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慧教学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慧教学方法

篇1

正确认识和构建“智慧分享”的教学意义,首先要认识教学从“智慧复演”向“智慧产生”的本质。创新教育把人类的教育教学过程看做人类原始创新活动的“智慧复演”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人类社会积累的智慧的过程。教育作为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动,要以方法类知识的产生为主线,模拟人类智慧产生的类似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智慧产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篇2

人类正在迈入以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根本动力,在短期内能够决定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成败。我国也正逐步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而在这个新时代下拥有和加强学习方法攸关创新的成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毫无目的地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失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果只死记硬背不思考,就一无所获;而只空洞的思考而不去请教学习,那就只有疑惑,在追寻真理的坎坷中,在这个创新的大时代下,唯有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拥有学习的智慧,才可翻山越岭,成为时代的骄子。就如康德所说,科学是知识的有机结合,智慧是人生的有机融合。在传统工作方法下,无论学生多么聪明,也学不完人类所有的知识,甚至连局限于专业知识都九牛一毛。人生短暂,大学光阴也只四年,能否培养学生拥有把已学的、未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能力至关重要,能否培养学生拥有大道至简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创新需要灵感,是一个多变量和不确定的过程,需要在知识获取、组装的方式和方法上不断优化改进,而学生能否在信息工厂、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下快速组成有效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完成创新、达成目标,这与智慧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特点

“智慧学习”和传统学习不同,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全球化和协同创新与知识融合的全新学习方法。国内很多大学的学生管理模式,都是禁锢的老旧的,只是培养工具的场所,或者是培养没有思想的“天才”。我们的教育体制,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成了一种义务式的教育和公益性的教育,但是实际上我们忘却了我们最应该给予学生的是思想的翅膀和学习的智慧,有了这些,我们的“天之骄子”才不会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之中沉沦下来。福建师范大学,近年来采取“走动式”学生工作模式。管理用“以人为本”为核心,采用情感管理、现场管理、互动管理等方式,让辅导员主动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闪光点,就此发掘学生们的潜能;赣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工作的模式是一种“课程化”的模式,通过辅导员上课的方式,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让辅导员的工作更加人文性、普及性,并且体现了公平和效率。在新的时代国内外很多大学还结合新媒体,微时代等新兴传媒来和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交流和沟通,在各个角度和方面来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更好发掘学生们闪光点,让他们成为社会国家的可用之才。学生工作的模式很多,各有优势,但是在这个崇尚创新的大时代下,斯坦福大学却为我们展现了“智慧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斯坦福大学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竞争力中心通过实践,成功地用“智慧学习”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习者。一位中国国内本科生,经“智慧学习”训练后短短半年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智慧制造”论文。而对比国内的“填压式”的教育方式,不仅在人才及科技成果的数量上较低效,而且在学习的思维方式上处于落后禁锢的水平。如何改变我们的学生工作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结构的正确思维方式,让学生适应这个创新的大时代,是我们要思考和反思的。

三、创新智慧学习的工作模式

带着对历史和现实的科学审视与把握,提出培养学生智慧学习的概念和方法正当其时。创新智慧学习的工作模式框图如下所示。1.对于学生进行“智慧学习”的培养,首先从思维上改观学生的传统依赖、禁锢的思想,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变得“独立”,变得“开放”。面对问题,我可以不懂,但不代表我的团队不懂;我可以没有导师,但不代表我的团队没有导师;我可以在一个角落,但我却能拥有世界!让学生们对于知识拥有一种初生牛犊的精神,却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对于新鲜事物和问题的看法和角度就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不能苛求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下子变得智慧,变得优秀,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一点一点地改变,改变他们几十年学习的习惯,和让他们学会良好高效的运用信息集成化的工具和方法。2.拥有了“独立、开放”的学习思维,我们要帮助学生打破现有“口口相传”的低效老旧的培育方式,打破现在填压式的学习和被动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有发展性、持续性。力求他们全面发展,学习上不偏科,同时对于德智体美劳也要兼顾培养。当然,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更要尊重他们的特长、兴趣,重点发展,统筹兼顾,让学生高效持续的学习。3.我们要对于学生的培养还要立足于对他们的学习保证具有广泛的引领性、跨越的系统性、自身的进化性。智慧学习必须始终保持在当代知识的前沿,只有这样才可以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整合和升华提供了保证;而跨域学科的知识覆盖范围和深度是智慧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摄入量越大,对于知识的涉猎面越广,其学习的效率才会越高;在不断地学习思考中,要要求学生保持自身的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使自己适合社会和知识的进步。4.在拥有了广泛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培养教会学生们在庞大的信息网中,高效准确地提取、加工、整合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在学生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加工流水线”,从知识的学习获取,到整合加工,再到最后的制造成型,清晰又准确的,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们不仅能拥有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在成果上获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5.辅导员需要在学生的“智慧学习”中把好关,一方面在知识学术上,保证他们的先进性、前沿性,准确性,为他们提供展翅高飞的知识燃料及宝贵的经验指导;另一方面,在思想方式上,要保证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飞奔而驰,不受外来事物的干扰和影响。

四、创新智慧学习的实践方法

篇3

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课程,但青少年学生有着好奇心强、可塑性强、兴趣选择性强及自我约束控制能力差、主动性不强等特点,加之现代社会信息传输渠道广、信息传递速度快,尤其是网络、游戏吸引力远远超过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的现状,要求信息技术授课老师在现代教学中不能单纯地沿用传统、机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准确掌握青少年学生的性格特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克服年龄阶段的弱点,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动力,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本人从关注每一位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智慧,总结如下:

一、融洽关系,培养青少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和学有时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因此,要彻底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学习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沟通交流,保持师生友谊和友情关系,在教学相长和相互信任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进而他们会对这位老师的授课内容感兴趣,愿意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好这门课。反之,他们就不愿或应付式的上这位老师的课。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予以夸奖赞赏,对他们的成绩和进步予以肯定表扬,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予以批评教育,批评方式上既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真诚的、坦率的、由衷的、对事不对人的。在他们的眼中老师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心甘情愿地主动学习。

二、科学施教,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每一节课前给学生布置本课时要完成的任务,用完成这个任务作为动力,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达到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目的。

2.利用技能竞赛强化能力。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使其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利用恰当的契机,利用信息技术考试软件进行专项技能竞赛,这样一来,形成学生你追我赶的氛围,促进对信息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3.科学设计目标引导学习。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分层指导,增强青少年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1.搭档配合模式。在安排课堂学习座位时,有意识地把学习能力最弱的同学安排在学习能力最强的同学旁边,这种“弱”、“强”搭配的学习模式,既可以使前者就地就便“不懂就问”,又无需每次都等待老师的个别指导。

2.分组谈论模式。在学习中碰到技术难题的时候,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一起研究解决方法,在共同研讨技术的过程中,既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友谊,也可以提升学生协同合作学习的能力。

3.监控巡视模式。在机房环境中大都配有投影仪,学生自己研讨操作阶段,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控制软件的屏幕监控功能,对学生的显示器进行监控转播。这样,就能在各个角落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4.典型案例模式。有意识地记录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挑选各层次同学的典型案例,并且记录下他们的座位号,以便跟踪指导,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既能提高分层指导的质量,也可为后阶段的教学做更好的铺垫。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创作的作品在技术层面的差异相当小,呈现较多的都是作品个性差异,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特点,直接体现了教学有效性。同时,这种策略的实施,优化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全体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充分施展。更不可忽视的是,分层教学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对机房环境为主的信息技术基础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四、授之以渔,提高青少年学生自学的主动性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学中提高效率,是自学阶段的要求;学生根据课本知识,通过动脑思考找到知识内容,是自学阶段的目的。学生在自学中找到答案,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后,会更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巡视,提示性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提示、点拨、组织学习小组集体讨论等措施,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会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避免了教学“划一”的弊端,建立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既能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找到充分的发展空间,体验更高层次的学习成就感。同时,又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的青少年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当然,这些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分层不当易对学生自尊心及心理产生消极影响,明显加大授课老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理念和思想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通过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找出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就可以发挥其优势,使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积极贡献。

篇4

通过以上数据总结出目前初中学生在英语单词记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①单位时间内需要记忆的词汇量较大,而这些词汇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拼写难度大;②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词汇量多,而学生自己的词汇积累量少,感到无助;③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导致反复记忆反复遗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渐失。

二、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直拼法――掌握拼读规律,提高学生的拼写积极性

直拼法是利用英语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准确地朗读和拼写英语词汇,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在处理七上Unit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Go For it)出现的新词汇“shower”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T:Let’s read ―― shirt,short,shoes. (先给出学生已学过的词汇.)

T::How to pronounce “sh”?(学生读。)

S1: /?蘩/

T:Good,and what about“ow” ? (同时在幻灯片上出现cow,how,now等已学单词。)

S2: /au/

T: Well done! How about “er” ? (给出单词ruler,brother,sister,eraser等)

S3: /?藜:/

T:Wonderful.Then how to read this new word ? (此刻板书shower。)

S: /?蘩u?藜:/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

“见词能读,张口能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自信心。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音节较多单词的处理,如九年级unit8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中的词汇advertisement(2012年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词汇),过程如下:

T: What’s this?

Ss: A newspaper.(教师上课时带来一张《温州都市报》)

T: Right. What’s on it?

S1: News.

S2: Entertainment.

S3: Weather forecast.

S4: Travels.

T: Well done! Any more?

Sn: Advertisements.(给学生出示报纸上的广告,帮助回答)

T: Can we spell it?

Ad-ver-tise-ment(教师边读边根据音节,将相关字母组合在黑板上写下来,做到“听音能写”)。

Ss: Ad-ver-tise-ment(学生们各自在自己的本子上边读边写这个单词)。

“听音能写”,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按照一个个音节把多音节单词写出来,品尝“直拼法”带来的快乐。

2.构词法――紧扣学业考试说明,快速积累词汇

201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初中毕业生“能独立阅读生词率小于3%、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由此可见,其中有一部分生词完全可以通过“构词法”来猜测词义。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构词法”,显得尤为重要。

如笔者在七年级上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 (period1)时,是这样进行词汇教学的:

T: What’s this?

S1: It’s a pen.

T: Yes, it’s my pen. I like it. I can use the pen to make friends. (show a picture of a friend of mine ) Who’s this?

S2:Is that your friend ?

T: Yes, it’s my pen friend. A pen friend is also called a pen pal (then show a letter to the Ss)

It’s a letter to my pen friend.

T: Whose name is it ?(show the penname--Jenny to the Ss)

S3:Is it your friend’s name ?

