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

篇1

2.1垃圾焚烧中的二次污染

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后来为了减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是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但是由于操作不合理等原因,往往导致垃圾焚烧不充分,为后期处理增加了工作难度。

2.2污水治理中的二次污染

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非常大,而且,为了节约污水处理成本,一些人会使用不合格的处理设备,或是将污水直接排放出去,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未经过严格处理的污水中含有成分极高的有害金属,而且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会被当作肥料排放到田地里,污泥中含有的铬、铅和锌等重金属会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进入作物体内,最终被人体所吸收,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而且,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雨水渗进地表,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2.3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二次污染

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加重了大气污染。对于大气污染日益加重的问题,当今社会普遍采用吸收法进行治理。吸收法就是运用吸收装置,将大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污染物收集到吸收瓶内,然后注入与其能发生反应的气体进行中和处理,最终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在一般情况下,吸收法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由于与污染气体进行中和的气体用量难以确切把握,因此很容易发生浪费或是没有清理完等情况,排放到大气中很容易发生二次污染问题。

3清洁生产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1在生产过程中贯彻清洁生产的理念

要想达到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必须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贯彻清洁生产的理念。(1)要尽量选择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避免使用化石燃料。(2)还要选择清洁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或是经过彻底治理后再进行排放,杜绝一切污染。(3)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应急措施,在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控制污染物的扩散。

3.2实现对产品整个周期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不仅要求使用的能源和原材料是比较清洁的,还要尽量用比较少的原料进行生产,还要控制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将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运用资源,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另外,还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在生产的过程中降低污染物的产生,边生产边治理,从而促使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3.3环境工作者也要坚持清洁生产理念

认为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工作者的积极作用。环境工作者不仅要正确认识清洁生产理念,还要能够将这一理念切实贯彻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环境工作者不仅要从自身做起降低环境污染,还要通过自身掌握的先进技术呼吁全社会爱护环境的意识,共同努力,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篇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天子权威下降,国家四分五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说:“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后来经过儒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入世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观,三是取财有道且寡欲的义利观。由此内涵不难看出,儒家的入世思想体现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一、儒家入世思想形成和兴盛的根源

历史上任何思想的形成和兴盛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儒家入世思想也不例外。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和兴盛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根植于当时社会土壤中,才使得儒家入世思想生根、成长,并在后来枝繁叶茂。

(一)儒家入世思想形成的根源

1.社会处于大变革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周王权威下降,各方诸侯虎视眈眈;军事上冲突不断,杀伐不绝,常年战乱;经济上由于朝廷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上了,无力组织生产,老百姓不能正常地耕作,正常的经济秩序遭到了破坏;文化上礼崩乐坏,夏商和西周时期形成的奴隶制文化被瓦解,而新的礼制没有形成。泱泱周王朝名存实亡,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分散在诸侯手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总而言之,当时的社会处在一个大动荡、大变革之中。但是,正是这种动荡和变革的社会现实,为儒家的入世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首先,在社会变革时期,旧思想、旧制度、旧礼仪由于不符合时代要求,总是要被破除。如奴隶制时期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与毫无地位和尊严的奴隶之间的关系要打破,奴隶不是奴隶主的附属品,他们不能任由奴隶主处置,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投身到生产事务中,而且还可以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其次,旧思想、旧制度、旧礼仪被破除的同时,总要有一种新思想、新制度、新礼仪来主导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儒家的人就想,动荡的根源在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集中在诸侯等奴隶主手里,他们想怎样就怎样。于是儒家人就提出大家要通过努力学习,学好了再参与到社会事务中。这就是入世思想的诞生。当然,一方面由于当时统治者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当时黎民百姓的觉悟还跟不上儒家的倡导,入世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成为主导社会的思想。但是,它已经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了。

2.有识之士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探索国家和社会的出路

国家和社会越是动荡,越能激起有识之士对社会、对民生的关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古训就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士人们救国图强的最好注解。当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人到处游学,思考国家何去何从,思考如何限制王权、如何解救百姓。他们向弟子宣讲,向王侯劝谏,表达自己主张,希望权贵践行。他们这种身体力行的呐喊,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能动。所以我们可以把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看作是儒家入世思想产生的客观原因,而把有识之士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看作是儒家入世思想产生的主观原因。主客观原因都具备了,事物的产生也就是必然了。

3.社会包容性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还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很强的包容性有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权威下降,各地诸侯为了争雄称霸,需要笼络各方人才,广开言路,因此整个社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给各种学说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各种学说和言论开始互相碰撞、彼消此涨,形成了我国古代最引以为自豪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盛世时代。但是,在当时每一种主张都有其基础,也有其局限性,诸侯及权贵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选择,任由其自生自灭。

(二)儒家入世思想兴盛的原因

1.国家兴盛成为社会各阶层共识

儒家入世思想第一次真正成为正统是在汉武帝时期。经历秦朝苛政和楚汉战争后,西汉初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心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急需休养生息。一向备受冷落的道家忽然如鱼得水,大行其道,其主要流派――黄老学说,成为当时的国家哲学。老子清静无为思想得到提倡,成为当时文化学术的主流,并对现实政治和经济发挥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国家休养生息阶段结束,需要建设强大国家,黄老学说已经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了。社会各阶层都希望国家在恢复元气的基础上蒸蒸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后,儒家思想逐步被统治者接受,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从此走上强大王朝之路。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入世思想从此也成为了国家哲学的重要内容。

