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教育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教育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教育研究

篇1

1.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语专业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哪种工作,仅仅具有语言的基本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实际应用能力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一直以来,日语教学目标包括了“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能力,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往往以读写为主。我国的日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与以前的英语教学类似,教师注重语法讲解和阅读理解,忽视听力和口语环节。学生平时死记硬背,以通过日语等级考试为目标,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在非等级考试科目口语上。这样,即使拥有一定的等级证书,但是日语“说”的能力是却很弱,等级证书和实际应用能力二者不能同步。

2.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我国还有一些高校日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为主,这种授课方式的初衷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实际上却阻碍了日语教学的发展,学生所学的只是哑巴日语。正因为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手段较单一,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实用性较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实际运用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学生主体性被忽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了,这种被动的接受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3.日语教学内容多,但是课时较少

目前,我国很多外语高校都将日语作为一门专业单列出来,专业课程控制在200课时左右。学生在专科2年半、本科3年半的时间里不但要从零起点打好基础,更要学好某个方向的专业日语,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的公共课程和社会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多和专业学习课时少这种矛盾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的压力,要求他们要高效率地教学。

二、高校日语教育的几点建议

高校日语教育始终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采取正确高效的教学方式,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遵循教学规律,防止应试教育。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笔者对高校日语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

应用型的日语人才,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日语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能够将其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高校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增加选修课程的范围。不同的企业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志向,来选择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其次,提高日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而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也需要应用型日语教师。因此,高校应该提供给日语教师专业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最后,强化校企结合。通过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在一些发达地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日资企业和中日合资企业比较多的这个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为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共同努力。

2.活用各种课堂教学模式

日语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在这种比较单一的教学形式下要达到交际教学法的目的,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和开发有价值的课堂交际活动,通过这些交际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可采用互动式和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来加大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3.增大各课程实训教学比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彻底地实践高校培养人才的功能,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各高校为培养实践型人才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针对高职高专层次的学校,要求各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必须要达到50%以上,并在毕业前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习。

顺应这种形势,高校日语教育应该切实加大校内实训教学比重,对各课程进行研究,并根据市场需求、课程特点、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训实施方案,将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深化到每一个课程的每一个过程当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工作实践提前引入课堂,并不会造成学生的迷惑,相反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确自己要学习的方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又缩短了从学生到职员转变的时间,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外语教学都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轻文化传播的做法,这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在工作中的长远发展。事实上,两者并不冲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于加深理解语言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语言知识组成的,它就是将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具体体现。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日语教育应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日语人才,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文化底蕴培养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完成这个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李佳.东莞日语人才需求状况与日语教学改革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1,(05).

\[2\]陈琳琳.提高高职日语专业学生日语能力方法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9,(08).

\[3\]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05).

篇2

【Key words】Enterprise; Entreprenuership educatio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mode

美国较早开展了创业教育,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1]。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yles Mace早在1947年第一次开设了《Management of New Enterprises》课程,一直以来该门课程都被视为是美国高校的创业学课程的首门课程,这也是大学里第一次提及创业教育。美国百森商学院是在率先在本科正式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1968年开创了创业方向 (Entrepreneurship Concentration)的课程[2]。在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底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及了关于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并指明必须在学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1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经历阶段

通过各种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

一般认为萌芽阶段是从1947年至1970年,主要以青年商业社和创世人霍勒斯・摩西为标志。该商业社自1919年创立以来,对美国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商业实践教育在高中生中的实施,可以说是催生了创业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开展。但由于在1945-1970年间,美国正处于大工业时代。这这段时期,美国的大公司逐步迅速繁荣并发展成为大型寡头企业,而小公司则面临过大的竞争压力而导致直接破产。美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业教育仅仅处于萌芽状态,没有社会支撑发展的环境,要推行创业教育受到了阻碍。

2)起步与发展阶段

该阶段是从1970至2000年,当时世界经济复苏,美国涌现了大量的新型中小企业,因此在这种境况下“创业革命”促进了创业教育的迅速向前发展。1979年美国就有127所本科层次高校新开设了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到了1986年迅速上升到590所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而1999年则达到1060所高校, 2005年初美国有共计超过1600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3]。与此同时创办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关于创业教育的期刊杂志,《小企业管理期刊》创办于1963年;1988年更名为《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美国小企业期刊》创刊于1975年;1985年《企业创业杂志》创刊等。

3)完善阶段

一般认为该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延续到至今,完善阶段可认为是逐步迈向成熟的创业教育时期,并由该国的管理学会以及创业学部率先提出了“创业学博士”项目,并开设 “博士论坛”,以此来促进创业人才能积极从事创业研究、开展创业教育,创立创业课程等多方面的发展。美国著名的考夫曼基金会积极同一些高校加大合作机会,同时新创了“创业教育者终身学习计划”的课程,因此美国高校这段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创业教育教师。

在此阶段美国社会对开展创业教育也尤为关注,比如一些期刊杂志《成功》、《美国新闻》及《创业者》等经常报道有关于高校的创业教育成功及发展动态,并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状况排名。以至于排名现在已成为衡量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新标准,高校的经济收入以及招生就业率都有受到排名的影响。

2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2.1 教学研究体系

在美国的大部分高校都把创业教育划分成一个专业研究方向,学校设有创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创业教育领域都具备完整系统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依据创业课程教学计划,来开展创业教学,授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完成,模块通常由基础理论教学部分以及模拟练习部分、案例分析部分等组成。通过系统化的创业课程教学引导,逐步实现了创业教学目标,落实了创业教育理念。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组织由创业家协会、家庭企业研究所、创业教育中心、智囊团以及创业研究会组成。创业家协会一般由优秀的创业家构成,并由他们来指导创业教学,同时还要定期给创业中心一定的捐助;家庭企业研究所定于每年开设家庭企业研讨会和一系列的创业讲座,推荐杰出家庭企业奖,推动家庭企业的迅速发展,并为家庭企业培养接班人。智囊团是由一些大型公司的首脑人物参与,并每年召开会议,提出一些促进发展的措施,实施咨询反馈;创业研究会主要开展一些创业方面的学术交流,专门为从事创业研究者和教育者创建交流平台,并定期出版会议文摘、交流论文;创业教育中心是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计划、以及外延拓展计划的机构。

2.2 创业教育体系

当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社会创业体系,特别强调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在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有计划地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并建立创业教育研究会、高校创业合作中心、设立本科和研究生创业管理专业等,创业合作中心同社会形成有机整体,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园、创业培训与资质评定机构、创业者联合会的连接,逐步地形成高校、企业、社会三者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教育体系结构,社会的各类创业资源充分发挥出有效的引导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大环境,一直也来美国社会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发展的条件。首先,从小学的教育开始,一直强调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大学的创业教育打下了基础。其次,大多数美国大学均设有创业教育基金,其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再次美国所有大学对创业教育非常重视,积极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最后,美国高校注重与公司企业的合作,各级企业为师生到企业进行调查和项目研究提供机会。

