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与小学生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在读写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在高中阶段,有很多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在语文学科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是一种浪费。在语文课之外的时间,他们很少拿起语文书。理科班的多数学生把精力都放在了数理化上,文科班的多数学生则把精力放在了政史地上。每次考试,语文分数总是比其他科目要高一些,这就更加促使他们不在语文学科上花费大力气。话又说回来,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学生身上,语文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从教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本人心中一直有一些没有妥善解决的困惑,这些没有解决的困惑就是本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方面应该负起来的责任。把问题分析好才能把问题解决好,所以接下来本人将对心中存在的教学困惑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目标与现实不符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写到,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大纲写出了教育者的期待和目标。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你真的用这些美好的目标来检验自己的学生,便会发现很多美好的因素已经在学生身上悄悄地减弱。这个时候其实你特别想帮助这些学生。
当你作为语文教师真的很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授于学生时,你却发现学生对那些知识和能力漠不关心,甚至还会埋怨你,老师为什么让我们这些学生学得那么辛苦呢?这么辛苦又有什么用呢?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这种无以复加的轻视让你无法忍受。于是你便陷入某种困惑的圈子里,这些学生到底怎么回事?这种困惑比你上课无法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还要难受。
当你精挑细选,给学生选好语文习题,并且反复交代习题的重要性,千叮咛万嘱咐你们一定要去做,做完了老师讲解,做了就会有收获,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你却发现这些可爱的学生表面上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实际上翻开他们的练习一看,居然是空白,此时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自尊其实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的。有时你会问他没做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得到的答案是其他科的作业很多,无暇顾及语文作业。
高中语文教学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教学大纲中的目标,同时又兼顾到高考成绩,真的是一道难题,语文老师要为这道难题不倦地思考。
二、课外与课内时间的矛盾
每个高中语文老师都知道,阅读量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对待语文学科又比较轻视,所以不管老师如何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就是不买你的帐,依旧是我行我素。无奈之下,教师只得动用课堂那宝贵的四十或四十五分钟时间。课下老师总是用心地为学生选择经典名著,课上积极地向学生推荐并提出阅读要求。力求当堂阅读,当堂指导,当堂完成任务。本来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的任务,移到课堂来完成,完成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有时还难免会占了其他语文学习任务的时间。可是如果老师不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去完成阅读任务,学生在课下又不会“动手”,老师总不能让高中生成为“阅读”吧?其实,课下的任务就是应该在课下完成,课上有课上的任务,然而据当前的高中语文现状来看,本来很简单的这个问题却成了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困惑。
三、代替与主动的矛盾
众所周知,提高语文成绩的前提就是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基础知识是需要长年累月、一点一滴积累的。字词的音、形、义,学生应该亲自己动手去分类、识记。可是,学生不去做,老师又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怎么办?教师只好越俎代庖了。最终的结果是教师费力不讨好,劳累了教师,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锻炼。
篇2
二、解决困惑的对策
1.明确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中伴生了一种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结果是教师被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在阅读过程中,只有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产生意义建构时,才能形成阅读者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建构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这是让学生走进课文,感受生活的关键所在。这个“桥梁”非语文教师莫属。
2.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
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前提。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视野。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讲课才能游刃有余。二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知识。语文教师在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广泛涉猎诸如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等其他学科知识。三要提高教育教学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3.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1)开放学习内容,促进协调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教学应立足课堂,向课外开放;立足教科书,向书外开放。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而且可以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构,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新课标的理念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通过语文教师的努力,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3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涉及的内容宽广而又有深意,作品中流露出的喜怒悲乐愁,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处处散发着真善美的人性光辉,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语文学科这些突出优势,让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因势利导,进行情感感染与熏陶,让学生从中学会尊重、宽容、友爱等人类美好的情感,并延伸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积极体验,达在自我教化的作用,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2、语文课堂上的情感熏陶
2.1、要学生入情,教师先入情
教师在教授教材时,应先是读者的身份,再是教者的角色。首先,教师以读者的身份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自己受教育、受感染的过程。语文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领悟能力较强,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先于学生与文本对话,真正走进语言文字之中,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先于学生有所感悟和触动,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才能向学生传情达意。然后再以教者的身份深入钻研教材。在具体的备课过程中,要依据语文的“人文性”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充分发掘文章的情感因素,深入到课文中去,找出文章的动情点。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之前自己对文章的所感所悟用富有感染性的肢体语言展示出来,开启学生的情感大门,努力为学生与作者构建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
