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近年来,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导致上大学的门槛过低,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普遍来源于普通高中、职高或者中专。大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没有使他们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反而因为屡次失败而变得懒散。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对新开设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表现出的不适应,更让他们感到迷茫和无助。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对于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缺乏积极的探索精神,只是侧重于一味的灌输单词、句型,要求学生反复记忆,授课过程了无生趣。久而久之,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教师则因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产生心理落差,成就感的缺失让教师的处境变得无所适从。
二、教学过程过于封闭,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语言教学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同时,在摆放整齐的教室中学习,固定单一的教学环境更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设置过于死板,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过于强调书本内容,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在设置课程计划与目标之前未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无法切合实际地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互动式教学。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摒弃旧时的“以教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对于日语初学者而言,为了培养其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场景,让学生运用有用的句型进行会话练习;对于一些比较难以记忆的词汇,教师可以采用竞赛式、抢答式的教学模式来督促学生们进行有效记忆,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选用适合学生表演的题材,教师适度参与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短剧的形式,加以适当的环境布置,完整地演绎出来,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观能动性,享受学习日语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造适度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一味地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了避免枯燥,教师可以借助于直观教具,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日语单词、语法、句型、课文内容、日本文化等大量知识通过视频、照片、影片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学院条件,开设第二课堂,同时,也可以开设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等。为学生营造学习语言的环境,激发其学习日语的兴趣和潜能。
3.导入日本文化,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文化语言学认为: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对语言有着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的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日本文化(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同时我国文化相对比,能够更好地了解及掌握日语的深层含义。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将历史文化作为语言背景贯穿于文中内容的讲解。例如日本人聚集在一起时,对于彼此的身份顺序是极为讲究的,学校的学生、公司的职员都有前辈后辈之分,而后辈对于前辈在言行举止上也是异常尊敬。如果教师在讲授时仅仅只是提及到一些客套用语,学生则不知道应该使用在何种场合。有些敬语,是该对前辈使用,还是对后辈使用。这也就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会做一些语法测试题,却缺乏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学习日语必须要学习日语所代表的深层次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顾玉波.高职公共日语教学方法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4)
篇2
作为翻译的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向,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于上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先导。借助新历史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认为翻译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前殖民地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翻译学者们的关注,这些学者借鉴并发展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此为研究模式研究和反思本国历史的和现实的翻译活动,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并试图通过建立新的文化传统取得与第一世界国家平等的政治文化地位。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距离不断拉大的国际形势下,借鉴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以下便是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为模式分析在中国和英美语境下的中英互译情况,以此加深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
二、中国语境和英美语境下的中英互译情况
1、翻译流量的失衡
当客方语言被译为主方语言时,客方语言总会经历与主方语言的接触、冲突,进而在主方语言中兴起、流通并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当这个过程发生在强弱权力差异的语境中时,它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推动或阻碍。其结果就是弱势文化的语言很难流入强势文化,而强势文化的语言大量流入弱势文化。在翻译活动中便表现为弱势文化译介强势文化的数量远远超过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译介。在世界上,英美文本的翻译输出量最大,而翻译输入量最小,这些国家利用其经济、政治上的有利条件,通过大量翻译输出,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输入给第三世界的读者,以巩固加强其文化霸权地位。中英互译中同样存在流量不平衡的趋势。
首先,在外来词语的译介中,中国引入的英语词汇要远远超过英美国家引入的汉语词汇。从五四时期中国引入的如“民主”、“科学”等人文用语到当今引入的如“纳米”、“主页”等科技用语,由英语直接或间接译介而来的外来语已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中以汉语为词源的外来语则相形见绌。虽有“kongfu”、“taiii”等此类词语,但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外来词汇却少之又少,西方通过外来汉语词汇的译介而受到的中国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在中国来自西方此种形式的文化冲击则是巨大的。以五四时期为例,中国在引入西方启蒙话语的同时,实际上也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因此这正如列文森在《佛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里所说的那样:“西方可能带给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对西方所做的,则是扩大它的词汇。”
其次,中国译介的英美作品数量也大大超过了英美译介的中国作品。中国自晚清以来,除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外,一直积极地译介英美作品,其中还出现了几次。19世纪后期,民国时代和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对英美作品的翻译占所有外国作品翻译的一半以上。反观英美国家,只有为数不多的汉学家投身于中国作品的译介,而且作品大多是中国儒道经典哲学著作及古代诗词。
三、正视中西文化互动的不平衡
综上所述。在中英语境下的中英互译活动中,中西文化互动呈现总体上的不平衡现象,英美语境下的英译汉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带有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后殖民主义倾向。怎样面对中西文化互动的不平衡,如何应对成为了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不能对这种不平衡现象视而不见,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只是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产物,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抱着珍视自身文化的情怀,形成一种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民族主义。
既然我们应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后殖民主义”,弄清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出场语境。这对我们正确对待中西文化互动意义重大。
后殖民主义理论开始于20世纪40~60年代,“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福柯的话语理论为基础,旨在解构西方霸权的文本系统,揭示隐含于西方历史知识中的权利结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以色列学者萨义德从批评英国康德拉的小说《黑暗的中心》人手,分析西方学术理论体系及美学表达规范,指出西方文化中有一种“东方主义”,即强烈的西方优越感,把东方固定于落后、低劣、怪诞的模式中,置于从属于西方的地位,这实际上是一种霸权主义心态。
