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案例教学的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激发大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充分展现物理课堂的魅力
在传统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物理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相比,理论和公式的推理过程较为复杂多变,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1]。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反感物理知识的学习,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提升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案例教学方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把复杂无味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学生可以有效的将物理知识联系到现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中,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学习、分析讨论和交流,学生会逐渐理解物理知识,并且做到有效的运用物理知识,从而使得物理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形象饱满。在物理案例的获取中,教师会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和生产场景,提升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亲近感,通过了解案例,解决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今后步入社会,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树,树立较为强大的自信心和决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例如,在学习动量这一课时时,大学物理教师可以使用火箭升空这一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我国火箭升空的相关视频,然后简单的向学生介绍火箭技术涉及到的物理学家,最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你们的分析和推理,你们认为火箭的最终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并且在多媒体中列出相应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渐渐推出火箭升空的最终公式,并且找到提高火箭速度的关键因素。这时,物理课堂的气氛会活跃起来,并且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讨论中,最终计算出火箭的最终速度,掌握整个章节的知识点[3]。因此物理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展现物理课堂的魅力,激发大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拓宽师生课堂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物理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物理教育,被动的学习物理知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较为普遍。在物理信息的交流上,交流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虽然在物理课堂上尽力去讲解物理知识,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着溜号、应付、偷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不利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导演”作用,而学生则是物理课堂上的演员,在教师的努力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为了做好“演员”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努力的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学习的热情也会增强,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物理课堂效果得到大规模提升[4]。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轻松的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的去解决课堂上遇到的物理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不仅仅可以接收到源于教师的信息,还可以接收到源于同学信息,交流模式拓展为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三种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传统教学的交流渠道,增加了物理课堂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和相关物理技能[5]。教师也可以在案例教学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从而进一步改善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运动学和动力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型交通事故,进行力学鉴定。在某年某道路上,一辆摩托车与一辆大型货车相撞,根据当时交通事故现场的图片和相关的位置坐标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以及轮胎留下的痕迹,推算出发生交通事故前,大货车的行驶速度,从而准确的判断出大型货车是否出现违规超车的现象。因为这个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比较有亲切感,所以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有意义,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分析和思考[6]。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同学会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并且得出最终的答案,计算出大货车发生交通事故前的行驶速度。在整个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实现信息多向流动和畅通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相应的案例情境
篇2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教育教学应用的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市场营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市场营销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学的目的应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到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具体操作技能的培养,应用案例教学就是有效的方式。应用案例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重大进步,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引入课堂,给学生们自己思考和分析的空间,让学生们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体会到传统课堂上不具备的真实感受,并通过亲身实践,直观地了解知识的构成,无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理论与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就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之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将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符合当前课程改制的基本要求,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一、应用案例教学的目的
1、提供实践平台
做好市场营销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盈利的基本保证,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特点,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进行市场营销的教学时,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一个进行实践操作的平台,而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实践平台,提高教学的综合性。
2、培养灵活应变能力
