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人类学研究意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类学研究意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类学研究意义

篇1

人类学依赖于许多研究人的学科但又从总体方面研究人类的发展史,揭示人(类)的发展机制,只有人类学才从如此宽广的含义上理解人,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全面地研究人。总之,可以这样理解,人类学的产生和兴起是人类主体意识更为成熟的表现,说明人类在关注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努力揭示自身的奥秘。人类学研究对于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类学关于人(类)的发展规律及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的认识可以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人类学实地考察、情景理解、文化比较、跨文化理解等方法体系及其理论对教育以及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另外,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一直与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教育领域也可以从人类学角度探讨解决具体问题,如种族、民族、性别、阶层对学校教育内容及组织形式的影响。

一、人类学揭示了文化起源与教育发生的可能性

揭示文化的起源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的生成问题。生物人类学、哲学人类学都揭示出个体生物基础上的先天不足与缺陷――与其说是不足与缺陷,不如说是这种表现为缺陷而实则为优越性的基因编码的开放性使文化起源与教育发生成为可能。人与一般生物相比在基因编码系统的开放程度上有很大差异。人的特异性编码与开放性编码相比非常脆弱,以至于除了保障躯体发育的指令以及决定少量的本能行为的特异性信息之外,人的基因系统中绝大部分都是开放的。自然的造化决定了人的未完成性,使得人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依赖天生的本能,而必须通过后天的完善才能获得生存。因此,一方面人的成长需要帮助――教育由此而产生,同时人摆脱了本能的控制而获得了创生的自由――人(类)的文化得以生成并成为超越人的自然生命的“第二自然”。

二、人类学发现了人的童年期及其成长特点与机制

人类基因编码的开放性在个体生命历程中的表现就是人类个体具有漫长的不成熟期,我们称为童年期。人类学既考察了人类的童年,也考察了个体的童年,综合了人类演化过程和个体成长的历程,揭示了儿童期的特点及其在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位置,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期的独特存在方式及其独立的存在价值。人类学有关人的童年期及其成长特点与机制的主要观点如下。

1.个体发展过程是对种族进化史的复演。基于进化论的复演论对于我们认识儿童具有的发展潜能意义重大。儿童发展潜能对于个体来说是先验的,是历代祖先经验的活的沉积,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同时,这种潜能只是确定了人能够发展并充分具备人的生物属性的可能,人的生物属性只有通过人类及其存在形式――社会文化才能产生和发展,没有独立于文化的人性。借助于文化,人在更大的程度上,通过更多的途径、更复杂的过程和更高级的形式来发展、体现自己的生物属性。但是,文化的获得必须遵循个体生物机制的演进路线和特定阶段的发展范围及相应的发展任务。

2.儿童的成长:潜能展开于外部环境并进行自主建构。儿童期是潜能的展开与经验内化相结合的“造人”期,这一“造人”过程的机制从社会角度表现为濡化,从个体方面表现为以儿童活动为中介的文化内化。儿童最初的活动是围绕生命存在的需要展开的。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成人抚育,在此过程中,文化与满足婴儿的生理需求及进而产生的情感需求同时发生了,成人通过一定的文化模式化的方式满足婴儿食物、情感、睡眠、排泄等需求,开始依照社会的期望塑造儿童的行为模式。这种文化参与儿童成长的无意识渗透过程就是濡化。濡化贯穿人的一生。在儿童期,濡化对儿童的文化生成和适应十分重要,而且濡化是通过生活过程自然而然实现的,往往会深入到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结构中去,影响儿童与环境作用的方式。从儿童个体的发展来看,到幼儿期,基于儿童身体活动、心理活动、精神需求的自主活动已经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通过这些源于生活、基于生活需要展开的活动与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建构,将外在于自己的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依据和行动方式。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在生活过程中的学习如此评说:“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讨论着一种与纯粹记忆过程不同的现象,即儿童心理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方面:儿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引导他去吸收周围的一切,而且正是这种观察和吸收使他能够使自己适应生活。他做这项工作是凭着一种存在于儿童身上的无意识力量。”〔2〕她既揭示了儿童学习的潜能,又揭示了儿童学习的机制。在这一时期,无意识吸收、有意识创造、自主表达、整体获得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词。

3.“群体依赖”是儿童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人类的童年期,受人类自身认识能力及其制约下的实践能力的限制,人类的生活方式处于依赖环境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个体的力量难以维持生命的存在,必须依靠群体力量才能维持生存。而人类文化发展到今天,成熟的个体能凭借和运用文化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能力。在人类个体的童年期,儿童的不成熟状态同样决定了幼儿必须在“群体依赖”的关系状态下才能走向个体独立:儿童从一出生就与他人产生了关系依赖,从母婴依恋到亲子关系,再到同伴关系,儿童的关系网络以自身为圆心,随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增强,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不断丰富。亲子互动、同伴互动的关系依赖使幼儿维持了生存,获得了社会情绪和情感,掌握了社会的习俗、规范和必要的知识技能,形成了识别环境并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实现了文化的个体生成并以个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地解除了存在状态上的不足和匮乏。因此亲子关系、伙伴关系等“群体依赖”关系是儿童发展的基本条件。这种群体依赖关系又可以分为两种文化性质的群体依赖:成人依赖和伙伴依赖。成人依赖为儿童提供发展的保障和引导,而在伙伴依赖中儿童的潜能展开有着群体共相:共同的冲动、共同的人际环境引发共同的冲动表达、共同的活动能力、共同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这两种依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

4.儿童发展规律的普同性与发展的现实存在差异。“所有的儿童在出生时是相近似的,他们以一种相同的方式,按照同一规律发展……他们都存在着促使他成为那个时代的人和具有那个时代文明水平的人的创造要素,而且在他所具有的这种吸收能力中他遵循着整个人类普遍的生长规律。”〔3〕 但跨文化比较也显示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不同种族、民族、地域、阶层的同龄儿童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于遗传造成的,而是不同文化发展水平的结果。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大自然赋予儿童一个顺序模式,儿童按照这个时间表展开不同阶段的发展,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次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成长过程。在自然规定的成长序列中,发展好每一个当前阶段才能顺利展开下一阶段的发展,这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有足够的理由肯定儿童的发展是遵循着一个内部的计划的。任何行为,包括非习得的和习得的,都需有它自身的生物学基础,其中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也包括外周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器官的成熟。没有这个成熟,心理和行为便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尽管随着心理机能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基础的作用似乎削弱了,但却是不容否定的”。〔4〕 因此,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获得符合规律的充分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立的发展价值。二是文化发展水平造成儿童成长的差异。尽管儿童具有同样的成熟水平,但由于外部文化环境对儿童提供的发展支持和指导不同,致使部分儿童的成长潜能无法在适宜的环境中得以展开,由此在文化获得方面与同龄儿童存在差距。人类学的研究发现,“当贫民窟的孩子长到六七岁时,他们已经吸收了他们的次文化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念。此后,他们生活中即使出现了可以用以改善他们生活的环境机会,但他们却没有心理准备去充分利用它们了。”〔5〕人的文化依赖、自我生成、自我实现的程度和范围,在总体上是由所处的社会文化决定的。因此,每一个群体都要善于利用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来促进本群体成员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儿童教育的民族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上更应引起重视。

三、人类学呈现了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

认识

人类生存实践在时间上的流变和空间上的交流导致文化的变迁;文化与满足人的需要相关并履行着相应的功能;每一个群体的文化都是在特定境遇中历史地凝结的生存方式,是生活在其中的成员的意义世界;对不同文化形态不应持等级比较的观点,更不应该以“强势文化”去挤压、替代“弱势文化”;人类文化史就是不断共享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每一群体都应该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持开放和吸收的态度,同时也要抛弃本群体文化中制约人发展的文化因素;文化是外在于人的符号体系,是人寄寓的意义之网,是社会行为得以发生的程序;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把符号体系能动化。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儿童教育中的文化选择(特别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多元文化的吸收)及课程实施(生活化、游戏化)具有重大意义。

四、人类学的方法论启示

1.人类学几乎是综合了所能综合的一切关于人及其文化的学科知识来认识人及其发展的。儿童教育也应该从多学科视野形成更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当前,我国儿童教育研究急需从多学科视野形成关于儿童的正确观念,这是解决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出发点。儿童教育特别需要对个体基于自然迈向文化的辩证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如从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等视角揭示人类精神器官自然演化的过程及机制。

2.人类学研究采用田野研究的情景理解与跨文化理解的传统方法对当前我国儿童教育实践富有启发意义。

其一,人类学研究采用参与或非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实地研究,放弃自己固有的文化观,描述研究对象的各种活动在特定情景中的意义,既可从文化主位解释特定文化,还可从文化客位分析特定活动对主体的意义。这一研究方法启发教师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情景及其过程,观察并记录儿童的活动,通过谈话沟通,了解儿童的需要,倾听儿童的想法,从社会文化适应的角度对儿童的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支持。西方人类学中的跨文化理解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对“异文化”的客位理解,以“异文化”反观“己文化”,对“异文化”的主位理解,从主客关系走向交互主体,并进入深层的意义结构,实现视阈的融合。这一过程为目前我国儿童教育中成人对儿童文化的跨文化理解提供了路径:对儿童文化进行客观的审视,比较儿童文化与化的不同,渗入儿童文化达到共融。

