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际贸易学科评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伴随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属于应用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学科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国际贸易学科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建国前的引进阶段、建国后至1978年的探索与建立阶级、1978年至今的发展与繁荣阶级(朱廷1994)[1]。但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学科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而国际贸易学科建设与改革迫在眉睫。
一、关于学科及专业的定位问题
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相关课程,主要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的要求设置和制定的。在国际贸易学(020206)中指出:“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目前,国际贸易学科在理论、政策和实务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专业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和办学水平。因此,科学地规划专业建设是每所高校谋求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型任务(屈海群2007)[2]。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多年来形成了重点综合院校重理论、专业外贸院校重实践,而一般普通院校无自身特色的局面(张辰利2007)[3]。但是,不同的高校有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而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实践及涉外性特点决定了其须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孙云辉(2007)[4]认为,要想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必须首先对学校进行定位。也就是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力和条件,要基于明确的培养环境和培养主体。按照当今世界上通行的高等学校类型分类标准,我国的高等学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大类。各类型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人才的培养任务,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够为社会需要的各种职业岗位服务。同时,人才培养目标也要针对专业进行定位,“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结合,体现了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兼顾的指导思想。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仍需结合学校特色及专业的特点来确定。
根据明确的专业定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5]。通常情况下,国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都确定为: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预测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外贸实际工作。在人才定位上,各校表述有所不同,有的采用“高层次人才”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提法,也有的强调“应用型”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李爽(2006)[6]认为,在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业务与管理人才。王涛生则认为,正确定位国际经贸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分别为必须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必须考虑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7]。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定位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制定国际贸易学科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按照学校的发展及办学特色并明确具体专业目标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体现人本思想。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在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教育单位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这种结构、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寻舸(2005)[8]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思想、培养阶段、培养途径与方式、培养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
孙云辉认为,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通识课程和选修方向时,强调加强灵活性,强化数学、外语以及计算机教学,力图拓宽专业口径,实现一专多向,使学生打好基础,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后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沈文莉(2000)[9]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则取决于人才需求市场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影响。未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规格和专业教学目标应该是力求培养适合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的、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外语为工具,以计算机为手段、以自然科学知识为支撑的经济贸易人才。
蓝伟东(2009)[10]在《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应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要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好,就必须正确对待学生,建立起多层次的专业培养体系,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学校也应该在教务服务和评估体系上作出适当的调整,齐头并进,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在人才培养上,既要保证本科人才的基本素质,又要具有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为开发具有应用型特点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把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11]。
三、关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则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原专业设置的影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已对专业课程体系与设置作了一些调整,在拓展学生理论视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课程结构上依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众多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根据应用型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将思想品德知识、外语计算机技能以及经济管理理论基础知识,作为第一阶段的前期基础教学模块(也称素质模块)。其次,从专业能力上应注重进出口贸易活动的综合能力培养、经济理论学习及外贸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12]。
龚锋(2009)[13]认为,在对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时,为适应国际经贸发展新趋势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应增补或删减一些课程;适当增加应用性、实务性课程,减少纯理论性课程;开设关于当前国际经贸领域出现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课程(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重视人文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但是,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同时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配套才可行。
四、关于教学模式、手段
我国高校教学正从传统侧重于理论为主逐渐向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转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实践要求高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国际贸易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比较广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涉外型专业,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并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不仅需要专业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同时还应训练学生与国际同步的专业意识和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张红霞(2009)认为,双语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对于培养创新型国际竞争人才、提升学科教学的国际同步化水平、促进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在课程中通过渐进式增加课堂外语使用比例,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研讨等活动提高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等,可以较好地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应用效果。
孙阁斐在《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研究》一文中认为,国内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多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的社会性。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采取启发式教学。
除了教学理念需更新之外,有学者提出革新教学手段,建议对国际贸易专业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从动态的角度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模块系统,符合开放性教学的要求,能提供培养复合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技能平台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业务平台。这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补充,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14]。詹晶(2008)则提出立体化教学模式,认为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合理安排和组合教学各要素,有效利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目标的立体性、教学内容的兼容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三个基本特征[1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内大专院校普遍设立的专业之一。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对人才的需求较大,国内很多院校均根据时展要求不断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高技能综合素质、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成为各大高校进行专业改革的主要目标。目前,关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并最终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朱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3):81.
[2] 屈海群.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初探[J].高教论坛,2007,(2):54.
[3] 张辰利,卢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49.
[4] 孙云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7,(1):16.
[5] 罗双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9,(6):45.
[6] 李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8):31.
[7] 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交易科学,2009,(1):80.
[8] 寻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5,(3):11.
[9] 沈文莉,赖明勇.关于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新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5):70.
[10] 蓝伟东.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09,(2):97.
[11] 陈宏付.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对策[J].科学大众,2006:20.
[12] 赵静敏,范苑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2):180.
[13] 龚锋.对优化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4):60-61.
[14] 黄海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2):27.
[15] 詹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21-22.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problem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ubject development
LIU Jun-xia,MA Zhen,CHU Ling-li,LI Na
篇2
Key words: POCIB;practical courses;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188-03
0 引言
国际贸易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及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开设该专业的本科及高职院校都意识到专业实践教学及课程创新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势在必行了。目前,桂林理工大学在加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方面主要是通过购买和使用相关外贸模拟软件,在实训机房完成各个外贸环节来完成操作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进出口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训内容缺乏真实性,学生毕业后很难与工作岗位对接。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缩短学生的业务适应过程,是每一个专业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通过组织学生参加POCIB大赛,引入学科竞赛模式,不仅让学生在竞赛中通过仿真体验式全面掌握实际操作的全部技能,而且使学生全面了解工作岗位需求,懂得各相关机构的的运作方式,为更好地与真正的工作岗位对接起到关键作用。
1 POCIB简介
POCIB(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世格公司承办的“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POCIB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超仿真的国际贸易学科竞赛,集函电写作、商务谈判、价格核算、单据制作、业务拓展等内容于一体。学生以20人为一个团队,要求20天完成20笔外贸业务,参赛的学生以虚拟的企业法人身份成立一个进出口外贸企业,这些企业分布于全球10个国家,包括中国、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他们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为公司创造最大化利润。系统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主要从跟单能力、业务能力、学习能力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通过POCIB超仿真的外贸实习软件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大大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增强。因而,在目前条件下,参与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网络大赛是高校国贸专业实习良好的实习形式[1]。
2 桂林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课程现状及问题
2.1 综合性实验课程项目有待开发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指出,综合性实验是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多门课程知识的实验。桂林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认识实习、东盟实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单证实务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属于上机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只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和单证实务实习,与其他学校的实验课程设置达20门之多有很大的差距。另外还有已开设的上机实验项目主要是依托课程而设置的,比如48学时的国际结算、56学时的报关实务分别有16学时是上机实验,都是融合于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这些课程的实验主要以模块训练的方式来训练基本技能的,缺乏动态型的业务操作与训练,且涉及的仅仅是本课程的综合知识,而不是多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这样的实验项目设置,学时少,学生学得匆忙,容易忘记,技能训练不扎实,在POCIB大赛中就显现出来了,那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了。因此,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成为国贸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校企合作实习流于形式
对于应用型专业来说,校企合作实习的模式从理论上是最好的实习方式,学生在企业里学到真正的实践知识,得到真正的锻炼。但是,在实践中,校企合作的实习方式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桂林理工大学国贸专业的校企合作专业实习课程主要有认识实习和东盟实习,认识实习属于集中式的“调研实习”,东盟实习属于“放羊式”的分散实习。认识实习在学生学习的第三学期开设,主要的做法是集中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或企业参观访问,在企业里流水线地参观企业生产流程或听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出口情况,参观后要求学生撰写实结,提交实习报告即可。东盟实习在学生学习的第七学期开设,东盟实习一般和毕业实习捆绑一起,给学生更多的就业时间,学生回校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即可。这两种专业实习共同的不足是实习内容单调,学生获得的只是表面上的直观的认识,缺乏有效的体验,训练力度不够,东盟实习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基本属于“放羊”状态,且考核松散,实习只是停留在表面文字上,难以取得专业实习的实效。
2.3 实验室模拟实习软件更新滞后
目前,由于到校外企业实习还存在有诸多困难,因此很多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都纷纷建立各类实验室仿真模拟平台,通过购买一些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来实现,比如南京世格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训软件等,这些软件以仿真的方式对国际贸易进出易的基本过程进行模拟,可以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里体验国际贸易流程,锻炼了学生的外贸函电能力、价格核算能力、贸易单证制作和审核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训的过程中,这些模拟平台也显现出其不足之处。首先是实训软件设置单一,学生只能按照单一的流程去完成相关的操作,无法反映真实的外贸环境,比如汇率、关税、运费、退税率在真实的环境里是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还有运输时间、各种业务办理的时间以及到银行议付货款的时间都是随时办理,而现实中是存在有时差的,这些问题指导老师无法更新设置。桂林理工大学的Simtrade外贸软件已经用了10年了,没有进行更新升级,软件的一些设置已无法适应新的外贸环境的变化了,与现实有一定差距,比如随着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真实的外贸操作已经取消了出口收汇核销制度,而系统仍然要求出口收汇核销。其次是实训软件程序设定固定化,缺乏灵活性,以静态的、机械化的内容和操作为主,学生实训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实训指导手册的步骤来完成,自我发挥的空间不大,比如,在实训中发现,学生业务的洽谈主要是两个同学一约而成,业务的谈成没有建立在对市场充分的调研、有效的洽谈以及对未来风险的防范的基础上,而市场拓展能力、商务洽谈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是国际贸易人才必备的,这样的能力锻炼是实训软件无法体现的。
3 对桂林理工大学国贸专业实践课程创新的思考
桂林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是,本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多样性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知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业务和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及方法,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国际惯例,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计算机、互联网等工具,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根据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外贸综合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是国际贸易实习实训课程的改革的落脚点。
3.1 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开发和创新综合性实验课程
目前全国性的国际贸易学科竞赛主要有全国商科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大赛、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
全国商科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由全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联合会举办,竞赛设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两个环节,知识竞赛为个人赛,主要以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为主;技能赛为团体赛,竞赛内容主要有制作国际贸易参展商业计划书、国际贸易产品会和国际贸易模拟商品展。