篇3
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对我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有深刻的认识,从初中到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对我国传统丝绸之路有详细的概述,也对其中的历史意义与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做出整理。具体如下:
文化的组建过程主要是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不断渗透形成的,在这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其中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由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当中,精神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慢慢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精神层面的文化较制度、物质文化的传播速度慢一些。
早期丝绸之路的交流主要对文化与制度方面的交流较少,主要以物质之间的交换为主。然而,物质文化的交流又带动着各领域的技术经验相互传播,其中西欧国家的丝绸、冶金和水利灌溉等级数多数有我国的“丝绸之路”进行传播的,国外的玻璃制作和糖果制造技术亦是通过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交流不断在中国得到发展[1]。随着物质文化的交流不断升温,国外的宗教文化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丝绸之路来讲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进行更为广阔的传播,中国由此开始引进以宗教为主的各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宗教领域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和天主教等。与此同时,我国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文化亦得到不断的传播,是整个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各种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唐朝时期精神层面的文化丰富多彩。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逐渐加强,制度文化以被动的形式在各国之间不断进行相互渗透,制度制度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几乎没有形成友好的交流方式,通常以战争的形式不断渗透,在战争结束以后,往往战败一方民族便会被强行渗透制度文化,以此来保证制度文化的传播效率。
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课堂教材中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资料进行整体,对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做了如下总结:
(一)促进了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丝绸之路在精神文化的交流方面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我国传统古典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并将印度的佛教文化进行了吸取。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便在我国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一关键发展时期,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古典舞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进行融合发展,将融合中的禅宗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结合,进行形成了具备佛教文化思想的新儒学体系,即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我国后现代的精神文明交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促进了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使得我国“四大发明”走上了全世界,成为现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的基础。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现状,多领域受到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因此,亦可以说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通过丝绸之路中的文化交流将技术向世界进行推广的远远不止这些,其中还包括陶瓷、茶叶、冶金、纺织和铜镜等。这些中国的技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引入外国文明,为中国文化加入新鲜的血液
丝绸之路的开放让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国引进了外国文化思想和技术经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经济印象,其中技术方面,有玻璃制品、西方医学和天文等。饰品类有象牙、犀牛角和琥珀等名贵物件,后期这些名贵的饰品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中国的折扇文化,扇骨和扇钉等均用西方的象牙来进行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添加了更多的西方艺术魅力[3]。此外,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我国还积极引进了外来的食材,如马铃薯、草莓和芝麻等,这些外来食品的引入不仅让我国传统的经济农产品更加呈现多样化,同时也对中国的美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密切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后现代全球一体化的雏形思想,即打破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丝绸之路作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先驱路径,是正确的选择。不仅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更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4
一、流行文化的内涵
流行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的一种,是大众文化中大部分人向往和追求的、而只有少数人所享有的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方式。豍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所宣扬的自由、平等、自我张扬等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因此,年轻人为其主要的欣赏者与传播者。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消费娱乐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思想道德理念和行为等。这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要求。
二、流行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流行文化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流行文化在青少年中的盛行,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比如各种网络论坛、博客,为青少年追求个性、展示自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资源与条件,利于他们的独立,让青少年在表达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可以说流行文化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性和开拓精神,但另一方面由于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商业行为进行渗透的,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明星文化、消费文化等来体现的,而青少年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对事物的辨别力有限,理性不足,由此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甚至造成违法犯罪行为。例如有些青少年盲目追逐流行和时尚,他们依照当下的流行模式来包装自己,比如夸张的发型、纹身等,更多地追求外表的独特和感观上刺激,却忽略了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①;有些受到“超女”“快男”等一夜成名的影响,把财富、声望、地位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片面追求自我实现,忽视了对社会、对他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说在另一方面,流行文化也滋生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这就给流行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依赖物化社会而伴生的流行文化逐渐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土壤,在这一情形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如何辩证分析、科学应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响?如何向流行文化有效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以及在流行文化盛行的环境内如何科学构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如何正确认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功能与价值?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当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坚持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流行文化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内容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思想理论与道德价值观,注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而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呈现更加的纷繁复杂使得人们无法找到一种或是几种主导样式,流行文化就在这种形势下盛行起来。