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篇2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财税因素分析
1、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导致区域经济分不平衡性
我国改革开放走的一条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路子,国家各种优惠政策总体上一直在向东部倾斜,使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获得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上,表现为对保税区、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与一般地区,外资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待遇。除此之外,国家还减少东部地区财政上缴比例,扩大其项目审批、信贷等权限。与此相比,虽然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实行了一些旨在扶贫救困的特殊政策,但中西部所得到的政策优惠要小得多,也迟得多。这些优惠措施进一步弱化了欠发达地区对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及市场化发展的滞后性,并强化了其比较劣势,导致经济发展中“马太效应”的出现。
2、分税制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改革给东部地区的财力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对东部地区地方财政增长有利。中国目前的地方税种普遍偏小,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14项地方税收入占地方全部收入的比重一直较低,而且这些地方税种大多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另外,由于东部地区的地方国有、集体、个体及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好,所以稳固的地方企业所得税也大大增加了这些地区的财力。相反,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地方税种增长潜力不大,地方财力难以得到保证,其相应的经济发展的财政保障不足,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3、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实行分税制后,“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在GDP 中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都得到了提高,但中央在上收财权的同时并没有对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作相应的调整。于是就出现了中央财政有大量盈余,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级政府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形。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的财力就被用来保障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转,财政职能无法得到发挥。这些地区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高,机构人员冗余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财政长期陷入“吃饭财政”的困境。另外,中西部地区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需求相对东西部地区较大。因为,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需要政府救济的人相对中西部地区较少,相反,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西部地区需要政府长期救济的人相对较多,这就要求中西部地区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保障,但其财力往往“力不从心”。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等项目的支出同样偏低,由此带来经济发展基础改善慢、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从而使经济发展陷入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经济建设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更加滞后的恶性循环。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
经济学家赫尔希曼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作用倾向于拉大而不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审慎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抑制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极化效应”,增强“涓滴效应”。所以政府应适时调整财税政策,平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科学转移支付力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和资金的流向,直接导致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总体上看,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薄弱,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还需要近一步优化,以增强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的能力。目前,公共设施、基础产业建设都是属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范畴,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经济增长的环境和条件,而不是创造经济增长本身。因此,要根据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加大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使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普及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村村通路通电、安全饮水等,进一步优化区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应适度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共享税中的地方分成比例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往往难以达到“自收自支”,财政压力较大。政府应该对落后地区在税收收入方面提供优惠,调整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和范围。如将增值税的地方分享比例从25%提高至30%;将消费税变为共享税,中央得75%、地方得25%的分成比例;对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成为地方专享的地方税种。以共享税税种的调整和管理引导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共享税或地方税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这些税种的征收管理,也使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得以稳定增长。
3、适时开征财产税
从国外征税的经验来看,财产税已经成为了地方的主要税种和收入来源。而我国目前的财产税体系不完善、规模小,财产税征收成本较高,并没有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从我国目前的地方税制来看,目前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来源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但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的扩大,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营业税的收入规模;随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划为共享税也直接影响到地方的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因其不稳定性,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也有缺陷;虽然个人所得税由地方政府管理,成本较低,但出于税制公平的考虑,其主要部分应放在中央政府。所以,我们应该适时开征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财产税,保证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源,从而为地方的发展增加活力。
4、税收优惠区域性向行业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以区域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对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通过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资源、人才、技术等向东部地区流动,使东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阻碍了国家总体经济目标的实现。今后,我国应将税收优惠政策从区域优惠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实现产业和区域相结合的优惠。大多数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比较优势行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领域,应对这些行业实行产业性税收优惠,以加快薄弱产业或资源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
总之,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给予落后地区适宜的财税政策保障,将会加快推动落后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冲,李冬梅. 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北方经贸.2009(5)
篇3
一、充分认识品牌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品牌不能显示其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往往表现为无序的竞争,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品牌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市场商品日益充裕,短缺经济逐渐变为剩余经济,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一是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式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二是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感性变为理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世界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普遍的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三是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逐渐改变竞争手段,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四是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2、品牌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品牌,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高级阶段的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扩张。根据“世界品牌前20位列表”资料,世界第一品牌和第二品牌美国的“可口可乐”和“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到838亿美元、566亿美元。在市场中,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我国名牌服装――温州市的“美斯特・邦威”,公司本部都没有生产车间,其生产基地都分散在国外、外地。他们成功的共同经验,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更是一个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和重要标志。
3、品牌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的重要特征
品牌是资源、是优势,更是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在现代社会中,品牌不仅意味着质量、特色、信誉,不仅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品牌还更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软竞争力和软实力特征。一个知名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广泛、深厚的市场和社会基础,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品牌商品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增强区域的外在形象和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厦华”为厦门添了彩,“龙工”为龙岩争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为这些城市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
