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管理知识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水电设计企业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1],对于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都已经成为伟大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生产要素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变,知识的积累、利用、扩散、传播和创造能力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水电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和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如何将人才和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围绕最有利于知识生产潜力的开掘――人的创新能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而进行空前和深刻的改造。企业也将面临着生产方式、组织管理观念的更新,全面转向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企业――知识企业。
2、企业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需求。
水电工程中,所获取的知识都不是最终报告和图件能包涵的,它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地质体的认识以及如何调整结构设计、支护措施、施工过程的这个动态过程中,目前工程项目中的知识获取、知识创新主要是依托项目和专业进行的,知识多以隐性知识存在于设计人员大脑中,仅限于项目成员内部传播,项目间的知识传播多靠人员流动形成的碎片状传播;甚至一些人带着他们在项目中获得的知识离开了团队甚至离开了公司,积累下的知识也随人员的流失而流失,公司没留下,个人有的积累下来一些,但没有固化,没有形成集体知识,最后都忘了,等到下个类似项目来时,又重头做起。
二、水电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包过程包括知识创造或知识构建、知识存储、知识转移及知识应用四个社会性活动过程。水电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多是以经验为主的存储与技术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因此水电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即是促近这些隐性知识向可重复利用、可广泛传播的显性知识转化即知识创造过程,然后才是这些知识的存储、转移、应用。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建议:
1、设定目标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明确知识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使得各级部门在实施知识管理时才有一个统一的方向。
2、组织保障
要从组织上保证知识管理的落实,明确工作职责。例如融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为一体,在现有质量管理体系上增强知识管理职能;也可以独立组建院一级、处一级、室一级三级知识管理小组。
3、制度保障
建立规章制度,规范运作方式。要在各部门建立各种各样的制度来实施知识的梳理、固化、传播、创新等。
4、营造“学习型”企业环境
这和企业文化有很大关系,需要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去更新和改造。一方面开展了各种培训、竞赛,强制员工学习创新知识,促使员工从“要我学”变成自觉的“我要学”;另一方面要从积极总结、对勇于创新的员工予以宣传和鼓励,以促进员工的学习、创新热情。
5、企业知识积累
正如前一节谈到的水电设计企业的知识的特点,因此需要有组织、有目的的梳理已有的知识,尤其在一个项目结束后,需要及时将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显性知识,以避免知识的流失,加强知识积累。
6、构建知识库
目前,企业的显性知识多以文本形式存在,其管理方式也多是图书文档式的管理,应在知识积累积累的同时加以归纳,可采用专题式、案例式、流程式的形式组织,并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对于隐性知识,主要是建立专家人才库,然后通过讲座、项目指导等方式加强专家与青年技术人员的交流,实现知识的传播。
7、实现案例化、流程化的知识传播和应用
篇2
1法律知识有助于企业实现规范的内部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出现了新型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但要适应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还需要电力企业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这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监督机制和竞争机制,因此企业要不断改革创新自身的管理体制,从而确保电力企业能够在新的制度下正常的运行。企业不但可以借助法律知识保障企业以及员工的合法权益,还可以运用法律来规范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行为。
2企业员工掌握法律知识可以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法律顾问在企业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可以帮助企业提出专业的法律建议,并且监督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过程,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在电力企业中法律顾问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现实中法律顾问还不能够控制企业的工作的全过程[1]。因此电力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员工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法律知识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企业最常见的培训方式就是统一的大型培训,需要注意的是主管部门的法律知识培训,这样可以保障企业在进行业务决策时更加合法。企业当前最核心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完善企业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因此要求企业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不断更新管理制度。企业员工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有助于他们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遵守公司法和劳动法,还可以通过法律来保障自身的权益。企业也能有效的完成各项业务操作,尽量减少企业的法律风险。
3法律知识有助于电力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外部环境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一切活动进行的支撑基础,如果没有法律,市场就会出现混乱,甚至会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法律知识来解决,同时法律知识还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或者资源,有助于企业实现自我提升,并实现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国外的很多企业都会提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然后运用法律来治理企业,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外汇风险,同时还给企业竖立了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法律是企业用来指导自身工作的重要工具,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强对用户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督促企业进行合理用电。一旦有相关电力营业出现亏损或者负债运营的情况,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已签订的合同对其进行产权办理,这种抵押合同是合法的[2]。
4法律知识可以保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法治经济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是我国最基础的民生产业之一,在经济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如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和法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些不同的方面也正是通过法律才联系在一起,比如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政府、政府和群众等等。所以面对着政府和群众的双重监督,电力企业更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制管理,企业通过法律规范了自身的行为,才能更长久稳定的在经济市场中发展,从而也会得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认可。企业的商业风险降低了,就很难出现欠款的现象。而且如果再遇到不及时缴纳电费的用户,电力企业就可以通过法律停止对该用户的通电,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5企业通过构建法律知识体系来加快经济发展
随着宣传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普及和推广,很多基层的供电企业都开始重视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培训,尤其是法律知识。法制教育的不断推进,使电力企业的法制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进展。在企业建构起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不但加强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电力企业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的时候,要注意针对企业全体工作人员,从上到下紧抓建设,把法制教育宣传和科学发展观有效结合在一起。企业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具体的规范细化,并认真整理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进而可以对员工实行更加高效的培训。标准化的培训可以全面推进企业的法制建设,既有助于企业完成各项决策,还可以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4]。法律风险管理战略是国家为电力企业制定的一项战略部署,考虑到电力企业受到资源配置以及管理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才给电力企业详细制订了这项计划[5]。这项重要的部署中主要包括预防企业法律风险额管理措施和企业应急法律风险管理措施。具体包括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设计和顾问等,工作需要专业的律师参与进来,以保障企业法律制度建设的专业性。一旦遇到重大的经济决策,必须要事先听取法律专家的建议,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来论证企业法律程序的规范与否,最后还会帮助企业制定一份书面的法律论证报告,企业以此为依据就可以有效避免法律程序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6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是我国的民生企业,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建设。法律知识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正确的运用法律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制定战略决策,运用率武器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稳步前进。
作者:王文博 单位:国网临汾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于凤玲.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26.
