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据调查,学生最易从众于室友、朋友、同班同学(现在可能还包括网友)。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群体生活特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使他们在思想、情绪、生活、情感上存在着较多的共性,从而导致学生这个群体极强的从众心理。
1.独特的心理特点对学生从众的影响
首先,中学生是处于一种双重的年龄状态的人,即生理上的成人和社会上的婴儿。生理上已经成熟的学生,有着对成就的强烈追求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渴望。但是,由于尚未涉足社会,没能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加上这一代学生又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共识尚未形成,从而导致他们对自我发展把握的一种无奈。
其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又有着独立意识及强烈的归属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又强化了其从众心理。再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是其社会化的一种必要形式。随着思维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学生的心理不断完善和成熟,逐渐意识到对群体规范的自觉遵从,按照群体或社会的期望和价值标准行事不仅具有其现实意义,而且是人类理性法则的客观要求。
2.特殊的群体生活对学生的从众影响
现在的学生寄宿都很早,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实行周托。学生这种群体生活的特殊性表现在:有着相同的学习目标、相同的学校管理规范、相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必然受到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等的约束。
3.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学生的从众心理
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儒家文化,这种文化的积淀使我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有着很强的团体意识,一旦脱离集体除自身有孤独感外,还会遭到他们的攻击和谴责。同时,性格里的价值取向也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性和他律性,使得对周围人的评价及社会的舆论看得很重,他们会按照社会的评价和态度来塑造自己的社会性格。
4.社会的发展强化了学生的从众行为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大发展的世纪,而学生又是对信息变化最敏感的社会群体。这种对信息的反应成为学生从众的一个隐性因素,校园又是先进信息的集散地,学生通过群体内部的交往,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正是对信息的需要、利用和满足,强化了学生的从众行为。
二、 从众心理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人类的从众心理对于个体和社会道德的发展也是一样,既有制约作用,又有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在传统的品德教育中,要么忽视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要么过分强调从众心理对个体、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没有认识到从众心理作为人类社会化的一种本能,在道德遵从上理性因素常常多于感性因素,是积极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体现,对德育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从众心理是学生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加速器
社会道德的强制性不像法律那样依靠特定的政治权力机关,通过有形的惩罚来实现,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对个体起作用的。人总是同其他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之中,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在自我和团体观念发生矛盾时,会屈从于团体的压力,采纳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当一个学生感到他被群体接受和需要,他不仅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而且会产生积极的合作态度。社会群体是个体存在的普遍形式,群体在为人们提供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舞台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个人只有归属于一定的团体,才能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可以看出,从众心理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加速了社会道德向个体内化的进程。
2.从众心理是社会道德发展变化的影响者
任何一个社会,无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来说,多数人的观念和行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地交往,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合理从众是个体对社会、群体规范的一种积极的内化,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个体道德理性、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建立健康合理的社会道德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的发展变化时期,个体对群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从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当传统德育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变化,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时,群体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评价标准对个体道德发展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3.从众心理是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载体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价值观念单一,人们对善恶、是非、道德不道德等的认识和评价比较统一,德育工作关注的是个别人的思想问题。但是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价值选择多元化,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因素越来越多,任何一个机构无论其采取什么样的现代化手段,都不可能完全无误地把握住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心态变化和行为轨迹。所以,现代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落脚点应该是把握主旋律,增强学生的自我疏导、自我调整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学生的从众心理,来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言行。因此,“群体”应该成为当代德育的新载体,“群体效应”应该成为当代德育追求的目标。
4.从众心理是传统道德教育的补充
传统的德育不顾学生是否理解和认同,把教育者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性、自觉性,教学内容是单一的书本知识,并且主要是课堂讲授,缺乏开放性、情境性。而利用从众心理进行道德教育,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第一,自主性、自觉性。虽然学生个体对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从众于他人的,但个体拥有接受或不接受的权利,拥有接受这种或那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选择权,并且个体可以抒发自己的价值观念,展示自己的行为方式,充分满足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反对他人干预的心理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克服了传统德育容易抑制人的主体性的弊端。
第二,开放性、情境性。科尔伯格认为,理智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理智发展本身并不直接导致道德发展,道德发展还需要社会性质的刺激,它们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能为学生提供广泛多样的道德信息。同时,人自身的意义感主要产生于自己投入群体活动的生活情节[3]。学生作为主体投入群体生活情境时,能真切地感受生活情境中的具体过程,从而达到道德相互内化的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用学生自己所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4]
总之,学生是一个高度集中的群体,他们群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念是一致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充分运用学生从众行为对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这一特点,重视、支持和诱导学生积极的从众行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集学习、科技、文体和娱乐活动于一体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促进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塑造。
参考文献
[1] 郑雪.社会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43-02
Focus on the Theory of Precaution of Disease in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Function of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 to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Illness
LIANG Cheng-zhi
(Guig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gang 537100,Guangxi,China)
Abstract:Precaution of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n't cure that disease which is on and what we should do is to prevent disease before it occurs.'It includes two parts:one is that preventing disease before it occurs;the other is that preventing the disease won't be worsening. Precaution of disease in history is based on keeping in good health. A fat lot to discuss the important of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ng disease won't be worsen,especiall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ure and preventing efficiency is good and side effect is few and fit for long cure.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 is regarded as typ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uring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illness,a lot of practices proved that this kind of medicine can retard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illness pathological changes efficiency,this kind of illness complication and reduce the death and cripple rate of it. The data shows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prevent disease before it occurs in the theory and the clinic's practice.
