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网络时代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时代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时代现状

篇1

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网络世界的繁华热闹相比, 书山角落冷落清凉, 传统的阅读方式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3 次追踪调查的数据反映, 目前只有5%左右的国民拥有“读书习惯”[1]。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人格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此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大学生阅读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 阅读中存在的问题2.1阅读目的不明确,缺乏阅读技巧

网络阅读色彩斑斓、形象逼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感官,浩瀚的资源让学生目不暇接。然而大量却无序的信息不是资源,而是灾难。成千上万的信息全部呈现在面前,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选择,在无序无尽的切换网页窗口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由于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与指向,对读物的价值判断不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产生盲目从众的现象。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知道怎么阅读,读完后没什么收获,这与缺乏相关的阅读指导有关。 2.2阅读结构失调,体现实用性和功利性

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综合体现[2]。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许多学生一进大学就忙着学专业知识,忙着考证,忙着准备考研。许多同学表示“满腹经纶在胸,不如满纸证书在手”。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显示了大学生的危机意识,为自我人生的准备,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阅读结构的影响。大学生在阅读取向上急功近利,片面狭窄,这与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是不符的,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展。2.3阅读品位不高,消遣娱乐化

大学生拥有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上网成了最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形形的网络资源满足了大学生求新觅奇的心理。整天上网,关注流行时尚、服饰饮食、娱乐八卦等,直白、搞笑、多彩的画面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阅读的书籍也多愿选择报纸、杂志翻看。诚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娱乐放松一下是不错的选择,倘若过度阅读消遣娱乐的书而把其他有益于大学生深化思想、丰富内涵的书籍丢之脑后,就会造成大学生阅读注意力、思维力、鉴赏力等的弱化。2.4 阅读方式倾向于浅阅读

由于网上阅读的宽广、范围大和互动的特点,使大学生关注的事物繁缛庞杂。丰富的网络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著名的“眼球理论”很好地说明了网络阅读作用于感官而不是作用于心灵的特点[3]。带有娱乐性和冲击力的网络媒体,使得大学生远离经典,远离名著。浅阅读的内容大多是碎片式、跳跃性、不完整的,在阅读时大多是浅尝辄止,使得学生阅读的兴趣泛化或情感缺乏,阅读注意力、思维力、鉴赏力、写作能力的弱化、退化。“俯而读,仰而思”,然而浅阅读的读而不思或者少思,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的见解与思考力,像手中的读物一样走向轻浅,阅读的娱乐化和实用主义,最终会泯灭全民族的文化感受力[4]。3 对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建议

3.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展开各种读书活动

充分利用校报、广播、橱窗、校园网等信息传播媒介,全方位对大学生阅读提供帮助。利用学生社团,组建读书协会,开展多种读书活动,比如各种读书知识竞赛、阅读征文比赛;举办读书活动月、读书交流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参与到阅读的队伍中去。

学校方面也可开设导读课,名著评析课,通过专业的指导,促进大学生阅读品位、阅读技能的提高。另外,还可以顺应大学生的追星心理,邀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学者来学校举行读书讲座,讲解经典,推荐好书,传授读书心得。其次,学校可充分利用师资队伍,请各专业的老师针对相关的领域编写书评、推荐书目,使学生能从茫茫书海中找到方向。

3.2加强图书馆对大学生阅读的作用

首先,图书馆在环境布置和资源配置上,要呈现出温馨的阅读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其二,图书馆可以配合读书节或者学生的需求,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举办读书推荐会,设立畅销书架,开展读者交流会。其三,创建的新浪微博、人人微博等交流途径,鼓励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以学生喜爱的网络媒体方式为学生提供服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篇2

1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1.1 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威胁

人们在计算机操作中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带来的威胁,例如:将口令遗失、进行非法操作、进行不合理的资源访问控制、不适当的管理员安全设置,一时疏忽造成不允许进入网络的人进入等,这些都可能给网络系统带来严重的威胁与破坏。

1.2 计算机病毒导致的威胁

目前,随着计算机病毒的日益漫延,已构成网络安全的最主要威胁因素之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不仅具有繁殖性和传染性、还具有潜伏性和隐蔽性、以及可触发性。通常在网络环境里可能导致计算机资源被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计算机病毒不仅能造成财富的损失,甚至可能带来重大社会灾难。传统的计算机病毒通常可对计算机内部信息和数据造成损毁,使系统陷入瘫痪;现在的病毒往往同黑客程序相结合,黑客利用其窃取保密信息,因此,危害性更严重。

1.3 非法访问导致的威胁

所谓非法访问,指的是在没有得到管理员授权,对系统进行的访问和使用,进而对系统中的资源造成破坏。“黑客”便是指这类非法入侵者。这些非法访问者凭借已掌握的网络技术,获取系统的控制权限,进而实现窃取系统保密信息和对系统数据实施破坏的目的。针对这类网络犯罪行为,目前还缺乏十分有效的反入侵以及进行跟踪的手段。黑客由于具有隐蔽性好和破坏力强的特点,成为网络安全的头号威胁。

1.4 由于管理出现漏洞带来的威胁

对网络通信系统进行严格的管理,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免受不法侵害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许多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的网站或者网络系统都存在疏忽管理的弊病。美国有75%到85%的网站均抵御不了黑客的侵入,75%左右的企业网络信息被窃取。而且,管理漏洞还会造成内部人员将机密泄露出去,以及外部人员利用非法手段获取保密信息。

1.5 网络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造成的威胁

因特网的特点是共享性与开放性,这些特点使得网络信息安全在先天就存在缺陷。TCP/IP 协议缺少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造成因特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将安全问题考虑进去。所以,因特网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1.6 用户隐私和保密资料存储与传输中的威胁

在系统被侵入时,存储在网络系统的用户保密资料若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就很容易被窃取。同时,保密信息在进行传输时要通过许多个节点,这些节点难以进行查证,因此在任何一个中间网站都存在被读取的可能。

2 信息数据安全防护对策

2.1 进行入侵检测

保证内部网络安全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进行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的作用是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发现入侵行为及时报警或者采取其他安全防范措施。目前所应用的计算机网络通常是基于TCP/IP协议,黑客和病毒的入侵行为存在某种规律。入侵检测可对复杂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对采集自目标信息系统及网络资源的信息进行分析,检测出网络内外部存在的入侵信号,可以做到对入侵进行实时反击。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可达到对主机的有效保护。入侵检测可实现对可疑连接进行实时监测,对系统日志进行实时检查,对非法访问与典型应用进行实时监测,入侵检测在网络安全管理应用上十分有效。

2.2 实施访问控制

所谓访问控制有两种,一种是网络访问控制,一种是系统访问控制。构建起内部网络安全体系可有效对网络访问实施控制,既可对外部访问内部网络实施控制,也可实现内部用户对外部进行访问的有效控制。不同主机拥有系统赋予的相应访问权限,而操作系统对访问控制也具有一定控制权限。进行内部网络安全保障时,可将网络与系统的两种访问控制特性有效结合,对访问进行严格控制。网络访问控制属性主要是: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等;系统访问控制属性主要是:用户和组、资源与权限等(均以文件系统作为例子)。于主机操作系统之中加入防火墙模块,可对系统调用实施监控并对用户行为进行监控,有效实现网络属性与操作系统属性的有机结合。此外,加上时间属性(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与之相应的安全规则,可建立起有效的访问控制系统。

2.3 实施加密传输

所谓加密指的是为解决信息传输中的安全问题而对信息进行的编码与解码。编码就是将明文形式(可读信息)编译成密文(或者密码)形式,其逆过程就是解密。利用加密传输技术可避免保密信息在网络传输中遭受拦截与被窃取,可在两台计算机间的公共网络上构建起一条逻辑安全通道。加密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运用链路加密技术,即对网络链路之上的两个节点间的中继群路信号进行加密,两节点之间的各类控制协议和管理信息也具有了保密性,有效防止其被攻击和利用,入侵者无法做出流量分析,实现了对网络内部信息的有效保护。进行安全控制协议的设计时,端到端的加密技术可显示出强大的控制力,这种技术可应用在保密信息的网络传输上。而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技术的混合模式可有效提升密码破解难度。

3 结语

在信息时代,信息量的急骤扩张,以及黑客的攻击手段日益多样化,难以长时间确保网络系统不受到威胁。所以,应对网络有关的硬件设备及时进行升级,并提升安全保护技术,建立想持续性的安全保障系统,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段新颖.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

[2]张佩英.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剖析[J].科技信息,2011(08).