[2]马莉.电力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经济管理创新[J].企业导报,2013(03):61.
篇3
(二)逐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工作的力度
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为了可以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将制度完善起来的基础上也是应当在人员素质领域中做出优化调整的,在这里提及到的调整其实也就是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及人员培训工作,积极的开展日常培训工作,使得每一个工作岗位之上的员工都可以参与到工作中去,在此基础之上就可以使得员工在企业改革以及建设中发挥出来更强的作用,扭转企业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从而使得企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最终也就可以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降低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中花费的成本,并促使企业逐渐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三)细化薪酬分配机制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在薪酬管理机制中做出一定的优化调整的,薪酬管理本身其实就是最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也是在对人力资源工作水平展开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当人力资源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可以较为有效的使得人力成本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来最大化的作用,在使得人力资源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自然也就可以在企业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支持,在使得企业薪酬管理机制有效性提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到的一项措施是逐步使得人员岗位考核机制细化程度提升,将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考核机制以及人员薪酬管理机制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企业想要得到发展,是难以离开薪酬管理机制及岗位考核细则而单独存在的。
二、电力企业施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应当呈现出来一种墨守成规的态势,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探寻,致力于在极限中寻求突破,对在市场中流动的人才的心理需求形成大致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将企业内外的人才充分的挖掘出来,为各个工作岗位之上安置适应性较强的人才。与此同时目前就职于企业中的员工的归属感也是应当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的,在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形成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基础上展开岗位微调工作,以便于可以使得员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将各项性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达到一定人尽其用的工作状态。
篇4
作为具有自身研发能力的企业,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专人管理和对产品开发人员进行专利培训。对于自己设计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应该争取获得一些专利,以期充分保护本企业的知识创造成果。
一些企业需要向其他配套企业定制大量零配件,则要注意与这些企业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约定,如果零配件是自己设计的,应当确保在交付图纸之前已经进行了相关专利申请,以免对方根据自己提供的资料申请专利,造成己方被动。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屡有发生,订货方往往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设计资料证明产品由自己设计,但是,在实际法律程序中,这种证明责任非常复杂,在形成证据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纰漏。造成有理说不清的局面。其实,及时进行专利申请才是最好的证明方式。对于需要对方设计的零配件,则要考虑自己的定价中是否包括研发的费用,是否可以要求获得相关的专利申请权利,或者至少双方共同申请。
2 根据企业产品决定申请重点
一般来说,对于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需要重视的专利申请是其生产产品的专利。一方面,企业对于自己的产品研究最透,技术上往往会比较领先;另一方面,产品一旦公开出售,就可能引起其他企业的模仿,如果不申请专利,则很难制止他人的仿制行为,企业为产品设计进行的投入无形中被他人分享了。许多汽车零配件厂家,长期专注某一些零件的设计生产,应当考虑在这个狭窄的领域积极申请一批专利,为打击竞争对手以及在市场上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创造知识产权条件。这些专利很可能成为企业争取客户的重要筹码,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上游企业,当其向下游企业进行采购时,会很自然地选择具有自己的专利的企业,以降低自己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
对于企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也应当考虑选择一些重点技术进行申请。例如,一些特殊零件的工装是根据产品要求专门设计的,企业付出了许多投入,如果不申请,则很可能随着企业的人员流动被其他企业采用,如果申请了专利,则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使竞争对手不得不考虑采用其他手段进行生产。
3 在专利申请中需要注意与产业链的配合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特别长,上下游企业的关系非常复杂。上游企业向某个厂家定制某种产品,下游企业可能会将学习到的相关技术手段为该上游企业的竞争对手生产相关的产品,因此,厂家不仅仅要考虑自己企业的产品申请专利,而且要考虑如何通过申请专利对自己的下游企业进行限制。一个典型的做法是,在专利申请中,将保护范围延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产品,这样,在出现侵权时,能够有更多的诉讼对象可以选择。例如,生产发动机的企业应当在申请专利时,将使用该发动机的整车也作为专利保护对象,出现侵权时,不仅可以考虑控告生产发动机的厂商,还可以直接要求使用该发动机的整车厂商进行相关的赔偿。同样是生产发动机的厂商,其中许多部件可能是定制的,对这些零部件也要申请专利,以便控制下游厂商的行为。
4 申请专利要与生产开发周期相配合
汽车设计往往需要三五年的开发周期,许多厂家在产品开发初期没有考虑专利申请工作,在产品即将上市才紧急申请相关专利。这种情况会由于任务过紧造成严重的遗漏,最后不能对产品进行充分的专利保护。一个产品往往无法通过仅仅一个专利获得充分的保护,而且一些与产品相关的工装、生产方法也可能非常重要,也需要进行保护。可以说,一个产品开发完成后,往往需要围绕其申请许多专利,时间过紧对获得充分的专利保护极为不利。就是对于研发中获得的一些并非最佳的技术方案,往往也需要申请一些专利,以限制免竞争对手使用,为其建立更高的专利门槛,这些内容如果不在开发过程中随时注意搜集,极有可能流失。另外,在产品上市后,很可能需要对使用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改进,上述各个方面都要求将专利申请放在整个开发生产周期中考虑,而不是仅仅在研发完成时申请专利。
另外,专利实行先申请原则,如果申请时间过晚,则有可能将原本可以获得专利的技术错过了申请的时机。一个专利从申请到批准需要较长的审查周期,如果产品上市,还没有获得相关的专利,则难以及时制止他人的仿制行为。
5 申请专利需要与市场相配合
专利申请存在地域性,仅仅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在国外不能得到专利保护。为此,企业必须明确自己产品的市场范围,尤其是对于有可能出口的产品,需要明确产品的可能市场,以及将来可能为哪些国家地区的上游企业提品,这些问题决定了专利应当到哪些国家和地区申请。一些在国内很好的产品却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往往是由于忽略了在这些国家的专利申请,错过了专利申请的时机,造成市场被其他仿冒者占领。
6 申请专利需要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情况
汽车产业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对手的研况,则可能造成自己的被动。因此,不断地查阅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可以了解其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思路,当然,能够查阅到的专利一般是一段时间以前提出的技术方案,对手可能已经进步了。另外,也有一些技术先进的厂家开始有计划地申请一些误导同行的专利迷惑对手,这些都是专利战中经常使用的招数。对于企业,对同行的专利不闻不问,搞鸵鸟政策不足取,但
