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一语文必修笔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一语文必修笔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一语文必修笔记

篇1

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现状

随着高中化学的新课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逐渐地反映出来,例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衔接问题,其中必修教材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内容,而选修教材则是对基础内容的延伸,以满足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不同需求,必修课与选修课有一定重复的内容,但在难度上差异又较大。

三、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所存在的问题

必修课涉及面广、零散,没有知识体系,选修课程的难易程度远远大于必修课,必修课学习的知识量不足以满足学生去学习选修课且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中有重复的内容。

四、关于高中化学必修课与选修课衔接问题的对策

明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模块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例如必修课是在教学上为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创造条件,而选修课是满足爱好化学的学生和理工科学生,以达到培养学生兴趣、个性和知识上的拓宽。

在必修课的内容安排上,侧重于学生的经验,应全面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对化学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应用到化学知识,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掌握学习方法。但在选修课上一定要着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侧重对概念的形成和知识体的构建上。

对必修课与选修课重复的内容,一定要把握讲课的尺度,哪些内容该讲,学生可以理解,例如必修课中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在选修课上也有,在必修课上只要学生了解即可,不用做过多介绍,在选修课时教师一定要在抓住学生基础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地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选修课上所教授的模块。所以一定要把握内容讲解的深度,如果老师一味地加深而不紧抓学生的基础知识,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跟不上,基础打不牢,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必修课上涉及的知识点多且杂,没有一定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把握讲授知识的深度,避免一步到位,直接把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力求做到循序渐进,给学生更多消化的时间,达到所教授知识80%或90%的吸收率,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

在课后要让学生做一些关于课题教授知识相关的习题,以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旧知识的目的。但在习题的内容上一定要注意难度,适应该阶段学生的学习,使学生都能很好地回答,这样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因新旧教材上知识点的大量重复,故要使学生有效地整合好新知识和旧知识。

例如,选修课上重复的知识难度相对于必修课难度要增大很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范围也会有一定的扩大。对学生来说,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新的知识点相结合会有一定难度,并且让学生对学习产生陌生感,只能去浪费时间重新学习,但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去熟悉相关的知识,先带领学生去回顾旧知识,这样可以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再向学生传授旧知识的新要求,但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去衔接选修课的内容,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适度拓展,把教学内容稍微提高并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这样反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步迅速。但是相对一般学生来说,一定要降低要求,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使学生小步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一定要注意处于中间的学生,适宜的引导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打牢基础,防止在学习中让学生落入尴尬的地步。

在处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问题上一定要处理好选择和统一性。从教学大纲和高考的要求上,对于某些学生个体来说根本不用学习全部的课程,也不会强行指定学生学习模块的内容,但由于个别学校的教学条件限制,会因为课程安排方便,就统一管理和教授学生选修模块,还有学校为了高考做准备,根本没有开设选修课程,而是统一安排学生选修模块。这样就把新课改的目标简化,学生选择的权利被剥夺,个性化教学成为空话、理想。所以希望各学校能安排选修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学、多用,尽一切可能去拓宽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多学会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2

三楼:对!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要自信,要明白所学的方向和重点。但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确立也很重要,首先是持之以恒。常言道“语文是水磨功夫”,是慢功出细活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如果缺乏耐心、恒心,是学不好语文的。其次是紧抓课堂,跟上节奏。因为高中所学的内容比初中的多得多,所以我们不能等,不能靠。比如,老师让大家做个文言实词的归纳,那么,我们自己就要努力地去整理、识记、把握。再次是会听课,会记录。高中语文一般课堂节奏比较快,而且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在听课时要把握重点,搞懂难点;不能只听不记,或是一字不漏地记,而要记感受、记启示、记技巧、记思路。另外,就是复习和总结。我们要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复习不只是看书或看笔记,而是要想重点、思方法、明技巧,对于某个题目的具体答案不一定要全记住,应该记住解题思路,知道怎么答比记答案更重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叶圣陶说过:“教都是为了不教。”意思大致是老师应侧重教方法而不是教内容,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而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学习高一语文要善于归纳、总结,勤于反思。