篇3

1 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科技期刊的出版现状

近年来,我国期刊的编辑出版基本上已经告别了“剪刀加浆糊”和“铅与火”的模式,逐渐迈向全新的网络数字出版模式[1]。自1994年第一种中文网络期刊《华夏文摘》 诞生,1995 年《神州学人》期刊创刊,通过网络在全球发行[2]。截止2010年10月,我国期刊总数达到9907种,有7686种期刊利用CNKI平台进行数字化出版。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的1868种核心期刊中有59.2%(1105/1868)的期刊自建网站[3],读者可在线浏览期刊内容。一些期刊已开通开放存取、手机动态下载,全文阅读传播等功能。电子期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我国期刊出版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数字化的程度仍远远落后于国际科技出版的主流发展趋势[4]。

1.2 期刊出版网络化的程度参差不齐

期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但真正能实现出版内容的网络化和出版过程网络化的国内期刊并不多,各期刊数字化的程度不尽相同。1)多数期刊仅通过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信息服务商合作,将纸质期刊内容数字化后,二次出版发行;2)部分期刊自己建立了期刊网站,采用开放存取的方式将纸质内容网络化,让读者自取所需,进入网站浏览;3)还有少数期刊自创了网络杂志进行经营运作,借助手机等移动出版的形式运营。

目前大部分期刊已开始尝试进行无纸化办公,但部分编辑认为出版数字化仅仅是技术部门的问题,并未充分调动编辑自身的积极性,数字出版的意识及知识不足,使得多数的编辑部未能完全在收稿、审稿、编辑、出版的环节中均实现数字化操作,仅在局部应用了网络技术,并没能真正实现无纸化编辑出版,有些期刊在纸质期刊出版后,才将期刊的文献内容照搬到网上,使得出版周期变长,传播率低下,削弱了论文的学术价值。就内容而言,多数期刊网站仅仅是将过刊的文字内容放入网页供公众阅读,还远远没达到“文字-影像-声音”融为一体的个性化服务的数字化出版程度。

1.2.2 缺乏统一的数字化出版标准,财力物力不足

目前,不同的数字营运商研发了不同的文献浏览器,在中国知网阅读全文,需要采用其自行开发的CAJ浏览器,万方数据库采用国际通用的浏览器等等,用户在浏览不同数据库文献的同时需要下载安装不同的浏览器,导致阅读成本增加,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期刊数字化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通过数字化获取的收入渠道偏少,营运的项目收入较低,部分期刊仍未能真正通过数字化出版盈利。

1.2.3 缺乏主动权和技术设备人才

多数期刊对信息的内容加工不足,信息的挖掘不足,缺少与作者的网络互动,不能主动发展衍生服务。传统期刊的出版人员在出版专业有优势,但其对网络工具的了解、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数字出版要求。如何适应网络发展,灵活地加强数字化期刊的宣传,推动广告业务,是有待传统期刊编辑出版人员解决地问题。而专门数据库营运人员多是具有IT专业背景的人士,对具体的编辑规范或专业性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出版类技术研发型人才的急需培养补充。

1.2.4 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期刊的网络知识版权纠纷日益增多,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作者、期刊的利益无法充分保障。越来越多的期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开始采取措施防范。作者、期刊与数字营运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也需尊重各方权益,慎重解决。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办好期刊,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编辑应当尽力适应信息时展,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意识,学会利用好各种信息,甄别信息价值,处理分析相关的数据,在编辑过程中力争实现无纸化办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借助一些相关的数据库和软件处理好稿件[5],同时利用网络的便利,大力宣传期刊,扩大期刊影响,树立期刊品牌。

2.2 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式

当前大部分期刊内容都能在网上检索查询到,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浏览和获取方式,给读者阅读和存储相关信息照成很大的不便。已如果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出版标准,使用统一的信息语音和技术保持和读取文献,则更有利于文献信息交流合作,期刊内容的广泛传播,可以更及时地吸引读者的关注度, 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建立一定的出版联盟或期刊集团化,引导同类期刊进行组合,最大限度地分享与传播相似的信息资源,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2.3 利用网络组织优秀稿源

数字时代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使得期刊的内容得以在网络上呈现给读者,更通过网络服务的方式将作者、编辑、读者联系起来,编辑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论坛加强和读者的互动,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组织优秀的稿源,提供相关主题的网络服务, 使用E-mail、QQ、论坛、微博等灵活多样的网络方式实现送审、修稿、组稿、校对的程序,提供交流与分享信息[6],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期刊的策划中来。

2.4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传统的版权保护无法适应网络新环境中期刊的发展要求,数字出版的版权纠纷时有出现。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期刊编辑部要加强版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版权保护方面知识的学习[7],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期刊和作者的利益和权利,如与投稿者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版权转让授权书,请投稿者签字同意并加盖单位证明,以便统一管理。

2.5 人才的培养

形势的发展对编辑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编辑选题策划及后期的读者调查、市场开发的能力,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学习,提高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培养编辑的策划和公关能力。

3 结论

数字化的出版已成为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的编辑流程和出版形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数字技术的应用也给期刊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期刊编辑人员应正视数字化出版的现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借助网络技术发展,探索期刊网络传播的运作模式[8],充分利用数字传播的优势,扩大期刊影响力,树立期刊品牌。

参考文献

[1]吴根范,王青.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的特点、问题及发展建议[J].编辑学报. 2009,21(3):252-253.

[2]杜玲,刘岩.科技期刊网络化优势及我国期刊网络化发展现状[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6):116-118.

[3]黄翠芳.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J].出版广角,2012,192(12):72-73.

[4]沈爱民.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思路[J].中国出版,2012,10(下):23-24.

[5]任志霞,何巍,王佳凤,等.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部建设的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12(8):封3-封4.

篇4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统计工作也在信息化时代中实现了改革,传统的统计工作模式已无法再适应社会发展,面对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改变统计工作格局,及时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是一种无形的沟通工具,它能跨越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进行双向沟通,在统计工作中推进网络技术,不仅是对现代社会形势的正确认识,也是为了在发展中谋求更大的进步。

一、关于“三上企业”的一套表制度

“三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和资质以上的建筑、房地产企业。“企业一套表”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向国家统计机构提供调查数据时,将需要调查的全部内容集中部署并统一收集,以企业网上直报为主的新的统计调查制度。采取一套表制度,能准确获得企业经营初始数据,减少统计环节中出现的变数,提高了统计信息的处理效率,并实现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便于企业提供完整、有效的统计数据。

一套表工作制度的实施要注意五个问题:一是组建机构,加强领导。抓紧时间在单位内部成立企业一套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统一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二是加强协调,督查督办。监督本地区企业单位实行一套表制度的情况,促进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单位内部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对开展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及一套表制度的执行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统计工作者整体素质技能是关键。四是加快进度,更新名录库。建立单位统计数据库,收集到的数据都要进入数据库保存,并实时更新维护好基本单位名录库。五是实战演练,试填试报。为了更好地做好一套表工作,单位还要定期进行实战演练,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一套表制度的执行性。

