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标准农田建设案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标准农田建设案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标准农田建设案例

篇1

当前各县(市、区)大多数已经完成招投标任务,工程建设稳步实施推进。从发改部门的建设情况看,榆树市、农安县、双阳区正在施工,九台区、永吉县、公主岭市进度迅速,工程已经完成达70%以上。从农发部门的建设情况看,农安县、德惠市、梅河口市、东辽县、前郭县工程建设行动迅速,均已完成60%以上。从国土部门的建设情况看,农安县、九台区、敦化市、梅河口市、洮南市、抚松县计划年底全部完工,德惠市、梨树县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

二、坚持未雨绸缪,抓好明年项目调度对接工作

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整合建设是我省实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战略的首要举措,2016年的项目建设收到积极成效。为了做好明年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要坚持主动调度、紧密协调,确保明年工作实现无缝对接。7月份以来,省率先办协调省发改委、省农发办、省国土厅、省水利厅与14个县(市、区)进行项目安排对接,于8月15日、9月2日先后2次调度项目对接安排情况。9月6日组织召开了省直相关部门与14个县(市、区)的对接协调会议,对明年项目安排进行敲实。9月19日又再一次调度项目安排情况。目前看,明年项目安排与今年项目规模大体持平,初步测算,2017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约215万亩,总投资近31亿元。

篇2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扶贫攻坚的决胜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但是广大老少边穷地区尚未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1]。土地具有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属性,这决定了土地资源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具有持续性、根本性作用[2]。土地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种新思路,尤其是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改善了农村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目前农村扶贫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多处提到要加强土地整治,说明土地整治已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3]。《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中提到“土地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务农收入。通过村庄整治,改善了农村面貌,农民居住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善”。

部分学者对土地扶贫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杨颖瑜总结了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土地整治与扶贫发展有土地整治旅游扶贫、土地整治生态移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土地整治大会战与产业扶贫、依靠科技发展教育增强贫困石山区的造血功能等5种模式[4];陈晓军等围绕城乡统筹创新土地整治模式:首先,由农村土地整治形成了地票交易;其次,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整村整镇实施国土整治试点[5];李东法提出要增加农村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投入,探索建立基本农田经济补偿机制和基本农田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6];阮松涛等就当前中国土地扶贫制度构架与具体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对下一阶段土地扶贫事业政策构建进行了展望[1];郑娟尔等对贵州省创新土地利用政策促进地区脱贫的主要做法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2]。

本文通过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座谈交流的方式了解贵州省望谟县土地整治和扶贫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治与扶贫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贵州省其他地区通过土地整治推动农村脱贫致富工作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缘,介于东经105°49′~106°32′,北纬24°54′~25°37′之间,全县总面积3 005.5 km2。望谟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 718.1 m,最低海拔275 m,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东西部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典型,西南为非喀斯特地貌。山地面积占76.8%,丘陵占20.4%,河谷坝地仅占2.8%。全县辖10个镇6个乡2个社区,16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14万人。2014年,全县GDP为36.16亿元,比2013年增长14.1%,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4.4∶13.3∶53.3。望县属于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滇桂黔石漠化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全县城镇化率为31.6%,农民人均纯收入5 206元,农村贫困人口9.88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31.6%。

1.2 数据来源

本文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年鉴》(2015)、《贵州年鉴》(2015),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望谟县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

2 望谟县土地整治基本情况

土地整治是对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总称[7]。农村土地整治是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进行综合整治,从而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望谟县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国土资源部门积极探索土地整治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在广大贫困地区推进以农用地整治为重点的土地整治工作,积极推动田地平整、农田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3 土地整治对扶贫开发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

3.1 土地整治对扶贫开发的直接效应

3.1.1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先,通过土地整治中的各项工程措施,优化田块布局,改善耕作条件,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道路布局等,提升耕地质量。通过土地平整工程进行田块修筑,加上地力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提升了项目区耕地平整度、规则度和集中连片度以及有效土层厚度等;通过土壤改良工程改善了土壤质地,通过种植绿肥翻埋还田等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通过修建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工程,改善了耕地利用条件和生态条件,提高了耕作的利用与管理水平,促进了耕地质量的提升。根据收集到的望谟县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与项目区界线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虽然部分耕地斑块由于整治措施不当给耕地质量提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项目区耕地质量利用等别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平均提高了1.05等。其次,通过鼓励、引导当地农民参与到土地整治工程中来,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望谟县整治项目区充分吸收闲散的农村劳动力参与项目实施,促进了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带动了农民就业,解决了农民增收“缺渠道”的问题,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手。通过对项目开展问卷调查,“十二五”期间,望谟县土地整治涉及12个乡镇128个村,涉及项目受益9.85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 374.86元。项目施工期间,对于农民群众的参与,政府坚持“同工同酬”,让任何一个积极参与到工程中的农民群众获得实惠,提高农民对于土地整治积极性、认同性的同时,也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4 土地整治结合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及建议

4.1 以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着力推进农用地整治,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科学划定基本农田,对基本农田采取统一命名,统一永久性保护标识,统一集中监管。建立基本农田建设台账和连片优质耕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重点保护优质基本农田。按照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及贵州2009年139号文件的相关标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严格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和标准,积极推进土地平整工程,合理确定田块规模,归整田块,完善田间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为中、小型农业机械生产提供条件。加强田间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和耕地灌溉面积,增强农田防洪排涝能力。

4.2 以增减挂钩为抓手,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条件

科学编制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统筹乡村土地利用。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规模与范围。以“空心村”、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居民点、生态移民、工矿废弃地等为重点,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合理使用结余指标,确保土地增值收益返还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3 切实加强土地生态环境治理,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以土水耦合为核心,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明@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将土地整治规划深度融入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根据生态环境退化的成因和机理,紧紧围绕如何解决“人地矛盾”落实各项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生态移民,把石漠化治理与解决农民长远生计结合起来。

4.4 不断加强机制创新,积极发挥土地整治在促进扶贫开发中的平台作用

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共同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以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为契机,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自身发展和脱贫致富能力。统筹区域土地整治,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整合各项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的项目以及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土地整治工作,捆绑资金,节约使用,使土地整治工作更具可行性。

5 参考文献

[1] 阮松涛,吴克宁,郑子敬.中国土地扶贫的制度分析与政策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5):115-120.

[2] 郑娟尔,王世虎,袁国华.扶贫攻坚与土地政策创新:基于贵州省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6):27-30.

[3] 任佳,薛剑,贾文涛.扶贫开发,土地整治如何“锦上添花”[J].中国土地,2013(5):56-58.

[4] 杨颖瑜.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土地整治与扶贫开发研究[C]//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405-411.

篇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虾、蟹、鳖)结合起来,发挥水稻和鱼(虾、蟹、鳖)共作互利的作用,从而获得水稻和鱼(虾、蟹、鳖)的双丰收。稻渔综合种养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面积超过6.67万hm2,之后逐年减少到2万hm2左右。自2006年起,安徽开始实施龙虾进稻田工程,大力发展稻虾轮作和稻虾共作。2016年,安徽组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实现“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安徽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综合效益。

1.1 集中连片 按照“百亩起点、千亩连片、万亩集聚”的发展思路,2016年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已发展6.67hm2示范点600个、66.67hm2示范片50个、666.67hm2示范区8个,2 000hm2以上大县达到10个,其中全椒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0.8万hm2,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1.2 模式多样 以稻虾轮作为主导,稻虾、稻鳅、稻鳖、稻鱼、稻蟹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全面发展。全省优化集成五大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制定了稻虾轮作、稻鳅共作、稻田养殖水质调节等8项省级地方标准,一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运用。

1.3 稳粮增收 稻渔综合种养通过田块小改大增加耕地面积,田间工程面积小于10%,水稻单产超过7 500kg/hm2,平均产水产品1 500kg/hm2。2016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4.67万hm2,平均增收22 500元/hm2以上,稻渔综合种养增收总量超10亿元。稻田养鳖可实现“亩产千斤粮、百斤鳖、万元钱”,稻田养龙虾平均纯收入37 500元/hm2。

1.4 质量提升 与常规种植水稻比较,稻渔综合种养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40%以上,稻米、水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在2016年11月份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稻田养殖生态大米评比会上,生态大米最佳品质和口感5个金奖中,安徽获得3个。

2 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安徽是内陆水产大省,也是水稻主产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安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应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粮增效、稻渔结合、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依托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充分发挥水稻种植、水产养殖优势,着力加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构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2.1 开展示范基地创建 以沿江、沿淮、环巢湖区域为重点,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为核心,结合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稳产高效、生态循环、设施先进、标准规范、特色鲜明的稻渔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构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新格局。建立集研发、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稻渔综合种养研发基地,孵化技术、培养人才。突出区域化、特色化,发挥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带动适宜地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2.2 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科技水平 整合水稻、水产、物联网等相关行业产学研推资源,M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联盟。加强稻渔综合种养生态机理、技术模式优化创新研究,熟化、集成稻虾、稻鳖、稻鳅、稻鱼、稻蟹等综合种养模式规范。加强稻渔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插秧、水肥运筹、绿色防控、饲养管理等各环节的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大力推动精准作业、智能控制、远程诊断、遥感监测、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服务等物联网技术在稻渔综合种养领域的应用,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成果的推广应用。

2.3 加强稻渔品牌创建 引导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稻渔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具有安徽特色、优质安全、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稻渔品牌,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效益。开展稻渔综合种养“三品一标”认证,严格投入品使用,强化源头、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稻渔品牌宣传推介,提高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提升稻渔品牌价值效应。大力发展稻渔产品电子商务,拓展产品营销网络,扩大稻渔综合种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篇4

(二)推进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减损提质。加强粮食机播、机收技术指导,严格落实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和操作规范。大力宣传和推进作业质量标准,督促企业改进播种、收获机械产品。开展粮食烘干能力建设调研,推进粮食产地烘干减损。

(三)加强机械化救灾防灾能力建设。根据我市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机械化救灾防灾行动方案。推动本地农业机械保有数量和类型结构满足本地区救灾防灾需要。加强农机手应急救灾防灾技能的培训、机械化救灾防灾工作调度和应急救灾防灾演练。

二、有力推动农机化发展转型升级

(一)编制好“十四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参与起草《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落实。

(二)推进“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争创行动。实施以“良机”为牵引,良田、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建设行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离田、化肥农药精施、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装备,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选育一批“宜机化”作物品种,推广一批“宜机化”栽植方法,总结示范一套“宜机化”经营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宜机化改造典型案例和“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

(三)做强农机化产业群产业链。依托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向上级推介典型案例。健全农机经营、农机维修及零配件供应、技术培训等供应链。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指标体系研究和行业发展监测。强化农机化发展统计管理工作指导,提高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农机作业成本效益动态监测,开展农机化形势分析。

(五)推进“机械化+数字化”发展。逐步推广应用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尝试推行农机购置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