T: No ,it isn’t.

S4:Is it your name ?

T:Yes, it’s my penname. Do you have a penname?

S5: Yes,my penname is Lisa.

S6: My penname is Tom.

S7: My penname is ….

S8:I don’t have a penname, but I have a pen friend …

构词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那些因词汇量过少而感到无助的学生的困难,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为英语学习能力突出者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

3.思维导图法――遵循记忆规律,尽可能使遗忘达到最小值

(1)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多义词。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的单词,学生需要了解其多种词性,并且掌握灵活运用该单词的能力。如九年级上 Unit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Go For it)中light这个单词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T: National Day is coming.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S1: I’d like to visit Hannan on National Day.

T: Good ide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pack?

S1: I’d like to pack some clothes and some snacks.

T: Good, the weather there is warm,so you can pack some light clothes.

S1: Thank you,Jenny.

T: You are welcome.

通过语境学生已经明白light意为“淡色的,浅色的”,但对light的其它含义却不甚了解。于是笔者在幻灯片上打出light这个词,利用思维导图,很快将light的词性梳理了一下,如图一所示:

图一

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学生们轻松的学习了light这个多义词。

(2)利用思维导图结合“头脑风暴”复习旧词汇,学习新词汇。“头脑风暴”主要是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并把它们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激发创新思维。如笔者在上Go For It 8上Unit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时,是这样处理词汇的:

T:Good morning, class!

S:Goodmorning,Jenny!

T: You know I am a teacher. A teacher is a kind of job.

Do you know any other jobs?(在黑板的中心写上 job这个单词。)

S1: Policeman(笔者随手在黑板上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板书。)

S2: Waiter(学生有了笔者的导向,跑上去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板书,以此类推。)

S3: Student.

S4: Driver.

S5: Bank clerk.

S6: Doctor, nurse,lawyer.(有些学生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连讲了好几个,也冲上去写了好几个,很有成就感。)

S7: Dancer, actor, actress, reporter, singer

S8: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computer programmer, pilot, engineer

S9: Jobs乔布斯是不是?(一位平时很腼腆的学生也开口了)

T: Of course you are right. We all did a good job.

如图二所示:

篇5

设计艺术是实用性的艺术,它是建立在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数字艺术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美国、日本、韩国,数字科技发展最快,数字艺术的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使得美国好莱坞的数码大片、日本的卡通动漫、韩国的电脑游戏等,已经形成了他们国家文化经济的强大产业,也成为了他们国家和民族时代文化的象征。要振兴文化市场,使艺术国际化,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数码化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数码绘画是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的新的设计艺术门类,因此数码绘画不仅需要传统绘画中所具备的专业造型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如图形图像文件的输入和输出技术、数码照相与成像技术、网络应用知识、音频视频和多媒体应用技术等。

一、数码化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技术,是顺应数字化艺术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通过数码化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使得学生更早的接触和熟悉设计软件,为以后的设计应用教学工作做铺垫。“学会软件就会设计”这个观念,在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着,这是对软件数码产品的无知造成的。而事实上,电脑软件只不过相当于“笔、墨、纸、砚”,仅仅是思维表现的工具而已。对刚入学的学生在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技术,通过接触设计软件和运用设计软件的部分功能完成设计基础教学任务,打破设计软件的神秘感,树立正确的数码设计观念,便于学生更好地从笔和纸转型到运用数码产品进行设计思维表现和制作。

在数码化的基础教学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码设计色彩观。通过长期的传统绘画考入艺术院校的学生,对颜料和纸张的色彩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而对于数码化的艺术设计来讲,颜料的色彩观念,只是对色彩有了启蒙的认识,而电脑色彩知识和印刷输出的色彩知识,才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绘画,在数码绘画中学习数码色彩的相关知识,培养数码色彩感觉,为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应用做准备。

二、数码绘画植入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方法

1、加入数码绘画的工具、技法、色彩知识的讲解

Photoshop和Painter是两款主流的图像编辑软件。其中Painter是国外数字艺术家最常用的绘画软件。绘画软件之于纸和笔,电脑色彩之于传统绘画颜料,设计艺术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绘画,无论是在相关知识掌握上,还是在技术操作应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数码绘画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打印输出偏色原因并将其故障排除掉,远比学生在传统绘画中解决统一色调要复杂得多;而认识区分色粉笔和水彩比的绘画特性,则远比在IBM PC或Macintosh电脑系统中选择和设置数字化感应笔的感应级数、最大读取高度和速率等技术参数要简单得多。因此,在基础教学中,扩充了理论讲授的时间和内容。讲授的内容涉及电脑绘画的基本知识、软件的绘画操作应用部分和电脑色彩特性和印刷输出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数字绘画设备与制作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数字绘画制作的全过程,并对数字输入、输出设备有感性认识,同时介绍国外相关设备的发展情况。

由于绘画软件中的画笔工具繁多,和数字化压感笔的不同参数设置结合后,有产生新的笔刷效果,因此,在数码绘画理论讲述时,应介入固定参数的绘画教学,但在教学要求上,只作为参考和借鉴,鼓励进行各种笔刷的结合应用探索。

