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小学智慧教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践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在继续教育中培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以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教学实践智慧形成的“基础”不实。教学实践智慧形成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然而,从目前看,表现为教师教育的课程门类少,实践训练的时间短。教师教育课程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学时少,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 学时(每周3 学时) ,少的只有36 学时(每周2 学时),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未来的教师具备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而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视的。如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 课时) 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过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及实施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学实践智慧形成的“引领”偏差。教学实践智慧形成的“引领”是教师入职培训。入职培训是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因此许多国家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把关很严,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从我国目前的培训看: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而且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提高作用不大。
3.教学实践智慧形成的“催化”不力。学校是教师教学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场所,对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因为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是在具体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的。学校的政策导向、帮扶措施、激励手段和学校文化等,是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外部原因。经常性的课堂行动研究让教师采取自省的计划、实施、观察和再思考这一螺旋循环方式,运用设计、行动、观察、反思、再设计、再实施、再观察和反思的程序,利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然而现在许多学校教师业务学习,共性的要求多,结合教师具体的实际情况的少,结合学科的研究少,分析课堂情境的更少。许多学校专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不多,忽视课堂行动研究,教师对自己的“课堂问题”不确定,因而也没有改进的策略和方法。
4.教学实践智慧形成的“动力”缺乏。教学实践智慧形成的“动力”是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教师的主体意识是建立在教师的自我认识、职业认同程度、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基础上的综合反映,它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导向、激励、规划、维持、调节与监督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稳定性,教师可以“一劳永逸”;由于教师被当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其个人需要和专业发展受到漠视,许多青年教师开始工作就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工具意识,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愿望和动力;由于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成就感不高;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或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不多,没有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等,因而表现为专业发展动机和信心不足,专业发展意识比较薄弱。由于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根本谈不上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
二、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培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对策
1.确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的继续教育观念。教师的继续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教师教育的主导潮流,成为一切教师职业者的必然选择。教师继续教育不应以取得学历、学位或晋升为主要目的。教师职业标准要求教师既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什么和怎么教,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对学生负责的品质,成为开发学生智慧、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导师。中小学继续教育应以此为基准,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而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特性的提升,是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赫伯斯特在总结美国师范教育发展历史时认为:“我们已经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一味追求公共教育中教师地位的专业化,而忽视了培养我们课堂教师教学实践的专业化。现在需要的是把两者协调起来,使我们的教师像真正的专业人员一样发挥作用。”很显然,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了。
2.变革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课程体系,形成教师课堂管理技巧。目前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任务的,主要是培训实施单位的学科专家和课程研究人员。整个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基本上是遵循着自上而下的思路展开的。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是被排斥在课程开发过程之外的。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很难保证能够满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理论课程偏多,不实在、不实用。而参加继续教育的在职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他们迫切需要能够对其实践给予切实指导的理论知识,如果能够恰当地利用他们的经验,并且将培训过程中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合理搭配,有机结合,将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并没有在该问题上做出突破。很多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和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明显地成为“两张皮”。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尤其注重培养教师的课堂管理技巧,能为教师形成教学实践智慧打好基础。如在英国,教学法课有“教学材料的准备”、“教科书的使用”、“教学材料的使用”、“教案的制订”、“评价方法”、“小队教学”、“低能儿童教学”、“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的管理和组织”、“黑板的利用”、“视听教具的利用”等,教学技能课有“学校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学生个别差异的成因与因材施教”、“学习环境”、“表达技巧”等,这反映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趋势。
3.改革“讲课―听课―考试”的培训模式,加强交流与反思。现在的教学基本上是“讲课―听课―考试”,受训教师顺利通过了课程考试, 便认为是完成了继续教育的任务,把短暂的面授学习作为获取学历的唯一途径。在这种“唯学历化”的追求中, 在学历提高的表面现象之下, 掩盖了学力不足的事实。
尼利(A.M.Needy)1986年对新教师备课时的认知进行了训练,结果发现受过训练的教师在教学上优于未训练的教师。这表明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是可教的。教师经常进行交流,观摩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起研讨、分析,学习、研究专家教师驾驭专业知识、有效教学监控、调动学习积极性以及良好的教育机智等的本领,这样可大大缩短教学的适应期,从而加快教学成长的进程,促进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形成教学实践智慧的过程是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其中,核心因素是教师自身。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必须满腔热情和充满激情地关爱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发展与进步,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每一个方面。这样就会培养起自己对所从事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厚情感,就能深深地领悟教学活动的本质内涵,并把这种领悟逐步转化为责任感、工作热情和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就能形成一种自尊、自信和较为强烈的主体意识,促使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追求。
参考文献:
篇2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前提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教师从三尺讲台走进学生,从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身份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助者和促进者;智慧的教师有能力迅速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学习不是授受知识技能的个人活动,而是个体参与知识技能所联结的共同体的实践,是文化共同体的开成与个体成长相辅相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原本就是“学习共同体”,需要彼此共同承担促进双方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责任。师生关系平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会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间、生生间的现时演练,这种演练体现出师生间交往互动、共同进步的热情与热诚。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即在这演练过程中,得以不断地展示和积淀。
教学规律的总结积累——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生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机地机灵处理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和偶然事件,这种随机行为实际上就是教师展示出来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化解窘镜,能解决意外难题,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面对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课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并不说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是随机的、是没有规律可循的。相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记录且细细体会自己所遭遇过的每一次处理不可预知的教学事件的经历,日积月累,教师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的,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越注意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积累,越能很好地在课堂中体现教学智慧,比如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规律、教学与发展辩正统一规律的掌握。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存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离开了智力因素的辅佐,非智力因素就不可能存在,而智力因素的开发,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与发展是相互促进,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同时也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知识与技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比如,教师预先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可以说明其很重视对学生们智力因素如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就某一论点畅所欲言,说明其有意地对学生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鼓励大家从实际出发,大胆设计,勇于创新。
课堂情境的建构——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平台
课堂情境是师生从事课堂教学活动时所必需的教学背景,课堂情境的建构是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环境,它可以充分表现为师生间教与学的状态、情感与情绪交流的方式,以便师生达成共识。良好融洽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为师生之间在知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互动活跃的课堂情境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合作学习方式,它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顺利进行的场所,也是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外部条件,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教学智慧的自主发展。
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展示其教学智慧,同时,课堂教学情境的建构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师生共同构筑教学情境,使课堂迭起,师生彼此引领成长。比如,在讲授《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文中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真实地融入于文中情境;接着,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认知情况和当时的教学状况,倡导大家进行相关的辩论,这说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课堂信息,并加之利用,寻找新的顺应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构建教学情境,无疑为自身教学智慧的生成筑就了平台。教师从中体会了成就感,收获了幸福感,会激励教师更加富有热情和激情地进行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懂得智慧性地教学,他们会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宜的课堂情境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才会灵性地进行学习;而教师也会从中收获启发和教育,其教学智慧的价值追求也自然而然地实现于课堂实践中。
综上,充满教师教学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也就是说,智慧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在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指导认识,关注课堂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这都是教师教学智慧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彰显。
参考文献:
篇3
一、加强日常管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抓考勤。我认为考勤是一把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尺子。所以对这项工作我特别认真,也特别小心。扣不扣钱,发不发奖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干工作的人心理平衡。如果哪位老师有事,哪怕是半小时我都有记录。其次,抓德育。特别注重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和班级周评工作,利用周一升旗进行上周工作总结和本周工作部署,得到引领学校教学工作的目的。另外,利用倡议书、演讲赛、征文赛、书画赛、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其三,抓教学。一是查早读和作业检查评比,二是查课堂,向40分钟要效率是课堂教学永远的目标。三是查两操,上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让师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其四,抓安全。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确保学生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保障。因此,我强调教师到校首先要抓好学生晨检工作,做好学生安全教育,护送学生上下学,对以上几项日常管理工作我常抓不懈,细致入微,并身体力行!
