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焚烧秸秆的原因及对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焚烧秸秆的原因及对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焚烧秸秆的原因及对策

篇1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交通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东海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每年秸秆资源达119万t,若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研究以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形式利用秸秆资源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东海县近年来在秸秆禁烧处理及利用现状,探讨遏制秸秆焚烧多发、频发的方法和途径。

1 东海县近年来秸秆处理及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秸秆利用逐渐受到了重视,利用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但在实际生产中,秸秆焚烧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种种不好的影响。从现有的秸秆综合利用出路看,秸秆利用的方式主要有秸秆能源化、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工业化等用途。目前,全县多种形式利用秸秆79.74万t,占秸秆总量的67.01%[1-2]。

1.1 能源化利用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近年来,东海县大力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积极组织实施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秸秆固化点3个,秸秆气化站10个,户用沼气6.3万户,综合利用秸秆9.68万t。东海龙源秸秆发电项目总投资2.4亿元,装机容量为2×12 MW,年利用秸秆20万t。

1.2 肥料化利用

东海县稻麦种植面积13.93万hm2,其中小麦7.53万hm2、水稻6.40万hm2。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5.20万hm2,还田量34.07万t,其中小麦22.70万t,水稻11.37万t,占秸秆总量的28.63%。秸秆还田后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氮、磷、钾元素归还土壤,供作物吸收再利用。目前全县正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工程,包括: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灭茬还田、超高茬麦套稻、稻套麦等技术,以达到培肥地力,增加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东海县还普及旋耕机,重点推广反转灭茬机,示范推广水田埋茬起浆机,以确保秸秆还田的顺利实施。另外,桃林镇蔬菜基地、黄川草莓、双店花卉等高效农业示范区草覆盖利用、秸秆堆沤、腐熟还田等方式利用秸秆2.93万t,以点带面,推进了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

1.3 基料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质材料。2012年东海县高效农业面积4万多hm2,其中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2 hm2,利用秸秆2.34万t,主要集中在石湖、山左口、石榴、石梁河、黄川、南辰等乡镇。

1.4 饲料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原料,是发展草食畜牧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东海县大力推广农技服务技术,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同时,生产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使东海县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东海县是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有规模较大的肉牛养殖基地江苏峄森牧业、连云港亨得利、双店益多牧业等大中型企业。目前全县存栏大牲畜20多万头,年利用秸秆25.62万t。

1.5 工业原料化利用

秸秆人造板是一种新型绿色建材,它为人造板工业、造纸工业、生态环境、“三农”问题以及木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全县秸秆制板、工业用包装材料等年利用秸秆0.54万t。

1.6 其他方式利用

秸秆是纯天然植物,具有非常独特的光泽和柔韧性,天然植物构成的画面玲珑剔透、晶莹靓丽,是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独具一格的绿色环保产品。青湖镇东丰墩草帘合作社,年可编制草帘1.5万个。全县年编织草帘、草绳、畜禽垫料、手工制品等利用秸秆15.26万t。

2 秸秆焚烧的危害

东海县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为12.25万hm2,2012年全县作物种植面积16.79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53万hm2,水稻6.40万hm2,玉米1.13万hm2,花生1.00万hm2,山芋0.33万hm2,大豆0.40万hm2,全年各类作物秸秆产量119万t。以前每年都有大量的秸秆被焚烧,焚烧秸秆会造成许多危害:一是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水体质量,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存在火灾隐患,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五是损害城市形象,影响政府威信。

3 秸秆焚烧的原因

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规定,禁止焚烧秸秆,但在收获季节,秸秆焚烧现象依然非常常见,难以遏制。分析秸秆焚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秸秆处理依靠家庭的力量有一定难度。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其前期投资大、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导致农户或者单个企业难以投资利用秸秆。二是政府对秸秆资源化利用企业的政策倾斜较少。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进入秸秆利用行业。三是秸秆收购难。虽然每年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但是秸秆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秸秆收购难的问题。由于采用资源化利用秸秆的新技术,一般投资较大,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秸秆收购的价格较低。农户将秸秆运往收购地点,需要的投入较大,能够获得的收益较少,因此,很多农户依然选择将秸秆就地进行焚烧[3-4]。

4 遏制秸秆焚烧多发、频发的对策

4.1 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

东海县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县人大、政府办、农委、农机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多次召开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会议,按照“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工作原则,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部门、各乡镇责任明确,实行县、乡镇、村3级联动,最大限度的消化利用秸秆,杜绝露天焚烧秸秆。各乡镇也建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巡查队,制定了实施方案,确保辖区秸秆利用和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4.2 强化舆论宣传,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良好氛围

一是将《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和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致收割机操作员的一封公开信》发放到村、到组、到户,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党员大会,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意义、具体实施细节及时、准确的层层传递下去。三是组织流动宣传车,制作秸秆利用和禁烧宣传标语,在主要路口、集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张贴,强化意识提升[5]。四是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五是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向全县中小学生宣传秸秆利用与禁烧知识,让小朋友们及时向家长宣传秸秆利用与禁烧的意义。

4.3 强化重点区域,确保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突出重点。机场周边地区,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和东陇海铁路两侧,牛山镇、温泉镇周边5 km范围,粮库、通讯设施、电力设施、医院和学校等为重点防火区域。全县分一类乡镇6个、二类乡镇8个、三类乡镇10个,重点村分一类重点村10个、二类重点村13个。县、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采取县机关部门包重点村、乡镇干部包村、乡镇工作人员会同村组干部包地块、包区域等办法,严看死守,不留死角。二是部门联动。县政府办、重大事项督查办、环保、气象、农业、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及各乡镇各负其责,重点包村、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秸秆禁烧和利用落到实处[6]。三是从严考核。各责任部门、乡镇及重点村向县财政专户交纳保证金,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4.4 强化技术引导,促进秸秆利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各职能部门举办了秸秆快速腐熟堆肥、青贮、氨化、生物气化、设施栽培等多项技术培训,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二是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全县树立了一批秸秆利用示范典型,桃林镇北芹蔬菜基地,洪庄镇、山左口乡秸秆气化、秸秆沼气示范乡镇,石湖林菜间种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白塔蔬菜、双店花卉等高效农业示范区,以点带面,推进了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三是突出产业化综合利用。东海龙源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作为重点龙头企业,专门从事秸秆回收、发电,年需各类秸秆20万t。东海是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年消耗秸秆20多万t,形成了有产品、有品牌、有市场、有效益的大产业。另外,秸秆加工草帘、发展食用菌、秸秆气化等,培育了秸秆利用新的经济增长点。

4.5 强化措施落实,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用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对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青贮、秸秆建材、秸秆肥料、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生物质燃料等利用方式进行资金扶持;鼓励和支持秸秆利用回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在用地、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安排,在建设、供电、供水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支持。二是建立健全秸秆收储体系。支持秸秆发电企业的发展,各乡镇(场)、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秸秆收购、贮运和利用服务体系,全县建设乡镇秸秆收储场38处,建制村临时性收储场地383处,秸秆经纪人队伍394个,采取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等开展秸秆收贮运和综合利用服务。

5 参考文献

[1] 樊家志,章东林,徐芳,等.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农机化,2009(2):40-42.

[2] 韩宏华,陆建飞.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J].生态经济,2009(12):173-175.

[3] 李兴平.浅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1.

篇2

1淮南市秸秆焚烧现状

露天焚烧秸秆,危害多多。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SO2、NO2、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既严重污染空气,又危害人体健康[1]。同时,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危害生命财产安全。

淮南市秸秆焚烧重点控制区包括:田家庵区舜耕镇、安成镇、曹庵镇、三河乡,大通区洛河镇、上窑镇、九龙岗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唐山镇,八公山区八公山镇,潘集区田集街道、平圩镇、古沟乡,凤台县刘集乡、凤凰镇,大山镇,毛集实验区毛集镇,淮南农场等建成区周围5km;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公路两侧各2km;油库、粮库、林地,重要通信、电力设施等周围1km区域。

对于淮南市2013年夏季秸秆焚烧情况作了调查。2013年6月3日下午笔者在督查中发现田家庵区徐马村存在3处火点,田家庵区安城镇沿淮村存在2处火点,谢家集区小孤堆乡许桥村存在1处火点,八公山区山王村存在1处火点,八公山区孔集村大片农田正在焚烧。督查期间,部分县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焚烧秸秆现象。

2秸秆焚烧的原因

(1)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机械收割留茬较高,影响下一季庄稼的播种。

(2)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的经济价值难以发挥。

(3)缺乏正确的引导。近年来,对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虽然提出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具体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奖惩措施为主,无人去做秸秆利用的组织、协调和转化工作,只堵塞不开流,导致禁烧工作收效不大。

(4)缺乏处置技术。首先,多数农户基本不用秸秆当柴烧,只剩下“付之一炬”。其次,农民找不到秸秆“变废为宝”的途径。

(5)机械收割留茬较高。据调查,我国生产的收割机因功率不够及机械手图省油等原因留茬高达20cm左右,造成了下茬种植的困难,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6)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秸秆禁烧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单靠禁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千家万户秸秆处理的问题[2]。

3秸秆焚烧的危害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5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400m,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航空公司及旅客对此反映强烈,一旦导致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在农田焚烧稻草秆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3],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土壤水分损失65%~80%,板结不耐旱。

(5)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4对策与措施

4.1对策

(1)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4]。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秸秆饲料:秸秆的自然密度通常为30~50kg/m3,如此“蓬蓬松松”的原料很不利于运输和储存,影响其深加工或二次开发利用。因此对秸秆首先进行就地高密度压缩是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瓶颈”的关键,只有将秸秆高密度压缩了,才能为下一步的开发利用及流通创造有利条件[6,7]。

(3)秸秆燃气:秸秆燃气,是利用生物质通过密闭缺氧,采用干馏热解法及热化学氧化法后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这种气体是一种混合燃气,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亦称生物质气[8,9]。

(4)秸秆直燃发电:秸秆发电是秸秆优化利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的出台,秸秆发电备受关注,目前秸秆发电呈快速增长趋势。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也都把秸秆发电作为一个重头戏,秸秆发电概念在资本市场也开始活跃。秸秆发电利国利民,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4.2措施

(1)收割要“擦地皮”。不留茬或少留茬,秸秆粉碎还田,就地利用。

(2)潘集秸秆发电项目正式启动。

(3)加强引导,加强监管。

5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

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从经济方面看,通过机械还田、保护性耕作、堆沤还田等形式利用秸秆,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从社会方面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抑制秸秆焚烧,可以有效控制污染,优化环境,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进行。从政治方面看,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特别能够促使空气清新、航运和道路畅通,保持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毕于运,高春雨,王亚静.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211~221.

