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安全防护的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建立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体系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在电力自动化安全运行模式中,自动化通信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而备受关注,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在整个智能电网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体系主要是把规范的操作流程、先进的管理技术、科学的技术方案有效的结合起来,运用到电力自动化当中,达到对通信信息安全彻底防护的目的。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是加快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网系统整合建设、电力电源格局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完善国家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有着决定性作用。
2 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的常见问题
2.1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中心站问题
信息中心站可谓是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在安全防护方面应该重点加强防护。内部通信站的所有数据都会在信息中心站汇集整合,系统在接收和传送外界数据的过程中都要通过信息中心站接口。如果接口遇到病毒攻击,整个通信系统就会被病毒入侵进行破坏,信息中心站一旦发生故障,整个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便不能继续运行,最终导致电力系统瘫痪。
2.2 防止网络病毒入侵问题
网络病毒攻击是当下电力自动化通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安全隐患,做好通信安全防护、避免遭受病毒攻击是最基本的安全防护常识。而现在大多数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还未建立科学的严防病毒体系,在控制主机和服务器之间缺乏有力的衔接方法,应该把主机和服务器列为重点病毒清理对象,对整个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网络进行常规的病毒查杀,及时更新病毒库。
2.3 电力自动化通信数据备份问题
在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的日常安全运行中,将重要的资料数据进行备份是很普遍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这是对数据的一种常规保护。但是由于这些资料经常储存在存储器或是网络上,有着极大的危险性,一旦通信网络中遭到病毒入侵或是硬件设备损坏,极易造成重要数据丢失。因此,应该实行集中和分散两种储存方式,同时采用先进的存储载体,制定相对科学的数据备份方案。
3 强化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的具体措施
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主要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进行故障报警、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实施电网运行过程中信息的传送和交换。为了实现发电厂发电供电,对电能进行合理分配,保证电力质量的使用,及时的预警系统故障,这就需要对通信系统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并且能够在安全管理中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可靠有效、即时传送等。强化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几下几点:
3.1 建立和完善全面的科学管理系统
目前来说,我国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主要是依赖生产厂家的相关设备和设计厂家的相关技术,对于电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会对电力自动化通信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在现代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等建立和完善全面的科学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系统主要是由系统数据主站、平台操作设备、通信应用载体三部分组成,同时结合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传播方式进行远程控制有利于加强电力自动化通信的安全防护工作。
3.2 遵循“具体问题,采取具体解决方案”原则
电力自动化通信管理系统主要受到技术、设备、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例如,通信系统的配置规模越高、功能越多,人们就认为设备越实用;人员操作没有按照具体流程规定而违规操作导致系统出现故障。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具体运行工作当中,务必遵循“具体问题,采取具体解决方案”的原则,针对系统中出现不同的故障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到正确检查,科学处理。若单一的强化整个监控系统,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即时监控设备上;若要做到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完美衔接,就应该建立一个电信网元管理系统。
3.3 重视应用系统密码的设置和更换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体系已经广泛采用系统密码技术,使得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密码技术主要在ATM、银联卡、公路收费站、电梯门禁等方面应用,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基本保护。例如,最为常见的就是银联卡的PIN加密传送和金融交易信息平台中的MAC校验,通常手机会收到校验码,根据提示完成交易。由于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体系的复杂性,电力行业更应该重视系统密码的应用,对于各个环节、各个流程设定密码,做到正确合理使用密钥。在电力通信系统的日常工作当中,不能长期使用一个密钥,这样会导致病毒的集中性攻击,应该定期对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密钥进行更换,并妥善做好密钥的管理工作。
3.4 严格按照流程要求,正确规范操作
对于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应该严格按照流程要求,正确规范操作,熟练使用各项管理设备,全面的实时监控,对整个通信系统实施多领域、多方面的管理。要想真正实现故障管理、技术管理、功能管理、安全管理的基本目标,还要提高电力自动化通信相关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通信安全防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在社会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网络环境复杂、技术层面落后、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等多方面因素,电力自动化通信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患,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只有不断强化电力自动化通信安全防护措施、采用先进管理技术、制定相关办法并严格执行,才能确保信息安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从而促进电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庆丽.关于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信息安全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1).
篇2
1.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项目的发展,信息化应用日趋增强,电力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更为重要。目前电力安全系统涉及到发电行业各个环节,我国现实现了国调、网调、省调和县调五级。发电厂生产控制区业务系统接入调度数据网及相应调度数据网边界的安全防护。电网规模不停扩充,自动化系统需求增大,完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成为了必须。
1.1 系统硬件平台现状
EMS系统硬件平台是十分成熟的电网管理平台,它不仅负担着电网实时监测、控制、处理、SOE等任务,而且有电压无功优化管理、状态分析、负荷预测、调度员潮流分析等功能,还成为DMIS系统整合的有力支撑。火电厂的DCS、NCS、或ECS监控系统通过SIS系统与调度EMS系统相连,火力发电厂的AGC、AVC则直接与调度EMS系统相连,参与有功无功的远程控制。对于厂内二次系统,除了做好备份和计算机管理方面的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运用防病毒软件作为日常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那么专用于电力系统的病毒升级服务器配备就显得尤为重要,渐渐被提上日程。
1.2 系统软件平台现状
系统软件平台EMS系统是功能一体化的系统,其网络结构是以总线连接两层交换机的构架,负荷很重,交换流量也过大,很易形成数据通信问题,甚至出现主程序会自主关闭现象。火电厂内部监控系统则通过标准协议(TCP/IP)全封闭系统,应杜绝外部访问。
2. 二次防护系统加固措施实践
采用自加固和专业安全加固两种形式对电力系统进行加固,能够对电力系统日常维护和专业评估后的漏洞起到修补的安全加固作用。
2.1 基于数据单向迁移的横向隔离措施
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原则,EMS系统基于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单向迁移数据镜像于Web服务器生成页面,给信息管理大区的业务用户使用。
Linux系统可实现对个体文件、任务进行加密处理,更加可靠。可是Web服务器在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方面无有效措施,Linux系统中的SAMBA服务使Web服务器在直接面向与INTERNET互联的MIS网络时,给HACKER攻击和病毒入侵提供了侵入机会。有效结合软硬件的安全隔离措施应被广泛使用,才能在共享网络数据时对侵入的非法信息进行阻断。
2.2 基于认证加密技术的纵向防护措施
采用IP认证加密装置间的相互认证来实现安全Ⅰ/Ⅱ区内部的纵向通信过程。有如下方面:IP认证加密装置之间支持基于数字证书的认证,支持定向认证加密;对传输的数据通过数据签名与加密进行数据机密性、完整性保护;支持透明工作方式与网关工作方式;具有基于IP、传输协议、应用端口号的综合报文过滤与访问控制功能;实现装置之间智能协调,动态调整安全策略;具有NAT功能。
2.3 系统的网络访问控制措施
网络各节点全面控制措施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实现:
(1)强化口令管理:如果设置的口令较易被破解就需要加强口令管理控制。因为EMS系统口令若被人盗用,会对电力二次系统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形成危害,后果不堪设想。
(2)禁用不必要服务:诸如Finger、BootpServer、ProxyArp等出场缺省服务,在路由器上,对于SNMP、DHCP以及Web不必须的管理服务等能关闭的就关闭。
(3)禁用远程访问:远程访问控制计算机必然泄露系统信息,在链接过程中难免有病毒侵入系统,所以应完全避免。
(4)控制流量有限进入网络:路由器通常会成为DOS攻击的目标,没有IP地址的包,一切外来的和仿冒内部的包都不要随意下载、打开使用。此外,用户还可以采取增加SYNACK队列长度、缩短ACK超时等措施来保护路由器免受TCP SYN的攻击。
2.4 数据库管理与安全审计措施
数据库管理要着重EMS系统管理,其数据资源受到设备物理防护,而无法避免人为因素破坏。因而用户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比如明确系统维护人员、调度操作人员、设备巡视人员职责权限,实现口令管理,同时在系统中用LOG.TXT记录人员访问操作信息。严格口令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使用工作人员口令、权限,并健全相关处罚措施。
2.5 防病毒措施
防病毒措施的关键就是防病毒软件的使用。专业病毒软件的使用和定期更新是防范的重点,而因为更新需要插入的移动设备必须要率先排除染毒可能。也就需要固定的专门的病毒升级服务器,它可设立在安全III区,采用LINUX系统平台,加装防毒软件,成为独立的病毒升级机,先用本机杀毒而后经过物理隔离设备供给总线结构连接的EMS网络各设备,来实现系统设备病毒库的安全升级。
此外,EMS提供的I/O设备是一大隐患,能封存该设备就要加以封存,防范因此造成的系统崩溃等故障。
2.6 制度管理措施
严格专人负责制,成立专门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和监督工作组,负责本单位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工作。做好重要应用系统软件、数据的备份,确保在数据损坏、系统崩溃情况下快速恢复数据与系统。有专人查看IDS入侵检测系统运行日志,及时处理网络异常。
2.7 其它加固措施
