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花艺景观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Key words culture square, landscape design,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U41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对传统伦理道德和文化的不断需求,以及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文化广场景观设计在功能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要构建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实际需求的现代文化广场景观,就需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进行设计。
一 项目简介
规划文化广场位于某镇公路的东北侧,东部是风景旅游区,基地东西长189m南北长139m,占地面积26056m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政府决定把新区这块绿地交给市民,进行广场建设,以提高城市品位方便群众生活。
二 广场定位
⑴ 文化定位。某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乡镇,文化底蕴丰厚,教育,文化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基础,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规划设计文化广场时,充分尊重周围环境的历史文化,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彩陶文化环境下,市民娱乐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广场环境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表现:文脉、传统、历史、民俗、乡士、诗意等。
⑵功能定位。广场主导功能是由城市的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由于原来这里是一个林地,有一定数量长势良好的乔,灌木,据调查大量的市民还是希望广场建好以后,有他们的活动和娱乐的地方,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旅游镇风景区,中心广场又是一个向外地游客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将广场的功能定位为以彩陶文化为主调,服务居民和游人,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展示观光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广场。
三设计理念
⑴文化景观理念。城市景观在营造过程中着力突出自有的景观特色,具体到本方案就要求进行景观自然特色追求,本土文化特色追求, 地域人文特色追求。 此镇的地域文化主要有以下二点:一是彩陶文化。彩陶文化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二是福寿 。本镇是长寿镇,当地的福寿文化气氛浓厚,建筑的立面改造也是加入福寿文化元素进行的。
⑵景观功能多样性理念。在广场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人们对广场的功能需要, 必要的户外场地的设置,以满足人们观赏、休憩、交流、 集会、散步、晨练、运动等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广场各类景观建筑小品的设置,诸如休闲茶室,花艺馆,演艺酒吧以及各类休憩亭、坐凳的设置,都是为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们参与休闲、游戏等活动的需求,同时构成广场景观的体系。
⑶景观空间多样性理念。多元化的空间设计是本广场设计过程中所遵守的又一重要准则,人们进行的多样活动,需要不同类型的空间,沐浴阳光,需要开阔的草坪空间,集会观演需要开阔的场地空间,塑造人文景观,体现地域的文化特征,需要地形和特色植物空间以及以某种标志物统领的空间。同样,在广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还特别考虑了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设置,流动的水空间、动态的地形空间的设置为人们提供了演艺、晨练、散步、赏景、小聚聊天、溜鸟等场所。静态空间诸如大草坪、景观林的设置为人们提供了聚集休息、交谈、静坐、观赏等活动的场所。空间多元的原则还表现在大、小空间的对比设置上,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应以人为本,单一空间、不考虑人使用的广场是不可取的,因此针对不同活动和观赏的要求,灵活动进行大小空间的设置,强化广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⑷生态优先理念。随着人们对于绿地的功能已众所周知,对于生态的理解也有进一步深入,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设计采用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及美化环境的目的,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广场大的水面的设置,水系统的整体优化布置,自然草坪、坡地、景观林以及树阵广场的设置都是生态优先原则的体现。
⑸以人为本理念。城市广场的建设要以人为本,提倡人与城市、与景观、自然的和谐共生,广场在景观设计和设施设计的各个层面应该把人的需求作为一个主要因素来考虑。①提供阴凉:结合地面铺装和座凳,设计树阵。②坐凳与台阶:在广场和草地边沿、水际、林下设置大量的条石坐凳,让爱好休闲的当地人有足够的休憩机会。台阶和种植池也是最好的座凳。③提供“望”与“庇护”的机会:理论和实验观测都表明,人在公共场所中普遍存在“窥视”的偏好。看和被看是广场上最生动的游戏,林荫中和隐蔽处、广场和草地边缘,都是最佳的“窥视”场所,因而是设置座椅、提供休憩的合适场所。而在明处或广场中央则设计活跃的景观元素,如喷泉和水体,吸引人的参与,使其无意间成为被看的对象和“演员”。④避免光滑的地面所有铺装地面均用火烧板或凿毛石材。⑤普适性设计:广场的设计应考虑各种人的使用,如年轻人、儿童、老人、残疾人等。
四 结语
“环境往往是“彼”与“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统一”,城镇的广场设计应将整个城镇的因素整体考虑,注重生态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广场提高广场的利用率。同时广场应以实用价值为主要设计目的,注重完整的活动场所的形成。广场的设计还应注意塑造地域景观特色、时代特征、城镇特色,延续地方历史文脉,文中所描述的这个城镇的文化广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较好地实现了功能、景观、生态、人文四者的和谐统一,必将成为城镇居民最喜爱的观赏游览集会休憩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刘福智.景园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2
引言
一、推进屋顶绿化的意义
推行屋顶绿化,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观,将灰屋顶变成绿屋顶,能整体提升乡村的园林感,缓解人们居住在“水泥城”中的压抑感;其次是净化空气,屋顶实施绿化可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环境,降低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和烟雾;第三,能让房屋降温,将屋顶或阳台等闲置面积利用起来,调节了温度和湿度,第四,以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一个屋顶花园能使98%的雨水保留下来,减少降雨时屋顶形成的径流;第五,按照霍希尔施密德原理,绿化后的屋顶与一般屋顶相比,可减低噪声20~30 dB,保护了防水层不受气候紫外线,以及其他损伤,大大地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推进屋顶绿化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来说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二、屋顶绿化设计问题
屋顶在绿化时应该控制增加的荷载在允许的范围内,注重安全保障,设计时应该注意对建筑物本身的适应,使绿化屋顶为建筑添彩。
1、屋顶种植区处理
一般将木头屑、砻糠灰、蛭石等材料掺入土中制造合成土,这种种植土可以大大减轻建筑物增加的荷载,且可以适当增加覆土厚度,有利于养分补给、及蓄水、蓄热能力,使种植物更好的生长。结合种植区的微地形,及栽培的植被的生长及大小,可以确定种植区不同位置的土层厚度。一般花卉栽培土深15cm,灌木土深45cm左右,乔木土深65―95cm。楼顶风大、夏季热、冬季冷,环境和地面、室内差异大,阳光充足,但是又易干旱,所以屋顶绿化植物一般选取阳性的、耐旱、耐寒的浅根性植物,而且应该形体低矮,抗性强、耐移栽的植被。
2、园路及园林小品设计
园路和园林小品是屋顶绿化的重要组成,其效果的成败对于园林景观有很大影响。受到场地的限制,屋顶绿化园路路基、小品应该协调统一并富于变化,园路一般设计为迂回曲线形式,富有韵律,并将园区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区域,在路基上铺贴鹅卵石或其他细小材质,使小路具精致优美感。若能配置假山水景等,将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以根据屋顶的形式及管道形式,使用人工塑造与真石将其包裹修建假山,即有观赏性有可以很好地保护管道。
三、屋顶绿化景观设计技术要求
1、种植区构造及施工
种植区包括种植基质层、过滤层、排水层三部分。种植基质用人造轻质土,配置的基质需要具备以下特性:质轻、保水、透气、保肥、低成本,不易被雨水冲走。可用腐叶土、锯木屑、珍珠岩、蛭石、泥煤、粉煤灰、草碳等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或用专业工厂生产的人造轻质土。过滤层的作用是防止种植基质随雨水或灌溉流失堵塞排水管道。可用玻璃纤维、尼龙布、金属丝网、无纺布等。排水层要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除溢水孔、天沟外,还应设置出水口、排水管道等,满足日常排水及暴雨时泄洪的需要。
2、屋顶防水抗渗漏设计