三、推动农机化发展重大政策落地

(一)进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高质量实施。及时制定本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并农机购置补贴额一览表,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二)全面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全覆盖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地,指导各地优先扶持粮食生产机具报废更新,加快老旧收获、插秧、植保、脱粒等机械淘汰升级。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

(一)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全面达到“宜机作业”要求。支持丘陵山区开展机耕道路建设,提高农机作业通达度。鼓励各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粮食烘干、仓储加工、机械化育秧、机具库棚和机耕道等基础条件建设,推动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篇5

一、研究政策,认真谋划,找准报道切入点

自2007年以来,淮北农村经历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食品工业为引领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五年间,淮北市认真落实中央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防灾增产技术的到位率。同时还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水利设施修复、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实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季节、分品种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大力实施小麦高产攻关、高产玉米增产、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等十大农业科技推广工程。五年间,淮北粮食总产从101.5万吨增加到130万吨,农业增加值由29.1亿元提高到4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374元提高到7280元。

在对农村经济报道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正是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让淮北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也使农村成为了我们新闻报道不竭的“素材库”。而农村更是记者走基层的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有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农民的喜怒哀乐,付出与收获,渴求与期望,无不构成记者宏大的叙事空间。围绕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各种政策,我们认真梳理淮北农村经济工作亮点,找准报道的重点。从2011年1月初开始,在淮北日报二版开设了《来自乡镇一线的报道》栏目,每周组织一个报道组深入三区一县偏远农村,以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基层党的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为主线,用最真实的事例展示农村的新面貌、新变化。2012年初,我们又结合“走转改”活动开展了“记者走乡村”活动,组织记者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呼声,全面细致地反映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就。广大记者也在活动中,以朴实的文风、扎实的作风,真正成为城乡交流的联络员,架起了一座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反映农民心声的桥梁。

二、深入基层,发掘典型,找准新闻闪光点

淮北是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淮北市提出了“立足黄淮海,面向长三角,打造食品工业高地”的战略构想,推动食品工业加速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近年来,淮北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畜禽养殖、农业机械化、小麦高产创建等单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都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呈现出百花齐放、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

基于此,我们于2012年3月在《淮北日报》一版开设了“记者走乡村”栏目,每周组织一个报道组深入各县区偏远农村。

在烈山区宋疃镇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宋疃镇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做法让灵枣产业初具规模。于是,记者来到灵枣专业村黄营村,向正在种植灵枣树苗的干部群众了解灵枣产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请村民算算种植灵枣的收益,讲述发展灵枣产业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回来后,记者用故事化的手法撰写了《种下灵枣树,致富有门路》一文,并配发了记者手记,让黄营灵枣成为淮北市“一村一品”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

不久后,记者又来到濉溪县农业大镇铁佛镇采访。在得知铁佛镇正在大力实施“小老板培育工程”、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时,记者对该镇正在建设中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创业园里,记者与小老板们深入交谈,询问政府的扶持措施和小老板的创业经验;向农民工了解在家乡就近打工的切身感受和收入情况。采访结束后,记者立即写出了通讯《沃野涌动创业潮》,让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里机声隆隆的动人旋律和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跃然纸上,并且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媒体人士的较高评价,被评为2012年度安徽经济好新闻一等奖。

从这些农村亮点的报道中我们体会到,深入基层发掘典型,不仅丰富了报道形式,提升了报道水平,更让典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闪光点”。

三、转变作风,贴近实际,找准群众关注点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归根结底还是要求记者作风更实一些,离群众更近一些,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的心声反映出来,让群众的困难得到切实解决。

淮北市是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自2008年以来,淮北市高标准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七个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七个一体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农民最关注什么?他们对城乡一体化有什么期待?这些都需要记者在采访中进行全面了解。通过采访,记者意识到: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对大多数农民来讲似乎有些遥远或者说并不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最关注的还是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

因此,淮北市以13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区、百善等6个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引领作用,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等工作成为了我们报道的重点。如2012年2月,记者在濉溪县韩村镇采访到当地双沟村村民赵志伟、赵清玉等人跟随濉溪县农科所所长蔡士兵的研究团队开展玉米制种,刻苦学到种玉米植技术,并筹资310万元发起成立了双兴农产品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典型事例。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后,记者写出了新闻特写《黑糯玉米兴双沟》,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作了全面阐述,使黑糯玉米种植受到了广泛关注。

2012年年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后,淮北日报在一版开设了“走进美好乡村”专栏,定期组织记者对全市37个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进行重点报道。今年3月,记者在濉溪县孙疃镇刘圩村采访时,当地干部重点介绍了刘圩村整治村容村貌等工作。但是,记者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最为关心的还是村庄的产业发展,因此记者又对村庄的产业发展规划作了深入了解。在写稿时,记者不仅介绍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还把刘圩村下一步发展养殖业、在塌陷区种植竹柳、引进超市和服装厂等事关村庄长远发展的规划作了全面介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群众的疑虑。

篇6

一、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现代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近年来兵团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尤其是伴随着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农业机械化推广、现代农业示范“三大基地”的建设,以及六师五家渠垦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一师阿拉尔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兵团在节水灌溉、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处于较高水平。兵团节水滴灌技术广泛应用于粮油、糖、果蔬园艺等作物种植,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2011年兵团有效灌溉面积1 091.5千公顷,占到耕地面积的88%,其中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59%,旱涝保收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76%。节水滴灌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6提高到2011年的0.52,灌溉定额由2005年的680立方米/亩下降到620立方米/亩,水资源利用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棉花机械采收面积45.8%。全兵团有124个团场、13 742个机组实现农机管理标准化目标,分别占总数的87.32%、44.23%(见表1)。

(二)兵团农业生产结构情况分析

1.农业依然以种植业为主

兵团农业内部结构在兵团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不断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提出农业要形成种植业、果蔬园艺业、畜牧业“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格局。从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看,种植业比重由2001年的85%调整到2011年的76%,畜牧业比重由2001年的13%变化为2011年的16%,其他行业的内部结构变动不大(见下页图1)。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结构变化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种植业呈现“稳粮、优棉、增果蔬”发展格局

新世纪以来,兵团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根据兵团种植业发展的重点行业,种植业产值可划分为粮油甜、棉花、特色林果、蔬菜、其他五类。粮油甜的产值比重由2001年的27%变化为2011年的11%,基本保持在11%~15%之间变动。棉花的产值比重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占种植业的72%,现基本保持在产值占种植业的55%。特色林果、蔬菜的产值比重明显上升,2001—2011年间分别增加了16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见图2)。果蔬色林果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尤以红枣增速明显。红枣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8 535公顷增长到2011年的104 943 公顷,增长了11.3倍。“南枣、北葡”的水果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红枣、葡萄种植面积占果园面积的比重接近80%。

3.畜牧业发展以生猪、肉羊和牛为主

新世纪以来,兵团畜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但猪、肉羊、肉牛和奶牛基本保持统治地位。一是传统的肉羊养殖业产值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03年最高峰时期的占比33%下降至2011年的占比23%,但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产值比重。二是生猪、奶牛和肉牛养殖业产值比重上升明显。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07年以来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替代肉羊成为养殖业产值比重最高的畜种;奶牛和肉牛养殖业蓬勃发展,奶产品和牛的产值比重提高14和10个百分点(见图3)。

二、兵团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依然较为薄弱

现阶段兵团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发展以规模数量为主,基地地域分散,质量较低。从四大基地来看:第一,粮食基地中粮食安全控制目标与团场职工增收的目标不协调,优质高产种植面积少,基地带动职工群众数量少,主要是由于种粮效益低、种植收入少;第二,棉花基地科技成果应用普及率低,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少,标准化基地规模小,基地区域分散,不利于兵团棉花基地单产和总产的提高,也不利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三,特色林果业栽培技术不规范,栽培品种较落后,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速度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集约化程度相对低,精品园和高产园少,主要是由于栽培品种退化,导致优质果品率低,优质高档果只占总产量的40%左右,许多林果产品有优无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此外,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注册果园认证数量少;第四,畜牧业基地规模小,基地连接的养殖户分散导致带动能力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受资源承载力和生产条件限制发展空间缩小,生产水平低导致牛羊肉和牛奶质量差,化程度低,肉牛和奶牛养殖分散,饲养方式落后和管理粗放,标准化养殖基地规模和数量小,养殖质量不稳定,影响了畜产品深加工质量。

(二)农业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

兵团农业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依然存在着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棉花为主的局面,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产值依然占到种植业的一半以上,“一花独开”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畜牧业产值比重经过十年的调整,仅提高了3个百分点,畜牧业较弱的局面在兵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种植业中的果蔬园艺业在十年中产值提高了38个百分点,但主要增长的是红枣。近几年全国红枣面积大幅增加,仅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就由2002年的18 836公顷增长到2011年的456 074公顷,增长了23倍。红枣种植面积的大幅增长,给以红枣种植为主的南疆部分团场,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风险。

(三)团场职工群众生产利益保障程度低

(1)在目前兵团农业经营过程中,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更大,团场职工群众利益难以到保护(一般是对农产品和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保护),挫伤团场职工农业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发展。(2)农产品价格变动加大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加剧,职工群众利益保障如何“共担”与“均沾”没有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获得垄断利益分配,团场职工群众的生产经营利益无偿转移,缺乏组织、制度和机制保证。同时,团场职工群众的农业生产从生产资料供给到农产品销售均缺乏必要的保障,其退出壁垒极高,而其他主体退出壁垒均比较低,经营风险与经营收益不对等。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兵团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急待加强,原料基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牛羊肉、乳品、甜菜、加工番茄等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商品率低,原料质量和供应不稳定,这也导致部分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能力闲置。

三、兵团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

(一)总体思路

兵团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经济和增加职工收入为重点,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强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能力、科技支撑能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生产体系。

(二)农业生产体系发展重点领域

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依托,建设好生产基地,有利于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当地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它将众多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兵团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兵团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基地建设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打好坚实基础,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

一是要科学制定生产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兵团、各师(市)、团场(镇)各部门应密切配合,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各师市、团场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地制定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规划,以指导生产基地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

二是制定促进兵团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差别化保护政策。对于各师市、团场相关部门规划内的生产基地以及主导产业项目,从财政、信贷、投资、税收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实行差别化倾斜扶持政策。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工商企业到兵团创建农业基地,兵团各师市、团场对此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保护,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的投资,以改善基地生产条件,增强基地发展后劲。

三是理顺和建立兵团农业生产基地管理体制。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地的要求,应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条块分割,站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局的高度建设生产基地。

四、兵团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快高标准基地建设的速度,提高原料产品的质量

兵团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效益已经显现,但继续增值的空间狭小,必须加快发展高标准农产品基地,提高基地为兵团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的品质,从质量提高上创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1)区域化布局:在巩固好现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专业户、专业团场,形成稳固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集约化经营: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引导团场职工、群众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程度;(3)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生产基地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大力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包括选用优良的种子、种苗;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的施用标准,从源头上降低污染和公害;(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的测试工作,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二)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

(1)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农业科技成果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先导,推广农业灌溉技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节水灌溉示范推广基地和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三大基地建设;(2)用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化经营模式和企业化管理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重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重点增强现代节水意识,以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节水灌溉运作模式和支撑体系,健全节水灌溉服务体系;(4)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机装备质量,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健全农机经营管理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逐步将农机服务辐射到周边地区。

(三)调整兵团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高品质产业基地

立足兵团主导产业,以兵团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兵团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兵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为指导,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四大基地主产区为中心的高度集中产业带。

(1)高产优质粮油基地:在实现兵团粮油生产自给自足、区内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稳定兵团粮油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重点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粮油基地,逐步实现粮油增产的主要手段从增加种植面积转变到提高单产上来;(2)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兵团优质棉花基地的建设应该按照区域化、规模化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大力建设八师、一师、三师、六师和七师棉花生产基地;(3)畜牧业生产(养殖)基地:兵团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应该转变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畜牧业养殖基地的区域结构,重点建设优质畜种的养殖基地、优质畜产品的生产基地,提高兵团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效益;(4)优质林果基地:兵团优质林果基地的建设应该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和产地的认证基地,实现认证面积和基地建设面积同比增长,保障特色林果基地的产业化发展。

(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延伸农业产业链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实现产业集群的较好方式,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较易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合理布局、建设兵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组织申报国家、自治区、兵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引导国内外先进科技生产生产力向兵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团场聚集,提升兵团农业科技生产力,促进兵团科技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盛羽.完善农业产业体系:问题与对策[J].理论研究,2007,(3):10-13.