1、切实增强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要树立企业靠品牌生存、市场靠品牌开拓、地方靠品牌发展的理念,努力营造重视、培育、增创、壮大和宣传品牌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宣传,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推动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支持品牌、保护品牌、使用品牌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的大力实施。一是建立品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在政府、部门网站和地方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以及创品牌的经验做法。二是举办品牌建设高层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课和开展学术活动,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品牌经营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品牌经济的认识。三是广泛宣传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激发相关单位和广大企业的创牌热情。
2、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品牌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政府要从过去主要组织企业进行名牌申报转变到主要是制定地区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分阶段品牌发展目标上来。按照“储备一批、生成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四级品牌梯队,制定名牌产品、名牌商标滚动培育计划,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培育。
其次,强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完善奖励、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要建立地方品牌发展专项基金,给予创牌工作先进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品牌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的,要优先列入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再次,重点培育。对已有的驰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要重点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要重点培育,无疑是现阶段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大部分地区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选择有限方向,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培育要突出三个重点: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为国家品牌。对选育的重点对象,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顷斜,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聚集中的主体作用
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要以市场占用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一个企业要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聚集品牌是指一个地区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应该在地方政府的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向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区域聚集,形成品牌产业集群,产生品牌聚集效应,尽快培育成产业品牌,进而形成区域品牌,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提升发展。
三、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名牌企业快速扩张,促进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发展
产业品牌是指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产品品牌向其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整个“产业品牌化”。产业品牌是产品品牌向产业集群的融合,是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提升成了产业优势。要引导、支持名牌产品企业通过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如通过商标、品牌无形资产参股,控股同行业企业或者配套件、半成品扩散、协作加工等途径,实现低成本扩张,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做强名牌企业。通过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发展一批大型品牌集团企业,形成一批品牌产业。由此,区域经济形成规模,形成聚集,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福建省龙岩市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是1993年创立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其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近年,该公司利用“龙工”中国名牌的影响力,进行成功的资本运作,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迅速崛起。目前,其“龙工”牌装载机的整机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年销量超过3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现在,龙工集团已跻身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柳工、徐工、龙工)之一,连续几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目前,龙工控股公司在龙岩投资设立企业6家,总投资超过35亿元。该公司还在上海、江西、河南等地投资设立10家全资子公司,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多种机械,年产能力超过5万台。可以说,一个龙工集团撑起了龙岩市一个工程机械产业。
2、在已有地方优势产业品牌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
篇4
目前技术转移已经形成由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中介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形态。因此,在大力倡导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加强技术转移,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探索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中心”)自2003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经贸委)、中科院、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后,始终坚持“沟通服务,求实创新”原则,以中科院北京地区各单位为依托,发挥综合优势,面向市场。积极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解决行业、企业共性与关键技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不平衡状况由来已久,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因为这种不平衡使得知识的流动、技术的转移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几年来,北京中心选择部分技术需求旺盛、吸收消化能力较强的地区,努力探索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发展模式,开展区域化技术服务。
中科院北京地区有44家研究所,整体实力非常雄厚,涵盖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光学机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和空间遥感技术等多个领域。为了把众多领域的科研成果集中展示,统一形象,北京中心多次组织科研机构的专家主动走出去,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成果推介会、展示会等,扩大宣传科研成果,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实现了技术的跨地区转移。
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北京中心在技术转移方面基本确立了项目洽谈会、地方办事处以及工作站等三种模式。项目洽谈会模式
为了既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又实实在在地向社会介绍各研究所的优秀技术成果,几年来北京中心共参加各种形式的成果推介会近50场。推广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解决企业急需技术难题。取得良好效果。每次组织洽谈会,北京中心都针对展会举办地的经济状况及当地政府重点发展支持的领域和企业的相关情况做具体分析,目的就是要做到“知彼”,然后有准备地带去相匹配的成果与技术,以保证展会的效果。
单一的科技洽谈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了解企业需求,并把企业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反馈给相关研究所:
2.向企业推广研究所最新的科技成果,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3.通过展会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拓宽了研究所与地方合作的渠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地方办事处模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企业新技术与市场份额的获得,必须得到外部技术和知识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中心正是围绕此目标开展工作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地方政府也把北京中心这样的机构看成是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传播、扩散、转移的重要途径。
办事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中科院与地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能够把北京地区的高新技术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方;
2.组织科技专家到地方企业考察。增加了委托开发的可行性;
3.利用地方政府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协调科企合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通过地方财政的支持,使得高新技术项目实施变得更加有实效。
地方工作站模式
理论上讲,技术转移与创新的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涉及到科技界、产业界、政府层面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位。即从以基础研究、科技前沿为发端,经过应用研究、中试、小试放大形成产品及工程化生产,再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产生规模效益的全过程,最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核心力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经济需求“两张皮”的现象。如何能够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要任务是打通政府、学术界、风险投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的隔阂,建立高效率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
在经历了企业与研究所点对点的合作阶段后,目前北京中心已逐步发展到由院地双方共同推进、广泛合作的面对面发展阶段。合作领域也从原来单纯的项目对接。拓展到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共建研发机构等寻求全方位的合作上。这样合作的载体是采用在地方建立工作站。这种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北京中心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工作站,北京中心直接安排科技专家进入工作站,协助工作站进行各种技术转移及其相关工作。
这种模式有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共同推进中科院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当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地方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2.组织科学技术咨询。为企业提供科研开发、专利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3.开展学术交流,并组织联合科技攻关,对中科院成果转化前景比较好的项目,进行科技投融资;
4.协调合作项目的实现形式、权益分配等问题,落实有关条件,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对工作站促成的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并做好成功经验的示范与推广;
6.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补。
院地合作工作的发展思路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开拓,北京中心的京外院地合作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地方经济的发展壮大,新的形势和环境的改变,需要不断深入地挖掘和思考院地合作的未来出路。为了完善技术转移工作。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地方工作站,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为使与北京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地方工作站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来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施。例如经费的管理、工作计划的设计与考评、人员的管理与评价、重大课题联合申报共同承担制度、科企合作成果奖励制度等。
