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国的社会思潮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生态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对不同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引导功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意识形态功能过程中与社会思潮的对应向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的方向。学术界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组成和实际作用进行研究。从价值角度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实际作用可分为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从实际作用可分为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开发功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意识形态引导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概念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形态概念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有一个从纯粹的学科概念到被错误地赋予贬义的政治概念,又从政治概念转变为一个中性、肯定的概念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与理解,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思维方式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历史性的存在,在历史过程中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他们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以此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共性主要这样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都具有固定、特指的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明显阶级性、政治方向性和思想超越性,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教育活动。它的本质之一就是阶级性,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同样,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总是代表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体系。阶级性作为意识形态最本质的特征,从实际作用看,为社会政治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引导人们达成政治共识来为巩固社会政治制度、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服务。而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其首要的功能就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合法性作辩护。意识形态对于其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凝聚作用、社会控制功能也都是服务于社会政治需要的。从社会政治价值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在其诸多社会功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等作用,起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也是其诸种价值中的首要价值。从上述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在本质、功能和价值上的一致性,对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可以得出结论,即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功能。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总是该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在观念上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体现没落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和体现先进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通常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上述三种意识形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与融合。当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时,统治阶级往往采用各种手段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民众进行意识形态教化传播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思想,从而使其得到广泛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活动,达到的效果是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合法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引导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导社会思潮的根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思潮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社会思潮的特点是:它是一种思想趋势或倾向,并反映了某种利益或要求;它属于群体意识的范畴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它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产生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变化。所以,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领域,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意识形式,它植根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是所属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从思想层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对应阶级、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要求和价值取向等,对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社会思潮是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阶段发展和社会生活演变相伴随的思想观念社会现象。当社会处于转型和变革时期,社会思潮的出现更是此起彼伏,从它们的演变过程以及影响中可以看到一定社会历史的现状和走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处于领导地位,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必须在了解社会概念和前提的基础上,分析出它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判断出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社会意识可以按照理论化和系统化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与之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一种相对较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直接反映人们对于日常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要求,具有不系统、易变化、自发性、直观性等特点。社会意识形态则属于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稳定性等特点,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比较理论化、
系统化,影响也更为深远。社会思潮相对于社会心理而言,理论化、系统化程度要更高一些,但与社会意识形态相比还处于理论的较低阶段。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各自与社会存在互动,同时相互之间又有互动,内部之间互动的联系纽带就是社会思潮。因为,社会思潮从社会心理产生,当一些共同的社会心理以一种较为系统的形式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思想倾向并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就逐渐形成了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对社会意识形态有较大的影响,它变化的方向、规模、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趋势。“社会思潮是由社会心理发展而来,它的进一步发展会形成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思潮不会停滞不前,它要么得不到更多的响应而回归为社会心理,要么得到更多的支持而上升为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我们说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在社会意识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牡会思潮逐步实现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由此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并非所有社会思潮都能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只有那些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中去的理论体系或思想观念才能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对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方向上和程度上的不同作用,社会思潮在发展过程中,其指向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并非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社会思潮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客观影响表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某种冲击和威胁,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思想素材,使主流意识形态得以补充和完善。由于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都对社会思潮保持高度警惕。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对各种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和正确的引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过程,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交锋的过程。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也有影响,当社会思潮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性质上不同的时候,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可以通过对社会思潮进行批判和限制,决定社会思潮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这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旨所在。
三、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途径
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篇2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很多地方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少数大学生价值准则呈现多样化趋势,对党的信仰有弱化趋势、对党的情感有淡化倾向、对党的形象维护意识有较弱迹象。本文我们尝试着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方面。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即是意识形态,它耸立于政治上层建筑之上,包括人们在社会一切价值生活领域中的立场、观点、主张等精神生活倾向。其本质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即由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经济地位及利益所决定的反映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历史选择特征的思想体系。
所谓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是指社会成员对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对反映利益博弈的各种思潮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各种主张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各种社会发展道路的正邪性质进行判断并回应的能力。
