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中村改造的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都市主义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它不仅跨越了不同的学科,还涉及到很多领域。相应地,在城市规划方面,景观都市主义主要是以景观作为其中的纽带。在此基础上,景观都市主义在对不同领域予以整合的基础上,全面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把景观作为媒介,创造出一种不一样的城市形态以及空间结构。景观都市主义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在环境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与不合理的设计有着密切联系。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以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为基础,对它的实践予以分析,采取可行的对策来解决。
从某种角度来说,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城中村急需根据实际状况来予以合理的改造,因为随着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到城市中心地带,城中村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它并没有处于有序的管理之中。它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高大的建筑物不断增加,却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处于混乱的格局中。二是在城市中心地带,人口的容量已经远远超过城市中心应有的容量,在安全方面埋下了隐患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城中村的改造,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其它问题,比如,城市土地的价格不断提高,造成房屋拆迁方面的费用不断增加。城中村的改造并不是随意改造。在改造过程中,不仅需要在社会历史学的角度分析,还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全面考虑。换句话说,城中村的数量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可见,在改造城中村时,需要遵循谨慎而稳步的原则。与此同时,在经济方面以及城市的持续发展方面,加以重视。改造后的城中村展现出城市应有的活力,再现它的精神文化。总的来说,对城中村改造予以完善,也是对农民城市化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同时,在城中村改造方面,需要站在城市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它各个方面予以恰当的调整。比如,城市人口的合理分配;予以科学规划与布局城中村,需要对城中村带来的环境问题予以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篇2
为保证城中村建设顺利开展,__区政府特别注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论证,慎重决策。对拟建项目的市场定位、商业价值及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论证,以此保证决策的准确性。二是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项目既要符合规划、城建、环保等部门的规定,还要根据城中村的实际经济能力确定建设方式和规模,对采用合作开发建设方式的要明确各方法律责任。三是兼顾各方利益,以免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在拆迁改造建筑密度大的村民住宅区时,区政府还减免收取土地收益金和有关配套费用,根据被拆迁村民的经济能力和故土观念确定安置房。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城中村改造。
二、明确发展方向,实施“退二进三”战略近年来,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__市、区两级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创造优良环境,改变城市面貌。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占用城中村的土地,同时住房市场化改革使辖区内各单位职工对商品房的消费能力大增,房地产商看好城中村的地理位置,纷纷到__区投资,这无疑给__区城中村建设带来了机遇。
经过调查论证,__区对城中村的发展方向形成一致意见,即“退二(产业)进三(产业)”,保留少数经营状况好、有发展前途的工业企业,关停大部分村集体企业,大力发展以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改变落后的村容面貌,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目前,各城中村因地制宜,利用各自或宜居或宜商的地理位置优势,改造建设全面展开,大批建设项目落户城中村。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公寓、同乐建材市场、金梦家具市场、地久商务大厦等项目均已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南村和兴隆寨两个村,建成了兴隆花园、兴隆新村、珠江路商业街、南华新村等本地有名的地产项目,不仅改变了以前脏、乱、差的旧农村形象,而且壮大了集体实力,村民住进了环境优美的新社区,享受到了城中村改造带来的许多福利。
三、完善基础设施,发挥城中村的区位优势__区大多数城中村位于城区繁华地带,部分位于城乡接合部,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但在城中村改造之前,区位优势还仅仅是潜在的,并没有发挥出来,因为大多数城中村基础设施不完善、自然环境差、社会治安混乱、没有吸引力。城中村改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周边环境。
由于多数城中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而改造成本又较高,因此,__市及__区政府加大了对城中村改造的投资力度,对涉及水、电、道路、绿[!]化等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必要的财政支持。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__市先后实施了改造南昌路为观光示范路、新修建并绿化洛河、涧河河堤等工程,这些工程大大改善了沿线几个城中村的周围环境。
地处
篇3
一、大郑州建设下的城中村现状
(一)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
建设大郑州的目标是2020年以前,把郑州建成真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全国重要的枢纽城市,郑州要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带;城镇化水平达70%左右,市区人口500万左右,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伴随着大规模城市扩建而造成的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原来处于城市边缘的村落因周边土地用于城市建设而逐步被城市包围,但剩余土地性质、建筑格局、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方式等仍保留传统农村特征,我们将它统称为城中村。
这些城中村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制约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粗放,影响城市功能拓展。二是村落内部规划建设落后,环境和安全问题严重。三是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改造是必然的。
(二)城中村劳动力现状
自郑州开始大规模扩建起,城中村的改造大概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03年到2007年6月份,第二阶段是从2007年6月份到《郑州市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文件的出台。郑州市目前在建成区范围之内,有行政村106个,有自然村174个,将会有143个城中村被纳入到改造过程中来,其改造在共计70平方公里土地上将会涉及到常住村民30万人,以及100万~150万的进城务工流动人口。
常住人口,外来务工人员。这两个在改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解决和安置好这些劳动力,同样也关乎到这个郑州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过程中的稳定大局。
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劳动力转移出现的问题
(一)村内常住人口
由于历史因素,“城中村”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周围农村征地扩大等因素而形成的特殊社区,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城中村”既与现代城市相区别,又不同于传统的村落,它兼有城乡社区的部分要素。大多数村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而不再是传统的以种植业为生产方式的农民。同时,失地农民的职业结构也开始多元化。而在就业过程中,人口素质较低,成为一个突出的特点。
其次,村民就业安置问题上,城中村的村民一般希望能就地安置,但考虑到城市总体规划,部分村民得不到就地安置,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安置地块越来越郊区化。在村民就业问题上,村改居后,城市边缘的农村失去最后的土地,生活出路、就业成为失地农民的最大担忧。如何实现失地农民的就业方式从务农到务工的转变,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否则就会出现每征一批地,就新增一批失业农民的情况,造成失地农民生活贫困化、生活无着落,影响社会的安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二)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口面对的问题
随着城中村改造工程轰轰烈烈的展开,自然必不可免的要影响到另一个重要群体,即外来务工人员,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散商户。这个群体工资收入低,买不起商品房,如果城中村改造后,他们又得不到合理的安置,这批人中就会有很大一部分被迫离开,赶走了潜在的劳动力和商户,那么不但郑州市民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对郑州市经济的发展也是个损失。如今,在郑州市的郊区正在进行着一场城中村建设的风暴,大量在城市内环没有栖身之所的外来务工人员纷纷涌向这些村庄,逐渐形成新的城中村,在这里,他们依然享受不到应有的人居环境,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针对城中村劳动力就业安置的对策建议
(一)城中村原住民的就业安置
“城中村”的地理优势,形成了一大批靠吃征地费、出租房屋为生的食利阶层。现在实行“城中村”改造,他们就丧失了生存基础。要确保其自食其力,充分就业就成了一个难题。以往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无非是两种,即货币安置和招工安置。货币安置,一来政府本来财政负担沉重,二来补偿标准过低,“农转非”人员无法维持生计,容易引发各种矛盾。招工安置则由于“城中村”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低下而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加上目前招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朝着劳动力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方向发展。应该说,上述两种模式对于数目较大的城中村村民的安置都是不恰当的。要由政府组织一个统一机构进行指导、协调工作,进行开发式安置。
1. 在安排开发性安置用地时,要统筹兼顾,相对集中使用,成片开发。资金方面可以考虑向社会融资、向银行借贷或吸引外资合作开发;在地段安排上,政府应优先考虑选择在便于安排第三产业的地方进行开发性安置项目的投资;在投资项目安排上,可选择交易市场、商场、写字楼等预期盈利较好的项目进行开发。这样,既能安置部分村民,又能取得较好的预期收益。
2.拓宽就业渠道,多种方式安置失业农民。
(1)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统筹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失业登记制度。对失地农民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详细地了解每个人的就业和培训意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主要从政府和社会获得资金,从市场获得少部分收入,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组织进行村民职业技术教育,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就业服务。(2)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市、区、街、居四级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优先为征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引导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中介组织积极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失地农民就业、组织外出务工和劳务派遣。(3)给予优惠政策。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给从事个体私营和民营经济的村民提供一定的启动、扶持资金,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减免一定的税收。(4)从被征土地中拿出少量建设用地,留给被征地村集体经济发展二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
3.对原村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由于以往我国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化制度,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主要依靠土地保障、家庭保障、村集体保障。村改居后,土地完全丧失,失地农民面临着城乡社会保障的断裂。村民变成城市居民后,应在就业、社保上将得到一系列优惠。凡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均可参照执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改造后的“城中村”居民将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困难群体将享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保障。
(二)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置