其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去成人中心。跨文化理解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发现儿童”是目前幼儿教育中急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发现儿童”的过程就是一个行走在化和儿童文化之间进行跨文化理解的过程。早期人类学家的研究体会揭示了文化比较的效用:“我们往往对自己的文化不假思索,视为理所当然,这是因为它早已和我们融为一体,无法分割了。可是一旦我们了解到其他民族有与我们不同的感情、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习惯时,我们就会立即想到我们是怎样共同地享有特定的观念与习俗的……只有当我们拿自己与其他社会的人们相比较时,才会意识到人们在文化方面的同和异。”〔6〕正是通过人类学家的跨文化比较,人们认识到了民族中心主义的虚妄和危险。如果完全用自己的文化作为准绳来判断其他文化,既阻碍了对“异文化”的理解,也阻碍了对“己文化”的理解。这提醒我们在儿童教育实践中要克服成人中心主义的危险:化主宰替代儿童文化是目前儿童教育问题之首。当前儿童教育以化为中心,阻碍了成人理解儿童文化,也阻碍了成人对自己文化的理解。教师从观念上走出化置身于儿童文化情景时,会发现儿童文化的独特意义,会时时面对使他们感到震惊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发展阶段差异所导致的内在需要及表现形式的差异,同一事物对于儿童与成人产生的意义的差异。认识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前提。跨文化比较中的去自我中心也有助于我们思考文化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普同与相对(中华民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等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课程问题。

其三,跨文化比较有利于人们在比较中认识差异,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比较,就是一种扬弃,就是一种挣脱,就是一次又一次新的寻找。”〔7〕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文化转型时期、多民族、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差异大的国家的儿童教育富有建设性意义。认识差异可以为尊重文化差异的课程决策提供依据,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幼儿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以及语言(母语与汉语)的运用;少数民族儿童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等等。相互借鉴可以促进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如少数民族对于主流文化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及生活方式的学习,以及主流文化对于少数民族体育、道德教育、艺术创造等方面文化的汲取。同时,实现传统教育的现代转型也需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一方面进行本土化的变革,另一方面借鉴他人的经验。

3.人类学的还原原则启发我们将教育中的文化要素与结构还原于儿童实际生活之中,使其通过儿童实际生活过程真正实现文化的个体生成。还原原则由于在不同语境中被使用而易被误解,我认为结合格尔兹和布迪厄的观点来理解更为恰当。格尔兹认为文化是意义之网,是外在于人的符号体系、信息源,是社会行为发生的程序,人类的生活必须依靠文化才能模式化,文化模式为组织社会和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模板。布迪厄认为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把符号体系能动化。结合这两个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已有的文化模式是通过当下的人类的生活而发挥作用并且被理解、被延续、被发展的。同时个体要进入已有文化模式,也要通过现实的生活过程完成文化的个体生成。对于处于未成熟阶段的儿童特别是学前阶段的儿童,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生成也应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对于儿童来说,只有实际的生活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成过程。同时,考察儿童教育――儿童学习什么、怎样学,就可以发现儿童的活动方式,因为在其文化获得过程中已经塑造了儿童的活动方式。

总之,人类学从生物和文化因素全面揭示人的本质,把握和认识儿童发展的规律和机制进而把握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一主题,从而形成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教育观念。同时,从人类学角度考察教育,我们发现儿童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活动,具有深远的人类学意义:即合目的、合规律地帮助儿童进入文化,实现文化与儿童的双向创生。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C・尤林.理解文化.何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译序11

〔2〕〔3〕〔意〕玛丽娅・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93,405

〔4〕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

〔5〕〔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李培茱,高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80

〔6〕〔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22

〔7〕戴剑平:永恒的悖论:无网之网.中国文化研究,1995(冬之卷).31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Children Education from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MIAO Xuehong

篇2

几千年来,历代能工巧匠及其匠心独运的传统工艺大多依靠师徒口传,工艺美术作为延续文化记忆和文化想象的造物形式,对它的理论研究不但在当今学术界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向,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发挥出其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呈现的价值和尊严,也就更难以被推动为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艺术本原的思考。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作为延续历史最长的一种民族艺术与文化传统,工艺美术研究面临的问题和理论求解的复杂性也是其他艺术领域所无法相比的。

虽然我们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研究传统积累丰富,但与积淀丰厚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相比,理论研究仍然显得单薄,甚至对于工艺和设计的理论区分都存在着解释的模糊性,对于理论的失语,杭间教授在《手工艺的“新美学”释义》一文中指出:“当代主流社会强调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思想属性,这样做本质上是片面和‘功利’的,因此传承人被宣布保护后接下来如何做,无人知晓。”在如此的设问之下,杭间教授进一步指出了“强调微观的、实证的、调查的、小中见大的研究”对工艺美术研究的重要性。

更有研究者认为,传统工艺美术更加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和条件,并遗憾于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对传媒、影视、动画等已然市场化的艺术门类的青睐。我们可以认为,工艺美术作为活着的传统既被认为和国家、地域、族群的文化表象形式有关,又可能是现代性及后现代性的得已建构的文化产品。即使如此,笔者仍然认为,虽然理解社会的现代性,物质文化与都市消费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侧面,但是与贴近实务的业界前沿问题的解决相比,完成中国工艺美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在理论方面的建设显然更为重要。相对于设计美学研究的“高空作业”和工艺美术研究的“在地生根”,我们也许更需要一种“在路上”的行走方式。

实际上,我国的工艺美术研究领域除了关注其艺术本体的艺术学研究范式之外,也出现了将工艺美术视其为子系统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文化人类学对艺术学、民俗学包括工艺美术等相关领域的辐射,最终促成了路径指向不同但却可以同归一途的“艺术人类学”生成。复旦大学郑元者教授在其《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一文中指出:“事实上,从史前艺术演化至今,人类艺术总是与特定的生活状况,生活经验、生命感受和生存理解直接相关,从而在最大的情境性上呈现出复杂的观念、动机,目的和行为,表达多维的功能和价值意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原在性东西的思考,发现其原初意义的审美品格和文化符号背后的隐喻,是工艺美术研究应该承担的责任。工艺美术应该成为大工业时代背景下探索人与社会,传统以及未来之间关系的中介物。工艺美术的时代价值不应该只关注艺术品和其现象本身,不应该为工艺而工艺,而应当关注其所产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并通过对艺术品、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各种艺术实践、审美活动的民族志描述,进而探讨或揭示其中蕴含着的文化意涵。

传统的工艺美术品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活化石”,艺术人人类学在包括传统和现代工艺美术在内的诸多专题领域,均相继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新兴的学术领域,其文本框架不是古典人类学的模型,而是现代人类学的哲学进路。不是对“小型社会”的艺术现象的基本描述,而是对艺术与人类存在关系进行的思辨与阐释。从当代人类学的视角激活工艺美术研究,让工艺美术成为“流动的水”,同时让工艺美术研究进驻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平台,从而促成学科间的交叉互渗,增强各自的伸展活性。

篇3

1、作为权利象征的糖

对于欧洲各国而言,最初的糖是一种舶来品。作为陌生物质的糖为人们所使用之时,糖就进入了业已存在社会情景之中,并被情景化。嵌于生产关系的原本依附性控制,从权力导向上看,掌握糖的话语群是资本主义宗主国。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以掠夺原料、抢夺市场、争夺地盘为目的的殖民活动,殖民地因此被卷入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强国的附庸。受甜味巨大需求的刺激,地中海地区制糖业、大西洋诸岛以及稍后的新兴世界制糖业兴起,由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实际支配的新兴殖民地种植园在蔗糖生产中逐渐占据了大头,糖逐渐成为“旅行的食物”中重要的一员。当欧洲人对蔗糖的消费量越来越大时,蔗糖逐渐变成了一种由欧洲强国来经营其提炼和供给的粗加工品。15世纪以后,重视蔗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的分化日趋明显,蔗糖在某些国家的政策所扮演的角色预示了甚至可能是直接塑造了它们的政治未来。

在以英国为典型的西欧各宗主国内,糖的获取以及糖制品被赋予的意义被垄断于资本主义各国上层阶级,享用糖的权利被牢牢捆绑在上层阶级的餐桌上。糖被认为是等级身份的象征,是权力、声望、名誉的代表物。糖因此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了一起。

2、糖的庶民化

糖的庶民化体现了大传统向小传统的转化,顺延和广延贯穿其中。蔗糖的顺延是指将糖转化为某种非同寻常、冠冕堂皇以及意味深长之事物的实践,蔗糖的外延则是糖向普通化、日常化以及必需品的一般性转变。为达到发掘内在意义的目的,西敏司在该书中揭示了英国蔗糖使用史的两个基本变化,第一项变化的标志是1750年以来,加糖的茶以及糖饴流行起来;第二项则是大约从1850年以来,糖的大众消费登上了历史舞台。1850年以后,蔗糖的最大消费群体是穷人,相反在1750年前则是富人。这一转变标志着糖从稀有品最终转化为日常用品,转化成了第一个充斥着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力和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消费品。