随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快速推进,与之对应的监控机制、评价体系也逐步完善。从1990年起,美国著名期刊杂志,如《商业周刊》、《成功》、《创业者》等每年对全美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估。现在评估涉及到以下几点:高校教师相关创业教育研究的论文和著作的数量、高校设置的创业课程内容、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交流、创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开展的创业教育有关的创新项目、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创业成成就以及校友的创业反馈,该评价方式有效地对美国各高校的创业教育项目进行评估。利用这种方式,促进了美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竞争,直接影响高校的报考率,通过有效的引导机制实现了高校创业教育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 启示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2002年我国指定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首批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成为了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5]。随着教育部对创业教育的重视,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及社会的创业大赛目前正在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加大了社会创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认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分析研究美国创业教育后,得到以下结论:

1)树立创业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误区,不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创业潜能,误导学生定位高薪职业[6]。这就造成了每年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涌入人头攒动的招聘会寻求稳定的职位,不敢冒风险推行自主创业,缺乏创业精神。因此首先各高校要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创业观,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与社会就业培训有着根本区别,更不同于“企业家的速成教育”。创业教育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创立作为标志“创业革命”发展的环境下,对创业人才大量需求的新型教育理念。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者。其次,要增大宣传自主创业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的就业观念,具备既能参与就业又能开展创业的素质。各高校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高校的领导要重视并积极支持创业教育的开展,在教学计划的建立、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充实、人才培养计划的规划及教学措施和方式的实施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创业教育工程实施。

2)增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不能只重视技能培养和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实际的帮助和指导。在美国,高校一直注重推进学生的创业体验,参与创业体验能让学生建立创业的感性认识。通过美国国家独立企业联盟的研究报告证明,美国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家是来自于拥有企业的家庭[7]。这也再一次说明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实践,不但加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还丰富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并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技能。而我国这方面的教育比较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多提供学生创业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创业企业、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创业计划竞赛、积极举办各种创业沙龙、建立模拟企业管理模式等实践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创业经验,又引起了学生的创业兴趣;还可以检验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能进一步丰富创业课程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欧阳跃军.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9).

[2]彭钢.创业教育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3]Hernandez-Gantes, Victor M: And Others. Fostering Entre Preneurship through Business Incubation[Z].

[4]赵淑梅.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Z].

篇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大学生公益创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LSZ03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93-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指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项目资助体系;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普遍建立地方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孵化基地;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本文在理清创业教育及公益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公益创业教育的内涵

1.公益创业。公益创业一词起源自19世纪的英国,当时部分企业家开始注意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教育及文化生活等方式,以增进员工的福祉。公益创业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得到不断发展,公益创业的概念也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公益创业也被称为“社会创新”或“社会创业”或“公益创新”,是传统创业理念的新发展,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公益创业一般指慈善公益领域的创新立业活动;而广义公益创业则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创新立业活动。本文所指的是广义公益创业,其含义可具体阐释为: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追求效率,追求社会效果,并面向社会需要而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

2.公益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l1月提出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开创技术、社交和管理的技能。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

3.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成果显著。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自1990年以来,该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办l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了历时7年的研究报告《MIT:冲击创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的第24位。斯坦福大学则是另一个典型。据统计,1986~1996年硅谷总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创业学也因此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在1977年有50~70所、1980年163所、1984年260所、1997年400所,2004年为1100所,2005年则为l600所。英国是另一个创业教育的典型国家,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高等教育创业”计划(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itiative,EHE),1998年英国政府启动大学生创业项目(The Graduate Enterprise Programme),1999年英国政府拨款建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 Science Enterprise Centres,UKSEC),2004年又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NCGE),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2006年全英190万大学生中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达13万多人,占全部学生数的7%,其中修习创业课程学生数44054人,占全部学生数的34%;参加课外创业活动的学生数87869人,占全部学生数的66%。

4.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最早见之于清华大学研究生于1997年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这一活动推向全国,举行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现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9所高校列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公益创业教育是在创业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包含社会使命感、担当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在内的教育,强调公益精神的培养。在西方国家很多高校及公益基金会都相继开设公益创业或公益创业者相关训练和服务项目。在我们国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高校开设了公益创业者训练项目,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对公益创业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公益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就业。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度肯定并宣扬了创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学生数量剧增,与此同时教育资源并没能同步增长,使两者出现失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突破现有教育资源限制的一个有利的重要途径,这种公益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压力。

2.构建和谐社会。国外的公益创业已蓬勃发展,而我们国家目前的公益创业理论与实践刚刚起步,但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我们中国公益创业事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崭新且富有生命力的时代。2008年3月,同志在两会报告中提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公益创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创办非营利组织,如慈善公益基金会等;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性企业;志愿公益活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使高校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增强就业和服务社会能力,弘扬慈善助人和自助的社会美德,实现多赢。

3.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2007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的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体现教育公益性。社会创新包含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是一种公益性的创业行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体现了它的社会性和创新性。

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公益创业利用它本身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以及投资基金来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如一些私人、公益组织,他们也能够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涵盖教育、环保、扶贫、社区服务等领域,范围十分广阔,因此公益创业解决社会问题的力量是不可估算的。公益创业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适应性能力,是一种分散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公益创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必然的社会目标,因此高校要教育大学生在创业开始时就要树立社会公益、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的理念,即便他们以后不创业,这种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工作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益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与方式。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培养公益创业者的公益之心。公益创业者带着公益之心去创业会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慈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长久可持续发展。公益创业不是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而是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回报社会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成长。在校大学生要多接触社会、掌握社会动向、分析当前形势,参与公益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发现社会问题,积极与有经验的公益创业者交流,了解公益企业如何操作、如何管理等,汲取他们的经验,培养独立性、求异性、进取性、坚韧性等坚强稳定的良好个性品质。高校教育每位大学生在进行公益创业时要满怀公益之心,不过多考虑自身利益,为社会创造效益,这样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2.学校要重视并提供物质支持。校领导是创业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从领导层面来说,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公益创业教育才能做得成功。高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促使公益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成立公益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公益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公益创业指导中心,组织协调并实施各项具体工作;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指导等。这些措施能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场地、提供研究经营场地。很多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高呼大学生要创业,但却没有孵化基地给他们提供便利,他们有些较好的创业想法却因为种种困难无法实现。

3.争取得到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合作。高校应加强与外部的联络,与校外相关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为学生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争取获得社会所提供的实践服务和资本扶持,包括资金和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员培训、公益实习岗位提供、项目规划和引导等。邀请校外企业人士或校友创业家进校给学生作公益创业经验交流,或组织同学们到公益企业参观学习,体验公益精神。高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广泛合作,为学生构建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学生孵化出的公益创业项目可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合作。

