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武术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武术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武术教学反思

篇1

新课程理念追求教育方法创新,使学生更高效的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在设定课堂内容时大量引入探讨环节。中学数学学习的是一些基础知识,课堂探讨时常常会出现难度过大或者与课堂知识内容相脱离的情况。要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真正通过探究来提升学生成绩水平,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情况下进行拓展,引导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无效的探究教学在内容方面往往过于深奥,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之前缺少系统化讲解,大部分学生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很难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中。因此这样的数学探究行为是无效的,教学成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二、无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检测学生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行为无效是问题难易程度造成的,除课堂知识提问外,一些教师还会与学生进行互动,问题无疑是“有没有听懂”,长此以来学生回答也敷衍了事,无论掌握情况如何,都会异口同声的答复听懂了。此类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毫无意义,并且会延误讲课时间。有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提问,教师所设定问题并没有经过细致的推敲琢磨,过于简单,虽然提问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反馈,学生也都能参与到其中,但并没有起到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学生不必进行深刻思考,可直接想到问题答案,可将此类问题视为无效课堂提问。除此之外,提问时机也是影响有效性的因素之一,问题发出的时间科学合理,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对知识点起到巩固作用。这一点在现实中往往被忽略,教师过于频繁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只会适得其反,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老师要重点反思此类现象,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三、无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可帮助拓展课堂知识,同时也是教学形式多样化,但在中学数学中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图文结合的视觉效果使学生感到新奇,并集中注意力观看教学课件,但过于花哨的内容设计并没有对知识掌握起到帮助,反倒分散了思维,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可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也可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但辅助教学环节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这常常被教师所忽略,课件内容也全部由老师安排,并没有将学生整理的知识资料引入其中。从学生角度考虑,这与传统被动学习方式被没有本质差异,只是传授途径有所改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仍停留在原有水平,得不到进步。有关于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一类显著问题,教师将主体与辅助内容混淆,授课过程中将课件作为主要形式,学生自控能力差,课堂纪律很难保障。最终影响到数学成绩。

四、抛弃“讲授———注入”教学方法

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完全将老师讲解内容照搬照抄的记录在笔记中,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成绩因此受到影响。在此方法下虽然教师投入大量精力来备课,但教学成果并没有因努力而提升,原因在于努力的方向存在错误。制约着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并不意味着数学课堂教学中“讲授———注入”教学模式就再不符合时代潮流,再不适应时代要求了。当前,“教授—注入”教学模式正在被数学教师们所淡化。其实,新课程并不排斥必要的“讲授注入”,而是对讲授注入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教学生成过程等相关学科基本要求后,深挖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选择关键性问题、重点问题,切中要害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授注入。实践表明,“教授—注入”教学模式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课堂教学模式中其他教学模式不能替代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也是课堂教学的“大主角”。特别是使用了新版本的新课程教材后,高中数学实际教学已呈现出新教材的知识点在连贯性、系统性方面很薄弱。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建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弄明重点和难点,使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教授—注入”教学是不可替代的。小结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行为的有效性,并对现有授课形式进行反思,对无效行为做出整改。可促进新课程理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快速落实,解决传统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使学生成绩得到提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数学教育的比较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2

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解答出来。

   学生把题目读了几遍,小声在议论,(感到奇怪)这题怎么做?

生A:大声地喊了出来,老师,这题怎样解答?

师:(惊讶狀)怎么,很难解答吗?

生A:不是,是不知道要求什么?

生B:主动地站起来,我知道,添一个问题就能解答了。

师:你们想添什么问题,谁来讲一讲?

   (同学们把手举得高高)

生C:收购的栗子多少千克?

生D:好象不好,还有第三个条件没用上。

师:(面带微笑)讲讲你的想法。

生D:题里还告诉我们,收购的枣比栗子少280千克。他没用到这个条件。我想这样添,收购的枣多少千克?

生E:一共收购了多少千克?

生F:收购的栗子比核桃多多少千克?

生G:还可以反过来讲,收购核桃比栗子少多少千克?

生H:收购的枣比核桃多多少千克?

生I:我也反过来讲,收购的核桃比枣少多少千克?

生J:收购的栗子比枣多多少千克?

生K:这个问题不用求了,题里已经有了,就是第三个条件。

师:(点头微笑)J你认为K说得有理吗?

生J:想了想,我同意K提出的意见,谢谢你帮我纠正。

师: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问提,现在你们能解答了吗?

生:齐声说,可以了。

。。。。。。

反思:

在解答应用题时,学生存在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与方法的现象,特别是二年级三年级,字认得不是很多,题里的数量关系理解不透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处于记忆,模仿,甚至猜谜的层面,我经常想怎样才能使学生认真审题?

篇3

一、引言

高校教学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特有的生命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以教师、学生为角色,课程内容为剧本,各种教学辅助材料为道具,课堂为场景,共同构成、营造和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艺术。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属于教师的专业技能范畴,表现为:能够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计划,让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意义;能创设安全、宽松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并维持好这种氛围,做到课堂管理规范、公允、公正;能经常对教学实践环节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准确解读与分析有关学生的评价材料,并根据其诊断出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心理需要,进而对学生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不断攀登新的学习高峰,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所谓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就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其指标要点:(1)工具与应用:包括知识技能、操作应用。(2)资源与管理:包括资源获取、知识管理、专业素养。(3)教学与设计: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践。(4)绩效与发展:包括评价反思、发展创新[3]。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来实现的,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综合和提升,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和高效。

二、信息技术应用的误区

作为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项目培训的高校教师,对照现阶段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结合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发现高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不小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放大信息技术的知识传授功能。信息技术的使用,确实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极其丰富的知识。但课堂教学,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为此,现阶段高校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过分放大丰富的信息对教学的作用。具体表现成“放羊式”教学。其二,只把信息技术当作知识传授的渠道。表现为教师只使用比较单一的软件,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引用的材料,一股脑儿地做成教学课件或展示模板来支撑教学。结果不少高校教师上课时只坐在教学平台上讲课,不板书,互动也很少,基本按照原本的设计实施教学。由于教师教学过于程式化,学生难于稳定注意力,课后有课件下载,因此也不做笔记。结果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不理想。

2.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之中的关键作用。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有效教学,这是大家的共识,使用得当,海量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媒体技术,确实能够拓展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感,形成多元而系统化的知识。但信息技术只是教学工具,却很少有人加以认识。在现今的高校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似乎是必备的条件,并以一种特定形式或符号存在。如今,学生几乎已全部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终端,随时可获得大量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和知识。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课堂教学全面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事实。为此,不少高校和教师认为不论什么课,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学,都一定要有信息技术,一定要有多媒体。但从有效教学的角度看,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就是最好的,跟有没有使用信息技术,用没用多媒体,没有直接关系。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应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核心课程。原本想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但实际应用发现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技术支持不足,更新速度慢,知识拓展性不强,资源比较落后等,加上日常教学没有做好网络学习的引导,学生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投入与产出不对称是肯定的。

3.忽视信息技术良好的教学评价功用。现阶段,绝大部分高校课程的评价还是采用一份试卷决定一切,却很少采用能够更好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应用教学。如果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确实浪费资源,增加工作量,但借此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评价,只要师生定时参与,利用规范的评价时间线、学习指导、活动手册、小组指南、成果评价量标和学生反馈信息等,客观、便捷、量化地记录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成长,再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发展的过程,过程性评价就成了可能。如今的高校都大多都采用较为完整的教学评价系统和教学评价平台对教学进行质量评估,这样确实方便了学校管理,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实际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一是没有使用好评价相关数据。借助当下优质的信息技术反馈条件及时反馈给师生,促进有效教学。二是一些院校的教学评价系统存在量标权重、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学生成绩偏重教师评价,教学过程偏重学生评价,基本忽视生生互评和教管人员评价等问题。由于量规和权重设置没有及时调整或设置不合理,其结果很难客观公正,有些还可能滋生负面效应,影响教学,也影响教学评价的真正作用。

4.忽略信息技术适合广泛交流的优势。现阶段,全国各高校的课堂教学环境都具备良好的网络接入和多媒体使用的条件,学校网站、课程教学网站、日常工作网站、信息港网站等对接良好。信息技术的环境支持着实改进学校管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特别是很多高校还建设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校园,营造出良好的信息技术校园环境。但现实是不少学校的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大多都局限在新闻、教学管理以及一般的数据整理查询功能等方面,信息流看重由内向外的,却忽略了由外向内的收集。数字化校园不但要重视信息的发散功能,还要重视信息的收集功能。透过大量收集学生对学校、专业、教学、教师、生活、自我发展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可以更好地丰富信息化校园的资源建设。通过管理互动、教学互动与学习互动,展现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作为学校的门户网站,可以开展留言板、博客、微博等交流空间,使用Web2的网络技术,让师生参与到学校决策、课程建设、教学互动、社会热点讨论、学习成果中来,运用开放的、通畅的、先进的、高效的信息管理与教学互动平台,促进学校和师生全方位发展。在观察中,发现现在全国所有的高校都有门户网站。在浏览体验后,发现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信息交流局限性很大,其次是网站功能较为陈旧,其三是信息资源空间太小。不少门户网站,只具备学校信息和简单的管理功能,只作偶尔学生查询成绩、查看教学安排、了解学校新闻、查找招生就业信息的平台,没有课程教学资源与师生互动条件,而把功能强大的管理互动、教学互动和生生互动给忽略了,真是得不偿失。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在高校广泛应用,确实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了一定的教学质量,但仍存在一些误区。为此,可以加强如下几方面的认识,借此信息技术支撑教学,促进高校课堂的有效教学。

1.更好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工具作用。信息技术只是外在的教学工具,而教学的有效立足点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明白信息技术是教学工具,并运用此工具促进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加大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与教学的整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学习,促进成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材料时,力求简洁明了,展现完整而专业的知识体系,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提供课程最新的、有意义的材料,更多提供网络学习资源等,突出高校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学习帮助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促成学生拓展学习,教师拓展教学,师生获得最前沿的技术与知识。

2.正确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多元化是现阶段教改的主流。在教法选择和模式教学中,只要教学效果有效,就是最好。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过分固化而且高估了其教学功用,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教法模式的运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只需要规范传授,花的时间少,效果还很好。有些教学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运用实验法就很有成效。有些教学需要学生搜索大量的知识来支撑,使用网络,方法也极佳。随着信息技术地全面使用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不应该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层面上,而应该看重有效教学的方法。找准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就是前进的目标。借助良好的信息技术条件,广泛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更好地完善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评价的效率,并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详细、客观地记录和再现整个教学的过程。利用教学评价平台的全面而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权重设置,引导教师更好地教。利用清晰明了的评价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学校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平台,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进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整体情况,让监控教学成为抓手,让管理有的放矢,更上一层楼。

4.利用网络环境拓展课堂教学的领域。信息技术支撑教学的其中一大优势就是教学信息的储存和再现。为了支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校可以依据信息技术建成强大的网络空间,储存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文本、录音、录像等材料,通过网络链接,构建起全校、各学院、各专业、各课程、各年级、各班组的数据库或数字群。利用媒体空间,再现课程教学的内容、软件、学习工具、探究过程及学习结果,增加学校与师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校园里还可以建成不同团体、不同组群、不同内容、不同方向的网络学习接入点,充分利用师生身上具备的信息终端,随时随地接入,丰富信息资源,拓展知识学习。学校还可以把数字化校园做到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让校园的知识丰富起来、让学习的空间完善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有趣起来,让学校的文化生动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拓展性、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校园生活的教育性和社会学习的随时随地性,让高校的校园,变成知识学习的圣地,自我完善的场所。

高校的课堂不但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基地。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我们从信息技术的大概念出发,把实体校园与虚拟校园相结合,把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课程教学中,形成有效教学并不是梦想。只要我们把大量投入到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潜能挖掘出来,高校的教学一定能更有生机、更富活力,更具创造力,才能造就更多的优秀社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梦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J].高校教育管理,2013,(2).

