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一历史题及解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解题思路】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原理是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一要占地广,二是太阳能资源要丰富,对比选项中我国四地区,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如同一座雕像决定了一切,没有了你会使更多的原野悲伤。――博尔赫斯
另一件激动人心的事就是到达那些陌生之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它们,然后离开。――埃里克・克莱普顿
【解题思路】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会降低地表温度,也不会提高作物产量,故A、D错误;飞机电子导航是靠全球定位系统,不会受到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干扰,故B错误;用太阳能光电站能反射聚集太阳能,并产生蒸汽,会误伤途径飞鸟,C正确。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0C全年日P1
【解题思路】该题涉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度量和三角函数的关系计算。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也就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切值。该地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P=ctan66°34′>0 ,故A错误;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P=ctan90°=0,故B错误;因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3°8′,小于90°,经计算全年日P不是都1,故D正确。
【命题立意】1~3题以太阳能光热电站图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建站资源条件、影响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解题思路】分析图2不难看出,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主要沿着1000米等高线分布,地形起伏和缓,相对施工难度小。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D正确。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解题思路】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修路的目的是要带动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这条线距离吐鲁番和鄯善县过远,因地形起伏大也不方便与吐鲁番联系。故B正确。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解题思路】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绿洲分布。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人口和城镇分布受其制约很大。故B正确。
【命题立意】4~6题考查铁路选线的原则和区位因素,及交通线路变化对城镇建设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题思路】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③植株密度改变,故选A。由图标资料图中的总生物量在增加,植被的时空分布没有体现出改变;随着氮沉降,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在增加,所以植株密度会加大。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解题思路】对比表格中的数值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地下生物量,故选答案D。与2009年相比,植株数量灌木植物数量不变,草本植物有增加趋势;总生物量呈增加趋势;地上生物量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对比,都有增有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一个人在世上的人生轨迹很少会改变,更不会突然改变。你人生的道路是什么样子,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清清楚楚的了。――科马克・麦卡锡
我所惧怕的从来都是人们内心的欲念,而不是来自于命运或自然界的威胁。――吉本芭娜娜
【解题思路】对比生物量的数据,地上和地下的草本植物都呈增加趋势,故越来越繁茂。而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物累加起来,呈缓慢增长或负增长状态,故越来越萎缩。故选D。
【命题立意】7~9题以实验模拟数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关系”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数据的能力,要理解好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
【解题思路】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分析题意可知,移民人数除以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可以计算出各时段总人口的数量。计算可知A图符合题意。
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
【解题思路】结合第10题的A图,不难得出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1950―1970年。故选C。
【命题立意】10~11题要求考生要运用“移民人数与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分析人口增长特点和人口数量变化。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风沙活动)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以高原风沙灾害为主题展开考查,涉及到沙源分布、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风沙对交通的危害、如何防治等多方面的内容。第(1)问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要注意根据材料归纳,“冬春季盛行西风……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可反分析出错那湖中河口三角洲的泥沙;第(2)问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主要分析其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植被、地形、风向等角度分析;第(3)问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要注意从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损毁机车和通信、信号设备,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回答;第(4)问风沙防治措施要综合防治,应从阻沙和固沙两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错那河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我们总受语言的欺骗,因为言语强加给我们的逻辑,往往比生活实存的还要多,而我们身上最宝贵的,正是尚不确定的东西。――安德烈・纪德
这年头,什么都能原谅,就是说真话不能原谅。――卡洛斯・鲁依斯・萨丰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工业区位影响因素、工业区位选址的评价等地理知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运用所学区位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1)问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要注意结合题干材料“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靠近红海和波斯湾等作答;第(2)问旨在结合具体的工业区,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答题既要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如气候干旱),也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如缺劳动力),挖掘出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第(3)问为开放性题目,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只有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设计旅游活动的把握。
【解题思路】考生要搜集旅游信息,结合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确定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要明确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确保旅程的安全,防范措施要到位。
【参考答案】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地震灾害产生机制的把握。
【解题思路】该题要求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考生要认真审题,结合题干信息作答,抓住“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震区出现多次降雨”等关键词。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44(10分)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10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水土流失带来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的把握。
