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医学伦理学的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概念是学科学习的基础.化学学习不可缺失概念学习,概念是学科学习的基础,概念是学科学习的核心,是人们通过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抽象出来的变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本质的属性,基础性体现在是学生化学学习的知识基础、思维基础.正因为是基础,所以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化学概念学习的准确性、直观性和思辨性.
3.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化学学习离不开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而观察什么?分析的切入口在哪里?实验的设计方案如何?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性知识作为支撑,这就是基本概念的作用.以概念为基础进行实验的设计与观察,在探究或验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4.促进化学的系统化建构.知识是系统化的.这种系统化在概念间的逻辑顺序和关系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初中化学概念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前后联系和迁移的作用.从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来看,概念繁多而且琐碎,学生只有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并以此为生长点找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借助于概念在大脑中形成有效的知识图式,才是有意义和长久的记忆.
二、基于意义学习理论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1.基于“图式标识”的课堂教学策略.从化学概念的构成来看,其图式往往涉及几个相关的子图式.这些子图式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单质”和“化合物”时,笔者引导学生抓子图式,从“单质”定义的图式上看涉及两个重要的子图式(即概念的关键词)有两个:“同种元素”和“纯净物”,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学生对“单质”概念的整体把握就到位了;“化合物”的概念,抓住定义中的“不同种元素”和“纯净物”这两个关键词,学生对“化合物”概念的整体把握就到位了,然后从两个概念的子图式出发,对比两者,学生对概念之间的联系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再用PPT展示例题,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测.
篇2
课例研究:本次我们教研组选择了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水的浮力》第一课时为课例研究内容,以八年级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阶段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点,并且都以对浮力的理解为基础。讨论后,大家决定将这次研究的目标初步定位为: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活动安排确定为研究课(一)由组内杨老师单独备课、上课,课后研讨课中暴露出的问题,修改教学设计后再由我来上研究课(二),最后比对教学发现问题、反思。
研究课(一)片段:教师用手托起空矿泉水瓶。问:“瓶子为什么会静止不动?”学生答:“因为有手托着它。”“对,手给空矿泉水瓶一个向上的托力。”“这个力与空矿泉水瓶的重力平衡,所以瓶子静止不动。”引出二力平衡,回忆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状态。“现在我将瓶子放在水面上它也保持静止,是什么原因?”学生并没有出现先前争先发言的情况,教室里安静下来了。“这是因为什么?”老师再三追问,“因为水有一个向上的托力”终于有个学生犹豫地轻声回答。老师接着说:“这个力就叫浮力”。
课后反思:课后这段教学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杨老师解释他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先复习、回忆“受到一对平衡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再得出矿泉水瓶静止在水面时,竖直方向上一定有一个力与重力平衡,找出这个力——浮力。可是实际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沿着教师课前的预设思考,而是迷失了方向。为什么老师非常有条理的设计并没有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其中呢?我们决定将研究的问题具体化——就研究在这一段教学中,学生为什么没有按老师的预设思考?学生的学习情绪为什么会由高涨转向抑制?
通过询问部分学生,我们得到反馈:“浮力”学生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老师要我们回答什么?”学生说。看来学生的问题不在“浮力”而在于“受力分析”。学生困惑于受力分析并且这种不良情绪迁移到后续学习中。为检验这个结论,在开始第二节研究课前,我们以上课班级为样本做了一个前测,现择前测中以下几个问题加以说明:
问卷:
1.物体放在水中将会受到______力的作用,它的方向_____;
2.热气球能升空是因为_____;
3.金鱼上浮是因为_____。
调查对象:八(1)班部分学生 样本数:25人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绝大多数(24人)知道“浮力”一词,但是对方向不明确(14人知道);对于“气体浮力”,学生的表述为“空气的力”(12人),但又与“风”混同,即“吹动气球”只有10人知道是“托着气球上升”;问题3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浮力”与重力受力分析基本无从下手,这是中学起始阶段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调查发现:学生对“浮力”并非完全不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上小学的科学课上的知识积累,对浮力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不清楚浮力的性质。这与直接询问结果一致。看来课堂教学起点应当调整。
按照我的理解调整了教学设计后,由我来上第二节研究课。
研究课(二)片段:将一只空玻璃瓶拧紧瓶盖按入水中,“当我松手后瓶子会是什么状态?”“不动”“浮起来”学生在猜想。“让瓶子自己来告诉我们”,松手释放玻璃瓶,玻璃瓶上浮。“哦!”(有高兴也有失落)“玻璃瓶为什么会上浮?”“因为有浮力。”
课后反思:本段教学中老师没有复习“二力平衡”知识,而是通过小实验(选用学生不熟悉材料)要求学生猜测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回忆生活经验,回忆起“浮力”名词。教学中因为没有涉及难点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被激发,没有被抑制。当然,学生讲出“浮力”不等于他们就真懂得了这一概念,“说出不等于知道,不说不等于不知道”。但是,显而易见,学生能正确说出“浮力”,他们思维活跃,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原因是学生的响应得到了肯定评价,收获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迁移到后面的学习中。因此,第二次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很大改进——兴趣盎然。
课后学习:“为学习设计教学”,这是当代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的系统设计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其基本含义是指“教学应努力将外部的教学事件与内部的学习条件联系起来,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组精心安排的外部活动,用以激发、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成功的教学设计要能激发、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浮力”概念获得。根据布鲁纳提出的概念假设—检验理论,概念学习可分成概念形成和概念获得两阶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浮力”已经形成概念,但还没有到概念获得阶段。
维果斯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揭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从最近发展区入手展开教学将会大大促进教学。
本节课学生最近发展区准确定位应该是:“浮力”名词与教学目标“知道浮力的概念”间的认知差距。所以本节课教学就应该从“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固体、液体、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浮力”,从这些“浮力属性”出发引导学生向教学目标“知道浮力的概念”发展。从受力分析开始教学,其中的分析、推论方法充分展示了科学美。可是,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前概念,再好的设计不为学生接受,也是于教学无益的。
篇3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平均分”是分数的关键属性,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这个关键属性,教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生日派对)导入新课,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一块蛋糕分成两份,得出“相等”和“不等”这两种分法。通过两种分法的对比,学生可认定“平均分”是最公平的分法,从而引出,为“分数”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学生用表示出半个蛋糕之后,通过“类和”这一范式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他教学情境中。例如让学生借助圆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等学具,先动手折一折,再用斜线把它的涂上颜色,以此说明的意义。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比长方形的三种折法,进一步体会不管怎样对折,只要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便是这个长方形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分母”这一关键属性,教师运用“分离”这一范式,适时提出问题: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并用彩笔表示出来。就这样,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学生在动手折、说“分数”的意义和观察板书的同时,会发现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分母”表示的是分的份数。
接着,教师通过图形的变换,不断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体会“分数”的“分母”和“分数”数值的关系。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最后一幅图运用“融合”这一范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几分之一,又引出新知几分之几,通过“上图中空白部分可用几分之几来表示?为什么分子不是1?”这两个追问,分离出“分子”的属性:“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就这样,学生明白了“分子”“分母”的属性,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分数”这一概念。
二、学习是迁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变异理论”认为:没有“共同性”就不会有迁移。其实,没有“差异性”也不会有迁移。可见,“共同性”和“差异性”这二者同样重要。我们能认识事物的特征,关键在于这些事物有些方面相同、有些方面不同,于是通过对比、区分,我们认识和理解了事物的特征。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性变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改变概念的外延,称为“概念变式”;另一类是改变一些易混淆概念外延的属性,例如举反例,称为“非概念变式”。这两类变式构成“概念性变式”,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概念的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三道练习题。
其一,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其二,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其三,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可用分数表示吗?