也要注意分析搜集到的专利文件,避免落入陷阱。
7 申请专利需要建立有体系保障
对于任何一个具有研发能力的汽车生产相关企业,在面临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情况下,都必然需要高度重视专利问题。专利申请是一个非常专门的法律事务,仅仅依靠企业的一般法务人员一般不可能较好地管理专利申请的相关事务。因此,配置相应的人员,以及根据企业情况,将这些人员安排在合适的部门就非常重要。人员配备整齐了,上下关系理顺了,才可能使企业的各种技术通过这个渠道转化为专利,形成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
8 申请专利需要恰当选择专利类型
许多企业不知道自己的技术应当选择申请发明还是实用新型。这个问题需要重点考虑自己的申请目的和技术更新速度。如果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是避免自己陷入专利纠纷,则可以多申请一些实用新型,如果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更为积极,期望限制竞争对手,则必须积极申请发明专利,尤其是围绕产品申请发明专利。另外,发明的保护期限为20年,而实用新型的保护期限为10年,对于技术更新非常快的产品,10年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大多数汽车零配件产品,10年的保护时间往往过短,一般来说,汽车产业的相关企业申请类型还是以发明为主较好。
9 选择适当的所可以事半功倍
篇5
1 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和必要性
1.1 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
要想研究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首先应知道什么是电能计量装置。它其实是好几种电能工具的总称,例如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箱等,这些工具统统都被称为电能计量装置,其主要应用顾名思义是用来测量电压,电量的多少的仪器,另外在电力系统发、供、用电的各个环节中,装设了大量的电能计量装置。用来测量发电量、厂用电量、供电量、售电量等。为制定生产计划,搞好经济核算合理,计收电量提供依据。在工、农业生产、商贸经营等等各项工作用电中,为加强经营管理,大力节约能源,考核单位产品耗电量,制定电力消耗定额,提高经济效果,电能计量装置是必备的计量器具。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与日俱增,电度表已逐渐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仪表,总而言之凡是有电之处,就少不了电度表。电力公司如果不用专业的计量工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那就容易导致偷电,窃电,这样的行为如果仅是一户两户用电企业或者个人用户去做,对国家税收以及能源消耗上的损害微乎其微,但是如果大量的用户,窃电,偷电,那后果不堪设想,电力这样的能源企业往往是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为了保证国家的税收,所以我们要运用高新技术设备,来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性。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抑制了偷电、窃电的这种不道德行为。
1.2 电能计量装置的必要性
电能计量装置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非常的重要,就像上战场的士兵需要枪一样。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构造简单地说,就是电表箱(或者电表柜)内的所有表计、元件、线路及其相关的互感器、铅封等等的总和。用来计量用户用电情况,并具有抗破环功能。低档的就是一个箱子,里面一块电表。高档的东西很多,还有具有数据分析、数据传输、各种保护功能,等等。从电能计量装置上来看不难发现,电能计量装置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只有保证仪器的精密程度,才能保证误差。只有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才能保证国家的税收和老百姓的权益,保证电费准确查收。保证国家的财政支出。
2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措施分析
2.1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措施及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电力企业和用户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为了保证电力设备在正确的方式下运行,要做好电能计量装置资产管理。一是供电所应做好辖区内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二是供电所应建立辖区内电能计量装置的资产档案。这样才能保障机器企业财产的安全。之后就是计量检定管理,供电所应使用由公司计量所验定合格电能计量装置。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另外就是按周期检定与轮换,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后应建立运行档案。留下第一手资料,以便日后查询方便。还有就是电能计量装置异常情况的处理:1)变电站关口计量装置由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2)台区考核计量装置和专线专变计量装置由供电所负责;3)台区低压用户由台区责任人负责。专人负责能在事故中找到责任人,而且有利于培养负责人的责任心。最后就是计量装置应实行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而且计算机管理方便,通过计算机屏幕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故障点的位置,也是未来的带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发展趋势。
电能计量装置对一个电力企业来说是产生效益的工具,好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的资金链正常运行,还能减低设备的更换和维修费用,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计量装置是随用电负荷电流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它应是一个动态的计量装置,不是一次配置好后就不可逆变的。应该经常随用电负荷使用的季节性、用电负荷的高峰和低谷时段,做到随时检查,随时做相应调整。
3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拉动重工业和电力工业以超过前20年平均发展速度的高速不断增长,趋势还在继续。从现在开始未来的1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将进入深度加工化阶段,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工业结构优化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电力需求维持增长态势,我们要保证电能的合理计量,所以只有合理有效的管理电能计量装置,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虽然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实现电能计量装置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和管理,但是电能盗取的现象还时常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技术装备测量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从道德层面上解决,加强道德教育,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更好更先进的计量设备在电力企业中应用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翁利民,陈灵欣,靳剑峰.电能质量的性能指标与改善方法[J].电力电容器,2004(01):120-123.
[2]吴潮辉.城市配电网规划探讨[J].广东电力,2002(4):19-21.
[3]周源.基于GIS的城市配电网规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共算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24-31.
[4]H L Willis,H Tram,M V Engel,eral.Optimizarions to Power Distribution.IEEE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ower,1995,8(4):25-31.
[5]孙洪波.电力网络规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25-31.
[6]Datc M Grawford.Stcwart B Holt A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c for Location and Sizing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and Deriving their Optimal Servicc Areas IEEE Tran PAS-94,1975(2):176-224.
