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人文价值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学的人文价值

篇1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也有人认为来自中国。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作为ACG文化的用词,所指的是,由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影视等作品甚至现实里已知的人物、设定衍生出来的文章及其他如图片影音游戏等等,或“自主”的创作。所以同人文学就是根据对这些人物的二次创造产生出来的文章,同人文学的创作者一般都是原作或者现实人物的追随者,而非原作者。受原作的流行程度和主人公身份的影响,同人文学也只在小众范围内传播。

2、特点

同人文学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小支流,与传统作家相比,同人文学具备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但是与主流网络文学相比较,它自身又显示出独特的一面。

首先,创作者群体特点。总体上看,创作者具有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广义特征:青春性,主要在16到30岁之间;写作目的以乐趣为主,追求个性,富有幻想和梦想;业余性、即非职业化写作。具体来说,同人文学创作者的年龄更加偏低,20岁以下占极大比重,也就是说,学生群体为同人文学的主要创作者;如果说网络文学创作者经过千锤百炼,还能够得以杀出重围、修成正果,如《鬼吹灯》系列和《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作者“天下霸唱”和“当年明月”,在07年作家富豪榜上分别以280万和225万的版税收入位居第19位和22位,超过了刘心武、石钟山等知名作家,那么同人文学创作者将是几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无名小卒,而得以投身职业作家,跻身上榜富豪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其写作目的更加单纯,完全是依据个人心情和好恶;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性别划分主要以作品题材区别,如武侠玄幻历史题材主要为男性,女性则以言情题材为主;而同人文学则以女性为主要创作群体,特别是涉及耽美题材。

其次,作品的商业价值。个别网络文学作家作品得以修成正果是赖其蕴含的商业价值:网站依靠其影响力能够获得点击率,作品出版甚至盗版能够获得利润,与作品相关的游戏、影视、音乐开发也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如由萧鼎代表作《诛仙》不仅有数以千万计的点击率,由它开发的同名游戏也日进斗金。与如此景气的网络文学商业价值相比较,同人文学倍显凄惨。具体的同人文学作品的受众是非常单一的,如动画片《犬夜叉》的同人小说《夕颜》是以杀生丸和玲两个人物的感情为主线,而这篇文章的读者首先要观赏或了解这部动画片,其次要喜欢杀玲配对,再次需要关注,至少不排斥同人作品,经过层层筛选,还要除去不合胃口的读者。所以个性化、精神化、非商业化在这里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第三,原创性和受限性。网络文学标榜原创,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张独立完成,尽管部分武侠、言情作品无论从风格、人物还是情节套路都与当代名家,如金庸、古龙、张爱玲诸位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些情感和思维的巧合基本不会影响到人们对流行网络文学原创程度的认同。与此相对,显而易见,同人文学是植根于动漫、影视等媒介的土壤所开出来的文学之花,创作者可以尽情随性来衍生剧情、插入自创人物、混合人物、设定异时空和恶搞,但是好的同人作品还是会要求与人物与原作性格相符合,所以从语言动作到情节发展都要考虑得当,这样才能够使读者投入并且加深对人物的情感。同人文学的这种受限性为“低龄”创作者的飞舞戴上了枷锁。

二、同人文学所体现的反传统性

德国剧作家波托尔特•布莱希特说艺术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同人文学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世界的特定表象。同人文学没有走上网络文学高度商业化的模式,也不会像传统文学一般为权威附上神圣的光环。平等自由、志同道合是它的平台,这使得同人文学得以更加开放、个性和纯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同人文学,可以解读出作品中对现实价值的重估与个体情感的张扬。

1、理性的体现同人作品体现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身份重合。通过同人作品,可以看出观众与动漫、影视剧,或者说同其创作者的关系是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作。如对《名侦探柯南》中作者为吸引观众而设定了新一、小兰和小哀的三角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配对,而面对作者一拖再拖、幽深隐晦的情节进程,观众不再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击,创作出新兰、柯哀各种同人文,以供安抚。观众既作为接受者,为人物关系、情节结构所羁绊,又作为创造者,续写或者改写人物命运,主动迎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期待,不再仅仅是任人摆布地为他人布下的结局所喜所忧,而是要积极地陷阱、依据个人意志完成心愿。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才算最终完成。罗兰•巴特也提出文本开放的理念,文本在接受读者阅读过程中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需要读者去创造。而同人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就是这种完成最外化的体现。后现代元小说能够让读者认清小说的虚构性质,也引导读者看到貌似逼真的世界里,却充满了幻觉和荒谬。同人文学在虚构之上所进行的虚构,看似感性,实含理性。与其痴痴地被他人所设置的迷幻所欺骗,不如自主创造所期望的世界,即使不可能完全摆脱控制,也不至于完全为虚构世界所奴役。

2、对传统道德的消解道德观念的树立能够帮助意识形态更牢靠的对人们进行控制和操纵。威严肃穆的传统道德会随着时间的前进而被瓦解、取代,进而黯然退场。在历史上,各种正值壮年的道德都有被视为大逆不道的机会。在人们对捉摸不定的宏大叙事感到疲惫的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能够把握的个体情感体验投入了更多的关怀。

(1)同性恋一提到同人小说,最普遍的误解应该是关于同性恋的作品。的确,读者对同人文学中的同性恋题材已经习以为常,耽美类作品在同人文学中占有较大比重。许多后现代作品中,一直处在主流文化边缘、一直被忽视的非主流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文化的多元性得以更加立体。同性恋便是其中的幸运儿,尽管有很多人还不能对同性恋张开怀抱,可是在同人的世界里,单纯美好的同性恋情早已得到认可。在女性为主要群体的同人文学世界中,对男男的爱戴可以理解为女性欣赏男性的心理体验,是对社会伦理的挑战,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抬头,不甘心做一个被观看甚至被欲望的性别,企图摆脱传统女性“被观看”的命运。这不仅是对性取向自由选择的伸张,也体现了女性对传统道德束缚的轻视。