四楼:三楼说的虽然对语文学习有帮助,但是我总觉得有恒心、重效率、讲方法等似乎对于每门学科学习都需要哦!我认为学好语文,特别是高一语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搞清楚语文的思维方式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语文主要采用的是想象和联想,即形象思维,就拿《沁园春 长沙》来说,我们不仅要读出诗歌的意象,更要把握诗中的意境,要通过想象知道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也要联系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以及社会背景来分析。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该如何学习诗歌,也知道怎样阅读诗歌了。二是重视课内知识积累和课外所学的内容结合,并学会运用。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光要积累一些课内知识,还要积累一些课外知识。比如看报纸注意典型素材,看电视注意语言表述等。长此以往,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提高,无形中也提升了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三是努力提高领悟能力。人们常说某人聪明,其实是他的悟性高。老师上课的重点是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我们应该把握什么,悟性高的同学能快速把握这些,也就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

篇3

在逐渐熟悉新课改的理念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了在新一年的教学中,针对高一新生以及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对高一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

在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当中,高一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很重要且很关键的阶段,高一一学年语文要完成必修一到必修四四本书的学习,这为高三的复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是积累储备知识的主要时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得要领,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学习信心受挫,从而造成学习兴趣降低,成绩的不断下滑。

1.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不同点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繁多,课时量少,高考压力大,在课堂上,生动活泼、畅所欲言、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较多,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文字表达的方式较多,这也更符合高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课外,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比比皆是,充分发挥了语文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出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大、难点多、要求高、坡度陡的特点。

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较单一,有许多内容"读读背背写写"即可完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采用机械记忆识记的学习方法;而高中语文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到对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应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把过去的学会与现在的会学衔接起来。所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多样。

2.高一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

2.1 不良的学习习惯

初中科目较少,课业负担较轻,语文学习的内容比较浅,能力要求层面较低,而高中科目较多,学习压力较大,语文学习更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积累,如果还是按初中的学习习惯,那想学好高中语文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2.2 学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同学进入高中以来还是把初中的学习态度带进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中的三年里并没有很用功刻苦,只是在初三的一年里才抓紧时间就很轻松的考上了高中,有的很可能还进了重点中学的快班,尖班,从而觉得高中也不过如此。因此也认为,高中也是这样的,高一高二也可以随便学习一下,根本用不着用功,也一样能有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再加上语文科目近年来不太受重视,特别是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更是对语文不屑一顾,认为语文嘛,随便学一学就可以考个一百多分。具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高考不同于中考,中考是过关性考试,而高考却是选拔性考试,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成千上万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而能够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却是少数的。如果一直抱有侥幸心理,想在高三时在发奋努力一两个月就能考上大学,那最终的结果将让你后悔终身。很多同学到了高三整体复习时,才发现自己很多知识都处于缺漏状态,这时候从头再来积累记忆,为时已晚。

2.3 学不得法

上课时,老师把每课的重点知识做了讲解并归纳总结,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对要点没有听到,笔记记了一本子,但是课下不去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方法只是记在了本子上而没有记载脑子里,做作业时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背诵时,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还是按照初中的方法死记硬背,高中很多篇目较长的文言文,单凭死记硬背是很难完成的,久而久之,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拖欠越来越多,难题越积越多,解决起来的就越困难。

还有的上课不听讲,下来自己凭借参考书自学,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针对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我从高考语文试题的几类题型出发,对高一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3.古代诗文阅读

3.1 文言文阅读

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中规定:高中阶段语文学习要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用法,要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这些知识如果等到高三总复习时再来归纳总结记忆,一是时间不允许,再者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记住和掌握。因此,我建议在高一教授文言文时,就要重点去强调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并作归纳总结,此时词汇积累量少且时间宽裕,能够及时的进行检测,反馈掌握情况,为高三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文言文翻译句子历年来都是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 翻译句子的前提就是掌握重点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再者就是在翻译是要做到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初中的文言文大多内容浅显,没有太多难懂的文言实词、虚词,高中以来,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深度的加深。高中所学习的文言文难度就有所加大,程度有所加深,要扎实掌握这些实词、虚词,在高一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时就要严格执行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做到翻译句子时,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使学生脱离文言文翻译书,通过字组词,词连句,最后再根据上下文整理通顺的方法翻译文言文,通过高一高二的连续不断的训练,到高三复习时,学生面对课外文言文也就不再有惧怕和抵触心理。