2.2、创设情境,以境引情,以情击情
要想语文教学做到一往“情”深,学生对文本学习“痴”情不已,情境创设不失为一妙计。情境创设形式多样,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情况而定。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曾尝试过以下几种情境,课堂效果都不错。一是用视频创设形象情境。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鲁提辖疾恶如仇的人物形象,我适时播放了一段“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视频。有的学生还即兴表演起来,把里面的对话读得生动而富有个性,激发了学生的正义感。二是音乐创设情境。在教周国平的《家》时,我放了一段《回家》的轻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在音乐的氛围中,许多学生开始轻声朗读,有些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此时也在音乐的感染下读了起来。在学习《》时,惨烈的画面配上悲伤的音乐,将学生引入了那段悲惨的历史,课堂上有许多学生不停地捂着嘴小声哭泣,还有许多学生愤恨不已。无须多言,一段音乐就能激起学生对双亲的感恩,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三是用煽情语言创设情境。这里煽情的语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文字本身的煽情魅力,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感悟上,引导学生体会书中感情。另一种是教师语言煽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与教态去煽动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2.3、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生成情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才可。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毕竟是间接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情感激发会沉浸在作者构思的幻想中,感情受到熏陶,但那是一种有距离感的情感体悟。要真正让学生体悟到感情,最好的平台还是要回寻到现实生活,把课本中的情感移情到课外,客观真实地认识、辨别、创造真善美,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所谓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因而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他们提供情感培养的机会,使其生成真正的情感。
篇4
磐安民歌民谣史料辑录分析
浅析美国独立战争后犹太会堂——社区模式瓦解的原因
艺术类学生个性特点及教育策略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虚拟世界VI设计——虚拟世界与VI的一种结合形式
谈论幼儿的家庭教育
浅谈我国制播分离的发展与趋势
我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文字的视觉个性与版面编排设计的关系
以态势分析法寻求地方高校合理定位
对当今全民健身运动的思考
浅谈设计师的风格形成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趋势与启示
论冈察洛夫文艺理论同其创作实践的矛盾与背离
良好组织形象的美学思考
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成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摭论低幼动画片的主题表现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之我见
语言研究
与“不”连读成语的会意字
阅读策略研究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
浅析英语语法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
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hotpot与火锅的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
谈预设在英语广告中的作用
任务诱导型参与活动与二语伴随性词汇习得
浅议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谈俄语语义辞格
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实用价值
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艺术殿堂
绽放自然之美:激活水彩灵动
浅谈戏剧的真实美
文学教育(中) 设计素描教学难点问题的分析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探究
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略谈动画色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浅谈儿童厌学问题的解决
谈谈我国民族声乐的核心魅力
中文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试论《论语》中的孔子与“礼”
双音节动词重叠条件及留学生使用偏误分析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漫谈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和魏书生的教学实践
多种评改方式促进作文能力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因素
书法练习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
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分析
作文批语,你学会温馨了吗
重新审视新课程情景中语文课堂的教与学
教学艺术
艺术作品对真理的显现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思考
从《阿房宫赋》看探究性学习
论精细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意义及价值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对高中学业考试管理办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浅谈幼儿协调训练的文学教育(中) 培养
表演技巧的掌握对主持能力的优化
构建新课改下的政治课堂
重视史料分析 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高专院校服装设计教育体系
浅谈新课改下的多媒体历史教学
敦煌壁画中体操雏形与现代竞技体操对比分析
例谈中学教学的“教与学”
为高效课堂添点剂
对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的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之创新
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师生关系
中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运动竞赛焦虑和训练焦虑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中国古代书院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文教随笔
文学教育(中) 公文写作思维步骤
追求人生价值应遵循生命三重性规律
自信绽放智慧之花
篇5
一、从学生心理方面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意义
学生心理对语文课堂提问的影响特大,能否打开学生的思维门扉,关键在于语文课堂提问是否把握学生心理动态特征。语文课堂是一种交流艺术,师生要短短的课堂上达到交流的目的,最关键的是从学生心理动态来探讨课堂提问。
(一)语文课堂提问有利于催化思考
思维起始于问题,就如理论来自实践一样。因此没有问题,就无法思考,问题不断地产生同时思维也在不断的创新。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说到:“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即学愈广博,则思维愈开阔,思维产生于困惑就会勤于思考问题。孔子《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思维达到一定的困惑就会思考,勤于学习。通过王夫之和孔子告诉我们思维要活跃、要创新,就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因而语文课堂选择提问是最佳的方法和手段。
(二)语文课堂提问有利于知识的浓缩和归纳
创设情境往往是通过不确定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那种不确定来自已知的与未知的之间,认识与不认识的,熟悉的与陌生的事物之间的差距。就因为那种差距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是懂非懂,一知半解得不确定性问题情境产生矛盾、疑惑、惊讶而诱发爱好和兴趣。