(2)反传统性H文和清水文是对同人文学的一种简单分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带有直白的性描写或者黄色信息,而后者连小孩子都能够阅读。不管是具有邪目的,还是抒发人性的美,涉及大尺度性描写的作品已经屡见不鲜,但创作主体却是仍然以成人为主。而同人作品的创作者大部分为低龄女性,她们对性的抒写尺度极为跨越,年轻的阅读者们对H文充满期待,不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显示出了落落大方的姿态与平静坦然的心态。这与传统观念中的儿童形象相差甚远。在传统教育中,“尤其是在女子教育中,传统道德更是竭力使她们对无知并且视为最可怕的耻辱,而结婚却闪电似地把她们投入性生活之中,两相冲突,在她们心理上造成病态的症结。这是一般女子比男子更懦弱顺从的重要原因。”这样看来,低龄女性的创作既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抗,也体现了新时代中,人们对自我的认可。

三、辩证看待同人文学

篇2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把握语文课程特点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很少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更加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这种教学目标反映出的教学观念就是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意;重智能发展,轻心理成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会死记硬背,不知思考问题;只知接受,不知创新,成为一个个装知识的容器。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因素的诱发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而语文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语文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作用:一方面要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弘扬人文精神,崇尚人文价值,丰富精神文化,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要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实践,决不仅仅只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照本宣科的进行语文教学。因为真正的语文教学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

常言道: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成为自来水。课堂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水流”,而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应满足于只做教书匠,应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品位的学生引路人,用自己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创造性的教学言行将学生带入人文殿堂。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得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需要得到充分的保证,有利于语文教师专心的教和学生专心地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努力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领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不断提高自我。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有耐心,适度宽容,使每个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氛围中,充分展开认识活动,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此外,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和谐关系,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把语文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思想和生活阅历,去感受语文的文本魅力。教师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而不是硬生生地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明代学者朱熹曾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要给学生广阔的自由想象的空间,用真诚的人文情怀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以平等的心态做学生真正的朋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从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这正是语文课程人文性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和价值追求。

三、改变教学方法,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理念

职业学校语文课授课内容的选择和教授方式上也应该有所改变,传统语文课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切身体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常常照本宣科,倡导的语文实践活动成了口号,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只是一味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完全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和内心需要,把学生变成了死记硬背、机械理解记忆的工具。针对这一现状,职校的语文教师应尽量避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多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泼的授课方式,通过即兴演讲、课文朗诵、戏剧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尽情发挥,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魅力尽情展现,让语文课堂成为他们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四、立足课堂,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语文的课程文本,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组合,而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进行人文熏陶的工具。“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文本,把课文当作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积极发挥其人文教育作用。

篇3

二、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耐力韧性的好素材:宋濂在“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情况下“负箧拽屣”于“深山巨谷”中拜师求学,终得苦尽甘来,有所成就;文天祥在威逼利诱面前高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矢志不渝,闻一多的“前脚迈出去,就没有打算再退回来”的慷慨激昂;鲁迅先生漂洋过海,备尝艰辛的“救治国人思想病苦”的赤胆忠心……这些,对于今天缺乏韧性,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经不起磨难的青少年是再好不过的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压力和挫折,乐观自信,奋力进取,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为其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在潮头浪尖的弄潮中蓄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愈挫弥坚的斗志。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篇4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文化课的兴趣。而兴趣的一种重要来源,就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换言之,如果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一种显性或者隐性的人文熏陶,那就会给学生的学习打下兴趣的底子。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在人文熏陶方面是大有施展的时间与空间的。由于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一般没有考试压力,也就少了应试教育的许多束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由度更大。譬如《致橡树》一诗的教学,在职业高中教学的语境中就可以大胆进行拓展。这是舒婷的成名作,描述了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最为神秘,也最为珍贵的感情———爱。学生谈恋爱在职业高中内相当普遍,如果我们不带偏见地去观察这一现象,会发现存在于职业高中学生思维中的这个概念,其实并不为学生所理解,更多的时候他们的爱还只是基于一种生理的萌动,还只是基于对书籍或影视作品中所描述的爱的一种直白甚至是浅俗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感情需要而言是不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语文教师,如果教学目的性过于明确,则往往收不到效果。因此我们更倾向于能够给学生提供一种思路,让他们自己去生成对爱的理解。正如舒婷自己所说:“花与蝶的关系是相悦,木与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的体验,感受鸟们、阳光、春雨的给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自己与自己的所爱,是花与蝶的关系,还是木与水的关系,还是一棵树与另一棵树的关系?橡树与木棉的并肩而立意味着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本诗给我们带来的除了爱的思考之外,还有什么?

篇5

引言

文学教育集人文性、艺术性、教育性以及鉴赏性为一体,对大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学爱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目前状况而言,许多大学生对文学教育的兴趣较低,缺乏主动学习文学的习惯。今天,中国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应当做好针对大学生的文学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合理的文学爱好,使学生能体会到文学的巨大魅力。

一、高校文学教育的现状

第一,高校忽视文学教育。现阶段,部分高校对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文学课程较少,无法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文学教育。大多数高校认为,文学教育对学生的就业帮助不大,因此有意降低文学课的数量,从而造成高校文学教育停滞不前的现状。一些高校尚未对文学教育形成科学的认知,对文学教育的教学定位较为模糊,致使文学教育无法引起学生与教师的重视。当代国人提倡实干兴邦,许多人认为错误地认为文学教育只是美好生活的点缀,无法对社会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在此背景下,不只是高校不重视文学教育,大部分家长也忽视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鼓励或不赞成子女报考文学专业[1]。

第二,高校文学教育受网络文学的冲击。21世纪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现代人的生活已基本离不开互联网。今天,大多数大学生以电子媒体代替纸质图书,热衷于阅读网络小说,吸收“快餐式”的文化。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严肃文学的兴趣不高,倾向于阅读休闲娱乐小说。由于文化易被同质化,所以今天的大学校园中流行着网络小说文化,大学生不看小说似乎已跟不上时代潮流[2]。

第三,文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较落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当前,高校的文学教育课程设置较为落后,存在着大量缺陷。首先,高校没有充分保证学生学习文学教育的课程,学生一星期也上不了几节课。大部分高校在大一时给学生安排了文学课程,然而在学生升至大二、大三时便不再安排文学课程,由于文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学习深度与难度较大,课程安排的断档极有可能令学生一无所获。