在这一巩固练习中,我运用“融合”这一范式,将是否“平均分”“切分”的份数、所取的份数进行变换,为学生提供标准、非标准的正例,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概念,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第三道练习题需要学生添加辅助线,然后才能将图形平均分,最终用恰当的分数表示。
三、学生的错误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反例
“变异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先认识事物的相关属性,然后把这些相关属性联系起来,才能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这为我们理解正、反例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独特视角。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们通常会采用这样的练习形式。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篇4
时至今日,学生的学习应当不再仅仅是靠教师填鸭式的教学而获得知识,在现代化的建构主义理论看来,学生想要学习知识必须根据自己获得的学习资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首先,学生应当在一个更为适合的环境中开展其学习任务,一个缺乏意义的学习环境带来的只能是负面作用。其次,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取决于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基础好的学生往往能够在学习新知识时候掌握起来比较轻松,接受程度更为透彻,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缘故。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一的“讲课”性质的角色。生物学的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应当要努力尝试做到生动活泼,贴合实际,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而言,使用概念图能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优势主要体现如下:首先,通过概念图进行学习往往更有意义。其次,在学习中使用概念图实际上为学生自身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能起到头脑风暴的作用。当学生尝试建立起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并力争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脑海中对学科的各个概念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再次,概念图相对文字提纲而言更为直观,便于开展合作交流。最后,构筑一张概念图的过程实则体现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程度,概念图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认识世界的工具。
概念图的制作实际上是适合学生自我发挥的,大体上并没有某一特别的规定。总体来说,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图出炉前需要经历以下基本步骤:首先,要从概念图最基本的内容出发,为学习者讲授其基本意义。其次,在想要制作概念图的这一学科中寻找知识体系相对最为完整的领域。接下来的步骤包括有:对概念的优先次序进行排序、草拟各个方向的分支和连接和对不同关系的连接完善标注等。实际上,在概念图制作结束之后,往往也是能够被不断修缮的。一个完整的概念图就能够很好地在生物学教学中被运用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教材文字的局限性。对于生物学学科的概念图而言,一份完整的概念图具体的运用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
由于所教授的学生对概念图缺乏基本的认识,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培训的手段主要以板书讲授为主。制作概念图一般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次序:1.寻找已经较好掌握的生物学学科知识领域。想要构筑一个相对完善的概念图,对有关知识的细致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某一章节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如果在构建概念图前缺乏相应的熟识,则容易陷入知识层次不够明了、概念图不够直观的境地。2.确定各个概念的相对应层次。以生物学学科中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为例:细胞的概念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与此同时,学生需要以细胞为中心,拓展扩充其他与之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在寻找到这些概念之后,可以对这些概念按照某一标准进行次序上的排列。3.草拟概念图的层次结构,确定不同的分支。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在纸片上写上各个名词之后进行拼凑,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4.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某种连接,并备注是何种关系。这样制作出的概念图尽管有些粗糙,但实际上已经可以较为清楚地表达出生物学学科中各个概念的分布情况了。(如图例1)5.对较为粗糙的概念图进行完善。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班级为单位,通过进一步思考并讨论出的结果对概念图进行合理的补充。(如图例2)
概念图的构筑对于学生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在构筑概念图的过程前后,学生对于知识层次的掌握程度更为牢固,能够很好地把在初次学习中遗落的知识点有方向性地联系起来。通过构筑概念图的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对于学习其他学科也是有助力的。在合作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也得以被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训练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在针对某一学科的概念进行整理时,应当特别注意新掌握的知识与旧有内容之间的联系。借助概念图的清晰的层次结构,学生能够对知识的整体性有更好的把握和延伸,建立一个扎实掌握的生物学学科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朱学庆.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2]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概念教学是将大量的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在教学中以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指导学生认识、理解并学会应用,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概念教学,要改变原来概念原理教学中存在的过多关注具体概念辨析和概念的识记,忽视概念理论的认识功能和指导作用,导致学生只记得具体的概念知识,不会应用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和现象的误区,即强调观念的建构。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化学概念教学设计,重视从具体知识的教学转化为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教学,强调概念在学生认识中的作用,并选择合适教学策略的实践过程。
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化学概念教学的设计策略
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化学概念教学中,为了实现有意义的建构,必须要关注情境的创设、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应用。
1.情境创设策略。
概念的建构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取决于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这就对概念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有效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和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这种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和经验的情境,使学生“能参与,能建构”;其次是能够引发认知冲突的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想参与,想建构”;三是应用概念于生产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创设,使得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建构”。
2.概念形成策略。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课程化学概念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概念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和建立概念,并在活动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概念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的基本方法。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明确学生需要建立的核心概念,弄清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更要准确探查和研究学生认识发展的障碍点,制造有效的认知冲突,运用直观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运用逻辑推理,凸显概念形成过程。
3.概念应用策略。
概念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告诉学生概念的内容是什么,而在于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应用这个概念能解决的什么样的实际问题,体现化学概念的学习价值。在教学中如果忽视概念和实际的联系,陷入到概念字面的剖析和辨析的误区中,就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所学概念对学生认识中的指导作用,在解决具体问题和现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固化对概念的认识,理解基础上灵活运用概念,而不是对概念死记硬背。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教学设计实践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分布在必修和选修的各个课程模块的教学中。由于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要求的不同,不同模块概念教学设计模式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1.基于情境包装的必修模块概念教学
必修模块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其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既要求核心的化学知识,研究物质与建构化学概念的过程与方法,又要求应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释、分析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情境的创设推动概念的形成。
以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设计为例:在概念引入环节,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的研究领域,催化剂能加快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反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事实为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快慢的思考;
在概念体验环节,以生活经验的回忆和探究实验的体验为情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
在概念形成环节,根据对学生前认知的准确探查和研究,预测学生在定量描述时,学生容易直接迁移物理学上对速率的定义,用相同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来定量描述反应速率,因此利用镁和铝与相盐酸反应为情境,突出由于体系体积不同,而造成的认知冲突,引导修正概念,并形成正确的概念;
在概念应用环节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情境,引导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2.基于逻辑推理的选修模块概念教学
选修模块概念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更重视逻辑推理,凸显概念形成过程。
以必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
在概念引入环节,设计汽车自燃情境,引出泡沫灭火器,引起学生对泡沫灭火器原理的猜测和实验验证盐溶液酸碱性,初步建立起盐溶液酸碱性和原有认知中“盐溶液是中性”之间的认知冲突;
在形成概念环节,从已经实验验证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和饱和硫酸铝溶液呈酸性引发学生思考,采用“问题链”的方法进行思维程序的点拨,进行逻辑推理:
问题1: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有哪些离子存在?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出来。
问题2:明确了两种溶液中微粒的来源、种类和相对数量。思考:能否直接借鉴酸碱对水电离平衡影响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分析盐溶液酸碱性?
问题3:既然单纯从溶质电离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影响不能解释实验事实,而电解质之间的反应主要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说明这些离子间必然存在某种相互作用。寻找一下,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什么?能解释实验事实么?
问题4:从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角度考虑,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存在么?
问题5:盐和水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既有存在的可能性,又有存在的必然性,而这个过程就是盐类的水解。那么,盐类的水解是什么?