程序安全措施、安全细化评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入侵检测 IDS等手段都可作为加固措施进行配置。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和电力生产安全连为一体的,只有运用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和完备的管理方法,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不断应用新技术对电力安全系统进行更新,才能成为电力行业安全防护最好的保障。
篇3
如今现代医院的诊疗数据主要从医院检验科获得,但是检验科的工作具有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检验科本身的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为了确保检验科日常工作的进行,我们应提前做好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一 . 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一) 检验科本身的因素
现在的人们很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的几率也逐步增加,进而医院检验科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又因检验科工作人员人数的不足,导致他们一直处于工作的状态,尤其在值班时候。长时间的工作,不仅会超过身体所能承受的压力,还会磨灭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一些急于完成工作的人,超额的工作量会导致他们缺乏对相关职业安全防护的规章制度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无菌观念等等(比如不进行消毒就开始操作,不戴帽、手套或者口罩,操作完后不及时处理污染物而是到处乱碰、乱走等等一系列不规范的动作),与此同时,可能会有着急、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致使工作中出现失误。
(二) 化学性危害因素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从头到尾都会接触到很多的化学药品,比如常用消毒灭菌剂、过氧乙酸和“84”消毒液等等化学药品清洁工作台;含有浓硫酸和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的清洗液清洗玻璃器皿等等。生化或免疫工作时,常会用到强腐蚀性或者挥发性的化学试剂。同时由于一些挥发性的试剂挥发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所形成的气溶胶将会对人体的皮肤、视觉系统、神经系统等等造成危害。
(三) 生物性危害因素
医院尤其是检验科实验室是一个存在很多传染源的工作场所。若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检验科工作人员受到感染的几率很大甚至会成为医源性感染扩散的源头。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等都是生物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检验科工作人员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病原微生物的液体不慎溅入口中或者被划伤处处理不当都会造成获得性感染。生物性危害因素中包含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四) 物理性危害因素
物理性危害因素包括机械性伤害、实验室工作噪声和电磁辐射(电磁波或者射线)等等。机械性伤害指的是工作人员不小心被处于污染区的硬件物品刺伤,硬件物品包括针头、玻璃器皿、医疗仪器设备或者是医疗废弃物。这些物品含有潜在的病原微生物等等污染物。这样的话,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就会面临很大危险。如今,噪声已经被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害之一,检验科实验室的噪声主要由一些大型设备操作中产生,比如振荡器、高速离心机或者自动生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纯水机供水时,高压泵工作将会产生大于70dB的噪声,已经超过了我国所制定医院环境噪声标准值,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就会导致精神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失常。
二 . 检验科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的措施
(一) 加强管理培训,强化自我防护意识
因检验科的工作比较特殊,相关部门应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比如: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等等,同时应指定专业人员布置、检查和落实生物安全工作。上岗前,应进行岗前培训、考核等一系列的检查。还要重视检验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做定期的检查并将健康情况写入档案中,便于随时检查。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应该对检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二)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医院检验科分很多格局,比如: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等等。这些格局应合理分配。洗手实施中,需配备一些生活用品和设备,手消毒液、洗手液、一次性手巾、生物安全柜、洗眼器、紧急喷淋设备等等。检验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戴上专用手套才能进行采血或者做检查,并且要求规范洗手;第二,工作区含有很多污染物甚至在空气中,所以严格禁止进食、饮水和吸烟等等。第三,进入微生物、艾滋病初筛的工作室时,应先穿隔离衣,戴好帽子、防护眼镜和口罩,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第四,各个科室应该有固定的清扫工具,不能随意交换使用。第五,对于医用废弃物,应该由专门指定的人回收、登记、并进行无害化统一处理。
(三)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检验科应设置一个专门放置化学药品和消毒液的房间,并有专门人员进行保管,工作人员使用前都应该进行登记。使用前后都应检查瓶盖是否盖好,目的是避免有害气体的挥发,同时使用者应了解药品和消毒液的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
(四)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检验科应该制定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管理和保养设备。对于一些比较旧的设备,我们应该及时更换,以便消除噪声的干扰。实验室应含有通风换气设施,以便实验室内的空气流通。
(五) 避免心理和生理的疲劳
目前,检验科的工作量比较大,会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烦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医院检验科应进行合理的排班并且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使得工作人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疲劳现象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检验科是一个高污染源的工作区,面对职业危害因素(检验科本身的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医院检验科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比如:加强管理培训,强化自我防护意;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化学性危害的防护;物理性危害的防护和避免心理和生理的疲劳。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和预防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英,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2]陈亮,张敏,缪剑影.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研究进展与控制对策[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3):167.
篇4
无线网络属于一种先进的网络技术,主要是指任何形式的无线电计算机网络,普遍与电信网络结合在一起,不需要电缆就能够在节点之间互相链接。无线电信网络主要被运用在使用电磁波的遥控信息传输系统当中,属于无线电波作在载波与物理层的网络。首先,必须重新建立无线网络安全保护体系。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边界不明确,无法认证无线网络攻击者的真实身份,传统的网络边界安全机制当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全部暴露在攻击者的行为当中。其次,需要建立新的终端级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和措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业务种类越来越多,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处理能力日益强大,逐渐走上智能化。容易成为攻击的对象,另外,无线接入设备的生产门槛较低,无法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安全保护上,从而引起许多安全问题。所以,必须要研究许多新的终端级安全保护技术体系和措施,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设置在运用中可以实现最高安全度。最后,加强涉密用户的安全意识。各种设备的互联网使传统网络的时空范围逐渐扩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都能接入网络,查询和获取信息,所以网络的保护范围和对象越来越大,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另外,涉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得个人隐私和涉密信息非常容易被淹没在网络信息当中,导致情报信息被窃取的风险不断提升,涉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逐渐减弱。
二、提升无线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主要策略
2.1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
目前,无线网络泄漏信息的情况非常严重,要想提高信息安全防护,就必须要加强宣传力度,使用发放宣传单、征集安全演讲稿、介绍安全工具等手段逐步加强涉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熟知和掌握无线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相关部门要注意从整体上加强无线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育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编写具有实用性的无线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宣传手册,让涉密人员以及无线网络用户学习。另外要发放和手册相匹配的信息安全防护工具,让人们在学习中进行实践运用。
2.2加强技术防护措施
篇5
一、地铁施工中常见安全问题解析
地铁施工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如地质水文、施工方法等等,在这些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各类施工安全事故。
1.工程地质与环境因素引发安全问题
地铁施工由于多为地下施工,因此受地质水文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坍塌、冒顶、涌砂、涌水、透水等事故,不仅影响到工程的顺利完工,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而在城市地铁施工当中,沿线很多都是市区的繁华地带,这些地段不仅高楼林立,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路段道路的两侧分布着煤气管道、照明及动力电缆、通讯电缆、给排水管、污水管等各种类型的地下管道和线路,加上相关埋藏资料的欠缺,埋藏条件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买气管道爆炸、火灾、大面积停电、排水污水管道破裂等安全事故。
2.不均匀沉降引发的安全问题
现在在我国的地铁施工当中。会涉及到明挖、暗挖、盾构等施工技术和辅助工程发进行集成或区间隧道的施工建设工作,这些写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做好,造成地面塌陷或隆起,这样的事件在我国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未做好相应的支护措施,导致施工周围岩体的原始力变化,或是因为受剪力破坏的重塑土发生再固结的现象。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会导致周围建筑物的开裂、倾斜甚至是塌陷。
3.由现场施工管理和安全防护疏忽引发的安全问题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相应的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从施工的细节入手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在现场安全管理当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如:被拆迁建筑的外接管线特别是电源、燃气等的切断检查不到位;各种改移管线管位的不确定;管线施工的沟槽安全防护和周边建筑物保护不当;燃气管线的切割防护不当;由于施工场地狭小,运输车辆乱行及场地各区不设临时交通标志、标线和指示灯等或设置不当;施工作业区边界不清,无栅栏挡板和保安人员等易造成车辆,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影响施工安全。”[1唐丰. 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 安全与健康.2010年,01期。]1等等,诸如此类的安全事故现在是屡有发生,应该特别引起施工单位的注意。