[2] 姚建民,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道路选择[J].理论研究,2011,(3):284-286.

[3] 赵慧峰,等.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案例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0,(1):1-5.

[4] 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产业化、产业体系的区别与联系[J].农村经济,2004,(6).

Construction Corp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JI Qi-guo,ZHU Hong-hui

篇7

“十三五”时期,我市聚力壮大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生产稳定,“菜篮子”产品充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效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总值明显提升,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素有“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生猪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长沙市的菜篮子后勤保障基地。粮食生产连续七年获全国先进,成为全国三个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基地县之一,烟叶产量稳居全省第二,生猪出栏量稳居全省第一。

 

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xxxxx亿元,农民人平均收入xxxx元。

 

【农业更强】发挥特色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7月23日,来到资福镇合星村,连片的稻谷在骄阳的映衬下,金黄璀璨,十分夺目。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都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收割机轰鸣作业,所到之处,饱满的稻穗倒伏、装袋,农户们忙得不亦乐乎。

 

“我现在一小时可以收割5亩,一天可以收割50来亩,今年早稻已经差不多收完了,就只剩这10来亩了。”种粮大户刘永军擦着额头上黄豆般大的汗珠,从收割机上走下来,一边喝水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早稻种植300多亩,早稻平均每亩合700斤左右,看到今年增产、粮食丰收,我感到非常高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支持。”刘永军表示,今年气候好的话,晚稻可以达到1000多斤一亩,两季加起来20多万元纯利润不成问题。

 

“今年资福镇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以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为目标,积极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提供免费种子,加强技术指导,做好种粮大户的示范,实现了早稻生产的丰收。”资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金国告诉记者,该镇以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为抓手,通过送种集中育秧,免费为种植大户进行室内育秧,提高早稻产量和抗性。尽力遏制抛荒、“双改单”和直播现象。

 

“今年宁乡市粮食播种面积165.96万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55.36万亩、一季稻种植面积36.8万亩、晚稻种植面积58.9万亩。比去年提高了8%左右,去年粮食产量为68万吨,今年达到72.5万吨。”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尹建军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在全省名列前茅,新增种粮大户350个,规模经营流转土地总面积增加了6万多亩。蔬菜种植面积70.2万亩,年产值14.8亿元;水果14.5万亩,年产值1.8 亿元;茶叶5.7万亩,年产值1.979亿元;烟叶3.67万亩,年产值6.57亿元。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产量、调优结构;以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大中型灌区及其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构建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我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市民能吃上放心粮、放心肉、放心菜。围绕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我市积极应对非洲猪瘟,全力恢复生猪产能,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进行生猪产业链合作,形成产业项目示范带动。休闲农业企业由2015年的278家增至366家,营业总收入由原来的5.5亿元增至8.7亿元。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在全省处于前列。农机总动力182万千瓦,与“十二五”末相比增长了1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综合水平增长了8.3个百分点,农机行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4亿元。

 

目前,全市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365家,实现总产值51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实现“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8个,并获评首批湖南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宁乡农业科技园获批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创建国家示范农业产业强镇和省农业产业强镇各1个。“宁乡花猪”获评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乡村更美】聚力乡村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5月15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记者走进双江口镇槎梓桥村,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黛瓦的房舍、一尘不染的庭院,一条条平整宽敞的沥青道路交叉纵横,与四周散布的农家相映成景,犹如置身在一幅美丽的乡村山水画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农村“五治”为主抓手,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把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全域洁净、秩序整治、设施夯实、乡风文明”四大行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颜值与魅力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真正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重要手段。为此,我市把加强党建工作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坚持党建引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并进,以德治“春风化雨”、以法治“定分止争”、以自治“共治共享”,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着力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改厕12万座,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2%;建成乡镇、村垃圾回收分拣中心253个,农村垃圾减量达45%,250个涉农村(社区)全部成功创建长沙市垃圾分类示范村;沩山乡、灰汤镇、夏铎铺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金洲镇关山社区获评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花明楼镇杨林桥村获评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省级卫生乡镇4个,省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精品村2个,长沙市美丽乡村示范村37个、特色村30个,宁乡市本级美丽乡村218个,打造美丽屋场204个。我市先后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湖南省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县”“湖南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有了颜值和气质,我市瞄准发展“绿色经济”,深化文旅农旅融合,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实现由“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

 

【农民更富】盘活资源资产全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特别感谢李书记,介绍我到中草药种植基地做事,鼓励我种植中草药!”12月4日,青山桥镇心田村已脱贫群众闵小初告诉记者,三年来,他不光还了10万余元债务,手头上还有了余钱,日子越过越好了。“早脱贫了!现在,我不光在这里做事赚钱,家里还有400多棵果树、药材树,收入很稳定!”

 

心田村山势险要,人烟稀少,农村“留不住”和“干不了”矛盾凸显,农田抛荒和山地无人管现象明显。驻村第一书记李志纯带领扶贫工作队积极谋划,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将贫困户无劳动力耕种的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引进康庭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生态养殖为一体的多元化农业,使村民成为享有“租金、薪金”的“双金”村民。

 

“十三五”以来,我市上下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协同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做优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措施,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经营主体吸引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措施;全面构建“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脱产”驻村帮扶和“千企联千户”立体帮扶体系;31个省定贫困村已于2017年底全部出列,2020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3561人全部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连续四年获全省第一,农村危房改造成为全国示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落地见效,盘活了农村沉睡资源,带动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多渠道增加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

 

同时,我市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鹊山模式”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年度改革案例,村企共建“双江口模式”、镇村统筹“老粮仓模式”等集体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得到上级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各村因地制宜,涌现出“产业服务型”“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乡村旅游型”“物业经营型”等一批集体经济发展典型;276个涉改村(社区)全部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32个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全面实现“去薄脱空”。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放眼楚沩大地,全市人民正奋力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

 

过去五年,我市农业农村有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实现了稳步提升,但是“三农”短板依然存在。展望前路,我市信心百倍、不胜不还。市委全会擘画了宁乡未来五年以及十五年的发展新蓝图,明确指出要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动百亿花猪产业发展,为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找准了定位、明确了路径。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辉煌“十三五”收官在即,壮阔“十四五”又将起航。站在新起点上,我市必将昂首阔步、足音铿锵,奋力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新成效,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发展、新辉煌!

 

市民心声

 

“现在政策这么好,如果自己好吃懒做的话,是很难走出贫困的。一方面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另一方面还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善生活,这才是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关切。”靠着坚韧的毅力、乐观的心态和勤劳的双手,横市镇合金村璜塘组肢体残疾村民(已脱贫)发展种植业,年收入超40万元,成为2020年度湖南省残疾人“阳光致富示范户(带头人)”。他表示:“希望所有的困难家庭能用好产业扶贫好政策,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致富的丰收果实,早日脱贫致富,享受幸福生活!”

篇8

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2004年以前,米易这个自然源独特的地方经济仍十分落后,人们生活贫困,为摆脱贫困,近年来,米易县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充分利用其地处安宁河谷低纬度、高海拔,春无梅雨、夏无台风,昼夜温差大、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水系丰盈等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抢占农产品发展先机,挖掘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国家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向本地农户集中、农业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努力打造早春枇杷、反季节蔬菜、晚熟芒果、甘蔗、核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积极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努力,安宁河畔,米易农业基地星罗棋布,形成了山谷河流域早春蔬菜、二半山区早春枇杷、晚熟芒果产业带,高山区现代林业三大产业带,一年四季蔬果不断,延长了生长时间,使产品具有早、稀、特、优等特点享誉省内外。目前,全县已建成稻菜轮作示范区8万亩,特色蔬菜7.8万亩,建早春枇杷、晚熟芒果、优质核桃产业等特色林果达30万亩,种养结合循环示范片20个。同时,依托产业基地强县等项目支撑,种植优质烤烟7.3万亩,2个万亩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012年,米易农业总产值为14.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59元。2013年,早春蔬菜产量达28万吨、产值7.1亿元,林果产量达7.8万吨、产值4.2亿元,主导产业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达68.8%。 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6.8亿元,农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达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78元,首次迈上万元台阶。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8亿元。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过十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三个突破”。 ③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全省山区县前列,实现了米易农村经济的超常发展。如今,这个人口22万,远离中心大城市的2153平方公里的川西南山区小县,阳光、蔬菜、水果等生态、优质、安全的特色产业成为了省内外众多消费者心目中的名片,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该县先后被荣获国家南北菜调基地县、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长江中上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全国立体农业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四川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蔬菜基地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蔬菜)基地强县、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全省现代农业产业(蔬菜)基地强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水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国家级农产品标准批发市场等殊荣。