篇6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体制深化改革迫在眉睫。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施工的直接成本持续走高,施工工期较长,而其产品具有无差别性的特点,行业竞争加剧,很多企业和项目层层分包,施工技术普及,行业准入门槛变低,使电力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所以研究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控制施工成本才能逐渐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当前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电力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意识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对策等方面的认识狭隘。长期以来,电力行业作为垄断行业,很长一段时间是受计划经济控制的,电力施工项目不需要招标,已经形成了按部就班完成上级任务的观念,不重视控制成本,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落后的成本管理意识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这就迫切需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才能使电力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1.2 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主体确立失误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施工企业的成本利润与员工的收入挂钩不够紧密,致使员工认为,成本管理是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与自己干好干坏毫无分别,不受市场压力的影响,这样导致了职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领导为了电力企业争夺更多的客户、占领更多的市场,常常不重视成本控制而盲目扩张,员工就会因为责任成本分配不到位,造成企业损失浪费。成本管理应该是一个管理的系统,施工负责部门、财务、物资、预算等部门都需要参与管理,共同控制成本。
1.3 成本管理的内容单一,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电力施工企业一般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施工机械费用等直接成本的控制,而忽略了一些潜在的隐形成本。现场施工人员得不到严格、规范管理,施工材料使用随意性很大,随意丢弃超余量使用和失窃的现象比比皆是,浪费严重。剩余材料又做不到及时验收入库,无形中增加了材料成本。
2 加强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2.1 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培养和树立成本管理的观念
由于目前不少电力施工企业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得制订的计划以及采取的措施将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此,首先企业管理层要重视成本管理,应把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考核,增强成本管理观念。例如,工程项目经理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负责,杜绝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窝工、返工现象;其次,在全体职工中进行成本管理观念的宣传教育,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杜绝消极怠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最后,要把工程项目的收入、利润与管理层、员工的收入挂钩,让员工参与到施工成本的控制中来,达到全员成本控制的目的,从根本上控制成本。
2.2 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
由于成本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所以电力施工企业要依据自身的现实情况,考虑企业的生产方式制定适当的成本管理方法。针对电力施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可采用目标成本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一方法是通过预测目标利润和目标收入,再倒挤出目标成本,在目标成本的范围内,对企业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生产全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
2.3 电力施工全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1)加强合同管理细则
鉴于电力施工企业合同的复杂性,在合同签订前必须认真研究合同细则,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对施工过程中有关计划变更、材料差价等作出严格规定,避免日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控制实际施工成本
必须加强电力施工企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同时控制:直接成本中材料成本一般占整个施工工程成本的50%以上,做好材料成本控制对企业利润最大化有重要作用。在采购材料时,必须保证价格合理和质量达标,在材料入库后,必须做到定期盘点库存,保持账面库存与实物相一致。加强对材料领用和使用的管理,禁止浪费和盗窃材料行为;间接成本是指为了完成工程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施工措施性成本和施工经营成本,这也需要施工企业引起重视。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施工企业的隐性成本,例如,企业的物资采购是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涉及许多环节,如计划、审批、订货、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防止,无形中增加企业成本。可以采用阳光工程,通过公开优选、精选材料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选购质优、价廉的施工材料,降低成本。
(3)重视施工质量
电力施工企业应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达标的情况下降低工程成本费用,只有严格按照计划施工,不消极怠工,敷衍了事,才能避免因为质量不过关而带来的返工、窝工等额外成本。
(4)加强施工标准化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工程项目的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施工、标准化作业。制定规范、编制定额,一个施工项目按照企业现有水平完成需要多少人?多少工日?多少机械台班?多少主、辅材料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节约奖励、浪费处罚。同时,及时引进现进高效的现代化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5)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施工工作,从施工过程、材料使用、机械台班控制都取决于员工。因此,要努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加大成本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让企业的发展成果惠顾企业员工,要让企业员工切身体会到企业发展我收益、企业亏损我失业。要把企业的成本控制与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让员工自觉控制成本、主动控制成本。
3 结 论
电力施工企业应正确对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实施相应的对策,从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篇7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不断完善,新技术、新成果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电力企业的知识型人才数量不断增加。笔者从电力企业文化、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对电力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优势做了以下总结:
2.1企业文化打造稳定的知识型员工队伍
电力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打造稳定知识型员工团队的基础保障。我国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让职工感受到家庭式的情感抚慰。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电力企业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可以全面提高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为打造稳定的知识型员工队伍提供文化保障。
2.2电力企业信息沟通畅通
信息沟通顺畅是电力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优势。电力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作用,例如,电力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建立完善的知识信息沟通网,使企业知识型员工通过网络沟通平台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还能促进知识型员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电力企业注重培训教育的投入
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非常注重培训教育的投入,这有助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电力企业每年会投入大量教育资金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主要用来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企业结合知识型员工的实际需求,通过培训手段,增强知识型员工的使命感和创新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尤其注意引导知识型员工将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相结合,使知识型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这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4电力企业管理手段先进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管理已经综合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手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电力企业运用了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以既定原则为依据,将企业职工数据信息输入数据库后,既可以随时利用该系统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常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在收集知识型员工信息的同时,使企业员工管理更加严密,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管理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作用是对管理工作进行了简化和优化,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
3电力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面临的挑战
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管理方式对企业的发展建设有直接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动力保障。在电力企业中以只是想员工为管理对象的同时,管理模式的建立还应该从管理层次扁平化、管理方法灵活化以及考核和激励体制一体化等方面进行调整。
3.1管理层次扁平化
受“三集五大”体系的影响,电力企业必须实现管理模式的扁平化。近几年,电力体制在发展探索过程中不断改革进步,电力企业向市场化进军后,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主要表现在层次的简洁化上,这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适应能力,还能促使企业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映,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依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企业应该在缩减人员数量的前提下,增加知识型员工数量,促进管理层次扁平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3.2管理方法灵活化