意识形态辨别力是由价值准则和思维能力两个要素构成,其中价值准则是意识形态辨别力的基础和“方向盘”,思维能力是意识形态辨别力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辨别力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辨别力。具备较强的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懂得哪一种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是代表时代进步潮流的,哪一种理论学说、价值体系是代表人民、符合真理的,哪一条政治路线、发展道路是引领民族繁荣昌盛的,哪一种制度选择、政策设计是统筹兼顾多数与少数、效率与公平、发展与代价的。具备较强的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方向清、目标明、意志坚,就能传播正确理念、启迪他人智慧、引导社会成员明辨是非,就能有力助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浪潮。否则,意识形态辨别力较弱,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就容易摇摆不定、误入歧途,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敌对势力的帮凶,并误导他人走上邪路。
2 大学生意识形态辨别力外在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各种问题,易动摇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经济改革中,资源配置方式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导致社会转型期中利益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使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近几年,我国进入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有加大趋势,使多年倡导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更大挑战。贫富分化、看病难、教育资源不公、食品安全事故、道德滑坡、野蛮拆迁、房价上涨过快等现象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评价。部分大学生对矛盾凸显期的各种困难、失误和问题不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感到困惑和迷茫,导致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2)信息化背景下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易迷惑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各种思潮甚嚣尘上。据我们分析,除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外,当前错误的思潮主要包括三种,即西方自由主义、当代新儒学以及利己主义。由于自身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知识面狭窄,对社会生活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思想因而比较单纯且容易走极端。部分大学生面对着鱼龙混杂的各种错误思潮非常茫然,很多时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直把杭州作汴州”;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由于对某种事物有了第一次直观的印象后,无论对错,在以后就很难再改正过来,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意识作怪,这些都很容易迷惑部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西方意识形态的柔性渗透,易腐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着较大影响。大众文化的主要功用是娱乐,无论持何种价值理念、何种政治立场,在大众文化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一方面部分大众文化善恶界限模糊、道德底线淡薄,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扭曲价值观念,降低精神境界;许多大众文化作品,以华丽的外表消解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以经验的直接性代替价值的超越性,以瞬间的感觉取代长远的回味和思考,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信念和理性思维逐渐消解。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主要依靠文化消费者的“感官”进行传播,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被那些形象性的、浅层次的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更有价值的深邃思想兴趣减弱。
3 大学生意识形态辨别力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如果说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问题的产生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柔性渗透是外因,那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易降低教育效果则是内因。
(1)理念不够先进。一是注重规范教育,轻视学生个性。思想教育理当强调整体、强调服从,但在新世纪新阶段,也应适当兼顾学生个体和个性,在强调整体和服从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个性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应当尽量避免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的现象,要通过规范统一又不失灵活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思想统一又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新型学生。二是注重“授人以鱼”,轻视“授人以渔”。注重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结论,轻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少教员“方法”意识不强,仅仅满足于向学生阐述一个个具体的结论,但对于结论背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却强调不多,未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向对这些分析方法的掌握上。
(2)内容不够新颖。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思想政治教育应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突出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等新观念新问题,使教育紧扣社会实践。虽然目前部分教员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和不懈努力,但在内容的匹配性和教育效果上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出版了一些实时性很强的读物,但仍游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未进入主课堂,仅仅作为辅读物,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3)方法不够灵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方式方法得当,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实效。传统的思想教育通常以单一的“显性教育”为主,教员经常采用“我说你听”的单向输出的方法,在台上“自言自语”,不太注重台下学生的感受,企图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强行将内容灌输到学生脑中,这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统统一刀切的老办法经常会让思想活跃的新时代大学生“充耳不闻”或“似听非听”。因此,教育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张骥,方晓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求实,2009.
篇3
二、处置措施
1、强化认识,转变理念。
学校领导已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重要性,针对学校部分老师存在的舍本逐末的不良现象,立刻在全校召开了思想作风整顿大会,要求老师们转变思想观念,讲究方法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明确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
2、加强监督,保持常态。
篇4
1、主观因素
首先大学生处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叛逆期,作为少数民族,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学习压力、生活习惯、情感困惑等各种问题。其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影响,藏传佛教文化深植于藏族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藏族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主观因素,使藏族学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和接收模式。
2、客观因素
藏族大学生作为藏族同胞中的高素质群体,对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相对比较敏感和关注,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的领导配置等,都会影响到藏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归属感。同时,科技的发达使具有现代化知识的藏族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对外沟通渠道,一些负面的声音也会对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干扰和负面影响。
二、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有待提高
藏族大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部分藏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政治的关注度不够。表现为对国家政治机构、社会事件、政治体制改革等不够了解,思想中对西方国家宣传的人权与民主存在模糊的认识。其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参与度不够,认为政治远离自己的生活,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低于文化课的学习,加之网络流传的负面信息,对藏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造成困扰,影响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2、对我区 政策的理解
我区的教育政策、 大学生分配情况等,是藏族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团结精神。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大学生初入社会,人生阅历较浅,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会缺少客观、理智的思考,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负面现象会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
3、对经济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
对于经济的认同可以影响意识形态的认同。藏族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会冲击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很多藏族大学生认为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内地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民族经济政策来扶持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差距。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会导致人的挫败感和不如意,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在少数民族团体中蔓延和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藏族大学生逐渐跳脱出先辈漠视物质的价值观,受到繁华物质世界的影响,关注自身利益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认同严重影响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增强高校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关注藏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平等的民族交往政策,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用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国家(兄弟省市)对(西藏)的关心和援助。培养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西藏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目标。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树立科学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尊重藏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加强藏汉主流文化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是藏族大学生的骄傲。尊重藏族文化,将藏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增强藏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高校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藏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展演活动,通过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加强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同时,加强藏汉主流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鼓励藏族学生参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西藏高校文化氛围由藏汉文化共同构成,多元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将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汉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合,大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彼此尊重与认同,最终将各民族优良的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与传承。