植物根有很强的穿刺能力,特别是树根,年代越久,扎得越深,并且分泌一种腐蚀力强的液汁,许多防水材料经受不住它的腐蚀。科学合理设计好保护层、防水层、隔离层等,尤为关键。保护层用来保护防水层,它处在防水层和排水层之间。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铺作排水层的卵石伤害防水层;二是防止植物根扎伤防水层。迄今尚未找到最有效、最耐久的保护层材料,目前一般选用铝箔面沥青油毡、聚乙烯卷材或中密聚乙烯土工布。防水层:种植屋面应为二级建筑设防,至少作两道防水。在屋顶绿化实施过程中,无论加砌花台、水池及安装水、电管线等,均不得打开或破坏屋面的防水层或保护层,宜在建筑物设计时同步设计绿化屋顶、预置管线和亭、台、架、立柱等设施位置。隔离层:有时候出现耐根穿刺层和防水层不相容的现象,为此中间加一道隔离层。隔离层采用聚乙烯膜、纤维布、无纺布或抹一道水泥砂浆均可。
3、植物配置
屋顶种植环境的外在特征影响着屋顶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从而决定了屋顶绿化采取的方式。[4]屋顶绿化对植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屋顶立地条件的特点。植物应以阳性喜光、耐寒、抗旱、抗风力强、根系浅的为主,最好为须根、姿态优美的花卉。根据各地气候不同,宜选择草本花卉如天竺葵、球根秋海棠、风信子、郁金香、、金盏菊、石竹、一串红、旱金莲、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花、金鱼草、雏菊、羽衣甘蓝、翠菊、千日红、含羞草、紫茉莉、虞美人、美人蕉、萱草、鸢尾、芍药等;草坪与地被植物常用的有天鹅绒草、虎耳草、三叶草等;灌木和小乔木如红枫、南天竹、紫薇、木槿、贴梗海棠、腊梅、月季、玫瑰、山茶、桂花、牡丹、结香、八角金盘、金钟花、栀子、金丝桃、八仙花、迎春花、棣棠、石榴、六月雪等;藤本植物如常春藤、牵牛花、紫藤、木香、凌霄、蔓蔷薇、金银花、常绿油麻藤等。有细长茎蔓的藤本植物,可以攀援或垂挂在各种支架上,有些可以直接吸附于垂直的墙壁上。它们不占或很少占用种植面积,应用形式灵活多样,宜作屋顶上各种棚架、凉廊、女儿墙、垂直墙面的绿化材料,在提高屋顶绿化质量、丰富景色、美化建筑立面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4、屋顶绿化荷载量要求和计算
屋顶是房屋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围护和承重结构。屋顶绿化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屋面荷载的大小,总荷载量包括种植基质层的重量、排水层和蓄水层的重量、长成的植物重量、风雨雪给建筑物增加的荷载量、人的活动给建筑物增加的荷载量、各种建筑小品的重量等,对屋顶绿化的荷载量要认真计算,不可漏计或少计。因“顶”制宜,即根据平台屋顶承重能力,设计不同功能的屋顶绿化形式。在布局时,应尽量把重量大的部分如大乔木、山石、亭、花架等放置在梁、柱和承重墙等主要结构构件上。研究表明,屋顶绿化的形式应考虑房屋结构,平台允许承载重量约200Kg,屋顶绿化隔层结构约2kg,植物重量和其他物质重量(建筑小品等)不要超过150kg。
例如木屋顶景观绿化设计图:
四、屋顶绿化发展趋势
要展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离不开植物与动物的配合, 这样还能够为城市提供一些特殊的动物栖息地。 在满足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又能够体现景观效益,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可将水果或蔬菜在屋顶种植并且以人工饲养鸟类等手段使屋顶绿化和绿色框架为城市建筑创造新的经济利益和特殊的景观特色, 屋顶种植会带来人类同大自然以全新的面貌相融合的新思想。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种植在城市中的植物生长越来越困难,某些濒危植物的数量越来越少,在种植过程中成活率越来越低,难以繁衍,结果也达不到预期的理想。 屋顶上的干扰因素相对较小,只要克服消极因素即承受极端气候和建筑的高度,通过引进和改良植物,对这个特殊的小环境作好处理使植物健康成长, 这样既保护了资源,又创造了物种独特的屋顶花园。
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在重视屋顶绿化,空闲灰白的屋顶很快变成浅绿色的一片。 屋顶花园不仅美化了环境, 也为人们带来了美丽舒适兼具休闲健身功能的开放空间。 屋顶绿化是一个自然空调,它可以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特定的生态平衡,满足人们构想的生活。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发展需求,城市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屋顶绿化的形态设计出发,分析了屋顶绿化的发展、意义以及屋顶绿化的构成和功能,对国内现阶段的屋顶绿化特征形式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国外屋顶绿化的发展和实际案例。 并进一步分析了屋顶绿化的功能性应进一步开发,不仅要满足屋顶最基本的防水、排水、承重等功能,还要充分发挥屋顶花园居高临下,视点高、视线宽广等特点,采取借景、组景、点景、障景等造园技巧,体现其独有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瓦尔特・科尔布,塔西洛・施瓦茨.屋顶绿化[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篇3
【 key words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单单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有更多的人涌进了城市,开始生活、工作、学习,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条件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领域的需求,有更多的建筑矗立在大都市里,繁华的大都市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地方,使用面积也不断的缩小,各种建筑物的密度不断的加大,车水马龙,这样本来在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挣扎的人们无论是从心里还是感官上未免会产生一种疲劳,这样就完全的失去了整个城市的使用功能,以及城市环境的使用价值了,所以在当今繁华的大都市有限的空间中,如何做到建筑和景观的相协调,从而在视觉上达到扩展空间,突破建筑物的边界的要求,想更深更广的空间发展建筑物,实现建筑景观的一体化,更多的满足人们的居住条件,本文主要就是在建筑景观一体化的理念的知道下,对设计师做好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做出简要的分析。
一、我国大都市建筑景观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36%,根据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标准,城市化的水平达到了30%以上,城市化进程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我国现在正在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我国家加入了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所以更多城市和地区顺应这个历史发展的潮流,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有更多的人涌进了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也是不断的加大,因此在大都市里有更多的建筑物林立,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建筑物的建设数量也在不断的加快,并且城市的使用面积不断的减小,建筑物的密度不断的加大。街道的车水马龙,拥堵现象十分的严重,随着人们对于物质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情况下,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享受,因此人们对于居住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但是就目前城市化的发展来看,城市建筑和景观处在了严重的不协调的情况中,这显然是和人们要求的生活环境是相悖的,而且也严重的阻碍了城市建筑功能的发挥和城市建筑景观的价值,因此合理的设计建筑景观,突破建筑物的边界,在建筑景观一体化的指导下,使得城市建筑和景观更加的协调,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的需求。
二、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和实践
通过以上介绍的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快速发展中,城市中的建筑和景观出现的不协调的现状,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视觉享受,苏珊.朗格曾经说过:“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件表现的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知觉或是供我们想象的,而他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所以在现代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的理念下设计出的城市建筑景观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感官和表达人类的情感。
1、 建筑景观设计的误区
在当代的城市建筑景观中,人们的认识就存在很大的误区,综合解读当代的城市建筑景观,不仅仅存在着建筑和景观的设计不协调的现象,还存在着,在景观的设计中,缺乏严重的主题概念,却反审美的情趣,缺乏人们的情感和信仰,在现代的繁华的大都市里,更多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住房和居住环境的要求,所以对于传统的景观寓意和美学准则就很难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上运用了,新的文化的精神和形式的建筑景观还没有形成;在对于建筑景观的设计中,景观的科学和高科技的应用还处在尝试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景观被迅速的商业化,郑智化,所以个性化不断的消失了,所以作为城市开放部分环境的建筑景观,所以更多的时候是被带入了城市的形象工程的建设,所以对于生态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
2、 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主要的策略
1)设计师的理念是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关键
