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管理的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谈到财务管理,大家总会将他与会计相提并论,甚至就将他看做会计——这其实是对财务管理认识的一大误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管和会计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出双入对,密不可分,他们都属于会计体系,研究的也都是资金运动,但他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工作,通俗点说,会计一般是做账算账,而财管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
但财务管理的内涵远不止这样,或者说那样的解释并不精确。就我目前的认知,会计和财管的区别可以这样解释:会计工作主要围绕基础的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换个说法,即相对于会计学注重具体的实务操作,财务管理更强调宏观的调控指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财务管理是会计工作的一个提升。正如“管理”二字显示的那样,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做出财务经营决策,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做表面的账务工作。
财务管理就是将科学的决策方法运用于企业理财活动包括生产经营、筹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这四个方面,如以最低成本筹集企业所需资金、选择最佳投资方案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合理分担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等等。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的任何决策都会涉及到财务决策。
观察财务管理的成长过程可以通过模拟一个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企业创建初期阶段,业务简单,营运及资金规模小,因此对财务功能的要求不高,仅限于出纳、记录、简单核算和报税等其他简单工作。第二阶段——企业成长阶段,规模出现较大范围的扩张,由于资金、货物运作量在不断增大,企业面临风险提高,产生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也相应扩大,因此企业就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财务管理便广泛渗透到业务流程控制之中。第三阶段——企业多元化发展阶段,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复杂的内部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为业绩管理、全面预算、决策提供支持,以帮助企业盈利。第四阶段——企业运用资本手段进行更大规模的快速扩张阶段,此时财务管理功能重在资金运作,对投资融资所涉及到的资本结构优化、利润分配事宜都要进行直接管理。第五阶段——企业发展成熟阶段,企业已具有较复杂的资本结构,营运资本高,有了税务谈判的筹码,因此该阶段的财务管理功能主要是通过优化税务、加强管理营运资本,直接为企业产生效益,避免不必要的多纳税和资金闲置所造成的损失。
根据以上五个阶段,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成长中所担负的责任:财务管理之于一个企业的作用,就相当于链条之于自行车,一旦链条失灵,整个自行车就无法行动,因此兼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方面面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目前,财务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市场需求量最大、最广泛的专业人才之一,同时,市场对此类人才的计算机和法律知识的要求、实践能力的要求提高。这些发现对于培养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强化财管专业人才的市场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我们的大学学习中,学习财务管理除了要重视基础的会计课程,还要学会分析和决策等财务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必要的专业课程: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通过这些课程培养起自身经济、管理、金融、理财和法律方面的能力,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我认为将财务管理这个专业划入理科更为贴切,这也对财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我们不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一门课程,我们需要以良好的数学基础作为分析工具和研究手段来学好财务管理。
财管是非常有前途的职业,也是易于规划自己发展路径的职业。财管专业学生主要任职四个领域:企业财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专业财务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理财规划师是财管专业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工作,他要求学生掌握九个方面的基础知识——税收、保险学、经济学、投资学、财务会计、消费支出、货币金融学、实业投资学和相关法律(下转第13页)(上接第63页)法规,必须具备良好的人品及职业操守,以客户利益为中心,以服务客户为宗旨,为客户保守个人秘密。实践经验是否丰富是客户选择理财规划师的重要标准,因此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是不可或缺,要知道只讲理论是不能达成理财目标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尽可能寻找多的实习机会,到保险、证券、金融等领域“淘金”,由于这些行业更加成熟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只要向前辈虚心求教,将一个个案例积累在手,必然会大有收获。
篇2
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的资金流能够合理正常的运转。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地“流动”。资金活,生产经营就活,一“活”带百“活”,一“通”就百“通”。如果资金不流动,就会沉淀与流失,得不到补偿增值。正因为这样,资金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亦是一种客观必然。
1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特点
1.1 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监督和约束。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
1.2 综合性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的每个环节和人、财、物的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内部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3 灵敏度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抓好财务管理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管理也就落到了实处。
2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认识
2.1 财务管理要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例如一个正确的决策为企业盈利100万元,如果失去了机遇,没有做出及时的决策,这个决策成本就是100万元;如果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仅没有赚到100万元,反而亏损了100万元,那么,这个错误的决策成本就是200万元。因此,决策也必须讲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所以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以下“四关”:①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②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按法治办事。投资决策是一个过程。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即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等诸多方面有可靠的证明。合同要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③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④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投资的目的是要有效益,要赚钱,因之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要有风险意识,尽力规避风险;投资要有效益,还得及时回收,以确保投资成功。
2.2 财务管理要为企业管好资金,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与安全。目前,不少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入不敷出,存在资金缺口;二是资金被挪用、被挤占;三是叫人头疼的“三角债”。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当然,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第三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加强资金跟踪管理,制定资金使用“四个到位”原则:一是材料费按要求分配到位,不得挪用挤占;二是员工的工资,按施工定额兑现到位发放;三是国家的税收,按税法预留到位使用,不得违规;四是管理费,要按规定分解到位使用,不得拖欠。
篇3
1 目前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企业财务主体意识不明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上拨下缴,分配统收统支,企业财务管理一直附属于国家财政,单纯执行国家制定的规章制度。
1.2 财务会计职能相混淆
由于我国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混在一起,二者没有严格的区分,往往会计人员 与财务人员相互兼任。
2 当前财务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财务人员对财会制度的执行有偏差
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执法地位,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还不为社会所广泛承认,会计人员仍然被视为法人代表的私有财产,会计工作听命于单位负责人的随意指挥,会计工作没有执法独立性。加之有的财会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为讨好企业经营者,追求 不正当的利益和政绩,故意制造假帐,并不惜采用各种手段逃避财政、税务、审计部门的检查。很多财务人员往往被动地执行国家财务制度, 根本没有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参与决策和事后分析的作用,反映出部分财务人员政治素质较差、业务素质较低,与经济发展不适 应的弊端。
2.2 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
许多企业经营者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落后,控制能力差。不少企业经营者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来临无动于衷,不认真研究市场,研究客户,研究竞争对手的变化,盲目负责投资上项目,不是千方百计集中资金用到刀刃上。
2.3 会计信息失真
原始凭证失真。一是如虚列职工姓名,造假工资单,使用假发票代增值税发票,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假合同套取现金,虚列成本、虚报利润等比比皆是;二是会计帐目、会计报表失真。由于原始 凭证的失真,反映在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数字也严重失真。我国现有会计监督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还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会计监督的社会职能还没有发挥出来。有的经济监督部门自己不硬,虚假监督,人情监督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有增无减。
3 对企业财务经济管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只有做好财务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管理才能出效益。加强财务管理首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资金管理方面