POCIB大赛前面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主要是搭建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产学互动,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运营,真正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帮助高校对接产业资源,大赛分菁英选拔赛、创业排名赛和全国总决选(巅峰对决)三个阶段。
以上述竞赛为切入点设置三个综合性实验项目:
①以全国商科竞赛为切入点,设置模拟场景实训平台。设置模拟场景实训平台可以达到多门课程的融合,所涉及的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国际商务礼仪等。教师可以根据大赛的要求,设置项目,模拟教学实训场景,如设置模仿广交会参展场景,要求学生编写进出口计划书(中文)、进行市场调研,分小组进行交易磋商(英文),核算成本、签订合同等。这样的项目主要考核学生的市场开发能力、产品推广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等。
②以POCIB大赛为切入点,设置POCIB网上实训实验课程。POCIB软件平台除了参赛功能外,还可以通过付费取得帐号进行实训,每个帐号可以使用一个月。POCIB互联网课程每期都有全国各院校成百上千的学生同时参加,每个学生扮演一个独立的外贸企业,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进出口贸易。这个课程与Simtrade最大的不同是参与实训的学生是全国各院校的的学生,相互之间做贸易是一个近乎于现实的具有互动性与博弈性的关系,相互直接的交易多是通过电子邮件来完成,与现实电邮磋商相吻合,最大限度的模拟实际交易。
③以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为切入点,设置创新创业平台。根据大赛要求,开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基础等系列课程并开设跨境电商实务实验课程,充分利用大赛提供的网络资源,指导学生了解跨境电商,并依托这一大赛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如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或者通过依托本专业资源,以众筹的方式创办外贸公司,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练的场所和创业的平台,还可以为本专业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同时,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瓶颈。
学完这些项目后,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大赛,进一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3.2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贸专业的课程要求及就业的需要,应努力扩宽校企合作的渠道,使学生能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外贸企业运作的方式。在实习基地建设上,可以采用分层次的建设的思路[3]。首先,建立或开拓更多的认识实习基地,包括码头、机场、集装箱堆场、海关、外管局、商检局等,这些基地可以使学生在短期内对外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强化专业意识。其次,建立学生假期实习基地,根据学生自己的需求,学生假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回校后提交实习报告并将实习单位的联系方式留存,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筛选,为建立长期实习基地做准备。第三,建立一批长期的毕业实习基地,这些基地可以是学校所在地或者学生生源地或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学生毕业实习的时候,可以适当容纳1-3名学生实习,实习时间至少一个月。
3.3 构建仿真场景实训平台,加强软硬环境的建设
目前,机房加软件的实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外贸人才培养的需要,借鉴POCIB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将实训由静态化转变为动态化,由平面化转变为立体化,并与国际贸易实训软件相融合,构建立体化仿真场景实训平台。通过模拟仿真的场景,让学生扮演模拟实训中的相关角色,置身于实务操作的情景,真切的体验国际贸易的整个流程,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他们就业的适应过程,顺利实现与社会的对接。
构建仿真场景实训平台,需要加强软硬环境的建设。首先是软环境的建设,立体化仿真场景实训平台离不开外贸实训软件的使用,可以使用Simtrade软件或步惊云的一体化外贸实训软件,将外贸流程分解成一个个对应的场景,通过布景来再现整个外贸流程。其次是硬环境的设计,主要是在软环境的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空间建设,比如可以将实验室进行规划,分别设立外贸相关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包括办公桌椅、产品展示台、谈判会议桌以及各种单据样本等辅助材料。通过营造真实业务氛围,将实训模拟场景生动化、真实化、丰富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仿真模拟场景实训教学前,需要教师做好模拟实习方案,实训中进行随时的指导和监控,最后做好成绩评定的组织工作。
4 结语
2015年11月11日至11月30日,桂林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组织学生参加了POCIB大赛,20位同学两名指导老师历时20天,经过艰苦的日夜奋战,取得了团体一等奖。通过参与比赛及赛后对整个比赛的分析发现,在竞赛中,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不仅夯实了学科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POCIB大赛获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另一方面,通过竞赛发现了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探索如何改革实践课程教学,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思路。
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入学科竞赛与仿真场景实训平台,加强了桂林理工大学专业实践课程综合项目的不足,改善了专业实践的实验环境,有效地优化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篇3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首创贸易经济专业。紧接着我国其他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相继设立贸易经济系或商业经济系,开设贸易经济专业。
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次专业结构调整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被列为目录外保留专业),全国各高校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出现以下四种结果:一是本科教育阶段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继续招收贸易经济专业学生;二是将贸易经济专业并入产业经济专业,原教研室的建置、人员均保留;三是将贸易专业分解为市场营销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四是将贸易经济专业改为商务专业。
对此,曾经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表示担忧,都有恢复贸易经济专业的打算。未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也有一些做了开设这一专业的规划。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为代表的12所高等院校,相继保留或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一些高校也积极培育与引进师资,发展贸易经济专业。
1998年后,全国高校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997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但是为了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也自行设立了一些新专业,以专业方向形式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全国高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再之,我国经济经过14年的发展,1997版本科专业目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专家着手进行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两次公示修改稿。2012年10月,教育部新的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正式公布,下放专业设置权力,规范专业设置。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被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重归“正式”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极大地促进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状况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分析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
公共教育通识课是基于本科生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工具培养要求而设置的。表1是四所院校公共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比较。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差异比较大的是大学计算机课程:山西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实验(选修);北京工商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经济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江苏师范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A。由于教育部对大学本科公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有统一规定,因此各学校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基本相似。
(二)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
从学科门类上讲,贸易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应当包含“经济学”学科所要求的最基础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7月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表2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比较。由于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是相对成熟的财经类大学,三所学校都有相对完整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因此,三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除基本包括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外,还吸纳了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成为经济管理“大学科”的共同核心课程,而且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学科共同课程设置方面就已经分别通过“流通经济学”体现出了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特色。江苏师范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经济学院的几个经济类专业一起确定的,因此,不包含管理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
(三)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
表3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表4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要考察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放在一起分析,因为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有时因为必修课课时的限定,会把一些专业理论课放在选修课里开设。由表3和表4可知四所学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理论课课程的结构。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商务谈判、商业史、商业伦理学、晋商文化、商务礼仪);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世界市场行情、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海关通关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外贸单证与结算);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连锁经营概论、期货交易学、批发学、拍卖与典当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现代流通技术、电子商务、会展学);物流理论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营策划、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地理、经济预测、购买者行为分析、采购学、服务管理学、商品学、商事与经济法概论、合同法、现代广告学);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经贸英语、国际贸易法);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期货交易实践、零售学、连锁经营);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践);物流理论课(物流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函电、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物流理论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规划理论课(商业规划学)。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中国商业史、品牌学、市场价格学、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服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商务英语);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理论课(物流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
由上面四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的结构可以看出,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对外贸易理论课、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物流理论课和商业规划理论课6个部分。四所学校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各学校对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理解存在差异,专业理论基础课各学校开设差别也较大。尤其是目前讲授的商品流通理论对于解释现实商业问题有一定的距离。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核心)理论,丰富贸易经济专业基础理论,形成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理论的充足与充分的差异化,确立贸易经济专业在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明确地位。流通技术理论课与流通规划理论课是近些年大家都认为要加强的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应师资和教材,开课都很不理想。
(四)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
表5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传统的实践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验(实践、模拟)等课程,新兴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团学活动、资格认证、文学艺术欣赏、认知性实践、创新教育等。目前各院校专业实践课开设的还主要是传统实践课程,新兴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待完善、深化与落实。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设想
(一)依据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被确定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其专业链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科”“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共同课”应为“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专业类基础课”应为“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核心理论(思想)的课程。有些学者认为“贸易经济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个专业的共同理论大约只有20%,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应包括这共同的20%的理论和一些相似理论,比如分工与贸易理论、贸易史理论等。
(二)构建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
不仅贸易经济专业要开设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当开设贸易经济理论课。如果内外贸理论两张皮、内外贸活动平行进行,结果导致做内贸的做不了外贸、做外贸的更做不了内贸。因此,内贸企业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更好地组织全球产品供应链,外贸企业当遇到国际环境恶化、产品出口困难时,也没有利用国内市场的能力。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内外贸一体化理论研究与创新,目前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理论成果近乎空白,内外贸一体化提法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因此,亟待更多的内外贸专家学者从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思考内外贸一体化的结合点。“全球供应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产业链”理论,是一些好的突破口,但还需要结合外贸与内贸理论,需要相关理论的融合。
(三)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应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使贸易经济学专业成为“有骨、有肉、有血”的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使得1998年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具备合法的地位,即使保留也仅采取了“目录外专业”的形式,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仅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贸易类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取代了这一专业。这一调整使得高校贸易经济学科领域仅剩下外贸专业,许多研究贸易经济的教师纷纷转换研究方向,这对贸易经济专业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专业队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调整,许多教师转行到其他热门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贸易活动的变化相对较快,而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内容陈旧,方法传统,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可供教师选择的较好教材不多。因此,应挖掘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追溯流通经济理论的本原,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新贸易经济理论。创新能够解释现实流通现象的理论,缩小流通理论与流通现实的背离。
(四)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
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就是要增加贸易经济专业的技术要素,这需要开设一些技术性课程来完成。一是要加强流通技术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等课程。二是加强物流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三是加强商业规划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商业策划学、商业规划学、商业街和商圈规划学、商业地产管理学等课程。四是要强化教学中的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要常态化、多次化、多元化,保证足够的时间安排。要脚踏实地组织和进行实习,不流于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和了解流通企业的在用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淑蓉.对于我国高校恢复商业经济专业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04(2)
2.吕庆华.贸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浅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4)
3.姜德波.商业经济学:回顾、反思与重构[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6(6)
篇4
一、引言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 or Bilingual Teaching)是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都对相应学科进行双语教学。《教育词典》(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中定义“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同等熟练地使用两门语言的教学,每门语言的课业几乎各占一半。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对非英语专业的部分基础课或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双语教学,具体指的是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的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成绩考核均采用外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此过程要求任课老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的媒介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课程的学科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锻炼。国内学者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上,也有部分涉及独立学院的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整体而言双语教学的研究还是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方面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在招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作为高等院校中的新生力量,开设双语课程科目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大量生源。
二、《商务谈判》双语教学在独立学院的主客观需求分析
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准确了解把握作为独立院校代表的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双语水平以及学生对《商务谈判》课程的学生期望和需求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商务谈判》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主客观需求,即针对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和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期望对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12级和2013级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5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96.97%。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2012级国际贸易专业为115份,2013级学生45份。