无论是城市的建筑师、城市的规划师、工程师还是城市建筑景观的设计师,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寻找沟通城市建筑和景观之间的鸿沟的途径和方法,更准确是是城市景观的建筑师要把城市中的砖瓦、沥青马路、千奇百怪的建筑以及静谧清幽的草地、海滩等之间的对立更好的进行协调,所以城市建筑景观的设计师就要树立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把城市的各个部分有效的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设计,既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要体现出城市的特色,为城市未来在经济建设、人文景观等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2)突破传统的艺术限制,利用艺术新领域展现景观个性化设计
对于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来讲是一门艺术,所以它就和其他的所有的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当代的建筑景观的设计中不但要吸取当下最流行的时尚设计的元素,更多还是对现代艺术的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设计源泉。所以建筑景观的设计者要突破传统的艺术得限制,在艺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在纯艺术和其他艺术之间的界限已经相对模糊了,所以设计师们在充分的考虑到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多的是要吸收电视、电影、戏剧、音乐、建筑等等的创作手法,于当代的艺术相结合,保持建筑景观的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中的视觉享受了。
3)转化思维,扩展更广阔的新空间
随着更多的人流涌进大城市发展,大都市的土地在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不断的减少,建筑物的密度越来越大,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的下降,在这样情况下,城市的建筑景观设计就面临着很大的考验,所以针对我国目前城市里人口多,面积小的问题,建筑的建设突破了传统的站地位置的限制,向着更宽广的空间拓展,因此在繁华的大都市里,建筑不断的向更高处的空间和地底下的空间发展,低矮的建筑物变成了高层建筑,大型的停车场建在了建筑物的地底下,地面上的公交车开始慢慢的由地底下的地铁代替,这样既节约了建筑面积,又减少了城市的拥堵现象,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以此就会留出更多的城市面积进行绿化,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环境。
三、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城市中建筑景观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的理念下,给出了建筑景观设计的主要策略,旨在通过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合理设计,达到建筑和景观的协调性,最大限度的实现城市的功能和人们的需求,并且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Keywords]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Guajiayu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缘起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迅速的发展,全国各地乡村都在火热的开展各自旅游业,但是在一片火红的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乡村本土景观被破坏。要想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保证其乡村景观的优美,就需要一个系统且适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与之相配。本文以北京挂甲峪为例,通过实践研究,探析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基本概况
挂甲峪山庄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北部大华山镇,它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间是一个盆地,村域总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挂甲峪一共有村民146户,460人口。挂甲峪是北京近郊乡村旅游比较成功的典范,先后获得了“2011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2009年北京最美乡村”等殊荣。挂甲峪乡村旅游的成功使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成功也得益于本地自然条件的优渥。
挂甲峪位置属于典型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适宜,气候宜人。整体自然条件保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千亩大桃,梯田如波催涌,果树如澜吐翠,水潭星罗棋布,山路千回百转,勾画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
总体规划
3.1规划目标
虽然挂甲峪的自然条件基础很好,但是在其开发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异质移植的情况,很多不符合挂甲峪当地特色的设计出现,破坏了挂甲峪的原始自然风貌。综合分析挂甲峪本地植物种植的特色,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将乡村旅游与景观相融合,建设出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游憩景观。
3.2规划原则
3.2.1景观生态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以植物景观的自然形态为主,通过植物的树形、枝干形态、色彩搭配出一定的变化,显示出植物的多样性,但又要在变化中保持一定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佯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3.2.2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一个地方生态平衡的最重要的因素,生态环境遭受干扰后也能比较容易恢复原貌,而生物多样性还能提高景观效果,丰富植物造景,使得景观层次更加丰富,形成良好的聚落景观。
3.2.3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的现状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原有地形地貌的植物种类,根据当地地形进行景观改造与升级,合理种植植物,布置景观小品等。
3.2.4以人为本
乡村景观服务于当地村民,还是服务于旅游者都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以人使用便捷舒适为前提的,以人的行为习惯方式出发,创造良好的宜居,优美实用的人居环境景观。
3.3总体规划布局
综合考虑挂甲峪用地现状,地形地貌,当地景观特色,内部用地的环境特征,结合景观结构构思,规划形成“一带五区”的景观布局。
3.3.1“一带”景观
“一带”景观设计是结合挂甲峪周边山势而成的,利用挂甲峪的三面环的山脊线打造而成的“万米生态步道”。“万米生态步道”主要贯穿了挂甲峪现有的人文景观,如长寿山,石龟,老官顶,八卦石,五瀑十潭等。“万米生态步道”将会利用挂甲峪现有本地石材,顺着山势走向铺设而成,以碎石小路为主,以保持景观的原真性。在“万米生态步道”不同的地方,建造观景平台,雕塑等景观小品,而植物种植以松、柏为主,小品处种植竹等。“万米生态步道”将会是挂甲峪景观主线和能欣赏高处景观的地方。
3.3.2“五区”景观
“五区”景观设计主要依托于挂甲峪的山体自成风水之势,挂甲峪三面环山,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坐山望水的地势。而“五区”景观规划则以五行来布置,为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类种植来提供指导建议。
挂甲峪东侧为青龙方位,区域内种植常绿植物,如国槐、杜仲、碧桃、油松、侧柏、龙柏、雪松等。南侧是朱雀方位,区域内种植红色植物,如石榴、榆叶梅、夹竹桃、杜鹃、晚香玉、郁金香、石竹、月季等。西侧是白虎方位,区域内种植白色植物,如山梅花、太平花、大花溲疏、白娟梅、广玉兰、白丁香、梨树、水仙、邹菊等。北侧是玄武方位种植深绿色和紫色的植物,如紫藤、紫薇、紫丁香、三色堇、桔梗、泡桐、二月兰等。中间则是种植黄色的植物,如迎春、连翘、栾树、金茶花、大丽花、萱草、金盏菊等。这样挂甲峪种植的植物,将在不同季节以不同的颜色来展现,丰富各个季节的景观效果。
局部景观规划设计
4.1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在进入挂甲峪山庄的道路是一条精心设计的灯笼路,高高的架子上爬满了葡萄藤,郁郁葱葱,在配上火红的灯笼煞是好看,但是其他道路却缺乏设计。其他道路极度缺乏路旁遮阴,这样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会全程暴晒。由于挂甲峪整体道路系统缺乏明显的分级,人车混行。在路旁种植高大的乔木,配以低矮的灌木,形成绿色通道,这样既可以将人车分行,又能形成很好的景观效果。道路旁还可以设立供游客停留的小站,刻上有挂甲峪传说故事的石刻,让游客加以驻足,停留休憩。
4.2水边景观规划设计
挂甲峪主要景观五瀑十潭,潭水边缺乏景观设计或设计太生硬。潭水边景观应该是很具活力的景观,应种植自然的景观,在加以休闲游憩的景观小品,不仅仅让潭水边有欣赏价值,更加具有游玩的效果。水边种植达到很好的群落效果,种植的草本植物如,鸢尾、菖蒲、香蒲、水葱等,木本植物如,水杉、乌桕等,种植达到一种丰富的层次感。加上休息的座椅,亲水的游戏平台,叠水景观,小桥等,创造更美的景观效果。
4.3庭院景观规划设计
农家院是主要的休息场所,庭院景观可以让游客达到更好的休息效果。而挂甲峪新村,老村缺少院外和院内的绿化景观,使得居住外道路过于空旷。院外道路可以借景于庭院景观,达到美化的效果。而庭院种植宜种植经济类作物,增加庭院景观的效益和可观赏性。
5小结
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旅游的红火,乡村景观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将成为景观的新学科。乡村景观要在保持本土性和景观完整性上来挖掘其价值,以本土植物和地形地貌为基础来进行景观设计,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适宜的乡村景观。
参考文献:
[1] 徐琴. 乡村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吴维,吴家根,方鸿,王继斌. 浅述淳安县乡村景观绿化规划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2006.
