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篇1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37-01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色是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历史选修模块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虽然教育部在设计选修模块时有诸如上述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目标,但在应试教育现状下这些都成为种种美好的愿望。比如我们安徽选修的学习,都是在高考考纲的明确要求下进行学习的,即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比如2012年的安徽选修部分的学习,就只考选修一部分内容和选修二部分内容,而我们下面市县的选修学习一般都是在三本必修学完后先学习选修一的全部内容(因为历年选修一考的内容相对多些,而且选修内容都放在考纲出来后学习时间来不及)然后在高考考纲下来后(往往在二轮复习期间)再学习增加的部分,时间紧任务重,怎样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学习掌握选修部分呢?下面笔者就选修二第四单元的学习的课堂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化整为零——既减轻了学生的选修内容学习负担又提升了对必修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篇2

高三一轮复习已经通过专题的方式进行了基础知识的梳理,但专题复习最大的问题是肢解历史,把原来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密不可分、有机互动的历史史实,硬是分割开来,学生缺乏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历史的时间观念差,史实的时序感差。二轮复习如何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实现历史应用能力的转化,弥补学生一轮复习的缺陷,优化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最终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解决的方法

针对高考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以及《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既要与一轮复习接轨,又不要成为一轮复习的重复或压缩。要把二轮复习看成是一轮的深化与提升,突出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具体做法是: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的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中的考点按时间顺序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体现历史史实的时序性、综合性和内在的联系性。笔者以复习“14――18世纪的近代史”为例,运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能“温故”,更能“知新”,既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解题能力。

三、教学实践

首先,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阶段特征。按时间顺序进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古代史以中国历史发展情况为主要线索,近代史、现代史以世界历史史实为线索。例如近代史:分成3个阶段(14―18世纪;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其次,由宏观到微观,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找出相关史实,并进行东西方的对比。同一性质不同地域的对比、同一地域不同性质事件的前后联系等等,深入拓宽、纵横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具体一堂课的流程是三个环节、六个模块:

1.自学质疑关键词交流展示叙述法

如对于本节内容的第一环节,根据导学案,理清14――18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要求学生看书:必修1第7专题第一节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政治),必修2第5专题第一、第二节(经济),必修三第六专题二、三、四节,第七专题第一节(思想与文化),写出关键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1832年议会改革;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并用叙述法交流展示(根据时间可以全班展示,也可以组内展示)。

写出关键词,通过书写重要知识点的关键词,能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和提炼知识要点的能力,所以这一环节的重要之处就是写下关键词。

交流展示叙述法,这是一种相对轻松、却行之有效的方法,自学之后,同学之间根据关键词互相叙述,可以补充漏点,澄清疑点,打破错误思维定势,避免阅读复习的弊端:即翻开书什么都知道,合上书脑子空空如也或模糊不清。

2.课堂建构多角度课堂点拨要精讲

仍以14――18世纪的近代史为例,中国在近代落伍了,很多事情的发生变化受到世界大环境的影响,所以知识结构的构建以西方为主,师生共同构建西方为主的知识结构。并扼要点拨学生注意纵横联系:同一性质:这一时间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出现进行联系;同一时间段:如14――18世纪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对比联系;引导学生注意同一时间段内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化。提问学生易混点、盲点。

3.纠正反馈要精选迁移运用练能力

每堂课结合教学内容,精选一组经典史料,既选择“小切口,深分析”的题目,也要就历史知识的“线”或“面”设计“大跨度,高概括”的材料。侧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拓展应用,以提升能力;挖掘例题的辐射功能和习题的强化功能。

在近代史第一阶段(14――18世纪)我选用了反应中国工商业发展而出现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材料: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明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则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引导学生注意:①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②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③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这样由分析中国近代思想、经济和政治的内在联系来辐射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政治,通过东西方对比,学生对经济与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理解会更深刻。赏析材料,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解决问题――深化基础。

四、思考延伸

经过近2个月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篇3

所谓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最初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对古典自由主义加以改造而来,其核心是更加强调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自由主义开始由学术理论而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成为资本主义向外输出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价值,其显著标志就是“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放大了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色彩,强调公有制会使经济变得更糟,社会主义必然导致集权,国家干预只能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主张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二、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

近代以来,自由主义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阶段和现代自由主义阶段即新自由主义阶段的两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理论主张和不同的基本类型。

一是政治自由主义。以约翰•洛克、卢梭等为代表,要求建立一套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代议民主制和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政治运行机制。在这种自由制度之下,国家必须依据法律来运转,否则人民就有权通过法律的形成来解散国家机关,按照自己制订法律来重新组织。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必要的恶,国家是对个人自由的最大威胁,只有限制政府的权力,才能使个人的自由得到保障。政治自由主义表现在积极的政治行动上,如起草宪法和权利法案、建立代议制政府、推广选举权、实现制衡制度、编制法典等,最高被认为属于人民全体,政治制度则必须顺应人们的意志。

二是经济自由主义。以亚当•斯密为代表,要求建立一种完全放任自由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调节经济行为中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因素已经隐藏在经济交往中了:一是利益,一是竞争。在经济交往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一致的。之所以能如此,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即经济规律在指挥着,自然会使每个人了解和判断自己的利益,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其强调在经济领域,个人的自由就是经营商业的自由、无限制地生产商品的自由、订约的自由、贸易自由、谋利自由、开发生产资源而不受国家干涉的自由。这种制度的信条就是放任主义的信条。

三是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在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看来“,只有在自我保护的目的下,个人或群体才能对其他人类的自由行为做出干涉。”文化自由主义通常反对政府限制文学、艺术、学术、赌博、性、、合法婚姻年龄、堕胎、生育控制、酒、大麻及其他。主要代表就是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其最大特点就是以“最大快乐原则”为出发点,认为人之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四是新自由主义。它承袭了西欧自由思想与人文主义的精神,但建基于根深蒂固的私产制度上,以私产及合法之自由支配为政治及经济自由之最后保障。在经济领域,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主张纯粹市场竞争,反对政府干预,使其他弱小国家受控于大国;在政治领域,新自由主义崇尚绝对自由,反对国家权威,大肆宣扬西方式竞争性民主;在社会领域,新自由主义追求社会不平等,贬低工人阶级地位,破坏社会团结和社区精神,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社会不稳定状态;在文化领域,新自由主义大搞和价值虚无主义,鼓吹无国界的“自由流动”,极力宣扬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

