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1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法治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对未来广大基层劳动者法律素质的提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作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新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更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一) 校园暴力事件的上升态势折射出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现状

近年来,校园暴力不断升温,参与暴力的学生多以初中、中职在校生为主,手段越发残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校园暴力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存在父母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渲染、学校功利性教育等,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需认真思考教育中的每一环节,并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增加法律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如果缺乏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引导,极易走向极端,以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但违反道德要求,甚至会触碰法律的底线。这与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法律教育的缺失存在很大关系。

(二) 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现状――道德与法律脱节

在当前追求高文凭的时代里,出现中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许多中职学校不但不重视德育教育,且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全面。这导致中职学生整体学习水平不高、学习负面情绪较大。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认识到,道德完善比技术、职业训练更重要,应加大对德育教育的重视,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职业素养、学生综合素质及法律意识。

目前,《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阶段四门德育主修课程中唯一涉及法律知识的教材。单从设计层面来看,该教材的道德与法律知识并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其中第一至二单元内容主要涉及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当中包含社交礼仪和职业道德知识,但不涉及任何法律知识的学习。第三至第五单元的内容虽都涉及法律知识,但每一单元的内容都相对独立,专业性较强,对于缺乏法律常识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吃透法律精神。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法律知识与道德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则无法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分不清轻重,导致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法律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依法治国的确立,目前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已通过法治化对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策进行改革以此来确保政策环境的优化,国内部分学者提出了以“法制转换”取代“政策代替”的政策环境的优化途径,来确保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事业的顺利展开。近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向法律教育的转变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对高校学生而言,中职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学校,具有年龄小、社会实践少、思想不成熟、遇事易冲动、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对中职学生进行德法教育不但能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持稳定的社会环境,且能提高职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因此,中职学校学生的德法教育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法律教育的推进相对缓慢,法律教育只作为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的补充,缺乏全方位理论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日本成进入21世纪后,教育改革就以培养适应21世纪的具有丰富心灵的日本人为目标,培育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日本人。从2002年4月开始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把重视提高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作为法律教育的基本任务,在教育改革中加以体现。”对于中小学生的法律教育,实施主体不仅涉及各类学校、法务省、司法机关、律师协会等法律实务组织和专家,且法律教育研究会、法律教育协会也会推动法律教育的进程。比较国外中小学的法律教育,我国已相对滞后。国内有不少学者质疑,法律教育目前无法替代道德教育,毕竟儒家学说在中国统治了几千年,中国人脱离不了道德教育的熏陶。但笔者认为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国德法教育能否并驾齐驱,首先要分析两者的关系与共性。

二、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提倡依法治国的大环境,高校改革已迈先一步,中职学校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道德与法律教育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又能否相结合呢?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中职学生能否接受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种种疑问可以从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中得知。

(一)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德法教育的结合

首先,我们从分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出发,判断两者是否存在统一性,为德法教育能否相结合奠定理论基础。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自然法学派与实证主义的争议焦点,也是经典、古老的话题。“哈贝马斯指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不能脱离道德,否则法律的认同必然分散瓦解。法律的正当性在于民主立法程序和道德商谈的相互交错,这是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关系的集中体现。”严存生教授也认为道德与法律不但存着在内部联系,且两者在静态模式上,即从观念层次上是可以统一的,即法律精神体现着道德内涵,两者的价值观是统一的。在现实中,有许多部门法规是由道德规范转换而来的。如我国的《婚姻法》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提倡晚辈尊重长辈,子女有义务赡养老人等要求,都是以家庭美德中的基本要求为依据。《法官法》《教师法》《会计法》等都是根据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制定的法律规范。在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如果学生连道德的底线都一无所知,又如何能遵行更高尚的道德呢?因此,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它们从不同方面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目标要求是一致的。从而让他们对法律产生敬畏,尊重法律特有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与法律都有各自不同的判断标准。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的现象。如“扶老人反被讹”的案例在国内屡见不鲜。见义勇为是道德提倡的善举,但法律只相信证据,缺少可靠的证据支持,法律就与道德产生背离。实际上,中职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形成之时,容易被社会上的错误思潮所误导。正因为他们缺乏法律常识,不懂得保留和发现证据,无法为自己辩护。法律事实的还原虽需要证据,但法律追求的正义是与道德同行的。中职学生需要以法律精神作为价值观的引领,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去保护自己,伸张正义。

(二)从行为学角度出发,分析两者结合的可行性

其次,男形学角度出发,人的习惯是由行为强制开始逐渐向内化行为的方向转变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校可运用多种多样的宣传工具,积极营造学习宣传法律的氛围,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气氛,真正使法律规范深入人心,让学生感到时时、处处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行为规范的落实更具体明确且易于操作;学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按法律规范的要求去做。在德育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法律,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更多法律精神及细则,进一步获知法律的内涵,通过提高对法律的认知,达到对法律的理解和遵从,在学校法律环境中学会遵纪守法。这种教育模式可帮助学生由外在行为强制向行为内化的转变,为今后成为自觉守法的公民做好准备。

(三)从以人为本的法律教育理念出发,德法教育的结合是必然的

最后,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统属公民素质中的思想道德素质。两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再者,从客观实际出发,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单纯的道德教育或法律教育已无法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今后的中职德育教育发展模式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明白法律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学生从小就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理智来应对一切问题,通过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克制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努力让自己成为具有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

三、德法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初探

(一)实施教改

中职学校在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可结合各专业所涉及的法律,开展职业道德与专业法律教育。如食品专业学生可进行食品安全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实操中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职业习惯,通过多练多学,转变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合格准职业人。会计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实操作业时,老师在指导职业技能时应渗透法律精神,让学生了解专业规则和制度离不开法律的导向。各专业都应在日常学习中贯彻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让学生不但懂得行业的规则,还要理解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这为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习惯起到积极的作用。