二、网络时代统计工作出现的新特征

网络是新时代的衍生物,前人也没有实践经验,为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单位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找出解决统计工作疑难问题、提高统计质量的办法。

1.统计内容更加全面

信息网络技术依靠计算机而存在,现如今,统计内容逐渐复杂,工作难度逐渐加大,这就需要有点有面完善的统计系统,将应有的统计信息纳入到统计范围内,才能更好地完成统计工作,只不过,我们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前那些复杂繁琐的工作依靠计算机可以轻松完成,如电视收视率统计可以由数字网络直接统计得到等。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际之间的沟通也日益频繁,而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是最为密切的,这让统计内容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的每个角落,有效完成与他国的沟通。

2.统计速度更加快捷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各行各业、各个角落都充斥着网络,人们也习惯了将网络用于自己的生活。同样,网络时代的统计工作也发生着很大的改变,统计工作变得更加快速和准确。现代统计分析工作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一次性完成系统工作,提高效率与准确性。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还能对统计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实时监督,及时观察统计信息的变动,保证统计信息的及时性。除此之外,计算机还能对统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人们及时调整统计工作计划,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三、网络技术与统计工作的关系

1.统计工作与网络资源密不可分

网络所带来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它为社会各界的信息统计工作提供了最先进、最现实的技术,由于网络是互通的,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统计信息供给者与信息需求者之间不再是单方面的联系,而是双向的,并始终保持这种沟通与交流,这一现象的出现有效改善了统计工作的环境,相互的沟通让统计信息的收集变得更加科学,同时也有效减少了由于沟通不善而造成的数据误差。

2.用互联网统计信息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用户已超过4.77亿,且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互联网成为人们收集信息、获取资源的主要渠道,而我们从长远发展来看,互联网将有可能取代电视和报纸,成为人们获得知识与信息的第一媒体。为了深化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基本上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相继开展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通过网络的信息获取各种资源。互联网信息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是统计部门掌握大量数据资源的方式之一,由于在网络上的很多信息是经过审核以及认真分析处理过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情况下,可将有价值的公众信息到网上,为更多人提供服务,使统计信息真正成为一种资源,发挥更有效的价值。另外,统计部门可以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以及利用价值提供有偿服务,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条件下,还能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网络存在很多不安全性,例如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等,这些不法行为有可能篡改统计资源,为了保护信息的安全可靠,有必要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如实行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黑客跟踪技术、防火墙技术等,以提高网络的抗冲击能力。

四、如何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

1.加强和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探索统计思路,注意安全性

人是完成所有统计工作的核心,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加强统计网络平台的建设保障,同时,应实现对基层统计管理者的技术技能培训,让更多的人接触、熟悉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统计工作队伍,才能做好在网络环境下的统计管理工作,必须要提高全社会统计人员的统计修养,使统计信息真正能为公众服务,才能发挥统计信息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

网络平台十分复杂,日益增加的信息数量会让网络环境变得难以控制,安全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保障信息安全就尤为重要。首先,我们要从技术、制度方面入手,确保统计信息的安全,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各大工作平台安全、数据备份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加强各类文件的保密性。统计工作者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去完成统计信息的安全管理,按照要求实行调查对象单项资料、商业秘密等的保密工作。我们还要对网络本身的安全进行研究,为不同保密级别的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授权服务,做好权限管理,完善网络系统中统计工作的安全性。

2.营造信息化氛围

有了信息化的平台,还应加强在信息环境下的工作质量,只依靠信息统计系统是很难完成工作的,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才能促进统计工作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领导要全力支持,国家也要从项目、计划、资金等方面进行协调;加强全社会的统计意识培养,贯彻统计信息化的理念,配合信息化的建设与完善,为信息化统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要提高,这是减少违法行为,优化统计环境的关键。政府应将统计工作纳入法制化的渠道,深化统计工作执法力度,保证信息化的统计工作具有安全性与权威性。

3.优化服务质量

统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不仅关系到领导做出决策的科学性,也关系到事业单位未来工作水平的提高。统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主动参与统计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的统计数据。同时,还应支持部门管理者的领导,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中心矛盾,化解矛盾,为促进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尽职尽责。

4.现代统计预测

现代计算机技术已发展成熟,统计人员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工作也得到了应有的技术保障,因此,统计人员要掌握现有的统计信息,以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为依据,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进而对事物发展的未来演变做出科学的预测,这就要求统计人员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统计工作的新思路。

事业单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已比较全面,基本实现了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贮存和快速检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统计人员就应不断加强统计信息收集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分析的科学性,确保数据能反映真实情况,为领导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统计工作完善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红宇.信息时代的统计发展趋势探讨[J].北方经济,2003(05).

篇5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上各种新业务也不断兴起,比如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数字货币、网上证券等,使得工作、生活变得非常方便,但病毒侵虐、网络犯罪、黑客攻击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我们正常工作、生活。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全球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因此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分析与防范显得非常重要。

2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网络信息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信息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3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戚胁

目前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3.1TCP/IP协议存在安全漏洞

目前英特网上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而TCP/IP协议恰恰存在安全漏洞。如IP层协议就有许多安全缺陷。IP地址可以软件设置,这就造成了地址假冒和地址欺骗两类安全隐患;IP协议支持源路由方式,即源点可以指定信息包传送到目的节点的中间路由,这就提供了源路由攻击的条件。再如应用层协议Telnet、FTP、SMTP等协议缺乏认证和保密措施,这就为否认、拒绝等欺瞒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3.2网络滥用

合法的用户滥用网络,引入不必要的安全威胁,包括用户私拉乱接网线、局域网内部私自架设服务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P2P传输问题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安全问题,但由于这些传输流量常常严重干扰单位的正常通信流量而且也存在着一些泄漏单位信息的风险。

3.3信息泄漏和丢失

由于存储设备、介质丢失而引起信息丢失,造成信息泄漏,特别是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这些现象越发突出。比如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忘记将存储有重要信息的笔记本电脑、存储介质、文件携带或删除,造成他人能够获得该重要文件,导致信息泄露和丢失。

3.4破坏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

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的响应:假冒合法用户身份,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3.5利用网络传播病毒

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4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防范措施

4.1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利用数学或物理手段,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防止泄露的技术。数据加密过程就是通过加密系统把原始的数字信息(明文),按照加密算法变换成与明文完全不同的数字信息(密文)的过程。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加密和数据存储加密。数据传输加密技术主要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常用的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种方式。链路加密对用户来说比较容易,使用的密钥较少,而端到端加密比较灵活,对用户可见。在对链路加密中各节点安全状况不放心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端到端加密方式。

4.2数字签名技术

所谓“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密码运算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所无法比拟的。“数字签名’可以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4.3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问,实施网络之间访问控制的一组组件集合。防火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其本身也是网络安全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根据用户设定的安全策略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流,且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防火墙的技术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包过滤技术、技术和状态监视技术。现在大多数防火墙多采用以上几种技术的结合,以期达到最佳性能。

4.4加强病毒防范

为了能有效地预防病毒并清除病毒,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病毒防范体系,这包括漏洞检测、病毒预防、病毒查杀、病毒隔离等措施,要建立病毒预警机制,以提高对病毒的反应速度,并有效加强对病毒的处理能力。

4.4.1病毒预防。要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要随意使用外来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4.4.2病毒查杀。主要是对病毒实时检测,清除已知的病毒。要对病毒库及时更新,保证病毒库是最新的。这样才可能查杀最新的病毒。

4.4.3病毒隔离。主要是对不能杀掉的病毒进行隔离,以防病毒再次传播和扩散。

4.5定期扫描系统和软件漏洞

坚持不定期地对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漏洞扫描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性能的一个评估,它指出了哪些攻击是可能的。然后针对这些系统和软件漏洞,及时打上相关补丁。