篇5
一、港口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港口经济主要是指港口运输业的发展,其次是指因为与港口运输业相关的一些列经济发展。比如,港口仓库的存储、物流贸易的发展、服务加工业的发展、还有运输贸易的发展。这些产业因为港口经济的发展而一荣俱荣。港口经济的发展会极大地带动其他周边产业的发展,而且周边产业的效益比港口经济带来的效益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岗位。
二、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取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产业集群就是企业群落,这些企业部落并不是互无关联,而是因为中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支撑而形成的具有竞争力的群体。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竞争力、可以实现各个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让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企业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抱成一团的企业群体。企业在竞争中又有合作,能让企业实现大规模的经济效应,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港口建设能够促进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形成沿港效应的发展。首先,港口经济运输方便直达,减少了不少的中间环节,节约了很多成本。其次,港口建设中有许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码头建设、方便直达的公路、铁路等,这些资源可以让临近港口的产业尽享其用。一系列的港口基础设施可以让与此有关的企业尽得其用,并在港口周围聚集发展,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部落,取得了集约型发展,取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三、减少了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资源就非常少。对于这些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即让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地利用,有些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当今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低能源、高效率”。港口经济占据最优势的地理位置,最丰富的资源,因此港口经济中应该发展循环经济,早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和发展贸易的主要集聚地,临港地区应该积极探索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各个地区之间形成示范效应。
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格局
经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这个丰厚的基础,由于资源分配在各个地区分配不平衡,就决定了交通在调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港口作为海运的一个重要中转口,成为配置调解资源、调解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中转口。港口经济如果想要得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依靠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传统产业的模式,还可以开发新产品,吸引新客户,还可以加强管理,抓好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产量。同时,港口经济还可以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和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如此一来,尽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而且,现代化的港口建设可以提高本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并且为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集约式的港口建设可以降低了资源运输的成本,为本地区的竞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港口的周围聚集着许多竞争力强大的公司和企业,它们围绕着港口经济,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条,给许多的供应商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极大地优化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分配。
五、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互通有无,降低经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港口经济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密密的交通网络,实现经济、信息、资源之间的交流。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让企业形成集约性发展,企业之间可以一个产业链条,让区域经济得到丰富、集中的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让整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得以欣欣向荣。
六、港口经济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
港口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原因,可以极大地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改善周边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在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港口经济是经济中的一个重头戏,港口经济不但可以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国民升入、增加人民的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税务收入,为国家的经济做出贡献。另外,港口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周围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区域的形象创设一个优渥的形象,让国内外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向此处,有梧桐树自然可以引来金凤凰,有了优秀的环境,优秀的技术和人才自然也会纷至沓来,从而带动了周围腹地经济的发展。有了资金、技术、人才和优秀的环境,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港口经济本身具有丰富的经济效益,带动周围形成产业集群,并且引领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了产业布局结构,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篇6
一、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就,从微观方面推动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以下具体分析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
1.对公路沿线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激活。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改善和激活公路沿线的旅游和土地等资源。也就是说交通运输可以对区域的区位进行改变。我国还没有修建公路时,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不能被有效开发和利用。如果公路交通运输得到了改善,能够对上述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可以对其进行利用,实现这些资源的市场价值,从而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2.保证企业成本的降低。通过改善公路交通设施,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状况。运输距离可以大幅度缩短。特别是对一些以交通运输为主要成本的企业,公路交通运输情况的改善可以可以明显降低其运营成本。此外,如果当地的公路交通情况很好,就会方便流入资本和人才,从而降低本地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成本。同时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也有助于企业之间交易费用和仓储费用的减少。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如果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生产者对这一变化的反映速度更快,及时采取有效策略。
3.推动企业组织效率的提高。便捷的交通运输能够使企业劳动力和其他资本的利用率提高,从而使企业其他生产要素的获利能力提升。如果提高本地的生产要素组织效率,会降低费用和生产成本。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可以保证生产要素向所需企业的顺利流动,从而保证企业组织效率的提高,使企业所占有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企业运营过程中如果一个环节提高效率,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推动企业其他环节甚至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急需对组织效率进行调整。
4.促进物流规划的调整。企业物流主要的运输载体就是公路。如果区位发生变化,对企业的物流体系会产生影响。实践表明,建成的高速公路会带动沿线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具体来说,能使物流速更快,区域内也能连通各个经济单体,从整体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以上这些,企业选址的最佳位置是公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因为通过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
以上主要对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宏观角度看,交通运输的发展也能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下对其具体分析。
1.区域产业结构得到改变。公路交通运输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能保证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更高更严格的交通运输条件。现阶段,我国需要运输的企业的状况是运输批量较小,运输频繁,时间要求高,有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因此公路运输必须满足这些要求。我国现代企业的第一选择就是高速公路沿线。现代企业不断依赖高速公路,相关人员要不断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网,从而更好的保证城市优秀人才的流入和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企业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区域产业结构,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公路沿途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我国公路设施的建设可以推动沿线投资环境的改善。公路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经济的投资,公路一旦建成,会改善区域的交通条件,能够使需要运输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公路运输维修费用也会降低,从而降低成本,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例如:如果一个山区自然资源很丰富,但是交通不便,就需要建设公路交通网络。因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会吸引很多投资者。通过建设公路交通网络,能够对山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转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实现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对企业学习先进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比较方便。同时先进地区的资金和人才等资源也方便向落后地区扩散,可以调整不同地区的资源,保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公路建设项目对各项产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有带动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保证各个我国领域和行业发展的协调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公路交通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公路交通建设。本文主要从“沿线自然资源的激活,企业成本的降低、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物流规划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并从“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变,沿途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公路运输能好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鹏岩.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科技风,2010,04:54.
[2]任向前.浅析公路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294.
[3]王巍.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才智,2015,30:3.