三、米易特色产业扶贫经验近年来,米易县为增加农村经济收入,让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独特优势,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着力发展特色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烤烟、无公害水产和标准化畜禽养殖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创新体制,加强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坚持用新型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新型城镇化理念建设农村,用农业现代化实例引导农民。年初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就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每季度定期专题对农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认真研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同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分别带队,率农工委、发改、农牧、交通、水电、住建等职能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先后多次到各乡镇召开“三农”工作现场推进会,要求主要领导全年下基层调研时间均在30天以上,相关领导均在60天以上。此外,还积极建立领导部门包保制、工作目标承诺制、重点项目督查督办制、项目技术指导制、工作例会制等工作制度,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亲自抓,党政分管领导带头全面抓,部门乡(镇)配合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整合各部门资金,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加强“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产业园区,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近三年累计共投入资金10亿余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2万亩和标准设施大棚4.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千米,完成通村通社公路118.2公里,防渗整治渠道154.02公里,“一池三改”1510户,新建蓄水池(窖)153口,整治病险水库2座,新建引水管道40.92公里,新增高效节水灌面7万亩,恢复改善灌面3.03万亩,整治山坪塘48座,实施大中型引蓄水工程2个,整治灌溉渠道203.2公里,新建整治田间道路36.26公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万人,机械化耕作水平达86%。 ④同时,突出“一乡一风景、一村一品牌、一户一风情、一房一景观”特色,加强农房风貌改造。目前已建成42个新农村聚居点和6个旅游新村示范片,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产权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综合服务中心,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融资平台,探索实践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等工作机制模式,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向工商企业、专业大户、联户经营等规范、有序、合理流转,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推动资源要素流动,激发农村内在发展活力。2014年完成1个边远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完成全县820个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4.5万户农户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

(四)制定落实惠农政策,强化支持力度

米易县坚持“多条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投入原则,广辟资金渠道,建立涉农资金捆绑、帮扶单位资助、受益群众筹集、社会各界捐助、优惠政策减免等筹资机制,制定并落实救灾救济、扶贫帮困、打捆补助等惠民政策,同时,强化跟踪督查,确保粮食、生猪、烤烟等农业补贴直补到户,实现“一卡通”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惠及民生,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米易先后出台了《米易县财政支农项目民办公助补助方案(试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农村激励政策,做好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如,对实施风貌改造分类的农户给予0.6~1万元的补助,新建钢架大棚的农户给予每亩2000元的补助,实施田型调整的农户给予每亩1000元的补助,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民办公助定额标准补助。同时,创建金融服务机制,搭建金融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三农”对接机制和财政投入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建设保障能力,整体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此外,积极创新贷款机制,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与各项支农惠农金融政策结合、挂钩,开展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积极采取小额农贷、三户联保、办理惠农卡、设立助农取款点等形式,搭建农民群众所需资金平台,同时,鼓励农户与农村信用社、农行、邮储银行建立小额贷款服务合作关系,利用累积信用记录破解贷款难问题。今年仅“农村妇女创业小额贷款”一项,全县1897名妇女申请并获得贷款13886.5万元,发展种养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帮扶带动了5691余名妇女创业就业。⑤

(五)挖掘特色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1.发展特色蔬菜,促农增收

蔬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必需品,又是助推畜牧业发展的鲜食饲料。若按人均每年220公斤的国际平均水平计,目前全国年蔬菜产量已达6亿吨,产显著大于销。但由于蔬菜是鲜活农产品,季节调节能力差,我国不仅春、秋季两淡情况存在(淡季菜少价俏),灾害性天气还经常引起市场剧烈振荡(比如北方冰雪灾害、南方高温干旱都会引起菜价大幅上扬),这说明我国蔬菜季节性、灾害性缺口仍很大。因此,充分发挥本地生态优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大批量发展优质、安全、错季蔬菜,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给广大贫困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米易县根据城市对特色蔬菜的现实需求,依托特殊气候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按照“春提前,秋延后”的思路,注重发展特色早市蔬菜,主要品种有豆类、瓜类和茄果类等。在栽种中,主要优先引种口感好、产品颜人的粉果番茄,口感爽脆、颜色翠绿、瓜条大小适中的黄瓜品种,苦味适宜、颜色白绿的苦瓜,果肉厚实、颜色鲜亮、略带辣味、营养丰富的辣椒等优质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利用夏秋季凉的特点,倾力打造秋淡菜,规划在安宁河谷坡地种植秋茄子、秋辣椒,在麻陇乡、普威镇种植秋叶菜,在丙谷-垭口山药示范区种植山药等特色效益蔬菜。近年来,米易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省级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蔬菜标准化示范县等一批重大项目,通过竹木大棚提升改造、配套推广现代蔬菜生产技术、建立现代设施蔬菜示范园等措施,实行早春蔬菜“菜-稻”轮作、立体套作标准化等高效种植模式,促进蔬菜产业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大品牌建立,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幅提高蔬菜产量和效益。如采用大棚种植,蔬菜单位效益显著,大棚早春蔬菜平均亩产值1.5~4万元左右,秋淡蔬菜山药平均亩产值1.5~3万元左右,每年种植大棚苦瓜、山药的部分农户销售收入可达7~30多万元。此外,通过强化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100%,蔬菜平均亩产3.6吨(为省内平均单产最高区域)。米易蔬菜上市早、单产高、品质优、效益好,“具有高产优质优势”,米易蔬菜畅销市场,倍受青睐,蔬菜产业连续8年实现产销两旺。2012年,全县高标准农田(菜田)达9.1万亩,全县大棚、拱棚为主的保护地设施蔬菜面积达4万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2.6万亩),全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7.3万亩、总产量23.5万吨、总产值4.3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2013年全县种植特色蔬菜达7.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5万亩),露地栽培平均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大棚蔬菜平均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最高可达4万多元。

2013年,米易河谷低山区90%的农户种植早春蔬菜,米易蔬菜种植面积达8万亩以上,产量28万吨,亩产值最高达6万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30%。据统计,米易县常年种植蔬菜规模9万亩,产量达25万吨,其中早春蔬菜6万亩,产量22万吨。⑥2014年,全县预计栽培早春蔬菜面积达90%以上,特色蔬菜基地10万亩,生产蔬菜产量30万吨。米易县早春蔬菜在每年元旦前后至5月下旬陆续上市,能填补春淡市场空缺,蔬菜错季优势明显,有力地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如今,早春蔬菜规范化栽培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米易县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2.抓特色林果,助推经济发展

米易属南亚热带立体气候,年日照时数长,冬春天气晴好且春高温冬暖、气温日差较大,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林果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米易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从调整结构入手,重点发展 “一早一晚”(早春枇杷、晚熟芒果)两大特色水果以及樱桃、核桃等“早、稀、特、优”特色林果产业,经过大力发展,实现特色水果“春提前,秋延后”,延长农业生长期,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起到“反弹琵琶”、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一早一晚”是“阳光米易”特色水果的重要组成。如被誉为“早春第一果”的米易枇杷,作为全国枇杷种植的最早熟产区,每年元旦、春节前后大批量自然成熟上市,因上市早,色泽金黄,果大、皮薄、蜜甜、质佳,市价高达40元/市斤,效益显著。目前,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达4000吨、产值达4000万元。作为世界纬度最高反季节成熟的米易晚熟芒果,糖份含量高,果肉厚而细嫩、味道香甜、色泽鲜艳,还具有贮运期长等优势。适逢每年海南、广西等国内芒果主产地下市后8~10月大量成熟上市,及时填补市场空白,身价成倍增长,效益十分突出。目前,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量5500吨;芒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7000吨。优质核桃种植面积近12万亩,产量1.5万吨。⑦ “正月枇杷黄、四月樱桃红、五月葡萄黑、六至十月梨嫩桃脆芒果香”,还有果大壳薄的早熟泡核桃、花美果甜肉丰的火龙果、外靓内甜的补血佳品――水果甘蔗让人目不暇接,大饱口福。此外,米易还发展以何首乌、当归和柴胡为主的林业产业,建成优质中药材基地1.6万亩。2014年,全县特色林果基地总面积达到了22.2万亩,这些特色林果在不断满足市民果盘子的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丰收的喜悦。

3.着力发展烤烟生产,拓宽增收渠道

烟叶种植已成为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烟草产业的发展对于改变落后地区的贫困面貌具有重要作用。⑧米易县根据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在综合考虑乡镇海拔高度、光照、热量、温度、土地面积、宜烟地情况、劳动力等因素的前提下,紧紧抓住国家烤烟产业区域布局南移的机遇,将发展“金攀西”优质烟叶作为中、高山区和民族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新途径,以普威新区开发为切入点,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的要求,集中物资、资金、技术,实施订单农业,加快烤烟发展。首先,做好育苗工作。全县建立了96个烤烟育苗点,集中指导管理,保证了烟苗质量,为后续烟草长势良好打下了基础。其次,做好移栽工作。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大田移栽进度表,实行大田移栽日报制,积极发动烟农抢抓节令,做好烤烟移栽工作,大力发展山地清甜香型优质烟叶。第三,加强烤烟技术培训。认真制定技术培训方案,通过烟叶生产技术员指导、村社干部和烟农互助组长监督以及烟叶生产大户带动等方式,从实际操作入手,大力开展烟叶生产良种良法配套栽培、烟草平衡施肥等烤烟技术培训工作,全年培训12期,将实用技术扎扎实实地教给烟农,不断提高烟叶生产质量。同时,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第四,实行层层承包责任制。各乡镇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级各部门挂钩帮乡责任制,按照领导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的联户责任制,逐级细化分解目标,层层签订责任书,科学分解烤烟生产目标任务,将烤烟种植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村、社、户和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烤烟生产的局面。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协同努力,其所产烟叶品质好、产量高,市场需求旺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1/3以上的烟农当年实现了脱贫,还涌现出一批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烟叶种植大户”,烟草生产已成为贫困村民的致富来源。米易成为了攀枝花市烤烟生产第一大县,被省、市有关部门确定为“金攀西”优质烤烟生产基地。2013年全县优质烤烟达7.3万亩,烟叶总产量超过20多万担,烟农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产量产值均占攀枝花市烟叶总量的一半以上,烤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4.开展标准化养殖,助农增收

米易县积极加大标准化畜牧养殖,使农民“富钱袋”、“富脑袋”,实现双丰收。近年来,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以奖代补、二滩水淹区扶贫养殖、乡镇畜牧兽医站改扩建等畜牧养殖连片扶贫项目,启动秸秆养牛示范项目,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良种繁育体系、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畜禽养殖。目前,全县建立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早繁育苗基地,该县龙头企业万民公司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现代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同时,推行“畜―沼―果(蔬)”种养循环模式,兴建“人畜分离”环保型养殖小区,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养殖。此外,还依托安宁河流域电站库区、二滩库区水面资源,建立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促进全县畜牧业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1个,种养循环示范片20个,带动年出栏2000只鸡以上的农户270户。此外,引进跨越公司、四方渔业、通基渔业等企业,大力发展淡水网箱养殖,重点发展中华鲟、大口鲇、裂鳆鱼等20多个名优水产品,网箱养殖达4300箱,水体养殖面积近1.2万亩,年产优质鱼苗30亿尾,水产品产量达1.05万吨,发展种养循环示范片11个,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此外,积极发展民族山区特色养殖,成效明显。如米易西北部的麻陇彝族乡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按照适当规模、场养与圈养相结合、生态养殖的畜牧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畜-沼-烟”、“畜-沼-果”和“畜-沼-菜”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联户经营畜牧业为抓手,以打造“生态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通过支持农户建设标准化的养殖业圈舍、改良品种,积极扶持、培育特色养殖专业大户,大力推广黄牛、黑山羊、高山黑猪、生态鸡、三文鱼等的规模养殖与科学养殖,积极发展山区特色养殖业,不断拓展山区民族增收致富渠道。2014年,培育牛养殖大户9户,建立标准化圈舍6个;建立林下养殖65户;完善了7户标准化养羊大户;引导建立3户生猪养殖大户。全年实现牛存栏5210头,出栏3090头;羊存栏19887只,出栏14120只;生猪存栏9840头,出栏10500头;小家禽存栏29350只,出栏43280只;预计肉类总产量达1840吨,总产值达4878.24万元。⑨