改良《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设置,增加相应的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的学习内容,以更丰富的法律实体案例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为培养法律意识打下基础。如在授课过程中,将道德与法律有效地融入在一起讲授,将有利于学生了解法律内涵及实质精神。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涉及对纪律与法律的理解,提倡学生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如将道德与法律结合起来,则要求学生知道法律是什么,还须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认识它们在功能和作用上的异同,法律是道德的最底线,符合道德精神的法律称之为良法。良法更容易被民众认同并自觉遵守,以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必须以法律作为底线,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在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中,可提出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是由其道德内涵决定的,即宪法的内容涉及基本人权、国家基本制度等,法律限制最高行政权的行使,保护公民基本人权等内容遵循了基本道德精神,这些内容恰恰决定了宪法的地位。从的价值。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项目绝不只是局限于单纯的体育运动本身,更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渗透着种种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在体育活动的过程是参与者生理与心理,力量与意志,竞技与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相互作用过程。这就渗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内容,其中包括体育运动渗透着参与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体育运动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选择性,渗透着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的意志,纪律规范的接受等内容;既有思想的碰撞,也有意志的锤炼,更有道德的培养。

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最为容易实施的就是寓教于乐。由于体育运动项目往往是一种娱乐的活动,特别是能够使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能充分让学生享受自由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感;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能够使得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而这种寓教于乐主要是因为业余性的体育活动项目基本上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组织实施的;参与的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报名参加的;所以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于学生的兴趣活动之中。业余性质的群众体育运动是始于自发性的,主要是根据学生之间相互的共同爱好来自发组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群众性体育活动是遵从自愿原则出发来组织起来的,参与者具有年龄接近,爱好雷同,志趣相投,背景相近的特点。 而组织这样的体育活动,参与者具有“小束缚、大自由”,从而给参与者带来较大的群体快乐;所以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参与者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进行实施,自然而然地有序进行。适当选择体育运动的项目,使参与者、观看者能够看到和感受到运动过程中的各种英姿,各种精神抖擞、克服万难的精神状态,最终使学生的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具有的紧张情绪得到有效释放,使得个人疲劳感得到有效的消除,使得各种抑郁的心情得到有效的宣泄,最终使内心充满愉悦,充满斗志,充满信心;最终使学生体验到自我锻炼的乐趣,进而在平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体育项目对学生思想进行影响的因素分析

1.运动项目对学生的精神具有凝聚集体的功能

现今社会,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项目给参与者所带来的精神粮食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 参与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等。特别是在竞技运动中, 参与者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较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体现出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对参与者的精神动力是具有较好的激发功能。我们在实施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与期教条主义的宣讲和强调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不如直接用行动去替代语言,用身教去代替言传,在学生当中开展恰当的集体项目,让参与者与观众充分认识到团结和默契的重要性;因为在很多集体参与的体育项目中, 集体精神因素形成的群体性精神动力是决定该群体最终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这样,思想教育工作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学生的意识当中。这种集体精神一旦产生, 就会成为凝聚参与者, 进而推动集体主体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由于集体对共同利益以及共同价值的追求而形成的集体精神, 对激发集体团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体育运动能有有效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

鉴于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对抗性等特征,迫使参与者要在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接受各种内外环境的磨炼,而只有具备顽强的体育意志力,才能坚持到最后,最终才能取得成功。什么是体育意志,就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觉去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最终达到目的的思想和行为。最主要的是体育参与者对体育运动的目的具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所选择的体育运动深信不疑,具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自觉性。体育参与者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体育运动规律去选择最佳运动时机,能够当机立断,精准把握取胜机遇,最终使参与者在体育运动中顽强克服困难并积极消除阻碍,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体育运动,进行体育竞技较量。运动参与者在体育运动中的意志锻炼,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果断决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02

在当下科技信息时代不断前进中,教育领域不断的日新月异,推动了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近几年,高职英语教学的模式更是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适应发展中时代的需要。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引进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吸引更多教师们和学生们的重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原有的教学时间和学习空间得到无限扩展,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了,优化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现在这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发挥很前所未有的效果。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依据行为导向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的职业活动为主线,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开创了多种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并运用到模拟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教师特点,不仅仅是一位知识的授课者,还是一个教学的督导者,打造提升教学新方式。行动导向法的三个原则:一是为行动而学习,二是通过行动来学习,三是行动即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仿真教学法。

2行为导向教学法存在的现状

许多学校都在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争取培养出的人才与时代需求相适应,但是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适应发展的现象,多数因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干扰,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还存在,针对高职学生的学生特点,过分强调书本涉及的理论知识范围,对学生潜在的专业能力培养的方面的重视不够,忽视了专业实践运用的教学法;在教材及教学方法也存在高职高专的实用与应用脱节,缺少整体性,系统性,与学生的就业联系不上,专业英语词汇量,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很难;实践教学的机制不健全,缺少与实践单位合作,这样学生锻炼的机会几乎没有,对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的需求没有深刻的认识,高职英语要以满足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主要目的,满足该专业职业岗位的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英语教师缺少专业知识的,只单纯的运用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失联,而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不是很好,这样不利于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心理和逃避的态度,影响高职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3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措施

3.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目的是以学生的职业为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定以学生职业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掌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展情况。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有效、合理的给予指导,改变传统式教师是主宰者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接受新的教育改革,顺应新的教学模式,改善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关系,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建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为学生提供各种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仿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沟通的机会和空间,成为一个双元的带领人。

3.2运用科技的教学技术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的发展,网络、视频、音响等多媒体等技术广泛普及,已经成为知识传播重要技术支持。而行为导向的教学法需要教师掌握和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并把他们运用到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拥有传统教学的能力还要利用好信息化的交流工具,把教学课程制作成清晰、明朗、准确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观看视频学习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提供的信息整合到高职英语的课堂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和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交流,通过网络平台有效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所用。

3.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行为导向的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来改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特点,在专业英语课上效仿就业的工作岗位,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应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对高职英语深入探讨和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根据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氛围,以教学课程为主,组织一些行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课程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学习模式。学习活动的情境学习设定要多样化,涉及的学科范围要广泛,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发挥行为导向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对话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4总结

经实践教学证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会得到一举多得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适合高职教育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的实践和改进,但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将为高职英语教育开创了新的开始,行为导向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又是教学模式上改革,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传统课堂的有效的补充形式。行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主要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上来实现的,在交流中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注重专业英语语言的表达,发挥教师语言的指导和监督功能,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行为导向教学中,能够实现以学生及学生专业为主体,注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为导向的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创新的教学模式,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优化了传统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对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机遇、新挑战,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新能量。

参考文献

[1]杨桂玲.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2).