二、探索集体备课,营造学习和研究的氛围
我们在去年推广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集体备课实效。今年,学区对集体备课制度进一步完善,对集体备课提出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并探讨集体备课循环使用。要求各备课组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交流。发挥群体优势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真正实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资源共享,达到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落实常规督导,指导作业备课
我们制定了《学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常规考评细则》,要求教师备课要深;教学要活;作业要精;辅导要细;考核要严。备课要求搞好深入探讨和交流;上课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形式生动活泼,用好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努力创设高效课堂;作业要求教师精心地科学设计,控制好作业量;辅导要求有针对性,面向少数,鼓励建立学生互助组;考试要有效地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搞好检测和分析反馈工作。常规督导,是在学校检查的基础上,学区再以教研组检查,比如集体备课,各年级业务组根据集体备课中每个教师的主备情况、按时交流、建议修改情况以及集体备课使用、课后反思情况将本年级教师的集体备课得分排序。
四、走进新课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在去年请教研室专家深入课堂指导教学的基础上,今年实行走出去学习。一是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牛广田教授题为《走进新课程的再思考》讲座,以及三节妙趣横生现身说法的示范课。二是组织各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到山东杜郎口、焦作永威中学学习。三是年11.5—11.7我区派出20多名教师到市剧院观摩了市优质课。通过外出学习,使广大教师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教学业务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同时,每次外出学习,都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写一份心得体会,上一节汇报课,在学校学区进行了交流。
五、开展大练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为落实市教体局开展的“研读新课标,创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岗位大练兵活动。首先,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了新课标、《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中小学课程导论》、《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方法艺术》的必备书籍,又从新华书店购买了20余种教育理论专著,供教师学习。其次,组织开展了教育技能竞赛,通过“四互”活动,即“互帮、互学、互听、互评”活动,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整体不断提高。
篇4
一、在教育变革中增长变革者的智慧
我们经常听到来自理论层和各级管理层的各种抱怨,“一线教师的素质”往往成为问题的焦点,好像学校改革推行不力、进展不利,主要根源或决定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师。这种抱怨反映出对教育改革的焦虑,可以理解,但我们决不能把问题责任转嫁、推卸给一线教师。无论以什么方式、什么身份或者以什么心态参与改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任何时代的变革都不是首先有了“合格”的变革者才开始的。在变革过程中,研究者和管理者可能是变革的始作俑者、推动者,可能对变革表现出更多的主动、关注、热情和责任感、使命感,或者多拥有些可在教师面前炫耀的“先见”或“先进理论”,但这些却不见得是什么变革智慧,因此也不能构成对教师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或指责抱怨的资本。
为什么要变革,从哪些方面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学校在变革过程中可承担和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进行教育变革必须解决的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想变革和正在变革当中的群体和个人未必都能清楚,因为没有相当广阔的思想视野和深刻的思维品质,很难把握和体会在时代的背景、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和学校教育自身的条件中,何为教育发展的应然与可能,即使是很“专业的”研究者或管理者也很难把握。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却可以随着变革的深入,逐步渗透到理论者和实践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之中,也就是说,只要置身于变革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因变革的推动和进展而产生个体的适应性心理、观念和行为变化,并可能促进个体变革智慧的内在生长。这种智慧获得的途径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定是产生于变革之中或与变革紧密相关的。以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例,“主体的人”、“个性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创新的人”、“主动发展的人”以及“独立而合作的人”,是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中的主体词汇,也是很多其他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同处国际化、信息化、高度消费化以及生活方式多样化背景之中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出现类似的教育追求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相同大背景下具体民族差异决定的不同教育发展需求,大家却未必能一下子认识到。在日本,由于城市化和家庭孤立化现象日益严重,人们对人与人之间有联系的、具有生活情趣的社区生活产生渴望,并借此重新审视教育的内容、方法、制度和政策,寄希望借助“个性原则”来实现新的生活理想。在我国,社会的转型为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急剧变化的复杂社会环境突显了人的自我选择意识与能力,“主动发展的新人”、“个性健全的人”、“独立创新的人”等成为对教育新的期待。这些新理想和新期待,都首先出现在少数研究者的理论话语中,而后成为理论话语系统的主体词汇,进而渗透到实践话语之中,并或多或少地通过实践者的观念和行为实现着它的“实践形态”。一种观念从个别意识到普遍认同再转化成实践要几经反复和曲折,这个过程足以见证个人认识和能力的肤浅和单薄,也足以摧毁任何个人对自己变革智慧的夸张想象。
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变革中认识变革并在变革中增长相应的智慧;任何和变革有关联的人,无论是从事研究的、管理的还是实践的,都是变革的成果或产物而不单纯是前提性条件。所以,对那种想当然的自我陶醉和责任转嫁,都需加以冷处理。在以往的变革思维中,教师一般被作为最后的责任承担者,而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充当了最后的执行者,是理论者和管理者描绘出蓝图指令他们来操作而已,在变革设计和谋划过程中,他们被“分离”出来。变革谋划和实施的“分段”,造成任何一方都不能透析变革的全局和复杂过程,而只能得到些局部的零星的见识。认识到这一点,参与变革的任何一方,就可以认真检讨自己认识中的过度自负,或者不恰当的过度自卑,努力给予自己和他者以恰如其分的理性认识。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目前所要做的是真正抛开偏见重新认识我们的教师。其实,只要真正贴近和走进实践,就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在课程开发、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潜在的或者迸发的创造性的变革智慧,而这些智慧大多既不是先进理论者可给予的,也不是高明管理者能传授的。已变得普遍的班干部竞选制度以及后来的演进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把“竞选”作为民主参与的一个手段和途径,通过“竞选”打破教师单方面指定班干部和班干部终身制的局面,在改革初期,在促进师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方面发挥了有力作用,但随着认识的深入,“班干部岗位”从狭隘意义上的班主任帮手性质,逐步被看作是一个锻炼学生管理班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公共资源,一种不为某些学生所专有的、人人都有机会和权利分享的资源,“竞选”作为实现“民主”的一个常规性程序,其局限性就暴露出来并被意识到:“岗位”是有限的,“民主”并不能扩大参与面。此时,师生表现出非凡的制度创造才能,如建设两个或三个班委会;对班级事务分类实行“工作组”制;从功能和形式上扩展岗位类型等,通过广泛参与来营造竞争对比,学习合作的氛围,同时还保证了学校中各种民主制度和形式独有的“教育性”,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实践创造。有这种智慧性创造投入的教育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变大。
二、借鉴过程中警惕制度、方法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漏洞
把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汇聚在教育之中,并思考和定位置身于时代和社会之中的教育的应为与可为,可以避免就教育而论教育的狭隘思路,为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和坐标所向提供基本条件;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变革教育的措施一样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成效与意义的体现。日本近几十年来教育变革的得失可供我们借鉴。
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理想,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向产生“欺侮现象”、“校内暴力”等教育病理的中央集权制的“划一的平等主义式教育和竞争性”宣战,着手放宽各种规章制度,“宽松”和“个性”成为教育变革的指导思想和变革目标。学校变革中体现“宽松自由”原则的直接措施是增加课余时间和减少课程内容,如实行双休日制,课程内容与50年代比,削减近50%等。在班级组织、纪律和教育方法上也有相应的宽松改变,如上课不讲纪律,教师管教不管学;几乎没有家庭作业;班级里没有“班长”或其他“班干部”,只有一些纯粹服务性的“委员会”;还实施一种“平行教育法”,即在教课时不论有没有能力,学生成绩都要一样;在运动会上或其他的比赛中不设一等奖,只设参与奖,只要参加了这项活动,就都可得奖,以避免落后的学生被别人看不起。学校为学生提供各项咨询活动,对因为被欺侮而惧怕上学、拒绝上学的孩子,允许转校、转班或让他们到学校的保健室自习,以脱离欺侮者等。
