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智慧课堂学习笔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慧课堂学习笔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慧课堂学习笔记

篇1

学习笔记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实践活动,记学习笔记应该是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并促其个性发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记笔记,使学生乐于记笔记,记笔记成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园地。下面就如何记学习笔记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方法灵活,内容上自主

记笔记应为我所需,为我所用,让学生想记什么就记什么,需要什么记什么。我在把记笔记的自还学生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逐步寻求、创造并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几年的实践,学生自主记笔记的内容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记在模糊处。学生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心中的困惑,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的不解记下来以防遗忘,以便去收集资料,去观察研究,去请教别人。如在学习《狱中联欢》一课,课堂上一名学生提出预习时记下的疑点:“‘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用牙刷柄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当时的条件那么差,监狱里的革命者是用什么工具刻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是革命者用牙齿磨的;有的说是在地上磨的:有的说自己看过《红岩》,大概是革命者拔下牢门上的铁钉刻的……从疑点入手,进而从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体会到了革命者的心灵手巧,情深志坚。

2、记在思考处。把思考过程记下来,既为学习留下痕迹,便于反馈,又有利于学生自我完善。课堂上,学生思考时作一些笔记,既不会干扰其他同学的思考,又避免了因其他同学的答问而产生思维定势。如学习《跳水》一课,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 边作笔记,我在学生交流时,发现了下列二则笔记:

从生动活泼的笔记中可看出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清了事物间的联系,老师还要作什么繁琐的分析讲解呢?当然,学生思考过程中有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反馈后老师应精心点拨指导,抓住共性问题全班研讨。

3、记在创新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老师教学得法,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常常迸发出灵感,这些智慧火花稍纵即逝,记下来会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学中我注意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让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科学课、社会课和我们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并组织开展了“环保小创意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记下的笔记五彩纷呈:有的设计了新型垃圾箱,能自动吸尘,还能发出声音提醒人们垃圾入箱;有的设计了能爬坡的植树机;还有的设计了能源转换站,通过装置把太阳能转换成其他能源来充分利用。虽然只是“纸上练兵”,但创意可贵。

4、记在所得处。教材中的精彩片断,生活中的警句名言,课外阅读中的好词佳句,学生都能根据的需要摘记下来。以赏析、背诵提高审美情趣。游览名胜,踏迹乡间城街见到的美丽景观,朴素的民风民俗亦为笔记增色。从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学校图书室、湖北教育网台等处获得的信息资料,阅读文章后的感受,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感悟作些读书笔记。

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学生的笔记多姿多彩:有的协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接示中心;有的介绍了课外收集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有的则写了读文后的感受,对小女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达了自己珍惜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的愿望。

5、记在错误处。(1)记作业、测试中的错题。错在哪里,自己为什么会错,进行反思后重新订正,吃一堑长一智。(2)记学习生活中的错误观点,错误行为,怎么会错的,有什么后果,自己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得到哪些启示。(3)记别人出过的失误,自己引以为戒,逐步辨是非、明事理,学会自我完善。

二、不拘一格,形式上自创

学习笔记主要是给学生自己看的,只要他自己看得懂,用的上就行,所以运用什么形式,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纵观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写写画画。用文字记基础知识,写下自己的思想。也有学生爱画上几笔,如学习《林海》一文,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温柔”与“孤峰突起”两句的意思。

2、摘摘抄抄。摘抄精彩语段、课外收集的资料。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有的摘抄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来呼唤人们爱护我们的家园;有的摘抄了太阳系中其它行星的资料来说明人类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的摘抄了《环境保护法》的部分内容;有的摘抄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感人事迹。

3、剪剪贴贴。优秀作文、彩色画片、语文课外知识类资料是学生剪贴的最多的。如六年级学习春联之后,学生除了摘抄生活中见到的春联外,有的还剪贴了解缙儿时对对子的趣联,“除水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着红袍”,“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课上交流时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小学生好奇爱美,常贴一些彩画在笔记本上,如学生贴水浒英雄像、《西游记》画片、三国人物画片等,就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时,学生翻出大量精美生动的画片,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通过剪贴也使他们的笔记锦上添花。

篇2

“学生是幼苗,需要知识甘霖的滋润;学生更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

课程改革确实带给我了许多新的东西,我有欢乐,因为我最先享受到课改带来的甜头;我有困惑,因为这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我也有失望和彷徨,因为新课改里还有许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是“水中月,镜中花”,但总的说来是成功的。学生两年的变化是最好的明证。我惊喜于学生的变化和出色表现。

我从2010年投身到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教学中,几年的课改体会,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与迷惘,也体验了“而今迈步重头越”的艰辛与豪迈,更收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与欢畅。

教学开放日,我讲了《我最好的老师》一课,我自己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

我们六年二班,从学习杜郎口的构建高效课堂以来最早的班级之一,两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已从最初的懵懵懂懂,老师边培训边讲课,到现在一张学案发下去,学生就能根据学案内容预习导学、课堂展示、自由展示把课堂教学任务圆满完成,这着实是个不小的进步。在展示中,学生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结合教材讲解自己展示的教学任务,听课教师频频点头,