四、建立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米易围绕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按照做强基地、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亮品牌、做活市场、做高效益的思路,引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等经济组织,分步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综开发现代产业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带动一批龙头企业陆续入驻园区,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0年,米易县投资总额达2亿元,在攀莲镇青皮村建设了规模为174.15公顷,集科技、信息、培训、加工、仓储、营销为一体的攀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分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特色农产品交易物流区、特色农业研发展示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区域。目前,该园区已引进培育通威饲料、万民农牧、平大生物、恒力置业、绿生等农业龙头企业15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个)入驻园区,总资产达5.36亿元。通过着力打造攀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了全县所有农业领域,对培育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地理品牌,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2013年,依托产业区,大力引进、发展壮大农民专合组织达到95个,在合作组织的带领下,开展设施蔬菜规范种植面积达2.77万亩,带动农户2万余户种植, 农产品初加工率达76.2%,蔬菜商品化率达95%以上、外销率达92%以上。示范片农业总产值达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46元,同比增长23.97%,较全县人均纯收入高18.2%。同时,米易立足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安宁河谷地区最适宜做现代农业的地区独特优势,引进门里集团资金1.2亿元,规划用地约1030亩,在白马镇下红旗河坝投资建设集现代农业新技术集成示范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高效种植示范区、农产品冷链加工、集配中心、产品控源管理、农耕文化展示区为一体的米易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将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特色林果、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形成河谷区、中山区及高山区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该园区预计2015年建成。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建成后将填补米易县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空白,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5亿元,利税约1500万元。米易优势特色产业园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园区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产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品牌建设优势增强,对加快推进米易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引领农村提质增效

2010年以来,协调水电、规建、国土等部门,积极建立新农村示范片,成效初显。目前,通过大力开展“四新示范”和“五良配套”,积极引进项目10余个,投入资金2574万元,重点创建攀莲镇贤家―双沟、丙谷镇雷窝、垭口镇马脚泉、白马镇红旗河坝、湾丘乡杨家河坝等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每个示范区产值达1亿元以上。积极推进高山区现代农业示范片建设,已建成千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8个、蔬菜万亩示范区5个、设施大棚0.2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园200亩以及绿色防控示范片1.4万亩。同时,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和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成果,建设水稻高产核心示范区1万亩,高产示范片2万亩。全县示范片都实行标准化设施栽培,立体套作,稻菜轮作等高效种植模式进行准化生产。2013年,该县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绩效考核,荣获优秀档次,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2014年“普威雪梨”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新山傈僳族乡晚熟芒果产业示范片被授予“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发展效益

为让放心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在搞好动、植物检疫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基础上,着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深入开展农畜产品“农残”监测和“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努力打造“阳光米易”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全力推进米易农业知名商标品牌创建。近年来,相继出台了《米易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并付诸实施,建立健全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考核工作、市场准入制等相关体系制度,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体系,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考核工作、市场准入制等相关体系制度,编制了4大类29个种类大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探索出水肥药一体化、立体套作、绿色防控等30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深入开展农畜产品“农残”监测,通过强化生产管理,对绿色食品“从田间到餐桌”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从源头确保了农产品品质和食用安全。同时,倾力打造“阳光米易”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县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万余亩,成功认证“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37个,其中,黄瓜、番茄等9个蔬菜品种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米易山药”、“米易苦瓜”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攀越枇杷”、“黄草樱桃”喜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实施攀莲、丙谷、白马、垭口、撒莲5个乡镇农机、畜牧、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监测。这样,既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减少了农药施用量,又保证了特色农产品的高产出,使农产品具有“上市早、品质优、单产高、效益好”等突出优势,高效高产高品质,使特色农业走上绿色生态路。目前,米易被列为四川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县。2013年,为进一步强化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在搞好动、植物检疫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了总资金量890万元的米易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着手建设全县农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现已初步确定了建设地址。此外, 据了解,米易县还计划将用3~5年的时间,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监管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集约化、销售品牌化”的管理模式,以线带面,在全县推广普及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特色水果、特色养殖的标准化生产,提升特色农业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让“阳光米易”成为广大消费者心中安全、绿色的农产品品牌,并通过品牌创造效益,进一步做大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致富。

七、畅通销售渠道,稳定农民增收

米易县政府大力打通向外销售的渠道,积极探索“阳光米易”农产品直销模式,不断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早在1994年,米易县瓜类、茄果类、豆类等早春蔬菜就远销省内各地甚至“三北”市场。因此,被列为国家级“南菜北运”基地和攀西农业开发区。2013年底,米易县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了农超对接、农市对接、农社对接等减少中间环节的营销方式。据了解,目前,米易县建有果蔬专业合作社146家,建立“菜宅送”成都直销门店16个。为了让“生态、优质、安全”的“阳光米易”特色农产品直销成都,使特色农产品与成都市民零距离接触,减少销售成本,让农户和消费者都得到便利。2014年4月,“阳光米易果蔬”专业合作社和成都新品川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蔬菜销售合作协议,通过“公司+专合社+基地”的生产销售模式,“统一采收、集中分拣、统一配送、冷链运输、统一下单”,从产、供、销全程监控当地农户种植的农产品,并利用农产品直销平台,公司随时捕捉市场行情并及时引导农民调整蔬菜种植品种,使农产品快捷地进入市场,从而降低了市场风险,保证米易的特色农产品直销成都。“阳光米易”特色农产品直销活动在成都全面启动,使来自米易的优质早春蔬菜、早春枇杷等特色农产品带着阳光的味道和泥土的芬芳,通过直销的方式到达700公里外成都的各个直供店和多个社区供应点,使特色农产品从田间采摘到销售的中间环节减少,流转到餐桌的时间缩短,除了菜价比市场便宜10%外,果蔬比菜市场更新鲜,更原汁原味。这既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又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让市民得到更多实惠,保证了农民稳定增收,从而提高了米易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同时,公司在收购和销售时,注重商标注册和保护,统一打上“阳光米易”的品牌进行包装,避免随意乱打标识而使蔬菜标识混乱,不断扩大米易特色农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由于米易农产品是在独特的光热、气候和生物资源等自然环境、气候优势条件下正季生产出来自然的农产品。成都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新鲜、天然米易农产品而受到成都市民的追捧,每天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为满足成都市民的生活要求,2014年底,新品川公司将增加米易蔬菜成都直供店达200个。 “阳光米易”特色农产品在成都市场抢滩成功,畅通销售渠道,赢得了销售市场,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措施

1、存在的困难

长期以来,米易县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以核桃、芒果、梨、中药材为主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产业,积极发展猪、牛、羊、鱼为主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仍有诸多的困难和不足:一是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高山峡谷,坡陡弯多,晴通雨阻,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少数民族地区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一部分村民小组未通公路。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居住条件比较困难。人居房屋陈旧,60%以上的农房为土坯房,无抗震能力。由于环境因素制约和自身困难,少数民族贫困问题仍较突出。三是特色产业生产周期长,效益慢。特色林果业生长周期长,受益慢,继续扶持建设多年才能见到规模效益资金投入不足,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四是部分地区的通讯覆盖率不高,等等。 2、解决措施

针对该地区当前存在的困难,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应加快民族地区跨越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当前,应立足弥补同步全面小康的短板,结合边远农村地区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边远农村地区跨越发展规划目标并抓好落实。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应大力加快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新村建设、广播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少数民族脱贫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定点帮扶机制。按照全县开展的“挂、包、帮”活动有效结合,建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帮扶制度,同时上级部门领导、部门积极参与到帮扶活动中来,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帮扶部门优势、力所能及帮助贫困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大投入,努力挖掘特色产业优势,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当前,应按照“做大林果业,做精烤烟业,做强养殖业,做优旅游业”总体思路,转型升级,化危为机,努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建成高产、高效、优质产业发展基地。紧紧围绕“调优农业结构,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农村经济总量”的目标,以生态农业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标准化、规模化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做精做细烤烟产业,做大做强林果产业,做优做特畜牧产业,做好做稳林下产业”的思路,不断扩大并加快建立优质烤烟、优质核桃、晚熟芒果、特色水产、畜牧业、林下种养殖业等生态农业基地,着力推广“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等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提升循环农业的发展水平。

篇9

1.引言

从1999年试点开始到全面铺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木的生态效益还将继续显现。然而,按照经济林补贴5年和生态林补贴8年的政策规定,开展退耕还林较早的地区经济林的补贴已经到期,生态林补贴在未来的几年内也将陆续到期,尤其是种植生态林的农户,对退耕补贴的依赖更大。退耕补助到期后怎么办的问题困扰着农户,而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今后将如何维护和巩固退耕的成果,农户的切身利益又怎样保障?

通过对四川省不同区域退耕还林的实地走访调查,尤其是对川西高原山区的康定县、盆周山区的天全县和成都平原周边县邛崃市三种不同类型退耕区域进行比较分析,课题组以大量实证案例来佐证对退耕还林实施成效的基本判断,对影响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性的风险进行分析,为后续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建议和参考。

2.对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总体判断

2.1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进展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试点和2002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连续七年退耕还林实际完成亩数和下达计划任务亩数一致,达到100%的任务完成率。中央的资金投入从1999年开始的8.9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0.74亿元,除了2004年比2003年的投入略有下降以外,中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投入逐年增加,省内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其中2003年达到最高;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从1999年到2003年呈递增趋势,但2003年之后逐步递减,到2004年为七年内的最低,退耕地造林仅为45万亩,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10万亩。2005年略有回升,两项任务分别达到110万亩和140万亩。

2.2 工程绩效

四川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有目共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通过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24.23%上升到28.98%,减少了水土流失,大幅减少了进入江河的泥沙量。据生态效益定位监测,全省实施退耕后,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0.53亿吨,年均增加蓄水量6.84亿吨。 通过直观监测,社区调查中农户也反映“社区泥石流减少,野生动物增多,灾害天气变少,空气变得更好”等,与技术监测的结果不谋而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对四川省茂县的土地岭熊猫走廊地带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熊猫在内的很多其他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侵入农户生产劳动的田间地块,动物居住的海拔高度降低,这种结论也与卫星监测和定位跟踪的数据证明熊猫数量的增加的判断一致。综合两种监测结论,互相印证了退耕后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事实。