2.入世思想引领时代潮流,符合统治者需求

汉武帝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虽然在一些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有所动摇,但是其入世思想在每个时期基本上都得到认可。这主要是因为无论在什么时期,统治者总是希望臣民能积极建设国家,百姓也希望在国家安宁的环境下积极生产和生活,读书人当然更希望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在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儒家入世思想的产物。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管理国家和社会,同时也管控这些人才的思想;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改变自己的命运。儒家入世思想对于巩固封建生产关系,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制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入世思想不仅调节社会,也调节人伦

儒家入世思想倡导处理好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和外界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将人植根于其生活的自然界和人际间,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封建科举考试就是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入世思想通过科举考试制度使统治者和平民百姓之间达到了相对和谐的状态。不仅如此,围绕着科举考试,家庭间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及其它人伦关系都需要调节。儒家入世思想既能在宏观层面作为国家哲学发挥作用,又能在微观层面调节人伦关系,所以受到历朝历代推崇。

二、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当今中国社会处在深刻变革时期,为大学生入世提供广阔舞台

当今中国已进入发展的新常态时期,经济转型换档升级,社会事业逐步推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各项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入。而且现在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好时期。全国上下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么大好的局面为大学生积极入世提供了广阔舞台,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让他们深刻了解国情,认清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浪潮中。

(二)只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有所作为

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是儒学人士积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产物。当今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要有所作为,当然也需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只有把自己植根于社会、植根于群众,才能发现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才能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培养才干。大学教育不能理论与实践脱节,应该大力加强实习、实践教育,通过实习、实践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能搞流于形式的参观、访问等,必须贴近百姓、深入生产和生活,带着专业知识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去实践,才能有收获。

(三)当今社会包容性强,各行各业只要做出成绩,都会受人尊重

儒家入世思想诞生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包容性强的社会是各种思想、学说萌芽、生长的土壤。当今社会的包容性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强,各种新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行业进一步细分,各行各业都能涌现出佼佼者。为此,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要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二是积极探索多元教育,不要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按一个专业计划、一个教学大纲从入学教到毕业,而要探索根据不同基础、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去向,鼓励学生到新兴行业就业,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做出成绩,都会受人尊重。

(四)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取,才能成为时代的主人

儒家入世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都受到统治阶级推崇,它所提倡的积极进取精神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社会的主流。在当今世界,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不进取就落后,不进取就会被时代抛弃。作为大学生,要融入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时代进步,成为时代的主人。首先是思想要有前瞻性,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善于批判地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其次行动要有积极性,积极面对学习和工作,就能和时代保持步伐一致。

三、结论

儒家入世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而且这种影响从古代一直到当今社会。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和兴盛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探究这种根源对当今高校的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可以从儒家的入世思想中汲取力量,古为今用,传承发扬。高校要研究探索怎样把传统的入世思想和当今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时代感。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有利于入世思想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姚伟钧.儒家“入世”精神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04):79-84.

篇3

一、梗概绿色管理理论

(一)绿色管理理论的本质

绿色管理理论,是指在企业组织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完整的将环保绿色观念应用、融合于企业的每个管理层、每个涉及领域、每个经营方向及每个管理过程中,要求企业或组织要有自发环保意识,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绿色”在这里是一个形象用语,泛指一切保护地球生态自然环境的计划、行为、思想、观念、活动等,它赋予了组织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实现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绿色管理理论不应当仅仅被局限在人与自然的生态角度,它更是涵盖了每个人自身的看法态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将政府部门、消费者、企业人员等错综复杂的市场关系相结合,是绿色管理理论所追求达到的根本目标。

(二)绿色管理的对象

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以生产力、技术等质量方面的目标,工程耗时目标和成本投资目标为重点管理对象的管理体系,绿色管理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更为推崇在管理过程中灌输环保观念,更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能源资源的节约,以及参与人员的心理感受,将这三者设定为新的管理对象,形成在原有管理体系之上的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管理对象体系。

(三)绿色管理应用现状

随着绿色管理观念的推广,在当今社会,绿色管理理论的重要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并有了较为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例如:对绿色管理颇为关注的一些学者,将绿色管理定义为在环保和减少环境破坏、解决环境污染之外,将管理重心置于减少生产废物产生,确保产品研发生产流程的全面绿色环保化;一些研究人员则将绿色管理理论定义为一种在诸多管理理论与实践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管理理论框架,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论。

二、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内涵

(一)内涵探讨

“和谐”作为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本质,包括了“生态”、“心态”和“人态”三态的和谐与统一,是顺应时展而产生的新型管理理念。心态和谐指管理过程中参与者内在的心理变化、心态和谐,是绿色管理的产生根源,人态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处的和谐,是绿色管理的必要条件,生态和谐指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是绿色管理的最终结果。而从其分别的特性来看,心态和谐是基本条件,人态和谐是重要节点,生态和谐是既定目标。