【解题思路】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该题要求考生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作为水土流失的一种,切沟加大了土壤侵蚀量,对坡耕地的危害很大。防治可借鉴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路,多种措施并用,如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
【参考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二、2015年复习备考建议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突出基础知识复习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更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立足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和养成,以教材为线索,加强主干知识梳理,课程标准中没有的知识,坚决予以删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全国新课标I文综卷符合国家考核纲要,体现了高考项目组总体设计思路。在高三备考中,依照课程标准复习地理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但如何抓基础呢,有很多老师的做法就是讲基础,基础重要,就讲一遍,基础很重要,就再讲一遍,总是认为讲的遍数越多,基础抓的就越牢固,其实这种做法效率是极低的。复习中教师要尽量少讲,少讲并不是不讲,而是要讲学生的疑惑点、讲教材中的难点、讲高考中的重点,而这些只有让学生看了、思考了、做了、说了,教师才能知道到底哪里是学生的难点、哪里是学生的疑惑点、哪里确实是学生需要老师讲的。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雪莱
篇2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诊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范围25.2~79.5岁,平均年龄(34.6±4.1)岁;其中冠心病11例、高血压8例、心绞痛12例、心肌梗塞9例、脑出血6例、呼吸功能障碍4例;观察组50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27.2~75.5岁,平均年龄(33.2±3.1)岁;其中冠心病9例、高血压10例、心绞痛11例、心肌梗塞10例、脑出血5例、呼吸功能障碍5例;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有严格执行查房制度、遵守医嘱进行护理、常规监测血压、体温及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常规检查以及对患者采取正常用药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2.1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尿量、反应的变化及做好血常规的检验工作;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准备好常用的抢救物品。
1.2.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管切口感染,急诊内科患者由于自主意识缺失并发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气管,影响呼吸,甚至需要气管插管给氧,增加了气管切口感染的风险,鼓励患者勤作深呼吸尽量咳出呼吸道分泌物。
1.2.3对于昏迷患者,护理人员应使患者侧身,利用吸痰器及时吸出相应分泌物,尽量保持呼吸道畅通,当患者需要气管切口供氧时,还要做好切口的卫生护理工作,叮嘱家属加强看护,及时换包扎材料及换药,防止切口感染[2];
1.2.4补充丰富的营养,进行适当强度的身体锻炼、加强心理护理,保证病人的安全等措施。急诊内科患者一般会出现各种消极心理问题,不利于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加剧病情,例如突发疾病的急诊内科患者会将生命的渴望,表现为极度恐慌、担心、无知、绝望等;慢性病加重的病人,常表现为无自信、愤怒、绝望等;加强对急诊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做好心理引导,跟患者讲解病情实际情况,降低患者的误解,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1.3 评价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篇3
Keywords: high building; Shear wall; Total structure; Structure layout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空间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高层建筑特殊的承建结构决定了其建筑结构设计要比普通建筑的要求更为严格,结构布局要更为合理科学。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建筑结构专业诸多新规范的产生,更是为建筑设计人员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其中高层剪力墙的设计与布局问题,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剪力墙结构设计概述
剪力墙,又称为体根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英文名称为shear wall ,通常是指建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者包括地震在内等地质灾害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墙体,其主要作用在于防止建筑墙体出现剪切破坏。众所周知,建筑墙据其受力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承重墙的主要功能在于承受竖向荷载,如砌体墙;而剪力墙则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剪力墙之所以又被称为抗风墙或者抗震墙,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主要承受风力作用、地震等带来的水平荷载。
通常,剪力墙又可以分为平面剪力墙以及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主要用于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了实现增加建筑结构的刚、强度及抗倒塌的能力的目的,在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如此一来 ,现浇剪力墙可以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达到很好的契合效果。而筒体剪力墙则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与平面剪力墙相比,其刚度和强度高,因而可承受更大的水平荷载。
一般来讲,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在于其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较小小,而且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与框架结构相比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因此,剪力墙结构被广泛用于营建较高的建筑物。当然,剪力墙也有固有的不足之处,诸如剪力墙的间距有一定限制,建筑平面布置也不算不灵活,而且结构自重也较大,结构灵活性也很难保证。
2.高层剪力墙风载力设计分析
高层剪力墙结构竖向钢筋混凝土墙板及其水平方向,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的大楼板、大载墙的构成体系。【2】一般来讲,建筑物高度越高,风和载力对其造成的影响就越大,风产生的推理作用会使建筑出现一定程度的摇摆浮动,一般来讲,浮动摇摆的限制非常小,需要靠竖向墙来抵抗。即墙面需要一个和风力相抗衡的力,沿着整个竖向墙板的高度,形成一种力的剪切。因此,高层建筑的竖向墙体不仅仅要考虑到建筑自身承重的竖向力,还应当考虑到水平方向对墙体的作用。
3.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计算分析
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因其是剪力墙大开口而成,所以基本上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大致相同,同常可以采用三维杆系―薄壁柱空间分析方法或着空间杆―墙组元的分析方法。【3】当然,这过程中还学要设计到墙体厚度的计算原则,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相关技术规范来进行计算,即当已知墙肢承担的楼面荷载的面积Aq时,可按下式估算墙厚:bw=1.3QAqn×103 /fchwr。【4】此种方法,在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已比较成熟,但是在这中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仍然应当注意 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方面的薄弱环节在于其平面外边缘的脚部处的墙体,因此应当做好此部位的抗震设计关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质量。通过减小压轴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来缓解扭转效应带来的影响都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要设计者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后期施工带来的诸多麻烦。
3.2剪力墙会在水平作用力的影响下,稍显变形弯曲,而底部小墙肢则会承受较大负荷的扭转剪力。剪力墙应在竖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均设计连接,避免形成“一”字形结构,这也是导致周边墙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两个方向的设计连接可以说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3.3各个墙肢的分布要尽量均匀合理,避免过疏或者过密的想象发生,尽量实现墙肢刚度中心与建筑物中心的一致。同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剪力墙的结构设计还应当配合添加适当数量的长墙,一方面可以减小抗侧性能不佳的缺点,另一位方面也可以避免墙体结构产生大的变形。