生产的扩大化、经济实力对身份权利的冲击极大地促进了糖的庶民化。在西敏司看来,奢侈品转型的风潮同时也是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勃发和意志涌现的缩影,赋予意义的权利总是伴随着决定“可得到之物”的权利,其特权由消费者转移到了销售者。事实上,蔗糖庶民化的过程由部分经济大头操控,在看到了蔗糖在补充能量和甜味口感上的优势以及下层阶级对蔗糖的巨大需求后,受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巨鳄们扩大了蔗糖的生产,通过低廉的价格将蔗糖“送”到了下层阶级的餐桌上,成功地在居民的餐桌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由此糖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之商品,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一步步地嵌入到了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糖消费的“庶民化”产生于英国境内,但它的历史是世界性的,而这种“世界性”又跟资本主义历史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糖与工业化、现代化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有效利用有着迫切的需求,蔗糖生产的高效率、蔗糖自身的高热量和甜味为糖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精炼糖成了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一个象征。它渗透在一种又一种的烹调方式里,带来的是西方化、现代化或是开化。蔗糖的庶民化、大众化与生产技术的工业化互相影响,两者共同将社会的发展进程推向现代化,工业化的程度即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生活的形成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生活也即是资本主义历史的一部分。

二、依附理论、政治经济学范式

二战后兴起的依附理论从一种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论述当展中的边缘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问题,两个或者更多国家的经济之间以及这些国家的经济与世界贸易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但结果是某些国家(统治国)能够扩张和加强自己,而另外一些国家(依附国)的扩张和自身的加强仅是前者扩张――对后者的近期发展可以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的反映,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就呈现依附的形式。依附状况导致依附国处于落后和受统治国剥削的这样一种总局面。西敏司通过研究糖的世界,所得资本主义早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基本与此类似。

此外,本书的另一特点――政治经济学范式,强调外部力量的冲击以及社区对这种变量的承受能力或适应性,人类学家重点关注西方对东方、外部对内部的冲击所引起的变迁材料就够了,对依附力量的能动性研究不足。《甜与权力》在此方面亦未能免俗。虽然西敏司也提到了处于弱势地位的殖民地对强势地位的宗主国的威胁,“虽然殖民地依然是重要的利润资源,然而贸易开放以及对甜菜糖工艺的掌握(温带农业抢占了原本是热带农业所盘踞的地头,这既是第一次也是很重要的一次),在后来却帮助了宗主国国内的工业资本家们,帮助他们制衡了来自殖民地种植园主阶层的政治挑战”。然而在讨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特别是蔗糖市场形成的问题上,西敏司不免显得有些西方中心主义,认为殖民地只能是宗主国的附庸,在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中没有能动性,未能看到殖民地所掌握的“弱者的武器”。但笔者认为在宗主国与殖民地内部、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多重强者和弱者的关系中,殖民地内部奴隶对西方经济巨擘人――种植园主的能动反抗为西敏司在上述主体互动关系中所忽略。

詹姆斯?C?斯科特通过对马拉西亚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进行研究,认为在武力弹压和经济关联的影响下,底层农民会采取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呆卖傻、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形式,与榨取他们的劳动、食物、税收、租金和利益者之间进行持续不断的斗争。农民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以低姿态的反抗技术进行自卫性的消耗战,用坚定强韧的努力对抗无法抗拒的不平等,以避免公开反抗的集体风险。斯科特认为,对奴隶与其主人关系的分析必须着眼于围绕工作、事物、自主权、仪式的持续不断的琐碎的冲突――即反抗的日常形式。在第三世界,农民很少会在税收、耕作模式、发展策略或繁琐的新法律等问题上去冒险与当局直接对抗;他们更可能通过不合作、偷懒和欺骗去蚕食这些政策……农民以大量的反抗与不合作行动的形式表明了其政治参与感。笔者认为来自殖民地内部最底层的这些非暴力的反抗,将如“蝴蝶效应”一般影响到宗主国,因此在讨论资本主义历史构成时,弱势地位的殖民地也是应该予以重视的。

三、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美国人类学历史特殊论学派代表人物博厄斯曾就二战时的社会情况,从种族、民族主义、优生学、犯罪学、文化的稳定性、教育、现代生活与原始文化等方面论述过人类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结合《甜与权力》来看,西敏司也品读出了现代生活的隐藏文本。

1、人类学的微视角

《甜与权力》一书被誉为人类学的经典之作,其以小见大、以物见史的写作方式更是王冠之钻。西敏司以一种新的方法论突破了传统的民族志模式,并没有到某一田野点居住下来进行田野调查最终写下该地区的人和物形成一部民族志,而是以糖的生产者、消费者、生产地区、消费地区以及糖本身为对象,写下了一部关于糖的“民族志”。欲将糖的历史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联系起来,象征和解释的人类学方法在本书中多得运用。切入点虽小,但人类学的历史、象征、解释的内涵使得“微眼看世界”成为可能。

2、选择的权力

现代生活标榜自由,社会在渲染、甚至普通民众也深信不疑的是,自己手中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事实上,我们所掌握的选择的权力,似乎是市场体系制造的表象。我们只能在市场所提供的有限范围内进行选择,一旦商家不再供给,我们则别无选择要么使用替代品,要么放弃使用,而替代品又是由商家提供的。另一方面,现代人在生活中很难不受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攻势影响,广告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攫取消费者对商品的“注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所消费的,是幕后的他者所引导的。

“糖在现代饮食中的地位,那奇特而难以察觉的对人们掌握自己所食之权利的蚕食――随着另吃糖的人成为大众化食物制品的消费者,而不是自己掌握如何用它来烹调;那些各式各样力图确保消费在固定轨道之上运转,进而保证食品工业的利润能够得以维持的力量;那些充满自相矛盾的,伪装在‘方便’、‘快捷’与‘自由’的面具之下,个人选择自由的萎缩,以及抗拒这种趋势所存在的可能性本身所面临的萎缩――所有这些已经说明了,我们已经在多大程度上放弃了我们支配自己食物的权利。”选择食物的过程都渗透着市场的控制力,其他方面的现代日常生活亦然。现代生活的便捷化、快速化看似丰富了民众生活,资本主义工业化技术所带来的生产力本应该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解放自由的目的。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被要求高效化,个体反倒是觉得时间越来越紧。

篇4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方李莉认为,“人类学的一个灵魂就是有关文化的批评性,正是这种批评性让我们有可能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包括精英中心主义,能以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文化”。①人类学反对中心主义和精英主义,关注并重视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的艺术。将艺术还原到产生它的社会历史情境当中,使得艺术成为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一种表征,随之,艺术风格超越那段历史时期逐渐沉淀下来,并形成传统。

众所周知,艺术与文化紧密相连。在中国的精英群体中产生的艺术与在民间产生的艺术有天壤之别。精英艺术独立于生活之外,是部分人的高雅文化活动,强调文人气息和抽象美。民间艺术更多地产生于农业文明,更多地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婚丧嫁娶有关。因此,艺术也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志。

“人类学对艺术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将艺术置于产生该艺术的社会语境中。要理解特定社会的艺术,首先需要将该艺术与该艺术在其所产生的社会中的位置相联系,而不是考虑另一个社会的成员会如何理解该艺术;其次,对该艺术的诠释应进一步与一些有关人类状况的普遍命题相联系,或根据人类社会的比较模式来进行。但首要的是该艺术需要被置于其民族志的语境中。”②所以,如果我们以17 世纪荷兰的艺术和生活为调查对象,我们就有了研究和认识其社会和文化的路径。

二、《描述的艺术》对艺术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得到彰显:一是看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的;二是看艺术作品的内容如何与社会关系相互对应的。方李莉认为:“艺术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空间中的纯净之物,它和社会空间中的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乃至自然生态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在以往的艺术研究中我们较少看到有关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而艺术人类学恰恰要做的就是有关这一方面研究的补充。”③阿尔珀斯在撰写《描述的艺术》时就敏锐地抓住了艺术与文化、社会生活、科技之间紧密的联系,并且艺术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一)艺术产生的环境和人们创造艺术最原初的本意

赫伊津哈说:如果要想理解荷兰,那么就要去读康斯坦丁的书。因为只有读过康斯坦丁的书,才会对荷兰的理解更少偏见。康斯坦丁·惠更斯(1596—1687)身份特殊,他把国家公职人员、知识分子、艺术家三种身份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他的书中记录并揭示了当时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

17 世纪,德雷贝尔发明了透镜,可以用来观察事物。透镜背后是一个人类从未关注过的崭新的世界。康斯坦丁透过透镜观察,然后要求对所见之物进行画像。他希望找到一个不错的艺术家来记录从透镜中看到的东西,因为他认为图像具有一种描述的功能。这时还没有和接收知识、把知识视为神圣的东西相联系,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新视野。康斯坦丁尝试用新的视觉技术手段(透镜)和绘画技艺一起来探索并记录未知的世界。作为观众,最为吸引我们的是康斯坦丁如何将新技术和图像中的新知识快速结合起来。康斯坦丁想要的这种类型的图像让我们对荷兰艺术需要进行特别的关注,因为这些艺术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艺术差别很大,并且它们出现在荷兰仿佛理所当然。艺术作为对透镜后面图像的记录非常具有真实感,这让评论家们认为荷兰艺术就是对世界非同寻常地、耐心地手工描绘。当时,图像就是荷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传统价值观的传播者,是记录新知识的具体途径。鉴于图像当时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康斯坦丁建议当局对知识配以图像。图像和学习新知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培根特别推崇的继承往昔智慧的一种方式。