在绿色管理中,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心态和谐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完善,三者都是管理过程中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绿色管理的核心内涵不仅仅存在于环保圈子中,更是扩宽了管理者视野,将研究条件、研究空间扩大化,丰富化,能极大程度的获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二)内涵展开化

1.管理中的潜在规律

管理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有着潜在的规律可循。管理过程中的互动,只有将被管理对象、管理者、管理主要参与人相互调节,使其成为和谐统一的完善整体,才能最有效果,管理效率和质量更高。为了对管理进行评价,可将参与人员的工作绩效作为评价标准,而非用正确、错误来评价管理。使用绩效作为标准可以避免参与人员过分关注对错,轻视管理过程的问题。

2.个人与整体的一致目标

由于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本质是“和谐”,因此,想要使最后的各项效益最大化,个人与组织整体目标的一致是至关重要的条件。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对员工的心态变化予以关注,更多的给予员工重视和尊重,使员工在关注个人发展之外,能够注意到组织整体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寻求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共同点,使员工对工作有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工作投入精力和激情,从而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环境,凝聚力量,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三、结语

绿色管理理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满足的基础上,将生产行为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污染和浪费降到最低,经济社会效益提高,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先进新型思想。在将来的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绿色管理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芳萍,温玲玉,蔡明达.绿色管理、企业形象与竞争优势关联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

篇4

法治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早在古希腊时期各城邦就实现了较为彻底的民主与“法治”,而古罗马更将这一民主与“法治”的思想发扬光大。德治更可以从古代中国儒家的“仁政德治”思想中找到其历史原形。同时由于中西方对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对“法治”与“德治”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巨大反差。西方人性恶的思想促使人们优先选择通过法律而非内在的道德机制来调控人们的行为,而中国人性善的理论促使人们希望通过人类道德的自我调节来达到理想社会的实现。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导致了近代中西方法律发展的巨大反差。近代西方由人性恶的认识出发,认为任何权力的本质也是邪恶的,因此任何权力都必须以有效的手段加以制约,而法律便是最佳之手段: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契约化,使得平等自由的理念深入人心,“分权制衡”以及“平等自由”的法律思想使得“法治”愈加完善。而近代中国由于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德治”愈加根基深厚。但是从其本质上讲。无论是资本主义的“法治”或是旧中国的“德治”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治与德治。首先,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任何资产阶级的法律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实现资本家利益最大化而制定的,也就是说这种法律是一种“恶法”而非“良法”。而法律的优良性是法治的必备要件之一。同时由于这种法律的压迫性使得这种法律并非在全社会范围内都能得到普遍遵守,因此这种法律本身也是缺乏普遍约束力的。也就是说道德并非一个人或一类人的善恶评价观念,而是全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而旧中国的“德治”之“德”无非是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而提倡的君臣、父子尊卑有分之德,其虽于一定时间为特定社会群体所认可,但却并非为人类社会所公认的正义平等之观念。即使其中部分内容体现了正义平等,但其也是不完整的,也是狭隘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是指人们通过或主要通过法律对国家的治理而求理想社会的实现。并且必须具备法的优良性以及法的普遍性两个基本构成要件。而真正意义上的德治是指人们借助或主要借助道德的作用对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而求理想社会的实现。并且这种道德是为全社会所公认的正义平等之观念。

二、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篇5

[中图分类号]D422.6;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0 引 言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指的是在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领导下,由众多村民参加,规定社会行动、调节社会关联、缓和社会冲突、处理社会难题以及维持社会治安的活动。与广义上的社会治理相比,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更加贴近于现实社会,因此,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更加有利于村民。

1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垄断问题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严重的垄断问题,特别是部门的垄断状况更是频繁发生,导致各活动分开进行,效率非常低,由此造成农村基层社会工作者的公共观念意识日益降低。其次,农村基层中缺乏一些固有的社会项目,而政府机关中却拥有充足的项目内容,政府和农村基层严重不统一,进而使政府机关的项目得不到更好的运用,进一步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距离。

1.2 脱节问题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脱节问题,主要是由政府机关带动的,政府自身直接渗入与间接调节之间出现脱节问题,换句话说,政府只关注直接渗入功能而忽略了间接调节的发展。由此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严重脱节于社区组织,也就是只关注城市居委会的建立而忽略农村村委会的培养,使居民治理观念严重欠缺。

2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建设国家治理系统的根基

我国的国家治理系统属于非常繁杂的集体构成,涉及数目繁多的主体项目,比如:大方面的政府机关治理,稍微小方面的社会单位治理还有最本质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等,都是国家治理系统的部分。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治理系统的创意之处就体现在由传统意义上的“大的政府,小的社会”转向成最新出现的“小的政府,大的社会”。其实,要想从本质上达到我国倡导的“大的政府”状态,务必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的作用,把政府的治理、农村基层的自治及社会单位的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因此,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属于我国国家治理系统的根基,必须要奠定好根基才能够建造出稳固强壮的国家。

2.2 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据了解,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政府机关都是社会的管治者,经常运用自身的各种权力,拟定相关策略,对社会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管理,有时甚至是强制管理。后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取代了计划经济,在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管治者身份的政府渐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迫使管制型政府朝着服务型政府发展。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于建造服务型政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将人的利益当成首要利益,牢记“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理念,要带动村民的自治;其次,政府机关要适度下放权力,给农村基层相关部门更多的治理权。另外,当真正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时,乡里或镇上的负责人要适当将相应的权力转交到具体村民委员会手中,拟定策略时要以遵从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更好地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设立。