回首两年前,一轮又一轮的课改培训,撞击我们心灵最突出的字眼是尊重、个性、期待、赏识……感受着一个个鲜活的关键词。进入课改以来,我将课内阅读与学习笔记紧密地结合起来。课堂上我让学生自读感悟,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课上大家常常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我只强调一点:言之有据。“据”从何来?从文中来,从一词一句一个小小细节中来。每学完一课,都要来个总结,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只要不偏离道德准则,我都鼓励他们闪现思想灵光。翻开学生的课本,每一页的空白处几乎写得满满的。那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打开学生的学习笔记,一页页写下自己生活中的见闻,阅读中的思考,还有与“为师”我的切磋和探讨。我常常不得不为他们竖大拇指,或者画上一张太阳般的笑脸,以示赞赏和表扬。偶尔,我也来个出其不意——把他们的“大作”张贴上墙,告诉他们,有思考就有写作,引得他们一阵阵喝彩。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学生是幼苗,需要知识甘霖的滋润;学生更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我的职责,就是点燃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火,使他们爱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他们导读,导思,导练,学会学习的方法。预习时,学生充分研究教材,讨论交流学案的内容,确保学案内容准确,然后准备个人展示的内容。在展示前,有的同学拿着学案和老师确定最后的答案;有的同学工整地书写板书;有的同学则继续准备课内展示的内容,有的同学在读板书内容,有的同学在朗诵,那是自由展示的内容。

看着学生的进步,我不禁想到,课程改革漠视人们好奇的眼光,多姿多彩的向我们走来。瞧,孩子们的眼睛里少了敬畏与茫然,多了一份自信与天真,他们的言行举止如此自然!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课堂的主角,成为“教学之本”。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造性受到精心的呵护,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培养并长久地保持,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戏”的主角,兴趣大增,由厌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在《我最好的老师》展示课中,先由各组展示学案内容,学生自觉有序地按组和学案内容逐一展示,展示中学生声音洪亮,方法各异,有的结合教材文本,边讲边读课文,有的结合教材能适时课外延伸,最精彩的地方也最令人感动,就是小练笔:假如你来写我最好的老师,你会怎样写?写一写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老师您教我们六年了,鬓角已挂上了缕缕银丝,……

听着这感人肺腑的话语,精彩的展示使作为班主任的我热泪盈眶,声音哽咽。

师生情深,怎能用语言表达?我怎么不批评你们?是你们懂得感恩!

师生情深,你们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培养教育之恩!……

篇3

智能移动终端或称智能终端是由英文Smart Phone及Smart Device于2000年后翻译而来,具备开放的操作系统,支持网络浏览功能以及应用程序安装性能,代表性的智能移动设备有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PDA智能终端等,移动性、便携性、实用性、交互性是其主要特点。

二、智能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智能学习环境作为数字学习环境发展的高端形态,是社会信息化和学习者对学习环境诉求的必然趋势,是教育技术促进教学发展和应用的显著表现。黄荣怀等对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做了探讨,指出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学习资源、智能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六个组成部分。智能工具为学习社群和教学社群提供了技术和工具支持,使得智慧学习环境的“智慧性”得以体现。

个人移动终端随着屏幕制作技术、用户交互体验以及电池使用寿命等技术的不断改进而迅速发展,为学习者实泛在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学习者灌输的教学方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多种教学策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强化,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批判思考、沟通表达、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智能移动终端在智能学习环境中的应用

随着无线网络wifi的普及,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连接进入智能学习环境,学习者利用智能学习终端进行学习,改变了原有学习方式,不再受到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的限制,使3A学习理念(anytime,anything,anywhere)成为可能。同时,智能移动终端具有的便捷的网络浏览功能和移动性,使得知识可以实现碎片化学习,对于学习内容的获取更加灵活。下面从以下几点具体阐述智能移动终端在智能学习环境中的应用。(1)构建“自主学习式”智能学习环境。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打破传统学习的空时限制,通过浏览网络,进行资料查询或者系统学习。学习资源可以是教学者提供的储存在云端的相关课程资料,也可以是学习者自行检索到的网络开放课程资料,亦可以是与课程知识相关的专题网站等,学习内容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性,对知识的获取也更加便捷。(2)形成“多终端音频、视频同步平台”。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动了应用软件的不断繁荣,其具备的开放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安装性能,为“多终端音频、视频同步平台”的构建提供了软件层面的支持。以即时通讯软件为例,学习者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交流合作、远程协助以及语音视频通讯,有效实现课堂同步教学。(3)实现基于资源的交互学习模式。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将教学内容的数字化资源,包括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开放的网络课程、教学计划、教学ppt及配套的练习等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在线或离线发给学习者,也可以利用云技术将资源存储到云端,学习者自行选择下载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并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学习者沟通交流。(4)跟踪记录学习者学习信息。学习者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以及相关文档资源,都可以利用云笔记软件进行存储。同时,学习者还可以对笔记资料进行编辑等再处理,实现学习资料的完善管理,便于学习者对知识再回顾。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学习者信息的自动同步,学习者只需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通过账号登录到自己的云端,即可查看自己的学习进度,继续进行学习,形成系统化的学习过程。