[3] 王国良,杨梅炳. 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策略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
作者简介:
篇5
Keyword: yichun flower expo garden; Landscape; Nod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简介
宜春花博园位于宜春中心城区,在城区“一心一轴六板块”的空间结构布局中,花博园项目地块位处六大板块之一的湖田新区板块,该板块将依托航空港优势,重点发展航空商贸、航空物流、生态农业花卉等临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花博园项目及其周边地块毗邻明月山机场,山水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机场的物流、人流和商机等优势,重点发展花卉产业、提供商务酒店、特色餐饮、商贸洽谈、会议培训、休闲度假等服务。使之成为“临空产业区的支柱、机场服务区的延伸、湖田镇区的依托。”
项目地地形高差较大,地形极为丰富,属于极佳的园林地形。山体骨架为“个”字形,最高点在“个”字的顶端,山体下面为山谷,较为平缓,由北向南缓坡而下,适合溪流叠水景观布置。至场地南端,地势低洼,适合湖面建设。山谷平缓处,面积开阔,有微地形,适合展园布置。全园最高点与中心最高点连接线恰好位于园区中心线上,适合中心景观轴线布置。合理而艺术地利用山体与谷底资源,借助山势地形,打造“以山为骨架,水为灵魂”的景观体系,形成宜春市花博园的一大特色。
1. 设计规划理念
作为省级花卉园艺博览会的园区,规划上必须体现大气,大气是一种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一种从容大方、自然天成、胸有成竹的气量,一种成熟宽厚、宁静和谐的气度。沿机场A线退让20米的花卉隔离带、宽160米深60米的半月形入口广场、长220米宽40米的博览大道、直径100米的花博庆典广场,为游人如织的场景做好了准备; 165亩的月亮湖、利用凸山而建的太阳山、象征吉祥寓意筑巢引凤的凤凰谷、犹如好莱坞地标的主视线山体中的花博园标志,无一不彰显大气、宛若天成的优美景观;日月同辉造型的热带植物馆、月亮湖中巨轮般的室内展览馆,同样尽显大气并寓意深刻气不仅将成就一届花事盛会,更将成就宜春的花卉产业,也将成为宜春的一种城市性格。
设计依据场地现有地形,高处预筑亭台,低处开池沼,开敞处设展园,交通便利处设大门,总体布局顺势而建。自然水体不固定驳岸,形状蜿蜒曲折,使溪流拥有一定的摆动幅度。水面开阔处合理的营造湿地景观,用于净化水资源,丰富生物群落,大面积水体融入现代景观元素,喷泉等。尽量保留原有植物群落,对于生态破坏区予以恢复,对于林相单一处,配以色叶植物,合理改造。使投入较少,景观效果、生态效果最佳。尽量使用自然态地被植物,挑选养护成本较低的色带灌木,尽可能的削减草坪面积,降低日后的养护成本。
规划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本着生态、经济的原则,充分融入花博文化及月亮文化。作为“月亮之都”,宜春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和美丽的传说;作为服务型政府,宜春又与太阳、群星有着相似的故事。本项目规划中,为美化凸山而设计了太阳山、因地制宜设计了月亮造型的人工湖、规划了由20个展园构筑的群星园,恰好构成了“太阳、月亮、群星”的空间格局。
花博会展期结束后,场地的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一方面作为城市公园,旅游景点,明月山机场的靓点而存在,另一方面对本园规划无论在主体功能的挖掘上,还是在附属功能的培育上,项目团队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力争做到以核心产业服务功能汇集人气、带给人们财富,以附属服务功能吸引人气、带给人们健康与快乐。在花博园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室内展馆、温室、游客中心、绿色休闲长廊等建筑及优越的环境,采用合理的方式,配以商业运作,实现以园养园的最佳效果。
2. 景观节点设计
图一花博园鸟瞰图
(1)花开盛世广场
宽大的花博园入口花开盛世广场显得格外的包容,作为集散空间,也是游客接触花卉展览的第一场所。广场周边利用新材料与灯光科技相融合而设计的六个仿生花瓣,加之中心点如蜜汁一样不断涌动的泉水映衬下的仿生花蕊雕塑,共同演绎着花的传说,门的概念。六个大型仿生花瓣,形似一朵绽放的花,生长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之上,亦如张开的手臂,充分诠释着花博会的主题思想:宜春人民正以开阔的胸襟,迎接四海宾朋,体现花博会的发展精神。两侧高大的树阵组成通透而又华盖的空间(图2)。
图2花开盛世广场鸟瞰图
2.2月亮湖景区
顺着视线往北走即为运用古典园林元素中的月亮湖。“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明月与宜春文化源远流长,明月赋予宜春灵秀之气,月亮湖概念来自于明月,湖的形状好似一轮新月,象征了上升、幸福、吉祥、光亮、新起点。湖中音乐喷泉,夜晚在灯光和音乐的映衬下,喷泉就象从空中倾洒下的月光,将月亮文化挥洒的淋漓尽致。以现代的语言来展示,突出花博会举办地--宜春的月亮文化。
2.3露珠展馆
景区东侧为露珠展馆(图2右侧), 露珠展馆是一个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大型。位于花博广场东侧地面以下,月亮湖西侧,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高程落差问题,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资源。室内展馆的屋顶就是花博广场的一部分,视线通透的玻璃幕墙及大跨度的钢结构设计,让露珠展馆如同月亮湖中巨轮般,表现出大气、时尚的建筑特点,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游赏体验。
2.4花海田园
花海田园位于西侧太阳山景区色彩丰富的花田景观。不同的季节由不同的花卉组合,用几何有序的自然分割方法,让自然来作画。色彩各异的鲜花像彩带般铺植在山坡上,从远处看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又如彩虹散向人间。
3.景区绿地系统介绍
宜春花博园绿地系统主要以山体、建筑、道路、水系为骨架进行设计,分为:草地、林地、花卉用地、湿地等类型。沿环路和在园内的浅山等地遍植树木,以江西乡土树种和宜春特色植物为主,营造郁郁葱葱的整体环境。植物品种如华木莲、山茶、樟树、桂花、杜鹃、罗汉松等。为了打造生态驳岸,营造人性化、可亲近的滨水休憩环境,花博园的水岸规划为砌石、草地和湿地;规划一处较大面积的湿地,设立亲水木道,突显宜春花博园的生态优势;园区内建筑风貌采用现代中式风格,融古典与现代造景于一体,一方面对历史进行传承,另一方面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新时期的发展,简洁明快的线条,朴素而又高雅的色调诠释着花博园深厚的文化底蕴。
篇6
医院的景观设计是医院总体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医疗康复氛围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医院环境设计,是医疗、康复功能的延续;优美的医院环境也是医院文化的突出体现。一个好的医院景观应该跳出纯休闲景观的范畴,而应成为具有一定辅助医疗康复功能的自然环境,成为一处医疗花园。
一、医疗花园的定义
所谓医疗花园,就是在医疗服务场所中导入景观与自然元素,让这些空间与环境软化,促使每位空间的使用者(医护人员、病患、照顾家属等)都能从中获益,进而改善或提升其健康状态。它虽不能治愈外伤,但可以减缓压力,帮助人们的身体达到更为和谐的状态;它能帮助病人实现理想的医疗条件,能为病人提供接受治疗的环境;它能为医护人员提供一方恬静的休憩场所,使其能够从繁重的工作中得到片刻的休息;同时它也能为病人和探视人员提供一个远离医院,更为放松的互动空间。
在美国,医疗花园也称之为康复花园。大约有20%的医院已建有康复花园,而且其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康复花园设计,已成为近30年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类园林设计。美国的芝加哥植物园学院首先创立了“康复花园设计”研究生课程,培训专门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风景园林师。[1]
二、医疗花园的分类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乔安妮(Joanne Westphal)教授根据医疗花园对病人所起作用的作用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他将医疗花园分为5类:
1)医疗花园(Healing gardens):花园为病人提供消极或积极地恢复身体功能的机会,重点强调的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3方面或其中一方面,重拾人整体的健康。