篇5
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除了在教育环境和教育者载体的不同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1)地位更加重要、意义更加重大。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早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高校的必然要求。2)难度更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一方面文化水平较高,思想活跃有自己的主见,要使其真正接受某种思想,与中小学生和其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相比,难度更大;另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挑战,大大加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3)内容更丰富、任务更艰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内容涉及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可谓内容多,任务重。(4)教育途径更多,应从多方面入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全方面的,包括全部课程的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这些途径虽然有主有次,但必须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审视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作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新媒体的发展使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传播置身于一种与传统媒体时代所不同的环境中,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正面效应。新传媒快速、高效、海量、跨越时空的信息传播是大学生了解世情和国情的纽带,使青年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成为可能。新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大学生现代科技理念的树立,改变了当代大学生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
(二)新媒体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前,我国大众传媒发展的过程中,有少部分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背离了传媒价值观,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传播内容不乏虚假的、愚昧的、污秽的、落后的信息,这些不良信息,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大学生的感官,造成思想意识混乱,更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因为其渊博的知识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尊敬教师,也就自然会信其道。但网络的发展,学生可以轻易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教师如果不注重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就会跟不上学生需求的变化。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既然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那么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高校就应该主动占领新媒体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使其成为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以主题宣传网站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主题宣传网站建设逐步发展、日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应探讨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传播两方面的规律,从内容上进行完善,力争建设集思想性、时效性、归属感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网站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受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从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二)以丰富的教育载体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内化认同
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内化是指教育者引导被教育者把社会的价值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需要的动力,从而使自己主动地、自觉地追求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要求。①而内化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得以实现。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应用方式的多样化赋予了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内化认同的形式多样的建构载体。
(三)以同步的动态监测防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即时交互性和开放共享性的特点,带来
了信息获取过程的结构变换,以至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传递方面权威保障的失落。大学已不是象牙塔,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也与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准确把握,才能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中提前防范,主动出击。
(四)以完善的话语机制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性认同
网络话语差异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常出现话语冲突的尴尬,这就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消除网络话语差异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思想政治必需要直面网络话语差异的现实,寻求可能的突破方向。新媒体背景下,完善话语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话语差异的应然面向。
参考文献
[1]聂立清:我国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调查,河南社会科学,2009,2.
[2]谢忠保.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9).
篇6
(一)什么是文化环境
文化的形成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也是自然社会化的过程。文化环境是指社会文化系统诸要素的总和。一般意义上包括国家统治思想、民族文化传统、社会道德面貌以及教育、科技、文体的发展水平等因素。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当文化作为学生思想行为的外部条件存在时,即成为其文化环境。
(二)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
文化环境对学生有塑造作用,对促进构建价值观,使不同的学生形成特定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如教化、塑造、认同和整合、创新与先导、评价、积累和遗传等功能。
(三)高校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化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同时,隐藏在网络文化中的巨大不良因素也给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重大的挑战,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第一,学生的意识形态受到挑战。网上种种思想复杂化,使个人的意识受到很大影响。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曾郑重告诫全党:“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拥有一定网络优势的西方思想对人们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对年青学生来说,是个重大的挑战。
第二,道德规范受到挑战。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使道德规范在网络上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顾忌的行为几乎可以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学生的社会责任、法律观念、传统道德观念开始变得很淡簿。如今网上充斥着的大量无聊、低级趣味、污秽不堪的信息,人们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刻薄恶毒的言语有时候仅仅只是因为要自我发泄。这些都该引起人们对网络道德的深度思考。
第三,单一的政治思想受到了挑战。网络出现以前,学生主要依靠传统的信息渠道了解政治,所受的政治思想教育比较单一。网络对政治信息的无选择性、无限制性使得很多人产生了好奇、不解、甚至是怀疑,这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挑战。
第四,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和方式受到挑战。网络化环境使得网上的知识资源十分丰富,再博学的教育者也就显得相形见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屑于教育者的教育,受教育者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寻找、选择信息。
第五,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一方面崇尚科学,善于思考,知识层次较高,不会墨守成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又自我意识太强,逆反心理过重以及自我约束力太差。那么,网络文化环境下将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网络文化环境是更为复杂的环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应该摆在第一位的,应该始终明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极为重要。
其次,信息网络监管和相应的政策法规要健全,网络也须法制化,依法追究违法行为的相应责任可以让学生不再有侥幸的心理。网络警察的出现,使得网络也有执法者,这为开展建康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文化环境应该健康化,应该把传统道德理论推广到网络道德中。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适应网络文化环境,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巩固高校的主流形态教育阵地,已是当务之急。
篇7
Analysis o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of Art Works
ZHANG Xiaohui
(School of Politics & Administr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Traditionally, the impression people have 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that it has an orthodox and stylized way to affect people. The way art works spread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ing and living of human being, but also has a more active and appealing effect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By fully making use of this specific form of education, we would tak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a whole new level.