2、在临摹中转变绘画思维观念

和任何艺术学习一样,数码绘画也要从临摹优秀绘画作品开始。要求学生使用数字设备临摹现代绘画作品,避免学生把电脑当作纯工具使用,在临摹作品中体验各种现代绘画风格,感受各种绘画的情绪表现,让学生体会电脑同样可以成为抒发艺术家情感的载体。优秀绘画作品的选择,应有倾向性,或临摹结构,通过表现结构的过程感受软件中的各种画笔以及各个工具的操作应用;或临摹色彩,通过笔刷的不透明度和吸管工具,感受和发现电脑光电显色的微妙色彩;或临摹光影,在直观的调色盘中设计优雅的灰级。总之,在教学中,要明确临摹每一张图画的针对知识点和训练的目的性,清楚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阶段性临摹结束,每位同学要根据自己临摹的作业做阶段总结,在讨论中,共同转变传统绘画的思维观念。

围绕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临摹,还要介入重复法、涂鸦法、命题创作法等。重复法,巩固和熟练绘画操作技巧,彻底领会绘画内涵;涂鸦法,在无意识的绘画中,单纯的感受数码绘画的独特之美;命题创作法,是根据限定要求进行创作,目的在于鼓励,鼓励学生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和个性的作品。通过层层推进,张弛有度地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逐步在基础教学中形成设计专业独有的绘画思维观念。大量尝试和研究各种绘画风格是数字绘画课的优势。利用数字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绘画语言探索。因此教师要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将研究成果带入其他画种的学习和创作中去。

3、灵活运用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既然是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数码绘画,就要区别于传统绘画,使绘画更便利,绘画效果更多样,因此,数码绘画可以不必像传统绘画那样从头到尾一笔一笔的涂抹,而可以有效的运用各种笔刷、加深减淡工具、图层的叠加方式、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特效等等。在对数码绘的方法掌握之后,还可以自己创建合适的笔刷,以方便对不同材质进行绘画表现。但是,在数码绘画教学之初,应该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学生对各种特效的应用,以避免学生因沉迷与电脑绘画特效,而怠于数码绘画的练习,避免把作品画成装饰画或特效摄影,强调数字绘画的绘画性,强调绘画语言的探索,注重作品情感的表现。

4、数码绘画的学习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绘画

篇6

(一)对合唱指挥教学的认识要有所优化。过去的合唱指挥教学总是将合唱与指挥相互分开,这是不正确的,应该将指挥与合唱融合在一起,之后再开始综合教学。如此一来,就可以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老师在指挥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站在合唱者的立场,对指挥的知识、技能加以掌握、控制,这样才能理解、感悟合唱者的心理,从而可以更好地学习指挥方式以及技巧。

(二)呈现多元化教学。人们的艺术欣赏品味在逐渐提升,合唱指挥的形式也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在进行合唱指挥教学时,应发扬、集成陈旧教学方式中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新,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如今的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起着代表性的作用,它因自身独有的特点得到普遍的应用及关注;除此之外,也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改革的多元化,让学生获得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使师生间的交流得以强化。

(三)对教材内容加以完善。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所以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符,还要与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符,如此就可以切实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材语言一定要简单、一目了然,而对于那些语言难以理解、理论大于实践的教材一定不能选用,否则学生的水平一定得不到提升。

(四)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人在嗓子构造、音质、音色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来划分声部,指引学生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来掌握自己声部的发音,让学生能够有序地相互配合,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随意地、无章法地表演,一定要体现整齐统一。只有如此,才能将作品的情感、意境演绎出来。同时,合唱指挥较为抽象,我们为了将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象,就需要用到技巧性的方法来达到某种平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对学生学习合唱指挥的参与性有所优化。

篇7

教师应该深入教材,研究并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生活需求,因势利导地去挖掘教材中的可授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认知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的极其重要的土壤。如果老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我们不妨来学学包装,对教学也像做“广告”一样,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心动,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制定与他们心灵共鸣的教学内容。比如,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绚丽的阳光》一课,我将课题改为“阳光下的莫奈”,将原本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包装成这一节课。讲述莫奈的一系列作品以及其精神与追求;讲述莫奈为阳光而画;为时代而画。从而,从其中的一点扩展到整个印象派的全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个抽象的含义。

二、抓“厌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对美术缺少热情的学生,他们上课无所事事,自己不学还扰乱他人学>-1。仔细观察,他们的闪光点,他们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有一次我发现平时爱闹的几位“厌学”生回答问题时,还特别有想法,有些问题回答得还相当准确。我找到了答案,他们不是对美术课完全没有兴趣,只是某些原因阻止了他们。我发现无论是什么性格、什么气质、什么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他们无论是情感丰富的、理性的、爱脑力劳动的、喜欢体力劳动的,都能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我开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完成作业。这种学习方法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要适当地去引导,并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同学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更好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环境。

为了鼓励每个同学,他们的表现要与小组集体荣誉联系起来,要与个人的期末美术成绩挂钩,从而形成小组监督评比的制度,促进学生良性竞争,并定期召开小组表彰会。另外每个月集体表现好的情况下,也要给予奖励,但这奖励物也要有意义,不要浪费掉宝贵的40分钟,鉴于学生们的喜好,利用这些奖励课给他们看些经典的、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另外,动画片中的音乐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感受,影片中的道德教育也很重要。要选择存在内在美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影片。