建设大建设体系要求电力企业建立统一的电网流程、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面临全新的市场环境,电力企业还必须实现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电力企业日常工作危险系数较高,因此,企业员工必须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掌握扎实的安全技能和生产技能。企业管理层也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特点,实现管理方式的灵活化,尤其是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时,企业更应该打破传统的管理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进步。
3.3考核和激励体制一体化
建设大运行体系要求电力企业调整企业发展体系,建立一套具有行业特点的考核体系,很多时候,对知识型员工的实际工作价值考察不到位,导致员工薪资和实际服务不相符。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促进考核和激励体制一体化的发展,在提高职工积极性的同时,提供给职工合理的薪资待遇。例如,企业可以建立绩效工资制度,这种制度是以金钱奖励的方式激发职工积极性,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从其他职工身上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强化自设学习的意识,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巨大推动作用。
篇8
一、客户知识的概念
客户知识就是客户与企业在交易及交流过程中,需要、产生或拥有的一种经验、价值、情境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能够提供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与信息。关于客户的知识。这类知识描述的是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客户的人文统计信息、客户的历史购买信息等。客户拥有的知识。即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形成的关于企业、市场及其它竞争者的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企业通过与客户交流获取这类知识可以改进服务、革新产品、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调整相应的营销策略。
二、电梯企业概况
国内某电梯有限公司是电梯和自动扶梯行业内一家全球性的公司,从事电梯和自动扶梯的制造、销售、安装、维修保养和更新改造,并为自动门提供维修保养业务。作为世界第四大电梯和自动扶梯公司,国内某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在生产上,有企业生产平台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这个企业管理软件系统使得国内某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在客户管理上,国内某有客户交互平台。通过客户交互平台实现了销售自动化、市场营销、电话服务中心等管理并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仅通过技术创新并不能使国内某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上菱、蒂森等电梯企业也有成熟的ERP/CRM,并以优质的客户服务,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占有率。这些都对国内某电梯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在国内某公司的调研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电梯安装人员、技术支持工程师、销售商等基层人员,他们能直接面对客户,知道各种各样的客户问题,从电梯的内饰古板到种种技术、服务抱怨;他们还知道对于同样的问题,其它电梯公司是怎样让客户满意的。而这些宝贵的客户知识却没有在公司的运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综合起来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对基层人员的忽视。基层人员数量多,职位低,没有人关心他们对实际情况的把握,他们也没有意识把了解的客户信息往上传达。其次,现场办公条件的限制。因为项目施工的地点分散,在现场办公的通讯设施只有电话,影响了信息的快速有效传达。再次,缺乏有效系统的支持。公司具有生产平台、客户交互平台,现在缺少的是一个核心平台-客户知识平台。最后,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促使员工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创新。问题被提出来以后,公司立刻采取的相应的措施。首先,建立一个客户知识管理系统(CKMS),为客户知识管理提供技术基础。其次,在人力资源制度上制定了激励制度,引起每位员工对“客户知识”的重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后,加强现场通讯设施的完善,保障信息的快速有效的传达。
四、客户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
1.CKMS的概念模型和总体构思
客户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一个总体的概念模型,根据这个基本概念模型的指导,来对客户知识管理系统进行构建。模型中管理者是核心部分,他们和整个客户知识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组织和地点有价值的新知识进行定义。决策者使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定义外部知识与组织数据库内部之间的可能关系。管理者得出一个关于此关系的假设。分析模块对这个假设进行检测并把得出的检测结果返给决策者。如果决策者确定该分析结果是有价值的,那么这个结果就被定位在客户知识库里面。反之,假设关系被打回到潜在关系的存储仓库里面。咨询模块可以基于以上的假设产生新的模块,而发现模块可以使用系统中已经存在的客户知识来继承新的假设。CKMS应具备客户知识管理的4个基本职能,即外化、内化、中介和认知。CKMS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它是人在企业管理中对其集体的客户知识与技能的捕获和运用的过程。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客户知识共享,以便达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最恰当的决策。客户知识管理的关键是知识创新。他要将每个成员蕴藏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有组织所共享的显性知识。KMS能够将每个成员纳入管理范围之内,为其提供创新所必需的知识,通过规定的知识创新步骤、设计好的知识表达的规范格式来引导成员将其隐性知识显性化。
2.系统的功能框架与各个模块设计
本文创建一种基于Web的企业KMS的模型框架。以知识桌面为分界将CKMS分为内和外两个基于Web的层面,即连接各类人员的网络和支撑系统功能的信息技术。外层由3部分组成:①Intranet,它是用于连接企业内部系统的虚拟网络;②Internet,它是用网络将外部用户和企业连接起来的逻辑结构。二者可以使用多种交互访问途径如Web页面、语音、网络电视、网络寻呼等管理和汇集各种客户知识,实现客户知识的提供和收集;③合作伙伴网络,它是用于连接外部组织(如供应商,卖方)的虚拟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潜在的,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客户知识资源,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和其他组织进行客户知识交流和共享。内层是企业客户知识管理活动的工具。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客户知识中心是KMS的核心,它主要由客户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组成;②客户知识分析主要是利用一些方法对客户知识进行搜索或数据挖掘;③实时决策支持包括工作流和办公自动化等前台系统及各种后台决策支持系统。④系统管理包括对客户知识管理平台的管理、安全及目录的管理等;⑤分布式客户知识库系统是客户知识的广泛性的又一种体现,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来说,需要多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客户知识库管理系统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存储和转移。
篇9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cost management;quality cost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168-02
作者简介:张建军(1963-),男,河北深州人,工程师,土建专业,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管理。
0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电力企业在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根据风险、成本,以及利益最大化的各项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成本管理。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塔山2×660MW坑口电厂一期新建工程自开工以来,工程施工过程严格执行《质量保证手册》、《质量程序文件》、《塔山一期新建2×660MW工程质量计划》、制度、规程、规范。如图1所示,在施工过程中,分别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等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系统控制,同时对投入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如图2所示,直到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系统控制,通常情况下要恪守“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质量控制点,严格质量检查,加强成品保护”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尽管采取了诸多控制措施,但是由于内部、外部等各种原因,在施工阶段和试运阶段仍然存在工程返工和施工质量存在缺陷等质量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损失。企业在统计损失的过程中,没有将质量问题纳入统计范围,提供给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质量成本报告没有说服力,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使得管理者难以了解其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进而难以为下一项工程项目的质量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质量成本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工程质量不合格有着密切联系。实践证明一个企业通常情况下难以保证产品全部合格,而且保证产品全部合格也难以做到,同时也不经济。只要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并在为避免或减少质量问题而作出努力,就会付出相应的成本。因此,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寻找提高质量的机会,进而改进质量检查的效果,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质量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Feigenbaum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其第一次考虑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与产品质量不合所造成损失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形成质量成本报告,该报告将成为企业领导进行质量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常情况下,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组成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质量保证费用+质量损失成本。
2 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2.1 健全组织机构、职责 企业进行质量管理时,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子系统,包括:设置质量成本科目,以及核算、分析、报告、预测和计划质量成本等活动,组织是这些活动正常运作的保证。在质量成本管理活动中,质量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是推进者、支持者、落实者。其中,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主要推进者是质量管理部门,必须明确在这一项工作中应具有的各项职责;财务部门是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支持者,有了财务支持,质量成本管理才能发挥其效果成为企业质量管理和经营发展的有效工具;在落实质量成本管理职责、明确质量成本责任和实施质量成本考核中,人事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建立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企业在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所以,建立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的质量损失成本源及其归集工作程序。帮助责任部门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或在问题发生时能尽快解决问题、减轻损失。所以必须建立《质量成本管理手册》和《质量成本管理程序文件》等指导性文件对质量管理成本活动进行指导。