篇7
0 前言
企业集聚作为区域产业组织的一种形式,能够产生集聚效应。Hendeson(1986)认为许多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分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产品,能够很好的发挥其他组织和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美国硅谷、中国浙江、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都具有多种集聚效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获取最大利益开始了全球范围的资源寻求,导致产业的价值链开始分解。产业价值链上的分解表现出空间上的集聚性,集聚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主要空间表现形式,创业活动频繁、集聚效应发挥好的地区经济迅速崛起。
城阳区作为山东省青岛市的一个下属区,内有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外临青岛港,胶济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308国道、204国道纵贯其中,形成极其便利的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青岛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由于该地区便利的海陆空交通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诸多中外投资者的目光,使得该地区也成为青岛市外商投资企业的一个集聚地区。但是,这些企业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竞争压力,如何充分利用集聚效应,拓展这些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利用外部资源,增强区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1 青岛城阳区企业集聚的特点
1.1 发展速度快
城阳区建区11年来,企业在数量、质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外资企业,使得城阳区俨然已成为国际资本投入的高密度地区之一。截至2004年,累计批准利用3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1733个,合同利用外资2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开工投产企业105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1家,投资额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达62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涌入城阳区,以及为了更好的吸引外商、服务外商,城阳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以及玉皇岭、金岭、上马、河套、丹山、新城、国际空港7大工业区以及环海和海洋科技2个开发区,并以为依托形成了电子工业园、纺织工业园、橡胶工业园、台商工业园、新型建材工业园、再生资源加工区、韩国工业园等10余个专业配套的特色园区,总规划面积达167.19平方公里。这种“园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更方便地接近市场,了解顾客的消费倾向,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强化企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加速企业的产品创新,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普遍做法。
1.2 企业来源广
截止到2004年底,城阳区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地区)已发展到15个。其中投资前5位的国家(地区)尤以韩国为首,其次是日本、中国香港、美国、中国台湾。在投资额过千万美元以上的62家外资企业中,仅韩国投资的就有23家,占总数的37.1 %,其次是日本11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4家,维尔京群岛4家,新加坡2家,丹麦2家,毛里求斯2家,中国台湾1家,澳大利亚1家,意大利1家,法国1家,泰国1家,加拿大1家,马来西亚1家。
便利的海陆空交通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诸多中外投资者的目光。伊藤忠商事、美国泰克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加拿大庞巴迪等世界500强企业已在城阳捷足先登,以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新型建材、海洋生物等为主体的主导产业群正在建立,以玉皇岭、金岭、上马、河套、丹山、新城、国际空港七大工业区和环海、海洋科技2大开发区以及青啤、纺织、橡胶、建材、新材料等市级工业园为主体的区园联动、整体推进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
1.3 韩资企业多
城阳区是韩资企业密集区,如今,在城阳开工的韩资企业已有1500多家、累计实际投资额达到18.2亿美元,大约有3万名韩国人在城阳经商和生活。在城阳区已投产的60多家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中,仅韩国投资的就有23家,占总数的1/3以上,加之那些小规模的加工企业就更加数不胜数。
2 企业集聚促进城阳区发展
2.1 提高了就业率
随着城阳区企业集聚的增加,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韩资企业的密集分布,也成为了朝鲜族人员聚集最多的地方。同时,城阳区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城市人口就业率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5000余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200多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多平方米。在城阳,因为企业集聚影响而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村民很普遍。统计显示,城阳区每年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6000人以上,全区目前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达到2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0%。
2.2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企业的聚集和在此工作生活的3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还带动繁荣了城阳的第三产业。以往握锄种地的城阳农民坐地当起了“小老板”,仅2005年,城阳区就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创业小老板”4100户。南疃、王家女姑等社区通过建外商居住小区和打工者公寓,为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找到了新的门路。2006年上半年,城阳区新材料、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食品六大主导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50多亿元,其中235亿元来自民营企业,比例数达到67%;增加值突破120亿元,增长31% ;实现税收8.56亿元,增长23.9%,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企业集聚形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这种地理上的集中使得区域经济很快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使区域内的生产和销售份额增大,流通速度加快,并节约了各类交易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区域内的生产效率。
2.3 加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
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同居一地,同行业的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产业中各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业绩差的企业因此会感到压力。同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同时企业集聚环境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业集聚环境下,企业的交易活动不仅仅依赖于经济交换,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互之间的信用关系,企业集聚环境下高的信用依存度大大提高了企业实施“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正因为如此,企业之间更容易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这使企业能够在需要时,从产业园区内获得其它企业的资金资助。
城阳区按照“强化第二产业、扩张第三产业、精化第一产业”的思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努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电器机械、化工橡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七大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有机食品、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形成了以集市贸易、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及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体系,年增加值达到50多亿元;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亿美元,提升了区域核心竞争力。
3 城阳区企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分工和协作明显不足
城阳区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对外国和大企业过分依赖,而忽视与本地企业的联系,很难发挥集聚效应的有效作用。规模小而全,而不是专门从事各个企业所占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的生产,资源利用率与生产效率不高。大多数企业各自管理各自的生产,每一个企业自身负责自身的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专业分工程度低,尽管集聚了很多企业,但是对集聚效应利用程度不足,对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提升也不足。
3.2 企业集聚的层次较低
近年来城阳区企业集聚现象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大部分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本含量低,缺乏创新及完善的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例如,城阳区的韩商企业,多数是“两头在外”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含量低。截至2005年10月份,批准韩国电子机械类项目437家,分别占韩资企业总数的19.3%和33.1%。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青岛乐金浪潮数字通信有限公司、浦铁(青岛)钢材加工有限公司、青岛培明金属有限公司。纺织服装类项目458个,分别占总数的20.2%和19.9%,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青岛大农纺织有限公司。工艺品、玩具企业637家,分别占总数的28.2%和7.6%,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青岛茶山人造首饰有限公司、青岛图南工艺品有限公司。这种低层次的企业发展不利于吸引丰富的资金和专业的人才,缺乏经济发展的后劲,前景不容乐观; 即使能够吸引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占绝大多数,而技术密集型企业比重相当有限。
3.3 产业配套条件不完善
城阳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为其提业支持,城阳区作为青岛的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大部分为机电、海产品、服装等行业,而配套产业区尚未开发,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四大产业的产业配套尚未形成规模,不能为区内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者配套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达不到区内企业的要求,致使很多企业使用外地的配套产品,据统计,斯蒂尔(青岛)动力工具有限公司的配套产品50%来自上海,40%来自广东。
3.4 政府政策有缺陷
在建区初始,由于政府经验上的缺乏,在引进企业进驻园区的时候,有重复引进、企业结构不合理等出现。而且随着园区的发展,这一情况越来越明显。前几年韩资企业就出现了大量撤资的情况。
4 对策建议
