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资源的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资源的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资源的特征

篇1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之所以不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仅提“由企业控制”,是因为企业拥有,一般是指企业拥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资源产权采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的公有资源产权制度。如《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农业企业,如国有农场,对土地的实际控制,体现在依法确认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据以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存在时,所有权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控制了得自不动产的利益,则该项不动产就是一项资产。再者,“控制”这一概念的外延比较宽广,在这里,可以涵盖了“拥有”,因此,《框架》在阐述资产的定义时,也是仅提“由企业控制的”。同时,明确必须“由企业控制”,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强调对其产生利益的控制,也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如果没有特定主体控制,比如太阳能、空气,是无人控制的共享品,显然,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确认共性的条件,不需赘述。至于第三个条件,由于国有农业企业使用的农用地,通常都是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因而其入账价格如何可靠地计量,既是资源转化为资源性资产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探讨办法会计处理的难点,以下将在初始计量部分进行探讨。

2.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

作为自然生成物的资源性资产的计量,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的计量不同,由于其稀缺性、非交易性,其计量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体系,理论界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剩余法等基本方法对其价值评估,或构建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价值计量;此外,对于单纯性资源,如土地资源的价格,理论上还可以采用马克思的地租资本化价格法,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但是,上述理论评估、计量方法,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学术交流阶段,认知程度较低,距离可实用性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正是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困难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既要考虑资源性资产的特点,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相关的法规。如对于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交易,因而土地使用权存在市场价格;而法律规定不准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而土地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应如何确定农业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农用地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呢?由于土地资源资产入账后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示,因此,在确定土地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就应该考虑到因国家建设(如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经批准可能会被“征用”(即指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于国有农场历史上场队合并或以场带社并进来或带进来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则是指土地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此时须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而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或费用。显然,土地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可能按照土地中介服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入账,也不能采用上述理论界对资源资产评估或计量的结果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但是,我们注意到,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被征用时,可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应当根据原使用单位的投入情况,按不高于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同类土地补偿费的标准给以适当补偿。依照上述法规,我们设想,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可以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关于征用农业企业土地时应给以补偿的标准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土地资源资产,采用征地时的土地补偿费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既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又具有充分的法规依据;而且,在理论界,这也是得到认同的。

至于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性资产,可按其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如水库建设的支出,滩涂开发修建挡潮闸等支出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成本;其所占用的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另按土地资源资产确认和计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以外其他资源资产自然生成物部分的价值。为了与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衔接,1993年以前建设的水库、水渠,因其实际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宜仍按现行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3.资源性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因对低产田改造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其单位面积产量有实质性提高,或者因水库的扩建增大库容而改善了农业的水利条件、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此外的任何后续支出都应该费用化,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这里之所以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IAS16改进后对初始成本和后续支出运用单一确认原则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遵循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提法,同时这样规定也更适应资源性资产后续支出的特点。

4.资源性资产的折旧

理论界对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的补偿称为折补。“所谓资源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姜文来等,)。对于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从其特性来看,虽然具有质量的可变性,但从其可永续利用的自然属性看,通常具有无限的使用期,且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使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从有关法律规定看,国有农业企业的农用地,其使用也不存在期限。因此,土地资源资产可不计提折旧。

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由于其初始计量的入账价值是按其建设过程的实际成本,因此应当对其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固定资产准则所允许的年限平均法等折旧方法。

5.资源性资产的处置

资源性资产转让、报废、毁损,或由于国家建设需要被征用时,应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收入,包括企业获取的征地补偿费等补偿收入(在补偿成为应收款项的期间)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与划出土地资源资产对应的土地资源资本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支出已资本化的农用地在被征用时,其资本化价值应体现在据以计算该幅农用地征用补偿费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增加值上。

6.资源性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以及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准买卖土地等有关规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资源性资产,由于其可收回金额在现阶段难以可靠地计量,也拟不计提减值准备。

7.资源性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资源性资产的会计核算,拟增设“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旧”“资源性资本”三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资源性资产的原价、折旧和土地资源资产的资本来源。同时,在“资源性资产”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的原价;在“资源性资本”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本”二级科目,专项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入账价值形成的国家权益,以明晰土地资源资产的国有产权。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入账时借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贷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处置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同时借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其资本来源仍然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

四、资源性资产的列报和披露

篇2

1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 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 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 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 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 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 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 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 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 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 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 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 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 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 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 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 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 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 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 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篇3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

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篇4

针对绥化市农业资源状况,合理建立绥化市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等方面为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对绥化市农业资源进行定量分析,正确了解绥化市农行资源系统的状态,使绥化市农业资源可利用及可衡量性更高,为促进绥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供更可靠的实际意义。

1 绥化市农业资源利用的评价

1.1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1.1.1 构建指标体系原则

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做到科学性与合理性、独立性与全面性、便利性与可得性、可比性和针对性、可行性和易操作性相结合,使指标的科学、合理、全面、简洁、易操作的特性得到充分体现。结合绥化市农业资源的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1.1.2 构建指标体系

依据绥化市农业资源的禀赋特征,结合绥化市农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等因素,并参考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相关的多个指标体系,按照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步骤,合理构建绥化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绥化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层:社会要素;生态要素;经济要素。其中,各功能层的指标层可分为:

社会要素:社会资源: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生态要素:

土地资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有效灌溉面积、地下水总量;

生物资源: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粮食总产量;

经济要素:经济资源: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使用量

数据来源,由查阅绥化市统计年鉴可得知数据:

1.1.3 评价方法

1.1.3.3评价标准

1.1.4 评价结果分析

利用以上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绥化市农业资源的相关资料进行运算,得出评价结果如表1。

根据评价标准可知,绥化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P在2007~2010年是可持续的。

2 绥化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1 耕地利用与保护相协调

目前,绥化市最重要的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久利益,不以牺牲耕地数量及质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正确协调好耕地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2.2 农业资源开发和保护并举

2.2.1要根据绥化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农业资源利用的总体战略思路,其中包括开发的重点、开发的原则与开发的模式;

2.2.2要将宣传力度加大,将公众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的理念逐步培养至深入人心。

2.3 加强发展生态农业力度

生态农业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要根据生态农业的生产要求,将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生产格局达到总量平衡并且拥有品种多样的农产品;要加快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建设工作,提高农业旱涝保收的能力和资源综合生产的能力;要将实现农业生态生产的相关技术积极推广。

2.4 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

将支持建设基础性、公益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工作摆在首位,大力推进农业技术科技的现代化和高新化,通过人才团队的建设和学习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普及。

2.5 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建立可持续利用农业生产体系

由低效高耗的粗放型方式转向高效低耗的集约型利用方式,以提高农业资源承载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极力拓宽农业资源利用的新领域为目的,建立一个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生产体系。

2.6 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

农业资源利用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素质与农业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关系密切,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农业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动力,教育和培训室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所在。

篇5

二、农业资源总量丰富,可开发空间巨大

国外曾有媒体将农业资源誉为“人类自然和经济资源中,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块宝藏”。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农业资源”的概念和定位也在不断地丰富、延伸。农业资源,不仅包括土地、水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自然资源,也应包括粮食、果蔬、水产品等农林渔业所生产的一切产品,包括剩余物等副产品。