除此之外,由于大学扩招政策的实行,高校语文课基本采用大班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开展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工作,致使学生参与文学教育的互动性不强、兴趣不高,导致文学教育的质量与效率低下,使得文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3]。

二、文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真”

文学的根本是“真”。文学是一门建立在真实生活经历与社会背景上的科学,与文学有关的一切方面都应当体现出真实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必须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用自身的真才实学来改造社会、促进国家发展。许多近现代的严肃文学作品都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能能够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身边的事物。

鲁迅先生是近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小说生动现象地反映了“吃人的旧社会”。鲁迅先生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向人们展现了当时真实的社会,表达了对疾苦民众的同情。通过阅读鲁迅的小说,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旧社会的黑暗。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理应担负起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责,通过阅读鲁迅的文章,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基本认知与感悟,从而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困难。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因此需要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文学教育是一种赋予学生社会经验的潜移默化的手段,文学作品中的励志故事可以激励学生奋勇前进,勇敢地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4]。

(二)培养学生的“善”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倾向性,所以文学作品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汪曾祺先生的《受戒》中描绘了小和尚明海的懵懂爱情,成功地表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刻画出善良真实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呈现出关于善恶的伦理判断。《三字经》曾指出,人之初、性本善,对人性之善做出了总结。每个人心底都有善良的一面,而文字则是发掘人善性的有效因素。

沈从文先生是驰名中外的大文豪,其创作了著名小说《边城》,该部小说耗费了先生大量的心血,先生在小说中表达了自身对“善”的理解,将自己对善的认知浸润在灼热的文字当中。《边城》中的顺顺、老船夫等是典型的善人形象,他们给世界各地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励着人们多做善事、争当善人。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肩负起传承优秀道德传统、弘扬友善文化的重责。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心智尚不成熟,所以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现阶段,中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建设工作不容乐观,如果大学生未坚守住道德底线,失去了诚实友善的优良传统,则将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大学生开展文学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友善意识,教导学生与人为善。大学生的可塑性极强,所以对其进行以“善”为主题的文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信心,让学生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公民。

事实上,一些讽刺小说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善心,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莎士比亚是举世闻名的作家,其创作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狡诈、刻薄的形象成功激起了读者的愤慨。一些大学生在看完《威尼斯商人》后表示,自己决不愿成为夏洛克那样的吝啬鬼,而要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高等教育的初衷是培B对社会有用的人,接受了优秀文学教育的大学生将符合“对社会有用之人”这一标准,他们将用自己的善良净化社会风气,帮助人们重拾信仰,积极生活[5]。

(三)培养学生的“美”

文学的极致便是“美”。纵览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无一例外都散发着美的气息,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或文字华美、或意境优美隽永,能够给人以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学美。文学教育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大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风景文的自然风光,体会唯美的文学意境。当代大学生急需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全面准确地看待人性,文学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上述目标,使学生成为审美合格、有担当的人才。

三、发挥文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作用的措施

(一)高校要重视大学生文学教育工作

某种意义上,文学教育就是人文教育的分支,同时也是当今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高校应提倡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怀,但是部分高校对大学文学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无法接受先进文学作品的熏陶,丧失了许多与文化名人接触的机会,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高校应当充分意识到文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巨大价值,为学生合理安排文学教育课程。高校应当要求教师恪尽职责,不断地创新文化教育方法,实现激发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的目标。

(二)遏制网络小说文化流行

从广义的角度看,网络小说也是文学的组成成分,大学生阅读网络小说无可厚非,某种意义上也属于接受文学教育,但是应当看到,优质的文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而目前大部分网络小说毫无营养可言,极少部分网络小说的价值观存在问题,学生深陷网络小说中容易影响学业,不利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

高校应当尽量减少同时接受文学教育的学生数量,安排更多的教室供教师授课。高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与竞赛,活跃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学校应当重视遏制不良网络小说文化在校园中的流行,禁止学生上课阅读网络小说,要求班主任对沉迷于网络小说中的学生进行教育,力求使其尽快摆脱网络小说,重回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将其作为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6]。

(三)优化文学教育课程设置

由于任何学科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所以应当保持文学教育课程的连贯性,大一、大二、大三乃至大四都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文学课。高校可以提升文学课成绩在学分中的权重,如此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文学课、自觉接受学校文学教育的积极性,确保充分地发挥出文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作用。

结语

文学教育是一项古老、富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对高等教育的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当接受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道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颖.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2] 杨晓萌.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4,(2).

[3] 余聪聪.文学教育:精神立人与生命价值的叩问[J].读写月报,2016,(27).

篇6

一、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t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产生和发展曾受益于三个不同的学科,即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

在早期人类学家中,对20世纪的文学和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英国的弗雷泽。弗雷泽在其巨著《金枝》中确立了交感巫术原理.并运用于原始人类文化现象的研究。他认为,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与舂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变化有关原始人类见植物的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联想到人与万物的生死繁衍,便创造出每年死一次然后再复活的神。关于神祗死亡而复活的神话仪式,实际上就是对自然节律和万物更替的模仿。

《金枝》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作和里程碑。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原型的批评引入到微观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去洞悉人类不易觉察的潜意识,突出人类集体潜意识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荣格认为,原型深深地隐匿于集体无意识之中,个体对它一无所知,也无从知晓,它只有在向外界投射的过程中.通过种种象征主要以隐喻方式来显现自身.如神化、童话、梦、幻想等。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看作“无数同种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残存下来的积淀物”,所以.一旦见到艺术作品中的原型,我们的心灵就会突然感到一种奇妙的解脱,心旷神怡,好像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所慑服。荣格把“原型”与“原始意象”和表示人类远古经验类型复现的“心理残迹”联系在一起,把它看作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和继承。因此.有的批评家把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称为“原型心理学”。

卡西尔在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巨著《象征形式哲学》是一部非常独特的著作。他的一句名言是“人是象征动物”。换言之,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无一不是象征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观照,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神话,认为神话既不是虚构的神话.也不是任意的幻想,而是人类在达到理论思维之前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普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给原始人类带来一种神话的世界观。