市场营销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很多因素,其能够使用的设计方案也多种多样,在根据市场变化制定营销策略时不可能兼顾所有方面,必须分清主次,通过市场的应用检验适应性,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内容本身的灵活性、多变性。应用案例教学就是很好的满足了这些要求,通过实践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仿真的工作环境,结合了实际操作中的多方面因素,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来根据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自行设计市场营销方案,提高应对能力,了解到市场营销的策略不是死板的模式套用,而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变革,通过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学的方案,最终满足市场的需要。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目前市场营销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和积累而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因此,理论的教学必不可少,那么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就需要通过一套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在理论的教学上更进一步,在教学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推动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应用案例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营销案例多种多样,密切地联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案例教学中不难找到有利于学生理解的经典的素材。除此之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置身于一个仿真的实验环境中,并且站在特定的角度对商业环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判断,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营销技巧,理解学习中的关键点,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决策以及应用能力。
(二)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改变了一往的教学模式,以引导代替灌输,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提出属于自己的营销方案,这种方式能够将课堂的功能和教学的意义进一步延伸,大幅度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本身的特点,在学习中没有统一答案的束缚。根据案例的不同特点,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学生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自主的思考和把握不同案例之间的相同点,总结经验提高学习能力。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们理解市场营销的特点,掌握学习规律,把握学习重点,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三、对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目前教学实际情况的要求,可以对教师进行专项能力的培训。案例教学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案例选取和分析能力,保证案例典型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综合的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教学的进度,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以及拓展的空间的同时,又要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正确思考方向,为学生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根据教学特点选择优秀教学案例
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市场环境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案例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适应性,应选择能够反映我国特色的案例,其中包括我国企业的文化、运行机制和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之前应首先做好案例的选择和准备,从我国市场活动中选择典型的案例非常重要。应根据高职院校教学应用性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综合水平,把握案例教学的切入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发散性思维。案例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案例的选择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当前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其次,选择时应注意将浅显易懂与内涵深刻的案例搭配结合,根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在课程的安排上由浅到深逐步递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最后,选择案例时应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让学生们对案例充满新鲜感与探求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在案例中又全面地包含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地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时主要是围绕着案例进行思考与讨论,如果对案例的研究仅停留在想与说的层面上,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提升市场营销的专业技能水平,必须建立配套的实践训练基地,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去操作。学校应大力支持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为市场营销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的方法也应随之改进,案例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值得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提高高职市场营销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能够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全面地提升应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随着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应会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篇3
1 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基础、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模式既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2]。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消极学习转向带着问题钻研的积极学习,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背景与模式
现代护理学发展要求更合理的护理学教育模式,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对护校学生的整体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护理学教育目标,培养出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护理专门人才,迎接当今医疗卫生问题和挑战,各类医药院校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医学教育改革。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便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人们对PBL的过程及效果在认知和非认知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大量研究。目前应用PBL的原理,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医药院校的实际,设计了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该方法是以案例分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临床病例为引导,启发学生研究、讨论有关的医学科学问题,同时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3]。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情,对教学活动研究制定目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创造性地提出能促进教师和护生共同参与,尚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并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
3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改变护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加师生的合作互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活动模式,从而改善临床课教学效果。