4.6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篇6

90后大学生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次上网集中在初中阶段,伴着中国互联网跨越式发展而成长,对互联网依赖性很强。随着手机上网的兴起,90后大学生对网络更是有一种难舍情怀。在网络环境下“泡大”的一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很多大学生十分依赖网络信息,甚至排斥其他信息渠道,容易形成“网络政治思维”。如何发挥网络环境对“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作用,并规避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自身特点及政治参与特点。

1、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我国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90后成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烙上了信息时代的印迹。如今,互联网已成为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时代特征下,他们也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

2、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

第一,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随着国内外推行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90后”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也逐步增强,在明确自身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他们的参政意识日益强烈。调查显示:37.4%的大学生对国家重大会议和法律法规给予了关注;39.5%的大学生政治态度表现为积极参与。

第二,政治参与途径多样化。信息渠道多样化的时代,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超越了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体现出向互联网转移的趋势。利用多样化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意愿。90后作为“鼠标一代”,在网络这个开放平等的平台中,借助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各种方式了解国家大事,发表见解,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网上投票、发表评论,更便捷,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大小政事中。

第三,参政程度易受环境影响。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程度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校园环境中,基于学校的职能属性和宣传力度,大学生们往往能及时接收到国家重大的政治消息,提升对政治动态的了解。

二、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90后大学生主流政治参与是积极向上的,有较强的参政意识,但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政治信仰模糊,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自利性。

政治信仰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信仰是个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在对政治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深度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的综合的认同体系,它不由单一的认知构成,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心理体系。

2、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影响90后大学生的政治判断。

90后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喜欢在自由空间中表达自我的观点。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便捷性和相对的开放性,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与期待。

3、政治参与实践较少,收效有限,缺少制度化的引导。

网络上的政治参与渠道虽然多样化,但网友的参与多停留在议论层面,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通过对国家政治发表见解而达到影响政治体制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的目的。亨廷顿・纳尔逊在《变革政治中的社会秩序》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公式: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 从中可以看出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必须协调发展,要维持二者的合理比例,否则就会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三、网络环境下改善“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的对策。

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权利的规范化进程。90后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参政议政,能充分发挥青年人“智库”的作用,是促进社会进步、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算途径。针对目前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学校强化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90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不仅要利用网络平台,更需发挥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政治参与首先要以深厚的政治理论做铺垫。思想政治理论课是90后大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提高理论素养的主要途径。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祖国发展的前途命运。

2、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监管力度。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90 后”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环境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净化网络环境是保证大学生有效参与政治的前提。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针对当前网络参与现状的特点,通过各种权威媒体公布法律法规,体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准则。其次,进行网络舆情监督和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对于一些恶意煽动的言论进行删除,尽量避免网络政治中的非理性参与和盲目参与。

篇7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普遍现状

1.图书馆藏书陈旧,结构不合理。

许多中职学校图书馆多年来从不进行图书剔旧工作,馆藏充斥着大量破旧过时、无人问津的图书。有些学校为了应付图书馆评估工作,大量购进廉价图书,图书采购没有专职人员进行筛选,还有不少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图书馆在书刊选择的问题上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导致馆藏结构的失调与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能力。

2.缺乏重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陈旧。

在许摘 要: 知识管理应该以情报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以内部管理为基础,走情报服务经济之路。需处理好以下关系:文献管理与知识管理,客观知识管理与主观知识管理,帮助学习与促进创新,知识管理中的技术与人,图书馆内部知识管理与外部知识管理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知识管理 情报经济 持续发展

图书馆的情报资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文献资源,是指图书馆以用户需求为依据,以图书馆类型、目标和任务为依据,经过系统化、长期化采集、加工而形成的具有不同学科内容、不同类型形式、不同级别收藏、不同媒介的资源综合体系,包括:纸本、多媒体、缩微、电子及数字资源等多种形式。其二是智力资源,是指图书馆员工、用户、供应者、伙伴等所拥有的知识,以及长期管理实践中所积累的工作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等等,包括个人隐性知识(如专门知识、创造力和无法解释的诀窍等)和个人显性知识(如可以解释的个人技能和知识),以供员工、用户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共享与利用。因此,对于图书馆知识管理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走出旧的、封闭的、呆板的工作模式,适应情报经济的需求,在激活情报、推动创新上有所作为。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文献管理与知识管理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其中情报是灵魂,是文献的价值所在,而物质材料则是承载知识的附着物。长期以来,一些图书馆仅仅把文献当作物来管理,缺乏对其中知识内容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开发。收集、分类、编目、排架、传递,成了机械的程序。因此,首先应明确,图书馆管理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文献,其任务不仅仅在于对文献外部特征的揭示和成本文献的传递。从本质上讲,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开发文献中的情报价值,促使其转化为社会效益是图书馆管理的基本任务。图书馆服务要由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社会、走向经济。

二、客观知识管理与主观知识管理

图书馆历来重视对客观知识的管理,包括在宏观上对文献在地理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在微观上对馆藏的存贮、整序、流通等。现代“信息爆炸”,知识污染严重,新的知识媒体不断涌现,客观知识的种类繁多、拥塞无序、良莠不齐、易于丢失等问题日益严重,给知识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图书馆对客观知识的管理不但不能削弱,反而更应加强,那种认为这些基础工作已无足轻重的想法是危险的。

但文献知识再丰富,管理得再有序,如果它处于静止状态,不与读者、用户的需求和主观知识结合,就只能是潜在的资源,不能产生实际的社会效益。因此,应努力把图书馆中静态的知识揭示、发掘出来,使它们流向需要的读者、用户。促进文献中的客观知识转化为读者头脑中的主观知识,并进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这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

三、帮助学习与促进创新

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的情报,“为情报创新服务”应成为新形势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目前我国图书馆改革特别强调加强情报职能正是从这点出发的。因为“知识管理起始于个人的学习;倘若个人不能有效地学习,知识管理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结果,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不可或缺。从总体上讲,这两方面是所有图书馆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但具体到每个图书馆,则应根据各自的知识资源、人力资源、读者对象等不同的条件,在不同方面有所侧重,体现各自特色。

四、知识管理中的技术与人

现代情报管理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更需要有善于接受新知识、能利用先进技术将信息转化为创新知识的高素质的人。目前,许多图书馆致力于实现知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高水平的知识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但必须看到,技术是条件,是手段,不是目的。技术要由人掌握、为人服务。因此,如何进一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用户的知识素养和信息能力,使现代技术切实地为知识学习和情报创新服务,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

在知识管理所涉及的信息技术中,需要特别注意内部网、外联网和群件技术,因为它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其他知识管理技术均要在这一平台上运行。

五、图书馆内部知识管理与外部知识管理服务

知识管理最早起源于企业界。所有引入知识管理的企业的初衷大都是为了提供企业内部的知识的采集、共享和创新的知识环境,攫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以便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客观知识存储和情报信息交流的专职机构,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必须明确是要在图书馆内部实现知识管理的机制,还要对图书馆的最终用户的知识管理提供辅助服务。

知识管理最终体现的是情报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应该以知识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以内部管理为基础,走情报服务经济之路。为此,要改革传统图书馆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将用户需求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信息情报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将情报服务贯穿于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始终,根据用户需求,动态地、连续地提供服务。所以,情报服务经济更注重馆员的知识和能力,借助于馆藏,对馆藏信息进行深加工,形成新的具有独特价值的情报产品,来解决用户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湘琳.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EB/OL].libnet.省略/silf2006/ppt/5304_PPT/08_dengxl.ppt#305,10,知识资源结构(查询于:2009-06-30).