方克强认为《西游记》也许是一部最适合于运用原型批评方法探讨的我国古典名著,因为它是一部神话小说,一部将历史故事和传说神话化的幻想性作品。原型作为文学中可交际的单位,它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和人物,也可以是情节结构模式。在《西游记》中,曾反复出现过一些基本的原型情节模式,如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和人物变形(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等等,是因为它们与遗存于人类心灵中的原始灵魂不死观念,神性崇拜信仰与神秘互渗意识相联系,还因为它们在文学实践中已相当程度上被模式化了。借此.可以整合文学史上大量作品中重复出现的这些模式的变革形态。

取经故事的情节模式源于远古的成年礼仪式。通过各种严格考验仪式,参加者经历一次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暗示他们童稚期无知和无宗教观时期的终结以及第二次生命意义即成人资格的获得。

取经故事和远古的成年礼仪式作为一种连续性的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似点。成年礼仪式主持者是老人,《西游记》中取经的暗中操作者是如来,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考验人的毅力和让人懂得服从。成年礼仪式参加者是已进入成年年龄而心理上仍是不成熟的儿童,而唐僧师徒则都犯过儿童性错误,显示了心智上的不成熟。要成年必须经过种种仪式性的严酷考验,要取经则有八十一难九九之数.意味着过程的严酷性。要成礼考验让人体验到死亡,却不会真正致死,而取经过程中到危难之际也由神佛出面帮助。前者具有由人生的儿童阶段而至成年阶段的象征性质,后者体现了从心理不成熟到成熟的再生意味。因此,取经情节与成人礼仪式都贯通着儿童一考验一成年这一基本的原型结构。

《西游记》借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说明了一种原型模式:取经前唐僧师徒都犯了某种与孩童的未成年特点相关的错误,由于不合成人社会的法则而受罚:取经之后,经过八十一难的考验。证明了他们心理上的成熟和对佛法的认同,于是被接纳进入佛社会(成人社会)。

从创世神话的普遍蕴含来看。神是创造主,但他只创造美好、善良的事物;死亡、疾病、罪恶等是人类堕落的结果或是对人祖原罪的正义惩罚。神话原型批评是原始主义批评之外的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主导力量。神话原型批评也有它本身的局限,如跨文化研究的不彻底性,过于重视共性而轻视个性,强调连续性.疏忽阶段性,注重文化的心理的价值标准,而缺乏审美的价值标准。

二、原始主义批评

原始主义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一个范畴.也是指一种创作态度或倾向。这里的“原始”并非实指人类远古蛮荒的史前期,而是泛指相对于现代文明而言的比较原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是以现实为参照对历史或未来的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态度。从“现文”这个点出发,咏赞原始本真生存形态,指斥现代文明弊端的创作或批评,即形成一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主义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刚性原始主义、柔性原始主义、质朴性原始主义等。

统观沈从文的创作,我们发现沈从文的情感倾向:鄙视嘲讽都市文明人病态人生,礼赞远离现代文明的古朴村镇村民原始的道德风尚。这种质朴性原始主义情结凝聚在他的《边城》中。边城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依山傍水自然形成,青山碧水白塔相映成趣,人是这幅秀美山水图中的动景,秀美山水成为生活其中的人的背景,青山碧水之外还有春天的桃杏花、近水的人家和草长虫呜鸟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同流淌的溪水一样安祥、清澈,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可以明显体现出刚性原始主义和质朴性原始主义取向的差异。边地小城有着和谐朴厚的原始风俗,带有原始民族随身带刀质朴剽勇的气质与风习。这里还有盛酒的大瓮,酽冽的烧酒,大个的土碗,器皿是土制粗糙的,人心人情是单纯古朴的,充满了友善质朴的原始遗风。纯朴的地方风俗熏陶着地方村民山民,村民山民秉地方风情养成了古道热肠的性格.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影响,成就了这一方水土特有的风俗风情。

《边城》中的男女情感真挚自然。在翠翠、天保、傩送之间发生的那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更多了一份执着和自然质朴的神韵。首先,两兄弟出身富有而不骄横跋扈,真心实意爱上了渡船夫的孙女,体现出人性自然的爱情观.他们喜欢翠翠的聪慧、质朴、善良,不在乎她有没有身分和陪嫁。其次.他们追求翠翠的方式“马路”、“车路”都符合边地古老的习俗,以情歌赢得姑娘的芳心,更带有边地民族浪漫而自然的原始风俗。

篇7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价值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文件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学生人文社会方面的教育,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与什么能力,这符合国家的发展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国家与民族的综合竞争力。人文教育主要是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渐提升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步的挖掘学生的认为素养,在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学科。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时候,简单的理解为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若是没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为精神没有办法被有效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基础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大学英语教学的学科定位比较模糊。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只是助攻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的色彩,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人文性,学生的学习也缺乏重要的动力。其次,大学英语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学教育中,各个专业往往只是注重自己专业的专业型,认为大学英语只是公共课程,与自己专业得教学目的不相符合,英语教学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定位不清、教学目标不准确、教学内容缺少稳定性,仅仅为了考试与学分,英语教学常年的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得不到提高。最后,大学英语教学缺乏专业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学英语成为教学中的边缘化学科,学生不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热情也比较低,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比较差。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探索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效的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向外传播,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根本的问题所在就是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不够。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向外传递,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的文章与内容,都是展现优秀的西方文化,展示西方文化中哲学的向,其中的真善美、博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需要高度重视英语教学,挖掘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学习,培养适合社会的人才。

2.找准学科的定位。大学英语教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又√嵘学生的审美精神与人文素养,还可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因此各个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或者是各个专业的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各种元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逐步深入挖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找准学科的定位。

3.创新教育教学的思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英语教学实践性、趣味性、实践性的统一,逐步提升学生的额人文价值,充分发挥出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个性的均衡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构建有序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人文精神出发,拓展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赏析经典英语作品,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需要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实施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典范,用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影响学生,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从新课程理念的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篇8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一直以来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受益者和传播者,他们的教育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我国音乐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对于高师声乐专业课程的一个基本认知在于,它不仅仅是为大学生谋生服务的技能课,更是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学科。在高师声乐专业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在本文可以归纳为主体价值、客体价值、社会价值三大方面。