流行文化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发展的特征。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各种西方的思潮、话语、主义也一并涌入国内,这些共同构成了青少年当前所面临的多元的生活空间。多元价值观空间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选择与追求提供了众多的方向。但从流行文化的内涵看往往体现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它导致的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同我国传统倡导的勤俭节约、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现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青少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折射了当前的青少年的价值观态度,“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没房没车”,“没有钱,泪汪汪,拿红薯,当干粮”。这些内容既折射出青少年内心的自由,也透视出青少年内心的无奈与苦闷。因此,在流行文化渗透的现实条件下,随着它对青少年影响的加剧,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内容,在多元文化价值体系下,要求体现更加鲜明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发展。对于多元的流行文化,应当抱有一种开放式的态度,引导青少年对流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精神境界。流行文化渗透在青少年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思想开放、思维敏捷的群体,青少年不断追寻着适应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更容易接受新文化、新知识,通过流行文化,他们可以更多地与人交流和沟通,扩大了社会交往,更快地融人社会。因此,在流行文化盛行的情形下,结合全球化、现代化、市场经济化的大背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帮助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青少年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形成科学理性的对待各种文化思潮,提高辨别力,有理有节的(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39页)看待多元文化的传播。总之,在确保我国文化安全的条件下,增强青少年的开放意识,国际意识,集体合作意识等等都是流行文化发展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新内容。
(三)流行文化改变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形式
网络技术的普及推动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它体现在青年上网行为的广泛性和频繁性,他们渴望充分的信息与通讯。由于网络综合了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户外宣传等其他现存媒体的优势,青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信息搜索。网络不但有助于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宽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而且也创新了青年文化的传输方式。与传统文化单向性传统不同,网络上的文化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具有交互性。因此流行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的发展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载体,他们通过互联网搜集知识进行专业学习、娱乐、与外界联系沟通。网络以其自由、便捷、客观的特性,极大地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但是网络虽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和交流的需求,却也存在着管理和保护不完善等方面的缺陷,而青少年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尚不全面,容易造成对网络文化缺乏甄别的现象,导致部分青少年终日沉迷于网络,封闭自己,失去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忽视了自身情感的需要,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人际关系淡化,等等豎。网络文化的兴起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形式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网络文化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巨大的信息,网络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价,网络化成为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流行文化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变化的流行文化也是不同时期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青少年在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甚至反叛这种文化及其价值观,同时不断地创造着体现他们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新的文化和价值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抓住流行文化所带来的青少年好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背后的问题,对青少年进行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接受、质疑、创新的过程中,保持青少年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态度,逐步成长为中国社会的新的脊梁。
注释:
篇5
⑵热解法是氯化镁溶液直接在高温炉内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氯化氢气体,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也可进行回收。因此,碳铵法和热解法在目前可能是最适合新疆盐湖水氯镁石开发的工艺方法。
其他方法[2]:高温固相法、气相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等。高温固相法和气相法是制备高纯度和各种形貌镁系产品的好方法,最近几年也有大量的文献报道,除了固体矿的分解外,单质镁的高温氧化、镁盐与氯化物的高温分解、镁盐的水解法、镁铝合金还原法等,但由于设备比较昂贵和能耗较大,实施起来比较不经济。溶胶-凝胶
法和溶剂热法是新型的无机化学品合成方法。
2.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
本着资源的再利用、节能降耗、环境友好,降低成本为宗旨,以烟花废弃物含镁副产品氯化镁为原料,对其进行纯化处理后,制备出纯度达到98%以上、形貌均一的高纯氧化镁产品。
海水和盐湖卤水等液体矿杂质含量少,生产工艺较固体矿简单,产品更容易达到高纯要求,加之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所以以海水和盐湖提钾后的废弃物水合氯化镁为原料生产镁系产品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利用卤水生产镁砂的最大生产国家,其镁砂年生产能力约150万t,其中以海水、盐湖卤水等液体矿为原料生产的约占90% ;其次是13本,年生产能力约100万t,绝大部分以海水为原料生产的。而新疆拥有著名的罗布泊盐湖和众多的其它盐湖资源,以水合氯化镁为主的镁资源含量达数十亿吨。从盐湖废弃物中生产镁系产品在我国盐湖化工产业中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3.高纯氧化镁的国内外研究
3.1 国外研究
世界上以海水为原料生产镁砂已为成熟技术.除了美国、日本、英国以外,现今意大利、爱尔兰、墨西哥、挪威、希腊等国家相继建厂,并得到迅速发展。但是MgO大于99%产品,仅有宇部化学工业公司可以利用海水为原料的再水合法批量生产,高纯优质镁砂。
3.2 国内研究
近年来,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以氯化镁饱和液瞬间热解原理技术,开发了梨形涡流炉。将32~36℃Be 的氯化镁饱和液(MgCl2含量400~440g/l)经扬液器由气流式喷咀喷散成小于80微米喷入梨形涡流炉,从而实现了热解率大于98%的高效结果,镁砂样块MgO含量99.63%~99.7%,体积密度3.24~3.38g/cm3。由于是小型试验装置,热耗较大,耗油达到1.7~2.Okg/k品,此缺陷将会通过半工业及工业窑炉的完整设计,燃料消耗完全可以降低到低于300kg/t产品。
华东师范大学的孙国清教授[4]对海水石灰法进行改进,已经研究出含MgO99.5%,B203为0.01%左右的高纯低硼镁砂。李道、陈彩常[17]利用蛇纹石岩化学湿法生产高纯氧化镁的研究开发于2000年6月一次试产成功,2001年开始正式生产。他们研制生产99.2%~99.68%高纯工业氧化镁已超过许多国家如以色列(99.4%)、原南斯拉夫(99.3%)、墨西哥(99.01%)的水平。与他们相比,具有低CaO、C1-、B203的优势,这说明中国高纯氧化镁的开发与生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在世界镁盐生产上占有一席之地。
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在碱式碳酸镁制备高纯氧化镁的过程中,洗涤和抽滤的次数会与氧化镁的产量有直接关系;而在碱式碳酸镁进入马弗炉的过程中,如果碱式碳酸镁过于潮湿,会对炉子有不好的影响,减少其寿命,所以在此之前要进行干燥,干燥的程度影响后期的制备;而在进行煅烧时,煅烧温度不易控制,因为若煅烧温度过高,容易将产品烧死,煅烧温度过低,除煅烧时间长外,轻质氧化镁含量保证不了,所以温度的高低不好控制;在最后纯度分析时,不能完全保证杂质离子的祛除,所以在做的过程中需要一步步的验证,尽量做到最好。
高纯氧化镁高温下具有优良的耐酸碱性和电绝缘性[5],光透过性好,导热性高,热膨胀系数大,广泛用作高温耐热材料,在陶瓷行业用作陶瓷坩锅、基板等原料。在电子、电器行业用作磁性装置填料、绝缘材料及各种载体。此外,用高纯氧化镁为原料,还可以生产电熔氧化镁单晶、高纯电熔氧化镁、纳米级氧化镁等专用特种氧化镁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在电子、电器、光学、仪表、冶金、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胶黏剂和密封材料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已跨入世界胶黏剂与密封剂生产和消费大国。本研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成本低廉,解决了环境污染,为镁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俊强.e7含镁副产品制备高纯碳酸镁及氧化镁研究[M].大连理工大学.2008,(6):22-56.