三、自由主义的破解方法

自由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有着深厚理论渊源和巨大现实影响力的思潮,就其本身进行简单的批判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消除其消极影响,就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个强大思想武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破解。

一是强化理论教育。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也是批判自由主义思潮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西方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萨特曾公开承认,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东西,“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区别于新自由主义等资产阶级错误思潮的一个极为鲜明的理论特征,就在于强调实质平等、实质公平正义,而不仅仅是抽象的机会平等和程序正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由主义是与人类的公理心背道而驰的,则占据了人类道义和理想的制高点。

篇4

与以往的历史课程相比,高中历史新课程一个突出特征是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体例转变为现在的模块专题式体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认为,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然而这样的体例淡化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全面性,即两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不明确,同时全面性也比较差,往往会出现一个历史事件被割裂成若干块,或在同一个模块的几个专题中分别叙述它的几个侧面,甚至分在几个模块中来叙述。因此,新教材出现了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等特点。如何在规定的课时里,既完成一个模块教学,又实现历史新课程标准目标成为新课程给历史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教师可以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对历史新课程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以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弥补新课程的不足。

一、模块内专题之间的知识整合。

模块内专题之间的知识现在人教版教材的再版已进行了整合。例如必修1按照课程标准,本模块的九个专题依次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第一版编写顺序是先中国史后世界史,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专题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后来人教版教材也做了调整,即第一单元编写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接着第二单元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样编写教材的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将古代的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放在比较之中,形成“民主”与“专制”的鲜明对照。接下来为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这种世界先进的政治制度一旦确立,在某种程度上,就给继承了专制传统的东方带来了灾难,中国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于是,第四单元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对教材进行这样的整合后,优点非常明显:将中国的历史置于世界之中,进行比较性教学,加强教学效果的同时,凸显历史的整体感。更加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目标。这样既能时刻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学生感觉或自豪或屈辱或责任;体现历史的磅礴气势,唤醒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认同,激发学生强烈的历史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历史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得多,深刻得多。

二、专题内部课时之间知识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明显感到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显得很是紧张,因而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就忽略或省略了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指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从人教版的教材来看,内容增加了许多。如果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已很难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一个模块教学。那么教师有必要依据课标,对某些专题内部课时之间的内容进行合并式整合,从形式上看,是两课时的内容合成一课时,但绝非简单的合并和删减。例如: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三课时内容。但我将第二课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第三课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整合成一节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设计成两个子目: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同一个概念――多极化趋势在同一节课内完成,使概念十分清晰,不宜混淆(以往分两课时学习时往往有不少学生误以为多极化趋势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

三、同一课时教材内容的知识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对同一课时教材内容的知识整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课标不做要求的,内容比较简单的或不利于教学整体设计的教材内容就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阅读。如《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中的东欧巨变、《宋明理学》中的三教合一。

2、学生不好理解的,又是课标要求的内容,教师就要增设背景或材料或活动,辅助学生学习,如《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材内容只有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观点罗列,理论性太强,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而人文主义的内涵和意义又是课标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先根据学生对希腊神话的兴趣设计了《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了解了古希腊神的特点:即有着人的生活、、人性的优点、人性的缺点。从而使神人性化,由此导出人文主义的概念和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再利用《苏格拉底之死》的油画: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苏格拉底用这种平静而又悲壮的死亡,诠释了他对道德的理解,从而获得了后世永恒的尊崇。通过这个故事导出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就是美德”的命题,帮助学生通俗解读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3、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讲述次序重新安排,从而更利于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时,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新航路开辟的经过,然后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进行分析。我在听课时感觉到这种整合很有必要,因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生很感兴趣,而且通过阅读就可掌握,难度不大。了解了过程之后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很自然地过渡到对其背景的探究。这样的整合也符合学生的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必修模块之间的整合。

历史新课程设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必修模块,然而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在教学中,将其生硬地分开是不可能的;倘若每一模块的教学,都涉及其他两个模块,未免又有些重复。故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三个模块的有关知识的整合,既节约了时间,又便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比如我们学习必修I模块中“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这一专题时,就要学会从必修II模块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熟悉感知其建立的经济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这三个历史事件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热情;从必修III模块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中熟悉感知其建立的思想文化背景: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四单元:近代科学。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科技革命几个方面,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武器。

五、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的整合。

历史选修模块我们选修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两大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模块之间,既各有侧重,又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相互参照,统筹兼顾。历史选修模块是对历史必修模块内容的深化,其内容比必修模块全面和细致,具有更深的理论高度。因而我们学习选修模块时注重与必修模块的整合,一方面可以温故知新,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这两种模块的教学内容。我们通过认真阅读与研究可以找到很多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对应关系: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梭伦改革”对应必修I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对应必修II“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与必修I中“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应,“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者――列宁”与必修I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应等等。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很有必要将其有关内容进行整合。

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有益的知识整合。总之,通过整合可以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通过整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更好地把握历史,从而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参考书目:

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篇5

课堂教学有效性,通俗地讲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向40分钟要质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表现是让学生在认知上,有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进步过程;在情感上,有一个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态度转变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

一、引导式讲授教学设计

这里所说的讲授式教学其实就是在历史课堂运用最广泛的基本教学方法,即教师运用口头讲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引导式讲授教学则是对传统式讲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式讲授教学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普遍存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问题,教学效果较差。引导式讲授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不能抛弃教师讲授的客观要求下对讲授方式进行的改进。它更加注重教师讲授的合理性、学生接受的适当性和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引导式讲授教学与传统式讲授教学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如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第一,讲授语言要准确,这包括正确的发音、准确的用词、流畅的表达、适当的语速等,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最佳语言环境;第二,内容组织要有条理, 这包括讲授过程要连贯、前后内容要相关、板书要有条理、进行周期性归纳等;第三,以学生的理解为讲授目标,不仅要促进学生记忆,而且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四,讲授时需要带感情,情感丰富的讲授是增强表达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深化印象的有效手段。