2.2.2 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农户从退耕还林工程中直接受益,仅政策性收入一项,户均达1 990元,人均550元。同时,农村劳力的普遍减少,粮食比较效益不高,农户自身也在改变传统以农耕为主的种植习惯,自行开展家庭多种经营,降低产品市场风险,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迫使农户及时调整农作物品种,逐步转向林果、养殖、加工以及第三产业,大大降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2.2.3 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非农产业有效转移

退耕后,土地上所需劳力大幅下降,树木管护相对简单容易,退耕补贴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农户仍然缺乏新的增收来源。尽管退耕初期涌现出大量闲置劳动力,但还是以观望和留守为主,既怕政策变动,也缺乏外出务工的信心和技能。社区一度出现赌博和打架斗殴增多的现象。退耕后期,随着政府推出更多劳务输出和务工培训,更多的闲置劳力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据四川宣汉、开江、叙永县统计,大约每退耕3亩,就转移1个劳动力。按此计算,四川省大约有300万劳动力因实施退耕还林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外出务工或经商,年创收应在160亿元~180亿元,人均年创收5 333元。退耕还林工程加速了农民向非农身份的转变。

2.2.4 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农户的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规划了退耕树种,一旦选种得当,管理到位,未来的经济收益将非常可观。天全县的退耕林木中竹类为9.3万亩,占总退耕面积的一半以上,为配合县政府提出的发展50万亩竹海和5万吨竹材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而有意识地规划,竹材的销售主要针对天全县的竹制品加工厂和雅安中竹公司。目前天全县竹材供应总量才1.5万吨,离5万吨的战略目标仍有距离,竹子仍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同时竹笋可以直接销售给本地的二郎山蔬菜公司,供不应求。政府拟引进建成1至2家以生产竹地板、竹模板、竹工艺品的竹材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竹材的加工利用范围,提高竹材资源的附加值。调查中发现农民非常欢迎这类经济效益极高的林木,农户已经从间伐中获益,进入盛产期后,退耕的林木将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形成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3.不同区域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的依赖程度分析

四川退耕还林地的规划重点突出长江干流及几大重要支流流域的生态脆弱区一级湖库周围和沙化严重的陡坡耕地。根据四川实施退耕还林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划分,全省大体可分为三类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分别是川西高原区、盆周山区和盆中丘陵地区。因为其所处的位置和区位重要性的不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各不相同,不同区域农户对退耕补助的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

3.1 川西高原区

退耕还林地规划重点放在江河源头,河谷两岸的陡坡耕地。该区退耕还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规划的树种以生态林为主。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民生活贫困,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退耕还林补助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对退耕补贴和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

以甘孜州为例,工程实施前的1999年,退耕农户年人均收入为710元,2005年,退耕农户年人均收入1 310元,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退耕收入的贡献。康定县也主要是发展生态林,初期规划过苹果、梨等经济林木,但因不适宜生长逐渐替换为兼用林,如花椒、核桃等,目前有一定的效益;调查发现退耕补助收入占一半以上,农牧民对退耕补助的依赖非常大,一旦停止补贴,农户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难题,而复耕可能成为维持生存的首要选择。

3.2 盆周山区

退耕还林地规划的重点在水土流失严重,垦殖强度大的坡耕地上。该区域退耕面积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这是四川林业发展重点区域,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好。从退耕林地收益来看,仅有面积占10%~30%的早期营造的竹、茶和水果类树种,有一定经济收益。退耕产业及其配套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农户普遍经济生活水平不高,其对退耕补助的依赖也较强。

以天全县为例。全县2004年底生产杂交竹材6 000吨,收入120多万元,初见效益,但绝大多数林木还没有到盛产期。因2004和2005年的持续灾害低温天气导致大量杂交竹死亡,农户增收受到影响。竹子迄今还没有进入盛产期,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凸现出来,农户依靠龙头企业增收的效果不明显,短期经济效益产出不高,对退耕补助的依赖还是很强,如若停止补贴,后续产业建立尚在起步阶段,农户生计仍难以为继。

3.3 盆中丘陵地区

退耕还林地规划重点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馒头山”。该区域退耕还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20%左右。地貌以丘陵为主,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匮乏,传统农户对资源的依赖不高。整体社会经济状况较好,农户整体素质相对较高,交通相对便利,信息较畅通,退耕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或其他多种经营,增收渠道多,经济收入较高,其中打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最高,退耕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对退耕补助依赖不大。补助到期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户收入将有较大影响,对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户影响较小。

4.影响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性的风险分析

4.1 现有政策安排时限内无法达到预期效益

经济林的补贴年限在有些地方已经到期,生态林的补贴即将到期。但是普遍说来在四川绝大多数地方,尤其是以生态林为主的川西高原地区,补贴到期后很难产生经济效益。首先受自然条件所限,其位于高寒山区,气候和立地条件差,其成材的时间一般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不像内地可以及时更换品种,分散降低风险。退耕重点区域大多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稳定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选种失误导致预期收益降低。天全县在没有做好充分的论证的前提下,从广西引进杂交竹,但不耐低温。2004年和2005年遇到多年不遇的持续低温天气,造成4万亩杂交竹受灾。县林业局准备逐年分批实施树种更换,将杂交竹替换为本地慈竹和楠竹。但是涉及到的更换树种费用高,每亩需要140元。目前很多农户已经自行替换杂交竹,种植本地品种的慈竹和楠竹,但是大规模替换树种牵涉到的资金问题,县林业局和农户都无法承担,这样就推迟了农户获得经济效益的时间,延长了农户对退耕补助的依赖。

最后对树木管护好坏是影响树木长势的重要因素。从纯技术角度而言,有些树种如竹子的成材时间并不长,但在调查时发现农户的树木成材时间往往要推迟3~5年,主要原因就是种树的关键环节没有控制好。在天全县小河乡秋风村农户反映栽种楠竹时,由于第一年农户没有掌握好栽植初期竹子分窝移栽技术,导致楠竹的存活率最低仅有20%~30%,次年由于林业局对早期移栽技术进行指导,成活率就可高达80%~90%。所以即使是同一批退耕还林的树木,因管理不一,生长情况也有天壤之别。

4.2 粮改现的补贴方式未能充分保障农户的利益

退耕还林初期,国家采用发放原粮的补贴方式,从2004年起,国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向退耕户补助的粮食改为现金补助,按粮食折资1.4元/公斤计算,折合现金210元的补贴标准进行发放。从几个县农户访谈来看,农户认为补贴的现金无法购买到以前相同数量的原粮,还面临粮食涨价和运输成本增加的风险。以天全为例,农户拿到手的退耕补助为每亩245元,包括210元的退耕补助、20元管理费和15元的县级财政支持。按照100斤原粮打出70斤粮食来算,300斤原粮可以有210斤大米。而补贴的245元的现金按市场最低价1.3元/斤购买的话,只能购买180斤左右大米,还不考虑粮食涨价和运输成本增加的因素。原粮的残渣部分还可以发展养殖业,否则养殖业的支出也将挤占农户的利益空间,农户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这一政策变动尤其对西部退耕地区的粮食供应保障构成了很大影响。尽管这项政策是为了缓解市场粮食供求压力,简化粮食供应手续,降低退耕的行政成本而制定,但是农户将承担因粮价波动带来的风险,直接对退耕户的生存构成威胁。尤其是在四川非常贫困的高寒边远山区,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商品粮主要靠内地粮食产区调入;甘孜州九龙县和凉山州金阳县都是贫困缺粮县,供本地支配必需的粮食储备严重不足。本地粮食大都是外运,交通不便且损耗大,运价高,造成当地粮食市场价格居高,这样农户可以买到的大米就更少了,无法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4.3 后续产业短期内无法成为农户稳定的收入来源

退耕工程启动以来,各地通过合理选择造林树种、优化造林技术模式,探索建立了林竹纸、林草畜、经济林果等后续产业,尽管涌现出一批发展较好的典型产业,如沐川和天全的竹纸产业,南江县的核桃产业,洪雅县的草畜产业,金阳县的青椒产业等,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经济林属于高投入和高产出类型,资金投入更大,经营管理技术性更强,如果不能保证对其持续的投入,多数经济林今后也难有较好收益。而除了很少一部分生态林的经济效益突出,绝大多数生态林因仍处于生态效益的培植和建设阶段,补贴期内不能郁闭成林,经济效益比较低,而生态效益的发挥尚需时日。

4.4 退耕林产品的销售可能遭遇市场风险

由于缺乏对树种适应性和销售市场的充分了解,导致局部地区规划同类树种,可能造成今后同类产品大批量就市,销售价格不高,形成“退耕经济”现象。有些产品过度依赖现有企业的产品消化能力,一旦市场对终端产品需求发生变化,退耕农户的损失将不可估量。以天全县的竹为例,其主要的销售对象是竹材消化能力很大的雅安中竹公司和天全竹制品加工厂,所以退耕规划的树种以竹类为主,目前尚未到盛产期。但公司终端产品的市场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对原料林的收购数量和价格,一旦出现偏差,将给退耕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4.5 退耕政策的变动对农户的心理和行为构成影响

退耕还林政策大幅调整,引发农户对退耕持续性的疑虑。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考虑,退耕还林政策也进行大的调整。例如2004年第34号文件年开始的“粮改现”与以前《退耕还林条例》中规定,“兑付的补助粮不得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不一致,使农户质疑退耕政策的稳定性,不敢加大对退耕地的投入。同时基本农田保护、粮食直补和农业税减免等惠农政策降低了退耕还林比较效益,影响农户持续的造林热情,使得部分因退耕还林而没有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的农户心理发生微妙变化,降低了其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满意度,造成其短期行为。

4.6 过度依赖退耕补贴导致内生动力不足

经过几年的退耕还林,农户已经形成了对退耕补助心理和经济依赖。特别是一些退耕初期因规划不当出现的部分全退村和全退户,退耕收入成为家庭最重要的收入。现在四川省有“全退户”8.5万户,涉及人口30.8万,分别占全省退耕总户数和总人数的1.27%和1.28%,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因缺乏土地资源,同时没有寻求到其他新的增收途径,其生存严重依赖于退耕还林补贴。天全县紫石乡是全县两个全退乡之一,农户的原耕地大都分布在公路沿线陡坡,全部退耕,补贴到期后他们将会是最早面临生存危机的群体。还有大部分地区都是部分坡耕地退耕,但留足部分口粮田,一旦补贴到期,生存无虑,发展堪忧。很多农户持有“反正国家要管”,“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心态。国家通过给退耕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来换来生态效益的退耕还林工程,也形成了退耕农户对补贴的依赖,没有充分挖掘农户自身的发展动力,内生动力欠缺。

4.7 劳动力缺乏影响林木的管护效果

随着退耕的深入,更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是大势所趋。青壮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小孩面临诸多问题,对林木疏于管护。尤其是距离农户家远的退耕地的管理效果就更不佳。我们调查的邛崃市临江社,距离四川著名的平乐古镇16公里,是到著名风景区天台山的必经之地,农户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多,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退耕初期的竹林长势非常不好,该社还曾出现了联合管理和集体管理的模式,退耕初期由社区集体联合管理的模式非常奏效,每家每户按每亩20元缴纳给村集体,由集体统一聘人看管,管护效果很好,缓解劳动力缺乏的状况。