篇4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一个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意味着专业定位的差异。所以,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对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它高度融合人的形体美和情感美,生动鲜明地表现人的情感,使人们获得最为直接和强烈的审美体验。由于舞蹈艺术的特殊性,高师舞蹈专业办学应该更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旨在为社会培养目前和未来学校艺术教育中迫切需要的具有舞蹈教学、编创及组织能力的师资人才,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要求。

我国舞蹈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的舞蹈高等教育院校,即专业艺术院校,以1954年最早开设的北京舞蹈学院为首,专门培养“高、精、尖”的表演性人才;另一类是综合性、师范性大学中的舞蹈学科教育,即高师院校舞蹈专业。与专业艺术院校不同的是,高师舞蹈教育培养目标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培养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以满足各中小学对舞蹈教师的需求。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教学法的掌握以及舞蹈动作的示范、讲解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为学生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高师舞蹈教育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因此,在高师舞蹈教育中要注重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实践和艺术创新的能力为主。

自1996年福建师范大学开设了舞蹈教育本科专业之后,我国大部分综合性师范院校都逐渐开设了舞蹈本科专业。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各地综合性师范院校舞蹈专业为当地用人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优秀舞蹈教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教育部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形势下,国家对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舞蹈也不例外。这无疑是对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同时也预示了培养普及型应用型舞蹈人才有着广阔的发展远景。

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为例,该专业强调培养“通舞艺、懂舞论,能教会编”的普及型舞蹈师资人才,重视全面的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让学生掌握多个舞种素材和技能,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舞蹈理论和实践基础较扎实,知识结构较全面,创新和应用能力较强的特色和优势,符合现代社会对舞蹈高等人才的要求。实践证明,这样的办学定位能适合学校舞蹈艺术教育的需要,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得到社会上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由此证明,明确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是使办学更具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关键因素。

二、围绕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相匹配

目前很多专业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与专业舞蹈院校有很大的区别,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却与职业舞蹈院校雷同,由此造成专业课程面铺得广,技能课占得多。有的技能课在程度上过于精、深,势必占用过多的课时量,而普及型舞蹈师资人才所必需的一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及教师教育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手段的传授,在课程设置中没有给予合理的安排,最终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四不像”――做不了演员、当不了编导、教不了学生、带不了团队,最后变成了无用之才,这对于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将是个悲剧。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相匹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无法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对学生就业问题产生一定影响。《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对于舞蹈高等师范院校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和管理者有必要对目前的工作做些反思。

目前,各门课程之间往往缺乏内容上的衔接和沟通,如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缺乏合理的搭配及同步性,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和呼应,无法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及效率。笔者认为,要对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重新梳理专业必修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具严密性、逻辑性;充实选修课程,对课程进行理性地舍取,使其更具合理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要求, 适当调整课程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就业时存在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还没有设置正式的舞蹈教师岗位,也没有正式将舞蹈纳入校本课程中,这一直是舞蹈高等教育的一块心病。高师舞蹈教育缺乏正式的与之相匹配的出口,迫使舞蹈专业学生就业时必须要参加音乐教师资格证书(国家考试)和入编考试,而舞蹈专业学生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求具备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差甚远。在课程设置上,相关音乐与教师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师资在音乐理论及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从而造成考试通过率很低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如对乐理、钢琴、声乐等方面课程尽可能在课程结构中给予合理的安排,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其次,向国家有关部门强烈呼吁,在教育部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形势下,国家对中小学校舞蹈教育师资的迫切需求下,尽快确立舞蹈教师在中小学中的岗位设置问题,这样会有利于舞蹈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再次,高等师范院校中的舞蹈专业应该充分利用好师范院校的资源优势,充分汲取校内资源,加强对舞蹈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注重学生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技”和“道”的培养,体现师范的特色,使每门课程要实现的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

(三)注重专业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举

高师舞蹈教育主要培养从事舞蹈普及教育人才,即学校艺术素质教育师资人才。所谓素质教育是让学生通过舞蹈课程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本要求、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对舞蹈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充分地发挥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现实作用。

高师舞蹈教育应该树立专业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举的办学理念,课程类型既要注重舞蹈技术技能类课程及实践体验类等课程,也要加强舞蹈理论知识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符合中小学舞蹈师资人才培养的需求,推动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比如上海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基本功训练、舞蹈素材、舞蹈创作、舞蹈实践和舞蹈基本理论五个模块构成。基本功训练模块:通过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三门训练课程,开发学生的身体表现力;舞蹈素材模块:通过中外代表性民间舞、踢踏舞、流行舞、社交舞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别舞蹈的技能,也为舞蹈创编提供素材;舞蹈创作模块:编舞技理课程为舞蹈创编提供技术理论和基本技能;舞蹈实践模块:通过舞台实践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的能力;舞蹈基本理论模块:通过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课程了解舞蹈史论知识;通过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拉班舞谱课程了解舞蹈人体科学和动作科学知识;通过舞蹈教学论课程了解舞蹈教育理论知识。

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舞蹈院校有明显的不同。专业舞蹈院校办学以培养“高、精、尖”舞台表演等专门人才为主,并按舞蹈种类规定专业培养方案。高师舞蹈教育的课程体系则是根据社会对普及型舞蹈人才的需求,打破传统舞蹈办学单一模式的框框,致力于培养“通舞艺、懂舞论”的普及教育中所需要的舞蹈通才。

三、实施开放教育,加强实践环节,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

上述教育部文件别提到“鼓励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由于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是培养普及型、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所以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的渠道比较封闭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在办学过程中打开校门,定期聘请有相当经验的舞蹈行业专家、教师进入课堂,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直接传递社会需求的一手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舞蹈编创和相关音乐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综合艺术能力进一步提高。总之,要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帮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更快的步入岗位,改善目前人才培养的渠道比较单一、封闭的现状。

另外,舞蹈高等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该注重实践,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在校内外的教学和艺术实践机会,从中更好地掌握专业能力。根据上海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多年办学经验来看,舞蹈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表演实践。以班级舞蹈晚会、毕业舞蹈晚会、舞蹈团三个舞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舞蹈表演实践的机会,并从中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宣传等各方面能力。二是教学实践。第一阶段,通过教学“见习”和舞蹈教学论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活动环节,使学生对舞蹈普及教育有初步的感受和体验。第二阶段,通过毕业教学实习,进一步体验舞蹈教学的各项环节,学会独立设计教案、独立授课,并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三是创作实践。编舞实践环节是编舞技理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在班级舞蹈晚会、毕业舞蹈晚会和舞蹈新作品发表会,以及对校内外共建单位的舞蹈普及活动及校园舞蹈活动中进行舞蹈创编实践。①

高师舞蹈教育要在实践课程实施的安排上注重实践环节的改进,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环节有效性提高的目的,进一步优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训练。

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师资队伍转型

专业办得好与坏,师资队伍是核心与关键。高等院校的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专业的授课人,又是学术科研工作的主体。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的提高,才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尽管目前国内大多数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师资都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厚的专业背景,但由于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尚属年轻专业,并且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待探索实践,所以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要求绝不能忽略。

首先,教师要转变理念,有意识地由纯技术型教学向教师教育培养方式转型,由单科艺术类师资逐步向师范教育类师资发展,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纯技术型教学多用于专业舞蹈教学中,往往以技术训练为主,永无止境地探索追求身体表达的最高境界。从事高师舞蹈教育就要相应转变这种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以及艺术活动的组织能力,以更好的担负起未来中小学舞蹈教师的重任。

教师理念的转变,必定带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对于高师舞蹈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师要及时了解当下中小学舞蹈教材和教法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取精华,适量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在技能课的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舞蹈技术技能和舞蹈表现力外,教师还要将教学法的内容,以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方法的知识等同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大胆尝试课堂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查阅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舞蹈及其音乐的风格特征等,对以上资料进行重合组织,并向大家进行解说和表演。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最后,相关的理论课也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填鸭式”、平铺直叙的传统的授课方式。例如在舞蹈史的教学中,可以配合讲课的内容要求学生到现实生活中拍摄相关的舞蹈影象,然后根据每人的见解编辑制作成舞蹈纪录片回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样,既改善了理论课传统单一讲课的方法,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途径。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吸取更多先进方法,尝试运用当下广泛运用的“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学习。如舞蹈技能课,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熟悉动作的组合和风格,课堂变成师生间互动的场所,将原本用来教授新动作、新组合及知识性的信息时间节省出来,更多地用在包括技术技能的训练、个别错误的纠正和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方面,从而提高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授课时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授课空间从教室扩展到网络媒体上,不仅加强了课前预习和课后知识的拓宽、巩固,还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

结语

当今,国家对于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给予越来越高的重视度,鉴于舞蹈艺术在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加强人类文明、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和谐身心、和谐社会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未来的学校艺术教育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培养师资人才的高师舞蹈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肩上的重任,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担负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共同努力,做好中国高师舞蹈教育工作。

篇5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武兼备”环境

文武双全是中国古人的人格理想,文人以武学为好,武人以儒侠为尊。“文武相融”的文化品牌的核心是“ 融”,即现在说的和谐。在多年的园本武术课程建设过程管理中,我们鼓励教师教育教学中外显武术的“精、气、神”,具体体现在日常教学的每一天,让家长、幼儿感受到“快乐、健康”的正能量。对于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升上面,鼓励教师们多读书,多反思,以文修性、以文修身。

1.“以武传神――人人参与”。我园户外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有“站似一棵松”之意与武术文化精神相得益彰,场地上错落有致的大小山坡与跷跷板、梅花桩有机组合,构成了生态、灵动、和谐的武文化景观;室内的共享空间和楼梯墙面,以武德为元素,以文字加图案的方式巧妙融人武文化理念;二楼和三楼的转角处,武术小人与招式组合成层次错落的画面……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武文化的“精、气、神”的气息,教师、家长、幼儿每天徜徉其中,晨间活动、区域活动、教学活动融入武术课程,切身感受武文化的精髓。

2.“园所兴旺――人人有责” 。共同构建园所的共同愿景――建成一所富有传统“武德”、充满“武艺”融和氛围的市特色幼儿园。其次是引领、指导员工建立与园所共同愿景相一致的部室(团队)愿景和个人愿景,从而建立起员工个人――团队――幼儿园三个层次的愿景体系。通过对团队愿景的诠释和反复宣传、沟通,使幼儿园每一位员工正确认识学“武”止境文化品牌。我们激励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团队目标中去,愿意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构建刚柔相济的“集思广益”管理机制