[2]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构成及总体趋势[C]//2008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国际研讨会暨东盟与中日韩生物质能源论坛论文集,2008:159~166.

[3]高利伟,马林,张卫峰.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173~184.

[4]刑廷铣.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及其利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0~25.

[5]陶用珍,官映亭.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及其应用[J].维索科学与技术,2003,11(1):42~52.

[6]张子仪.中国饲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870.

篇3

自大型收割机被广泛采用以来,在田地里就地焚烧秸秆已成为一种非常难以治理的现象。

一、秸秆就地焚烧对环境的危害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而且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2、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秸秆中不仅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还含有一定数量粗蛋白、粗脂肪、磷、钾等营养成分和许多微量元素。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40%,其余氮、磷、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损失,而且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3、造成资源浪费。秸秆是良好的生物资源,其一,在农村既可以烧火做饭,又可以转化为沼气成为优质能源;其二,秸秆可以用来造纸或制造养殖饲料;其三,秸秆是天然的绿色有机肥料,相比化肥,既能节省购买开支,又能改善土壤结构。总之,秸秆本是一宝,焚烧之后倒成一害,在“节能减排”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绝对是愚昧之举。

4、造成巨大安全隐患。秸秆燃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燃烧秸秆形成大量的烟雾,使能见度大大降低,可见范围降低,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交通运输。在交通干线两侧和机场附近,这种影响尤为突出。

二、秸秆焚烧现象难以治理的原因

1、机械收割留茬过高,处置成本过大。据调查,因收割机功率不够或者为了避免损伤机械及为了节省油料等原因留高茬达20cm左右,造成了下茬种植的困难,如果再想办法将留茬割掉运走,就必须支付额外的人力和财力,成本过高。权衡之后,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2、秸秆已失去其传统作用,又缺乏新的处置技术。传统上秸秆大概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饲养畜力,二是烧火做饭,三是编织用具,四是造纸。现在这几个作用基本上是消失殆尽。其一,机械化发展以后,农民普遍都不养马养牛了,专门的养殖户对秸秆也并不青睐。其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烧秸秆做饭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其三,原有的其它小麦秸秆加工行业,如草帽、草苫等,也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基本淘汰。其四,为减少环境污染和重复建设等原因,各地小的造纸厂已纷纷关闭,秸秆造纸已成为历史。秸秆的传统作用已经不复存在,而新型用途还不成熟。首先我们常说的变秸秆为沼气,因为科技转化力度不够,实施成本过高,使得这种途径总是听起来很美,具体操作不现实。而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也一样需要有技术支持,处理不好,不但秸秆不会起到肥料作用,反而会影响田地耕作和农作物生长。第三,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沤造有机肥,这些简便易行的秸秆处理方式,也因技术和资金等原因,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小、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3、劳动力不足以及存放场地受限也直接导致了秸秆焚烧。一方面,现在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要想将机械收割后的秸秆捆扎搬运离田心有余而力不足。抢收时因各种原因留茬太高,如果不把麦茬去除,难以播种。如果不烧会误农时,“三夏”大忙,忙就忙在一个“抢”字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秸秆从地里弄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付之一炬就成了最为快捷的途径。另一方面,随着秸秆传统作用的丧失,价值的减少,人们已经不愿再像以前那样在田地里垛放秸秆,而农村院子越来越小也使得堆放秸秆的场地受限。更有甚者,在一些新农村建设地区或者合村并镇地区,农民已搬进楼房,村子变成社区,传统的院子已不复存在,秸秆更是无处堆放了。

三、治理秸秆焚烧现象的对策

1、政府应该疏而不是堵。每到麦收季节,各地的乡级政府都会派遣专人在田地里拉着大红标语,又是要罚钱又是要抓人,企图以高压的方式来制止农民焚烧秸秆,岂不知这种办法根本不起作用,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只有焚烧才最符合农民的实际利益。要想改变农民的这一行为,就必须有更符合农民利益的途径。因此政府应该做的事就是帮农民寻找这一途径,然后给于财力和技术的支持,靠利益引导农民走环保、节能的秸秆处理之路。

篇4

Keywords:open burning straws;atmospheric pollution;straw utilization

1. 引言

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1],其中水稻的秸秆常被称为稻草、稻藁,小麦的秸秆则称为麦秆。秸秆曾经是重要的资源,通过调查了解,农民曾经对秸秆进行过充分的利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① 烧柴。在煤、电、天然气没有普及之前,秸秆是农民生活的必需品,这也是秸秆以前消耗最重要的途径。虽然也是焚烧,但长期小剂量的燃烧并没有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② 动物饲料,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消耗途径;③ 制作生活用品,例如编织坐垫、床垫、扫帚等家用品,甚至用于制作简易房屋的屋顶等。

中国近二十年来由于煤、电、天然气的普及,以及人民对生活卫生条件要求的提高,秸秆不再被作为燃料。同时,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务工人员进城,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秸秆回收利用从经济上变得不划算。为了及时播种和避免秸秆影响种子发芽率,多地农民直接在田地里燃烧秸秆,引发了一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持久战,成为中国近年来最受关注,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3]。近些年来,在秸秆集中焚烧的6月和10月经常安徽省全省大范围的出现雾霾天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4],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从原来简单的环境问题变成了复杂的社会问题。为了了解安徽省这些秸秆焚烧的现状,作者团队秸秆集中焚烧后的七月对安徽省东部主要的农产区进行了走访调查。提供客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与村民的访谈了解其真实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秸秆焚烧后残留物与地表水相互作用对土壤的影响以及预防空气污染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2.1 调查区选择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土地面积超过400万公顷,实际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00万公顷以上(两季作物),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其中,玉米、小麦和水稻这些产生秸秆的作物种植面积大约总面积的90%[1]。安徽北部地区是小麦、玉米和水稻的重要产区,也是秸秆焚烧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本次调查全面覆盖了安徽东部的地级市(如图1所示),所调查的地区较广,调查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安徽省东部地区秸秆焚烧现状和焚烧的原因。

2.2 问卷设计及内容

2.2.1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以安徽省东部地区为调查目标而进行的,调查问卷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受访农户的基本信息,农户焚烧秸秆的现状,及农户对秸秆焚烧问题的认识、感受和解决办法。问卷针对这三个方面,共设计了20个问题,其中第一部分共4个问题,是农户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第2部分为11道选择题,主要是调查农户焚烧秸秆的种类,焚烧带来的影响及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第3部分由5道问答题组成,主要针对农户秸秆焚烧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2.2 调查结果整理

本次调查随机走访了110户农民,少部分人中途因各种原因中断,其中有101户协助完成了调查,并且这些问卷全部可辨,问卷回收率和可辨率达到92%,能够有效反应所调查问题的真实性。然后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在统计和分析时,仅统计回收的问卷,未完成的问卷数据作废。

3.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受访农户中男女比例为53∶47,年龄分布区间为25岁~60岁。受访者90%为农民,8%为个体,2%为其他职业。受访者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75%),另外有11%是小学文化,7%以上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余是文盲。所调查的农户情况基本上可以代表安徽东北部地区农户的整体情况。

3.2 调查结果的情况与分析

调查表明,101户农户的问答情况如下,11个选择题的统计结果见表1。5个问答题总结如下:

(1)为什么非要焚烧秸秆,焚烧秸秆给您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问卷给出的答案都是方便,残留的秸秆对下一季庄稼的种植有较大影响,机械粉碎的秸秆影响发芽率,焚烧可以彻底的消除秸秆的影响,同时操作又极其简单,省时省力。同时,有32份问卷讲到焚烧秸秆可以增加土壤肥力(31.6%)。

(2)给多少钱,你愿意将秸秆收集起来出售?现在的售价是多少?

给出的价格区间在50~200之间,也有少部分人表示给钱就卖(7份,6.9%)。现在一亩地的秸秆售价在100元左右,然而多数情况下是有价无市,即没有人愿意收购秸秆。

(3)秸秆焚烧是一直都有的吗?在此之前秸秆被做什么用。

秸秆焚烧是近些年才有的,调查问卷给出的年代区间为1998~2007。焚烧之前,总体上是进行利用。多数用作烧柴,少部分当作饲料等进行利用。

(4)现在的种植面积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除了种植秸秆植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其他还种植什么?

89%(90份)的被调查者表示种植面积没有变化,另外的11%(11份)认为种植面积有减少。除了种植小麦、水稻和玉米以为,还种植油菜、大豆、芝麻等。

(5)有没有想过种植其他作物?