一、在高师声乐专业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价值

人们往往视声乐为天分基础上的专长,因此,声乐教学一般也尤其重视技巧、音色等方面的专门训练,练声、演唱成为日常学习的主要内容。但遵循声乐教学的一般规律,声乐素质是离不开人文素质的,如果离开了人文素质,声乐教学就没有灵魂可言。人们通过歌唱实现生活审美、情感沟通与精神共鸣,通过歌声给他人带来精神愉悦。但一个人的嗓音再好,演唱技巧再高,如果没有富含在音乐中的思想与情感,艺术感染力就很苍白,也难以实现声乐的价值。换言之,一个人的声乐素质也就是其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声乐教学本身的题中之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高师声乐专业教学中首先体现出主体价值,这一主体价值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加以引导来实现的。

首先,对声乐作品进行分析。案例作品必须进行人文内涵分析,获得对优秀作品的深刻理解。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师的声乐教学不是简单的概念化、具体化、形象化,而是理念、思想与音色、歌唱、伴奏的融合化。伟大的声乐作品必有伟大的意蕴,比如具有史诗性的、影响巨大的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气势宏伟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其中的《黄河颂》深沉浑厚,《黄水谣》清新优美,《黄河怨》凄美悲愤……教学时不能仅进行声乐作品中技术性的教学,还必须感悟作品内含的思想与历史,方能得到作品全部的音乐魅力及价值。

其次,在对学生的声乐训练中,必须将演唱情感纳入教学范畴。

技能技巧只是一首歌曲打动人的技术条件,而真正能打动人心灵的歌曲最需要的是美好情感的投入。嗓音好并掌握歌唱技巧的人很多,但嗓音好、有歌唱技巧并懂得用心灵去歌唱的人却比较少,这正是歌者与歌唱家的区别。歌唱训练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是声乐理论课或者声乐赏析课,而是声乐的践行课。声乐教师往往容易将教学的重中之重放在纠正学生的发声、运气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其演唱情感的引导,殊不知这是很大的一个疏忽,因为如果歌曲没有情感导入,唱出来的歌声就只是好听而不感动人,只有演唱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心灵的歌声”。而情感的张力如何要看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也就是对歌曲的人文思想内涵的把握。如脍炙人口、影响世界的《国际歌》,因为饱含着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人民幸福的坚决争取,从而表现出悲而不怆、低而不沉、雄壮有力的声乐魅力。如果演唱中不能投入这样的情感,就谈不上什么演唱效果。说到底,教师的“声乐教学”中必须渗入“情感教学”,而演唱一首歌曲的情感,最终还是来自于对歌曲的人文思想的理解与吸收。

可见,声乐是一门声音技能与人文素质相融合的艺术,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声乐教学的一个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声乐专业知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声乐教师不单单要掌握规范的、系统的声乐技能技巧及教学方法,还需要尽可能地广泛吸取各类艺术知识,涉猎各类相关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等。可见,声乐教师备课既要备“技能”,又要备“人文”。一个优秀的声乐教师,一定是一个能够发挥出声乐人文价值的教师。

二、高师声乐专业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客体价值

篇9

一、关仁山乡土小说的文学价值

(一)乡土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表现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还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理解,乡土文学的出现,虽然有其特殊的历史涵义,但却是不可丢弃的一种文化积淀。乡土文学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乡土小说这个概念的凸出,也昭示着一种文化倾向。现代人对于“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解也许比较茫然。看起来这种文学体例似乎已经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消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被现代的文明气息所淹没。但是,既然是历史,就会留下痕迹,并对后代产生影响。关仁山作为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其在创作中,将意识形态更倾向于改革文学。无论是从故事的陈述上,还是从语言表达风格上,都渗透了时代的气息。比如,关仁山所创作的《大雪无乡》中,就将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渗透其中,从知识分子的立场来观察底层的生存状态。为了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冲突,甚至于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将时代隐去,而仅仅将农村的画面展示出来,纯净的乡土,淳朴的农民,带有传统色彩的民俗以及各种各样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一个温馨的图景。意识形态容纳与农民的各种活动当中,通过主人公的鲜明表现力,对于作品定位。因为乡土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文明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文学艺术用自己独有的表现手法,将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并得以保留。用文明的方法,将这段历史的痕迹隐藏在文学作品中,供后人去欣赏和体会。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当中,意识形态的形成,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不会因为现代都市化文明而有所改变。而要将乡土文化剔除,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即便是思想观念有所更新,也仅仅是适应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表象,并不会因为受到文明的冲击,而失去固有的意识形态。

(二)乡土小说的特殊文化语境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最直接的方式。在乡土小说中,由于其特殊的创作历史背景,使其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呈现出了独有的文学艺术价值。从小说的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那种处于特殊时代的矛盾状态在字里行间中处处流露。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从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就可以体会得到。以关仁山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麦河》为例,其中以故事陈述的方式,将农村的图景展示出来,其中所出现的“三农”问题,成为小说中的一个关键点。小说的语言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其中不乏围绕着土地流转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农民的性格不同,对于当时出台的政策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就会出现各种故事,其实这些都是建立语言环境的关键点。乡土小说是在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那种田园的抒写,其内涵就是传统思想的保留,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思想也会发生着转变,对于乡土小说的理解,当然也已经背离了其传统意义,从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偏移。传统的艺术特征依然保留在乡土小说当中,这是它的文学价值体现,而从现代人思维模式来理解乡土小说,就需要重新审视和洞见。这就使乡土小说,成为了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焦点,乡土小说中所蕴含的与传统艺术相背离的某种特征也因此凸显出来。

二、关仁山乡土小说的理性价值

关仁山的乡土小说在文坛上是令人瞩目的,并在文学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关仁山创作的长篇小说《麦河》中,以其宏达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动的生活画面,将中国农村的图景表达了出来,其中所表达的更多的社会的理性价值。