3.1改变学习状况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改变护理学生不良的学习状况,培养和提高参加案例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缓学习压力,形成积极主动、高效愉悦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自我调控、综合思维、人际交流和习惯性的自主学习等能力,从而造就一个具有良好学习策略并走在护理前沿的合格护生,以此奠定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2促进合作学习通过案例教学引发问题,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临床中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为将来早期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提高科研水平通过案例教学,完善我校的教育环境,推动我校的科研工作,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兼具较高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护理双师型教师。同时也可通过研究,了解不同来源护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为将来护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和模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学科的教改提供参考。
4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措施
4.1应用原则(1)互动性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需备课充分。要准备好教材、病例、进展、课堂设计等。(2)整体性原则:教与学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中研究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考虑基础与临床的关系。(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实践能力的护理应用型人才,是案例教学应该突出的特点。此原则也应贯彻到教学各个环节。
4.2应用模式(1)病例课堂讨论模式:通常教师提前1~2周将要讨论的病例和问题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找资料,课堂上先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在该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以组织和辅助者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把握讨论内容的主旨方向,避免讨论偏离教学内容; (2)病例课堂导入模式 : 以病例置疑为先行组织者呈现给学生,然后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病例分析至得出结论,发挥烙印、理解的功能;(3)片段穿插模式:引用一个小片段病例为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学生根据病例所给信息组织自己相应的沟通交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片段病例短小,涉及问题少,简明易懂,用作课堂举例有良好的效果;(4)大病例系统分析模式:以整体护理为理念,以护理程序为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篇4
(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经济学观念
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到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通过教师对生活中与经济学有关的案例的列举,让学生进行分析并通过经济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当中。经济学中乏味的理论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列举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印象,从实际的案例中总结出经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学以致用。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对案例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同学间的交流中不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获得了经济学知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都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搜集过来的,学生依靠团队的力量挖掘生活中的案例,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引导型案例的应用
课堂引导型案例的使用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易于理解,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经济学案例让学生对经济学方面的原理和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需求理论时,要向学生先简单举一个例子:为什么钻子会比水要贵很多呢?水对人们来说就犹如生命,但水的货币量要远远的低于钻石的货币量。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可能学生都有疑问,但要用经济学知识来解释会有很大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把本节课的内容贯穿到这个问题当中,运用需求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根据需求曲线得出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不是按照消费的总效用来支付,而是按照它最后的效用来支付的。因此我们在消费水时,它的最后一个效用是洗衣服做饭,而水的数量也比较多,到最后水的效用会逐渐的降低,而钻石比较少见,数量有限,且给人们璀璨夺目的效用,因此价格也比较贵。通过向学生举出这样一个困惑学生已久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不但收获了经济学知识,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二)课堂讨论案例的应用
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课堂中的相互讨论为经济学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时,先向学生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然后提出学生生活中与这个概念相关的案例:大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展开讨论,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讨论,然后把问题进一步深化问学生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还是要打工挣钱,那么学生上大学的意义在于什么?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回答出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同时教师将本节课的机会成本引入到案例的讨论中,并用经济学的消费者的预期消费对眼前消费的影响知识回答这个案例。并引出经济危机中人们在当前的消费中不愿意花钱的主要原因是对预期消费不容乐观,这样学生通过实例的讲解不但明白了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还了解了生活中和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利用经济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课堂讨论案例的正确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经济学思维,使得经济学知识不再乏味枯燥,增强了经济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思考案例的应用
篇5
小组总结,实践演练。小组讨论环节结束后,是各小组轮流展示讨论结果,参与公关演练的时间。每个小组可选派代表上台为全班同学做演示,但最好让每位小组成员参与其中。公共关系倡导“全员公关”,将每位成员引入教学实践演练当中,让其参与体验式教学,能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行为习性,营造团结协作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技能。总结归纳,形成报告。公关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归纳,形成一份具备内在知识体系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一环节,可以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但最好是由老师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对课堂讨论中正确的分析思路给予肯定,对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点拨,结合自己的见解,提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学生结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讨论,总结等,最终形成书面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每位同学经过思考、归纳、提炼而成的书面材料,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应变能力等,教师必须认真批阅每一份报告,对报告中正确可行之处给予肯定,创新之处给予赞赏,而不足之处给予点拨,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实习的110名本科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通过随机分配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21.46±0.38)岁,观察组学生平均年龄(21.55±0.41)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940,P=0.2351)。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即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教科书,随后跟随观摩教师诊治患者的过程,并在掌握基本临床诊治技巧后尝试对患者进行诊治[3]。观察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额外接受微信结合案例教学模式,教师每日准备一个典型案例,包括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疾病有关知识等内容,并制作成图片或音视频的形式,通过微信平台分享给学生,要求其通过观看案例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展开互动讨论,并通过微信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4-6]。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学生在实习结束时的平均成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1)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出科考试进行评价,试题类型参考临床执业医师理论知识考试,分为选择题、病史采集以及病例分析3大部分,总分为100分,闭卷,时间限制2h;(2)模拟考试:挑选典型患者的病历对学生进行提问,主要考核其通过患者体征和症状制定诊疗方案的能力;(3)实践考试选取新入院的患者安排学生在教师的陪同下进行问诊,并结合各类检查结果尝试做出初步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采用医院自制的学习能力调查表对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进行调查[7-10]。