二、地铁施工当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根据安全防护的实际需要确定主要安全防护措施,从细节入手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结合本人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影响,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收集施工周边地区地质建筑情况
鉴于地铁施工当中安全事故多具有不可预见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相应的支护、维护工作,如果上述措施做不到位很容易在施工区域内发生不均匀沉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应该确立以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施工之前尽快收集完整地铁沿线周围的水文、地质、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土质特性等勘探资料,通过讨论、评审,详细分析地铁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在施工之前就做好相应的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并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和计划,严格按照规范和计划组织实施施工安全措施。并制定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承担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机构、只能部门和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2.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施工方法
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该组织专家小组对施工计划中所使用的各种施工技术的安全系数进行评定,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辅助方法和加固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操作与安全作业规程》等施工规章制度,相应的施工计划要经上级和安全监理单位批准之后才能组织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单位要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理职责,如果发生存在安全隐患,要会同施工方及时作出相应的变更和安全应急措施,经过安全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再实施。同时对于大型设施吊装、主要模板施工,地表沉降等方面的问题应该聘请专门技术等级的技术人员负责实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针对这些方面中可能发生的各类施工,制定详细的《地铁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以便于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控制和抢险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井安全事故的损害降低到最低。
3.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施工安全防护工作中的作用
施工监理单位应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导则》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规定的监理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监理计划,细化各项安全监理工作,强化施工监理施工安全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同时监理单位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全体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安全作业意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该全程参与进行,监督、指导施工人员做好安全警示标志的制作和设置工作,如施工、维修、吊张贴相应布告,详细说明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就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向监理单位做出详细的说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重点环节,在施工之前应该提出详细的安全防护方案,在监理单位审核通过以后才能实施。
4.施工之前做好地下管线的排查工作
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该组织相应技术人员对沿线周围的地下管线埋藏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弄清楚沿线地下管线的标高、走向、埋深、性质、老化程度等,并将其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在平面布置图上详细表明沿线周围的地下管线,以便于施工过程减少对埋藏管线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特别注意机械作业,避免机械作业损伤管线,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支护工作,防止表沉降导致管线断裂、破损。对此,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定期贯彻施工地点的沉降情况,一旦发现沉降超过境界范围应该立即对管线下的地地基注浆,防止管线断裂和损害。对于施工过程中已经造成影响和损害的管线,应该做好位移或者加固更换工作,对于事关人民生活的管线要制定应急措施,配备专业的抢修设备,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篇6
从事动物防疫、检疫、诊疗等工作的乡镇兽医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与各类畜禽进行直接接触[1],难免会遇到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兽用医疗有害物质及恶劣饲养环境等对自身健康安全造成威胁的情况。但目前由于资源、工作限制及自身的认知还无法完全确保防护工作的安全。因此,从事乡镇兽医工作的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防护习惯,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自我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常见的有害情况
1.1 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
乡镇兽医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有害情况就是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炭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在乡镇兽医人员对畜禽进行常规的防疫、诊疗等过程中,难免会与患病的畜禽直接接触。在日渐严重的禽流感面前,乡镇兽医人员在每年的春、秋防工作中要对家禽进行100%覆盖的禽流感疫苗免疫,在禽流感有暴发趋势时要及时对家禽市场进行采样抽检,这些都需要兽医人员直接接触禽类,就会有直接接触到禽流感病毒的危险。
1.2 兽用医疗有害物质
在日常工作中,乡镇兽医时常接触到各种兽用医疗物品,这些物品在使用之后均需妥善的处理,而在这些物品使用过程中,也会对兽医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和连续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误伤的情况,尤其是连续注射器没有针头盖,在使用时更要注意消毒和摆放等方面的细节。给养殖场户发放消毒物品时,一些消毒物品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有较强的挥发性与刺激性,人体吸入或接触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或腐蚀皮肤等。给畜禽使用疫苗时,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进行严格消毒或深埋等处理[2],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3 日常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在对畜禽进行免疫时,畜禽在受到惊吓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抵抗与攻击性,如果兽医人员被咬伤、踢伤或抓伤,就会有一定的风险,从而威胁到兽医人员的安全健康。当疫情暴发,需要确定病因时,兽医往往需要对病死畜禽进行解剖采样检查,而与患病畜禽直接接触具有很高的染病风险,特别是在畜禽患有人畜共患病的情况下。还有一些养殖场户的养殖环境也并不完善,如畜禽舍通风不畅、空气污浊等,乡镇兽医人员在采样抽检过程中也直接与这些恶劣的环境接触。
2 安全防护现状
乡镇兽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辛苦劳累,而且安全防护措施薄弱,容易发生意外。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速的乡镇,大多数已经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养殖场配备了专门的人员负责场内的兽医工作,乡镇兽医的工作专注于散户养殖方面,在政府投入和个人防护方面做得都比较到位。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乡镇,大规模养殖还是很普遍的现象,乡镇兽医相应所要承担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在资源分配不均、政府投入差、基本物资配备出现缺乏的情况下,乡镇兽医人员的安全防护得不到保障,工作安全防护方面是非常薄弱。
现如今,乡镇兽医站是公益机构的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保障兽医人员的人身安全,确实也应该从管理层面出发,强化防护措施,提高安全防护物质的发放和使用权限,并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防护意识。
3 完善自我防护
现如今在兽医一线的乡镇兽医站均有统一采购的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水胶靴、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等)和消毒药品等防护物资,在完成这些基本防护的同时,在工作中还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扎实基础
作为乡镇兽医工作人员,首先要在安全防护意识观念上,对自身做到足够的认识,其次是加强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熟练掌握及运用,对常见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的熟悉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在接触可能患有这些疾病畜禽时,可以及时判断,做好基础防护,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3.2 操作规范
在进行防疫消毒采样等各种工作时,乡镇兽医人员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甚至护目镜的使用,防护服、防水胶靴的穿戴都要规范,工作结束后要按正确程序脱掉防护用品,洗手、消毒[3]。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要做到各接触面的消毒,以及进针之前才拔注射器盖等细节操作。在使用连续注射器时,在不进行注射操作时尽量保证针头垂直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误伤。在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消毒药品时,要注意防护,小心操作,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进行动物产地及屠宰检疫过程中,必须做到病、健畜禽分离、分宰,尽可能在屠宰之前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避免出现疫病传播的情况。
3.3 人员配合
在动物采样抽检工作中,如果遇到无法完成的情况,乡镇兽医人员需要请求他人配合,以减少危险发生的概率。如在猪的采血过程中,请养猪户隔离同群猪只,避免其攻击采样人员,造成意外伤害事故,确保采血工作顺利进行。而遇到养殖环境不良的情况,与养殖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希望其ρ殖环境进行整改,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有害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对于乡镇兽医人员来说,虽然难免遇到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兽用医疗有害物质和恶劣的饲养环境,但是只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防护习惯,配备相应的防护物资,做好自我防护,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险。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web应用件被用于Internet中。对于Web应用软件而言,是一种借助Internet技术加以连接的客户/服务器软件,并且可以传输数据。在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下,Web应用软件的种类与数量也不断增加,软件的复杂程度也不断增加,软件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对于该软件的服务而言,包括邮件服务、电子公告牌、网上商店以及数据库管理工具。对于这些服务的提供,使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弱点,这也意味着web应用软件将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对Web应用软件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提升Web应用软件的运作安全水平。