Key words Ideological education; art works;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比起传统刻板的言传身教这一思想教育形式,美术作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思想教育意义称得上由来已久。它不仅在固定的环境里、特定的情境下对人施加影响,而且无时无刻不在人类的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美术作品在思想教育中的感性意义
1.1 美术作品有利于思想的隐性灌输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使受教育群体在接受教育后不能对思想内涵充分消化理解,进而会形成片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术作品在形式上给予人的感觉、影响和思想教育更加直接和生动,相对课堂上的显性灌输教育,美术作品在形式上更加温和,为思想教育锦上添花。
1.2 美术作品有利于意识形态的形成
相较于枯燥的教育教学,美术作品在形式上更容易使人接受,打破了“我说你听”的模式化教育,并且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构筑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其中原因有以下几部分:(1)美术先于文字出现。早期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都是一些简单的图形或者符号,是根据事物的形状在人的头脑里形成的意识所反映而绘制成的,也是人类早期的美术作品。所以美术作品较文字更易于接受。(2)图形反映人类意识。图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将生活中的物象在人类意识中梳理、抽象后形成的,所以图形是人类意识的直接反映。(3)图形较文字易于认知。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容易在头脑中形成意识,也容易理解。它是人类从婴儿开始认识世界的开端,所以图形是人类对世界最原始的意念的反映。诸多因素使美术作品更有利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
2 美术作品在国内外的思想教育意义
2.1 美术作品在国外的思想教育意义
具有思想灌输作用的美术作品,一度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当语言、文字不通时,艺术交流便成了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体现了人类感情的原始贯通性。歌德说过“要想同世界结合,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画家们将需要表达的意愿、目标、情感等融入画卷之中,将观赏者的情感、意念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其理解加深体会,触及其内心世界,便可收获观赏者的真情流露。古代西方曾经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位商人将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著名油画《蒙娜丽莎》悬挂于室内,其三个女儿每日对这件作品进行观赏,最后竟成为三位温文尔雅的淑女。由此可见美术作品的思想教育可诠释为画家与观赏者的情感沟通,虽然在空间上是平静的,但思想却汹涌澎湃,是不言而喻的。
2.2 美术作品在国内的思想教育意义
当然把美术作品这一特殊的形式融入思想教育中,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我国已然不是新奇的形式。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使用其中的精髓与奥妙,调动其内在的能动性来巩固其政权统治。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表现的就是外邦来朝。不仅在其题材和设色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宣传教育功能,而且在构图及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向全世界彰显了唐朝的大国风范。诚然每一幅作品都融合了艺术家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家的意愿。
根据美术作品的表现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所产生的思想教育意义也不尽相同,近现代涌现出的诸多美术作品,在思想教育方面获得层次和境界的升华。如徐悲鸿先生的《田横五百士》借古喻今;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激发斗志等。在众多大放异彩的美术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李自建先生的《》。
《》是一幅展现1937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震撼人心的油画。“屠”、“生”、“佛”是整幅画的构成,堆积成山的死尸,两个日本军官面露狞笑拭着被鲜血染红的战刀。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上以及心灵上的冲击。它在内容上勾起了人们的悲愤情怀,潜移默化地唤起人性中善良的本能,以犀利的笔触展现了艺术固有的生命力,实现了美术作品的思想教育意义。通过画面对历史的反映,向观赏者深化了爱国和信念意识。艺术家从侧面创造性地运用了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更在深层次上体现了艺术家本身的学识、才能、智慧、品格、经验、胆识和灵感。美术作品用无声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心,给予人们心灵深处直接教育,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在深层次上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意义。将观赏者的信念、理想、人格、道德、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操进行升华,使其在以全新的视角领悟人性。
3 美术作品作为载体的思想教育意义
3.1 对艺术家的思想教育意义
美术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建立在个体固有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其中有很强的必然性。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美术作品作为重要的教育介体向思想接受者即受教育对象予以一定的影响,使其在遵循自身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换言之,是艺术家将自身的道德、品格、情感等融入作品中,以独特的表现形式作为客观条件,使观赏者在观赏活动中,感受作者的丰富思想和情感,形成思想领悟。艺术家在思想教育活动中,也反作用于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以独特的手法,使作品交汇于各个文化要素、社会要素及精神层面之间。艺术家对题材背景、颜色选取、表现手法等方面不断地探索,更加深入地将自身的思想道德、内心情感、人生观等进行净化和层次上的提升。同时,观赏者的认知和反馈进一步撼动艺术家的思想,使艺术家加深思想内涵上的认知。
3.2 对观赏者的思想教育意义
美术作品对观赏者的教育可以看作是特定条件下的文化环境对思想教育的影响。文化本身是人创造的,是通过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沉淀和传承,进而形成文化环境。美术作品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断地体现着人类的理想、孕育着思想情感。美术作品是文化环境特殊的组成部分,原因在于:首先,它直接指向作为文化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它不是独立于社会以外的,与其他文化和社会因素有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再次,它不是刻板的,虽然美术作品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但它具有很高的创新性,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直接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进行影响和塑造。美术作品作为一种思想教育媒介不带有强制性,也不局限于一定范围,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也不是被动消极的,在产生强烈情感和思想波动的同时,人们能够获得感官的喜悦与审美体验,进而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
4 结语
美术作品可以将艺术家的思想世界表现出来,是艺术家本身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底蕴的精髓,将正面的、积极的思想感情通过作品传递给人们,使美好的文化得以传承,使我们的文化文明建设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思想教育不仅需要施教者手把手地教,更需要受教者自身积极能动地探索和认知,改被动“获得”而变为乐于“求得”,将思想领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作为在思想教育中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美术作品,如果将其思想教育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定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出绚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篇8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清晰的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要厘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意识形态,从其本质来看,可以概括为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每一个社会群体由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认识观念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就可以看作是这种观念的集合。在政治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意识形态有其特定的功能。具体而言,意识形态主要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秩序提供思想观念层面的合法性阐释和支持。正是意识形态所具有的这一重要作用和功能,使其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禀赋、制度体系以及文化观念,是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三要素。文化观念从国家构成的角度来看,就是指意识形态。自然禀赋是国家的物质基础,制度体系为国家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规则和秩序,而意识形态则是将一个国家不同群体粘合起来,形成关于统一国家认同的“黏合剂”。因此,意识形态安全,从宏观上来讲就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群体对于国家、民族能够形成稳定的文化价值认同;从中观角度来讲就是对政党制度、发展道路等等制度、文化、法律等等具体观念、制度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认同;从微观角度来看,就是在面对具体境遇和观念冲击时,有相对稳定的立场和清醒的判断。意识形态因其往往涉及思想观念、价值的特性,其安全往往有着自身的脆弱性,极易受到外界舆论场域、观念和具体事件的冲击和威胁。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延伸,人们客观上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拟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叠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现实社会中的事件、观点和价值观念往往能够借助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发酵,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一定的舆论场;同样的,网络空间当中形成的舆论场,因其所引起的巨大传播效应,又反过来对现实社会形成客观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上所述,特定价值观念通过网络,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揭示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即网络空间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网络空间环境,不会对网络空间中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构成威胁;反之,则可以说网络意识形态处于不安全状态。
二、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9