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郑州市区的常住人口为309万人,暂住人口总数估计实际在120万人以上,这样算起来,市区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人系暂住人员。郑州供暂住人员居住的出租屋,大部分集中在城中村。他们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之而来的城中村改造,他们将何去何从,关系到城市建设的稳定。1.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来郑大中专毕业生是城市的重要建设者,为他们提供经济、适用的住房房源,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保持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城中村曾经为外来务工人员、来郑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困难群体提供了租住房源,在城中村改造中和改造后不能让这部分群体流离失所。要强化政府职能,加快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是鼓励各区政府和市公共住宅集团,在三环附近和城市郊区大量建设廉租房,市政府在土地、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二是城中村开发用房中,也要大量规划小户型房屋,方便留郑大中专毕业生、高收入农民工等群体购买。三是对城中村和城市郊区违法建设查处中,对符合规划、可以保留的房屋,政府依法没收后,廉租房,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出租。
2. 考虑到高昂的改造成本,城中村出租屋本身仍存在相当的利用价值;以及由“拆建”城中村导致城市廉租屋大量减少与面临的巨大外来人口的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城中村应当适度的保留和继续利用。毕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现有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需求仍是问题症结所在。应对城中村的建设实行,有批次,有梯度的进行,而避免将城中村改造等同于硬性“拆除”的误区。
四、对城中村改造与劳动力安置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城中村这个特殊的人口环境中,原住村民是它历史发展的基石,同时他所吸纳的大量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也是郑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那么他们的人居环境,他们的工作环境,要首先要值得考虑,并且要切实地加以保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体现在这两部分人群。
第一,城中村改造要与调节劳动力流动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城中村改造对外来劳动力,进而对本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政府要加强流动人口的规划,将其纳入城市规划和城镇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要把流动人口的吸收和管理与城市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协调起来,把流动人口纳入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之中,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要与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相适应。另一方面,则有意识地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对劳动力市场的引导和调控,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人口结构升级和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
第二,我们城中村改造一定要纳入到城市的总体的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去考虑。不能就城中村来说城中村,城中村的改造首先是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城中村村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无论是人居环境上,或者是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应该比原先更好。对城中村经济的改造必须考虑到对这二者的改造和重塑,提高城中村经济的市场应变能力或运行效率,并使原村民实现“人”的现代化、城市化,真正参与到社会分工中来。通过物质形态、经济形态的城市化、社会管理形态的城市化,最终实现人的城市化。
参考文献:
[1]周新宏.城中村问题:形成、存续与改造的经济学分析.2007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篇4
2009年,武汉市全面启动对全市城中村的改造建设。武汉市政府在当年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的文件》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二环线内56个城中村综合改造任务。
当初的三年限期已逾,时至今日,二环内城中村的改造目标仍然没有彻底完成,相关部门领导再次表示:“2015年,武汉将彻底告别城中村”。
原二环内56个城中村现已改造48个,眼看就快拆完了。
但自去年下半年起,二环内城中村改造工作却突然进入缓滞阶段。“2009年、2010年,开发商拿地都恨不得抢,现在却有流拍的。”但武汉市城中村综合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叶齐伟对《新楚商》记者说,“受政策调控的影响,开发商拿地的热情跟往年相比有了消减。目前的城中村改造进度也受到影响,可以说是‘在艰难中推进’吧。”
今年年初,原本要拿硚口区建荣村的万科地产因为资金问题放弃了这块好地,最终,由政府出面牵头,该地块被广州电子集团接下。
由于政策、资金等问题调整战略的房企并非万科一家,在市场遇冷的情况下,开发商拓展领地的欲望暂时有所消减。
尽管如此,武汉城中村改造的规模和速度仍然在全国位居前列。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市计划改造村共156个,与同样面临城中村改造现状的广州、郑州、太原等城市相比,改造总量居首,成为全国城中村改造的一个典型样本城市。
“这可没什么好骄傲的。”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只能说明,武汉的城市化进程太慢了,这是我们落后于别人的表现。”
自从2009年武汉确定了二环内56个城中村的改造目标之后,此后三年的改造之路并不是一马平川。除了楼市连遭调控打击,或多或少影响了开发商的参与热情之外,拆迁过程中的阻力也令城中村改造之路维艰。
但三年改造也算是有了可以拿出来交代的成绩,改造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在缓慢凸显。有业内人士说,这还只是开始,在未来的几年内,城中村改造对武汉这座城市的影响将会显著并集中呈现。而今,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为全民话题。
被拆的村民有一个疑问:拆迁补偿能令我满意吗?
开发商有一个疑问,参与城中村的改造到底能给我带来多少盈利?
买房人有一个疑问,城中村的全面开发会对房价有什么影响?
……
事实上,像城市化进程中的任何一次改革或变动一样,城中村改造圆过“一夜致富”的拆迁梦,也会让得不到满足的村民闹情绪;城中村改造能树立起开发商的知名度,也可能给房企带来难以预知的风险。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区研究副总监李国政说:“别的城市想要继续发展已经很难找到空间,只能在旧建筑老厂房的基础上拆除重建,而武汉城中村却给房地产发展提供了大量质优价低的土地,从这一层面来说,武汉城中村改造给房地产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武汉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主任叶齐伟告诉记者,从现在已经挂牌的城中村面积来算,不久的将来这些村的开发将会给武汉提供4000万方的商品房。依照现在的消化速度,短期内武汉楼市都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对于平抑商品房的价格会起到有效的影响。
谈起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叶齐伟说:“今年的目标,二环内全部要启动拆迁,已经挂牌的,要打破僵局。与此同时,外环的开发改造也开始逐步推进了。”
开发商“进村”
2012年上半年,武汉共出让24宗城中村土地,除一宗流拍,另23宗土地成交金额达179.7205亿元,占上半年总成交金额的65.83%。武汉城中村土地出让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情势下仍未冷场。
6月27日,名流置业公告称,为保障公司在武汉地区的中长期发展需要,公司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参与武汉长丰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预计总投资不超过65亿元人民币,其中2012年计划投入约20亿元。
消息一出,业界哗然,业内将名流这一堪比豪赌的行动形容为“蛇吞象”。毕竟,一个总资产108亿的地产企业要用超过半壁江山的老本玩转一个大项目,如不成功,代价巨大。
有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名流置业的营业收入仅为3.21亿元,而2011年全年,名流置业总营收额为18.13亿。而公司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总计则达10.17亿。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名流置业的净利润水平便出现逐年下滑态势,从3.14亿元跌至1.67亿元。
与介入武汉城中村改造的另外几家房地产大户相比,名流置业的资本实力并不令人普遍看好。那么,名流此举意欲何为?有分析师认为,城中村土地低成本的诱惑和近期竞争对手们懒于拿地的审慎态度,是造成名流“不管不顾”出手的主要原因。
“目前武汉三环线以内可供成片开发的土地已经寥寥无几,城中村的地块相对完整,面积大,而且大多数地处闹市,开发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去年到现在,受房地产调控的影响,整个土地交易市场都很冷清,这造成了即便一些黄金地带的城中村地块也身价不高,因此有部分开发商选择此时抄底也是解释得通的。”某业内人士如此分析,“在目前市场下行的情况下,名流这样大的手笔实属特例。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房企对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景的信心。”
不过,从某些方面来看,这种所谓的“信心”似乎也是无奈之举。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即是从城中村改造中产生的,且城中村土地比例占到土地总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对开发商来说,城中村改造不仅意味着可以拿到地,而且可以拿到含金量很高的土地。由于历史原因,武汉的城中村不少都集中在繁华地段。因此,城中村拿地,似乎成了那些致力于在武汉占据一席之地的房企绕不开、躲不掉的必由之路。
“前几年,武汉供地的主要来源还集中在一些老企业、旧厂房方面,该拆的拆,该建的建。这几年这种土地已经极其稀少了,开发商拿地没有什么选择,要么选择郊区的净地,要么就是城中村。郊区的净地地理位置普遍比较偏僻,房企竞争也很激烈,成本又高。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万科在内的开发商越来越多地介入城中村改造项目,这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武汉万科地产战略部总监文汗青对记者说。
有业内人士认为,开发商参与城中村改造,在土地成本方面优势较大。此前福星惠誉股份取得城中村改造,所获取红霞村地块和贺家墩地块的楼面地价分别只有1014元/平方米、2381元/平方米,位于武汉洪山区的三角路村城中村,楼面地价也仅2858元/平方米,低于同期同区位其他项目的地价。而当时武汉中心城区土地招拍挂价格则几乎不会低于4000元/平方米。城中村土地以其地块完整、面积大,且质优价廉等优势成为开发商趋之若鹜的香饽饽。
2009年以后城中村改土地现已经投入供应。2010年,万科正式涉足武汉城中村改造并很快尝到甜头,以万科“金色城市”项目为例,去年仅此一个项目开盘即售出3000套,一时间创造了武汉同类商品房的销售记录。该项目更是极大影响了南湖片区的房价。据了解,该楼盘为装修房,均价约在6500——6700左右,与同期推盘的商品房相比,价格优势极为显著。
“城中村项目一般靠规模取胜。”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区研究副总监李国政认为,“所谓薄利多销,打个比方,以前开发商卖一套房子赚30万,现在可能赚15万。城中村土地的出让方式决定了开发商拿地成本不会很高,卖的房子也都不会贵,开发商要回笼资金,追求的是销售速度。”
目前,万科在武汉已经接连拿下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万科地产战略部总监文汗青说,万科将会持续跟进武汉城中村改造项目,但跟进的速度、方式与节奏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战略调整。
机遇风险并存
对于武汉本地房企福星惠誉来说,通过参与城中村改造以获取土地储备,是其一直以来的发展模式。2010年7月2日,福星惠誉以9.77亿元的价格拿下江汉区贺家墩城中村改造地块,同年12月,福星再次斥资近60亿元,拿下4宗城中村地块。
2010年12月,福星以29亿元拿下姑嫂树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虽然楼面地价较市价较为便宜,但根据估算拆迁及安置费用逾40多亿元,即姑嫂树城中村改造福星惠誉将出资70多亿元。这笔庞大的开支使公司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据了解,目前该项目拆迁因资金问题仍处于半停滞状态。
城中村改造在带给开发商们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风险。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区副总监李国政说,城中村改造项目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运作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过去小企业拍的地一般是‘净地’,不像城中村往往存在复杂背景、地下管网什么的,城中村改造的内容还包括设计、拆迁、还建等长期细致工作,不是有钱就搞得好的。而现在又是市场下行时期,整个武汉的房地产市场都比较低迷,房子卖得慢。没有经验的小企业搞城中村的话,一个项目就能把自己搞死。”曾参与过城中村开发项目竞地的一家地产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开发商在城中村拿地方面应该量力而行。要看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看经验。还需要大笔资金周转。
一名正在参与武汉城中村改造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城中村改造涉及各方利益,看似利好诱人,实则情况复杂,没有资质和能力的开发商很难处理好随时可能面临的个中问题。“虽然不少城中村已经完成拆迁挂牌,但从长远来看,武汉城中村改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能涉及许多遗留问题。因为利益分配的复杂性,大量城中村项目一会儿是诱人的大餐、一会儿又变烫手山芋。”他说。
那么,在如此风险之下,开发商参与城中村改造到底赚钱吗?能赚多少?