篇4

一、高校创业教育价值分析

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新时期优秀人才的一种手段。创业教育能够增强相关学生创业意识及技能,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创业素养,有利于高校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创业教育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具有下面几种特点。其一,高校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新时期高素养人才的教育形式,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可以归属于人才培养教育范畴。其二,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专业人才素养,包含增加专业人才的社会阅历及对创业机会的洞察力,令其形成知行合一思想,并不断锻炼其创业能力。其三,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固定运行逻辑,以培养在校大学生素质为目的,促使相关人才在学习过程中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及国家发展作出一定贡献。总结起来,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素养,高校需要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教育内容和方式,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有机整合,从而促使知识培养向能力培养及素养培养等方向转变,进而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品质。在现有的高等院校教育框架下,结合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展开创业教学。例如,针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创业教育,通过建设专业的实验室与实训基地,联系企业和社会机构拓展人才培养空间,以此增强创业教育效果。

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工商管理专业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意味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进以传统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保障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能够累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为日后尽早地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前期铺垫。实际上,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仍存在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多的现象。一方面,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欠缺支持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载体和机制,大多创业教育都存在重视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所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有效调节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导致教学多为纸上谈兵,实践流于表面,实践教学课时及内容有限,不符合培养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及应用型人才的标准[1]。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时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无论出现上述哪种情况,都会影响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效果。因此,在后期教学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教师要想方设法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否则就会使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学以失败告终。

三、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背景

(一)学科及资源融合

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涉及创造学和创业学等内容,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部分内容重叠。一方面,在教学财务管理、社会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时,普遍以交叉学科设置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但更有利于提升高等院校创业教学效率及成效,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为创业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密切联系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及学生培养目标。因此,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可以提供充足的社会调研与实践机会,更有利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二)创业教育实践存在实践短板

首先,高等院校缺少双师型教师,大多教师并未参加过创业实践活动。同时,负责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师,通常由工商管理专业理论课的教师兼职,这一类教师大多没有创业背景,欠缺社会阅历,在创业实践方面不占优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水准提升。其次,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有待改进。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虽然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但并非仅仅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实践课程就能取得理想的创业教育效果。现阶段,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并未进行系统性考虑,创业教育教材相对短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再次,创业教育实践明显不足。大多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在开展创业教育时依旧停留在学术教育这一层面,理论教学时间足够充裕,但是实践机会较少。另外,工商管理实验通常利用其他软件模拟实践活动,远不如在创业园区或者是实践基地中亲身实践取得的成果更有实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高等院校创业教育面临众多困境

新时期,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教师水准,同时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寻求政府的支持。然而部分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并未将学生、高校、企业及政府有机联系起来,创业教育体系存在众多漏洞。另外,高校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主体,本应不断优化创业教育方案,但部分高校对市场情况关注不足,导致创业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相关策略

(一)开展创业项目,培养创业素养

高等院校创业中心一方面需要为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场地,结合工商管理产业发展情况、行业需求与企业用人标准,聘请专业的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组建创业中心指导委员会,由其科学制订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需求的相关目标。另一方面,应优化创业项目,组建完备的项目实施评审制度,分年级、分课程、分环节进行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每一次实践教学活动。同时,结合创业项目全面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推动产学研模式的有效落实,强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知,明确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管理能力[3]。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的工作量较大,既要反复确定创业项目,科学制订创业实践方案,还要监督学生创业过程,并针对学生创业结果予以正确评价。因此,创业中心的教师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及渠道为学生搜集切实可行的实践项目。比如,“学校后勤服务”“学生茶饮”“学生朗读亭”等。鼓励学生自主经营小实体项目,积极参与进货、销售、服务与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中,从而增加学生经营管理的趣味性,使其感受创业过程的乐趣,并通过小项目累积创业经验,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此外,创业中心应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为学生创业实践牵线搭桥,主动寻求外部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与场地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在“工学交替”过程中逐渐掌握创业技能[4]。

(二)加强校企交流,增强结合程度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直接受益人不仅包括学生个体,还包括企业。因此,高校可以创建专业的交流沟通机制,以保证企业能够了解创业教育的优势,进而全面调动企业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创业教育。通过强化校企结合,高校可以参照企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拟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以“量体裁衣”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在这一过程应突破传统理论化教学模式的制约,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学生通过应用相关知识及技能,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与动手操作,在感悟之余积累更多创业经验。例如,工商管理专业创业中心可与相关的企业组建合作联盟关系,创建校外实训产业园区,以创业中心创业教育项目为大纲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将学生送至企业进行实训,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营销知识、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同时,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系统性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对市场和社会的全新认知,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和潜力[5]。

(三)优化评价体系,提高参与热情

高等院校开展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重视启发性教学和现场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高等院校应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创业教育灵活性和开放性,全面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更多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应用,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将其掌握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变为实践经验。同时,使其通过实践学会自强自立,了解社会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商业决策技巧及商业规划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保障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落实。一方面,高等院校要重视监督及考核,通过指标化管理方式提高学生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应用多元评价方法,不仅要关注结果性评价,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学生对创业项目的执行情况、态度、创业体验、创业反思等,关注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参与的全过程[6]。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在优化创业教育方案过程中增加创业效益获取学分的相关规定鼓励学生创业实践。

(四)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创业氛围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应认识到创业教育对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营造优良创业氛围,促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升自身创业热情及能动性,以提高创业教育成功率[7]。此外,相关部门要重视优化创业服务机制,营造浓厚的社会创业氛围,为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中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

(五)整合课内课外资源,优化实践体系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创业教育的必要环节,能够促使本专业学生全面了解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和更多的创业能力。因此,在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时,高校应构建完备的实践教学机制,以满足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在课内实践方面,高校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改革,购置专业的培训软件和设备组建虚拟网络平台,支持创业教育实践操作类课程的顺利开展,如通过开设“企业管理决策”模拟课程、“创业之星”电子沙盘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在课外实践方面,可以创建专业的实训基地,将教学过程和学生创业实践加以融合,通过课外教学为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另外,高等院校还可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等策略执行工学结合教学计划,与企业进行合作,以此保障教师、企业、学校、学生多方主体共享资源及利益[8]。

五、结语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易于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练就创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水平。然而,工商管理专业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创业教育教师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创业氛围,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以此为学生成功创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枫,雍飞.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创新实践: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21(12):105.

[2]张敏.“互联网+”视域下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实践: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119.

[3]卫星.实践育人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人才培养研究:以中北大学“新动力梦工厂”创新实践平台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2):87-89.

[4]朱思因.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框架构建与实践:来自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案例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2):242-243.

[5]贝翠琳.互联网时代高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于互联网+视角》[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11):1286.

[6]董雪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探讨[J].时代经贸,2021,18(10):125-128.