由此,溶质、溶剂电离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浮出水面,水和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质凸显出来,溶液分析的科学有序思维方法自然形成。
在概念应用环节,主要设计方法应用,应用新方法推测其它常见盐溶液的酸碱性,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强化了多平衡共存体系中综合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的思维意识;再在理论推测后的实验验证,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结论的形成过程。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教学设计思路
虽然由于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目标的不同,使得必修模块教学中概念的形成主要以情境的创设为推动,而选修模块教学中概念的形成主要以逻辑推理做引导,但在整体设计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都会在尊重学生已有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上,考虑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修正和概念应用几个环节。
1.精心创设情境,重视概念引入。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要创造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与学习环境的有意义的建构。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也要利用好各种情境:如引入情境、实验探究、认知冲突的创设、知识应用等等环节,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认知内容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进入到概念研究的情境中来。使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是一个从对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化学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
2.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概念形成。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学生亲自体验形成知识的重要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概念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意义所在,而不能单纯地为了教概念而教概念,关注概念本身而忽略概念的形成过程是错误的,是忽略学生思维发展的做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设计过程。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的概念,才会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在应用实践环节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否则,学生获得的概念只能靠记忆来维持。
3.利用认知冲突,引导概念修正。
学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质疑,才能有长进。概念形成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难免有疑问、有质疑。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思维困难点,适时的点拨和技巧性的提示,都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适时修正,获得和生成准确的概念,避免错误印象对思维的干扰。
4.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概念应用。
运用概念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是对学生概念理解程度的真正考查和检验。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富、深刻。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以,在概念的应用环节,除了能利用概念解决一些应试的试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自觉地把所学知识和具体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到概念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全文共3674字)
参考文献
[1]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胡久华.《化学课程与学生认识素养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2002
篇6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只有掌握了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才能知道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来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是否合适、有效,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W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文件的颁布和落实,在现阶段素质教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也成为现阶段一线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以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为例,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仍旧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则负责听和记,即便是有一些自主探究的活动也是受到了教师的约束和控制,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教师自己讲得累,学生听得也很累,教师和学生都容易产生倦怠心理,长此以往,很难确保学生成绩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改变初中生物的教学现状,研究出一套更适合当代学生需求和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案是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建构主义理论研究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在此基础上,柯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之后,斯腾伯格和卡茨、维果斯基等人都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说,这些专家和学者对其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建构主义理论。现阶段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倡导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以自己的意志和需要为出发点,自主探究和学习,进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养都有所提高,促进其更快更好地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新青年。由此可见,以建构主义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对初中生物概念性教学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建构主义确实能够为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贡献力量,也是当代比较重视和推崇的一种理论,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而如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根基,切实地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有效转变
建构主义认为,新概念的获得离不开前概念的铺垫,所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前概念向科学概念实现有效的转变。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根据所见所闻或者自身实践得到的概念,这些概念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有些是完整的,有些是不完整的。例如,植物地下的部分叫做“根”,认为无花果不开花就能结果,鸟都是会飞的等等。这些概念的存在会对一系列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鲜活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观察材料等方法来纠正学生这些错误的前概念,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发展,进而为学生掌握更多科学、正确的概念,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奠定有效的基础。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构建生物知识概念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总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展开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以学生的生命体验、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专业的生物概念,并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帮助其能够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生物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就能够呈现一个螺旋上升的趋势,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来说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3.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难点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经验背景之上的,所以,只能对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理解得比较清晰,并不能全面地理解。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因此,在学习一些重难点生物概念时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研究,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对既定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够使得自己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素质有所提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总之,基于建构主义来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可行的,但是要想确保其实现价值最大化就需要一线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出更好的方法和建议,不断地研究和贡献力量。
篇7
但是教育部提出的理论性指导意见,在具体操作中仍有诸多问题有待探索,如;如何培养习惯于依赖教师的中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人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秀部分”。这些问题既是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关注的问题,也是英语教学改革中巫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改革试点学校之一,江西财经大学以教育部外语教学改革精神作为指导,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教学模式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十世纪后期,认识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的鼻祖是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Piaget)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LevVygorsky。他们最先提出了以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认为人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相关的知识概念,从而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Ausbuld,1964)。随后,这一观点用于解释和探讨语言学习过程。首先,建构主义学习观点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其次,由于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调活动而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学习者获得知识不完全决定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和书本的能力,而是由学习者自身的经验以及与他人协作的结果决定的。RI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通过设计符合教学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语言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下是一种合作主动的过程。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制作与网络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给出具体的情境,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集成信息。集成信息的传递加速和改善了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愿望,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学习的路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由于学生在学习的动机、能力、方法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其语言学习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阅读方式积累词汇,有的学生通过做习题来记忆词汇,而有的学生更愿意按照词汇表来有序地背诵单词。多媒体课件充分考虑到学生间个体语言习得的差异,设计了灵活多样的语言场景和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通过人机对话形式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可以由电脑及时地反馈和评价。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国教育专家Moore(1989;23)说;“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大量模拟现实,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场景中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学习体验,从而突破教育时空的限制,加速学习和生活的融合。大量的语言输人是语言习得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如Krashen(1982)所说,只有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大量可以理解略高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即i+1)的语言输人,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网络教学正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输人环境不足而诞生的,反映了学习者的需求。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卡通人物提出问题,有趣的动画效果能解除学生对提问的紧张情绪,让学生自然地参与讨论;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把标准的文字以动态的效果一幕幕生动地展开,需要时还可以把一些反映重点和难点的动画有选择地反复观看;利用flash和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动感更强,而且在视屏上打破了习惯的约束,造成新奇感和震撼感,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另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WWW浏览服务也颇有用武之地;一方面,教师可以用Word将文字和语言素材融人自制的外语教学网页,供学生自由选取,可浅可深,可详可略;另一方面,Internet时空里大量的原版语言和材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层面的语言信息。可见,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创造的学习环境里,纯正的语言,精美的画面,随进随出的课件设计,从听觉、视觉、使用便捷等方面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与教学效果优化