2.3 能缓解多种社会冲突

当我国迈入社会体制转型的快速发展期,急速化的发展势必会造成许多社会冲突的出现,比如:社会上欠缺完善的保障系统、强迫房屋拆除、工人的工作配置不恰当等矛盾,综合分析这些问题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基层农工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庇护。

著名科学家科塞提出了“安全阀”理论,指出应该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来缓解社会上的多种冲突,维持社会的安稳秩序。他指出,通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够缓冲社会中各种大小冲突。

3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探索

3.1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方向

经过多次调查与考究,得出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方向和目的是完善我国治理系统与提高治理实力。农村基层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系统的完善与实力的提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基。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方向是,在国家适度调控的基础上,灵活推行村民自治,由此实现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以及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其实,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就体现了农村基层和当今社会身为治理者的多样化,其整治构成渐渐脱离单一的政治化监控,朝着互相调节、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另外,该方向也彰显出社会治理机制的理性化及治理手段的民主化等,以便更好地达到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目的。

3.2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方向的详细内涵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详细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治理主要负责人的非单一化,也就是我国农村基层自治的负责人除了政府部门以外,其余的非政府机关,像公司单位、村委会或居委会、村民或居民等都可以变成社会治理的主体而非客体。而且,这些能够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角色在具体的范畴内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观念促进其余各种组织间的调节。第二,社会治理的构成呈现网格化趋势。如今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不再是以往那样的单一化模式,而是扩展成了各个治理对象的网格式路径,重新打造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手段方式,更好地促使政府机关和农村基层之间权益和权力的配合与调节,进而提高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力和水准。第三,社会治理的机制更加理性化。正式实施该方向举措时,政府进一步改进和健全了多种机制与策略,以便推进自身在管制活动进展中的程式化与理性化等,从而提高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固定性、坚守性与理性化。第四,社会治理更加民主化和法律化。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治理也重点要求公民要根据法律有秩序地参加民主,要将法治当成准则与根基,经过观念、机制与科技上的创新,进一步带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手段的法律化与民主化。第五,社会治理使用的科技更显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科技的进步,现代高科技产品数量繁多,高科技技术手段也是更加先进,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也使用了基于电子网络的当代高科技手段,将其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

4 结 语

本文通过探讨在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尚且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最终得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其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事情都在变化,同样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对其实施的创新程序也不应停止。当对于农村基层的社会治理构成进行改革时,不单单要限制在政治与社会上,还要更多的关注农村基层的发展,防止出现因策略不当而发生工作成效降低问题。同时,我国要善于综合协调农村基层的内外部组织单位,时刻加强农村基层本身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成效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凯强.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矛盾及其创新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7).

篇6

一、高中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应用

(一)历史概念与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即是指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发生来探讨其规律并进行概括而成,以抽象的概念来反应事物的客观属性。历史概念主要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所谓内涵是指历史的相关背景和结果,背景要素又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指大环境的政治经济因素,第二部分是指从不同条件和原因来探讨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的外延是指事物发生的客观因素。例如把时间、地点、过程等。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为复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社会,学生了解一定的史实基础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政治概念与政治教学

简单来说,政治概念就是一种政治术语,是指通过对政治相关事物发生的表象来进行深度剖析而概括得出的专业性表达语言,政治概念是政治知识的基础内容。广义范围的政治概念,不仅仅是指政治概念,其中还包含相关的政治理论。例如高中政治教学的部分内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内容。整个中学的政治教学目的可大致概括为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并帮助学生能够将这些优秀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通过榜样力量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确立。

(三)渗透政治学的历史教学案例

历史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较多的政治知识主要有哲学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等。本文以历史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为例:

在学习中国历史中,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一课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现象、宋明时代的道学的发展,以及封建统治末期反封建思想的产生,历史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相关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等因素来解释和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有:客观存在决定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的经济的反应两个哲学知识点。在政治学中,经济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对应到历史学,宋明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宋明理论等学说得到充分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到政治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史实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从而对其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影响更加记忆深刻。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中,大多历史现象的讲解都较为抽象,运用政治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教学就具体得多。例如用政治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理论来解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实施阶段的确立。从哲学的发展观来解释,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的经济建设决定了同时期的意识发展形态,再利用大众意识形态的变化来促进下一阶段的改革建设。

(二)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要求都有提高,在课程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好教与学的节奏。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社会形态,帮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历史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较多,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有助于教师扩展知识面,更加充分的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

三、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历史相关事件的学习和理解,过渡到该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用客观的观点和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学习。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将这些前人的优秀经验能够化为己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念。因此,两个学科教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分寸,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学科的关系。

(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提升

将政治知识运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政治知识与历史课程有效合理的进行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需及时提升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结合政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从政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时政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增加知识储备量,革新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避免将两个学科的重点知识混合,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更高。在课程中运用全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

篇7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构建河北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机制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4日