农业资源具有低碳、当量大、可再生等特征,资源自然存量可观,可供加工利用的品种十分丰富。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市场空间巨大,产业具有投资小、收益大、稳定周期长、持续能力强等特点。

但是目前由于粮食等主体农产品的价格较低,农业领域出现了两大热点。一是棉花、果蔬、花卉、林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二是畜、禽、水产品等的养殖,从而形成了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两翼”。 但是种植、养殖仍是农业产业链的初始环节,产业链条短,先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不足,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推进农业发展,应运用前沿学科技术和优化工业手段,打造包括粮食在内所有农产品的加工体系,形成农业产业加工集群,构筑农业产业发展的“主体”,以主体带动两翼,促进农业资源深度开发。

农业资源在满足人类衣、食之需外,其潜在功能所形成的价值,从生物化学角度看还远未开发。据综合计算,我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当量可达到20万亿元以上。所以,我国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也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农业资源的系统开发还未起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由于农业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农业资源系统开发价值的显现。

三百多年来,随着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推进,工业文明表现出的巨大商业利润和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使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聚集。例如大量的技术成果,都产生于工业体系、应用于工业体系,可以说近代科技体系是工业技术的集合。然而在农业领域,除颇有争议的转基因技术,以及上世纪初的耕作机械化之外,鲜有新技术进入。正是由于缺乏高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转化的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在此背景下,农业资源的市场价值长期背离了其自身的真实价值,无法使农业生产者获得应有的利润。

三、推进农业资源开发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推进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要发挥现代科技的主体带动作用。农业,是先进技术最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产业。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看,正是由于农业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起点较低,具有底部效应,所以与传统工业相比,农业可提升的空间巨大。

尤其是近30年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不断涌现,以及系统感应、控制技术等优化工业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前端种植环节的生产效率,同时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坚实的支撑。上世纪90年代,同志在河南主政期间提出的“用工业手段解决农业问题”,其主旨就是应用前沿学科技术和近30年形成的优化工业手段,在横向和纵向上拓展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对农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使产业的潜在功能得到显现。

引入先进技术和工业手段的同时,农业资源的开发,需要投入更多的现代产业要素,实现系统创新。实践证明,在现代产业的发展中,单一点上的技术突破,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产业的每一次提升都源于系统创新。农业资源的开发,同样需要在产品、标准、商业模式、渠道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创新,进而产生更加高效、有序、巨大的效益。

主食产业化的推进,就是通过系统创新,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提升的范例。河南兴泰公司在10多年来,对我国传统主食开展了持续的基础科研、工艺技术、装备研制、标准化、市场体系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使产业的自身价值和发展潜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主食产业化仅是农业资源产业化开发中的一个环节。除主食产业之外,农业领域可以培育形成若干个类似主食产业的资源开发体系。

技术创新为主体的每一次系统性创新,在颠覆一个时代的同时,创新着一个新的时代。通过系统创新,将原来无法进行加工的农业资源,纳入了可加工的范围,拓展了资源可加工转化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农业资源的加工转化由各个分散的产品,组成链条,进而衍生到产品系列,形成庞大的、新型的产业体系,扩大农业资源转化增值的空间,将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放大数十倍、数百倍。

随着农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空间的提升,势必引入更多的资本、现代技术、各种人才等要素,使农业的经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四、结合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城镇现代化

农业资源的系统化开发,有助于各个地区结合自有的资源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这也是其价值体现的基础。我国的各个省份,均有各不相同的农业资源特点。按照产业和区域“不均衡发展”理论,立足本地优势,通过农业资源产业化开发,发挥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循序渐进、统筹谋划,形成“一县一园、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化的发展模式,打造支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6

《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1.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2.1 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2.2 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主要表现为:一,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二,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2.3 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篇7

二、指导思想

*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总目的,全幅员地更新调查和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现状、优势和潜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的农业功能区,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品的布局和规模;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为核心内容,因地制宜的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追求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区划要以监测调查、分析评价资源为手段,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要高站位、宽视野地评价研究资源开发战略和资源保护政策,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

三、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

这次在我县开展的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就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土地、农业、林业、水资源、气候、畜牧、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农村资金、交通及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经济等15个专业的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国土资源局承担)

主要是调查土地资源的类型、面积、质量、利用现状、空间变异、生产潜力等情况。

(1)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2)园地(果园、桑园、其它园地);

(3)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4)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

(6)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7)水域(河流、水面、湖泊、水库、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上建筑物);

(8)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裸岩、石砾地、田坎)。

2.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这次农业资源以土壤、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价作为重点内容。

(1)土壤类型(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数量、分布、适宜性等。

(2)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3)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状况;

(4)粮食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区域分布、产值、商品率等);

(5)蔬菜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各类保护地的面积、区域分布、品牌注册、无公害认证、产值、商品率及产业化水平等)。

(6)农用土地流转状况(土地流转形式、规模、效益等);

3.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由县气象局承担)

(1)热量资源:主要调查和分析评价气温、农业界限温度及积温、地温及初终霜日期、无霜期等;

(2)光能资源:主要调查分析日照、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光热生产潜力等;

(3)降水资源:主要调查降水量、土壤水分状况、蒸发及干燥度等;

(4)主要气候灾害调查及评价。

4.水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水务局承担)

(1)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

(2)地表径流与地下水埋深现状及变化分析;

(3)水质及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4)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状况及预测分析;

(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5.林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林业局承担)

(1)林业用地中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

(2)用材林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3)四旁树、农田林网的规模及蓄积量;

(4)林业用地的土壤和植被状况及其它立地条件;

(5)退耕还林规模及分布;

(6)果树(按品种)面积、产量及分布;

(7)近几年新引进果树品种的栽培规模及效益;

(8)果品生产品牌及商标注册情况;

(9)设施果树的生产规模及分布;

(10)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状况;

(11)果品出口、产业化加工状况及效益;

(12)森林覆盖率现状和变化分析;

(13)林业病虫害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6.畜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畜牧局承担)

(1)各种作物秸秆、藤蔓、枝叶产量、饲用量及利用率;

(2)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及产量;

(3)饲料生产(含青贮饲料、块根饲料、饼类饲料、糠麸粕渣饲料)规模及产量;

(4)各类畜禽品种、饲养量、出(存)栏量和畜禽产品产量;

(5)畜牧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及专业化水平;

(6)畜牧业生产效益分析及新技术推广普及状况。

7.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水产局承担)

(1)内陆水域面积、可养殖水域面积、已养殖面积;

(2)0—2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已利用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

(3)海、淡水产品总产量、养殖产量及捕捞产量(能分出品种或大类);

(4)海、淡水水质污染状况及分析;

(5)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现状及消长变化;

(6)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7)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品种、规模及效益;

(8)渔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9)水产品出口、产业化规模、水平及效益分析。

8.农村能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生物质能的生产规模、数量、折标煤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状况;

(2)地方性常规能源蕴藏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3)太阳能及其利用;

(4)其他形式能源(风能、地热、沼气等)的数量、开发利用的形式及规模;

(5)商品能源用量消长分析;

(6)生产、生活用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7)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9.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调查及评价(由县统计局承担)

(1)人口数量(总户数、总人口、乡村户数、乡村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组成:对人口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数量分析;