3 质量成本过程控制
受生产周期的影响和制约,通常情况下,收集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数据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直到工程项目结束才能得到完整的质量成本数据,因此,分期收集和分期分析质量成本数据显得格外重要。在工程开工前期,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成本值及其总值共同构成质量成本的计划值,同时将分项工程质量成本作为控制目标,在周期内与其他成本值同时进行跟踪和控制。
4 归集质量成本源
4.1 质量成本与质量成本源的关系 在质量成本源上产生质量成本,对企业的整个运作进行分析,进行成本源归集,对于分析质量成本和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是必要的。其对应关系见图3。
4.2 质量成本源的归集 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归集质量成本源的目的,进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和避免再次发生。为了便于企业对质量成本源的归集和分析应建立《质量成本源归集明细表》。举例说明:见表1。
4.3 建立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体系 建立和完善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体系,一方面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进而找出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有关部门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或者采取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消除和规避。
通过建立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表对质量损失成本源进行分析,罗列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同时根据原因找出质量损失成本源。
4.4 建立质量损失成本分析工作程序 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使质量损失成本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的为决策工作服务。质量损失成本分析工作程序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明确工作目标。②汇总和整理数据。③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
5 质量成本预测
在质量成本管理活动中,预测工作是质量成本管理方案决策和实施的基础。质量成本是由内部返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内部返修损失、外部返修损失、内部停工损失、外部返工损失、加固成本、质量罚金、质量事故分析处理费用、保修费用、材料降级使用、索赔费用等费用构成,而其中损失成本的预测是质量成本预测的关键。在成本预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当企业制定的工程质量目标追求优良工程时,他的外部损失成本肯定为零,而相应的内部损失或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则会提高;因而在质量成本预测中企业的质目标是决定总质量成本的决定因素。②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在其相应的工期上分别进行预测。这样既减小了预测难度又便于控制工作开展以及后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③成本预测要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的研究上。④通过预算计算可以比较不同的施工方法的优劣,并可以确定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质量成本目标。
6 结束语
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就是为了揭示企业中的质量问题及其关键的影响因素,寻找质量改进的机会,检查质量改进的效果,有助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电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要求人们做好供电方面的安全和稳定工作。如果电力企业能有一套科学且完善的预警管理体制,就可以对电力突发事件有更好的解决能力,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减少,从而促进电力运行更稳定、安全,供应服务更完善。
1 应急管理原则
坚持达到标准是电力企业在工作中使其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其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预先防护。电力应急工作良好运行的原则是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企业在运行过中应对以往发生的事故和遇到的问题做一个正确的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案,对电力企业中经常发生的状况,会遇见的困难提前调查好,并归档整理成册方便后期查找,这是电力企业在建设应急管理机制中需要做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与实际相结合,还要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把应急管理体制当作一个必要的并且长期坚持的工作,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来应对电力企业运行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故。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在应急管理体制中的重点,因为只有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使电力设施得到更好的创新,使电网能够更安全地工作。在应急管理体制的运行中,这项工作需要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和各级人员都能涉及到,让每个工作人员把这项工作都当作是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努力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性更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在把应急活动与实践相结合时,要求各个部门联合工作,让自己的工作职能在党政工团的一齐管理下更好地发挥出来,管理效果通过相互帮助来更好的实现。第三,常规管理。应急系统是专业、长久的工作,对这项工作的标准及目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所以就需要电力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思想,在日常规划管理中加入应急管理工作,而且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来使应急管理工作更好地运行。
2 分层分类管理
预案管理是电力应急机制建设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的实施性和耐用性都与预案管理的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电网企业的人员数量和规模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导致其在现实业务广度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因此,在制定预案时,要对企业的现实状况充分了解,就必须确保预案内容能够完整地把各项工作覆盖到,这就不仅要求电网企业在突然停电时有及时解决突况的能力,并且还要提前制定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解决方案。想要企业更好地处理突况,就要把方案做到涉及各个方面,并且科学合理。想要进一步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适应性,需要在具体制定预案时,有分化、有层次并且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来管理。纵向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整体预防措施。这个方法是从整体上对突发事件制定解决措施,同时方案要具备科学合理性且符合相关程序。其实就是把突然发生的问题进行一个整体的处理。它的负责人是电力企业中有协调能力的人,并且使用他的管理职能。第二,制定事件的预防方案。这个方案就是对具有明显特征的事件进行处理并找出解决方法的方案,对不是多样的活动有一个专门管理方案,并且制定解决措施。危险来源与程序具体内容的辨别是整体预案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有相关部门对多样化的事情负责。第三,应对突发事故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对具有特殊情况、职位以及设备装定的解决办法,它的特征是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且操作时易上手。在制定这个方案时,需要把风险判定因素和危险性解决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在方案制定后根据应急排练的实施确保有关部门的职员可以凭借方案的具体内容在处理问题上可以更快、更科学,它是由操作层单位管理的。在横向分层管理方面,是要以突发状况的破坏范围、控制性、影响程度以及性质等方面来区别,并且把它们划分为严重、较严重、较大和普通这4个级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事故的等级。同时要将转化条件和划分标准在制定方案时进行严格的区分。
3 应急管理体系
要想在电网事故发生后,有一个及时的解决措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在电网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中,有后勤工作保障、状况稳定、应急方案、新闻公布、电网使用以及善后等工作人员,分别对电网使用中物资的保护、监控运行、善后解决方案、稳定现场状况、消息的公布以及应急解救等方面进行处理,可以各负其责解决突发事件,并且使事件得到更快、更有效率的处理。在现实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并且各个小组之间需要加强交流、明确分工,还需要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针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调控。
4 应急队伍建设
在合理良好的应急机制方案制定完成后,就要求我们完善救援队伍的结构,同时这也是实现机构良好运行,应急方案能够完整执行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要求人们把专业救援伍和职工紧密结合,还要同危险状况预防相联系的方法结合设立起以普通职工同专门人员联合组成的救援队伍。在确定应急人员以后,需要加强对应急人员的培训,包括在日常工作中的专业应急技能和专业应急知识,这不仅可以提高应急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在事故发生以后对事故的分析能力与掌握情况,使员工对突发事件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把日常演练安排到应急人员的工作中去。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应急人员的评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队伍要是在事故排练和日常的培训中没有做好,那么即使人员搭配再合理,人员专业能力再好,专业知识再丰富,在面对突然发生的状况时,也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就需要电力企业着重注意对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根据演练情况的探究、思考来把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物资保护、消息交流、调控机构、职员能力以及预防编制等方面可能发生的问题找出并处理。以上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使电力企业的应急处理水平也得以提高。
5 结语
电力企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电力的安全供应,并且社会主要关注的方向也是这个。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要想使电力应急管理体制的方案适应当下的形式,就需要电力企业可以抓住关键,并且结合自身情况,让电力供应安全水平的提高依靠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方案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振山,张瑞,刘东旗.做好应急管理保障电网安全[J].科技创业家,2012(15):102-103.