另外,我们还需要思考当时艺术家的职业身份是什么,他们的作品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当时的艺术家就是靠手工劳动来谋生的匠人,不但社会地位卑微,而且收入微薄,经常食不果腹,朝不保夕。为了谋生,他们要不断地给作品寻找买主,而且还要经常变换作品的风格主动去迎合市场。生存的巨大压力和近乎残酷的竞争逼迫艺术家们千方百计地去创新。此时,透镜的发明和使用,无疑给艺术家们提供了一条艺术创作的新途径。艺术家鼓励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图像的制作上。荷兰人列文·虎克是欧洲当时第一个使用透镜的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唯一的一个学习透镜背后知识的人。荷兰产生了第一批使用透镜和暗箱的人,比如凡·艾克、维米尔,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透镜和暗箱的图像并不奇怪。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更加吸引买主,他们渐渐就习惯了面面俱到的、细致入微的描绘。

(二)艺术作品发挥功能的方式以及人们的反应

为了让家长更方便地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第一批配图的教科书在17 世纪的荷兰被发明和印刷出来。它们一出现就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逐渐形成共识,并且习惯于认为图画书最适合儿童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就是因为图像能够表现出语言、观念和知识的本质。一般情况下,人类认识事物都有一个“实物(或图像)—声音—文字”的渐进过程。比如,对大象的认识,首先,最好是能看到真实的大象,如果无法看到真实的大象,那么图像也能代替;其次,儿童看到真实的大象(或图像)之后,会问家长这是什么?家长就会通过声音来告诉他,这是大象(或英语elephant);这个发音,通过重复几遍,儿童就能够记住并说出来;最后,真正认识“大象(或elephant)”这样的文字,可能需要再过几年的时间。人类通过感觉和语言来理解和把握事物。保存到头脑中的是我们看到的事物,激起视觉注意力是最基本的教育。其次,语言的本质是指示性的。人必须首先学习事物的名字,明白“所指”和“能指”。另外,语言也是再现事物的一种方式。图像在视觉上具有范例作用,和语言比起来,图像更具说服力。

图像也是一种语言,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还是带着孩子去看实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都有动物园的原因。其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将动物和其名字真正联系起来。孩子对图像的兴趣要大于对文字的兴趣,毕竟图像更加简单易懂。图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向儿童传递关于大自然的知识。荷兰的图像明显很自觉地表现了很多平常的事物。我们要像荷兰艺术家调整他们的眼光一样来调整我们的要求,他们追求再现现实存在的事物,而不是去探求表面之下的东西,更不会像意大利艺术家一样天马行空地想象,去表现不存在的世界。此时荷兰的艺术,没有作为一种目的,而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此时荷兰的艺术家并非天才,其创新能力也被搁置一旁,发挥想象的空间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

(三)荷兰风景画的产生——制作地图的现实需要

地图是一种科学,风景画是一种艺术。地图可以展示某地的整体面貌和各地之间的关系,并且这是可以测量的数据。而风景画具有美学功能,目的是告诉观者某地的自然特征或者是作者对某地的感受。测绘工程制图师和风景画家迥然不同。因为地图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图像,当图像向文本挑战作为一种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时,地图和图像之间的区别就不那么明显了。吸引地图学和图像学学生兴趣的不应该是二者之间的分界线在哪里,而恰恰在于他们重叠的本质和相似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所以,让我们考虑历史的和绘画的语境,在这种语境下,“地图—图像”之间发生了关系。

通常谈到的首批真正荷兰写实性风景画,是荷兰艺术家亨德里克·戈尔齐乌斯在1603 年对多恩进行的描述。艺术家并没有任凭想象,而是走进大自然,努力抓住荷兰广阔的土地、农场、城镇和教堂钟鼓楼等景象。这种描述首先出现在手稿而不是绘画中,是因为钢笔和纸比较容易携带。所以,记录显示,戈尔齐乌斯是走出户外进行创作的第一人,比巴比松画派和印象主义画家到户外进行写生和创作要早很多年。戈尔齐乌斯的风景画并不能表明写实主义风景画的产生,只能算是从地图到风景画转变的一种过渡。他对风景进行的记录和将景色画到平面上的做法都是一种过渡。这种根植于制作地图的习惯是荷兰画家对写实风景画最重要的贡献。和意大利、法国等画家比起来,荷兰画家并没有走“风景作为人物的背景,在故事画中逐渐发现风景之美”的探索道路,而是从实用目的出发,向观众传达一个地域真实的自然面貌,这一做法也非常符合荷兰的民族性格。值得注意的是,地图在17 世纪除了有地形、军事、航海等实际用途外,还代表着富有,因为刚刚出现的地图极其昂贵;另外还代表收藏地图的家庭非常有文化,有教养。

三、《伦勃朗的企业》对艺术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在方李莉看来,“艺术人类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视野,那就是对人的研究,对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艺人们以及各种艺术群体的研究。因为,艺术的实质不仅仅是作品,也不仅是产生这一艺术的社会环境,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创作这些作品的人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群体,他们深邃的思想,他们丰富的情感,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他们的集体意识,他们的经验世界以及他们和社会生活形成的各种复杂的网络关系等等。这种研究所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对于艺术的研究,其主要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可以作为文物而保存下来的作品的实体,而还应该包括弥漫在这些作品背后的非物质的人的社会活动以及思想活动的部分……”④

(一)伦勃朗作品构图的知识来源——戏剧表演教育

阿尔珀斯认为:“对绘画制作过程的考察,是理解伦勃朗作品本质含义的一个先决条件。”《伦勃朗的企业》一书就是主要围绕艺术家伦勃朗本人及其艺术创作进行分析研究的。关于伦勃朗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这一问题,“想要搞清楚在伦勃朗的职业生涯中,究竟是谁,在何时给了他灵感让他使用如此独特的风格进行绘画,要比弄清楚究竟哪块帆布是大师亲手所画更具有历史意义。”⑤

伦勃朗的画面有一个重要特征:戏剧性效果——人物动作和姿势夸张并带有表演性质;画面中的人物服装舞台化、道具化;另外,画面有一种追光灯效果,通过灯光效果来吸引观众目光,突出艺术家要表现的人物。在专著中,阿尔珀斯认为伦勃朗所接受的教育对其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伦勃朗曾经在学校进行过戏剧表演的学习,或者观看过很多戏剧表演。这使他作品中的人物无形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表演性质。另外,为了在画面上再现出栩栩如生的戏剧性效果,伦勃朗甚至要借助镜子通过自画像来不断实验并完善画面,并且把自己当成一名演员来进行描绘。很多画家预先在头脑中形成构图的框架,然后通过草图将头脑中的各种造型再现出来,通过不断地分析和综合,最后拿出令自己最满意的草图作为底稿。伦勃朗则不这样,他让模特摆出不同的动作,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直到找到最满意的动作组合和最好的视角,然后才开始动笔创作。

(二)伦勃朗创新的动力来源——孤傲的性格

篇5

一艺术类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多样化,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队伍也在持续壮大。目前我们的艺术考试和艺术教育,过分追求专业技巧从而造就出了很多发展不全面的“短腿”人才。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一直把主要精力和绝大部分时间放在专业的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记忆、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时间上没有合理分配、没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有可能被落下,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主观上,艺术类学生们也有强烈的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是具体到行动上却表现为学习效果不佳。由于在高考以前的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英语教学的中心主要是以提高成绩为主,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忽视艺术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他们在英语方面的词汇量较少、英语的听、说、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较弱,不认真研习英语语法,掌握不够准确,模糊不清,应用不灵活。而且艺术类学生用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更是少而又少,使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远不及大学英语要求的水平。进入大学后,由于大部分艺术类学生以前的英语基础较差,更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自我培养意识淡薄,对英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甚至一些学生不能保证按时上英语课。没有端正的英语学习态度,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可以说,从心理上就忽视了英语学习。艺术类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使得艺术类学生的个性明显,专业悟性相对较强,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比较自由、散漫,不愿受制度约束,因此大多数都不喜爱文化课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过于机械化,模式化。教师往往注重自我讲授,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感到英语枯燥乏味。英语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育教学不够多样化、层次化。没有关注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基础差,没有学习兴趣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艺术类院校的英语课堂中,缺乏英语教学的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与老师的课堂交流不够,学生存在的疑问不能及时的解决,学到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二艺术类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与专业精神是相统一的。高等学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应大大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艺术类的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更要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这将有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人文精神与艺术是息息相通的。现今,英语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一种通用语言和工具。要用好这门语言,就要对英语文化、文学以及风俗习惯有基本的了解,还要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差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他国优秀的思想和文化为我所用。这就使我国艺术类教育必须以培育出国际化的艺术类人才为目标,掌握艺术类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他们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文化成果知识有相当的理解和体会,能够更好地进行各国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促进我国文化和经济的多层次全面发展。因此,艺术类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成为富有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艺术类人才。使大学英语教育真正成为艺术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英语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感悟英语语言和深厚的异域文化内涵,并在这种陌生的语言中寻觅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和文化的兴趣,同时这也更有益于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师深入地进行艺术教育。通过这些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增长见识,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拓宽视野,开拓思维,启迪心智,较好地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艺术类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渗透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将艺术知识导入到英语教学中