针对企业集聚的现状及问题,城阳区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企业集聚效应,并将其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4.1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薪技术产业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其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往往不再是投资量的增加,而主要取决于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不合理,往往制约着集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并对经济总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城阳区应该逐步改变自身这种规模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格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4.2 加快配套产业区的开发建设步伐
配套产业区发展好了,可以为城阳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如为城阳区企业提业配套,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提高区内企业的区域竞争力,为区内企业拓展税源、增加收入等。
4.3 营造良好的企业集聚环境
政府对于企业集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为企业集聚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一,地方政府应为企业集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一方面,政府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激励各种优势企业进入本地,诱导企业集聚的发生;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企业状况和集聚现状,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建企业所需的宽松市场环境。第二,政府应为企业集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保证,带动并引导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要逐步形成区域的利益协调机制,消除行政分割和障碍,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要打破地方性政府保护政策,以区域整体利益为目标,构建整个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第三,要积极培育促进企业集聚发生的文化环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应结合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工业园区的调整、老工业园区的搬迁、招商引资等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将一些相同、相关与相近企业逐步集中到某一特定区域内,加强相关企业间的联系,促进集聚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园区资源整合,调整空间布局,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整合园区内产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为企业集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篇8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得出三明市农业在经济中仍然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低下,农业增长缓慢,制约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基础差,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三明处于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一直都处于传统的粗放型耕作,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各种历史因素都给三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加上农村人口众多,大量的闲余劳动力,给基础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农业主要以原始的粗放型耕种为主,而且农作物生产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力水平。而这种低效率生产的循环往复,将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第二,没有充分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各县特色未能实现其规模化,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实现,农业附加值低。三明的农业主要作物仍然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但分布零散,主要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没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区的农业地区优势,发展规模生产,对林业、牧业、渔业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生产单一使得农业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性增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实现,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为农业提供的机械设施较少,没能够真正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政府的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农业的服务不到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到位。各种经济特产的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未能实现经济潜力的纵向挖掘,在引导和制定政策整合各项资源中,政府应该起到其重要的服务功能。对教育和产业引导方面的服务不足。因此,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所在。
第四,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更显得重要。而如今整个农业体系中,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而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足。根据三明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6.3%,R&D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政策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面的各种原因分析知,解决农业问题迫在眉睫。有以下措施值得考虑: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相匹配的特色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变种植结构单一化现象。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向相关县市学习,如漳州市,对各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县县有特产”的局势,如平和县(蜜柚与香蕉)、漳浦(海水养殖)、南靖(花卉)等。实现农业管理模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三明地区的多山地丘陵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业、渔业牧业等。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把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小农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
第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政策的支持。要实现农业的生产,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引入外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引入外资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的销售问题,真正的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台海优势和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各项有利政策措施,开展闽台合作;利用侨乡优势,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照顾;扶持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增加农业的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农民小额贷款业务。
第三,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要解决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实行内外相结合的措施,内外共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除了向市外转移外,也可以引进外资和外企,安排当地劳动力当地就业,发展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就业结构的转换。注重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开展劳动力的普及知识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重视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单位需求为宗旨。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市场和农业市场,为农业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精简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与相关省市协商合作,积极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信息,积极为农民开拓多种收入渠道。改变过去传统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积极稳固农村市场,打击各种投机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土地流转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各种土地纠纷,确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总结
在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中,三明经济发展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体现为经济总产值不断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三明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包括农业的规模化未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早日实现增加农业的产值、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满足其他产业对农业的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和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王德文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刘春波,宋瑛.产业优化升级战略视角下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探析[J].商业时代,2010(32).
5、刘福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J].贵州信息与未来,2010(4).
篇9
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生产要素流动的主要载体,是实现经济区域分工、聚集、扩散的重要基础。公路运输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公路运输本身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研究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解析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本文从各方面探究公路运输系统的完善措施,以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一、加大公路运输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吸收社会资金
(一)构筑协同发展的运输通道综合运输一体化机制
综合运输网中的通道包括多种运输方式,经由区域广。其最佳的系统配置是在可承担得起的资源和成本消耗的情况下,实现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合理竞争,有效地满足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需要,以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在现行交通管理体制下,受部门利益和行政性区际关系的影响,通道内各运输方式和区段之间的协调性较差,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严重消弱了通道整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实现通道内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在其各自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协调发展,提高整体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首要的条件是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的机制。