(3)人口分布:研究人口的分布规律和地区差异;

(4)劳动力数量: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劳动力系数(劳动力占人口数比例)等;

(5)劳动力质量: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村各类人才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及其发挥情况;

(6)劳动力利用结构:劳动力在农村各产业的构成和比例,应特别注意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利用结构问题;

(7)农村劳动力利用率;

(8)劳动力生产率调查分析。

10.农村资金(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资金来源及数量;

(2)农业投资和效果调查分析;

(3)农村消费能力的调查评价。

11.农业技术装备的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农业技术装备的数量、种类、增长变化、拥有量与需要量;

(2)主要农业装备的组合分布、利用率、水平、技术与经济效果(包括实际机耕、机播、机收面积);

(3)农村用电量、化肥、农药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和以地膜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

(4)农机总动力、实有机电井数量、有效灌溉及旱涝保收面积;

(5)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2.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调查分析(由县发展计划局承担)

(1)农业生产区域的演变与形成;

(2)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与经营规模、方式等特征;

(3)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13.农业经济效益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单位农产品成本、资金利用率、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劳动利润率等;

(2)农机作业、水利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调查分析。

14.交通运输条件的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交通局承担)

(1)交通运输的部门结构、运输方式和特征,对农产品运输的适宜性;

(2)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的流向、流量与运输能力的平衡状况;

(3)农副产品的运输费用、损耗、运输管理等问题。

15.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主要调查分析市场与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基础设施条件、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等。

四、农业资源调查及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是继1992年我县农业资源数据更新调查完成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资源更新调查工作,各级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都要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予以高度重视。本着“严肃科学、讲求实效、勤俭节约、提高质量、依托资源、服务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

1.自然资源类数据更新调查

这次农业资源区划中的土地、土壤、气候、水资源、林业、畜牧、水产、农村能源等自然资源类的数据,均须按本专业最新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资源调查实施细则,以调查时或2003年底的数据为基期,再次更新调查自然资源数据,以确保农业区划的数据新、时效强。

2.社会经济类资源数据统计调查

农业资源区划编制中涉及的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经济效益、交通运输条件、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源数据,按省要求,均采用2003年年底县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部门没有的,引用专业部门掌握的数据,专业部门没有的,则须制定系统的调查方案,组织开展相关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以确保主要资源数据无遗漏、全幅员。

3.分析评价的原则和重点

在自然资源具有多种适宜性的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应遵循系统论评价原则;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为:资源的结构和分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资源潜力和优势度,各种资源空间组合效应与农业利用模式选择等。各专业资源评价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效果的统一性,明确各专业资源分析评价的重点。

4.专业组的职责和任务

这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恢复组建土地、气候、水资源、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综合区划等8个专业组。专业组是在*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并完成本专业的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制定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指导各部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作;组织验收各部门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完成县级资源调查数据汇总;撰写完成本专业县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报告(含图表及多媒体形式成果);按要求向综合区划专业组提供上报本专业的资源数据。

经研究,各专业组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交本专业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报告,可不进行划区;综合区划专业组须在分析评价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农业资源区划的编制。

五、步骤及时间安排

按省政府要求,到明年底完成全省市、县两级农业资源区划,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均须严密组织,精心谋划,其具体步骤及时间安排是:

1.宣传发动,任务部署阶段(2004年8月中旬前)。按省政府要求完成文件起草、方案制定、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2.准备阶段(2004年8月底前)。县直各专业组制定并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必要的专家论证,完成相关技术培训。

3.县级各专业资源外业调查阶段(2004年9—12月)。

4.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补充调查阶段(2005年1—5月)。县直各专业组完成外业调查数据并进行汇总,期间须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典型调查,撰写成果报告,绘制成果图表。

5.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成果汇总阶段(2005年6—8月)。

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成果报告编撰,图表绘制,并请专家论证,复制印刷各类资源区划成果。

六、上报成果要求

1.县须向市上报下列成果

(1)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报告10份;

(2)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图5张;

(3)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分区基本情况统计5套;

(4)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报告、典型报告(不少于8个)10套;

(5)各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报告,每专业10份。

2.要求县直各专业组须向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下列成果:

(1)8月30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及分析评价实施细则5份;

(2)2005年6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及分析报告10份;

其中:农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土壤、农村能源、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5个成果报告;林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林业和果树生产2个成果报告。

篇8

农业资源是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复杂系统,自然资源是支撑 农业发展的基础系统,社会经济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维持系统。资源分析是资源研究的主体部分,对 农业资源的评价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一般都是用层次分析法AHP或“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式法[1~2]。本文采用资源丰度指数模型对石家庄市19个县、市、区的农业资源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研究各地农业 资源的相对数量、匹配程度及高效利用的情况;评价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主导和次要因素,为区域高效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石家庄市位于东经113°31′~115°29′,北纬37°26′~38°46′之间,东西长169

km,南北宽145 km,土地总面积15 848 km2。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呈现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高额的生产潜力和 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华北农业综合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3]。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承载力长期处于临界状态,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资源丰度指数模型对石家庄市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2 农业资源综合分析指标体系

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因此指标体系也是一套庞杂的体系。本文根据 石家庄市的具体情况,利用专家评判和参照有关研究[4~6],确定农业资源综合评 价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4个方面,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3 农业资源丰度指数模型

3.1 资源丰度指数

资源丰度(Resources enrichment),既可指单项资源(如耕地、森林、煤矿和铁矿等)的丰度 ,也可指某类资源组合(如农业、能源或矿产资源等)的丰度,还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资源的总体丰度[7]。资源丰度可以用地均资源占有量或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表示,是制定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源丰度高,必然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否则,情况就可能相反。

杨萍果:基于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的石家庄市农业资源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3.2 资源要素标准量的确定

资源丰度可以用地均资源占有量或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表示,两者都是制定区域规划 与发展战 略的主要依据。农业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资源丰度的大小与组合状况, 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许多方面。只有计算出不同地区的资源丰度值,才能进行不同的地区比较,才能对不同类别的资源在可比尺度上进行综合估算。由于资源丰度通常表现为在空间上的相对增强或减弱、集中或分散以及有规律的组合和质量演替等现象。

本文在于求出各地区相对的、可比的农业资源丰度,因此只估算了2005年一个年度的基数值。根据程鸿[7]研究的结论:河北省属于Ⅱ类中丰度地区,其平均丰度值相当于全国的2倍,且石家庄市是河北省会所在地,所以资源要素标准量选用石家庄市多年平均值作标准,而不选用全国平均值作标准。突出可操作性、可比性、简练性,选择了10项代表性的指标,由于自然资源的形成受气候、水文、生物、地质、地貌等地带性或非地带性因素的制约。区 域日照时数和气温差异较小,所以自然因素只选降水量。而人均资源丰度的高低,受人口密 度大小的制约。人口密度的形成又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对石家庄市19个县市区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各地农业资源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解决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各种农业资源要素标准量如表2所示[3]。 3.3 石家庄市各地农业资源丰度指数