英语是一门语言的科学与艺术,理性而又感性。将语言与文化艺术相联系,成为英语教学的辅助知识。英语教学本身就是语言艺术和人文艺术教育过程。出色的英语教师力图使教学过程艺术化,努力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使教学过程富有生机和魅力。即给学生带来语言艺术美的享受,也使得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英语教师应分析艺术教学模式,抓住艺术生的心理特点与专长,研究英语教学与艺术专业学习之间的规律性和关联性。通过艺术知识导入到英语教学即培养了学生文化意识,使文化的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提升自身情感素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艺术类英语除英语语言本身具有的特点,更有艺术科学潜在的人文特色。因此,艺术类英语教师要针对教育教学对象适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理论学习,从而在实践中得以合理应用。注重提高自己的有关艺术专业的知识和修养,其他跨文化领域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和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培养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教师才能把艺术类英语教学变成一种英语语言和艺术知识学习相融合的过程,使课堂英语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最有效地结合起来,多角度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跨文化知识和素质的艺术类人才。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策略,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艺术类学生虽然具有文化课分数低和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但他们具有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教师在对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信任、关心和尊重学生。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教师应采取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并采用不同的形式积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实现学习上的创新,以达到促进英语教学的目的。

3加强艺术类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主要引导者,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认为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采用教材简单,忽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贯穿于英语教学的人文素质的塑造,就会使艺术类英语教学处于比较低等的水平上,所以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大学艺术类英语教师队伍,形成教学梯队,加强这支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尤其艺术类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及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根本。出色的艺术类英语教师是通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积累而成的,教师要具备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当面对个性突出,崇尚自我的艺术专业学生,要学会迎接挑战和自我减压,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教学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找到最适合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从而提高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质量,也更利于艺术类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培养跨文化高素质的艺术类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教学的现状,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造就具有良好文化艺术素养和优秀品格的艺术人才,这是当前艺术类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大学艺术类英语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提升自身素质,有效的改善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春芳.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渗透教育尝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4):127-128.

[2]蒋雪非.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蒲云玲.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养迷失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6(7).

[4]朱海英.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6):57-61

[5]贾红安.浅谈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J].学术论坛,2011(6):217.

[6]代兰平,黄萍,等.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养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76-177.

篇6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大二各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22份,回收1022份,剔除无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达86.3%。

1.2 结果

1.2.1 对中医药文化认知调查

在调查对象中,对一些基础的中医文化常识非常了解的有16.10%,一般了解的有25.06%,知道一点的有43.99%,完全不了解的有14.85%。

对于听说过或者阅读过中医名著,有59.3%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黄帝内经》,有59.53%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伤寒杂病论》,有23.02%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神农本草经》,而听说过或者阅读《难经》只有23.02%。

认为被誉为中医“医圣”的是张仲景的有54.20%;认为是扁鹊的有13.61%;认为是华佗的有18.37;还有8.39的不知道“医圣”是谁。

对于认知中医药文化的途径,61.22%的同学通过书籍杂志;34.24 %通过电视;18.03 %通过讲座;16.89%通过网络;12.24%通过中医大夫;10.43%听别人介绍 。

1.2.2对中医药文化的定位及发展调查

对于中医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被调查中显示,有83.22%的同学认为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地位很高;有16.7%的认为一般和不重要。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有73.24%的认为要发扬光大;有53.51%的觉得应该申遗;仍然有17%的同学认为中医药可以置之不理,让其渐渐消失。

1.2.3 对中医和中药的优势及弊端的调查

有17.23%的同学中医的优势是价格优惠;有21.09%的认为觉得治疗效果好,比西医西药好;有37.07%认为副作用少;有 26.87%觉得中医治本。

对中医中药总体印象中,有51.93的认为更注重治本;有34.92%的认为中医无副作用;有32.99%的认为适合治疗疑难杂症;有22%认为中医中药很神秘;仍然有9.41%的同学认为是伪科学,应该取缔。

在中医药发展的弊端的认识中,有27.21%的同学觉得中医药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有19.84%的同学认为过分讲五行阴阳;有32.09%的觉得只依据前人经验,没有创新;有35.83%的认为中医药知识不够普及大众;有40.59%认为中医药事业的涉及面太少,平时接触西药比较多;有12.02%觉得中医不够西医的医生技术好,无法推广到世界。

1.2.4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及传承教育

在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内容中,中医美容减肥的占32.88%;中医养生保健占40.14 %;中医的四诊法的有25.17%;针灸推拿有35.15%;中药方剂和其他中医知识有35.83%。

在提高中医药在大众中的影响一项中,认为政府每年拨出足够的经费,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的有52.72%;积极开展中医义诊活动的有60.32%;多举行中医药相关的讲座的有47.17%;中医药传统技术演示的有39.42%;开放中医药图书馆的有40.82%;还有出版通俗易懂的中医药方面的图书、影视作品的有33.56%。

对于中医药文化讲座及课程,有29.82%的同学很想参加,但机会很少;有45.92%的均表示有时间会去参加;有 19.05%的可能会去;仍然有5.22%的同学不会参加。

当问及在什么阶段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调查中, 26.87%选择中学; 47.28%选择大一;13.38%选择在大二;12.47%的回答为其他。

2 结果分析

2.1 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程度一般,需要普遍性提高

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中华文化教育的大背境及医学类学校的特有氛围中,对中医中药及中医文化肯定认知了一些基本知识,但从问卷上仍然看出对一些基本常识不甚了解。所以必须就整个医学生群体及完整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进行不懈的教育学习提高。

2.2 认为中医药文化很重要,但缺乏传承途径

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很认同中医中药在健康领域的作用,但从社会及校园中找不到合适和的中医药文化学习途径,学校也没有完善的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体系和阵地。故构建一门中医药文化课程及系列的传承途径尤为迫切。

2.3 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的践行和保护意识,但需针对性引导和加强

大部分医学生都参加和体验过中医药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医老师在课内外就中医药文化也进行过只言片语的熏陶,加之新闻报道的呼吁,激发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强烈的认同和保护意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没有针对性的的零散知识毕竟影响不大。

3 建议

3.1 建立完善系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体系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1]。包括中医药文化源流、医学文化、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道德精神、中医资源与器物多个方面。中医药文化教育应坚持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两种方法相结合,灌输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延续系统的重要途径;渗透教育弥补中医药文化灌输教育的不足,潜移默化,易于接受,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2 构建一门有特色鲜活的中医药文化课程

结合中医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特点,吸收当代医学人文学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构建一门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充满趣味性的一门中医药文化课程。课程集文字、图片、视频一体,强调师生互动,以轻松化、趣味化的形式将中医药文化知识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医学生心中。

4 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的灵魂和根基。在医学类院校构建开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树立坚强职业信念和对中医事业的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一、兰西剪纸挂钱艺术源起和发展

挂钱又被称为过门钱,它是一种特殊的民间剪纸艺术。在古时候,挂钱的图案大多数是古钱状,由此得名。兰西挂钱整体呈现的是矩形,底边伴有穗状。一套挂钱通常有三张到五张左右,颜色为单独的红色或者彩色组合。主要是在春节期间贴在窗棂和门楣上,和春联相互对应。兰西剪纸挂钱最早发源于中原地区,而兰西县则是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南部。[1]相关资料显示,剪纸挂钱最早在河北、山东等地产生。清朝末年,中原地区的民间艺人流落到兰西,这种剪纸挂钱艺术在此地逐渐地生根,进而得到了快速地发展。20世纪80年代,兰西剪纸挂钱生产方式逐渐由个人发展成为群体,而且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兰西剪纸挂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保留了传统的艺术品质,而且在创作的理念上进行了创新,积极地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更加重视传递意境和形式美,使剪纸挂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艺术价值也得到了提高,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年文化的表达。经过多年的发展,兰西剪纸挂钱已经在多个城市举办了大型展览,比如北京、天津、西安和哈尔滨等地,而且还多次到国外参展以及销售。

二、兰西剪纸挂钱的主要分类

兰西剪纸挂钱作品按照不同的划分条件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通过合理科学的分类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它,这样才能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

(一)以时间为条件分类

以时间为条件,可以将兰西剪纸挂钱分成现代挂钱和传统挂钱。正如我们所学过的哲学中提到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兰西剪纸挂钱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用途,继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挂钱一般形式比较单一,而现代挂钱的主题和形式都变得更加多样化。