[2]李昕.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EB/OL].省略/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6JN3241 &xpos=3(查询于:2009-06-30).

基金项目:2011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152B)。多中职学校,图书馆往往成为遗忘的“角落”,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价值,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尚缺乏了解,进而影响图书馆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管理已走上现代化,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的管理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读者的需求,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

3.中职学生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图书馆没有真正发挥强化教育的功能。

我国中等教育自改革开放至今,所取得的成绩毋庸置疑。然而,反思过去,仍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较窄的专业教育使得中职学生学术视野不宽;较弱的文化陶冶使得中职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较重的功利主义教育使得中职学生畸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其结果是中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虽然熟悉本专业知识,而对相关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很少涌现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不少中职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存在着不恰当的价值取向,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出现精神失落、道德滑坡等现象。

二、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逐渐加大,用人条件也逐渐向高素质、高技能方向发展,这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作为职业学校教育有效辅助手段的图书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方能顺应时展的需要。

1.用现代化技术改进工作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文献的广泛应用,21世纪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方式应是人机结合,图书馆工作流程及服务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要加强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购置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硬件,配套的软件及数据库,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有指导性的、高品位的、高新技术应用型的、专业性较强的、技能性、标准性及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图像、多媒体资料数据等进行收集、组织和规范性加工,并在校园网上提供服务。实现数字化是职业学校图书馆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Internet的发展,数字电子信息进入了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为图书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开发利用空间,是实现职业学校图书馆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关键。

2.逐步推行馆际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网络化、实现文献资料共享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任何文献收藏机构都不能也无必要将世界上所有的出版物收藏齐全,特别是在书刊价格不断上涨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做到。一味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只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图书馆事业停滞不前。馆际联网(目前起码可以实现同区域的中等职业学校联网)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必然途径,它可实现以下功能:合理建设馆藏、合作编目、馆际互借、参考咨询,既实现资源共享,又大大提高图书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3.拓展服务功能。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在搞好基础流通和阅览服务的同时,应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第一,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将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另一方面对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下载并重新组合,使其转化为馆藏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第二,开展参考咨询服务,针对读者提问,及时提供文献线索,帮助指导读者利用馆藏资源。

4.走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道路。

使用网络资源和数据库产品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期刊在众多种类的文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技术大多首先在期刊上发表。据统计,80%的科研文献信息来自于期刊。期刊是中职学校图书馆中最活跃的因素。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及馆借服务等工作都是以期刊作为主要信息源和工作对象的。但是,由于期刊的涨价幅度大与图书经费短缺的矛盾,订购的品种每年都在递减,满足不了读者的要求。为了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馆藏期刊的作用,应该引入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SCI、SPRINGER、OVID等电子数据库解决这个问题,这就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数库进行检索浏览期刊文摘或全文,大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解决因书刊价格不断上涨而经费短缺停订书刊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建立中职学校图书馆专门信息网站。中职学校图书馆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站。根据学校和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地开设相关的专业栏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导航服务、网上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例如建立“数控机床”栏目,对“数控机床”资源网站(如网上电子期刊网址)和数控机床信息资源建立链接,并用E-mail、留言板、QQ等形式提供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接受参考咨询、传输检索结果、解答相关科研问题等,还可以最新科研动态、提供下载申请检索的表格、向读者推荐使用新购买的数据库等。此外,还可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建立数字型特色馆藏。例如筹建各类教学素材库和教师自制课件资源库等,为师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信息资源服务。当然发展信息化、数字化馆不能急功近利,要将目光放得更远些,计划做得更周全一些,以稳步发展。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严把“进人关”,另一方面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基本业务知识的普及培训,如通过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了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及学术动态,提高理论水平;通过专业技能(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图书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应创造必要条件,鼓励馆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不断提高馆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杨莉,郑敏.图书馆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4]刘培俊,张惠梅.论图书馆的服务补救[J].图书馆杂志,2003,(1).

篇8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网络借贷平台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基于社会大众对信贷的现实需求,网络借贷平台在融合了互联网属性和金融属性之后,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借贷形式。而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的结合,使得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拓展。但是由于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时间较短,在制度和政策层面的监管力度还不强,导致了一些小的网络借贷平台发展不规范,影响了借贷群体的利益。因此,网络借贷平台只有解决了监管问题、风险控制问题和信誉问题,才能在未来获得全面快速的发展。

二、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于2007年,它秉承“让朋友之间的借贷成为乐趣”的理念,通过提供网络借贷中介服务,实现借贷双方达成合意、资源互补的目的。目前我国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线上模式以拍拍贷、红岭创投为代表,所有的借贷活动均通过网络完成。线下模式以宜信为代表,它的借贷并不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网络只是一个提供信息的平台,具体的借贷是由分布在全国的30多家分公司来完成。结合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实际,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借贷平台发展速度较快

虽然网络借贷平台出现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其借贷门槛较低和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其中,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有借贷需求的公众参与其中,使得网络借贷平台能够以一种较快的速度迅速发展。

(二)网络借贷平台数量较多

正是基于市场需求,以及网络借贷平台带来的示范作用,目前网络借贷平台总体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无论是增速还是网络借贷平台规模,都呈现快速发展的状态,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更是得到了全面增加。因此,总体数量多是其重要特点。

(三)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量逐年增长

伴随着网络借贷平台的快速发展和数量倍增的,是网络借贷业务量的逐渐增长。究其原因,除了民间借贷需求较为旺盛之外,良好的资金利用机制也是网络借贷平台吸引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因此,业务量逐渐增长是其发展现状的缩影。

三、网络借贷平台的影响因素分析

虽然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较快,但是由于网络借贷平台在管理制度上还不够成熟,同时也缺乏政策层面的有力监管,导致了网络借贷平台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质量。结合网络借贷平台发展实际,网络借贷平台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层面的监管对网络借贷平台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网络借贷平台经营业务的种类比较特殊,在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过程中必须得到上级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而监管制度的完善性和监管力度,成为了影响网络借贷平台经营管理效果的关键。因此,政策层面的监管是影响网络借贷平台经营效果的重要因素,对网络借贷平台有着重要影响。

(二)资金风险对网络借贷平台有着重要影响

在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资金风险,避免资金风险累积,是网络借贷平台经营的重点。从目前经营不善的网络借贷公司来看,没有处理好资金风险是他们的通病。因此,正确认识资金风险对网络借贷平台的影响,是做好网络借贷平台经营的关键,对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经营信誉对网络借贷平台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是对中小客户服务,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诚信度是决定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质量的关键。基于对网络借贷平台的了解,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和诚信度,才能满足网络借贷平台经营需要,提高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质量,推动网络借贷平台经营管理的发展,提升网络借贷平台经营水平。

四、网络借贷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网络借贷平台在经营管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在实际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所有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具体资金风险防控上,网络借贷平台都能有效解决。因此,网络借贷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上级监管力度更大

随着国家对网络借贷平台的重视,针对于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制度将会越来越多,上级金融部门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也会更加严密,监管力度也会更大,对规范网络借贷平台经营秩序和提高网络借贷平台经营管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二)网络借贷平台将会借助信息联合,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考虑到资金风险对网络借贷平台的重要影响,在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中,将会加强各公司之间的信息联合以及行业间的信息联合,有效提高资金风险防控能力,提高网络借贷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对促进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网络借贷平台将着力打造诚信经营机制

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大众对网络借贷平台的需求,在未来网络借贷平台将会对诚信经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着力打造诚信经营机制,保证网络借贷平台能够做大做强,最终达到建成规范市场环境的目的。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社会大众对信贷的现实需求,网络借贷平台在融合了互联网属性和金融属性之后,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借贷形式。而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的结合,使得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拓展。但是由于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时间较短,在制度和政策层面的监管力度还不强,导致了一些小的网络借贷平台发展不规范,影响了借贷群体的利益。因此,网络借贷平台只有解决了监管问题、风险控制问题和信誉问题,才能在发展中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职.P2P网络借贷平台营运模式的比较、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篇9