资源丰度指数是描述资源丰富程度的一种指标:设集合A={S1,S2,S3…Sn} 为资源要素,即资源要素有n个S1,S2…Sn指标,集合A0={S01,S02,S0 3…S0n}为资源要素标准量。则函数I:RI=SI[]S0I(I=1,2,3…n)称 为第I种资源的资源丰度指数。如果RI>1,则说明资源要素SI相对较为丰富;如果RI<1,则说明资源要素SI相对不足,可能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用资源丰度指数模型RISI[]S0I,分别计

表2 各种农业资源要素标准量

Tab.2 The standard for indicator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资源要素单位资源要素标准量S01年降水量mm415.07S02人口密度人/km2659.8S03人均耕地面积hm2/人0.089S04人均水资源m3215.03S05粮食单产kg/hm28 191.71S06林地面积hm219 266.79S07大牲畜存栏头数百头911.00S08农机动力kW/hm230.63S09人均GDP万元2.01S010人均纯收入元4 118

算出各地农业资源丰度指数结果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平山多年降雨量最大,辛集降雨量最小,说明地区间降雨量分布东西差异较大,山区高于平原区。近年来年均降雨量低于多年平均值,是由于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水水埋深由1980年的10 m降到2000年的29.18 m,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为0.81 m/a。人均水 资源丰度指数市区最小为0.17,平山最大4.26,石家庄市68.42%的县市水资源量低于平均水 平。水分是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应大力提倡高效集约化农业生产,提高水分利用率;市区人口密度最大为5 428.5人/km2,井陉人口密度最小仅为232.4人/km2。人口密度的形成,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市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 高,交通便利,人口密度较高;而井陉地处山区,故人口密度较低。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行唐、高邑、辛集、元氏、赵县高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1 hm2,而其他县市低于全国水平,市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少。即石家庄市73.68%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人均耕地面积是限制农业生产的又一个因素。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粮食单产栾城县最高,该县为农业示范基地;林地面积平山、赞皇、灵寿、高邑、井陉较高,西部山区生态环境较好。农业机械化水平丰度指数灵寿县最低仅为0.54,新乐市最高为2.03,应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水平。从人均GDP和人 均纯收入指数看,市区最高,赞皇、灵寿、平山县西部山区较低,说明地区之间存在贫富差距。就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市区,距离小康指标人均收入8 000元还有很大差距。

3.4 农业资源空间分布

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本文应用GIS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评价,充分体现了区域 农业资源丰度、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和特征,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农业资源提供了必要 的科学依据。由于农业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每一项指标均从不同层次与侧面反映农业 生产发展状况。函数X=∑ni=1Rn(X为农业资源综合丰度指数,Rn为单 项指标的资源丰度指数)。[HT][HJ*3/5][HT9.5SS]

根据表3中的X值,可在Arc GIS8.3软件中运用分类法将石家庄市各区县农业资源丰富程度分为3类:如X>14,则为1类地区,资源要素S1,S2,S3…Sn匹配协调,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如10≤X≤14,则为2类地区,资源要素S1,S2,S3…Sn匹配基本协调;反之,如X<10,则为3类地区S1,S2,S3…Sn要素匹 配紊乱无序,为农业生产限制因素。这一划分结果与各区县的经济发展、交通条件、资金投入等状况相一致。用Arc GIS做出各地农业资源空间分布图,见图1。

4 结 论

农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 保证。通过农业资源丰度指数模型,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了石家庄19个县市区农业资源,通过空间分布图,直观看出市区和平山县农业资源最优,靠近市区的 城郊市县农业资源中等,主要由于科技推广、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更新,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农民收入都有所提高,交通便利及地理位置优越的县市高于其他县市。建立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资料库、数据库,通过典型调查和分析,关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 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基础研究,开展不同尺度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管理示范推广。可以了解各地资源匹配程度和空间分布,针对性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不利限制因素,促进农业的高效、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长青,卞新民,何园球等. 东南部红壤区生态农业模式主成分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14(2):193~197. [Chen Changqing , Bian Xinmin, He Yuanqiu

et al. A Study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attern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s Analysis in Southeast Red Soil Region[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 angtze Basin.2005,14(2):193~197]

[2]姜文来,罗其友.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J].经济地理,2000,20(3):78~81.[Jiang Wenlai, Luo Qiyou.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Mode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J].Economic Geography, 2000,20(3):78~81.]

[3]石家庄市统计局. 石家庄市统计年鉴(2006)[M]. 河北:河北统计出版社,2006.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Shijiazhuang City. Statistic Yearbook of Shijiazhuang City [M]. Hebei: Hebei Statistic Press, 2006]

[4]傅伯杰,刘世梁,马克明.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生态学报,200 1,21(11):1885~1892.[Fu Bojie, Liu Shiliang, Ma Keming.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ed Ecosystem Assessment [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1,21(11):1885~1892.]

篇9

2•1比值分析法

比值分析法是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农业资源效率计算可以表达为[5]:Rec=E0-N0Ri(1)式中:Rec为广义的农业资源效率,Ri为资源消耗量或占有量,E0为有效价值产出,No为伴随该资源消耗利用过程产生的负面效应价值。利用比值分析法可以直接求算资源利用效率[4];还可以通过计算资源消耗系数来间接求算资源利用效率[5]。消耗系数越大,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低。比值分析法计算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形式简单、涵义明确的特点,当所消耗的资源数量比较容易量化,其数据易于获得,并且所要评价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形成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时,通常会用比值分析法。但使用比值分析法的关键是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数量的确定以及纲量的统一。由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中社会、生态、经济资源的投入难于量化,也很难在投入与产出之间建立统一的量纲,因此,比值分析法在这一方面受到了限制。比值分析法通常是对单因素进行评价,不利于发现阻碍整体资源潜力充分发挥的限制因素,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农业生产系统特征,高效配置农业资源,开展相应的技术体系集成,还需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展开。

2•2生产函数法

利用生产函数进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是指通过生产函数的建立与参数的求解,将实际观察值与生产函数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相比,来反映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分析各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大小[6~9]。其基本表达式为[10]:Y=f(X1,X2,…,Xn)(2)式中:Y表示某一农产品的产出量;X1,X2,…,Xn表示参与该农产品生产的n项资源投入;f是投入转化为产出的函数关系。在所有的n项资源投入中,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还有一些是当前条件下无法观测的。通常研究的是可控投入对产出的影响,而把不可控和不可观测投入作为一个随机扰动项,因此,农业生产函数又可以表示为[10]:Y=f(X1,X2,…,Xk)+ε(3)式中:前k项投入表示可控投入;ε为代表随机扰动项的随机量。利用生产函数进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内容包括:利用生产函数模拟出固定投入下的理论最大产出,采用实际产出/理论产出来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效率;采用同样原理评价固定产出条件下最佳生产过程与被评价生产过程投入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农业生产函数中的系数(产出弹性),评价各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通过把除要素投入以外的其它所有因素对产出的综合影响均看作科技进步的作用,常以余值或残差的形式来评价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生产函数方法是针对同一农业部门(或单位)而言,不同农业部门(或单位)借助于回归分析技术各自建立的生产函数模型是无法进行比较的。生产函数法是目前分析科技进步效果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但是它不能反映科技投入是如何影响科技进步进而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这样就容易导致人们对科技投入的忽视,最终延缓科技进步。