[2] 杨军臣,翟学良.青海省盐湖水氯镁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矿冶.2002,11(B 07):50-53.
篇6
1.多元化。各种西方的思潮、话语、主义共同构成了多元的话语空间,使得校园流行文化多元化和多种标准,这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迷茫。
2.世俗化。在高校校园流行文化中更多的是其娱乐性和对现实社会的调侃,网络运营商为了获得高点击率从而摄取商业利益,其传播的所谓流行文化往往是以迎合大众的感官愉悦程度为检验标准的,这样势必导致世俗、庸俗文化产品的产生与流行。
3.虚幻化。在目前快节奏、就业难、压力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往往会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大学生一旦对某种流行文化产生兴趣,常常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并且极易产生浮躁的心态。对流行文化的过分沉溺,容易导致大学生逃避现实生活,去追求一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精神需要。
4.娱乐化。流行文化的娱乐化特征极易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对于一些非理性的文化现象,大学生不是用自己的理性去反思,而是当做一种娱乐和调侃来追捧。而这样的非理性的文化现象对一些优良传统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二、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影响
1.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当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的文化现象、社会事件等引入课堂、将部分优秀、先进的流行文化元素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密切大学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2]
2.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校园流行文化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交流娱乐化、平等互动化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借鉴校园流行文化的这些特点,利用网络、短信等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3.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教学氛围的建立
把校园流行文化引入政治理论课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与校园流行文化相结合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把校园流行文化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跃和丰富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校园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形成和谐教学氛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消极影响
1.校园流行文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地位受到挑战
校园流行文化虽然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但是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网络的兴起促进了校园流行文化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网络游戏、青春偶像剧、网络影视、流行音乐、偶像崇拜等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普及率和关注度却不是很高,校园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从而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3]
2.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正常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秩序
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逃课的原因有些同学是因为热衷于网上聊天或网络游戏等,手机文化、网络文化等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常秩序。
3.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运用理论武装他们,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道德观。目前,校园中流行的考证热文化,热衷于计算机、英语这些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导致某些大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加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什么功利性,很多学生认为学与不学这门课程都没有关系,这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校园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特别是积极影响,进一步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借助校园流行文化中的先进元素,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生活化、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互动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流行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教学内容的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教学内容长期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而校园流行文化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满足了大学生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借鉴流行文化的这一特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把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等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和互动化
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提高教学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借助网络、短信丰富教学手段,可以通过网上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为教育素材,如将反映强烈的社会事件引入课堂,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短信文化来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对话、交流、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对各种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扬弃与吸收,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使其自身文化素质和发展过程成为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自动化过程。[4]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课程教学和校园流行文化
篇7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的文件指示,计划培养为全省农村乡镇及以下小学定向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湖南地区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招生培养工作于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承担该项任务。
从培养目标上讲,本专业方向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农村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从培养规格上讲,本专业方向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在使学生接受全方位培养、能承担农村小学教育及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要特别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培养。因此,该专业方向的美术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村小学教学的实际,符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
1文化修养构建的层次
围绕美术文化这个核心把与此相关的文化修养分为三个层次,即美术文化素养、美术及艺术理论素养、人文社会知识素养。而这三个层次是既分主次又相互相联系的。
1.1美术文化素养
美术是一种文化,它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对于以基础美术教学为职责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建构自身的美术文化。美术文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美术学知识,即要认识并掌握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本质特性,作为造型艺术的特殊性在美术语言上的体现,如透视学、解剖学、构图学、色彩学等。美术语言是美术作品得以存在的基本形态,美术的其他种种价值都必须依附于这一基本形态才能体现,所以也被称为美术本体。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发现美术语言的特征和规律,较深入地理解美术的本质。美术包括不同的门类,如绘画、工艺、书法等,要掌握不同门类的基本常识及创作特点。中西美术有共同点也有许多差异,要掌握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这些既是美术文化的基础,也体现着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特殊性。二是美术史知识。中西美术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美术时潮,涌现出无数著名的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家,一部美术史就是人类美术文化的全部精英史,它构成了美术文化深厚的基础,也是美术文化的具体的视觉体现。因此,美术学和美术史论虽然不同于美术技能和具体的美术作品,但它们是关于美术的基本知识经验积累和对美术理性认识的结果,是美术学科有机的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