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术课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其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课堂上往往很容易乱起来,尤其是在课堂练习的时候,纪律极为不好,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们往往用大声训斥的方式去解决,但现实表现出来,以恐吓当作教育的捷径并非一种好方法。有时侯面对学生的不断讲话,耐心等待可能比大声训斥的效果来得要好。用自己的双眼紧盯着班里相对讲得最欢的那位学生,一直盯,盯到他感觉到不对劲。让学生自己感到错误比强迫他们停下来的效果要更好,用眼神来制止他们,做到无声胜有声。俗话说,“一心不可两用”,当学生还没准备好进入下一环节时,作为老师就要学会等待,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尽力避免学生同时执行“活动”及“听讲”这两种任务,每个环节,都要让学生专注于一件事情,我们必须要有耐心等待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之后再来开始下一个环节。

篇8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汇总一下几点:

一、改变学者的观念

当然,世上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制灌输给别人。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这样做到!要将英语学习的意义,通过语言或者其他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是我们的第二母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真的很重要、很刻不容缓。

二、重视学习方法

本人并不推荐学生过分依赖单词记忆法,因为单词成千上万,任何一种记忆方法,只适用一部分单词,而不是全部。当然,我并不否认有一些单词还是很适合的。我的观点就是让学生能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从中找到一种专属于自己的记忆方法:比如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记忆速度采取的记扑克牌的方法,我不得不说此人很聪明。

(1)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如:跟读、自读、纠错、记忆。现代科技化的教学手段为学好英语提供基础。如: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枯燥无味的词汇教学更能生动有趣。精心制作词汇教学课程备案、flas英语等都能增强视听效果,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记住单词。教授单词时,除了要求意清、音准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分析词形,让学生理解单词内在、外在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会事半功倍。所说的联系包括词形、词义、读音等多方面的联系。如:在教“成功地”一词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扩展形式:suc+cess=success(n)——successful(adj。)——successfully(adv)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更加容易记忆。

(2)集成记忆法、构词分析法

集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新词。如:football n. 足球(foot是脚,ball是球;football是用脚踢得球称为足球)、 someone ad.在线翻译(some某,one一,合起来就是将来的某一个时候英语称为someone)等集成记忆法简单又快速。

如果利用词缀、词根、对英语单词的构词进行分析,这样单词就会既好认又好记,词义一清二楚。经常用到的后缀有名词后缀、形容词后缀、动词后缀、副词后缀四种形式。后缀的表示方式是在字母或字母组合前面加附一短横,如-er。中缀是在单词里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如:①invisible a. 看不见的(前缀in-不,词根vis看,形容词后缀-ible可…的;②不可能被看见的)、 television n.电视机(词根tele远,词根vis看,-ion名词后缀;通过电由远处传来能够观看的图像)。只要是都能用词根和词缀记忆的单词,读者可以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牢记那些难以掌握的词根和词缀。

(3)英汉记忆法

有的汉语拼音的字母与英文的字母有相同的。使某些汉字的拼音字母组合与一些英语单词的英文字母组合恰好相同。若利用汉语拼音为中介与英语单词进行奇特联想,就能既快又牢地记住英语单词。汉语里有异音异义的同形字,英语里有异音异义的同形词,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汉英同形字词记忆法“。如:pin 别针,针织(针织品〈pin〉)、 song 歌曲(送〈song〉你一首歌)。

对于那些较长的单词怎么记忆呢?首先要仔细观察其词形特征,其次是分解自己所熟悉的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单词、拼音字母或拼音的首字母,最后用奇特联想法串起来,就会造成了深刻印象,就能达到推陈出新、快速记忆单词的目的。如:①earnest 诚恳的,(人们,耳朵〈ear〉中有巢〈nest〉)②career n.职业(家长都关心〈care),儿〈er〉子的职业)③panda n. 熊猫(熊猫盼〈pan〉望长大〈da〉)

(4)近义词记忆法

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的同音词、近音词、近形词,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不留心就会很容易的出现错误。因而,在识记这些单词的时候,我们可从自己曾经学过的词汇中找出相同音词、近音词、近形词,要重点留意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辨别对比,就不会对单词的记忆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况了。如:①path n. 小路,小径(近音词)经过(pass)小路(path)②flood n. 洪水,水灾(同尾词)洪水(flood)之中,木头(wood)漂流 ③. lung n. 肺(近形词)狼(lang)心狗肺(lung) ④ van n. 有篷载重汽车,运货车(近形词)运货(van)上是盐(yan)袋 。

在学习的过程中英语词汇记忆的方法很多,还有歌曲记忆法、词形颠倒法等,但是我们要善于发现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有助于快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

小结

职业学校的英语学习,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采用并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并从学习观念改变,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营造自我的英语环境。

篇9

一、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工作者的千年旧习以教师为中心,虽然自古已“因材施教”的原则,但真正实施起来,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我教什么你学什么,我怎么叫你怎么学,我让你学,你就学。教师水平评估、业务考核往往是以教师的讲课水平,教案书写的格式,备课是否充分,不能说这种做法不对,但是至少它有一个致命的缺欠,那就是忽略了教学过程中一个最积极的因素,授课的对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上课前不仅要备课,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接受能力、特点、特长,还有缺点、缺欠,做到真正了解授课对象。

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宜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环节才会有的放矢,才会帮助学生把他们潜在的学习能量激发起来。我们再也不能以一个“模子”来要求学生,刻出一个个标准产品。真正的因材施教,是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优势。