2•3包络分析法

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es和Cooper等人在1978年提出的,主要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利用观察到的有效样本数据对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s,DMU)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DEA法用一组输入———输出数据来估计相对有效生产前沿面,这一前沿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生产单位的效率度量是该单位与确定前沿相比较的结果。应用DEA法可以进行农业资源相对生产效率评价[11]及农业技术效率评价[12]。应用DEA法进行农业资源相对生产效率评价时,需要考察不同农业生产区域(作为决策单元),选取它们的主要投入指标作为输入,选取一些主要的产出指标作为输出。应用模型求各决策单元的最优解θ*,值为1的决策单元对应着最高的投入产出效率,从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角度,它们构成了投入产出效率最高的一类农业生产区。由于行业投入产出的效率高低总是相对的,总可以将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剔除,再对余下的单元进行DEA评价,以确定在余下的农业生产区中哪一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且构成一个类别(对应的θ*值为1)。经过有限多轮的DEA评价,就可以将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区按投入产出效率的高低自然而客观地分成不同的类[13]。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中当某些数据不易于直观获得,尤其是评价对象结构较为复杂时,DEA法显出其优势。利用DEA模型进行评价可以得到一些相对性的结果,有利于具有相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之间进行对比,同时也可以对于同一部门不同时间段进行对比与评价[14]。该法主要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系统的相对效率的评价。其与生产函数的区别在于所估计前沿面的差别。生产函数的前沿面是一种理论前沿,代表一种理想状态,而DEA的前沿面是一种相对有效生产前沿面,具有实际意义。但是DEA方法评价的结果只是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相对高低,并不能说明相对效率低的原因,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找出提高效率的对策;同时,有关DEA的模型大多没有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随机不确定性,因此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间会产生一定的偏移。在这一方面,国内外的许多学者正在进行研究与改进,如Banker[15]和肖渡[16]等把统计方法引入DEA,提出了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处理DEA中的随机性;O1esen和Petersen[17]使用可信度域的分段线性包络方法提出了概率约束DEA模型;Cooper[18]等把满意度概念引入DEA,提出了满意度DEA模型等。

2•4能量效率分析的评价方法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除包括水、土、气、生等单项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外还包括物质、能量转化效率等一些综合性指标。能量效率分析就是要研究系统的能量流,从能量利用转化的角度进行效率分析。在研究能量流的过程中,利用能量折算系数把各种性质和来源不同的实际投入产出物质转换成能流量,通过计算机和统计分析确定系统内各成分间各种能流的实际流量。对于农业生产系统,主要是研究其辅助能量投入产出以及转化率的大小,包括生物辅助能,工业辅助能,人工辅助能,产出能等。目前能流分析方法有统计分析法、输入/输出分析法、过程分析法三种[19]。以输入输出法为例,首先测定输入输出实际的流量,利用能量折算系数统一量纲;在此基础上,进行能量效率分析,分别计算各种辅助能的能量利用效率(总产出能/各辅助能投入),太阳能利用率(系统能量总产出/系统太阳能输入),总的能量利用效率(总产出能/总投入能)以及能量投入边际产出等;还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对各辅助能投入与能量总产出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寻找农业生产中的限制性因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能量总产出的各项投入因子的重要性进行量化分析,寻找较能影响系统产出的因素;计算各种能量的投入比例,分析系统的能量投入结构,以反映能量投入效果,确定能量投入是否合理[20]。能量效率分析把各种性质和来源根本不同的物质均以能量单位表示后进行比较和数量研究,然而,不同类型能量并不可比较和加减,例如,农业生态系统输入的石化能和生物能存在根本差异,同是石化能煤炭燃烧产生的1J能与1J电能也存在极大差异,不可作简单相加和比较。能量效率分析无法对系统的能物流、货币流、人口流、信息流进行综合分析,能量单位也不能用于表达生态与经济效率的关联。能量效率分析主要计算系统能量的产投比,显示投入能对产出能形成的效率,但通常对于自然资源能量的投入(如雨水能等)考虑得比较少,因此,其分析结果得出的各种产投比并不反映自然的巨大作用和贡献,不能表示生态效益。

2•5因子-能量评价模型

因子-能量评价模型是基于能量分析,以能量作为评价“媒介”,采用能量的形式,将诸多功能、性质、量纲等都不一致的因子置于统一的衡量指标下[21,22];不同于能量效率分析的是,它以能量运动转化的衰减过程为评价主线,不仅是对辅助能的评价,而且更多地是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评价过程也具有更好的层次性。因子-能量评价模型将农作物产量形成过程划分为若干环节,每个环节加入一个资源因子,对应一个理论产量,随着环节的深入,影响因子逐渐增多,理论产量呈衰减趋势。通过建立因子间相互关系来寻找限制性资源因子及其定量制约程度。因子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因子-能量损失量(相邻理论产量的差值);因子-能量衰减率(差值与上一级理论产量的比值);资源组合利用效率(实际产量与各级理论产量的比值)。因子-能量评价模型最大的优点体现在通过“能量”作为载体,将不同类型、性质的评价对象统一在相同的量纲下,具有不同类型、不同部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可比性。但由于模型中的阶段变量均来源于不同生产级别的农业生产力模型的计算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无论评价思路、评价环节划分、还是评价结果都受到农业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及其精确程度的制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划分评价环节时,由于生产方式、制度及管理等因子难以量化,对应的因子评价工作难以进行。

2•6能值评价方法

能值(Emergy)是由著名生态学家Odum创造的一个新词,其定义为:一流动或贮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称为该能量的能值[23]。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太阳能值为标准来衡量其它各类能量的能值,即一定数量的某种类型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太阳能的数量。将单位数量(1J、1kg等)的能量或物质所包含的太阳能值称为“太阳能值转换率”。能值的提出是系统能量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借助太阳能值转换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货币流等,均可换算为统一的能值。因此系统研究包含了自然和经济资源,而且这些作用流可以直接加减和相互比较,从而实现了系统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的有机统一。能值分析已被大量用在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当中。利用能值分析可以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与经济效率的能值指标体系,与传统的能量分析相比,能值分析一方面延用了能流分析的一些基本思路与方法,反映系统投入—产出的情况,而且能够更深刻地反映系统的能量等级、环境容纳能力,生态经济效率等,从而更好地说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根据能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构造以下常用的利用能值进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农业资源利用系统特性,也可以综合这些指标对系统进行效率与可持续性总体评价。能值评价方法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不同农业资源在能值数量及其综合评价指标上的差别,不同资源的能值最终以能值表示的价值来体现,从而掩盖了不同类型的资源所包含的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价值,及其相关的社会、经济、生态服务功能。对于具有相同能值含量的石头与金子,该评价方法最终显示的将仅是数量相同的能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石头与金子所包含的内在差别。如何将能值评价与不同资源类型所包含的社会、经济、生态服务价值建立直接的联系,是能值分析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能值分析评价方法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准确求得各种能量的太阳能转换率,如何揭示能值内在差异,如何建立能全面评价系统特性的指标体系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7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为评价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较基础而常用的方法,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制定适当的度量指标,并依据指标间的前后、左右关系,形成有序而全面的评价指标系统,用以定量反映和衡量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状况,识别和诊断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农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制约程度,藉以勾绘出农业发展的资源利用基本轮廓[25]。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为:由本底指标推算潜力指标,通过对现实生产力与潜力的对比计算出效率指标。其中,效率指标是评价值指标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在基本原则和思路的指导下,国内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类别多样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如李道亮等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基本内涵出发,充分考虑资料来源和实现可能性,建立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辅助指标体系[26];为便于研究分析,徐勇将农业生产系统概念性划分为农业自然生产和经济生产两个相互嵌套的过程,并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结构上划分为自然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经济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两大类,每个大类各含五个亚类,每个亚类又分别由本底指标、潜力指标和效率指标组成,并以效率指标为基础形成评价指标体系[25];谢高地等人则在此基础上,按衡量标准类别将评价指标划分为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资源利用社会满足程度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和可持续评价指标5个类别,而在指标层次方面,则沿用两大类10个亚类思想,经过进一步的综合与基础层次归位而设计为综合评价指标层和基础评价指标层两个层次[2]。指标体系方法虽然比单纯用模型方法评估更为全面,但是指标体系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有些指标看似合理,但由于数据不易获得,实际操作起来就很困难;②有些指标在选择上存在概念模糊和交叉现象,不少具体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的正、负关联性[27];③指标数据太多,不便操作。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或贡献率的确定也是很困难的技术问题,目前国内研究中常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等方法,有很强的主观性。