应该说,日本学校的各种改革措施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确实有效,但同时也暴露出回避问题实质和转嫁问题责任的倾向。作为医治“欺侮”等教育问题的处方,实行周五日制和削减教学内容的目的是想把孩子还给家庭和社区,让孩子生活得轻松和自由,以减轻心理压力进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从理论上可这样推测,降低学校在青少年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那么与学校有关的各种病理现象就会减少。但显而易见,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赶出学校之外,把责任推向社会和家庭。周五日制推行者所设想的学校以外是“健康的家庭和社区”,但事实上,学校以外的地方更可能是“私塾”和“闹市”。“‘工作狂’的工作中心主义、公司中心主义和‘学校教育依存症’、‘学校教育肥大症’以及激烈的考试竞争,使得学校生活变得没有放松的余地。”学校病理不是升学压力、管理主义、学校生活与时代生活不一致等单方面造成的,而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所以单纯靠压缩学校时间、教育选择自由化等,解决不了教育问题,同时还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学校采取的一些如咨询、指导和加强监护的措施,也多是在防、堵上做文章,不能触及产生问题的根本。
“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日本靠移植、“拿来”成功地解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促进了社会政治生活的转型,也希望通过“拿来”的方式变革教育。日本的三次教育改革,都以欧美国家教育为范型,尤其是从第二次改革开始,在变革的制度和方法上全部仿照美国模式。但制度和方法很难孤立地评价出好坏,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并在运行过程中才能准确认识和判断其价值。制度与文化处于相互构成的关系状态,美国的民主制度诞生于它的文化并依赖这种文化,并与之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在具体制度和方法的借鉴过程中,日本所缺少的可能正是对自己社会文化特性以及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深度反思。
日本和美国在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日本社会以均质性、划一性著称,差异被当作异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日元不断升值,许多企业纷纷到国外投资,而随父母到国外生活和学习的孩子一旦回国后,就首先成为被压制的对象。因为他们将国外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带回,“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所以,日本从表面看是一个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善于学习的国家,但它的成功大体上集中在技术和制度层面,至于更深层的文化心理,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有排斥倾向。虽然,第三次教育改革以自由、民主、平等和个人等思想为内容,但事实上,日本人所信奉的个人、平等和自由等观念,却都是很“日本特色”的。日本的“个性观”,与其说是“个人主义”的,不如说是“关系主义”的,因为不论孩子还是成人,都是集团或关系中的“个人”,个人的地位、价值是以所属集团的社会地位来衡量的。“与众不同”就应被排挤、受侮辱,而且是“耻有应得”。这与欧美对个人主义的看法有不同的性质;即使美国人现在也强调在“关系”中认识个人,但其对特殊性的态度向来是欣赏和包容的。
此外在日本的文化传统中,“身份制”和“等级制”是相互关联并沉淀为潜意识的文化基因。“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各尽其责”是他们理解的和谐秩序。给了你名分,也就意味着给了你这个名分下的社会地位,或者受尊重,或者受排斥,也都是“各得其所”。所以,理解日本人的平等、自由、个人等观念,必须放在他们的“身份”和“秩序”的文化背景中,否则,就容易和西方的平等、自由和个人观念等同。日本人用日本文化改造了西方的企业制度,但在民主自由的制度里面流动的却是自己的划一、等级色彩很重的文化血液,这种被改造的或“日本化”的企业制度在成人世界里可以顺利运转(但也可能表现出另一种类型的问题),但在儿童世界里,在学校生活中,却会出现儿童化的问题,即一方面是划一、等级和排斥异己的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是民主的制度和学生现实生活的无组织和无政府状态,也即在制度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漏洞,在这个漏洞中,会自行产生一种依靠自然法则(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处理群体关系的方式,欺侮现象就是一种表现。
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制度给个性、自由留出余地,但个性和自由却没有自然而然地“结果”。日本人倾向于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归于旧制度的“疲劳”,但事实上“打不起精神”来的不光是划一的集权制度,还包括美国式的新的“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正是民主制度诱发和加剧了欺侮现象、班级崩溃等问题的程度。在日本,也有人认识到自由、平等、个性等观念是班级崩溃的真正土壤,认为那种把各种教育病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看作是学校内部的东西,尤其是制度的东西,并把制度的变革与学校自由化、教育个性化直接从表面上联系在一起,是不恰当、不明智的。对日本来说,缺少的或许并不是单纯的制度性变革,而是缩小文化与制度之间漏洞的人为努力;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在新的社会结构上,重建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的价值观念,才是文化建设的真义。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增强,文化交流深入,“制度热”在中国也暗暗升温。在教育中,引进制度的热情也一度异常高涨,但我们同样需要思考我们是否具备产生这些制度和保证这些制度运行的文化土壤。从文化特性和变革思维方式上看,此时的我们和日本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匹配,单纯的制度挺进不是没有可能,但却不会行得太远,类似日本的新的制度性问题也会在所难免;其实当前已有很多的制度疲惫现象和文化漏洞需要我们进行大量亡羊补牢的工作。“本来民主”和“为了民主”说明了文化根底的不同,民主制度运行于民主文化中可能是一种如鱼得水的自然状态,但脱离开它的文化母体,则可能导致无政府主义。
三、追求和实现教育变革的本土文化意义
教育变革赖以自足和骄傲的文化目标,还不在于致力于填补“借鉴”和民族文化之间的漏洞。这涉及如何认识学校变革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学校变革的文化使命以及如何寻找完成文化使命的途径方式等问题;而且,也不仅仅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其中还涵盖对民族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文化变革的思想方法等。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全面转型期,全面转型,就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变革的同步性及相互作用性,就意味着社会各个领域都要为实现社会全面转型而变革自身同时也为整体变革做出“分内之贡献”。教育变革,一方面要依据社会文化的推动实现自身的转变,另一方面,又不能等到社会文化转型成功之后,再考虑自身的变革;教育同样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文化改造和文化创新的多重使命。对于社会文化和学校变革的相互生成性,“新基础教育”有着自己相对全面的理解:教育提升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意识的态度和作用,以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培养新的一代和改造成年一代的双重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过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双重改造,包括观念、内容、组织、活动及教育的行为方式的全面改造;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新文化的创造,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精神建构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新学校文化;学校新文化的建设并非要求对历史和现实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是应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按培养新人的要求,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使文化活化、动态化和面向未来。
教育的文化使命并不是理论的奢望和虚幻,因为文化作为生存方式,不是静止的、凝固的“遗产”,而是活动、策略和变迁着的,它就渗透于人们日常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所以,文化的改造就意味着是对现实中人的观念行为的改造,改造教育中人的观念行为,也就触及和走到了实现教育文化使命的基本途径上。
教师和学生习惯于“执行”已经被安排好的什么,教师完全依赖于教科书教学、课堂上演出的是一幕幕事先编排好的“教案剧”,即使在教育变革中,教师也要求给“操作模式”,不仅被别人而且被自己降为按照固定流程和程序进行操作的“操作工”;班级中,学生“干部”和“群众”层级分化,班干部天经地义地成为教师管理的帮手,行使“小警察”、“情报员”和教师“代言人”的角色和职权,作为“精英”包办所有的班级事情,一般来说是“终身制”,不发生严重错误不会“下岗”,而其他学生则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即使是班干部,也会认为“锻炼的机会”是教师给的;等等。学校中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依赖顺从和整个的社会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学校班级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也有很强的同构和同质性。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更容易理解学校变革和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关系,也更容易理解学校通过变革来实现自身的文化使命,是可以在日常性工作中、通过改变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切实进行的。