篇5

一、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纤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纤维艺术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之处

纤维艺术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即为利用各种材料,以编织、环结、缠绕以及缝缀等工艺手段,塑造的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形式,这里的材料指的是自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种。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更加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专多能才是适合时展需要的人才,针对这种情况,发展纤维艺术教育能够明显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材料简单易取,是纤维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艺术教育形式的一个优势点,对比摄像、绘画、音乐、书法等实践活动,纤维艺术对材料的要求更低,染料、布料、针线等简单廉价的材料就可以满足纤维艺术实践所需,且印染、纺织、拼布等工艺过后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多次利用,浪费更少,带来经济上的最大节省,“零投入”使高校普及纤维艺术教育成为可能。此外,纤维艺术的创作技法呈现多元、立体的特征,基本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参与者的基础要求也近乎于无,这就是为什么纤维艺术教育采取统一授课,极少出现学生跟不上节奏的原因。制作手法的便利、多样化,场地的随意化,使纤维艺术教学得以安排在普通教室,而不用大幅度设置专用教室,避免了形式主义与铺张浪费。具体的教学实践反映,在教师引导和初期所需时间较少的双重作用下,一般几节课时进度内,学生就可以完成一样作品,极大地增强了其对于纤维艺术的兴趣和自信程度。最后,纤维艺术的实用性才是纤维艺术得以生存的关键所在,家长普遍担心公共艺术类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大部分学生也存在艺术无用的偏见,致使纤维艺术课程开设初期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很少有人愿意投身进去,某种程度上同样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然而,纤维艺术终归是实用的,一方面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可以获得属于自己汗水努力的工艺品,另一方面,就技能层次而言,纤维艺术教育中广泛包含刺绣、纺织、印染等生活工艺,学会了这些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将要遇到的困难,显著刺激了学生理解学习纤维艺术的积极性。

(二)纤维艺术教育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德、智、美”全方位发展

目前,素质教育已经受到了社会整体的认可,范围遍及教育的各个阶段,如何有效推动全面素质教育成为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里,笔者认为,以纤维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增加艺术实践,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说起美育,理应是审美实践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然而由于艺术教育的局限性,不少高校将其分割开来,或者重视艺术理论认知、轻艺术实践,或者重实践,忽视理论教学,无论哪种,对于艺术教育都是利大于弊的。因此,纤维艺术教育以其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优势,加深了学生对艺术的认同感,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艺术延伸至实践,方能实现美育。前文已经提到,纤维艺术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专业,创作过程中用到设计的要素很多,甚至需要物理、化学知识的配合,理论与技术的协调引发了美育逐渐转向智育,学生通过实践课,可能改变过往被动的学习方式,由消极模仿,进化为基于理解、举一反三的改进创造。与此同时,纤维艺术实践的进行,会使学生意识到浪费材料的不可取,尽管纤维艺术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到最好,勤俭节约、环保绿色正式纤维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纤维艺术属于手工工艺的一种,在我国与民间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纤维艺术必然加深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意识到民族的荣耀与历史的辉煌,从而激发对国家的热爱和报效之心。

二、纤维艺术教育目前所处的尴尬境遇

纤维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认知历史、继承传统的理想路径,但是我国的纤维艺术教育毕竟起步较晚,缺乏规范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明显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度,具体表现为:

(一)以壁挂为主的课程设置单一、乏味

现阶段的纤维艺术教育主要还是存在于艺术类院校,综合类大学的普及程度较低,这就形成了局限性,同时关于纤维艺术的课时安排略少,通常不超过60学时,而若想基本掌握纤维艺术的应用,每学期至少需要120学时来掌握纤维艺术的材料和审美表现。以壁挂为主的课程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纤维艺术即壁挂”的错误理解,其实不然,纤维艺术内容多样,综合材料也是教学范围。现代纤维艺术涵盖极广,材料选用上除了传统棉麻布之外,还有化纤、金属和合成品的加入;技法发挥上除了编织之外,还有排列、肢解、重构等的补充;空间表现上除了以壁挂、壁毯为代表的平面形式之外,纤维雕塑、装饰也是研究的重点。因此,单纯的只教授学生关于壁挂的理论实践,限制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引发对纤维艺术的片面认知,总体上不利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无限想象,与现代纤维艺术教育的目的性也相差甚远。

(二)教学方式缺乏人性化

当下的纤维艺术课程大多是以教师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开头,在此基础上,通过示范制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实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毫无疑问是缺乏人性化的。大学生是活力的、个性的,强加限制只会减弱其兴趣,进而对之反感,教学方式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在不影响进度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差异化教学,增进学生与教师与纤维艺术的距离。而目前高校所做的恰恰相反,首先,教材更新缓慢,所能用的少且旧,学生鲜有机会随同教师一起外出采光、交流,这无疑是一种保守、落后的设计理念;此外,材料选用上缺乏创新,创作使用的是固定不变的几种,学生消极对待作业,懒于探究新材料的融入,种种都是教学方式不合理的弊端表现。

三、高校纤维艺术教育未来需要关注的几点

(一)加深对纤维艺术教育现实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加深对于纤维艺术教育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纤维艺术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说到底,纤维艺术是一门实践为主的学科,大量的练习意味着经验的积累、动手能力的增强与艺术的深层次认识,从劳动中,学生可以获取快乐、成就,从某些配合创作中也可以得到友情,纤维艺术同样是一门艺术,从实践中,区别于绘画、摄影,独属于手工艺的油然而生,并随着进度逐渐加强,纤维艺术教育给予了大学生认识全新世界的机会,创新思维同时得到培养。只有建立在理解纤维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高校才能针对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障教育的落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增加传统手工编织在课程中的成分

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是现代纤维艺术的鼻祖,历史悠久,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延伸。最早的手工编织可以追述到结绳计数,我国出土的各种陶瓷上的纹样、编织图案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出现了编织技艺,及至盛唐,丝绸之路的贯通,标志着编织技艺达到了顶峰。而纤维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壁挂起源于欧洲,证明了编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因此增加传统手工编织在纤维艺术课程中的占有率,是出于增强基础考虑,只有掌握了编织,才有能力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三)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建立实训基地或工作室

很多开设纤维艺术专业的高校,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所以实践场所存在很大的缺漏,这里,可以借助于当地优秀资源,既包括著名纤维产业厂家的合作,也有本地匠人的支持。如,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关系主动联系厂家,带领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参观,并争取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进入操作。或者争取资金建立独立的实训基地和工作室,在本地匠人的支持下,教师加以引导,绝对有利于学生荣誉感和兴趣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平日里,工作室可以对外开放,这样资金周转和纤维艺术的推广都得到了改善。

(四)鼓励学生进行跳跃式地多元化创作

学生最珍贵的就是年轻的创新思维,纤维艺术在材料选择和技法应用上最为丰富,是需要兴趣和投入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按图索骥,学生利用充分的机会,通过天马行空、跳跃式的思维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艺术。对于纤维艺术教育而言,异想天开无需打压,但是一定要基于对纤维材料属性的理解,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创作过程中材料不仅是材料,更是体现你对于环境空间的看法。

篇6

在音乐作品中,审美在对作品感受的基础上,是对艺术创作手法的感悟。在音乐作品中,创造是美感的源泉,艺术创作者为了满足感性情感的需求,去丰富听觉的体验而作出的努力,就是音乐作品中美诞生的过程。在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钢琴家做到了这一点。例如,德彪西,注重音响的层次感,拉威尔将钢琴作为乐队配器去发掘钢琴的色彩,两者不同的是,德彪西钟爱柔和的中音区和弦,而拉威尔喜欢明亮的钢琴音色,在德彪西的音乐中,他所希望表达的是一种朦胧美感,具有暗示性,人们称之为外冷内暖的静观艺术,而拉威尔更喜欢率真而理性的表达方式。德彪西更注重意象,而拉威尔是直接去描述事物。审美在一定程度上赋予音乐作品生命,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乐作品的创作。音乐创作的本质是对于音乐结构的想象式活动,因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感性需求而去创作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形式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这样艺术家为了结构的完整、统一,就制约了创作。此外,不是所有的思想、概念、物体都能够以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能用音乐描写出来的物体必须同音乐有着联觉对应关系,在用音乐表现的过程中,最好要同被描写物体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从而保证作品美且有意义。