遵循凝心聚力,汇武成林”的管理理念,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学武止境”人文关怀特色的管理文化。

1.健全规章制度,体现“武德”之刚。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体现“武德”刚性管理的关键。我园对已有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进行修改、整理与补充,形成了“武之规”(规章制度)10条,“武之本”(岗位职责)10篇,“武之律”(考核细则)10篇。同时,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确定了我园教师、幼儿、家长的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规范用语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幼儿园管理制度,汇编成《武园文化手册》发放到每位教职工手中。

2.实施人文关怀,展现“武德”之柔。我们逐步探索并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柔性管理模式,即充分尊重和满足不同教师的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将教师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实现管理的双赢。(1)申报活动指导。凡是园内的大型活动都由教师主动申报担任活动指导人员。活动指导教师从方案策划、组织联络、物品准备、宣传报道等方面进行统筹,活动指导举措增强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让80后、90后教师发挥了敢想敢做的优势,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2)组建武术社团。我园开设的武术社团着眼于教师兴趣爱好,请有特长的教师轮流与担任武术社团负责人,其余教师自主选择参与。武术社团融合了“武术指导专家”、“家长后援团”、社团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促进了武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打造德才兼备的“厚积薄发”教师队伍

在“学武止境”文化品牌滋养下,我们将“武”所具有的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坚韧不息、的品质与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有机融合,效果显著。

1.打造一支“德高品正”的教师队伍。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制定了“盛幼教师行为规范”;开展“武德在我心”征文、“武术伴我成长”沙龙、“木兰扇”评选等活动,引导教师用更深的师爱、更大的耐心、更多的宽容来对待幼儿。

2.打造一支“追求高远”的教师队伍。我们注重对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对年轻教师群体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新秀,为其搭建“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了“园级优秀班主任” “园优秀班级”评比等活动,充分尊重不同教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教师们提供广阔的舞台,鼓励他们秀出独有的风采,展现各自的价值。

如何在今后的武术课程中有效呈现“学武止境”的长效管理,充分发挥武术内涵的教育作用,展现武术特色活动,是幼儿园一直不懈努力的工作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2]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3]中国教育研究会网站《幼儿园混班运动游戏的有效开展》2012.11

[4]林丽容.浅析武术套路教学的语言应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5]虞定海.《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研究》,2010.2

我的理想

福建省安溪县第六小学四年7班 李小真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一个远大的理想。包括我也是。我的奋斗,只为实现我的理想,完成我的梦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设计师。

我想当一名设计师,不仅仅是为了报答父母。更是为了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祖国添上彩色的翅膀。

篇6

(1)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周潭镇的多所中、小学在当地多名东乡武术传承人的影响下,已将东乡武术作为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由于当地中小学学生多数是来自附近乡村,对东乡武术耳闻目染,甚至个别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东乡武术基础,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学生基础较好.另外,通过当地政府多年的支持和帮扶,东乡武术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和国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立项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彰显,而且学生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东乡武术也持积极态度,也为该项教学课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必要的政策基础和人文环境.(2)中小学具有操场、体育器材和专职体育教师等相关资源,可以为东乡武术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前提.东乡武术多名传承人受聘相关学校,对东乡武术课程进行指导或直接教学,为此项内容的推广提供了直接动力和基本保证.尽管如此,目前安庆市能够进行东乡武术教学的体育老师较为缺乏,为了能够响应教育部的指导方针和安庆市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需要培养相应的师资,为长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3)有机融入体育课堂需要对东乡武术中便于推广和具有特色的部分进行教材化和课程化.在此过程中,应有高校、教科所等机构联合进行相关的科研攻关,并获得教育主管部门专家的认可.出版相应的教材,按照体育课堂规范配套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将课程设计与定位体系化、具体化.应该说,这样一种设身处地深入到武术自身特点之中对它进行尽可能符合原来面目的了解与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是否还能真实地理解传统十分重要.[4]这也是东乡武术真正走入体育课堂的必经之路.

3融合的参考维度

3.1知识与能力维度

使学生基本了解东乡武术的起源及发展,基本掌握两个武术套路、了解两个套路,对东乡武术特有攻防技能,如:“毛巾花”进行重点推广.具有地域特色及文化特征的武术技能是东乡武术区别于其它地域武术的显性标志,具有较高的辨识度.通过套路的学习启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对地域自然规律的再认识,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服务.[5]对东乡武术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教学是保护与传承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体育课堂的规范教学,使学生掌握东乡武术的特色技能,并构建自学武术的初步能力非常重要.

3.2过程与方法维度

通过课程中对相关文化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东乡武术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相关技能的练习以及相关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初步了解根据拳谱自学自练的方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进行有益的尝试,并在其反思时进行引导,避免生搬硬套、填压教学.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武术是民族体育的一部分,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表演、修身养性和防病治病的功能,是全面健身锻炼的重要内容,有着广泛的社会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6]现代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但是在日趋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不能缺失自己的民族精神.[7]通过对东乡武术的习练,使得学生对地域历史、地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淳朴的热爱,对祖先的奉献与智慧怀有极大的尊重,能够以批判地继承作为出发点,科学扬弃东乡武术这一传统文化,为家乡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篇7

而最初的感觉,是太极拳带来的享受:1986年,林婉华师傅患上了鼻敏感,导致睡眠质量欠佳,有中医建议她可以通过游泳、太极拳等运动调整身体帮助身体恢复健康。林婉华师傅想了想,觉得太极拳比较符合自己,就开始拜师学艺,打算先练一年看看效果如何。想不到,此次契机,让她深深地爱上了太极。

“小时候,我曾是兵乓球队的一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可见运动天赋不错。後来学习太极拳,进步很快,还得到良师指导,每感困惑之时,都得到师傅明灯般的指引。因此,学了一年时间不到,手脚都练得很灵活,得到了师傅谈秀媚及同门的称。”学了太极,让她身心上皆收获众多,随之而来便是无穷的乐趣:“学武之後,我对太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心钻研,为求武艺精进,在师傅的鼓励下,於1996年参加全港性的太极拳比赛。”

林婉华师傅的赛场首秀,就凭着扎实的功力、灵动的招式,行云流水般演绎出太极拳连绵不绝的种种招式,得到评委的肯定,取得三甲成绩,令她喜出望外。习武的乐趣,随之扩大,同时鼓励着她,更加努力地深入学习、把握太极拳更多精髓,醉心其中。同时,她亦透过努力学习,成为了八段锦、南少林易筋经等拳术教练,如今,她每天到不同场地传授各种武术,忙碌往返,乐此不疲。

随着武艺的进步,林婉华师傅踊跃参加各类比赛,获得众多荣誉:2000年及2001年先进运动会太极拳比赛冠军、2000年全港公开国术群英会内家拳冠军、2001年全港公开太极拳锦标赛太极拳冠军、2002年全港公开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及太极剑冠军……2007年,为迎接翌年举行的北京奥运会,林婉华师傅得以参加北京迎奥运全国亿万妇女健身展示大赛,她作为香港三位代表之一,远赴北京6天,K有幸与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队伍交流、比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我能参加如此隆重的活动,也看到了当地雄伟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心灵很受震撼。而且活动期间我们需要晚上排练,虽然既冷又有风沙,但能蚪崾度国不同地方的朋友,见识到不同门派的特点,真是很高兴的事情。” 林婉华师傅的武术情怀,让家人为之敬佩,其儿子说:“母亲真的很喜欢武术,也喜欢传播武术,不仅自己亲力亲为,也鼓励学员去参加。因为她希望把自己从太极拳中获得的益处加以推广,K且传播中国文化。所以她锲而不蔚匮习、进步,以学无止境的精神探索武术世界。”

来自家人的鼓励,成为了林婉华师傅习武的动力之一。此外,自己有幸能拜一个好师傅学艺;在内,家人的支持让自己觉得安心踏实。其先生与三位儿子都十分支持她的太极事业,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而且,每年的太极学会会庆及团年饭活动中,林婉华师傅的家人也会积极参与。她的三个儿子在小时候曾学习武术,虽然现在因为生活及工作的缘故暂时搁下,但她的儿子们、媳妇们孙儿们也希望日後继续学习武术及太极,体验傅统中国文化,武术国粹在家族之中承前启後,流传发扬。

心M武林育桃李

林婉华师傅对太极拳的认识,不仅在於掌握了裨益健康的武艺,还有从中衍生而来,带有中华先贤的“道”思想――道,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E,也可视为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因此古谚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结缘太极拳的30多年Y,林婉华师傅以此解读了生命,还通过各类与之有关的活动,与他人分享、共勉。

多年以来,林婉华师傅常常活跃於各类太极拳比赛中,被其精湛武艺所吸引的观众中,有人会找到她K拜师。久而久之,盛名在外,学艺的徒弟越来越多,林婉华师傅便在大家的支持下,成立了林婉华太极学会,当作一个共享的平台,用来帮助武术发扬光大。她希望可以通过武术交流,达到团结武术界友好的愿望。每年,该会都会组织会庆活动,积极联络武术界的朋友,互相切磋,观摩,聚餐,人数最多的一届,筵开50多席,场面盛大。此外,太极学会亦有团年聚餐及旅行活动,供众多师兄弟妹相互交流,常常带给现场持续不断的笑声、喝彩。

教学中,徒弟们在老师悉心的指导下,习得太极拳的种种招式、可以调节气息,灵活四肢。同时,还有关於太极拳之“道”的理念,也是林婉华师傅所热衷推广的:“我自1995年在观塘康文署早晨太极班给师傅当助教,到後来可以独立出来教学,都很注重培养徒弟的武德。所以坚持带领徒弟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以及慈善表演,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例如,每年一度的“健康快车武林群英汇光明”筹款中,林婉华师傅与一众徒弟表演武术,为眼疾人士筹款,同时还在现场传播武术文化,一举两得。参加“健康快车”活动时,她亲力亲为动员大家,或表演助兴或捐助善款,既传递了爱的精神,也给自己增添了行善的信心:“我们参加‘健康快车’已经很多年了,大家要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抽出时间来排练、表演,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毕竟要动员上百位徒弟去参与多项表演节目,还要兼顾各人身体的情况以及现场安排问题等方面,都是不容易的。不过,我们还是做到了,而获得的意义是金钱买不到的。”