(三)语文课堂提问有利于调节课堂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课堂提问,只是一味地讲,而不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那么就会导致课堂效果差,课堂没有任何生气,失去课堂的节奏美。因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主体元素和认识体系而构成的,而教师和学生又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者,并且他们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他们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互相作用的。教师要认识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就必须通过提问,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来了解课堂的效果,反馈信息一定要重视质量,而不要去看反馈的形式,同时切忌走如“满堂问”的误区。
二、从学生心理来探讨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语文课堂提问是非常讲究艺术的,陶行知曾云:“发明千千万,起点在疑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蠢。”巧妙的提问,能点燃智慧的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必须致力提高问的艺术,即贵在善问。其实,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常常是“问什么,怎么问”。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变化,提问要掌握三个方面:
(一)提问要精要简
学生厌恶问题多,对“满堂问”的语文教学传统模式学生心理极不支持。他们对肤浅的提问视为没水平的提问,对于过难得问题他们疑为是教师故弄玄虚。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依托教材,精心设计,抓住主要问题,凝练提问语言,精心构思提问及点评。这才能让学生用心去学、有问有答、有思有得、有说有听、有疑有解、有评有得。
(二)提问要巧要活
抓住学生懒惰、好奇、要强等心理特征。提问时,要把握问题难易层次。做到曲直相宜问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问巧在设问内容有创意、抓住发问的时机、掌控问答的时间和范畴、正确的引导回答和巧妙的点评。这都属于巧妙提问整体范畴。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的把握学生心理进行设疑、巧问,是教师积厚薄发的一种高水平的艺术表现。
(三)讲究幽默
幽默是德、才、学、识、智、情等诸多因素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瞬间闪现出光彩夺目的语言火花。幽默是一种形象而含蓄的艺术,它让人在笑声中明辨是非,增长智慧。学生喜欢幽默,乐于接受幽默,然而我们教学中缺乏幽默这种教学手段。一些老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板起面孔枯燥乏味的说教,而不善于用灰谐有趣的幽默去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育人的气氛。因此教师应把幽默引进课堂,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教师授课富有幽默感,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避免出现单调沉闷、枯燥乏味的教学局面。如一位教师讲授《守财奴》这篇课文,分析小说人物葛朗台在生命临终前仍然坐在密室前守着财宝这一情节,他用灰谐的口吻说:“你们看人家葛朗台在奄奄一息之际仍然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上,恪尽守职、无怨无悔,我们从他身上发现了什么?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有哪些方面应该否定。”
(四)提问要有丰富想象力
语文课程既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灵活多变的课程。语文课堂提问要依托于教材合理构思想象,把握中国文化悠久历史渊源,归纳构想想象要具有前瞻性,同时还要注重人文情感的思考。
三、结语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它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复杂多变的艺术,作为教师要掌握它,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课外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优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韦志成,韦敏.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美)林格伦.课堂教学心理学[M].章志光,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篇6
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语文教学属于基础学科,不仅关系到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并采用恰当的方式解决,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帮助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升教学质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教育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一些陈旧的教学手段在逐步淘汰,教师们也在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有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有着明确的指导意见,教师的角色应该更多的转向为引导者、激发者,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小学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是主角,学生很少发表对知识的见解,互动的活动也比较少,这样就无法考虑学生的感受与需求,也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课程内容,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活动适合教师,但是不适合学生,甚至打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教学方法单调
教学方法陈旧,造成了课程缺乏吸引力,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这对于正在处于认识世界的小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应该有着很强的欲望,但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考虑到这点,只用一只粉笔和一本书就完成了所有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也容易产生反感。所以说,调整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现代化的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3.语文教学没有实现生活化
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仍然是以家庭为主,所以日常生活对于他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从实际生活入手,那么就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生活的融合仍然比较少,有些教师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于提升他们的语文兴趣比较不利。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以上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积极的寻找解决措施,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提升语文素养,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固的基础。