一、概念内涵的演进脉络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首先,“施加论”模式,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设立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参照加里宁对德育的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这种界定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成外在性的“施加”,强调为政治、国家、社会服务,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由于受“施加论”的影响,我国学界现在依然有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依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转化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阐释强调“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显然,这种“转化论”仍然是“施加论”的延续,在强调“施加”的同时,有意突出“转化”的思维,强调要取得实效还有一个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尽管“转化论”仍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的影响,但毕竟注意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德育的有效性,毫无疑问具有进步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内化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这一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施加、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外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显然,“内化论”比“转化论”又前进了一步,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注重外在施加转变为内在认可、接受,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这种内化是片面的,它只是外在施加影响之后的内化,受教育者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于是,一些学者提出“发展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这种“发展论”的界定摒弃了外在施加性和被动接受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德性提升的内在性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确立、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随之更丰富、更系统、更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研究维度
以上主要是以实践为线索从纵向这个向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因此第二部分主要从横向向度来探讨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学界主要有几个研究维度:
第一个维度,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是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这一基本矛盾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活动。矛盾要得到合理的缓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个维度,从学科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规律性、科学性、普适性的特点,能够为尽可能多的受众所接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把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从教育主体而言,该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教育客体来看,该学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因此,可以说“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矛盾,这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点,但不同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展开是动态性、过程性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矛盾的展开是静态性、规律性的,它以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第三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杨生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显然这种观念的目的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引导来维护特定的阶级集团的利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强调构筑思想防线的价值意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难看出,其内涵的阐述仍是强调其功能性和阶级性,这些概念都难以逃脱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思维窠臼。尽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有加强人文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内容的趋势,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没有淡化,它还是为执政党服务的,依然承载着浓厚的政治性。
周茜蓉认为从政治性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存在着“重意识形态功能价值作用而轻科学性”的问题,因此有学者主张更改学科名称的提议。黄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突出“政治”为核心内容,是与阶级斗争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今天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沿用传统提法作为学科名称,就难免有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之嫌,因而改名为“思想教育”。王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内涵和政治特征一贯而又明显,因此没有改动的必要,但必须严格使用这个专有名词”在这争锋过程中,谢祖鹏则从另一路径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解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政治性强的尴尬,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注脚,也为其科学性提供了理论的前提。
第四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争锋中,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于内容的教育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郑永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及其学科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而张耀灿则从内容上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政治方向教育、法纪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含义上接近于思想政治工作”。周茜蓉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纵向切割为三个层面:一是从理论原理的层面围绕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二是从应用层面中围绕教育对象成长和成才的认识、心理、发展过程展开;三是从实践层面中围绕当前社会和思想热点、焦点和思想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展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境遇与时展之中,确立其科学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和张力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勾勒清晰,而且首次把科学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概念的界定上已有很大的突破。在这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于某种价值判断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状态描述,但其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因而“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是统一的。
第五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来看,丰富的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学界从实践性、意识形态性、科学性等角度做过丰富有价值的探讨,然而学者沈壮海认为我们忽视了从文化性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或寓于社会精神文化之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等多个方面,政治文化、政治行为、道德文化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融合、渗透,呈现出社会文化性。再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文化发展传承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整体的文化环境,而只能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格局中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与使命。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往往在社会整体文化中得到体现和检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嬗变的现代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变与发展,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虽然这一概念的发展充分体现现世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忘掉过去,抛弃传统。因为传统并不等同于过去,尽管在习惯上常常把传统视为过去的东西,但事实上传统总是现在存在的、现实的,如果仅仅是“过去的东西”,那它就没有现实性了。传统是“活”在现实中的,是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事物中发生作用的。
因此,从人们在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历程中,侧重反映现代人自觉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内在发展成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演变的一个重要向度。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逻辑内涵嬗变过程中,反映出个体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合理确定自身生存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现代特性在生活世界逐步生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要“引导现实的人的内在生命自觉,激发起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接受,避免知易行难。不仅要突破知识体系的说教,而且要通过所传播的价值理念引导人的行为活动并逐步把它转变成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不难看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发展,应体现现代人的生命关怀意识、生活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自觉培养过程,进而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 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290.