2)体验花园(Enabling gardens):花园强调病人(残障人士或老年人)生理上的需求以维持和提高他们的身体条件。通过积极的活动,循序渐进地保持和提高他们的身体状况,强调生命特定的阶段,借助有意义的反思和认知活动来改善精神面貌。
3)冥想花园(Meditative gardens):花园特别的设计在于能使病患个人或群体放松心情静静思考,提供精神集中的焦点,在思考过程中转向内观。在这里,精神和心理的恢复就身体状况来说更为重要。
4)复健花园(Rehabilitative gardens):花园的设计与患者的治疗方案相比目的是达到期望的医疗效果。主要关注身体上的康复,其次才是心理和情感的恢复。
5)疗养花园(Restorative gardens):花园设计的目的是缓解压力,使病人重获动态平衡,关注病人的心理和情感健康,使他们在压力后重新达到身心平衡。[2]
三、医疗花园的设计原则
针对使用者的特殊性要求,医疗花园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景观设计要适合医院环境中使用者的要求,如:铺装选材要求坚实、平坦,沿路设置一些牵引装置,在步道的宽度和坡度上要能满足使用轮椅和医用推床的人的需求,保证他们也能使用并可以进行一些简易的运动。设计抬高的花床和花台,病人不必弯腰即可触及。
2、通达性原则
花园的使用应简单、方便,直接寻路到位,内有环形园路系统和全园无障碍设计的考虑。
3、愉悦原则
植物形态、质感、季节变化和色彩可提供视觉上的刺激,小品的形式和主题应是明确和鼓舞人心的,起到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
4、空间多样性原则
花园里必须有开放的活动空间,创造交流机会,鼓励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同时也需要适宜独处的私密空间,以放松、冥想或进行私下交谈。
5、维护简单原则
花园要平和简洁,易于参与和维护。维护复杂的花园会让患者失去信心,对使用者,特别是身患重病的人产生消极影响。
6、安静的原则
干扰噪声要控制到最低,避开吵闹的街道、有机械噪声的地方,如果不能避免,可以考虑用水声或风铃声来弥补。
7、与自然相连的原则
能够带来绝佳治疗效果的花园必须要有茂盛的植物,还应欣赏到天光云影、水波潋滟,能够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这些和谐的自然景观提示患者生命不息。
四、医疗花园在现代医院景观设计的应用——以南京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景观设计为例
在南京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景观设计中,我们尝试着以医疗花园为景观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处为所有使用者服务的、生态的、现代的医院景观环境。
1、项目背景
医院位于仙林大学城灵山风景区北侧,三面环山,内有西横山水库,自然环境优越,交通网络便捷。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由基本医疗区、康复疗养区和医学培训中心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2、现状条件分析
基地现状高差较大,部分山体植被受损,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山上植被多为人工林,林相单一,缺乏层次和季相变化;基地内除西横山水库外,其余水体景观效果较差。因医院建设对山脚的开挖形成的裸岩急需防护处理;形成的长150余米高3-7米的挡土墙也需要进行美化处理。
3、总体设计
以“细胞”为景观符号,利用现状自然山水条件,沟通现有水系,形成“三山蕴两溪,一水映东林”的绿化景观格局。
4、功能分区
1)基本医疗区
位于基地的北部,景观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主入口广场以规整的几何形线条,淡雅沉稳的石材铺地营造出现代、简洁、开放的环境特征,楼侧景观延续山坡的理念,处理与院内主路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的山体融合在一起。建筑内庭院景观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观为主题,以常绿树种为主,搭配色叶及开花小乔木及灌木。医生在诊治的间隙,抬头望望窗外,能起到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的作用。
2)康复疗养区
位于基地的西南侧,包括汇景湖和五感园两部分内容。我们着重在这一区域进行了医疗花园的设计尝试。
汇景湖由现状西横山水库改造而成,临湖设计了一处弧形风雨廊,在这里可以欣赏的天光云影、水波潋滟的自然美景。
五感园是设置在康复疗养区内的一系列医疗花园。通过刺激五感(视、听、嗅、触、味觉)来调节人的身体健康。
视觉园——有研究显示,绿色在人视野中占25%则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疲劳,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最适宜。[2]蓝色能让人的精力集中;红色能缓解压力。从康复中心到户外的第一个园子就是视觉园,榉树种植在细胞状抬升的种植池内,林下种植各色开花植物。这里还是一个适合举行小型聚会的场所,探视者与病人一起散步;工作人员在这里吃午餐或开小组会议,这里都是不错的选择。
听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东侧,竹林中设计了几条砂石小径,小径旁是条状的石凳,石凳旁的铺地是青砖,通过两种材质的不同给有视觉残疾的人以提示。坐在这里可以聆听风儿吹过竹叶的沙沙声,不远处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山林中的鸟鸣声,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嗅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侧,选择种植花香、果香或叶香的植物和一些具有治疗功能的芳香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建设降血压、防治感冒、心情愉快等功能区域,患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进入。
触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北侧,在抬升的细胞型花床上,均与地分布着一些木制栅格,每个栅格里种植着不同的植物。具有视力障碍的人可以顺着栅格的引导去触摸其中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不同的质感,如绵毛水苏具有柔软的绒质叶片,玉簪宽大的叶片光滑、革质,并由明显的叶脉……有些植物还具有独特的气味,如迷迭香的浓郁,薄荷的清凉等,还能刺激人的嗅觉。在这里患者可以感知到植物的多样性,同时自然的气息也能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
味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南角,种植一些能为人食用的品种、或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品种,如茶、草莓等,可提供采摘区域,高度要考虑乘坐轮椅的人参与采摘活动的需求。
3)教育培训区
位于基地的西北侧,景观设计主要为来这里学习和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处户外活动、交流的空间。
5)山林生态区
位于基地的东南侧,针对现状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种植三角枫、枫香、黄连木等高大的色叶乔木,丰富山体的季相变化。利用现状截洪沟改造成卵石的叠水溪,将现状的谷地上满植二月兰,配置紫叶李,紫玉兰等开花小乔木,营造出一处紫色岩石园——冥想园。
五、结语
医疗花园不仅仅是一处景观,更是一个治疗的过程。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及科学研究成果,将医疗花园在实践中推广运用,充分发挥其辅助医疗康复功能,使其成为现代医院景观设计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叶琨.康复花园对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的启示[J].城乡建设,2011,05(440):56-57 .
[2]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25(164):7-11.
[3]魏钰,朱仁元.为所有人服务的园林——芝加哥植物园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9,25(164):12-15.