4.剪力墙出现裂缝之原因分析
墙体出现裂缝的现象时有发生,产生原因也十分复杂。在一般情况下,工程剪力墙裂缝的成因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动、静荷载或者其他各种外荷载而引起的墙体裂缝;二是由混凝土内外温差、收缩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变形荷载引起的裂缝。【5】除此之外,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结构布置也是产生裂缝的一个诱因。因此,我们不能单一的分析裂缝产生之原因,而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多角度综合的分析和处理此类问题。通常来说,当剪力墙出现裂缝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建立墙上增开结构小洞。通过精确的计算,增开的结构小洞可以有效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因混凝土收缩带来的墙体变形。除此之外,在剪力墙墙体中设置暗梁,可以使贯穿性的裂缝只能裂到梁低,而不至于损害楼面板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控制裂缝带来的危害。
5结语
剪力墙结构设计关系到建筑整体质量,更关系到每位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应当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完善建筑结构各方面的设计工作,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设计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才能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干部学院. 建筑结构.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9.1
2.胡见勇 史明忠 冯文燕. 高层剪力墙结构问题的探析. [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7
篇4
一、培养学生解析材料能力的方法
1.关注衔接,强化学生的意识。高中学习与初中相比,学生历史知识面的拓展与能力的提升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如果让学生从高一就了解材料解析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给学生强化这样一种意识,那么,学生就会在思想上有所重视,对于接下来历史学习中遇到的材料型题目就会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在高一第一堂历史课上,我们专门安排了一节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课,在授课内容中就有一个专门的比较,其中历史材料型命题是重点讲述的内容之一,有了这样的一堂衔接课,学生对接下来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大量材料将不会感到陌生和措手不及。
2.关注方法,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学生陷入史料之中,未必就能自然而然地受益,只有用正确的方式运用原始材料,才能有助于认识历史的进程。而正确的方式肯定是要对学生处理史料进行认真的指导,并将史料与广泛的历史本身联系起来。”
如果是材料型选择题,首先注意关键词或限定语,尤其是时间的提示,明确考查的内容、要求以便正确回答。读懂每一选项,尽可能地获取有效信息,特别是和教材有关的人物、时间、重要历史概念等,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如果是材料型主观题,掌握“一审、二析、三联、四答”四步。“一审”就是先搞清楚材料所反映的时间、人物或基本观点,注意材料的提示和注释;然后审清试题类型,明确答题思路与方法。“二析”即在审题的基础上,带着相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材料,找出与题意相关的信息,特别要找出关键词句;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以备答题。“三联”就是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试题要求相联系,将知识与能力相联系,存储解题所需用的理论和基础知识。“四答”就是在审、析、联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答题。
二、获取有效教学材料的主要来源
1.教材是基本。教材是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充分且很好地利用教材,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基本上每一课都有“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栏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它们作为材料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讲课内容中。
此外还可以对不同的教材进行整合。一是将必修教材与选修课的内容结合。比如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可以将选修一《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作为背景来讲;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将选修四《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的相关内容补充进去,这样既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扩充的背景材料中,学会多维度地思考问题。二是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江苏省的历史教材主要用的是人教版和人民版两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将两套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甚至还将岳麓版与大象版的教材作为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这样教师可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材料,并且可以节约寻找材料的时间。
2.聚焦时事热点。“教科书因篇幅限制可以将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但历史教学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历史的复杂性,训练学生从更复杂的角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在关注教材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如讲到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就以当今西方的金融危机为例,摘取了很多的时事新闻材料和图片。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进一步去感受经济危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并且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力度,去思考经济危机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对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等。
3.关注学术研究成果。“关注学术研究才能跟上高考的变化。”高考命题组的专家命题过程中必然会渗透自己的学术思想。并且“史学研究与高中历史教学,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和推广史学研究成果的过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利用史学研究成果。”这样的观念突出体现在我们的课标和教科书中,吸纳了当代史学界较为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的史学范式,并且在高考试卷中也越来越多地加以考查。
三、教师在引用材料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要适可而止。在教学过程中,大量援引史料,会使学生的阅读量陡增,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而大量解析材料需要增加课时,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面对大量的史料,应注意合理取舍,围绕重难点,选用最具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二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对学术成果的运用,要恰当把握引入和利用的“度”,要有教材基本知识为依托,在史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并已直接反映在国家舆论宣传之中。同时,还要注意历史学术研究新成果有时并不都适合同步地转化成中学历史课程资源而引入历史课堂。
三要因人而异。应有区别地运用史料。不同年级、不同班型的学生,对史料的接受能力、接受深度也不一致。这就要求选取史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对于高二、高三文科班的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注重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多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
【参考文献】
篇5
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理论性强、难度大,而且枯燥乏味。怎样上好这第一节课,激发学生今后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不失时机地运用课本所提供的史料,尤其是马克思关于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影响的论断: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学生感兴趣又充满自豪感的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可是它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为什么·首先,笔者从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入手:“中国有哪四大发明·它们是怎样传入欧洲的·”接着设问:“你怎样理解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分析讨论,并由教师分析讲解和归纳。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的升华,而且不乏思维的深刻性。