在师生心目中,对于班干部标准有以下几种认识类型:
(1)成绩和能力型:学习好,有能力。
(2)特长型:某些方面领先一步(如智多星、火车头、水中鱼)。
(3)态度和品质型:肯为同学服务,工作认真;说到做到;对自己要求高。
(4)资源型:把各种岗位看作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力和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的锻炼自己的资源。
对这些认识进行过程性的分析,我们发现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在改革初期,前两项认识占绝对多数,后来中心逐渐后移,目前,第三类型成为普遍认识,第四类型开始增多。在一些学校中,班干部的推举标准已经发生变化,即不再从能力,而是从“工作认真;热心助人;说到做到;对自己要求高”等方面对班干部提出要求。当然,虽然推举班干部时我们不再“唯能力”论,但在班干部上任之后,不仅要从能力和态度方面要求,而且还要有意识地从态度和能力方面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干部岗位的教育价值和作为一个公共教育资源的意义。与此相关的是对干部轮换制的认识变化,在实施干部轮换制的初期,各种阻力比较大,“做得好好的,为什么给撤下了”?思想上很难想通,心理上也很难接受。现在,班干部被轮换下来感到“很光荣,因为可以带新干部”,还有人认为“可以到新的岗位上或挑战新的有难度的工作,更多地锻炼自己”。有的班干部会主动提出让少数能力差、或没有当过班干部、或担任过的岗位难度较小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以培养能力、锻炼胆量。而且,这种认识还辐射到家庭、社会。干部轮换制实行初期,最大的阻力其实来自家长,当家长也接受了“资源意识”后,“干部轮换制”的阻力自然消失。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变革和人的变革、教育中文化的变革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变革,其相通性和一致性是内在的,而不是人为强扭的。
当然,追求和实现教育变革的本土文化意义,不仅是指对本土文化的改造或者对传统文化的宏扬,它体现的其实是对待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态度、立场或者是在教育变革中必须秉承的文化信念,即“中国教育与中国本土文化是相互缠绕相互锁定又彼此构成和彼此催育的,只有在民族文化土壤中扎稳根基,才有可能摆脱外来教育和文化对我们的强力牵引和拔根式的撼动,实现民族性意义上的自主发展”。
注释:
[1][日]藤田英典著,张琼华、许敏译:《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页、89页、88页。
[2][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41页。
[3]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参考》, 1996年第5期。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
篇5
下面,谈谈这次培训中讲得好、有收获的方面。首先,说一说姚源和老师的培训。
8月2日上午,我们在31205教室听了三穗一小姚源和老师的《小学语文阅读习作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姚老师的讲座比想象中好,实在、具体、清晰、易懂,内容丰富而有条理,结合和贴近我们的教学工作实际,就好像是针对我们工作中的难题而专门进行的指导一样,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姚老师所讲的都是他在自己平时做课题时总结整理出来的经验和案例,是他自己工作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得,内容真实具体,讲解过程思路清晰,事例丰富,表达有序,理论与案例结合很好,语言顿挫得当,让我们听来清楚明白,深受触动。
姚老师跟我们一样本来是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在他讲来他读书时语文并不好,是几科中最不好的一科,但是工作后却因为机缘一直教语文,到后来的现在做出这样的成绩,达到这样的效果和高度,是因为他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付出比我们多得多的辛劳与汗水,甚至达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姚老师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内容详实,比较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课题的完整框架,到他结束讲座大家还意犹未尽,有的老师说还想听他再讲讲别的案例。我从他的讲座大致了解了一个课题的框架结构,可惜时间短,他讲座的前两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解读》和《目前阅读与习作教学模式》没有讲解,相信如果经过他的解读,也会给我们以启迪。他讲座的第三个方面《阅读习作教学模式的探究》给了我们不少思考。
他这个教学模式应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课题形式了,在此之前问题的提出是因为他在自己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遇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看似顺水推舟地做了几个课题,然后一步步积累经验,走上熟途。他研究这个课题的策略就有十四种之多:大声读给孩子听;给家长的一封信;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和发表;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展示的舞台;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片段描写,提高写作能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仿说仿写训练;同文阅读;读写结合;办小报。方式方法之多之全,无不体现了一个老师的有心和用心。其实,这些方法我们也可以用,甚至其实有的方法我们也在用,只是远没有姚老师用得那么好那么系统,我们也懒得动脑动手去思考那些联系、整理那些那些资料,我们过的是得过且过、任其自然的日子,所以看到别人能够这样做出成就,真的是内心里很佩服。
姚源和老师对这个教学模式的解读用了几个典型的案例来向我们展示。如《一张照片》这个看图作文的案例。这个作文相信我们大多数老师都上过,它确实不好上,就那么一张图片,怎么引导怎么讲解都显得空泛抽象,学生也难以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更难以写出真实深刻的感受。而姚老师的方法独特有效之处就在于他善于使用阅读材料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类作文的写法,并能通过他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学生把这种写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当然这除了授课者本身要有扎实的功底之外,还要很有心,愿意为这个事情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准备别的图片,寻找合适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情况想好授课策略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对于那么用心有心的人来说,似乎又是顺理成章手到拈来的,这种境界让我们自叹弗如。
又如姚老师的《写活动场景——拔河》这个案例的展示。我们教过高年级的老师知道,写活动场景是学生习作的又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抓不住场景的重点,也写不出场景的热烈,表达上也经常是没有好的条理,这其实是跟我们的指导方法欠佳有关的。姚老师依然是运用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抓典型、品细节,引导学生了解“通过一个点的精彩来感受全场的精彩”这种方法,然后在“情景再现、观察图片”时,指导学生抓住三类人物的特点和表现来体现整个拔河场景的热烈,之后指导学生写提纲、写片段,然后在全班评议习作,最后总结全课。这样的习作指导,不光是框架结构独特完整,细节引导也很到位,在这样的精心指导之下,相信听课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写出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长期的这种指导和熏陶,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姚老师的一个讲座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拨动了我们的那根懒惰之弦,当然是因为他的讲座如此贴合实际,让我们听得如沐甘露又时时反省。每个人的能力和所长不一样也有限,也许我们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跟上姚老师的步伐,做出他那样的成绩,但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真的可以再勤奋一点、再努力一点,遇到问题多动脑子去想对策、想方法,本着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忘掉对得失利益的计较,对教育事业多一份执着与热爱,相信我们也能够解决一些习作教学以及其他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从而在工作中少一点困惑,多一点成就。这是与大家共勉。
另外,在这次的培训中,凯里四小的周琴校长的讲座也是力度铿锵,头头是道,每一条理论跟一个事例结合,讲来语重心长,言意恳切。
周琴校长是凯里四小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凯里四小的教学名师大多出自她的的殷切指导,她应该是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看问题高度很高、精力充沛智慧过人的老师。她的讲座是《小学课堂教学艺术》,这样的标题会有很多现成的理论,似乎我们也听过看过一些,没有新意。但是周琴校长的解读却让我们觉得值得一听,而且听得进去,心中暗暗赞同,点头称道。周琴校长的讲解分五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课堂形象艺术,这个方面以前是不大听人提及的。她说教师的课堂形象要大方、得体、儒雅、庄重,但也要有色彩,不死板、不老化。她说的这些我很认同,也从其他礼仪书上看到过这些说法,我觉得自己多年来也是这样的着装风格。作为老师,有一定的职业形象,那么着装就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大方得体、庄重优雅,讲究色彩搭配但不花哨招摇,装饰品不能繁杂过多,头发要整洁利落,体态要自然大方、讲究形体美,目光表情自然柔和,有亲和力而不失威信。
篇6
一、手腕、手臂、双脚站立放松与紧张的关系