篇7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绘制环境艺术设计效果图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效果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日益提高,计算机逐步代替了设计中绘图的一部分工作。可以说,计算机效果图已经取代了过去手绘效果图的传统地位。但是,过分夸大计算机绘制效果图的功能亦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徒手快速表现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方案设计水平的下降。从环境艺术设计师长远的发展来看,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快速表现在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与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新观点
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可以在小区中采取水、电、能源独立自供。具体做法为:收集雨水,使雨水汇集到房下的储水槽,通过净化送到厨房,使用后经净化再冲厕所或浇灌植物,通过循环利用来节约水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用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时为电器设备供电。
住宅建设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在我国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从小区规划方面考虑,应该在小区内部严格控制场地,可以采用立体式人车分流,避免场地的交叉干扰。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绿化是重要的一环,在种植方面,乔木一直被普遍列为住宅小区主打植物种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药用植物群落的应用,选择适当的药品植物布置在小区环境中,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利于小区用户的保健。
二 绿化
绿化具有调节光、温度、湿度,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消除身心疲惫,有益居者身心健康的功能。尤其是在当前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呼声日益高涨,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更应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化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空间与设施融合在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的公共空间。通过与周围环境的色彩、质感等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同时充分考虑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以植物造景为主题,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
在植物的选择上应注重配置组合,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尽量选用叶面积系数大,释放有益离子强的植物 ,构工生态植物群落。如: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松柏林、银杏林、槐树林等;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月季灌丛、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树丛、合欢丛林等;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群落海棠林、松柏林等。
植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出主题化的景观原则:从主题体现出园林景观中系列植物主题及时分、气象系统所显现的“时景美”,从而为整个园区营造幽雅、宜人、舒适的组团景观。做到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要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要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相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休憩场所,要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要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提倡“林荫型”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的效果,从而提高生态效应。
三 设计师的艺术语言
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构思不是纯艺术的幻想,而是虚拟满足人类功能及审美要求的理想空间。这就需要把设计构思先加以形象化,这种把想象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就是运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艺术语言,把虚拟形象表现在图纸上的过程。所以,设计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立体空间想象力,只有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才能在快速表现中得心应手,才会充分地表现空间的形、色、质感,引起人们在视觉上的共鸣。设计师面对抽象的概念和构想时,必须经过提纯具体的过程,也就是化抽象概念为具象的形体,才能把脑中所构思的形象、色彩、质感和感觉化为具有真实感的空间。设计创意的过程是具有瞬间性的。一个好创意会瞬息即逝,设计师必须立刻捕捉脑中的构想才行。设计是一项为不特定的对象所做的行为,往往要超越国界、时空等距离。可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传达。但是,作为人类共同语言,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又不可缺少的表现技能。绘图的意义就像音乐家手中的五线谱一样。一目了然。所以说,设计表现能力是每一位设计者所应具备的本领。
四 设计快速表现的优势
篇8
1环境艺术设计中手绘表现的形式和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手绘表现是指利用基础绘图工具对环境艺术进行徒手绘画进而表现艺术特点的一种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虽然一些现代计算机科学绘图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手绘图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在某些领域还不能被计算机绘图技术所取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手绘表现是将大脑与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时产生艺术效应。即在手绘过程当中大脑的艺术思维通过手绘即时表现出来,同时通过表现出的艺术形态进一步促进大脑的艺术思维。在所有艺术设计当中,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是在一定艺术条件下产生的而不是靠凭空想象形成的,一项完整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点一滴不断积累起来的。手绘的艺术手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在艺术创作过程当中偶然性较强,因此其创造性也就较强。其可以独特地表现设计师的艺术气质,对于提高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广度与深度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2手绘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手绘”既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引导设计师思维的媒介。环境艺术通过手绘的表现可以将艺术表达和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可以将思维进行形象化。就在设计师脑中和现实空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当中,手绘表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手绘正是将设计者的思维从产生、发展到结合通过绘制的形式完整记录下来。由于手绘设计可以使手、眼、脑形成一种互动,可以使得设计师在这一互动当中使得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维不断提升和升华。环境艺术的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艺术设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者的思维以及设计师想要表达的主体意识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虽然一些计算机绘图技术特别是3D技术在表现形式上很具效果冲击性,但是过分依赖计算机绘图技术会使得设计师的手绘技术能力降低,进而影响到设计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取向。因此手绘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独特的艺术升华作用,任何现代计算机绘图技术在该领域都无法与手绘艺术相比拟。
3水彩手绘写意化的审美观念
写意化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美学相融合,并具备渗透到各个艺术领域并能表达设计者感情的一种综合性手法。其在设计和表现形式上更加注重设计者的情感表现,并且能够通过一种简单简洁的方式进行表达。所谓的写意就是通过“写”的方式对“意”也就是意识形态进行表达。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水彩手绘的表现形式来看,其需要表达的“意”与其他艺术表达的形式有所不同。水彩手绘的写意化更能将“意”和“象”结合起来,并将“意象”通过视觉形式直接表达出来。其一般会以“意象”作为媒介使得水彩能够与理想贴近、与现实结合。其意境之美加之强烈的视觉美感可以使环境艺术的设计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由于水彩手绘的写意化将“意象”完美结合并直接表现出主体意识,因此对于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民族的,具有时代特点或地域文化特点的各种主体意识均能够融合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这样便会使一项环境艺术的设计能够符合一个地域一个时代以及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需要,也能够更加适应当地环境的需要。
4环境艺术设计中水彩手绘表现的写意化趋势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各类设计行业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发生了诸多趋于现代趋于全球化的发展变化。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呈现更大程度的共通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水彩手绘的表现形式将会越来越频繁,同时也必然会加入一定的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舞蹈是通过人体的肢体姿态来抒发和表达人们对于生产活动的不同情感和信息,不同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出不一样的民族舞蹈,这些舞蹈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今天仍旧是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4.1民族舞蹈技巧的概念分析在实践中舞蹈艺术是通过舞蹈技巧来进行表达的,通过对于舞蹈技巧的运用,能够从视觉上带给观众强大的艺术冲击力。在民族舞蹈表现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和理解民族舞蹈的技巧,就很难准确地表达舞蹈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一般来讲,舞蹈技巧主要是通过韧带、骨骼的正确协同作用,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做出比较复杂的各种动作,以达到对情感的表达,给舞蹈的欣赏者带来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4.2民族舞蹈和舞蹈技巧的关系分析民族舞蹈和舞蹈技巧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为舞蹈技巧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同时舞蹈技巧的发展和提升,也会反过来使得舞蹈特色表现得更加完美。每个民族都有自身典型的舞蹈细节和技巧,对于这些舞蹈的应用和改进能够使得舞蹈自身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得到更加完美的结合。舞蹈技巧是民族舞蹈的重要表现手段,舞蹈技巧在舞蹈表现中的合理应用,能够很好地增强舞蹈的感染力,极大地提升舞蹈的审美价值,这能够很好地促进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
6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分析
舞蹈是全人类的一种语言,具有一定民族地域特点的民族舞蹈是舞蹈宝库中的经典,体现着不同民族的艺术传承和文化精髓。在实践过程中,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6.1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中的情感体现分析艺术是人类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欣赏者在观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经常会被舞蹈的情感所打动,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大多是蕴含在民族舞蹈中的舞蹈技巧。舞蹈技巧能够对民族舞蹈进行修饰和提升,可以使得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好地传达舞蹈所蕴含的情感。所以一般在民族舞蹈专业学生的训练和培养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舞蹈技巧的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将民族舞蹈的技巧和表演者的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和观众达成情感的共鸣,促进民族舞蹈表现效果的提升。6.2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中的艺术体现分析每一种艺术手段都有自身特定的手段来表达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舞蹈中舞蹈动作就是其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一般舞蹈动作可以分为手、眼、身、法,步5个外在要素和精、意、气、劲、神5个内在要素,这舞蹈动作中的要素是传达艺术效果的基础所在。成熟的舞蹈技巧一方面表现在情感协调和强弱的统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则主要表现在指点力的转移、爆发以及延伸方面。这些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表演过程中的结合,能够使得民族舞蹈爆发出更美的艺术效果,给患者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民族舞蹈表现过程中所应用的舞蹈技巧就是将舞蹈的动作整个提炼之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进而形成一个完美的民族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彭劲松.我国民族体育乐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23.