四、结语与展望

智能移动终端作为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将其应用于智能学习环境中,对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者批判思维,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实现资源的交互共享,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必将引起学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在智能学习环境中的应用,对教学者的挑战也相应加大了,教学者作为整个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引导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控及相关资源的收集整理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篇4

因为是刚参加工作,步入自己的教学岗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能时刻的关注,学校教育的大形势,发展趋势,认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提高自己的修养。以科学教学、科学研究为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培训学习。虚心向行家学习,认真摘录学习笔记,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以此给自己找到学习的机会,及时加油、充电平时能抽出一定时间上网,学习一些新的教研论坛,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科研,让我有了在岗位对学科进行教学系统分析研究的机会,使我真正走上科研的道路。

二、把教学的过程科研化、过程化

1、坚持教学科研实际研究,实施教学课题化

我通过教育科研这条道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提高我的科研能力,改变我的教学水平。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学习让我对教学科研活动产生了兴趣、认识和提高。

2、强化教学反思研究方式,推进教学过程的创新

认真学习理论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别注意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将课题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我和我们的老师一起认真的分析材料,对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问题一一讨论、实践、再讨论,让问题解决,总结课堂教学的课后问题思考,让我们的科研真正有效。课后记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让我认识到教学只有真正科学、真正能够去研究才能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通过教学案例、总结的撰写让我更加系统的掌握科研的真正意义。同时为了让自己和我们的老师对科研有更加深的理解。通过学习、比赛又增加了我的知识面,开阔了我的视野。从而加强课题的管理和运作,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以教学过程为科研的课题的管理过程,以教学反思为科研的思考研究,强化了科研、课题、教学三者之间的融合和连续性,达到以科研为思想,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教学改革,体现一种三者和一的境界。

三、以科研带动学习

教学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及时记录教学的反思,针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找到不足,通过科研活动触动自己学习,从而加强了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了自身修养。让科研不仅成为我的成长奠基石,也让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头。

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科的发展我必须朝着科研方向发展,用自己的热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科研,让教育植根于科研这片沃土,教育之树才会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才能长青常绿,春华秋实。

个人的科研工作总结【2】 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一学期来我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用自己勤奋工作来体现工作的思想,用自己的科研理论指导我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做如下的总结:

一、以科研作为自己的思想纲领

因为是刚参加工作,步入自己的教学岗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能时刻的关注,学校教育的大形势,发展趋势,认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提高自己的修养。以科学教学、科学研究为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培训学习。虚心向行家学习,认真摘录学习笔记,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以此给自己找到学习的机会,及时加油、充电平时能抽出一定时间上网,学习一些新的教研论坛,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科研,让我有了在岗位对学科进行教学系统分析研究的机会,使我真正走上科研的道路。

二、把教学的过程科研化、过程化

1、坚持教学科研实际研究,实施教学课题化

我通过教育科研这条道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提高我的科研能力,改变我的教学水平。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学习让我对教学科研活动产生了兴趣、认识和提高。

2、强化教学反思研究方式,推进教学过程的创新

认真学习理论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别注意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将课题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我和我们的老师一起认真的分析材料,对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问题一一讨论、实践、再讨论,让问题解决,总结课堂教学的课后问题思考,让我们的科研真正有效。课后记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让我认识到教学只有真正科学、真正能够去研究才能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通过教学案例、总结的撰写让我更加系统的掌握科研的真正意义。同时为了让自己和我们的老师对科研有更加深的理解。通过学习、比赛又增加了我的知识面,开阔了我的视野。从而加强课题的管理和运作,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以教学过程为科研的课题的管理过程,以教学反思为科研的思考研究,强化了科研、课题、教学三者之间的融合和连续性,达到以科研为思想,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教学改革,体现一种三者和一的境界。

三、以科研带动学习

教学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及时记录教学的反思,针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找到不足,通过科研活动触动自己学习,从而加强了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了自身修养。让科研不仅成为我的成长奠基石,也让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头。

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科的发展我必须朝着科研方向发展,用自己的热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科研,让教育植根于科研这片沃土,教育之树才会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才能长青常绿,春华秋实。

个人的科研工作总结【3】 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一学期来我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用自己勤奋工作来体现工作的思想,用自己的科研理论指导我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做如下的总结:

一、以科研作为自己的思想纲领

因为是刚参加工作,步入自己的教学岗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能时刻的关注,学校教育的大形势,发展趋势,认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提高自己的修养。以科学教学、科学研究为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培训学习。虚心向行家学习,认真摘录学习笔记,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以此给自己找到学习的机会,及时加油、充电平时能抽出一定时间上网,学习一些新的教研论坛,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科研,让我有了在岗位对学科进行教学系统分析研究的机会,使我真正走上科研的道路。

二、把教学的过程科研化、过程化

1、坚持教学科研实际研究,实施教学课题化

我通过教育科研这条道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提高我的科研能力,改变我的教学水平。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学习让我对教学科研活动产生了兴趣、认识和提高。

2、强化教学反思研究方式,推进教学过程的创新

认真学习理论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别注意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将课题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我和我们的老师一起认真的分析材料,对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问题一一讨论、实践、再讨论,让问题解决,总结课堂教学的课后问题思考,让我们的科研真正有效。课后记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让我认识到教学只有真正科学、真正能够去研究才能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通过教学案例、总结的撰写让我更加系统的掌握科研的真正意义。同时为了让自己和我们的老师对科研有更加深的理解。通过学习、比赛又增加了我的知识面,开阔了我的视野。从而加强课题的管理和运作,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以教学过程为科研的课题的管理过程,以教学反思为科研的思考研究,强化了科研、课题、教学三者之间的融合和连续性,达到以科研为思想,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教学改革,体现一种三者和一的境界。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02-01

课堂气氛,是指弥漫在课堂教学空间中的能够影响师生行为过程的心理因素总和。教师在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能有超常的发挥,思路特别敏锐灵活,学生同样求知欲望强烈,参与意识很强。为追求在“活而不乱,静而不死”的互动式默契中,师生之间完成智慧的碰撞,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1.五步主导课堂气氛

1.1课堂纪律的撑控

1.1.1严格考勤

课堂考勤工作是高校学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保证到课率的一种手段。以2013年上学期本校高分子111-113班级(126名学生)的电工学课程为例:若严格考勤,到课率达99%,若放弃考勤,到课率不足85%。

1.1.2要求即时笔记

笔记的习惯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态度。课堂笔记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突出重点与条理,加强学生课外复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作用不言而喻[1]。若课后教师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鼓励、督促学生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学习笔记,更能牢牢的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以2012年下学期本校数媒101-102班级的电工学2为例:数媒102班课堂上做笔记的学生较多,期末考试的优秀率较数媒101高出差不多10%。

1.1.3个别情感教育

情感在教学实践和应用中有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涅克把这种方式所传递的情感信号(教师的教学态度、人格特点、对学生喜爱、厌弃等态度)称为“看不见的课程”。这种“课程”会微妙地进入教学过程,因为学生对此很敏感[2]。因此,教师应巧妙地运用情绪情感的“移情”特点,去引导和感染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创造各种有利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把教育情境中的一切社会要求转化成学生自身的内部需要,成为推动行为的内部动力[3]。

1.2形象生动、幽默的讲解

针对某些知识的抽象性特点,我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启发性。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例如:《电工学》第八章《旋转磁场的数学表达式》是一个教学难点,若用照本宣科的方法进行讲述,会使学生觉得枯燥难懂。为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在气隙空间对称放置的脉动磁场合成为一个在空间旋转的磁场这一过程,如果用flash软件制作出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学生就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模拟动画,迅速理解复杂抽象的各知识点。

幽默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奇妙的,它可以化平淡为有趣、化沉闷为笑声、化腐朽为神奇。著名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能为人接受。”例:在学习语文双关修辞时,老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宋朝有一书生,觉得自己比欧阳修强百倍。一天,他心血来潮,决定亲自去会会欧阳修。他出门,就诗兴大发,随口赋诗: “门前一棵树,两只大丫杈。”吟到此处再也吟不下去,这时走过一个人来接着吟道:“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为花。”书生一听,甚为崇拜,决定与此人一道去拜访欧阳修,和欧阳修比个高下。于是两人同坐一条船,书生又吟道:“两人同登船,去访欧阳修。”无奈吟到此处又吟不下去了,这时欧阳修接着吟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这则逸闻既让学生懂得了。“双关”的含义,又让学生体会到弦外之音的妙处[4]。

1.3紧扣教学内容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在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目的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等。从而达到巩固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应该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1.4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恰当好处的表扬

著名的教育家詹姆士有一句名言: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的确,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尊重,尤其是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选择恰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巧妙的方式表扬学生,往往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行为习惯上自我约束[5]。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亲身感受这一环节很重要,在我的教学经历中就发现受到过我表扬的学生,他们对我的课变得更感兴趣,而且很乐意与我进行交流学习。

2.教学效果

“五步教学法”在我校电气学院、计通学院、理学院、冶金学院等试点施行,已见成效。以理学院《电工学》教学为例,该五步教学法首先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且在2012年学生评教系统中获得高分。

3.结束语

“五步教学法”的建立,加强了教学中各环节的管理,不仅使教学更加科学、生动,而且使学生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提高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反思各教学环节并做出相应改善,以便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尤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J].新课程,2011(1)32.