[2]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128.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4]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5] 杨生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6):16-20.
[6]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7).
[7] 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4):16-18.
[8] 黄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27-28.
[9] 王颖.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争论之于学科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9):36-40.
[10] 谢祖鹏.思想调节论[J].江汉大学学报,1995(5):06-09.
篇10
1授课内容的专题化
所谓专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行专题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如何实施?效果如何?这都有待于教学实践的继续探索和及时检验。笔者认为,这门课的专题应该宽泛化,即每一专题可以包含许多选题,并且以课本内容为依托重新规划,分出几个大的专题。这种划分的优点是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改变目前内容的零碎化。笔者认为,应该划出至少8个专题的内容: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新阶段;二,培养大学生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三,坚持爱国主义的中国精神;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五,传承优良道德传统,注重道德实践;六,学习法律基础,树立宪法权威;七,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八,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塑造完善人格。这8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基本的学科理论,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这8个专题,无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研究的领域都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我们应尽力从多方位、多学科、多角度开展教育工作,保证教育工作的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2专题内容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观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的理论指导。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可动摇。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依托。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已成为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唯一信仰。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密切和加深,各种错误思潮正侵蚀青年学生们的头脑,腐蚀他们的灵魂,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这一信仰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甚至没有信仰或有错误信仰,或者正确信仰受到威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挑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战场。教学内容中,每一专题都必须明确的主导地位,而不应当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那么,这门课的教学如何坚持和宣传?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的科学理论。有些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没有正确理解的科学理论,这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要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化。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科学的理论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在宣传的过程中,我们要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总是在同错误的思想观念的斗争中形成的。社会无非存在三种意识形态:旧的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新的意识形态。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虽然人们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但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必须坚持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意识形态是思想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这是坚定不移的。
3专题内容要反映一定的学科角度
每一种社会存在都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比如,我们制定宪法,宪法的政治意义在于把人类社会的民主制度法律化,说明人类社会如何走向公民社会,阐述公民、国家、社会的建立,即国家与公民如何分配权利。宪法的法律意义,说明宪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它是治国的一种手段,是国家法治的基石。诸如此类。每一专题都会有多个选题,每一选题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角度。哪个学科角度更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探索的。社会发展变化太快,教学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专题教学要有一定学科理论,不可漫无边际地理论拼凑。
4专题应体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特征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一大特色。没有实际的思想教育是空洞的说教。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社会问题变化多样,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变化迅速。怎样联系实际才是我们的重点呢?笔者认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最好是刚刚发生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要突出、典型,而且影响比较大。现实问题可能反映我们的工作在许多方面是错误的。比如,农民种植蔬菜,有时会供过于求,有时会供不应求。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农民的个人问题,另一方面反映出政府的工作存在失误———没有及时给农民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正确的指导,致使种植带有盲目性。当然,也可能由于自然灾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有主要原因。总体看,政府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对现实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通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对以后的工作起到警示的作用。在此例中,我们使用了的基本理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等。我们找到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今后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些社会问题还可以成为判断政府是否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评价政府政绩的一项指标。再如,社会道德问题。道德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但现实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和划分专题时要把一般的道德问题与现实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区别开来。当下中国政府采取的惩治腐败问题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就是我们需要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总之,关注具有一定代表性、时间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是设计好专题的重要因素。
5专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专题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往课程的理论体系是讲理论、列举实例去说明理论的正确。但是,当前的专题教学就大不同。如何把握深度和广度呢?笔者认为,专题的内容既要符合课本内容的基本要求,又要抓住课程内容的主题思想,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专题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比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我们可以从多方面选择专题:其一,人生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其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其三,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与人生价值关系密切,那么,选择哪些内容既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又理论结合实际最密切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专题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专题的内容涉及的理论渊源、学术争议的程度、现状、发展前景、意义等。专题的深度和广度是我们专题教学的核心内容,掌握它们,意义非凡。
6专题内容应有一定的连续性
思想修养本身就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一种修养过程。虽然,我们把这门课程分为几个专题,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孤立地对待每个专题。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制意识的教育。无论哪个专题,我们都是希望每个学生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人生不平凡,但是,我们都要对社会、家庭、国家负起责任。遵守社会秩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专题阐述的内容不同,但目的都一样。所以,专题之间互相联系,有时互相贯通。第一专题的内容:青年学子进入大学,是人生里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生新的认识过程、实践过程、规划过程。第二专题的内容:大学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目标,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人生的航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第三专题的内容:坚持爱国主义的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人对祖国的一种情感,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自己?祖国的存在和稳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个人与祖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国主义在今天具有新的内容和含义。第四专题的内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人生与祖国的命运相连。第五专题的内容: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注重道德实践。我们的祖国历史上崇尚以德治国,今天,我们虽然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方略,但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以德治国仍然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第六专题的内容:学习法律基础,树立宪法权威。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第七专题的内容: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法治理念应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单靠国家的强制执行不行,需要每个公民的自觉遵守才能实现。所以,完全以德治国行不通,依法治国需要国家与公民的共同努力。第八专题的内容: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塑造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格的逐步完善。整个课程的专题之间互相联系,印证着道德与法律是治国的两种重要手段,相辅相成,二者不可缺一。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社会规范的约束,更依靠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的人们的自觉遵守。