1、手腕的放松。双手的动作在合唱指挥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指挥手段。因为手的动作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和富于表现各种情感的,能够给人以真实、细致和直接的感受,因此指挥的手势及动作漂亮,则会给人以非常好的视觉享受。在进行指挥的过程中,指挥动作主要是运用手腕与小臂运动,从细节上划分起来手腕、手掌、手指、小臂、肘部、大臂、肩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主要起主导作用的是手掌。但在指挥过程中只要是举起手来,无论手的动作是在动作中还是不在动作中,手的姿势都应使手背略高于手腕,以支持手掌及手背。在指挥过程中手型应该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姿势,指挥时手型的状态应 呈弧形 , 各手指自然弯曲的程度,与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的状态几乎相同,在进行合唱指挥基本姿势的练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每个手指的关节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表现形式上 , 手的语言是相当丰富的,食指稍微突出而五指稍微分开,可使指挥的动作相对放松,这种指挥动作多用于情感较为抒情的合唱作品。如: 四年级音乐课本湘版教材《西风的话 》,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童声合唱曲。该曲为四四拍 . 歌词以整齐的句式,优美的语言,通过第一人称“我”(西风)与“你们”(小朋友)的对话,表现了一年中四季的变化,暗喻时间在飞逝,告诉小朋友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和生活。旋律优美动听, 在指挥这个 作品 时应注意将音乐放在手掌的中心,用这个手掌心的点来带动手的指挥状态,使音乐能在手上流动。2、手臂的放松。指挥时两手挥动的方向多为上下、左右挥动,因为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因此手臂在向下挥动时不宜过于用力,应保持松弛状态自然下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状态与效果。当手臂在很松弛的状态下进行击拍动作时,会感觉到到达 “ 拍点 ” 后双手会自然地反弹回来,不是非常用力反而会出现一个好的效果。在学习指挥的过程中,指挥动作的放松有助于指挥动作的灵活多样,也可以得到指挥动作的线条美,更可以做持久的指挥动作而感觉不到累。但在指挥动作中的放松是指不要僵硬,而并非绝对放松,因此作为一名指挥者在指挥的过程中应是集中而有理智的,思想上始终不能松劲。手臂的放松与紧张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肩部的放松与紧张状态而造成的。在指挥动作中肩部如果不放松而又抬得过高,势必会影响手腕、手掌的放松,在视觉效果上则给人以极不雅观和不稳定之感。3、双脚站立的放松。双脚站立的姿势不宜用 “ 立正 ” 或者 “ 八字 ” 的姿势站立,这样很容易使身体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工作,最好的姿势应是两脚稍为分开一些,同时一脚稍微往前一些一脚稍微往后一些,这样两脚可以平均用力,也能使身体非常放松,无论站多长时间排练,双脚都不会感到非常疲劳,同时也会很好地完成指挥动作。
二、“拍点”击拍时的准确性
合唱指挥动作要想达到准确、放松、美观大方的状态,首先应掌握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养成在每一次击拍时都要击拍在 “ 拍点 ” 上的习惯和技巧,因为音乐在进行过程中每一拍都是从 “ 拍点 ” 开始,这就要求合唱指挥在音乐开始时就能很准确地将这一点做出来;其次要能很松弛地完成 “ 拍点 ” 击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手腕关节的运用自始至终要保持手掌略微朝上、手心向下的手形状,要在击拍过程中能够感觉到手腕关节不支持时,手腕下坠,立刻再反射弹回来的感觉,这个下坠与反射弹回来的瞬间即是 “ 拍点 ” 完成的过程。音乐在表现过程中每一拍的击拍点都是从强到弱的一个循环过程, 所以 在练习 “ 拍点 ” 击拍过程中要养成自始至终每一拍的拍子都要从 “ 拍点 ” 开始 , 而不是从开始击拍时的起点开始 的习惯 。在起拍的瞬间要根据作品所给出的速度力求 “ 拍点 ” 到位,图式清晰准确,只有这样音乐才能在进行过程中准确无误而又严格按作品所给出的速度来进行的。准确地表现 “ 拍点 ” ,首先是在于手腕关节的运用,手掌要注意平放、手心略微向上,手腕关节要支持才能准确地表现这一动作。
篇7
在成长的过程中,钱穆遇到了好学的父兄,更遇到了睿智的师长。仅在小学阶段,钱穆就幸运地遇见了多位学识渊博、富有个性的好老师。
在钱穆上小学的无锡荡口镇果育小学,有一位音乐教师华倩朔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在当时绝对算是一位“型男”,诙谐风趣,平易近人,擅长诗词、书法与绘画,其所编音乐教科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畅销全国十多载。书中歌词,都是其原创。在学校,他除了教音乐外,还兼上语文课。一次题为《鹬蚌相争》的作文,十岁的钱穆写了四百多字,并以“鹬不啄蚌,蚌亦不钳鹬。故罪在鹬,而不在蚌”作结语。华老师阅之,大为欣赏,不仅将钱穆之作当成范文供全班同学观摩,还进行精彩的点评。除此之外,他还让钱穆跳升一级,奖励他一本《史》,这进一步激发了钱穆的史学兴趣。
顾子重先生是钱穆四年级时的国文教师,好读历史、地理,讲课生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下午四时放学后,常有一些同学围在他身边,问这问那。一天,有同学看到顾老师正在读《水浒传》,便不解地问,何以这本闲书也印得这么漂亮?顾老师反问道,你们为何认为它是一本闲书呢?学生告诉他,有一位刚跳级的钱穆,熟读“三国”“水浒”,每天上课前,大家都围着他,听他讲故事。有同学把十一岁的钱穆叫来,顾老师问了钱穆几个问题后,对他说:读《水浒传》,只看大字,不看小字,所知还有限。钱穆听之大惊,何以老师知道其没有读小字?回家后他一字不漏地重读《水浒传》,才知道书中小字是清初大才子金圣叹的批注,钱穆读之不忍释手。他把全书反反复复看了六七遍。
钱穆先生还深情回忆了自己求学经历中一位对其影响甚大的童伯章先生。童先生理学和“六艺”的功底极为深厚,平时非常严肃,同学以“道先生”称之。但一上讲台,他便成为一位表情丰富、演技高超的“演员”。一次,童先生讲《史记・刺客列传》,当童先生讲完所学内容之后,课堂仍有空余时间,他便让学生自读背诵,如有疑问可以提出来。钱穆思考之后提出,“图穷而匕首见”一语不甚明了,童先生却挟起一卷大地图,在讲台上缓慢展开:图穷,赫然果有一小刀,师取掷之,远达课堂对面一端之墙上,刀锋直入,不落地,师遂绕讲台速走,效追秦王状。钱穆回忆说:“他的课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钱穆在荡口镇果育小学度过了小学阶段的美好岁月,遇见的这一位位学养丰厚的老师,“皆于旧学有深厚基础,于新学能接受融会。”聪慧的钱穆在这里得到许多老师的青睐和激励,收益颇丰。只是像果育这样荟萃众多优秀老师的小学已很难寻觅了,“今欲在一乡村再求如此一所学校,恐渺茫不可复得矣”。这些老先生们的学识和风度,给予钱穆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滋养。
注重“快乐教学”的魅力教师
走上杏坛的钱穆,第一份工作是在离家不远的三兼小学任教。虽然年轻,但博采众家名师之长的钱穆,教学艺术很快便达到了创造性的层次,他寓教于乐,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他讲课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教学效果极佳。听他的课,学生在获得知识之余,更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钱穆能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实施快乐教育,用丰富多彩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钱穆带领全班同学,携带铅笔、稿纸,来到郊外一园林,园林中有近百棵古松。钱穆先让大家坐一树下,静观四周环境景色,并将其写下。写罢,大家再围坐在一起,各自陈述自己的作文后,根据实际景象互相讨论:“何处有人忽略了,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经过一番七嘴八舌的品头论足,钱穆告诉同学们:“有一景大家都没有注意,听见头上风声否,这风声同我们平时所听见的风声有什么不同?”静听完毕,钱穆说:“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声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学生们苦思写出后,又一起交流成果,钱穆加以点评,定其高低得失。夕阳西下时,大家意犹未尽地打道回府。
从此之后,同学们都乐意写作文,盼望上作文课。为避免学生作文时言不由衷或无话可说,钱穆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经常开展情境教学,下笔前让学生观雨或带学生参观附近的名胜古迹、桥梁寺庙等;另一方面则追求作文课的“生活化”,给学生的作文题目十分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每一次作文结束后,他都要求同学们讨论观摩,取长补短。在语言的运用上,他要求同学们“语从心中吐出,而又如在目前”。不仅“吾手写吾心”,而且形象生动,使所描述的对象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钱穆的快乐教育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进步极快。仅半年时间,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短的有两三百字以上,长的有七八百字,且皆文字通畅,条理明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钱穆抛弃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金科玉律,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每一个求知者都能体会到求知的快乐,不视作文为畏途。正是这种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同学都怀有极高的学习兴致。反应稍慢的同学在钱穆的不断鼓励下,也走出了厌倦学习、恐惧学习、拒绝学习的恶性循环,进而变得热爱学习。钱穆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如此科学创新的教学思想,实在让今天的教师敬佩不已。
概括起来说,钱穆的教学智慧是:注重学生参与,实施快乐教育,教学方式丰富多彩。
篇8
中职机械制图课是工科类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后续各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中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基本的绘图技能,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国家技术标准有关制图标准规定相关知识(绘图过程),具有一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的能力(识图过程)。近年来,本人一直担任中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工作,现谈谈教授中职机械制图课的一些体会。
一、做好示范教学
中职机械制图课的实践性很强,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科学生将来的专业水准,因此,培养学生专业精准的绘图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的一些绘图习惯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风格、态度的影响。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独特有效的教学智慧做好示范,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开始学习几何作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三角板、图板、圆规、分规、直尺等的正确用法,了解其注意事项,掌握使用要领:一副三角板有45度60度两种三角板,配合着使用可以画出15度的倍角来,也可用两个三角板画出垂直线和平行线;分规是用来等分线段和在尺子上量取尺寸的工具,使用时两个针尖要保持对齐;圆规是用来画圆或圆弧的。钢针分为台阶状(支撑尖)和锥状(普通尖),画圆时应当用台阶状的,以免针尖插入图板过深。圆规的铅芯应当用比画直线的铅芯软一号的。磨成矩形的用来画粗实线,锥状的用来画细实线。画圆时匀速前进并向运动方向稍微倾斜可以减少画圆阻力……如此等等,教师都要认真地、分步地给予示范教学,边演示边讲解边强调要领。