引导式讲授教学与传统式讲授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引导”二字。这里所包含的意思是:第一,要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第二,要引导学生积极追问,让学生的思维走在教师讲授内容之前,使得讲授内容成为学生思考的印证;第三,要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向现实生活引申,拓展知识宽度,加大知识深度。例如,在讲授必修1第三单元第2课“”中的“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思考,笔者设计了以下讲授内容:2006年春节,我收到了从台湾寄来的一盒巧克力,生产日期是“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八月”,保质期十二个月。我丈夫认为这盒巧克力不能吃了,而我认为可以食用,究竟谁正确?再如,讲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以便了解代议制度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欧美政治制度对于中国近代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现代政治史的“钥匙”。

二、探究式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设计是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者设计教学玄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借助历史资料围绕问题彼此协作或独立完成来发现答案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形成很好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提出有效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探寻方向和彼此交流的决定性因素。

有效的问题设计,需要教师明白提问的目的不仅是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兴趣。所提的问题,应该有利于学生在寻找答案时从多方面入手,注重探究过程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仅仅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所以,好的问题不应该仅仅是内容性的问题,即那种学生可以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并且答案具有唯一性的问题,而应该是一种过程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理解,且答案是多样性和发散性的。当然,有时候需要这两种提问方式相互结合。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第九单元第1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并让学生自己给出答案:一、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为什么推行“冷战”政策?二、美国的“冷战”政策具体有何表现?三、如何认识“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四、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前两个问题是学生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可以直接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后两个问题,则需要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见解。后两个问题对于巩固学生已有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式教学设计

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操作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活动课和常规课并不是相对立的,活动课可以是常规课上的一个学习环节,也可以是一节课或一单元课程结束时的总结,活动课和常规课的有效结合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活动课对于巩固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拓展历史视野都是极有好处的。

活动课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它更多的工作是在课下完成的,课堂仅仅是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例如,在开展活动课“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谈论”之前,就需要学生搜集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并对其进行消化整理,以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和见解。这堂活动课在课堂上是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的,学生要在课堂上充分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需要他们在课下充分详实地搜集资料。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候需要教师的介入,提前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任务,避免搜集材料时的盲目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则应该鼓励学生创新,鼓励他们发表与众不同的历史观点,但是必须有理有据。多元智力的碰撞,往往是加深知识理解、深化进一步探讨的刺激性因素。

参考文献

篇6

一、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表演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表演式教学主要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在课堂中通过表演的形式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基于表演式教学模式,教师会反复的在课前进行准备和彩排,以提升课堂中的教学效果。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根据教案的设计,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表演,并且也会根据课前设定的问题进行提问,基本上难以发生临场发挥的情况[1]。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应对上级听课检查,因此在很多高中历史公开课当中,教师都愿意采用这种方法。不过,教师如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将会使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也无法对更好地探究和思辨历史事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角、学生作为配角,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教学互动,因而教学效果也十分有限。

(二)论证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论证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结论为基础,利用分析法、归纳法等,对历史结论的正确性进行分析论证。在论证式教学模式当中,大多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操作性较强,学生也能够取得更快的强化记忆效果,因此为了应对考试,很多高中历史教师都应用了这种教学模式[2],但缺乏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思索。例如在讲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课时,教师通常都是按照传统的史学观点和历史事实,主要从早期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带来的灾难的革命史观和对世界市场的拓展的全球史观进行分析,而忽视了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始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到来的现代史观,以及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思想和生活方式等社会史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历史问题往往只能根据标准答案作答,而不能有自己对历史独特的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进行学习,正确答案、答题模式都较为一致,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因而对于既定的历史结论,难以产生质疑精神,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灌输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灌输式教学模式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的中心往往在教师[3]。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对于高考大纲、教学重难点等十分注重,但是对于历史知识的完整性等较为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并且会随着教师教学思路来固定展开课堂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也会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中外历史对比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大多是基于教师课前制定的教学框架当中,学生没有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依据也是教师在备课当中准备的所谓标准答案。同时,为了应对高考,教师通常选择历年的高考真题,或是一些自编模拟题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让学生学会最好的解题方法。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当中,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教育十分忽视,教师的关注点往往都在考试当中。因此即便学生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其自身的历史思维与素质能力还是会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情境化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十分良好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对博物馆、课本当中包含的情境内容进行加以运用,通过触摸真实历史实物、或是生动的语言描述,对具有历史特点的生动画面进行良好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有效的进入到教师设定的历史情境当中[4]。在江苏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当中,包含有很多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也代表着不同的历史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基于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历史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的发展和延伸进行体会。此外,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户外开展实践教学,到一些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博物馆等地开展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历史进行感悟,从而得到历史知识、历史思维等方面的良好提升。

(二)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当中,多样化教学模式拥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对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应用,例如自由论坛法、参观日记法、研讨游戏法等[5]。在应用这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要基于真实的历史背景,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更加灵活的开展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大的乐趣。多样化教学模式除了能让学生更为良好的掌握历史知识以外,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模式当中,让学生能够回归的主置,在师生之间更觉有效的进行沟通,从而更加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历史事件。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过对于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却是十分有利的。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现状等,对大量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6]。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以帮助新的历史认知和历史问题的发现。如讲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时,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突破教材,认识可以从多元化角度来认识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可以从各国的代议制的特征折射出各国的国情不同,还可以从西方的“制约和平衡”原则里构建对当今中国反腐倡廉体制的借鉴等。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当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因而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四)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开放式教学的应用之下,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应当能够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让学生能够对历史中的某些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高中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一阶段的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较为丰富,对于个性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关键。因此,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心理、思想等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教学当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于教材内容应当进行灵活的选择,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7]。现在高中教材的编写其实就体现这种开放式思维,高中历史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选修分为重大改革、中外人物、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的奥秘四个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在教学当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某个方面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兴趣,教师都应当积极的进行引导,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开放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深刻、详细的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对自身的问题研究能力进行提升。高中历史教学作为高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而在过去的教学当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柳付全 单位:江苏昆山震川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燕.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39-40.