3.2 古代诗歌鉴赏

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古诗鉴赏包括以下两个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也是学生最害怕最难掌握的题型。失分的原因主要有:答题语言不规范,没有词语可用,不会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格式不符合要求,不分层次,没有分条缕析;读不懂诗歌,更不用说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了。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就是诗歌学习,学生刚开始进入高中语文诗歌学习,那么就要从头抓起,从高一开始就学习规范答题,练习使用专业术语。经过三年的练习,积累,高考时使用专业术语,规范答题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4.语言文字运用题

语言文字运用题我主要从正确使用成语和辨析修改病句两大方面来谈。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不断的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么多的成语,都到课业压力很重的高三去记忆,恐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可以着手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可以从以下几类开始:

4.1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罪不容诛、文不加点、七月流火等

4.2 褒贬易混的成语:弹冠相庆、胸无城府、连篇累牍等

4.3 褒贬两用的成语:如虎添翼、粉墨登场、独善其身等

4.4 易重复运用的成语:水到渠成、生灵涂炭、三令五申等

4.5 有特定含义的成语:妙手回春、举案齐眉、首当其冲等

4.6 常见且易错的成语:差强人意、侧目而视、惨淡经营等

4.7 表示谦敬的成语:蓬荜生辉、忝列门墙、敬谢不敏等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两个班的语文任课教师。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从上课状态来说,理科x班男生多,课堂气氛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并未真正跟着老师的学习步伐。文科x班课堂气氛较差,学生思维不活跃,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仍未完全养成,有些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仍不会或不愿预习,课堂上听、记不能协调,不会主动记笔记;大多数学生虽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另外,较少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盘接受教师灌输的观念上,在认识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

必修三和必修四兼顾了文体和人为内涵。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必修三分别是:小说、唐诗、古代议论文、说明文,形象性、思辨性和应用性兼顾。必修四分别是戏曲、宋词、杂文、古代人物传记。小说和戏曲单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感悟中外名家的精妙之处,,还要让学生把握这类文体额三要素——人物、情节、坏境,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唐诗和宋词要求学生除了要加强背诵,更要学会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古代一文论和杂文结合本学期的作文训练——议论文,应用文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人物传记单元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句式。

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和平时的积累。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

三、教学措施

1、重视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从周末的“七行本”作业中让学生积累议论文的论据素材。

2、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同时加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语言学习的成效主要还是从能否准确、流畅地运用母语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观点。

3、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4、转变作业检查和辅导的重点,周末主要以积累作业为主,每周一检查并评价。平时兼以练笔和背诵默写为主。平时的练习册的作业以简单的预习和课内的加强和巩固为主,课外阅读和语言表达的拓展题主要在晚自习完成并当堂讲解,提高作业的质量。

5、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运用多媒体、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阅读自学、积累的好习惯。

6、每周坚持给学生印发一些与本周教学紧密相联的课外拓展资料。

高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现代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构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确实存在基础普遍不够扎实的问题,阅读本事、分析鉴赏本事及对文章整体感知本事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善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本事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本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必修1“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章。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资料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口语交际”专题为《朗诵》。“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四、教育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经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我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本事,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引导学生能围绕教学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我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构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具体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经过对语文知识、本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资料和思想倾向,提出自我的看法。

五、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本事培养的不一样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资料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异常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本事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六、具体措施

(一)进取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资料,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资料、操作程序、教学方法。

(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忙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取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理解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资料外,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本事。进取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供给给学生阅读,,努力经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本事。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资料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我找资料,既到达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加强备课组合作交流,学和复xxx度、统一练习等。加强备课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为完成教学目标,在团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应对新教材、新资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备课方式各施所长。同时,经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我的教学本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五)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齐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经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本事。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我才是学习的主人!

篇5

1.选编“语文主题读写”校本教材,确定读写内容

目前的教材存在两大不足:一是适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阅读篇目量不足,一是“主题式”选文难以进行系统的阅读与表达尤其是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选择、调整和补充读写内容。为此,我们组织高一全体语文老师与学校骨干教师并聘请语文教学专家一起研讨,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阅读表达能力发展的过程,选编“读与写”校本教材,按照“以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经,以人文主题为纬”的原则每学年选编五个专题。如高一年级,按照“阅读经典”“阅读写景诗文”“阅读叙事诗文”“阅读文化诗文”“阅读科学诗文”等阅读能力以及“学会表达”“学会写景”“学会叙事”“学会描写”“学会思维(联想与想象)”等语文表达能力,选编五个专题:“永恒的眷恋”“诗意地栖居”、“昨夜星辰”、“慢慢走,欣赏啊”、“撩起神秘的面纱”。每个专题分“必读”“选读”“交流与表达”三大部分内容,同时附有荐读内容(图书推荐、影视作品推荐、其他文艺作品推荐)。选文要求经典与时文结合,文与诗结合,现代文与文言文结合;讲究适宜性即适合专题阅读与表达目标,适合学生阶段需要,讲究可读性,即有趣味,语言生动。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阅读内容,充实了表达过程,为“语文主题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2.苏教版必修教材与主题读写教材有机结合