篇3

2 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身体成长的作用

(1)幼儿学习舞蹈,可以促进他们的骨骼得到良好的生长。人们较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阶段是幼儿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的幼儿新陈代谢的速度非常快,幼儿在此时进行科学的舞蹈训练和学习,将能使他们的骨骼得到更好的生长,促进身体更好的健康发育。在对各阶段同年龄幼儿的调查中,将学习舞蹈的孩子与没有学习舞蹈的孩子进行对比,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我们发现学习舞蹈的幼儿,小班阶段平均身高增长了1~3厘米,中班阶段平均身高增长了2~3.5厘米,大班阶段平均身高增长了1~3厘米。

(2)幼儿进行舞蹈训练,可以使幼儿具有优美的体态,有利于促进幼儿优美体态的形成。通过教师教授舞蹈课程,在一定的学习与训练后,幼儿的形体逐渐转变得更加优美。腰背变得具有挺拔感,腿部因得到了一定的拉伸训练而线条变得更加笔直,颈椎的提拉训练使得脖颈的形态更加优美。通过这些基本的形体塑形使幼儿的气质得到较好的提升。同时,外界会对其体态美反馈较好的信息,从而使幼儿的自信心也得到提升。舞蹈的训练,可以使他们驼背、端肩、弯腰的不良习惯得到了纠正,这些都为孩子在今后生活中,能够拥有优美形体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3)舞蹈的训练可以使幼儿在肢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使它们在训练中都得到相应的促进与发展。在学习舞蹈时,幼儿需要进行全身各部位之间的相互配合,手眼身法步的基础训练可以科学的塑造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幼儿在进行系统的舞蹈学习后,身体的机能逐渐趋向灵活,身体的关节因柔韧性训练能够使身体动作具有更好的协调能力。动作的协调度越高,身体运动就会变得轻盈了,身体的灵活性也就越好。

(4)通过舞蹈的训练,能够让幼儿肌肉控制力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在这过程中幼儿的肌肉群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使之变得更加强韧,具有力量。幼儿身体肌肉通过训练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趋势,促进身体肌肉骨骼的生长态势具有较好的趋向性,同时还锻炼了自身肌肉的控制能力。

(5)舞蹈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心肺的功能、体能和消化系统得到提升,由于幼儿在舞蹈的过程中,相当于进行了一个全身都在运动的过程,所以在这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器官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幼儿在做每一个舞蹈动作时,都会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这样可使幼儿的心肺功能在这个阶段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将会消耗一定的体能。体能的消耗,使孩子的食欲得到促进,消化机能也能得到很大的增强,使身体微循环得到提升,也使身体的抵抗力得到了提高,免疫力也有所增强。幼儿舞蹈的学习,对幼儿的体质可以起到增强作用,使孩子的身体机能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3 学习幼儿舞蹈可以促使幼儿心理的健康得到较好的发展

(1)幼儿舞蹈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道德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做人最根本的就是道德,如果没有起码的道德,即使你有一些本领和学问,也并没有什么用。”幼儿舞蹈很大一部分都具有情节性、教育性以及故事性,幼儿在表演、学习、排练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认识事物中存在的真、善、美。例如,在一些歌颂正能量的舞蹈中,通常都会演绎一些助人为乐的事迹,一些优良的品德,幼儿在学习这些舞蹈后,可以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是非观,并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优良品格。

(2)幼儿舞蹈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幼儿将处于在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音乐、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中去感知最基本的身体动作运行与情感体会。这些外界因素的促使下,幼儿在舞蹈活动中能够逐渐形成最初的审美意识,产生了对美的理解,对美的鉴别能力。在不断的舞蹈学习活动中,幼儿会从舞蹈作品中获取更多样的审美元素,这些都是幼儿审美能力提升的基石。

(3)幼儿舞蹈有助于幼儿意志力的发展。从小就让幼儿开始练习舞蹈,可以很好地使幼儿的意志力得到锻炼。例如,舞蹈在进行肌肉韧带拉伸的训练时,将会给幼儿带来一定痛苦感,想要达到效果就需要长期的练习过程,在坚持练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力和坚定性。通过这些练习,使幼儿不怕累,不怕苦的意志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4 结束语

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舞蹈,对孩子的多方面都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舞蹈教育能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及幼儿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还能在进行舞蹈教育过程中发现孩子很多潜在的优势。在舞蹈教育活动过的程中,大量的幼儿都表现出非常喜欢这类活动的现象,舞蹈已经成了很多幼儿的一种娱乐以及表达方式。在此同时,也成了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良好手段,对成长阶段的幼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侯松燕.幼儿园教育过程性质量与在园幼儿智力水平的关系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3.

孙智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及分析.南京体育学院,2013.

篇4

一、高职财经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但高职财经英语教学仍普遍采用“以学习知识为主”的学科型教学体系,以“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形式,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的培养。教师注重讲授财经英语知识和理论,“满堂灌”、“一言堂”,缺乏师生的交流,学生很少有语言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激发,造成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不能形成直观的印象。而且,以应试方式为主的闭卷考试以知识识记为主,致使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因此,针对传统财经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改革创新英语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财经英语教学应创新教学模式,导入先进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

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近些年该教育模式逐渐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内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组织者、监督者和协调者。学生是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的作用,最终能较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不是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不是某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集合。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者通过行动发现性的学习,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强调学生动机形成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将真实的工作项目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既注重实践结果,更注重执行项目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更具职业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充分地参与到行动中,这种参与性、实践性激励和指引着学习者的学习,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三、高职财经英语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财经英语的实践能力欠缺,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复合型、应用型财经人才的需要。大多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财经职业英语应用能力极其欠缺,在工作过程中难以适应职业环境。因此,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运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学生职业生涯适应性的需要。

从财经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来看,财经英语课程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范畴,是来自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财经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将财经英语基础词汇,相关财经知识及听说技能的培训置于财经内容之中,使学生掌握财经英语的实用技能,提高财经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学生使用英语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基础,并开拓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天地。根据财经英语课程的特点,它强调语言能力与财经知识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财务环境中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这就必然要求教育教学的理念实现向实用性和应用性的根本转变。因此,我们将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引入财经英语教学中,这种教学法突出实践性,迎合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高职特色,从职业教学的职业属性出发,将教学过程与职业的工作过程相结合,强调学习过程要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便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从教师的自身素质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学科理论比较单一,财经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欠缺。运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由学科性转向综合性和实践性,为英语教师和其他财经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桥梁,更好地培育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英语教师从抽象的学科知识教学的课堂走向真实的实践性教学的公司或企业,充实教师在职业领域的技能知识结构,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成为“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将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引入高职财经英语教学中的改革势在必行。财经英语课程注重英语语言能力和财经知识的有效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正好符合财经英语课程的特点,试图把课堂延伸到实践场合中,把财经知识和英语能力更好地融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财经人才。