[2]邓涛.浅析高中历史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53+49.

[3]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135-136.

[4]高明海.论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创新分析[J].才智,2014,11:182.

篇7

一、坚持一个重要原则

本教材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即“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由若干个专题构成,按照“前天、昨天、今天”的不同顺序展开,因为本书主要讲述政治制度,所以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起源、发展、确立。

本书按照惯例先讲述中国古代史,主要涉及古代的政治制度,从先秦到明清,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样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政治制度的变迁。在历年的高考历史题目中,中外比较一直是个热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讲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我紧接着又讲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此类推,在讲述近代现代史时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与当时的世界背景密切相关,所以在近代史中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再涉及到中国时,学生就易于掌握,教师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这样一来,改变了以往教材大杂烩(讲经济的同时又讲政治)的弊端,让学生能有较清晰的思路。

二、单元之间的关联(以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为例)

对于难以理解的《古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以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这两个单元的结合,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当时古希腊与古罗马均位于地中海沿岸,发达的水上交通,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后来繁荣的商业交流都有利于当地文明的传播,特别是欧洲,加上后来欧洲版图的分化组合,各民族的相互交流,使得各地的文明得到广泛传播。而且具有较早、较强生命力的文明会被更多的民族所接受、消化吸收并不断发展传播。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就是其中的典型。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到公元前5世纪达到顶峰时已经十分成熟,尤其在当时奴隶制社会时代这种文明已经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中的人民、法律至上、轮番而治等原则都已经确立。

古罗马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习惯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成文法就诞生了。后来在长期的对外扩张中,罗马法不断得到修改充实和完善,在东罗马时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无论是在共和国时代还是在帝国时代,罗马法都对于维护其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维系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和强大支柱。尤其重要的是它稳固了统治秩序,缓和了集团内部的矛盾,体现了集团内部的民主。

这些文明曾在地中海地区各领,交相辉映,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不断传播,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并缓和矛盾,在政治上需更多地扩大民主范围,兼顾更多阶层的政治权利,代议制是体现和兼顾的最好形式,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英国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法国通过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德国、美国同样确立了各自的政体,民主政治得到保障,从而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样就把两个单元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利于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掌握。

三、历史课程目标的落实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在高考制度的模式之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爱国主义的培养及民族情感的培养流于形式,成为空话。

扪心自问,我们除了让学生记住大量的应付考试的历史知识之外,又让他们学会了多少做人的道理?产生了多少爱国的情感?具备了多少创新的精神?

为什么要学历史?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直截了当地说,“为了学会做人。”为升学而学历史,高考之后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为做人而学历史,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受益。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能使人由衷地懂得一种大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深明了这种大义,就能转化为一种为祖国富强而奋发学习的动力。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认真地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两点疑惑

相对于以前的版本来说,本教材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还有些小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或者是在解决了一些旧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故举例如下。

篇8

它是指在试题的题首中往往引用某人、某刊物、某一著作中提及的某一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为主题,后运用图表、漫画、谚语、文字史料等各种图文并茂的资源材料相结合,创设新颖的历史观点情境,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探究性问题,根据材料信息,探究、证明该观点、结论、概念的准确性或正确性,侧重考查考生问题探究过程和方法,同时又考查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理解、判断、分析、归纳能力。例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一方面要理解、把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获取材料中与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设计的论证问题层次要求,对材料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探究,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对问题进行论证,答案往往与考点关联性不大,具体做题方法如下:第一、明确探究主题的内容和方向。第二、根据具体史料提取问题有关相息。第三、根据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探究,提出历史认识。第四、语言简洁,表述准确具体书写问题答案。按此方法此题答案为(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对比论证型

它是指试题中围绕特定时期某一领域的历史主题,创设反映此主题的多种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的社会历史现象的历史情境,以此为依托,设计新颖的比较论证性问题,来考查考生对此主题问题的比较、分析、归纳、探究的能力 ,尤其是比较能力。例如:

公元1772年,从文化意义上说,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这一年,在西方世界,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呕心沥血长达21年编纂的《大百科全书》11卷全部出齐;而在东方世界,乾隆皇帝则正式下诏各省征集图书,开始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前后几千人参与此项工作,历时10年,终于编成煌煌8亿字的巨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编辑工作开始之前,狄德罗就坚决主张不让政府部门参与此项工作。他发出这样的宣言:“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让我们的子弟因为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使我们与世长辞时无愧于人的称号……”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狄德罗关在上了三道锁的房内,对任何人都不开门,他像个苦役犯那样编写《百科全书》。

――安德烈・比利《狄德罗传》

材料二 乾隆的《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材料三 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法国启蒙运动的。……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法革命的“兵工厂”。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德罗为什么坚决不让政府部门参与编辑《百科全书》的工作,而要独自承担这份重任?(2)结合材料一、二,分别说明《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编撰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兵工厂”?(4)启蒙运动“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它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外文化领域的变化比较,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题讨论的是什么主题,确定反映主题的角度、范围,然后回顾与此有关的高考考点的主干知识以及结合材料中获取的有效信息,再根据问题设计层次要求,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比较、探究、对问题进行对比论证,具体答题步骤为:第一、确定比较主题比较对象以及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第二、阅读相关史料,提取比较问题的有效信息。第三、根据提炼的信息对比较对象进行综合比较,在比较中找出各比较的异同,分析、归纳、比较差异的原因。第四、根据问题准确表述答案。显然答案为(1)因为启蒙思想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如果让政府参与,狄必然会失去独立人格,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2)《百科全书》:汇集和宣传科学知识,弘扬人文精神,追求幸福人生;《四库全书》:实行文化专制,毁灭历史文化,愚弄人民,削弱民族战斗力,巩固封建专制统治。(3)因为它为法国人民反抗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4)启蒙运动传播了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做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思。