二、理论联系实践
中职机械制图课应该以识图为主、识图和绘图能力相结合为培养目标。学生要能识读一定复杂程度的图样,并将图样内容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实现图样所要求的技术指标,这就要求授课时应该要将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贯穿其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偏重知识的传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适用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以“学中练、练中学”为特点的“任务驱动、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目标考核”等教学方法,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能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
三、善用多种教学媒介
篇9
二、多媒体教学是学好这门课的保证
现代教学设备,可使教师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图、声、文并茂特点,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生动化,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比如,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等,能更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制图课中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在讲解剖面图时,就可能利用多媒体,多角度演示机件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使学生很轻松地看懂这个机件的构造,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原理、读图方法、做图及机械零件的结构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加强对学生进行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训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践表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使学生能用较少的时间掌握较多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无法比拟的,学生能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项目教学法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中职学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些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还要具有岗位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动手能力,并能将技术意图转化为物质实体,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代技术型企业的产品换代时间短、周期快,项目生产是现代企业的主旋律,使得技术人员除了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有积极参与项目生产的理念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形成项目制作的综合能力。同时,在理论性教学中也更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实现实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篇10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中职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特点,几年来数学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
一、注重初中与中职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中职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顺利进入中职数学园地。
初中与中职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如:空间几何教学联想回顾平面几何知识,可以将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关于“垂直”、“平行”的概念相对比,通过分析它们的异同,加深学生对空间几何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为学习其它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灵活使用中职教学教材,针对不同专业制定数学大纲
随着职教的发展,职教教材率先进行改革,采用新体系,引进新符号、新内容。它对传统内容进行了精选,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增补,尽可能地考虑了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然而由于职业中等专业门类的多样化,现行教材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1)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时间上脱节;(2)有些专业必须用的数学知识恰好是中职数学教材的删减内容。针对这些特点,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制定了不同专业的数学大纲,使调整数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如: 1、对机械类专业、广告设计专业,学习了“集合”后,就可以上“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一些专业删去的内容,但对这两个专业来说是最基本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识图制图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2、电子类专业,应把“三角函数”“复数”等内容适当提前。特别是三角函数内容中,函数y=A sin(ωx φ)的图像(其他专业删去的内容)要作为重点讲解。这种函数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物体简谐振动时,位移y与时间x的关系,交流电中电流强度y与时间x 之间的关系等,都有可以用这种形式的函数表示。这样才能做到与专业课很好的衔接。3、对计算机专业,可以补充“逻辑代数”有关知识,如二进制等知识,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模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类比法等到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这个内容时,首先学习推导S(α-β)的方法,接着指出,由“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不数的相反数”,公式S(α-β)=S(α+ (-β))化归为S(α+β)推导,由Cosα=Sin(π/2 -α)式c(α-β)也可以化归为S(α+β)的推导。由此可知:这部分的公式全是由公式S(α+β)通过化归的方法推导出来。这样学生不但容易掌握知识,而且深刻理解化归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注意教学中的层次化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学基础差异也较大,若在教学中对学生发出同一号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因此在教学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教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1、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力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功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了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因材施教。2、在授课过程中高有“难、中、易”层次的问题,提问时,基础题鼓励差生作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对差等学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中等题中等生作答,优生补充完善,教师作出评价后,让差生再回答;难题让学生思考,再让优生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已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达到相互推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在授课时,从中,差生都能接受入手,采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如:在讲“等差数列”时,前25分钟把全班分为三组,对基础好的学生实施自学,对中等学生实施自学指导法,对差生实施讲解法,后20分钟教师集中解答疑难,这样三级学生都有能达到各自学习的目标。3、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对于全班布置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中下层学生会做课本例题和练习上的基本类型的题目,优等生除做课本题目外,还可以加做练习册和老师特编的思考题。也可以就一个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如在学习了如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后,设计了下面一组作业:第一组(好):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x)]=4x-9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第二组(中):已知一次函数y=kx b,当x=1时,y=-3当x=3时,y=5,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第三组(差):已知一次函数y=kx 1,当x=5时,y=3求k的值。