关于乡土小说的理性价值在早期的乡土小说也有所体现,但是其主流意识是通过对时代的批判而逐渐展开的。乡土文化充斥其中,并以此为创作背景,展现出批判性主题,同时理性地进行价值判断。时代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作心理。关仁山的乡土小说在进行乡土小说人物塑造的时候,那种人与自然的若即若离,那种人与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都隐藏在小说的故事情节当中。比如在关仁山的小说《麦河》中,就将“土地流转”的问题写入小说当中,作为一次资本介入的经营,对于农民来讲,却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在进步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小说中,将乡土文化与人性的美丑都融合到一体,通过复杂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乡土是一种回归,这需要从道德的层面去理解,而处在不同的年代,理性的批判总是要与当时的生存环境相对应。在自然与社会互动之下,人性从乡土小说中充分地展示出来。

三、关仁山乡土小说的地域文化价值

在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当人们在某一环境中生存的时候,其对于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力,给自然环境增添了人的气息。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那种浓厚的乡土文虎,从字里行间中呈现出来,就犹如一幅风情画卷,将地域之美,通过民间文化而展示了出来。比如在关仁山创作的小说《落魂天》中,就将“捞尸”这一行业的性质以及工作的状态表达了出来。从民俗的角度来看,在北方的渤海湾地区确实有“捞尸”的风俗,而在小说中,将这一风俗体现出来,是对于极具地方代表性的特色的一种展示。渤海湾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八方游客,而恰恰是这一点,带动了本地的“捞尸”行业的兴起。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用自然景物来体现民俗习惯的描写已经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在《风潮如诉》中,关于大海的描写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也许正是汹涌的波涛锻炼了主人公的性格,使福林更为强悍无比,将男人顶天立地的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物的性格以及精神境界通过自然界的崇高表达出来,那种刚毅、那种勇猛,谱写了雪莲湾的英雄形象。

乡土小说本质上属于民俗社会性。阅读乡土小说,从中不难看出其内容中充满了地域的风俗习惯,以及村落群体的文化特色。在中国,民俗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周作人,作为乡土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对于民俗学也很有研究。然而在当时,民俗学的研究者多数都是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他们对于中国民俗的关注,只局限于文学创作的需要,或者仅仅是从兴趣出发。可见,民俗学与文学创作存在着不解之缘。当文学创作在民俗文化的指导下完成的时候,那么,在乡土文学创作就形成了。在许多乡土小说中,民俗不仅仅是作为叙事的背景而表现出来,而是采用了以民俗为主体的叙事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乡土小说充分地将民俗价值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似乎风俗与宗教总是形影不离。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雪莲湾》中,就将雪莲湾独特的文化氛围渲染出来。风俗习惯怪异,其中饱含着原始宗教的痕迹。这里的习俗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是继续稳定地延续着,并成为地方特色。在“雪莲湾系列”中,《天高地厚》所展示的是一幅农村在几十年的经历中风雨沧桑画。其中主要描写的是中国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名为“蝙蝠村”的故事。居住在村里的人对于蝙蝠理论有一种特有的痴迷,并因此而出现了各种传说,不乏诡秘的色彩。蝙蝠村具有丰富的历史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也步入了转型的行列,而蝙蝠村的风俗也因此而受到了打击。在关云山的众多作品中,各种独特的民间风俗都被描绘出来,也正是因为关仁山对于地域民俗的准确把握,而使其创作更具有文学况味。

民俗是乡土小说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往往是以叙事的方式将风土人情表达出来的。在小说叙事中,情节贯穿整个故事脉络的始终。对于小说叙事主题的叙述,则是将真实的我与想象中的我相结合。故事中叙事的主题在两者游离,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现代的小说作品当中,将散文的写法应用其中,使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又呈现出飘逸之感。直观的描写,转变为间接的表达,在景物描写、情感宣泄中,将主题的瞬间感触融入其中。作者的情感与写作目的,也就充分地被发挥了出来。读者再阅读小说的时候,不再具有距离感,而是充分体会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关仁山的小说,一些专家所给予的评价是,平淡的故事情节,读起来却不会感到乏味。相反,内容的趣味性,令人感到兴味盎然。加之其中风土人情的描写,将人性美与自然美相融合,塑造了一种另类的审美境界。

总结

综上所述,乡土小说来源于生活,其所散发出来的文学魅力,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其将中国文学的优秀秉性传承了下来,但是与传统文学的风格又大相径庭。那种开放的心态,那种理性的批判,会令人有一种朦胧之感,而又觉得清爽自然。乡土小说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将人与自然进行完美结合,使乡土成为了精神向往。

【参考文献】

[1]范亮亮,南志刚.乡土小说在新世纪的“物化"表现及价值重构[J]. 孝感学院学报,2011,31(02).

[2]席建彬.论现代乡土小说田园抒写的历史形态与审美特征[J].齐鲁学刊,2009(01).

[3]李静.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乡土小说的文化意义和叙事价值[J].学术研究,2013(01).

篇10

教学过程并不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课堂也是一个社会,许多价值取向都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养成,从而发展为一种优良的生活习惯。我认为,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下列价值取向:

1、公正。2、民主。3、开放。4、合作。5、分享。6、尊重。7、宽容。8、体谅。

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一种人文关怀的情境,充满对人类优秀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对话和躬行,激发学生对基本价值取向的热爱,在行为上养成捍卫这些优秀价值取向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敢于表达和追求与自己幸福和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价值取向,让语文课堂这个小小社会成为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国”。

二、 辨析的途径

“价值辨析”途径致力于学生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反对说服和灌输,注重价值辨析的过程和技能。主要指在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注重教师对于基本价值取向的引导,促进中学生价值观的不断发展。

1、阅读中的辨析

在阅读中开展有效的价值辨析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撷取富有价值观发展意义的文本,这样的文本能够引起不同的价值认知,使学生认识到文本理解中多种水平的价值取向,师生在价值认知的碰撞中,发展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1)在文章类的阅读中,可以在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语境,分析其中隐喻的来源,辨别规范性叙述,推敲文章中隐含的假设。

(2)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因为相对于文章类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往往隐含较深,价值的辨析需要运用比较的阅读策略:一是文本和文本之间的比较;二是文本和现实生活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对价值取向进行适当的评价

2、写作中的辨析

在写作中,运用价值辨析的方法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关键在于选取话题,所选话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话题贴近生活,学生对这一话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二是话题具有开放性,可以引起中学生对话题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价值判断,在不同的价值判断之间形成价值辨别的张力。