观点解释、说明型

它是指试题中往往引用某刊物文章、 某史料文献、某新闻评述报道 、热点问题争论等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多种评价争论观点,来创设具有新颖的论证历史观点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论证性、开放性的问题,让考生根据具体观点角度展开解释,运用已掌握高考考点主干知识来说明该观点、结论、概念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是考查考生对历史认识、历史观点的说明、理解、分析、归纳能力。例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3)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请分别结合古代雅典、近代英国的政治文明实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两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此题考查学生不同史观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试题讨论的是什么具体问题,材料中与此有关有几种观点,然后依据自已知识储备情况,根据具体要求展开对论证的视角观点运用史实解释、说明,但语言要简洁、精炼,论据要正确、充分、切忌论据错误。通常做题步骤:第一、明确主题,理解历史概念、历史认识的内涵。第二、根据问题视角,收集主干考点有关史实。第三、运用有效史实论证支撑具体历史概念历史观点。显然答案为(1)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经济:伴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小农经济逐渐瓦解,近代中国产生与发展。政治: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3)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或人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创造和城邦经济的繁荣,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和城邦体制(小国寡民),最终不利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在国与国竞争中保持强盛。②近代英国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君主制、贵族制、议会民主与党派政治相结合,以内阁制为核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利益、维护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但终究不能完全体现全民各种权利和社会公正。

学术小论文型

它是指试题中往往引用现实社会上某刊物,媒体上某一史学观点、某一新闻评述 、 某一热点问题争论等文章,介绍对特定时期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评价,创设具有时代性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学术性的论证性历史论文问题,考查考生历史知识储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

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题的主题,论据的范围,文章的结构、字数,然后收集有关正确的论据,构思文章结构,书写文章提纲,最后一气呵成,做到文章论据充分,论述层次分明,问题探究合理,逻辑推理严密。具体做题步骤为:第一步要从史家和史著的历史理论材料中阅读、提炼要评析的观点,确立小论文要阐述的主题。第二步根据主题内涵具体分解成为若干具体小论点,选择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其中某一史学范式作为评论视角,论证主题内容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全文的思维框架。第三步联系自己所储备的史实,支撑的每一具体论点,做到论从史出,史实与论点之间符合严谨的归纳逻辑,构成严密的因果关系,最终全文阐释形成思路清晰,思维具有层次性、逻辑性、整体性。

篇9

然而,概念的广泛适用性必定是以高度抽象作为前提的。当事物的共性被作为唯一的追求对象时,其诸多的特性就不得不被舍弃。对于身处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国家的个人或团体来说,抽象的共性固然重要,但各种与自身发展密切关系的特殊性同样不可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事物的特殊性在决定其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从国家产生、法律创制以来,人类共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不同的历史类型,不同历史时期财政法的职能定位和价值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法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君王或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和中心,财政权力只是君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财政权力并非来自于人民,相反,它们是压制人民权利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法仅仅是利用法律形式推行财政政策的一个工具而已,缺乏独立的与民众利益声气相求的价值取向。财政法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

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君权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财政问题上。封建君主的横征暴敛激起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强烈不满,市民革命由此爆发。如英国的历次革命均因国王滥施税负而起,最终为人民通过议会争得“课税同意权”;美国的革命则发端于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抗缴茶叶税,最终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新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之后,至少在形式上开始确认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制度的设计和建设。基于这个前提,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都较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财政被定义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公共物品,它源自于人民的公共需要,因此必须受到人民的制约;其次,财政权力不再是一种单纯用于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同时也在此范围内受人民的监督;再次,财政的民主基础备受重视,人民通过议会行使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权成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财政法的功能开始转向保障财政的民主统制,财政权力的失范成为关注的重点,人民的基本权利开始凸现。因此,这一历史时期的财政法明显不同于君主专制时期的财政法,尽管它们都符合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共性。

社会主义革命在部分国家胜利后,尽管消灭了私有制,在最根本的程度上为人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传统和认识方面的原因,公有制的实施并没有为人民如何授权、如何规范和监督的权利提供太多的机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被定性为人民的利益当然代表。由于缺乏民主和法治,权力在造福于人民的同时,也曾因为不受限制和监督而酿成大错。财政法虽然理论上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旧会变成保障国家行使权力的工具。具体的表现是,大量的财政法规由政府执法部门制定,财政的民主统制被视为毫无必要的妄谈;财政法的核心主要不在于规范财政权力,而更多地在于推行国家政策;人民不仅难以实现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在具体的财政执法中也难以得到程序的保障。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背离使得财政法未能走出权力的阴影,其先进性自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就财政法而言,揭示出其调整财政关系的形式共性当然必要,因为这有助于界定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通过对调整对象的解构,可以构建财政法的活动范围与内部体系,但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财政法学来说,仅仅满足于此是十分不够的,因为它无法揭示出财政法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法治建设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故此,财政法的概念还有待于从时代特性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从实质的层面出发,我们认为,现代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具体内涵包括:

(1)民主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财政法的民主性体现为,财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可以通过选举组成代议制机构,也可以直接通过全民公决行使财政权力,决定和监督重大财政事项。财政法与的关系表现为,财政法涉及到公权力的分配,因此必须在宪法的框架下运行。宪法所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都是财政法有效施行的前提。由于财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各国宪法大都花费较多的篇幅规定基本财政事项。就此而言,财政法其实就是宪法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化。

(2)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尽管广义的财政法包括税法、费用征收法等可能导致公民向国家让渡财产的领域,但从整体上看,财政法应该是以维护和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为基本宗旨的。无论是财政收入法还是财政管理或运营法,其除了保证行政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防范行政权力侵犯人民基本权利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通过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经济发展。即便是财政收入法,其合法性依据除了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在于通过调整资源分配、收入差距、景气周期以及保证合理财政支出等职能消除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最大可能地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财政法的目标不仅在于体现宪法基本权利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在于从量上扩大权利的覆盖范围及实现程度。