“不能说没赚钱,但是赚得不多,城中村项目利润很薄。”万科战略部总监文汗青告诉记者,“现在武汉城中村拆迁的模式等于是企业承担了一部分政府改造的功能,除了拆迁成本,企业还要负担引入配套,修建道路等责任,这些都是需要开发商垫钱来做的。”文汗青认为,赚钱并不是大型房企涉足城中村改造的首要目的。“参与城市化进程、做大规模、形成品牌效应……这些都是我们考虑的因素。”
走出城中村
武汉过去曾“中国最大县城”之称。从卫星图上“俯瞰”全城,密密麻麻的城中村落如星罗棋布占据三镇。据目前相关调查,武汉城中村的数量和规模现已居全国之最。而与此同时,由城中村引发的环境、治安、社会保障等问题,也无时不刻不在对本地政府进行着执政能力考查。
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纷纷着手治理城中村问题,武汉作为城中村问题大户,首当其冲地走在了前面。
武汉的城中村和其他城市并无二致:村道里挤满了无照经营的小吃摊,路两边高竖起排排电线杆,各种线缆盘根错节。楼房间距逼仄,相邻两楼的住户之间低声可以互闻,仰头便是“一线天”……这些也是武汉大大小小城中村给人的直接观感。
城市化必将遣散城中村。作为村民,有的人守着老家不愿离去,有的人怀揣着一个叫做“拆迁致富”的梦,高高地标出心理期待,等待挖掘机开进村庄,成为“失地农民”。而层出不穷的关于城中村村民与开发商斗智斗勇的故事,也是城市化的一大特色。
提起拆迁,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副主任叶齐伟对记者说出了当下存在的最大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村民的违建房都要求按照合法国有土地的市场标准来补偿,也不管你什么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坐地要价。我们不能强拆,造成现在的改造进度放缓。但虽然进展缓慢,毕竟还是没有停,事情在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早在2004年9月,武汉市就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任务。具体包括:“经济组织改制”,改村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模式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户籍改登”,将城中村村民农业户口改登为城市居民户口;“村改居”,依法撤销村民委员会,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福利改保障”,村改按月发放福利为一次性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土地改性”,将“城中村”的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按照城市管理规范要求,建设文明社区,充分考虑村企业的发展及村民融入城市等问题,永久性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
2009年,武汉市全面启动“城中村综合试点改造”。与许多地方“城中村”改造征地补偿拆迁的思路不同。虽然也是走“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但武汉市“城中村综合试点改造”将定位提升到了“偿还历史旧账”和“建立责任政府”的高度:“将村集体组织的改制、村民身份转换与村湾改造同时进行,改造要体现‘依法行政,有情操作’,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政策框架内,改造要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利益。”
综合对比全国其他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和办法,武汉“城中村”改造最大特点在于土地出让实行彻底的市场化道路,全部土地以项目捆绑、挂牌底价方式出让。按“城中村”综合改造政策规定,开发用地与还建用地捆绑成项目后,采取公开供地,并规定其挂牌底价为安置房建设成本和本宗地价之和的1.15倍。这多出的15%一方面用于保护村民利益:即让有开发资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争取自行改造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有效保护村集体经济的利益和落实改造资金;另一方面是给前期进入但最终未能获地的开发商以适当补偿:即先期进入的开发商即便在土地挂牌后没能拍到该地块,也可以获得15%的补偿,同时村集体仍可获得还建安置房的建设资金以及村集体土地的补偿金。
在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方面,土地出让金、增值收益的60%划转给“城中村”所在的区财政专户储存,专用于“城中村”综合改造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道路、排水、绿化、供水、燃气、供电、电信、邮政等;40%由市政府统筹用于“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真正实现“专款专用”。按照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办法,村民身份变为市民之后,将全部进入社保范畴。政策规定,允许村民上溯10年补缴养老金。按以村民平均年龄55岁,武汉市民平均寿命76岁计算,村民只需再交5年保费,政府就将承担他今后20年的生活保障。此外,武汉市还规定,“城中村”村民转居民后,在两年内还享受农村计划生育二胎政策。
在这种改造模式下,武汉诞生了类似于铁桥村这样的“标本村”。汉阳区永丰街铁桥村改造后,该村首创“出租公寓”,将村民自住的“铁桥新家园”与“出租公寓”同步规划,两个项目分块开发。股民用超过自住的还建面积入股,参与集中建设“股民公寓”,公寓房产权仍归股民所有,集体管理,集体对外租赁,增加了股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篇5
一、综合集成研讨厅概述
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钱学森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以及“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此种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过去培根式的还原方法和整体论方法之上的,弥补了它们各自的不足,然后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用来研究和处理巨型系统问题及复杂性问题的一种方法。
此种方法主要内容是以专家为主,把专家、数据、信息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系统,从而发挥系统的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集成研讨厅是建立在近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上的,集成研讨厅体系主要是由专家体系、机器体系、知识体系三大主要部分构成,依靠专家的丰富经验和阅历以及计算机高速的逻辑运算能力,不断修正结果,从而对复杂性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二、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框架
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构思及理论框架是钱学森于1992年提出来的,其包括研讨厅的框架构建和技术构建。
1、研讨厅的框架构建。综合集成研讨厅由三个部分组成:专家体系、知识/信息体系和机器体系。由参与研讨的专家组成的专家体系,是研讨厅的主体,是决策咨询求解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专家体系所发挥的“性智”,往往是问题求解的关键。由专家所使用的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研讨厅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所组成的机器体系,它具有高性能的计算能力、数据运算和逻辑运算能力,为定量分析发挥重要作用。由各种形式的信息和知识组成知识信息体系,包括与决策咨询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问题求解的知识、信息。运用综合集成法,把这三个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统一的、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
2、研讨厅的技术构建。针对研讨厅实现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专家体系建设、不良思维模式的预防、纠正有效交互方式;知识、信息体系建设中定性知识和非结构化知识的表达与抽取,知识共享、信息获取和问题推荐等以智能工程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完成了研讨厅的技术构建。
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型采用类似语意句法模式识别的有向属性图描述,建立专家研讨过程中的模型,为扩展研讨厅系统和定量分析及研讨过程可视化提供了工具。
基于WWW广义专家与协作推荐技术,使研讨厅的讨论成果不仅是若干个人类专家智慧的集结,还体现了数以百万计网民群体的智慧。以交互管理理论制定研讨组织方法,针对群体思维的散发性及复杂问题求解过程,分别提出各研讨阶段的组织方法。群体智慧涌现及可视化,开发了描述群体智慧涌现过程的算法和可视化软件模块。从机器智能到人机结合的“群体智慧”;以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技术,面向Agent的系统开发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可视化的模型集成工具,实现所见即所得。
三、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用前景
随着21世纪的进入,我国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达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加大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用范围。现针对以上的一些应用加以阐述。
1、综合集成研讨厅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往往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需要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从而使整体达到最优,显然专家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大部分都具有大工程的经验背景,经验丰富且理论研究也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利用专家群的智慧进行项目管理,无疑使项目开展的更加顺利,目标更容易达到。现实生活中的专家们在地域上具有分散性分布特征,他们分布在各大高校、科研机关以及一些大型公司。然而,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域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在其上面建立一个虚拟的决策系统,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专家们的意见集合起来,进行科学化管理。
但是,此应用也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实际应用尚未真正开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种种问题,首先是各种模型块的缺少,目前用在工程项目上的各种复杂模型还不是很多,模型的缺失对于管理的科学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伤害;然后,由于专家系统很可能会分布在全国的各个地方,我国幅员辽阔,而且我国目前的网络状况实在令人担忧,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南电信,北网通”就是对此的一个形象描述,而此种管理方法可谓是建立在大吞吐量的数据之上的,包括图像、多媒体文件的传输等,对我国目前的网络状况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虽然此种方法在目前存在诸多弊端,但是它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比如它决策的迅速性、及时性、前瞻性、准确性、科学性、合理的应用专家群体等。
2、综合集成研讨厅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区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被称为“城中村”。“城中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牵涉到国土房管、户籍治安、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社区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中村”改造则是一项综合性的社区变迁,涉及到社区中的人口要素、地域要素、文化要素、组织管理要素等各方面,必须采取综合性视角。因此,在“城中村”改造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需要应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集中各部门、各行业、各层次的专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来解决。
利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求解“城中村”改造步骤如下:(1)明确“城中村”改造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任务,“城中村”改造包括经济、社会、组织、环境、文化等各方面,需要明确此次改造任务是其中的哪几个方面;(2)搜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认真了解情况,召集土地管理、规划、经济学、社会保障、就业、建筑、交通等方面相关专家以及国土房管、户籍治安、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社区组织、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或部门中的专家学者共同来利用研讨厅体系的软硬件平台对问题进行研讨;(3)通过研讨,结合专家们的经验和判断,提出对“城中村”改造的初步认识;(4)依靠专家的经验和形象思维,在问题求解知识的帮助下,提出对“城中村”改造问题的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案;(5)根据“城中村”改造的结构特点,结合相关领域知识和国内外前人经验,把问题分析逐步或者逐级定量化;(6)在定量化或者半定量化的情况下,在计算机上建立“城中村”改造的局部模型或者全局模型,这些模型既是对相关数据规律的一种验证,也包含了专家们的智慧和经验,他们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某几方面或某些阶段措施的量化表现;(7)在局部模型和全局模型基本得到专家群体的认可后,通过讨论合成这些模型,最终生成系统模型,这个系统模型才是人们完整解决“城中村”问题真正需要的综合方法的量化表现;(8)系统模型建立后,通过计算机的测算程序和专家群体的评价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及可靠性,如果专家群体对模型不满意,那么需要重复上述的(3)~(8),或者其中的某几个步骤,直到专家群体基本满意,建模过程才能结束。
3、综合集成研讨厅在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中的应用。不同产业的不同企业、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企业的组织类型、企业的经营过程、企业的战略、企业的资源、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等因素,都对企业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产生复杂影响,对企业信息系统复杂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企业的状况,为更好地利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构建解决规划问题的途径打下基础。