1.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性,是最直接的让小学生转化为课堂主体的方式。具体来说,第一,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注重他们的学习体验,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和接纳程度,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二,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尽量避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手段,多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鼓励学生在没有理解透彻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困惑。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安排,多了解学生,本着和学生做朋友的心态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教师就会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2.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丰富的教学方式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学习效果也就比较突出,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特点。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理念先进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发挥学校教学设备的作用,拓宽教学方式,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声音、图画和视频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这样不但能够消除课堂的枯燥,还能调动小学生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也需要多加沟通,对于好的教学经验实现共享,让课堂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优化学习方式,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将语文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生活化是目前各个科目教学都提出的话题,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向不熟悉的事物转化,比直接讲解更加容易,也促进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一来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理解水平不高,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小学生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二来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多运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容易接受,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对于今后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每个学生都要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这也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情况下,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加应该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正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师进福.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 ,2013,35:192-193.
[2]吴俊梅.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30:81.
篇7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地注重阅读教学,忽视写作教学。常常出现:教师为上好一节阅读课,不惜花时间、费精力找材料,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但一到上作文课,他们心里便一片茫然,敷衍了事,甚至有些教师都没有作文教案。
2.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不能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探讨问题。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之后,让本该面向全体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师生之间的单独交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音量小,这无疑是对教学时间的浪费,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面对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时刻反思教学中的缺陷,并努力改变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的工作当中,为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1.作文教学。以往作文教学,教师多注重文章的语言、文字通顺等细节。学生们面对作文大多也是满面愁容,不知从何下手。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入手。另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推理的常识,如全面地看问题、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内因外因的关系、质变量变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有了这些理论和方法,学生就有了思想的武器。然后教师再挑选一些经典美文,让学生通过精读,细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情感描述。与此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提高学生感悟生活、记录心情的语言能力。
2.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要做到深入浅出、符合学生的实际。解读文本之后,教师应走出文本,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教师在确定课堂采取某种活动形式后,就应以这节课作为平台,进行教材分析、听课评点,使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使每个教学环节、每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达到最优化。
3.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合理选取提问的角度,使提问真正能达到促进教学有效进行的目的。提问的难度要适宜,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提问得当,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重点,突出要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要巧于设问,引起学生的好奇,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解决新知识的能力,在思考和寻求解答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智慧的潜在力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教师要按教材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设计问题,先提问认知理解性问题,分析综合性问题次之,创造评价性问题在后。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激起学生的疑虑,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
4.该出手时才出手。海德格尔把“学”分为热爱和实践两个层次。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热爱学习,还要热衷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包办、代替,牵着他们走,而是要做学生学习背后的人。当学生精神萎靡的时候,给他们勇气与力量;当学生面临困惑时,为他们指点迷津;当课堂气氛沉闷时,巧妙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会、会学。
5.转变教育观念。要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就需要树立新的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无不与教学观念陈旧有关。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综合。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进行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就语文的教学内容来说,文章本身又是文道合一的,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文悟道,因道学文”的规律,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表达和交流,做到认识和情感的统一。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的任何教学形式都要从完成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内容决定形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首先要考虑完成哪些教学目标,然后再考虑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哪些教学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活动形式的各个环节,做好严密的组织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斌君.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育整合的构想[J].山东纺织经济,2010(9).