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得天独厚,关键是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从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其一,更新发展理念,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是发展理念。发展理念要科学、全面、要有前瞻性,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能指导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有大境界、大手笔、大思路。要把文化产业的振兴作为经济结构重大战略调整的重要契机来看待,把文化产业作为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支柱产业来抓,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政治紧迫感和大刀阔斧、开拓创新的锐意进取气魄,要站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二,发展战略的制定要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当前文化发展与长远前景规划相结合,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体现重点与突出特色相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有效传承相结合,保护策略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等;第三,注重宣传,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要有地区发展一盘棋的思想,人人都要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人人头脑中都要有发展战略,要按制度办事,坚决杜绝我行我素、各自为战的思想,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而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把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整体系统来看待,用发展战略来指导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其二,革新发展技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灵感,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第一,要树立尊重技术、尊重科技的思想。传统文化底蕴再深厚,要想融入当今社会,就必须借助现代科技的因素,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就会催生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第二,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传播力。要重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和人文品格的挖掘,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追求,从而充分重视文化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超越。要增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河北特色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第三,重视科技整合,发挥集聚效应。河北文化产业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竞争优势。要制定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和高校的科技竞争优势,推动更多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构建起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发展态势。要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在文化企业间形成稳定的技术创新网络,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剧创新要素的集聚过程。

其三,创新人才培养,夯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依靠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人才队伍,只有人才,才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可靠的依赖力量,也只有人才,才是保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储备力量。第一,制定、落实人才方面的相关政策。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关键支撑。要完善创新型人才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向文化产业园区集聚。鼓励和支持建立各类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储备中心等人才集聚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团队,集聚更多的专业技能强、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要着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完善竞争择优、开放流动的用人制度,打破人才流动限制,实现科技人才的优化配置,使河北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各类创业人才集聚的沃土,突破知识产权现有制度制约,最终促进知识技术的有效溢出;第二,打造基层文化队伍。要推进岗位交流,实行岗位互换,把基层每个岗位、专业作为提高文化人才素质的课堂,不断丰富文化人才的工作阅历,培养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大胆引进地方院校培养的各类高素质文化人才,充实到基层中,进一步改善文化人才队伍结构。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用基层文化人才,真正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第三,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要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针对人才的不同层次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考虑人才个人的特点、兴趣、特长、性格、技能和发展要求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努力做到适才适人,人尽其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贡献者得到回报,让人才价值得到应有体现。

其四,翻新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崭新品牌。河北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深厚历史,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资源储备可谓得天独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凝练和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一,加强文化旅游精品建设。旅游产业要进一步加强与文化、体育、科技相关产业的广泛融合,要重点支持和推出若干全国性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是4条精品旅游线路:承―秦―唐精品旅游环线、保定“两白一山一城”精品旅游线路、石家庄“环省会”精品旅游线路、冰火两重天――张家口冰雪体验及廊坊温泉养生旅游;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向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与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要引导、规范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实验区、示范区建设;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市场推广;第二,打造强势文化品牌。从“十二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来看,打造强势文化品牌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提炼河北文化品牌的强势项目,在内涵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挖掘人们尚未认识到的深层次的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揭示河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其五,鼎新开放战略,创设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河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大环境,河北要想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得更好,就必须敞开胸怀,兼容并蓄,在开放中吸收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河北的实际融会贯通。第一,要积极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把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入到全球和全国的发展格局中。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紧紧抓住全球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重大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市场状况,在“谁走出”、“往哪走”、“怎么走”等政策取向上把握好方向,扭转河北文化企业在海外被动发展的局面;第二,抓住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大好趋势,积极宣传河北文化,不断增强河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河北历史底蕴深厚,民间文化发达,文化遗产丰厚,要重点打造燕赵文化为主的产业园区、以皇家文化为主的皇家产业园区和以进行革命教育为主的红色文化产业园区,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把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现代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其六,铸新治理能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具体到每一所企业、每一所研究机构、每一所高校等,要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方略,激发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一,要理顺两个关系。一是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二是理顺党委、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切实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的原则履行好各自职责,筹划建立“文化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文化产业创新相关协调工作。第二,要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内在动力。有效的政府治理,应当强调权力运行中平等、协商、沟通及合作等理念。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各项公共事务决策,应倡导由不同利益相关者自主表达、协商对话,并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符合整体利益的公共政策。政府主要采用市场的、法律的、文化的、习俗的等多种治理方法和治理技术,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引导与治理。

篇8

1、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突出。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2、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3、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课堂教学语言欠精炼,普通话不标准,随意性较强。

5、由于个性使然,往往不拘小节。说话随口无心,想说就说,有时较情绪化,课堂教学往往受情绪支配。

6、后进生有时态度不冷静,说话有伤学生的自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

8、时学生中出现问题,也懒得跟家长联系,总是想,自己能解决个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9、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较少关心学生的情绪等心理问题。

二、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书报杂志、或电视新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有关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精。