总之,价值辨析较好地实现了语文教学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合。价值辨析体现了辩证法思想的睿智,对于中学生的价值观的发展显然是有意义的,它让中学生学会探索人生。同时,价值辨析的技能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增加阅读和写作的深和广度,加强阅读和写作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利于中学生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中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体验的途径

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体验的方式来培养中学生丰富而细腻的价值情感。朗读体味、炼字体察、角色体验和活动体悟这四种方式,可以贯通课内和课外的价值观教育,使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变得丰富多彩。

1、朗读体味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生命意蕴和人生价值的文本,值得中学生细细品味。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唤起中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诵,潜移默化地把文章中带有个性化的价值取向植根到心中,他们的思想、情操、语言都受到有益的熏陶。

2、炼字体察

“炼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特色,一些古代作家,炼字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即使在现代作品中,作者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选用也往往倾注了浓厚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引导中学生体察一字一词中作者的价值追求。

3、角色体验

角色,通常指戏剧、小说等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富有价值观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体验。角色体验可以用课本剧的方式来进行,从而更有力度和深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除揣摩主人翁的内在蕴含,发展自己的价值观。

篇11

1.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现状

1.1现有医学教育中人文学科的比例偏低。

我国医学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在现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结构方面,尽管通过改革,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趋于合理,但许多深层次问题仍没有解决,传统的教学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人文学科课程绝大部分是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公共政治课教育,尽管其中也有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但相对来讲,真正符合医学生特有的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很少。重医学知识教育,忽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改变。

1.2传统学科分类导致医学生轻视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从医学生的生源来看,医学院校一般是归属于理工科类,中学的文理科分班概念,使得入校的学生一入学就认为,医学院是理工科类学校,学习中自然重理轻文,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人文知识的储备;重医学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医学技术的学习,轻医学人文观、价值观、伦理观等人文精神的修养,甚至把医学科学基础理论中关于人的生命意义、生命本质、医学目的、医学价值等问题的思考都排斥在自己的专业学习范围之外。这种落后的医学观念明显影响到医学院校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极大地影响了医学人才观的形成,也势必影响现代医学的长远发展。

1.3现有教育模式不利于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现代高等教育应该是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三位一体”的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独立人格、能自主思考和探索的人才。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必须考虑医学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追求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2]但是我们目前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基本上沿用了中学时的应试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1)“填鸭式”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公共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偏重名词概念的解释和基本原理的灌输,而忽略了展现逻辑的力量,缺少对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的教育,达不到应有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结果。(2)医学院校传统上以大班为单位进行教学,班级容量200人左右,甚至更多,非常不利于在传播知识,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例如,教师不易组织课堂讨论;即使组织讨论,也易形成少数人参与的局面。(3)在社会就业、竞争的压力影响下,实用主义的学风越刮越盛,学生常常为了“过级”、“考证”而侵占人文学科学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1.4医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影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还是医学专业课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在实验医学模式下教育、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中也存在人文素质的缺失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略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自然也很难做到在传播医学科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渗透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而担任文科教学的教师又由于缺乏医学科学基本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医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此外,在已有的医学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医学生进行艺术、美学教育是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2.1逐步调整医学生生源结构,适当增加文科学生的比例。

在目前中学生文理分班的模式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适当增加文科生的比例,逐步实现文理兼收。这样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人们对医学教育的偏见,有利于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2.2加强学科建设,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方面要继续发挥“两课”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要结合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完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把一些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如《社会医学》、《心理学》、《医学创造学》、《医学辩证法》等课程逐步纳入必修课;适当地把医院文化、医院管理、医疗保险、医疗法律等内容补充到教学内容中;[3]有计划地逐步加大音乐、绘画、体育等艺术素质的教育等。这有利于医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精神、生理素质、艺术素质、人格心理和医学道德的全面发展。

2.3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加强新教师的培训。无论是何种专业的教师,都需要有深厚的医学人文素质;要适当规范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为医学生树立表率作用。(2)经常举办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专题研讨会,逐步形成校园的特殊文化氛围。(3)教师在晋职、评聘或提拔任用的时候,要把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日常的师德、师风结合起来,综合考察。(4)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特别重视辅导员的选拔,要把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放到辅导员岗位上,并给予较高的待遇。

2.4注重全过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所谓全过程,一是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直到毕业。二是要在医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注意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观教育的结合。三是要注重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社会调查、义诊、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都是很好的素质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开展校园文明、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爱心、积极向上、公平公正、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这样有利于良好的学风、校风、教风的形成,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与培养新时代的精神气质。[4]

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大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然而也呼唤着更多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关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誓词体现了医学注重生命的道德观。在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有人曾说:“学生身体不好要出残品,成绩不好要出次品,道德不好要出危险品。”此话不无道理。因此,如何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特别是其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培养出满足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是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谷双魁,汤泓,杨艳.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6):605-606.

篇12

将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之一。但是,如何有效加强中药学学生人文素质,则是相关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重视每门学科中都渗透着的人文精神,药用植物栽培教学更不例外。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修养的教育。药用植物栽培作为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质量构成因素及其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巨大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涉及的学科有中医学、本草学、植物学、农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等等。如何提高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将人文精神有效融入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学中,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特殊重要性

从医药院校的办学理念来看,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的培养,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心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知识丰富、懂得生活、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而不是造就专业工具。这不仅是为了医药院校本身树立品牌,更是关乎社会和谐、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人生幸福的大问题。近年来,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出现的高智商、低情商现象与事件,医药行业也屡见不鲜,已经敲响了警钟。现实告诉我们,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越来越显现其紧迫性。就总体而言,医药院校人文科学及其教育,相对其它高校较为薄弱,特别是从事栽培专业的教育,人文理念构建的任务更加艰巨。[1,2]

从伦理层面来看,医药院校科教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功不可没。但是,因为医药院校科教事业解决的是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其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更加凸显。特别是药用植物栽培专业,它作为植物药的源头,对祖国传统医药事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医药院校“不仅能够创造新的科学和技术,而且能够把教学与人的价值观念及人类的希望联系起来”的理念更为突出。事实上,医药科研领域出现的安全、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普遍。近年来,药材的农药残留,药材的转基因等诸多问题,都与医药科技直接或间接相关,对医药科技伦理问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解决这一系列的科技及伦理问题,必须以相应强大的人文教育体系作为支撑。[3]