[2]韩向前. 课堂气氛初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3):6-14.

篇6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是利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运用画图的方式,以一个主题为中心,把知识网络、章节结构、解题思路等以放射性的形式勾画出来,既能准确、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思维,又能组织概念,勾勒知识结构图,把它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也有利于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复习知识体系、理清解题思路等。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在表现知识方面不同于其他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中心或主题重点突出;(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主次分明;(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可以随时展开想象的翅膀,很难漏掉任何一个与关键点有关联的要素;(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不同的层次可以采用各种色彩及图形,这样可以充分刺激大脑,提高记忆力。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

1.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必备步骤,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知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可以准备教具、预设练习,并且前瞻性地预测教学效果。传统的设计提纲都是通过线性罗列条款,这种方式既不形象,又不容易直观地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化地整理知识,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促使教师从整体结构上把握知识内容,在头脑中形成课程的全景图。

图1是关于“初中物理科学内容”的框架设计,利用“思维导图”把科学知识的教学结构表达得既充分又直观。

教师在头脑中形成“初中物理知识”的全景图后,再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于图中,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不同知识点的授课方式,这样便于备课过程及教学设计的系统化、合理化,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便于提高备课效率与质量。

2.有利于学生整理课堂笔记

记录和整理物理课堂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往学生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记录课堂笔记,图2为“眼睛和眼镜”这节内容传统的笔记方式。

这样“线性思维”的记录笔记,学生如果不及时将课堂所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话,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或书本知识的机械复制,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思维导图允许学生自由联想,按照大脑思维的结构进行放射性的“网状思维”,将老师讲解的知识记录下来,并且将这些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用线条连接起来,使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图中。图3展示的是“眼睛和眼镜”这节内容采用思维导图的笔记方式。

这样的课堂笔记不仅能够迅速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整堂课的授课过程被形象地记录在图中,便于课后复习,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有利于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概念是物理学科知识的基础,然而在概念、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数表现为当时明白理解,过后就会模糊不清,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特别是不能够形成概念网络,更不能够深刻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缺少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构建。建立准确的物理知识网络非常重要,“思维导图”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每个章节都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画出物理概念、规律及其之间区别、联系的思维导图。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学生可以共同总结、完善思维导图,也可以把讨论过程制作成思维导图,这样再回过头来复习时,不仅会对本章、本单元的内容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对整个学期的整个学科的内容了然于胸。图4是关于“声现象”一章的思维导图。

根据知识模块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使用者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本单元的重要概念和知识体系。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用分层级的线条连接概念,可以提示知识重点,搭建多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能快速促进知识的整合,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记忆效率的功效。

4.有利于学生展现解题思路

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框架,能优化学习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人脑生而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能力的特性,思维导图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理清层次,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把所学内容以树状结构表示,记住关键词,突出重点,节省时间,增强记忆效果。尤其是针对一些学生基础薄弱、思维能力较差的情况,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头脑中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既提高学习兴趣,又培养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篇7

在培训学习期间,我们积极参与了培训组组织的学员共同研讨活动。学员与名师零距离的对话、学员之间的研讨促使我们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在主题活动中,我们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名师的教学风格、名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在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评课的教学实践研讨中,使我领略到了自己与同行们解读课标的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活动中,来自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还真有点争鸣的氛围,但我们终会。这样的研讨,意不只在其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种形式的交流深化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今后教学改革实践铺垫蕴伏。这样的研讨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凝聚力量。一个人只有依托集体,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交流了智慧,交流了思想,在交流中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出了美丽的火花。

篇8

课堂教学中的认知心理因素与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心理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如果事先对整个教学过程考虑得充分周到,上起课来自然得心应手,必然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再者,教师的备课工作做得好,还能树立自信、亲切的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准备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师生双方心理场相互配合,共同为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情、神态、动作等察觉到学生课堂上的心理、态度、学习兴趣变化和承受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更实际、更科学、更有针对性,从而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要保持兴趣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总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惧怕,兴趣不高,这是学习英语的障碍。培育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除了学生个人的因素外,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也很重要,可以很好地解决惧怕学习英语这部分学生不会培养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的与学生从简单的英语交流开始,引导学生从英语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在有计划进行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并督促学生严格执行,学生完成学习计划就会有成就感;做好学习笔记,教师要忠告学生,不做笔记就不要学英语,通过笔记加深对课堂教学印象和减轻记忆负担;教师要创造条件,如组织学生开设英语角、演讲比赛等,练习口语,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很多,最关键的是要行动起来,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营造乐学氛围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固然要受到教师的调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习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使反应结果与教学要求趋于一致。与此同时,学生又不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明确教学要求,重视接受学习中的反馈信息(如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中,其他同学的议论和回答中,自己的反应活动中等接受反馈信息)。但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情境,让他们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剖析、反省进行自我批判,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四、构建高效课堂的“高效”

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2l世纪需要的人才。通过几年的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同,在教学实践的不同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和落实。但当我们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时候,就会发现:现实的课堂教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师生的教学活动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心并被日益放大的一个显性概念。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将备课的静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展现,对课堂中呈现的新信息进行重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要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看法意见给予合理恰当的评价,同时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师生的间的观点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得到共享、尊重,实现着对科学知识的再理解,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怎样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高效呢?