1 Web应用安全认识误区及安全现状
1.1 安全认识误区
为了确保Web应用安全,人们多在各个工作层面部署属于自己的安全策略,如安装杀毒软件来确保计算机运行安全,采用SSL技术对所传输的数据加密处理,并搭建防火墙来过滤一些不安全访问信息。对于这些防护措施而言,虽然可以将不必要暴露的端口进行关闭,对一些非法信息进行过滤处理,但仍然不能保障Web应用安全。对于Web服务所依赖的80和443端口而言,必须是开放的,然而防火墙却不能正确辨认出端口所传输的信息是否安全,当访问通过防护措施时,Web应用就会完全暴露在用户面前。而针对应用面层的攻击而言,可以很轻易地突破受防火墙保护的网站。如对较为常见的SQL注入攻击表现层面而言,几乎是普通的数据交互查询。而对于防护系统而言,它也是较为正常的访问链接,并且判断不出其所存在的恶意攻击。因此对于搭建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以及SSL加密等处理措施都不能完全保障Web应用的安全。
1.2 Web应用安全现状
最新的网络安全统计数据表明,累计每天都有超过12亿人次的网民受到木马攻击,并且有大量的流行软件、大型网站被“挂马”,并且每年都呈现出明显的大幅度增长趋势。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的互联网仍然非常脆弱,90%左右的木马病毒都以“挂马”的形式进行传播。而这些问题的额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web安全领域的问题,如后台服务器的不安全设置、系统漏洞、Web应用程序实现代码缺陷等,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而对于这些隐患而言,75%左右的攻击都出现在Web应用程序本身,这也是用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以SSL所无法应对与解决的。
2 确保Web应用安全的防护措施
2.1 确保操作系统安全的效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系统作为抵御非法攻击的第一道防线,对确保Web的安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操作系统的防护措施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系统补丁进行实时更新升级,防止不法分子依靠系统漏洞进行攻击。(2)对不必要的通讯端口进行关闭处理,以有效降低恶意攻击的入侵通口。(3)对密码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处理。对服务器上的各个登录密码进行统一生成与集中处理。(4)在进行软件与组件安装时,应认真谨慎,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器,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5)遵循最小权限原则设置文件系统,以有效避免跨站脚本攻击与提权操作。
2.2 网络与通信信道防护
网络作为系统防护的第一门户,直接面对着大量的外部访问请求。提升网络安全性,能有效防御基于TCP/IP的恶意攻击。对于本层的防护技术而言,主要立足于网络层的端口、协议等,在保障通信畅通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对系统进行防护处理。边界路由器、网络防火墙、核心交换机等都能实现对网络层端口、协议等层面的安全保护。对于防火墙而言,可作为网络通信的Port开关,只对必要的通信端口开放,能有效屏蔽大量病毒的端口,并可将较为重要的Web纳进隔离区进行防护。对于边界路由器、核心交换机设备而言,都有基ACL的访问控制单元。为此,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的访问控制表,并结合企业内部的IP管理,能对大量非正常访问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处理。在此过程中,还可将安全网关、防病毒墙、IDS/IPS以及网站保护墙等部署在Web服务器前面,能屏蔽大量的入侵攻击。对于通信信道的防护措施而言,可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以HTI/PS协议来代替HTFP协议。并利用SSL来保证安全传输文件,通过Web服务器与客户端浏览器之间构建起一条安全通信信道,能有效确保信息在Interact中传送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2.3 Web应用主机防护措施
主机平台的安全性是确保应用程序安全的前提,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Web应用主机的安全。同时,对于主机平台的安全而言,包括主机系统安全与Web组件系统安全。(1)对于Web主机系统的安全设置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确立系统安全策略设置,设置目录及磁盘访问权限。②将默认共享的空链接关闭,将不必要的端口也进行关闭处理。③限制匿名用户对本机的访问,并设置相应的用户执行权限。④安装策略最小化处理,将不必要的服务进行关闭。⑤创建一个无用户组的Administrator账户,并设置安全系数高的密码。(2)对于Web组件的安全设置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将默认创建的Inetpub目录进行删除。为Web服务器设置站点、目录以及文件的访问权限。②将不必要IIS扩展名映射删除。③将IIS日志的路径更改。④将未使用的账户删除,并设置安全系数高的密码。⑤使用应用程序池,将应用程序隔离,提升Web股武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4 关于应用程序的安全防护措施
对于应用程序安全而言,包括web服务软件安全以及业务系统代码安全。相对于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而言,应用程序安全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对于应用程序等安全防护措施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部署安全系数较高的Web应用程序。程序安全设计的目的是将漏洞消除,因此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应对Web应用开发出一套周密、详细的思路,对Web页面进行加密与验证处理,而不是仅仅为实现单向功能。同时,部署安全系数较高的Web应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Web应用层面的安全问题。(2)根据业务系统需求,配置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Web服务。(3)创建Web防御检测系统。使用该系统对Web应用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快速掌握Web应用安装运行状况,以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4)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杀毒软件既能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漏洞将带有病毒的文件上传至服务器,同时也能对病毒的操作进行监控,确保上传至服务器文件的安全性。(5)建立用户分级与审核制度,对普通用户与系统管理员区分管理,并设置高安全系数的密码。
3 结语
随着Web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会逐渐增加并越来越复杂。为此,应遵循相应的方法与原则,对Web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认真考虑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在此过程中,还应建立起应急事件响应制度与体系,并对Web应用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提升Web应用的安全可靠性。
篇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普遍运用于社会的各类行业中,就经济发展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信息技术在创收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子,这也成为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隐患,这也是信息时代所面临的一种严峻挑战。由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的高效益时,还应该考虑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积极寻求、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策略从而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系数,不断解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断的优化网络信息技术。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全面定义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为使用,涉及家国、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就一个国家而言,网络信息安全一旦出现了问题,往往会直接危及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也日益凸显出来。信息时代,在数据的传输的过程,安全如果难以保证,一旦泄露不论是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是个人都是不可小觑的一场灾难。又因网络犯罪难以留下证据这一特点,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犯罪案件发生频率也在逐年上升,这间接的影响了一个国家、社会的稳定安全。
二、简析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一)随着网络信息化不断向前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也日益备受关注与重视,因此引射出来的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也引起各界的热议。当前的网络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防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相比较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层次是是滞后的,当前的安全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和广大的用户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当下要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可靠,就应该致力于以上三个方面不断的跟进网络信息防护技术,逐步完善网络信息管理机制,以及全面推广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防护知识。
(二)当前缺乏这些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专业性人才。据了解,当前多数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大不相同,而且这其中的多数管理人员大都不是毕业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专业,这也不利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和管理。另外,尽管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但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的了解仍相对较少。归根到底是由于当前社会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及对此类人才培养不重视造成的。
(三)尽管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但对于我国目前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而言是欠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功能、措施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完善。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不少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设备是从国外采购进来的,这意味着给入网的源头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就我国在网络信息安全软件防护方面,不仅受当前自身技术水平的制约,还受到外来先进技术的挤压,这使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受到极大的挑衅。据统计,在中国本土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技术软件的研发,多少都借鉴了外来的先进技术,如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中的加密码和验证机制。现阶段,对引进的设备和软件,我国相关部门缺乏监管,难以对其进行约束,使得网络信息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易遭他人控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防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措施