一、我国网络信贷平台发展态势

(一)平台数量和交易金额快速增长,已初具规模

国内小微金融的困境给这一新兴金融模式的孕育和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007年8月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创立。2010年之后,一批P2P网络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如较为知名的人人贷、盛融在线、红岭创投。2011年以来随着中宝投资、搜搜贷、微贷网等一批新平台上线,中国的P2P网贷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2年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活跃的网贷平台有300多家,整个年度网贷行业成交量高达200多亿。进入2013年,网贷平台数量更是异军突起,截至2013年10月份,网贷平台数量已有2000多个,不管从机构数量还是交易金额上看,网贷这一新兴金融模式都已初具规模。

图1 代表性P2P网贷公司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月成交额

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二)平台模式逐步多样化,与线下业务相结合,扩宽理财渠道,增加盈利项目

按照P2P网贷发放贷款的责任的大小,其业务可划分为三种模式:无担保线上模式、有担保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

在无担保线上模式中,网贷公司进行单纯的网络中介,为借贷双方提供平台,制定交易规则,不负责交易的成交及贷后资金管理,不承担借款人违约带来的损失。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线上无担保网贷公司,其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扮演中介信息平台的角色,然后根据借款期限的不同,对借款人收取不同比例的手续费。当发生逾期时,收取一定的催收费用。平台只发挥纯粹的中介作用。

在有担保线上模式中,网贷公司不再是单纯的中介,网贷公司对出借人的资金提供担保,也重视贷后资金的管理,同时扮演了担保人、联合追款人的复合中介角色。如人人贷网贷平台提供了本金保障计划,如果借款逾期或者形成坏账,由网贷公司支付投资人的本金。盈利主要是来源于中介手续费,如成交服务费、账户管理费,由于逾期借款的本金要由平台支付,故平台要对借款人进行一定比例的罚息和逾期管理费。除了投资者自选借款散标之外,也开发了自动投标优选理财计划和债权转让平台,增加债券的流动性,有助于平台对资金的利用,降低投资者的提现率。

线下模式多是由民间信贷发展而来的,网络只是一种宣传渠道。旨在吸引出借人和借款人进行业务磋商。其特点是对借款人要求抵押,对出借人提供担保。但这种形式容易发展成为非法集资,如部分P2P公司将其放款打包成债券“理财产品”,通过网络或者店头形式销售给社会公众。如以P2P起家的宜信公司,短短几年成长为员工过万名、P2P业务年交易量接近百亿的“巨头”,并且由P2P业务延伸到了综合财富管理行业,推出了多样化的理财方式。

(三)平台质量参差不齐

在网贷平台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平台宣布倒闭,且出现诈骗平台。一方面因为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缺乏相关的行业进入要求。没有对从业者相关的资格认证。我国尚未明确对P2P信贷的主管机关,P2P中介只需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注册即可运营,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中国现在的线上小额贷款公司超过2000家,但是只有十几家是中国小微金融协会的成员。由于网贷公司的资金流量规模较小,多数银行并不给予P2P网贷公司资金托管服务,导致部分恶意创办的网贷平台利用管理不严的资金托管机构进行欺诈。另一方面,P2P的商业门槛要比其进入门槛高,建立一个优秀的网络信贷平台实现规模化发展其成本是比较高的,要付出大量的市场开发成本、交易成本、信誉建立成本。在建立初期往往难以盈利,运营成本高,加上行业竞争激烈,许多长期难以盈利的平台不得不面临关门的命运。

二、网络信贷的特征

(一)理财准入低端化,投资灵活

对投资人的投资规模限制较低,几千元、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就可以在网上放款,如人人贷网贷公司,只要理财人是18岁以上中国公民,最低50元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理财。这样的就可以给手中闲钱较少的人提供投资途径,扩大了投资人范围,充分利用闲散资金。

(二)借款对象平民化

相比于传统的银行借款人,P2P平台上的借款人主要是一些工薪阶层、微小企业主、大学生等,借款数额较小,在银行里借款较为困难的人。有效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属于微型金融,是对小微企业信贷的一个补充。

(三)借贷便利,成交效率高

大多数的P2P平台的借款人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抵押担保,完全凭借个人信用,审核过程简单快捷。平台根据借款人提供的审核资料,借助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然后根据其信用等级,把资金需求展示给放款人,放款人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利率、借款期限进行投资。

(四)网贷投资风险高,收益高

目前我国的P2P信贷模式发展还不够成熟,没有规范的外部监管人、监管手段、监管方式,信用评价系统不完善。因此,无论是平台运营还是放款人都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由于信贷资金安全依靠借款人的信用,一旦借款人信用资料虚假,恶意借款,现行制度下缺乏对欠款进行追讨的有效手段,这部分的损失就要由出借人或者平台来承担。出借资金的真实用途无法进行追踪,网贷平台的借款人分布较广,其用途的确认依靠借款人的承诺。如果借款人刻意隐瞒真实借款目的,挪作他用,就会危及借款人的资金安全。

P2P网贷赋予出借人较高的收益水平,就目前的公开数据来看,年收益均在10%以上,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较高的收益也是对风险的溢价。

三、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性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规模逐渐变大,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网贷平台对传统银行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刺激传统银行的网络化程度的发展。

在理论上,首先,网贷平台将对银行零售贷款业务造成冲击,主要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网络信贷的便利性、快捷性、低门槛性,对于小额贷款需求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其愿意支付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其次,银行的个人客户的全部负债项目均有遭受潜在冲击的可能,包括个人定期存款及个人理财资金。随着对互联网金融接受程度的提高,客户理财观念的转变和年轻客户群财富的积累,银行受威胁的负债资金范围扩大是必然趋势,银行主动提高利率水平应对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最后,P2P模式更多的是对传统银行网络化发展产生的刺激性,促使银行业务网络化程度增高,为客户办理业务提供便利。

在实际上,网贷平台能够产生的冲击十分有限,由于银行信用度近乎于国家信用,决定了银行的资金来源远广于网贷平台、成本远低于信贷平台,信用优势是网贷平台通过任何增信手段都无法达到的。

综上分析,网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对传统银行业务是存在冲击性的,但其冲击性是有限的。网络信贷平台的存在将会促进利率市场化,改变银行利率定价,提高银行的资金成本。网贷平台更多是对传统银行的补充,而非纯粹的竞争关系。在网贷平台上,借款人和出借人是直接的进行交易,属于直接金融,不进行信用派生。

四、网络信贷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网络信贷平台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企业数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张。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关和法律规范,其发展还处于无序状态,这种无序导致一些资质较差的平台进入,对整个行业产生不良影响。经过了一个盲目增长的过程,通过一段激烈的竞争,将会留存下来一批较为精良的平台,最终可能会由几个大型的平台依靠自身完善的管理机制、规范的信贷流程、较高的企业信用占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网贷平台的健康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政府应当进行相关立法为网贷平台提供可依据的法律,设立或指定相应的管理机构对网贷平台进行监管。

(二)网贷公司应当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行业内部监管。防止由于个别网贷公司的不规范操作而导致产生全行业的风险。同时,通过行业内部交流,列制借款人黑名单,进行数据共享。

(三)加强投资者教育。首先,要告知投资者投资有风险,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投资;其次,投资者要对市场有所了解,寻找资质优良的公司,对平台进行筛选,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篇10