(二)以技法为条件分类

按照剪纸挂钱的技术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剪刻相结合、刻制和剪制等,另外随着新技术的融入,还产生了拼接、熏烫等创新方法。剪制挂钱艺术家自身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在具体制作剪纸挂钱的过程中,也会有属于自己独有的技术和方法,这样所呈现出的挂X作品形式就更加多样了。

(三)以题材为条件分类

剪纸挂钱是人们情感表达的载体,所以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其主题也是不同的,比如常见的挂钱题材有现实生活类、宗教祭祀类以及神话传说等。欣赏者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其反映的题材和内容。兰西剪纸挂钱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这些内容也都是来源于创作者自身对生活的感悟,最主要的是体现了劳动者的真情和美意。

(四)以用途为条件分类

实用性就是挂钱的用途,民间剪纸艺术都会依附于当地比较特殊的文化和生活背景,不同的用途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就兰西剪纸挂钱来说,它可以用于祭祀、节日粘贴、家居装饰,还可以作为礼品送给亲友。

三、兰西剪纸挂钱艺术的传承

随着兰西剪纸挂钱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兰西县对其发展做了保护措施和计划。比如成立专门的兰西剪纸挂钱博物馆和产业公司等,而且还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成立专门的实习实践基地。[2]

兰西剪纸挂钱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可以将其产业化,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地域优势,让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致富的途径。当前随着兰西剪纸挂钱产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兰西挂钱。当地政府更是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不但使这种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保存,而且也为剪纸挂钱艺术家和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在剪纸艺术中,挂钱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而且在我国的民俗活动中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黑龙江兰西剪纸挂钱艺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其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极大地丰富,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为了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当地政府不但在政策上提供优惠,而且也使其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目前,我国一些独立学院艺术类教学基本上是纯艺术类高等教育的翻版,导致了与独立学院本身肩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前提背离。主要体现在:

1.教学手法单一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师资基本是艺术院校毕业出身,其教学模式一直模仿借鉴于纯艺术类高等教育的模式,思想观念上偏重于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形成了以唯艺术形式为美的思想意识,冲淡了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专业教学基本上也都延续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大多数属于被动的接受者,作业上也主要以迎合老师的口味、教学风格为目标。学生所接受的基本教育也只是以造型为基本内容的表现手法,主要精力都投放在效果图式的技术处理上,这样就无法体现设计上的艺术、技术、经济三者统一的原则,导致了艺术教育培养与实践需求严重脱节。

2.实践教学场所严重缺乏

随着艺考热和扩招,艺术类学生大幅度增加,但与之配套的艺术类实验室资源相对有限,学生只有在相关课程开设期间,才得以有限的使用实验室资源,最终还是教学脱离实践、脱离生活。学生就业后对企业内的一系列实际项目的操作,仅凭在校学习期间仅有的几学时实际操作经验,显得杯水车薪。学校实验室教育并没有达到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理应是由学校完成的教育,但事实上却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这种现象折射出现在我们独立学院艺术类教学教育体制的严重缺陷。

3.班级化的小班教学形式导致理念与指导的延续难以保障

班级化小班教学的形式,使学生与教师都要经常面对不同的对象,专业教学的指导与理念的延续难以保障,往往导致学生与教师都感到无所适从,老师不能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化辅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对通化教育感到乏味、降低兴趣继续学习。

艺术类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能把设计思想和新的概念变成现实,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物质形象。因此,就需要与实际的生产相结合,了解和熟悉生产过程、营销方式等,除了能熟练地运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如草图、方案、效果图、工程图、模型等)表达设计意图外,还应参与实际的生产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实践操作中将一些抽象的理论放在实践中解决,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领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的过程。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同时还可以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在今天的社会发展及经济市场条件下,需要的不是书呆子型的学生,而是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如何摆脱纯艺术类高等教育的模式,使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彰显,其教学能有效地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或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方式。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概念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由教师通过承接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以实践操作的形式把项目融到教学中去假题真做,同时以工作室为平台,将教学内容、实践操作、实验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封闭式固定模式教学转化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教学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实践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这样使得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形成教学、科研、实践和产业化经营为一体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任务

1.功能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使教学与实践更紧密关联,是融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同时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工作室既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场所,又能够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练兵场,同时也为学校形成新的对外联系的窗口,通过这处窗口为社会服务。

2.任务

(1)打造平台为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

(2)加强教师在相关专业方向上的研究、充实理论基础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优化大学教学资源,为社会提供高效服务。

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

1.开放式的教学,淡化“教室”的概念

工作室是面对市场开放式的,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符合现代实用技术的市场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课堂不再只是教室、而是延伸到了图书馆、网络乃至市场需求,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学生有更多的自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与事实,而是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加强了教学与市场的联系,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距离。

2.项目式教学,淡化“课程”的概念

目前的专业教学体系,较为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其缺陷在于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实践性不强,教学的吸引力不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是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其特点在于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教学互动强,而且项目涉及的专业面较广,突破了单一课程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开放性的,不依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它可以是学科内容的扩展、延伸和深化,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有较强的综合性,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每一位学生都会认真地搜集资料,深入思考,精心准备,有利于创新突破。教学的过程也是一种探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它不仅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且使教师直正变成了以学生为主的、合作的、探索性的帮助者的角色。因而有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3.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使双方的专业技术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就是借鉴师傅带徒弟的言传身教之法,增强教学互动,通过示范性组织教学较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使学生能够有次序、有目的和比较系统地学习,即把基础内容和动态内容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很多教师一直从事一线教育,缺乏生产实践方面的经验,包括对新设备、新工艺的认识,集成化生产的管理,各种工艺流程的正、负面影响,以及产品开发、品牌企划等方面的经验。工作室的项目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很多教师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地充实自己,专业综合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

4.注重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

在完成工作室项目时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组织素材、与企业交流等直接参与的生产实践活动,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面对企业和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使学生在校期间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真理、领悟人生,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与构建自我。因此,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素养养成的过程,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磨练,学生毕业时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5.产学发展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工作室建立起教学与市场的桥梁,是产学与企业合作的纽带,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合作。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项目的勤工俭学,起到助学的效果。

6.稳定教师队伍

工作室通过社会实践而增加利润回报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水平及资金积累,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一定的作用,并能利用创收改善教学环境,增加与社会的联系。如果管理有序,就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工作室的管理模式

1.工作室行政管理形式:系――工作室――教师个人负责制

所在系在学科建设上负责发展规划目标、制定大纲、计划、考核指标、聘任责任教师组建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专业研究方向、组织教学、组织课题实施、对外合作等,工作室的责任人对系负责。

2.工作室的创收管理

对工作室的经济管理,主要是由系级作为行政主管单位与工作室签定一个要求工作室的教学、科研、实践、成果等的各方面完成的指标,把所有对外为企业、社会服务的设计、制作的项目纳入科研的管理范畴,采取一种较为宽松的经济管理运作模式,项目的资金绝大部分由工作室自己支配。系级根据拟定的项目进行评估、考核,并根据结果从工作室上缴的管理费用中奖励完成的指标较好的工作室。对工作室的鼓励和鞭策,形成良性的竞争运作机制。

六、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方式

工作室区别于实验室,是以教师个人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为特色的,能够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专业钻研能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的基础是企业的实际项目,在无项目的情况下也可以模拟运行。其运行方式大致有两种:

1.课外运行方式

教师承接项目后即为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挑选项目组成员,共同带领学生进行项目运作。每个导师负责一个学生小组,或学生小组选择对应的导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综合技能训练,进行专业信息传达、职业认知辅导、就业指导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上岗准备。

篇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设计类行业突飞猛进。设计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设计灵感的来源不足,设计缺乏新意,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造型人格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创造力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的被试群体集中于理工科、高创造力群体(科学家等)、高校教师或泛化的大学生群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国外创造型人格的实证研究

早期对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多使用的是加利福尼亚人格量表(C IP )。近年,Runco和Albert使用修订后的CP1研究天赋少年及其父母的人格与少年创造力的关系。上世纪中叶,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E),神经质(N),精神质(P)。

(二)国内创造型人格的实证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的被试群体集中于理工科、高创造力群体(科学家等)、高校教师或泛化的大学生群体。国内外关于科技人员人格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应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但是也有运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或其他人格问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都表明优秀科技人员智商较高,富有才识;想像力丰富,喜欢幻想,富有创造精神;在问题面前当机立断,自立能力很强。同时,敏感性因素得分较低,表明优秀科技人员比一般科技人员能更理智地处理问题,不感情用事,不易冲动。

我国学者王极盛用自评法调查了28位学部委员和127位一般科学工作者,主要结果为智力因素: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判断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综合能力、思维灵活性和观察力。非智力因索:事业心、勤奋、兴趣、责任心、求知欲、进取心、意志、自信心、意志顽强性和情绪。

(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的研究

近几年开始了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创造力的文化差异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创造进取心的价值判断上,其次表现在文化对人心理结构的塑造上。另外外来文化对创造力具有催生作用。

当代中国优秀女科技工作者与普通成年女性比较,在人格特征上表现出低乐群性、低兴奋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优虑性、低紧张性和高聪慧性、高稳定性、高有恒性、高敢为性、高自律性11个因素可能是“中国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

二、研究的意义

如何将创意研究、设计理论、设计教育等最前沿理论成果引入设计艺术学领域,并发现推进设计创意教学和实践的可行途径。即通过考察创造学、人格中关于创意思维机理、影响创造力因素、创造力结构、创意技法等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设计艺术学教学及实践特点,思考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打破设计创意过程中的现实屏障,推进设计创意教育的改革和设计创意实践的发展。

从设计艺术学角度出发,重点研究设计创意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特征、设计艺术类高创造力群体的人格特质、影响设计创意生成的主要因素、现有设计创意技法的不足及改良可能,同时,兼论设计创意教育改革等问题。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成功人士的调研证明:基因可以形成审美心理,后期的训练再修正和改正可以弥补审美心理上的空缺。另外出生环境、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经历、能力、民族、地域也对人格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0.