1.2美术及艺术理论素养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种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范畴、审美理想等。艺术是美的最集中体现。通过美学理论的学习,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另一方面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指导人从审美的高度创作和鉴赏美术作品。艺术理论是关于艺术本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以及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规律研究。艺术理论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艺术本质及其艺术规律从而指导自我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论教育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分析作品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性质,阐释作品的审美价值、思想意义、艺术风格等。它的学术性、价值判断的倾向性、必须符合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美学及艺术理论素养是学生文化修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果按学科来划分,包括哲学、宗教、历史、政治、伦理等,它们都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具体体现。美术与这些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件美术作品总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下诞生的,优秀的作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无论中西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从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性的制作技术混为一体的“技艺”向作为精神性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在中国,唐宋以来由于众多文人介入美术创作,使得艺术创作的精神性特征得以强化,对文化修养的强调,凸显了中国绘画独有的文化内涵。在西方,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绘画被提升到与科学并立的精神生产的地位。要达到对艺术的真正了解,我们就必须懂得,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视觉呈现,一切艺术创作都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积极的实践性。如果我们不否认艺术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这种密切关联性,不否认艺术精神性特征的话,就应该将艺术放到与其他文化类型的关系中加以审视。而现代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与科学意义上的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有了一种更为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学科有了一种更为深入的融合。因此,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部构架必须有人文学科的支撑,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对于美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必须的。
2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加强大学生文化修养
实现学生文化修养的完整系统建构,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不仅在于认识到建构什么样的文化修养体系,更在于如何建构的问题。
2.1调整课程结构,具体落实《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这一指导方案是根据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方向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制定的。“方案”把课程分为六个学习领域,加强了“美术理论与历史”、“美术与人文教育”两个领域,增设了“教育研究方法基础”、“ 教育法规学”、“ 小学美术教学论”等课程,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上面所述的文化建构的三个层次。总体上看,“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在克服重技能,轻人文的弊端,丰富了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方案的实施对培养具有人文精神、较高文化修养的基础美术教师具有积极意义。
通识教育是一个柔性的课程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式化模式,应该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学校里面的课程可以横跨多个学科,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课程以及教师。这种弹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身的需求,加深自我的文化积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培养都大有益处。改革高校课程设置,减少专业化课程设置的数量,为学生学习业余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有了充分的时间,有助于学生依靠传统的读书方式,提升自我修养。文化修养是靠每天的积累,积少成多,由小江汇聚成溪流。因而高校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更多时间空间。拥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提升文化修养大有裨益。
2.2合理利用院校其他专业的人文课程
院校在学科门类上的设置比较齐全,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等学科皆有设置,这一方面为美术学习构建了一个特有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这些学科也是美术学习加强文化修养培养的课程资源。因而在加强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拓展其文化艺术视野方面,使美术专业学生广泛接触其他人文学科成为可能。合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做到优势互补,打破各专业的封闭状态,鼓励美术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系部的人文学科,实行学分制计入学生学分中。在这个资源共享和学科融合的平台上,建构学生的人文素养。
2.3开设人文学科的讲座
高水平的人文学术讲座既具有对某一问题研究的深度,又具有该学科的学术前沿性,对于学生了解某一人文学科的现状,涵养其人文素质,培养其对于人文学科的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学院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是建构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增加文化类讲座和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依靠必修课和选修 课,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角度进行。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历史传统、学术风尚、管理风格、社团生活、景观布置、建筑特点等诸多要素。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学校重视人文类活动的开办,科研项目的投入,名家讲座更是必不可少,用科研活动和名家思想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当然,光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学生自我的努力和吸收。书读的多少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只有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自我吸收和升华,才能化为自身的文化修养,内涵修养。
2.4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态度
人文学科的资源极为丰富。除了博物馆、美术馆、大型画展等可视的历史文物、艺术作品外,图书馆有大量的人文学科书籍。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一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态度,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式,为他们开列书目,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中了解其所学知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知识的受授都靠教学过程来完成,自学是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最为灵活有效的方式之一。
2.5文化修养类选修课,为学生加强文化修养拓宽渠道
部分高校对于文化类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选修课数量不多,关于文化修养类的选修课更是屈指可数。更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选择选修课,最先考虑的是选修课是否容易通过,上课是否轻松等问题,其次才考虑选修课内容是否感兴趣,质量好不好。缩减专业课程设置,适当增加文化类选修课的数量,拓宽文化修养教育的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个人素质具有较大的帮助。另外,保障选修课的质量,提高审美层次,增加吸引力,也是加强学生文化修养的一大关键。
3结语
跟上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及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文化素养及最基本的教学理论与探讨美术教育教学的自觉意识。只有解决了这些最为根本的问题,高师美术教育建构学生完整全面的文化修养,从而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保证和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詹小平.普通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农村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一师学报,2005,5(2):3033.