喜欢自我表现、具有开创性是现代大学生的特征,通常,他们会通过SNS网络社交工具所提供的平台,进行自我展示,由此,自当初狭窄的现实社交范围迈进全面开放的虚拟性网络交友天地,这就为他们认识、接触新鲜事物,以及结交新朋友创造了条件。SNS可以给这些大学生创造社交平台,不过,也有不好的一面。笔者为了探索大学生是否能清醒地运用SNS等虚拟交际空间,正确地运用安全的社交网络,旨在为学校管理寻找合理途径。

1在校大学生运用SNS 社交网络现状

此份调研样本,选择了三所贵州高校,高校类型包括医师范、理工、综合类,专业则囊括了管理、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门类。目的在于,覆盖较多类型、层次的高校学生,以便使得抽取的样本有更好的代表性、学术性。

本次调研,累计发放了1500份问卷,回收了1166份有效问卷(回收总数为1278份),有效率为91.2%(回收率 85.2.0%)。在这些有效问卷样本中,62.1%为男同学,37.9%为女同学;10.5%的四年级学生,20.3%的三年级学生,34.0%的二年级学生,35.2%为新生。核实全部回收问卷并进行数字编码后,录进系统,运用SPSS17.0分析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统计,最终获得现代大学生运用SNS现状。

在全部有效回收样本内,已至少注册一类网络社交工具的用户有1083个,占比达 92.9%,因此,说明SNS已被现代大学生中广泛认同,他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就是运用SNS。就是否注册实名制人人 SNS 问题回答,问卷统计结果中,“否”只占1.2%;而性别比则几乎无差别(48%女生,52%男生)。年级区别结果是,20.2%为大四学生,33%为大三学生,大二学生占31%,其余为大一新生;统计结果显示,在注册时间方面:超过3年的26.1%,2~3年的占31.5%,1~2年的有3.4%,其余则不足1年;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跟风,自大学入学开始注册了人人网,而更多的同学则是自中学开始已经注册了。

2大学生 SNS 运用特点分析

43.2%的大学生所以会注册、登陆SNS,是基于对好友最新状态的关注、互动所需。接触外面世界,开拓视野的大学生人数有39.2%;7.9%的人则纯粹基于娱乐或打发时间所需。所以,友爱关注,友情互动,情感诉求,交往中进行智慧碰撞,并从中获得等需求的学生人数排在了首位。

2.1注册、登陆时长

那么,注册的大学生通常会有多少时间在线呢?统计数据表明,有78.5%的学生一直在线,3.3%的学生通常在线2~4小时,10.3%的同学为1~2小时,仅有 7.9%的学生在线时间不足1小时。个中原因主要是,主题资讯丰富多彩,在线人数众多。

2.2注册、登录地点、工具

统计说明,偶尔会于户外闲暇之际在线的大学生人数为52.1%,44.5%的大学生选择“是”, 3.4%的同学表达不登录原望。这组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无聊时解闷,会选择SNS这种网络交际工具。样本中,2.1%的学生运用平板电脑在线,33%学生用电脑在线,运用手机于户外在线SNS 社交网络的学生人数占比64.9%,因此,学生登录工具的最多选择是手机。

大学生对于社交网站的选择,目前,34.6%的大学生支持人人 SNS,26.2%的学生使用微博,28.1%的学生使用QQ ,11.1%的学生认为哪种方式都一样。人人 SNS 独占鳌头,赢得了较多青年学子的亲睐。

2.3对SNS社交网络的兴趣

对网络板块关注度调查结果显示,7.1%的同学爱看对方的视频资料,13%的学生喜欢看对方日志,33%则更爱浏览相册,46.9%的学生关注好友新鲜事。绝大多数人在线的目的在于了解对方,想知道对方在做什么,通过关注对方的点滴变化以及给对方留言来加深友谊。

对于网络朋友的关注点方面,有1.4%的学生会把注意力放在学校IP方面;4.6%的大学生看对方日志;19.5%的同学会留心对方更新新鲜频率;22.5%的学生选择关注对方的个人主页、照片数量等;有26.3%的学生喜欢访问对方的空间;关注对方的人气、对方外表及头像的学生占比达27.1%。

2.4网络个人信息、资料安全

统计表明,70.1%的大学生登录时收到过假 ID 帐号好友申请,遇到过假 ID;遭遇并浏览别人转发不良资讯的大学生有84.7%;登录时遇到或者知道别人遇到网络暴力的大学生人数有80.1%;登录时有隐私泄漏行为,或知道别人外泄隐私的同学数量达89.5%,由此可知,网络风险明显。68.5%的学生表示,如果是实名制网友相邀,自己会前往一见,(下转第34页)(上接第29页)89.7%的学生会主动向陌生人发出好友邀请。

3对大学生运用 SNS 网络交际的建议

3.1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大学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构建是大学管理层未来必须予以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弘扬正确的人生导向,构建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大学校园文化功效明显,健康快乐的文化氛围可以为大学生增加人生阅历,开拓视野,扰展创新型人际交往平台,对于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都是一种锤练,能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大学综合实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规避虚拟空间里的沉醉与迷失。

3.2适时、适当调节大学生网络交际心理

学生生活的单调、枯燥等不良情绪会经由网络平台得以渲泄,面对完全陌生的世界或对方,大学生反而会百无禁忌,我们不否认网络社交会弥补现实生活里不易获取认同者的交往自信,能于一定程度上治疗或安慰部分学生的心理缺失。也正缘于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普及就更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教育,会很好地理顺网络社交中的虚拟感,调适网络人际交往中的某种畸形心理,增强当代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薄弱环节,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平台,降低学生的网络依赖及所产生的不良人际交往负影响,营造出健康、友好的大学生成长校园环境。

3.3增强网络交际自律观念

不可否认,虚拟的网络交际平台,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规则有着强烈的冲击作用,它们忽视基本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误导思想并未真正定型的大学生们。学校的责任在于引导同学们意识到SNS等虽然为自己提供了宽松的交际平台,但是,必须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现实伦理规则。身为成年人,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警自律能力,最终让网络平台成为自己人生的导师,而不是滑铁卢,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强烈的是非观念和风险意识,加强自身人格修养。无论有否外界约束,学生们必须从内心竖立一道自律屏障。外部规则约束无论多么健全完善,如果同学们自身不加强风险、警示意识锤炼,保护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人生安全,就无疑会是水中之月,纸上谈兵。说到底,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不沉缅于网络平台,提升自已的风险免疫力,倡导理性网络交际等,是重中之重。

项目基金: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FDY024)。

参考文献

[1] 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美]约书亚・美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11

在互联网崛起、繁荣、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新媒体时代,现代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一背景下,也对大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在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素养中,科学素养举足轻重,是重要地培养他们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更是培养他们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有利于培养造就高水平的领军人才,更能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促进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此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快速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网络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推动不容小觑。“网络名师平台”是近年来兴起的依托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教育平台,具有广义新媒体和校园新媒体的共同特征,具有即时、多元、便利的特点,基于网络名师平台开展科学素养教育相对传统媒体具有很好的优势。

因此,本课题围绕大学生“科学素养”和高校“网络名师平台”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当今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挖掘该群体对于网络名师平台的看法和认识,探索科学素养提升与网络名师平台的关系,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支撑,为高校针对性地建设一套完整的、全方位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2研究方法

美国学者米勒将科学素养定义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是指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科学概念及科学知识;(2)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3)科学能力和技术能力。本研究根据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解读,制作调查问卷,完成对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共计200名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本科生及研究生各100名的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176份,对收集的问卷结进行详细整理及分析获得以下信息:(1)大学生现有科学素养现状;(2)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了解程度。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并当场回收,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基于网络名师平台的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3.1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3.1.1基础学科知识理解程度分析

调查问卷中包括10道基础学科知识题,大部分大学生(72%)能够保证答题正确率在7成以上,说明当今大学生基础学科知识比较扎实,对常见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延伸和拓展掌握程度比较好。如表1所示。