参考文献:

[1]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

[2]雷兵.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篇5

基础英语在职业教育各个专业中都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但在英语教学中,方方面面的影响都会直接导致英语教学的难度。从中职校的硬件设施来说,还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不能运用现代教学设施来发挥学生眼、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法的方面来说,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把应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教学变成了英语语言知识讲授课、语法分析课,或者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单一,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去运用,没有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工具,学习后还是不能开口讲英语,不能动手写英语,更不能与人交流。多数学生到职业学校就是为了混张文凭以便就业,他们不愿意下功夫,更谈不上吃苦,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活动被动应付,课堂交流不畅,课余时间不主动朗读,日常用语交流少。在教学过程中,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习。

如何才能把职教英语搞好呢?从上述问题中体现出的,不仅是要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还要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对于这些要求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做到。而使用强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将会较好地实现这些教学要求。本文拟就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理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它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内核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主要包括:媒体使用技术、图示思维、卡片展示、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行为导向教学法旨在使教师变为一名主持人、一位协调者或一位监督者,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学生各种行为能力亦可以得到充分提高。如何把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中职英语教学当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要了解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目的。

我们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一味地强调教师要如何教,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地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特别是在英语教学当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要求学生去学习不同于我们母语的另一种词汇及语法,而这种学习的初级阶段意味着需要不断地跟读及背诵,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英语学习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而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充当一个知识的教授者,只让学生机械地重复来达到记忆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厌烦的原因之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句谚语,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不应该只顾着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以使其适应今后工作中所遇到的状况。

(二)突出“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因为中国教育的特点,使得一贯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还是教育当中的主要模式。而对于中职校的学生来说,上课,特别是英语课,只以知识点的教授作为上课的中心,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更会导致大片的学生更加无心向学。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行为导向教学法了我们惯用的“满堂灌”形式,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行为导向法中的具体教学方法,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己确定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让学生有更大的课堂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有目的可循,有问题可想,有事情可做,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东想西想。以此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课堂学习方式。特别针对英语课,我们可以适当地加进英语活动,比如说:学习动词可以通过让学生说出已学过的动词,让另外的学生根据单词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更符合中职校学生的特质。

(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优点。

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简单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去加以思考、消化,只能机械地记住,甚至只当作任务来完成,更不用提自己学习,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学习。学生的整体学习素质都有所下降,以致于对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学习都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使用行为导向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当中,有一通百通的作用,能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应用、甚至是创新。

在中职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当中,可以选择性地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能取得的结果不只是大幅度地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我们可以把枯燥的听、说、读、写、译用一种更适合学生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使用。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到一些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会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虽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们的实践和改进,但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将会为今后中职英语教育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6

在日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却犯了严重的语用错误的情况。也有很多日本人发现有些中国学生日语说得流利但不得体,对日本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了解不够,很难相处和交往。这都是因为忽视了对日本文化的掌握。此外,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差,对学习没兴趣的通病,所以可以通过先从日本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端正专业学习思想,从而提高语言教学效率。而且,高职教育具有两重性――高等教育性和职业教育性。要求在学校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 对日企文化也要有所了解。那么, 在平时的课堂上就可以多向学生传授有关日本企业文化以及在日本企业工作应注意的基本礼仪知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以上内容得出结论,将外语教学与文化联系起来,不仅给学生的印象将会更形象更具体,避免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还能让学生了解日本人的心态和思维,更进一步加强对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大学日语教学必须导入文化教学,加强文化差异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二、当今日语教学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精讲词汇,分析语法, 练习句型这一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对日语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把重点都放在句型、语法的讲解与替换练习、文章阅读与应试能力等方面,而忽视语境、语用等问题, 对学生的非言语行为能力, 文化辨识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当今随着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国内多所高校已经意识到把语言与文化这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大部分院校日语专业设置了诸如日本概况之类的文化介绍类课程,还积极开展各种以日本文化为主题的讲座。此外,研究生教育也开设日本文化这一研究方向。这些都表明了,各高校重视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导入。但是,就目前导入日本文化的现状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语言和文化未能充分和有效的结合,二者属于各自独立和相互隔离的关系。尽管各种文化类课程相继开设,但是这类课程大多是独立授课,很少与语言类课程产生直接的联系,两者不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语言与文化仍然被强制性地分开来,学生很难将在文化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主动渗透到语言习得过程中,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辅助作用不能很充分地发挥。所以,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使日语课堂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实现充分有效的结合。

第二,对于导入日语教学中的文化要素内涵与分类理解不足。导致导入文化的局限性很大。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日本三道、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浅层文化,又包括礼仪习俗、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对语言表达产生影响的不应该只是那些浅显的基本知识和社会现象,更应该包括对日本民族特性以及语言起根本性影响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等深层内容。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导入的是日本的地理、历史、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等,较少涉及深层文化部分,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片面强调日本文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系统教育以及中日文化对比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将两种文化经过对比之后才能体现出彼此不同于对方的特点,所以必须先充分了解本国的文化,才能实现与他国文化进行比较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两种文化本质的区别及各自的精髓所在。通过这种文化认同和反思,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到中日两国文化的各自特点和不同之处,而且还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如何在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进行转换,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运用适合中日特定文化背景的恰当得体的语言。

三、高职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程度

以高职学生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得知最感兴趣的日本文化范畴以及初阶段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程度。总结分析问卷结果,目前高职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体现出一下特征。1、了解日本途径教科书、报纸杂志等纸质阅读材料排名较后。大多通过影视作品和网络途径。对日本影视作品的喜爱与了解远远超出文学作品;2、和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日企文化知识了解甚少;3、感兴趣的日本文化排名靠前的有动漫、音乐、时尚、以及樱花、茶道和武士道等日本传统艺术或工艺 , 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很片面, 缺乏对中日文化差异的认识;4、对于渐渐被中文所包容和引用的日本流行语了解程度较高。最近的流行语却了解甚少;5、对中日文化差异有一定认识。但是对反映在语言上的差异却了解甚少;6、喜爱日本影视作品的主题排名靠前的有:言情偶像剧、侦探推理剧、动漫、校园剧、喜剧等;7、喜爱日本影视作品的主题排名靠前的有:古典文学、推理侦探类。

