉,这些使得医院的形象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4.3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一些举措

在内分泌护理应用中,融入人文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良好的环境能够为患者带来积极的影响,使患者的心情能够舒畅。还可以为患者讲述已康复患者的故事,给患者一些正面的激励,给患者打气,使他们提高自信心。

本试验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患者身心改善要优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的患者的满意度99%高于参照组的73%。

医护人员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加强,也为患者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文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整个护理工作良好实现的充分条件。因此医院要注重对医护人员定期地进行理论知识和规范操作实践的培训,以提高护士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需要对患者,给予更多的鼓励,使其拥有重获健康的信心。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文关怀在内分泌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真诚地为患者服务,提供相关的疾病教育指导以及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时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是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试验结果表明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护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给予患者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人文护理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篇10

职业危害的因素

心理因素:手术室护士既担负着技术工作又担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中存在着诸多超负荷因素,如长期接受意外伤害的危重患者及其死亡患者刺激;由于手术的需要导致生活不规律,工作负荷重,无法正常作息;有时还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以及手术医生的认可等。直接影响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生物因素:我国每年报告的450余万例法定传染病[1],其中大多数是经呼吸道和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的。

化学因素:长期暴露于微量挥发性的环境中,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2]。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化学消毒剂,如果不加任何防护长期大量接触这些化学剂可导致鼻炎、角膜炎、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关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3]。手术室是使用电力比较普遍的场所,电刀电切组织止血的同时释放的焦臭味对人刺激极大,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中会让人产生头晕、恶心等不适感。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是有杀伤或抑制作用的。

物理因素:①锐器伤害;②辐射伤;③噪声;④负重伤。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原因

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士的严重缺编、超负荷工作导致护士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增加了职业暴露伤害的可能性。化学性危害知识缺乏,教育培训不到位,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用具不到位,常规操作及应急处理不规范。

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保持身心健康:尽量创造和谐、舒适的工作氛围;注意工作姿势,避免身心疲劳;减少无效劳动;推行弹性工作制度,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尽可能的劳逸结合;培养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和随机能力。

争取人力、物力资源,科学工作流程,减少无效劳动:尽可能解决护士缺编状况,减轻护士紧张状态造成的工作负荷过重。加大护士安全工作环境的投入,改进医疗设备,完善防护用具。推广提前访视患者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准备手术用物,保证手术物品齐全,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护士无效劳动,是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有效途径。

提高护士职业素质,规范护理操作;合理使用各类锐利器械,预防锐器伤,熟练掌握锐器操作技术。

规范洗手,掌握戴手套指征及种类: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均应戴手套。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加强化疗药管理,规范操作:加强化疗药物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防护措施。稀释和配制化疗药时戴口罩、帽子,戴聚乙稀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割安瓿时使用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溶解药物时,溶媒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如果不慎将化疗药物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一次性注射器等废弃物,用后一律放置在专用双层红色袋内封闭处理。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

参考文献

篇11

由于女性生殖生理的特殊性,女性的一生要经历过青春期、怀孕期、产褥期以及哺乳期、更年期、老年期等一些特殊的生理期转变过程,但现在的很多女性都是注重外表,对妇科健康却不够关心。而婴幼儿的体质比较弱、抵抗力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和婴幼儿的身心健康状况乃是当今社会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体现出我国的全民身体素质情况、经济水平高低以及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

1 妇幼保健在护理社会学中的作用

首先,它是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是由每一个小家庭构成的,而家庭又体现出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孩子和妇女是一个家庭中的主要成员,也是整个社会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孩子和妇女的身体素质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标准;其次,它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体现,只有提高人口素质,才能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而要提高人口素质,就要做好妇幼保健工作,为妇女和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后,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奠定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要解决人口增长和生产资源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执行计划生育。只有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优生优育,才能为广大妇女和儿童改善环境,才能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我国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2 对妇幼保健带来影响的主要原因