篇8

作者:范燕薇 单位:暨南大学体育部

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的三种形态及其深度追问

家庭、社会和学校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教育形态,对中国武术而言,它们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武术技术流派的嬗变完善、理论框架的成熟扩展以及文化属性的锻造提炼无不得益于以上三种教育形态的相得益彰。但是,它们在当今社会文化土壤中却面临着不同的命运抉择,其育人功效正在经济全球化风雨中“飘摇不定”,这是我们对当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出深度追问的主要原因。家庭武术教育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正逐渐失色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基础教育、是主导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社会教育永远无法替代的”[6]。而实际情况是家庭对中国武术的传承和教育价值很少有人问津。家庭武术教育也随着“家庭”时代角色转变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正逐渐失去其古老、厚重的教育本色。首先,中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带来主要有三大特征: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规模变小、家庭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降低。过去复杂的伦理关系变得更加简洁明了。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现象不复出现。金钱、物质等外在部形式取代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亲情、孝道、伦理而成为联络血缘亲情的纽带。笔者曾与多位体育界、武术界人士以及身边的同事朋友交流,多数人表示“不会去引导自己的孩子去练武,多数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去培养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7]。这种情况反映出武术传统家庭的教育在逐渐衰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技信息文化的爆炸而使武术逐渐失去原有的教育效力。因此,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巩固和维持年轻一代能够继续接受来自家庭的武术教育是一个十分严峻的、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社会武术教育在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休闲化趋势下衰萎没人能阻止历史车轮向前发展,正如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休闲化成为人们必然的生活趋向一样。这种生态文明的发展无疑对武术赖以生存的农耕文明是一种挑战,它成就了当今社会的绚烂多姿,却也恰好遮掩、妨碍了武术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教育要体现多元化的模式,古代武术的“师徒传承”制度便是在这种社会教育大环境中产生的,包括时下所谓的各种武术社团、协会以及各种培训班等,当时社会武术的教育价值一方面鼓励正义之士实现防身自卫、惩恶扬善、劫富济贫、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起到了弘扬社会正气的积极作用[8];另一方面则‘异化’为江湖草莽流寇手中的“利器”,起到了破坏社会稳定发展机制的负面影响。尽管当时的社会武术教育带有浓重的门派色彩,但每当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这种教育效益又会自发地凝合为保家卫国的巨大力量,从而成为褒扬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9]。然而,当今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人类共同愿望的时候,社会武术的价值却日渐衰萎。如,看武术表演不如看街舞、篮球比赛,练太极拳不如练瑜伽,散打队员也变得和泰拳队员一样野蛮、狂躁,即使游览少林寺或是武当山等武林圣地,引起人们长久回味思索的也只是几张景色怡人的照片而已[10]。“今天的民间武术传习活动也随着‘武举制度’废除、西方体操的进入、奥运竞技文化的传播与渗透而趋于衰微。武术技击功能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武术虽然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益寿延年的健身功效但更多的人们还是选择了“自得其乐”的健身方式,把中国武术“以化成天下”的主人翁意识已经十分淡薄。“民间武术已经退出了重要的历史舞台,进入了一个漫长的死亡期或消亡期。”武术的市场化、商业化成为必然,追求娱乐性、趣味性、休闲性是现代人对武术的主要价值取向[11]。这显然不是社会武术教育的主要职责,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才是它的永久使命。因此,通过社会武术的发展唤醒喜爱武术者的传承意识,提高在武术教育方面的修养,寻找适当的教育环境与途径,用正确的思想引领人们欣赏社会武术,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武术的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者之间严重脱节随着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更新,武术早在上世纪初开始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需要新的内容又不断地编入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但是,受重文轻武思潮影响,学校武术教育还没有真正在学校得到应有的重视[12]。笔者对此深以为然。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从教师到学生,再到二者之间的信息往来都“如同一部生了锈的机器”,彼此间存在着严重脱节。第一,武术教师扮演怎样教育角色如何去引导学生认知武术、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武术,传承武术的精髓,武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单纯把学校武术教育开展不利的原因直指武术教师群体却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武术教师“近乎机械化”的教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13]。“纵观几十年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态势,发现专业武术体育教师在学校还严重的匮乏,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老问题。”早在1982年11月就有相关专家在四川省体育科学体育理论谈论会上提到上述问题。教师队伍建设及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蔡宝忠教授在《东北地区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4]报告中指出,在东北三省27所省会城市中小学中,有25.83%的学校开设武术课,而72.94%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排在首位的原因是“缺乏武术专长教师”。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对广大教师产生巨大的生存压力。首先,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进而引发愈演愈烈的文化全球化浪潮。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媚俗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趁机而入,对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其原因在于科研给教师带来的收益是多元的、深远的。教学中凸显出来的各种矛盾以及社会发展实际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一方面穷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承受着因评级晋升等带来的科研压力[15];一方面要进行武术专业学习,同时还要加强其它项目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还要向学生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意识。可见,学校武术教育者的责任、义务与压力同在,我们应当历史、客观、辩证地予以理解和把握。第二,尽快完成学生从“受教育者”到“学习者”的角色置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教育语境中,一切参与教育活动的人都是平等的。广大学生完成从受教育者到学习者角色的置换不仅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学生自身内心需求的外部表现[16]。长期以来,对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把他们当成了一种被动的存在,这注定了教育过程必定是由教育者向学生施加单向教育影响。这样的教育观念在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受到越来越大的质疑和挑战。今天的学校已经不是过去高墙深院中的“文化孤岛”,从四面八方肆虐涌入的科技信息、知识体系使学校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日益发达的传播媒介,诸如报纸、杂志、广播、录音、电视、电影等,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跟多人群趋向网络查阅所需的相关信息。学生则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他们需要更多的学习自由[17]。师生关系出现从未有过的“低温期”。调查显示:“当代高校师生关出现了三大关系的变化,第一,师生关系的沟通出了问题(只有18%的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第二,师生交往的功利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师生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第三,师生主动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教育的性质变得越来越商业化,用钱换知识的思想越演越烈。这种大教育环境的改变是武术教育所不能回避的。表现为:武术知识、技能获取渠道增加;学生追求知识享有的平等性、等价性;学生有权对教师能力提出质疑甚至批判;学生对武术文化知识的接受与否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18]。因此,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把广大学生放到“学习者”的位置来对待,而不是片面地由教育者实行“配餐”教育模式,“自助餐”才是最可口美味的。第三,武术教育影响的实施受制于课程内容、类型、实施、评价等多重因素从武学教育来讲精神,武术教育应该成为武术传播的桥梁和中介。在内容上表现为二者之间发生联系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材料或教科书;在形式上表现为具体的手段、方法、组织、评价等;在方法上表现为示范、讲解、分解、完整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不仅要考虑教师该怎么教,还应该认真思考学生“想学什么?怎么学?能学多少或应学多少?”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学习观问题解决不好,教师的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武术教学中“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就是学生学习观念没有经过正确、积极、有效引导的实际反映。当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出现信任危机的时候,一切发生在二者之间的教育影响也就毫无效果可言[19]。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以地方特色武术为基础教材,充分发挥当地习武学生的传、帮、带效应;2)从对学生的家庭、亲人、朋友的健康、长寿负责的角度鼓励学生练习武术;3)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武林典故、名人轶事或自己感兴趣的武术知识并在课堂上给予阐释讲说的机会;4)让学生积极发现帮助自己武术技能提高的“小英雄”,建立机制;5)教学过程中技术与理论教学交替进行,以传递优秀武术文化为主;6)尊重学生对其它格斗技能的主观愿望;7)以班级“小英雄”、武术文化述说能力、扩展技能掌握状况为教学评价的软指标进行综合考评。要想促使科学、积极的武术教育影响的发生,必须以“大教育观”审视当代武术教育,即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在整个社会巨系统中如何发展。2001年推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目标定为:增强体能、培养兴趣爱好、塑造良好心理品质、提高个人和群体健康责任感、发扬体育精神;2004年4月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了要通过武术教育使学生树立“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而不少高校仍将武术教育课程目标定为“通过武术选项教学,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了解武术理论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20]。显然,按照《标准》的目标执行,武术的育人价值在于突出广义体育教育的普遍功能,按照《纲要》的目标执行,其育人价值在于培育人的精神境界,塑造民族灵魂。我们应当明确的是,武术教育除了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休闲性之外,还具有技击性、养生性、文化性、哲理性、民族性等独特属性。这是确立学校武术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体育教育”能否涵盖“武术教育”是值得我们武术传播者深思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学校武术教育者应该重新认识学校武术教育目标。唯如此,“保留武术技击动作、突出攻防意识”的教学宗旨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时代使命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当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思路探讨

武术在历史长河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无论是国家的兴衰史,政治、哲学、宗教等文化领域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术强身、强国的人文精神可以反映国学的兴衰历史,它的精髓浸润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来讲,实现体育教育的超越、弘扬民族文化,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都应有它独一无二的地位[21]。当下国学教育的呼声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演愈烈,武术在国学教育中称得上“国粹”、“瑰宝”,武学教育应该在继承发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它深层次的东西,探求文化的本源,唤醒当代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于武术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社会武术赛事的举办应当加强教育理念的宣传赛事举办是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的最有效手段,是推广赛事品牌、项目品牌的重要方式。目前,各种体育赛事无论从赛事的组织、宣传、定位、广告设计、现场评论等诸多环节,都充斥各个角落的商业气息,武术比赛受现代商业意识的影响也不例外,武术教育价值受商业意识形态的影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方面也在削弱[22]。我们应该发扬套路比赛中队员干脆利落、潇洒大方、气定神闲的表演气质以及散打比赛中队员挥汗如雨、顽强拼搏的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比赛结束后对手之间的“深情拥抱”所体现出来的竞技情谊情操,这些都是弘扬和加强武术教育影响的“活教材”。但如果缺少这方面的积极引导,广大热爱武术观众不能“阅读”其中的教育深意,也就谈不上武术价值的传播和弘扬,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武术教育的实效性。制定学校武术教育目标应体现大、中小学“不同层次差异性”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外界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关教育部门在制定学校武术教育目标时应考虑这方面的区分度。中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表现欲望强烈、身体柔韧性好、灵活性强的心理、生理特点适合以掌握趣味武术、技能武术为目标,而大学生这个阶段理解能力强、文化知识丰富、感知事物触觉敏锐、视野开阔、有独立见解,应加强人文方面的知识灌输,大力发扬武学文化,目前武学教育学段方面的设置出现:目标层次不清、内容笼统、广而不专,课程内容方面的设置没有体现出大、中小学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差异性,基本上都把武术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推广,尤其在大学教育这个阶段没有真正把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推广。加强传统武学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借鉴国外同类项目成功的教育模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武术的发展与发扬,更多的是靠门派的继承与传承,一代宗师的离世不仅代表一宗拳技的消亡,更是武术教育资源的极大亏空,对于传统武术人力资源的流逝更是无法挽回,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应该重视培养武术传人、保护文化瑰宝,否则传统武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对武术教育资源的保护力度是教育部门因该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外来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在武学文化方面也融入了国际文化的侵入,如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运动项目以风靡全世界乃至中国冲击着中国的武学教育,这与它成功教育推广有很大关系。以跆拳道为例,它的国际化推广从人们追求惊险刺激的心理需求和对自我激励的内心渴望入手,以满足练习者个人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普遍提升为旨归,对人进行全面的培养和塑造。相比之下,我们应该反思有着几千年的武术史的武术文化,为何不能在国际上得以广泛传播、发扬光大,对此中国武术“内圣外王”的育人理念应该从跆拳道等项目的教育模式中吸取经验,从而扩展国学武术的世界地位,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文化。