首先,规范货币资金的管理。要规范现金收支的收据管理,目前企业主要有两种收据。一种是内部收据,譬如预支差旅费的收据;另一种是业务上往来需要税务局的印制的专用收据。开具的收据存根,应有签发人负责保管,落实责任。在货币资金内部牵制制度中,钱帐分管是核心,要明确出纳与会计岗位的分工;在货币资金稽查中,要求对每一笔货币资金的收付都必须要经会计主管或指定的会计人员认真审核,审查手续是否完备,内容是否真实,合理合法;在货币资金盘点制度中,强调货币资金要定期进行盘点清查,并与银行对账,每月核对一次;在货币资金收付时,要把握每一笔收付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合理合法的原始凭证,并经有关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作为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帐薄的依据。同时坚持按规定日期报现,支付金额集中的用支票处理;严禁签发无记名无单位的空白支票,签发支票的印鉴必须有相关责任人员分别保管,不得有出纳一人包办,尽可能减少现金支出,以堵塞货币使用过程中的漏洞。
其次,存货资金成本的管理,物资零库存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在现有市场情况下,实现真正的零库存是不可能的,但是采购部门应当与主要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进行测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带进行修正,逐步制定符合市场情况的经济采购机制,降低存货资金占用,加快企业资金周转,节约资金成本。
再次,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更新或改造,应当坚持严格审核、快速实施的策略,尽快使资产达到生产状态,进入生产运行体系,一方面使资产功能更贴近市场需要,一方面避免资金长期占用带来的风险;只有尽快加入生产运行体系,才能发挥资金更新,改造的目的,为生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早日实现盈利,收回投资,为下轮的资产更新改造提供资产保障。
最后,规范产品销售资金的管理。责任到人,加速销售资金的回收。财务部门应在月初及时开出产品销售增值税发票,销售部门应落实专员尽快带票上门回收货款。
3.2 综合管理方面
首先,降低成本费用。成本费用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涉及到每一个员工。企业的盈利收入减去各项成本耗费的剩余,成本耗费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借款利息、营销费用、日常管理费等其他成本费用。
一是降低材料成本。降低材料成本可以采用比价采购方法,在年初,由各部门提出各项材料、低值易耗品的总需求量计划,列出清单。采购部门向供应商作实地考察或要求其报出供应价格,对比价格后采购部门确定符合采购条件的供应商若干家。通过这种方式,供应商有 稳定的销售量,使企业更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容易;企业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货源,有利于缩短采购周期和节省采购工作量,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二是控制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的控制,为了发挥工资制度应有的奖励与约束作用,企业应当制定比较科学的工资奖金体系,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工资奖金分配上更注重对企业的贡献方面, 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业绩评价制度,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贡献相配 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也能使职工更能 客观的人是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平稳心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益,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工成本。
三是控制费用。费用控制,是一个内容繁杂的工作,但是关键的是要树立一种“应该节约、节俭光荣”的观念。在日本三菱电机,纸 张经过双方使用后才能废弃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一个规定,在很多大 公司,都在推行这种节俭的观念。树立这种观念将会使职工在工作、 生产中随时考虑并体现这种观念。从而降低企业耗费。在费用控制方 面,严格的预算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预算管理的关键是 制度严密、详细、可行的预算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需要企业各部门 的密切配合。费用控制中应当避免仅仅依靠财务人员进行控制的模 式,充分调动各部门负责人的积极性,使各部门负责人能主动控制费 用,提高费用控制的有效性。
除此以外也要注重提高销售收入。在企业自身条件和地理环境、自身条件的限制下,由于提高销售收入存在很大的困难,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3.3 人员管理方面
在企业内部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委派、分级管理、分级考核”的原则建立一套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模式。
首先,企业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在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和二级法人单位设立财务科,由企业财务总部向财务科统一委派财务人员,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核算、管理和监督,协助各单位负责人做好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企业内部所有财务人员由企业财务总部 统一领导,组织关系和劳动工资关系隶属企业财务总部,财务人员的 考核、选聘、培训、委派由该部门会同人事部门负责,财务人员的工 资由总部统一发放,便于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财务监督的严肃。
篇4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私营企业有了较大进步,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给社会解决了诸多问题,例如人员就业、税收、社会稳定等。为了更好地发展私营企业,使私营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财务管理便成了私营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确保私营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才能对私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反映,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依据,让私营企业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1.2 财务管理是私营企业管理的灵魂
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而资金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尤为关键,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覆盖面广,包括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以及资金分配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管理。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地位,科学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正常运作的关键。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财务管理是私营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2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用人不当制约着私营企业的发展
(1)私企老板认识不足,导致财务人员录用不合理
在我国私营企业建立之初,很多企业的老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身缺乏管理理念,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经常启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选择放心的人掌管企业财务,但放心并不等于能力,多数人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缺乏财务管理经验,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准确的财务数据,严重制约了私营企业的发展。
(2)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低、道德观念差,法律意识淡泊
私营企业中通常以个人管理经验为主,这些让私企老板放心的人,他们法制观念淡薄,往往把老板的话当圣旨,加之自身专业技能低,管理粗放,并不能带动、带好部门的财务工作,造成有能力的人不愿在其手下工作,从而导致财务人员流动性大,人员频繁离职,新老员工交接不清,造成账目混乱,帐实不符的情状时有发生,例如:库存明细账与财务总账不符,款已付,未及时催要发票,造成往来长期挂帐,成本结转困难,取得进项发票未按期认证等现象层出不穷,有些财务人员个人主义严重,在审批中过于随意,对原始票据的审核,没有标准,有些票据,心情好时签,心情不好不签字,造成垫付资金的员工报账困难,怨声载道,而对于支付货款业务,有些财务人员以公谋私,收取好处,而将合同条款放置一边,全然不顾法律的威严,久而久之影响了企业信用。
2.2 记账突显,财务业务脱节
由于管理者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本着降低成本的原则,在私营企业中多数聘请兼职人员,财务兼职人员入行门槛低,多数以赚钱为目的,在工作中仅是完成简单的报税等应付性工作,其工作性质决定他们每个月只为企业服务1~2天,很少关注私营企业发展的全流程,并不能一对一的服务企业,甚至很多兼职人员财务技能不精,工作中与业务部门基本不交流,因此对服务单位业务流程存在盲区,实际工作中造成财务、业务两张皮,财务、业务的脱节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3 预算管理不建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现阶段,有诸多私营企业没有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在实际落实该项工作的过程中,仅是将其归纳到财务部门,单纯的依赖财务部门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的不重视,使得财务部门在全面预算中为编制预算而应付性工作,而有些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重编制、轻执行这些现状对预算的有效性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2.4 财务管理内部监督不力
完善的监督机制是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监督都存在不足,许多工作流于形式,一些监督部门的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检查,待问题出现时也只是疲于应付,事后进行补救,长此以往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3 改进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企业发中人的问题
(1)建立选聘与录用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私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应当建立科学的财务人员聘用与管理机制,避免徇私录用、违规录用等问题的发生,从而为企业选拔德才兼备的财务管理人才。
(2)提供平台,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实现优胜劣汰
对于业务技能低,但忠诚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提供学习平台,提高业务水平,学习方式可以根据私营企业的现状予以考虑,比如参加网络学习,如中华会计网校,其课程设置灵活,学习费用低,也可以通过职称考试提升理论知识,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目标明确,并付诸努力,以自身提高,带动企业的发展为方向,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沉淀,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会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在工作环节设置考评机制,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表现突出者,根据企业情况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或提供晋级等,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当然对于不思进取的财务人员,给予解聘或者转岗,决不能让其在重要岗位上制约私企的发展。
(3)注重道德培养,完善审批程序,建立对帐机制
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对于在私企工作的员工,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在企业工作时能全心全意,保守企业商业机密,离职时做好交接,保证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
建立严格的财务签字审批程序,对原始票据的签字、流转、账务处理,审核、记账、装订等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杜绝在签字流程中一支笔,保证财务日常工作的良性运转,从而为财务管理奠定基础。