有33份(32.6%)问卷的结果显示有想种植其他作物,作物种类包括草药,青菜,果树,烟草等。

4. 讨论

4.1 探讨秸秆焚烧的原因

通过调查了解,焚烧秸秆的种类主要为小麦和水稻,如图2所示,这两种秸秆占焚烧秸秆的88%,原因是这两种秸秆难于利用,玉米等作物的秸秆相对来说比较好利用,一般可以利用。对于焚烧秸秆的态度,有半数以上的人觉得不是好办法(如图3所示),并且有82%以上的人认为秸秆有一定的价值(表1)。然而,仍然有11%的人认为焚烧秸秆是好办法,有66%的人烧过或者曾经烧过秸秆(表1),并且多数人(77%)都认为焚烧秸秆对自己的生活有不利影响(表1,图3)。同时,国家的大力宣传[3]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三分之二的调查者表示知道禁止焚烧,同时对我国的相关法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图3),因此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完全解释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事实。

然而为什么,秸秆焚烧屡禁不绝,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秸秆在漫长的利用过程中被作为燃料也是被焚烧,也就是说焚烧本身并不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产生问题的原因是集中焚烧。为什么会集中焚烧,有些人认为秸秆之所以被焚烧有以下几个原因[1,2,5~7]:① 机械收割导致留茬较高,不得不焚烧;② 劳动力不足,由于大量人员进城务工,导致的劳动力流失;③ 缺乏合理的利用技术;④ 缺乏宣传和正确引导等等。我们研究小组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这主要是个经济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秸秆低廉的价格(有些地方甚至有价无市)和高昂的人力成本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在经济上高效的利用秸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2 秸秆焚烧问题解决方法的探讨

在进行调查之前,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1,2,5~9],并且总结了国外常用的办法。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将这些办法同农民进行交流,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

(1)秸秆还田,做生物肥。秸秆还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打碎还田,另一种是发酵后还田。第一种方法经济方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块秸秆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种子的萌发;第二种方法是秸秆利用的好方法,但是费时费力,成效不明显。日本的先进做法是直接将植物秸秆粉碎深埋,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

(2)作为能源,燃烧利用。利用植物秸秆发电或者利用作物秸秆生产乙醇作为汽车动力,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实现生物再生能源的再利用,既能解决秸秆难处理问题,也有利于生态平衡发展。然而现阶段能源利用在经济上还不可行,特别是煤炭价格持续低迷,如果实现秸秆的生物能利用,需要政府进行高额补贴。

(3)作为饲料,发展养殖业。植物秸秆直接作为饲料难以消化,特别是小麦和水稻的秸秆,做饲料效果很差。现在一直流行的方法是青储,但是作为青储将影响粮食产量,虽然是优良的饲料,但是代价也很高(粮食收成减产甚至没有收成),很难推广。同时,利用植物秸秆培养食用菌是一个研究方向,然而这个方向不可能完全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培植食用菌需求的秸秆量与秸秆的产出量相差太多。

现有的问题是秸秆这种可利用的资源如何再利用的问题。找到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可行的办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高压禁烧的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秸秆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最终只能是浪费,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会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焚烧。科技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找到合理的途径,让农民得到实惠,让生态更加文明。

5. 主要结论

(1)秸秆焚烧的种类主要是小麦和水稻,原因是这两种秸秆难于利用。

(2)秸秆焚烧最主要的动力是经济原因,并不是法律意识淡薄。

(3)秸秆焚烧最终的解决办法是科技的进步或者政府提高补贴。

参考文献:

[1] 王晓斌.安徽省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及农业利用方式的调查[D].2013,安徽农业大学.

[2] 徐秀娟,吴.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综合利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02):39-43.

[3] 徐尚勇,张鹏,朱玉宽.秸秆禁烧困局[N].绿色视野,2012,08:6-17

[4] 王书肖,张楚莹.中国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3(5):329-333.

[5] 王亚静,毕于运,高春雨.中国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及其适宜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9):1852-1859.

[6] 刘丽香,吴承祯,洪伟,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1):75-80.

[7] 李正东,李懋潘,根兴,等.作物秸秆还田的新问题――对河南商丘地区农民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204-208.

篇5

青冈县连续多年玉米的播种面积都稳定在13.33万hm2以上,2014年和2015年的种植面积又分别提高到15.8万、15.0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2.5%、88.3%。由此产生的玉米秸秆逐年增多,除一部分用于农户的烧柴、牲畜的饲料及少量的能源外,还有一部分就地焚烧,严重影响了公共安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从玉米秸秆焚烧所产生的危害出发,查找问题根源,并提出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1-2]。

1 玉米秸秆焚烧的危害

1.1 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由于玉米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硫等元素,在焚烧时经过不完全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时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 易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

在焚烧玉米秸秆过程中如遇不利的大风天气,容易波及相邻未收获作物地块、林地、柴草垛、房屋、通讯线路、输电线路等,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1.3 影响土壤的培肥地力水平

玉米秸秆焚烧后,会使土壤中有益的活化微生物、真菌、细菌等死亡,腐殖质固化,这样就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不同程度地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同时,还会失去大量的碳氮等物质。

1.4 对交通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露天燃烧玉米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使能见度大大降低,增加了交通隐患。近几年,黑龙江省每年秋季整地时,由于焚烧秸秆,导致可见度低,其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2 玉米秸秆焚烧的成因

2.1 秸秆还田仍有一定难度

秸秆还田困难主要基于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北方冬季温度很低,秸秆还田的地块内秸秆很长时间难以腐烂,对下茬耕作造成一定影响;二是秸秆还田后会使土壤过松,大孔隙比较多,使作物下茬不扎根,出现“吊根”现象,严重时死苗;三是秸秆还田费时、费工,增加成本;四是秸秆还田后会使土壤中的碳氮比失调,使作物生长缓慢、苗黄、苗弱。

2.2 “以机代畜”后,秸秆饲用量逐年减少

近年来,随着农机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种植的机械化程度已大面积普及,农民种植玉米,从春种到收获已全部采用了机械化作业,取代过去传统人工和“牛马耕做”,大牲畜的养殖已逐年减少,因此秸秆的饲用也大幅度降低;加之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民的城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部分农民已经住上了楼房,对柴草的需求有所下降。

2.3 生物能源利用成本高,利润低下

由于家家户户耕作面积少,集约性经营不多,每户的玉米秸秆销售所得金额扣除运输等费用剩余不多,对农户的吸引力不大。

2.4 缺乏宣传和引导

缺乏正确合理的宣传导向,农民对秸秆焚烧有误区,认为玉米秸秆焚烧后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富含大量钾,适合酸性土壤,同时可为下茬作物补充营养。

3 玉米秸秆焚烧的综合治理措施

3.1 多措并举利用秸秆资源

一是加大秸秆还田的面积。通过秸秆还田,能够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在土壤中能够归还一部分磷、钾等养分,既保持土壤水分,又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同时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使农户的种植成本相应减少,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种植业上的“三减”原则。二是积极发展养牛业。把玉米秸秆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既消化了秸秆又减少了饲养成本。三是作食用菌基料。食用菌作为青冈县的新兴产业,近年来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秸秆通过严格的发酵处理或者常压灭菌处理可以作为双孢菇、平菇、鸡腿菇等菌类基料。四是新能源利用及深加工。集约经营土地,以大户和合作社形式发展,这样使一部分玉米秸秆集中粉碎打包后可成为新能源的燃料用于发电和秸秆深加工[3-4]。

3.2 加强对秸秆生产企业的政策扶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秸秆加工企业,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企业在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在秸秆收集和打包机具上享受一定的农机具政策补贴。同时,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建立秸秆储运中转收购站,以便于农户就近转卖,减少农户运输成本,积极引导农户由剩余秸秆焚烧转变成副产品利用,增加农民收益。

3.3 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公共微信、公共网站、广播、电视、报纸、报刊等舆论工具,通过典型案例,讲解玉米秸秆焚烧的危害性以及介绍综合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倡导露天禁烧工作志愿者的参与。

3.4 建立县、乡、村责任落实制

以县、乡、村政府长官为第一责任人,同时县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对秸秆焚烧的各个环节实施全程监管。要充分利用县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到田等措施逐级责任到人。大力发挥村民委会、村民小组的作用,实行重点地块专人监管,强化村民轮流巡逻机制,严控秸秆焚烧。政府应积极支持把此项工作列入宣传部门的“美丽乡村”和“乡村文明”建设的评比考核体系当中。

4 参考文献

[1] 周奕莹.浅析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危害及综合治理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2(9):251.