二、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
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总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颇浓,笔者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等史料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图中显示英法德和美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分别是怎样·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图中所指的核心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如时间关键词:战争时、战后;空间关键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历史名词:贷款、偿还、赔款,以及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所学的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单而言,就是“知识回位”。通过对一战结果、一战对四国产生影响的分析、思考、鉴别,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是最大的债权国。核心问题则是德欠英法的战争赔款,英法欠美的战时贷款。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这样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运用史料,培养科学精神
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归纳总论点,找出分论点,并寻找支撑论点的论据,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念的含义及理解。教师要采取教材内容材料化、问题化,就是“史论结合法”的具体运用。这样使学生活动增加了思维含量,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而且也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培养他们用客观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
四、教会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篇6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篇7
二、教学情况:
在工作上,本人能够认真备课,认真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制作教具,还从各方面收集资料,比如自己经常上网查询、阅读报刊杂志,还不断地向他人学习,认真探索教改的新路子。
另外本人还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学年本人带2个班高二年级的历史课。由于学生刚从高一上来,而且高一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再加上高一、高二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很多差别,另外历史课本身和时代相隔久远,因而有不少学生对其兴趣不大。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本人就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投影仪、多媒体、甚至于自己通过建立网站,在网上和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每一节课本人都要认真上课,上完后让学生当堂消化,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认真批改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同时,要人还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再次,在工作态度上:本人能够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工作,从不计较人个得失,一切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为学校争得每一项荣誉。具体如下:
本学期担任高二·(11)(12)班的教学工作。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一的“是什么?”到高二探讨“为什么?”的转变。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1、高效稳妥地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教学工作。
主要依据同学们学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加快新课讲授进度,以变有更多时间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为此作了周密计划,掌握了复习的主动权。
2、高效扎实地落实基础知识,搞好2本书的教学、复习。
在要求学生每周复习的前提下,为落实基础知识,备课组几位科任教师通力合作,编写了以选择题、(两册共二百四十多题)综合练习题为主的复习提纲,自己打印、作答案。工作量相当大。虽然工作较累,但能为同学们考试取得好成绩,再苦再累心也甘。
3、加强题型训练,提高同学们的答题能力。
在考试复习的最后阶段,通过综合试题的训练,特别是相关题型的训练,如:如何解选择题、答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使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教研情况
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积极向老教师学习、探讨,经常听本组老师的课,是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在卓怀国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上好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校级公开课,还参加了市级公开周的教学,受到了组内教师的好评。
篇8
史料的运用,即是确立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对过去的重建。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2 史料运用的理论依据
学习历史离不开史料。什么是史料呢?它指的是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保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史料是指历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历史教学的材料,根据中学教学实践,大致可分为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两大类。史料的运用,确立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如果缺少史料,学生对历史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不能把它运用于实际,更不用说培养探究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历史题目中,史料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生分析和运用史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历史高考的成败。
3 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策略
3.1 充分利用历史材料,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教材增加了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正确解题分四步: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考生对题目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减少盲目性,提高解题效率。第二步,读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对材料出处、按语、说明等情况绝不能遗漏,以便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对与设问有关的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必要时对有关材料进行重点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基本史实、基本观点。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一般来说,许多材料高于教材,但其承载的信息总是显性或隐性的地表现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第四步, 提炼答案。材料解析题答案有个基本原则,即论从材料中出。答案是在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后得出的,有些题目还需结合所学知识或个人的认识去解答,这类题目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根据材料提供的中心课题,结合时政观点和的有关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与材料中心话题相联系的结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从高一阶段就重视史料的运用,结合历史知识的内容,通过史料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辩证地对待现实问题。如笔者在讲授岳麓版高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时,笔者首先问学生是否听说过“一言九鼎”,然后出示幻灯——鼎,一种用来煮肉的烹饪器。接着,介绍史料,“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所以鼎是天子权威的象征”。通过史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对天子集权做出深刻的了解。