二、改变药用植物栽培专业课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培养人文素养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在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感化。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在学术上及人格上都成为学生的榜样。因此,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教师首先要具有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在教学、生活中得以充分展示。长期以来,药用植物栽培课程的教学,人为地出现与人文精神的隔离,教师成了传授专业知识的高级扬声器,学生成了专业知识的接收器,学生被剥夺了用于独立思考的时间。最终,将学生培养成缺乏情感及价值判断、创造力的科学怪人。要改变这种现状,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师必须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将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于专业教学过程,才能使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学具有勃勃生机,师生的能动性才有可能得以充分展示。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任务是点燃学生求真求善的热情和火焰。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补充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视野,彰显教师独有的人格魅力。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人文素养,或者未能牢固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就会成为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级工具。这时,教学会成为单纯的科学知识训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被专业知识所占有,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特别是基本理念中发掘、引申和归纳出具有历史传承力量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把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的力量,拓展学生在药用植物栽培课上的人文修养和思维空间。通过设计问卷反馈、情景模拟、案例讨论、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体味、应变、沟通等能力,让他们主动捕捉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实践中的人文因素,促使他们认真体验、思考人文精神的价值,并转化为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动力。[4]

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信念,提高学生热爱祖国中医药的人文素养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栽培知识。夏商时代的甲骨文中“薏苡”种植的相关资料,春秋战国时代的《论语》记载的孔子“不撤姜食”的生活习惯,说明这时山东已有姜的栽培。从秦、汉直至清代,本草著作约有400种之多,这些包含着我国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中药栽培技术的丰富的文字资料,是我国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于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版;成书于唐朝的《新修本草》,则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比欧洲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800多年;而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更是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文中记载了200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近年来,中医药在肿瘤等疑难杂症治疗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非典”、“禽流感”等流行时期,更是让世人刮目相看。中医药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已为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所接受,全球已经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中医药。世界卫生组织也非常重视,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中医药发展史,使学生体会祖国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医药辉煌的昨天,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中医药学的兴趣。

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拓展人文精神教育的培养

人文教育不只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灌输教给学生,更应该通过传授知识、环境熏陶等,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修养。药用植物栽培课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必须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实验、调查、观察、探究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应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实践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一部分,经常让学生到药用植物园辨认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动手制作标本,巩固课堂知识。在药材栽培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说出自己家乡的道地药材,比如:“石柱黄连”、“酉阳青蒿”、“巫溪款冬花”、“秀山金银花”,等等,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专业课教学。

五、加强人文教育,培养药用植物栽培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在药用植物栽培人才培养上过分强调独具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地体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因此,中药种植与加工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外,还应不断地学习其它领域的知识,如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从这些人文科学知识中获取创新的方法和创造的灵感。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考虑注重拓宽本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在药用植物栽培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注重专业交叉,尽可能广泛涉及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还可以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5]

总之,药用植物栽培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结出丰硕的果实。高校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实质,不拘泥于形式,不急功近利,主动落实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杰等.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教育的现实需要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

[2]靳丹虹,董丽丹.浅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长春医学,2008,6(3).

篇13

物理教育,从内容上看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基本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基础科学,给人们带来视野广阔而又深邃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如伽利略的理论,改变了地球中心说;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大爆炸宇宙学描绘了整个宇宙演化的图景,正在不断改变和深化人类关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又如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在天文学上的极大成功让确定论的认识模式长期渗透在人的思维中,而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分布、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准不准关系、天体力学中三体问题的不确定现象等使随机论的思维模式得到承认。再如按经典的还原论,要认识物质必须首先认识物质的分子结构,而认识分子结构就要揭开原子的奥秘,即任何复杂的、整体的事物可以把它还原为简单的、部分的子系统来研究,然后把各部分的性质、规律加起来,就能得到整体的性质、规律,但还原论忽略了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部分间祸合性质对整体的贡献有时却是必须正视的,如强相互作用的结合能与强子自身的能量是可比的,这样我们就应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问题。可见,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物理学不断丰富、深化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导致人们在认识论、方法论及自然观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做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要完成上述的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就要有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通过认真塌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形成科学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养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物理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体会物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呢?

一、教学中加强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

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从人文价值的视野中来逐步看待和理解科学。因此,物理教师在教育中要加强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真理,具有理性,能够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的层面,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使科学在人文的关照下,真正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有悖于科学教育目的的负效应。如学习原子能,既要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摧毁地球;介绍水力发电,可适当介绍修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要鼓励学生将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相对接,在课堂与大世界连接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汁,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如:学习了能源的知识后,让学生扮演未来的工程师,根据当地的地形特征、能源分布及社会发展要求情况,对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站的建设进行大胆的设想;学习了声学知识后,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现场体验,调查噪声的危害,并尝试提出减少噪声的有效措施;学过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相关内容之后,让学生研究身边的电磁污染,了解电磁污染的产生原因、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公众对电磁污染的了解程度以及怎样防治电磁污染等。这样,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核神与科学活动内在地直接相关,物理学史上许多实验发规都经过曲折,只有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最终取得了成功。科学家薄重事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他们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通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虎果的薄重,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爱因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企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合反对使用原子弹。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科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三、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物理教学中

物理课程面对的主要是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如电荷间、磁体间相互作用,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愉存在,场是物质便毫无疑问了;“作用与反作用气“分子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性”、“辐射与吸收”等都是辫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体现了奉物在柑互作用与转化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容置疑

四、教学中弘扬道德价值

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追求的最高鸽的。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柑应一的道德修养,“公”、“诚”、“勤”、“勇”、‘谦”、“和”等美德在物理教育中都有极为丰富的内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卖的科学态度的良好载体;《墨经》中杠杆平衡与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原予弹氮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上天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东感,而科技落后必遭污辱的道理又能激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邓稼先等隐姓埋名、顽强拼搏,玻尔在薄重老师与科学之间的抉择,居里夫人发现镭后将成果的无偿奉献,这些科学家的人格力量让人肃然起敬·。一物理教学中,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道德价值的弘扬可有机地融人教学内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