篇8
2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局限性
跨文化交流的内容被纳入到文化的范畴当中,该范畴具有典型的原点性。原点性是指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空间和不同文化属性的文化知识,其具有典型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无论何种文化只要存在原点,这种文化就会一直延续发展下去。英语电影中包含的英语国家文化植入了英语国家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认可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既包含英语国家对世界、对其他国家一些对人类的思考和总结,还包含着英语国家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英语电影文化植入既包含着商业价值,同时又包含着发扬文化和弘扬优秀文化的目的。文化原点揭示出不同文化之间虽然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但只要存在文化原点,文化交流过程中便存在局限性。
众所周知,文化与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某种文化被视作为优秀的文化存在,文化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会不断扩大和发展。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走向交融和同步发展,但是,这个发展过程通常以弱势文化为牺牲对象,也就是说,文化在交流传输的过程中表现了既统一又分散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电影作为全新的媒介形式登上文化交流的平台。近几年,电影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电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是英语电影蕴含的文化属性在传播过程中与不同文化所产生的抵触和摩擦现象,这种现象与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构架体系的成立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英语电影是具有人类最大优势的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摩擦与融合。
3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经离不开现今的传媒手段,英语电影则是这个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媒介工具。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做了总结介绍。
3.1英语电影传播了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英语电影快速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机制理念,并借助现今的电影媒体技术构架西方文化机制的世界文化整体格局。英语电影中包含着较强的帝国主义文化色彩,这种色彩传达出较强的文化霸权和侵略色彩,意在通过文化政策建立全球统一的文化框架,从而形成以英语国家为主的文化模式。
3.2英语电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发生必须经过适应和挑战环境这一环节,现代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文化传播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同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实际环境和区域的形态与结构,与之相反的是它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英语电影是现代媒介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不同文化形态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电影通常以单向传播形式为主,导致英语国家与其他非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认同感等存在较大的差异。
3.3英语电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双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上。英语电影以很强大的卖点占领了我国电影市场,在改变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例如,某部英语电影讲述美国西部牛仔的故事让我国人民在一夜之间了解了牛仔裤,牛仔裤也逐渐成为我国很多家庭衣柜中必不可少的服装。当然,英语电影侵入我国电影市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构成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英语国家文化在入侵我国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历史文化能够展现出强大的抵抗力。但是,就生活形式而言,英语电影的入侵使圣诞节、情人节以及愚人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我国受到广泛欢迎。
篇9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 , 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篇10
一、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这里所提的文化交流涵盖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日益频繁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使对于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也逐渐明确地分离出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的不同层次,各有着不同的侧重。
(一)文化交际的含义
从民间的、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交流层面讲,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机构之间交流活动,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它侧重于各种形式的交际往来,其愿望主要是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睦彼此间的关系,这种交流侧重于是不同的文化交际,发生的层面广泛多样,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基础。
(二)文化交流的实质目的:信息共享
从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三)有效的文化交流的能力要素: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者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都必然植根于特定文化的环境之中,是某特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该特有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自身文化又起着载体的作用:传承特定文化的内涵,并使之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也必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然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实际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的流畅度。文化的交流、交际能力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仅取决于外语语言能力、语言技巧,它还涉及到语言以外诸如政治、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许多因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母语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即使双方都使用相同的语言交谈,并且语言表述都流利到几乎没有语言障碍的程度,也同样会产生语用的不得体或语言迁移的错误,究其缘由,是因为双方母语文化背景的差异,最终导致交际中的文化性失误,即一方不了解另一方的文化价值观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甚至特有的身体语言所能提示的信息、意图所至,归结为交流者的文化能力有所欠缺。
二、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于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同步发展
对于文化能力,H.H.Stern(1992)认为:它不仅包含谙熟社会的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定位,而且还包含从文化的视角辨认重要事实的能力以及具备区分可接受的文化成分和不可接受的文化成分。
文化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力。文化理解能力是文化能力的实质核心,是深层层面不同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只有具备了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在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中做到得体,减少不必要的曲解和误会,它有力保障达成交流的愿望,从而提高交流的有效度。文化理解能力除去对其他文化特性特点的敏锐感悟力,而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要树立文化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合理性的。在文化交际交流中,对不同于本族文化的他文化具有包容意识。由此可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在必须具备良好的目标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对其他文化特点的敏锐感受力、充分尊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不排斥与自身文化相异的其他文化意识中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交际双方变换视角,以对方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作所为,跳出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习惯性定势,容忍、尊重并理解彼此间存在的不同。对其他文化在交流中应持有的态度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由于文化能力所包括的最基本组成有:对其他文化特点的辨识力,即感受力;对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包容意识,即对其他外来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识,它们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认知其他文化的先决条件是对其他文化的敏锐度,表现为在与他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对对方的意愿、态度给予及时的反应和反馈;文化包容意识,这个文化能力的基本因素,即对与自身文化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充分理解和包容,影响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各参与方的所持的态度,认同感以及相互间的接纳程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由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要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而且还要使他们通过学习了解该语言所依附的文化,使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才是避免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交流中的误会、失误,充分地交换各种交流信息,理解彼此的交流意图、交流愿望,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文化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关注
2004年由高等教育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两大不同点:
其一,特别强调了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其二,突出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
外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在这里清晰地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外语学习者以按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和交流模式,明确地表明态度、观点,阐述理由,进行论证说明,采用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对方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才能循得有效交流的有效达成途径,保障可能收获的最大交流成效,才真正地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敏锐感受力和包容意识,外语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同时,让外语学习者真正理解文化能力内涵,并实践性地运用文化能力;为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文化意识:既不能盲目模仿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也不能看不起自身的母语文化;每个文化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上、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成因,在跨文化接触交流中正确地理解来自它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在深层次上进行观念、意图上的有效沟通。