3.1.2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掌握程度分析

如表2所示,问卷中包括5道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知识题,只有略高于35%的大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65%的大学生缺乏利用基础性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理解程度分析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应该弘扬和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表3),绝大部分大学生(97%)能够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深刻认识到科技让我们的社会更进步,自己更应该关注科技与研究科技创新;只有极少数大学生(3%)认为科学技术和自身的发展关系不大,不能理解科技改变生活的真正含义。

3.2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了解程度分析

3.2.1获取科学信息来源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表4),大学生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来源,排名前五的途径分别是网络(73%)、导师(61%)、电视(57%)、图书(46%)、讲座(38%)。网络已经超越例如期刊/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显得尤其重要。

3.2.2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使用情况分析网络名师平台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在互联网平台上构建的,通过新媒体形式呈现的,能较好地为学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全方位指导服务的专业网络平台,名师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都是常见的网络名师平台。根据被调查大学生的情况显示,经常、偶尔和从不浏览网络名师平台的大学生群体数量接近,基本呈现1/3等分的趋势,但是其中主动关注网络名师不足3成,并且主动关注率比浏览率低,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浏览。如表5所示。

3.2.3对网络名师平台的需求情况分析

如表6所示,绝大多数大学生(89%)认为网络名师平台的推广还是非常有意义,需要高校为其提供更多的网络名师平台,并且在调查问卷的“想法及建议”一栏中,同学们普遍反映网络名师平台主题突出,内容新颖而丰富、科学性强,能让自己受益匪浅,如果自己喜爱的老师通过网络网文,会非常愿意关注。只有少数同学认为自己对网络名师平台的需求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对网络名师平台的认识匮乏。

3.2.4网络名师平台最受欢迎版块分析

根据表7,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最感兴趣的5大板块:科技、时评、教育、文化、情感,同学们普遍认为网络名师平台对自身科学素养的养成有积极地意义,也希望通^网络名师平台提升科学素养,同时网络名师平台也是少有的、在课堂以外的更了解教师内心世界的途径,同学们普遍认可网络名师平台是一个拉近师生关系的、有积极意义的交流渠道。

3.3小结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结果,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表现出以下特点:(1)基础学科知识比较扎实;(2)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掌握程度不高;(3)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理解比较正确。反映出大学生在长久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对多学科的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尚可,但是当需要利用这些常识性问题去解决学习与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力就比较欠缺,但好在同学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比较积极和正确,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引导。

篇12

直销商加盟店也可招聘无底薪直销员帮助推销产品、招揽顾客,于是,形成了直销商加盟店的两种利润来源:一是随机顾客购买的零售价和公司出厂价(公司供应价)之差零售利润;二是店内直销员拿货的“批发价”和出厂价之差批发利润。而直销员的收入来源自然就来自于直接推荐的会员顾客的会员价和批发价之差。

雅芳所有的加盟店均由公司统一负责物流配送,直接与公司发生资金来往关系。自然美、克丽缇娜:美容体验连锁店体系

如图(2)所示,自然美、克丽缇娜之类的美容体验连锁店属于特许加盟性质,一般为临街店铺,店头为统一的总公司名称和标识。公司只直接面对“一次性资金投入”加盟的“特许加盟店”,加盟店需办理非分支机构的独立营业执照。收取特许加盟费。在加盟店内部,实行员工制,即店内招聘的美容师收入结构为底薪+提成;提成为向直接服务的顾客提供的美容服务收费、和销售产品的相应比例收入。而特许加盟店的利润来源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随机顾客、会员顾客购买的零售价和公司出厂价(公司供应价)之差零售利润,以及美容服务的收费;二是推荐的下级二代加盟店的销售提成。

这类加盟店均由公司统一负责物流配送,直接与公司发生资金来往关系。

新时代、仙妮蕾德、完美、南方李锦记专卖店连锁和网络直销结合体系

如图(3)所示,这类公司的网络组成在2005年前,是公司既直接面对“一次性资金投入”加盟的“传统加盟店”,以及直销商和店主“双重身份的加盟店”,又直接面对直销员。而在2005年条例颁布之后,公司则只面对加盟店。加盟店需办理非分支机构的独立营业执照。直销员可在加盟店下从基层做起,通过完成一定的业绩,如连续三个月月均完成一定数量的营业额,并组建一定的顾客群后,就可以申请开店。直销员加盟店也可招聘无底薪直销员帮助推销产品、招揽顾客。

在这样的体系下,加盟店的来源就来自于,一是公司按加盟店每月零售价的实际出货额(或净营业额)返还3%-8%的利润,二是加盟店在由店网组成的深度分销网络(或店主在多层次网络)中的网络收益――这是收益的主要部分。直销员的收入来源来自于直接推荐的顾客的消费额乘以相应比例。

这类公司采取的方法给予单层次的定义,则为直销员的收入来自于直接推荐的消费者或会员顾客的购买额。

同样,这样的加盟店也均由公司统一负责物流配送,直接与公司发生资金来往关系。

美乐家百货超市连锁直销体系

如图(4)所示,美乐家的网络由公司开设的连锁店网、独立于店网的直销商多层次网络以及直销商服务的消费者群体组成。所开设的店铺均是公司为主体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和上述几种模式不同的是,美乐家的店铺一般选择在临街中型百货超市或商场。店头为统一的公司标识。

美乐家公司的利润来源于消费者的零售和多层次直销网形成的倍增业绩(收益的主要部分),而直销员的收入来源则来自于多层次的网络回报。

很明显,美乐家的店铺同样由公司统一负责物流配送,直接与公司发生资金来往关系。

如新直营店连锁直销体系

如图(5)所示,如新公司的网络由公司开设的连锁店网、独立于店网的直销商多层次网络和直销商服务的消费者群体组成。其店铺均是公司为主体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如新店铺多为临街店铺,包含报单、零售、演示、企业展示、产品陈列、检测等功能。店头为统一的公司标识。

如此之下,公司的利润来源都来自于多层次直销网形成的倍增业绩。而直销员的收入来源来自于多层次的网络回报。

如新的加盟店均由公司统一负责物流配送,直接与公司发生资金来往关系,由如新公司统一管理。

安利:营运中心结合服务网点运作体系

如图(6)所示,安利的网络体系由公司开设的连锁店网、营业代表以及独立于店网的“经销商多层次网络”和消费者群体组成,连锁店铺均是公司为主体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其中,“经销商多层次网络”由服务网点和公司组成。完成一定业绩的营业代表和符合业绩要求的高阶法人经销商,可成为“服务网点”负责人,需办理营业执照,由公司统一登记营业地点,报工商部门备案。服务网点一般功能为教育培训、顾客服务。安利的店铺一般为临街店铺,包含报单、零售、演示、企业展示、产品陈列、检测、培训等功能。店头为统一的公司标识。

安利公司的利润来源为多层次直销网形成的倍增业绩。而直销员的收入来源分为两部分:初级营业代表的收入来自于直接服务的顾客的消费额,乘以相应提成比例;“服务网点”的收入来自于以“网点”“公司”为单位的经销商组成的深度分销的多层次的回报。

安利的所有店铺均由公司统一负责物流配送,直接与公司发生资金来往关系,由公司统一管理。而服务网点的费用由经销商自己承担费用,公司督促其日常运营的合法性。

篇13

[3]罗映纯,李玉国.从博客看浅阅读[J].阅读与写作,2009,(4):33.

[4]王桂平.“全民阅读”的拓展与公共图书馆的导读使命[J].图书馆杂志,2010.1.上海.《图书馆杂志》编辑部.

[5]金元浦.阅读的欣悦(大学生文化读本,读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