3.2 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②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普遍对图画感兴趣,笔者借此激发学生对史料进行全方位分析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脑、口、手的协调参与。如新教材下册《20 年代的国际关系》笔者先是引导学生观看第32页和第33页的插图,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然后进行小组的合作讨论,通过眼、口的并用,实现学生对图的深刻理解并得出共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将影响到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和宗教等。并与政治课的内容相结合,为以后的文科综合做下结合的铺垫。对于材料,包括图中的漫画,笔者都会让学生全方位分析,有时学生就只是观看图中的信息,而对于图下面的文字信息却不怎么关注,导致对图理解的欠缺和片面。在读懂材料后,笔者教给学生知识回位的方法。学会根据材料自己就能提出问题,结合教材的知识自己就能够全面地回答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和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 冯富仙.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新课程(中学),
2010(06)
2 徐盛前.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
篇9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的纲领性文件。由于标准的制定是针对不同的对象,所以,初高中课标是存在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正是造成初高中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不同之处在于,高中历史课程在理念上“不仅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而且还应该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倾向、不同特长的学生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和长远发展目标”。另外,高中课标第一次提出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历史对于现实生活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课程结构的差异
初中历史课程从课程性质上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初中历史课程最终选择“板块+学习主题”的历史课程呈现模式。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的通史体例,对历史知识体系重新整合,采用“模块+专题”的结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这种课程结构体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了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
3.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基础知识储备薄弱,严重阻碍了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知识是相对欠缺的,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和模块专题体例,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其实,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设置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能力的,从理论上而言,这样的设计是非常理想的,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却遭到了挫折!
二、解决方法
1.教师的衔接
长期以来,广大初高中教师由于缺少沟通、缺乏理解,初中历史教师不清楚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高中历史教师也不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与特点。对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的了解不够,更谈不上在一起共同讨论和研究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因此,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首先就要搞好教师的衔接。
2.重视兴趣的培养,为高中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学生,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变化大,起伏大的阶段,他们的形象思维较强,而逻辑思维和理性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应首先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尽可能在不影响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甚至是笑话。
3.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高中学生,由于他们的智力发育开始趋于定型,思维敏捷,乐于思考,同时又很快会面对高考,因此,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一年级学生的古文知识比较薄弱,这也是他们学习历史课的重要障碍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得像语文老师一样,逐字逐句地讲解,才能逐渐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与分析历史材料,才不会因为文字而使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时,教学大纲也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对材料解析题,就必须告诉学生:首先,通读材料,明白材料的含义;然后,阅读后面的问题,并带着问题第二次快速阅读材料;同时联想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最后,组织答案。材料解析题的答案还应注意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对问答题,首先要进行审题,弄清楚题要求的时间、限定的内容以及答题方式等限制词,必要时可以用铅笔在题目的旁边批注,以免遗忘。
篇10
其次,要抓住两个观点:①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归纳整理,构成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认识历史,包括科学地评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等。
在初中时,历史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门副科,只要考试及格就行,当时我的历史学习几乎没有什么方法,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数,但这只适用于初中的历史,并非是我今天要讲的历史的正确学习方法。所以,我强调一点:历史决不是可以靠记忆就能攻克的简单课程,它同样要求掌握特殊有效又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是从高二开始将历史作为一门主科来学的,这是由于我本人特定的情况所决定,因为我很晚才决定选择文科,在此之前我从未给予历史足够的重视,这可以作为一个反面的例子。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我的同学中,越早重视它的人越轻松,而我对此认识比较晚,所以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历史上面。我建议那些早已决定选择文科的人,一定要从初中,最晚高一时就开始注意积累历史方面的知识。它有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对不可以存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如果时间充裕,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历史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历史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因为那样会使你看不清楚历史完整的发展脉络,容易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造成不能掌握历史的真正内涵,可能在个别的细节题上能得分,但是一遇到综合论述性的题,就只会出现将凌乱的材料堆砌在一起的情况,给判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会大大影响你的得分。
篇11