篇9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4.007

体育教学中提升课堂质量的方法很多,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组织、逼真的教学情境、震撼的视觉冲击等,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每次教学活动,体育教师除了要增加趣味性体育活动作为教学内容外,还要以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对教学活动进行润色,以求通过教学活动的“变”来激发课堂的“趣”,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的目的。

一、内容菜单化,提高自主性

在提高耐力素质教学中,体能课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负荷较大。虽然学生天性好动,但耐力素质练习枯燥无味,难以长时间维持对练习内容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说,他们喜欢上体育课,且已有了个人爱好,比较期待在体育课中上他们喜爱的教学内容,并且希望能自主选择自己的爱好去做相应的练习内容。基于这些因素,教师制订了内容“菜单化”的方法。

案例:教师将练习内容以“菜单”的形式呈现,供学生选择。其中包括:跳台阶50格、原地跳绳500次、两人一组“推小车”4×10米、蛙跳5×10次、1000米匀速跑、1000米变速跑、定向跑1000米、足球带球跑800米、篮球运球跑800米、下肢负重跑400米等。练习方法为:每个学生任意选择两个内容在15分钟内完成,其中跑类项目必选一项。在练习期间教师对学生进行报时、鼓励、监督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完成自己的练习内容。并在完成一次内容后集中讲解耐久跑时的呼吸节奏和动作方法。在此模式下,学生情绪高涨地开始挑选练习内容,并很快完成了练习内容。

分析:此案例中,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需求,对内容、形式等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改编需求,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内容“菜单化”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讲,它满足了学生们的个人需要和活动需求,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又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它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教学,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体育教学的价值在于教会人进行不同的运动方法,从而实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但所有活动的实施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的需求在合适的形式下得到体现和满足,以此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和健身效果。

二、方式多样化,增加实效性

在排球正面下手发球内容教学中,排球发球是一项以击球效果为首的动作技能,而影响击球效果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击球点、抛球、力量、初速度等。对于低学段的学生,受奥运会、亚运会等比赛影响,对此项目练习兴趣浓厚。但学习技能时,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尤其是在发球时击球点(拳头、掌根、掌心、虎口等)的不同上,导致击球效果的差异性较为明显。教学过程中,如果只用一种击球点来进行练习,课堂学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基于这些因素,采用练习方式多样化,既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又能增加课堂实效性。

案例:课中,设置一定高度的彩带,引导学生将球发过彩带落在对面场地。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推出用拳头、掌根、虎口、掌心等几个不同的击球点进行练习。通过学练,根据学生对各种击球点的掌握情况,选出一种或几种最适合自己的发球方式,来进行正面下手发球练习。引导学生明白,虽然击球点不同,但上下肢的用力方式是相同的,通过图示、示范、比较教学后让学生领悟:发球时应做到直臂,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等。在此做法下,学生练习情绪高涨,少了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却多了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自身是否进步,将注意力都集中到技能的学习中去,效果显著。最后,学生能用自己的击球方式将球发过网,为学生学习排球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此案例中,笔者认为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是学生所需要的。若以标准的技术动作来约束学生,教学设计就难以全方位考虑学习对象,实践证明,若要沿用方式“多样化”的模式教学时应做到几个关注:1.关注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2.关注内容选择,增强学生主体性;3.关注练习难度,培养学生兴趣。毕竟学生不是运动员,他们不需要掌握绝对标准的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球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希望他们长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是保证他们能长久保持运动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也体现了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过程情境化,加强游戏性

在武术操教学中,因为受影视剧影响,学生憧憬成为“绝世高手”,但学生把学武术当成是机器传输能量般轻而易举,所以当真正学起来会觉得枯燥无味,累而且吃不起苦。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创设不同的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角色扮演”情境、“故事”情境等。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新颖、新奇、有趣的环境中,能使学生有效淡化苦累无味的练习。基于此,将教学过程“情境化”,增加教学内容的游戏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在武术操课例中,将教学情境设为武林大会,并将教学内容包装成“武林秘籍”分给学生每人一份,里面是本节课要学的“五步拳”组合动作,上面印有每一节内容的图示及详细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有一种穿越感,学会此“武林秘籍”便能有望成为“武林盟主”。并提示学习此“秘籍”的时间仅有20分钟,20分钟后“武林大会”即将开始。在此做法下,武术操教学时,学生利用“秘籍”模仿、对比、巩固动作,加之时间的紧迫性,学生在自由练习时间十分卖力,少有同学开小差、打闹、聊天等现象,从而使练习效率陡增。“武林大会”通过1.组内选拔2.个人展示3.集体评价4.推选“盟主”5.集体展示五个步骤依次进行。且在学生展示成果时配上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成为一名“武侠”。在整个情境中,小“武侠们”尽情展现自己的“修炼”成果,让所有学生都有信心展现自我,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竞争性、游戏性。最后,“武林大会”举办非常成功,学生也较快地掌握了武术操内容,达成学习目标。

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自我实现是需要的最高表现。学生想成为“武林盟主”、“武侠”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笔者结合这一点将情境模式放入课堂后,通过不断放大自我实现的需要,淡化了枯燥的学习过程,通过限时约束,有效地稀释了学生的厌烦心理,从而提高了学习动机。而教学过程以情境方式处理后,能将“境”与“趣”有效的结合,达到习得动作技能,实得育人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成功给笔者一个启发,想要提升课堂质量,还应正确处理好过程与激趣的关系。比如此课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精、气、神,但绝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枯燥无味,应该努力激趣练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非常普遍,但是将教学过程“情境化”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1.情境合理性,关注课堂流畅性;2.情境适龄性,关注年龄特征;3.情境趣味性,关注课堂品质。所以,只有合理地运用情境,才有可能实现高效课堂。

四、技能演示化,强化直观性

在蹲踞式跳远腾空动作教学中,学生对这一类动态过程技能学习时,教师一般通过图例教学或示范教学时,但带给学生的视觉效果只能停留在某一刻上,或只能凭借回忆来对某个动态过程进行模仿练习,给空中动态技能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由此,笔者将这一过程放大化、放慢化,运用微课(视频)教学,来加深学生对技能的演示过程,强化动作的直观性,为学生学习空中动态技能时提供帮助。

案例:教师第一次教授蹲踞式跳远的腾空技术时,教师采用了图例示范和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学生依次完成1.自主尝试原地摆臂抬腿提膝动作;2.单杠上成双臂挂做摆动腿积极前伸并腿动作;3.慢速助跑跳上跳箱成提膝并腿动作;4.助跳板上练习与展评;5.针对性的自主练习。但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起跳后摆动腿积极前伸并腿动作的清晰过程,学生在整个动态过程中无法掌握:1.起跳后摆动腿前并的时机2.身体动态平衡3.落地前双脚前伸。

经过第一次课的反思,在第二次课引用精彩视频导入。在准备部分前,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练跳远空中提膝并腿动作;在基本部分中,每当学生练习时慢速播放视频并反复回放;在集体展示前,再反复慢速回放几次动态动作。同时,学生依次完成第一次课中的五个教学步骤,学生边看边模仿练习,再加以教师巡回指导,通过几节课学生较快地掌握了蹲踞式跳远的腾空技术,达成学习目标。

分析:笔者认为在第一次课时,学生学习空中动态技能时,遇到了摆动腿的并腿时机,身体动态平衡,落地前双脚前伸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起跳后的一瞬间内需要完善并掌握的,当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时,难以将问题形象化,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所以,引入视频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在三个阶段运用技能“演示化”来辅助课堂教学。第一阶段:课前播放,不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阶段:课中重难点教学时,通过慢镜回放功能将整个动作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仔细观察动作形成过程。这一阶段是利用了教学直观性的原则,通过观察事物、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表象,丰富感性认识,正确理解知识。第三阶段:课结束前播放,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技能过程的理解,还能巩固对空中动态技能的掌握。此阶段利用教学巩固性原则,按照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顺序进行,系统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技能“演示化”教学使学生有效掌握了技能动作,增强了学生展示的信心。实践证实,动作技能演示化,增加视觉直观性是提升高质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视频教学能给学生较大视觉冲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运用不得当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堂质量。所以,在利用视频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演示时机,提升学习动机;2.注重演示速度,放大技能直观性;3.注重演示频率,巩固技能教学。

体育教学的价值在于教会人掌握并运用不同的运动方法,从而实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适宜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变,而多变的教学活动,能提升课堂效果,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慢慢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所以,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问号转化为句号。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创新、改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冯敏.趣味课堂孕育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4,(11):45-46.

篇10

Abstract: Literature review,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re applied in this article to research the origin,the kind of system,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lue and feature of Yanghu-Quan. Fo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of provides reference and basis,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of Yanghu-Quan are to be provided.

Key words: Yanghu-Quan;historical origin;types; strategies

阳湖拳又名常州南拳、苏南船拳和江苏南拳,是上个世纪80年代武术挖掘整理的重要地方稀有拳种,是江苏最具地方特色的唯一拳种,阳湖拳起源于道家,创发于江苏武进,现流传于苏南水乡的广大地区及周边的上海和浙江一带的太湖流域,相传为宋代“南侠”展昭所创。阳湖拳集“南拳北腿”之长,具有南北兼收,拳腿并重,原地旋转,幅度颇小,快速勇猛,精悍灵巧,近身短打,进多退少[1]的独特的拳种风格。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奇特的阳湖拳引起了国内外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亦在国内外舞台上展现出了阳湖拳之强劲风采。

1 阳湖拳的历史起源

1982年原国家体委在武术挖掘整理时,提出对拳种的界定是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统观拳术类别的称谓,一般按照该拳术的创始人、流传地域、运动技术等特点的不同划分命名[2]。目前已经确认我国现有拳种约有130个之多,阳湖拳因其具备“拳种”的特点,而被上个世纪80年代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小组作为挖掘的重点地方拳种和稀有拳种。据《武进县志》载:阳湖拳源出道家武术,始于宋代,为常州武进人展昭(展雄飞)所创,后经常州武进籍人胡世将、邹浩、姚言等人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武术流派,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常州有着2 500年悠久历史,其中武进历史上曾一度称作过阳湖县,地理位置特殊,从宋朝到清末民初一直兵家必争之地,多灾多难,战事连绵,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常州经历的大小战争有数百次,屠城四五次之多[3]。百姓为保家护园而练武成风,阳湖拳在广大农村一直很盛行,以武进为中心,周边包括金坛、江阴、无锡、溧阳、宜兴、句容等地区广大农村可谓练武成风。据载:有的乡是村村学练阳湖拳,有的村是家家练学阳湖拳,并且村村巷巷都有自己的特色,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绝技[4],为传播和发展阳湖拳,早在明朝,常州城内设有专供有志青年学武和学文的场所,形成历史上的阳湖文派和阳湖武派,现在由于人们只提阳湖文派(阳湖文学、阳湖画派、阳湖诗社等),而不提阳湖武派。为弥补常州一直有阳湖文派而没有阳湖武派的缺憾,1991年经常州市政府提议,常州市体委及市武术协会商定,并报请省体育局批准,把这一最具江苏地方特色拳种更名为阳湖拳,且成立了常州阳湖拳协会。