篇6

农业收获之时,常出现秸秆露天燃烧现象。燃烧产生的SO2、NO2、CO2 、CO等气体以及未完全燃烧的固体颗粒,对空气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对人体、动植物的伤害、容易产生霾天气、可能影响高速公路和航道的正常通行等。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直在抓秸秆禁烧工作,虽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秸秆露天燃烧现象。对此,梳理秸秆露天焚烧对空气的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 、我国秸秆露天焚烧现状及原因

在我国,秸秆露天焚烧分布广泛,许多省份均有涉及。据环保部环境卫星秸秆焚烧遥感监测周报显示,2016年10月31日到11月6日,黑龙江省就有580个秸秆焚烧火点,秸秆露天焚烧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农民采用露天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主要原因包括:

(1)在机械化收割后,留在地中的秸秆往往会影响下一茬作物的耕作,比如华北地区小麦在收割后会有较高的麦茬,玉米种植前需要对其清除。

(2)缺乏对应的转化价值。无论是进行沼气制作,还是为牛羊养殖户提供原料,其操作成本都较高,可行性比较低;传统的将秸秆编制成草帽等的产业早已被淘汰;将秸秆集中在他处加工成生物肥料的现象也已经绝迹。由此可见,尚无可行性的“变废为宝”的方式来处理秸秆。

(3)缺乏劳动力将秸秆进一步粉碎或搬运出田地。现阶段农村外出务工者众多,多数劳力是在收获季节临时回家劳作,或者由老年人负责田地耕作,基本没有多余的劳动力进行秸秆的进一步处理,他们更愿意冒险对其“付之一炬”,不仅省事,留下灰做底肥,还流传“能烧死虫子”之说。

(4)引导政策缺乏实用性。为防止农民露天焚烧秸秆,我国中央到地方政府每年关键时期都进行政策宣传与狠抓典型,但多是行政手段与奖惩措施,收效甚微。

2 、秸秆露天焚烧对空气的危害

秸秆的露天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所产生的CO2会产生温室效应。作为温室气体,CO2最大的环境危害就是温室效应。基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CO2能够保持大气中的热量,形成保暖效应,大气中CO2浓度过大,会导致两极冰川的融化以带来的海平面上升,从而导致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2)所产生的CO具有一定的毒性。因为不充分燃烧,秸秆焚烧会产生一定的CO,该气体会因为能够与血红蛋白紧密结合、影响其携带氧气而造成人体中毒。虽然这需要一定浓度才能出现,但很多秸秆焚烧时对周边的威慑十分大,经常出现浓烟滚滚的场景,如果此时有人畜在周边,危险性是十分大的。

(3)所产生的NO2和SO2均是酸性气体,两种气体如果直接被人畜呼吸到体内,会在体内与水结合产生硝酸和亚硫酸,对肺部肺泡产生极大的刺激,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咯泡沫痰、咳嗽、紫绀等症状,甚至出现气胸及纵隔气肿。而进入大气的NO2和SO2也会进一步形成酸雨,给农作物、人畜、林业等带来危害。

(4)环境监测部门对2016年11月3日至4日哈尔滨市重污染天气期间的PM2.5(细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生物质燃烧排放约占其中的14.7%―26.8%,即秸秆焚烧是空气中PM2.5的主要贡献来源。很多研究都表明,因为焚烧过程产生的固体微颗粒过多,造成雾霾天气的形成,使得当地居民无法获得新鲜的空气,且雾霾天气也会进一步影响公路交通、航天交通等。

3 、防范秸秆焚烧的对策

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大、时间久,一定要禁止和防范。本文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宣传、严格执法、实现秸秆的科技利用等手段进行防范与控制。

3.1 加强禁止秸秆焚烧的宣传

现阶段很多农村都采用横幅、电视台、广播等方式在收获季节进行禁止秸秆焚烧的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出现很多人置若罔闻的情况。对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途径,并实行村委会宣传负责制,将相关法律和污染危害向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村民交流,真正宣传到位,逐步改善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严格执法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环保部门联合六部委就推行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对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设置了罚款、刑罚等惩罚措施。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也对其进行了相关规定。各职能部门需要积极地使用卫星监测技术,对出现的火点及时定位,开展执法检查,对违法人员立案查处,以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3.3 签订保证书,制定奖励政策

采取保证与奖励的方式鼓励农户禁烧秸秆。在收获季节之前,由村委会负责,和每一户村民签订禁烧秸秆的保证书,在下一季作物种植后,对切实落实该保证书的农户进行奖金的发放,这有助于激励农户禁烧的积极性。又由于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同村关系,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该措施的效果。

3.4 实现秸秆的科技利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处理秸秆7亿吨,一定比例的焚烧就能够对大气带来相当大的污染,因此 最合理的方法是引入一定的科技措施,将其充分利用并为民众造福,为村民“不焚烧”找出更大的价值渠道。

3.4.1秸秆还田

在传统的农作方式中,秸秆会通过搬运到家中烧火成灰、在地头堆腐等措施使其变为生物肥两种方法还田,当然也有直接还田的方式。现在农田收割机械化已经普及,剩余的秸秆还田最好的方式是将其粉碎,就地翻田进行下一季的耕种。鉴于现阶段机械化收割后秸秆较高,影响下一季的种植,需要两种方式进行秸秆的粉碎,其一是改进现有的收割机械技术,使其在收割时,同时将秸秆粉碎;其二是在收割后再用专门的秸秆粉碎机进行将秸秆粉碎,以达到秸秆还田的目的。

3.4.2 饲料加工

利用秸秆加工成畜、禽饲料,是一举两得的措施。如果直接将秸秆搬运到养牛场等,其代价较高,可行性较低。对此可以采用青贮、氨化、膨化、微贮、制粒、微生物发酵等方式对其集中加工,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使得周边有饲养场的区域可以采用该方法利用秸秆,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3.4.3培育食用菌

作物虽然已经成熟,但营养成分依然存在,能够支撑食用菌的生长。将其集中在田间或地头,就地制作培育房,十分便捷,且经济效益明显。同时这种处理方法具有产业化愈强,则效益越高的特点。

3.4.4 新型燃烧方式

对秸秆还可以采用新型技术来进行焚烧,主要是气化与固化成型。虽然前者具有较强的科技含量,但将秸秆进行收集和搬运其成本是较高的。相对推荐采用固化成型的技术,采用相应的设备就地对其固化成型,与粉碎还田类似,其更具有可行性。

3.4.5 充当工业材料

麦秸秆能够作为造纸的原料,棉花秸秆则能够作为纤维板原料,而水泥复合板、石膏板等也可以利用秸秆充当增强材料。在物流包装中,秸秆能够充当缓冲间隔材料,同时也能够制作成餐盒、塑料膜等。

【参考文献】:

[1]彭春艳,罗怀良,孔静.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利用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03)

篇7

Abstract In this paper,species,acreage,production amount of crop straws,straw whereabouts,and all kinds of crop straw quantity of grain and oil crops from straw resource utilization survey in Dehong region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And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trends in agriculture in this region,changes in farming systems,replication,use of straw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universal situation,convenience in agricultural operation and reducing agricultural pests,rural labor force status and earnings straw recovery and other aspects,the objective reasons of burning crop straws were figured out. Finally by thinking about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to promote the use of resources,increasing awareness training,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to strengthen basic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s,and aspects of straw utilization demonstration,solu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local straw burning which resulted in “seasonal haze” in winte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haze;crop straws resource;burning;cause;proposals;Dehong Yunnan

近年德宏州冬季农业快速发展,耕地复种指数大幅提高,耕地利用潜力趋于饱和。冬农产值不断增加,作物产生的秸秆也变得越来越多,秸秆焚烧亦变得越来越普遍,加之冬种作物收获时节天干气燥、缺风少雨,平坝和山地秸秆在露天进行燃烧已成为德宏州冬季“季节性雾霾”形成的主因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火、输电和通信线路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1]。2013年中央农村1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协调发展提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地位,突出可持续发展生态美的乡村建设特点[2]。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特别是大量秸秆焚烧,空气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笔者旨在牢固树立农业生态发展新理念,围绕秸秆焚烧,剖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德宏州新形势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1 秸秆资源焚烧现状

1.1 秸秆来源

据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德宏2014年主要秸秆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图1):秸秆来源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蔗、烟草、油菜、豆类、花生、甘薯类等作物,这些作物总播种面积229 966.70 hm2。其中以水稻、玉米、甘蔗的播种面积占主体地位,播种面积共为182 733.33 hm2,占总播种面积的79.46%;全州秸秆产生总量为192.88万t,其中甘蔗产生秸秆量居第1位,达101.12万t,占秸秆总量的52.43%,玉米产生秸秆量居第2位,为37.05万t,占19.21%,水稻秸秆量居第3位,达34.56万t,占17.92%。其他秸秆主要由马铃薯、小麦、油菜、烟草等作物产生,产生量达20.15万t,占总量的10.44%。

1.2 秸秆去向

全州秸秆去向有还田、饲料、燃料、原料、焚烧、弃置乱堆等6个主要途径,其中还田量最大,达88.44万t,占45.85%。其次是饲料用途量48.98万t,占25.39%。焚烧居第3位,达40.5万t,占总量的21%(图2)。各去向途径中以还田为主,主要以机械翻压还田、覆盖还田、堆沤和腐熟剂等方式处理为主。饲料主要是甘蔗嫩尖、甜玉米秸秆和稻草为主,主要用于饲喂农户或养殖场养殖的牛、猪、马、羊等牲畜。原料主要用于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和有机肥料、沼气的物料投入品,燃料主要用于秸秆气化。对于焚烧和弃置乱堆,一般是干枯、老黄、纤维素含量高和蛋白质含量极低的秸秆,或处于交通不便、劳动力成本高和劳力缺乏的耕作区。

1.3 秸秆焚烧种类和数量分析

全州秸秆焚烧总量40.50万t,其中以甘蔗作物的焚烧居多,焚烧量为28.05万t,占焚烧总量的69.26%。其次是玉米的焚烧量7.47万t,占18.44%。水稻居第3位,为2.75万t,占6.8%(表1)。甘蔗、玉米、水稻作物秸秆之所以焚烧量大,首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大,秸秆产生量大,导致焚烧量也大。其中,甘蔗的播种面积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耕种面积大,且交通不便、收集困难,致使甘蔗秸秆焚烧量最大;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坝区和半山区,且玉米秸秆量比较大,部分交通不便,回收成本高;水稻大部分种植在坝区,其秸秆焚烧和丢弃的量相对较少,农户打捆回收率较高,焚烧量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种植面积大和秸秆产生量多。