要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就应该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人才的培养、以及信息系统防护技术的研发等几个方面着手,来确保安全防护措施。
(一)不断健全防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网络安全信息网络维护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在运行过程中,要知法、守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网络运营环境的安全,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高效运转。大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从宏观层面来讲,健全国家和行业标准中关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制度,认真加以贯彻实施;从微观层面来讲,要明晰部门人员间的职责,要定期考核的对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并加以监督,将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防护落到实处。
(二)培养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专业性人才。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要求有专业性人才来防护,而此类专业性人才应该是精通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仅如此还应该要清楚的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维护。而且还需要他们具备该行业人员所应有的专业素养,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不遗余力。同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也该定期的对此类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保证员工的专业知识储存也与时俱进,更新同步。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提供不竭的源泉,才能够减少甚至是消除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三)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机制。要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机制,对于那些重要的和敏感的信息要加处理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信息预警检测机制,即定期的有专业人士网络信息进行检测、维护,消除安全隐患;设立权限机制,一般而言,对于外来的来访者应该设有相关的权限,避免不安全因素直入,如,网络病毒、木马等,通过此类方式来减少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跟踪机制以及风险评估机制。对外来的信息源要做到“知其源究其底”利于我们在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快速有效的维护自身的权益;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能更好地认清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漏洞和缺陷,并及时制定、采取相关的方案、措施来避免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于网络信息安全隐患这一问题,不论是作为一个国家或社会,一个企事业单位或个人,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网络行为素养,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的自我意识,从实处入手、从小处着手,积极构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从而确保国家、企业、个人的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9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05-2
一、在轮滑的教学实践中,要遵循几个原则
健身性原则。本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安排一些容易实施,容易自练,并且有较大健身价值的内容,对发展体能有较大帮助的内容;
兴趣性原则。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轮滑运动的知识,是开设轮滑选项课的必要因素。通过内容和手段上的安排,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终身性原则。要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毕业后的终身体育结合起来,掌握正确的技术及利用轮滑运动来健身的方法,使其终身受益;
安全性原则。在轮滑选项课上,应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一些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的动作,应有选择地传授,并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特点的技术和风格。
二、轮滑教学的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对各个技术动作的语言概括,给学生建立基本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教师要让学生把动作技术要领与其所观察的结果联系起来,从感性认识到上升理性认识,再经过自身的反复练习,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动作。
(一)轮滑教学的示范
示范是通过肢体给学生做出标准典范,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一种手段。只有正确的示范动作,才能使学生在感知动作形象的过程中,理解动作的特点和结构,建立正确的概念。因此,准确、熟练、优美的示范动作会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示范动作要层次清楚,突出重点和难点,基本动作、慢动作、分解动作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教师在示范时不但要注意前、后、左、右学生都能看清楚,而且要根据滑行的动作和特点,采用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等方法。
讲解与示范是不可分解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动作可以先讲解后示范再练习;有的动作可以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或者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
(二)轮滑教学示范的最佳位置
1.直道滑跑示范、观察位置。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模仿滑跑姿势、两臂摆动方向和摆臂时抬起的高度,学生的队伍可顺着直道站成横排,教师要顺着横排方向滑行。
2.在示范上体两侧移动或两臂向两侧摆动或两臂摆动的技术时,学生队伍横排站在直道的一端,教师应面向学生,由远渐渐地向学生的方向滑来。
3.弯道滑跑示范、观察位置。学生站在弯道的内侧或外侧分别观看教师在弯道滑行时身体的倾斜角度及教师在弯道滑行时交叉步左、右脚蹬地的技术。
4.入弯道滑跑示范、观察位置。学生的队伍在直道与弯道交接点内侧或外侧站好,观察教师直道滑行进入弯道滑行时身体倾斜度与蹬地技术。
5.出弯道滑跑示范、观察位置学生队伍站在弯道与直道交接点内侧或外侧,观察教师滑出弯道时臂和腿的配合及臀与肩的移动情况。
三、轮滑教学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身体素质是安全教学的有力保障
轮滑运动对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有较高要求。身体素质受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但在后天的训练中也可得到一定的增强。因此,轮滑课的教学活动应特别强调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为满足轮滑课的教学需求及提高高师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将身体素质练习安排在轮滑课的后期来完成(在轮滑课的前期安排素质练习,造成学生身体过早疲劳,甚至影响之后的学习及安全滑行)。在轮滑课上安排身体素质练习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练习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的难度和数量,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采用科学的练习方式,以便使身体素质练习在轮滑教学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提高轮滑课的教学质量,完成轮滑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二)充分的准备活动是保障轮滑安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备活动是顺利完成轮滑课教学的基础保障,是轮滑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任课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环节。
轮滑课准备活动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依据从简到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合理控制运动量,将轮滑课的准备活动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准备部分和专项准备部分。基本准备部分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主要以心血管及肌肉的预热为主,以围绕肩、腰、膝、踝、腕关节等全身各关节为辅;专项准备部分以拉伸腰、腿等各部分韧带、肌腱等为重点内容,兼顾下肢肌肉以及与滑行有关的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肌肉感觉、兴奋性,以克服身体器官惰性,并使学生在机体及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这既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又能有效地避免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三)强化轮滑场地设施的管理是保障轮滑安全教学的必要手段
轮滑的教学活动通常都是在轮滑场地内进行的,因此轮滑场地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场地工作人员应负起责任,制定必要的轮滑场地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可设专人管理。其次,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场地和教学器材的安全检查巡视工作,及时检查场地平整性、附属设施的完整性,如检查场地四周铁丝网有无缺损,场地中是否有影响安全滑行的沙粒、碎石以及树枝等因素的存在,及时清理场地内的各种杂物、积水,以防止学生在滑行中发生跌倒。并做到轮滑场地直、弯道各区域标志线清晰、醒目。同时,轮滑场地应该有足够的缓冲区,场地四周应有一定距离的空地作为缓冲区域,例如:弯道缓冲区域的距离不够或有墙及其他物体时,就需要教师合理控制学生的滑行速度及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区域。通过对轮滑场地设施的一系列检查、维护,将影响轮滑教学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自我保护技术的培养
(一)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
轮滑运动是一项运动量大、相对来讲比较危险的运动项目。对于轮滑运动的初学者来说,摔倒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轮滑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滑行技能,而且要从始至终不断加强安全防护意识的教育,并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组织教学活动。包括要求衣着合理,器材(轮滑鞋、护具)绝对完好,危险的技术动作坚决不做,头脑中时刻保持安全滑行及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衣着合体,避免口袋中装有硬物。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绝对安全,上课必须注意学生恰当着装。如衣服要宽松合体,不要在衣服上别胸针、团徽、证章等;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钢笔、玩具、手机等坚硬、锋利物品。
2.认真佩带护具。课堂上教师要认真督促、检查学生的护具、头盔的佩带,提醒学生检查轮滑鞋的牢固性及护具的佩带是否紧固。在轮滑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师、学生都要养成边滑行边检查护具的良好习惯。只有建立良好的安全防护意识与习惯,才能保证安全地参与教学活动。