对于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来说,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专家体系。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专家体系由战略管理专家、企业各层领导、CIO、各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心理顾问、经济学顾问、信息工程顾问等组成。这个专家体系为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专家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对企业实施战略规划问题的研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综合集成中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中人的群体,所以在甄选时要针对不同企业类型、企业大小、所要实现的信息技术愿景认真对待。
(2)机器体系。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与融合所构成的机器体系是研讨厅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说,机器体系结构与功能的设计应结合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以综合集成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来进行系统设计。在网络环境下,研讨厅是一个开放系统,机器体系以及与其联网的网上资源是支持系统战略规划的研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基础。比如,企业数据和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管理模型体系、管理方法与算法体系等。特别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机器体系应具有更强的动态支持能力,如实时建模和模型集成。这样的机器体系和专家体系结合起来,形成“人帮机、机帮人”的和谐工作状态。
(3)知识体系。系统战略规划研讨厅是人、机结合的知识生产系统。知识扩大再生产所用到的知识资源就是人类知识体系及原有企业知识的总和,分为系统规划应用技术、系统规划技术科学、系统规划基础科学三个层次。
四、结论
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构思及理论框架的提出到现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的理论研究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比如军事、航天、工程项目、教学、公司战略等,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实践应用也未真正展开,只是局部的开展。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构建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机构平台,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宽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应用前景。这样,很多实际中的复杂系统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景元,周晓纪.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应用和实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
篇6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当代中国特有的城市病。分布在城市里的城中村,既是村落历史的遗物,又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部分居民新生活的载体。在环境与建筑景观上,城中村与城市景观或乡村景观截然不同,差距甚大,其“握手楼”、“接吻楼”是城中村景观的具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城中村景观是景观形式的一种新型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城中村景观的定义与类别
1.1城中村景观的定义
城中村景观,是城市中一种特别的村落现象。而城中村是快速城市化的产物,其外表既有城市景观的特征,又有乡村景观的具象。因此,不能简单的以城市景观或乡村景观的概念来定义城中村景观,且目前学术界也还未见给城中村景观下定义或概念的。基于此,结合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概念,所谓城中村景观,是指在城中村这一特定区域内,以农村传统村落为母体,因城市对其内在冲击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景象,它包含了各种视觉事物与视觉事件,是一种病态的,抑或是一种与城市隔裂的空间形态,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奇怪现象。
城中村景观以传统农村聚落景观为主体,掺杂了城市景观元素,同时,又与周边有规律的城市景观形成鲜明反差,呈现出一种与城市不和谐的空间结构形态与景观。人所周知的“握手楼”、“接吻楼”、“一线天”、“不见天”的社区性视景,就是城中村景观的最典型表现。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大城市中无处不在存在,而在中小城市中,以社区性方式存在的城中村景观也极为常见。
1.2城中村景观的类别
目前,对城中村景观的分类还没有任何权威的方法,所以,对城中村景观类别的划分只能参考城市用地或乡村用地的分类标准来予以划分。
结合国家相关的用地分类标准,根据城市规划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按照功能主导原则、主要用途原则、空间分异原则、地方特色原则等原则,依据城中村景观的特殊性与生态功能,本文将城中村景观类型分为:居住景观、道路广场景观、绿地景观、公共设施景观、产业景观、边界景观、山林水体景观、其它景观等8类。其中,居住景观、交通景观、绿地景观、公共设施景观、边界景观、其它景观属于人工景观,山林水体景观属于自然景观,产业景观则属于半人工半自然景观(见表1)。
表1 城中村景观类型表
类别 定义 构成要素
一级
景观 二级
景观
自然景观 山林水体景观 由自然与山林、河流、湖泊、库塘、沟渠等形成的景观 山林、林场、江河湖泊、塘池沼泽等
半自然半人工景观 产业
景观 各类生产活动和生产用地所形成的景象,包括农业产业景观、工业产业景观和第三产业景观 耕地、果园、菜地、苗圃、厂房、堆场、仓库、市场、商店等
人工
景观 居住
景观 在城中村内的土地利用以及人口居住的基本情况,包含用地形态特征以及成片的建筑物等所形成的景观 空间形态、用地布局、住宅建筑等
交通
景观 由对外交通用地及村内交通广场所构成的景观
道路、道路设施、广场、停车场等
绿地
景观 指城中村内的各类绿地以及各种防护林带与防护绿地等所形成的景观 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防护绿地、防护林带等
公共设施景观 主要指城中村内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和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各类市政公用工程、环境卫生及其它类等基础设施形成的景观 行政管理机构、教育机构、文体科技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商业贸易等公共建筑、市政工程设施、公厕等环卫设施等
边界
景观 在城中村与城市交界处形成的,区别于城市视觉要素的景观 出入口、围墙、栏杆、建筑天际线等
其它
景观 城中村内以物质形式或非物质形式存在,无法按类别进行归纳的景观 闲置地、废弃地、风俗民情、传统习俗等
2城中村景观的实例研究
2.1研究区域概况
2.1.1城市概况
益阳市位于洞庭湖南岸,湖南省中北部,是湖南省“3+5”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热带大陆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市内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已成为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型中等地级城市。截至到2006年底,市域国土面积为12144 km2,总人口463万人,其中城市中心区的规划面积为87.18 km2(2020),规划人口80万人(2020)。到2007年,益阳市中心城区的现有建成区共辖三区(资阳、赫山、高新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48.6 km2,城市人口45万人。
2.1.2城中村现状
目前,益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城中村43个,遍布市区绝大部分区域,其中以中心城区为最多。据统计,资阳区内的城中村有10个村(含长春工业园),赫山区有18个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朝阳片)有15个村,这43个村的建设用地总计为7.3km2,占益阳市城市规划建成区总面积的10%。这些城中村在各区分布数量不一,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绕不过去的难题。
2.2研究分析
2.2.1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景观制图
景观生态图是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综合表现景观生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各类景观生态单元的区域组合,反映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一种专题图纸,是对景观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的基础。
以益阳市中心城区2005年的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MapInfo 软件,分区勾绘各小班界,记载小班因子,并求算各小班面积,合成编制了2006年的益阳市中心城区城中村的景观类型图(见图2.1,2.2,2.3)。
2.2.2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是通过对构成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即斑块、廊道、基质以及景观连通性与景观连接度,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等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嵌块体大小、内缘比、优势度、均匀度、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对益阳市城中村景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各项指数分析如下表:
类型
2.3分析研究的结果
采用矢量化的数据处理,通过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的运用,做到了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可以很好的反映当前益阳市城中村景观的特点:
2.3.1景观要素的多样性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城中村景观融合了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其构成要素既有居住、公共设施及交通等人工景观、又有农田、山林、水边等自然风光,更有工业景观等半人工半自然界观。从斑块数量、斑块分布、形状大小来看,城中村景观都有一定意义上的多样性,而益阳市城中村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为1.7137,均匀度指数为0.235,两相比照,说明了城中村景观的整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有略高于农村景观多样性的指数指标,进而也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较为丰富的空间环境与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但这种多样性却与城市的多样性的形态完全相异,是一种混沌的多样性。
2.3.2景观类别的差异性
城中村是一个多种矛盾的综合体,而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结合在一起,也反映了城中村景观类别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对益阳市中心城区城中村的景观类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优势度指数为5.8228,如此高的优势度指数,说明了组成景观的各个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很大,也说明了城中村景观是以聚落居住景观和产业景观为主。
2.3.3空间分布的破碎性
一定的景观,总是和一定的空间区域相结合的。城中村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局限,使得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了高度的破碎性。通过对益阳市城中村景观斑块的分布可以看出,各个小的斑块聚集在市区三个片区30多个较大的空间范围内,且其整体景观的斑块密度指数为5.03,其数值很大,说明了破碎化程度极高。而在各景观类型中,斑块密度的排序为道路广场景观>边界景观>聚落居住景观>其它景观>绿地景观>公共设施景观>山林水体景观>产业景观。这些都更加说明了城中村景观的破碎度极高,原有用地的完整性已经荡然无存。
2.3.4景观不确定性与变异性
在地球表面出现的人工景观、半自然半人工景观、自然景观的变化序列中,以人工建筑景观为最稳定,半自然半人工景观次之,自然景观最低,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人类投入的负熵在人工景观中的作用产生的。由于城中村是由于城市快速扩张所形成的结果,加之政府的管理与监督缺失,使得大量无组织或无序的人工活动加强,人工景观的负熵值必然会升高,这都使得景观具有不确定性或变异性。具体来说,城中村景观基本上是自然景观下降趋势、半自然半人工景观逐渐减少,人工景观大幅度增加的趋势。而且,由于人类干扰严重,城中村景观正逐步向城市景观靠拢,但却总是若即若离,既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又不能恢复原有的农村田园风貌,如不想办法对城中村景观进行控制与改造,城中村景观将成为城市景观的毒瘤。
2.3.5景观的生态破坏性
在城中村中,由于景观的混乱与变动,使得人类活动的随意性加强,进而导致了区域内各类景观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存在有向混乱性与无序性变化的危险。同时,各类基础设施的缺乏,也使得城中村内原有的的乡村社区的生态系统荡然无存,而依托城市的城市生态系统又无法建立起来。这些,都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加剧,更造成了诸如生态环境容量过大,生态资源破坏严重,水污染加剧等生态问题,加之缺乏环保部门的介入,愈加使得城中村的生态前景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危害性与潜伏性。
3结论与建议
城中村景观不是孤立的城中村景观,从空间和表面上说,是以宅基地为基础的房屋建筑的聚集,是一项居住形态,而其实质却是中国当代等级社会关系的凝结,且包含了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其研究,除了景观的解决之外,实际中还有很多工作要作。
中小城市的城中村景观的构建,应该是在保留农业景观母体的基础上,与城市景观时空并存的,能与城市景观展开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并通过相邻的城市景观突现的具自身独特价值的全新的景观模式。它追求的就是一种强劲的张力。这种张力不但赋介农业景观在进入城市后的旺盛生命力,同时也赋介城市景观以全新的视角及良性的发展空间。
城中村景观的未来到底如何,特别是在当前城市与乡村力求实现一体化的情况下,它会是彻底消亡在无边无涯的城市森林中,还是成为城市中一个“孤独”的社区,是一个探索性的话题。而只有通过解决城中村深层次问题,立足实际,从完善城市总体生态景观系统的战略高度出发, 充分利用城中村的优秀资源,选择合理有利的改造策略,利用相应的改造方式,才能彻底解决城中村的景观问题,形成一种既利于城市、又利于城中村的自然、和谐与生态发展的城中村景观之路[7]。它不但能让城中村村民充分享受到城市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也能让未来的城中村成为城市中最富魅力、最具亲情、最有特色的社区。
参考文献
[1]谢志岿.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8):30-35.