7专题要反映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思想教育的内容
授课内容的专题化,并不是简单地将原课程内容分为法律和道德两个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康、有理想、有文化、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单纯掌握某种知识。当然,没有知识谈不上是有素质的国民。知识需要内化,才能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之所以把本课程设计成几个专题,显然是因为这些专题涉及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希望学生通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并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考察,坚定意识形态领域的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有道德、守纪律、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专题化教学要全面反映思想教育的内容,不可偏颇[1]。
8专题与课本内容要协调进行
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系统性。专题的选题和内容一般是从课程内容中选择性地单列一个或几个内容。所以,专题必须是课本的内容,而不能离开课本的基本内容去选择其他内容。但专题有自己完整的设计体系,可以不受课本内容章节的限制。专题的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学方法可以相同。专题也可以使用课堂讲授、学生讨论、多媒体教学、课后实践、布置作业等诸多方法。毕竟,我们是开设一门课程。这些方式和方法也在探索中,如何协调这些内容,需要改革实践。专题化教学不能改变教学目的和任务。
总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时展的需要,尝试专题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实效。
篇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当代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崭新领域。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组织部分专家学者所著的《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黄传新、吴兆雪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的问世,填补了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一读。
研究视角的转换,往往直接制约着研究内容的价值和研究方法的更新。本书把意识形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加以专题研究,是个新视角。全书以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为主线,把意识形态建设置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着重探讨了和谐社会视域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创新路径,体现出作者驾驭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能力。同时,该书在研究方法上也颇具新意,采用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历史与逻辑、理论综合与实证分析、纵向与横向研究等方法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既运用理论阐释的显性论述,又运用一定的比较分析、实证研究与个案分析。通过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全书呈现出继承传统与注重创新相衔接、专题分析与整体建构相协调、理论阐释与实践运用相一致的鲜明特色。
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关涉甚广,难度较大。但该书的作者能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追踪学术界的前沿发展,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研究框架和逻辑体系。全书以意识形态理论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理论渊源、现实依据、国际比较、目标任务、主要原则、具体路径等进行全面论证,归纳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揭示了意识形态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探讨了适应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分析与客观反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是一个政治性、战略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题。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政治立场坚定,立论严谨稳妥,直面问题,说理透彻。他们强调要充分认识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指针;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不断推进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力保证。他们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路径的多层面创新主要包括:理论建设层面上意识形态学理权威的积极建构;思想教育层面上意识形态渗透功能的有效发挥;文化建设层面上意识形态引领功能的不断完善;舆论宣传层面上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不断加强;社会心理层面上意识形态调控功能的切实更新;制度创新层面上意识形态先导作用的充分凸显。作者的上述观点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一书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的研究,其理论价值在于从学理上探本溯源,廓清歧见,进一步明确了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的思想准则;实践价值在于探求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方式方法及创新路径,从而提升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力和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当然,该书在体系的完善、知识的梳理、概念的界定、理论的把握等方面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例如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新经验的总结方面,在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国际比较方面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特别是,关于“斗争型”意识形态与“和谐型”意识形态的区分及其转型的论述,虽然颇有创新,但还值得深入研究、仔细斟酌。但就整体而言,我以为作者的研究成果是富有建设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必将有助于深化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篇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政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学科的教育活动,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而是通过施教者的组织跟引导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纳入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范围之内,使其成为自身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最终外化为自身的外在行动的一个延续的过程。这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因此思政教育者不仅应该重视课堂教导更应该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引导,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所以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微信打破了传统思政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大学生与思政施教者之间建立了一个课堂之外自由交流沟通互动的平台。”[1]教师可以根据朋友圈对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行把握,针对偏离思政主题的因素及时通过沟通予以纠正引导,而针对积极正面的思想因素予以肯定鼓励,由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同时建立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长此以往,必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微信更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式
传统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即以枯燥乏味的说教法为主,一方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能认为思政教育课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产生逆反情绪。微信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衍生物,它的丰富性首先表现在它对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颠覆,它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功能结合的形式比以往媒体更为直观、生动多样,相比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微信把过去教科书的静止与抽象的知识点以动态的、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微信平台极大地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另外,微信传播信息的及时性与开放性使得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迅速公开,而作为微信使用主体的大学生会在第一时间掌握这些信息并就自己的看法进行反馈,这样会无形中增加自身参与政治的效能感。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双管齐下,共同达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从而更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微信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取向与其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而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功利化倾向,即只阅读有助于未来就业的信息内容而对于其他跟自身利益不直接相关的东西涉猎很少甚至充耳不闻。微信的出现乃至普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了一种数字化的阅读模式。微信依托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客户端,不受时间跟空间的限制,阅读不再局限于纸质的书籍阅读,使我们进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时代,即纸质书籍刊物阅读与电子阅读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对于新兴事物具有浓厚兴趣且接受能力较强,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其思想意识开放、前卫,这说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点,所以说微信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必然会体现在他们的阅读习惯当中,全新的阅读方式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内在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及价值规范的定位。