3.及时检修轮滑鞋。轮滑鞋经过一段时间的滑行之后,极易造成轮子、轴承的磨损、损坏以及螺丝的松动、丢失等情况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器材的完好性,课前组织学生认真、仔细地检查,及时将磨损的轮子、轴承等部件进行调换和更新,做到在课堂上决不能因器材因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控制学生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年轻人心高气盛,有股不服输的精神,尤其是男同学,往往容易在课堂上互相较劲,增加动作难度等等。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二)安全防护技术的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外,还要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技术,并在教学中加强自我保护技术的训练力度。初学滑轮的学生在滑行时会在生理上表现出精神紧张、动作硬板、不协调,从心理上表现出胆怯、恐惧、缩手缩脚和意志不坚强等现象。因此,在参与轮滑教学活动时,易出现动作僵硬失调,缺乏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常会向前、向后或向左右摔倒等现象。为避免学生滑行时摔倒而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在轮滑教学初期应将轮滑防护技术作为基础中的基础,首先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掌握该技术。
轮滑滑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有三种摔倒动作,它们是:向前摔倒、向后摔倒、向侧(左右)摔倒。为保护身体在摔倒时不受伤或减轻伤害程度,应向前、侧滚翻。滚翻技术是不错,但是在脚上穿着轮滑鞋的情况下双脚无法发力跳跃完成滚翻技术动作,伤害也就无法避免。这里介绍一下利用轮滑护具保护身体在意外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技术,这三种摔倒动作的技术要领是:
1.向前摔倒:当滑行中失去重心向前要跌倒时,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双脚发力蹬伸,双膝关节弯曲,利用护膝保护关节跪地,同时身体前扑,双手前伸,比肩略窄,肘关节弯曲成90度,双手五指分开用力翘起,利用护掌、护肘接触地面并与之摩擦,将头用力昂起,双手的位置在面部略靠前处,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2.向后摔倒:当滑行失去重心向后要跌倒时,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呈蹲势,迅速伸手(手指向前,手掌向后方向),利用护掌触地保护(臀部与骶骨),同时曲肘利用臀上部接触地面(身体呈蹲势,掌肘臀),含胸、收腹、低头、收下颚。
3.向(左右)侧摔倒:在滑行过程中尤其是弯道滑行时失去重心向(左右)侧跌倒时,身体重心迅速下降,曲膝呈跪势着地,同时利用肘关节、手掌(翘指)、髋关节依次触地。
以上三种防护技术动作要反复练习、经常练习,达到人人掌握、动作熟练的程度。
总之,轮滑运动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由于轮滑运动是一项“高危险”运动,极易受伤,这就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责任心,科学指导、耐心诱导,按照循序渐进、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指导思想,逐渐使学生掌握防护技术,建立安全意识,通过轮滑运动使学生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放射诊断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城乡各地医疗机构,随着医疗技术及放射诊疗技术飞跃发展,人们遭受电离辐射的机会明显增多,所受放射剂量亦相应增多[1]。放射诊断过程可以产生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在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中忽视对患者的防护普遍存在[2],而且还有自然发生的潜在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所以电离辐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本研究是在我国《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框架下,在社区医疗中采用实际数字化监测和计量、遵从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下,旨在探讨放射安全防护干预措施在保障社区群众、就诊患者及职业人群等放射安全及健康中的效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1日~2012年11月31日对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医用放射情况进行放射卫生防护干预、监督及监测,对象:我中心各类医用射线机如高频数字胃肠机、高频拍片机、CR、牙科机、碎石机等的工作场所,职业人群、就诊患者及我中心附近本社区公众群众。各类医用射线机6台,工作场所4处,职业人群人数48人,随机选取干预前后我中心就诊患者150例及社区公众150例。
1.2 方法
1.2.1 放射安全干预根据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及防护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防护干预[4]。主要具体干预措施包括:①增设防护设施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等;②调整机房面积及改造机房的不合理设置;③安装通风设施;④设警示灯和防护标志;⑤实践的正当化;⑥防护的最优化;⑦个人剂量限值化。
1.2.2 利用实时监测技术,采用BH3103X-γ射线便携式巡测仪进行射线防护监测、FJ-377热释光剂量仪进行个人剂量监测、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S-95多道γ谱仪进行空气放射性污染监测,大功率采样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计算机软件管理,进行输入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受过放射辐射的职业人群、就诊患者及社区居民的情况。所有设备都经国家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标定。
1.3 监测方法
参照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规定的布点原则进行射线防护监测[5]。对工作场所及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测量时随机布点,重要部位(门、观测窗)多布点,每个点测量5次,结果取其平均值,测量条件为正常工作条件和最大工作条件两种情况;依据GBZl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监测周期为3个月[6]。
1.4 观察指标
对防护干预前后X射线机及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就诊患者及社区公众辐射水平剂量监测,监测周期3个月,监测两个周期(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工作场所和周围辐射水平平监测结果
防护干预前后比较辐射水平空气比释动能率明显下降。候诊室位(P = 0.035
2.2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对放射科全部从事放射工作及相关职业工种的48位工作人员、随机分别选取干预前后来我单位就诊患者群体150例及我单位附近社区公众群体150例,进行辐射水平剂量监测。干预前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比较:工作人员由干预前(5.08±1.96)mSv/a下降至(4.21±1.89)mS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6
表2 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就诊患者及社区公众个人剂量干预前后
检测对比(mSv/a,x±s)
3 讨论
伴随放射学、核物理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公众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也逐渐增多,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日趋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着放射源,照射量大约为0.6 mR/d,低于人体所能接受的危害剂量的界限量值(2 mR/d),实践证明不产生危害[7],然而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中忽视放射安全防护的却普遍存在[2],辐射照射可影响造血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8]。2002年国家原卫生部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事放射诊断、治疗的单位,应当遵守质量控制监测规范。然而现在的医疗现状是医疗机构很少遵照原卫生部规定要求,且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对其中的危害知识也知之甚少[9]。本研究遵循实践的正当化、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化及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的防护基本原则[10],给予我中心所辖医疗放射实施防护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对接受照射的适应证、禁忌证严格把关,实施诊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事先做辩证论证;技术人员、诊疗操作人员及接受诊疗的患者严格按照放射诊断、治疗装置的防护性能和与照射质量有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操作,严禁大剂量、不适当的部位接受广泛照射,做到个人剂量个体化,部位准确、局限化;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对邻近照射部位的敏感器官和组织给予隔离,进行屏蔽防护;特别是对孕妇和幼儿的医疗照射时,格外注意以上因素,并事先告知孕妇本人及小儿家长注意事项,做到知情同意;对放射操作场地严格按国家原卫生部严格规定操作,最大限度减少照射污染,最大限度降低照射剂量水平;加强医护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干预后,我中心医疗照射水平、医务人员及社会公共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目标:公众场合辐射水平小于0.5 mSv/h,治疗室外经常性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小于5 mSv/h,偶尔性工作场所辐射水平不高于25 mSv/h,职业照射达到20 mSv/h的控制目标;干预前后个人剂量工作人员由干预前(5.08±1.96)mSv/a下降至(4.21±1.89)mSv/a(P < 0.05);就诊患者由(3.29±1.35)mSv/a降至(2.77±0.93)mSv/a(P < 0.01);社区公众由(2.11±0.86)mSv/a降至(1.18±0.76)mSv/a(P < 0.01),效果明显,取得了明显改善,说明通过防辐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总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社区在医疗过程中处于一线地位,对社区公众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我们要做让社区公众放心、信得过的、安全的、有保障的社区。辐射防护与放射医疗工作者的健康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辐射安全。因此随着放射诊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防护管理要求与防护技术要求并重[12],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的放射剂量,减少辐射对医务人员、社会公众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Leroy DH,Ryan MT,Wiley JR. Improving the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ow-activity radioactive wastes [J]. Health Phys,2006,91(5):439-448.
[2] 刘保昌,向彩良,曾婷.医用辐射预防性监督及质量控制[J].预防医学杂志,2002,20(3):232-234.
[3] Walla A,Domotor S,Vazquez G. Department of Energy policies,directives,and guidance for radiological control and release of property [J].Health Phys,2006,91(5):526-528.
[4]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30-2002,医用X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7] 陈福忠,刘海燕,刘莺.对放射治疗与安全防护的认识与思考[J].医学信息杂志,2010,23(10):3835-3836.
[8] 陈光远,刘军.基层医院影响X线受检者放射防护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868-2870.
[9] 强永刚.医学辐射防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81.
篇11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临床护士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与之密切接触的莫过于注射器、针头等锐利器械,因而极易导致针刺伤的发生。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护士在工作中一旦发生针刺伤,将面临着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1 引发针刺伤的常见因素