三、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艺术教育中,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发现艺术的价值,因为艺术创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产生,艺术审美也是人们感性需要的体现。在音乐艺术中,能够挑动人们听觉的感性体验就能够为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审美是以感性体验为基础的精神体验,同味觉一样,人们有独特的自我味觉的偏好,听觉也需要这样的感性体验,所以只有符合人们自然感性的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满足,而审美在音乐艺术中就是为了满足人们这样的听觉愉悦感。在音乐审美中,平衡心理是最主要的一个体验,人们通过音乐来消除情绪负担,通过音乐来平衡心理,这个平衡的过程就是人们获取审美的过程。审美是对美的评判,如果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对美的鉴赏就会出现偏差。在对音乐的审美过程中,有人认为能够体现演奏者技巧的乐曲是优秀的,但是一味追求技巧的展示却往往忽略了艺术的审美性。从国内外大大小小的钢琴赛事中可以看出,一味炫技的演奏者不一定能够打动人心,到了今天,人们更希望从演奏者的演绎中体会到音乐的内涵,而音乐技巧只是展示音乐的一种手法,所以人们在对音乐审美时应该明确只有用心的演奏和技术恰到好处的展现能够呈现出完整的演奏。在钢琴教育中不能够忽视艺术的审美,因为审美能够揭示人与音乐的本质关系,能够发掘艺术的价值,单独看技术或者单独看表现都有些偏颇,在审美的角度下,钢琴就不只是单独的技术课,而是艺术课。在我国高校学习钢琴的学生中,不少学生有着扎实的基础,技术娴熟,但是对于音乐的表现和处理较为浅显,不够细腻,不少学生只求完成弹奏,将富有诗意化的莫扎特音阶弹奏的干巴巴的情况不是没有,将肖邦潇洒的华彩句当作一般练习曲也时有发生。将技术与表达相分离,不仅会影响到音乐审美的效果,也达不到学习钢琴对人生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所以,审美教育在钢琴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审美教育是把钢琴课程变为实现美的过程。

四、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

如何在钢琴课程中实现审美教育?首先,要明确艺术审美是如何实现的。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因为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其中蕴含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通过思考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将其展现出来,艺术能够展现人与自然间最为直接、单纯的思想与情感,同时能够激起人们的感性认识,所以,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是人们对生活、世界的再认识过程。其次,艺术审美也是人们的心理平衡过程,人们通过艺术表达满足了对心中积累的能量的释放,例如,面对不能征服的领域,人们利用想象力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完成,这也是一种意志愿的体现,人们内心的渴望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满足。人们将社会文化理想寄托于艺术作品中,这也是实现艺术审美的一步。在钢琴演奏中,优秀的钢琴家能够达到人琴合一的地步,这就是钢琴家作为艺术创作者和审美者将自己的情趣投射到艺术作品中,同时又向外界传达着这样的审美形式,这既体现了演奏者的审美趋向,也在作品中实现了演奏者对艺术的审美。单纯的乐谱和没有感情的演奏是不能够产生审美效果的,美必定是主观思想在客体中的体现,只有将人与物合二为一才能够实现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具有差异性,要实现审美教育必须明白,不同的个体对于客体有着不一样的主观感受,不同的个体之间也有差异,这样的差异就造就了审美体验的不同,就好像一个作品由不同的演奏家演奏感受也会完全不一样,他们将自身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到作品中,同时受众群体接触作品的时候由于经历不同也会对同一个作品有着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这个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是人们对自身本质力量肯定的过程。

五、审美视角下的钢琴教育

钢琴是艺术的一种媒介,钢琴有着宽广的音域,是一种模拟性很强的乐器,其创作出来的音响美是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在素质教育中,人们对钢琴教育最为基础的追求就是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在钢琴教育中强调审美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感受美,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内心听觉是钢琴教育体现审美的一种手段。音乐作品中微妙的情感表达源自于演奏者的内心听觉。在上个世纪中不少钢琴家在他们的论著中就强调了将乐谱化作音乐在心中演奏,用手指去弹奏心中的乐曲,能够在技术表现上越显自然,内心听觉是演奏者的必修课,是一个认真读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想象才能够在演奏中表达出作品中的美感。提升内心听觉是对高校钢琴教学的一个要求。不少学生误认为将曲子一个音符不落的演奏完毕就算完成了,平时在技巧练习上花费大量的功夫,但是鲜少对内心听觉进行练习,没有静心从内心里倾听所要演奏的乐曲,更谈不上用心去思考体验作品中的情感。要想提高内心听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钢琴家的演奏录音,可以不限时代、题材、风格,先开阔眼界,为听觉提供足够的养分,在优秀作品中音响、层次、音色方面都能够给学生启迪。培养内心听觉也要选取最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作品,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和体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对高校中学习钢琴的学生,听辨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应该提高对听辨能力的训练。肖邦曾经强调过技术应该服务于表现,而钢琴演奏应该是表现和技术双管齐下。他们对技术与音乐之间关系的处理取决于他们的听辨能力,如果一个听辨能力不好学生在弹奏《月光奏鸣曲》的时候要么弹得平淡、死板、苍白,要是感受出现偏差的甚至会弹出活泼欢快的感觉。听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过感受到自己的处理情感、表达情感是否同作品相符,例如,李斯特曾经在教导学生弹奏《降A大调波兰舞曲》时,学生误以为将连续八度弹得熟练就是合格的演奏,李斯特当时就指出,这些八度是展现了波兰骑兵奔弛的场面,是他们杀敌前汇聚力量的情形,而不是光弹的快就可以的。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能够明白,能够将脑海里波兰骑兵奔弛的场景想象出来,在演奏的时候注意自己有没有表达出这样的情绪。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调动听辨去察觉学生的情感,结合学生自身的情感,引领他们在钢琴的学习中去探索音乐作品中的人文价值,去开拓艺术眼界,坚持以人本思想为主,对学生注入人文关怀,使得教学过程富有激情于活力,将艺术打动人心的那一部分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融入了人文情怀,是艺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的展现。除了学生与老师以外,外部环境也会对钢琴艺术的呈现产生一定的影响。艺术家从来都不是孤立于世间的,钢琴艺术也与演奏者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环境会对人产生一种心理图式,人们在成长的时候就会依照这个图示去对外界的事物作出反映,同时也会因为事物对他的刺激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感觉图式去适应环境,所以,艺术家的感觉图式对他的艺术表达方式有着影响。在钢琴教育中,教育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对自我需求的满足,对美的探索,每个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都会将自己的感觉图式带入到钢琴演奏之中,使得钢琴教育体现了人文性,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感觉图式,循循善诱顺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的追求,这将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结语

美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在钢琴教学中,美为学生提供了动力去音乐的世界中探索音律的美感,能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于艺术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在钢琴的教学中,音乐技法要同艺术表现相结合,要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出艺术的美,从而产生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钢琴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从审美的视域下,钢琴教育要强调人文性,在教学中要将艺术回归到人文本质,钢琴教学不可脱离审美而存在,让钢琴教育发挥出其独特的魅力,实现通过艺术教育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

作者:毛羽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云.“人性因素”视角下中国钢琴教育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J].前沿[J].2010,02:171-73.