1.4统计学分析
选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经比较,观察组学生在出科考试、模拟考试、实践考试和平均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学生各项学习能力
经比较,观察组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篇7
【案例描述】
本课采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由曹洪珍主编的《公共关系学》作为教材。在进行《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第二节“组织基本目标公众分析”,其教学目的是掌握公众细分的方法、不同类型的公众在公关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中,第二节内容属于基本性的知识点学习,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目标公众的分类方式和类目构成。因此,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能很好的突出情景性,强化学生对各类公众的含义、特点、构成等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如下:
教师首先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了公共关系学视域中公众的特点、分类、涵义、区别、构成、特征等理论性内容。
教师进入正式课堂教学时,首先对基本目标公众中的员工公众进行介绍,并进入第一个案例:“美国麦当劳公司在员工培养和任用方面的一些措施”。
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顾客公众是购买组织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出现顾客公众的原因是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处理好与顾客公众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讲到媒介公众时,教师表述:要处理好媒介公众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媒介公众具有的双重性:手段性和对象性,怎样和媒体处理好关系是社会组织需要重视的。在第二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新闻就是拉广告,拉广告就是骗钱的?”、“凡是有关新闻和广告的电话一概不理”、“不予新闻界合作,无可奉告!”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在课堂上,纷纷小声作答。随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在讲到政府公众时,教师特别说明:“政府公众时政府机关及其内部工作人员,在所有组织的目标公众中最具权威性的对象。处理好与政府公众的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教师举出第三个案例:“嵩明县政府办公大楼不如嵩明县学校教学大楼”。
第四个案例中,教师例举了某银行招考公关策划专员的考题进行提问:“当国家利益和银行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你将采取什么对策?”有同学小声回答:“国家利益”。教师展示思考分析:“回答一:我们应该坚定的站在银行的立场上。这样往往会捅娄子,不能聘用。回答二:作为国家的一员,应该保护国家利益。这样的回答只适合在政府部门工作,不能聘用。回答三:当国家利益和银行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要全力化解双方的矛盾。这样的回答具有协调性,予以录用。”此时,教师提醒学生在参加公关员考试时要注意协调各组织利益,不能偏向某一方面。
教师接着讲到政府作为公众和组织,既是公关的形象也要讲究组织的形象时,举出第五个例子:“该下河游泳的是市长还是环保局长?”、“昭通市维护市容市貌(政府形象)将一名盲人乞讨者丢入水池”。
教师接下来进入公众分类中的社区公众时进行理论解说,如“社区关系也称区域关系”等。并对另一种公众分类“名流公众”进行解说,举出“浙江卫视主持周立波的名流效应使电视台收视率提高”的例子,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再次强调,社会组织会对名流公众产生兴趣,希望借助名流公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组织的认知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此时教师举出“韦唯中断演唱会数钱”的反面例子说明名流公众不仅能带来正面宣传效果,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之后,教师表述公众还包括国际公众,教师提醒学生在公共活动中要处理好和国际公众的关系。
最后,教师总结说,作为组织要和以上公众处理好关系来塑造企业自己完美的形象,营造良好的整体舆论环境。
【案例分析】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实施教学,合理使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1.注意课堂教学之间的连续性
一开始上课,教师就组织学生对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非常流畅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好的兼顾了上节课和本节课的连续和延伸。
2.注意教学案例的丰富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包括:正面案例(嵩明县政府办公大楼差于嵩明县学校用房)、反面案例(韦唯中断演唱会数钱)、热点案例(网友付费20万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经典案例(浙江卫视主持周立波的名流效应使电视台收视率提高)等类型的案例,案例数量充盈,案例涵盖面广。
3.注意负面案例的正面引导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更胜于负面信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意识到这一点,在每一个负面案例的学习和讨论之后,都会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避免类似负面案例的出现。如在总结“某地将乞讨者丢入水池中”的案例时,任课教师就在阐述完政府“危机公关”的一些做法后,提出解决的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树立怎样的“服务意识”。
4.活跃了课堂气氛
整堂教学过程轻松,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借助所学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加以改进:
1、留给学生讨论和分析的时间不足。
有学者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提出“2/8”理论,即,案例教学中教师只需使用20%的时间来讲述案例,剩余的80%的时间都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分析、讨论。在本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在给出案例后,只给学生留了很短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未充分思考之后就给出参考答案,使得学生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学到的理论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验证,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2、教师对案例背景的阐述不够。
尽量清晰明确的阐述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明确、具体的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明确它的目标性和针对性。遗憾的是,教师在任课过程中没有充分的注意到这一点,有的案例只有大约1-2分钟的陈述时间,学生对案例背景的把握不准确,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大多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
3、选用案例时要精挑细选。
选择好的案例对于开展案例教学意义重大,好案例既要具有实际价值,也要符合讨论学习的目的。案例挑选要注意时效性、典型性、真实性、目的性,即所选择的案例应该是近期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能体现明确教学目的的案例。教师分别选用了1996年韦唯“横店风波”和1996年刘晓庆“偷逃税”两个案例来说明名流公众的公共影响,时间略于久远,现实意义不足。
科学合理的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是实现《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价值的基本途径,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知识深厚、能力突出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包秀华.公共关系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3),43-46.