篇8
一、引言
理性是经济理论和管理决策理论的基础性概念。理性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是指合客观性(区别于信仰)和合逻辑性(区别于感性、情感和欲望等非理性),即在人的意识中能以数理逻辑表达的思维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体现出人之为人而有别于动物的一种能力。理性是人类主体意识的标志,只有人类才具有理性的能力。具体地说,理性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理论和学说,以及按照逻辑思维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1]。
自从经济理论系统化以来,它一直是以某种理性概念为基础的[2]。在古典经济学中,自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自利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成为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新古典经济学分别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角度,进一步完善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基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了演化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理论分支,分析视角逐渐从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拓展到人的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或非理领域,并与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等其他科学相互交融。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博弈论不仅沿袭了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而且进一步要求“目标—手段”之间的一致性,即过程理性。传统博弈理论的理性概念将现实世界中人类复杂的互动行为加以高度的抽象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行演绎推理,分析人类冲突与合作行为达到的均衡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实验博弈和演化博弈等分支领域,逐渐放宽传统博弈理论中行为主体完全理性的核心假设,转而研究参与者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互动行为。理性概念不仅构成了博弈均衡的分析基础,而且根据理性假设的不同限制产生了博弈论的理论分支。因此,理性概念在博弈论中占据核心地位。自20世纪40年代博弈论学科诞生以来,许多著名的博弈论学者如纳什、海萨尼和奥曼等人,在各个博弈论分支领域不断深化和丰富着人类互动行为中理性概念的内涵。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哲学对理性概念的认识过程;第三节分别剖析了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理性概念的内涵;第四节分别从均衡概念的形成和各理论分支的基本假设等角度,论述理性概念在博弈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二、西方哲学对理性概念的认识过程
在哲学意义上,理性概念包含着如下四条基本原则:第一,人们只接受经过彻底的、批判的考察证据和正当的推理之上的真理。真理的产生途径只有两种:实证法和演绎法,“理性代表着精神对真理的追求和把握”。第二,现实是可知的。因为现实世界具有一种理性的,因而人类从理智上可以理解的结构。该原则将理性与命运说和不可知论等哲学观点分开。第三,强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人的理性不是无所不能的,正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所说,“一些问题困扰着理性,而理性则无法避开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理性自己的本性强迫理性接受的,理性必须回答;但是,理性的能力是有限的,它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超出了理性力所能及的范围。理性不是由于自身的过错而陷于此种困境的,而是由于理性的界限”[3]。第四,实践理性,强调人类在选择手段和目的方面合理地指导自身行为的能力。正是实践理性的要求,构成了传统博弈理论大夏的基石:理性的行为主体不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具有理性的能力使得给定参与者对外部环境的信念后最大化自己的报酬。
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起,理性就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近代自然科学的推动下,理性主义认识论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为近代乃至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形态。
1古希腊时代的西方理性主义
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发源地,在希腊哲学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3]。古希腊时代的理性开端于自然哲学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指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具有自我意识,具有反省和认识自己的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即为理性。柏拉图认为在人的灵魂中蕴藏着作为其他一切知识起点的最真实、最普遍的某些知识、原理、观念或理念,其他知识都是这些最基本的知识的推演,人们学习和得到知识的过程,就是灵魂逐渐“回忆”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将数学证明方法用三段论的形式表述为演绎逻辑。
2近代的西方理性主义
篇9
一、引言
英语短语动词在中国高中生的英语使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英语短语动词广泛的出现在英语教材、课外读物以及学生日常交流之中。此外,原来一些自主命题高考英语试卷的省份也逐渐使用了全国卷,其中传统的单项选择题变为约200词左右的语法填空题,这很明显在考察学生高中语法能力的同时又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在短语动词的使用上会犯错误。原因之一是英语短语动词的隐喻性概念特别丰富。传统教学方法在英语短语动词教学方面主要是通过“分组教学-死记硬背-长期积累-熟能生巧”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探讨英语短语动词语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短语动词,并提高短语动词的使用效果、培养学生使用短语动词的习惯。
二、英语短语动词的简介
英语短语动词有许多特点,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从结构方面来说,英语短语动词结构具有稳定性,由动词与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组成,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动词和小品词的数量。从语义层面来看,英语短语动词的语义具有多义性,语义会受到语境的限制。因此,短语动词的语义是可以不断增多的。一般短语动词有2-5个释义,甚至更多解释。例如:put down 有放下、记下、镇压等解释。就语义使用的形式上来说,语义使用具有灵活性,其使用要随着不同的语境而变化。使用英语短语动词有许多优点。第一,使用英语短语动词可以降低写作用词的难度。因为短语动词是由常用的动词和小品词组成,学生记忆和使用起来更容易。对于高中生来说,现有的动词词汇量是不足以充分以表达写作者汉语真正想传达的思想。但是,很多复杂的动词都可以转换为与其对应的短语动词。例如:get away(escape)逃跑;put off(postpone)推迟;第二,使用英语短语动词的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短语动词会更利于学生展开想象,其中的小品词可以从空间上、运动方式上来描述具体事物,显然比仅仅依靠动词的效果更形象具体。英语短语动词的本身优势和语义复杂的特点要求高中生要掌握英语短语动词并且积极使用它们。
三、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分为以下三类:结构喻概念、方位喻概念、实体喻概念。下面,笔者从这三个方面讨论概念隐喻理论如何影响英语短语动词语义理解及教学。笔者以含有小品词‘up’构成的短语动词来举例说明。
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影响整个短语动词的语义。英语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有48个,其中使用频率最高‘up’和‘out’。选择 v+ up 短语动词为对象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带 up 的短语动词最为常见,二是因为小品词 up 的用法在众多小品词中也最为复杂,其语义研究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焦点。
1.结构喻与V+up短语动词教学。结构隐喻是使用概念一的结构来构造概念二,使两种概念相叠加,谈论概念一的词语也可以用来谈论概念二。例如:“争论是战争”这个隐喻概念决定了人们对争论的认识、理解、对待、谈论的方式是战争概念所构成的。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不断激发自身和学生的隐喻认识和培养隐喻思维的习惯,找出两种概念的相似之处,建立两种概念间的隐喻转换机制,利用概念一的结构去理解或体验概念二。
例1 ‘grow up’这一短语动词有多个含义。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会将这个短语动词的含义一一列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并通过不断地复习来增强学生对此短语动词的熟练使用程度。那么,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此短语运用到实际书面作文或口语中,就必须帮助学生找到该短语动词的隐喻机制。grow本身有“生长”的含义,因此此短语动词中第一个隐喻机制是“成长”;up有“向上的”含义,同样可以隐喻为“成长”,因此‘grow up’第一种概念结构就是指成长。所以,使用这一概念结构来构造与之类似概念结构便可以引申出其他的含义:增加,生长等。
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短语动词中的结构隐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多义晦涩的的短语动词,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短语动词的兴趣。
2.方位喻与V+up短语动词教学。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又称为空间隐喻。表示空间的方位词有很多,例如:上和下,前和后,深和浅,中心和边缘等。空间方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概念。人们经常把晦涩的、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概念投射在这些方位概念上,使抽象概念形象具体化。例如: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下面笔者探讨空间隐喻概念V+up短语动词教学的启示。
小品词up的方位喻概念有向上;在上面;完成;朝;
由上图可以看出,椭圆的趋势在向上移动。在整个移动过程中,椭圆的状态是在上面,在移动到顶部的时候椭圆的运动结束了。整个移动的过程中,椭圆是朝着一个方向移动的。因此,up的方位喻概念有这些含义:向上;在上面;完成;朝。
例如1:‘come up to’中的up的引申义为“朝”,空间方位上看是指事物运动的方向。Come 有来的含义,而来这个动作一定是有方向的,而且to 本身的含义也是“向”。因此,‘come up to’可以理解为走过来。
例如2:‘Could I ask you to wind up the meeting?’英语短语动词 ‘wind up’在这里理解为结束。up有多个引申义,根据句子中的宾语‘the meeting’指会议事件。因此,可将up引申为完成,用来描述完成某个事件,某个活动,某个动作或某个行为等的结束或终止。Wind 作动词来讲具有缠绕,完成缠绕后便说明缠绕结束。因此,这个句子的含义为:“我能要求你停止开会么?”
教师在讲授含有空间方位的英语短语动词时,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将小品词的空间含义通过图示清晰地显示出来。其次,列出含有该小品词的短语动词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引申含义。
3.实体喻与V+up短语动词教学。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这种隐喻是实体喻。英语短语动词通常会有一到两个常用的含义被学生熟知,但这些意思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语境中。如果不能辨别短语动词在语境中怎样理解,会造成词不达意。因此,教师应善于将实体隐喻运用到理解抽象事物中。
例如:‘Some experience are our strength,which they can pick up,and some experience are their strength.’ Pick up本意是“拾起”,在该句中‘pick up’ 在定语从句中作为动词,其宾语为主句中的‘experience’运用实体隐喻性机制,辨别其抽象特征,对于经验的量化应该为参考而不是拾起。所以,此句子可以理解为这些经验是我们的实力,他们也可以参考,有些经验是他们的实力。
由此可知,实体喻教学最关键的步骤是教师要帮助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抽象概念。这样,学生才结合实际语境来正确理解短语动词的含义。
四、结论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英语词汇学习较难的一部分。英语短语动词的隐喻意义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和理解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探究更加有效的英语短语动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将其运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隐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英文的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知识,带领学生熟悉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最后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
此外,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隐喻意识,拓宽自己对英语短语动词的理解,这样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益处。高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将短语动词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教学水平和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 ChicagoUniversity Press.