(3)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财政关系其实只是一种学理上的拟制,它指的是财政行为未经法律调整以前所引发的经济关系。通过对财政关系的分析,可以划定财政法的内部体系框架,理清财政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从而确定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通常情况下,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既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制度,还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关系。财政行为着眼于财政主体的动态过程,财政制度着眼于财政运转的外在环境,财政关系则着眼于财政现象的内在联系。动态过程受制于外在环境,但也是外在环境的创造力量,而内在联系则是对动态过程和外在环境更高层次的概括,其内容更为丰富和兼容,因此,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财政关系为最优。

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对财政职能的理解不同,财政关系的范围也随着变化。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替君王筹集行政管理、国防安全与扩张以及皇室开支的经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也仅限于筹集收入满足国家日常经费开支的需要,很少通过再分配的形式调节社会收入不公平,也不需要干预资源配置。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因为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种种恶果集中爆发。为了应对危机,财政的职能开始不断扩展。首先,财政应当在市场和国家之间有效配置资源,然后保证财政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如界定财政活动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财政投融资的规模、结构,并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其次,财政开始通过自身活动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以缓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如个人所得税累进征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实施社会保障等。最后,为解决市场自发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周期问题,“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开始实施,如在经济过热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压缩财政支出,而在经济萧条时则通过减税等方式培育消费和投资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支出以增加社会需求,以此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由于生产和生活都通过财政进行控制,不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或生产周期波动,因此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也就将收入分配和经济调节完全包容在内。另外,由于财政活动无所不包的禀性,财政与企业财务、财政与金融都呈现难舍难分的关系。如,国家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不仅可以取走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积累,而且还包括折旧基金等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工资款的拨付也都是通过财政直接进行的。这样,企业财务的独立性就会完全丧失,从而依附于国家财政。又如,银行不能自主从事贷款业务,却必须按照财政的意图为相关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银行存款成为财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也被称为“第二财政”。

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财政职能的探索已经出现了显着的进步。第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被视为独立经营的商业主体,其财务关系与财政关系完全分开,财政只是在投资和利润分配时才与企业发生联系。第二,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也已经理顺,财政可以通过经济杠杆引导银行发放贷款,但是不能进行强迫。财政关系的范围至少将商业性货币资金关系排除在外。第三,在向市场经济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职能开始显现,开征个人所得税、实施社会保障等都是其中之例。第四,受市场失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周期性波动。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性,财政开始主动寻找反周期的对策。如为了消除经济疲软,我国近几年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篇10

然而,概念的广泛适用性必定是以高度抽象作为前提的。当事物的共性被作为唯一的追求对象时,其诸多的特性就不得不被舍弃。对于身处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国家的个人或团体来说,抽象的共性固然重要,但各种与自身发展密切关系的特殊性同样不可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事物的特殊性在决定其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从国家产生、法律创制以来,人类共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不同的历史类型,不同历史时期财政法的职能定位和价值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法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君王或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和中心,财政权力只是君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财政权力并非来自于人民,相反,它们是压制人民权利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法仅仅是利用法律形式推行财政政策的一个工具而已,缺乏独立的与民众利益声气相求的价值取向。财政法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

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君权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财政问题上。封建君主的横征暴敛激起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强烈不满,市民革命由此爆发。如英国的历次革命均因国王滥施税负而起,最终为人民通过议会争得“课税同意权”;美国的革命则发端于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抗缴茶叶税,最终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新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之后,至少在形式上开始确认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制度的设计和建设。基于这个前提,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都较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财政被定义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公共物品,它源自于人民的公共需要,因此必须受到人民的制约;其次,财政权力不再是一种单纯用于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同时也在此范围内受人民的监督;再次,财政的民主基础备受重视,人民通过议会行使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权成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财政法的功能开始转向保障财政的民主统制,财政权力的失范成为关注的重点,人民的基本权利开始凸现。因此,这一历史时期的财政法明显不同于君主专制时期的财政法,尽管它们都符合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共性。

社会主义革命在部分国家胜利后,尽管消灭了私有制,在最根本的程度上为人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传统和认识方面的原因,公有制的实施并没有为人民如何授权、如何规范和监督的权利提供太多的机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被定性为人民的利益当然代表。由于缺乏民主和法治,权力在造福于人民的同时,也曾因为不受限制和监督而酿成大错。财政法虽然理论上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旧会变成保障国家行使权力的工具。具体的表现是,大量的财政法规由政府执法部门制定,财政的民主统制被视为毫无必要的妄谈;财政法的核心主要不在于规范财政权力,而更多地在于推行国家政策;人民不仅难以实现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在具体的财政执法中也难以得到程序的保障。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背离使得财政法未能走出权力的阴影,其先进性自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就财政法而言,揭示出其调整财政关系的形式共性当然必要,因为这有助于界定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通过对调整对象的解构,可以构建财政法的活动范围与内部体系,但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财政法学来说,仅仅满足于此是十分不够的,因为它无法揭示出财政法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法治建设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故此,财政法的概念还有待于从时代特性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从实质的层面出发,我们认为,现代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具体内涵包括:

(1)民主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财政法的民主性体现为,财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可以通过选举组成代议制机构,也可以直接通过全民公决行使财政权力,决定和监督重大财政事项。财政法与的关系表现为,财政法涉及到公权力的分配,因此必须在宪法的框架下运行。宪法所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都是财政法有效施行的前提。由于财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各国宪法大都花费较多的篇幅规定基本财政事项。就此而言,财政法其实就是宪法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化。

(2)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尽管广义的财政法包括税法、费用征收法等可能导致公民向国家让渡财产的领域,但从整体上看,财政法应该是以维护和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为基本宗旨的。无论是财政收入法还是财政管理或运营法,其除了保证行政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防范行政权力侵犯人民基本权利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通过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经济发展。即便是财政收入法,其合法性依据除了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在于通过调整资源分配、收入差距、景气周期以及保证合理财政支出等职能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最大可能地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财政法的目标不仅在于体现宪法基本权利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在于从量上扩大权利的覆盖范围及实现程度。