(二)合理划区域公路运输通道的布局
在规划区域公路运输通道时,要科学地进行通道运量流向预测,以运输通道沿线具体的区域情况为依据,制定合理建设规划,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筹资、投资计划及相应的建设步骤。区域公路运输通道建设必须有利于通道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地区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投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交通现状和运力情况,使通道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协调,使资源开发、生产项目与运输能力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配合。重点要做到:
1.公路运输通道布局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分布。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基础保障作用,其在运作过程中必须遵照市场规律,即根据需求量确定运输资源配置。
2.公路运输通道布局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自然和经济的优势。由于我国领土面积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不尽相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在交通运输方面,旅客运输要求和货物构成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煤炭、钢材等大宗货物运量较大,华东等地区轻工业、高等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大,全国运输资源配置也不趋于统一。
(三)吸收社会资金,加快公路运输建设
公路运输具有准公共物品、自然垄断等经济特性,完全依靠市场会导致市场失灵,仅依靠政府投资,容易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财政难以独挡巨大投资成本。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吸收社会资金,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民工建勤和自筹等多种形式,保证发展公路运输资金的充足,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公路运输建设协调发展,扩大公路运输网络的覆盖范围,完善公路运输结构,合理布局公路运输体系和运输规模,避免过度、不合理的盲目建设,制定由远及近、分期实施的建设步骤,尊重科学决策,按照市场规律建设。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缩短厂商和居民之间的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效率,节省燃料、资本及其劳动力,从而降低运输资源成本。运输成本的下降伴随着厂商和居民户的运输方式、出行路径选择的改变,使居民户和企业享受相同质量的运输服务,而消耗的资源更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善。
二、优化运输系统,促进运输的健康发展
(一)优化公路运输系统配置
在进行区域运输通道建设过程中,在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公路运输系统配置的优化。为公路运输提供包括场站、枢纽、通信信息、快速维修、快速装卸、集散运输支持系统、快速救助、安全保障系统、连接线(包括与客货源地的连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连接)、有利于发挥干线运输效率的车辆等硬件条件以及干线运输的品质标准、适合干线运输经营主题的资质标准等软件条件的系统配置。
(二)优化公路货运结构
1.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提高公路货物运输市场集中度,在公路货运市场中逐步形成具有资金、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区域运输通道沿线货运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尽力发挥中小型企业、个体经营业户的补充作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公平竞争的货物运输市场格局,实现货物运输市场的规模经济效益。
2.对运力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及技术规范,鼓励在货运企业中发展技术先进、高效率低能耗的新型运输车辆。例如:厢式货车、集装箱挂车、危险品运输车辆以及特种货物运输车辆等。
3.对经营结构进行调整,在巩固原有公路货运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公路货物运输的发展领域。通过全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快件货运、将传统运输与物流进行整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方式,形成公路运输新的经济增长点。
4.对运输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利用运输组织技术创新带来的契机,在公路货运领域内广泛应用包括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EDI数据传输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相关的先进科技手段。从而实现公路运输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加快公路运输现代化进程,改造传统的公路运输。
(三)优化运输结构,降低运输费用
一是全面优化公交系统、农村客运、旅游客运、现代物流、中长线快运、连锁维修等运输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运输需求。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烟台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管理分中心安装GPS设备,实现对营运车辆的在网监管,全面提升道路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重视公路运输交通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完善公路运输,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缩小“核心区”和“周边区”运输能力差距,把郊区公路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加强城郊公路的开发力度和疏通,改善城乡公路结合点交通状况;强化跨市区与对外运输通道建设。对现有的公路线路改造,加强通道能力和网络化建设,形成干线运输通道。二是提高农村公路投入比例,增加农村公路线路,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扩宽公路宽度,连接主干线;提高镇、村间的通达度,加强建设重点资源产地、风景区的公路;改革农村公路的养护体制,保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三是发展城市与城际大容量公交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篇10
在高新技术区和特色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成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新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孵化功能。在涉及生物制药、光电能源、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五里综合工业园重点推动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生物制药研究中心、光电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等一系列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开展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还举办了光电论坛等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和学术交流论坛,加强科技招商引资和学术交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为晋江经济发展所服务。
三、加强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地处晋江的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基地安内园,要充分发挥对台的优势,整合优秀的装备制造业资源,推进与台湾装备制造业的对接,积极承接台湾装备制造业的转移,全力打造成为“福建省民生产业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基地”、“对台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在科技方面,建立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定时或不定时组织人员与台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安排人员赴台实地考察及学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为晋江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晋江科技创新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同时,引进台湾科技金融,借助台湾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经营运作经验,建立台资或台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改善晋江市的科技风险投资业。
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定向人才
篇11
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理论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它吸收了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进一步的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禀赋的整合能力的作用,特别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
(1)产业集群理论不是简单地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否,而是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2)产业集群理论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创新来源于社会化的学习,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产业集群内的知识与技术通常以隐含类、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和扩散,技术创新通过在“干中学”而传承。(3)产业集群还强调区域发展要素中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投入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而且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还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总之,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拥有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的较强的持续的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活得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理论上的理解。王缉慈等认为,产业集群可以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可以从经济学角度、从社会学角度和从创新学的角度提升区域竞争力。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集群的各企业通过部门之间专业化的分工以及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可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另外,集群的各企业地理上接近,共享公共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共同进行生产和销售等活动,可以使企业的整体规模增大,从而使单个企业实现合作的基础上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相会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制度的安排,从而积累社会成本,降低交易费用。一方面,集群企业空间的结晶可以降低上下游企业间每一次交换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另外,由于集群内企业的共同的产业文化、价值观和信任基础,从而降低信息成本。第三,从创新的角度看,相关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含的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不断地出现新产品和新产业。