篇10

1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GIS 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形象直观的应用界面、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等特点,能为现实地理空间上的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方便、准确的管理和空间分析手段。因此, GIS 与环境科学的结合运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GIS 与环境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所具有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二者的结合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预期在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及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GIS在农业中的应用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GIS技术就被应用于农业领域,从国土资源决策管理、农业资源信息、区域农业规划、粮食流通管理与粮食生产辅助决策到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农作物估产研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基于GPS和GIS的精细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研究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些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随着GIS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步深入。从技术角度看,GIS在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作为农业资源调查的工具,建立了农业资源地理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库的浏览、检索等,利用GIS绘制农业资源分布图和产生正规的报表。

(2)作为农业资源分析的工具,GIS技术已不限于制图和空间数据库的简单查询,而是以图形及数据的重新处理等分析工作为特征,用于各种目标的分析和重新导出新的信息,产生专题地图和进行地图数据的叠加分析等。

(3)作为农业生产管理的工具,主要是建立了各种模型和拟订各种决策方案,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4)作为农业管理的辅助决策工具,利用了GIS的模型功能和空间动态分析以及预测能力,并与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它的现代技术(如RS和GPS)有机结合,便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和辅助决策。

3 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林业生产领域的管理决策人员面对着各种数据,如林地使用状况、植被分布特征、立地条件、社会经济等许多因子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有空间数据又有属性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借用传统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利用GIS方法却轻松自如。

社会经济在迅速发展,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随时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决策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常规的森林资源监测,从资源清查到数据整理成册,最后制定经营方案,需要的时间长,造成经营方案和现实情况不相符。这种滞后现象势必出现管理方案的不合理,甚致无法接受。利用GIS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及有关因子的空间时序的变化特征,从而对症下药。

林业GIS就是将林业生产管理的方式和特点溶入GIS之中,形成一套为林业生产管理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减少林业信息处理的劳动强度,节省经费开支,提高管理效率。

GIS在林业上的应用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

(1)作为森林调查的工具:主要特点是建立地理信息库,利用GIS绘制森林分布图及产生正规报表。GIS的应用主要限于制图和简单查询。

(2)作为资源分析的工具:已不再限于制图和简单查询,而是以图形及数据的重新处理等分析工作为特征,用于各种目标的分析和推导出新的信息。

(3)作为森林经营管理的工具:主要在于建立各种模型和拟定经营方案等,直接用于决策过程。

三个阶段反映了林业工作者对GIS认识的逐步深入。

目前GIS在林业上的应用主要有:

(1)环境与森林灾害监测与管理方面中的应用,包括:林火、病虫害、荒漠化等管理,如在防火管理中,其主要内容有:林火信息管理、林火扑救指挥和时实监测、林火的预测预报、林火设施的布局分析等。

(2)在森林调查方面的应用,包括:森林资源清查和数据管理,这是GIS最初应用于林业的主要方面、制定森林经营决策方案、林业制图。

(3)森林资源分析和评价方面,包括: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管理、用于分析林分、树种、林种、蓄积等因子的空间分布、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林权。

(4)森林结构调整方面,包括:林种结构调整、龄组结构调整。

(5)森林经营方面,包括:采伐、抚育间伐、造林规划、速生丰产林、基地培育、封山育林等。

(6)野生动物植物监测与管理。

1993~1997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的“中国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现代化”项目顺利执行。以全国林业监测站点数据和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全国林地生态类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在空间上和时间序列上完整、系统的反映林地区域不同的生态系统特点、林种、群落特征及其林(树)龄。

4 GIS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

GIS技术最初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应用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图件和属性数据的存储、查询等管理工作等,基本上没有数据的空间分析及其它决策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土地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土地评价工作(土地的适宜性或多宜性评价、土地的生产潜力评价、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城市地价评估、耕地地价评价等),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现状分类与制图,以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动态监测。

5 结论与展望

GIS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从技术、地理信息、经济社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在该领域有以下趋势:

结合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以电子政务相关工程为基础,推动GIS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推广应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及企业的重要任务,GIS在以资源、能力、生产、资金等空间综合配置、优化组合为目的的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相应的应用工程,推动GIS的发展。用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功能由通用管理功能转向资源评估、监督、跟踪分析等专业功能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各方面的矛盾及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诸多的关联性,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建议,需要功能更专业化的GIS软件系统支持。

参考文献

篇11

1.内涵:发展才能硬道理,中国农业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这种发展要求较高,要达到质和量的同时满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除了发展之外还要实现可持续,在农业的发展基础上,要注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大目标,在此基础之上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发展步入良性化轨道;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强高技术农业人才的培养,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准备智囊团,同时还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再农业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还要注意各方面的合理发展,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农业各方面的投入力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上新型农业发展之路;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断推进农村进步,农民生活富裕。

2.特征: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有传统的粗放型生产转变为集约型生产,走上了科技兴农之路。加大了农业的高技术含量,农业增长主要从单纯依靠农业自然资源的消耗转变到农业经济资源质量上的提升。

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路,遵循生态发展的规律,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提升农产品质量时,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促进整体农业效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实现农业的发展,但是它的要求也很多,要实现可持续基础上的发展,生态、经济、社会这三大效益要很好的统一起来。

二、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农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农业经济结构的趋同,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结构的趋同,往往是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导致,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具有引导上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这样会导致大面积的跟风,当经济价值自动调整回落的时候,整个农业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2.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是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后备资源基础薄弱。据资料显示,国内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更是进入国际警戒线内。水,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不兴,农业不稳。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缺水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农业的正常生产。大气污染,主要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农业的发展很不利;现在水污染非常严重,据调查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严重超标,大面积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田灌溉受到了很大危害;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增长迅猛,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向土壤中渗透,有害气体随雨水落在土里,从而造成土壤污染,土壤失去活力,使得作物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

4.农村贫困和人口增长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施加了压力。人口增长的压力会导致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一系列问题。尤其会导致农村贫困增多,影响整体资源、环境的良好发展势头,最终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措施