关于2012级国贸专业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115名学生中大学英语四级400分以上的学生总数为112人,其中有44人的大学英语六级成绩在400分以上,其中106人,93%被调查者认为以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乐意且能够接受《商务谈判》课程以双语进行教学。
针对2013级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45名被调查的学生中35人大学英语成绩60分以上,占调查总人数的80%;另外,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0人,占总人数的89%,认为以自己目前所掌握的英语水平和能力,愿意接受《商务谈判》课程为中英双语教学。
从以上对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两个年级学生英语水平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学生英语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大多数学生也非常乐意接受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为双语教学。另一方面,关于《商务谈判》课程的需求期望值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对《商务谈判》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学习诉求很明确,超过9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能增加谈判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到自己的英语运用技能。99%的学生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95%以上的学生希望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能增加模拟谈判环节。97%以上的学生希望该门课程的考查方式能多样化,不要局限于传统的闭卷考试。
三、《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
《商务谈判》课程作为理论实践结合高度密切的学科,运用双语实施教学更加符合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市场需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工作:
1.以需求为导向,撰写双语课程教学大纲。独立学院的学生与公办高校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特征。根据以上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学习主动性,学习动机和就业压力等方面的信息,并结合《商务谈判》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商务谈判》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以便能更有效指导实践双语教学。
2.选定教材,编写双语教辅材料。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通常可以通过使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自编教材或原版教材进行改编等方式实现。考虑到独立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国内目前关于商务谈判双语教材的缺失,《商务谈判》的课堂教学学生所采用的教材为国内权威的中文商务谈判教材,而英文原版教材作为教师的参考教材,任课教师上课时根据知识内容系统灵活处理商务谈判知识讲解时双语运用的比例,并编写中英版本的PPT和其他中英双语资料作为教学辅助。
3.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商务谈判》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特征明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不能过于单一。笔者在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将不同的教学法综合运用于不同类型知识的授课中,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效果评定标准来考核其有效性。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法如下:(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把课文中讲述的事情的场景再现于课堂,贯穿于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置身于课本所讲的环境当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感受力,再经过教师巧妙设问,使学生得到预期教育效果的教学手段。《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实践环节体现在商贸沟通能力的培养、语言训练以及形成和巩固商务基本知识及技能等方面。具体在课堂教学中,涉及案例分析和模拟谈判中,教师对不同章节涉及的案例分析和相应的模拟谈判,根据具体内容设定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参与其中,锻炼相应的实践技能。(2)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TBA,task-based approach)全称为“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能让学生主动起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做。任务形式可以是对课文的内容做叙述和评述、查询资料以回答问题、专题演讲、专题写作,甚至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这种方式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给学生机会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会涉及相应的商务活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对于这些章节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3)交际教学法。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技能体现在谈判上,实践操作中交际能力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大要素,所以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在相应谈判技巧的讲解与应用方面,便采用了交际教学法,鼓励学生用第二语言进行模拟谈判,以实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4.教学效果评估标准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估是课程教学中要的一环,《商务谈判》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检验,科学地对双语的教学效果进行管理和评估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才能有助于促进独立学院的双语教学。鉴于《商务谈判》是理论实践结合相当密切的学科,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表现,本人制定了多元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评估内容书面和口语相结合,评估形式为教师评分和学生小组互评现结合。具体操作如下:
平时:案例分析+模拟谈判(英文)(教师评估+学生互评)
期末:谈判方案的制作(书面)+情景模拟谈判(口头)
四、《商务谈判》双语教学实践的问题和反思
在独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的《商务谈判》的双语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双语教材的确定仍然是难点,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于公办高校的学生来说,没有那么全面,很难找一本难度适中的《商务谈判》双语教材。另外,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学校希望能参观企业的实战谈判,或参与模拟谈判比赛,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战或实地考察资源相当有限,需要用模拟方式增加实践环节的训练,同时建立谈判模拟仿真的实训室。
五、结论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公立学院,双语课程的设置和开展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运用水平,在此导向下,《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需要做到三点合一,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下,将学科知识与教学对象特点结合,并在实践教学中,因时变通,因人而异,理论实践结合,合理分配双语运用比例方能有效实现该门课程知识传授与语言技能运用兼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钟生根.独立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定位探讨[J].时代金融,2013-11.
[2]洪英.独立学院中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科教文汇,2008-09.
篇5
1 问题的提出缘起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性要求与现任师资的经历状况存在差距。
在大学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政策、规则、特点、规律及操作流程的实践性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主要任务不仅要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法律知识、国际贸易惯例以及电子商务,而且还必须具有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和分析处理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上,不仅要突出知识性,更要突出实践性。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用性决定了国际贸易教学的实践性,而国际贸易教学的实践性,必然要求从事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具有相当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能力。因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否则,教师“以其昏昏”,想要让学生“昭昭”,是不行的。
我们现在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师资实践能力状况如何呢?客观地讲,是比较弱的。以我所在的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是重庆市最早设立的国际贸易本科专业)为例,目前,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来看,他们主要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而非国际贸易实务;还有个别老师是从相关专业转来的,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专业教师理论教学经验很丰富,但由于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缺乏外贸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加上平时教学工作任务相对较重,很少有机会去相关外贸企业熟悉了解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因此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讲授大多只能纸上谈兵、浅尝辄止。在讲授的过程中也往往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案例,而显得有些抽象和枯燥,缺少现场感和生动性。如果遇到好问的学生,多问几个实践当中可能遇到的情形和问题,有时还会出现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的尴尬场面。因此,提升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仅仅是学生的求知要求,也是教师的内在需求,不仅仅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2 问题的原因分析
查找问题及根源,是促成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前提。目前高校相当部分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缺少丰富实践经验和足够实践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源头缺活水。高等院校在引进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时,更多的是关注其学历背景及科研能力的高低,而对教师的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不太注重。以我校为例,现有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多数是国际贸易专业硕士或博士毕业后选择进入高校任教,或是引进的外语基础好、学术造诣深的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以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学历结构、适应双语类课程的教学需求。专业教师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缺乏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对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等课程内容能很好地给学生讲授,但是对于《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等实务类专业课程,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讲起来也只能是照本宣科。
第二,在职缺培训。在学校对教师的培养计划中,比较忽视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引进专业教师时既要有专业高学历背景,又要有实践经验,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把这类人才集聚到高校,客观上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和局限。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之初,国际贸易本身还不是很发达、很热门,要积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教师资源满足教学的需求是很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校在后期的教师培养计划中予以弥补和加强。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在对引进教师的后续培养上缺少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资金投入,也很少创建让教师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第三,考核缺动力。在对高校教师的评估考核中,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出明确的要求,也没有一套关于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考评及奖惩办法,缺乏激励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外在驱动力和内在启动力。以我校为例,对教师的考核是统一的一个模式,即对教学和科研分别进行考核,教师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在教学方面,通过“四评教”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但在“四评教”中,没有制定专门的评价指标来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无法对教授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而对科研的考核则是要求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或申报科研项目来完成相应职称规定的科研任务。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时,更重视纵向课题的研究,而不太关心企业实际需求的横向课题,因为在科研考核及职称评定时,纵向课题、特别是高级别的纵向课题的“含金量”及相应分值更高。
3 问题的解决建议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上的“三缺”,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条件,既有其客观因素的限制,也有其主观管理的不到位。由于问题的积累本身是长期的,因而
解决的办法也就不能够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其解决的思路应该是:既尊重现状、着力改变现状,又要着眼未来、防止问题再来。
第一,抓源头,尽量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双师型”教师本是职业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特指,指既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国际贸易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精通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还要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高校在引进国际贸易专业等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师资时,也应该借鉴职业教育的做法,可以尽量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具备专业职务资格、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才。当然,这种引进也不限于“为我所有”,能“为我所用”也行,即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在学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从而改善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这样既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先天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刺激现有的教师去取得相关的职务资格和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第二,抓培训,尽量多的搭建实践平台和创造实践条件。很多现有的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缺少实践经验,而且实践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包括国际市场和贸易规则及运作程序都在不断变化,因而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非常必要。教师通过参加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可以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弊端,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和创造提高实践能力的条件。比如,可以出台奖励政策,鼓励教师通过培训与考证,来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又比如,学校可以通过与银行、税务部门、商检部门、海关等机关单位和货代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实习场所,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挂职锻炼、顶岗培训或实地实习。再比如,可以在校内建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加强校内模拟实训。通过安装国际贸易模拟实习软件,模拟国际贸易交易环境,让教师指导学生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完成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这样不但能间接提高教师综合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实践能力,还能使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丰富、更生动、更贴近实际,并且可以形成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抓考核,尽量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定量考核。学校专业的多元化决定了考核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对教师的考核也不应该一个模式“一刀切”。可以采取“1+X”的考核办法,将普遍适用性要求与专业特殊要求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对国际贸易专业等实践性较强专业的教师,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和教学考评体系,将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锻炼经历与教学效果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尽可能地设置量化考核指标,以此引导和激励教师加强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可以实行“双师型”教师两种职称评定可交替进行的政策,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为现有教师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内动力。
参考文献
篇6
一、双语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分析
教学系统设计(ISD,InstructionSystemDesign),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具体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模式等四个基本的构成性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构成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过程。
师资是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双语教师首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对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学科发展趋势、理论发展动态等有较全面及时的了解。同时,这些教师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较强的听说表达能力。
学生在这个教学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配合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一方面,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双语课程的内容无法讲授,特别是在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课堂提问时学生的投入程度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双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要求学生必须主动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面临着语言和专业的双重压力,双语课程的学生要投人大量时间和精力,既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
教材是双语教学系统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教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材是指教科书,而广义的教材则是指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师手册、学习指导书、复习题、练习题、参考文献等在内的教学材料系统。面对众多的原版教材,选择的标准为该教材能基本概括学科理论,或者是能反映学界形成共识或权威性的分析范式。它既要为有志于进一步研究本学科理论的学生提供一个知识和方法上的基础,也要为从事具体实践的学生和专业工作人士提供一个知识和方法上的依据。
国际流行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浸没式、过渡式和维持式三种,三种方式各有所长。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应视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类别、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状况、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以及语言目标而定。双语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角色,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条件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促进其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双语教师积极编写详细规范的双语教案,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使双语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四个最重要的因素以外,为保障双语课程的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系统设计还应充分考虑相关学校和院系建立的管理制度、完善对双语课程的激励机制、规范双语课程的评价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