四、如何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

①选择合适的日语文化教学教材

当前,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日语教材版式多样,但内容比较单一,很少涉及日本的民族心理、伦理价值、思维方式等精神层面的文化资料。一本成功的日语教材,应该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体,既要关注培养语言能力又要强调中日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所以,本文以调查问卷的结果为基础,总结了适合学生的日语教材或日本文化教材的标准。1、增加日本文化的注释和注解份量,遵循由浅入深以及连续性、系统性的原则呈现日语与日本文化知识;2、引进一些日文原版资料以增加学习真实性;3、还应该包括学生课后阅读任务,既能使学生增强日本文化的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获得日本文化信息的能力;4、时刻体现中日文化对比,增加中日文化比较和中日文学比较的内容。

另外,词汇都具有文化伴随意义。但如今市面上的各类日语词典只收录了词汇本身的意义,对其深层的文化伴随意义却很少涉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文化伴随意义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干扰现象屡见不鲜。能找到或者编写一本《中日词汇文化伴随意义辞典》也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②文化导入日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泛读课:让学生充分学习交流、研究探讨日语的话语文化,课程涉及文章题材广泛,尽可能多地学习日本的经济政治、风土人情、历史宗教、习俗风俗等。

精读课:讲解分析词汇语法时,给学生进一步阐释其风格意义、情感意义、内涵意义以及所蕴含着的民族文化意义。

听说课: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等,让学生充分领略日本文化中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掌握一些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对日交际文化知识。

课余时间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题性的、与日语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类课程,比如“中日跨文化交际学”、“日语与日本文化”、“中日比较文学”等专题讲座或选修课程,开展日语角,邀请日本留学生参加。从而增加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了解掌握,并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这种差异的敏感性。

③按照文化层面和分类导入

如上所述,日本文化不仅包括日本文学、音乐、历史、地理等的浅层文化,还包括日本的交际习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及其他的深层文化。从高职高专院校日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往往容易忽视后者。

需要将日本文化彻底导入到日本教学中,必须将广义文化分成三个层面进行教学。一是深层文化。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交际过程中,运用词的隐含指示意义以及语篇结构、句法中蕴藏的文化,如思维模式、价值观、民族性格、道德情操、等;二是浅层文化。这一层面主要涉及典故、日常生活语、习惯用语以及非语言行为中的文化和文化背景以及相关差别。习惯用语主要涵盖歇后语、谚语、俗语、成语等等;日常交际语包括问候、称呼、招呼、关心、致谢、介绍、道歉、谦虚、宴客以及告别等礼仪和礼仪习俗等。非语言交际主要是指体态语、颜色、身势、时间以及等级观念等等。三是文化比较。随时注重给学生讲授相之相关的交际文化,通过中日之间差异的比较,让学生切身体会并学会根据相关语境,流利、得体和准确地运用日语。

④按语言表现分类导入

调查问卷中含有以下一道问答题:“在日语中,类似于敬语,由于受文化的影响,分场合和对象使用语言表达的情况有很多。例如:「あなた的使用局限性、「老人/年寄り的使用区别等。你还知道其他的受日本文化影响的日语词汇或表达吗?请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总结如下:根据场合使用的人称代词「私//俺、あなた/君/、この方/この人/こいつ;敬语「死ぬ亡くなる、食べる召し上がる、もらういただく、こここちら、今日本日、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ご家族;特殊场合的特殊表达「おき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行业用语「ボス/分、先生(医者/教);根据场合不同含义不同的表达「いいです。由此可见,学生对日语中受文化影响的表达有一定了解,但并非系统具体的掌握。所以导入文化时,还可以按语言表现分类导入。主要包括:1、寒暄语;如:日本人就餐前总要说「いただきます,饭后一般还要说「ごちそうさま。不管是「いただきます,还是「ごちうそさま都含有对客观大自然的恩惠的感谢和对神的感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内心深处隐含着对万物感恩以及融于自然万物之中的文化思想。

2、词汇

词汇来源于生活,文化差异也表现在词语的运用上。如汉语中的“洗手不干”一词,在日本却成了「足を洗う,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因为日本是稻作文化,劳作结束后需要洗脚;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劳动以后需要洗手。再比如,字典中国「お年寄り「老人都是老人的意思,为什么日本人平时几乎很少用「老人一词呢。因为「老人含有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意思,所以是一种失礼的称呼。了解其文化背景的话,就不难理解了。弄清这些词汇的文化背景差异对我们学习日语和与日本人交流大有益处。

3、语言表达方式

篇7

基础英语在职业教育各个专业中都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但在英语教学中,方方面面的影响都会直接导致英语教学的难度。从中职院校的硬件设施来说,还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不能运用现代教学设施来发挥学生眼、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法的方面来说,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把应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教学变成了英语语言知识讲授课、语法分析课,或者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单一,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去运用,没有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工具,学习后还是不能开口讲英语,不能动手写英语,更不能与人交流。从学生自身的条件来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学生的程度差别很大,程度好的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日常会话,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而程度差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读不全,更谈不上要他们对英语听、说、读、写、译了。多数学生到职业学校就是为了混张文凭以便就业,他们不愿意下功夫,更谈不上吃苦,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活动被动应付,课堂交流不畅,课余时间不主动朗读,日常用语交流少。在教学过程中,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习。

如何才能把职教英语搞好呢?从上述问题中体现出的,不仅是要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还要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对于这些要求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做到。而使用强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将会较好地实现这些教学要求。本文拟就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理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它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内核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主要包括:媒体使用技术、图示思维、卡片展示、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行为导向教学法旨在使教师变为一名主持人、一位协调者或一位监督者,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学生各种行为能力亦可以得到充分提高。

如何把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中职英语教学当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要了解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目的。

我们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一味地强调教师要如何教,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地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特别是在英语教学当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要求学生去学习不同于我们母语的另一种词汇及语法,而这种学习的初级阶段意味着需要不断地跟读及背诵,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英语学习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而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充当一个知识的教授者,只让学生机械地重复来达到记忆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厌烦的原因之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句谚语,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不应该只顾着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以使其适应今后工作中所遇到的状况。