2.1 经济因素的影响 世界上因为妊娠和分娩而发生死亡的妇女,几乎都是发生在医疗技术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受到经济条件限制,婴幼儿接受疫苗和保健的时间不及时,那么,由于婴幼儿缺少专业医护人员的养育教育,没有抵御外界感染的基本常识,对身心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2.2 教育因素的影响 农村妇女文化水平低,没有自我保健的意识,这是我国卫生保健最需要加强的地方。这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卫生保健以及两性健康的知识也在不断普及。而且人才竞争的激烈,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家庭的主要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无形中给儿童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孩子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注重全面素质的发展。

2.3 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国工业化不断发展,而带来的工业污染也日益严重,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污染的环境中,给孕妇、婴幼儿和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2.4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关系不和谐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给生理和心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妇女来说,家庭是她主要的精神支柱,是幸福的港湾,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是他们的避风港,孩子对家庭是否和谐和融洽反应特别强烈,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灵都会受到严重的创伤,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3 妇幼保健的护理社会方法

要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首先就要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让广大妇女获得独立、自强以及自信、自爱的人格魅力。在提高她们各方面素质的同时,要对她们加强卫生基础知识的宣传和身心健康的教育,要做好婚前检查和两性知识普及工作,对于哪些疾病有遗传史也要了解清楚,这才是做好妇幼保健的护理社会最有效的途径。

4 妇幼保健的护理社会学方法

4.1 安全的环境 一个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遗传因子因素和模传因子因素两个方面的因素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那么,在这里的模传因子因素一般是指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儿童的发育成长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在对儿童的教育中,要锻炼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与人打交道的外交能力,让他们具有社会观念,不但对外界环境具有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要具有对事物作出反应和判断的能力。

4.2 情感教育 人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情绪,它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要,情感和社会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儿童的情感发育和满足完全依靠于整个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关心,儿童情感教育的培养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3 充足的营养 一个人要维持生命和正常地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物质营养的供给。处在发育期的儿童,在平时生活习惯和饮食的搭配方面都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帮儿童选择容易消化又有营养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等,以免造成儿童肠胃功能发生紊乱,营养失去平衡。

4.4 劳动与运动 经过研究证明,在劳动中,手的锻炼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对大脑皮层产生良性刺激,促进大脑发育,甚至还能提高儿童的智力。由此,在儿童发育成长期,可以鼓励他们加强手指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5 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

这几年来我国相继在各个地方开展了儿童保健系统工作,对孩子的健康情况定期检查,尽量做到出现问题早发现,有问题及时得到治疗以及做好预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心理功能指标、儿童的形态指标、机体的抵抗力、适应能力以及儿童身体的灵活运动能力。

6 计划免疫

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要不断地和外界传染疾病作斗争。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就要有计划地做好预防免疫,这是防止疾病传染最直接的途径,它可以提高儿童免疫能力,从而对传染疾病进行控制和消灭,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073-01

引言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得到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校体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如何,明确这一点是关系到确定下一步工作的前提,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分析与研究。

1、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现状分析

据相关报道,目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在进步,但是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却在下降,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呈下降趋势,据调查,近40%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体虚、易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可以看出,如今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体状况不佳,造成这种状况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某些客观因素,如学校教学设施的限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的不明确等。现从以下两面进行概括。

在体育教学思想方面,仍然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掌握运动技能作为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课教学目标主要为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没有充分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和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无论教学指导思想还是教学目标,教师们都要时刻牢记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也是体育课的首要任务。

在体育课程安排方面,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一般还是以班级为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往往一个班级中,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热爱运动,有的学生不爱运动,他们在身体素质,体能方面,身心素质方面各部相同,统一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对此,我们可以实行按兴趣分班方式,这样更有利于积极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当今社会发展赋予体育更丰富的内涵,过去死板的体育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

1.2、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也取得了很多进步,教育工作呈现出生机活力,主流是好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相信在以后的努力中会慢慢得到解决。