二、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在我国还不成熟,在学生、教师、教材和考评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一)双语师资水平有待加强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以英语为基础的实践性专业,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的“双高”是高校双语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骨干教师一般都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但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在温州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34%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有40%的学生担心老师是否能使用英语清晰准确地讲述教学内容,52%的学生则担心老师是否能恰当处理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运用的关系。如何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技能等方面加强双语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
(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国内财经院校的热门涉外专业,该专业学生入校时高考英语成绩总体较好,而且该专业学生在人校后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但双语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主要在于学生目标语言水平不容乐观,特别是听说水平不尽如人意,专业词汇量不够是学生使用原版教材的最大障碍。此外,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充足,难以做到迁移、融会、贯通,造成了专业知识前后无法相互沟通,新知识的学习缺乏严密的系统性,直接损伤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材的使用有待系统化
按教育部的要求,大学的双语教学要使用外语原版教材,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我国的双语教学开始于最近几年,任课教师本身信息渠道狭窄,同时原版教材价格昂贵,不仅对于学生,而且对于老师来讲独自承担教材的使用费用都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造成当前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教材难易程度参差不齐,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的局面。“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WI''''O体制及案例分析”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课程采用的教材大多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中文本或英文本,或者翻译后再编著,虽然能基本满足教学过程的需要,但是缺乏系统规划。
(四)考核制度有待健全
考核制度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双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熟悉专业知识,还要吃透原版教材,为了满足大纲要求和联系我国实际,教师要收集很多针对我国实际的资料,因此其工作量和难度要比非双语教学大很多。此外,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采用双语教学往往会影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而且有些学生还可能产生抵触晴绪,教师在课堂上可能面临更多的难题。因此,如果没有相关的薪酬激励措施,光靠教师的热情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同样,学生在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方面也大大增加,如果还是采用相同的学分,也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上述问题错综复杂,互相影响,不是某课或某个教师能够解决的,必须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解决。
三、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为实现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目标,而对整个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活动进行规划与安排,并根据实践获得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活动的系统化设计过程。
包括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课程设计、师资来源与培养、教学内容设计、评价管理设计等。
(一)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目前国际贸易本科双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群体一接受”型,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少数采用个体一接受型;而个体探究型、群体探究型则占极小的比例。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为教学媒体的选择与组合,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充实教学内容,节省英语板书时间,利用国内外经贸专题网站、专业学习网站拓展双语课堂的范围和空间。教师可在校园网上建立个人主页,公布外文版教学大纲、本学科主要内容、中外文参考资料、相关站点链接等;二为教学方法的优化,尝试“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评中学”等多种多样的双语教学活动,发挥各种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的优势,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和实践要求标准高的特点,其知识结构具有层次鲜明、衔接紧密的特点。双语课程的设置宜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和上层学科在设置时间上的系统性。在第一、二、三学期完成全部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及经常课背景,不提倡开展双语教学。在第四学期,为避免学生从大学英语教育到双语教学的巨大落差,宜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行过渡,如“外贸函电”、“经贸英语会话”。第五学期可开展“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由于是基础课程,不宜采用过多的外语教学,以免影响学生的理解,比较适合的教学外语使用比例是20%30%,让学生熟悉专业术语和对应的外文名称。在大三上学期开展“进出口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经贸地理”等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大三下学期开展“国际结算”、“单证制作”、“报关与商检”等课程的双语教学。大四上学期开展“国际商务谈判”和学生课程实践的双语教学。这样可以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有一个系统渐进的过程。
(三)师资来源与培养
在教师方面应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外贸专业是一个以英语为基础的实践性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聘请国外学者来讲学,或者聘请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学者担任双语教师,或者引进外贸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并承担适当课程、适当比例内容的教学任务;同时,可以通过校本培训、国内进修访学或国外进修的方式培养在职双语教师,或将教师送到外贸公司去实践,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外贸操作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使其知识结构与贸易发展与时俱进。
(四)教学内容设计
双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尽量遵循以下标准:一是内容新颖,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克服双语教学中使用外语工具的不利因素;二是内容理论性较弱、理论性较强,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用英语讲解很晦涩,将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通过实践可以弥补学生对理论理解的不足;三是章节相对独立,内容相对松散,前后章节既是一个整体,又相对独立,对前章内容的理解相对来说不太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四是注重教材的选择,可选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推荐使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及法学专业原版影印教材的通知》所推荐的教材,还可参照国内高水平大学正在使用的英文教材,必要时可根据教学需要对原版教材进行删减集成,自己编写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辅助教材,如中文教材、生词表、网站、工具书等。
(五)评价管理设计
篇7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烟台、青岛、威海等开放城市的需求于1993年设立的,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培养输送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自办学至今,一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办学思路和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培养突出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到突出位置。较高的英语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在就业时深受欢迎,在考研和出国留学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本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极研究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课教学以及专业设置,取得了明显成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并强调教研相长。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了以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为前提,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1.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本专业的双语课、专业外语课比重不断提高,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件制作和发表报告,用英语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课后,为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商务英语证书考试提供专题辅导,以增强其未来就业竞争力;实践环节,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贸易流程,并带领学生到海关、港务局、出口加工企业、贸易公司等单位进行实地观摩和业务操作。近两年还带领部分学生到韩国仁川港、韩进航空公司、韩资企业进行参观考察,以了解沿海地区韩资企业的经营方式,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
2.积极开展对外合作。自2004年开始,学院与韩国仁荷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生连续五年成功接待仁荷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师生访问团,并自2007年起赴韩回访,成功实现了学术和文化方面的互动交流。在韩期间,师生参观了首尔东大门流通市场、GM大宇科技园区、仁川自由经济区,进行中国特色小商品展卖活动,双方教授和学生举行学术讲座。与韩国仁荷大学的系列交流活动为学院实现跨国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院还与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四年级时可以参加合作培养班的学习,通过考试的课程可以免学分,第二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后获得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已有多位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踏上了赴澳洲留学之路。
3.以双语教学为重要支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学校最早实施双语教学,至今有4门课程采用双语授课:现代物流、全球公司战略、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务。具有良好的双语教学师资条件,每门双语课都形成了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都具有较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的经验。双语课均采用原版外文教材,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自编了高质量的辅助教材。教师均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深受学生欢迎。这些条件都为双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2009年现代物流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
三、专业建设思路及保障措施
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从自身已有的基础和可获得的资源出发,着力狠抓教学梯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几个基本环节,力争实现“专业建设科学化,实践无国界化,核心课程双语化。”
(一)专业建设思路
为了发挥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增强专业竞争力,我们拟采取以下专业建设思路:
首先,加深认识,准确定位,全面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夯实基础,更好地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第三,围绕“经济、贸易、商务”的知识结构,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交叉与渗透,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第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市场要求,重点从课程、师资队伍、教材等基本环节加强专业建设。最后,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优化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
(二)保障措施
在上述建设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1)努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在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带头人,按照全校的统一政策在科研经费和津贴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并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人才。(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资助科研经费、改善工作条件、构建学术团队等办法,促使他们尽快出成果,帮助他们创造条件,晋升职务;对申请优秀课或精品课形成团队所急需的教师要优先予以配备;新补充教师的来源要多样化,鼓励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提高学术水平,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3)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条件之一;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和参加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目的的各种业务培训,做到教研互相促进;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和外语水平。
2.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群建设。明确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地位、要求,突出主干课程和拓宽知识面;加大英语授课以及实务操作、模拟教学和案例分析的分量,以求更好地体现国际贸易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特点;增加校级优秀课和精品课的数量;充分研究课程内容及其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减小不同课程中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对课程进行整合与重组,建立相关课程小组,形成国际商务英语、现代物流(双语授课)、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四个课程模块,完善初步形成的教学梯队,统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考试做到统一出题、统一判卷,并以申报优秀课或精品课为努力的方向;发挥首席教师在教学和课程群建设中的作用,建设好学科课程群、专业课课程群。
3.引进与自编相结合,加强教材建设。大力提高“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或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教材的使用比重,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双语教学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同时提高自编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修订和编写出适应我专业培养人才需要的系列配套教材,最终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新体系。(1)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或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独立编写高水平的教材。本专业将编写出一部适应贸易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的国内先进水平的教材。(2)以讲课用的基本教材为中心,加强教材的配套建设。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我专业特色的教学参考书、习题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料,并建立质量评价制度。(3)加强国外教材的引进工作。结合本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通过深入调查和专家论证引进国外优秀教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大力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制作精品课件,编制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电子教材。(5)结合课程组建设的需要规划教材的建设。对于有教学和科研优势、团队整齐的课程组在出版教材方面优先给予经费支持,重点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篇8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显著特征。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争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高等教育中能否培养出足够数量的高质量、通晓国际竞争规则的管理和科技人才也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日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营造国际化氛围,为研究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条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培养方式[2]。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践来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邀请国外专家举办多种形式的学科前沿讲座、与国外高校院所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3]。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是其中的一种长效形式,对于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教学特征出发,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分享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从教学质量入手对学校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特征与挑战
(一)授课对象的差异性
从课程性质而言,“国际贸易与经济”是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国际化必修课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主干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国际化选修课程,在整个经济学教学板块和国际化教学板块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属于“国际经济学”的第一部分,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与贸易有关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在学校新一轮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改革中,要求研究生选修国际化课程的学分比例占到总课程的约四分之一,但由于开设国际化课程的师资缺乏,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有限,造成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会选修本门课程。同时,近些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留学研究生的数量虽然出现了持续上升的局面,但规模仍然有限,特别是这些留学研究生分散在不同的专业,但可以选择的全英语课程较少,因此,不同专业的留学研究生也会选修本门课程。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不仅专业背景差异大,英语水平差异也很大。以2013和2014年的教学实践为例,在2013年,共有23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其中10人是留学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留学研究生2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7人,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1人;其余13人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本土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区域经济学专业1人,产业经济学专业6人,国际贸易学专业2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人,金融学专业3人。2014年,共有22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其中11人是硕士留学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8人,国际贸易学专业1人,金融学专业1人,工商管理专业1人;其余11人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本土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产业经济学专业3人,国际贸易学专业3人,金融学专业4人,会计学专业1人。