篇9
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设计时应该要以植物群为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对植物群进行设计的时候,第一步就应该要对各种植物的习性以及特点做出详细的了解,要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草本花卉的搭配方式,然后要经过对各种花卉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相关的配种,从而使得园林的绿化设计美观而又不复杂,在这种搭配种植的情况下又能够让园林的管理者更好的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2.设计师应该要遵循集中型和分散型的原则
城市的绿化环境的好与坏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城市的绿化也是整个城市居民共同拥有的地方,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充分的利用整个城市的绿化用地,积极的做出绿化设计的相关工作,这样不仅仅能够方便城市居民之间相互沟通,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让城市居民之前的关系更加的密切。但是在建设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建设的费用问题,一定高本着高效、节约、使用等原则进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
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注重绿化而偏离了实用性原则
在当前,很多城市在进行林园景观设计的时候为了绿化而绿化,有绝大部分的城市都是为了满足国家相关符合规范和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在设计时始终都缺少一些可持久性和实用性的空间设计,甚至有一些城市的园林设计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样的园林设计虽然表面上符合了国家绿化面积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上却完全没有发挥现代园林的实用作用。
2.过多的注重草坪的铺盖,忽略了植物群的设计
在目前很多城市进行绿化建设的时候,大部分的城市都对草坪设计和保护有着非常大的追求,很多城市经常建设大面积的草坪,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非常不科学的,草坪相对于植物群经管的设计而言,它的观赏性更强,更为美观,但是设计者却以为内这样而忽略了它最大的弱点,就是实用性很弱并且养护费用过高,而大面积的建设草坪,投资的建设费用和保护费用是非常的大的。
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议
1.在建设时应该注重生态问题
在对园林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应该从构思方面层层深入,应该要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遵循人与自认和谐共处的原则。这样做,不仅仅和我们设计的理念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更是关系到生态景观的设计,以及景观受用的城市居民,设计者必须在尊重环境状况下,理解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更实用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从城市的地理景观的气候角度,以及生态景观的优势,我们要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才能够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结构,以及气候变化程度,量身设计出符合现代城市人们需要的园林景观。再次基础上还能够符合城市的内部情况,并且能够使他与城市的自然环境更好的而结合与衔接,从而能够真正的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园林的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对于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内部的绿地种类非常繁多,我们要依据不同种类的绿地,选择不同的植物群,对于规模不一样,功能也不同的城市用地,我们要该城市的整体城市结构以及风貌,根据不同的种类的绿地要求,要进行科学的协调以及合理的对整个园林绿化景观进行布局,从而,在建设的时候就能建成一个完整的园林绿化景观系统,并且能够和整个城市的自然绿化环境保持一致,设计者的设计策略一定要做到在人性化的基础上注重城市的生态化和自然化,做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观赏性与实用性协调一致,这样的设计才是城市居民以及设计者真正所需要的园林景观设计。
3.全面分析,合理利用地理条件优势
在对植物进行合理搭配的方面,首先要进行全面分析,并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的利用城区的地势条件优势,不断地对圆领景观绿化进行多层次的设计。其次,在老城区改造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势条件,可有效减少施工土方工程,不仅节约了施工成本还使得园林绿化更加自然从而促进城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后,还要对当地土壤、气候与自然植被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气候条件引进能够生存的植物,丰富城区植被构成形成,多层次复合生态的结构,使园林绿化人工搭配更自然,更具和谐性。
篇10
机关作风的好坏、工作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工程来抓。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宣传月”和“四是”教育等集中宣传活动,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和“访企情、解企难”等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县优化办两年来共受理投诉419件,处理到位411件;查处损害发展环境案件31件,追究党纪责任12人、行政处分11人。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进行了及时通报。全县形成了“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的浓厚氛围,各乡镇各部门服务意识逐步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政风行风明显好转。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机关效能建设取得的成效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相比,与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干部作风和部门行风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僵化,缺乏创新精神。突出表现为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滞后于发展的需要,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些干部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缺乏攻艰克难的进取精神,缺乏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责任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想不出新办法,找不到新举措,依然习惯于老套路、旧框框,就事论事,死抠条文,凡事请示上面、寻找依据,书上没有的、领导没讲的,就不敢讲、不敢做。这看似坚持原则,实则因循守旧;看似依规办事,实则不办实事;看似对上负责,实则推卸责任。
二是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一些部门没有真正树立起服务的观念,缺乏主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基本意识,官僚习气、衙门作风根深蒂固,在群众面前耍官腔、摆架子,群众经常反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服务制度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纪律不严,“三乱”现象仍然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时有发生,有些执法人员,违法施政、执法犯法,整天在企业和群众面前充老大,想查谁就查谁,想罚多少就罚多少,检查变成了找茬,执法变成了治人。还有一些改头换面的“三乱”现象比较严重,如有些部门以提供信息、咨询、评估、培训服务为名,索取各种费用;一些中介组织与部门相互串通,利用部门权力,随意提高评估收费标准;有的部门还利用办证办照之机,违规搭车收费等等。
四是政令不畅,部门本位主义严重。突出表现为有利益的权力不愿放弃,无利益的责任不愿担当。一些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能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部门工作与全县工作的关系,做工作往往以部门为中心,以利益为标准,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有利就争,无利就推,把上级政策作为捞取部门利益的工具。尊商、重商、扶商、富商的意识不够强,甚至存在“开门招商,关门欺商”的问题。有的部门之间不注重协调配合,互不通气、各行其是,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的问题依然突出,扯皮“打架”时有发生。
上述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部门、单位和干部身上,但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一些干部对事业缺少激情,对群众缺少感情,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措施不得力,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工作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这种状况如不迅速改变,就会败坏干部队伍风气,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对外形象,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应对危机、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坚持执政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举措,是抢抓机遇、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我们务必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提升服务发展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的行政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要以省委、省政府“4·10”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为指导,结合××实际,围绕发展中心,以行政服务网络为载体,以政务公开、执行力建设为重点,以效能监察为保障,努力实现转变职能、改进服务、提高效能、优化环境的目的,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网络建设,构建政府效能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切实解决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
一是要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承诺件办理。县政务中心承诺件办理做到立据承诺,限时办理,处罚拖沓,以契约制度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的做法在全市是独创,也得到省优化办的高度评价,今年要推广到县直各部门。今后单位为企业办事,必须留下“白纸黑字”,谁办事,谁负责;没办好,受处罚。未及时办好的,政务中心主任和县直单位负责人一定要带着经办人当面向投资者赔礼道歉,并把办好的手续送给投资者,同时对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给予“一次书面批评、二次诫勉谈话、三次免去职务”的处罚。真正体现我们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
二是要加强信息公开。严格按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要求,确保依法行政,按程序办事。凡是与人民群众相关的各类信息都应公开,特别是与企业相关的各项收费、各项政策、行政许可、服务职能都应主动向企业公开,让需要知情的人了解清楚,让接受服务的对象全程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环境从源头得到优化。
三是要严格行政执法。进一步强化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着力解决执法中刁难设卡、等问题,减少执法人员自由裁量行为,逐步实现行政行为的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推行“五条禁令”:严禁任何部门要求企业集资、捐赠和赞助;严禁对企业擅自采取封门、断水、断电、扣压财物等处罚措施;严禁利用职权向企业索拿卡要;严禁下达或变相下达收费、罚没指标;严禁强制企业征订报刊书籍、参加培训考察和评比等活动。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规范、服务与管理、严格执法与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关系,加快服务创新,规范工作程序,做到服务前置、执法后置,先服务后执法,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千方百计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篇11
一、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状况
我们从乡村景观与东西方历史园林、乡村景观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园林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优秀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查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影响园林设计的因素很多,哲学思想、自然观念、功能需求、艺术潮流、技术水平都会对园林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建设园林也就是建设一种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对理想生活环境有不同的认识,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这些地域特征除了纯自然环境之外,在相当程度上就体现在农业景观上。地域的农业景观对西方历史园林以及对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在其他知识结构体系的规划学科中。
二、乡村景观的概念
1.乡村
乡村,在现代地理学词典中的解释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生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国内外对乡村概念的理解和划分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乡村的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上及景观上与城市有明显差别。典型的乡村地区包括城镇、村庄、村落和环绕它们的开放地带;森林、农田、湿地、牧场及其它开放地带构成了围绕乡村居民点的环境。
2.乡村景观
景观一词自出现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概念的争议,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中,景观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纷繁复杂。论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景观以及乡村景观,认为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
三、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产、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和土地的适应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乡村景观的形成和构成来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生产性: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使用者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原有乡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完善、修正和创造,这种行为本身是以生产、实用为功能目的的,因此,生产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自发性:乡村景观的形成是“劳作”出来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使用他们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最低能耗下去满足生产、生活和居住的需要。