建立严格的对帐制度,每年至少1次与供应商、客户进行账务核对,企业内部做到保管帐与财务总账每月进行核对,出纳帐与会计帐、银行帐核对。切实做到账账相符、帐表相符、帐实相符,对不符的账务及时查找原因,限期更正。
(4)以法律为标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依法办事
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内部通过自身学习加深对公司法、合同法等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识,外部可以聘请专业的律师定期到企业为高管及财务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从而加强管理人员的法律观念,避免工作中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3.2 定期检查,减少工作盲区
立足私营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在私营企业成立之初,聘请专业的财税机构,为私营企业的整体业务流程,设计科学、合理、规范的操作手册,并根据私营企业的发展不断修订,并请专业财务团队定期、不定期的对兼职人员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从而加强兼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切实保证财务与业务的统一。为私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并落实到实处
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种工具,是保证企业资金能够正常运作以及合理分配的一个前提,更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私营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推行以企业领导为责任主体的预算管理模式,全面、全方位将全面预算管编制落实到企业的各个方面,防止管理出现死角,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的权益与责任关系,沟通、协调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企业员工实施激励措施,激发企业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和评价,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详细客观地分析预算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查找管理漏洞,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建议,防止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从而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3.4 重视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
首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对不能按章办事的工作人员给予指导、帮助、严重的给予处分、开除等,从而切实做好财务监督,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私营企业的竞争力。
篇5
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直接影响我国交通运输整个行业的发展前途,甚至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虽说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在这些年来,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改革成果,很多交通部门也进行了适当的职能机构的调整更新,制定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使得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财务管理呈现出不错的一面。但是,交通运输业的财务仍然存在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交通运输行业实行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来集中管理该行业的经济命脉——财务。所谓集团化管理,是指各个公司实体,把资产、资本和技术等核心因素整合起来,全盘控制、统筹安排,以实现集团整体的经营战略为根本目标,最优化的配置集团内各项资源,使得该行业集团向着多元化、多领域和多业态的趋势发展的一种高级管理模式。同样,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作为行业的经济中心工作所在,实行量化的、科学的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将是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需要,摘要:影响交通运输行业中企业的核心元素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文章从介绍了我国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并提出要实行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基于交通运输行业自身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财务管理原则,实行强有力的集权管理模式,集权与分权适当结合的模式,实行彻底的分权管理模式等三种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集团化财务管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还要注意扬长避短,积极利用有利方面,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集团化 财务管理
摘要:影响交通运输行业中企业的核心元素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文章从介绍了我国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并提出要实行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基于交通运输行业自身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财务管理原则,实行强有力的集权管理模式,集权与分权适当结合的模式,实行彻底的分权管理模式等三种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集团化财务管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还要注意扬长避短,积极利用有利方面,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集团化 财务管理
也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
一、交通运输行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包含了投资和筹资两个方面的内容。扩展开来说,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包含了多样化的筹资方式和多种融资渠道;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等五方面的财务管理活动内容;进行投资预算和编制,提出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最终给出一定的投资决策;衡量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时间价值;对交通行业的成本进行管理;以及加强交通运输业其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管理,使之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期相互监督,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效益。交通运输行业目前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普遍存在财务内控管理比较薄弱的情况;领导层不够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整体意识比较淡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职责不清,监督不到位,导致工作整体效果差;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的信息真实度不高,甚至完全失真,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的环节不透明公开;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很多企业重核算轻管理;交通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甚至被滞拨、挪用或占用等。
二、交通运输行业财务管理原则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流动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因此,交通运输公司多为由多个具有相对独立的分公司组成的跨区经营的集团化的资本运营实体。在管理这种类型的交通行业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才能成功实行交通运输行业的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则需要认真分析和执行:在保障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的前提之下,把发挥集团的集体优越性和充分尊重分公司的相对独立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并实现各个分公司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1)以资本运营为核心。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各个集团分公司无论从事何种经营活动,都要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其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各个集团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也必须以资本为管理的核心所在,切实建立资本运营的责任制原则,使各个分公司在一定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前提之下,真正为不同的利益主体的资本经营活动负责;(2)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各个分公司,必须及时调动各个集团内部的多种力量,使之聚为一体,既要发挥集团的整体统一决策性,又要充分重视各个分公司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因此,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要在财务管理上适时地运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方法,灵活应变,一切以更好地完成集团公司的目标、任务为根本任务,并为最终取得最佳经营效益而服务。
三、交通运输行业财务管理基本模式
(1)集权管理模式:要加强对于现金流的管理,把各分散的现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加强对银行账户,现金预测和筹资的管理;还要加强对于预算、价格、信息、财务制度和财务从业人员的统一集中管理。(2)集权与分权结合模式: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管理往往倾向于采用集中管理,防止出现只投资不管理的现象,规范分公司的投资行为。对于利润分配,也要保障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做到整体与个人利益兼顾。(3)广泛彻底的分权管理模式: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实行集团化管理模式,并不代表公司内部财务不存在任何的财务独立,而是指分公司在集团公司审定的决策范围内,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投资、分配等享有法定的经营权。基于以上财务管理模式,交通运输集团可以建立财务中心和监察审计中心,这两个中心之间地位平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团公司还可以设立和运作市场财务部,主要是参与市场调研、分析,编制市场费用支出预算,参与运输合同、租赁经营合同管理,配合市场价格定位,协助相关款项回收,规避市场经营风险等。
四、实行科学量化的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一个经济体系,最初流入的是现金,最终流出的也是现金。因此,加强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集团化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信息方面。无法有效掌握全面的财务信息;无法快速传递财务信息;无法保证形成独立的财务信息。
(2)财务控制方面。财务制度不统一;财务预算不统一;财务资金费用管理不统一。
篇6