(二)突出“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因为中国教育的特点,使得一贯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还是教育当中的主要模式。而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上课,特别是英语课,只以知识点的教授作为上课的中心,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更会导致大片的学生更加无心向学。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行为导向教学法推翻了我们惯用的“满堂灌”形式,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行为导向法中的具体教学方法,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己确定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让学生有更大的课堂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有目的可循,有问题可想,有事情可做,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东想西想。以此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课堂学习方式。特别针对英语课,我们可以适当地加进英语活动,比如说:学习动词可以通过让学生说出已学过的动词,让另外的学生根据单词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更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特质。

(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优点。

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简单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去加以思考、消化,只能机械地记住,甚至只当作任务来完成,更不用提自己学习,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学习。学生的整体学习素质都有所下降,以致于对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学习都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使用行为导向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当中,有一通百通的作用,能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应用、甚至是创新。

在中职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当中,可以选择性地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能取得的结果不只是大幅度地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我们可以把枯燥的听、说、读、写、译用一种更适合学生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使用。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到一些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会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虽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们的实践和改进,但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将会为今后中职英语教育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思想性、政治性及实践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精神内涵,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并自觉自愿地践行,需要融入一些鲜活的案例及实践体验,让教学内容通过案例的解析传递给学生,避免教师生硬的灌输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作为入门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教学成效对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有针对性的正面引导,而且由于学生参与了案例的解读分析,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正义意识。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新的教学尝试。有学者说,把案例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无疑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必将同多媒体教学一道成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的新的突破口。

1.案例教学法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有专家提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务必要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实践环节、引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工夫。而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在于其采用的开放式、自由式、互动式授课方法,这一特色恰好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系统性与专题性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等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这正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2.案例教学法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以法律基础案例教学为例,高校法律思想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法律学习和法制教育,使学生能掌握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法制现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目前各高校的教学依据主要是以教材即《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为主,按现有的教材来看,其内容以宪法为首,囊括了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劳动法、诉讼法等各法律专业所有主干课课程,内容相当广泛。再加上法学理论的抽象性和法律基本知识的复杂性、学生的不重视等原因,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那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特点。一是典型案例现实性、针对性较强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越是靠近自己的事物,人们越关心;越是具有权威性的东西,人们就越崇拜,即所谓的“邻近效应和权威效应”。当代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普遍较强,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大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案例教学法将来自生活、来自社会的活生生的案例摆到学生面前,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二是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从身心发展规律看,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从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观开始成熟,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根本不满足于教师单一的知识灌输,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人从头讲到尾,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结论,他们希望有自己发表看法的空间,渴望展示才华、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三、结语

“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让大学生快乐地去学习掌握相对抽象枯燥的理论。笔者两年来实行案例对比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证明,此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的对比分析,能够深化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理论的说服力。通过富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对比型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既能体现出历史性的终极关怀又充满时代气息,既有思想的深邃又不乏生动活泼,这样能够较好地增进“基础”课的厚重性和实效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33-44.

篇9

1.规范教学语言,重视学生学习表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语言进行规范。在教学中,要运用和谐和幽默的语言,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和和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这样,就会深入了解学生,在具体事情上展现出德育素养和法治思想,最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在“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交友的原则出发,让学生对友谊进行交流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对朋友产生清晰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并鼓励和肯定学生,最终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拾信心。这样,学生学习的表现得到认可和鼓励,就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清晰的认知。

2.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赏识行为和品德

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88-03

执行力源于企业界,指组织及其成员贯彻执行决策层战略思路、决策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即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执行力可界定为执行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效果程度,但衡量执行力效果、体现执行力水平的关键标准是落实决策或完成任务的效果。高校领导干部是实施和发挥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职能的践行者,是落实国家教育战略和主管部门/领导决策、实现学校既定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高校能否科学发展,其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水平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内众多高等教育工作者从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概念诠释、内涵分析、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等角度做了许多有益探讨和实践。但是,对于高等教育阶段性转变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带来的影响则鲜有涉及。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初期发展进入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各类高校因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相对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逐步改善,进入后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应对高等教育这一阶段性转变,保质保量完成各高校旨在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科学研究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建设任务,就是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所必须关注的核心要素。

一、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面对的工作任务性质在大众化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初期,为应对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而办学空间和教学资源相对滞后的矛盾,高校发展模式主要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高校领导干部面对的主要是增加师资队伍数量、扩大学校教学和空间、改善教学基础等建设任务。例如师资引进,在这一时期,对于引进师资虽有学历、专业以及职称等要求,但考核人事部门或者院系领导的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是依据每年引进师资的数量;再如学科平台建设,学校及院系主要的工作重心皆放在平台的申报方面,而对平台的建设则缺乏相应的关注和规划。因此,处于这一阶段的建设任务虽内容千差万别,但无论属于哪种类别,一般都具有目标明确、可定量化的特点。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初期,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要求就是其能按照既定的定量化指标完成相应的刚性任务。

而进入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2012 年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叫停持续13 年的本专科生扩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该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最核心和最紧迫的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标准的任务决不是简单的指标性地若干量化指标。以引进师资为例,这一阶段的师资引进决不能仅是单一考虑引进人员的数量或者学位、职称等显性指标,学校人事部门及院系更为重要的考量是需要仔细斟酌所引进人员的个人专长和校院招聘岗位的“契合度”,“契合度”是指引进人员的科研兴趣是否与校院学科特色匹配,其教学能力是否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其个人是否具备与校院发展融合的团队协调能力等;相应地,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也不再是简单地以学科领域面上成果的数量(包括论文篇数、专利项数、成果数量等)累积为目标,而是在学科优势特色基础上,强调成果质量(如期刊的影响因子、成果级别、专利的工程转化等),旨在提升学科特色优势为目标。诸如此类要求虽可定性描述,但是显然是属于难以量化的隐性指标。也就是说,当前后大众化教育阶段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要求就是其能按照既定的定性化指标完成相应的柔性任务。

在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校有了更多的办学自,高校自身怎么定位、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把专业和学科办出特色并形成优势等这些变化,使得高校领导干部所面对决策和任务的不再是具体的硬性指标,而是基于质量提升为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似的柔性指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能否及时适应这一要求变化并完成转变,无疑成为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能否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保障之一。

二、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发展对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内质要求