[2]w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篇10
3.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希腊化哲学的范式转移
4.作为普遍哲学的伦理学——论斯宾诺莎伦理学概念的内涵及其多重维度
5.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进展
6.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
7.德性论与伦理学
8.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三维向度
9.农业伦理学:一个有待作为的学术领域
10.护理学专业伦理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11.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
12.工具—价值理性分野下西方行政伦理学的变迁
13.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
14.厘清伦理学的对象与定义
15.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16.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
17.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还原
18.一种批评理论的兴起:《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解读(英文)
19.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
20.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
21.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生与垦拓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三
23.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24.全球化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学研究述论
25.我国医学期刊论文的伦理学评价
26.康德伦理学的历史遗产——兼论商谈伦理学与康德伦理学的内在关联
27.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
28.永恒的道德 无尽的思念——写在俄罗斯著名伦理学家季塔连科教授20周年忌辰
29.基因工程药物引起的伦理学问题
30.后现代状况下的伦理学志向与文化更新——梁燕城、万俊人对话录
31.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五重辩护
32.境界伦理学的典范及其改善——有关冯友兰《新原人》的思考
33.铸造新德性:环境美德伦理学刍议
34.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十大热点问题
35.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
36.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37.西方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概述
38.真、善、美视界中的伦理学
39.关于工程伦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的几个问题——三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40.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聂珍钊访谈录
41.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
42.反思应用伦理学——兼论应用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的关系
43.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44.生命伦理学的中国难题及其研究展望——以现代医疗技术为例进行探究的构想
45.论伦理学研究的基本性质
46.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
47.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承继及其理论特征
48.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综述
49.中国古代有伦理学吗
50.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51.比较安全伦理学的创建研究
52.身体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视域
53.平等对待与道德关怀——霍耐特的政治伦理学构想
5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特征
55.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
56.医学伦理学新进展与发展设想
57.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
58.伦理学与西方规范伦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59.信息伦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
60.伦理学究竟研究什么
61.当代伦理学的新发展:女性主义伦理学评介
62.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
63.康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西方康德伦理学研究述评
64.重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学思考
65.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66.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
67.关于伦理学性质与方法的辨正
68.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69.微观、中观和宏观工程伦理问题——五谈工程伦理学
70.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
71.法伦理学如何可能——法伦理学的属性、使命和方法
72.究竟什么是应用伦理学?(专题讨论)
73.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再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74.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以斯宾诺莎为例
75.在个体善和城邦善之间——亚里士多德论伦理学和政治学
76.应用伦理学:冲突、商议、共识
77.论伦理学的性质——兼论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关系
78.信息伦理学的本体论基础
79.道德学与至善学——康德的两种伦理学及其内在融贯性问题
80.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
81.论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地位
82.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当代的进路
83.绝对命令伦理学和协调伦理学——四谈工程伦理学
84.文化多元与全球化境遇中的生命伦理学
85.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评聂珍钊教授《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86.道德研究的新领域:从规范伦理学到元伦理学
87.法律论证的伦理学立场——以代孕纠纷案为中心
88.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的新高度——“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89.当代西方规范美德伦理学研究近况
90.中西德性伦理学比较研究
91.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伦理学
92.现代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可能与实践意义
93.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最近进展
94.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导论
95.什么是应用伦理学?
96.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
97.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
篇11
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所提供给中国医 学伦理学进步的基础和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医疗卫生实践伴随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而出 现的多方面前所未有的现象和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影响下的中国医疗卫生逐步脱离原有公益化道 路向市场化的迈进,导致诸如‘‘看病难,看病贵”等现 代新的医疗危机初现端倪;生命和健康受到由于社会 有限卫生资源不合理分配导致的不公平日益加剧;经 济利益强大的驱动力量导致的医师职业精神的缺失也 成为新形势下一种医疗行业的顽疾;科学主义和技术 主义盛行导致的人文精神的缺失给医疗行业蒙上了一 层“医学非人学”的阴影,如此等等。二是生命科学和 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断产生与30年前的美国同 样的或者类似的生命伦理问题和难题,这些问题不仅 对医务界和生命科学界是一个巨大的道德冲击,而且 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生命道德和生命道德心理都带来不 可忽视的影响,中国医学伦理学界过去只是在学术信 息和理论层面所了解的问题突然变成了身边不断涌现 的现实问题和难题,中国的医学伦理学界不能不去面 对。三是中国社会政治改革进程和法治进程的加快, 带来了整个社会民主意识的进步和权利意识的增强, 这种民主和权利意识从社会层面向医疗卫生领域的延 伸和演化,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患者自主意识、维权 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标
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以及患者群体文化和道德素养的参差不齐,带来医患 关系不和谐局面的凸显。四是中国城乡、区域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卫生经济伦理问题大量出现。五 是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害事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 来的公众健康受损,公共健康伦理成为不可忽视的伦 理问题。六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磕磕绊绊 和社会的漫长等待,让公众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 问题表现出的无奈和无助引发的管理层面和政策层面 的伦理问题突出。七是生命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进程 和速度的加快,带来的各类研究和试验对受试对象的 保护等一系列伦理问题,甚至从人与自然关系视角引 发的对动植物生命关注的伦理问题,都成为生命伦理 学的课题。总而言之‘30年前中国的社会现实没有 给中国医学伦理学的产生提供孕育和生长的条件。而 3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中所出现的问题, 同样让社会产生了一种对医学道德的强烈需求,因为 当年发生在美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同样出现在今天的 中国。医疗卫生市场化的问题、现代医疗危机的问题、 医患关系的问题、临床医疗中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 问题、医疗科研商业化的问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 等等。加上当代生命科学技术在中国医学领域的发展 和应用,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就显得异常突出和尖锐。 当然还要看到,中国社会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制度、经 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其社会转型过程中会产生包括当 年的美国社会在内的其他社会形态可能不会出现的新 问题,如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社会医疗卫生 资源分配悬殊过大而产生的不公平问题。如果说30 年前的中国没有提供让中国医学伦理学在理论和实践 上迅速成长和不断成熟的条件,中国今天的社会现实, 不仅给中国医学伦理学提出了层出不穷的课题和问 题,而且从中国医学伦理学自身到整个学术环境和学 术氛围的不断优化,中国医学伦理学界未来也许没有 理由再把学科发展的责任推给历史。1