[2]ParloffM D,Datta L E, K leman M, et al.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which differentiate creative male adults,cents and adul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68, 36: 528-552.

[3]李云波,朱霞,孙汉友等.军队优秀医学人才人格特质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 6: 21.

[4]张爱莲.当代中国优秀女科技工作者人格特征分析研究.心理科学,1999,4:371.

[5]王琴芳,郑先公,等.人格特征分析.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0, 1:25-27.

篇1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2015级新生765人(包括药学、卫管、检验、影像四个专业),有效被747人,占被试总数的98%。其中,男生152人,女生595人;药学292人、卫管121人、检验263人、影像71人。

1.2 研究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涉及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测验两个分量表共48个题目,24个涉及学业成就,24个有关人际关系。每题采用0--4的5点记分,无论倾向于哪种归因方式,分数越高,说明越具有该方面的归因特点。如得分越高,受测者的外控性越强。高分者特征:认为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的状况主要是由外在力量决定的,比如自己的运气、教师的讲课水平和评分的严格程度、他人的喜好和行为等,而这些都是自己所无法控制的。低分者特征:认为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的状况主要是由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所决定的,自己的能力越强,付出的努力越多,越能获得好的回报。量表的重测信度介于0.51~ 0.62之间;效度为0.23~ 0.62[2],是可以采用的科学量表。

1.3 测量工具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所有新生在 MMCS测查的整体情况(见表1)

由表2可知,男女生在人际关系归因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相比而言,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外归因。

2.3 MMCS归因因子在不同专业之间的比较(x-± s)(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专业在学业成就归因得分有显著差异,中药、检验、卫管在学业成就归因得分显著低于影像专业的学生。

3 讨论

3.1 高职新生总的归因倾向分析

本研究反映了高职新生在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上倾向于内控归因,即认为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这与国内外的研究一致[3]。总量表分均表现出相对内控的趋势,人际关系归因比学业成就更为内控。大学生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身,可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责任感,勇于承担成功和失败的结果,可以保持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继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

3.2 不同性别高职新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特点分析

该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中存在性别差异,这是因为男女生对待失败和挫折的方式不同。男生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认为成功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比如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努力、身心状态等;而将失败归因于外界环境,比如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对自己的偏见等外部环境因素。女生的归因方式则和男生相反,通常将失败归因于内部条件,将成功归因于外部环境。

3.3 不同专业的高职新生在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特点分析

专业不同也是造成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差异的重要变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大学生选择专业的倾向性、各专业的专业性质和课业量有关[5]。专业选择的倾向性造成了他们对学业成就归因的差异;课业量多的专业,可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人际交往上;而有的专业,可能有关人际交往的社会实践显得更重要,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社会实践上,比如中药和卫管专业。

参考文献:

[1]张晋,吕振波.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及重构[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3(3):4-5.

[2]张晓宏.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元认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3-24.

篇11

1 元认知策略的研究

“元认知”概念是认知心理学家Flavel首先提出的。他(1979)指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两方面。“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认知策略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策略”指的是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监控、调节和评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只要学习者具有良好的元认知意识,就能自主地根据学习过程制定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对策略进行调控和评价,适时对计划进行修订和调整。

随着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肯定了元认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潜力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Brown等(1983)的研究数据显示,学习者或多或少都会运用策略,而优劣的区别在于其能否通过自我评价和调整来灵活地运用策略。文秋芳(1996)发现,优秀生和差生的区别在于前者善于对自己学习策略的成效进行评价和反省。大量研究均表明,优秀生和差生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元认知水平的差异。

2 视频英语教学研究

视频英语教材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无穷语言魅力的好教材,对英语学习者而言帮助甚大。视频英语教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由于其拥有的以下特点,使其成为英语教学多样化、兴趣化的实施手段。具有的特点包括:真实性;简洁性;生动性;富于感彩和感染力。但其潜在的教育教学价值还远远未被发现,具体体现在:(1)语言知识层面上的教学价值与意义;(2)语言应用层面上的教育价值与意义。国内外目前针对视频英语教学的研究非常少,仅有几篇小品文谈及视频英语教学的作用。而针对活泼、富有创造力的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的视频英语教学研究目前还未见研究成果。

本次研究首先搜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其次,对相关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分析,理清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元认知策略理论和视频英语教学以及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研究等方面的信息,找出各理论之间的联系;再者,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就学习者英语学习兴趣、元认知策略意识等话题做研究;最后,通过教学实验,总结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本次实证研究为期一年半,研究对象是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2009级艺术类大学生。所采用的是《新通用大学英语》系列教程,其中每课包含了采自“Top Notch”的精彩视频英语教程。通过研究发现,以元认知策略协调艺术类大学生视频英语教学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英语学习是一项复杂的问题解决型活动,要实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质性投入,对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和元认知意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研究者们调查发现,66%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缺乏自觉确定学习目标、监控和评估学习的经历,学习过程中也缺乏策略意识和对自己认知能力的了解,而艺术类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和方法,不知道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来改进英语学习,更谈不上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来提高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相当部分学生的高考和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处于中下水平(方玲玲、周榕,2005)。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是导致其语言应用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元认知策略与学习的执行性和管理性密切相关,是学会学习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从而保证英语教学更有效地进行。

艺术类学生与其他大学生有着诸多不同之处,他们之前由于专攻艺术而在英语科目上相对落后,但是艺术类大学生富有创造力、活泼好动、好表现且模仿力极强,因此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艺术类学生视频英语教学中,激发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在掌握元认知策略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在有趣的、多样化的英语学习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时间有限,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学生口语得到了极大提高,然而写作方面的能力是否也可以通过视频材料来提高呢?这也是不甚明确的地方,值得进一步探寻。

4.1 用元认知策略的精髓激发艺术类大学生特有的创造力

正如前文所言,艺术类学生富有创造力、活泼好动、好表现且模仿力极强,因此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艺术类学生视频英语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事实上,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表现力好得出乎意料之外。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模仿过程中,学生们遵循原视频精华之外,往往会有额外添加的语言效果。达到了灵活学习语言的目的。

4.2 将视频材料有声有色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英语教学材料往往是书面形式的,最多加以图片增添色彩,往往满足不了艺术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原本头脑里充满色彩的艺术类学生拘泥于干巴巴的无声材料中,无异于扼杀他们的天赋。而利用精心编制的视频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最好不过了。研究结果也表明了在模仿视频材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现能力得以极大的提高。

4.3 艺术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艺术类大学生视频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口语水平提高有着直接的效果。可以肯定的是模仿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得以提高,最后部分学生能自觉发现口语表达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然而,其它诸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等,是否能通过视频英语教学来提高,还需进一步研究。

L鼙疚南怠霸现呗岳砺巯乱帐趵嘌悠涤⒂锝萄а芯俊毖芯砍晒;鹣钅勘嗪牛?010KY003

参考文献

[1] 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116, 127.

篇12

在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属于特招专业,该专业学生人数众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一学生群体的英语学习情况并未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课程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对艺术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并在数据统计、观察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及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教学策略,目的是掌握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征,给教师提供参考,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习风格的一个重要要素是认知风格。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学习者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相同的内容,而学习效果却可能不相同。影响学习效果除个人动机、策略、态度、情感因素等因素外,个人的认知风格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因素。对认知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场”独立性的研究上。场独立和场依存是认知风格的核心。“场”是指周围环境,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感知。场独立型指个体根据自己所处生活空间的内在参照,根据自己的感知出发去获得知识、信息; 场依存型指个体把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作为参照,从环境的刺激中去定义知识、信息。研究表明,场依存和场独立的学习者对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材料、人际交往及思维方式等的偏好上都存在差异。

二、艺术类学生认知风格的诊断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访谈和课堂观察。⑴ 问卷调查:本文采用了“镶嵌图形”对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60名本科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测试。⑵ 访谈:为了证实研究结果,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涵盖各种认知风格的学生。⑶课堂观察: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观察。 观察场依存和场独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其中,以访谈对象为主。