魏守华、赵雅沁认为:企业群不仅有利于单个企业提高竞争力,而前通过群体效应可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1)企业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企业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即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
(2)企业群战略能放大“乘数效应”,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群战略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在发展形式上,不仅强调大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网络”的发展模式,而且也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甚至认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发生区位的移植,更具有地方“根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3)企业群有利于区域内收入再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在产业范畴上,企业群的范围比专业化更广,如与批发业和零售业有关的销售也、与金融业支持有关的金融业,与研发和职业培训有关的教育产业、甚至客户也参与和引导道德发展,这样有利于收入再区域内的再分配,避免过去专业化区域中不同的职业的员工出现收入差异很大的现象,有利于社会公平。
3 案例: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腹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镇一级经济的发展壮大,镇一级经济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华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也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牵动和产业转移的推动下,广东出现了大批经济规模从10亿到100亿元,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广,以非有经济为主要成分的专业镇经济,即产业集群。“专业镇经济”是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显著的体征之一。
4 产业集群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集群内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多为引进或模仿,自主创新少,缺乏持续的创新能力。珠三角集群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本规模偏小,靠中低档产品和传统工艺组织生产。因创新的投资风险大,外部性强,为减少研发投资成本和降低创新风险,集群内的技术模仿动机远远超过了其创新动机,群内中小型企业都期望“免费搭便车”而不愿意自主创新。
4.2 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简单,劳动密集型比重大
珠三角中小型企业集群化成长中,陶瓷纺织、制衣、鞋内、玩具、家具、五金等比重大,技术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70%以上,中小型企业集群大都集中风险相对较小、投资回收期较短性的行业,在产业技术选择上也基本上局限于低技术行业,已生产中低档的产品为主。
4.3 集群化成长的产业协作和关联程度低下
珠三角现阶段的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集群内部企业的产业和关联度低下。集群大多数是不同的乡镇,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和地缘优势形成的,集群内部,中小企业间还没有建立起经济学家所说的一种上下游的产业链关系,很多情况下在每个企业内部就可与完成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加工过程。集群化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是松散的,甚至之间没有发生关联。广州增城的服装产业、南海西樵镇的纺织品、中山市张槎镇的纺织、小榄镇的五金生产、佛山石湾镇的陶瓷生产等,大都属于这种类型。
4.4 集群化成长的企业大都数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机群内的分工难以行纵向发展
珠三角的中小企业集群大都是依托于当地的专业市场。多说是以“一镇一品(数品)”的形式存在,如南海西樵的纺织,金沙的五金制品,花都狮岭的皮具,南海的石湾的陶瓷,虎门的服装市场,古镇的灯饰市场等。这些专业市场帮助在市场周围的中小型企业脱克服了资金、星系手机、开办营业网点、拓展营销网路等方面的缺陷恶化劣势,成为连接大量中小企业的结点。集群的中小企业根据专业化市场交易规模和交易种类获得市场需求的信息,并根据这类信息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生产种类、款式和规模,但随着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扩大,本地专业化市场的局限亟待突破和解决。
珠三角中小企业群成长仍以横向联系为主,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化市场联系的多,而通过内部专业化配套建立的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少,珠三角产业集群内区也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资金不够雄厚,不足以建立强大的营销网络,市场扩展受限,分工市场范围也受限,集群内的分工也难以进一步向纵向发展。
5 珠三角产业集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5.1 积极的扶持和诱导集群的技术创新
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是集群保持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的不足是集群衰退的主要动因。目前在珠三角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必须介入扶持集群的技术创新。珠三角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引入本地集群发展所需的技术和设备,推动集群技术创新方面已有些经验,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垫付资金来购置关键性技术设备来提升整个集群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其经验值得借鉴。
5.2 促进集群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强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在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中,龙头企业是集群发展的蒸汽机,大企业是促进企业分工的制直接推动力。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能否正常的运营和良性的发展,关系到集群内各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集群化的基础。珠三角集群华企业需要强化集群生产体系的专业化水平和配套协作功能,增强专业化分工的意识,自觉搞好上下游配套生产经营。
5.3 建立以纵向为联系为主的基期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基期内的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益。珠三角企业群的横向分工主要是由于纵向交易费用较高等客观原因所造成,这一方面要求各集群区域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少数领域以取得纵深推进,同时也要适度发展大企业以便把分工引向深入发展,另一方面是建立企业之间、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是企业的业主和员工都能增强合作意识。
因此,珠三角目前必须加快发展内生型民营企业集群,促进珠三角民间投资发展,提高国内投资效率,增强广东队外资的消化吸收能力,扩大外资的乘数效应。要积极地发展民营经济企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外资嵌入企业集群的产业配套系统,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壮大外资型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是珠三角的外源型经济不断地专户为内源经济优势,成为保持和增强广东经济发展后劲的动力因素。
参考文献
[1]余少波.珠三角产业集群探析[J].广东科技,2005,(11).
[2]喻卫斌.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调整[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3]林镝,邹珊刚.“珠三角”佛山集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5).
[4]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
篇12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苏北运河航运的关系 近年来,苏北运河航运建设步伐加速,苏北运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对改 善地方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 作用.
1.航运发展是苏北地区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资本投资、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长三角地 区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长三角地 区产业向外转移步伐加快,苏北地 区则因其毗邻长三角增长极区,其 良好的区位将成为承接长三角地区 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区。作为衡量地 区投资环境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指 标,苏北运河航运的发展不仅促进 了人员流动、资源开发和商务交 流,同时也降低运输费用,降低了 生产要素成本,为吸引外来投资、 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优良投资环境 和有利发展区位,成为吸引投资和 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
2.航运的发展是苏北地区发展 腹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干线是引 导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 轴。纵观江苏北部地区,其运河航 道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 口,沟通了江、淮、沂、泗水系,常 年有13个省、市的船舶运输航行, 是沿线4个市14县区的经济联系通 道。各种经济要素、产业和劳动力 受到运河航运干线的吸引,向苏北 运河航运轴线积聚,沿着航道流动 扩散,形成了以苏北运河干线航道 为依托,融合了人口、产业、城镇、 物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即沿 运河经济带。同时苏北航运的发展 把干线上的中心城市、运河两翼地 区和下游的长三角地区联系起来, 推动了上下游的资金、技术、人才、 自然资源等流动的进程,增强了沿 河产业带的辐射作用,为促进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发 挥了重要作用.
3.运河港口建设是苏北区域经 济发展的重要端口 港口作为航运干线中的结点, 其自身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 生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从 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来看,在现代开 放型经济中,临港地区往往是率先 繁荣起来并有力带动周边区域经济 发展的。在苏北运河航道上的各点 港口由于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 越,对各种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吸 引力,往往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 长极,乘数效应进一步放大港口经 济的经济辐射作用,进而带动配套 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提高航运、港 口的经济发展贡献率。港口作为区 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 成为了苏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三、加快苏北运河航运建设发展 的建议 苏北运河建设正在步入重要转 型发展期,为使苏北运河航运发展 更加有效地承担起保障长三角地区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带 动苏北地区经济崛起,现提出如下 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 进区域建设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苏北运河支线航 道整治,提高支线航道等级,建设 高标准航道网,为沿线城镇企业生 产提供门到门的运输便利。要重点 加强苏北运河沿河市、县港口的建 设,加快港口建设和技术改造步 伐,推动苏北运河港口临港产业发 展升级。要结合港口、航道等自然 条件,加强港口布局规划,引导港 口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 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 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苏北运河港 口群体。另外,沿河地区临港产业 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实现同 步,实现与苏北腹地统一协调、高 效互动式发展.