[2]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5-38.
[3]蓝宇蕴,郭志坚.城中村"景观"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学术研究,2006,(05),10-15.
[4] 肖笃宁,钟林生.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J].应用生态学报,1998,9(2):217-221.
篇7
相信大家对于旧城改造的意思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国家发展较快的新兴城市,广州在以后的时期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国家发展最快的重要城市,老城区也被时代慢慢的淘汰掉了,也没有多余的土地去重新开发了。所以,将旧城市拆掉建成新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前提了。在我国城市化和旧城改造的双重发展下,城建档案工作的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就是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好城建档案,让建设事业的发展空间更加的广阔,所以旧城改造的工作时志在必得的,这使得城建档案工面临着最严谨的局势。但是怎样才能实现旧城改造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让档案工作更加快速有效的进行,这是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参与城市建设工作人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及旧城改造的工作进行的迅速,相应的城中村及旧城改造档案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诞生了,但是其档案管理中却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法规、标准不健全。城中村及旧城改造档案开创了档案领域新的里程碑,档案管理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分类、鉴定、归档、保管等工作都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制度,档案体制的完整性低。其相关的制度,中对于拆迁单位和被拆迁村的责任、档案的管理职责、向档案馆移交期限等都没有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笔者认为城中村改造档案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的法律制度,不然它的作用不能最大的发挥出来。
(二)归档内容不齐全。参与到城中村及旧城改造的部门多种多样,对于档案工作的认知也是大不相同的,并且改造期间工作人员都不是固定下来的,且地点也会随意变换的,城中村及旧城改造档案在收集与归档中参差不齐的,其中对于改造前各个房屋的实际状况,个人财务分配、公共设施建设图纸等了解的也不全面,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出入。所以在拆迁档案中也查询不了城中村及旧城改造的最初状况,如果拆迁户家庭内部之间发生产权纠纷问题也没有可以证明的材料了,使得拆迁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下去了。
(三)缺乏照片、影像档案。大部分的村庄对于自己的内部建设,比如房屋建筑、古迹以及道路、排污、绿化、文体广场、村办公楼,以及一些寺庙都没有一个详细的记录,所以当进行拆除工作时,也就没有一个村庄的影相和照片的记录,所以也就没有进行相应的电子存档了。
(四)档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现在人们对法律的重视度很高,很多拆迁户在解决房屋拆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都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城中村及旧城改造中也广泛开始采用起了档案管理手段,但是有许多的内在因素导致其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没有最大的发挥出来,就比如:第一,档案管理太过分散化,其档案人员的变动性很强,改造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第二,档案查全率和查准确率没有保障,有时对于需要查询的档案没有做相关的存档工作。
(五)档案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很多的拆迁实施单位都是临时组建好的,其档案人员也都是临时找来或是调来的,所以其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都是很薄弱的,其中还存在库房面积较小,管理方式不合理等因素的干扰,所以拆迁档案工作的合理性,全面性以及正确性都没有一个很好的保障。
二、旧城改造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
旧城改造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所以由此进行的档案工作也十分的繁杂多样,总的来说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又要有一个实际的范围和一个具体的目标。
(一)拆迁阶段文字材料。拆迁的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好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需要相应的文件,如拆迁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拆迁公告、拆迁安置计划等,拆迁完成后,在上面进行新的建筑工程时,也会有相应的过程,涉及到的文件有选址定点审批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计划文等,这其中还涉及到拆迁户自身的利益,其相关的规定性文件有房屋买卖协议、馈赠或遗产继承证明、房屋新旧程度评估表、拆迁安置、民事判决书等文件。
(二)建设施工技术资料。施工技术质量保证资料和质量管理资料,它们之间是相互发展的,可以单独的有施工单位负责,而接受去不是一方面的,是由施工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参与的,主要是监督资料内容的真实性,检查的内容有:钢材、水泥质量的证明,以及所有构配件的证明。施工技术档案中的隐蔽工程的验收和测试内容的记录和归档对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记录的都是一些表面上见不到的,对于之后的工程维修和改扩建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保障,它的施展对象是工程技术人员。
(三)竣工图。技术档案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竣工图,它表现的都是竣工后的实际情况,所以它是带有法律效应的。对于在施工中与投资方进行的一些协同内容也要记录在竣工图中,如果图纸不能将它们具体的表现出来,那么在竣工文件中的文字说明中也要做一个详细的记录。工程建设用地中所包含的的所有的地下管线工程,不仅要编制出单独的管线种类竣工图外,还要编制整体管线的平面图。所以竣工图在接受这一阶段中的作用巨大,要监督好这一环节的开展。
(四)声像档案。声像、磁介质档案也是旧城改造档案的重要构成之一,它是比较完整且详细的,是文字材料无法比拟的。声像、磁介质档案在技术方面相当的严格,具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对于照片的正片和底片的收集整理;还有对录像带,软盘和拷贝盘的整理。第一,对于改造地区的拍摄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将城区的原貌可以表现出来。每个户型都要做一个拍摄记录,还要对主姓名、拥有房地产数量、界限等做一个具体的标记,做好拍摄工作,,还要将那些环节较为复杂或是比较重要的地方拍摄下来,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如果用计算机修改一些图纸或是数据时,要先将原来的资料做一个储份,如有必要,可以将它们存盘,为以后资料的查询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凭证。
三、旧城改造档案的管理措施
(一)要充分认识城中村改造档案的重要性。观念指挥者行动。想要有效的开展城中村改造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就要对它的作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一,城中村改造档案记录的都是城中村遗留下来的传统,此方案的开展必会导致大量的信息生成,尤其是那些记录城中村原来面貌和历史的照片或是录像档案,整理好这些档案可以有效的发展城中村建设,创造新纪元。第二,城中村改造档案记录了该村建设前的资产价值,对于之后的村民和村集体资产权益有一个参考性价值,即使村民在改造后有了一个新的分配,资产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个档案对于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矛盾纠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幼小的保障。
(二)尽快出台统一的改造档案管理办法。档案部门要及时的开建档案的高效管理工作,要组建一个理论知识强且专业技能高的档案管理团队,然后在进行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比如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工作,客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难点,将档案工作的作用落实到实处。还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查,和相关人员一起研究分析,收集大家的观点,然后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的、作用性强的城改档案的制度和相关的实施政策,让城改档案有可以遵循的制度体系。
(三)做好改造档案的合力工作。城改档案的工作范围非常的广泛,如果仅仅靠档案部门自己的努力是不可能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要各级党委政府之间相互协助,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还有相互监督。第一,党委政府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将城改档案工作放入到城改工作的核心位置,实施对城改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第二,拆迁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要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拆迁分管领域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第三,村两委会是城改档案的实施对象和形成方式,所以严格按照本村档案的收集和管理规定,保障档案的安全性。第四,档案部门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服务态度。要重视对城改领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加强每个环节的开展,这样才可以让城改档案工作更有效,更方便的开展。
四、结束语
旧城改造档案管理工作交叉相错,很是复杂,所以需要的就是细心,只要你投入了真心,才可以留下供后人参考的有价值的城市档案资料,将历史的文化从新城市发展中一直传承下去,那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才会提高。因此,一旦发现任何的缺陷就要立即解决。档案整理完成后,要将它们分文别类的装订好,并保持卷面整洁,不让案卷的质量受损。组成的案卷要编写施工账号,按工程竣工档案号的顺序排列,还要注意照片或是录像档案要单独保存,避免受损。
参考文献:
篇8
我国城市建设一日千里,城市的规划整合程度、新兴建筑的不断崛起似乎已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标志。而“旧城改造”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成为了各大城市缓和城建中最大难题――城市拓展空间需求空前巨大而土地资源有限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
1城市旧城改造概述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兴盛及耕地保护政策的出台,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各城市逐渐将建设重点转向旧城改造。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大部分城市已初见成效,破旧平房群、旧工业区等被新楼区所取代,城市面貌大为改观。2011年西安市因旧城改造成效显著荣获中国城市民生成就最佳范例奖,成为我国城市旧改的典范。旧改为改变土地二元所有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正式投入到旧城改造始于2004年10月28日《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的,政府鼓励国内外机构通过竞标开发或参与城中村改造项目,据统计,2010年度共计有202个旧城改造更新项目上报至深圳市规划局。其中旧工业区、旧村居多的龙岗区上报数达到40%左右。深圳首批改造的25个项目于2009年底进入落实阶段,已为深圳市区提供了200万m2住宅用地、21万m2商务公寓、90万m2产业用房、21万m2办公、48万m2商业用地,总建筑面积397万,大大缓解了深圳市区城市规划中土地紧缺的问题。
2旧城改造土地问题分析
在各地纷纷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的同时,实际工作中却是纠纷不断,被拆迁者与拆迁者之间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引发了,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形象与社会公共秩序。
这些纠纷的出现,其核心就是旧城改造中有关土地利益分配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很多旧城区尤其是“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⑴ 土地形式混乱
由于城市建设的中心辐射作用,特别是像深圳这样的大型城市,旧城区的土地价值飞速提高。如罗湖区“金三角”片区在2009年开始整治时,“金三角”中心、布吉河沿岸等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圳市商业中心与金融中心),很多房屋在改造之前就早已产生了买卖关系,房地产市场已经非常活跃,其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已转为国有土地使用权。
另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设项目一律要使用国有土地,只有村民用作宅基地或本村企事业用地才能使用村集体所有土地。旧改整治将旧村中多余土地进行开发后作为商品房出售,进行房地产开发必须将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才能进行产权出让,这部分土地势必转化为国有土地,而同时村民拆迁安置用地使用集体土地,大部分城中村土地所有还是集体所有的形式,造成建设规划用地混杂不堪的局面。
⑵ 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根据我国土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对旧城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房屋拆迁等必须进行相应的补偿。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地方在开展旧城改造时,对被拆迁人的土地只是进行了一定数额的象征性的补偿,被拆迁人土地使用权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其原有土地产生的土地差价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从被拆迁人转移到开发商身上。这也是导致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⑶ 土地流转后续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
伴随着旧城改造过程,旧城区绝大多数固有居民被分流到了城市其他地方,其村民身份发生转变,纳入城市化的管理,当地建筑区域重新规划,医疗、保险等都将与城市居民得到同等待遇。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旧城区纷繁复杂,旧城区、旧村土地流转时当地管理机构的部分管理程序、操作规范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行为无法具体规范,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房屋产权合同签订、违约责任等问题也得不到落实。
3建议
我国大部分城市目前可开发新用地极少,据统计,目前深圳全市未利用地仅为4360hm2,仅占全市总面积的2.23%;深圳全市可进行旧城改造的总用地面积约为24000 hm2,占全市总面积的12.3%(深圳市陆地面积195200 hm2)。上述数据表明,旧城改造的前景是巨大的,也是必要的。
针对旧城改造中由于土地问题引发的种种矛盾,笔者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⑴ 继续加强推行政府主导的城市重建模式,减少在旧改中对开发商过分的依赖。土地形式集中化,统一转化为国家所有,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利益纠纷。
⑵ 对于既定的规章制度必须进一步落实到位,确立一定的监督机制,对细则进行完善补充,根据不同的城市特色推行不同的暂行办法,确保被拆迁人得到必要的、合理的土地补偿。
⑶ 建立具有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一些旧城区、城中村居民在流转土地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解除其对于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⑷ 打破我国大部分城市旧城改造过商业化模式,增强政府的宏观决策主体作用,引入现代人居理念,集思广益,在社会、企业、政府等各方形成共识平台,既能缓和改造中的矛盾,又能形成多功能化的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品位与宜居度。