篇11
一、电力企业工程成本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工程成本指的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总和,是贯穿在项目管理活动的前前后后每一个方面。然而实际上,电力施工企业在工程成本管理方面的实际效果非常不理想,主要的管理现状
(一)有关成本管理认识上的传统误区。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不良影响,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力施工项目从来不需要开展招投标过程,所以造成了施工企业缺乏成本控制的观念,也就不用谈进行成本预测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家电力体制也发生了深刻改革,电力行业已经广泛引入工程招投标制度,因此这就向施工企业提出了成本预测的要求,通过竞争报价,也要防止报价过高造成揽不到工程,报价过低造成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少等情况的发生。
(二)全员成本意识差,表现在综合管理理念较差。一方面领导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经常随意性很强地进行成本决策,甚至出现以提供成本为代价换取争创名优工程的事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员工因为责任成本分配不到位,造成奖罚不明的情况,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精打细算,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浪费。
(三)缺乏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任何有效的管理活动都需要建立在责、权、利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基础上,而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自然也不例外。从工程目标的制定、分解,到目标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考核都需要严格落实有关的技术经济责任制。但实际上,很多电力企业各部门分工不明确,责、权、利关系模糊缺乏统一,造成工作相互推脱,无法有效实现绩效考核。
二、电力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建立工程成本管理责任制,强化责任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指的是把生产成本责任和有关管理人员绩效有机联系起来,制定责任成本目标,继而成为严格管理的一种管理体系。借助这种责任成本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证责任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在电力企业实践中必须妥善制定基于责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项目负责人或经理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负责,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本目标管理计划,也需要对各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的关系进行协调,努力避免因不负责任而出现的返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负责整个工程成本指标。第二,对于工程管理质量监督检查部门需要对工程质量保持跟踪监督,不定期或者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抽查质量情况,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对各个部门出现的监督检查不力造成的工程质量下降的问题予以处理,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二)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成本管理与控制需要涉及整个施工项目的始终,从投标开始,包括施工生产和工程竣工,企业成本的变化贯彻整个运行工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实现了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整个环节而形成的管理新模式,也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实现了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调节和事后分析考核的管理新格局。而成本管理对象也实现了众多突破,不仅包括原先的生产成本,而且还扩大到预测决策成本、质量成本、技术成本、方案设计成本、人才培养成本和工期成本等等形式。作为一个综合体,成本控制过程包括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也包括事后的成本管理,既包括核算已发生的实际成本,又要预测即将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包括以财政收支数据为主要依据的成本报告,也包括以工期、质量、方案、技术等数据为主要依据的成本报告。随着这些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的产生,企业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必然发生巨大变革,必将由原先的生产领域延伸到企业的各个工作领域。所以,跟上时代步伐,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对于企业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十分重要。
(三)强化全员的经济观念,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来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的经济意识,实现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的经济教育,努力促使每一个职工形成工程成本管理的意识,时刻重视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由以往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总结出只有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工作才有可能落到实处,才能最终得以贯彻和实施。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借助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更新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除了上面提及的这些,还需要努力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以及法律意识,努力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实现公平、公正、公开,从每个人自身出发,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对身边发生的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坚决抵制,努力为电力企业工程的成本控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媛.电力企业成本控制探讨[J].当代经济, 2009,(18).