2 秸秆焚烧主要成因

2.1 秸秆总量增加,需求减少

近年在努力提升农业产值的同时深挖潜力,德宏州农业呈现“夏抓粮,冬抓钱”格局,辖区内一改过去传统单一的一年两熟制,大力发展多熟制模式,极大地延长和拓宽冬季农业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其中2014年共完成冬季农业开发总面积8.24万hm2,比上年增加1 000 hm2,增长1%。实现农业产值21.25亿元,同比增加4.18亿元,增长25%[3]。在冬季农业产值逐年上升,作物秸秆产生量由2007年的41.35万t[1]增至2014年的192.88万t,数据呈现倍增趋势。另外,在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下,良种、化肥和农机的增加投入,极大地减少了牲畜和农家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农民普遍存在种“卫生田”现象。另外,农村用电普遍化,养牛、马大型食草牲畜的家庭越来越少,农民已不再大量而普遍需要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同时,全州秸秆收购企业仅限于少数几家饲养场,没有大型化综合开发利用秸秆的企业,缺乏相关技术的应用。

2.2 秸秆还田技术应用薄弱

近年德宏州农业机械化普及速度提高,2014年全州农机总动力134.07万kW,较2011年增加18.93%,机耕面积14.09万hm2,较2011年增21.74%,机耕与播种面积同比增加4.49%,机收面积5.02万hm2,机收与播种面积同比增加1.54%[4-6],坝区粮食主产区抢收庄家的效率大幅提高,但收割时留茬过高,影响下季作物种植。同时,农民受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影响,播种前均将田面平整、杂物清理,这就出现留高茬烧高茬、留秸秆烧秸秆现象。作为德宏州秸秆产生量最大的作物甘蔗,主要种植在山区、半山区,目前机械化收获还田技术尚处于引进阶段,除蔗尖嫩叶少量作饲料外其余均被焚烧。此外,秸秆腐熟剂推广引用效果差,据德宏州2012年、2013年开展土壤耕地质量提升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分析总结,发现使用秸秆腐熟剂既需要在一定湿度下,还需要7 d左右的时间才能腐熟秸秆发挥作用,在该州冬季干燥少雨情况下,秸秆腐熟剂未能发挥理想作用。

2.3 方便农事操作,减少病虫草害

秸秆通过焚烧,耕地地面杂物清理彻底,极大地减少农户对耕地犁耙、施肥施药的障碍,提高农事效率,赶复种茬口,不误农时。同时,焚烧对残留在作物秸秆和地表上的病菌、害虫[7]、虫卵,田间杂草及其种子得到清理,一定程度上减少下茬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降低农户用药成本。

2.4 回收效益低

秸秆还田技术难的主要原因:一是秸秆还田机械成本高,农民为抢收抢种,一把火烧掉图省事,致使秸秆还田技术难以得到群众重视和推广;二是缺乏规范作业标准,收割庄稼时考虑到速度和节本,秸秆茬口留得很高,割下的秸秆粉碎和喷撒也不到位,少量农民使用的旋耕机的旋耕深度有限,且没有反转灭茬机,灭茬不到位使得下季农作物无法耕种;三是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转移,在家种地的大多是老年人,且大量的秸秆清运劳动成本高,经济收益少。

3 建议

3.1 加强政策扶持,促进秸秆资源化

当地政府部门应对有利于秸秆转化利用的产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价格、项目立项等优惠、激励政策,一方面积极扶持、引导各类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对相关项目的立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农业部门的优势积极立项推广秸秆还田、秸秆留茬少耕或免耕覆盖种植、秸秆还田机械引进等技术项目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加大农作物收获及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机补贴力度。同时,鼓励并补贴农民收集和出售秸秆,用技术引导农民、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从数量上、规模上全面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从根本上、大面积范围内解决秸秆资源化利用数量,减少焚烧。

3.2 加大宣传培训和强化执法力度

发动全社会,广泛宣传焚烧秸秆存在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普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知识,引导农民改变观念,鼓励支持村社制定相关村规民约,达到农民自觉妥善处理秸秆和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秸秆处理利用中的任务和责任。另外,要加大秸秆还田、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通过现场示范展示为农户因地制宜选择技术应用模式提供可操作模式,从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入手,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技能。同时,强化执法力度,按《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8],划定禁烧区域,各级政府为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主体,各级环保、农业部门对本辖区秸秆禁烧进行督查和责任落实。

3.3 强化秸秆资源化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政府、科技部门要结合当地情况积极鼓励、扶持推进秸秆资源化开发利用相关基础研究和成功转化工作,具体体现在促进以下几方面相关秸秆领域发展:一是能源化,涵盖利用秸秆发电,作为沼气投入物料、秸秆气化、机制炭原料等领域。二是肥料化,涵盖秸秆用于还田,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生产等。三是工业利用化,秸秆作为天然纤维,可用于板材加工、造纸、建材、编织等领域。四是饲料化,秸秆是食草畜禽的饲料来源,可通过青贮、粉碎、氨化、压缩等制造高端饲料,对提升秸秆利用效益,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有重要意义。五是循环利用化,将秸秆在同一领域产生的物质或废弃物作为其他领域的原料再次投入使用,以延长秸秆资源化链条,将秸秆利用做精做透,从深度上提高秸秆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如沼气产生的沼渣可作为肥料还田,发电、气化后的草灰作为钾肥使用,通过畜禽过腹产生的粪便做有机肥,制作食用菌栽培基质后的菌渣作为花卉栽培基质或有机肥生产原料加以利用等[9-11]。

3.4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

利用循环生态农业工作机制,挖潜当地优势和特点,结合具体项目建立秸秆利用示范基地[12],打造秸秆综合利用亮点,达到以点带面、以面辐射成片的效果,用事例作宣传,让广大群众从具体中看到实惠,从具体中学会技术,从而带动广大农业生产者、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发、利用秸秆的态势和局面,从根本上、面上减少秸秆焚烧污染空气,造福人类。

4 参考文献

[1] 张国云,毕生斌,熊勇,等.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德宏州农业污染源[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12:39-40. ZHANG Guo-yun,BI Sheng-bin,XIONG Yong,et al. Dehong agricultural pollution sources of the first national census of pollution sources [M].Dehong:Dehong Ethnic Publish-ing House,2012:39-40.

[2] 任克军.关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J].吉林农业,2015(7):24-25. REN Ke-Jun.Suggestions on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J].Jining Agriculture,2015(7):24-25.

[3] 德宏2014年冬农开发再创佳绩[EB/OL].(2014-11-07)[2016-04-05].http:///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0&id=9622.

[4] 王键.对德宏州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C]//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2012:181-184. WANG Jian.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hong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feature by plateau characteristic[C]//The Second Annual Conference and CAST Yunnan platea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forum,2012:181-184..

[5] 德宏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德宏团结报,2012-04-06(3). The Dehong’s 2011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tistics Bulletin[N]. Dehong Unidad,2012-04-06(3).

[6] 德宏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德宏团结报,2015-06-04(5).The Dehong’s 2014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tistics Bulletin[N]. Dehong Unidad,2015-06-04(5).

[7] 解爱华,付荣怒.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7(3):13-15. XIE Ai-hua,FU Rong-nu. The effect of crop straw burning on soil oribatida community structure in farmLand[J].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2006,27(3):13-15.

[8] 尹成杰.创新农作物秸秆利用理念和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和减排防霾[J].农村工作通讯,2015(7):7-9. YIN Cheng-jie. Innovative use of crop stalks and means of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farmers' income and reduction haze pollution[J].Rural Strategy Communication,2015(7):7-9.

[9] 张国云,毕生斌,李艳美.云南德宏州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9-12. ZHANG Guo-yun,BI Sheng-bin,LI Yan-mei.Cycl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Dehong State,Yunnan Province[J].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2010(5):9-12.

篇8

一、概况

(一)河南省秸秆情况

河南省是中国大陆的农业大省,是我国全国主要的粮食供给支撑,农作物的类别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大豆、棉花等。秸秆是田地里成熟作物的茎叶根的统称,是一种具备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能。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产量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经济基础水平的提高,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物其剩余量也渐渐增多,秸秆产量增加到10亿t左右。随着农民秸秆处理方式的变化,伴随着秸秆粉碎还田率低、综合利用率低、秸秆被农户肆意焚烧等问题的出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气质量,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秸秆焚烧的现象呢?这个现象又有什么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呢?秸秆焚烧对农民的经济效率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秸秆焚烧对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主要概念

效率的基本解释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在文中的效率也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使人类的需要以及愿望得到满足。博登海默语,秩序是指在自然进化过程和社会进化过程中都存在着某种顺序流程的一致性、连续性。本文关于环境秩序的定义:同一地域或区域的居民都享有共同的空气质量,遵守环境秩序意味着不因为自身利益给环境带来干扰和负担。

(三)秸秆焚烧行为的历史演变

在中国的传统农业中,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的主要副产品,农村能源的主要来源,从而人们不会焚烧秸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和发展,出现了农作物秸秆的替代品,这里的替代指的是同种生产要素效率层次之间差异性的替代,如化肥替代农家肥,农业机械替代了畜力,化石能源替代了秸杆燃料,而农民们又找不到更有效地处理和利用秸秆的方法,最终致使秸秆成为了废弃物品。秸秆的堆放和处理都给农民带来了新的问题,解决农作物秸秆的问题急不可待。经过对河南省农村的抽样走访,发现秸秆焚烧现象出现之后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四)影响秸秆焚烧的因素