[2] 杜学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浅谈语文教学与美术的整合[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3).
篇8
一、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为了诱发兴趣,教师要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还要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多肯定成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张贴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不断用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二、精设文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创作灵感才能写出好文章。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作文题目命得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如何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呢?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七年级,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八年级,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九年级,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绩,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与学生心理的成绩保持同步,有科学性。
三、多观察,重积累,写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十分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重视观察周围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能有所感悟。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还要随时记录,要求一日一记或做观察笔记;其次,对于教材上的名篇佳作应让学生精读牢记,在读背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第三,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会做剪贴及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四、开思路,重思维,重示范
思维训练是现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素。现在的作文教学一般以表达训练为主,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到各种表达方式及不同文体的写作都进行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写作思维训练,如怎样观察、想象、逆向思维、分析综合等,学生作文会出现选材雷同,难以出新意的情况。因此,要先训练写作思维,再训练表达技巧,最后再进行实际练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也应作示范指导,经常写点下水作文,教师的表率作用有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
五、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材料
教师要教会学生把作文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作文必须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教师的写作指导往往从“审题”开始。“审题”也就是“审视生活”。选题的题目、所选的材料,都要是从生活中来,有的直接就是生活本身。还要教会学生先学会“剪碎生活”,再学会“凑成文章”。“剪碎生活”就是要把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或一个理,从其“完整”出发,将其“剪碎”,经过构思,设定某种形式,选取自己需要的部分,然后再“凑成文章”,也是用已经“剪碎”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再“整合”成文章。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提炼、取舍、改造。一个初中学生,必须突破为了作文而作文的单一模式,而要学会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有个性的,高质量的。
六、办报刊交流成果
成就,是每个人的终身追求,有了成就,无论大小,就等于有了人生的辉煌,成就越大,奋斗越甚,而奋斗愈甚,成就也就愈大,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法则。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从而不断使其以小成就来成就大成就,教师要开辟多种园地,为学生的习作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戴尔•卡耐基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教师经常在作文中赞赏学生,是对学生日常进步的肯定,能固化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者要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确定不同的起点;善于针对不同个体的自身现实,确定不同激励目标,让他们在各自的发展区内一次次达标,一次次获胜,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赵红霞.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8,(18).
[2]刘玉梅.浅谈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意见[J].成才之路,2008,(15).