[2]王盛.对钢琴教育中跨文化传播的反思[J].音乐创作,2014,01:182-83.

[3]张震.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下的高师钢琴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涂金伟.论当代中国琴行中的钢琴教育[D].河南大学,2009.

[5]秦亚洁.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J].戏剧之家,2016,22:218.

[6]周燕清.论艺术的审美特征在钢琴教育中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7.

[7]杨林岚,黄亚萍.浅析我国钢琴教育教学模式创新[J].大众文艺,2010,19:226-227.

篇7

(一)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受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苏联模式,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当时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时展到今天,全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落后于时代,落后于潮流,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比如,高校教育重文化知识学习轻体育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体育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缺少实际的体育训练,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单一。

(二)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

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另一严峻问题。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颖性,教学理念和方法手段比较落后。这种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上不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革新改革;二是教学方法上仍旧沿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忽略了受众群体的个人特点;三是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少在理论指导下的体育训练;四是教学内容上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人才缺乏适应性

国家办教育事业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如何反映着一个高校的教育水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在当前具体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培养。此外,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未能很好地与行业需求、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很好地衔接起来,也未能做到与其他高校、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最终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三、积极探索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和运动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性体育强国的建设。为此,在准确定位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价值

价值观引领行为,决定行为。培育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价值。认为,人类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历史发展极其重要。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当明确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核心价值,要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习实践与学生的品德养成、人格养成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要做好体育教育专业核心价值的宣传传播,让全社会都了解、知晓、认同这一核心价值,进而起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二)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的组织管理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的组织管理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路径。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组织管理。一是在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改进体育专业教学的管理模式,大力增加研究中心、研究小组、研究机构等中层组织的数量,实现组织管理的扁平化,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二是加强与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其他高校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指导下开展教学管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发挥高校各种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大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等因素,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当前培育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此,就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调整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努力构建新型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同时,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本校的特点和本地区的特色,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充实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此外,要平衡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业余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在全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实现三者的互相补充。

篇8

受传统教育理念及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往往习惯将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针对教师的话常常作为他们接受知识的标准,自己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话语权,学生没有自主意识,当然就连最基本的自主性也必然成为一纸空谈。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在有关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育思想的学术研究各都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探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构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后盾和基础。然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仍未蔚成风气,体育教育理念尚未成熟,在发展和完善体育教育理念研究项目中其内容和分支较为分散和肤浅,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统一性,在发展道路中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协调、整合各种文献资料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之中,高校体育教育思想体系才能得以更加完善。目前,随着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教育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呈现现代化、多元化以及国际化,高等体育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是当代高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点,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前提,然而体育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缝隙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在教育质量环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教育理念必须融入到教学实践环节当中,才能有待提高体育教育理念与体育教育思想的相互一致性、统一性。

三、构建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新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是时代教育发展的在教育理念上,现代管理大学体育体院应努力贯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指导方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体育教育的专业性、知识性、艺术性三位一体的完美融合,在技术战术方面体育教师应通过培养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形成内化与积淀,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洞察能力、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最终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朝着高校体育教育精英理念发展的,现代化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始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以及“健康第一”教育新理念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积极响应,创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理性思考是学生及时掌握运动技巧和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策略。

篇9

高校;体育教育;生命安全教育

近年来,生命安全教育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马家爵杀人事件、复旦研究生投毒案、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等重大事件发生后,高校及相关部门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我国理论实践研究的重要范畴。“十二五”发展期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改革发展目标,这将意味着生命安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各高校响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在体育教育领域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成果,但是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对此,本文就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缺失的现象进行透析,并探讨其构建策略,以便引导高校学子身心的科学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育领域中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目标一致性

高校体育教育以提高学生身体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为基本目标,学生通过体育技能的学习和实践,能够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体能基础。而生命安全教育则是通过外在教育引导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在自然灾害、危险事故面前能够从容不迫,积极应对。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这位两者的融合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教育理念基础,并对其教育目标进行精准定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生存技能和身体素养。

(二)内容共生性

高校体育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共生性特征,这便为高校体育教育领域中加强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科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高校体育教育以户外教育为主,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同时,高校体育教育的场地、器材及教师均可以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资源,从而保证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及内容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在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模拟地震、火灾等场景,对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进行强化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保护技能。

(三)知识相通性

高校体育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在知识体系上具有相通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两种教育知识能够相辅相成,共同为高校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所服务。生命安全教育重在引导学生提高生命意识、安全责任感,其中需要医疗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等内容作为教育理论支撑,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含量相对丰富,能够对学生进行规范、系统和科学的指导。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中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能够在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

二、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缺失的现象透析

(一)生命安全的教育目标模糊

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模糊这一层面。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部分教育工作者尚未深入认识到生命安全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格培养、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仅仅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以机械、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传授,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体育教育方向定位精准性不足,更无法将体育教育的人本化特征和价值引导内涵践行于实际的教育工作之中,体育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三维目标有所割裂[1]。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有所偏颇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领域中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有所偏颇,强调体育学科和生命安全教育的学科性特征,极易导致相关教育内容无法与民族文化、教育环境、社会发展相契合,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不强。现阶段,绝大多数高校生命安全教育以校纪校风、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火灾自救等教育内容为主,对学生的情感引导、责任强化、安全理念树立等方面有所忽视,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生命安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生命安全教育主体不明确

在模糊的生命安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中存在教育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在高校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部分体育教育工作者没有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进行明确重视,并且对“主体”和“主导”两种教学理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没有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在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学习存在的问题时尚未进行有效引导,无法从根本上实现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生命安全素养的双向发展,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盲目性弊端。

(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失衡

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缺失,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方式和大学生学习方式失衡,教师与学生发展之间难以处于均衡状态,影响生命安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不利于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生命安全能力的提升[2]。从理论上而言,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渐朝着理论化和健全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探究生命安全教育的总体课堂教学情况而言,学生的学习方式尚未融入到教师教学方式构建体系之中,教师和教学方式仍占据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地位,学生围绕老师的教学方式开展学习。

三、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树立明晰的生命安全教育目标

要树立明晰的生命安全教育目标,为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重要的理念基础,并为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思想指导,提高生命安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要借助体育教育目标,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学生在加强体育技术学习的同时,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以此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此,生命安全教育目标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学生身体能力、精神素养和生命素质三方的系统提升。