决定秸秆被焚烧的主要原因:农民的年收入水平和秸杆利用的成本。替代范围的扩大和替代程度的提高,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增收机会,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却会进一步推动替代,加剧焚烧秸秆的程度。在没有外部干预和技术突破的条件下,农民收入水平与秸秆焚烧量成正比。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上涨较快可能是农民选择焚烧秸秆另一个原因。综合利用秸秆的成本包括:1.据调查,河南省新乡市每亩机械粉碎秸秆费用约100元,相比较于之前每亩机械粉碎秸秆15元大幅度上涨,反而会增加农民的投入成本。2.在农业生产中,处理利用秸秆的机会成本在农民经济来源所占比例中有所上升。农民们会凭借多年在农业生产中累积的经验,自发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选择进行秸秆焚烧的活动或者进行机械粉碎秸秆。

三、从效率的角度考察秸秆焚烧的问题

河南省农户选择焚烧秸秆现象的出现和农户人均年纯收入相关,下面我们以河南省农村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鉴统计数据来研究农户人均纯收入和秸秆焚烧的时间及空间变化关系。

(一)对农户效率的影响

1.关于谷草比以及秸秆产量

谷草比(GC)是农作物的籽粒产量(ZL)与秸秆产量(JG)之比,不同种类作物的谷草比是不相同的。一般单位为万吨。有关谷草比的公式如下:

GC=ZL/JG=籽粒产量/桔秆产量 (1)

桔秆产量=谷物产量÷0.788+小麦产量÷0.582+玉米产量÷0.756(2)

下面表1是从以往文献借鉴的谷草比指数。

资料来源:谢光辉等人M行的谷草比的研究文献中

2.秸秆焚烧量及农民人均收入

在对河南省的进行采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农业耕作的技术水平没有得到很大创新和突破的时候,农民收入水平与秸秆焚烧量成正相关。河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秸秆焚烧比例在20%~30%之间,按平均值计算可取河南省秸秆焚烧比例为25%。

根据Excel软件对秸秆焚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图表转换为折线图如1:

(1)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2~2005年期间,农民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区间内,秸秆焚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比较一致;在2006~2014年期间,秸秆焚烧量增长速率下降,而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较大。①人均收入小于2000元时,焚烧秸秆的行为对农户来说不是一个有效率的行为。②当人均收入2000~3000元时,人民会选择一种最便捷的方式去处理秸秆这种废弃物,即就地焚烧秸秆,以达到农户自身的效率。③我们用实际结合理论进行推测:当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更高的水平,农户更愿意选择休闲,放弃自身劳动的效益,。

(2)对2014年河南省地市农民人均收入和秸秆火点监测结果在ArcGIS中做可视化分布图,如图2:

由图2可知,左图颜色越深表示焚烧火点越多,右图颜色越深表示农民人均收入越高。驻马店市、周口市、商丘市秸秆焚烧火点较多,相比较于其他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也较低。由此看出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的地方容易发生秸秆焚烧行为。在农民人均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数量较少。

(二)对政府监管的效率

当秸秆焚烧危害到环境秩序的稳定,政府会出台政策来对农户秸秆焚烧行为进行约束。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将任务落实到户、田块、村等由干部执行轮班监督秸秆焚烧行为,并且与交通部门协调共同监测道路、航班等附近的情况,查处秸秆焚烧的违法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政府执行工作的效率降低。秸秆焚烧对政府的监管工作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从秩序的角度考虑秸秆焚烧产生的影响

(一)对环境秩序的影响

1.河南省气象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

由经验得知秸秆焚烧受季节影响较大,一般发生在小麦或玉米收获之后,小麦收获的时间通常为6月1号至6月15号,在此时间段内发生秸秆焚烧的现象较其他季节要多。通过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气象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日报的数据,整理得出以下河南省2014年6月的秸秆焚烧火点数量及分布,通过ArcGIS进行可视化后的结果表明:河南省秸秆焚烧集中在6月1号至6月15号时间段内,秸秆焚烧集中在农民抢收抢种期间。6月初开始秸秆焚烧监测火点逐渐增多,直至11号以后逐渐减少。

2.秸秆焚烧对环境秩序的影响

宗义指出:“秸秆焚烧时产生大量粉尘以及未燃烧完全的碳氢化合物。”秸秆就地焚烧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比较集中,对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以郑州市一次严重雾霾天气案例分析,发现秸秆焚烧会致使空气中微小颗粒含量的上升,从而增大雾霾天气发生的概率。2014年郑州市6月份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数据表示,5~11号期间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急速上升,在10号前后到达一个峰值,在随后的17号前后再一次达到一个峰值。空气,公共的环境秩序遭到破坏,对环境秩序确实造成了干扰和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二)对其它方面秩序的影响

1.根据进行过的实验测试得出:焚烧小麦秸秆量越多,单位土地土壤浅层有机质含量就下降越多,含水量下降越多,微生物数量显著减少,酶活性大大降低。就地焚烧秸秆会使土地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不仅直接烧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还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造成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壤疏松排序的自然秩序。

2.秸秆焚烧对生命和财产产生危害。农村土地环绕村庄,如果焚烧秸秆易引燃周围的物品,一旦引发火灾,会给村庄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给群众的生命造成危险。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五、如何协调效率和秩序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秸秆焚烧状况的分析,发现人均收入的提高会促使农户对秸秆处理方式发生变化:当农民经济水平较低时,农作物秸秆在农民生活中属于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当农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的时候,秸秆是多余产物,开始进行秸秆就地焚烧;当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时,秸焚烧现象变得非常严重。农户行为选择是建立在自身效率得到最大满足的基础上的。秸秆焚烧产生的废弃气体以及空气中的粉尘可吸入颗粒都会在短时间内周围环境空气污染物含量迅速增高,给环境秩序带来扰乱和消极作用。政府维护社会秩序是政府职能所在,环境秩序遭到破坏是因为农民顾及自身利益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对环境以及城市居民所带来的影响。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入手,才会从秸秆焚烧的根本上解决问题,缓和及解决效率和秩序不一致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新锋,对我国农村焚烧秸秆污染及其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的工业替代[J].中国农村经济,2001,(02):47-52.

[3]李振宇,黄少安.制度失灵与技术创新――农民焚烧秸秆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05):11-16.

[4]马骥,秦富,秸秆禁烧政府监管模式及其效果比较――基于农户与政府博弈关系的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4(14):131-136.

[5]芮雯奕,周博,张卫建.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5(18):1971-1975.

[6]田国成,孙路,施明新,吴发启.小麦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4(21):1081-1087.

[7]谢光辉,韩东倩,王晓玉,吕润海.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16):1-8.

[8]谢光辉,王晓玉,韩东倩,薛帅.中国非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16):9-17.

[9]张红,邱明燕,黄勇.一次有秸秆焚烧引起的霾天气分析[J].气象,2008,11(32):96-100.

篇9

漯河地处豫中南部,总面积26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万公顷,农业人口200余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市。全市农作物秸秆产量2.2×106t以上,小麦和玉米秸秆生成量占总量的90%左右,其中,小麦秸秆占8×105t左右,玉米秸秆产量1.2×106t左右。近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对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基本遏制了焚烧秸秆的现象。造纸加工转化和机械粉碎还田占小麦秸秆生成量的95%以上;玉米秸秆主要通过机械粉碎还田和青贮加以利用,秸秆成型燃料和秸秆生产沼气占较少的比例,全年秸秆有效利用率达到了86%以上,秸秆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

二是搞好督导检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成立秸秆禁烧综合督导组和派驻县区的督查组,每个督查组由市领导带队,加强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督导检查。县区乡镇也都成立了督查队伍。

三是严格奖罚措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区进行奖励,对焚烧秸秆的,按照目标管理规定对县区政府进行经济处罚。对焚烧秸秆的直接责任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对从事秸秆利用的企业和个人在农机补贴、土地租赁、税收等方面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

四是推进综合利用。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对秸秆利用机械、秸秆青贮、秸秆清运贮存等实行补贴。工作中要求小麦秸秆割茬高度在15厘米以下,不影响玉米播种的措施实施小麦机械收获,技术方面主要推广机械粉碎还田、工业化利用等消化秸秆。玉米秸秆主要通过机械粉碎还田、青贮、压块、作沼气原料等技术加以利用。从去年开始,本市的电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改由生物质发电,投产后,每年可消耗秸秆30万吨左右,这为秸秆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2、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感到一些客观问题影响和制约了秸秆利用的发展,包括法律、认识、政策、技术等方面。

2.1 法律不健全。虽然《大气污染防治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环发[1999]98号)对焚烧秸秆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从实践来看,这些处罚难以落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政府,而对焚烧秸秆行为人的处罚执行机构是环保部门,基层政府有责无权。另一方面处罚标准偏低,不能很好地起到对焚烧秸秆行为人的震慑和打击作用。

2.2 管理不顺畅。全国还没有形成自上而下有效协调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从目前看,各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重视程度不同,有的地方政府成立有专门工作机构,有的没有。在政府成立工作机构方面,各地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协调部门设在农业部门,有的设在环保部门,也有的设在农机部门。即使在一个部门内,也存在不同的业务科室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这就造成了上下管理关系上的不协调,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推进。

2.3 认识不到位。群众对秸秆利用的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对焚烧秸秆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个别地方干群矛盾也是造成焚烧秸秆的一个原因。