4结语
最后,在此基础上,笔者想补充一点。托斯托洛夫斯基曾经说过:“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 ]在很多城市的老城区(城中村),都还留有一个城市古老的习俗、风貌。在旧改的同时,将现代与传统完美地结合,才能继续传统特色的现代继承,走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篇9
上述三项福利中,城市低保的成本较低,基本不构成户籍改革的障碍,而成本较高的主要是补贴性住房安排和子女平等就学权利,其中又以
“保障性住房”成本最高。实际上,解决住房问题与实现子女城市公立学校平等就学权,是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并实现市民化的两个基础条件,这是因为举家迁移不仅要求在城里找到符合其支付能力的家庭用住房,而且还要求孩子能够顺利就学升学,否则一家三口或四口就无法在城市里面定居。如果城市房价高,而保障性住房又不向外来人口提供,加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困难,以单身、临时性迁移为主体的人口流动模式自然难以避免。中国的农村女性流动人口,很多之所以在30多岁后选择回乡,就是因为其子女无法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公立学校顺利就学,更不用说在迁入地读高中和参加高考,所以不得不选择回去照顾孩子上学。很多男性劳动力在城市工作到40多岁后,也因城市定居与购房无望而不得不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反过来看,如果中国城市不因为土地制度扭曲而制造如此高的房价泡沫。也没有户口制度阻止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平等就学,那些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村劳动力本来完全可以在城市一直工作到退休。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前中国虽然城乡生产力差距在3倍以上、农村还存在不少剩余劳动力,但城市中、低端劳动力工资却已开始迅速攀升的关键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了流动人口的定居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可以充分释放出来,并缓解目前城市劳动力市场紧缺的局面。
给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思路是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但未来10~20年内,各级政府是否有财力、意愿以及足够管理能力为4亿~4.5亿进城农民提供上亿套保障性住房,不容乐观。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中央不断施加压力,大部分流动人口迁入地城市依然缺乏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旦大规模供地来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地方政府不仅商、住用地出让金收入会显著下降,而且还需要直接增加建房和维护支出。虽然短期内地方政府迫于中央压力会做出一些动作,但如果中央要求地方长期这样做,除非有大规模增加转移支付支持,否则很容易出现所谓“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现象,保障性住房政策推行举步维艰,甚至难以实施。
从世界各国经验看,早期公租房供给少的时候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后期公租房管理运营负担加重,很多政府在逐渐退出;更多的是政府通过激励政策发挥杠杆作用,让私营机构建设、提供、管理公租房,政府仅负责监督及准入的管理。实际上,世界上广覆盖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案例并不多,即使是被认为比较成功的香港。大规模公屋体系建设也因其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破坏,商品房价格过高,政府被地产商俘获而屡遭诟病。此外,各种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廉租房、公租房后期管理和监督问题,在目前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中国,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我国过去“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分配的经验来看,面向社会的供给并不多,有相当部分定向分配,不合理而且浪费国家资源,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平。
在我们看来,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进而全面有效推进户籍改革的关键,不在于为流动人口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甚至也不在于中央给地方施加压力去降低入户条件,而在于从中央层面开始启动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全面降低农民工举家迁移并顺利在城市定居所需支付的成本。实际上,无论是农民工住房问题,还是子女教育问题,都可以通过有效土地制度改革来实现,而改革的要旨,就是赋予城市郊区的本地农民一定的土地开发权利,让他们能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要求的前提下,合法地为外来流动人口盖出租房。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上述措施的本质,就是通过所谓的土地“增值溢价捕获”、“区段征收”来实现有效的公私合作,即政府的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农地转非农地过程中增值的关键,因此,在这个帕累托改进中,政府可以与土地原权利人谈判,无偿征收部分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从而捕获土地价值上涨中得益于公共投资的那一部分。其基本原理可通过以下例子说明:假设某城郊村有100亩土地,其中有200户原住村民,每户有一处宅基地。城市外扩时政府可直接与村民进行谈判,在明确开发增值前景与利益分配方式后,要求村民以无偿向政府缴纳部分土地(如50亩)的方式支持整个开发项目。在政府拿走的50亩土地中,30~35亩土地用作整个地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剩下15-20亩公开拍卖以支付基础设施费用。而作为原土地权利人的村民虽放弃了50亩土地,但却获得了剩余50亩、且已转为国有土地的相应开发权。由于基础设施改善及政府给予的一定容积率奖励,这50亩土地的开发价值高于未改造前100亩土地价值,那么村民就可以用自己集资或拿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抵押贷款建设安置房和出租屋。
政府可以明确上述建设的住房在10~20年内只有有限产权,不可上市销售,而只能用于出租,但超过10~20年年限后,则可以给予完全产权,允许房屋上市流转。一旦这种开发模式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中村、城郊村推广,城市出租房供给会大幅度增加,租金也可降到绝大部分流动人口可支付水平。地方政府就无需大规模建设廉租房或公租房。10~20年之后,相当部分外来人口将有购买住房的经济能力,逐渐从租房者变为住房所有者。
上述改革措施,本质上是一种双轨制的渐进土地制度改革方案。之所以不得不在对本地农民所盖住房施加10~20年内只能出租、不能出卖的限制,就是因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泡沫。如果不施加上述限制,村民就一定会倾向于盖商品房,不仅仍然解决不了流动人口居住问题,而且还会马上对现有商品房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甚至直接引致泡沫崩盘。也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开发商乃至中央政府都不会支持这种改革。而上述双轨制改革方案,一方面因其不会对现有商品房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却又对市场释放一个炒作商品房没有前途的信号,从而对炒房者形成有效威慑。一旦形成这种威慑,政府就可以逐渐放松房地产市场限购、限价、限贷调控,让商品房市场的刚性需求在合理价格水平上得到满足。促进商品房市场的正常发展。
实际上,配套税收制度改革,上述方案还可有助于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的解决。比如,对以出租房为主容纳外来人口居住的城中村、城郊村地段,政府可以考虑利用免费获得的部分用地建立公立学校,接受外来人口子女人学,这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学校用地问题。而学校的日常运营费用,包括教师工资以及基本办公费用,则可以部分来自于对本地村民所建设出租屋抽取的出租收入所得税。在通过上述土地制度改革和相关财税体制改革有效解决了外来人口住房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后,户籍制度改革也就完成了实质性突破。比如,如果税率按房屋租金10%抽取,每平方米年均租金100元,未来10年建设60亿~70亿平方米出租房,年均出租面积可达到30亿~35亿平方米,年均房租3000亿元~3500亿元,相关所得税可以抽取300亿~350亿元,按照每个义务制教育阶段孩子每年2000元教育经费计算,至少可以新增解决1500万-1750万流动儿童的城市公立学校教育运营经费问题。考虑到我国流动和留守儿童数目巨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还需要支付一些学校建设费用以及更多学校运营经费。对于人口流入城市,中央政府除了施加压力要求办学之外,给予一些转移支付进行激励也非常必要。
上述改革措施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中国很多人口流入城市的城郊,农民和村集体早就表现出了很强积极性去提供大量租金便宜的廉价房租给外来人口,并因此获得很大的财产收益。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外来流动人口居住问题未来完全可通过土地制度创新来完成。一方面,政府应该、也完全可以允许城郊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合适的方式入市,这不仅可以降低城市的地价和房价,也有助于解决包括外来流动人口中较高收入群体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口购买产权房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政策,调整目前的“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方式,通过前述“增值溢价捕获”、“区段征收”来实现城中村、城郊村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来为外来人口提供大量廉价租用房源。目前,我国很多城市进行的所谓“城中村改造”,无非是对这些地段进行房屋拆迁后再将土地转为国有,然后出让土地牟利。这些措施不仅会因损害被拆迁农户利益而造成政府和被拆迁农民之间的直接对抗和社会冲突,而且也使很多居住在城中村的外来流动人口居无定所。有意思的是,在我国珠江三角洲,由于本地农民谈判能力很强,拆迁非常困难,以至于政府主导的拆迁改造往往无法推进。
篇10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山西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思路。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2010年12月1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模式。
目前,山西省拥有国家级开发区4家(太原经济区、太原高新区、大同经济区、晋中经济区)、省级经济开发区20家,在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区”建设的新背景下,山西省开发区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应该是一次产业集群、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转型,涉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体制机制改革、城乡统筹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2.开发区成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
(2)区内产业集群化、多元化发展,对全省工业新型化发展起到较好引领作用
山西省自1992年设立第一家开发区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全省开发区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全省工业新型化发展的引领者。以往,山西经济发展主要是资源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畸重,支柱产业单一,增长方式粗放。
以太原经济区和太原高新区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代表,山西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围绕山西省工业新型化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呈现多元化、集群化发展势态。近年来,太原经济区先后被国家批准为“装备制造(能源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煤机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铝镁合金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并正在全力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太原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基地”。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加快和随着富士康(太原经济区)等一批大型企业的建成投产,带动开发区向更高更大更强发展。开发区产业结构集中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了开发区所在县市经济增长,成为全省工业新型化发展新的增长点。
(3)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形成了较好的发展软环境
开发区建设基本要求就是在小范围率先建立“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在硬件上,建设适合国际投资者要求的基础设施;在软件上,建立既体现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软环境。山西省开发区在充分吸收国际国内特殊经济区与我国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体制,科学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成为全省创优发展环境的示范区域。
山西省内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各级各地方政府派出机构,高度授权,特事特办,形成了专心发展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相对独立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实验区,真正做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高度精简的政府管理大大减少了管理机构设置,降低了管理机构运行成本,采用用“一站式、一条龙”方式化解和减少政府审批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形成了较为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4)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完善,为全省市域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与全省城市化进程同步,近年来山西省开发区的社会管理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在开发区城市化过程中,开发区在外来人口管理、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城中村改造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探索。
在外来人口管理方面,大同经济区通过实行以实有人口有效管理为目标,大力推进“以房管人”新模式,对外来人口底数和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控管理;加强了出租房、出租户的管理,推进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在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晋城经济区将14个社区和村合并建立的统一的社区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多村一社区”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太原经济区制定了《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健全了区级城改工作例会制度,出台了“经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例会制度”等,为省市开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同时,开发区在党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开发区党的组织不断完善,开发区党的工作进展顺利,如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党委成立。科技宣传颇有成效,企业科研能力明显提高,科研成果逐年增加,教育、医疗、卫生、防疫体系正在起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3.山西省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绝对量偏低、规模偏小