篇8
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合作式案例教学已被许多高校采用,并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合作式案例教学能够激活师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教育学课程的兴趣。因此,教育研究者致力于进一步探讨合作式案例教学在高校教育类课程中的运用价值及要求,这对于促进案例教学在高校教育类课程中的深入运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合作式案例教学的准备、进行和评价
(一)合作式案例教学的准备
合作式案例教学需要师生双方做充分细致的准备。这种案例教学直接面向教育实践,具有高度的生成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合作式案例教学在高校教育类课程中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进一步掌握好知识的深度、广度、高度,在上课之前,要提前做好知识储备,理清教育理论和教育案例的关系,提前设计好学生的讨论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要有合作精神,有案例学习的意识,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上课之前还要熟悉案例,阅读相关资料,保持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作式案例教学的进行
合作式案例教学的进行强调教育理论的学习,在进行独立教学的同时要与其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要创造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场所,引导其进行小组讨论,营造共同学习的氛围。
(三)合作式案例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的指导、改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合作式案例教学评价目标的两个依据:一是能够掌握通过合作学习对教育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得出的教育理论,培养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及创新能力。其次,要不断探索新的评价方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教育课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因此,评价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教育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对师生起到激励、引导、发展的作用。
二、合作式案例教学在高校教育类课程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合作式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
合作式案例教学中所选取的教育案例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仅靠个人的思考是不能充分领悟的,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才能解决。但是如果教师选用的案例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那么,按照合作式案例教学的集体讨论方法教学则没有多大意义,反而会迷惑学生,影响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浪费教学时间,降低教学的效率。
(二)合作式案例教学是非匀速教学
不同于以往普通的课程教学,合作式案例教学是非匀速教学,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在合作式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个复杂开放的教学案例几乎可以用来解释所有需要学习的教育理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掌握运用这种方式,才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进度,教学效率也能得到保证。
(三)教师的组织是个体知识向教育理论转化的关键
合作式案例教学首先是学生对教学案例的个体体验,然后经小组讨论,个体知识进一步深化,形成组内知识,最后由教师总结并结合书本知识生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理论知识。其中教师的组织在个体知识向理论知识的转化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教师的点评、总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育理论,是一种鼓励启发式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系统化、理论化地理解教育理论。
三、合作式案例教学在高校教育类课程中的作用
(一)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理论
教师讲解理论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导致学生觉得教育理论是无趣的。合作式案例教学通过日常教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师生互动,使教育理论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二)利于教育案例和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
合作式教育案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和研究空间,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对案例进行深刻的分析总结,将教育案例和理论自然结合,深化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四、结束语
篇9
1.重过程性的历史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性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强调了即时的学习过程和后续的学习能力。历史的特质是“经历”本身,教科书的精炼与高结论性舍去了其“经历”的特质,教学即转向从内容的理解、辨析经历来发展其过程性。
2.重历史观念、方法形成的历史教学。向历史观念、方法的倾斜是为了平衡三维目标而非轻视某一方。转向的历史教学弥补过去对时空观、证据观、历史主义分析方法、查阅检索资料等基础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应发挥历史科独有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看待社会、面对生活时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价值。
3.重现代公民培养的历史教学。现代公民是具有“国家民族意识、权利意识、社会公德意识、人权意识、国际理解意识”和“仁爱情怀、宽容理念”等特征的国民。历史的人文性决定历史教育的人文育人功能,转向后的历史教学应成为培养现代公民的主力学科。
二、成就历史教学转向最实用的工具: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Portfolio)是“对个人作品的系统收集。在教育领域,档案袋则指对学生作品的系统收集”,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即是基于学生系统作品的评价模式。档案袋运用于教学具有“时间性、主体性、客观性、反思性”等的优点与“对教师理论要求高、花费师生时间、质的评价难以定分数”等缺陷,根据这些优缺点,笔者认为档案袋评价是成就历史教学转向最具有可实施性的教学方式,其理由如下:
首先,档案袋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综合体,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益于历史教学重过程的转向。档案袋的存在让直接给出史实和结论的教学难以进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会转向如何充实自己的档案,如搜寻存档的历史材料、为完善书面作业而深入理解、积极表现使他人和自我评价时获得良好反馈,等等。档案袋的时间性、主体性、客观性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时间性、主体性与客观性。借助档案袋评价手段,能将历史教学的过程展现出来,使历史不再是史实和结论的堆砌。
其次,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但它能超越评价的功能成为一种培养历史观念、技艺方法的教学方式。由评价方式泛化为教学方式说明档案袋的完成过程本身就体现着历史教学的目标,因为档案袋与历史存在同样的时间性(档案袋是一段小历史)、主体性(档案袋与历史知识都经人的意识作用)、客观性与反思性,所以档案袋评价能够让学生形成许多历史观念和方法技艺,如通过制作档案袋,学生逐渐形成时序观、类别观,懂得收集和寻找证据、懂得通过证据(材料)形成总结性的“新历史”,同时反思某一事件的价值,等等。事实上,只要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档案袋,这就使得学生作品的不断收集与评估成为教学过程的焦点核心。教学副示由各种教学方法承载,档案袋评价教学不仅是实现目标的工具,同时也是衡量目标达成的工具。