高职院校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这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改革工作也得到了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障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主要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措施进行了分析。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大多都会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一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在这种形势下,各高职院校就开始摸索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而财务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部门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是内部监控和控制想需要[1]。总的来说,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其本身就是时展的需要,因此,各院校一定要意识到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部门重核算、轻管理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其所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在工作过程中重核算、轻管理,使得学校使用资金效益十分的低下。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模式大多还是采用以往的“报账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其比较注重记账、算账、保障等核算工作,但是却忽视了控制、预测以及分析等管理工作,这样就不能对高职院校资金使用率进行科学考核,同时也不能给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也属于高职院校在形势下所存在的问题之一,不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院校经济行为缺乏依据,进而就很难保障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就目前而言,各高职院校在预算、收支、资产等管理方面还是存在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没有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各部门间权责不清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工作是高职学校每年完成工作的具体表现,同样也是院校支出和收入的重要依据,属于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形势下还是有部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好预算工作,在预算过程中预算方式较为落后,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经常会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进而使得预算工作流于形式,进而就很难发挥预算工作的价值[2]。
(四)财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在院校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聘请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过程中,要求并不高,也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培养和深造,进而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具备新型的发展观念,也没有掌握新型的管理方式,进而就很难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提升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在新形势下,我国财政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也实施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转变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对完善预算、收入支出等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
(二)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保障其管理有效性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想提升其管理质量,还需要对其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健全和完善,以此来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赋予其审批以及支配资金开支的权利。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以此来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对各工作人员责任工作进行明确划分,这样就能将制度层层落实下去。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以此来防范财务风险,针对这一点,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国家、院校所制定的制度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核查,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进步[3]。
(三)对运算工作进行合理的编制,确保预算工作的执行
在财务工作过程中,预算编制也十分的重要,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合理并且科学的编制,并且在管理过程中确保预算工作的执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针对这一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将院校内部预算编制和地区财政预算编制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对其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而财务工作人员在新形势下进行内部预算工作,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各项项目的预算管理,并且对各项支出预算进行细化,以此来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前瞻性,进而才能达到预算的目的。
(四)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对其加强培养培训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素质会直接对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造成影响,因此,要想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在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以此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业务知识、职业素养,以此来全面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就能有效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菹赂咧霸盒R想得到更好地发展,不仅要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也同样的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各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改善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雪蓉.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8(7):32-33.
篇7
1互联网时代对茶企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
互联网时代使得茶企的市场范围得到了充分拓展,也使茶企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中,可以提炼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
1.1重视资金投入效益的要求
茶企在构建O2O销售模式时,需要对线上销售环境进行建设,其中主要涉及到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此同时,在满足传统消费者线下采购的偏好,还需要维护好已有的中间渠道。因此,企业稀缺资金则需要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完成布局,且两者的布局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因此,在财务管理领域就需要重视资金投入的效益问题,对那些资金投入效益低的销售环节应给予坚决关停。因此,财务部门则需要运用财务数据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建议。
1.2关注资金回笼安全的要求
受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在我国的普通商品市场也存在着通货紧缩状态。这对于茶企的经营管理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第一,线下与中间渠道商的资金往来规则发生了变化,更多的茶企为了维护渠道商关系,而是主动延长了资金回笼周期;第二,线上借助电商平台所进行的销售,其本身就受到物流周期和第三方支付规则的影响,也客观延长资金回笼周期。根据资本循环公式可知,这就对企业在生产和采购领域的资金需求带来了压力。由此,还需要关注资金的回笼安全。
1.3强化资金节约使用的要求
目前,茶企之间的竞争仍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模式,而根据“总利润=总收益-总成本”的公式中可知,茶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要实现利润稳步增长目标,则需要加强成本控制。而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成本中心,则担负着成本控制的职能,这种职能又是从管控资金使用上来完成的。由此,强化资金节约使用也就成为了内在要求之一。
2内在要求驱动下财务管理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从以上内在要求下,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财务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
2.1具有全局性的资金管控视角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知,目前茶企面临着打造自身信息化平台的长期任务,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若是缺乏投入产出比较的整体视角,则将无法获得资金投入效益的满意效果。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具有资金管控的全局性视角。在茶企职能化结构的形态下,“具有全局性资金管控视角”,应主要构成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能力范畴,这样才能使其在这种能力驱动下来带动财务部门资金管控能力的提升。
2.2拥有高韧性的资金管理能力
在我国国民经济稳步起升的初始阶段,在销售领域茶企仍然会面临着资金回笼与产品销售之间的分离现象,这不仅是现代商业信用的内在规定性,也是适应当前业态销售模式的无奈之举。同时,随着线上销售环节的拓展,随着产品销售规模的增大也预示着资金回笼安全性日益重要。为此,作为财务部门的普通员工则需要具有高韧性的资金管理能力,特别在针对线下资金回笼问题,应在具备抗压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与中间渠道商之间的信息交互频率。
2.3具备创造性的预算管理思维
这里主要针对成本控制能力的构建,而在价值层面则体现为强化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所谓“创造性管理思维”在于,应能巧妙的将财务部门管控资金所带来的外部性,内化为企业员工努力践行资金节约使用、加强成本控制的主观意愿。而作为专业机构的财务部门,则需要向企业管理层提出建议,而在管理层的推动下来实现“外部性被内部化”的目标。
3茶企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植根性分析与此同时,这里还需要植根于大多数茶企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3.1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方面
通过调研可以感知到,以小微企业类型居多的茶企在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着短板,企业管理层缺乏对专门财务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现状表明,不少茶企并不拥有专业的财务人员,而身处本企业财务岗位的人员一般起到出纳的职能,而关于会计记账、资金预算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则交给第三方机构和各个部门来完成。这就意味着,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正视目前的人才状况。
3.2财务人员职能地位方面