篇9
前言
目前,对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来说,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较差,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改革语文教学的方式,旨在解决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该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但是,由于造成中职院校语文教学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必要针对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不能得到较好的提升,当代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成为了我国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最突出的现状。同时,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等严重现象,进一步导致中职学生语文整体基础比较薄弱。
2.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方法落后单一
目前,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语文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缺点是中职学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到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中职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甚至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语文的现象。当然,有的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是单一地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水平。为了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新中职语文教学的方法显得很有必要。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热爱程度和教学方式也会影响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影响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
2.2中职学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目前,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课程时,普遍存在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因而中学生很少主动学习语文,平时阅读量不够,从而导致中职学生对语文的积累不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如果中职语文教师只让学生背诵语文教学的内容,那么会起不到任何的教学效果,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没有完全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更不用说提高其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因此,由于中职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不利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导致中职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不到任何提高。
3.完善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方式的对策
3.1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该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以传统的知识讲授来代替学生的主体学习,要求给学生以足够的学习自由和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中职语文教学应该与中职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学生时刻都应该处于积极的思考学习状态之下,学生能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当然,我们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实际困境,因而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在中职院校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中职学生的求知兴趣,通过兴趣引导中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
3.2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实行言传身教
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其存在的困境创新教学方式,然后,言传身教该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水平。然而,传统的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由于教学方式比较单调,从而制约了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降低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教学效果也不佳,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教授者,而没有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使得中职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的过程之中。当然,对中职院校来说,还需要对中职院校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中职院校语文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不断创新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方式,旨在解决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存在的困境。
3.3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合作式教学
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中职学生之间的合作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不仅有利于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有利于增加中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在另一发面,合作式教学还能够实现知识的沟通和互补。因此,加强合作式教学也是创新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重视加强对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因此,现阶段研究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创新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还望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篇10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二、对技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肖敬认为,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应成为生命教育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目前技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甚至溺爱中成长。他们常常漠视他人,强调自我,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不懂得宽容他人,不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导致苦恼与困惑出现,甚至导致做出过激的行为来。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说:“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心理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心理咨询师曾丽华(韶关市首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这样说:“技校学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毋庸置疑,当出现危机的时候再来处理为时已晚。可见对技校学生有目的地加以引导、教育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他们正确看待自己和生命,继而拥有健康的人格。
三、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语文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这样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技校语文在教授汉字的同时,更应发挥育人功能,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深入挖掘教材,结合当前技校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素质修养和审美能力,从而学会感悟生命、敬畏生命,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终生发展。
四、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
1.引导学生敬畏生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无常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2011新版的《语文》中选录了许多名家名篇,其中许多不仅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更是人生的宝贵体验,非常有利于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渗入生命教育。如《邂逅霍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隐形的翅膀》等,这些作品的主人翁都遭遇了生命的重大挫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他们豁达、超脱、乐观的生活态度,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教师在课堂上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让学生对生命心生敬畏,正确地去面对生命中的无常,进而发挥人文关怀,关心弱势群体。