4.8 病虫害和兽害的弊端凸现

为了集中连片,方便栽植和管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大都是纯林,但是单一树种易发病虫害,给农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相比而言,混交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要小,发挥的生态效益也远远大于纯林。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对水土保持和林下植被恢复的作用有限,使其不能达到退耕还林预期的生态效益。实施退耕还林以来,野生动物的数量大幅增加,其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宽,已经开始侵犯到人类生活和居住的场所,经常危害庄稼,啃食树苗和干果类,对经果林造成破坏,并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益。

5.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设计的思考和建议

5.1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林木收益权和处置权

退耕还林工程成败的关键是在于林木的收益权和处置权。退耕还林工程没有从政策上明确规定农户对退耕林木将来的收益和处置权,以及林业特殊的采伐限额政策,都直接影响到农户对退耕林木的管护和投入。建议应该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林木收益权和处置权,明确规定退耕农户的权利和义务,赋予他们对林木的收益权和处置权,依法享有退耕林木的经营使用权、转让权,林副产品采集权,在采伐限额上应该放宽对退耕林木利用的限制。当然也要严格规定不得滥砍滥伐,明确村民权益的同时规定其应尽的管护义务。退耕还林工程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将涉及到整个林权改革中对产权的明晰。

5.2 合理调整补贴年限、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式

5.2.1 重点水源涵养核心区域应提高补贴标准和延长补贴时间

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境内有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雅砻江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现仍有近800万亩左右这样的陡坡耕地需要退耕,因远离公路河流两岸,造林和管护难度大,验收成本高,尚未被纳入退耕还林指标。已退耕区域基本口粮田产量不能满足农户的基本生存需要,农户对退耕补助依赖相当大。应该组织调研和专家评审,确定退耕还林的重点水源涵养最核心、核心和非核心区域,按照生态区位重要性等级来确立核心退耕区域,包括社区基础设施状况、生物多样性现状、对外部影响力、水土流失程度、植被覆盖程度等指标。现有的大江大河源头规划的都是生态林,立地条件差,树木生长周期长,应至少延长15~20年。应该激励更多有能力的造林公司、大户、种树能手参与进来,通过政府采取赎买或租赁等方式给予参与者补偿,激发社会的造林热情。今后政府逐步将其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但是补助标准也宜高于现行的每亩5元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维持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5.2.2 继续延长非重点核心区域生态林和经济林补贴年限

四川省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盆周革命老区和贫困县,川南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水平低下,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依赖性较强;况且生态林和经济林目前还没有到收益期,局部地区因各种原因导致树木长势不佳,获取收益的时间推迟;退耕后续产业的发展还很缓慢。建议将经济林补贴延长至10年,非核心退耕区域的生态林补贴延长至15年,从政策上及时调整,通过后续产业的培育和农户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逐步降低农户对退耕补助的依赖。

5.2.3 现金和粮食灵活选择,粮食折现时注意考虑市场价格

针对边远山区的退耕户,本地粮食本来就靠外调,发放现金到市场购买直接影响到本地粮食价格的波动。同时有些农户购买粮食要到很远的地方,一次性购买量大,需要支付额外的交通成本和劳力。针对这类农户可以直接发放粮食,免除其高额的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现金补贴如果不按照市场价格折算,他们的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失;而内地的退耕户,外出打工者多,发放粮食不喜欢储存,购买粮食方便,随买随吃,宜发放现金。但是现行现金补贴标准低,大大低于原耕地的农作物产出收益,也低于300斤原粮的标准,农户还要承担粮食涨价的市场风险。建议将粮食折现金时,应以当年市场粮食价格为标准来折算,而不是按照现行的固定价格标准来折算,应充分保障农户的利益。

5.3 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与其他农业和农村发展项目的有机结合

退耕还林工程应该继续与其他涉农项目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与农村扶贫、农村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基本农田建设、生态移民等等农村发展项目相结合。如在基本农田建设方面,应该结合国家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向退耕还林区域倾斜和补偿,使退耕区域仅余耕地的产量达到大幅提高,逐步缓解农户对退耕粮食的依赖,以防止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危害,发展自身,走上粮食供应充足的良性循环。规划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时的重点应在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区,应注意向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倾斜。

5.4 有选择地实施生态移民和合理建立兽害补偿机制

除了针对生态地位重要,退耕后不适宜居住,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户实施生态移民外,还有一类是局部地区因为退耕后出现的严重兽害问题,给农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应建立兽害补偿机制,对因兽害引起经济损失的农户予以补偿,补偿标准可以按照损害财物的野生动物的被保护等级来制定。在兽害严重无法继续生产和生存的农户实施生态移民,在有条件的地方,首先考虑社区内部土地的调整,然后再是异地生态移民。

5.5 建立集体和个人管护相结合的退耕还林管护模式

在政府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优势。尤其对外出打工多,留守儿童和老人多的农村社区有借鉴价值。还有联户管理等形式,不仅有利于工程实施,也可以加强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组织协调能力。在退耕还林的诸多环节中,让社区组织充分介入,下放一定权力给社区组织,可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达到更好宣传和实施退耕工程的结果。从个人管护效果来看,间种过其他农作物的林木长势比不间种的林木要好,建议从政策上明确规定不再限制对尚未郁闭成林的退耕林地内搞林下种植,但仅限为低矮的粮食或经济作物,郁闭成林后不得继续种植农作物。

5.6 国家和地方共同筹资替换效益不佳的树种

有些退耕树种的规划没有尊重当地农户的意愿,没有对引进树种的当地适应性进行充分论证,导致树苗存活率不高,延迟了农户获益的时间,给农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应该由农户来承受。更换树种费用应采与多渠道筹集,以国家投入和地方配套,农户出劳动力的形式,不应将规划失误的后果完全由农户来承担。政府承担部分费用可以免除农户的造林后顾之忧,也使得政府今后规划树种时更加慎重周密。

5.7 强化农民理念和就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者的竞争力

帮助农民拓展思维,寻找退耕后最适合发展的增收项目活动,特别要注意宣传退耕补助不是终身制,使农民能够认识到外界的支持都是客观因素,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还必须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努力和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退耕地上将涌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其他多种经营活动中。政府应该继续为退耕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强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外出务工者的竞争力,使劳务输出产业能够逐步成为退耕地区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5.8 继续加大力度培育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

加快退耕后续产业的发展,促进退耕农户的增收,是稳固退耕成果的关键,是逐步降低退耕补助依赖的前提。建议国家制定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小额贷款、低息贷款、贴息贷款等支持退耕农户加大对林地的投入,可以减少他们的短期行为;满足退耕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发展其他多种经营,寻找到更多的增收渠道。降低贷款门槛,支持发展生产。对龙头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消化更多本地林木和其他非林木林产品,吸纳更多本地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2005年度监测报告[R].2005.

[2]孟宏伟等.刍议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J].林勘设计,2005,(12).

[3]郭晓鸣.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跟踪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5,(3).

[4]胡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5]侯立军.西部退耕还林地区粮食供应保障体系的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

[6]魏东升.四川特困地区粮食安全问题调查报告[J].中外粮情研究,2005,(6).

[7]李清娥.四川退耕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分析[J].农村经济,2005,(12).

[8]陈健生.论退耕还林与减缓山区贫困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6,(10).

[9]郭婵.西部退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6,(10).

[10]秦艳红.退耕还林(草)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研究――以西部黄土高原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4).

篇10

一、引 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从发展趋势看,要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新增建设用地的增长必将受到严厉制约,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将成为建设用地供给的主要来源。据统计,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分别为800万公顷和2 500万公顷左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和人均农村建设用地分别为117 m2和300 m2 ,相比于城市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的利用更为粗放低效。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因此,作为存量土地的村镇建设用地是数量巨大的潜在资源,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土地保障。

目前,在我国建设用地市场中,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已逐步走上比较规范的道路,而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仍很不发达。近年来,我国政府重点加强了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的培育和管理,而对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方面,一些较发达地区已对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因此,本文尝试对各地的实践探索进行理论的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低效用地再开发实践经验

(一)天津华明示范镇建设

1. 建设背景

随着国家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天津的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土地级差效应日趋显著。城郊许多农民已从事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弱,加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水平较城市有很大差距,农民对城镇化具有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大量土地存在集约度低、利用效率差的现状,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束缚下急需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

2. 建设对象与目的

天津华明示范镇地处天津市东丽区,位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共有12个村庄4万余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现状,天津市选其作为首批“宅基地换房”试点项目。华明示范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农民的“安居、乐业、有保障”,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受益主体,同时盘活存量土地,为天津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3. 建设方式

建设过程主要采取“宅基地换房”、“三区”联动、“三改一化”三个方法。“宅基地换房”指在国家政策框架内,以不减少耕地为前提,保证承包责任制不变,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有特色、适合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小城镇。农民以宅基地按照规定标准换取小城镇的新住宅,农民原有的宅基地进行统一复耕,占补平衡,将原有804.73公顷宅基地全部复垦为耕地,新建城镇用地561.8公顷,其中还迁住宅占地231.73公顷。

“三区”联动是指农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联动发展。为了综合解决农民变为市民的就业保障等问题,华明镇将换房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土地指标和复垦土地建设了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使1400多家企业落户于此,解决了农民失地后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华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一化”指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农民的农业户口改为非农户口、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城乡一体化。通过“三改一化”使得农民保留一部分原有的待遇,并新增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多项市民待遇,获得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

4. 资金来源

整个宅基地换房工程需要建设资金约40亿元。为解决资金问题,东丽区政府成立滨丽建设公司,使其作为投融资与建设主体,以经营性出让土地和未来收益作质押,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5亿元。华明镇除建设农民住宅外,将规划出的330.07公顷土地用作市场开发,获得50亿土地出让金,该资金一部分用来还清银行贷款,剩余部分用来进行住宅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搬迁补贴、社保支出等,使资金占补平衡。

5. 建设效果

华明示范镇原人均住宅占地面积0.018公顷,建成后人均住宅占地面积0.005公顷,节约了70%的土地,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农民变为真正的城镇居民,生活条件得到质的提升。“三区”联动增加了就业岗位,减少了农民向中心城区的流动,缓解了城市交通与就业压力,减少了城镇化过程中对中心城区商品房的需求,平抑了市区房价。与常规村镇建设相比,华明镇每年节约标准煤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478吨,节约水资源50万吨,环境与资源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二)江苏“万顷良田”工程

1. 建设背景

江苏省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仅有0.062公顷,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耕地与经济增长成为普遍矛盾。据统计,全省每户平均有3到5亩承包地,1亩左右的宅基地,居住分散,资源占用多,土地分散经营现象严重,规模化经营的需求日益扩大。而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90%,大部分农民不再靠农业增收,土地规模经营成为形势所趋,由此“万顷良田”工程应运而生。