在教学中实施层次化教学,能够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时既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实用的数学知识”,又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针对“中职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学生底子薄”的特点,又要注意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适当降低理论,调整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领会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重新构建数学体系,同时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运用智慧教学,必然对小学数学教师素质提出高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对于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着全方位角度的观察及了解,才能针对学生的特性来有效设计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可以随着教学的开展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智慧贯穿于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之中。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学综合能力、课堂调控能力、教材内容分析能力、自我反思能力,都会影响到智慧教学在课堂的成效。教师要根据智慧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做水平方面的评估,使得教学目标可以随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及应对,使得学生在智慧教学中真正学有所得。
智慧教学不仅仅体现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经验而沉淀的智慧实践,体现的是教师教育素质的综合表现。具体可体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合理开展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教学技能及辅助教学手段,促进课堂师生的互动交流;第二阶段,教师可以运用智慧去机智应对课堂教学的突发状况,使得教学目标可以良好达成预期效果;第三阶段,教师可以运用自身魅力,使得教学课堂因教学智慧而精彩,使得学生愿意在课堂中自主探索、自主感悟。
1.2帮助小学生认识数学规律
小学生阶段正是脑力发展的起初阶段,对于抽象知识较为接受困难,理解能力也需要从旁引导。而数学是属于有规律、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果想引导学生学好数学,利于日后数学思维的拓展及学业的长远发展,应用智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就具有现实性的教学意义。智慧教学可以方便教师根据学生自有基础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可以使得深奥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调动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提升课堂间的师生互动,增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从教学中摸索出数学规律,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2小学数学课堂中智慧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运用智慧教学可以更好地达成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控,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教学中真正学有所得,关系到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显得至关重要。即使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营造多角度的思想空间,促使学生随着教师所引导的问题去探索、去争论、去思考,但问题的探究方向都不会偏离教学内容,都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来进行开展。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才能促使学生思想探索的方向不偏离,使得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思考活动,增强对教学问题的求知,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智慧教学得以运用,学生可以从中受到教学启发并得到学习的满足。设计教学目标包含教师对材料组织设计、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内容选择、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管理等等方面。
2.2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避免机械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问题式教学模式引导课堂。首先,教师要避免集体询问,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询问。由于小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集体询问无法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水平有所了解,将学生分为一般基础、良好基础、优异基础阶段,鼓励每个阶段的学生针对教学目标思考,鼓励一般、基础、优异阶段的某个学生来逐步提问,使得每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可以达到同步,使得全体学生可以跟随教学问题来探索。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来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的认知水平,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及留白时间。
其次,要避免琐碎性问题,要针对合理地提问。问题式教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合理性,才能引导学生分清问题主次,并围绕教学重难点来思索问题,教师适当给予学生问题留白时间与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发挥主观思维能动性,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比如在加法数学的教学中,“78+56+22=?”教师不需要提问太多,只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加数的规律,鼓励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来运算,探讨快速运算的方案。这样学生思考的能力得以提升,并自主调动思维去探索问题,增强学生数学方面的思维及创新意识,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展。
2.3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篇12
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提高职业教师自身的素质已显得十分迫切。它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甚至兴衰。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我的体会就是育人·先育己。
1.高尚的师德
高尚的师德,首先表现在敬业精神上,一位教师只有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获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精神动力。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感情的桥梁,会使学生乐意接近老师,愿意接近老师的教育。现在职业教学校的学生,大都是考不上高中或是家庭困难的农村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往往需要花费教师更大的心血,付出极大的耐心,需要恩威并重。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教育好学生。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叫张佳男的男孩,刚刚上初二就因父亲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又长期找不到工作,家庭困难来到职业中专想学一技之长。由于年龄小,上课也不听讲,对老师的批评也不放在心上。几次找他谈话也不奏效。一天间操的时候,天很冷,小佳彬的耳朵都冻红了,因为没戴帽子,我用双手捂住他的小耳朵的时候,问他:“没戴帽子呢”?他说:“没有”。第二天,我把儿子戴过的一个滑雪帽拿给他,他戴上了,什么也没说,只是用眼睛看了我一会。几天过去了,张佳男上课不闹了,不仅自己认真听课,周围的人上课说话他都能制止。。一天,我的手上沾了点儿红墨水,他以为是流血了,就把一张小小的纸巾递给我说:“老师,擦一下吧,你手指出血了”。这一举动,使我非常感动,“和风换的细雨”多好的孩子呀,只要你真心对待他,他就一定会把你当成知心朋友的。。这也增强了我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和力量。
高尚的师德,还突出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教师的品行具有表率作用,教师应时时注意以身示教,为人师表。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正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
我在中信一班当班主任的时候,正赶上庆祝2009年元旦,班级要开联欢会,大多数学生纷纷倡议大家自己解决费用,我也和同学们一样,当我把钱交到班长手里的时候,同学们教表示老师不用了,有我们大家呢。我说:“这是应该的,我是班级一员吗?”运动会前班级练团体操,正当大家操练的时候,下起了小雨,我一动不动地站在雨里,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每个动作,这时一个学生把雨伞递给了我。我接过雨伞,轻轻地放在地上,一直坚持到练习结束。大家围在我的周围,这个说:“老师,衣服湿了吧?”那个说:“别感冒了”。我说:“没事,老师也不是泥涅的,你们不也一样吗?”我的行动感染了每个同学,也教育了每个同学,大家圆满地完成了运动会上的集体表演任务,还得了优秀奖。
2.丰富的知识和多种的技能