第一,参加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研究重点、备知识、备学生。第二,在导学案上下功夫,注意学案的层次化、问题化的原则,设置问题由简到难。第三,在课堂评价中下工夫。第四,熟悉课程,合理整合,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第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习惯,积极展示习惯,互相合作习惯,点评评价习惯,积累巩固习惯和创新、质疑、解疑习惯。第六,展开有效的教研活动。

新课堂下的学生观

首先,教师备课,要有“预谋”。备课中要提前想到学生可能说出的所有问题和答案。

其次,课堂准备:蹲下来,天地将更宽广。“蹲下来”就是设身自己是学生,改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篇9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常抓不懈的任务。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要素。

一、提高学习的质量

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教师若要提高自身素质,首要的是学习。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成为学习的先行者,真正让学习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1.学习的内容。(1)学习教育文集。经典的,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他们的教育思想永远都不会过时,打开这些书,我们会发现,今天的教育批判与建设,几乎都没有超出他们当年的思考。当代的,如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朱永新的《写在新教育的边上》等,这些著作充满时代气息,充满教育激情,充满理性思考,读了会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引发思考。(2)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估、考试的依据,是纲领性的文件,是方向性的东西,无论怎么忙,也要研读它。如果我们忽视了对它的学习,就可能忙不到点子上,就可能忙也忙不出效果;如果我们能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并能在教学中体现其中的理念,就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3)浏览教育报刊杂志。教师要了解当前教学改革动态,接受先进教育理念。(4)学习网上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去教育网站淘宝或去教育论坛交流。教师根据自己学科内容或工作需要到论坛上读帖子和发帖子,交流工作心得,在相互交流中进行观念碰撞,在反思中完善自我。教师也可以去名师博客取经。博客可拉近教师和名师的距离,教师可以在他们的博客留言和他们对话。

2.如何学习。(1)学习要做笔记。学习笔记是自己学习的记录,摘取的是学习的精华内容,是工作的一个“小参谋”,具有珍藏价值。记笔记,应当是自觉的状态。学习笔记应当伴随教学生涯。建议学习笔记的本子大一些、厚一些、精致一些;学习内容是精选的,或理念新,或方法好,或励志,或启思,能服务于教学实践;形式要规范,标明时间和出处;还可以剪贴报刊、杂志和打印网络的学习资料,最好写上简要的批注或学习心得。(2)学习要动笔写。坚持写作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促使教师多读多学,深入思考,充实和提升自己,写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过程。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故事、教学日记等,达到“以写作促思考,以思考促课改,以课改提质量”的效果。(3)抓好业余时间。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学校的每个老师,天天都是按学校的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也都是做一些常规性的工作,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到后来却显示出了差别,有的成了名师,有的却十分平庸,业余时间起决定性的作用。别人在业余时间在打麻将、看电视、跳舞、搞应酬时,而那个想成为名师的教师却在思考,却在充电。我们要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要出类拔萃,非用好业余时间不可。(4)学习要有韧性。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学习。学校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空间,而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学习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老师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

二、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

教学研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教学问题,努力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或研究主题。在平时教学中要搞好两种教学研究。

1.大力推行“课例研讨”的研究模式。坚持“现状分析查问题-梳理问题定主题-理论学习明方向-集体备课找方法-大家观课看实效-课后反思谈得失-同伴互助共分享-专业引领再提高”的常态化校本教研工作模式。(1)学会诊查问题:组员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各抒己见,查找问题,交流困惑,准备把教学问题转化为有效的主题研究。(2)梳理问题定主题: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归类等,确定一个研究的主题。主题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论域适当,体现学科特点,表述形式正确,选择的载体有利于对主题的研究。(3)理论学习明方向:广泛搜集资料,学习跟主题相关的理论,说清学习形式、学习内容,提炼出对本次活动有指导与借鉴作用的观点。(4)集体备课找方法:说清备课的内容、形式、过程,体现第一次备课和集体备课的提升过程,用实例说明。(5)大家观课验实效:用心听课,做好详细的课堂实录,围绕主题随机写出精要的点评,为下面的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6)个人反思谈得失:不要面面俱到,谈亮点,道不足,都要重点围绕主题来说,其他方面可简单带一带,可采用预期目标与达成目标相对比的方法来反思教学效果。(7)同伴互助共分享: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融合。气氛热烈而融洽,有补充,有回应,有辩论,但不重复。(8)专业引领再提高:围绕主题,总结优点,指出不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方向的引领和策略上的指导。