1.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将按其制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最后更是要树立农业的整体观念,农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各方面的整合协调,因此要强化综合管理意识。

2.调整、优化资源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发展走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形成较大的农业发展格局。各行业相互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12

在转型的适应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用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破坏的代价换取而来的。而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转型期的农业资源环境所面临的情况岌岌可危,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通过汲取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改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再重蹈经济发展的覆辙。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一)农业资源环境的定义

农业资源环境主要指人们在进行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时所利用的农业资源和所处的环境。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资源包括农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指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气候资源等这些自然存在的事物,随着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这些自然资源的分布也有所不同,因此自然资源总是不平均分布的,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同时农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农业作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立国之本,其环境问题始终显著存在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的开发加快,水资源恶化,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严重,气候变化异常等种种环境问题仍亟需解决。

(二)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只关注经济的发展,一味地牺牲自然资源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城镇化大量征占耕地等,无止境地索取破坏了自然的平衡,污染了环境,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极其不平衡的。这时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人们开始利用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治理已遭到污染的环境,开发新能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善待自然,努力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和总量都很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中农村人口的压力尤其大,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小。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虽然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我国全国人口总数为13.6亿,这其中农村人口约为6.3亿,全国人口每年仍以1000万左右的人口数量继续增长。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排名第120位(杨涛,2003)。有限的资源被众多的人口平分着,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二)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下,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目前农村大量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长期沿用祖辈世代流传的经验方式,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如我国水资源的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灌溉利用率则达到80%以上。农民缺乏对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大部分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大规模的农业经营;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三)农业经济发展缺乏环保意识,环境污染严重

一方面,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使用不当,具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农药化肥进入到水土中,污染了当地的土地和河流,造成了大量的农业环境污染,农村环境情况堪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起来,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生活层次也越来越高,大量电器如洗衣机、冰箱、空调的使用,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农村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再者,在经济转型期,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农业劳动力总人数的19.7%,尤其在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3-4年(杨涛,2003)。长期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缺乏环保意识。

(四)农业发展缺乏有效引导,资源开发不合理

农业发展缺乏政府和法律法规、制度的限制和指引,农民一味地粗放式开垦荒地,尤其在西北地区不断地开荒,破坏了植被,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南方山区的石漠化、华北地区土地的盐碱化也是如此;这些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减少和浪费,给后期的土地改造和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己达262.2万km2,分布于全国18个省区及471个县市(杨涛,2003)。地资源的减少,人们开始围湖造田,造成淡水资源的大量缩减,这样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在洞庭湖及鄱阳湖地区,据统计湖泊消亡的数量已达一百多个。

农业发展缺少正当的强制理性的引导,主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变动性牵着走,从而造成耕地等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耕地的减少,但是如果缺少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管制,会造成耕地的极大浪费。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到203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5%,则将新增城市建设用地5万km2,若按70%占用耕地计算,则占用耕地的总量将达到350万km2(杨涛,2003)。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健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进行综合决策

农业自然资源环境事关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资源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机制,将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决策,通过综合不同的决策人员、决策方法和手段以及决策模式,最后确定一套综合各方意见相对合理可靠的决策方案。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预防为主与源头控制以及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下,首先要打破行政分割的局面,建立统一一体化的综合决策管理体制,保证决策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建立综合决策负责制和考核制,确保决策的真正执行,发挥作用;再者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召开公众听证会,给人民群众提出意见和进行评价的窗口,并认真记录、考虑、研究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到及时向群众通报有关决策的内容;同时建立公民参与制度,让群众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二)实行区域农业经济,利用市场机制建立补偿机制

由于农业资源分布的均衡,可以在农业资源相对集中的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区域农业经济政策。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区域的自然特征和资源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开发,如处于山区以及丘陵地区可以利用山区的地理优势,种植果树或者树木,进行木材经济或发展水果产业,实行区域之间的互通有无。并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注意区域环境的变化,通过发现、分析区域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保护环境。

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而产生大量不良的问题,因此需要利用市场机制建立资源环境补偿机制,维护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向高污染的企业和工业征收排污费,“排污收费,超标罚款”,加大对环境污染的补偿力度,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税收制度,向有损于资源环境的行为征税,完善征税标准、税种和税率,设立有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征税有法可依。

(三)利用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方面应该转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发高质高效的农业经济,实行新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精耕细作,进行高效集约经营,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健全和完善农业的技术体系,依靠科技兴农。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增加技术投入,利用科技进步,在农村推行生态农业,实行循环利用的经济理念,变废为宝,使农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的状态。如可以在农村建造沼气池,农民可以通过把人畜粪便等排泄物以及秸秆等发酵成沼气,用沼气来发电及作为燃气供日常家庭生活所用。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并充分利用科研力量研发出更高效的产品,因地制宜地满足农业对机械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在种植、收割方面,解放人力从而解放发展力。同时还要加强农业灌溉设备的建设。坚持开发和保护两手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注意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用好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

(四)进行制度改革创新,提高政府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管理水平

政府应该建立和健全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将资源环境使用与综合核算制度联系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努力发挥资源的资产价值对经济发展建设的作用。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制度通过核算经济发展中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流量指标和存量资产,将对资源环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反映现有资源环境的情况和发生的变化,以及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制度有助于提高政府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认识,有利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管理,因此应该努力推行、发展和完善该制度。

要加强对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等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控,完善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改变分部门分单位分地区管理规划的局面,实行统一安排管理,同时要加强建设对自然资源的数量、存量和质量的勘探、管理、监测和预报系统,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发生变化的信息。再者,政府还要加强对资源的法制管理,坚持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完善12项资源环境保护法,努力研究制定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保护的政策,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坚持科教兴农,采用多种形式如举行教育培训、座谈会等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有害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政府应当成立相应的监管和决策部门,对农业的资源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以促进农业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同时不会让经济的发展给农业的资源环境带来太大压力,促使两者协调发展。

结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转型期的逐步深入,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荒漠化、耕地遭到破坏、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等。为了保证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本身都需要格外注重这些问题,改善农村的硬件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高旺盛.中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战略[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2.王雅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决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8(5)

3.杨涛.经济转型期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3

篇13

普通高等教育中,专业骨干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程试题库建设。建成课程试题库,不仅能促进课程考试措施与方法的变革,有效提升考试效率[1-4]。而且还能明显促进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探索,促进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共同提高[5]。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指出课程试题库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并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该自主建立不同课程试题库,逐步实现利用课程试题库自行组织考试。因此,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与教育改革中,加大力度建设和完善课程试题库,对实现普通高等教育中课程考试标准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6]。《地质地貌学》是农业资源环境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1998年举行的全国第一次普通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农业资源环境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为适应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对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查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内容的研究与梳理,以期构建出全面覆盖教材知识点、试题数量适度、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试题类型丰富、难易程度适中,且适用于不同民族教学班级的《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使《地质地貌学》课程试卷管理走向规范和标准化,为实现《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与考试分离,和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相对稳定,保证课程考试结果的可靠、有效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地质地貌学》试题库建设内容与过程