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受所处地域影响较大。另外还有生态性、审美性,还有文化与历史的体现
四、乡村景观的价值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乡村景观这种“人工化的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不断的体现出其所对于人类文明的内在价值。
1.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2.工业文明时期:对环境的意义
在延续着农业文明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的同时,乡村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鲜花盛开的果园、落英缤纷的田野等自然气息,在工业文明下也突出的体现出对于城市环境、对于城市居民的环境价值和休闲游憩作用,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也是智慧的源泉,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后工业文明时期:地域认知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乡村景观所体现的这些特点和价值意义,既是影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所应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H].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陈晓彤.传承整合与嬗变——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研究[H].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单德启著.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H].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韩炳越.风景园林规划中历史景观保护、恢复与更新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5]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J].新建筑,2004
篇12
在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中,除了延续优秀的国内外古典园林造型外,还可以从古典园林的本质出发,即追求自然,遵循自然。将园林规划从自然的视野扩大到乡村景观这一人工化的自然中,从地域的乡村景观中得到设计灵感与启发,从而创作出本土化的风景园林作品。乡村景观在人工景观设计之上,更多加入了自然情怀,在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点突出。
1 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从发展角度上分析实际上是城市景观所或缺的,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为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被后天改造的较少,并且与乡村当地人文环境特点相互结合。如在乡村景观中比较常见的山川、河流、树木等,这些景观元素都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同时其景观内容与人们的生a生活相关,包含村落、耕种以及驯化的动物等,基于以上可见乡村景观具有生产性、生态性、审美性等特点。[1]
2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从设计灵感上实现了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弥补了城市景观的缺陷,将乡村文化传统、自然景观呈现出来,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生态自然的重要性。从景观设计的手法上分析,乡村景观是人们在农事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天人合一景观,与城市园林景观相比,具有一种不刻意雕琢之美。总体而言,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能够将景观的自然之美体现出来,也促进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2]
3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实现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实现,首先是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其次是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最后乡村经济发展与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
3.1 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对于乡村生活而言,最具备田园风光特点的就是农事活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田园风光,能够让城市的人们近距离的了解农事活动,并且将传统的农耕模式演变为景观风景。因此,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根据地域农事活动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例如,将某成片的乡村草莓种植规划为草莓种植园,设置在景区内,以游客自助采摘草莓的方式,让人们品尝到最为新鲜的水果。基于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为的景观设计带来经济利润,也能够的将农事活动体现在景观规划中,即保持了当地居民传统的农耕方式,也能够丰富了园林景观设计。[3]
3.2 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乡村历史文化是乡村发展以来的珍宝,伴随着乡村逐渐城市化,乡村样貌发生了变化,但是其原本的历史文化依然还在。在进行乡村景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可以以乡村历史文化为规划依据,秉持着保护乡村文化为规划设计原则,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地体现出乡村人文情怀。如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环节中,可以将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延伸到乡村边界上,保留城乡相通的端口设计,保障游客能够在景区中看到乡村的耕田、房子等。例如,在云台山的景观规划中,该山与花果山紧邻,那么借助花果山的深化故事,与云台山的乡村景观设计相互结合,打造集古代、神话以及幽深等主题于一体的乡村景观。
3.3 乡村生态与经济效益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从经济角度出发,以农村特色经济运行模式,实现风景模块。以河南云台山的一座半开放式的5A级风景区是规划为例进行分析。由于该风景区属于自然景区,从山脚下到山顶需要步行三天,游客在游玩时不能一天到达,而该景区的路途穿过村庄,在景区规划中将该村庄规划在景区板块中,为游客建造吃住行等一条龙服务。基于这样的模式即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也保障了游客的生活需求。乡村人家所开设的农家乐等都是保留了当地原始风貌,当地居民依然过着正常的生活。景观科学的景观规划,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景观设计与经济效益的统一。[4]该地区景区旅游项目规划如下:
4 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能够发现,乡村景观具有生产性、审美性、自然性等特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拓宽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在本文中介绍了三种乡村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第一,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以田园风光为景观设计主体元素,提升景观规划的自然性,并且保留乡村风情;第二,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以乡村历史文化为背景,增加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第三,村生态与经济效益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参考文献:
[1] 陈玲.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D].北京林业大学,2008.
篇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抓好管理是根本。设备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和进行生产的主要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机电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是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头戏,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方法。大力发展煤炭行业高新技术,提高行业技术,促进煤炭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其关键机电设备环节及其管理,是目前需要加深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做好设备修理、维修、保养、与现代化技术改造工作相结合,为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机电设备,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维持设备能力和保证企业生产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的改进措施。
1设备维修与技术经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内容,质量达标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设备投入使用后,由于有一个平均寿命周期,它反映着设备在实物功能和形态上保持完好的时间[1]。在平均寿命周期内,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让设备处在正常工作状态,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但由于设备本身原因和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深度不同,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够完善,寿命周期也不完全一致,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因此,要保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工作状态下正常运行,就必须对设备进行维修。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且安全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操作性能更加完善,随着设备的维修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短,因此,对设备大修理的经济评价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设备大修理费用必须小于或等于该设备的成本费用,如果大修理费用超过该设备的成本费用(购新设备费)。从经济角度看,不如购置新设备,从技术角度看,大修理设备性能也不如购置设备,因此,设备使用单位维修时应厉行节约,在安全性能及使用性满足的情况,杜绝浪费,让设备大修费用和成本费用成为最低经济界面。
固定设备设大修的主体是使用单位,但是大修后的设备生产单位产品计算费用必须等于或小于相同的新设备的计算费用,抓好机电设备修理费用监控,节约修理成本。
2设备更新与技术经济分析
在20世纪,我国设备管理和经济一体化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设备管理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设备更新是大修理以外的另一种设备综合补偿方式,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1 设备更新的方案比较
在进行设备更新时,方案一般是多样化,比较时,必须做到多个方案比较做到满足生产需要,这样才能做到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达到设备年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没有真正的把设备是视为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益为要求前提,导致影响额正常的生产[2]。就是衡量尺度是设备使用一年,要支出多少费用,加大设备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设备更新方案的选择
根据设备使用寿命的概念,设备在经济寿命终了时似乎是最佳盯机,用先进的技术或用新的设备更换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但是,当新旧设备的使用寿命、原值和年度不一致,新设备更换将严重有型磨损使设备更新多种方案,这就要求依据两设备在需要服务期内使用最小的原则更新设备方案。
3设备技术改造与技术经济分析
3.1 现代化技术改造
随着这社会的发展,设备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是指把科学技术、先进经验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的现有的设备,适应生产的具体需要,改变其落后的技术面貌和设备结构,通过设备进行局部的改革和改造,达到全面或局部的设备水平和设备性能。设备现代技术改造是克服现有的设备技术陈旧状态,消除技术进步产生的无形磨损促进技术上的发展,即扩大设备的生产能力,改造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技术经济分析,使设备的技术特性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改善,减少设备的不合理损坏,所需投资往往别用新的设备更换费用要少,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去更换成陈旧设备技术。因此,设备现代化改造在经济上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进步的性质。
3.2 技术经济分析
一般采用的是最低总费用法,就是用计算各种方案在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相同的使用时间内总费用,其中费用最低的就是最佳方案。其回收期计算方法如下:设备投资回收期=设备投资费(元)/采用新设备后年节约额(元/年)从上可以看出,回收期限越短,投资效果越好。实现技术先进性,保证既提高生产效益,有效的节约成本。
4企业对设备技术改造的调节与推动
在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时,既要考虑设备的自然寿命,也要考虑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随着设备的老化,维修费用和次数日益增加。不能在经济上给企业带来盈利,从而又增加生产成本。
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要有比较详细的组织工作。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生产技术的发展,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制定设备技术改造规划,设备陈旧老化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生产适应性。
设备的技术改造与购置新设备的关系。企业要把新装备、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权衡好,减少新设备的购置,用少的自己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潜质,提高生产效益和企业潜力,走自己武装道路。
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要同现有设备的维护、修理、保养结合起来。企业在保证生产计划不收影响的条件下。利用的大修的升时机,进行分期分批改造,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5结语
随着煤炭企业现代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设备的生产力,预防为主、修理为辅;坚持经济效益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