正确处理“主题读写”校本教材与苏教版必修教材是我们实施“主题读写”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在研究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了“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主导,主题读写校本教材为拓展”的原则,按照“语文读写能力”把苏教版必修教材和主题读写校本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在同一语文能力和主题下,合理选用两本教材的篇目。一般先选用苏教版教材相关篇目作为先导进行“精读”教学,再以主题读写校本教材“必读”篇目为“精读”拓展,以其“选读”篇目为自主“泛读”。这样,既发挥教材的优势,又利用校本教材的丰富内容;既有效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又受到专题内容的熏陶。

二、语文主题读写主要实践活动:设计并实施三种课型

解决了“读什么写什么”的问题,就得研究“怎么读怎么写”的问题。实践表明,设计并有效实施三种课型是解决“怎么读怎么写”的重要措施。

1.讲读课 以“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掌握熟练的语言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为重点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积极性,营造有效教学课堂,激发学生阅读智慧,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每个专题从苏教版必修教材和主题读写校本教材中选择3―4篇课文,精心设计“教学案”,精心上好每一课,并围绕重点目标进行适量的训练。

2.泛读课 以“拓展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涵、感受文本魅力、体会阅读快乐、享受阅读收获”为重点目标,充分发挥个体阅读、小组互动、班级交流的功能,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表达课 按照专题表达能力要求,以“运用阅读收获、熟悉表达要求、掌握表达方法、富有真情实感”为重点,发挥交流表达、书面表达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表达品位。根据每个专题的阅读要求,有意设计阅读过程中的“表达”训练;重视“泛读课”的交流过程,同时抓好书面稿与口头交流,课后做好交流书面稿的整理、修改和点评;根据专题“交流与表达”的要求,结合阅读篇目中的有关知识和语言,针对学生书面表达中的问题,精心选择或设计表达题目,设计好“表达课”的“教学案”,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效果和学生自我评改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语文主题读写的重要环节:拓展性语文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我们在整个年级开展与“主题读写教学”相应的语文活动,作为主题读写的重要环节。

(1)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在主题读写中,学生仅仅通过阅读来积累生活、感悟生活、沉淀思想还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写作,写作能使阅读向纵深发展,能使学生个体进行更多的“悟”和“思”,用写来促进思考,用写来促进感悟,用写来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这种与写作相伴随的阅读,才是深层次的阅读。

泛读课上鼓励学生动笔写读书笔记,或写下课堂交流的内容,或在阅读文章旁边作批注,不作具体规定与要求,只是鼓励,最后通过展示、印发精彩批注等形式激励学生。

充分用好“交流与表达”内容,进行规范的写作训练。例如第一学期,我们鼓励学生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及语言,或者是模仿文章结构,或者是模仿文章的语言写了以下内容:《收获》、《温暖》、《江南的冬景》、《最美是故园》等写景类散文和记叙类散文,并经过讲评、修改,将好文章编辑成集。

(2)开展语文活动,提供展示舞台

主题读写不能单纯停留在“读”和“写”两个方面,读写过程中,“听”和“说”也是很重要,“泛读课”的交流表达就是在“读”与“写”的基础上的“听”和“说”的展示。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我们在整个年级开展与“主题读写教学”相应的语文活动,作为主题读写的拓展。例如第一学期,举行了“青春颂歌――高一年级诗歌朗诵大赛”,学生参与的激情空前高涨,从班级选拔到年级比赛,学生的朗诵和欣赏诗词的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四、语文主题读写的体会与思考

主题读写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与阅读智慧,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既包括对某篇经典文章的细致深入地分析(内容、语言、艺术手法),又包括对整个主题的所有文章相似主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在文章的思路、语言、手法上的不同的比较。系统有序的阅读,不仅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智慧,而且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