1.1建设内容

《地质地貌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地球基本知识、矿物岩石、地质发展史、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风化作用等基础的地学基本理论。另外还有几种主要地貌类型及成因阐述。《地质地貌学》课程授课对象为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理论40学时,实习30学时。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宇宙、地球的起源,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体系,了解地质构造在农业资源区划、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要明确《地质地貌学》课程与本专业相关课程《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要初步具有地质与地貌图形的识别与阅读能力,详细了解地面流水、地下水、风、冰川、冻土、湖泊沼泽、海洋及分带性气候的地质作用和地貌特征,重点掌握中国地貌特征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农业资源、水土保持及环境规划等领域。因此,根据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新疆农业大学专业学科发展中的定位,深入研究《地质地貌学》课程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理清《地质地貌学》课程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关联关系,梳理《地质地貌学》教材(梁成华主编)内容框架和知识单元,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为试题库建设奠定材料基础。根据《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目标,将教材知识点结构划分为地球基本特征、地质学、地貌学三大知识模块。《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老师反复讨论确定各模块知识单元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分层,划分为易理解、较易理解、较难掌握和难掌握四层。

1.2 建设过程

《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师从学生课程考试分数的评判者转变为促进学生自愿和主动学习的引导者。课程考试不仅通过考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情况,从而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改进。也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方面的进步与不足,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和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因此,《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如何使试题库知识点内容覆盖更加全面、知识结构更完整、形式更灵活多样,试题内容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地质地貌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践生产相关问题的能力。试题命题前教师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和知识更新的要求,制定课程命题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命题组成员要对所编知识模块开展定期的会议讨论,试题内容和题型选择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中试题内容要全面覆盖教材知识点,难点和重点突出,试题类型丰富,难易程度适中,试题数量适度,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并有正确的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2.1 确定试题类型

共有6种题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其中前三种题型是客观试题,考核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后三种题型是主观试题,能动性大,主要考核学生的分析、动手运用的能力。

1.2.2 制定评分标准

试题满分为100分,分值分布为名词辨析:4小题,每题5分,共计20分;填空题:20空,每空0.5分,共计10分;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图示题:1小题,每题6分,共计6分;案例分析题:1小题,2―3个问题,共计10分;论述题:2小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

1.2.3 确定试题难度

在编写试题时,把试题内容根据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易、较易、较难、难,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5%、30%、45%、10%,试题的总体难度由《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命题教师统一拟定,最终根据试题库试运行期间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加以修正。

1.2.4 分章编写试题

根据《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规定并结合教学改革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拟定课程知识要点,课程试题库知识要点要覆盖整门课程。按知识模块分章编写知识点,并以章为单位,构成试题库的子集,原则上要求每章都涵盖6种题型。

1.2.5 选题组卷

在试题类型不少于6种,试题内容覆盖全部课程知识点的条件下,对《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进行选题组卷,最终建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等6种题型的15套标准试题(含15套标准答案),卷与卷之间试题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20%,每套试卷满分100分,试题数量必须要求学生在110分钟内能够答题完毕。《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建成后应由课程教学组长、教研室主任、教学主任一次进行检查与审核。对试题进行检查与审核时,要注意试卷在整体体上是否全面反映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难易程度上是否有层次梯度的划分,在试题评分时是否有助于拉开不同水平的差距。组卷试题内容和试题类型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试题库经审核、调整、修改和终审后,经课程教学组长和系主任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同时报送WORD文档。

2.《地质地貌学》试题库应用效果分析

2.1 考试效果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与试卷库建成以后,首先要进行试题库的试运行。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个教学班(汉族班或民族班)整体或者以一个教学班级为单位抽样让学生用试卷库抽题考试,经对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后,确定考试成绩分布较为合理后再对全部专业班级推广使用。在2013年―2015年的3个教学年度期间,分别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5个教学班进行了《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的试题库应用。2013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11班、农资122班,2014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21班、农资132班,2015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42班。5个教学班级中农资111班、121班为民族教学班,农资122班、132班、142班为汉族教学班。每个教学班采用2套不同试题,3年共计应用10套试题(表1)。

对表1中不同教学班级的试卷得分情况分析,无论民族班还是汉族班在同一年度的课程考试中,其应用的2套不同试卷的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及总平均得分都无显著差异,说明《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知识点的覆盖范围较为均匀,难易程度较为一致。不同教学班级之间,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和总平均得分都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民族教学班提高较为显著,总平均得分从65分提高到75分,及格率维持在80%以上。汉族教学班总平均得分从78分提高到82分,及格率维持在85%以上。说明《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适用于不同民族的教学班。对不同试卷中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分析,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在能力应用的主观题(图示、案例分析)方面,学生得分率明显提高,图示题得分率从60%左右提高到80%以上,案例分析题得分率从52%左右提高到70%以上,说明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不同民族之间的教学班级总平均得分分析,民族教学班试卷得分略低于汉族教学班,但差异不显著。

2.2 促进教学效果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的建设与完善,对《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适应《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教学组对《地质地貌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新增《地质地貌学》特色案例库,矿物、岩石、土壤类型以及土壤剖面整段标本。并结合新疆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地貌类型,广泛搜集、整理与新疆地质地貌特征有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建成20个地质地貌实例专题,并总结成文字与图形材料。利用网络和书籍查阅、复印整理与《地质地貌学》课程相关的重要图书20本,提供给学生用于自学和参考。在教学条件上新增《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实习30学时,并制定了统一的野外教学实习路线和地点,为学生野外观察和实践提供了条件。通过《地质地貌学》课程的野外教学实习,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为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农业资源与环境111、122、121、132、142班的《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中,继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重点对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反转教学等方式进行推广,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课程兴趣。通过2013年―2015年的3个教学年度教学改革,使得《地质地貌学》课程课堂讲授内容更为丰富,更富思想性,学生对《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显著提升。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不同教学班级之间在教师教学态度、教学管理方面的评价和满意度一直较高,无显著差异。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个人课程收获方面的评价和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教学方法得分从91.8上升到94.1,教学内容从92.3上升到94.6,个人课程收获从87.6上升到94.2,总体加权平均得分从90.9上升到94.2。说明《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不仅促进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也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3.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专业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高专业素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进行改革。通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内容的研究与梳理,最终建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等6种题型的《地质地貌学》课程15套标准试题(含15套标准答案)。通过在不同教学年度和不同民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班级中的试用,反应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的试题内容对教材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教学难点、重点突出,试题类型丰富,难度适中均匀,且适用于不同民族的教学班级。另外《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教学单位对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3.2展望

通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的建设将逐渐实现该课程教学与考试的分离,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相对稳定,保证课程考试结果的可靠、有效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工作并不能一劳永逸,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目标都会发生变化,课程知识点也会不断更新。因此,《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建设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另外现阶段建成的《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知识点以基础理论和简单的图示、案例分析问题为主,希望在今后的课程试题库完善过程中能把《地质地貌学》课程的野外实习内容包含进来,从而实现《地质地貌学》野外教学实习考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学生对《地质地貌学》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王晓宇,孟繁疆,贾银江.高等学校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60-62.

[2]武灵芝,胡栋,胡晓飞,等.论《生物医学传感器》试卷库的建设[J].时代教育,2011,(4):32-33.

[3]曹雷,张琴英.《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7):235-236.

[4]王得玉,马明栋,焦东来,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库的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2):136-137.

[5]王伊娜.建立教学考试试题库或试卷库实施考教分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