篇12
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工作,且对于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本文基于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文章就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探讨。认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在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等环节着手,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多种控制手段和措施,使工程造价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工程造价对于不同的建设主体,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即业主来说,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一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所花费费用的总和。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即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造价指的是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工程价格,系指按国家规定由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确定的工程施工价格。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在合理使用人工、材料、机械的基础上,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同价格范围内,以追求最大利润空间为目的。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工程施工和工程竣工结算各阶段,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
二、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制定投标战略时定位不准,不能准确把握报价的合理性,恶性竞标,或为追求高利润报价过高,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不能中标;或为了中标而一味地压低报价,致使施工企业低于成本价中标,造成严重亏损。或者投标时只考虑工程的情况,忽略了业主的经营管理方式,结果在日后工程的施工和结算时困难重重。
2.对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的理解不够透彻,或与业主存在理解上的误差。对合同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材料价格的签发、确认等约定不明确。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分析不足,不能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理规避风险。施工过程中轻易相信业主、设计单位的口头承诺,增加施工工作量,却未及时取得书面文件,未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竣工结算时索赔难。
3.项目所需资源的单价上涨。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施工期间设备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大,面临材料单价和人工单价上涨的风险。
4.技经人员素质不高。工程建设中,技术与经济是密切联系的。但就目前现状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工程经济工作得不到重视,被认为是辅助的、可有可无的专业,致使工程技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的专业有学经济的,有学工程的,有学其他学科的,甚至有没受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大多数人知识面单一。投标预算人员只负责投标报价,现场技经人员只负责工程费用的事后追加和结算,并未真正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中去,经济与技术脱节,已不能适应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三、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1.合理确定投标报价,争取中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中标后,才谈得上工程项目管理,所以说争取中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而承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能否中标,取决于承包方的报价、施工质量、工程工期、技术方案以及同业主、人、投资方的关系等诸多因素。为此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制定投标思想策略。在对某项工程投标活动中要做好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电力建设市场的竞争形势,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摸清业主的发包工程,从而确定本公司投标思想和策略,如果本公司对某项工程在资质、技术、装备方面有优势,而发包的条件在利润或业绩方面都有利可图,则应决心夺标并中标。(2)分析标书、合理确定投标报价。投标报价是能否中标的主要因素,报价过高,由于竞争激烈,显然是不能中标的,而一味地压低造价,又会使施工企业亏损。为了中标,必需根据建筑市场状况,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乎实际的承包总价。(3)组建一个合理的报价班子,经验丰富的报价班子对于能否报出合理价格、提高中标率来说至关重要,其人员应直接参与标书的编制,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2.仔细研读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业主往
往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隐含了大量不利于施工企业的条款。再者施工企业很难权力对等地参与合同谈判,往往受制于业主,承担较大的合同风险。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招标文件与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遇到疑问要及时向业主咨询,特别是涉及到费用的款项要多与业主沟通,清楚业主的意思。从而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想办法规避风险。
3.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认真实施工程索赔制度。施工阶段成本
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工作、合同谈判,已经基本明确承包工程的合同价。在现阶段,一般是固定总价承包,只是在工程变更及其他条款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工程合同价格的调整,所以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实际成本开支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成本越高盈利越低,成本高于价格就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本控制应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
4.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的管理依赖于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目前施工企业普通使用的“造价通”便是一种以信息咨询中介组织为基础,由计算机网络系统支持的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化的设备、材料及造价信息网络。除了这种信息网络外,企业应自己建立的材料价格信息体系,规避材料单价上涨的风险。从我公司多个电力建设工程投标项目情况看,电力建设安装工程中的高压管道、进口阀门、六道的风门和膨胀节、电缆等主要材料是甲供,其余全部材料都是由施工单位提供的。
5.重视技经人员的素质培养。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就必须重视技经人员的素质培养。施工企业因为具有一线作业的优势,可以在一线技术人员中选择人才,将其培养成技经人员。投标预算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学习交流,而现场技经人员则应参与到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去。定期为技经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让他们随时紧跟当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已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从事造价管理的技经人员应持有造价工程师资格才能上岗执业,这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总之,怎样结合工程造价理论和项目实际情况来将电力工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优化配置,以此来从根本上加强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电力工程造价的增幅管理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是目前所有施工企业及其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一道课题。只有做好程造价管理,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电力行业的投资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进一步把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篇13
我国诸多电力施工企业缺乏成本的竞争意识,对企业内部费用报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关乎企业成本节约、成本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不完善,或者不能够为其设置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以保障其顺利的实施。我国电力施工企业由于行业工作内容的限制,其工程施工项目组经常在外开展工作,从而导致项目经理及工程人员的项目开支很难受到总部的监管和控制。另外,我国施工企业在招投标环节也存在盲目竞争的问题,由于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引发的恶性竞争导致很多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惜提升竞拍价格,大大增加了项目成本的开支。
1.2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国施工行业招投标有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方面为我国电力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提供一个公平、公开的平台,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透明度过高导致了企业利润大大减少。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致使我国大多数从事电力施工的企业为了提升企业利润,不得不大包大揽即使利润较少的工程项目,从而给电力施工企业资金链的运作和流转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电力施工企业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将企业利润的提高与工程开展的数量和金额相互挂钩,习惯依照传统的思想办事和开展工作,极大的忽视了企业存在是为了盈利和肩负社会责任的双重目的,采用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力施工企业年净利润波动较大的问题。
1.3成本管理的内容不全面
我国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所涵盖的内容存在不小的局限,其成本管理主要关注的内容是施工过程当中产生成本费用,也就是直接成本,即物料成本、机械成本和人工成本。但是,对于成本管理而言,其应当是对企业业务全产业链的成本管理。较为局限的成本管理工作对企业成本节约水平而言,提升的幅度较小,或者是能够让企业在现有施工规模在之下稳定成本开支,不能够显示出成本管理工作的真实效益。从而使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并没有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
2 对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中问题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成本控制,必须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为了增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我国是施工企业首先应当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对企业现有成本控制体系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构建。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是属于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属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施工企业应当结合企业现有发生水平、规模,对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等涉及到企业成本开支、费用报销、材料领用和运输等多个环节的制度和规范进行重新审核和讨论,从而为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创造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良好制度背景。
2.2加强合同管理,减少违约事项发生
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合同的管理。电力施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运作都会涉及到大量的合同约定(如:融资租赁合同;员工雇用合同;场地租赁合同;房屋建造合同等等)。由于合同涉及合作方具有行业多样化的特点,这就让电力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不小的难度。电力施工企业应当单独设置企业发展部门,设置法务专员等岗位,对企业合同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和仔细的分析,以减少企业违约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减少企业成本的支出。
2.3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使用信息技术提高管控
本文中作者提到我国电力施工企业的项目组开展工作的区域经常变动,开展对其监控的工作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各项业务成本支出的全面监控。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就应当利用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如ERP、平衡记分卡等形式),并减少项目组一线职能部门的设置,将其权利进行回收,减少其利用公款、工程款开支不必要费用的可能,从而实现更加便捷、易于监控的方式实现对企业整个业务链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2.4把握全员控制、动态控制原则,实现全面质量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