如讲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刀耕火种”一课时,按照教材讲,简单地解释为“原始耕作方式,生产力低下”,就犯了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常理性错误――用未知概念解释已知知识,结合教材,联系考古发现的石器工具和甲骨文的写法,从解读历史的角度来教授,虽可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但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利用教材,再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我运用大量图片,给学生展示情境,使之联想到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在高山上刀耕火种,又想到了非洲土著一边唱歌跳舞,一边拿着木棍往地上扎。学生从非洲土著的舞蹈情境中体会到非洲耕作方式的落后和物质文明演化的艰难,更重要的是体会到文化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历史中所讲的经济基础,一定的文化就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二 巧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在教学上,还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分析解决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处理材料、阐述历史和用文字表达。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一般漫画作品能激发学生兴趣,我抓住这一特点,利用漫画等史料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高一新课标必修课《和八国联军侵华》中有一幅漫画《官与民之负担》。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图中显示的是什么时期的作品?(2)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而言之,就是“知识回位”。通过对后国内形势的分析与思考、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近年高考材料题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所以,单纯依靠动脑、动口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表述成文。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虽理解了题意,却在表述时词不达意、概念不清、逻辑性不强的毛病。为此,基础年级就应该规范学生的表述,使学生动口动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善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做材料辨析题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新课标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多题多问,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并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设问,培养能力
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创新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篇12
B.能使企业营利得到充分保障
C.由政府作出最终决定的价格
D.既反映药品价值又反映供求
【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故D正确。A、B观点不全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C观点错误。
2.(2015·三明模拟)2014年入秋以来,很多农产品价格上涨。其中,有原料、人工等成本大幅攀升的因素,也有周期性的因素。这种现象说明()
①农产品的价格将更能反映供求关系
②生产者将得到更多的利润而扩大生产
③农产品需求弹性大消费者将获得更多选择
④市场机制在农产品定价中的作用将更好发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农产品价格上涨,从其原因分析,成本因素说明价值决定其价格,周期性因素表明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因此这种现象说明农产品的价格将更能反映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在农产品定价中的作用将更好发挥,故①④正确;材料并未表明生产者能获得更多利润,故②不符合题意;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故③表述错误。
3.(2013·江苏单科)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 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这说明()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
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4.(2015·南平模拟)进入2014年,我国钢材价格下跌态势依旧,上半年,重点统计钢企钢材销售结算价格降至3 212元/吨,相当于每斤1.6元,与超市白菜价格相差无几。钢铁为啥卖出“白菜价”?下列对其原因和依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能源资源消耗多生产成本高——商品价值决定价格
钢铁产能过剩供需严重失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D.市场调节失灵,缺少强刺激措施——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解析】选B。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根据题意,B符合要求;生产成本高,价值大,价格要高,与题意不符,A排除;使用价值决定价格说法错误,C排除;材料所述结果正是市场调节的结果,D排除。
【
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
③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
④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一般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价值越来越小,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正好体现了该商品的价值量越来越小,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①④正确。②错误,题中没有体现生产者的特殊性。如果个别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的平均成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算价格到了B点,其照样有机会赚钱。③错误,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效率无关。
5.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解析】选B。首先判断题目中某商品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可知今年商品的价值为260÷(1+30%)=200元。所有生产者的产品都必须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甲生产者1小时生产2件,200×2=400元,答案是B。
【
A.2件 B.4件 C.8件 D.16件
【解析】选C。由“生产一套西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夹克的4倍”推出1件西服=4件夹克,同时4双皮鞋=2套西服,因此可以推导出4双皮鞋=8件夹克,虽然2014年生产西服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但皮鞋与夹克的比例关系并没有因西服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有变化,还是4双皮鞋=8件夹克,故答案为C。
6.(2015·龙岩模拟)2014年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食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在一般条件下,表示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关系的线条是()
A.线条a B.线条b C.线条c D.线条d
【解析】选B。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B符合题意,A排除;C为供给曲线,排除;D意味着需求量的变化与价格无关,错误。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价格与需求的相关知识。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而从图中可以看出,供给量从S1到S2呈现增加趋势,但价格不变,说明成本降低,所以③要选,而成本降低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①要选,故选B。图中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变化,②错误。图中供给量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一般不会减少,④错误。
7.(2014·安徽文综)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受绿色消费观和开征资源税的影响,消费者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会减少,①说法错误,②正确;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价格降低,生产高能耗产品的获利减少,生产者会缩小生产规模,高能耗产品的供给量会减少,③正确,④错误。
8.下图为某商品甲的价格走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千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供给量会减少
③从B点到D点,甲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持续下降
④从B点到C点,甲商品的购买者可能会持币待购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从A点到B点,甲商品价格走高,需求减少,其替代品需求会增加,①正确。从A点到B点,甲商品价格走高,利润会增加,吸引其他生产者来生产这个产品,供应量会增加,②错误。从B点到D点,甲商品价格先走低再升高,需求量也就相应先增加后减少,其互补商品需求也会先增加后减少,③错误。从B点到C点,甲商品价格不断走低,购买者会预计其价格还会降低,从而持币待购,④正确。
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假日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不少景区的黄金周接待游客量逐年攀升。某些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在国庆节假期期间采取了降价的措施,结果导致了国庆节假期部分景区容量超载现象。下列图示对上述材料描述正确的是()