3、加强业务学习,自觉坚持每学期学习两本业务书籍,并且坚持订阅

业务杂志,观看先进的教学片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篇9

1 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提出的“中国梦”的议题阐述了中国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这一解读包含了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当前全国人民共同愿望与期盼的宏大理想,指明了党带领人民的前进方向。“中国梦”不是一句空话,其代表的是全中国人民努力的方向,是人们心中的希冀。针对大学生所提出的“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对当今大学生的鼓舞与期望,希望学生可以以中国梦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将其作为年轻人奋斗的主要动力与中国精神,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当代精神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国民团结协作的信念,带动国家与人民共同进步与发展。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带着振兴国家信念的大学人才步入社会无疑将国家发展与个人融入绑在了一起,只有国家实力得以增强,人们的生活才能得到足够的发展,因此中国梦精神早已成为了国民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理想,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强化国民团结作用和国家荣誉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路径探讨

2.1 增强“中国梦”思想研究,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

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发展形势,在当前中国梦视域下来看大学生思想教育,可以了解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发强烈,国家正处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重要经济转型时期,面对越发严峻的国家社会竞争关系,大学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较为强力,导致其极容易产生较为模糊的信仰,在不同的精神文化汇总逐渐的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原有的国家荣辱价值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引导学生做出迷茫的状态,树立国家至上的科学的信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振兴。中国梦的思想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相互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传递民族正能量,当代大学生在此大环境下吸收中国梦的精神食粮,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以中国梦的思想模式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以民族发展为伟大目标,为社会与国家做出榜样、做出贡献。

2.2 将“中国梦”思想融入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中

中国梦思想具有较高的历史责任与功能,因此在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应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中国梦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极为重要,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发展的核心思想与观念,通过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有助于坚定学生中国梦的信念,能够促进与实现自身发展与中国梦思想的有机结合,将中国梦理论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中。除此之外,教育课程也应该针对中国梦教育思想将其融入到相应的课外教学中,将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帮助学生更加真实的体会中国梦思想所要传达的宏伟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体会国家逐渐的发展与变化,理解中国梦的真实内涵,即便国家面临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也要坚定信心,坚信党会带领人民走出困境,赋予学生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气与决心,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家荣辱感。

2.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前网络数据的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信息交流等都离不_网络资源,因此实现中国梦政治理念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在网络变得普遍与流行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起信息传媒技术,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发扬过程。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换,快速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网络资源。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将中国梦教育思想融入到网络传媒过程中,实现网络传播中国梦思想过程。如在网络上开展关于对中国梦政治思想的解析与探讨话题来加深国民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将理论教育转变成交流与对话的传输过程,鼓舞人们对中国梦思想的参与和奉献过程,时刻保持自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国家荣誉感,以自身行动来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领导者,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支柱,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血与热,贡献出自己的全部,以实现中国梦思想为目标而努力。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从国民每一个人自身出发,为实现中国梦思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结语

中国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其也是大学生所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大学生要在中国梦发展理念引导下不断强化思想教育,拓展其思维的开阔性,做好相应的计划安排,提升自我抗挫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教师更要在此过程中中助学生一臂之力,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让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让学生的思想认识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崔龙燕.“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56-160.

[2] 张百顺,李亮.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高教论坛,2014,(08):16-18.

篇10

1.1 会计诚信的内涵 什么是会计诚信?简单地讲,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所以,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2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造假案频发,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笔者认为,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会计诚信缺失有其社会背景,它是社会诚信缺失在会计领域的反映。当今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中,各种法律和制度建设尚不成熟或者说尚不完备。单纯靠社会道德教育和所谓“纪律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今天人们多元选择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用来规范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在没有严格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背景下,社会诚信缺失是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现象。它会反映在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反映在会计领域,便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会计诚信缺失。

2.2 会计诚信缺失是“公民意识”淡薄在会计领域的一种表现。在会计领域,缺乏公民意识违背“契约”精神,造成会计诚信缺失。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公民意识淡漠,是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让人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

2.3 会计诚信缺失是社会职业道德观念弱化对会计领域的潜在影响。会计诚信缺失所引发的明显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造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等弄虚作假的法人行为,挪用公款、贪污、侵占等个人行为,就是一些具体表现。职业道德观念弱化,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一个潜在原因,它的真正危害在于,违法心安理得,犯罪成为“边缘化”。

2.4 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会计造假成本低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

3 会计诚信缺失的收益

成本收益原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经济学中,在服从理性人的假设下,无论为或不为,我们一直都追求的是收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收益要远远大于成本是我们所期待的,我认为会计诚信也是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

3.1 从企业本身来看, 企业丧失会计诚信,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主要可以获得以下收益:

3.1.1 可以筹集资金。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资金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资金,企业经营就没有保障。然而不管以那种方式筹集资金,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对方必需审查的对象。因此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信息也就成为能不能筹集资金的关键因素。有些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好,要想获得资金,只有缺失会计诚信,扭曲财务信息。

3.1.2 可以获得税收上的好处。在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下,一些跨区域的企业,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采取虚构或隐瞒交易、人为抬高或降低交易价格等手法,以确保所缴纳的税收均能够进入某一地方政府的口袋。而在“内部人控制”下的企业,企业的利益也就是内部人的利益,内部人为“确保企业的利益”,便出现了偷税、漏税、减少或延迟纳税的动机,而为达到这些目的,只能通过会计舞弊,调整账面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3.2从企业内部人员来看,企业因缺失会计诚信,扭曲会计信息,内部人员所获得的收益主要有:

4 会计诚信缺失的成本

会计诚信缺失的成本是指违背会计诚信原则所要付出的代价。会计诚信缺失的成本通常包括罚款、处分、吊销会计师资格证书、免职、会计诚信缺失行为的各种支出等。但所有的成本可以归分为四类:管理惩罚成本、市场惩罚成本、违约惩罚成本、会计诚信缺失的费用。

5 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措施

篇11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地球变为地球村,经济也逐渐迈向全球化,从而使得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由小范围的国内竞争逐渐延伸到国际竞争。因此,企业在原有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企业现有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做出改革和完善,通过学习和运用预算管理手段,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下面我们根据预算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对企业推行预算管理作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二、预算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1.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在关于企业的利用价值和相关的价值形式上进行基础的科学的市场猜测,通过规划、控制与协调企业将来的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预算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另外,预算是提前做规划的一种方式,所以预算本就属于计划的范围;预算管理也不仅仅是只对财务、会计或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进行管理,而是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统一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为了适应当前环境的一种内部管理方法,是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机制在企业方面互相结合的一种体系。关于预算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以下几点:第一,预算并不是盲目的猜测、估计。猜测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得出的一种事先的假设,它可以是口头假设或书面记录,没有太严格的规定。预算是对猜测的规划,是一种特殊的猜测。第二,预算管理不属于财务计划。预算虽然是科学的分析、猜测,但它并不是普通的财务计划。它在计划的范围内,并不在财务计划的范围。第三,预算与市场经济机制并不矛盾。部分著名的经济学家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之所以存在企业是因为市场交易和市场契约的成本远远高于企业内部交易的成本,因此企业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节约社会成本。企业成本低的原因则是因为企业内部存在能够进行预算的一个管理部门。另外,从机制上来看,预算化管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为预算如果确定下来,管理过程就是控制预算的过程。

2.预算管理的特征。

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个性特征:第一,综合性。在世界上一些治理较为先进的企业中,企业内部职能的界限没有原来那么明显,并出现了相互融合的现象,部门之间相互融合,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综合的协调管理,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第二,战略性。关于战略性问题的分析,我们不能只注重经济、金融等的变化,还需要将国内外环境、政治、法律、自然环境等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分析、预算。预算是一个滚动式的概念,贯穿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另外,预算过程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预算管理也有所不同。最后,在预算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国内企业的一些情况,如企业合并、企业拍卖、企业兼并、企业内部资产进行重组、企业实行股份制等。唯有将这些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再进行讨论,作出的预算结果才真正的可以实行。第三,机制性。预算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序性,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如立项、审阅等过程。从而落实书面化的方案。预算是一个机制化的过程,过程的严格性有利于更好的保证预算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预算的风险。从预算的治理角度来说,机制性预算有利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第四,市场性。预算过程本身是假设了一种与现实情况相近的小范围市场,通过市场的引导,企业财务体系的保障,全面的控制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而更好的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三、对企业推行预算管理的思考

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了,人们对企业推行预算管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第一,国有企业的经验教训。从国有企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国有企业经历了计划体制下的统收统支、国有承包制等,唯独没有真正的实行预算管理,或者说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基础十分薄弱。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当中,许多企业实行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很少有企业使用预算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企业以原有的目标和以后的经营目标进行粗略的分析,然后制定企业计划。这样的经营模式有许多弊端,很容易因一时的失误而造成收益和成本不对比的现象。另外,国有企业对钱的不重视,过分的铺张浪费导致国有资产的不断流失,也使得经营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后通过结合预算进行企业管理,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第二,世界级企业的先进做法。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实行预算管理在企业中是很常见的现象。部分世界级的企业中,综合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了国内外许多企业,甚至超过了部分国家的综合国力。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更需要注意实行预算管理的作用。另外,在当今社会,已经有许多国际的大企业和一些企业集团都实行了预算管理,而且预算已经成为企业的商业机密,需要严格的保密,一旦泄露,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毁灭性的打击。一些企业为了打败其竞争对手,也会想方设法的取得对方的预算估计。第三,企业预算编制要体现严厉性和科学性。企业预算需要考虑市场的一些因素,并进行科学性分析,不同于其他的预算,如政府预算。所以企业预算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更加的严格和科学合理,不能只是列出数据,却无法说明数据列出的原因。严格的治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未来的发展,也为企业将来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四,企业预算与政府财政预算、百姓家政计划。一般来说,国家政府每年都会有财政预算,用来控制国家的各项支出和各项收入,并且规范国家的运行过程。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家政理财手段是量入为出,这也是一种较为朴素的预算思想。政府预算和家政理财的一些相同之处是合理节约支出,维护收支平衡。企业管理要将该共同之处运用到预算管理中,在预算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支出,还需要增加收入,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支出和增加收益,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另外,企业的发展目的便是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的利用率,追求利润。所以,在进行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竞争的影响性,提高企业的成本预算,在以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突破预算,提高了成本,我们就需要增加收入来弥补这个空缺,维持好企业的收支平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已经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得到了部分企业的认同,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推行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有着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在程序性上的要求也比较细致,所以,一个预算部门或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都需要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导致消耗的十分多,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对于一些小企业而言,如果过分的注重预算管理,或者在预算管理中投入过多,会导致资金短缺,无法正常的运行。所以小企业只需要有一个经营计划就可以了,如果进行预算管理,可能会得不偿失。但是对于一些大型企业、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等,合理的预算有利于其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云鹤推行企业全面管理的几点思考2010.