(3)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财政关系其实只是一种学理上的拟制,它指的是财政行为未经法律调整以前所引发的经济关系。通过对财政关系的分析,可以划定财政法的内部体系框架,理清财政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从而确定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通常情况下,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既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制度,还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关系。财政行为着眼于财政主体的动态过程,财政制度着眼于财政运转的外在环境,财政关系则着眼于财政现象的内在联系。动态过程受制于外在环境,但也是外在环境的创造力量,而内在联系则是对动态过程和外在环境更高层次的概括,其内容更为丰富和兼容,因此,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财政关系为最优。

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对财政职能的理解不同,财政关系的范围也随着变化。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替君王筹集行政管理、国防安全与扩张以及皇室开支的经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也仅限于筹集收入满足国家日常经费开支的需要,很少通过再分配的形式调节社会收入不公平,也不需要干预资源配置。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因为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种种恶果集中爆发。为了应对危机,财政的职能开始不断扩展。首先,财政应当在市场和国家之间有效配置资源,然后保证财政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如界定财政活动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财政投融资的规模、结构,并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其次,财政开始通过自身活动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以缓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如个人所得税累进征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实施社会保障等。最后,为解决市场自发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周期问题,“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开始实施,如在经济过热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压缩财政支出,而在经济萧条时则通过减税等方式培育消费和投资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支出以增加社会需求,以此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由于生产和生活都通过财政进行控制,不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或生产周期波动,因此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也就将收入分配和经济调节完全包容在内。另外,由于财政活动无所不包的禀性,财政与企业财务、财政与金融都呈现难舍难分的关系。如,国家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不仅可以取走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积累,而且还包括折旧基金等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工资款的拨付也都是通过财政直接进行的。这样,企业财务的独立性就会完全丧失,从而依附于国家财政。又如,银行不能自主从事贷款业务,却必须按照财政的意图为相关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银行存款成为财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也被称为“第二财政”。

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财政职能的探索已经出现了显著的进步。第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被视为独立经营的商业主体,其财务关系与财政关系完全分开,财政只是在投资和利润分配时才与企业发生联系。第二,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也已经理顺,财政可以通过经济杠杆引导银行发放贷款,但是不能进行强迫。财政关系的范围至少将商业性货币资金关系排除在外。第三,在向市场经济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职能开始显现,开征个人所得税、实施社会保障等都是其中之例。第四,受市场失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周期性波动。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性,财政开始主动寻找反周期的对策。如为了消除经济疲软,我国近几年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篇11

然而,概念的广泛适用性必定是以高度抽象作为前提的。当事物的共性被作为唯一的追求对象时,其诸多的特性就不得不被舍弃。对于身处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国家的个人或团体来说,抽象的共性固然重要,但各种与自身发展密切关系的特殊性同样不可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事物的特殊性在决定其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从国家产生、法律创制以来,人类共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不同的历史类型,不同历史时期财政法的职能定位和价值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法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君王或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和中心,财政权力只是君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财政权力并非来自于人民,相反,它们是压制人民权利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法仅仅是利用法律形式推行财政政策的一个工具而已,缺乏独立的与民众利益声气相求的价值取向。财政法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

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君权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财政问题上。封建君主的横征暴敛激起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强烈不满,市民革命由此爆发。如英国的历次革命均因国王滥施税负而起,最终为人民通过议会争得“课税同意权”;美国的革命则发端于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抗缴茶叶税,最终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新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之后,至少在形式上开始确认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制度的设计和建设。基于这个前提,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都较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财政被定义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公共物品,它源自于人民的公共需要,因此必须受到人民的制约;其次,财政权力不再是一种单纯用于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同时也在此范围内受人民的监督;再次,财政的民主基础备受重视,人民通过议会行使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权成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财政法的功能开始转向保障财政的民主统制,财政权力的失范成为关注的重点,人民的基本权利开始凸现。因此,这一历史时期的财政法明显不同于君主专制时期的财政法,尽管它们都符合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共性。

社会主义革命在部分国家胜利后,尽管消灭了私有制,在最根本的程度上为人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传统和认识方面的原因,公有制的实施并没有为人民如何授权、如何规范和监督的权利提供太多的机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被定性为人民的利益当然代表。由于缺乏民主和法治,权力在造福于人民的同时,也曾因为不受限制和监督而酿成大错。财政法虽然理论上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旧会变成保障国家行使权力的工具。具体的表现是,大量的财政法规由政府执法部门制定,财政的民主统制被视为毫无必要的妄谈;财政法的核心主要不在于规范财政权力,而更多地在于推行国家政策;人民不仅难以实现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在具体的财政执法中也难以得到程序的保障。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背离使得财政法未能走出权力的阴影,其先进性自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就财政法而言,揭示出其调整财政关系的形式共性当然必要,因为这有助于界定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通过对调整对象的解构,可以构建财政法的活动范围与内部体系,但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财政法学来说,仅仅满足于此是十分不够的,因为它无法揭示出财政法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法治建设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故此,财政法的概念还有待于从时代特性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从实质的层面出发,我们认为,现代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具体内涵包括:

(1)民主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财政法的民主性体现为,财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可以通过选举组成代议制机构,也可以直接通过全民公决行使财政权力,决定和监督重大财政事项。财政法与的关系表现为,财政法涉及到公权力的分配,因此必须在宪法的框架下运行。宪法所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都是财政法有效施行的前提。由于财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各国宪法大都花费较多的篇幅规定基本财政事项。就此而言,财政法其实就是宪法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化。

(2)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尽管广义的财政法包括税法、费用征收法等可能导致公民向国家让渡财产的领域,但从整体上看,财政法应该是以维护和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为基本宗旨的。无论是财政收入法还是财政管理或运营法,其除了保证行政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防范行政权力侵犯人民基本权利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通过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经济发展。即便是财政收入法,其合法性依据除了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在于通过调整资源分配、收入差距、景气周期以及保证合理财政支出等职能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最大可能地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财政法的目标不仅在于体现宪法基本权利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在于从量上扩大权利的覆盖范围及实现程度。