二、学习方法的掌握,始终贯穿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不是说有一种单纯的可教可学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始终贯穿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之中的,因为良好的学习方法,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善于发现

教学内容要有选择,但是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那些广泛地起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的体系和研究该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教师教问题时,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且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的经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并形成学习中的大量“迁移”,即举一反三。还要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发现。

(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时时都有新知识、新技术问题,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都能学会。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应用别人的成果。也许,我们曾经历经千辛万苦探求解决的问题,今天探究起来易如反掌。也许,我们正研究的项目,别人早已申请了专利。所以,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利用现在可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体,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捕捉、搜集信息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最大可能。

(三)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学习过程,本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事,当我们学会某一门新知识时,会获得犹如饿了之后的一顿美餐那样的。然而事情不总是这样,当遇到难题时,有时经过长期苦思冥想和紧张的求索后,才可能出现顿悟的灵光,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意志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家庭、生活,可能时时都会有不如意来打搅我们,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必须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意志。

(四)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去发现真理”。有人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只“教会学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所以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习惯。

篇10

一、直观教学法

心理学认为,信息项目第一次学习时学的愈好、愈深、愈透,也就愈不容易忘记,在词汇教学中,从呈现单词开始就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1.用实物、图片呈现

小学生的思维直观活跃,因此在呈现单词时要直观、最好是学生能看到,摸到,感觉到的事物,如在教文具类、水果类的单词,我们就可以用学生自己有的实物进行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真实的情景。这些单词就很直观地呈现并印在了学生的脑中。对一些在课堂上不能用实物呈现的词汇,教师应采用学生喜欢的卡通图片、简笔画等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图片上鲜艳的色彩也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热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记住了所学单词,提高了课堂效率。

2.利用多媒体呈现

多媒体集声、像、动画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同时接受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效率。如教动物类单词,从声音,动画结合到呈现单词,是学生最喜欢的,也是教学效果最好的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独到的优势,在呈现词汇、创设语境理解词汇方面有着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3.借助手势、动作或表情进行教学

小学生很好动,模仿力强,喜欢表演。在巩固新单词时,通过演一演,猜一猜的活动,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中有许多词,我们可通过手势、动作、表情,使学生易于领会,如jump(跳)、run(跳)、deaf(聋的)、blind(盲的)等,学生模仿动作,其他的学生根据动作猜单词。这个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既能巩固新学的单词,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反应能力。

教师也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出英语单词,也可以请一些英语较好、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按教师所示做动作,教师可先叙述,接着要求学生跟着单词及句型:run-He is running;jump-He is jumping等,教师并将动词及相关句型板书,带领学生操练熟悉词汇。

二、对比教学法

词汇教学的对比教学法可分为三种:一是近(同)义词对比,二是反义(相对)词对比,三是同音(异形)词对比。

1.同义词对比

英语中大量的词汇都有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利用同(近)义词代换或对比的方法讲授词汇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glad-happy;enjoy-like等等,可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

2.反义(相对)词对比

对比反义词或相对词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联系地记忆。如:Now the shop is open. It isn’t closed.或It is not very cold. It is warm.这样的对比不仅便于熟记,还能使单词在句中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准确地运用。

3.同音异形词对比

教师在教生词时,可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同音词板书出来。如:no-know,week-weak等等,区别这些词书写和意义上的不同,并分别用这些词造句,促使学生深刻记忆,牢固掌握生词的读音、词性、意义、拼写。

三、夸张手法

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进行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部分let's talk教学中,有“it's so big”的教学。我拿出一条巨大的长裤,让几个学生穿一穿,由于裤子太大,学生被淹没在长裤中,全班学生会由于处在如此有趣的情景中而笑声连连。“so big.”教师抓住时机,用贴切的语气带领学生说该句子。此例,教师在教具上采用了夸张手法,学生与裤子,本身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两种物体,经过我与学生的合作所产生出的情趣,带给小学生一种新奇感。这样的一种情景,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类似“大”与“小”高与矮长与短悬殊的情景出现,学生就会脱口而出:so big/small/tall/short/!夸张手法在此表现出来的诙谐、幽默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感和身心上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习处在一种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在心理上的许多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在感官上出现了好奇和兴奋,学习的兴趣也由此产生。

四、游戏竞赛法

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努力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使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把游戏带进课堂,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使学生整个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我在教授单词rice时,运用游戏“摇头晃脑”,即一个学生读完单词后,头可向前、后、左、右摆动,摆到哪位同学,哪位同学接下去读。教授单词还可运用“单词接龙”“四面开花”“比手指少1”“大小声”等方式。教授发音比较难的单词vegetable,我采用“找一找”,即我蒙上一名学生的眼睛,然后将vegetable图片藏在一位同学的课桌里,然后让该学生睁开眼睛开始寻找单词卡片。全班学生齐读vegetable,vegetable。当该学生走近图片时,全班的声音变大;该学生远离图片时,全班的声音变小。学完单词通过游戏What’s missing?“点兵点将”,引导学生快速记忆单词。这样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多方面地巩固单词,添加趣味性。我在教词汇时用竞赛的形式也有多种,竞赛可用于词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五、英汉释义法

这种方法包含英语释义和汉语解释。首先,是用英语来解释词汇,锻炼学生用英语想英语的思维能力。如:bank-a place for keeping money等。其次,是用汉语解释词义。英语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母语。但遇到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汇时,如air、traffic等,用英语解释小学生可能较难理解,此时教师可以直接用汉语解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意思清晰明了。