Keywords: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precaution of disease;heart and blood vessels illness;use medicine in advance
治未病,中医早有论述,其意义一是无病先防,正如《四气调神大论》所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强调了疾病重在预防、养生调控等,但人不可能不生病,所以《丹溪心法》对治未病又有了新的见解:“见肝之病,先实其脾脏之虚,则木邪不能传;见右颊之赤,先泻其肺经之热,则金邪不能盛。此乃治未病之法。”因此治未病还包括已病防变,此为其二。已病防变,即对已患有的某种疾病,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先或长期干预,使疾病不再深化恶化,对疾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死亡率、致残率高,本文通过探讨复方丹参滴丸(简称滴丸,下同)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阐述中医治未病中已病防变的理论。
1 药理研究证明滴丸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滴丸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丹参主要提取丹参素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有效成份,三七提取三七总皂苷。张伯礼等[1]的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滴丸的抗心肌缺血、增强缺血预适应效果的机制,可能与扩冠和激活内源性保护物质的释放有关;丹参的作用侧重于血管,其扩冠效应强于三七,三七的作用侧重于心肌,对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强于丹参;丹参水溶性成份适于速效,而其脂溶性成份和三七总皂苷类成份远后效应明显,适于长效;丹酚酸B与丹参酮ⅡA均有抗心肌缺血作用,但各有侧重。李金风等[2]的药理研究结果提示,滴丸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后所致的钙超载有拮抗作用。赵明中等[3]则证明滴丸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后心肌细胞凋亡等,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坏死性损伤,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江文德等[4]的实验丹参素显著对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可能与舒张冠脉和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2 动物实验证明 滴丸具有对微循环障碍的多靶点改善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韩晶岩等[5]通过建立动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设立滴丸预给药组和其它药物预给药和后给药组,实验从血管管径变化、粘附细静脉管壁白细胞数、细静脉管壁DHR(dihgdrorhodaming 123)荧光强度、活体染色肥大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等涉及与反映微循环障碍有关的多个靶点因素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滴丸预给药组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具有多靶点改善作用,表明干预性给予滴丸,对占体内90%,维持机体新陈代谢重要部分的微循环的病变,在各环节进行多靶点调节时,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保护和恢复作用。王芳等[6]以光化学反应诱导的大鼠肠系膜血栓为模型,实验前预给药滴丸,结果提示滴丸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赵雅君等[7]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变化中,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在缺血前预灌时及缺血后再灌注时用滴丸对心肌给予保护,观察心肌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LPO)变化,设立正常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滴丸前保护组,滴丸后保护组,结果心肌缺血40min再灌注20min,心肌组织内高能磷酸化合物明显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表明滴丸在缺血前后的预灌注和再灌注均可通过增加心肌能量储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而保护心肌。
3 临床实践证明 滴丸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具有治疗和预防其并发症的作用
金明等[8]通过对58例Ⅰ~Ⅲ期糖尿病患者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认为滴丸在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上,具有改善血管血流变学状态,对眼底微血管瘤、小出血灶等病理改变有减轻、改善作用;在控制微血管瘤、出血,提高视力、改善视野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张雪峰等[9]首次将滴丸应用于高原自然现场低氧环境,对高原心肌低氧症(High Altitude Myocardial Hypoxidosis,HAMH)的人群预防和实验动物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滴丸预防HAMH具有效果显著、作用确切、起效迅速、机制广泛等特点。向竹南等[10]在对160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后认为,滴丸对不同程度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与心绞痛分级明显相关,即心绞痛分级愈重疗效愈低,预示早期预防性治疗对心绞痛病情控制和防止心梗发生的重要性。
4 讨 论
无病先防,已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涵,养生调控固然对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但仅是辅助部分,而对于已患有的许多当今尚无治愈可能的疾病来说,寻求有效且宜于长期使用的药物来减缓疾病病变过程、增加远后效应、改善生命质量则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是已病防变的实质内容。祖国医学以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使中药在已病防变的治疗和预防上潜力深广。复方丹参滴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1997年12月,复方丹参滴丸首次以药品身份通过了美国FDA的临床用药申请,并被国家列为临床急救药物之一。如上所述,无论从药理实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实践都须要在预防性给药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临床上比如血栓的形成一般在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之间,这段时间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溶栓治疗,否则一旦血栓形成牢固,溶栓便失去了可能。所以,不难看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在已病防变的数千年实践中,着重强调了对防止病情深化的预防性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如心梗、脑血管意外等本身就是原发疾病的深化、恶化,因此早期干预性治疗,对预防未病的发生意义非凡,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所在,也是医务人员指导患者预防疾病深化的必要步骤。
参考文献