1.1 自身重视不够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和粗心大意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绝大多数临床护士认为,针刺伤在日常工作中是极为普遍的和无法避免的,也是从事急诊护理工作所必须承受的,所以,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重要。也有一部分的护士心存侥幸,认为因一次小小的针刺伤就传染上某种疾病不太可能。
1.2 操作时不规范 遭受职业伤害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预防针刺伤和其他锐器伤的有关规范和建议而造成的。针刺伤可能发生在如下几方面:(1)注射器使用前,如抽完药液后重新盖帽时被针尖刺伤。(2)注射器使用中,如缝合过程中、静脉注射拔除针头护帽时、静脉留置穿刺拔出导芯时、抽血拔出针头时、转移血样至试管过程中等。(3)针头用完盖帽时,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把已用过的针头随意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4)给患者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患者注射时)。(5)操作后整理用物,未用利器盒,处理医疗废物时。
1.3 人力资源不足 护理人力不足使护士工作时过于繁忙和紧张,可增加护士针刺伤的几率。
1.4 缺乏知识和支持系统 大多数护士缺乏标准的职业防范知识,规范化培训比较少;医院没有对针刺伤的预防及管理而建立相关的措施和规定。我国对针刺伤的管理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因成本、费用、患者接受度等种种原因使得安全型注射器未能在临床广泛使用等。
1.5 其他因素 如操作时采光不足或环境受限,抢救和处置患者时患者或其他人员的突然移动,过于紧张的抢救气氛使得操作失误等。
2 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2.1 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医院对医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由于操作多,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比其他医务人员大,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教育与感染管理尤为重要。对临床护士的培训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护理人员要养成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如果污染物可能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穿防护衣。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操作后认真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提高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对工作中不规范行为,予以及时批评和纠正,减少和杜绝职业伤害的发生。
2.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操作。(1)注射器使用前,提倡单手重新盖帽技术,使用重新盖帽装置。(2)注射器使用中,注射过程中要戴手套,整个操作过程中应从容不迫;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使用真空采血系统,持无针套注射器时,不要将针头面对自己或他人。器械护士通过无菌盘与医生传递缝针。将使用过的针头丢入利器盒内,利器盒应置于适当位置,切勿堆放过满。(3)注射器使用后,禁止对使用过的针头重新盖帽及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使用后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注射器使用处。禁止运输未盖帽的针头及将针头存放在床边、治疗车顶部或治疗盘内等。操作完毕及时作好医疗废物处理。
2.3 配备防护设施及用品 根据《我国护理职业适当防护水平主要内容》要求,医院配备防护设施及用品。为各科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备有洗手液,配置了抽纸箱、烘手机。接触锐器、患者血液、体液、黏膜或破损皮肤时戴手套。上班时穿防滑护士鞋。配备有盖锐器箱及医用垃圾箱,并置于护士操作可及范围内。手术和接生过程中根据暴露水平戴双重手套。用安全注射产品留置针、真空采血试管等。
3 针刺伤后的紧急有效处置
篇12
网络的不安全因素从总体上看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指的是一些意外事故,如发生地震、海啸,毁坏陆上和海底电缆等,这种因素是不可预见的也很难防范。第二是人为因素,即人为的入侵和破坏,如恶意切割电缆、光缆,黑客攻击等。第三是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缺陷,如系统的安全漏洞不断增加等。
由于网络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的脆弱性、TCP/IP协议的安全缺陷、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的脆弱性、计算机病毒等。目前人为攻击和网络本身的缺陷是导致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2 计算机网络防范的主要措施
2.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受到保护。网络安全防护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计算机网络存储和传输的信息被非法使用、破坏和篡改。
目前主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有: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VPN和系统隔离等技术。其中防火墙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网络攻击进行主动防御和防范,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常用技术和重要手段。
2.2 访问与控制策略
对合法用户进行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获得对公司信息系统的访问,使用认证机制可以防止合法用户访问他们无权查看的信息。访问控制策略其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各种网络安全策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1)入网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是网络访问的第一层安全机制。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准使用网络资源,控制用户登录入网的位置、限制用户登录入网的时间、限制用户入网的主机数量。当交费网络的用户登录时,如果系统发现“资费”用尽,还应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限制。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通常分为三步执行: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账户的默认权限检查。
(2)权限控制。权限控制是针对在网络中出现的非法操作而实施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给予一定的权限。网络控制着能够通过设置,指定访问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服务器和计算机,可以在服务器或计算机上操控哪些程序,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设定用户对可以访问的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何种操作。
(3)属性安全控制。访问控制策略还应该允许网络管理员在系统一级对文件、目录等指定访问属性。本策略允许将设定的访问属性与网络服务器的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属性安全策略在操作权限安全策略的基础上,提供更进一步的网络安全保障。当用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时,网络系统管理员应给文件、目录等指定访问属性。属性安全控制可以将给定的属性与网络服务器的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属性安全在权限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更进一步的安全性。网络上的资源都应预先标出一组安全属性。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对应一张访问控制表,用以表明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能力,网络的属性可以保护重要的目录和文件,防止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误删除、执行修改、显示等。
(4)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系统允许在服务器控制台上执行一系列操作。用户通过控制台可以加载和卸载系统模块,可以安装和删除软件。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包括可以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以防止非法用户修改系统、删除重要信息或破坏数据。系统应该提供服务器登录限制、非法访问者检测等功能。
(5)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管理员应能够对网络实施监控。网络服务器应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情况进行记录。对于非法的网络访问,服务器应以图形、文字或声音等形式报警,引起网络管理员的注意。对于不法分子试图进入网络的活动,网络服务器应能够自动记录这种活动的次数,当次数达到设定数值,该用户账户将被自动锁定。
2.3 安全基石---防火墙
防火墙是网络访问控制设备,用于拒绝除了明确允许通过之外的所有通信数据,它不同于只会确定网络信息传输方向的简单路由器,而是在网络传输通过相关的访问站点时对其实施一整套访问策略的一个或一组系统。防火墙处于5层网络安全体系中的最底层,属于网络层安全技术范畴.作为一种隔离控制技术,它是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墙是最先受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产品之一。虽然从理论上看,防火墙处于网络安全的最底层,负责网络间的安全认证与传输,但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变化,现代防火墙技术已经逐步走向网络层之外的其他安全层次,不仅要完成传统防火墙的过滤任务,同时还能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另外还有多种防火墙产品正朝着数据安全与用户认证,防止病毒与黑客侵入等方向发展。目前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级别最高的防火墙是隐蔽智能网关,它将网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使其免遭直接攻击。隐蔽智能网关提供了对互联网服务进行几乎透明的访问,同时阻止了外部未授权访问对专用网络的非法访问。
3 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法及防范措施
3.1 利用网络系统漏洞进行攻击
漏洞是指硬件、软件或策略上存在的安全缺陷,从而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控制系统。许多网络系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漏洞,这些漏洞有可能是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如windows、Linux和Solaris等都存数量不等的漏洞,也有可能是由于网管的疏忽而造成的。黑客就是利用这些漏洞来完成密码探测、系统入侵等攻击。
对于系统本身的漏洞,要及时安装软件补丁。网络管理员需要根据本单位的需求对局域网加强防护措施,。监控并及时处理流量异常现象,尽量避免因疏忽而使网络系统受到危害。
3.2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攻击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运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一种通讯方式。当前,电子邮件系统的发展也面临着机密泄露、信息欺骗、病毒侵扰、垃圾邮件等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扰,如黑客可以使用一些邮件炸弹软件向目标邮箱发送大量内容重复、无用的垃圾邮件。对于遭受此类攻击,可以通过邮件加密、使用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来解决。
3.3解密攻击
在互联网上,使用密码是最常见的安全保护方法,用户需要输入密码进行身份校验。只要有密码,系统就会认为你是经过授权的正常用户,因此,取得密码也是黑客进行攻击的一个重要手法。
为了防止受到这种攻击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更“强壮”的加密算法。一个好的加密算法往往只能通过穷举法得到密码,所以只要密钥足够长就会很安全。2)动态会话密钥,即尽量做到每次会话的密钥都不相同。3)定期变换加密会话的密钥。
3.4后门软件攻击
后门通常是一个服务端程序,可能由黑客编写,恶意攻击者通过一定手段放在目标主机上以达到非法目的,也可能是目标主机正在运行的授权应用软件,其本身具有可被攻击者利用的特性。