在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30年中,学科自身的演 化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断探索医学伦理学 自身的逻辑结构和学科框架。尽管这个问题到现在还 是没有能够解决好,但是很多学者在这方面的积极努 力和大胆尝试,也许初衷并未是建立完备的学科体系, 但是厘清了医学伦理学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 念,对学科的基本建设不无裨益。二是研究方法呈多 样化发展态势。医学伦理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在研究 方法上呈单一化和简单化,一方面是深受 伦理学研究方法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零散编译国外 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介绍国外一些主要的观点和问 题,因为当时国外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同样起步不久,很 多学术成果尚在形成过程中,一些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162和思想尚不能系统和全面介绍。中国式的研究和对国 外相关思想的介绍构成当时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主 要方法形态。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学科发展过 程中,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医 学伦理和生命伦理问题曰益凸显,原有方法无法解释 和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加之国外学者的思想和 一些重要著作的系统翻译引进,在中国对该领域的研 究也不断扩展,多个学科和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 这个学科的进展,根据个人兴趣和知识结构以及工作 环境而选择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开始进入多样化和系统 化的阶段。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学界因为研究方式选 择上的不同,开始出现地域性的和学术共同体性的学 术性初期分化,从问题出发的研究开始形成一种学术 力量,特别是与国际学界联系密切的一些学者和组织, 完全采用与国外研究同步的方法,研究国内的问题和 力求解决国内的问题。也有学者注重理论层面的学科 基础性建设,大胆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思想基础 和寻求本体论承诺,将学术研究的重心放在学科得以 成立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根据的构建和探索上,这些学 者并没有完全脱离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但是试图 能够从区别于现代西方生命伦理学思想的哲学根据的 中国思想传统中寻求思路与方法。
中国医学伦理学研 究不断走向繁荣,也需要多种研究路径的选择和相互 间的协同与交流。三是研究内容的不断拓展和不断深 化。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医学伦理学在研究内容上 日益丰富和广泛,学科已经发展到可以用伦理视角和 医学道德尺度观察和衡量所有与生命和医学相关的问 题,从国家政策层面到个体的行为层面,从医疗卫生的 外围要素到医疗卫生行业内部运行,从精神、思想和理 论的形而上层面到医学伦理的可操作层面,医学伦理 学无不加以渗透和深入。
正如笔者在总结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30年成就 所认为的那样,医学伦理学这个学科因为以下几个方 面的特性,可以被认为具有了初步的学科形态。一是 从对传统的医学与道德关系的关注,扩展为对医学与 伦理、生命与伦理关系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统摄在医 学伦理学这个学科概念下,而且力求建立逻辑自洽的 学理性的认识和知识体系。二是不断探索和试图形成 完整的形而上学承诺,力求建立一整套能够作为学科 体系的哲学、道德哲学支撑的本体论、认识论等形而上 的理念、精神和思想系统。从学科发展过程看,这种生 命伦理文化构建和理论上的终极承诺所获得的进步在 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程度。三是中国的医学伦理学一 直力求建立自身的伦理公理,并把这种公理用医学伦 理原则的形式通过学科体系表现出来,最大化地让原 则渗透到医学伦理学各层面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中 去。尽管这些原则构建更多的是移植和借鉴,但是对
完善中国医学伦理学理论系统具有重要的过程性价 值。四是中国医学伦理学从没有放弃建立与形而上学 承诺统一起来的医学伦理学方法论的努力。但是因为 如前所述的形而上学承诺本身尚存差距,加之当代医 学伦理学关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研究重心向生命伦理 现实问题的下沉,方法论对层出不穷的具体研究方法 的统摄作用不断被突破,方法论的形成总是处在一个 过程之中而尚未构建成理论系统。五是中国医学伦理 学在发展中越发凸显其应用性,对医学及整个生命科 学领域现实、具体问题的审视和关注更加深入,涉及生 命科学和技术操作的诸多制度和规范越来越多地体现 出伦理精神,诸如伦理审查委员会、医院伦理委员会等 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都是对中国医学伦理学学 科建设的肯定。此外,中国医学伦理学30年间,这个 学科的教学已经在各级各类医学院校拥有了一定的学 科地位;学术组织、学术共同体、学术交流、学术刊物等 标志学科建设的社会性要素都不断成熟;医学伦理学 概念和医学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医学 界和生命科学界特别是有些具有人文情怀和哲学思想 的学者对这个学科的作用有了较强烈的认同感,媒体 能从医学伦理角度报道相关的新闻事件和典型个案; 公众对医学伦理学知识特别是有关案例通过各种信息 传播方式也开始有所了解和参与讨论。所有这一切都 表明,30年历史造就的中国医学伦理学已经基本上构 成了相对成熟的学科形态,1而这种相对的成熟,正是 逻辑与历史不断趋于统一的过程使然。
2中国医学伦理学界需要正视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如何衡量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成就这一问题本身就 需要讨论,因为这个学科是一个跨度大而涉及面广的 学科,可以设定不同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我们 可以因为这个学科是具有应用特性的学科,而从其对 医学发展的实际作用上衡量这个学科的成就如何;但 是又应该看到,医学伦理学的道德哲学特性还决定了 对它的评价不能只是具体和实际作用上的,还应该正 视其思想和精神这个层面的无形价值和长远意义。 ‘‘因为医学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从伦理文化、伦理精 神层面到自身的形而上学承诺,再到对现实生命伦理 问题的认识、判断和解决,空间跨度之大和历史纵深之 长,是很多学科无法比拟的。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 年,不断地将很多的社会责任和科学责任赋予这个学 科,医学伦理学的哲学本性和应用特性,决定了这个学 科必须背负生命伦理理性和伦理精神构建的重任,也 要将这种形而上学承诺连接到可触摸的现实生命伦理 难题和问题上来。1 30年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术研 究成就和学科的社会和科学作用值得充分肯定,确有 很多极具学术和应用价值的成果问世,活跃在这个领 域的学者和专家,对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任何一点 贡献,学科发展史都会铭记。但是整体地分析中国医 学伦理学的发展状况,必须承认还有太多不尽如人意 的方面。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是中国社会新的历史条 件下,医学伦理学自身逻辑上需要调整和纠偏的一些问 题。中国社会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医学伦理学 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条件,学界应该更多地从自身 寻找问题和原因以及思考未来发展的一些问题。
笔者对中国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过这样几个方面的看法,概括起来说 就是三方面问题和四种能力的不足。
首先,中国医学伦理学特别是生命伦理学的研究 整体上视野受限、思维不够开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延续了沉淀在中国 医学伦理学界多年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结果,以 及生命伦理学最初介绍引进时所形成的零散乃至碎片 化对待生命伦理学方式的惯性,导致中国医学伦理学 一直没有能够形成比较雄厚的研究基础和本土化特 征。甚至可以说中国医学伦理学界并没有能够形成一 种对这个学科比较准确和全面的把握与定位。这与中 国学界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主体构成有直接的关系。 笔者认为,中国医学伦理学界有两种学术力量,一是没 有受到过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传统影响的哲学、伦理 学乃至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者对这个领域的关 注,这些学者大多从事哲学、伦理学或者史学研究,他 们是因为自身的研究涉及生命伦理学或者研究兴趣偶 然转向这个领域,表现出对某些生命伦理问题的关注 和研究。这个群体分散于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或者研究 机构,绝大多数人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医学和生命伦 理领域的研究上。他们的研究往往局限在形而上学的 层面,对生命伦理具体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注重理论论 述和抽象地把握,因为他们中的多数人对医学、生命科 学没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也不具备与实践对象直接 接触的条件和能力。但是这些学者的研究,对于完善 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和思想层面的研究具有观念 的、精神的和理论的价值。再就是一批从中国医学伦 理学多年的学术共同体走来的学者们,很多人的医学、 生命科学背景以及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形成的思维局 限和惯性,使得他们极少关注生命伦理学这个概念之 外的任何背景知识和学术信息,他们拘泥于对生命伦 理学中具体问题的关注,不能将这些具体问题置于一 个广阔的社会、人文和哲学背景中去思考和分析,他们 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他们所掌握的生命伦理学构成的主 体要素和概念上。