按照环节进行,发现教学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加强小课题研究。小课题就是教学中的小问题,思考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说它小是因为课题就是教学中碰到的常见问题。如:学生完不成作业怎么办?怎样消灭习作中的错别字,等等。小课题研究,课题从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课题角度小,有针对性,研究时间短,易操作,方法灵活,可用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小困惑。它在本质上立足学校、立足学生、立足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关注身边的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它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自主探究,有利于打造和凸显学校教育特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提高常规工作的质量

常规工作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我们要追求常规工作的精细化,让常规工作尽可能地多融入智慧,多些灵性,多些艺术性,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又好又快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教学设计要有效。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只有备好课,上课才会底气十足,走出教室时的心情才会是心满意足,学生才会学得精彩。

备课方式多种多样,有备修改案,有把教科书“备厚”、有剪帖式……我们积极倡导这样备课:“独立创作”,用一定的时间,不参照任何参考书,自己独立深入钻研教材;“参考修改”,参照备课用书,修改不妥之处;“借鉴名家”,学习名师的教学设计,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适当调整;“课后反思”,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和整改意见。

不论怎样备课,都不能照搬教参以及别人的教案。把别人的东西简单“移植”过来,往往会“水土不服”。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东西,让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风格。

2.作业布置要精心。为了提高作业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布置一定要科学。

数量要控制。精选习题,筛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题目。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少而精,题目出好后,要事先估算一下小学生完成此作业所需的时间,避免学生走上题海无边的疲劳战场。尽可能多地给学生留出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去发展个性特点,让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读自己喜欢读的书。

形式要多样。学生最不喜欢的是大量机械重复性作业,喜欢动脑动手的作业。书面作业要尽量在学校处理。学生回家可布置朗读、背诵、预习、查资料等作业。周末最好布置一些具有探索性、实践性、综合性的作业。

内容有梯度。一个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设计作业题应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作业的整体效果。

改正要跟上。批改后,应区别情况要及时进行讲评,及时督促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提倡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错题册”;提倡收集、整理有创意的作业,建立“创新簿”,为改进教学、研究教学积攒鲜活的资料。严禁通过惩罚的方式,让学生改正作业。

篇10

(1)两个制度保学活动。学校推行“五个一”制度,即教师每学期读一部教育教学理论专着,订阅一份学科教学核心期刊,记一本学习笔记,上一节研究课,每次教学活动进行一次教学反思。促使教师将学、教、研结合起来,确立学、教、研相长的工作学习观。而且学校在45岁以下教师中推行“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制度,全程记录教师参与学习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经历和成果。其内容有:自我介绍、座右铭、活动写真、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故事、教学随笔等。

(2)开展“书香进校园”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勤于读书,不仅要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还可以读名着等文学类的书,并在《业务学习笔记》中写出每月一千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这项要求不仅是对老师们,就是对校长也不例外。所以校长带头进行阅读教育名着,并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有时还同老师们进行交流,这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读书热情。同时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教师积极读书来丰富自己,我们曾经开展过“好书推荐”、“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读书意识,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整体素养。

对外交流 促教师更新理念

篇11

二、虚心学习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众多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细心的请教,勤奋地读书、不断地反思和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一年来,我通读了《生命教育—一位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生活》、《第五项修炼》《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教育专著。另外,通过向指导老师请教,听课,外出学习等,开拓自己的思维,汲取别人的优点,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并在本年度取得了些许成绩,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担任了张店区小学英语五年级教材备课会主讲并执教研讨课一节,参加区英语优质课比赛,区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比赛,全国第四届“新标准杯”英语教案课件大赛中均获一等奖。

古人云:“飞瀑之下,必有深潭。”这“深潭”是“飞瀑”长年累月冲击地面而成的。同样,教学经验和方法也是靠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和提炼,总结了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更注重研究如何启迪学生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扬长避短,更好地教书育人。

三、勤奋工作

篇12

要按读书和思考是学习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学习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学习结果的主要呈现样式的要求,把读书视作教师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同时成立了“读书社”,为教师提供名家原著,通过定期举办“学习沙龙”“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心得展示”“理论答辩”等活动,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帮助教师明确工作的首要原则,即“工作学习化”,就是把工作当作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教育当作研究实践,在有理论指导、研究目标的实践中教育,把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实践中使教师尝到“读书能帮助教师开阔眼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提高素养,增添活力”的甜头。同时建立“伙伴学习”机制,引领教师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向骨干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在课改中的成功经验,促使教师乐学、乐教,点燃教师成长的激情。