2.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是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的。这就是正确的生命观。处于人生花季的技校学生,难免会有来自学习、生活、择业的种种烦恼、疑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学生坚定的人生信仰。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如在上《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这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领悟到季羡林、冰心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大家,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生命观,并不懈地执著努力,最终塑造了他们崇高的人格,使他们的人生大放异彩;在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父亲”之所以成功的内涵,即忠于职守、认真负责。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感悟:困苦并不是坏事,它能造就人、考验人,在困苦中深思、积累经验,提升生命的价值,活出一个无悔的人生。
3.开展多种主题的实践活动,强化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和信念的教育,语文老师应该通过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体验中接受生命教育。例如在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老舍的《我的母亲》时不妨引入“感恩”的话题,让学生去感受父母的舐犊深情,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孕育、成长的艰辛不易,在感恩中体会生命之重。在第五单元“拥抱自然”的拓展训练中,可组织学生参与“关注环境,绿色生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讨论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技校学生可塑造性强、思维活跃,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最大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体会得更加深刻,这样的生命感悟更胜于单纯的言语灌输与理论的说教。
此外,语文教学的拓展空间很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历史上许多文学家都有同样的生命意识与珍视生命价值的体验。如古代的屈原、司马迁,现代的鲁迅、巴金,国外的安徒生、高尔基等等。他们的作品都是课外阅读中生命教育的典型材料。我们可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适当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去感悟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让学生在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话语中理解他那坚强的意志。
总之,技校只有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人格的学生。语文有必要也应很好地担负起这一重任。在教授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解人生之惑,帮助学生拓展心灵的宽度,增加思维的深度,丰富生命的长度。反过来,生命教育也能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提升语文教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肖敬.浅谈生命教育读本[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篇11
“三四五”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建立在新型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为学生创建自主、优质、高效的课堂环境,以语文学科特点为基准,具体分解细化了“三步骤”、“四环节”、“五课型”的课堂教学环节流程。其中,“三步骤”主要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四环节”具体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五课型”主要涵盖课型有:阅读教学课、写作教学课、专题复习课、测试讲评课、专题探究课。“三四五”课堂教学独具特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该教学理念可以发挥其独特的教学功能,进而获得最优化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三四五”课堂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
1.阅读教学课
“三四五”课堂教学应用的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1)课前延伸。课前延伸是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做好的充足准备工作。对于教师来说,需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编写预习学案,从而为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有效预习及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教师需要明确制定出学生的预习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并收集与整理出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便于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探讨。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在课前延伸环节中完成自主有效预习,独立做好预习笔记,梳理预习中的难点问题。
(2)课内探究。课内探究环节是“三四五”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环节,结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扩展”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在该环节中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3)课后提升。课后提升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布置作业、主题学习。学生在阅读教学课中通过“课前延伸”与“课内探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布置适量具有巩固性、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以及布置学生完成主题学习任务。如此,通过课后提升教学环节培养与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
2.写作教学课
写作一直是中学生的一大困扰,许多中学生厌烦写作,甚至是害怕写作,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课已然成为重中之重。如此可见,将“三四五”课堂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课中十分必要。
(1)课前预置文题。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课中,课前预置文题环节是关键,具体划分为五个小环节:任务目标、指导提示、文章链接、选材构思、疑难困惑。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预习学案,其中任务目标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命题方式的写作选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指导提示,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选材与组材等多方面的写作要点,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不至于盲目与不知所措。文章链接,是指教师在预习学案中为学生提供任务目标中所涉及的相关课外预读资料,以便利于学生借鉴学习,打开写作思路。选材构思,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已然有了一定的想法,具有初步的构思与布局,通过写作提纲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疑难困惑这一小环节便于学生梳理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或在教师的指点下解决在前面环节中的疑难困惑。
(2)课内写作评改。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写作提纲,从而帮助学生开拓写作视野,理顺腹稿思路,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之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自主写作。教师当堂检查学生的写作,一方面让学生进行互阅互批,另一方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文进行评改,发现学生的写作优点,提出学生的写作不足。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修改及相互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课后展示提升。每一次写作教学课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定出优秀的作文,设立班级墙报展示,或建立班级网站,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展示平台。如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肯定与表扬,从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留心观察身边中的事情,坚持每天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每天进步一小点,最终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三四五”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这样既利于培养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利于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篇12