2.4 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经营制约着大型机械的推广应用,造成秸秆还田机、联合收获机等有效利用率较低,部分地块秸秆还田质量不高。

2.5 秸秆利用技术研发不够。能够结合农时,短期内大量消耗秸秆的技术较少。机械粉碎还田、青贮是当前比较有效地解决秸秆利用的办法,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易受不利天气的影响。

2.6 缺乏相应的支持政策。秸秆还田成本较高,收贮秸秆占用场地大、风险高,而这方面的奖补政策还没有。

3、发展对策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2008〕105号),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步伐。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资金扶持相结合,推进秸秆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当前解决农村焚烧秸秆的有效手段。

3.1 搞好宣传,提高认识。当前,出现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对秸秆利用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此,各级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利用的好处,不断提高农民利用秸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变被动禁烧为主动利用。

3.2 堵疏结合,促进利用。现阶段,要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一方面要疏,要在广大农村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青贮、成型燃料等实用技术,培养各类秸秆转化经纪人队伍,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堵,让群众认识到焚烧秸秆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可通过行政、法律等措施严厉打击焚烧秸秆行为。以疏为主,以堵促疏,堵疏结合,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

3.3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禁烧是手段,利用是目的。一味地“禁”,找不到秸秆的出路,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焚烧秸秆的问题,因此,应当按照〔2008〕105号文件精神,建立各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机构,形成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可借鉴成熟地区的做法,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改、环保、农业、科技等部门为成员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机构,各部门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篇10

宿州市桥区是个农业大区,采用小麦―玉米(大豆)的轮作模式。小麦种植面积12.13万hm2,机械化收获面积11.67万hm2,机械化收获率96.2%。近年来,桥区政府对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视,监管力度逐步加大,遏制了焚烧小麦秸秆的现象,但尚未达到秸秆完全禁烧的目标。

1 小麦秸秆禁烧的成因

1.1 机收小麦留茬过高

降低留茬高度不仅增加作业成本,而且工作效率下降。农民不愿接受作业价格上涨,机手避免经济损失是造成留茬过高的根源所在。

(1)留茬高度对燃油成本的影响。在机械化收割中,留茬高度直接影响收割机耗油成本,留茬越高,耗油成本越小,反之增大。轮式全喂入式收割机(本文取4LZ-2、4LZ-3系列数据均值),留茬高度每下降10 cm,增加耗油约3.15 L/hm2,将留茬高度从30 cm降为10 cm,增加耗油为6.45 L/hm2,按7.30元/L计算,油料成本增加47.1元/hm2。

(2)留茬高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全喂入式收割机在作业时,留茬越高,作业效率越高,留茬越低,作业效率越低。留茬高度由30 cm降为10 cm,作业效率降低55.0%。

(3)留茬高度对机具磨损的影响。以扣除购机补贴后价格为9万元的联合收割机为例,使用寿命预计10年,每年折旧0.9万元。降低留茬高度后,机具磨损增加,使用年限只有7年,每年作业量按66.67 hm2计算,年折旧费1.29万元,折旧成本上升58.5元/hm2。

1.2 综合利用途径较少,实施受限

(1)销售渠道狭窄、价格偏低是秸秆焚烧的重要原因。桥区小麦秸秆主要销售给纸厂和电厂,但收购量仅占秸秆产量的小部分,同时生产成本控制决定了较低的收购价格,经纪人无利可图不愿提供免费的秸秆捡拾打捆作业,群众也不愿装卸拉运,只好就地焚烧。

(2)秸秆还田分为粉碎还田和堆沤还田,存在实施难度。秸秆粉碎还田需增加机械作业成本,农民则不愿提高作业价格。同时由于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应适当增施氮肥,缺磷的补施磷肥,会增加秸秆还田的成本,农民也不乐意。秸秆堆沤还田,需要较大的堆放场地和人工管理。农忙过后,农民都将外出务工,不愿意牺牲时间成本和经济收入进行秸秆堆沤还田工作。

1.3 环保意识薄弱,农民和机手不愿为环境保护买单

现阶段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限制,未能意识到传承数千年的秸秆焚烧危害环境的严重性,不愿牺牲自身经济利益为代价去保护环境。综上所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难点在于经济效益。只要保障农民和机手的收益,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 秸秆禁烧对策

2.1 制定作业标准,政府补贴推动

(1)综合农机与农艺相融要求,制定小麦机械化收割作业限茬标准为15 cm(小麦倒伏、灾害性天气等特殊原因除外)。对作业留茬高度不超过15 cm的机手进行作业补贴,弥补或降低机手的经济损失。

(2)在收割机加装秸秆切碎器,实行秸秆还田。小麦秸秆如不及时清运,农民无法播种。由于打捆清运成本较高,在收割机排草口加装秸秆粉碎装置,实行秸秆还田更加行之有效[1-3]。政府应对秸秆还田作业进行补贴,保证机手的收割利润不降反升。

2.2 引进先进大型机械,节本增收

土地分散经营制约着大型机械的推广应用,造成秸秆还田机、联合收获机等有效利用率较低,作业成本偏高。

(1)结合土地流转,引进大型机械。号召镇、村委大力协助引导,通过农田对调、流转,将土地向当地有条件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引进先进大型农业机械应用于规模种植,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弱化秸秆粉碎还田支出,达到农业生产的综合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反过来推动土地流转进程,实现良性循环。

(2)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报废制度促进更新换代。购机补贴向高性能、高效率机具倾斜,同时实施农机报废制度,引导农机经营者购买新型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实现作业的优质、高效、低耗能和多功能[4-5]。

2.3 调整耕作模式,促进秸秆禁烧

(1)继续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收。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本增收的作用,机械化免耕播种,午季不用机械整地,减少机械进地作业次数。平均仅需免耕施肥播种一体化作业450元/hm2,可节省机具作业费150元/hm2以上,算上增产675 kg/hm2(玉米),节本增收可达1 650元/hm2。

(2)拓宽免耕播种方法,避免秸秆焚烧。由于现阶段机械和作业补贴的限制,桥区无法完全实现小麦低茬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拓宽免耕播种方法是秸秆焚烧工作过渡阶段的重要举措。留茬高度30 cm: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切碎器,可采用小麦高茬玉米精量施肥播种(58.84 kW拖拉机配套四行玉米精量施肥播种机)、小麦秸秆粉碎土壤震动深松玉米精量施肥播种(66.19 kW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震动深松玉米精量播种机)、小麦高茬玉米精量播种化肥分层深施(66.19 kW拖拉机配套玉米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机)和小麦原茬覆秸大豆精量播种(58.84 kW拖拉机配套6行秸秆原茬覆盖大豆免耕播种机)。联合收割机不加装秸秆切碎器,可采用小麦原茬覆秸玉米精量施肥播种(58.84 kW拖拉机配套四行秸秆原茬覆盖免耕播种机)、小麦秸秆粉碎玉米精量施肥播种(66.19 kW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玉米精量免耕施肥播种机)。留茬高度20 cm: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切碎器,可采用小麦秸秆粉碎大豆常量条播(14.71 kW四轮拖拉机配套7行多功能播种机)和小麦秸秆粉碎大豆精量播种(66.19 kW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播种机)。

3 参考文献

[1] 祝金霞.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236,50.

[2] 王卫东.关于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思考[J].湖南农机,2012(11):243-244,246.

篇11

1仙洪试验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是湖北省粮棉主产区,共有耕地10.27万hm2,以水稻、油菜、小麦和棉花为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秸秆年均产量为180万t,秸秆资源丰富。针对试验区的秸秆资源,监利、仙桃和洪湖各片区纷纷出招,多元化、多渠道地寻求秸秆的综合利用。

监利片区引进了投资2.4亿元的凯迪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可转化农作物秸秆353万t,其副产品草木灰还可加工成白炭黑、黑炭黑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科技手段转化农作物秸秆,在试验区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优质环保的中密度板和木塑复合材料、安全保健的双孢蘑菇、清洁低廉的生物能源等,都取自秸秆。此外,一种全新、环保的生活燃料——秸秆煤炭也为试验区的农作物秸秆找到了更好的出路。监利县还大力推广秸秆发酵,切实解决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全面提升沼气池使用率。

仙桃片区兴建了1座2×12 MW秸秆资源环保电厂,每年可消耗秸秆约16万t,并对农作物秸秆采用设立收购站的方式定点收购、储存,灰渣直接用于农业和林业肥料返还给农民或用于制作复合肥料,实现综合利用。该厂还在试验区的毛嘴、胡场、长埫口等10个镇设立了秸秆收购站。定期举办秸秆还田技术培训班,大力推进秸秆沼气建设和使用。仙桃市土肥站负责人表示,随着秸秆还田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作物收获后将不再出现就地燃烧的现象。2009年底,仙桃市被农业部门定为全国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示范市。