很多学者指出,专业背景差异和英语水平差异是留学生教学中的显著特征[4-5],上文中本课程在2013年和2014年的选修学生情况也体现出了这两个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专业背景差异和英语水平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属于“高级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及其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国际分工中的实际应用。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应当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并且已经充分掌握“国际经济学”、“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但从2013年选修本课程的23名学生来看,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的仅有13人,且10人为本土研究生,10名留学生中仅有3人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选择等都提出了挑战。
第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属于全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上文已经提到,2013年选修本课程的23名学生中,10人为留学研究生,13人为本土研究生。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泰国和越南,虽然他们的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与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国家的留学生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与本土研究生相比,他们听说能力较强,愿意也善于表达,但读写能力较弱。本土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则是读写能力较强,除了个别学生以外,大多不愿意主动发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同样要求对本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为本土教师,长期以来所受到的本土教育,使得他们更加习惯于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教学模式[6]。但在学校的激励和支持下,近年来,他们也接受了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培训或有过在国外进修的经历,因此他们在开课之初往往会探索多种新兴教学模式。但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却出现了向传统教学模式转移的现象。
教学模式的选择既受到课程特点的影响,又受到教师和学生特点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调查揭示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与选修“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学生特征一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多国际化课程的授课对象都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留学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本土研究生虽然也从内心渴望能够发挥他们主动性的新兴教学模式,但由于英语交流能力较弱,理性选择的结果依然是倾向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留学研究生的课堂表现相对活跃,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非常积极,但很多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需要掌握基本理论,阅读本领域的最新成果,留学研究生的知识局限性和理解力不足却成了其中的障碍,因此也偏向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对于教学中的案例讨论有更多的诉求。此外,与本科生课程不一样,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大多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最初投入大量精力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却因为学生低的参与度影响教学效果之时,很多教师会无奈地选择重新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初始目标。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即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的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对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也应当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从“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主要从教材选择、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索,通过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材选择:注重主辅教材的有机结合
前文已经提到,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在专业背景和英语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使各类学生都能有所获,本课程将主教材和辅助教材有机结合。首先选择中级难度的影印版教材即Dennis R. Appleyard的《International Trade》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该教材是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也是高校经济类双语教学推荐教材,并且具有三方面的特色:一是体系完整,对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阐述较为透彻;二是保持了英文原版特色,适合国际化教学;三是内容更新速度快,便于学生紧扣学科前沿,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专题讨论环节。主教材提供了有广度的基本理论框架,可以满足没有经济学相关专业基础的留学研究生的基础知识需求,也可以满足本土研究生的英语阅读需求。同时选用国外流行的研究生教材,即Robert C. Feenstra的《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作为本课程的辅助教材,着重用于有深度的专题研究,可以满足研究生课程的教学需求。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它的目标应当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传统教学模式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现代教学模式则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条件,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案例教学穿插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一般针对国际经贸领域的热点问题或企业实践采集案例,就同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剖析,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论式教学着重针对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由教师凝练辩题,采取抽签方式决定正方和反方,各方围绕辩题和本方任务收集准备材料,并进行课堂辩论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研究性教学的主题大多来自于课程组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等,结合具体的基金项目等设计研究性专题,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讨,从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紧跟本学科前沿理论,满足了他们对于知识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课题的积极参与和探讨也会给项目带来新的启发。这些教学方法相互融合,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与科研也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整体教学安排来看,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案例研讨引入全球化这一背景,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结合各自国家的实际探讨全球化的利与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从中凝练出具有争议的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专题。(2)分析问题。对于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着重从理论体系上进行梳理,使学生全面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发展史和框架,并对理论前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及其所在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通过阅读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3)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确定最终研究思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并且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堂展示,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进一步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撰写结业论文,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
(三)考核方式
和本科生教学相比,虽然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但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践来看,依然以期末理论考核方式为主。理论考核方式重知识、轻能力,有悖于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三强一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不仅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进行了探索,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将“能力考核”、“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贯穿始终,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考核内容上,从考核知识为主转向考核能力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二是在考核形式上,取消了期末理论考核,取而代之的是案例讨论、辩论、研究报告、课堂展示、结业论文等形式;三是在考核成绩构成上,与考核形式改革相对应。例如,2013年本课程的成绩构成包括案例讨论和辩论(20%)、小组研究报告和课堂展示(40%)、结业论文(40%)三个部分。考核方式的改革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起到鞭策作用,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总体而言,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本门课程而言,由于课程同时面向留学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在教材选择上,将具有广度的主教材和具有深度的辅助教材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将基础的理论框架分析和前沿的专题研究有机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坚持能力考核、全面考核与过程考核理念,将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有机结合。从本课程已经经历的三轮教学实践检验反馈中可以得到结论:课程改革和建设成果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上,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综合素质等也具有显著作用。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始终围绕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的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将不断学习先进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使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刘惠琴.加强国际化培养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
[2]杨韶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省思[J].教育科学,
2013,(2).
[3]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
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4]聂林媛,李新亮.留学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3).
[5]冬兰.多元文化背景下市场营销留学生教学的实践与
篇9
收稿日期:2013-06-19
基金项目:蒙英华主持的201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资助的成果(B11065)
作者简介:蒙英华(1977-),男,广西苍梧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导言
上海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的确立无疑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则更为迫切。尽管上海地区每年有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但大多数毕业生仅掌握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据《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2007届至2009届)。据麦可思研究院的一份报道表明,截至2010年末,全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已达到了610所,相比2006年,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新增419所高校,新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增长比率高达高达219%,而在现行培养机制下,中国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往往缺乏国际视野,不能熟知国际惯例准则,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而针对上海市的发展目标,上海各高校培养的国贸人才数量和层次与社会实际发展的实际需求已经脱节,构成上海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瓶颈。
一、上海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对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设计的理解,我们对上海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
(一)国贸专业的师资情况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上述几所大学的生师比都偏高。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相关规定,普通高校的生师比不应超过18∶1,所以,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都存在着教师缺乏的问题。因此,在可行的范围内,各学院应尽力降低生师比。其次,我们发现,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而言,教授所占比率都普遍低于其他几所学校,教师结构还不够优化,但是这也是二本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二)国贸(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对比
下页表2列出了几所高校国贸(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各个学校的毕业学分差别比较大,最低150学分,最高171学分,中间的跨度达到了20个学分。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十分类似,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实习上的比例近似为9∶3∶9∶1。专业选必修课以及公共必修课占所有的近75%,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还不足13%。相比较之下,厦门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实习的比例近似为16∶13∶17∶1,专业选修课程占了所有课程的26.25%。另外,复旦大学的专业必修课比其他高校高出了近10%,因此可以看出,复旦大学是非常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的。在专业选修课上,上海财经大学则采用了和其他的大学不一样的策略,其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必修课居多,而专业选修课所占比例略低。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生培养上采用宽口径培养的方式,其学生大学前两年所学内容都完全相同,而在大二结束以后才进行专业分流。
同时,我们对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课程设计进行对比后发现,在课程上设计了很多针对国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外经贸文献选读、外贸英语口语与书信写作等),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的知识面与理论基础,但对于实务类课程的安排仍然较少。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国贸专业所有课程均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并且外教教授课程所占比例很大,所以在国际性视野方面,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要求的具有一定的切合度。另外,上述高校都特别注重对英语技能的训练。随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逐步建设,外资企业的数量与国际跨国公司中心数量将急剧增加,而学生的外语能力越好,越能极快适应外企工作环境。
(三)国贸专业的实习与海外交流情况对比
对上述国内几所985高校的实习与海外交流情况进行简要对比后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实习占学分比率分别为5.85%、4%、1.88%。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对其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而对于海外交流,复旦大学的每年交流人数比率为5.93%,① 而其他大学的比率也大都在5%② 左右。因此,在高校中,特别是对于上海地区的一流的高校而言,学生出国交流的比率仍偏低,主要原因在于交流项目有限,资源较为稀缺,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就更少了。所以学校应多方面拓宽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项目。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
上海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可以完善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的结构、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提高人才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在某些资源的匮乏上具有共性,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平台,把相关资源都整合起来,降低重复建设。首先,可以由政府牵头,各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寻求新的合作项目(境内或境外);其次,可以通过将各高校有特色的国贸专业课程进行跨校课程选修,或进行研究资料、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建立跨校的研究队伍与兴趣小组,举行校际间的国际贸易沙盘大赛,共享企业关于国际贸易与商务类的招聘信息,高校实践基地共享让学生进行选择等方式,形成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资源整合。
上海国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的启动则为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性与可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可以为高校国贸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与联系相关场所和基地,并且能够专门针对各高校的资源与特色进行统筹 。在这种整合下,高校间以及高校和贸易中心间通过各种契约、协作等形式来实现各种具有公共使用属性的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高校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利于高校与贸易中心的优势互补和做大做强。例如,可由政策牵头建立网上国际化培养平台,而有相关招聘意向或有培训实习意向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展示,同时该平台也可建立学生资源数据库,把有相关实践意向的学生加入到数据库,提供给企业进行筛选;通过该平台,也能够将最新的国际交流信息、贸易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学生与企业。
三、上海市国贸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方向调整
1.教材的选择应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对待。首先,有些公共课程的内容资料更新十分迅速,因此将文献、期刊引入,作为公共教材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案例学习法,增添案例学习这一环节。
2.原有课程的结构调整。第一,在通识类课程中,学校应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目标进行课程的分类,对每个分类阶段进行一定的选课学分限制,并且予以学生明确的分类提示,让学生能够广泛的学习理科类以及社科类的知识。第二,实验性课程不足。经济学类的专业往往缺乏系统的实验以及实践类的课程。第三,加大英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第四,在原先的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上,应进一步细化分区域的国际贸易惯例与文化课程。
3.新型课程的选择与设立。第一,增设国际惯例、法律类课程。在国贸专业的课程培养中选开《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与国贸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法律课程。第二,在原先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基础上,设立实践与可操作型的商务沟通课程。利用上海国贸中心的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师讲课,让学生模拟谈判过程。第三,设立实习前心理课程、跨国公司文化、行为准则等课程以利于在进入实习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结语
为解决上海高校所培养的国贸人才数量和层次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相脱节,应:一是在可行的范围内,各国贸专业所属学院应尽力降低生师比,特别对于上海地区二本院校而言,应尽快提升教师的师资结构水平。二是课程设计上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在以原有国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实务(实验)类课程;教材的选择应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对待;课程设置上更加与国际化接轨;注重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文理科通识教育;加大英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设置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人才需求相关的新课程。三是在海外交流上应拓宽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海外交流模式(访问学习项目,交流学习项目,暑期游学项目等)及更多的海外交流项目。四是设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平台,进行上海高校国际贸易资源的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大学国际化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2).