首先,体育教学的内容还是单一,从小学到大学都相差无几,虽然最近几年很多高校引进了很多新的教学项目,但是在不发达的一些地区,他们的教学环境还相当恶劣,内容单一。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老师传授为主,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来学习体育课,而体育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形成喜爱运动,强身健体的习惯,提高身心素质等。其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比例很小,不足以让学生转变思想,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念,缺乏健康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在教学考评时,存在片面性。目前体育课考评主要是理论考试,体育项目考试,出勤率等方面,而且大部分学校的理论考试形同虚设,学生相互抄袭,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体育课的考评时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为了更好的确定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考评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表现情况,活动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来综合评价,而不能单纯的考试,这样将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总体说来,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理念已经转变了,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现在已经转变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的教育理念,部分高校针对学生的需求还建立了体育俱乐部,除了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体育课也增加了新的运动类型,像曲棍球,花样游泳等。从体育教育的发展看,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应该是积极主动参加的。教学改革发展成果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成功应用,主要发展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学生的要求,把学生放在主题地位。目前体育教学是发展方向是逐步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运动项目多样化,有趣化,这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不仅能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还掌握了体育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习惯。学生加强了健身意识,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发展自己,首先就要有一个好身体,这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目前在校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运动健身健美又有利于塑造体形,健美在高校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2) 教学目标多元化。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教学形式,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教学不表比较单一,现在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目标,不单单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和班级名字,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多元化教学目标,更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拼搏精神,荣誉感和积极健康的心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

(3) 体育教学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创新是发展远远不断的动力源泉,这也将是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体育内容创新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能力,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给学生留有创新空间,营造和谐创新氛围。

3、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是祖国未来发展快速的关键,目前高校体育的现状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但是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大胆创新,应以多目标性为指导方针,体育教学应该是向着增强学生体质,不断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方向发展。

篇13

1.思想道德方面。

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中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审美观念。例如中国武术,是有着重要道德和审美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它的整个文化背景体系中体现了惩恶扬善和锄强扶弱等的道德标尺,称之为武德。习武者的重要准则便是见义勇为、仁义正直的武林正气,表明了传统武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武术所具备的武德规范及其他各类传统体育活动所倡导的团结合作和公平竞争等原则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正确建立。

2.身体及心理素质方面。

人体的体力、精力、耐力等生命指标构成了人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被认为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为了人自身的健康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民族体育运动正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体能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则是指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的价值观所相统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现如今学生心理有可能因家庭的宠爱等原因导致一般存在着怕累怕苦,意志薄弱等意识。

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1.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

全国教学改革所实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推行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的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体育教学事业改革的发展。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打造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的民族体育教学与素质教学。

2.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更具有普适性。

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现代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结合地方和学生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成为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全方位人才,成为所需要的人才。

3.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功能性。

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都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有利条件,有的活动热闹有趣,愉悦身心和大众,比如荡秋千、丢花包等;有的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如踢毽、跳绳等;有的培养竞争能力,比如斗鸡、掰手腕等;有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比如踩高跷、扭扁担等;有的培养团体合作的集体主义,比如舞狮、拔河等。参与众多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

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教师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已经习惯于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在有些老师的眼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是存在于民间的娱乐游戏,不是一种规定的教学内容,虽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娱乐性较强,但引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和对学生产生益处仍存在一种疑虑。其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资质的建设。通过完善现代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结合来开展我国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相关部门应重视民族体育教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好教师资格的培训工作。另外,目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正式出版书籍很少,教师只能凭借自己掌握的教学内容,或是请教民间师傅,无法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因此导致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下降,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效果。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有些运动项目缺少运动器械,有些运动所用的器具笨重庞大,不是十分的规范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也没有专门的厂家进行系统性的生产,如果需要定做就会花费很多的费用,这让民族体育教学遇到了一大难题。

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1.身心及个性素质。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强身健体为宗旨的,所有项目都是以如何提高人的身心健康为主的,在塑造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价值,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统一。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和心智,进行身心的修养,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也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素质,掌握丰富的精神。个性素质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个性的形成与培养有很大的好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复杂的生活中有着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2.探究及合作素质。

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当代学生学习和探究,其中许多集体项目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精神,比如舞龙、舞狮、拔河等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应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人才,运用灵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传授传统体育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和运动,增强自身素质,从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系统。

3.加强教学化管理。

体育老师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整理资料,传授后同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加强教学化的管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引进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手段之一,更好地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流传下去,更好地让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可持续发展,真正将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活动传承下去,同时培养身心健康、道德品德高尚的年轻人。

作者:王理丞 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