(二)建立健全生命安全课程教学内容

要建立健全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生命安全知识脉络,从而形成科学的生命安全认知结构。高校要不断与时俱进,迎合时展潮流,针对当前社会生命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如自然灾害、社会交往、诈骗传销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意识培养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同时,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必修课,如自卫防身、野外生存等,以此来满足学生日后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明确生命安全课程教学主体

在明晰的生命安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明确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主体,以便更好的处理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下,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加深“主体”和“主导”两种教学理念的认识,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学生存在的认知问题提供更好的答疑思路,以便拓展学生的生命安全思维[3]。同时,学生的发展与认知强化,能够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克服生命安全教育盲目性弊端。

(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并重

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坚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并重的原则,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均衡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生命安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安全意识和生命安全能力。在生命安全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以对话式的平等沟通方式为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以便实现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认知结构自主构建的综合发展。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与学生均可以获得自身的互动式双向发展,学生强化自身技能的同时,教师可以提高教学素养,更好的从事体育教学活动。

四、总结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化发展,对此,要从教学目标、课程改革、明确主体、模式创新和评价体系构建五方面入手,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舒宗礼.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现象透视及其回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4):502-507.

篇10

(一)创业高不可攀,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有人认为,创业需要有科技上的创新,必须与知识、高科技挂钩才叫创业,而自己专业资质不强,不敢创业,频繁听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讲座不但没有激起他们创业的勇气,反而使他们更“卑微”地仰视创业者的“崇高”,巨大的“落差”感使他们彻底地沦为“临渊羡鱼”者。在他们看来,创业高不可攀。创业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像百度创立者李彦宏、渡口网络的“网游牛人”金津、星漫科技的彭海涛等IT创业精英毕竟凤毛麟角。这是对创业的一种典型误解。创业是一种创新思维方式,是一种实践意识,它不仅仅局限于IT网络、智力服务等高科技领域,只要是自身感兴趣有优势又有市场需求的行业就完全可以纳入创业视野。比如,连锁加盟领域的校园快餐店、超市、美发沙龙、数码速印店以及自主开店,面向学生市场的书店、书画装裱店、咖啡店等都是创业商机,这些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低、人手配备要求不高,均是大学生实习创业的良好选择。最主要的是这些创业项目比较“生活化”、“平民化”,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学校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开发实践,这有利于他们正确地感知创业教育,让大学生相信“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

(二)创业等同下海经商有的同学认为,创业就是下海经商,只要动手实践就可以。这种错误认知忽略了对创业理论、创业技能的学习,把创业的成败完全归因于创业实践中的摸索,这将人为增加创业的失败率。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一个人的理论功底、理论水平的高低,可以决定他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认知水平,也能决定他的判断和预见的准确程度。所以,通过高校创业课程的学习、创业指导书报的阅读以及对创业媒体资讯的关注,掌握一些必备的创业知识理论和相关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创业前必须做的功课。在创业教育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与那些没上过大学在商海中挣扎前进的创业者相比,成功率应该更高。据李家华教授的报告显示,在社会各层次的创业教育中,高校创业教育效果最为明显。有96.83%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95.65%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提升自身的创业技能。而那些认为创业就是在实践中学会抗挫折,把创业教育完全等同于抗挫折教育的看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对创业中挫折和困难的良好心理准备只是创业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而非创业教育的全部。在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只有保持愉悦、乐观的情绪,正确地认识自我,保持适中的自我期待水平,确立可行性更强的阶段性创业目标,善于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才能逐渐提高抗挫折能力。

(三)学社科类的学生无法创业目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多出自IT高科技领域,这在给大学生创业领域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好多学文科的同学认为,创业那是理工科学生的事情,我学的是社会科学,无法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如何理论联系实践创造经济效用。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创业项目的选择领域是相当广阔的,高端到IT、智力服务等高科技知识领域,低端到家政服务、服装鞋包、餐饮美食、礼品饰品等等亲民行业都能找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实例。如成功创立“小管家”新理念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的张松江,他专科毕业后,因学历低找不到对口工作,迫于无奈开始创业。他是在一次次的失败教训中凭着自己的经营智慧最终在家政领域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创业不是一辆即成待驾的车,而是一匹未经驯化的野马,它不问你的专业出身,只要你有驾驭的勇气、有创业的意识,再以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技能保驾护航,成功创业指日可待。

(四)创业等于单干,创新不是创业有的同学认为,创业就意味着千辛万苦、孤军奋战。其实不然,团队创业与单干相比,无论是财力还是智力都要更具优势。当然团队创业,参与的人多了,就存在着管理上的风险,因此,在创业组团时必须选择好合作者,最好彼此之间各有所长,能优势互补;要明确合作原则,监督制约,分工明细,财务清晰。这样的团队创业才能群策群力、资源共享,推动创业走向成功。还有同学认为,创业就是自起炉灶,不受他雇,这也是一种误解。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有先就业跟着别人学技术、学经验然后再自己做老板的曲线创业的经历。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资金不足,这个时候或者考虑曲线创业,或者选择踏实就业,受雇他人,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靠的就是创新精神。需明确的是创新也是一种创业,只要有创新精神,就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出奇制胜,创收经济效益。所以,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不仅提高了受教育者进行创业的概率,也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

三、地级高校应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大学生成才

目前,很多地级高校处于生存夹缝。与名牌院校相比,学术性远远不及;与职业类院校相比,技能性不够。所以,地级高校必须响应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政策的阐述精神,地级高校教育的发展目标,要适应并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同时,地级高校教育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从学历教育向能力本位转移,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名牌院校相比,“学术”赶超之路太过艰难,地级高校应另辟蹊径,重点走重“学”轻“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之路,在人才培养上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培养目标,在能力培养中要着重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在教学上,要更重视实习这个教学环节,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贯穿到4年大学生活中去。地级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以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重点教育目标,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大学生的成才。在商丘师范学院,为了鼓励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很多院系专门开设创业课程,专门讲授创业财务、项目择取、市场调查、会计、政策法规、风险投资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至少一份创业企划书;部分院系还开展了创业竞赛,以商丘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依托,院系出资扶持,取得良好效果;还有一些院系面向社会积极联系一些小规模创业实践项目来给学生实习试手,如美术学院团委承接的商丘锦绣路小学美化校园的一个手绘创业实践项目,整个项目实践历时1周,参项同学十几人,创收上万元,取得良好成效。此类创业实践活动,不仅使美术学院的大学生手绘技能更为扎实和丰富、知识结构更为合理,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环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极好的促进了大学生的成才。

篇11

一、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现状

(一)语文教材重政治轻人文

受我国固有国情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高校语文教学大多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教学,主要体现为高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往往偏向于选择那些与基础知识或职业考试相关的类型,很少考虑以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为主要目的的课本。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习惯于以思想教育为权衡点,希望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同时还会渗透一些主流的政治思想。这种做法过于夸大了语文教学的政治功能,掩盖了其人文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使语文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深层次价值。