山西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但是和全国其它发达省份开发区相比,尤其是和中部兄弟省份开发区相比,还存在开发区数量少、规模偏小、面积小、辐射带动不强等问题。
(2)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制约开发区扩容提质发展
据统计,全国总规划面积9946平方公里,平均每个省开发区面积320平方公里,远高于山西省15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山西省国家级开发区管辖面积平均为35.15平方公里,远低于中部六省国家级开发区128.67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目前,全省开发区可开发面积12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成面积103平方公里,开发率已达86%。
开发区原规划面积大多较小,导致开发区目前已面临无地可用或因政策限制有地不能用的窘境。尤其,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原有规划范围内已无成片地开发。如太原经济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8.76平方公里,已开发土地8.7平方公里,土地开发率达91%,可利用土地资源基本使用完毕,严重束缚了太原经济区跨越发展步伐。
(3)产业集中度水平仍不高,对全省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有限
2011年,山西省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12.4%,带动作用较弱。在中部六省中,安徽省152家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829.6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9%;湖北省129家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610亿元,以全省千分之七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二分之一强的工业增加值,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这集中反映了大项目、好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已经成为各省产业布局、规划、管理、服务的主要趋势。山西省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亟需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创新能力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向开发区集中,进一步提升全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发展水平。
(4)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不够,不能很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
一是职能权限不到位。与先进省份开发区相比,山西省开发区土地、规划权限不到位,大量事项要到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在西部地区,成都高新区行使包括规划、房产等市级全部管理权限;在中部地区,武汉经济区把规划、国土部门作为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等。二是干部使用激励机制不健全。开发区作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战场,理应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基地。但目前,省内开发区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干部对外交流和内部流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
4.山西省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建议
(1)实施多功能综合性大园区发展战略,极大增强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扩区,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对于现有建设空间已饱和的开发区,支持申请扩区或调整区位。发展达到一定标准、且潜力大、前景好的开发区,可支持升级为省级或者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要把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量作为供地的重要指标,优先保证高新技术项目和大项目用地,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向集约化要效益。二是充分发挥大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机构、大型国企、民企、外企和沿海开发区与山西省开发区互利共建、合作发展,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三是支持开发区建设综合功能和多元内容的城市新区。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大量城市综合要素和生产经济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单纯的工业布局难以满足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必须向具有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与配套的第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区发展。山西省开发区不仅是新兴的工业园区,更应是具有综合功能和多元内容的城市新区。
(2)强化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开发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水平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招商引资、项目布点等工作中引导资源流向和集聚。遵循园区承载、集群推进、循环发展的路径,推动各类转型项目向开发区聚集,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二是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增强产品升级换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项目库。围绕龙头项目,重点开展产业链招商,广泛吸引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各种引资平台,与境外相关机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加强友好交流,丰富招商形式,拓宽招商渠道。
(3)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创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条件
体制机制创新是开发区永恒的主题,也是开发区发展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源。山西省开发区应大力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在全省非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及转型跨越发展格局中创造新条件。
一是按照各开发区发展需要,充分下放事权。进一步强化开发区管委会的经济管理职能,尤其是规划、土地的管理职能,提高协调、服务能力,把管委会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二是试行领导干部交叉任职等多样化管理体制。实行干部交叉任职,有利于完善开发区干部交流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形成整体合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篇11
2010年,一场大规模、高标准的生态建设攻坚战在东山地区打响了。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杏花岭区已在东山地区完成长沟、牛驼寨、杨家峪、榆林坪四大重点片区绿化,累计新造林6.2万余亩,提档绿化3万亩,种植各类苗木605万株。曾经的山庄头垃圾填埋场,已变成风景宜人的森林公园;东坪垃圾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正在实施。东山地区从南到北的一条绿色长廊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全区林木绿化率由三年前的23%提高到33%。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委书记魏民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省、市“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和“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战略部署,杏花岭区将东山生态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传统农村向新农村转变。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杏花岭区初步打造出种苗研发、高档盆花种植、苗木培育和花卉种养交易四大基地,以花卉苗木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农业产业框架基本形成。至“十二五”末,全区花卉苗木产业产值将达到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提前实现翻番,使东山绿得更有内涵、更有希望、更有创造力。
现在的东山,对当地38个行政村的农民朋友而言,已成为一个蕴含着绿色财富的美丽家园;对杏花岭区63万人民而言,已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摇篮;对省城420万人民而言,已成为一道巨大的绿色屏障。杏花岭区在太原建设“蓝天白云之城、青山绿水之城”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宜居杏花岭
杏花岭区是山西省城太原市的旧城区,老建筑多,老街巷多,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多。2010年,杏花岭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小街巷集中连片改造作为改善居民人居环境、提升城区品位的重点。杏花岭区委书记魏民说,到目前为止,该区已累计完成了9个片区的综合整治。仅在2012年,就实施了坝陵北街、同乐苑等5个片区的综合改造,涉及小街小巷57条,惠及居民8.8万人。以现代化为基干,特色化为神韵,人性化为根本,这些片区现在已全部成为环境优美、风格各异、内涵丰富的精品街区,受到了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是一项艰难而富有争议的工程,但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居环境和居民群众住房条件的有效途径。当前,杏花岭区迎晖苑、路景苑等18个棚户区和七府坟、小枣沟等6个城中村改造正在加快推进。2011年,剪子湾村在全市35个城中村改造中率先完成整村搬迁,村民全部喜迁新居,新村建设正在进行。大东关街104号院棚户区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动迁工作;一年之后,回迁楼主体封顶,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杏花岭速度”。
社区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基层阵地。近年来,杏花岭区按照“环境一流、设施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标准,完成了10个精品社区和35个标准化社区建设。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强化了社区的基本服务功能,更为开展各具特色的便民服务创造了条件。同时,杏花岭区把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初步构建起“三级平台、四级服务管理”的组织体系,社会服务管理正向着精细化、信息化和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和谐杏花岭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杏花岭区积极推进“百校兴学”和校舍、校园安全工程,区实验小学、第一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五一路小学、新建路小学、后小河小学改扩建工程全部完成。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名列全省第一。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将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提前完成。各项社会事业也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使全区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群众利益无小事,办小事就是做大事”,这是杏花岭区秉持的理念。杏花岭区委书记魏民讲到,在民生问题上,他们通过解决群众的一件件小问题,换来了全区社会更加和谐的大效果。针对困难企业多、下岗职工多、困难家庭多、矛盾纠纷多的区情实际,杏花岭区启动了“访贫问寒送温暖,排查矛盾大接访”活动,副科以上干部全部参与其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排查化解矛盾。活动开展三年多来,已救助困难群众2万余人,解决了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篇12
一、蚁族”的含义及其特征
“蚁族”是人们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一个形象称谓,已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蚁族”大部分属于“80后”,大学毕业后没有稳定工作,并且收入很低,聚居在城中村或者城乡接合部。“蚁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为具有蚂蚁般的特征――“弱小又顽强”所以被称为“蚁族”。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他们聚居在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受过高等教育,处于“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状态,他们生活困难但却始终坚守着梦想,一边憧憬一边努力奋斗,希望为自己的青春寻找一处安放之地。
二、郑州市“蚁族”基本情况
郑州市目前有超过1/3的流动人口可列入“蚁族”群体。郑州市“蚁族”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北环以北,庙李、陈寨、柳林、刘庄、杨君刘、马李庄等城乡接合部或城中村是“蚁族”聚居的集中区域。南部主要集中在孙八寨、代庄、五里堡;城西主要分布在五龙口、冉屯等区域,典型的城中村大铺、小铺、关虎屯、枣庄、徐寨、东韩寨、西韩寨等也多有“蚁族”聚居,其中关虎屯一带近年逐渐演变为都市繁华圈,“蚁族”群体正呈现纷纷外迁趋势。
郑州市“蚁族”多从事保险推销、医疗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的工作,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很多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低且不稳定。
郑州市“蚁族”主要住在城中村,街道非常狭窄、居住空间狭小、环境嘈杂、肮脏,小餐馆、小发廊、小诊所、小网吧通常是无照经营的低档场所,但是这里房租低廉、生活成本较低以及较为便捷的交通吸引了“蚁族”聚居。
郑州市“蚁族”的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蚁族”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他们当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多来自县级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
三、剖析郑州市“蚁族”生存条件恶劣的原因
1.“蚁族”过分看重尊严。“蚁族”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村或县城,家庭本身不富裕,他们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走进了昔日的象牙塔,无论是在乡亲父老还是儿时玩伴的眼中,他们已经不自觉地被划入了精英阶层的行列,按照他们的观念,他们应该是富有的。可是月入不足千元的待遇,让他们勉强维持在郑州基本的生活需求。曾经一位在郑州一家私企打工的大学毕业生向家里表达了自己想回到老家的愿望时,却被电话另一端的父亲怒斥为没有出息。大学生毕业后的最坏打算是留在省会城市,父母好不容易盼他们走出去,如果连省会城市也留不下,他们会觉得面子没地方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楣”的传统观念,更让大学生觉得没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就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决心在城市“出人头地”,虽然工资水平低但是不愿回县城或农村工作,“蜗居”在城市成为“蚁族”。