[1] 张伯礼,王永炎,高秀梅,等.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C].第三届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265.
[2] 李金风,王孝铭.丹参滴丸对鼠心肌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10):1026.
[3] 赵明中,汪家瑞.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15(4):288.
[4] 江文德,陈玉华.丹参素和另外两种水溶性丹参成份抗心肌缺血对冠状动脉作用研究[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2,9(1):13.
[5] 韩晶岩,秋叶保忠,堀江义则,等.复方丹参滴丸及其主要成份丹参、丹参素、三七、三七总皂甙对微循环障碍的多靶点改善作用[C].第三届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15.
[6] 王芳,刘育英,刘连,等.复方丹参滴丸对光化学反应诱导的大鼠肠系膜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C].第三届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28.
[7] 赵雅君,朱世军,史从宁,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物变化及复方丹参滴丸的保护作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37(4):290-293.
篇3
关键词 地佐辛;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中图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03-03
[作者简介] 朱丽(1978.10-),女,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麻醉专业。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具有生理干扰少、麻醉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常出现阻滞不完全或麻醉失败等,而需加大局麻药物的用量或辅助镇静来增强阻滞效果[1-2]。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混合型激动-拮抗剂,可缓解术后疼痛,其镇痛效应强、呼吸抑制轻且药物依赖性低,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3]。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行上肢清创手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清创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急诊行上肢清创手术的患者共8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为16~60岁,平均为(40.22±3.14)岁,ASA分级为Ⅰ-Ⅱ级。排除具有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禁忌症者;伴有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伴有神经系统疾病者;阿片类药物过敏史者;近期使用镇痛药物者等;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按手术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24例,女19例;年龄16~59岁,平均(40.31±3.12)岁;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7~60岁,平均(40.14±3.21)岁。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均开放静脉通道,监测其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采用健侧仰卧位,常规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两组均采用1.5%的利多卡因(批号:H14023559)30 mL行肌间沟注射;而观察组于阻滞完成后静脉注射地佐辛(批号:H20080329)即地佐辛5.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 mL,3 min滴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术后镇痛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尿潴留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6.32±1.05)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2.77±2.01)h和(14.38±1.72)h,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2 h、4 h、8 h和12 h时VAS评分分别为(1.62±0.40)分、(2.72±0.33)分、(3.42±0.38)分和(3.83±0.62)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诊上肢清创手术患者多伴有大面积的创伤污染,且因术中创伤部位疼痛等因素增加了其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因此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其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臂丛神经阻滞可为患者提供完善的麻醉、镇痛效果,且手术应激反应小,另外肌间沟法可根据患者手术时间而追加局麻药物剂量,避免麻醉阻滞不完善[4]。
利多卡因是目前临床行臂丛神经阻滞常用的局麻药物,其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短,常发生阻滞不完全,不能满足手术[5]。而复合阿片类药物可明显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延长手术麻醉镇痛时间并减少局麻药物用量,增强阻滞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的运动功能锻炼[6]。阿片类药物可直接与外周神经纤维受体结合而发挥较好的镇痛作用,可增强阻滞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已初步应用于临床[7]。
该研究采取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用于急诊上肢清创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结果显示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的对照组明显缩短,而其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充分表明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快,效果显著、持久,可在手术过程中充分发挥镇痛作用;另外,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复合麻醉持久的阻滞效果,患者术后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快速恢复。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表明地佐辛安全有效,不会引起患者产生药物过敏反应。有研究报道,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混合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发挥K阿片受体激动作用和μ受体部分兴奋拮抗作用,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可缓解术后疼痛,且呼吸抑制作用轻,已广泛应用于麻醉镇痛[8]。这与该研究结论一致,因此,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满足急诊上肢清创手术的需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永明,刘宏磊,刘姗姗.地佐辛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43-144.