[2] 侯俊平,张春河.教育国际化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
篇10
一 双语教学在西南地区民族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运用与发展的意义
1.双语教学的概念与目的
双语教学在《朗文语言及应用语言学词典》中被解释为: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2001年以来,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尤其要在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贸易、法律等专业中开展”。又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中对双语教学工作中师资、教材、教学方法、外语使用等方面提出明确标准与要求。如今,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及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于经济学应用类学科,旨在培养能熟练从事国际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因而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活动。现国内本科国际经贸专业的双语教学的主流是使用汉语和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讲授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和交际能力,以适用于涉外经贸活动,也能培养学生对中外相关文献的自学能力,对进一步研习国贸专业知识作铺垫。总之,双语教学适应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及教育全球化的要求,值得在高校中推广。
2.在西南地区民族院校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
西南边疆云南、广西等地与东南亚多国毗邻,在现今投资开放的大环境下,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国际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在西南地区严重稀缺。因此,培养该类型人才就成为当地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作为中国与东盟诸国接壤的省份,桥头堡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进一步对云南的国贸专业人才在质量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如必须熟悉东盟的运作方式,能够使用外语与相关人员进行书面交流,并对各成员国经贸政策和法规等有一定的了解等。而这些,都适合于在双语课程中向学生传授。再者,云南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本省的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教育少数民族学生的使命,必须保证他们获得与汉族学生同质同量的教学资源;同时,少数民族跨国人才的培养,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
展,也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双语教学在云南民族大学国贸本科专业中的尝试
1.双语教学在云南民族大学国贸专业实践的概况
云南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专业建设以来已经开展数门双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目前我校国贸系双语专业课程包括一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及两门校级双语示范课程。我校国贸专业双语课程的主要开设对象为大二至大四的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包括在我校攻读经济学类专业的东南亚留学生。
目前,我校国贸专业开展的双语课程的教师大多是拥有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或是有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教学中使用教材包括国内出版社引进出版的英文教材及教师自编的教材。课堂教学中英文的使用比重因教师而异,大多采用混合式教学,即英文教材、中英文结合讲解。课程考察方面,主要以笔试为主,平时讨论与演讲等也作为考核手段之一。
2.教学效果与学生评价
近期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中,就现已开设的双语课程受到认可的程度做了一份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具体而言: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二至四年级本科生154人;回收的问卷中146份有效;结果是约95%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有必要,并有约半数学生认为双语专业课程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及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大致情况见表1:
然而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却不如之前理想:当被问及“对双语课程是否感兴趣”时,68%的学生表示认可或欢迎,其余32%则抱“无所谓”或“反对”的态度。当问及目前已开设的双语课堂教学效果时,11%表示大部分内容无法在课堂上消化,45%的学生只能听懂一半,仅44%的学生表示几乎能完全听懂。最后,76%的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外语水平,但仅仅只有33%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掌握专业知识有帮助,而60%以上的学生认为修习双语教学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效率不如纯中文教学。这些数据都说明在双语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三 双语教学在国贸专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分条目探讨教学问题之前,我们先将问卷调查中教学各环节学生的反馈情况制表2,后文的进一步分析以此为基。
1.民族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教学受限
学生英语水平较差无疑是制约双语课程教学的首要因素。西南民族省份教育水平相对沿海发达省份较落后,高校录取分数线低、学生外语基础薄弱。同时,边疆地区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不少家庭贫困,外语学习环境简陋,计算机和网络等常常是进入高校后才有机会接触。另外,地方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总之,边疆地区高校学生英语平均水平较沿海发达地区有相当的差距,而民族院校学生差距尤甚。
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双语课程,接收和消化知识理解效率低下,课堂上与教师难以互动,还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挫折情绪。这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双语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前述问卷调查中,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比没有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双语教学,对双语课程更有兴趣。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较能适应教师在课堂中使用英文讲解的比例为30%~50%。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双语课程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课堂中听讲,而阅读教材并不存在很大问题。总之,学生英语能力的弱项集中在听和说。
2.双语教学师资贫乏
开设双语课程就意味着教师需进行语言教学和专业知识教学。但这两种教学能力在培养和提高时,恰恰没有太多可相互借鉴促进的地方,这无疑对双语教师业务素质的修养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目前高校教师中不乏学历高、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者,但是具备双语授课能力、拥有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仍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在西部民族院校培训现有双语师资,并引进人才,特别是有海外学习经历者,成为办学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3.教材选择问题
双语教学中,原版教材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外语和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引进价格高昂的原版教材,一旦与低价的本土教材比较,学生极易对前者产生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原版教材内容编排不一定符合我国教育部既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难度也不一定适合我国的本科学生。因此,在原版教材之外,另辟途径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成了双语教学实施的困难之一。
4.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尽合理
云南民族大学的双语教学尚在探索阶段,同时限于课时、设施等条件,方式上仍沿袭传统的课堂讲授主导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传授知识时是高效的,但与双语课堂上重视应用和交流能力的初衷相悖。笔者理想中的双语课应当在授课教书之外,亦能由教师主持开设专题讨论和开放性的实践环节。
5.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有待创新
教学测量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现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沿袭传统的笔试考核,期末成绩占据总成绩决定性的比重。这种考试对于所有应用性课程均存在巨大的弊端,即容易使学生将过多的精力用在准备考试上,而忽略训练应用能力这一教学初衷。
四 双语教学在民族院校中改革改进的方法探讨
笔者基于自身授课经验,对民族院校学生的双语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思考,并归结如下。
1.明确目标,处理好外语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
双语教学的目标应兼顾学生外语能力的提升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但是,在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也需要各有侧重:语言方面应首先培养学生对外文书面文本的解读能力;而知识方面则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后,尽量拓展专业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非外语专业的双语教学本就不应奢求将学生训练得像外语专业学生那样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同时作为应用性课程,理论的深入也应结合实际,适度把握。总之,双语课程应教学生在遇到难题时,能正确认识问题,明确应补充哪些知识,能有效获取并消化知识,进而解决难题。
具体的教学实施方面,教师可将较多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在语言层面讲解教材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外语文本解读能力。只要教材内容选择得当,并且教师能通过作业、小测验或其他方式诱导(有一定的强制性亦可)学生课后自习,扩展知识面,那么整个双语教学的效果有望提高。
2.教师的补强和优化配置
我国高校授课的传统模式为一位教师为一个班级的学生讲授一门课程。然而这种模式未必适应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如一门双语课程中,由1~2位资深教师,将相关学科教师集结成课程小组,按教学环节或分专题配置不同教师授课。那么,各教师可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更能使中外语教学和专业识教学得到平衡兼顾。
3.关于双语教学的教材
从效果来看,在教育英文基础普遍不太牢靠的学生时,选用原版外文教材或全中文(包括有中英全文对照翻译的教材)都不太合适:前者可能使学生在语言上投入过多精力而忽略知识;而后者可能使学生滋生对外文的泄惰兴趣。作者认为最适宜的教材应由外文编写,并在难点处附有详细中文注释,章节开头或结尾有知识梳理的篇幅。这样的教材或许难寻,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本外文原版教材中选取章节,适当改写,特别对语言应做简化标注,并整编成讲义。这样的讲义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修改增删,最终可结集出版。
4.教学方法的改进设想
第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严重依赖于学生的外语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英语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课堂教授内容。如:若学生英语水平较差,教师可将教材内容全部讲解,之后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若学生英语水平较高,教师可考虑减少对教材内容的直接讲解,而将学生编排为学习小组,向各小组布置自学任务,并要求各组在完成任务后向其他组学生讲解任务所涉教材内容。特别鉴于西南民族高校的学生英语听力和专业词汇薄弱,教师应在上课前将教案或PPT等授课材料提供给学生,并鼓励、督促学生课前预习。
第二,采用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参与式教学是当今国外一种热门的教学方式,笔者对其有浓厚的兴趣,曾尝试将其带入双语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核心理念鼓励学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其主要形式即由学习者分组讨论并完成部分的课程讲授;其优势在于能激发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研读文本、教案,甚至作扩展性阅读。当然,参与式教学会带来如课时的紧缺等一系列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及学生的状况作适当的调整。
第三,学习督促、扩展阅读。据笔者个人教学经验,双语课程的课时资源常常难以保证教师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全部预定教学内容的讲授。在此情况下,教师应通过布置读书笔记、小论文等方法督促学生自学这些内容。甚至,教师还可从本专业外文书刊、网络资源中,挑选精致易读的篇章推荐给学生自习并要求撰写读书笔记。
5.考核方式分环节、多样化进行
如上所述,双语教学应改变一场考试决定一门课程成绩的传统笔试考核模式。笔者倡导一门双语课程由不同教师分环节讲授,对学生的考核也无需集中在期末,而是改为在授课环节结束后即安排考核,考核的形式根据内容分别设置,学生总成绩由各环节成绩加权求和得出。具体地说:如在核心理论讲授环节结束后,应安排笔试;一般知识的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可用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的得分,作为该环节成绩;遇到实践环节,可考虑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模拟操作并测评;至于语言能力,在一门课程结束后单独安排专业英语考试也未尝不可。
6.严格评教
建立完善的评教机制,并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双语教学现处于探索阶段,其教学评估可以借鉴传统课程,但对学生的意见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方式方法上,在专家评估与师生双向评价之外,还可考虑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的频率也比传统课程更高,以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刘金平.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五位一体”模式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0(4):148~152
篇11
(2)厚基础,是指具有较雄厚的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会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投资、国际贸易、国际税收、国际商法、中外会计准则与惯例比较等课程。
(3)宽知识,是指具有较宽的会计专业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投资学、市场营销、货币银行学、法学基础知识、经济法与税法等课程为必修课程,并要求学生选修管理类、经济类、人文科学类等2-5门课程。
(4)强化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习训练。采取“四段式三类实习”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分两段深入企业进行实习,熟悉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或审计的过程和要求;建立手工会计学原理和财务会计实验室;建立电算化会计实验室和电算化审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
4.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优化会计专业课程。突出国际会计特别是东盟国家的会计准则与惯例,并能熟练运用专业英语,鼓励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和注册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学生既能熟练掌握中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如用友、金碟等财务软件),又能熟练应用国外财务软件。
(2)在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改革,采用案例分析法、自学与讨论法、试验与实践相结合法、多形式作业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和研究型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5.改革教学管理