篇11

 

例l:甲公司赊销一批产品给乙公司,货款元,产品成本为800 000元。甲、乙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采用对比分析法时,销售方和购进方根据不同的结算方式所编制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销售产品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收到货款或票据到期承兑时: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乙公司购进产品时: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到期支付货款或承兑票据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此例的对比分析法是在销售和购进两个相反会计主体的账务处理上的运用,一个应收,一个应付,所用的账户分别是资产类和负债类。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不同点,便于理解和掌握两方的账务处理。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关键是要站在本企业这个会计主体角度进行账务处理,不要混淆主体,否则账务处理就会出错。

 

在讲解不同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时,也可采用对比分析法。企业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时,应当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增加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应收款项减值)”科目或“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减值)”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科目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科目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科目。

 

此处的对比分析法是用在同一会计要素即资产要素内部。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不同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上的共同点是借方都是“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点是贷方账户的名称不同。另外,有些减值损失能够转回,有些减值损失不能转回。

 

二、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首先让学生理解本次课的任务,然后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并分组记录和陈述任务完成结果,最后教师点评任务完成情况。整个课堂主要体现教师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任务驱动法的出发点是让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切人点是边学边做,落脚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财务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及财务报告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将会计要素内容或报表编制设计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例1:对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任何一个具体的会计要素都要求掌握核算的内容、设置的账户、主要的账务处理、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等内容,这里以“应收账款”为例具体介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布置任务。(1)应收账款包括哪些内容。(2)应收账款核算设置的账户及性质、结构、明细科目的设置。(3)应收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举例说明)。(4)应收账款减值的确认,重点注意备抵法的核算(设置账户的性质、结构及计算)。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举例说明)。(6)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列示。

 

.分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应任务,并记录完成结果。

 

.分小组陈述任务完成结果,其他小组可以点评。

 

.教师点评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对“坏账准备”账户要强调与“应收账款”账户的关系,性质相同,但结构相反,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是根据“应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另外连续几年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及账务处理是一个难点,在总结时有针对性地讲解。

 

例2:对会计报表编制采用任务驱动法。下面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布置任务。(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内容。(2)给出某企业部分经济业务。要求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T型账户。(3)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4)根据给出的经济业务和登记的T型账户编制资产负债表。

 

.分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应任务,并记录完成结果。

 

翌CA YU囝@ {留当’J畜一厶’’一.分小组陈述任务完成结果,其他小组可以点评。

 

.教师点评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强调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编制必须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余额的填列主要根据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计算填列或分析填列等。

 

从以上例子可知,任务驱动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要求教师要能合理设计每次课的任务以及具有对课堂讨论情况的把控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课堂上能主动参与讨论。这就要求小组内部必须分工明确,而且要将每个学生在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贡献作为平时成绩详细记载。

 

三、实训操作法《财务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分岗位的实训项目有:出纳岗位、存货岗位、固定资产岗位、职工薪酬岗位、销售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实训,以训练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货币资金一章讲完后安排出纳岗位实训。货币资金一章主要介绍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内容,学生应明确实际会计工作中这些知识主要用在出纳岗位上。出纳岗位实训给出了某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有关现金、银行存款总账的期初余额资料,也给出了本期发生的有关现金、银行存款的经济业务(具体的原始凭证)。要求填写有关空白的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El清月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出纳岗位实训,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胜任实际出纳岗位的技能要求。

 

篇12

一、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会计教材中公式繁多,学生难以理解并消化。

在成本会计众多的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作为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中,重点就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而不同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好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相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操作流程,当学生在看到这些公式时,往往缺乏学习兴趣,由于没有理解公式的涵义,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可这却事倍功半,经常会把各种方法和各个公式乱搭配。

2.学生在独立练习时照猫画虎,只观局部,不看大局。

成本会计课程中有大量的分配方法、大量的公式、大量的计算过程和大量的表格,当学生自己独立练习时,基于对计算方法或者计算公式的不理解,往往照着例题套数字,照猫画虎做题。由于书中前面的章节是按照费用的分类分别去讲的,比如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单一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上,而在后面的章节讲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时,面对一整套的计算流程,他们容易找不到对应的数据,在自己做题时更是一头雾水,他们容易做好当下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忽略了“承前启后”。

3.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联系实际。

在成本会计课程的传统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都只是就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讲完就让学生当堂练习加以巩固,或者以留作业的形式去加强记忆,讲完书本上的就立马做题,这是固定模式,这与实际严重脱节。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和产品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生产特点的企业,如果只是照着书上的归纳讲解,这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只是我们硬讲、他们硬记,很难理解并消化。他们只是机械的运用公式做题,做分录,对于费用如何进行归集和分配一系列流程很难前后贯通起来。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1.教师要换位教学

作为教师而言,成本会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练习都驾轻就熟,但作为学生来讲,他们都是第一次学习该课程,当他们面对大量的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时,他们会觉得很难学,很难记,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作为学生的心态去讲授知识,那对于学生来讲是莫大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在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有大量的公式,作为教师来讲这些很简单,早都熟记于心,但学生不理解就死记硬背,还不达效果容易混淆,那我们可以给学生总结一个“中心公式”去巧妙记忆,在费用分配中,都是先求分配率,再求分配金额,重点就是如何求分配率,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大所数费用分配都适用于这个公式,所以称之为“中心公式”,在有些费用的分配中,随着分配标准的变化,该公式略有不同,但都是基于这个公式产生的。