为了防止后门软件的攻击,在网上下载数据时,一定要在运行之前首先进行病毒扫描.如果可能的话使用一定的反编译软件,查看源数据是否有其他可疑的应用程序.从而杜绝这类后门软件。
3.5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是攻击者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目标服务器资源过载,以致没有能力向外提供服务的过程,互联网上许多大型网站都遭受过此类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的具体方法就是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合理的服务请求。几乎占取该服务器所有的网络带宽,从而使其无法对其进行处理,而导致网站无法进入、网站响应速度大大降低或服务器瘫痪。现在常见的蠕虫病毒或与其同类的病毒都可以对服务器进行拒绝服务攻击的进攻。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有些通过Microsoft的Outlook软件向众多邮箱发出带有病毒的邮件,使邮件服务器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数据处理量而导致瘫痪。
对于个人上网用户而言,也有可能遭到大最数据包的攻击而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网络操作,所以在上网时一定要安装好防火墙软件,同时也可以安装一些可以隐藏IP地址的程序,或使用服务器,这样能大大降低受到此类攻击的可能性。
3.6缓冲区溢出攻击
缓冲区是一个程序的记忆区域.在此区域中存储着―些数据信息,如程序信息、中间计算结果、输入的参数等等。把数据调人缓冲区之前,程序应该验证缓冲区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调入的数据。否则,数据将溢出缓冲区。并覆写在邻近的数据上。当它运行时。就如同改写了程序,造成混乱。假如溢出的数据是随意的,那它就不是有效的程序代码,程序执行到此就会失败、死机。另一方面,假如数据是有效的程序代码。程序执行到此,就会产生新的功能。windows的虚拟内存技术不是很完善,还存在大量问题,于是就有专门的程序利用缓冲区溢出原理来攻击远程服务器。对于以上各种类型的网络攻击。我们可以使用网络安全技术来加以防范。以保障网络的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我们要根据网络隐患的特征,分析信息系统的各个不安全环节,做到有针对性的防范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最大限度上使安全系统能够跟上实际情况的变化发挥效用,使整个安全系统处于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蔡立军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7
肖军模.刘军.周海刚网络信息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张千里,陈光英 网络安全新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
(美)Mandy Andress著.杨涛等译.计算机安全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
朱雁辉 Windows 防火墙与网络封包截获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7
张曜加密解密与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7
篇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也日益凸显。由路侧安全问题诱发的交通事故越来越严重。据公安部每年的交通事故白皮书,对2003年、2004年、2005年路侧事故进行统计,路侧事故约占总数的8%左右,但却造成了约12%的死亡人数,相比较而言,路侧事故严重性较高。国外统计表明,路侧交通事故在公路交通事故中约占30%。我国在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恶性事故中,由于车辆冲出路外坠落陡崖或高桥的路侧事故约占重大恶通事故的一半,由路侧安全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越来越严重。道路技术等级低、线形条件差、路侧多险要路段、路侧安全防护严重不足,是导致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客观原因。因此,进行科学的路侧设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车辆冲出路外而引起的路侧交通事故,对于改善道路的安全性,提高我市干线公路交通安全总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道路路侧安全的研究,国外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路侧安全措施也比较成熟。由于每种措施本身都各有特点,且由于国情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只能在有充分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成功的做法,并根据我市道路路侧安全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利用。目前我市干线公路的路侧安全主要以完善公路安保设施为主,公路路侧危险等级和防护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方面还是空白,如对路侧净区取值、边坡边沟的安全设计、交通设施消能立柱的设置、消能设施的设置、护栏端头的处理、桥梁护栏过渡段等问题。有鉴于国内对于路侧安全方面研究刚刚起步,因此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的路侧设计理念和安全对策,重点讨论解决我市干线公路路侧安全问题的对策。下面列举了我市公路路侧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对策。
2 路侧边沟设计不规范
目前我市干线公路中存在着路侧边沟较深且离行车道较近的情况,给公路使用者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如行人和车的使用空间受到限制,邻近车辆的车轮轻易陷落造成机动车驶入边沟或发生翻车事故。
解决方案如下。
设置标志、标线、路侧震动带。
设置标志、标线、路侧震动带虽然不能阻止车辆驶入边沟,但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方面提醒驾驶员,驾驶员就会意识到危险而远离边沟返回行车道;设置排水口确保路面水流入边沟。在边沟与道路之间设置护栏。
通常在路侧边沟较深的情况下设置护栏来防止失控车辆驶入深沟,保护行人、非机动车等弱势交通群体的安全。假如护栏不能有效拦截和安全导向碰撞车辆的话,则其本身也是一种障碍物。因此对护栏的长度、端部处理、高度、硬度应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免影响护栏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在边沟上面加盖板。
路侧矩形边沟对于不慎驶出路外的车辆是一种安全隐患,但是限于路侧条件和路面的排水要求,不能将边沟形式改为浅碟型边沟,因此考虑设置边沟盖板,提高路侧的安全性。盖板要避免碎石、垃圾等杂物落入沟中造成排水不畅。盖板厚度及重量应满足重载车辆荷载和便于养护维修。
设置成浅碟形边沟。
当边坡内侧坡度为1:4.5或更陡的时候,就会造成车辆驶入边沟而无法重新返回行驶路面,因此边沟侧面的设置应较为缓和。浅碟形边沟是目前国内比较提倡的一种边沟形式,与传统的矩形、梯形边沟相比,其在安全、经济、环保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满足排水的条件下,可将边沟修建成浅碟形边沟,增加了路侧净区宽度,使驶出路外的车辆能够重新驶回行驶车道或不发生侧翻。
3 路测净区不足
路测净区是指通过路基边坡、设置可逾越的排水设施手段,在路测保留的无障碍和比较平坦的地带,宽度和人性化的路测净区可降低交通事故概率,减轻事故损失,因此,路测净区的概念也会被越来越重视,路测净区具体设计内容包括净区宽度、净区内边坡坡度、净区内排水设施和交通设施等内容,研究表明,大多数公路路测按照九米来设置无障碍区,80%的失控车辆可得到恢复,由于我市地理位置及交通量差别比较大,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为失控车辆的救险提供适当的机会,对于低路差、浅挖方路段,宜结合地形情况采用缓坡率,并满足路测净区宽度要求,当路测净区宽度得不到满足时,必须设置路测护栏等安全设施,提高行车安全。
4 护栏的设置
护栏是公路路测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自身和车辆的弹塑性变形、摩擦、车体变为来吸收车来那个碰撞能量来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合理设置安全护栏,不但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汽车撞击能量,减少撞击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还能诱导驾驶员的视线使其清晰地看到道路轮廓及前进方向的线性,增加行车安全性,在路测沟渠较深的情况下,通常设置护栏来防止失控车辆驶入深沟,以保护行人,乘员的安全,如果护栏不能安全导向和有效拦截事故车辆时,其自身也是一种障碍物,因此,对护栏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做好护栏端部的处理,以免影响护栏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护栏形式按力学性能分为:刚性护栏如混凝土护栏、半刚性护栏如波形梁护栏和柔性护栏如缆索护栏等三种。其具体布设原则如下:
① 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应连续布设,以防止车辆闯入对向车道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② 全线路基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设置路侧普通型波形梁护栏,填土高度大于8m的路段设置路侧加强型波形梁护栏;
③ 桥梁、通道两侧,距桥头8m范围内设置加强型路侧波形梁护栏及加强型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
④ 在设有跨线桥及分离式立体交叉的地方,在桥墩及其两侧8m范围内设置加强型护栏,以防止车辆对桥墩的冲击;
⑤ 互通立交范围内一般全部布设波形梁护栏;
⑥ 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两段路侧护栏之间相距不到100m时,应将两路段连续设置。
5 护栏端头未进行非凡处理
路侧护栏主要依据路基填土高度、边坡坡度及路侧的危险程度决定是否设置。因此,一般路侧护栏不是连续设置,每设置一段护栏就有起点和终点,需要设置护栏端头,如:设在上跨桥桥墩迎车面的护栏端头;设在中心分隔带起终点的护栏端头。虽然护栏可以防止车辆驶出行车道,但假如未对护栏端部进行合理处置,车辆与其发生碰撞时同样也是非常危险的。
解决方案如下:
优化护栏端头设计。
优化护栏端头是对护栏端头处理的首选方法,因为当车辆正面碰撞时,优化过的护栏端头不会穿透车厢而危机乘客的安全。在行车方向的上游端头我们应将其设置为外展地锚式,行车方向的下游端头应设置为圆头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把端部向下弯曲隐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很轻易使车辆发生跃起和腾空而造成翻车的严重后果。另外还可以把护栏端部设计成解体消能设施,端部材料要比较脆弱易弯曲、断裂。端头护栏板不能穿透车厢,危及乘客安全。端头侧板应具有很好的导向性能,使失控车辆撞击时不会在端头处忽然停住,通过自身的解体来吸收冲击能量,降低对车辆和乘员的碰撞损伤,从而达到减轻交通事故严重性的目的。
缓冲消能设施。
缓冲消能设施通常用于中心分隔带护栏开口、高速公路出口三角区、或有必要防护的其他坚硬危险物前方等处,其设置目的是为了吸收车辆撞击障碍物的冲击能量,减小碰撞作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降低对车辆乘员的人身伤害。缓冲消能设施多为专利产品,例如美国NCIAS系统中处理方式。同一直线放置8个钢筒,用两根钢索锚在一起。钢筒的直径是900mm,高度为1200mm。钢板的厚度从3.2mm到15.9mm递增。撞击时靠筒的运动吸收能量,张拉缆索保持筒的位置并且对侧面撞的车辆行驶起导向作用,后四个筒起固定作用并且引导车辆行驶方向,起到了对坚硬的混凝土护栏端部的良好防护作用,大大降低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6 护栏过渡不合理
护栏过渡不合理通常出现在桥梁护栏与路基护栏前后衔接处,常见的问题如护栏不连续、护栏刚性无过渡处理等。通常桥梁的外侧危险性明显比路段的危险性高,车辆越出桥外会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恶通事故,因此桥梁原则上都要设置护栏。但由于桥梁护栏与路侧护栏不连续,路侧护栏的导向作用会引导车辆与暴露的桥梁护栏发生碰撞。因此不同结构的护栏不宜在桥头连接处断开。
解决方案如下:
由于桥梁护栏和路段护栏的强度往往不连续,设计人员需要在路段波形梁护栏与桥梁混凝土护栏相连接处进行过渡段处理才能使两者强度协调,外观美观。利用现成的锚板把护栏与桥梁护栏锚在一起,离桥梁近的护栏应该采用加密立柱和双重波形护栏的方法进行加强处理,提高护栏强度,使路侧护栏和桥梁护栏,组成连续的护栏,使驾驶员和乘客平稳地改变行驶方向,而不受护栏导向作用的影响。有效地防止车辆正面撞向坚硬的桥梁护栏发生严重事故。
7 弯道处缺少警示
在弯道处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很轻易驶出车道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通过半径较小的曲线时,尤其是当小半径曲线前方接长直线时,轻易造成车辆进入曲线的速度过高,当路面湿滑或曲线超高不足时,将导致车辆发生侧滑冲出路外或侧翻的路侧事故。
解决方案如下:
设置轮廓标。
轮廓标设置于道路边缘,通常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车行道的边界。轮廓标在公路前进方向左、右侧或对称设置。在视线不良、急弯、车道数或车道宽度有变化以及连续急弯陡坡等路段应设置轮廓标示。可以提醒驾驶员正行驶于弯道上,减慢车速,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设置对向行车信息牌。
在弯道处设置对向车辆信息牌如急弯标志、凸面镜等,通过提供对向来车信息,使驾驶员引起足够的注重,提高警惕,减慢车速,避免由于弯道处视距不足与对向车辆发生碰撞,可以有效地避免弯道事故的发生。
设置合理的超高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