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为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坚持文化交流原则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形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不仅掌握孤立的语法规则、词汇或句型,而且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并习惯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切实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文化因素的导人在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交往时应该非常实用。坚持相关性与实用性原则,着重选择在跨文化交际中会经常用到,并可以促使这些交流顺利而有效地持续进行的文化内容,结合语言的教学和训练施教,使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卓有成效。(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四、文化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教师必须使文化教学始终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把文化教学融合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培养对各种他语文化间的深层差异的敏锐感知和辨认力,对学生进行文化能力训练,使它不游离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其它文化的宽厚的包容意识,坚持以文化交流的原则为出发点,发掘教材的内容素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使英语学习者在发展英语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起不同文化交流中必需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包容意识,奠定良好的文化实际交流基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以其它文化背景人士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习惯的从事习惯,进行不同种类信息的充分分享、交流。尽可能地减少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交流误会、沟通障碍,以达成卓有成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厚宪,赵 霞:《论文化教学原则》(2002年9月, 外语教学第23卷第5期)
[2]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 P3-4.,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篇11
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甚至不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文化差异,世界各国在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那么在面对不同文化时,怎样进行交流才不会造成误解,给本国带来损失呢?跨文化交流语用问题的研究就为解决这个难题带来了曙光。
一、口语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文化具有多样性,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就很容易产生问题。跨文化交流时,语言文化交流占绝大部分。语言文化交流即体现在口语交际中,由于对别国文化的不熟悉,语言的表达形式通常会以母语的表达形式呈现,这就和别国的语言表达不同,进而引起误解;以下一个例子就可以很直观的告诉我们:
英语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翻译一个句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炫彩斑斓。
同学们很自然的就翻译成了:Chinese nation is long history,chinese culture is colorful. 这是个很明显的错句。因为在英语里,这句话因该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文明炫彩斑斓。是这个意思,因此,正确的翻译就是:Chinese have a long history,and their culture is colorful . 不了解别国的文化,就会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闹笑话,并且词不达意。
二、口语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提高的方法
1.明确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树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的理念。语言是表达文化的载体,跨文化交流主要依托跨文化语言运用交流,因此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提高十分必要。以我国和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为例:要想进行文化交流,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而了解对方文化的有效途径就是学习对方的语言,沟通交流才能相互了解,因此,我国就大力推进英语学习的开展,而美国方面也大力推进汉语学习的开展,通过学习双方的语言作为文化沟通的桥梁进行跨文化交流,这便是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要提高口语交际中跨文化交流的语用能力,就要明确语言交流促进文化交流,牢固树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的理念。
2.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风格迥异的文化常识和不同文化的表达形式都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所需要深入研究的。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会脱离文化本身而存在,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提高是跨文化交流双方进行公平、得体交际的核心所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这些表现在言语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减少语用失误,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想要很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就要多了解别国文化的丰富含义,广泛阅读相关文化的书籍,增强文化底蕴,积累丰富学识的同时多运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到该文化地区进行深入观察体验,更好地感受文化的差异性,以此来提高对该文化用语的理解能力和语境的敏感性,更加灵活的运用该语言系统,形成当地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就能减少很多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必要失误,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3.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学习一定要多用多实践,在不停的和别人交流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只有通过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
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习惯性的问好:吃饭了吗?吃的什么?一般中国人就会回答:吃了,还好。然后就过去了。但是一般在西方国家,如果你问他们:Hi,how do you do? How about the lunch?他们通常会很认真地回答:yes,pretty good!! I like the beef,but if there are some salad will be better.
上面的对话会让中国人觉得,我不过就是随便问问,你怎么回答的那么详细。而被问者由于他们的文化是这样的,所以就觉得你是想知道他们真的吃的是什么,感觉怎么样这些。这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它体现在思想、行为和语言和表达方式上。
在学习他国语言文化时,尽可能的参加一些交流活动,比如聚会,讨论会和一些其他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在那种语言环境下训练思维,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我们只有多和他们交流,不断的认识和了解他们的文化,才能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更好理解他们的语言,进行得体自然的沟通交流。
三、结语
作为一个学习别国语言文化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在进行语言沟通中也会闹很多笑话,但是,要敢于实践,多多和别人交流,逐步加深对别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才能减少今后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应用失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会用所使用的语言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多方面深入认识该文化,就能融入该文化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减少跨文化交流时的误解和尴尬。
篇12
一、直接介绍,对英语文化形成系统的认识
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通常采取直接介绍法,即根据教学需求,直接介绍某个知识点,通过全面、详细地剖析,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教师就必须适时地对相应教学内容进行直接介绍,确保学生真正了解了英语文化,从而为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提供充分保障。例如,以“green”(n.绿色;青春;adj.绿色的;青春的)和“blue”(n.蓝色)为例,学生脑海中对这两个词汇的既定印象为“greengrass(绿草)”“bluesky(蓝天)”。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的差异,可以引导学生对实践中两个词汇的应用进行解析。教师:greenwithenvy是什么意思?(学生猜测英语单词的意思,尝试对语句进行直译)学生:因为嫉妒而脸色发青。教师对学生说出的答案不置可否,反而让学生从书面语言角度再次尝试分析语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句进行了分析,明白了“green”在这个语句中表示的是嫉妒的程度,所以应该是非常嫉妒,而不是在人们嫉妒的时候脸色真的会发青。这就是语言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blue”表示情绪,学生列举如下:学生1:Interferingin-lawsaretheprimesourcesoftheblues.(喜欢指手画脚的姻亲最让人头疼。)学生2:I'mfeelingbluetoday.(我今天的心情不好。)学生3:Hecanwritemeletterstillhe’sblueintheface,I’mnotgoingtoreply.(任他没完没了地给我写信,我就是不回信。)由此可见,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根据语言差异,表达出正确意思,这也就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了。所以,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直接介绍法的作用,对知识点进行全面、准确地解析,确保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对照比较,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对照比较的教学法,即将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可以采用对照比较法,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对比,将学生熟知的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对比。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明晰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对学生学好英语,甚至应用英语,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现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Unit1Thisisme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涉及的词汇比较简单,学习难度不大。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英语词汇,加深对英语文化形成的理解。例如,对于“name”(n.名称,名字;姓名;名誉)这个单词,教学过程如下:教师:李晓明,请问他姓什么?名字是什么?学生:姓李,名晓明。(教师继续提问,引入话题)教师:TaylorSwift,这个人的姓是什么?名又是什么?学生:Swift是姓,Taylor是名。教师:那么同样是姓名,中国人的姓名和外国人的姓名有什么区别?学生:中国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而外国人的姓名是姓在后名在前。教师通过揭示英语文化差异,让学生对英语文化形成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将学生熟知的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进行对比,能使学生对文化差异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有效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逐步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案例导入,彰显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还可以采取案例导入法,即根据英语词汇,导入相关的语言背景或语言习惯,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避免学生在英语交流中出现错误,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适当导入教学案例,能够充分彰显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wher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经典案例:在一次商务谈判活动中,谈判双方都带了翻译人员,当外方夸赞中方负责人的妻子长得漂亮时,翻译人员将中方负责人表示谦虚的话“哪里哪里”直接翻译为“whereandwhere”,而外方的回答则是“everywhere”。原本是一句表示谦虚的客套话,但由于文化差异和语境不同,造成了交流障碍。此类情况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在文化差异背景下,语言交流也存在差异。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了解英语文化。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导入案例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将实际案例导入课堂会更有说服力,可以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充分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大环境下,掌握更多种语言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保障。英语是一门普及率比较高的语言,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要注重英语语言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英语词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华.英语词汇学视阈下的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5).