2.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促进苏 北交通运输一体化 除了直接从工厂到工厂运输, 一般来说,货物一次或两次转运是 必需的,而其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多式联运。为建立水路与公路、铁 路互通式联运和物流运输组织链, 要探索建立苏北区域内“运输业务 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互通联系的 “苏北运河物流联运网”研究和开 发以苏北运河作为多式联运轴心的 联运路线,以此来扩大苏北航运在 运输市场中的参与度,增加航运企 业有效运输需求,提高航运企业在 物流运输市场份额,促进苏北航运 行业进一步增长。随着泛长三角经 济区域的扩大,“苏北运河物流联 运网”应成为苏北地区与长三角地 区之间关键的联合运输中介,为众 多运输企业寻求新的市场提供更全 面的运输机会.
3.加快发展集装箱标准化运 输,建立现代化物流模式 集装箱运输运量大、货损少、 运输质量高,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标 志。集装箱以其标准装载单位确保 运输货物的船只、卡车或火车都可 以轻松地进行转运,更好地实现 水、陆的快速联运,提高运输经济 效率。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发展 京杭运河江苏段集装箱运输给予必 要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结合干线航 道网建设,加快建设集装箱通道, 尽快开通京杭运河苏北段集装箱运 输“绿色通道”,加强码头整合,建 设一批集装箱码头泊位。推动苏北 运河集装箱船舶标准化,使苏北运 河航运基本适应江海直达和集装箱 运输发展需要.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 服务水平 航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不会 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为优化苏北 航运交通流,苏北航运要进一步 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先进的信 息通信技术系统,更好地与企业、 用户及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作.
要改进和完善苏北运河航运管理 手段,完善一站式实时交通信息、 通信和后勤服务平台建设,减少航 运企业的船舶延误因素,提升苏 北运河航运应急保障能力,促进运 输效率的提高。要加强水运监管, 加大水运监管能力建设投入,增强 水运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运 的安全系数,为企业提供货运边际 安全.
四、结语 苏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苏北运 河航运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区域 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带动苏北运河航 运的繁荣,而苏北运河航运的发展 又会更加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腾 飞。因此,我们要坚持苏北运河航 道与港口、船舶以及干支线发展相 协调,苏北运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 式有效衔接的原则,统筹兼顾,突 出重点,加快苏北运河高等级航道 网建设,加快运输一体化和信息化 建设,实现苏北内河运输走廊向 “黄金水道”的真正跨越,推动区域经济大发展.
篇13
一、公路经济效益的概述
公路经济效益是公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通常新建的公路或者改建的公路具有两种类型的经济效益:一种是新建或者改建公路其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即新建或改建的整个公路系统通过对公路养护及其管理等活动过程进行其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使得自身所从事的公路在建、养、管等各个方面的生产发展得以不断提高,另外,该系统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同该部门员工的工作以及生产条件、对新型工艺进行创新和应用,使其福利待遇得以提高等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均为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另一种指的是整个公路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这个公路系统能够进行的社会经济的相关服务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其能够带给车辆、行人乃至整个社会一个更为完好、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最大程度地将人们的行驶费用以及行驶时间能够降低,同时使整个交通系统的肇事率得以降低,创造一个行驶舒适且便利的交通环境,同时,还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公路系统内部经济效益同公路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之间为对立统一关系的集中体现,其同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以及整个公路的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相互融贯。
二、公路运输工程的特点
1、公路运输工程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易学。公路运输工程准入制度不如铁路、航空和水路运输那样严格,相对来说行业进入比较容易。
2、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由于公路运输工程网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工程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工程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工程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一点对抢险、救灾工作和军事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可实现直达运输。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工程比拟的特点之一。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工程与铁、水、航运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三、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中心――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存在客观差异。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中心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发展并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内陆地区,公路交通是连接城市及其农村的主要纽带,公路交通的完善是落后地区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及城乡经济一体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指出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存在重大影响,并认为在运费、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三者中,运费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作为内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最主要运输方式为公路交通运输,其快速直达的特点大大节省了各种工业原材料、货物及农产品的运输费用与运输时间,这就为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干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将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不断降低,会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对于公路交通而言,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集聚在中心城镇,并由公路运输工程干线将其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即公路沿线形成各种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带等,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公路交通运输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1、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公路建设过程中,将为大量劳动力就业提供空间,带动大批县内劳动力从事土方的挖掘、运输、销售等和建材的生产加工,解决很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公路建成之后,还需大量人员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同时,与市区及外地时空距离的缩短,将极大促进各县的劳务输出,更不用说公路建设推动交通、商贸、旅游和服务业所带来的就业。公路建设为延安直接和间接创造了可观的就业岗位。
2、改善区位条件,优化投资环境。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因素,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公路以其快速、舒适、安全的特点,为客货运输提供了优越条件,对企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沿线企业即可以节省运输时间,又可以提高运输效益和质量,还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3、促进文化信息交流,创造全面发展机会。公路的建设密切了城乡与外地发达地区的联系,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的人群也来到县乡投资旅游,这无形中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传递到各地,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落后地区人民市场观念的形成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使得由封闭式自我发展向全方位开放转变,开展并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往与经济技术合作。公路通车后,沿线山区、贫困地区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城市文明的机会大大增加,农民群众市场观念日益增强,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调整农作物结构,增加收入。
结束语
公路建设不但改善了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结构,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还有效地拉动了内需,刺激了公路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合作、投资环境的改善、交通出行的消费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