(二)教学内容重知识轻审美

知识传授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语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个人情感、经历认知以及生活感悟的一种过程,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大纲要求和作品内涵来制定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感受。然而就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教师大多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记忆和反复练习上,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实际内涵,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师这种忽视审美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授的错位现象不仅不利于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还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与为人处世态度。

(三)教学手段情感特征不明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化,情感特征不明显,不仅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模式,还使学生对非功利性知识的关注程度下降,使其从一个原本拥有真情实感的人逐渐变成只会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汉字和语言的学习,还应包括对人类文明进化史中诸多文化现象的认知,仅依靠当前这种照本宣科传授知识技巧的教学手段显然是难以从灵魂深处来改善当代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困乏状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一昧地追求考试分数,却忽视了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作者文学创作价值的流失,是对知识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感受课内外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之美

在高校语文教材中不乏大量的古典诗词、散文、诗歌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祖品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引导学生发现并主动关注课本内容中的文学之美,深入了解作者的`人格魅力,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等等。例如,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作品,如柳永的《凤栖梧》、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等,高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向学生们介绍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使其深刻地体会到作者通过文字所寄予的深厚情感以及古典诗词中的语言之美,同时还能感受到古代诗词歌赋中所蕴含的韵律之美。无论是现代主义作品,还是古典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课内外教材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就经常可以看到对地方美好人情的描写,很容易从情感桑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而在《聊斋志异》、《周亚夫传》、《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类古典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弃恶扬善、崇尚亲情、友情、爱情,追求真、善、美的人格之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态正受到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更应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赏析作品之美

在引导学生朗读文学作品,初步感受作品文学之美的基础上,高校语文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加强对相关作品内容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把握并学习作者写作时对语言文字的驾驭技巧、情感处理方式以及天然去雕饰的创作笔法。高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组精心挑选和反复研究、编排最终确定的,所以这些作品必然具有独特的过人之处和教学价值,不仅是学生,教师也同样需要对教材中的作品内容进行仔细研读,在理解透彻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方可开展教学活动。高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语言之美、思想内涵之美、结构之美以及韵律之美等等。例如在《春》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来描述春天的美景,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分别感受各个场景之美,指导他们讲文中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生命之美育自然之美相结合,运用对比统一的思想来赏析这篇文章,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与美丽,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努力做到发光、发热,为祖国发展作为贡献。

(三)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主动创造美

篇12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1.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与互联网信息技术重新设计创新教学环节与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了优化教学资源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相关专家学者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并不统一明确,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是对传统信息技术的改革创新,另外一些专家学者则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泛指所有的教育技术,主要包括模拟音像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侧重于新研发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较广,理论特点较为明显,从教学规律层面来讲,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呈现形式灵活、非线性网络结构的主要特征,与现代教育认知规律相一致,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知识线性结构的缺陷与漏洞。从教学模式层面来讲,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时空穿越性的特点。从教学内容层面来讲,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大容量以及形象生动性的特点。从教学手段层面来讲,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内容从单一图文形式到图文并茂音像教材的转变,打造网络远程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发展性,有效提高了教育效率与效果。

2.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创新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市场对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维教育、渗透教育、个性教育以及发现教育等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其中创新精神是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与百折不挠的精神;创新能力则是指锻炼学生创造想象力以及组织策划能力;创新人格则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受挫与抗压能力。高校创新教育则需要老师创设新颖有趣教学活动与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创新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透过表象来认知事物本质,提高学生社会竞争能力。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网络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思维开阔能力,从而推动了创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高校创新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机制并不健全。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创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不断地增加现代教育设备采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费用,及时更换淘汰陈旧落后的教育实施,打造多媒体学习室,为大学生提供了更舒适现代的学习氛围,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氛围的趣味性,也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但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使用范围相对落后,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重视,对申请使用流程频率也较高,加剧了现代教育中心的负担,无形之中限制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作用的发挥,应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育资源与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2.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是影响甚至决定高校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部分老师早已习惯原有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出现偏差,对创新教育改革创新活动存在怀疑或抵触情绪,拒绝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缺乏对现代教育设备以及软件的熟练使用能力,增加了创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难度,造成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当、使用频率较低等,这些都降低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果。

三、提高高校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措施

1.凸显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大学生创新知识学习诉求以及兴趣爱好等来编辑制作画面真实生动、颜色艳丽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大学生学习创新教育知识技能的兴趣,充分利用大学生视觉与听觉功能来提高其学习效率,引导大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有效提高大学生群体内部知识信息传播速度。结合大学生创新知识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等调整创新教育内容,坚持图文并茂、形象有趣与可视可听的基本原则,实现重点知识的简单化,强化大学生的学习感知力。教师还应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创新教育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等,从线上创新教育平台上下载不同格式与不同内容的教学资料,促使大学生主动思考其创新知识体系的薄弱之处,积极规划其职业发展方向,扩大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对提高其创新教育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推动作用。

2.提高创新教育教训方法的灵活性。教师应全面分析传统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在结合经济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传统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继承发展,主动利用现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方法的数字性与信息性,拓宽老师教学环节创新空间。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专门网络平台等获得更丰富、更先进的教学素材,也可以用专门的编辑软件将所有的教学素材重新进行梳理并编辑制作成富有节奏感与主题性的教学课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音频、视频、PPT等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料,更可以打造创新教育线上教学平台,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布置与检查课后作业,提高创新教育教学效率,引导大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互动与自主学习,促使其利用线上试题来测试自己创新知识水平,实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自主学习能力与网络运用能力的共同提升。

3.加强老师队伍建设力度。高校应进一步完善老师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招聘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培训机制以及奖惩机制等。招聘创新教育专职老师,避免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等情况的发生,提高对教师的招聘标准,尽量招聘具有创新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了创新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教师工作量、教育成绩与其工资待遇相挂钩,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高校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拓宽教师学习掌握最新创新教育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实现了教师知识体系与教学能力的共同提升。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技巧,促使教师转变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错误观念,促使其主动扩大现代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活动中的使用范围,有效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果。例如,教师应学习掌握投影机、功能音响的使用技能,避免因使用方法错误而损坏投影机或功能音响,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其来提高师生互动效果。另外,教师还应掌握一些处理多媒体设备检修方法。当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时,教师会上报设备检修部门进行维修,检修人员在根据其时间安排维修多媒体设备,而不能立即维修,降低了老师多媒体设备使用效果,甚至给老师教学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学习掌握更多简单实用的多媒体设备检修方法,及时解决一些较小的设备故障,根据自身教学需求来调整设备功能,如降低音响外放声音,降低音响啸叫产生概率。这有效降低了多媒体设备对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保证了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还应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评价机制,根据专业特点与课时数量设定其多功能教室使用频率,通过听课等方式了解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实际使用情况,提高了其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篇13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不难发现,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伴随目前教育对综合素质得忽视,很多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作为目前为我国输送人才最多的组织更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隐藏的问题显现出来,由于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造成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较低,对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再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处理这个问题就必须基于负责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直接促进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所以,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法则,进一步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进一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现阶段的高校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而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大学生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行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