洪湖片区引进了秸秆彩釉瓦复合门防火板生产线,并在试验区的沙口、曹市、戴家场、峰口等4个乡镇40个村推广稻田油菜(或小麦)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应用秸秆腐熟剂253.96 t,覆盖面积8 466.67 hm2。洪湖市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与厂家协商好后,厂家将腐熟剂直接送到项目区各村,镇农办组织村干部将腐熟剂和技术资料提前逐一发到农户手中。2010年5月,市土肥站和腐熟剂厂家——武汉太阳雨农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在沙口镇车马垸、戴家场镇柴林片各兴办了1个有机质提升万亩核心示范区,在曹市镇东武片、峰口镇童岭片各兴办了1个有机质提升133.33 hm2核心示范区,4个核心示范区范面积达1 600 hm2。在示范区布置田间试验3个、效果监测点5个,并且针对不同种植模式,提出了不同的秸秆还田腐熟方法,主要有秸秆堆沤还田模式、秸秆机收粉碎直接还田模式。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试验区的农作物秸秆在过去主要被农民当作燃料用于取暖、做饭,当作食料用于喂养牲畜,当作肥料在牲畜圈或粪堆腐烂后还田,现在秸秆的家用燃料和牲畜食料功能基本被取代。目前,试验区内每年农作物收割后仍有大量秸秆无处可用,农民为图方便快捷,往往将大量秸秆直接烧掉。由于仙洪试验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大量焚烧秸秆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随着空气的流动而不断扩散,严重污染周边城市的生活环境,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输。2010年5月26日,由于荆州市村民焚烧秸秆,大量浓烟随着空气流动波及天门、仙桃、潜江、荆门等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沪渝高速荆州段因烟雾弥漫,相继发生15起交通事故,造成6人不同程度受伤,多辆车辆受损,并导致2人死亡。

此外,田间焚烧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40%,其余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浪费,而仙洪试验区秸秆资源丰富,作为多用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被焚烧实在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秸秆焚烧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破坏了土壤生物系统平衡,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重了旱情,农作物的生长受到极大伤害[1]。 很多农民对政府引进的秸秆利用企业和技术不了解,也不关心。试验区内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5%,秸秆部分还田和沼气池用料仍是试验区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2存在的问题

2.1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水平不高,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资源意识不强

由于农民缺乏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普及工作力度不够,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秸秆的重要用途和经济价值不清楚,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多年形成的传统种植观念和生活习惯,使农民认为在地里焚烧秸秆省时省力,进而片面依赖化肥,排斥秸秆还田。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多数农民仍然将秸秆直接废弃或烧掉。

2.2相关行政部门组织领导不够,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管落实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村干部们对试验区内的秸秆资源和综合利用现状缺乏明确的认识,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尽管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由于在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中有很多重大而迫切的任务需要完成,而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不高,也难以促进农民增收;并且费时、费力,使得试验区内的相关行政部门不够重视,没有很好的组织领导,缺乏一个统一、科学、合理的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也没有很好地监管落实,使得秸秆利用水平不高,管理混乱。

2.3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不多,渠道偏窄,推广难度大,普及率不高

篇12

1.我国农作物桔秆利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秸秆利用方式很多, 主要是还田利用、饲料化处理、秸秆能源化利用和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等。

1.1秸秆还田利用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将秸秆还田可以补充土壤养分,培肥土地,调节土壤物理性能,优化农田生态环境。

秸秆还田主要有直接还田、间接还田和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机肥三种方法。直接还田是秸秆资源利用中最原始的技术,因其简单易被掌握,较好的被广大农民掌握,被大量应用。间接还田技术常用的主要有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焚灰还田,这几种还田方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也比较常见。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机肥还田,主要是在农作物秸秆中添加生物菌剂以及氮肥和水,利用高温堆沤使秸秆缩短腐熟时间。这种高温造肥的高效清洁的现代还田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1.2秸秆饲料化利用

我国秸秆在饲料利用方面主要为氨化、青贮、块等。青贮、微贮是指利用贮藏窖等,对秸秆进行密封贮藏,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制成饲料,饲喂牛、马、羊等大牲畜,并将其粪便还田,即过腹还田。对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等作用显著,具有简单易行、省功省时,便于长期保存,全年均衡供应饲喂等特点,既解决了冬季牲畜饲料缺乏等问题,又节省了饲料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1.3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

秸秆直接燃烧作为我国农村传统式,成本低、易推广。秸秆的主要成物,如果充分燃烧,可以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嫩料、桔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我国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推广过程并不顺利,主要表现在利用技术还不成熟,成本过高,无法在农村地区大范围推广。如果未来有关秸秆利用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农村秸秆消费必将大幅提高。

1.4以秸秆为原料的工业利用

秸秆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如纸浆原料、保温材料、包装材料、各类轻质板材的原料,可降解包装缓冲材料、编织用品等,或从中提取淀粉木糖醇、糖醛等。其中秸秆粉碎后添加强化材料和粘凝剂,生产秸秆建材,随着我国建材绿色化进程的推进,秸秆建材应用迅速推广。

2.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2.1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地区没有把秸秆真正作为资源来看待,缺乏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推进不力,对枯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2)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3)缺乏农民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 露天焚烧现象严重燃烧秸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现象。在农作物轮作茬口紧的多熟农区,桔秆便捷处理设施不配套,农民收集处理秸秆的难度大,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严重。秸秆焚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和烟尘。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气温升高。氮氧化物和硫化氢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和酸雾,导致水和土壤的酸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产生的烟尘使空气的能见度下降,导致高速公路、省道、国道等上的交通事故增加,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交通运输。

2.2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对策

2.2.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制定和落实推动秸秆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秸秆综合利用是超越农业范畴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府要解决秸秆利用先期投人和长期收益的矛盾,将秸秆资源优势转化为可见的经济优势。加大对各项技术的推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共性和实用技术难题,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并积极开展试点示范。落实政府责任,加强各部门分工协作,明确分工,加强配合,统筹研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提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加强对地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2.2.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

根据各地种植业、养殖业的现状和特点,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和利用方式,合理选择适宜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在满足农业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引导秸秆成型燃烧、秸秆气化、工业利用等方式。对于经济条件好,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的地区,要大力推广实施秸秆还田机械化技。在畜牧业发达区域,要把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青贮技术作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措施。对于畜牧业欠发达秸秆又比较丰富的地区,要积极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加工技术。除农区大力发展畜牧业之外,作为大宗商品,还可以运销到外地,逐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益。

2.2.3加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提高农作物桔秆综合利用率

技术创新和应用是综合利用作物秸秆的根本出路技术应用要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各种适用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针对各地的自然条件、作物品种以及种植模式等特点,在桔秆机械化还田和加工综合利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要加强创新秸秆利用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开展技术模式创新研究,探索新的技术,在农作物秸秆处理上争取有新的突破,努力形成成本低效益好群众易接受的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的模式体系,为今后开展综合利用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科]

【参考文献】

[1]周良.对国内秸秆利用现状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

篇13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农作物生产面积十分广阔,并且种类丰富,所以,农作物秸秆的数量也十分庞大,分布的面积很广,种类繁多。因此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如果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充分利用,不可否认,其必将产生十分庞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纵观我国农作物秸秆的使用情况上来说,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对秸秆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仍然采用原始的焚烧或是弃之不管的方式,虽然能有一部分秸秆被应用在工作原料生产中,但是整体上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所以,更应该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1]。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展开相应研究,进一步探究相应的推广对策,希望对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作用。

1 影响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因

1.1 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燃气和燃煤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使得秸秆的收集、整理或是运输都出现了很大的难度。并且由于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大多数农村已经普及了燃煤和燃气的使用,因此在对秸秆作为燃料进行使用的比例也在不断降低,这就造成秸秆的收集和利用大大降低。

1.2 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识比较欠缺

当前,我国农民对秸秆还田的作用和意义认识还不够,并没有将秸秆当做一种有效的生产资源来对待,缺乏相应的统筹和规划,并且由于国家缺少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对农民进行鼓励,所以使得秸秆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商品化程度远远不及农村的发展脚步,新技术得不到有效提升和落实,在推广上更是力度不足[2]。

1.3 秸秆农业外处理效益较低

目前,我国整体对秸秆的农业外处理效益比较低,严重制约了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比如用秸秆燃烧进行发电,不仅单位容量的投资成本较高,同时其产生的热效率也比较低,产生的电力十分有限。用秸秆进行造纸,则秸秆中排放出具备大量碱性的“草泥”和污水,对江河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是污染。还有一些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成果,由于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但是取得的经济效益有限,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市场发展所接受。所以,当前对秸秆利用办法进行研究,创造出一项既能提升经济效益,又能带动社会发展的工作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2 对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进行促进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发展,在我国农村开展秸秆还田技术优势和意义的宣传工作。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应用农村集市的人群集中性,进行相应的宣传单派发。在不需要耕种的农闲阶段,广大的农业技术工作者也可以相应的进行农村走访和技术推广工作,定期组织一些在农村中的知识讲座,通过这种方式对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3]。积极转变农民的思想,改变其种植过程中长期依赖化肥的思想,通过对其环保一时的推广,让其认识到传统种植方式的不足,积极改变传统种植习惯,从而建立起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种植和发展。总之,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将秸秆还田技术的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朋友,通过加强农民的认识,让其更好的在种植过程中进行实践。

2.2 加强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领导

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禁止农作物秸秆的焚烧行为,通过出台相应的行政和法律制度,对秸秆的燃烧行为进行严格禁止,必要的时候也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将这项工作作为政府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而在政府的带动和帮助下,不断提升农民对秸秆还田技术的正确认识,将其达到一个全新的工作高度,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农业环境。

2.3 引进先进的秸秆还田机械

先进的秸秆还田机械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动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和发展。通过对当地实际环境和情况的分析,相应的引进适当的技术设备,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的发展。同时在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确保先进秸秆还田机械的推广不会对农村地区的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全面提升秸秆还田的发展和完善。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和相关农业部门应该加强支持力度,适当的进行资金投入,保障这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因为经济的问题而停止,充分调动农民应用技术的积极性,让其自主、资源的投身到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先进的秸秆还田机械将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推广起到十分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采用相应的推广和发展措施,在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始终保持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为农业经济进步提供更大帮助。

参考文献

[1]任笑媛.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