2 阳湖拳的流派及风格特点

历经屠城与兵燹等地理环境的变化,在几百年长期的创始、演化及发展过程中,阳湖拳逐渐形成了地区倾向的风格流派,虽然基本上大同小异,但因创发中心有五处,故分成五种流派,即茅山派(即茅山、黄金山、长荡湖、金坛、句容等地)、横山派(即常州东北方向的横上桥、郑陆、芙蓉、舜过山、江阴、张家港等地)、阳山派(即常州东南方向的阳山、子是湖、双庙、虞桥、遥观、洛阳、漕桥、宜兴等地)、西山派(即常州西部和西南方向的卜戈、湟里、东安及溧阳山区)和紫阳派(由常州市区的天庆观,因观主张伯端是道家南五祖之首的紫阳真人而得此名)五种流派。一般而言,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5]。与现代武术的各种运动形式一样,实质上都是对博大武术的不同分类方法。由于早期受到当时武术发展水平和人们认识武术的局限,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武术进行流派划分,而现代的武术运动一般都是按现代体育的运动形式对武术进行分类的。阳湖拳流派的划分主要以不同地名命名的,但由于传承人的缺失等历史原因,现存的阳湖拳流派仅保存有茅山派、横山派和阳山派三个门派和近百个武术套路。其中,茅山派,以武进西南边陲重镇湟里往西不到10公里的茅山而得名,是三大主流派中最大的一派,现有套路包括:岳家拳、呼家拳、武松地躺拳、武松脱铐拳、王英下山拳、鲁达醉打山门拳、羊五郎下山、红孩儿下山、板凳拳、林冲十八手、许宁金强手、道家三翻拳、岳家枪、武松双刀、太祖蟠龙棍、阳湖青龙剑、阴手齐眉棍、叫花打狗棍、秦琼双锏等30多个套路;横山派,以常州东北20公里处的横山得名,现有套路包括:前五虎、后五虎、金台手、捉铃手、杨家拳、武松拳、二郎拳、太祖拳、猴拳、板凳拳、大罡拳、醉八仙拳、十八棍、麒麟锤、狮子搂尖刀、青龙刀、阳湖剑等30多个套路;阳山派,以常州东南20公里与无锡交界处的阳山得名,现有套路包括:杨家拳、兴唐拳、五虎拳、二郎拳、武松拳、鱼叉、船桨、扁担、钉耙、绳索、三节棍、月牙铲、武松棍、盘龙棍、把门凳、鲁智深下山等30多个套路。

从现存的阳湖拳流派和套路来看,阳湖拳在长器械上,主要有枪、棍、叉、扁担、秤杆等,在短器械上,主要有锤、单刀、板凳、双头木叉等。与其他拳种器械具有显著区别的是,阳湖拳的器械大多以乡间农具为主,体现出了阳湖拳独具的以“巷战和水战”为主要风格特点的拳术套路,符合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依据阳湖拳传承人吴志泉老先生的口述,阳湖拳套路的主要特点:(1)手型步法,具有区别于其他拳种的鲜明特征。阳湖拳对四肢的要求为掌型呈瓦楞掌,又名卷帘掌,即拇指、四指并拢时中指在后。弓撑步的前足大扣,与后足平行成长三步,称骑龙步。虚步偏重侧身低矮,称寒鸡步。马步不准左右大开,要小幅四平八稳,称四平步;(2)拳架低矮,幅度很小。文化的起源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古人素有“北人善骑,南人善舟”的说法,这便说明地理环境对于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文化发展。对于阳湖拳,因常州武进地区为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因练武时场地受限,形成拳架低矮、动作幅度小等特征,可在船头、八仙台上练拳,便有“拳打卧牛之地”一说,动作幅度小可以在练习中有效防止因动作过大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有助于在进攻中的快速回防。(3)原地旋翻,拳路短套。因场地受限,没有助跑空间,套路中的纵跳、旋翻、腾挪动作,均为原地爆发,难度大,每个套路一般在20个左右。(4)拳脚并重,上下同用。与南重拳、北重腿的传统倾向不同,阳湖拳因小幅小架紧凑,在动作结构上注重拳腿并用,上下齐动,重于进攻。(5)近身短打,进多退少。阳湖拳常以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先发制人,在与敌对抗中采取近身贴靠短打,以攻为守的风格。(6)短小精悍,快速勇猛。没有广东南拳的慢运气推力,也没有北拳高架亮相和潇洒助跑,节奏变化非常之快,常将掌、指、勾、拳合而为一,出招速度,瞬间制敌。(7)对打群打,行打连打。有许多一对众的打法套路,常能一路走一路打一路前后打、连环打,无不体现出阳湖拳进攻犀利的特点。(8)器械多,三十六种。阳湖拳器械特多,共有三十六种,除武术常用十八般兵器外,阳湖拳还能因地制宜地运用毛巾、船桨、鱼叉、板凳等生产生活用具作为武器,另有铁蜈蚣、铁胡蜂等奇特兵器;(9)练拳唱曲,开合呼吸。练习阳湖拳时,口中要唱念拳谱或歌诀,歌诀内容皆为历史典故,如关云长单刀赴会、张飞喝断当阳桥、神计妙算诸葛亮 [7]等,形成了开合呼吸法,越唱越练越有劲。现在大多不唱了,唱曲使拳速的快慢节奏与运气的开合吐纳是完全一致配合的,胸中不易憋气。(10)左右对练,前仰复合。阳湖拳在同一拳套中,经常融合不同套路,如醉醒拳,前半段是醉拳,酒杯一摔,后半段为醒拳。对打拳,把金庸小说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搏术变为现实。

可见,与其他拳种相比,阳湖拳拳种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外形特色:武进属江南水网地带,而且在之前的村庄和人口都比较密集,不像北方人少地多,可以在广袤的田野上开辟战场,在水网地带两军对垒时,多半为水军作战或在城市和村庄内进行巷战。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通过逐朝逐代的战争洗礼和总结,慢慢地就演变定型为动作幅度小、招式活而刁的低中盘实用拳械套路,与敌对阵时,专取对方中三路和下三路,每个拳械套路在编排、定型上动作一般不超过30个,多数在20个左右。而北方拳种,在套路编排上均为长弓大马,大开大合,属于上盘拳种,并且在套路走势上均是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直来直去,纵跳是必须借助跑才能未完成的动作。而阳湖拳在套路走势上均为四面出击,有卧牛之地即可施展拳脚了,一切闪、展、腾、挪均不需助跑,在原地即可完成,如果练到绝顶地步,在一张八仙桌上也能完成套路。(二)内形特色:主要表现在练功方法上,如在练习排打方面,阳湖拳首先从调气开始,以此来运走气血,按摩内脏,调气时最注意贯通任督两脉,并尽量使丹田和命门两穴贴近,此为三翻功。待此功练到家后,然后开始用意把气引向四肢和头部。如在练习站桩功方面,讲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如在练习步法方面,讲究行走时双腿微曲、重心下移、意念集中在双脚。如在练习发劲方面,特别讲究拧劲、寸劲、穿透劲和整体劲的练习。(三)技击特色:用阳湖拳对敌时,如果己先出招,一般直取对方下三路,让人防不胜防,如对方先出招,己则很少退让,而是抓住机遇、巧妙运用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后发制人手法。此外,阳湖拳不仅善于破腿,而且更讲究如何用腿。即,阳湖拳实际上是一种南拳北腿兼蓄,内家外家贯通的实战性拳种,表现出:拳快鸡啄米,腿长蛇摆尾,在丈余的场地上便可变幻纵、跳、跃、击、勾、劈等无数招式的特征。[6]

3 阳湖拳的现代传承价值

3.1 阳湖拳的身体锻炼价值

中国的传统体育历来重视运动,重视生命,注重养生之道。阳湖拳得以流传至今,说明它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发展的,它没有因为当今高科技武器的进步,使直接用身体进行格斗的技击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减小而停止自身的发展。相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追求更进一步。社会越进步,工具越发达,人类付出的精神能量越来越多,而付出的肉体能量却越来越少。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文明方向。[7]阳湖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华之一,江苏地区特色拳种,其强健体魄之功效当为传承的主要形式。阳湖拳不仅有套路练习形式,还有对抗练习形式;套路练习中不仅有拳术,还有多种器械;不仅有单人练习,还有对练,并且还有各种流派。阳湖拳动作幅度小、动作突然对场地要求不高等特点,对于练习者来说,不仅可以防止因动作过大导致的拉伤和其他不必要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它的一些技术动作可以提高练习者地平衡、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长期练习阳湖拳,不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培养意志品质等。

3.2 阳湖拳的爱国主义精神价值

自古以来,常州武进地区人民不屈外辱,自元朝以来至都有可歌可泣的以暴制暴的武力抗战历史,尚武风气千年不绝。常州武进一带流传着许多阳湖拳师爱国主义、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传奇故事,人们口口相传,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夸赞与敬重。有抗倭名将唐荆川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和运用阳湖拳力擒刺客的故事,有戚继光将阳湖拳融会贯通,创造戚氏长拳,教授将士,训练出精良的戚家军的故事,有阳湖拳西山派代表人物陆宜川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故事,有一告老还乡传授阳湖拳的冯氏武举人,在太平军攻村时手挽百斤硬弓,率领乡民誓死抵抗,坚守18天的故事。这些故事代代流传形成了阳湖拳派的“阳湖武魂”精神,与阳湖拳的传承共同构成了常州武进地区人民自强自立,不屈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在当今社会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提高道德水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阳湖拳传承活动的开展,可以起到弘扬民族人文精神,传播地方文化的作用。

3.3 阳湖拳的竞技审美价值

武术可供观赏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体育是一种人的身体活动,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有运动员表演和观众观赏这样一个相互活动的过程。武术既是一种人的身体活动,具有人体运动的一般审美价值,又是一种武技,能表现人在攻防技击时的技巧和能力,所以又具有一种技击性的神秘色彩和审美价值。[8]阳湖拳重于进攻,在进攻中常常表现出暴风骤雨般先发制人的态势,加以出拳时飘忽不定的身体形式增加了表演的不确定性。另外,在表演过程中各种器械(阳湖拳的器械大多以乡间农具为主)的运用也提高了阳湖拳表演过程中的可读性(体现出阳湖拳独具乡土特色的风格)。因此,阳湖拳在表演过程中最能体现它的审美性和技击性,这也是阳湖拳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和省级以上重大武术比赛中获得佳绩的重要原因所在。

3.4 阳湖拳的技击价值

阳湖拳曾在历史上多次发挥过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重大作用。明代名将唐荆川、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用阳湖拳打败了倭寇;护卫陈坤书用阳湖拳训练士兵,抗击清兵。尤其在水乡地区,利用阳湖拳“拳腿并重,原地旋翻,快速勇猛,近身短打”等特点来抗击外敌,除暴安良,保护了一方平安。在现代,阳湖拳的技击价值虽然已不如战乱时代那样突出,但在战争中仍不可避免有近距离搏斗的可能,在公安部门执行公务时格斗技术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在善恶斗争时运用格斗技术的情况,善良的人们在掌握了阳湖拳的一些技术后,往往会有一些安全感。所以阳湖拳仍然有它不可忽视的技击价值传承。