(二)微信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微信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构成威胁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逐渐进入了自由、开放、即时、深入的时代,可以说只要愿意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微信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内容。因此微信从其诞生开始便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等的关注热情。在这种条件之下,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甚至是、反的言论等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大肆宣扬。例如在微信平台中出现的一些渗透着西方资本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等涉及价值取向的信息也频频出现,如“豪车相撞、千万豪车、黄金做嫁妆、辣妈为三岁女儿置办上百万奢侈品做生日礼物...”等等一些炫富题材的事件层出不穷;把“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等等一些部分国民低素质表现上升到中国的体制弊端问题,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没有经过实证,有的已经辟谣,有的漏洞百出。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些繁杂的信息缺乏理性识辨能力,比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和干扰。
2.微信增加了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往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与教育,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来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有部分传统媒体的传播,使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然会经过层层过滤和筛选,只保留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需求的内容和信息。[2]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及发展,高校思政教育者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可控性越来越低,就微信而言,它作为目前最热门的信息交互平台,其信息的传播具有超时空、跨地域、跨文化的开放且隐匿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不受任何的时间、时空、资讯的限制状态,传播内容丰富多样但良莠不齐,可以说微信的使用使得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得高校越来越成为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相互激荡的前沿领地,从而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引领增加了难度。
3.微信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一直以来,一般高校所开设的思政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是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者而存在,也因此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如前文所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信新媒体承载了巨大的信息量,同时微信为高校大学生与思政教育这之间提供了自由沟通与交流平台,老师或者学生作为信息的者跟评论者其地位是平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政教育者的权威性构成了一种挑战。微信向大学校园的渗透,在更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削弱甚至替代了部分思政教育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具备传播职能和主导角色,同时来自微信平台的大量自由传播的信息也削弱了教师在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的影响力。
二、微信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统课堂教育的补充
数字媒体时代的微信新环境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单纯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微信时代的常态发展,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专用的微信平台,有效发挥微信传播信息的及时性与时效性,号召学生全体积极关注思政教育平台,通过此微信平台与学生思政教育相关的信息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率。需要指出的是从这一专用微信平台中的信息并不仅仅局限于浅显的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而应该是一个宏观的泛化的内容体系趋势,只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信息都可以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件通过微信平台向学生公开,以此节约学生在课堂上抄课件内容的时间,学生可利用这部分时间跟老师进行更多的互动讨论,对所授内容有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一专用微信平台一些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仍旧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或者学生感兴趣、有疑问的内容,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2.加强对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教育
篇13
21世纪全球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人们之间信息交换的手段从纸、笔、声音和图像发展到利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进行音频、视频和数据的同步互动式交换。网络为诸种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参与氛围,多元文化在这里得以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由于网络传播模糊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使既有文化形态日渐失去传统文化划分的依据,校园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信息时代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交流方式
网络不仅是工具,更是现代人生活的环境。在高校网络交往已成为高校师生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扩大社会关系、加快社会化进程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网络传播过程中大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传播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捷、自由交互便利,从根本上对传统媒介优势加以整合,大大提高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效率。这种交流的方式从“灌输”变为“互动”,交流的渠道得到大大拓展。网络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交流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固网互联网交流
互联网大大拓展了校园主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视野,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网上海量的信息内容、纷繁的文化生态、多元的价值取向,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网络传播中,传播和接收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传播者和受众在瞬间就能进行角色转换,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1]一些不愿在现实生活里袒露内心世界的人,往往会通过网络以虚拟的方式发表意见,敞开心扉,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要求、传播理念、贡献意见。
(二)移动互联网交流
随着3G网络日益普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阅读器等移动上网终端,已经超过个人电脑正逐步成为人们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传播正逐步从个人电脑为中心向移动智能终端为中心转变,手机搜索、手机新闻、手机娱乐、手机即时通信等移动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校园主体依托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相互发送信息,保持联系,甚至表达思想、宣泄感情。
(三)微博等社交网络交流
微博的发展,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使网络信息形成机制、传播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通过微博拓展了新闻信息传播手段和渠道,校园主体利用微博获取信息、加强沟通交流,提高了传播效益和覆盖面,微博正在成为学生业余文化交流的新场所。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评论员,各种意见的推出,都有人关注,各种建议的面世,都有人呼应,微博为网络媒体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传播正面声音、丰富信息服务、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有线电视媒体交流
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广告、电视、电影和新闻节目,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人们衣食住行的潮流和方向,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2]校园主体在纷繁的节目中寻找自己喜爱的栏目,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追求时尚,感受生活,他们在各取所需中寻找乐趣,在愉悦休闲中减缓压力,放飞心情。
二、网络文化传播中大学生
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传递之快、形式之多和容量之大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这些信息来源在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精神毒素和文化垃圾,加大了信息接收和选择的难度。开放的网络信息环境,打破了过去分级传达信息的方式,使我们无法事先干预和滤除网上一些消极的信息,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