(其中,M表示经济收入水平;P表示景区门票价格;Q表示出游人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经济收入水平与出游人数成正比,故①正确,②错误;景区门票价格与出游人数成反比,故③正确,④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C。
【
(D1为政策调整前的需求量,D2为政策调整后的需求量)
【解析】选B。增加购机补贴,有利于刺激消费,导致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正确。A、C描述的价格与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错误,D表明需求减少,错误。
10.商品甲(见图1)、乙(见图2)代表两类互不关联的商品。当它们的价格P均从Pl同幅下降到P2时,其需求量Q发生如下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如果经济整体不景气则甲商品的生产受到冲击较小
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乙商品的生产
D.乙商品的价格与销售该商品的收益呈反方向变动
【解析】选C。这两种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其中,商品甲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判断甲是高档耐用品;商品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判断乙是生活必需品。如果经济不景气,人们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会减少,而生活必需品是必不可少的消费,故对乙商品的生产的冲击较小,而对甲商品的生产的冲击较大,A项说法错误;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居民的购买力提升,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B项说法错误;如果甲商品价格上涨,它作为高档耐用品,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购买该商品的支出会减少,故C正确;乙商品价格上涨,它作为生活必需品,人们对其需求量不会迅速减少,销售该商品的收益会因为价格提升而增长,二者呈同方向变动,D说法错误。
【
A.甲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B.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C.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D.如果宏观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生产受到的冲击较大
【解析】选C。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首先通过需求曲线进行判断,甲曲线平稳,属于高档耐用品,乙则属于生活必需品。故甲需求弹性大,需求受价格影响大,乙则相反,A、B、D皆不正确,选C。
11.2013年10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总水平同比上涨3.1%。其中,蔬菜价格环比上涨6.7%,居住价格上涨2.6%。价格的变动()
①能够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②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影响
③能够调节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④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D。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也不会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②③错误。①④是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符合题意。
【知识拓展】CPI与PPI
(1)CPI是指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它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可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2)PPI是指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它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12.(2013·广东文综)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解析】选D。A图表明D1变小,D2变大,且国产中低档品牌在价格和需求量上均高于进口品牌,应排除;B图表明D1变大,D2变小,且国产中低档品牌在价格和需求量上均高于进口品牌,应排除;C图表明D1变大,D2变小,且国产中低档品牌在价格和需求量上均低于进口品牌,应排除;D图表明D1变小,D2变大,且国产中低档品牌在价格和需求量上均低于进口品牌,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能力挑战题)资料显示,目前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国首都中排名百位之后,每年缺水均在4亿立方米左右。据报道,北京三年后将喝上经淡化的渤海水。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的价格一直备受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预测淡化海水价格可能的走势并说明其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的决定与价格的影响因素。淡化海水价格,根本上由其价值量决定,初期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低、价值量高,因此其价格要高;随着其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降低,其价格也会走低。组织答案应该先写出走势,分析理由时注意理论分析与材料分析有机结合。
答案:(1)走势:先高后低。
(2)理由: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初期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较多,成本较高,价格就高。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淡化海水价格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
高油价必然会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请你为人们的出行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解析】首先,注意设问要求提“建议”,可围绕消费方式的改变,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根据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其次,提取材料信息“油价多次提高”“养车成本提高”。最后,调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点并紧扣材料分析。
答案:(1)日常上下班尽量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提倡步行。(2)短途出行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驾车出行。(3)必须使用汽车的居民应选择使用小排量汽车或混合动力车。(4)在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时,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学习和掌握一些节油的小窍门。(回答两点即可)
14.(26分)(能力挑战题)读表,回答问题。
2013年1~7月西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2012年同期=100)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7月 101.8 103.3 102.9 102.4 103.8 104.0 1~7月 101.6 102.6 102.6 102.5 103.0 103.1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7月 103.2 103.9 104.8 104.1 104.1 103.5 1~7月 102.9 103.1 104.9 103.7 104.3 103.2 (1)与2012年同期比,上述表格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10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经济影响。(16分)
【解析】第(1)问,以上年同期价格100为标准,表格中指数都高于100,从而得出结论。第(2)问,从对居民和对企业两个角度说明。
篇13
解析 这道题以高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背景,要求初中学生去解答,学生只要认真理解试题中提供电源的相关信息,再利用初中知识:串联电路电流、电阻特点、欧姆定律,就能顺利解题。
教学衔接启示 高中物理教学要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所谓知识的结合点,就是指初三和高一都涉及的,但内容在深度、广度上有所不同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高、初中的知识点,找出两者间的结合点,从结合点展开教学,学生自然感到顺理成章,也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l第三章第二节《弹力》教学,学生在初中时对压力、支持力、拉力已有初步的了解,这便是知识的结合处,所以,在上这节课时可以不直接从弹性形变入手来介绍弹力,而从对压力、支持力、拉力的认识来引入,教师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演示放在桌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分析力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出形变的概念,讲清弹力产生的条件,最后做微形形变实验,得到只要物体之间存在着接触并产生挤压作用,必然会产生形变的结论,从而形成弹力的概念,这样教学,在高、初中知识之间搭建一个“引桥”,减缓了知识的坡度,促进学生对高中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另外,像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第七章功、功率、重力势能等知识点都是存在知识的结合处,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分析,一定会给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带来益处。