其次,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只是作为学科而 没有跃升至文化层面加以认识和研究。 因此也就不能 确立其在中国应有的文化意义上的地位。所以中国生命伦理学在把外来生命伦理文化与该领域的中国化或 者本土化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 展和成就。中国医学伦理学多年来并没有被作为一种 文化现象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学界对知识性和学 理性的强调,弱化了对它的文化意义的认识和地位,这 也是该领域研究视野受到局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命 伦理学的文化特征决定了这个学科本土化研究是学科 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领域只有作为中国社会伦理文 化的构成才能完成学科的真正构建和从学科到社会作 用的真正发挥。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学界并不是没有 完全意识到,但是这个领域自身的成熟程度和影响力 尚不足以以一种能够影响社会和科学的力量被社会和 科学技术领域认可,也没有足够能力在应有的文化层 面拥有话语权,也没有与相关文化领域开展对话的能 力,导致社会整体文化对其认同上还有距离。
再次,受到上述两个方面即思维方式缺陷和文化 层面研究缺失的直接影响,中国医学伦理学所形成的 带有较大惯性的“学术范式”对这个领域的学术发展 和学科教育等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讨论
篇12
1教学的支撑点——从临床实际剖析循证医学的伦理内涵
1.1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
循证医学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客观地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主动维护病人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这种仁爱之心和同理态度是医务从业者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医术进步所必需的精神动力。
1.2体现平等和公正原则
循证医学的信息交流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平等和公正原则,有利于缩小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水平从业者的差距。
1.3以试验数据为依据
循证医学强调以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数据为依据,最大程度地减少临床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实现追求卓越的医德意愿。
1.4核心是为病人服务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为病人选择当前最新、最可靠、最合理的诊疗证据。减少医疗干预的失误,促进医疗决策科学化,以求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1.5可使从业者自觉转变为追求终身教育
循证医学可使从业者由阶段性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为追寻终身教育,发挥出求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职业行为的最优化。“这也是当代医学道德进步即实现当代医学的道德本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2]
2教学形式——提高了规格,有利于教学相长
循证医学从简单解决医疗问题上升为探讨伦理问题,或为了解决伦理问题而争论如何处理医疗问题。这种辅车相依的复杂现象在临床随处可见,也正是临床实习医师的困惑之一。多学科交叉尤其是循证依据和伦理依据的综合评述是现代医学的特征,也是临床教学的难点,需要临床教师有较高专业和医学哲学的素养,同样也要求学生迅速脱离单一的书本教育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嘉言懿行与学生的感悟会产生心灵上的互动,增强彼此的互信和对各自职责的承诺。
3教学内容——扩大了视野,贯通了伦理与医疗之桥
实习医生需要学会用“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3]。密切联系实习场景所处的医患关系、医患心理及社会舆论等,但在淡忘或轻视的情况下,即使一如既往进行了入院前医德医风教育,大多数实习医生也不会将所学伦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循证医学与伦理学并重地进行探讨,使现实中的价值判断和因果剖析更加丰富直观,笔者并不摒弃曾经的教材,相反,是让实习医师重温这些教材的重要概念,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结合临床现实,在实践循证医学中领悟其伦理蕴意,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教学方式——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
近年的本科实习医生基础知识扎实而联系实际不足,求知欲和自主意识均较强,面对择业、考研等竞争,学业上多有偏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学活动会积极参与,对自认为重复性培训和低水平的讲座常采取抵制态度。如何让他们同时对两门看起来“无关又无用”课程感兴趣,甚至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拮取和剖析循证医学和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并采用逻辑推理对两者进行链接,阐明其不可或缺的临床作用是本项教学的特征。一个拔新领异、鞭辟入里的讲坛才能激发好奇心,满足求知欲。实践循证医学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查询证据-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笔者也循此方法,即“循证教学”,讲课中时常面对医疗措施提出针对性伦理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就是体现在其问题设计要击中矛盾的要害,并产生碰撞,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4]对初学者来说,临床伦理问题常常不能给出标准答案,教师只需把握住原则,重要的是实习医师在参与讨论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过程中,完成了医学伦理意识的培养和医德素质的提升。
篇13
从学理层面上看,首先,从宗教的角度对高新生命科学技术进行伦理上的批判和评价。西方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对高新生命科学技术进行回应。
其次,偏重于理论思辨的哲学化解读。对于技术本质的探讨是当代哲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汉斯约纳斯在《技术、医学与伦理学》一书中所表述的观点,即“哲学伦理学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同新的技术力量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约纳斯提出责任伦理这—概念之后将视角转向了医疗技术领域,在此书中详细的讨论了克隆、优生、基因技术等现代医疗技术面临的伦理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再次,偏重于学理讨论的案例研究模式。西方主流的生命伦理学研究模式是借助于案例讨论、并建立在原则论基础上的一套理论模式。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比彻姆和查尔瑞斯的《生物医学伦理学原则》、罗纳德蒙森的《干预与反思: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格里高利彭斯的《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等。主要的研究机构包括肯尼迪伦理研究所、哈斯汀中心以及各高校的医学人文系科。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期刊包括:医学与哲学、理论医学与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基督教生命伦理学、临床伦理学等。
从实践层面上看,偏重于政策咨询层面的伦理与立法探索。这个维度是生命伦理学诞生之初的主要视角与关注点所在。生命伦理学诞生于20世纪后期的美国,该学科的产生与医疗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联。美国是世界上生命伦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设立了国家级别的生命伦理委员会。自1974年成立第一个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以来,相继设立了6个性质相似的委员会,为生物医学技术发展所涉及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提供咨询,也为美国的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价值论争的场所。如小布什建立生命伦理学总统委员会(Presi¬dent7sCouncilonBioethics,PCB)的动因即是解决是否支持干细胞研究这一问题。国家级的生命伦理学委员会为当代医疗技术产生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价值论证。同时,正如著名的贝尔蒙三原则是起源于听证制度一样,生命伦理学以及相应的司法判例都得益于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的建立。
总体而言,国外对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比较深入,并且是原发的、基于自身文化基础上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而该领域研究最新的趋势是结合自身宗教、文化、种族等差异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本质进行哲学化的追问与反思。
中国生命伦理学经历了一个生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纵观30年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生命伦理学自其从西方引入起就成为伦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成果较为丰富和最为活跃的一个学科。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领域已经出现了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政策参与、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学术建设的,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基本出现了包括基础理论、具体问题和实践策略研究三位一体的大格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即便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中国生命伦理学仍然没有进入到成熟的阶段。
1 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的挑战
面对国外生命伦理学的迅猛发展势头,反思当下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当下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1 学术理论层面的挑战