篇10
各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领导,要以对下一代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学校交通安全工作。要强化领导,确定一名校领导负责抓这项工作,把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安全教育计划,与交警部门沟通协调,上好交通法规课。各区各校要根据本区本校交通安全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
二、成立机构,深化教育
各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与交警各大队密切协作,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同时要成立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宣传、教育、监督与管理。要充分发挥已有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材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并以此为载体重点抓好“安全行走,安全骑车,安全乘车”的养成教育。学校要主动与辖区内交警部门开展共建活动,邀请交通民警担任学校交通安全教育课外辅导员,并使其成为制度,长期坚持下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常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自我保护常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与习惯,确保交通安全。
三、加强监督,落实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交通安全教育责任制,由校长负总责,列入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作为年终检查验收的重要内容。
各校应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切实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各项有力措施,严格执行学生出行的安全规定:
(一)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要校长签批,并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二)各校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校道路交通安全的内部管理。
1、运送学生的车辆必须严格遵守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租车运送学生的,必须是具备营运资质的专业运输单位提供的车辆及驾驶人员;单位自购车辆的,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对车辆的安全状况和驾驶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并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严禁超载和超速行驶。要杜绝非专业司机或有不安全驾驶经历的司机驾车。
2、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不满12周岁的,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不能乘坐摩托车。满12周岁的中小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的,须由家长提出申请,作出保证后经校方审批。家长应定期对学生的自行车车闸、车铃等安全部件进行检查。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对学生骑自行车的技能进行测试。严禁学生驾驶摩托车、骑乘电动自行车和搭乘非法营运车辆;骑自行车不得载人、不得有斜穿猛拐、逆向行驶或走机动车道等违章行为,搭乘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帽。
篇11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要求是让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中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初中政治教师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满足教师的相关要求,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此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初中政治课堂产生出极大的兴趣,势必会求知欲旺盛,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探索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方法同时具有生活化、经典化两种特点,尤其是在学习初中法律知识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更大。案例教学方法将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逐渐转变为简单易懂的知识。根据相关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往往对有情节的小故事比较感兴趣,教师将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讲给学生听,学生一般会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在听的过程中会认真思考。教师可以在讲完相关故事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继而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小组讨论发言的方式总结出对知识的理解。上述方式方法能够让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相关结论,与此同时,这也加强了师生的良好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整堂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得到质的飞跃。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1.正确选择案例,科学合理确定教育教学目标
在案例教学方法的案例预习这一环节中,主要注意内在影响因素以及外在影响因素,从中分析出谁是整件事情的决策者,另外还要注意影响角色以及目标的问题是什么。案例预习之前要选择合理的案例,继而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小明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回到家后又被父亲骂了一顿,而此时小明的心情非常糟糕,只想砸东西或者找人打一架,在此时身为小明的好友应该如何来劝解小明?此时需要充分考虑小明的心理情绪变化。首先,身为小明的朋友,需要站在小明的立场上想问题,可以帮助小明调节好不良情绪,可以陪小明去打球或者听音乐,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上升到暴躁的情绪当中。其次,站在小明的父亲立场上想问题,父亲批评小明也只是为了让小明更加努力,其本意都是出于爱小明。最后,小明需要冷静分析自己的错误点,学会归纳总结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把握教学时机,将经典案例呈现出来
篇12
在新课改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初中政治教育的水平,就要打破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进案例教学的模式。利用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既能破除传统的说教模式课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力。减少生活与理论的差距,提高案例教学在政治课堂上教学效益。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采取的是说教模式的课堂,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被抹杀,学生轮为抄笔记的机器,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激发,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调不起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所以改变教学方法迫在眉睫[1]。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政治课堂本来就比较枯燥,带有说教性,然而教师采取的又是乏味的教学模式,无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政治课中的内容不够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达不到教学水平,所以政治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教学中的案例选取