茶企在以生产销售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长期以来较为忽视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地位。这就在组织生态环境下,使得财务部门人员往往缺少存在感。这种状况就抑制了财务部门人员主动加强业务学习的意愿,从而就使得财务部门人才培养创新工作面临着主体性主观意愿缺失的困境。3.3财务人员工作重心方面受到小微类型茶企的经营管理内容的决定,财务部门人员的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财务人员获得全局观的可能。从而,在财务管理人才创新模式的构建上,不应拔高对茶企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
4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根据上文所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
4.1正视茶企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
在构建茶企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时,不能脱离当前茶企的人才队伍现实,唯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资源投入效益。前面已经在环境植根性中提及了茶企普遍存在着的财务人才短板,所以在人才培养中需要基于此来制订培养方向和能力结构。在互联网时代下茶企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同时也为茶企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机遇,所以针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从资金管理角度来展开,并以优化财务部门的组织文化为战略。
4.2分层完成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
茶企财务部门内部仍然需要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全面推进财务工作步入正轨。因此,这里需要建立起分层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分层式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中,应理清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能力结构要件,以及部门成员岗位职责下的能力构成。财务部门若要对茶企的经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就需要建立起财务部门负责人与管理层的联系机制,所以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全局观应成为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培养内容。
4.3突出培养财务人员的机制创新能力
小微茶企不可能配备大量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又需要完成大量繁杂的资金管控工作。因此,财务人员还应具有机制创新能力,并通过部门负责人传递到企业的管理层。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为例,为了使企业员工都具有资金节约使用的主观意愿,可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对员工形成有效激励,即在与财务部门签订合约的基础上,由上级部门考核业务部门的工作业绩,将节约的资金按比例或者全部作为业务部门的绩效奖金进行发放。
4.4进行财务管理部门的组织文化建设
对于茶企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在部门内建立学习型文化氛围,这样才能使他们获得自觉完善自身业务能力的内驱动力。组织文化根据圈层理论可以由外及内构成一组同心圆,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目前,茶企管理层应对于努力提升业务能力的财务人员进行物质激励,并要求部门负责人在业务学习上起到表率作用,在企业范围内分部门建立起岗位能力养成的制度,最后通过拓展活动和员工仪式性活动来建立起精神文化。
5展望
在对茶企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时,还需要使其全面掌握茶企的经营管理特征,以及成本控制要求。为此,下面的内容也应构成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应在会计学视角下来认识二者的关系可得,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实则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而成本管理的对象则是企业资产,一个是价值层面的企业资本、一个是实物层面的企业资本,因此,单就同属企业资本这一点来看二者是存在共性的。再者,财务管理强调事前和事中控制,而成本控制则着眼于事后控制。另外,需要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能,不能因此而放弃传统成本控制模式。因现代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特征使然,为了提升资金预算的精确性,需要建立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在内的多方合作机制。由于多方都以自身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通过协商和综合将能增强预算的稳健性。
6小结
本文认为,通过创新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其能着眼于互联网时代的财务管理模式重构工作,则将成为茶企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全文的讨论,创新路径可围绕着:正视茶企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分层完成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突出培养财务人员的机制创新能力、进行财务管理部门的组织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赵霞.论如何完善企业财务人员培训体系[J].教育(文摘版),2015(18):270-271.
[2]黄建平.论企业财务人员轮岗制度的利与弊[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3):167-167.
篇8
由于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步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过程中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近年来,尽管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在一些细节化和子系统化的工作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重新编制,为单位整体发展提供了参考数据和资料,为财政工作整体发展提供了一个效率保证。
(二)防止乱象丛生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大部分的财政拨款都是为了履行公共职能或是国家职能,因而需要在资金进出流程上严格把关。然而,从长期以来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来看,始终存在着资金挪用和浪费等现象,这是缺乏科学管理的结果。因此,有了体系化规范化的财务档案管理则能够防止资金挪用等乱象的出现,防止相关人员偏离正轨,保证国家财政资源不受浪费。
二、现今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现代化的许多工作都强调人和理念的结合,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但是,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法律意识薄弱,对于现行的相关档案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规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在管理工作的细则规定上也存在着法律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两部分的结合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作假和失真的现象。
(二)档案归档工作不规范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注重流程和规范的工作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系统化的过程,它对于工作规范和流程严谨化的要求是极高的,因而在财务档案归档过程中,及时的记录和规范化的档案编号编辑是尤为重要的,亦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前提。有的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仅凭账目数据和凭证就对合同等重要文件进行评估,忽视了检验报告等重要核验凭证,没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结合实际情况,编辑随意化,只是混乱丛生。这种混乱情况不仅使得财务档案管理失去了原有的规范性,还使得资料失去了参考价值,大大削弱了资料的本能作用。
另一方面,档案归档的不规范还与相关的硬件设施有关,一些单位未能及时建立独立的档案管理储存室,只是档案归档工作与会计审计工作混淆,不仅加大了工作量,还导致原有的财务档案因为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而损坏,从而严重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代化科技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工作范畴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自然也少不了信息技术的配合。财务档案管理失数据和分析的工作综合,因而计算机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分析和计算统计的工具,大大减少工作压力,通过高技术的数字化扫描和全方位的信息化分析为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资料。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时间的投入,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而从目前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信息化程度来看,尚不够客观,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然需要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不断完善和提升。
三、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应该从多个方面下手,首先是从意识方面进行端正,既要树立起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意识,又要形成档案管理的合法化和职业道德意识,从而通过意识层面的影响来端正工作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加深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程度,要求工作人员从法律层面严格要求自己,将规范和端正意识融合进工作中去,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事业单位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流程培训,培养一批高精尖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对于单位的整体发展有利无害。
(二)树立档案管理和规范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因而要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度,务必要使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层人员树立起端正的档案管理和规范意识,正确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镇定自若,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篇9
1.强化财务管理机构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们对财务的理解多数仍停留在会计核算,企业内部设置虽称“财务科”,但实质上应该称“会计核算科”。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性的管理活动,不仅处理着财务关系,也直接管理着价值运动。而会计不是职能管理部门,它是提供综合性财务信息的部门,是现代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客观上要求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部门分设,两个部门各司其职。
2.重新界定财务管理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财务管理系统的质量
在当前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财务工作的内容也将由交易处理、募集资本、优化税务状况并准备税务申报表、成本管理、实时会计控制、预算制定及实施、进行内部审计、财务状况报告和监督等重点,逐步转向改善基本财务作业流程,评估企业风险与机会,提供具有附加价值的企业营运分析,发展整个公司的绩效管理架构等战略性工作。
(1)改善基本财务作业流程这一工作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必要条件。基本财务作业流程的改善包括采购流程的合理化,集成供应链信息系统,降低采购成本和提供更正确及时的信息。
(2)评估企业经营风险和经营机会
评估企业经营风险和经营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企业的收入增长杠杆,它实际上只负责管理3个问题:
A确认——企业在确认并量化新的发展机遇时的效率有多高?