一、注重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由于职业高中学校主要是学习专业技术,所以很多职业高中学校不重视像语文学科这样的基础学科,致使职业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不佳。本文通过调查发现,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55.8%的学生认真听讲和记笔记,24.4%的学生在课后认真复习上课内容,然而大多数学生完全是被动听课,听课的目的也主要是应付考试。因此,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各种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注重开阔职业高中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如信息化对于语文知识提出的高要求。当前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轻松便捷,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要能够快速提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在现在的社会,拥有信息意味着拥有了财富。信息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传输,如果我们有良好的语文表达和理解力,我们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处理和提取信息。相反,我们就会错失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导致错失大好机会。职业高中学校应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前沿信息,以便于开阔职业高中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快速有效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职业高中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突出其基础和实用价值。当然,职业高中对语文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着力培养他们应用语文的能力。
三、注重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教师只有通过引导职业高中学生不断思考,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活动中来。职业高中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设立更多的问题,引导职业高中的学生自主思考,使他们深刻感受到自主探索语文知识的快乐以及体验解惑答疑的成功。职业高中的语文学习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要注重培养职业高中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但是,职业高中往往紧抓学生的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这样做虽然有利于培养职业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但是这两种思维能力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非常重要,所以,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也非常重要。现在的教育改革都推崇开放式教育,教学不仅限于在课堂上教学,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带他们去享受大自然,激发他们去感受生活,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生活观察力。
四、注重培养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局限产生的思维死角。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可以有力促进职业高中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例如,职业高中语文教师设定一个主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通过查询资料及小组成员的讨论学习归纳问题的答案,并由小组长回答,最后由语文教师进行点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当前现代化的社会,许多工作需要团队协作完成,所以很多用人企业在招聘中强调员工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不只是看个人表现。作为一门语言工具,语文更重要的作用是用它表达和认识自我。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教师要让职业高中的学生充分认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同意语文就是教语言表达的技巧性和能动性的主要工具。
五、注重全面提升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与以往的传统教育不同,职业高中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教会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写作训练。例如,教学生写工作计划和个人简历等,为职业高中学生参加工作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技能,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要正视语文的重要价值,即语文可以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起到辅助和服务的作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成效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此,语文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所以,职业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同时进步,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13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教育部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后,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体裁也多式多样,并且教材还收集了许多国内外作家的著名文章以及名句名言等,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情感在其中,一方面可以塑造出千差万别、形形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还描绘出了瑰丽多姿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将每个时代的人情冷暖与社会百态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及多样化,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课本中的每个字句的真实含义进行准确把握及理解,而且在传授的过程中要适当融入和课本内容所匹配的美感及情感,从而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及感染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技巧
(一)教学语言规范准确
语言规范准确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课堂教学上教师语言发音要规范,吐字要清楚,用词要准确,要做到“标准化”,杜绝模棱两可的讲解,可以给小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惑或不必要的失误。同时,课堂语言要力争精炼,能用一句话表达的决不用两句话。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整节课说个不停,但我们认真梳理一下,就会发现他们所说的大多数是废话。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最大量的知识信息,课堂教学语言绝不拖泥带水,绝不使用“嗯、啊”之类的口头禅,以免给学生造成听觉上的疲劳。 课堂教学中规范准确的教学语言能给小学生春风化雨般的示范和影响, 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起着积极关键的作用。
(二)教学语言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如调味剂中的鸡精,它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迸发小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出一种和谐、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 有助于语文教师更好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例如,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学生写作文时 “文不加点”,他的标点一逗到底,我在讲评这个作文时故意一口气念到底,直念得我脸红脖子粗,上气不接下气。 台下的学生关心地对我说:“老师,停顿一下再念吧! ” 我则喘着粗气笑着说:“可这个作文中并没有标点符号呀!” 这时台下的学生才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在善意的笑声中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三)教学语言简洁、精炼
课堂教学语言,不但应该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能及时捕捉学生的灵感,恰如其分一语中的地加以引导肯定,从而激发兴趣,更深入地感悟文本语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语境语言。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四)教学语言激励、鼓舞
充满激情的课堂语言来源于感彩,而感彩则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师生间的美好情感。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具有激励性的语言去表扬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缺乏激情、枯燥无味的课堂语言往往会造成学生开小差儿、神游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课堂上就很难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消失了。小学生喜欢听到赞赏鼓励的语言。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表现积极的时候给予表扬。如“同学们的发言真激烈!”当学生回答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一定得充分认可。如“回答很好!真棒!”如此表扬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对于回答问题回答得不太好的同学,教师切忌当场批评,他们更需要激励。如“你一向很聪明,平时回答的也非常好,今天可能是有点儿马虎了吧!先坐下,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回答的。”这样就维护了学生的尊严。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一声表扬、一句激励性的话语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魅力远不止这些,艺术的探索更是无止境的。笔者真心希望通过对教学语言的这些浅陋的探究和分析,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实践与探索让我确信:语文教师的语言就是语文教师的魅力之源。
参考文献:
1.张小筱,苏春景.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5).
2.韩玉.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3.费秀芬.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激情过度[J].当代教育科学,2009(14).
4.张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5.傅惠钧.教师口语艺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