二、科研推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教科研是将培训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更能体现教师在培训中的研究性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但要注重大课题研究,更重要的是引导教师及时发现和捕捉教育实践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利用学校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如,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拼音;学生课外阅读课的指导;低年级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等。把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研究的方向,形成问题即研究课题、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局面,这样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教师合作、交流、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分析等教学研究行为习惯,学会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广大教师逐步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意识和工作方式。为了提高科研质量,必须做到:一是实施课题研究层次化;二是坚持研训相结合,具体体现为在学校、教研组、教师三个层面有效、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1.学校层面的课题研究。2.教研组层面的课题研究。在学校总课题的统领下,各教研组确立子课题,然后根据子课题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专家引领、百家讲坛、上对比课、课例分析、资料收集、交流心得体会等,对教学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反思能力,并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知识。3.教师个体层面的自主研究。学校提供机会进行教师个人课题申报、研究、实施、评审活动。教师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从而把教育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在反思和研究中实现自我超越。让教师在享受研究成果的同时,通过研究行动、研究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课堂带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有位大师曾说过:“带着理念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教育呼唤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呼唤有教学品质的教师,呼唤有教学艺术的教师,学校应该始终坚持教师发展的立足点在课堂、生长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使教师在教学能力的发展中体验进步与成功。

1.集体备课制度化。(1)把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作为教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解读教材和学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第一要务,教师能否正确地、深入地、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和学生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学校应把每学期准备的校本培训的内容之一确定为解读教材、分析学生、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内外练习。其实解读的过程、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在解读中遇到困难,在设计中发现问题,而后进行学习、探讨、研究从而解决问题,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有效的前期准备和积淀。(2)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为了让教师在这个摇篮里汲取更多、更丰富的营养,就得最大限度上激发他们的能动性,促使教学、研究、进修一体化。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的形成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为此,学校对教研组的活动形式、内容、范围、考核形式等做出导向性规定,如,在《教研组建设与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方向、教研组活动开展的要求及过程管理的有关措施。如,为了解决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面临的教学棘手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对一个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具体做法是:个人备课――教研组讨论――自我反思(第一次)――改进教案――开课――评课――专家点评和引领――同伴实践智慧的启迪――自我反思(第二次)――自我改进和提升――自我反思(第三次)……以此来解决教师的困惑,促使教学质量的螺旋上升。而集体备课总的思路可确定为:分块备课――集体评议――分头修改――各自反思。在同伴协商的基础上,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在宽松的氛围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2.教学研究课堂化。学校教科研是由学校教师来完成的,而教师的工作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上。在学科研究中,只有让教科研走进课堂,走近学科,亲近教师,把研究背景设置在课堂,把研究之根植于学科的“本土”中,才会使学校科研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学校教科研课题应该来自于教学一线,其指向应该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即让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凝聚成问题,让问题升华成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实现问题的解决,就是“问题课题化”。

3.行政听课常态化。学校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投入和体验,要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要适时调控自身的教学实施,又要求行政分管领导组织教研组老师“有任务”地随堂听课,就是进行“主题观察”。主题观察主要涉及:一是新课的导入设计;二是各教学环节中的过渡语设计;三是学生听、说、读、思所占课堂40分钟的时间比例;四是学生课堂情绪的调动;五是师生、生生和生本对话的状况;六是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七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教学的适时把握能力;八是捕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细节、亮点等。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听课

观察的主题不同。如,对新上岗教师,观视点是“教学基本功”“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语言表达”“教学思路”等,注重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对骨干教师,主要是捕捉具有理念引领、示范操作作用的亮点等。“主题观察式”听课是朴素的、务实的“草根式”研究,能唤起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形成学校教学和研训同步发展。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他们就能在各种层面的教学研讨活动中不断地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不断地获得其他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等的认同,也有利于他们在现行的教师选拔、培养、晋升制度中脱颖而出,使自己的发展愿景得以实现,而获得幸福感。四、任务驱动,提升专业成长速度

篇13

本学年我担任五年级五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方面,首先按常规做好课前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创设适合高年级教学的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学中尝试进行语音渗透,课下组建兴趣小组,拓展语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导的学生,参加淄博赛区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对作业严格要求,对学生做错的题,做到及时纠正。在家庭作业方面,采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学生作业有人看,学生作业天天查的目的,督促学生完成课文预习、复习这一环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高效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二、虚心学习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众多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细心的请教,勤奋地读书、不断地反思和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一年来,我通读了《生命教育—一位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生活》、《第五项修炼》《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教育专著。另外,通过向指导老师请教,听课,外出学习等,开拓自己的思维,汲取别人的优点,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并在本年度取得了些许成绩,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担任了张店区小学英语五年级教材备课会主讲并执教研讨课一节,参加区英语优质课比赛,区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比赛,全国第四届“新标准杯”英语教案课件大赛中均获一等奖。

古人云:“飞瀑之下,必有深潭。”这“深潭”是“飞瀑”长年累月冲击地面而成的。同样,教学经验和方法也是靠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和提炼,总结了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更注重研究如何启迪学生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扬长避短,更好地教书育人。

三、勤奋工作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我时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保持一颗平常心,力求做到无欲而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并记好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做事在前,辅助大队辅导员的做好各项工作,参与校报校刊的编审。在这一年中,我做到了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课时足,满工作量,圆满地完成了本学年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