B创造——企业在将机遇转变为客户时效率有多高?
C保持——企业在保持并发展新客户时的效率有多高?
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财务人员需要更多的参与。风险管理中的一些旧模式也必须加以改变。
为了更好地管理风险,财务必须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衡量和控制风险的流程。例如在微软公司中企业风险由一个集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管理,它以企业内部的虚拟企业咨询方式运作,风险管理经理往往从营运、销售和产品开发部门中委任。在公司中风险管理被用作一项工具,用来增强管理者洞察未来结果的能力,加强公司处理类似情况的能力。
3.进行有附加值的企业营运分析
在企业中,财务已被置于改善企业价值链关系中的重要地位。请看这样的一个链条:购置成本(价格、文案工作成本、采购时间、加急费用、错误订单成本、预采购产品的检验成本)+占用成本(利息支出、仓储成本、质量控制、税金和保险费、过期和短缺、内部保管成本)+使用成本(使用报废、培训成本、劳动力成本、产品生命力、重置成本、处置成本)……
如何在价值链中确认并管理上述成本因素?如果没有财务人员提供详细的业务分析,相信任何一个决策者面对如此庞杂的数据都会束手无策。
在策略性的财务中,财务将转变为向业务发展提供信息的来源,它的工作可以用一个金字塔来表示——塔基是大量的数据,从数据分析出信息,在从信息中得到知识,最后由决策者将知识转化为决策的智慧。
绩效评估是一种保障体系,它使得公司范围内的决策能够持续并前后一致地得以贯彻,并使企业能够有效沟通决策并确保业务流程与决策保持一致并密切配合。在建立企业绩效评估系统中财务同样将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有效的绩效管理必须具有3个关键因素:
A.集成和持续性的作业循环,而非单一事件。
B.将人员、流程和科技有机地结合,以支持绩效管理。
C.兼顾责任和权利的企业文化。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随着财务部门功能的转换,财务人员必须要具有这样一些核心技能——例如定量分析、绩效衡量、信息管理的专长,在财务部门内部启动和组织转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
为了适应新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对一些方面进行改进,包括产品及市场知识、领导能力、对各业务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以及交流技巧。所以,财务人员必须经常和部门经理、采购人员、顾客以及供应商接触,以更深入地了解行业知识以及本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最佳采购方案,还要参加关于谈判技巧、交流技巧和有效团队工作的培训。
未来的财务人员应具备这样的能力——他能够衡量运用新技术实现采购流程的成本和效益,并且可以和部门经理一起制定和改善采购流程。
随着财务部门更多地涉及启动整个经营组织的转变,它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技能的定义,培训,招聘、绩效衡量和人事管理等。
三、建设企业财务信息系统
篇10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主要包括计划(预算)管理、教育事业费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科研事业费管理、基金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校办产业财务管理、后勤服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人员管理和会计档案管理等。首先,财务管理与学校其他管理具有广泛的联系。高等学校各项事业活动的开展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资金的收支变化,学校财务管理的触觉会延伸到每一个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其次,高等学校通过财务管理可以合理节约地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为此要做好资金使用的预算、计划、控制、调度、核算和分析等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第三,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可以加强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通过财务收支对高等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二、高校资金内部控制现状
目前,各高校主要是通过国家拨款和学校多渠道筹集经费来维持高等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行。各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资金内部有效控制的途径和方式,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但也存在许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大部分高校共同面临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规模扩大的背后隐含着一个巨大的经费缺口,这个缺口已不能仅依靠财政拨款来满足。由于基础建设资金需求量很大,使学校的贷款规模超过国家规定的贷款警戒线。学校在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没有能力支付贷款利息,更没有能力支付贷款本金,往往为了支付利息动用运转经费,为了运转又不得不增加贷款,形成恶性循环。同时,随着高校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各高校均加大了人员经费的投入力度,以利于人才的引进和稳定。近年来,高校人员经费的膨胀,使得公用经费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直接限制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影响了高校内涵的充实。
三、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几点措施
1.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经济业务活动特点和内部控制的弱点,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应的内部财务制度,如财务预决算制度、收支管理制度、开支标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对一些不相容职务,要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分别设置,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要完善实物保管登记卡(或备查记录),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处置、对帐制度等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高校应逐步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从制度上严格控制和预防各种滥支乱用、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等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发生,保证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无论制度多么完善,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没有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应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2.做好财务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是单位根据其职责和工作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环节。预算编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预算的执行和实施,预算的编制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所有收入和支出,详细分析、认真测算、避免遗漏,不留支出硬缺口。首先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有的学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秉公办事、不装自己腰包就行,因此预算项目很笼统、编制不够细化。这样就容易造成财政部门无法正确及时掌握各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其次要科学编制预算。高校财务预算反映了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涉及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确定预算方案时,应清晰地反映学校所有收支项目,做到完整准确,公开透明。
3.加强收支管理,把好审核关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把好签字关,学校财务审核部门是关键。原始凭证一经主管领导签批,就为财会审核报销开了“绿灯”。因此,作为学校财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一定要增强审批的责任感,严格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凡超过预算限额或计划外用款,都应拒绝签字。合理开支部分也应在按规定提交有关会议重新研究追加预算后再行审批,不得搞人情签批或糊涂签批。财务人员对各种业务凭证严格进行审核报销,是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实现节约开支的关键,对监督学校经济活动、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保证会计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11
1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第一,企业应该保证管理总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一致性。财务管理主要是管理企业的资金运行,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具有包括其他管理子系统在内的一种综合,因而属于综合性价值管理。所以只有财务管理目标与管理总目标一致的时候,才能通过开展财务管理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总目标。
第二,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社会性目标和经济性目标。企业的社会性目标是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经济性目标主要强调的是企业的经济责任,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两个目标一个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一个是由企业管理的性质决定的。由于企业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这些网络关系,同时也受这些网络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妥善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就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回报,就会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那么企业的生存发展必然就会受到威胁。因此,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还应该积极主动地担负起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化。