早在1979年,美国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H.TristramEngelhardtJr.)首次访华时,曾敏锐的观察到,中国的医学伦理学缺乏对道德判断、观念和实践进行严格的概念上和分析性的哲学追究。在其旅行报告中,他写下了对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初步观感和直率批评。他认为:“在中国,有许多诚挚而专注研究着我们美国毫无疑问属于生命伦理学的各种问题。可是,这些问题在中国并没有激起同样的睿智探究。他们缺乏一种批评和辩论的讨论道德和社会政策的基础,缺乏一种健全的哲学传统质询种种基本的约定,也不对伦理学和科学中各色主张做出根基性证明。”在他看来,这种哲学反思精神素质的缺乏可能根源于:中国人和中国学者对多种不同道德系统的差异性缺乏广泛的体验;不习惯将确立某个单一道德体系的实际需要与通过比较发现不同价值观之间的智识长处区分开来;辩证唯物主义将道德和伦理的沉思从属于经济的力量。
在恩格尔哈特做出以上评论的时候,中国的生命伦理学还处在传统医学伦理学的阶段,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是新兴的学科,理论基础的缺乏是一种无奈的必然。时至今日,中国生命伦理学已有了重要发展,但仍然缺乏形而上的深刻探讨,其理论建构尚缺乏有力的哲学支撑。当然,这种挑战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
首先,在中国,生命伦理学依然被广泛的视为应用伦理学。如果这一理解基于知识和学科分工的必要,强调生命伦理学不直接研究一般的伦理理论和命题,而主要关注医学实践中的道德困惑,则未尝不可。不幸的是,当人们强调生命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时,这每每成了忽视或逃避生命伦理学哲学反思功能和使命的一个遁词。当代的生命伦理学有着更广阔的内含:生命伦理学应当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道德追问;对生命的终极问题进行伦理研究;对生命科学技术进行伦理裁判与反省;对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的道德哲学解读。1然而,以为生命伦理学仅仅是一门应用伦理学,故无须对医疗卫生的道德根基进行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探索,实际上等于取消了生命伦理学本身。忽视医学伦理学的哲学反思特质,便使之沦为一块没有灵魂的学科。
其次,研究队伍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国业已形成了一股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热潮,但不少人或者缺乏哲学、伦理学的学习背景或者缺乏必要的医学领域知识的训练,于是在研究生命伦理问题的过程中,要么就事论事,触及不到问题的理论深处,要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脱离实践,无法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现象是:很多医学院校的《生命伦理学》或者《医学伦理学》教材相对陈旧,在深度与广度上都与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相脱节。
第三,诸多学者热衷于研究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相关的热点伦理问题,忽视了对基本理论的探究。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引起了很多新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值得重视。但是在关注这些热点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不可以忽略对中国生命伦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而后者的研究基础直接决定着前者的研究水平。徐宗良教授指出,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伦理判断,在对有关的准则、规范展开争议之际,着重对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和功能本身做一番认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其建设寻求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十分必要的。正如美国学者古尔德所言:确定‘‘应该是怎样”的前提条件必须依靠逻辑的连贯性,以及对前提条件存在的原因进行哲学的研究。这就意味着生命伦理学研究者应当对哲学包括生命哲学、道德哲学,甚至神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生命伦理学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对生命伦理学理论和原则进行哲学探索并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是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于中国而言,尤其需要挖掘中国本土传统哲学,如儒释道的生命伦理思想,这关系到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1.2 具体实践层面的挑战
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的来自于实践的挑战,其成因大致在于对诸多重大生命伦理问题的研究似乎停滞在消化西方生命伦理学研究成果的讨论过程中,如卫生制度改革问题、高新生命科学技术带来的相关问题,乃至当下的临床医患关系问题等等。那些引自西方社会的生命伦理学原则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比彻姆的‘‘四原则”说。比彻姆等的《生物医学伦理学原则》对西方生命伦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从它的第一版问世以来,它已经占据了生命伦理学,成为生命伦理学的主导”。H比彻姆的‘‘四原则”在中国同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国当下“四原则”已经成为一种伦理思维定势并占有话语权威,它的伦理分析框架被各种教科书、案例集所采纳,并成为临床医生行医的重要伦理指导规范,俨然成为生命伦理学的范本。
不可否认“四原则”的引入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学术界对于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原则的思考,但是在中国本土语境下,来自西方的比彻姆“四原则”最多只能是一个相对的行动指南,在运用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有些学者在运用生命伦理学原则解决实践问题的时候,理论和实际问题分析不紧密,或者只是简单的套用。
而纵观医学实践,僵化的原则主义显然不足以解决现实问题。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民的基本卫生医疗及医疗保险问题;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艾滋病防治问题;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医疗公正问题等。然而,解决这些实践中的生命伦理难题,医疗制度改革是关键。但是中国的医疗制度能否像西方社会那样完全市场化,市场化后有什么样的伦理后果?这些同样是生命伦理学的议题。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高新生命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必然要结合中国的文化语境去分析。中国的脑死亡立法、安乐死合法化的困境在什么地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各种形式(人工授精、体外授精、母亲、DNA复制等)在中国能否应用?应用的限度又是什么?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有什么样的伦理规约?中国的生命伦理学应该结合自身的国情,运用本土化的伦理资源积极地去回答这些问题。
2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趋势
挑战迫使中国生命伦理学界越来越注重于提出和思考生命领域中的伦理问题,而不再拘泥于建立某种普遍化的原则。对各个伦理问题的论证也不再只依赖于一个前提,而需考量更多综合因素。中国生命伦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把握以下趋势。
2.1 本土化意识与全球化视野的互补
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既不可封锁自闭也不可以妄自菲薄,既不可无视全球化的文化浪潮而死守传统的德目,也不可照搬西方的价值系统,实施简单的拿来主义。
当下,中国生命伦理学体系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两个层次共同发展:第一个层次,立足于本国具体国情,面向现实的生命伦理问题,构建符合本土道德共同体的普世伦理规范体系,如儒家生命伦理学、道家生活伦理学等,坚守自己的道德信仰,更需要坚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核心原则,S按照自己的道德信仰去生活;第二个层次,面对全球化趋势,发展程序性的道德规范。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道德异乡人的生活,用本土特色的语言可以表述为“他所不欲,勿施他人”。H西方学者也敏锐的发现“中国在生命伦理学方面坚持正义的道德任务,首先应该重新获得和吸收其自身的文化资源,从而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语言重新预设生命伦理学弘扬的意义。”7汉语化的生命伦理学的重新铸造,无疑将会对一些当下起着主导作用的重要道德观念,即那些经常是不加批判的各种欧美的生命伦理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这些曾经从西方出口、进口到世界各地的生命伦理学需要重新评价,这种重新评价需要包括对所谓的生命伦理学原则的重新审视,也包括对晚期欧洲文化革命中人权和人的尊严的俗世概念的重新审视。
2.2 理论探索的多元化与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并存
后现代语境下的道德多元化是不争的事实。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出现的一种含混而庞杂的社会思潮,除了反映出当代人在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上的巨大裂变之外,亦揭示了他们在认知视野和方法上的根本变化。就其社会形态而言,后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后工业社会即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所具有的一些全新特征;而从其精神状态来看,它则由新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哲学、法兰克福学派和女权主义的兴起而形成其文化氛围。与之相伴随的,乃是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影响的逐渐消退。K这种思潮从西方伊始,席卷全世界。多元化是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特征,因为后现代主义首先体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后现代多元化又直接导致人们在选择上的多样性。后现代主义反对文化上的“霸权”,倡导一种多元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这对于避免思维视角的单一和僵化是必需的。但是随着医学相关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技术带给具体个人裨益的同时,继之而来的社会负面效应更不可低估。人工辅助生殖、基因研究、胚胎研究、克隆技术、安乐死等等,这些生命伦理命题引起多方面的争论,尽管世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以是多元的,但是在行为选择的多元性却要受到限制与规范,尽可能发挥高技术的正面效应同时减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社会整体而言,道德体系的稳定性是必须去维护的,更何况如果没有伦理和法律对其做出规范,被滥用的可能就增大。因此,一方面,尊重个人和团体的自由和创造性的多元性,另一方面建构生命伦理学的原则规范,既要具有“准绝对性”,又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理解力去尊重道德选择上的多样性。
2.3 实践中的工具理性与专业上的精神追求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