内涵式发展作为后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主要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在质量保障之上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办学要克服同质化倾向,须根据各自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合理定位,走特色发展道路,应形成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凸显各自的办学特色。教育主管部门今后将主要负责对高校办学进行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和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宏观”和“引导”意味着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也就是说,高校领导干部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必须提高主观能动性,要从之前刚性任务下的“要我做”转变为柔性任务下的“我要做”。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不是一个可定量化的简单目标。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不仅仅是每年毕业多少专业学生,而是要求高校每年输送多少具备某种特性的、适合国家及地方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毕业生。围绕人才培养核心,结合高校自身历史渊源,各高校必须构建并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抑或是兼具上述二者特性的“混合型人才”?这是一个定性化的目标。因此,切实执行落实好“我要做”,要求高校领导干部要在明白“做什么”的基础上,围绕之拟定“怎么做”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最终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宗旨。

高校领导干部要执行的任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数字化的目标,也不一定具有一个可照搬、照套的模板。学科有学科的特点,专业有专业的不同,校院间、部门间、院系间在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是一个有机结合、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的综合系统。在高校内涵建设时期,高校领导干部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和规划中,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单一专业、学院、部门眼前发展一隅,执行工作时,要综合、全面、可持续。高校领导干部的执行力绝不仅是事发时冲锋在前的救火能力,其内在实质是指高校领导干部应具备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顶层设计能力”和深入领会决策内涵并化为己用的“基层实践能力”。

三、当前高校领导干部在履行执行力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面对上述变化与要求,不少高校领导干部对执行力的认识尚未能与所面对的工作任务性质相适应,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其在履行执行力的水平上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可将影响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指现行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考评激励措施、岗位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等各级政府及校级层面的各项干部管理机制体制和政策措施;内因指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对面对工作任务的认知以及具体履行执行力的状况。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作,同样,讨论当前高校领导干部履行执行力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割裂影响其执行力的内、外因素,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影响是二者相互交织的共同作用,难以分别讨论,本文从思想认识、履职践行和继续学习三方面,探讨当前阶段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距高校建设发展要求所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的问题。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当前大众化教育阶段发展模式的转型尚认识不清,未能深入领会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面对的工作任务性质的变化,设计、执行各项柔性任务时仍简单量化为显性指标来执行,在设计制订校院/学科/专业等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时忽视学科差别、特色和历史传承,缺乏针对性的引导,依旧循例简单以成果数量、级别等作为绩效考核,忽略成果与本学科领域的相关性和影响性。二是虽认识到变化,但思想上尚缺乏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上仍处于刚性任务下的“要我做”的状态。

(二)履职践行的问题。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在规划和执行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应注意工作任务长期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但受内外因素影响,当前高校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制定发展规划中注重“短频快”建设内容,忽视人才培养、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长效性、可持续性;具体工作中不是围绕特色优势夯实基础,而是涸泽而渔;不是继续提升,而是唯上是瞻。

(三)继续学习的问题。众所周知,国内高校领导干部多是从校内外师资队伍内具备一定学术能力、教学水平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中选拔任用的,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都具备相当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些还是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在领导岗位上,他们还面临不少新问题。首先,他们所面对的领域不是本专业领域内的个人所熟悉的事物,专业虽可触类旁通,不过其中差别非一时所能领悟。其次,有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发展方向也难凭一己之力高屋建瓴。最后,此时的管理也非单纯科研项目的管理,其管理内容涵盖宽泛,既包括科学研究,还包括师资培养、人才引进、基础建设、合作交流,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高校领导干部有意识地自主学习提高,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干部在培训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熏陶。而这是当前高校领导干部继续学习中尚显薄弱的问题。

四、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思路

如何开展高校干部执行力的建设,国内高教工作者已做了许多探讨,本文不再累述。内涵式发展时期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要求是综合的、全面的,既有相关专业学识的要求,也有教育教学经验以及管理协调等方面的要求,各个方面的要求因学科、专业及校院自身特色难以一概而论。本文仅从当前阶段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距高校建设发展要求所存在三方面问题,从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思路上做相关探讨。

(一)实事求是是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高校要避免同质化倾向,走特色发展道路,决不能背离本校发展的历史渊源、行业背景以及所处区域特点等实际。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施展如不能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基础,背离本校/院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历史传承、区位特点等因素,那么,基于此而进行的所谓顶层设计就有如无水之源,难以确保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而开展的基层实践则有如隔山打牛,难以落入实处。因此,必须将实事求是作为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原则基础。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践行之根本。面对内涵式发展时期的柔性任务目标,能否坚持群众路线仍应是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在后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质量发展需要兼顾的任务目标所隐含的专业性、长期性、可持续性的要求,是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所面临的困境。打破这一困境,高校领导干部需要对自身有清醒认识,个体能力再强,也有相对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拟定学科、专业的建设规划,确定建设实施工作的计划及工作程序中,高校领导干部首先应依靠广大教职员工,群策群力,明晰校/院发展目标;其次应虚心向基层师资学习,善于从他们的议论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最后还要通过基层教职员工的广泛参与,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等问题。可以说,不能在执行力实施中贯彻和坚持群众路线,就难以提升高校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水平。

(三)战略视野的培养是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开展继续学习的重中之重。强调内涵式发展,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以及服务社会与传承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持久工作,其成效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显现,这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所展示的“顶层设计能力”和“基层实践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于高校而言,如果不能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建设工作,而期望领导干部执行力能一蹴而就地解决上述问题,重申报轻建设,那就如同将“焦头烂额者奉为上宾”,这对高校的发展无疑是有害的。在后大众化教育阶段,围绕人才培养核心,高校的很多建设工作需要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来观察成效,决不能以搞运动的方式来建设。因此,应当将高校领导干部战略视野的培养作为继续学习的重中之重。高校干部管理部门不仅应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在自主学习中注意这方面的历练修养,在干部再培训中,也应通过专题讲课研讨、调研学习交流等形式加强熏陶。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正确进行或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对于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提出了挑战。高校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学识深度及广度,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没有一定的管理协调组织水平,那就很难针对学科/专业建设拟定具超前性、战略性的正确预判和防患于未然的举措。在施展执行力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仅是正确开展内涵建设工作的第一步,如能正确做出战略性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设计和举措则是彰显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分水岭。总之,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如何夯实这个基础不能忽视当前高等教育已发展到后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一现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校领导干部需要从建设理念和战略思维作双重转变。对于该阶段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建设,高校应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石庆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处级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陶岩平,朱锡芳,徐建方.提升高校干部执行力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

[3]段志平.高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诠释与建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王勤,张伟林,赵雷.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以高校为例[J].党政论坛,2011(15)

[5]史明艳.高校中层干部提升自身执行力的策略初探[J].学理论,2013(30)