(3)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财政关系其实只是一种学理上的拟制,它指的是财政行为未经法律调整以前所引发的经济关系。通过对财政关系的分析,可以划定财政法的内部体系框架,理清财政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从而确定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通常情况下,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既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制度,还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关系。财政行为着眼于财政主体的动态过程,财政制度着眼于财政运转的外在环境,财政关系则着眼于财政现象的内在联系。动态过程受制于外在环境,但也是外在环境的创造力量,而内在联系则是对动态过程和外在环境更高层次的概括,其内容更为丰富和兼容,因此,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财政关系为最优。

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对财政职能的理解不同,财政关系的范围也随着变化。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替君王筹集行政管理、国防安全与扩张以及皇室开支的经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也仅限于筹集收入满足国家日常经费开支的需要,很少通过再分配的形式调节社会收入不公平,也不需要干预资源配置。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因为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种种恶果集中爆发。为了应对危机,财政的职能开始不断扩展。首先,财政应当在市场和国家之间有效配置资源,然后保证财政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如界定财政活动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财政投融资的规模、结构,并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其次,财政开始通过自身活动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以缓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如个人所得税累进征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实施社会保障等。最后,为解决市场自发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周期问题,“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开始实施,如在经济过热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压缩财政支出,而在经济萧条时则通过减税等方式培育消费和投资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支出以增加社会需求,以此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由于生产和生活都通过财政进行控制,不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或生产周期波动,因此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也就将收入分配和经济调节完全包容在内。另外,由于财政活动无所不包的禀性,财政与企业财务、财政与金融都呈现难舍难分的关系。如,国家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不仅可以取走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积累,而且还包括折旧基金等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工资款的拨付也都是通过财政直接进行的。这样,企业财务的独立性就会完全丧失,从而依附于国家财政。又如,银行不能自主从事贷款业务,却必须按照财政的意图为相关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银行存款成为财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也被称为“第二财政”。

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财政职能的探索已经出现了显著的进步。第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被视为独立经营的商业主体,其财务关系与财政关系完全分开,财政只是在投资和利润分配时才与企业发生联系。第二,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也已经理顺,财政可以通过经济杠杆引导银行发放贷款,但是不能进行强迫。财政关系的范围至少将商业性货币资金关系排除在外。第三,在向市场经济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职能开始显现,开征个人所得税、实施社会保障等都是其中之例。第四,受市场失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周期性波动。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性,财政开始主动寻找反周期的对策。如为了消除经济疲软,我国近几年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篇1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乐学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被动接受知识,全无兴趣可言。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提高。针对高中历史课程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挖教材中的趣味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情境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集中精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巧设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场白”,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历史上的动人故事以及刀光剑影的壮观场面,尽情地展现历史本身的魅力,紧紧吸引学生,使其急切地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以及与此相关的都有哪些内容。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场面宏大、内容丰富,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学生走进历史、亲历“历史”,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思维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采用新奇的教学方式

喜欢新奇是人的共同心理,更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每次的授课方式都是介绍背景、讲解内容、总结影响等,学生一定会感到没有新意,即使是新事件、新内容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如果教师能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变换一下呈现方式,即使是平常的事件、学生熟悉的内容,也能够让他们眼前一亮,产生新奇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复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一课的时候,就采用“角色扮演”法。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基本的史实,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关键点。然后让学生分为4组分别代表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经过几分钟的准备,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扮演本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介绍自己的权力、职能和本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个个激动万分,发言积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并巩固了基本知识。另外,笔者还经常让学生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进行演讲活动,让学生提前搜集好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台讲讲和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或者历史故事。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以史为鉴,让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现实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满腔热血,激情澎湃,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国家大事很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进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篇13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说学生是新课程学习的主体。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学生资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而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也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视。学生学习的动力、方法、态度、能力、习惯和学生积累的生活知识,都是历史教学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其作用于其他的教育资源而言,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资源。那么,如何开发高中历史课堂学生资源呢?

一、挖掘学生动力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启发质疑,引导参与。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教师应启发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究,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高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时,涉及到对两种常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认知时,教师先用多媒体打出一个表格,让学生从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角度来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各国政体的差异,水到渠成引导学生认识各国政体为何存在差异。质疑问难或借学生的“故意刁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主体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2.鼓励解疑,引导参与。质疑是手段,解疑才是目的。只有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教师要把解疑权交给学生,发动学生共同讨论,互相解疑,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学生为了解疑,必然要参与到阅读、思考、发言的主体实践活动中,其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就得到锻炼,得到培养。

3.大胆放手,引导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待学生有一定基础后,有些线索清晰、内容熟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反客为主,充当教师角色。例如,在教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变化的材料,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他们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收集各种图片,文章,视频,在参与目标设计、提问设计和作业设计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促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致来参与课堂活动,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幻灯、电视、录象、电影、多媒体等),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从教材中走出来,变成自己的体验。这样的课堂才能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如在学习《伟大的》一课时,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纪录片,激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远大的抱负,报效祖国,学生热情高涨。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往往通过语言、姿态、神情、文字向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信息。当学生发出“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不同意”的声音,当学生露出自信、困惑、欲言又止的神情,当学生做对或者做错一道题,我们要意识到学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堂信息,这些信息看似无形却有形,听似无声却有声,真实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状况。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信息资源,从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捕捉富有价值的、具有生成性的信息作为教学的资源,使之延伸出新的信息,使教更有针对性,使教学更有生成性。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专题讲到“”和“化”时,有同学提出“能不能搞平均主义?”我把此问题交还给同学们讨论并进一步提出“如果搞平均主义会怎么样,为何?”学生立刻讨论起来,争论纷纷。这时我们抓住时机略作点拨,便提炼出教学生成,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开发学生的环境资源,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

生活处处皆学问,要把学习历史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面向社会,面向实践,走进生活,贴近生活,建立课堂学习和自然习得相结合的新教学体系。

1.营造历史学习环境。校园、班级的布置,要有时事墙报,年级、班级可以成立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以营造学习历史的环境,使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习得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2.开展历史学习活动。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我们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例如,可以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组织辩论赛、图片展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参加社区活动、社会活动,主动地开展学习,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机会,丰富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