2. 建设对象与目的

“万顷良田”工程旨在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将工程项目区内的村庄整体搬迁,将村民集中到城镇中的多层楼房中,使村民成为居民。然后将腾退出的土地恢复成连成片的耕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通过这种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来提升一产、支持二产、繁荣三产。从根本上转变资源失配格局、转变传统农耕作业方式、转变固有农村散居模式、转变既往城乡发展路径,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

3. 建设方式

“万顷良田”工程以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国土规章不违背为前提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创新的省略了“小村变大村”环节,直接将农民转移到中心镇等地居住。采用双置换的方式,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在置换城镇住房时,实行拆一还一的政策,以房换房进行实物补偿。按照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原则,将建城与建田相结合,城郊与远郊相挂钩,使新增耕地数与盘活建设用地量同步增加。工程中对建设用地复垦形成的耕地和农用地等面积用于安置农民的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结余部分统筹用于城乡建设。江苏省政府将拆迁后的农民纳入城市保障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范畴,要求土地流转以自愿协商或股份形式来参加土地收益分配,并要求农民在搬迁后进入新的就业岗位以保障农民的合理收入。

4. 资金来源

对于“万顷良田”工程面临的大量资金需要,江苏省采取了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其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设立专项基金,把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复垦费和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集中,作为资金的固定来源;二是利用其他部门的涉农资金,如交通部门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水利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三是建立农民、村集体和实体经济共同投资的多元融资渠道,通过招标、合作等形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四是成立融资平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五是通过土地指标的出让和土地规模经营等方式实现资金平衡。在资金的管理方面,执行报账制和资金在线监控,要求“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保障资金专项使用。

5. 建设效果

通过4年的“万顷良田”工程,江苏省有效地聚集了耕地资源,以占全国3.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5.8%的粮食、3.7%的棉花和4.4%的油料。以南京市六合、浦口、江宁、溧水为例,4个区县农户近7 000户,工程实施前户均占地0.087公顷,实施后户均占地0.091公顷,腾出460多公顷土地,有效地解决了“地从哪里来”和高效利用土地的问题。在耕地增量提质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创新新路径。

(三)浙江嘉兴 “两分两换”土地整治

1. 整治背景

浙江省嘉兴市经济实力雄厚,所辖区县均处于全国百强县的前30位,大批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就业,农民兼业化程度较高,对改善住房条件有积极的态度。近几年来,嘉兴市持续加强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这为“两分两换”的土地整治工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国土部将嘉兴市定为首批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已有“土地换保障”的成功案例,这使得 “两分两换”整治有了可借鉴的丰富实践经验。

2. 整治目的

为拓展城乡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改变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2008年嘉兴市决定对农民低效利用的宅基地进行复垦,使村镇面貌发生改变,使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质的提高。

3. 整治方式

“两分两换”是指将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拆迁和土地流转分开,农民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取社会保证。宅基地通过复垦,实现区域耕地的占补平衡,承包经营权流转到农业龙头企业,使得农地规模化经营。政府组织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农民可以成为职业农民或在二、三产业中就业。在失去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农民每年通过获得租金或农产品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4. 资金来源

嘉兴市基本采取政府、农民、银行“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县级政府通过信誉协助乡政府贷款,该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民的拆迁补偿以及新建住宅的配套设施建设。另外,还有一部分资金源于建设用地的出让。

5. 整治效果

通过“两分两换”土地整治工程,农民的宅基地复垦为耕地,耕地面积得到保障。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入城镇,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收入明显增多。原来的兼业农民变为真正的工人,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嘉兴市的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

(四)广东 “三旧”改造工程

1. 改造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广东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其中土地资源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而已利用的土地普遍却存在着低效、粗放的状态。在既定的土地资源约束下必然要求进一步提升土地集约化水平,盘活存量土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二次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以后经历多次城市更新的热潮,其日益成熟的经验为广东省通过旧城改造来破解城市用地难题提供了指引。随着2009年8月《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三旧”改造在广东正式推开。

2. 改造对象与目的

“三旧”改造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其中,旧城镇主要是指各区、镇(街道)城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旧民居、旧商铺、旧厂房等;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的棚户、简屋等危旧居民用房;物业价值低于土地价值的旧商铺等。旧厂房主要指镇(街道)、村和工业园区内的旧厂房以及严重影响城市观瞻的临时建筑;容积率低于0.6的旧厂房。旧村庄主要指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城中村;大量用地被城市工业区、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占据的园中村;不再适宜生活居住,村民搬迁后形成的空心村。旧城镇改造追求城市更新和环境改善,旧厂房改造是为“退二进三”,实现产业升级,旧村庄改造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

3. 改造模式

“三旧”改造根据改造主体的不同分为三个模式:权利人主动自行改造、市场主体收购集中改造和政府主导改造。权利人自行改造有三种情况,一是旧城镇改造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三旧”改造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主进行改造,或由各宗地的使用权人共同成立项目公司联合改造;二是属于“三旧”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旧厂房在符合规划前提下改为经营性用途的可申请自主改造;三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的旧村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除属于应依法征收的外,自行组织改造。市场主体收购集中改造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三旧”改造规划的前提下,市场主体与其他土地权利人协商签订土地转让合同,只要落实相关补偿安置措施,可在自行收购改造范围内的多宗地块及地上房屋建筑后,申请对收购的地块取得拆迁许可后进行集中改造。政府主导改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或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土地的,由政府统一管理;二是针对个别涉及主体多、拆迁难度大、改造工作十分复杂的大型项目,采取“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改造方式,由政府先行征收土地使用权后再出让。

4. 资金来源

“三旧”改造针对巨大的资金投入大力推广“政府出政策、所有者出土地、投资者出资金”的市场化改造模式,在具体项目中实行“谁投资谁受益”,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三旧”改造的积极性。以佛山市为例,结合项目的不同特点,佛山市摸索出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在旧城镇改造方面,引入港资运作,创新了政府主导的和谐拆迁、净地出让土地的方式;在旧村庄改造方面,有由村集体经济投入,改造后的产出利益归村组集体的方式,有以土地入股、引入开发商联合改造的方式,有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建成后开发商拥有5年租赁经营权,“以地引资、以租抵建”的BOT方式;在旧厂房改造方面,有政府先行征收再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也有多村联合改造的方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向“三旧”改造工程中,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

5. 改造效果

作为建设用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3年多的“三旧”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广东已完成“三旧”改造项目2 443个,完成改造面积9 333公顷。改造项目平均容积率由0.66提高到1.5,建筑面积由改造前的6 139.5万平方米增加到13 981.4万平方米,增加了1.3倍;节约用地4 067公顷。旧城镇的改造使得原住宅内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原利用效率低的土地得到了集约利用。旧村庄的改造令村民搬进了新房居住,绿地率提高,建筑密度下降,村集体的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旧厂房改造成功的实现了“退二进三”的目的,既拉动经济的即期增长,也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三旧”改造不但盘活了存量建设土地,减少了新增土地消耗,也对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人居环境改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深圳“凤凰社区”入市拍卖

1. 拍卖背景

在经过2004年原特区外的城市化转地及2009年原特区内统征后,深圳市土地利用情况较为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土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配置。2013年1月18日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市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机制拓展产业用地空间办法》,指出“政府鼓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尚未进行开发建设的、符合规划的合法工业用地进入市场”。

2. 拍卖目的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股份合作公司为解决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远发展问题,盘活存量建设土地,改善深圳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申请将尚未开发建设、符合规划的合法工业用地通过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组织公开交易,以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实现方面的政策对接。

3. 拍卖方式

凤凰社区采用挂牌的方式拍卖,挂牌底价为1.16亿元。挂牌期为12月11日起至12月20日15时止,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在挂牌期内(工作日)接受已确认竞买资格的竞买人的电脑报价。竞买申请人限制为深圳注册、已启动上市筹备工作的企业法人,必须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产业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并拥有相应研发专利许可证的相关授权。

4. 收益分配

该地块70%的成交价款将作为政府收益,由竞得人支付至深圳市国土基金账户,30%的成交价款作为社区收益,由竞得人先支付至交易中心账户监管,待本次出让宗地签订出让合同手续完善后划转至凤凰股份公司账户。

5. 拍卖效果

深圳凤凰社区工业用地入市拍卖是深圳市的重要突破,它创造了新的利益分配制度,这种利益分配方式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鼓励了各个社区将尚未进行开发建设的、符合规划的合法工业用地拿出来,使得政府在执行层面面临的阻力减少。

综上,以上五地特点如表1所示。

三、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特点与问题

通过以上五地经验的分析可以看出,部分省市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地区经济实力强;推动的主体是政府;资金的启动靠政府推动,融资渠道较少;利益分配不够合理;原土地使用者的后期保障不到位。

其他地区在进行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时应积极借鉴五地经验,但要注意因地制宜。另外,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差异较大,村镇发展现状各异,再开发的顺利推进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我国村镇建设用地存在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两种所有权,且集体土地所有者主体不明晰,由此产生的产权关系复杂,建设用地再开发存在确权障碍;二是政府、土地所有者及开发商作为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参与主体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落脚点,各利益主体都希望实现自身最优目标,再开发的利益权衡存在困难;三是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大一部分土地不能用于出让获得收益,资金缺乏是制约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首要因素,亟须一个良好的融资模式来支撑;四是在我国村镇建设发展过程中长期忽视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差,大部分土地存在难以准确定量的问题;五是我国在村镇建设用地市场复杂系统的互动与反馈机制的表达方面有缺陷,难以模拟村镇建设用地市场的变化规律,对村镇建设用地市场调控和决策造成极大的困难。

四、结 语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推进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短缺瓶颈,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借鉴五地经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现存问题解决方案,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协同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收稿日期:2014-03-16

网络出版网址: 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5 10:07:5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市场调控关键技术研究》(2013BAJ13B02)。

作者简介:黄凌翔(1979-),男,湖北监利人,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和区域经济;段旭文(1989-),女,河北张家口人,天津城建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富刚,刘燕萍,等.让低效地向高效地变身[J].中国土地,2013(4):51-53.

[2] 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对17个省(市、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9.

[3] 黄兴国.华明示范镇:天津城镇化样本[J].行政管理改革,2013(1):6-14.

[4]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新模式[J].中国土地科学,2010(5):37-40.

[5] 赵小风,黄贤金,等.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以南京市靖安街道“万顷良田建设”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158-162.

[6] 赵得军,曹春艳,等.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施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4):508-511.

[7] 徐宝根,杨雪峰,等.浙江嘉兴市“两分两换”农村土地整治模式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1(1):37-42.

[8] 赖伟行.广东三旧改造节地6.1万亩节地试点成效明显[N].广州日报,2012-05-25.

[9] 李小军,吕嘉欣.广东“三旧”改造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创新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9):63-70.

The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on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Redevelopment

Huang Lingxiang, Duan X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