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试述易经的哲学思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ZHAO Hu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wushu culture in light of the connotation of wushu. I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wushu and Confucian thoughts, traditional notion of unity of Human and Heaven and unity of spirit and form,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of constantly striving to better ourselves,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the spread of Chinese wushu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Keywords】 Chinese Wushu,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implication
1前言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的民族性是一切文化的共性,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不仅展示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也凝聚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武术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记,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同时,了解武术文化,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弘扬和传播中华武术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
2中华武术所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任何一个习武之人,习武都要从“道德”和“礼”“让”开始习起。中华武术,很早就有“礼”的要求,如两人在切磋武技之前要先行拳礼,同行之间见面拱手行拳,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些拳礼一直沿用至今,并形成了独立的武术伦理理念――武德。礼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来,为历代王朝所推崇,也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作为儒家的鼻祖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礼”又是“仁”的必要表现形式。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是从人的本质上强化人固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属性,而“礼”则是从实践上规范人的天性,明确人应具备对社会负责的理性。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武德中的第五戒规就是让弟子“勇而有礼”。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武术的武德观念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这一观念。以“仁义”为核心思想的武德观念充分体现了武术文化的忠恕之道。传统的“礼让”、“不为人先”、“虚静安墨”、“谦谦君子”等说法,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武术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儒家和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宣扬人类具有天赋的、符合封建伦理的道德观念,把“中庸”作为人的行为标准。中庸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人的行为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正如太极拳推手中所说的不偏不倚,把重心控制于气中,气沉丹田,发力时,既不能太嫩(不及),也不能太老(过分),要适可而止。“嫩”了发出的力太小,不足以给对手强有力的打击,达不到预期效果,而用力老的话,使得发出的力不容易收回,还容易使自己失去重心,从而不能迅速有效地收回来以防守对方的进攻,造成空当,使对手有机可乘。
孔子在《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意思是说,大学做学问的要旨,在于发扬固有的美德,革新自己身上的旧习,以求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正如少林拳风格所要求的那样,达到“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之境界,而这种所谓的曲又直,直又曲,曲不曲,直不直的境界,有谁能够真正地做到最好呢?古今天下,恐怕无人敢称最好,这就是“在止于善”,也是武术的境界,同时,更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给你一个“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境界,让你天天去练习,天天进步,每天都感觉距“境界”近了,以致从不厌烦,但又永远达不到“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始至终都在进步,提高再提高,这就是一种武术的信仰,民族的追求。
儒家的“仁义”“礼”的道德、“中庸”思想和其“在止于善”以及“尊师重道”的精神都深深地贯穿于中华武术的道德理念和崇高境界,以武术为载体表现出来,也使得中华武术带有儒学思想的气息,源远流长。
3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天的关系上,孟子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认为“天”的道德属性就包含在“人性”之中,天的法则根源于人间道德,天德寓于人心,提出一条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天地者,生之本”成为中国人思想和文化的共识。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指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和谐统一,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拳意述真》中说:“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间相结合”。太极拳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无极桩进入人与自然和而为一得“天极”状态,以“体道”“悟道”为目的。传统内家拳把人体作为一个小天地,外家宇宙作为一个大天地,练拳的最高境界是把人体这个小天地融入宇宙这个大天地之中。形意拳的练习分为五步功夫: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和道,以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为目标。大成拳的起步功夫是三年站桩,在各种桩中体会身与心、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无形无象之最佳和谐状态为终极,进而任其变化,纯属自然。
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发展,只有着眼现实,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丰厚土壤中,将“武德”和个体的小“德”同群体乃至国家社会的大“德”相融合,才能确立起传统文化之根基,才能与传统文化协调统一,共享繁荣。事事讲求整体和全局的把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维持自然界的平衡,彻底体悟天人合一。
4形神兼备,身心一体的形神统一观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体现了中华武术内外兼修的特点,即讲究形体规范,又讲究精神气质,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它要求外在的手、眼、身法、步法与内外的心神、意志、活动及气息运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形与神、内在与外在是分不开的。如太极拳主张身形合修,注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要求“心意诚于忠,肢体形于外”,外在的形与内在的意高度统一;长拳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少林拳则强调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讲究“修身养性”,强调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现在武术文化的内外兼修上。道教是唯一植根于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可谓中国文化的亲生儿,它也强调形神兼修。道教的基本主张就是形神兼备,与道合真。“道”是其世界观的最高境界。中华武术所要求的,只有内练与外练相统一,才能达到形神共养,形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强体健身的目的,这种形神统一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形神统一观。
5反者道之动与阴阳学说辩证法思想
道家“反者道之动”理论,说的是任何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到一定程度后会向其反面发展的规律,即所谓的物极必反。这一原理也形成了中国武术技击理论的重要原则――以弱胜强。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反映,即老子说的“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而杨澄甫说太极拳“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王家岳说太极拳“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刚强”等理论,也都是运用了事物转化的规律,反映了道家学派的辩证思想。
《周易》堪称我国古典哲学的典型,其阴阳学说,包含的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中华武术的劲力动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对劲力的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中“无柔以至刚,无刚以至柔”,没有纯钢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依存而又互相对立的。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柔中带刚,以柔克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以刚健勇猛著称的少林拳、南拳、八极拳等外家拳,则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武术技击中的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提倡攻与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攻中带守,守中有攻,攻能转化为防,防能转化为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最积极的进攻就是最有效的防守,最有效的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这都蕴含了传统的阴阳辩证法思想。
体现在武术演练风格上的动静变化观,贯穿于武术的整个思想之中,在当今武术套路演练中,要求“动要有韵,静要有势”,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在静止的定势动作中,要含有伺机待发的进攻意向,在疾猛的活动之势中,要激荡奔腾中有稳定感。“静以制动,动以制静”,也隐含着朴素的阴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6自强不息的武术之魂、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