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应大大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有了比较宽厚的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有人认为,职业中学所教的都是一些浅显的基础知识,教师不必有高深的学问,只要弄懂教材就足以应付了。虽然这是一种很无知的看法。基础知识与高深的学问,有着密切联系。教师不能深入哪能浅出,不能居高岂能临下。而且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专业教师还应具备一专多能的业务能力。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灵活,随时变化的动态趋势,这种趋势要求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单一,必须具有开放性,转换性,以适应专业调整的需要。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向海棉吸水一样不断地吸取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培养更多地实用性人才,职业学学校的教师应尽快地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即能教书,又能育人,又能教练的全面的业务强手,教师除了对本学科的知识了解以外,还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广泛猎取各种知识,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这样才能有条件接近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学生的机会,几年来,我教过政治课,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的汽车材料课,短期培训中的技能鉴定与考核,这样为我赢得了更多的教育学生的机会,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3.良好的教学能力
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把所掌握的知识和理论转变成教学的实际能力。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项目,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处理好材料,掌握钻研好教材,透彻地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难点,并能自如运用,知道应补充哪些教材,怎样才能教好,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如:我采用层次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给予课题,然后组织他们去实训基地参观、走访,请有经验的工人师傅讲解,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断补充新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形象生动地讲解,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不论课下准备得如何充分,教师都要通过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使教师的语言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的语言要确切明了简洁,富有逻辑性,也要生动、活泼、情趣横生,富有感染力。教师要提高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应单纯在语言技巧上下功夫,要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和逻辑的基础知识,以及思维与理论水平。
篇13
下面就以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个体自主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没有自主学习就不会有高效的合作学习。结合迁安市“单元目标尝试教学”课改实验,数学课的预习主要是进行课前尝试小研究,确保小研究扎实有效,重点是抓住小研究题目的设计和检查两个环节。
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一课,我组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①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进而发展空间观念;②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并将学习目标具体化,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研究、解决下列问题。
学生只有认真完成了上述自主学习的基本任务,才能具备参与合作学习的底气。
二、合理组建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必须合理组建、运用与评价学习小组,组成成员结构能够优势互补、互帮互学、相互促进的合作学习小组。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是随着小组人数的增多而减少的。实践表明,四人或六人小组最有利于发挥合作的优势,使每个成员都有发言和参与活动的机会,充分地保证小组讨论的观点展现与争论,促进提出与解决富有挑战的问题。
小组成员的组合虽然没有确定的规范,但研究表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组建方式能够保证不同数学基础、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共同分享数学学习成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需重视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小组长是合作学习的关键人物,要全面负责小组活动。试想一个教学班里如有近10名得力的小组长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远比教师单枪匹马教学好得多。要让小组长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意义,以及利与弊。要定期召开小组长经验交流会,评选优秀小组长等。要充分给小组长放权,让他们自主开展工作,进行组员分工、制定组规并督促执行等。
总之,卓有成效的小组建设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
三、学会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合作学习技能指导与训练应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思想与技能。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合作学习技能。
一是熟练掌握合作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要讲规则。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可以这样安排: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
二是学会耐心倾听。讨论时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听后须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这样要求和长期训练,学生就能养成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三是学会顺畅表达。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不只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想、会说的勇气。
四是敢于质疑、敢于争论。这一点对于数学课堂尤为重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上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最为可贵。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
下面以“分数乘整数”为例,说明必要的合作技能对于课上交流、研讨的重要性。
1.问题提出。师:“今天的快乐小研究老师特意选取了我们身边的问题。大家请看(出示花样跳绳图片)同学们喜欢花样跳绳吗?大家知道天天甩在手里的绳子有多重吗?老师课前布置唐业轩同学称了一条跳绳的质量,请唐业轩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用商店里的电子秤称了一条花样跳绳重千克,请问大家3条跳绳共重多少千克?”
小组长分发尝试研究卡,学生自主完成。特别要求:想到几种方法就写几种方法。
2.小组交流。结合感受最深的部分阐述自己观点,成员之间相互补充,准备汇报。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3.全班展示,师生质疑评价。指名一个组上台汇报。重点说明:①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 ②用乘法怎样算?③哪种方法更好?
在全班交流环节,上台汇报的小组汇报了本组两种不同意见。即×3是等于还是?小组内谁也没能说服谁。抓住这一契机,教师促成了本节课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次全班大讨论,学生分成两方进行质疑、释疑。有的同学通过等于推测×3等于;有的同学则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如果得的话,约分后还是,显然是不正确的。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争论同学们对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和算理有了清晰的了解。这一课例,充分说明顺畅地表达、耐心地倾听、勇敢地质疑等交流技能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的重要性。
四、恰当的合作时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在一节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贯穿始终的,它常常要和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结合起来。因此,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更有效率。
一是不吐不快时(需要与人交流)。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一课,共安排了两次合作学习,第一次,交流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因为有了课前的自主探索人人有话要说,有话可说,让生生之间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正当其时。
二是欲言又止时(需要互相探讨)。还以“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一课为例,第二次合作学习是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这也是本课的难点,学生有困难,需要互相帮助。此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正解其渴。
三是思想交锋时(需要与人争论)。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平均分”,故意设置矛盾冲突点: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以此引起学生们的争论,自然形成正反两方,从而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机会。此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正中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