2.问卷调查结果。

3.结果分析。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⑴学生的学习风格处于一个连续体中,而并不是非此即彼,大多数分布于连续体的中部。其中,偏场独立的人数明显多于偏场依存的学生的人数。这个结果的发现与对其它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有些差异。研究者认为我国传统教育比较侧重群体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个性,所培养的人往往缺乏独立的人格,却有较强的对群体及他人的依赖性。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艺术类学生的场独立人数接近场依存人数的二倍,就整体来说,呈场独立。这与艺术类学生的学习追求独特性、个性化有关。艺术类学生被当作一个相当比较特殊的群体,家庭和学校都给与这部分学习者相对宽松的教育和发展环境,这有助于他们独立个性的形成。⑵从外语成绩与场独立性的关系看,场独立的学生并没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或是好的学习者。但我们也发现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几乎都落在连续相的中间,或偏场独立。这与大多数人认为的场独立是好的学习者,也不无冲突。为了探究这种现象,我们对有代表性的学生做了访谈。访谈中发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艺术类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出现了“瓶颈”现象,而产生的原因除了词汇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语法。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场独立的学生,由于英语能力和语法知识非常有限,尽管他们的认知重构能力强,但也难以发挥。只有获得一定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场独立的认知重构能力才能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语言结构分析中发挥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基础太差,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及教授的学习策略超出了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学习者都难以接受或接纳,学生逐渐失去了信心,也就放弃了课程,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⑶访谈还证实了场独立者喜欢用分析型策略,而场依存者喜欢用整体策略,用直觉去处理问题。场独立的学生在作填空或选择时习惯用分析的方法,从词汇、语法等多个角度分析,而场依存的学生更喜欢用直觉。这一点Ehrman 早在1996就曾指出,场独立/依存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偏爱,这种偏爱导致场独立的学习者喜欢使用分析型的策略,如喜欢分析而不是凭直觉去处理语言知识问题和语言学习中的问题。⑷课题观察发现场依存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并没表现出相当的积极参与,课堂统计发言的次数和场独立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课堂观察和访谈都发现,场依存的学生确实存在对他人对群体的依赖性,在遇到问题时,总希望有一个权威的,或群体认可的答案。而场独立的学生更乐于自己寻找答案,更独立。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场依存学生没能表现出积极参与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英语知识非常有限,使用语言的能力更差。在英语知识有限的情况下,尽管交际能力比较强,但不能用英语表达,这种能力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获得一定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他们的其它语言能力,如交际能力才得到充分发挥,场依存学生才能在课堂发挥优势教学策略的设计。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了解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采用与学习者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策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风格的特长,同时,也应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弥补学生学习风格的不足,也就是有意识地采用一些“失配”的教学策略。

1.采用“匹配”教学策略,发挥学习风格特长。⑴课程和教学的组织策略。课程的组织结构,会对不同场认知方式的学生产生不同效果的影响。对场依存型学生,课程的内在结构,特别是逻辑结构要清晰,否则,很难把握整体,而且需要对所学内容和练习提供反馈结果;而场独立性学生有很好的重组能力,教材的组织适应性比较强。⑵学习情景的创设策略。根据布朗(Brown )的假设,对场独立者应采用课堂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涉及分析、细节的把握、反复的练习与训练以及其它集中精力的学习活动;而对与场依存者多创设“自然”环境,使之面对面地“习得”外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场依存性的学生应多创设与教师有相互关系的互动情景,如: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对场独立型的学生可多创设认知情景,正规的教学方式,语法篇章的分析都比较适宜。⑶教学内容的讲授策略。根据

Abraham (1985) 的发现,对于场独立的学习者,采用演绎法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而对于场依靠的学习者,归纳法效果更好。实践中我们发现,不管场独立还是场依存者对归纳法教学都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演绎法和归纳法的综合使用效果更好,特别是阅读教学中。⑷教学评价和激励策略。给于场依存者更多的激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尽量减少消极评价。研究证明,在积极刺激下,场独立者和场依存者的学习效率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在消极强化的条件下,场依存者的学习效率明显降低。

2.采用“失配”策略,拓展学习风格。对于场独立型学习者在不丧失分析能力的前提下,需要培养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发挥有序分析问题的同时,场独立的学生也应有意识地学习综合考虑问题,培养把握全局的能力,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通过实践证明外语学习中采用合作学习及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对于场依存的学生,在发挥交际能力、归纳和综合能力、把握全局能力的特长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分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防考虑问题“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实践证明,这类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在理解整体内容的同时,要强调词、短语、句子的理解和积累,注意篇章段落、语法的分析和使用。

3.外语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除了认知因素,它还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个体因素还包括动机、策略、态度、情感因素等。基于本次调查发现的艺术类学生外语学习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应在制定外语教学策略时必须考虑的。⑴克服语法的“瓶颈”现象。艺术类学生错过了中学和高中语法学习的时机,到大学必须补上这一课,否则,学好外语是不可能的。所以,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当务之急。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认识到自己认知风格的长处和不足。引导学生发挥自己认知风格的长处,采取与自己认知风格相应的学习策略。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有意识拓展自己学习风格,适应多种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⑶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学习的规律,了解英语学习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⑷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艺术生的具体需求、学习现状和特有的学习风格,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心地位,优化学习心理环境,注重情感因素的控制。⑸适当的母语支持。由于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听力水平较差,全英语教学导致学习者不理解或误解,但是,外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使学习者接触目的语,因而可以通过有选择地使用母语支持。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适当的双语教学效果较好,特别是先英语后汉语。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艺术生的专业课并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文化课的轻视导致不愿在其上投入心智。针对这种情况,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应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英语学习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首先把课上的任务延伸到课外,最终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结论

场独立/依靠只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多种因素中的一个。这一个因素不能单独决定外语学习的好与差。影响艺术类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多种,语言学习背景、兴趣、努力程度和学习策略等因素都对外语学习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对大部分艺术生来说,语法的“瓶颈”现象亟待解决。教学内容、策略、步骤要适合艺术生的学习水平,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自主性。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应了解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风格、了解他们的外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针对这个群体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的部分成果,科研立项批准号为: GH0500]

参考文献:

[1]鲁 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黄旭光:《英语教学设计与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3。

[3]Ehrman,E.M.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Difficultie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1996.

篇13

一、阅读图式认知理论

Carrell就图式理论在第二语言阅读中的作用所作的调查表明,启动或提供和读物相关的内容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读物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已读内容的回忆;形式结构对阅读理解也有很大贡献。他断言,缺乏图式知识的启动是第二语言阅读者的主要阅读困难。输入信息作为实例证实图式结构中的相关概念或填补图式的空白。资料提供的信息和读者的图式知识或根据图式知识所作的预测吻合时,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可促进两者的同化;当输入信息与预测不吻合时,自下而上的运作过程帮助读者对此作出敏锐的反应。自上而下过程还有助于读者利用已知的概念,消除歧义,从输入信息中选择合理的解释。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图式训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以及相关内容,必将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阅读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实验组与对照组

本项研究以大连艺术学院2009级为例,将新生按入学填报的专业分成若干个自然小班,以其中的两班为例子,其平均成绩相差15.24分,即视觉09和音教09共106人组成实验班级,其余2个教学班即室内09和动画09组成对照班级。实验班级采用图式教学法,而其他班级则采用常规教学法。每学期进行2次月考、1次期末考试,两个学期共进行6次月考、2次期末考试,时时监控学生的学习动态。月考和期末考试试卷采取题库出卷,严格考场纪律,统一密封流水判卷,以确保成绩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2.教学实践程序

实验班任课教师在学期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掌握了图式理论的要点,制定了图式教学计划,明确了图式教学的方法。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决定,因此,在教学中主要侧重学生这三种图式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1)巩固语言图式。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语言图式的建立对于外语学习至关重要,因为语言是学生掌握外语最薄弱的环节,而语言又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也就无法利用文章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去调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因而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语言图式的巩固,对于学生日后的语言理解和阅读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2)建立内容图式。内容图式就是以语篇内容为认知的理论依据。课堂上老师讲解策略的应用要领,然后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讨论、操练,最后老师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引导。为了使策略具体化,易于理解,老师选择以隐喻的形式来解释每一个阅读策略,每一个比喻都被制作成一个公告牌作为上课主题呈现给学生,附之于比喻的还有几个问题以引导学生对“怎样”、“为什么”、“何时”应用此策略进行思考。例如在讲授“task estimation”时,用了“be a reading detective”的隐喻要求学生检查文章主题的线索、长度和难度。应该注意的是,在实验组进行图示认知阅读训练的同时,对照组的阅读训练也以同等的时间量在进行。不过控制组的阅读训练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做练习和老师讲解答案,其中也涉及阅读策略的分析,但不对学生进行图示认知阅读的系统训练。

三、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由表1可见。两个实验班阅读理解成绩在这个学期里一直呈平稳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为:一是图式训练的教学方法起了作用;二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大学学习,学生成绩自然得以提高。为研究以上两个因素的作用大小,还要进一步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平均水平的差距。

经过这个学期的努力,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实验班视觉09和音教09的阅读理解平均成绩分超过了对照班室内09和动画09班的阅读理解平均成绩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图式训练对提高成绩较差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有很大的帮助。阅读策略的选择及其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了解学生的图式认知风格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认识到不同的认知风格对阅读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从而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认知风格的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学生使用与其认知风格相匹配的阅读策略,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快速高效地掌握阅读技能和方法,不断扩充图式结构,完善阅读策略并提高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2.

[2]Genesee,F.&Upshur,J.A.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