[2]徐颖卓.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的转变———关于如何提升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的研究[J].才智,2013(29).
[3]裘晓青.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初中英语课堂模式初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9).
篇13
利玛窦何以能够在明朝政府闭关自守的日子里,在中国站稳脚跟并得到当时统治者和士大夫以及学者的信赖?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利玛窦在中国活动的特点谈起。
首先,利玛窦虽然以传教为主要目的,但他能够顺应中国的礼俗,利玛窦吸取了其他传教士来华传教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走“适应”的道路,积极与中国儒学相结合。就如范礼安所言,要想在中国传教,“最要之条件,首重熟悉华语”。 [4]传教士们认为:“第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中国语言,像人们所称呼的那样,学习这种语言的官话,即在全国通行的特殊语。”[5]更为重要的是,利玛窦为了能够长期在中国发展,他将儒学应用于天主教,并对天主教的教义进行改良。
其次,利玛窦传教的同时,注意宣扬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进入万历年间以后,内忧外患更加严重,明朝政府日益衰落。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主张发展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学说。而利玛窦的一系列活动正迎合了当时的需要,利玛窦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基督教教义,还带来了欧洲文艺复兴期间一些先进成果。与此同时,中国的哲学、历史、音乐、美术、医药等学科的先进成果也传播到了西方,以致出现了“西学热” 和“中国热”的局面,规模巨大,影响深远。
再次,利玛窦在中国期间,广泛结交各阶层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他以“西来儒者”的身份与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密切交往,并逐步跻身上流社会。在北京更是“交流益广,著述益多,进与名公论学,旁及度数。”[6]每当认识一些新朋友时,利玛窦都会赠予他们一些西方的地图、西洋琴、自鸣钟,并向他们推销天主像、天主圣经、小十字架等。[7]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有利于他们在中国的传教及生活。恰恰因为利玛窦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并与士大夫交好,因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获得了统治者的信任。
毋庸置疑,明清之际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目的是传教,但他们所传播的西方宗教思想和科学技术对我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却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西学传入,使明末清初被程朱理学所笼罩的沉闷的思想界如沐春风。
对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知识阶层而言,起到了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汲取新知识的作用。[8]人们期盼逃脱长期以来的束缚,进行新的探索。与此同时,天主教教义中所宣扬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博爱等思想,也容易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而利玛窦所带来的关于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的著作更是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其次,就宗教而言,明清之际对于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士大夫阶层中始终存在矛盾冲突的两派,最典型的两派是:一派是肯定“天学”者,一派为反对“天学”者。以徐光启为代表的较为进步的士大夫认为西方传教士所传来的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是值得推崇的。另一派,则是以鳌拜、杨光先为代表的顽固派,他们固守传统封建正统思想,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并声称“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9]
再次,利玛窦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传教,他在寻找天主教与儒学契合点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耶稣会士加莱格尔在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做英译本序言中说,利玛窦把孔夫子介绍到欧洲,把哥白尼和欧几里德介绍到中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显示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局面。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活跃时期。
时至今日,我们必须承认利玛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核心人物,他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文明使者,他的传教活动独具特点。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贡献,但中西方文化始终不能完全融合,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东方大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更不可能被其所同化,无可厚非,无论哪种外来文化都无法操纵另一种文化。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都必须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各国文化相互吸收,取长补短,跨文化交流才是时代的主旋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多样化发展日益被提上日程,而广泛的异域民族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才是王道。
历史证明,那种自我封闭、墨守成规、孤芳自赏、以大国自居的态度无疑是异域民族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因此,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待异域民族的文化,既要学习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个性,最终实现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林有能,吴志良,黎玉琴.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M].又见旁乃明《晚明所见利玛窦名称称号琐谈》[M].香港:香港出版社, 2012:97.
[2]林有能,吴志良,黎玉琴.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M].又见伍穗生:《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M].香港:香港出版社,2012:175.
[3]林有能,吴志良,黎玉琴.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M].又见曾峥 孙宇峰:《数学文化传播的利玛窦模式及其影响[M].香港:香港出版社,2012:136.
[4][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上册)[M].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 1995:21.
[5][意]利玛窦 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43.
[6]张星R.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 [M].北京:中华书局,2003:482.
[7]朱亚非.融合,会通与传播―论利玛窦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M].香港:香港出版社,201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