第三,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目标体系。财务管理活动的层次性和参与企业的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层次性结构和多元化结构。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目标不能等同于某一个利益主体的个人目标,而是所有参与者一起妥协和作用的结果。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层次性可以把财务管理目标分散为不同的具体目标、企业再把采取管理目标责任落实到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不同责任中心或者不同管理层次。
2 我国几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2.1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以追逐利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能够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核算,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关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主体,所创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收入和全部费用的差额,是按照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加以计算的。它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而且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但是,利润最大化强调了资本的有效利用,但它没有指明利润产生的阶段。
利润最大化在长期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没有考虑取得利润的时间价值因素;第二。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第三,没有考虑利润 与风险的配比;第四,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2.2 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权益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使企业的净资产价值达到最高,从而使所有者的收益达到最大。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要求企业必须持续发展。企业收益持续上升,股价稳中有升,股东权益才能达到最大。因此,用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替代利润最大化目标,有利于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
2.3 企业价值最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就是企业值多少钱,一是企业总资产价值 即已形成的价值;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这一目标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
3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选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管理当局应把其理财目标指向顾客、员工和社会,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要求,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持续发展,从而直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理财目标这种扩大化无疑符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产权关系特征,能充分调动和保持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企业正常运转并持续发展。
以“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作为企业理财目标,既突破了企业的主体是股东,利益指向是股东财富;也突破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财目标的主体是企业,利益是企业价值的局限性,体现了企业的利益是所有者与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仅是股东的利益局限于企业。这样定位理财目标,既考虑了出资人的利益,叉兼顾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基于上述认识,企业财务目标应该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中脱离出来,在充分考虑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确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应是我国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想模式,其依据是:
第一,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财务目标是稳定和发展我国企业的客观选择。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股东不是唯一的所有者,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及政府等相关者。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的财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损害其他相关者利益来增加股东利益的可能,由此推断这一财务目标不能保证社会财富最大化,而只有参与企业的各方利益都实现最大化时,企业资源配置才能达到优化。因此,社会财富最大化有利于维护企业各方的利益,尤其是能够确保以“相关利益者最大化”为财务目标,使职工利益不受侵犯,这对于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第二,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财务目标是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的前提和保证。相关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实行股份制经营的企业,股东是主要的相关者,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实际上也是股东的财富实现了最大化。
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为财务目标是确保企业持续经营和客观需要。首先,“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财务目标是协调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关系的需要。一般情况下,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但不是经营者,股东只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既定的经营决策下,经营者或管理者行使企业日常的管理权。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所有制形式下,单凭监督难以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是把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实行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为财务目标。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处理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篇12
国家电网于2015年6月同爱迪生电气(美国)针对世界电力能源问题与能源互联网战略举行了会谈,并在深入交流的同时取得了重要共识。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重要财务信息与经济往来信息,在世界经济交往不断密切,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必须对会计工作进行基于国际化的职能转型。因此,明确会计国际化的改革重点与实际意义,是解决现阶段已迈进国际的国家电力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的重要前提。
(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企业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都需要加入到国际贸易市场中。[1]在国际贸易中会计工作较以往有了较大转变,各国会计操作的标准、规范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在国际经济中充分体现公允性,需要将各国会计的处理方式进行趋同化转变,这同时也大大方便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合作。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电力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化道路。如果和国际会计处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将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因会计报表等的差异,造成信息交互障碍,并影响跨国筹资。[2]因此,国际会计需要先根据国际市场规定调整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作业和上市成本,不同准则的存在也必将带来评价公司风险公司财务与收益方面的困难,由此可见,在加大国际贸易的背景下,需要制定一定的国际化会计准则,尽可能贴近国际市场。
(2)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企业管理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国际先进企业发展水平,不断学习国际现代管理知识的前提是学习国际化的会计管理方式,通过各种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会计人员具备接受新思维、新理念、新知识、新挑战的能力。[3]企业会计工作的任务已从单纯的信息咨询、监督、服务等职能进一步向预测、监测和参与企业决策职能方向发展,如果没有与国际接轨真实及时的会计信息,高水平的企业管理将变得困难重重,国际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二、宏观分析现状
目前,我国电力公司进行全面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管理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但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国际化的发展。
(1)鉴于电力公司自身的垄断特性,虽然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但仍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收益,这导致电力公司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业务人员普遍没有基本的财务知识,很多公司缺乏风险意识,没有严格控制相关财务支出,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方向目标出现偏差,财务管理水平也相应地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2)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作为过程中的实施者,应保证管理过程合理科学。[4]但现如今很多电力公司会计人员管理经验和知识匮乏,导致现阶段财务管理就是记账和出纳,根本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对资金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风险管理、运营过程管理等都需要高素质、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