篇12

根据教材设置和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文章中发掘环境教育题材

大学语文是学生的基础课,课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题材。

1.美好的环境促使人们提高精神追求。

语文课文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那么美好:蓝天绿水,鸟语花香。这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人类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绘了三千多年前周南地区的美丽景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周南的小块岛屿上,雎鸠正在那里互相和答地鸣唱,诗人便情由景生,联想到人类美好的爱情生活。

在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中的迷人景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眼中捕捉到的是一派毫无雕琢、清新、优美、恬静而富有生气的大自然景象,使作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高洁之美,在这种美的感召下,作者想往的便是洁身自好的宁静生活。

在《庐山面目》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庐山的景观:“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在作者眼里,世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地球慷慨地把这一切景观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上面的例子说明:作者借助自然的没有污染景致,没有被斧凿的环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感情。教师可以借此教育学生,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舞台,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大自然的美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唤起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为追求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2.破坏环境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有了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的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官,大肆砍伐蜀地山上的树木,使得山岭光秃秃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阿房宫最终被一把火烧成一片焦土,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破坏。杜甫的<兵车行)也记载了统治者穷兵黩武致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禾生陇亩无东西”就是真实的写照。

这些描述提醒学生,自然环境向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人们却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以致生态失去平衡。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还有人类本身。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事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样,学生一方面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方面对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淮南子》中具体地介绍了狩猎活动中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是打猎的时候,不要把一群兽都捉来,不要捉幼小的兽类;不要把池沼的水都放干了捕鱼,不要放火烧林来打猎。这些措施如能真正贯彻实行,那真是做到:“护、养、猎”并举的理想境界了。可惜的是古人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却没有做到。

时光流转,我们已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保护环境已提到日程上来。通过环境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要增强紧迫感,人人为环境事业作贡献,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繁衍。

二、在写作训练中体现环境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与其社会实践经验,思想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

1.在学生平时练笔时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意识。

在平时写作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写景抒情的散文,启发学生要有感而发,力争做到情景交融;在假期向学生布置调查报告时,根据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或是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新晨

通过有目的地考察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同时环境教育的内容又丰富作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

2,利用社会公开考试强化环保意识。

篇13

一、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法治不断健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参与社会各项活动。高中阶段大力强化学生法治精神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一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今天的高中生就是明天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按照法律办事是社会的基本准则,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要充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对学生法治精神的教育是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提高法治意识。从学生阶段开始重视法治精神的教育,可以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提高法治意识奠定良好基础,今天的高中生法治教育就是在为明天社会成员提高法治意识做好铺垫。三是学科教学的需要。知识能力与情感共同构成了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法治精神培养在高中政治教学目标任务中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强化这一方面的教育引领,也是完成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任务的需要。

二、深入发掘法治元素,切实提升学生法治精神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法治精神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法治元素,将其有效融合到教学不同环节流程之中,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模拟情境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核心是尊重法律、遵循法律,自觉的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政治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就是在阐述依法治国,阐述以法治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法律的尊严,感受制度的严肃,从而让他们增强法治精神。例如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我国民主制度,熟悉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不同的选举模式,笔者专门创设了情境,以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内容进行模拟演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位选民,大家通过等额选举或是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通过模拟选举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民主的公平性、公正性,深刻的体会我国在推进民主进程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让学生在这样的模拟投票选举中增强了法治意识。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接近于现实的环境氛围中提高依法办事、依规办事的强烈意识。

2.明辨是非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高中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而当今社会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有些方面对学生容易产生混淆视听的效果。对此,教师在政治课堂上一定要通过明辨是非让学生增强法治精神。例如在“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内涵,如自由,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适应等。同时,笔者还针对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打击取缔等方面区分开来,让学生明白自由是指合法合规的宗教,而不是打着宗教旗号,进行颠覆国家政权、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敌对势力肆虐,让学生对国家尊重群众自由和引导群众抵制等方面区分开来,坚持依法管理宗教,解决打击势力。学生通过对比辨析之后,提高了自己在宗教政策方面的理解深度广度,也提高了法治意识,认识到一切宗教活动都要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进行,都不得危害国家,损坏群众利益。

3.专题研究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高中政治教学涉及到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提高学生法治精神?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模式的转变,赋予学生更加宽泛的学习空间,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深刻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法治精神。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对监督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论述,使学生明白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将它装进监督的篮子可以更好的为国为民服务,一旦失去监督就将成为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从权力监督的途径入手,共同分析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各自有着哪些方式、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在讨论中对权力机关、党委、政协开展外部监督,全社会和司法机关开展外部监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上级行政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开展的内部监督也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专题讨论,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教师也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学生对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如何开展权力监督等方面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法治意识得到了同步提高。

三、几点思考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广大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对学生进行法治精神教育,让法治理念深深扎根于学生脑海。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将法治精神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尽可能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前预习环节、课后巩固环节等等。二是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提高法治意识。要将法治意识落实到自己言行当中,在生活中学习中自觉的遵守各项法律,规范言行做遵章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