3.5 阳湖拳的历史文化价值

阳湖拳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武术,承载着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许多抵御外敌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常州太守姚言及抗倭名将唐荆川、戚继光;江南大侠白泰官等许多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都与阳湖拳联系在一起。阳湖拳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史料记载:阳湖拳在历史上一直是民间庙会、行会、节日期间大型民间文化活动中最主要的展示项目,强劲优美的肢体语言、边打边唱的武术表演是活动中的亮点,起到增强气氛、娱乐群众的作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前这种节庆的民间武术表演已成了一种民俗时尚,是中国民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节庆时期开展阳湖拳活动,可很好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近年来,阳湖拳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外武术比赛和表演,影响较大,已传播推广至东南亚地区和日本等国,成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和载体。

3.6 阳湖拳的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人们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改造教育客体和对象,使其变成符合其希望或者理想和需要的客体和对象。武术历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不仅具有身体锻炼的功能,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兼具道德修为和技术体系的双重价值功效。通过阳湖拳的手、眼、身法、步等拳术和各种器械技法的技术技能进行人体的外部肢体教育;还可以通过阳湖拳的德、礼、书籍、拳论、秘诀等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也可以通过阳湖拳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文思想等进行心理情感教育、精神信仰教育、审美欣赏教育和人文修养教育等。总之,阳湖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式的代表之一,在新时代,挖掘阳湖拳的教育价值,对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4 阳湖拳现代传承面临的危机与对策

4.1 阳湖拳传承面临的危机

阳湖拳创于宋元,盛于民清,在元代,虽朝廷严令“汉人不许练武,刀枪必须入库”,但常州武进人蒋之俊仍坚持习武练拳,传授技艺,使得阳湖拳术在民间广泛传播,生生不息。到了明代,是阳湖拳兴盛时期,《扬州唐襄文公祠记》载:抗倭名将唐荆川将“阳湖拳”授予弟子戚继光,经戚继光创造发展,形成了“戚氏长拳”,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并在常州创办阳湖学署,专供阳湖拳爱好者们聚会、交流、习武练拳。在清初,武进丰南乡成立了“西崦拳术会”,继承和发扬阳湖拳,清光绪年间,形成阳湖拳“横山派”,清永贞年间,阳湖拳传承人白泰官开创了阳湖拳“紫阳派”。到了民国九年,武进县成立“正德国技社”,聘请名家传授阳湖拳术和各种兵器套路,并于民国12年派出代表队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武术运动会。正如《武阳合志》记载:常州历代出现得一批文武双全的“武进士”、“武举人”使得阳湖拳得以根植民间,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初,武术再次受到重视,国家体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统武术资料挖掘整理工作,江苏拳种虽然多,但大多是外地传入的,唯有阳湖拳地方特色最为鲜明突出。1984年,按江苏省武术协会要求,常州市成立了民间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小组,专门调查有关阳湖拳的溯源和现状。为避免与广东、福建的“南拳”产生歧义,挖掘整理小组将“常州南拳”正式命名为“阳湖拳”,并报上级同意,定为江苏省重点拳种,被载入《常州南拳械录》、《江苏传统武术》、《中华武术大辞典》等书刊。1991年,常州市阳湖拳研究会成立,先后由阳湖拳嫡传拳师杨金孝和朱全海担任会长和教头。2007年,在地方政府、教育界、体育界领导及老会长的杨金孝同志的关心支持下,新会长朱全海把阳湖拳引进校园普及推广,实现了地方文化与学校素质教育联姻。武进淹城中学将阳湖拳列入校本课程,现在阳湖拳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广播体操,成为该校学生的必修课。同时,许多家长也慕名将孩子送到杨金孝、朱全海门下学习。2009年阳湖拳被江苏省文化厅确立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阳湖拳被列为江苏省十七届省运会开幕式的表演项目,并作为江苏省的民间体育项目而参加中央电视台《动感中国》专栏的摄制,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阳湖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向前发展,但就当前来看,阳湖拳正面临着传承危机。其一,是由于阳湖拳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比赛拳种,地方武术队没有队员练习阳湖拳,更没有组织地方性的武术比赛,阳湖拳被一些主流组织边缘化。其二,是优秀传承人处境尴尬。阳湖拳没有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政策扶持,优秀传承人连最基本的活动经费没有保障,也没有活动场所等。其三,是国外武技的强烈冲击。国外同类武技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中国大为盛行,大街上到处可见到空手道、合气道、柔道、跆拳道馆,吸引大批青少年人群,而阳湖拳缺乏宣传,社会上了解的人越来越少。鉴于阳湖拳作为地方优秀传统拳种的代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挖掘、整理、继承、大力扶持和发展阳湖拳术已成为我们武术界和文化界的当务之急。

4.2 阳湖拳传承的对策

4.2.1 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

进一步全面深入开展阳湖拳的普查工作,彻底摸清阳湖拳流派、技术、口诀等,以及有关阳湖拳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全貌和主要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并做好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阳湖拳以人为载体,与人共存亡。有艺之人在,此艺即在;有艺之人亡,此艺即亡。言传身教、口而相传、代代相传,是阳湖拳延续的奥妙与诀窍,所以杰出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应得到特别关注。1950年,日本政府实施“人才国宝保护体制”,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人类活财富”体系,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整体框架的一部分。“人类活财富”、“人间国宝”指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杰出的传承人。2009年6月,我国文化部也已连续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文化厅曾于2008年对该省首批232位传承人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平均年龄59岁,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而且,大部分传承人处于中低收入状态,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约占32%,1万到3万的约占47%,3万到5万的仅占12%。45.5%的传承人没有社保,27.6%没有医保。[9]

可见,制定阳湖拳杰出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开展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把阳湖拳的杰出技艺“活态”保存下来。政府和社会一方面要给与杰出传承人一定的经济补贴,以维护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授予荣誉,以满足和提高其精神追求。另外,阳湖拳具有观赏性较强的特点,政府要鼓励杰出传承人走向市场,但同时也要限制过度市场化等问题。即保护阳湖拳杰出传承人要做好认定、命名、发给补助金、鼓励钻研技艺和培养弟子等工作,妥善解决好阳湖拳代表性传承人的实际生活困难,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

4.2.2 利用现代科技,做好阳湖拳的信息化传承

进入新世纪,数字技术因其独具的保存和传播优势,日益被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的典藏和展示之中,形成纸质载体的典藏向数字媒介载体典藏发展;单纯文字的记录向图、文、音、像立体化记录发展;传统的舞台展示,书本传播向3D动画,全景全息呈现方式发展等等。现代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和传播、增值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民间技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其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带来了文化遗产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一些列革新。[10]

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民间体育的档案资料如录音、影像、动作图片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计算机硬盘、光盘等介质中。建立阳湖拳传承人、传承群体资料库和现有的全部套路、拳诀及相关兵器的素材库以及图像检索库等,能够提高研究者和保护者查询相关数据的效率,能够拓展阳湖拳的保护思路、促进创新思维,从而整体提升对阳湖拳的研究、保护和传播的水平。信息化传承的方式,图文并茂可使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和学习阳湖拳。此外,可以通过现代媒体,加大对阳湖拳的宣传,使公众认识阳湖拳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参与到阳湖拳传承中去。因此,在做好阳湖拳申遗工作和保护传承人的同时,阳湖拳的信息化建设也迫在眉睫。

4.2.3 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定期举办阳湖拳专题研讨会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又源于实践。因此,在阳湖拳的理论研究中要始终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民间,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阳湖拳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阳湖拳的基础理论研究,即关于阳湖拳总体认识的研究,包括它的历史、概论等;阳湖拳的技术理论,即各流派的技术风格、结构特点,包括拳术与器械技法原理、攻防技击原理、功法原理、技术创新研究等;阳湖拳的应用理论研究,即阳湖拳实施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包括阳湖拳教学理论、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阳湖拳专题研讨会的方式,加强有关各方的沟通与交流,加强科研,制定发展规划,促进阳湖拳理论研究的发展。

4.2.4 建立培训基地和协会,努力构造传承的文化环境

著名人类学家曾说:文化是脆弱的,一旦脱离了其生存的文化圈就会走向衰亡;文化又是坚强的,走出去还能走回来,这种走回来就是需要一个族群的集体反思,集体觉悟。[11]民俗学理论也认为,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既是民俗得以产生的基础条件,也是民俗得以生存与延续的根本保证。任何一种民俗,如果丧失了其存在所必须具有的基础条件,则必然发生变异,要么这种民俗事物的内容和形式乃至其性质发生变化,要么这种民俗事相退出历史舞台而成为一种死亡的民俗。[12]这些说法与理论无不说明文化环境对于一种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作用,阳湖拳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形式要得以流传,努力构筑阳湖拳的生存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政府、社会要出资组织,建立常州阳湖拳培训基地,邀请名家授课,组建阳湖拳表演队,成立阳湖拳总会和各级地方协会、研究会等,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体,加大宣传,使公众进一步认识阳湖拳的健身、文化交流、教育等价值,努力营造一个阳湖拳发展与传承的文化环境,改善群众对祖传绝技的淡漠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麻木与无知。集政府和社会力量把这一最具有江苏地方特色拳种继承和发展下去。

4.2.5 挖掘阳湖拳的教育价值,服务于学校体育

我国历次颁布的教育刚要都明确提出体育在大中小学地位,即体育课大中小学是必学课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004年,与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刚要》,要求在体育课中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样的教育时代背景,为阳湖拳服务于学校体育,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供了机遇。

据笔者统计(见《学校推广武术段位制的优势与策略研究》一文),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2.6亿,其中有近1.6亿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19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中,有80%以上升入高中;830多万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有73%以上升入高等学校;此外,还有100多万硕士研究生和24万博士研究生,且年年有毕业的,年年又有入学的。如果他们都先后都能在学校了解和学习阳湖拳,若干年后,阳湖拳传承现状将大为改观。目前,常州淹城初级中学已将阳湖拳列为素质教育的校本课程,全校31个班级1500多名学生中全部开设阳湖拳课程教学,开创了在学校传授阳湖拳的先河。阳湖拳在学校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学生生活、增强学生体质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阳湖拳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信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代学校授课不同于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使阳湖拳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体育,我们首先要树立传承民族文化、宏杨民族精神和保留民族文化遗产的阳湖拳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解决好阳湖拳教学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教学内容、方法等,实现阳湖拳真正走进学校体育教育。

5 结 语

武术拳种的产生是中国武术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简单的攻防格斗动作摆脱原始的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13]在中国民俗民间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武术拳种始终是作为武术的本体而存在的,也正是由于武术拳种的存在才使得中国武术具有了极其丰富的攻防格斗理论和技术,为人类攻防格斗技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今社会形势下,跆拳道、空手道等现代西方的健身项目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传统武术因其投入、宣传等方面的不足,受到大众和政府方面的忽视,因阳湖拳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比赛拳种,被主流组织边缘化了,使得阳湖拳受到的冲击更加严重。人间正道是沧桑,加紧对阳湖拳拳种研究,彰显阳湖拳的实用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接纳阳湖拳,让积淀着传统文化精华的阳湖拳被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或许是阳湖拳继承与发展虽艰难但踏实的路径。

(致谢:本文在课题调研过程中得到省体育局社体中心、武进体育以及常州阳湖拳协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肖飞.阳湖拳[J].江苏地方志,2005(2):61.