例2(2007年汕头市卷)图3是法拉第发明的能够产生持续电流的机器——发电机,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某校探究小组仿制了这个发电机装置(如图4),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如下探究:
①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______有关;
②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______有关;
③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背景,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法拉第发明的发电机,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仿制发电机探究感应电流(电动势)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衔接启示 高中物理教学要适当渗透物理学史,“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这块宝地很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高中物理教学引入物理学史,除了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掌握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高一新生不适应物理教学,正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自主探索精神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渗透物理学史,这将有助于学生完成初中到高中的物理衔接。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如果仅按教材的逻辑顺序“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展开教学,这无疑已失去了物理学史的本来面目,失去了有声有色,波澜壮阔的科学斗争的历史光辉,使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如果按照物理学史客观发展顺序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揭示出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观察一猜想、假设一实验验证一修正推广,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而是非常亲切、具有真实感,同时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的熏陶,促进学生从“被动思考、获得知识”向“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转化,获得真正的智慧。
高中物理教材提供了许多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为渗透物理学史教育提供了方便,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增减,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应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切记喧宾夺主、主次颠倒,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渗透物理学史,除了上述课堂教学渗透方式外,还可以在作业中渗透,如学完牛顿第一定律以后,可布置作业:阅读课文、查阅资料或网站搜索完成表1,并思考各位物理学家的贡献。
例3(2004赤峰市卷)实验可以得出: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写成公式为:R=ρl/S,其中R表示导线的电阻,z表示导线的长度,s表示导线的横截面积,ρ是比例常数,叫电阻率,不同材料的ρ不同。
现有一段粗细均匀的细电阻丝,用你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使用过的仪器和掌握的实验方法,如何用公式R=ρl/s测这段金属丝的电阻率ρ?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直接写出p的表达式,(为简单,每个要测的量只测一次,需画电路图的要画出。)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电阻定律为背景的较复杂的间接测量型实验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公式推导、得出测量原理,根据使用过的仪器和实验方法即可作答。
由于这道测量型实验涉及测量物理量较多,测量方法多是间接测量,再加上要进行数学推导运算,所以解答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衔接启示 初中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数学解题能力,初中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多,理解的少;定性多、定量少,而高中则要求学生理解应用多、定量研究、数学工具与技巧的应用多,因此,升入高一的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则在所难免,知识是迁移的大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基础,在部分定量计算中有意识培养数学能力,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会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基础知识,就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例如速度、密度、机械效率、杠杆的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都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概念和规律,要重视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知道它们的由来,二是要让学生弄清每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掌握物理规律和表达式的同时,还要明确公式中量的意义和单位、适用条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使
学生掌握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完整的基础知识,真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注重基本技能,尤其要重视测量型实验的技能,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量的测量是实验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最大量的工作,在测量性实验中,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实验的基础,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是重点。
初中物理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八种,分为两类:一类是直读式的测量仪器,如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量筒(量杯)、秒表、电流表、电压表,一类是比较式的测量仪器,天平,在这些测量工具(量杯除外)中,其相邻的刻度之间的长度与相关物理量之间都成线性关系,有其共同的特性,在使用这些测量工具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综合、对比,注意它们的单位、量程、最小分度值,让学生养成以刻度的分度值为基础的观察力。
在物理测量实验中,根据测量原理(思路)及运算难度,将测量方法分为三种:(1)直接测量,如用天平测固体质量;用电压表测电压等,(2)简单间接测量,如用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等,(3)复杂间接测量,如上述例3。
培养数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如指数运算、密度、速度复合单位之间的换算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如初中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浮力公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的推导虽然不是中考的内容,但也要让学生经历推导过程,因为是培养运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例4(2006年宿迁市卷)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2:
(1)为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和______,结论是:_______。
(2)请你帮助小明验证猜想三:
①器材:0.5 kg的铁球A、1 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
②实脸步骤:
③结论:
(3)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一中两片纸作的_____(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______。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自由落体运动为背景的探究性实验题,重点考查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法及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归纳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这道题是考查探究要素比较全面的中考题。
教学衔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