全面修订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明确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会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和保障措施。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包括主辅修制、选修制、弹性学制,为学生塑造自我、发展个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认真搞好教学管理,做好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和教学评估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按照新的教学计划,抓好教材、教学大纲、题库建设,规范教学行为;完善院校、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的双重评教制度。
(二)加强同东盟国家高校的教育合作
1.大力借鉴和引进东盟国家会计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借鉴新加坡的双语教学、外部远程教育、海外办学和马来西亚的“双联课程”等;引进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学课程和外语版教材,部分课程直接用外语授课。
2.建立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办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联合办学方向上,可以同东盟高校在会计人才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层次进行交流和联合培养,包括开展联合办学的学位课程和双学位课程;在联合办学内容上,引进东盟的先进教育资源,学习的优秀办学理念和方法,借助东盟国家高校的管理经验;在办学方式上,可以互派访问学者、交流教师、交流学生到对方国家高校学习,互通学习课程;在学分机制上,扩大在教育质量监督和认证领域的合作,寻求建立中国—东盟之间互认学分、学位和文凭的互相认证制度。
3.大力推进中国-东盟国家高等院校互招会计学留学生工作,促进双方高等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发展。中国-东盟国家高等院校互招会计学留学生,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带动高等教育升级,推动高等教育的优化。通过招收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增进对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的了解,增加我国高校学生同东盟国家学生互相接触、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与东盟国家留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共同进步。
(三)校企联合,创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同东盟国家企业集团的联合办学,提高会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我国高校同东盟国家企业集团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应该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实现校企强强联手的培养模式。一是实行东盟国家企业给我国高等院校注资的方式联合办学,校企实行董事会方式进行管理,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二是东盟国家企业给予适当资金赞助我国高校,企业委托培养所需的会计人才;三是东盟国家的企业作为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海外实习基地,每年选派中国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可以在优秀的学生中挑选适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
篇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我国高校加强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致力于满足国内、国际的社会需求。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这在鼓钇笠底呦蚴澜绲耐时,也对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民办本科教育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民办高校如何在众多历史悠久的公立高校中站稳脚跟并与之竞争,从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安徽三联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安徽三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获批的第一个本科专业,从2010年开始招生,到现已有三届毕业生(2016)。
为专业建设实施来看,从2009开设至今,该专业为紧跟经济社会和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真实情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识别学院学生的能力体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该专业不间断地进行高校、企业和行业三方调研,同时积极开展教科研申报,全方位铺开整个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思路与模式
2009~2012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思路以铺设基本专业基础,稳步推进专业建设为导向。在“三大能力”的培养上,对国贸专业理论多强调以适用为主,更多侧重于对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释现实经济贸易现象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方面则基本铺设“课程+软件”的主要训练模式。
从2012年至2016年,鉴于学校本科合格评估与其他单位专业建设的交流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该专业在原有应用能力培养之外,开始补充与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合作。先后开展了各项与专业有关的见习活动、校企专家交流活动、企业特色班建设。
2.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
在培养目标上,由“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向“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创新创业+专业服务面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显细化。
人才培养方案在总学时下降的前提下,提高了实践学时的比重。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突出文理交融特色及实践教育模块、新增创新创业平台。与安徽省主要产业对应,将汽车类、服装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3.师资建设方面
从师资数量上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由2009年的7人,上升到2016年14人。职称结构上,2009年“哑铃型”结构突出,特别是体现在中青年讲师数量上,2016年此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双能型教师均有覆盖。同时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资队伍。
4.专业实践教学方面
2010~2012年,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以“课内实践+课程软件”形式开展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则以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为主。
2012~2016年,基于特色专业建设和振兴计划项目支持,专业实践形式日趋多样化,并新增实验室以丰富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目前,已基本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全覆盖。
三、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虽然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其起步较晚,制度与保障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教学师资、办学经费、学生的文化基础等方面与国内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其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1.专业建设成效与学生能力对应程度不够高
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民办高校可采取多种方法对应和充实“三大能力”,以期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目前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参与程度与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笔者通过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观测发现,学生欠缺自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表现是:毕业论文的指导难度偏大;实验室模拟多以验证性试验为主,以完成实验课程流程为基本目标,实验室实验深度有待提高;不断线、全过程的专业英语教学并未显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水平不够高
民办高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专业教师队伍业已克服了初始办专业时较为畸形的师资结构,但仍然存在不合理性,例如,教师数量偏少,青年教师的比重过高等。因此,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对专业发展的宏观把握程度不够好,前瞻性把握不足,教师队伍普遍教学能力偏弱,双师型师资参与教学改革的力度明显较低。
3.校企合作开展尚待深度开发
目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集中在企业专家讲学、专业见习、特色班建设上,但是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还相去甚远,部分高校甚至仅仅流于形式。
四、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新思考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为主动应对新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挑战,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创新战略和政策主张。
作为民办高校,必须要主动从供给方主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补缺补差,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1.根据社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要时刻强调社会需求,在遵照各高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由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解构能力元素,充实到现有人才培养能力体系中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实施高校专家与企业专家双导师配置,充实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上,发挥学校、院系和企业三方评价作用,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效果,注重全过程监控。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确保学生各方面的培养,民办高校必须要强化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如支持优秀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现有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到企业生产活动中去,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创造各类型平台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邀有专业背景的高校专家和企业专家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支持学院教师参与到企业、其他高校的各类项目中去。大力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各种高水平学术会议,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突出技能型、应用型课程体系。在兼顾课程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同时,推行模块化、项目和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模式。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学校实际,课程建设上秉持文理交融的理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也应吸收学校其他专业的优秀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在教材建设上,要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加大对高校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和教辅的鼓励力度,增强教材的实践性,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主动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
4.继续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
首先,在大力推进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根据中小企业人才需求能力结构,积极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类专业竞赛。继续参与各级各类校外专业比赛活动。
其次,深度开发校企合作基地。从学生角度看,这有利于尽可能缩短其适应未来职位的时间。从专业发展角度看,利于跟踪企业真实需求,利于专业建设各个方面。
最后,逐步构建由模拟实践向现实实践的转变,可采取以下一些方式:引进中小企业具体贸易平台的客户端,优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外贸业务的真实实践,争取一定的业务量和经济效益;孵化引入阿里巴巴、速卖通等国际B2B与B2C平台,形成真实小微企业,实现在线网络贸易,形成实际经济效益,以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苏 曼.新形势下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商贸,2014(9).
[2]竺杏月,周敏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4).
[3]文 珍.基于就业视角的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以琼州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12(10).
[4]王国庆.以校企合作为突破,促进专业建设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5(S2).
[5]刘旺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篇13
教育信息化;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整合;路径
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同时还提出,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将更加丰富多彩,高校商务英语教育资源将呈现多元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新态势.学习者借助网络平台能获取许多商务英语教育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资源往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规范性,检索功能不足,需要学习者进行大量阅读并筛选,耗时低效;同时缺少相关拓展性知识和内容,不利于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和规划.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资源加以科学整合,使其成为更加规范系统且便于查找的学习资源,将会提升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助于商务英语核心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大多缺乏这样的信息资源.对高校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路径展开研究,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的内涵
1.1商务英语核心课程的含义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是指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商务英语人才而开设的以英语为载体、以国际经贸、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商务管理、旅游、新闻、法律、外事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贸易和商务活动主干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导论、国际商务礼仪、外国社会与文化等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习者能掌握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贸职业技能.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可把此类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所需课时一般占该专业总课时的20%~30%.