2.教学中“点”与“面”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重于传授方法,教学的内容体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现信息,这一问题也存在于成本会计教学工作中。比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个费用的分配问题时,他们会运用公式去算题,但当他们碰到要求算出某种产品的总成本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清楚该如何入手,从哪入手,以及相关的分配表、明细账的对应都会让他们很糊涂。在成本会计教材中,前面几章都是按费用的分类来讲的,相当于知识的“点”,比如材料费用的分配、人工费用的分配、燃料及动力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和制造费用的分配,随后就是生产费用如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就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这就相当于知识的“面”。在前期费用进行模块讲解时不应该和后面的章节脱离,各个费用的计算与各个费用分配表的对应,各个会计分录与各个记账凭证的对应,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如何根据各要素费用分配表进行归集、汇总和登记,以及最终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和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等等,这些都是“点”与“面”的结合,有效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有一个费用分布图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一系列程序。

3.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

成本会计教材中有大量的例题,但仅仅是虚构的例题,学生可以学会例题并且会做题,但不会解决实际的业务,这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或者说停留在题面上,如果在课堂中适当引用企业真实的例子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那学生在理解上甚至学习兴趣上都会大大提高,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基本来源于实际工作或是实际工作的缩影,较为真实。案例具有一定的情节性,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实施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对知识、理论的理解,也便于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传统的教材教学和案例教学要相互配比进行,这对于教学会有良好的效果,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也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综合的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和经济的日益发展,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改革,作为会计核心课程,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要更科学,更实用。

参考文献:

[1]张春莲: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09,第7期

篇13

一、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会计教材中公式繁多,学生难以理解并消化。

在成本会计众多的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作为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中,重点就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而不同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好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相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操作流程,当学生在看到这些公式时,往往缺乏学习兴趣,由于没有理解公式的涵义,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可这却事倍功半,经常会把各种方法和各个公式乱搭配。

2.学生在独立练习时照猫画虎,只观局部,不看大局。

成本会计课程中有大量的分配方法、大量的公式、大量的计算过程和大量的表格,当学生自己独立练习时,基于对计算方法或者计算公式的不理解,往往照着例题套数字,照猫画虎做题。由于书中前面的章节是按照费用的分类分别去讲的,比如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单一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上,而在后面的章节讲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时,面对一整套的计算流程,他们容易找不到对应的数据,在自己做题时更是一头雾水,他们容易做好当下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忽略了“承前启后”。

3.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联系实际。

在成本会计课程的传统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都只是就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讲完就让学生当堂练习加以巩固,或者以留作业的形式去加强记忆,讲完书本上的就立马做题,这是固定模式,这与实际严重脱节。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和产品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生产特点的企业,如果只是照着书上的归纳讲解,这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只是我们硬讲、他们硬记,很难理解并消化。他们只是机械的运用公式做题,做分录,对于费用如何进行归集和分配一系列流程很难前后贯通起来。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1.教师要换位教学

作为教师而言,成本会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练习都驾轻就熟,但作为学生来讲,他们都是第一次学习该课程,当他们面对大量的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时,他们会觉得很难学,很难记,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作为学生的心态去讲授知识,那对于学生来讲是莫大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在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有大量的公式,作为教师来讲这些很简单,早都熟记于心,但学生不理解就死记硬背,还不达效果容易混淆,那我们可以给学生总结一个“中心公式”去巧妙记忆,在费用分配中,都是先求分配率,再求分配金额,重点就是如何求分配率,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大所数费用分配都适用于这个公式,所以称之为“中心公式”,在有些费用的分配中,随着分配标准的变化,该公式略有不同,但都是基于这个公式产生的。

2.教学中“点”与“面”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重于传授方法,教学的内容体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现信息,这一问题也存在于成本会计教学工作中。比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个费用的分配问题时,他们会运用公式去算题,但当他们碰到要求算出某种产品的总成本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清楚该如何入手,从哪入手,以及相关的分配表、明细账的对应都会让他们很糊涂。在成本会计教材中,前面几章都是按费用的分类来讲的,相当于知识的“点”,比如材料费用的分配、人工费用的分配、燃料及动力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和制造费用的分配,随后就是生产费用如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就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这就相当于知识的“面”。在前期费用进行模块讲解时不应该和后面的章节脱离,各个费用的计算与各个费用分配表的对应,各个会计分录与各个记账凭证的对应,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如何根据各要素费用分配表进行归集、汇总和登记,以及最终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和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等等,这些都是“点”与“面”的结合,有效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有一个费用分布图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一系列程序。

3.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

成本会计教材中有大量的例题,但仅仅是虚构的例题,学生可以学会例题并且会做题,但不会解决实际的业务,这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或者说停留在题面上,如果在课堂中适当引用企业真实的例子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那学生在理解上甚至学习兴趣上都会大大提高,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基本来源于实际工作或是实际工作的缩影,较为真实。案例具有一定的情节性,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实施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对知识、理论的理解,也便于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传统的教材教学和案例教学要相互配比进行,这对于教学会有良好的效果,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也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综合的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和经济的日益发展,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改革,作为会计核心课程,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要更科学,更实用。

参考文献:

[1]张春莲: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09,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