在政治初中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是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在选择案例是需要注意什么呢?一是与时代同步,案例要跟紧时代的步伐,政治的知识与案例都需要具备实效性,尽量避免选择过时的老案例。二是案例选择时,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要与教学内容贴近,使课堂教学进行时案例更贴近教材主题[2]。例如,在初中政治教育课本中的诚信这一课,可以利用现在相关的名人成功的案例,同时也可以采用故事的方式,但是内容一定要结合教学知识的相关内容,不能脱离教材内容,不然会误导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进行。
(二)呈现案例
案例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视频教材、文字教材、现场表演、音频等方面。同时带给学生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的教学中,多数案例是采用文字进行呈现,第一是便捷;第二是符合当前教育模式。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模式,例如多媒体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模式,通过音频呈现材料,给学生一种视觉效果,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发现问题,
(三)建立讨论组织
在案例的呈现后,就要进入最主要的环节――讨论环节,这时候学生就需要充分的时间来相互讨论,自由发挥。教师可以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和给出相关材料,让小组成员自主分析。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和巩固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四)总结
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总结都会放在课堂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不仅是对学生小组讨论的总结同时还是对整节课做一个总结。教师通过学生讨论的结果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进行点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等。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对初中政治教学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不断的改善和发展,通过教育工作不断研究和发现,案例教学一定会越来越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记忆,同时在初中政治课改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13
过程与方法:学习遮罩层特点及创建方法;学习遮罩层运动、被遮罩层运动及二者同时运动的一般思路及操作步骤;探索可以作为遮罩层的对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巧妙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想法;增强学生协作意识;培养自我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遮罩层动画原理及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遮罩层动画的不同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1.搭“脚手架”,确定问题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课中,我们学习了Flas的两种主要运动形式――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理解了不同补间的原理和创作过程,但是有时候一些动画效果如探照灯、放大镜等又需要实现透过某个窗口看后面内容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动画是怎么实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电影镜头”,如图1所示,同时请同学们分析以下问题。
(1)上方的遮罩区域是什么内容?
(2)该动画的根本是谁在做什么运动?
(3)遮罩层和被遮罩层是什么关系?
图1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电影镜头”动画,激发起学生学习遮罩层动画的积极性。同时也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确立了“最近发展区”和学习主题,围绕问题搭建脚手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2.进入情境,思维扩展
师: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Flas是由一对遮罩图层实现遮罩效果的。这两个图层分别叫“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其中,在遮罩层,位图、渐变、填充、颜色、线条都被忽略。无论使用何种单色或渐变,填充区域都是透明的,其他区域都是完全不透明的。
教师边讲授边操作演示。
生:等于在遮罩层上挖了一个相应的洞。
师:是的。在刚才的遮罩层动画中,可以定义遮罩层中电影镜头对象的变化如尺寸、位置、形状等,最终显示的遮罩层动画效果也会随着电影镜头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恍然大悟。
师:因为遮罩动画是由两个图层组成,接下来,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遮罩层运动和被遮罩层运动的情况。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遮罩层运动的例子,如图2所示。
图2
师:在这个例子中,通过遮罩层圆圈的移动实现了探照灯的效果,其实质是在遮罩层中的圆圈内做了动作补间动画,而被遮罩层则是加了投影的文字。在设置好图层顺序后修改为遮罩层。下面请大家结合已学过的文字投影和动作补间试一下。
教师让学生自主尝试,并在巡视中指导,待学生将投影文字和动作补间完成后,及时给以指导。
设计意图: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知识框架相结合,通过分析将新例子与动作补间动画、投影文字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又使学生尽快进入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为后面“脚手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师:在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实现了遮罩层运动。那么反过来,我们再看一个被遮罩层运动的例子,如图3所示。
图3
师:这个例子通过被遮罩的移动实现了水波艺术字效果,通过原文件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水波字实质上是通过文字作为遮罩层、黑白色块作为被遮罩层来实现的。通过黑白色块的不断移动,产生明暗的感觉,和最上层的前置文字重叠起来,好像在水波上飘动一样。
生:文字也可以做遮罩吗?
师:是的,不仅普通形状,元件、文字都是可以做遮罩层的。大家可以在此基础上随心所欲地创作。
学生兴奋起来,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例子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使学生明确了步骤和方向,积极思考,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3.独立探索,协作学习
师:我看大家都有些“蠢蠢欲动”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实践创作阶段,请大家自主思考,完成下面的放大镜动画。如图4所示,这是一个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同时运动的动画。要求:每3人为一小组共同协作完成,创作快的同学帮助一下稍慢的同学。前三份作品我们将面向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实践操作。
教师巡视时发现各小组基本能顺利完成放大镜动画,实现了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同时运动,但个别小组在放大镜手柄同步移动等外观的美化方面稍显不足。
图4
教师分别请领先完成的前三个小组代表演示放大镜的创作方法。
教师点评了三个小组的作品,肯定了其中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外层放大镜手柄随遮罩层一起运动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协作+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自我探索和协作学习,从而在一定的情境和框架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