1.2课程资源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对课程资源的含义有很多争论,但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资源.从课程资源的外在形态看,课程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教师、学生、各类拨款、教材、图书资料、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实验实训室、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践基地以及各种有助于教学的公共设施等,无形资源包括政策(主管部门)支持、时间分配、自然环境和氛围等.从课程资源的储存范围看,课程资源包含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课程资源具有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性和时代感强等特点.
1.3资源整合的界定资源整合是指通过合理的手段和便捷的工具集合已有资源,按特定的逻辑关系组织、加工、归类、有效共享,并为后续资源的管理与使用提供规范,从而实现资源的增值利用.课程资源整合是指按照课程目标,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整合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将完成课程教学所需的各类课程资源进行加工、优化重组,使之形成一个自成体系而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效益最大化的整体.而这个整体的形成必须打破一定的组织或部门界限,将必用、可用和能用的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整、有机组合,实现资源的整体结构最优化和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学习者提供灵活的条理化的课程资源便捷服务.
2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整合的必然性
2.1实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可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大量准确的最新国际经贸信息,许多现有网络信息杂乱零散不具备专业性和规范化,甚至正确性还需甄别,只有进行归类整合才能提高其实用性.
2.2商务英语核心课程的内在要求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是为培养学习者的职业技能而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该类课程资源至少应具备灵活性、时代性、实用性、互补性等特征,否则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单凭科任教师借助于课本,各自为政辛勤备课而得到的零散课程资源是无法具备这些特征的.只有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才能随时更新,实现互通有无,节约成本的目标,才能满足学生职业规划或未来职业的需求,达到好用、能用、够用的目的.
2.3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必要的整合条件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涉及国际经贸政策、措施和法规,与国际经贸形势紧密相连.如果脱离网络信息或不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只借助于教材,利用传统教具及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培养出来的人才因未能及时掌握最新国际经贸、法律法规信息而在工作中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已十分先进,为课程资源整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4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不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整合就不可能有优质商务英语教育资源,更谈不上共享.
3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3.1弥补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教学资源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需要大批既懂英语又会外贸业务的复合型应用性商务人才.但囿于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极为缺乏,严重制约了商务人才培养质量.依托网络,整合并开发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及时更新并添加课程资源,利用有限的投入,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共享教学资源,才能解决我国地方高校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
3.2更新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内容目前,高校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教学大多依靠教材,沿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多只是教学课件的“播放器”,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相距甚远,难以完成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只有依托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落后的问题.
3.3促进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融合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本来是同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自成体系、相互连贯的系列课程,但课程教学任务分配给不同老师后,由于缺乏共享机制和平台,教师基本单打独斗式地准备课程资源,课程间的联系自然被割离了,课程间出现“断裂带”.这既增加了教师备课及查找资料的工作量和难度,导致费时低效,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课程资源整合与共享能有效架构起这些课程间的联系,最终促成相关教师的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3.4缓解教学设施紧缺的问题商务英语专业属新设专业,对高校外语院系来说,相关的英语核心课程大多是近几年新开设的,配套的教学设施不齐全,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如外贸单证这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很多高校外语院系没有外贸模拟实训室或外贸模拟平台诸如此类的多媒体实训实验室,而又无法借用其它院系已有的实验室,教师只能“纸上谈兵”,学生只好“洗耳恭听”,一次课下来,老师筋疲力尽,学生则云里雾里.唯有资源整合能助师生一臂之力.通过校企、跨院系、跨专业、跨校等资源整合方式,就能缓解或解决教学设施紧缺这一问题.
3.5缓解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缺少的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专业教师队伍不大,互成系列的课程很难或无法开设,有的只好“因人设课”,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在实际设置时出现“缺胳膊断腿”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或不可能“四肢健全”.其实,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多年,一些高校已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只是个别课程的教师尚缺.采取柔性引进或相互聘用方式,实现跨校教师资源整合,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4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整合的路径
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整合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合,有形资源的整合又包括硬件资源(教材、教学设施等)和软件资源(教师、学生等)的整合.在此,主要探究有形资源的整合.
4.1打破学科和学校界限,整合教师资源《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跨学科特点.该专业的交叉性极强,涉及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应打破学科界限,采用跨学科合作教学方式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精通英语,但对经贸专业知识涉猎粗浅,课堂教学时难以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而主修经贸专业的教师虽然精通经贸类专业知识,但在英语语言知识、口语表达、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无法满足用英语教学的要求.可采用英语专业教师和经贸专业教师“合作教学”的方式整合教师资源,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中有关贸易磋商的章节时,出现这样的英语句子:1)Wearenowofferingyou2,000dozenmen'sshirtsatUS$180perdozenCIFSanFrancisco,Sep-tembershipment.Thisofferissubjecttoourfinalcon-firmation.2)Weconfirmhavingcabledyouafirmofferforthefollowinggoods,subjecttoyourreplyherebySeptember2014.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经贸专业教师都可能引导学生翻译这些句子,要求学生记忆,但英语教师可能还会分析这些句子,并让学生用“offer”“subjectto…”等造句,而经贸类专业教师则可能会根据这些句子讲解相关案例,及回复的注意事项.可见,若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教师资源,由经贸专业的教师讲授磋商的过程、规则、注意事项及相关案例分析等内容,而有关磋商过程中的信息互换的英文表达则由英语老师来完成,教学效果定会更好,同时教师也更能发挥自身特长,更能学有专攻.其次是打破学校界限,采用跨校合作教学方式整合不同学校教师资源.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培养了在某些商务英语核心课程教学方面很专业的教师,但某些科目的教师却极度匮乏,若能打破学校界限,同城区或同省份的高校能“互通有无”,采用“互换式”、柔性引进式或外聘等方式整合教师资源,既能保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英语+外贸”专业知识技能,又能节约成本,还能融合不同教学风格和专长的教师,让师生保持新鲜感觉,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大幅提高.
4.2打破院系界限,整合教学设施资源多媒体教室、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室、资料室、校园网络等教学设施是提高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保障,但同一所大学中,外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不能使用经管学院或商学院的实验实训室,经管学院或商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也往往不能到外语学院资料室借阅图书资料.这种资产“所有制”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导致大量设施重置,造成严重浪费,必须打破这些资源使用层面的“所有制”界限,进行资源整合,但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要求师生严格遵守其管理方面的“所有制”,这样就能保证有限的资源在有序状态下发挥最大效能.
4.3打破虚实界限,整合教材资源《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内容”.因此,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的整合就得打破虚拟网络与传统纸质材料的界限,将二者紧密结合,使其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首先就要求教师把传统教学材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将授课内容转化为信息化学习资源,供学习者共享,根据教学需要,有时也将网络资源打印成纸质材料供学生使用.教学材料应形式多样,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软件、语料库、网站、网络交流平台等.此外,还应依托校园网建立一个商务英语课程资源网,网站由专人负责日常维护与管理,网站课涵盖资料库material、语料库corpus、知识拓展站、讨论平台forum、有问必答FAQ、相关链接Links等五个模块,每个模块按课程细分为特定的专区,如Mate-rial菜单下按照课程名称进一步细分为InternationalTradeTheories&Practices,BusinessEnglishCorre-spondence,InternationalPayments,InternationalDoc-umentation,InternationalMarketing,InternationalE-conomics,InternationalBusinessNegotiation,Interna-tionalManagement,InternationalContracts,Interna-tionalBusinessLaw,InternationalBusinessCulture等等,每个科目下又按授课内容分为不同章节.师生须实名进行会员注册,获授权后方可登陆,并根据贡献大小升级,等级越高享有资源的权限就越大.网内搜索链接可按科目名称、专业术语关键词匹配,也可按学科章节配对,以增强目标资料的针对性,省时高效.如某学生要搜索TradeTerms中的CIF,他会被链接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合同、国际商务函电等各学科,如果这位学生要了解CIF术语中买卖双方的权责,他只要选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模块,如果他想了解在谈判中想说服对方接受CIF术语,则应进入国际商务谈判模块.资料库material模块根据具体课程配以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练习和不同等级的试题,供学习者自主学习选用.语料库corpus应收集商务英语相关词汇、表达方式和案例等素材,供学生记背和选取.会员上传资料须经管理员审核合格后才能在相应模块着陆,供大家共享.讨论平台forum供师生参与信息交流、课件、笔记、学习心得、学习方法等资料的整合.有问必答FAQ模块可让师生直接选定对象进行即时或离线问答,也可在平台公开问答.相关链接Links提供较为稳定的相关网址链接和一些定期更新的相关信息链接,如TheWallStreetJournal,ChinaDaily等报刊中的经贸时事新闻.通过这个课程资源网,零散杂乱的学生思维、纸质材料、网络信息、网络链接得以分级筛选,取其精华,整合集中,必将极大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真正实现省时高效.
4.4打破校企界限,整合实践资源商务英语核心课程都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为培养学习者未来职业技能的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单凭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往往是“断腿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站不稳”.地方高校缺乏实践条件,教师费尽浑身解数,设计情景和案例,让学生模拟实践,结果是事倍功半,收获甚微.若能打破校企界限,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整合校企资源,学校邀请企业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到校指导实训,企业接纳学生到工作现场实践,这种“学以致用”、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资源整合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并必须成功的举措,意义非凡,任务艰巨.但只要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积极行动,使这个过程常态化,就势必会收到喜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德春.跨学科构建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共同核心———基于北美商务沟通和欧洲商务语篇的跨学科设想[J].中国外语,2011(2):63-69.
[2]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4-11.
[3]纪媛,贾芳.网络环境下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33):94-95.
[4]刘娟.巧用网络课程资源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成效[J].高教学刊,2015(13):57-58.
[5]田立中.在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整合网络资源———以“金融市场与机构”英语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1):79-81.
[6]王菲.基于网络连接主义的商务英语教学设计及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