2.蚁族聚居区房租低廉。房租低廉、交通便利是“蚁族”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郑州市2008年提出三年之内要把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完毕,中心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房租也随之上升,流动人口必然向周边更偏远的地区迁移。另外,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交通相对便捷,生活成本相对低廉,开发建设速度比较快,就业、创业机会也相对较多,加之这些地区大量合法和违法建设的出租房屋使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此落脚成为可能,势必在此形成聚居。
3.高校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脱节。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电脑编程,但是回到老家农村连一个做农民的能力都没有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社会化,实行自主择业,但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这就造成了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导致大量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还比如政府推出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针对大学生征兵政策等,初衷是好的,但很多政策由于没有配套措施,往往浮于表面。很多大学生去当了村官,但是他们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考研加分,有的是暂时先找个工作随时准备跳槽,有的是为了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然后再去考公务员。
4.“蚁族”得不到他们应该享受的福利保险待遇。这些被称为“蚁族”的,主要是从事保险推销、广告营销、医疗器械销售、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大多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他们最大的困惑不是就业的艰难,也不是收入的微薄,而是没有社会保障。他们一般找到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可以“饥不择业”,但是没有社会保障却会使他们步履维艰,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不敢生孩子,甚至将来年龄大了都是问题,他们将成为新的“4050”人员。就业困难和收入微薄可以部分地归因于他们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够,可是缺乏社会保障,政府的管理是应该承担一定责任的。
5.中国特殊的人情关系。“蚁族”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也想进入权力机关或垄断行业。但当今时代,在这个权力和人情社会,越是“苦读”的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机会可能越少。许多靠近权力的机关和垄断行业里,越来越没有平民出身的穷人孩子的份。富二代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继承父辈的权力和“人脉”关系,这种情况在“蚁族”身上却找不到影子。蚁族大部分出身农村,从小被灌输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取大学,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大学毕业时他们却发现,由于自己没有“硬”关系,却被排除在权力机关和垄断行业之外。
6.就业形势的变化造成大学生滞留城市现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连续扩招,劳动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下降。同时郑州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生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郑州目前仍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蚁族是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具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甚至低于民工等文化层次低的群体,心里不平衡但是希望在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针对郑州市蚁族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1.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在校时要接受就业指导课,转变大学生“时代骄子”和好高骛远的心态。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就业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较少,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先学习后工作。大学生对自身的起点要求不应过高,应该在基础的工作岗位上摸索发掘自身潜能。有能力的大学生可以投身于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潮,在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大中城市就业已经趋向饱和,大学生完全可以去西部去开拓一片新天地。同时政府要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真正通过政策引导大学生去贫困落后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政府给蚁族群体建设公共租赁房。当前的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形式,廉租房主要针对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的门槛又较高,面对高昂的房价和日益上涨的房租,刚刚毕业收入较低的“蚁族”群体成为住房保障政策的夹心层,无法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阳光。而由政府机构运作,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刚刚就业的年轻人和低收入人群出租的公共租赁房,能扩大住房保障体系的受益面,为那些怀揣梦想,事业却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安居的环境,让他们大体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应该成为保障性住房政策下一步重点开拓的领域。
3.高等教育要和市场接轨。高校办学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杠杆来带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形成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在高校专业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在统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分析其就业层次和供需比,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上,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4.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对“蚁族”的社会保障。对于“蚁族”聚居区,政府和社区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一是政府出资修建“蚁域”的基础设施,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同时避免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二是完善蚁族生活区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当地的文化和体育等活动设施,并增加政府投入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人力资源部门可为“蚁族”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培训,提供心理辅导等。现在大学生争着考公务员、进大型国企,就是看好其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如果中小企业也同样具有吸引力,无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将会缓解就业压力。因此,政府还应加大扶持中小非公企业发展的力度,鼓励青年人创业,这是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
5.垄断行业进入机制更加合理透明。打破身份社会,打破权力社会,“蚁族”们才能有公平的机会进入像央企、政府、真正有竞争力的民企等就业单位。提高收入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只说提高收入,没有就业机会的公平,则可能只是一场水中月和梦中花。给中低收入者就业上的公平和机会均等,更为迫切和重要。只有打破权力阶层在就业等资源配置上的垄断和特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和改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郑州蚁族:幸好还有梦想.河南商报[EB/OL].newpaper.省略/hnsb/html/2010-03/06/content_290050.htm,2010-03-06.
篇13
Key words: Xi'an city;living environment;soci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2E+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323-02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开始转型升级,中国经济由“高投资、出口拉动”逐步转向为扩大内需带动。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其规模不断扩张。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的无序发展也导致大量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在生活品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开始渴望享有优质的人居环境,发展与治理城市开始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治理城市的根本要求,而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
1 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西安市古称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南靠秦岭,北临渭河。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市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推动西安建设成适宜的人居环境和走向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经济综合实力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的深入,西安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西安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36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5.6亿元、1881.8亿元、2288.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西安市的第三产业在贡献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投资消费方面,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63.86亿元。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届时,西安无论是在科技实力还是历史文化底蕴方面都将具有国际影响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西安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276.38亿元,占全市GDP的52.1%,实现工业增加值1340.75亿元。三大产业结构由4.44:42.12:53.44调整为4.48:43.34:52.18。详见图1。
从三大产业结构的就业结构来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就业结构也开始不断发生转变。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缩减速度最快,虽然第二产业整体上就业比例变化不大,但随着近年来西安不断进行结构转型与升级,就业质量开始显著提升,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增加。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来看,出现了较大比例的提升,说明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始显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十足。
1.2 社会发展状况 2012年中国社科院《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该报告中西安在全国294个城市竞争力中排名第36位,与2010年相比,名次上升3位。西安拥有众多先进科研试验单位和高等教育院校,是我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其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在科研单位中,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尖端设备,科研实力较强。
西安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中国西部航空、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截止2012年底,西安已开通了80多条国内航线,13条国际航线,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枢纽之一。
2 西安市人居环境发展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西安市位于北纬34.15度,东经108.55度,市境东西长204公里,南北宽116公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年最低温度在-8摄氏度左右,年平均温度13.6度,年温差为26度。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2012年全年日照时数为1602.361小时,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平均降水量为736.4毫米。
2.2 人文社会环境现状 西安市作为历史文化悠久古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一是旅游资源总量丰富、欣赏价值较高。二是旅游资源中人文资源及其丰富,在2000多个旅游资源单位中,人文资源占到资源总量的96%。
2.3 人工建设环境现状 近年来,西安市将创造高质量的人文、人居和发展环境,形成一流的旅游、休闲城市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推行了一系列改善人工环境的举措。①建设免费城市公园。截止2012年底,全市已建成的公园总数已超过60座,这些公园都已全部免费向公民开放,大小公园以及绿化带遍布市民主要的居住区。这些公共场所成为居民早起晨练和饭后散步的重要休闲胜地。②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市政府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已存在问题为突破口的“蓝天行动”,积极推行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工艺、新技术。全市全年满足二级天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49.97%上升到2012年的89.4%。③城中村改造。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许多“城中村”。其杂乱的规划治理、缺乏基础设施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在切实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城中村改造刻不容缓,应采取必要措施切实改善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使这些群众融入城市,不断提高市民意识,同城市共享人居环境的改善。
3 结论
总之,未来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还要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根据西安的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①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城市环境;②加强新区建设,调节城市人口密度;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配套水平;④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档次。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西安市的城市建设会拥有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