[2] 郝心莲.中华武术实用百科[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6-7.

[3] 李荣,简波,齐莹等.论阳湖拳的吴文化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48-53.

[4] 肖飞,李邢飞.阳湖拳[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7.

[5] 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3.

[6] 肖飞.阳湖拳:江苏唯一地方拳种[N].常州日报,2005-02-04.

[7]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32.

[8] 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9] 周清印.老艺人走了,把一身绝技和宝贝也带走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9-06-14.

[10]李春霞.论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9,110(5):233-234.

篇11

目前,指导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体育教育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面临着诸多变化,如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师资格“国考”的试行等等。不仅如此,《课程方案》从正式实施的2004年就受到学界的质疑。新近有批评者指出:“《课程方案》的实施导致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上层到下层、从教师到学生的全面而系统的运动技能弱化链条形成”,致使“体育教育专业‘沉没’现象趋势明显。”[1]这些情况表明,《课程方案》不仅面临着需要根据外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问题,而且自身可能在一开始便存在某种“先天”不足。显然,不论是从维护《课程方案》作为国家指导文件的权威性出发,还是从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成长来看,都有必要对《课程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 《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

1.1 偏离“专业”内涵

在高等教育的语境内,“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行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门类[2]。从“专业”的这一内涵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存在是因为社会分工中有体育教师这一相对独立的行业存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价值也在于它能为体育教师行业培养出专门的人才。因此,作为指导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在整体构思时,应当始终把体育教师行业的发展需求作为方案构建工作的出发点。这既是《课程方案》“专业性”的内在要求,也是《课程方案》生命力所在。遗憾的是,当我们细究《课程方案》的文本时,发现《课程方案》的关注点明显从“体育教师行业”转移至整个“体育行业领域”,其专业意蕴被弱化。

首先,《课程方案》在秉持“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出口”理念下,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尽管“体育教育人才”是这一目标定位的最终落脚点,但其“复合型”的意义却明显超越了“体育教师行业”的范畴。在目标的具体表述中,有关人才的能力构成明显涵盖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社会体育工作指导能力[3]。换句话讲,在培养目标层面,《课程方案》已经不是专属体育教育专业的方案,而是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的方案。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社会体育专业还未取得独立地位,这样的目标定位还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责任而得到理解和赞赏,那么,在《课程方案》颁布的2003年,社会体育专业已成“遍地开花”之势[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显有越俎代庖之嫌。

其二,由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超越了体育教师行业,受此影响,《课程方案》进一步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中提高了重心。即“主干”课程在类型结构上更注重从“学科”对接作为一级学科的“体育学”,而较少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关注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方案》采用“领域化”的思想设置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6大类主干课程群。事实上,如果6大类课程群在表述风格上统一采用《课程方案》对前两类课程群的表述形式,其实就是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4个二级学科的名称。

这种“高重心”的设计思路,虽然在学科逻辑上理顺了主干课程与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主干课程的“专业身份”,淡化了在功能上应当服务于“专业发展”的根本属性。其结果是,主干课程虽然在学科逻辑上顺畅了,但实践功用的效果却很差。例如,方案制定者一方面在相关文献中明确提出,“主干课程授予学生从事体育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5],另一方面却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各校可根据6类课程领域自主开设和组合各学科领域的课程”。按理,任何标称“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与技能都应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样的知识与技能又怎能让各学校进行“自由裁量”呢?显然,主干课程“高重心”的设计思路模糊了支撑体育教育专业独立地位的核心知识,使体育教育的专业内涵进一步弱化。

其三,为了增强体育教师“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5]的能力,《课程方案》采用“模块化”的思路设计“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和民族传统体育”5个方向的限制选修课程。不论是从方向本身的命名,还是各方向所设置的具体课程来看,5个方向中的“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所应对的行业分工均在体育教育领域之外。这里,我们不去评说其他专业是否有必要独立存在,仅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来看,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做的事情应当是强化自身能够独立存在的核心价值——培养更加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而不是分散精力去盘算其他行业的人才市场。事实上,按照《课程方案》只在各方向选择2~3门课程的要求,也不可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适应其他行业的能力。显然,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中,《课程方案》在“弱化”专业内涵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1.2 学时分配失之偏颇

学时分配是构建专业课程方案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决定了专业人才对不同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也决定了专业人才走向社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方案中,不同门类课程的学时到底应该怎样分配,这首先取决课程所对应的知识对于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来讲,课程所对应的知识与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能力关系越紧密,其课程学时比例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然,在学时分配的具体操作中,除了要考虑课程的重要性之外,还需要关注专业人才在该门类课程上的知识基础与培养目标对该类知识要求之间的距离。就一门具体的课程来说,即便它对人才成长很重要,但如果人才在进入专业培养前已经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那么,该门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则可降低,反之,则需增加。

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之所以在学时分配上失之偏颇,就在于它忽视了当时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运动实践技能基础下滑的实情,盲目地将术科课程学时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至2003年招生人数已从1999年的160万飙升至382万,增幅超过100%。扩招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同时也意味着生源知识基础的整体水平降低。具体到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整体的运动技能水平降低[6]。事实上,在2003年《课程方案》颁布之前,除扩招之外,还有另外两重因素也在加剧体育教育专业新生整体运动技能水平的降低。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国有近半数的省份陆续在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中取消“专项”加试,只测身体素质[7],这导致许多缺乏体育经历的学生在短期“集训”后,通过考试进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习。一项对2005—2007届的326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追踪调查显示,其中有64.24%的本科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无体育专项训练经历[8]。二是与招生考试改革差不多同时进行的“运动训练”专业办学单位的扩增。至2003年,我国开办运动训练专业的高等院校已多达60余所。办学单位的扩增必然导致生源数量的扩增,再加上运动训练专业招生中对文化成绩相对要求较低的原因,使得大部分运动技能水平较高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普通高中生选择了运动训练专业。从近几年运动训练专业的录取比例来看,普通高中学生已超过半数以上[9]。

以上事实表明,在2003年《课程方案》颁布之前,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术科知识基础与培养目标要求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大。这意味着,2003年前后入学的体育教育专业新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在术科能力方面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然而,《课程方案》对此“实情”显然缺乏关注。在术科课程学时的分配上,不仅没有在1997年方案基础上增加术科课程学时,反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其结果已为大家熟知,自然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术科能力的不足[10]。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术科能力的不足就像语文老师语言文字能力差、数学老师解答习题能力差一样,不仅影响其职业声誉,也制约其职业发展。

1.3 应对挑战能力不足

任何课程方案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制定出来,最终也都会成为历史的产物。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方案必然会在某些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课程方案前进的动力。不过,有关《课程方案》学时分配失之偏颇的事例表明,《课程方案》并不总是在所有方面都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前进。只有当方案制定者对时代挑战有准确认识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前提下,《课程方案》才可能在更新中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而表现出新的生命力。

关于《课程方案》目前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为“低质量”与“高要求”两个主要方面。“低质量”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生源质量持续走低。《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持续下降,2012年的报名数已在2008年的基础上减少了140万。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计划却保持一定的增长。在“增”与“减”的剪刀差效应下,高考计划录取比例连年出现快速增长,2008年为57%,2009年为61%,2010年达到69%,2011年为72.3%,2012年为75%以上,其中,部分省市已突破90%[11]。录取比例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生源质量的整体水平进一步降低。换句话讲,《课程方案》在2003年颁布之时就存在的生源质量问题如今依然存在,而且有加重之势。从1.2节关于《课程方案》学时分配失之现偏颇的分析来看,《课程方案》在现有的框架下还不足以对此挑战进行有效应对。

“高要求”是指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其目标均指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已经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以及目前在河北省等地试行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方案来看,所谓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还要会“教”知识,更要会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育人”。换句话讲,未来的教师教育将十分强调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从2003年《课程方案》的课程配置来看,在必修课程中,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和专门化培养的课程只有“学校体育学”,限选课中虽然设置了含有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养成的“体育教学训练方向”课程,但方案规定学生只能在其中选2~3门。而1分的任意选修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趋向不相适应[12],难以有效应对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

2 对改进《课程方案》的建议

综合以上有关《课程方案》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外在环境变化的情况,本研究对《课程方案》的未来发展提出总体建议。

1)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多样性、体育教师类型上重新定义原有目标中“复合型”概念。从整个学校教育范畴上讲,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如班主任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取向上看,体育教师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从《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上看,幼儿、小学、中学教师各自有不同的标准。这表明,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的确是“复合型”工作。培养目标中的“复合型”概念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与其所修饰的“体育教育人才”相对应。

2)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从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独特性出发进行课程设置。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是体育教师的核心工作,其独特性在于该项工作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13]。这一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熟悉身体练习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精通身体练习的具体方法、掌握教授身体练习知识的教育方法。如果体育教师缺乏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难以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干课程在设置上不必从学科角度强求与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对应,而应当反映出以上3方面知识范畴中那些处于基础地位的知识。当然,具体选择哪些课程为主干课程,还需更广泛而深入论证。受知识领域的限制,本研究只能提出主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3)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上,本研究赞同《课程方案》按“方向”进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但建议将“方向”从整个体育专业收缩至体育教育专业。理由包括:一是教育部于2011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分别从幼儿、小学、中学3个层次规定各自的“教育类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二是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将教师分为幼儿、小学、中学3个层级并分别制定了入职标准;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中师(含幼师)-专科-本科”的多元师资培养体系逐步收缩到现在单一的“本科”培养体系,原来以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的本科教育理应承担培养幼儿及小学师资的责任。基于此,可将“方向”设置为“幼儿体育教育、小学体育教育和中学体育教育”。考虑到特殊人群的体育学习需要,还可在3个方向外设置“特殊体育教育”方向。

4)在术科课程的学时分配上,考虑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引起的生源整体术科基础能力下滑的现实,建议术科课程的学时比例应在1997年33.6%基础上有所提高,可考虑应回到1991年37.9%的水平。同时建议适当收缩术科课程的门数。与其让学生在近10门术科课程上“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不如让学生在5~6门术科课程上有更多的学时进行“相对精深”的学习。这样,通过“一增一减”的方式,使学生在术科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学有所成,而不是浅尝辄止。事实上,如果一名体育教师真能在5~6个项目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常规的体育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强,毛振明. 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92-96.

[2] 夏征农.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75.

[3]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 2003.

[4] 舒为平.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13-15.

[5] 黄汉升,季克异.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3):51-57.

[6] 胡伟.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112-118.

[7] 王树宏.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的影响评价[J]. 体育学刊,2012,19(6):90-95.

[8] 吉学武. 体育高考无专项加试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43-145.

[9] 郑振国.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20.

[10] 向家俊,张启迪.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