(3)财务信息与数据为公司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会计数据,以及记录数据的纸介质已转变为电子符号与磁介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大风险。[5]如数据篡改、黑客、信息损坏等。一些作为公司机密的财务数据往往是不法分子的盗取目标,因此除财务软件的开发与管理外,数据安全保密等工作同样重要。特别是电力公司所用财务软件系统,运维支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三方信息技术软件公司人员,因此应当重视此类问题。
三、未来发展建议
企业的发展壮大与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密不可分,全球电网的互联网建设这一契机更是给公司管理模式国际化的推进添砖加瓦,如何有效发现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成为电力公司目前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电力公司普通财务人员,以下提出部分个人见解及建议:
(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财务意识。很多电力公司的管理者特别是业务部门负责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理念偏差、认识误区。要增强意识可以利用培训、自学等模式加强管理人员财务意识,通过系统教育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运作。[6]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所在,财务管理是关系到资金方面的重要部分,如何让公司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浪费最小化,就需要在培训过程中灌输管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摸索,总结经验并交专业人员审阅,这样有助于财务管理人才的发现,有效提高管理人员财务意识。
(2)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严把招聘审核关口,当企业在招聘管理人员阶段,根据电力公司对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选择能力与道德均衡的人才,择优录取优秀大学毕业生。建立健全人才内生机制,吸收有志从事财务工作、具有较强进取精神的年轻同志,储备后备梯队,为优秀财务人员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再者,就是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准确把握财务集约化管理一条主线,抓好信息化、标准化和财会队伍建设,建立“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筑牢团队意识,坚持员工自我规划与公司整体规划相结合,为公司国际化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3)为了有效强化信息环境下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需要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强化数据控制与管理。从财务软件的开发起,直到之后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病毒查杀、防止黑客入侵等都应构建完善的制度,并可构建相关人员的奖惩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此外,国家与社会都应将计算机安全性的宏观管控,制定完善的安全法规,再由企业制定内部的计算机安全规范,并能在正版防火墙及杀毒系统,增设加密与身份识别等现代安全信息技术。此外,为防止计算机损坏,影响信息数据安全,还应强化防火、防水等突发事件的管理制度。
四、结束语
今后的几十年,将是全球清洁能源蓬勃发展的时期,更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由构想走向实践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电网公司应明确构建未来发展构想,同时财务管理国际化的推进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为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做价值创造主力军 创经营财务管理国际先进――访广东电网公司总会计师莫锦和 [J].中国总会计师,2013(11):24-27.
[2] 刘岳华,魏蓉,杨仁良,张根红,李圣,肖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J].会计研究,2013(10):51-58+97.
[3] 李玉德.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1(02):176+174.
篇13
那么岗位意识包括哪些方面呢。从总括层面来看可以包括: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以及沟通意识。其中,团队意识与协作意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而沟通意识则构成了财务人员的个人素养的一部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财务管理的岗位分析
在实施岗位意识培育之前,需要对财务管理的岗位特点展开分析。而岗位特点又与岗位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相关联。因此,以下将围绕着: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三项内容进行岗位分析。
(一)资金预算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资金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起到统筹单位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特别对于具有事业部型结构的组织而言,对各事业部单元的资金需求进行合理预算便成为一项棘手的问题。在经济学视阈下,受到信息不对称和财务人员有限理性的干扰,往往在统筹预算编制时会被诸多因素所影响,如因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批准事业部不合理的预算资金申请。由此,将给企业(公司)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二)资金使用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针对资金的使用管理除了涉及到监管资金流向和流量,还须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控制。前者较好理解,而对于后者而言实则在于,单位在筹措资金时不仅将面临会计成本,同时在资金稀缺性的促使下还会形成机会成本。那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岗位的要求是什么了。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建立财务管理的跟踪机制。这就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形式和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资金分配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无论是盈利性单位还是非盈利性单位,都面临着对资金进行再次分配。即部分资金作为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并行于资金循环中;部分资金则作为发展积累资金,存在于企业(公司)银行帐户之中;而还留存一部分资金,作为单位职工福利津贴的储备。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需在整体视野下来考察单位的事业发展。
二、分析基础上的岗位意识要求
在上述岗位分析基础上,其对于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团队意识要求
从岗位分析中不难发现,现在财务人员面对专业项目的预算审批、资金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缺乏专业知识支撑。如,电力单位在进行项目施工中,所面临的资金预算就存在着包括施工周期、工程物资采购、地质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现实困境,财务管理人员应建立团队意识;并相信,在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互补下(一般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人员参与),定能克服诸多专业上的障碍。
(二)协作意识要求
建立财务管理的跟踪机制,对于财务人员的协作意识要求很高。实践表明,针对该协作意识的要求包括:(1)提高成员间的信任度;(2)维系成员间的和谐工作关系;(3)激发成员间的互助精神等。不难看出,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驱动,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具备岗位所要求的协作意识,从而满足财务跟踪管理的机制需要。
(三)沟通意识要求
以电力单位为例,在组织部门职能化的情况下,各部门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这样一来,在进行预算资金申报或是利润提留上必然存在着“利己”动因。笔者并不对这种动因进行价值判断,而是强调:财务管理人员应有意识的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从而在人本原则下科学、合理、灵活的展开资金预算工作。
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便为下文的路径构建明确了方向。
三、要求指向下的路径构建
在培育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模式组成
1.岗位培训。作为常规培养模式的岗位培训,应在内容设计上进行创新。即减少以往突出岗位技能、实务的特点,须增强涉及岗位意识对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重要性的内容。同时,为了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可以借助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展开。
2.团队互动。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营造财务人员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应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团队人员间的业务交流。同样,业务交流应突出个体的工作心得体会,以及对团队发展的愿景。前者能形成直接的知识外溢现象,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存量;后者则能在团队成员间形成心理暗示,有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二)模式实施
1.针对年轻的财务人员。年轻财务人员可以界定为,才毕业或毕业5年以内的人员。应在岗位培训方面着重提升、优化他们的岗位意识,并将组织发展目标内化为他们努力工作的驱动力。通过充分发挥其可塑性强的优势,来培养组织的新生力量。
2.针对具有一定资力的财务人员。职业疲劳期的负面影响,将抑制他们在意识提升方面的努力。然而,可以在团队互动中请他们向年轻人讲述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也能在讲述中激发自身的职业情感。最终,促进自身的素质优化。
(三)模式评价
不难发现,财务人员岗位意识属于思想领域的要件,根本无法直接量化评价。为此,可以把财务管理团队看作为评价单位。通过较长期的工作业务状况,在多方评价的基础上给予考核。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在构建路径时应遵循: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沟通意识的要求,并针对新员工和老员工分别进行岗位意识培育。之后,还应以财务管理团队为整体,评价他们在岗位意识增强方面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