[6]李琳,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特征[J].文教资料,2013(8)

篇11

二、经验做法

1、规范开设国家课程。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加大课堂巡查力度,坚决杜绝挤占《道德与法治》课行为的发生,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设置。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着力抓好以课堂为中心的阵地建设,指导教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学期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引导教师科学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不定期地对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3、利用活动塑造学生品格。

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信息等各类课程资源,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充分利用每周四的队日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把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质;二是增设实践活动课,减少课外作业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把时间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融入;三是每学期定期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中心校对口分配的专业教师只有1人,其余全是由转岗教师担任《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6所村小均无《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该学科的教学在村小处于一片空白。

2、教师的思想、视野固守陈规。旧的、不科学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还存在,对课程标准研究得不够透彻,对新教材中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知识挖掘得还不够,部分内容不知如何去教。由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已纳入考试科目,大多数教师存在应试心理,临近期末考试时,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老师往往要求学生机械重复地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过分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科育人。

3、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和以前相比,我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地提升,但受学校资金的限制,现有的教学设施还是不能满足《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需要。我校中心校各个班级都配备了投影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并接通了宽带网络,但是各个村小仅配备了电视机,在教学硬件设施方面村小还是存在明显的短板。

4、教师、学生的对课程重视不够。部分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存在认识的偏差,认为该学科是副科。不认真备课,上课随意性较大。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有些是想利用《道德与法治》课松弛一下被众多作业搞得很紧张的神经,有些是想利用《道德与法治》课消化一下其他学科的作业。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常为课堂纪律发愁;课堂气氛太“活”,有的学生趁机“捣乱”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若教师过份严肃又使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不参与配合,教师演独角戏,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5. 社会和家庭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在农村,人们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不高。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他们关心的是语文、数学科目的分数,正是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四、工作建议:

1、强化监督,科学评估。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未来学校竞争的重点体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普适性和个性化。普适性重在质量,质量越高,越适应社会的需求;个性化重在鲜明,越鲜明越受社会青睐。要达到这一目的,具体途径就是课堂。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科学评估,开足开齐课时。《道德与法治》学科无论在家长、学生、甚至是教师眼中都把它做为副科对待,在这种不重视的思想指导下,《道德与法治》被挤占就很正常了。但历经课改多年,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越来越认识到德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为了保证《道德与法治》课能开齐上好,建议上级部门和各校教学评估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课、上课、学生的成绩考查作出科学的规定,并在平时的检查中认真落实。

2、构建体系,明确标准。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是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以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为主要评价标准)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资源、拓展空间。

充分利用社区和街道及家长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搭建展示的舞台。                  

4、加大投入,改进设施。

篇12

例如,针对最近新闻上比较火的一个“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可以先了解一下小学生的基本观点,然后将小学生分为两队,一队认为该扶,另一对认为不该扶,随后让这两队进行辩论并阐述自己的理由。通过唇枪舌战之后,小学生会自己明白,碰见需要帮助的老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护好自己。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地思考和讨论,会大大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选取不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因此,教师要对小学生有一个熟悉的了解,其中包括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然后教师才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和小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许多的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不强,容易被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影响,也很容易相信网上的一些陌生人。因此,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组织一堂“网络安全”的学习课,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案例,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然后在进行相关的讲解,让小学生了解到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网络上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应对他们。这个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和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对小?W生的作用也非常重大,教学的作用也会容易凸显。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自实践,最终也将指导实践。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去,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明白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

篇13

一、法治社会中法律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社會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应该从小树立法治意识,有必要接受相关法律启蒙教育。法治进程的推进,关键需要解决人主观方面的法治意识问题,而意识最好的启蒙时期就是在小学、中学阶段。所以,完善中小学法治教育,提高中小学法治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法治素质水平。首先,小学生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他们处于学习的起点,一切新的知识对他们而言都是新鲜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吸收能力较好。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尤其是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法律案件的思考,进而对法律有进一步的探究兴趣。其次,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有利于小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守法、遵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思维和习惯,这是实现我国法治社会的基础。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容小觑,因为小学生从小的法律思维会影响其以后对法律的认知,尤其是体验式的法律学习,对小学生的印象深刻,有助于培养他们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成人后也会由此受益。最后,小学生接受法律启蒙教育,有助于法律知识的传播,形成全社会的法律学习热潮,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小学生是生活在家庭中的具体的个体,与他们联系起来的是千千万万的家庭,如果小学生在参与家庭讨论和家庭事务时能够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将会带动家人对法律的认知。教师可以让父母参与小学生的法律学习任务,给予家长法律学习的机会,和小学生一起探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知识,深入了解法律的精神。因此,在法治社会,对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不仅是从小学生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家庭和法治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法律启蒙教育的主要途径

法律启蒙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但对小学生而言,学校教育是主要途径。学校教育中,学校举行的相关活动、学校法律宣传、学校案例分析等是法律启蒙教育的途径,但是课堂教学与班级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主要的法律启蒙教育途径。其中,课堂教学包括在语文、英语、历史等课程中的法律渗透教育,也包括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直接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这又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很多法律知识,如“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宪法是基本法”“执法守法,依法维权”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直接的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的材料,教师可以围绕着教材的内容,进行知识拓展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体验法律,树立法律意识,懂得法律精神。另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集体生活、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这些内容中渗透一定的法律知识,拓展法律启蒙教育的范围,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人们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维护人民权益的有力武器,从而增强对法律的亲切感和兴趣。

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法律启蒙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法律知识认识法律

法律是由一条条法律条文组成的,小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离不开对法律条文的认识,教师可以用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解法律条文。受年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还在发展中,教师在讲解法律知识时不能照本宣科,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际,让法律条文“活起来”,如增加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法律有亲切感和感触。教师应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用更鲜活的教育方法,努力顺应他们的成长需求,让法律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将他们培育成合格的公民,实现法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邀请社会上从事法律相关专业的人员作为学生的法律指导教师,不定期地与学生交流,向学生传递一些浅显易懂的、常见的法律法规。

例如,教师可以邀请交警到学校讲解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以及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给社会、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危害。教师可以让交警和学生一起交流一些实际的交通事故的场景,通过交流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交通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法律法规,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和应用法律。另外,教师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的引导,作为学生学习法律的榜样,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离自己并不远,学校生活中需要法律,家庭生活中需要法律,社会生活中也需要法律。

(二)通过法律案件体会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