[2] 郭三明,鲁小民,王琳,等.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2,47(6):529-531.
[3] 高贤伟,何焱,陈东升.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491-492.
[4] 李振平,孙建良,肖纯,等.麻醉药复合地佐辛对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23-3524.
[5] 涂文劭,郑晓春,李荣钢.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清创手术中的应用[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3,1(1):45-47.
[6] 漆升.左布比卡因复合地佐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2):81-83.
篇4
一、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
1.学习从众
进入大学后,由于上课时间、地点的原因,大学生倾向于以宿舍为单位来进行比较。例如:一个宿舍的大多数成员学习上进,积极考取证书,那么,其余少数成员也会像大多数成员一样学习上进,他们的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但是也有的宿舍成员普遍认为大学考试只要及格就行,那么这个宿舍成员的成绩就都集中在及格线周围。
2.考研从众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通过考研来进一步深造,提升素质,锻炼能力,这些决定考研的大学生也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 据统计,本科生考研人数占本科生总人数的一半还要多,这就导致一些没有学术研究兴趣,且适合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他们也投入到考研队伍中来。
3.消费从众
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有虚荣心理,不考虑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盲目和同学攀比,穿流行服饰,用名牌电子产品等。最近,大学校园里最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手机的变化,自从智能手机流行后,大学生的手机也紧跟着发生变化,这其中不乏一些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信心不足,渴望相信他人的心理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由于大学生个体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实践经验都是很有限的,他人就往往会成为个体所需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发现刺激情境越模棱两可、任务越困难,人们就越容易从众于群体的判断。对于那些在中小学期间学习成绩差、缺乏特长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因为他们感觉任务困难,而且很少能受到表扬,自信心不足,倾向于相信他人,这样才感觉有安全感。
2.渴望被接受和喜欢
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有较高的社会赞誉需要,特别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大学生通常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与他人建立友谊,因此,大学生所处的群体就有高度的凝聚力。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那么个体则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个体更倾向于从众。大学生渴望被群体接受和喜欢,提高人际适应能力,使自己在大学里有归属感。
三、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从众心理
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大学生达成共同目标。特别是学习方面的共同目标,大学生你追我赶,拼搏奋斗的精神值得提倡。二是有利于增强群体责任感。在群体中大家为了群体目标共同努力,同时个体也会为了群体利益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标准。三是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力量。群体中表现良好的大学生可以为其他成员树立榜样,带动群体成员共同进步。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盲目的从众会抑制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所以,大学生要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避免其消极影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自信心
大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敢于坚持主见,不盲目效仿他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经常给予鼓励,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既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大学生在情感上感到被认同。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举办各类挑战杯竞赛、书法竞赛等,使大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3.树立明确的目标
如果大学生目标不明确,则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不盲目从众。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在发展共性的同时,更要保留个性。我们要正确发挥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抑制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5
篇6
对于从众心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谢里夫(Sherif)进行的“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Asch)关于从众行为的经典研究,研究发现仅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由此可知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旅行中个体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在客观或心理上的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以他人确定行为为准则作为的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②。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一、情境模糊性
社会情境是指与个体直接联系着的社会环境,也即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的一种组织状态。从众心理的产生到行为的实施都依赖于从众者所面对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所做“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一系列经典的从众实验中,情境都有一定的模糊性,情境模糊性是促成旅行者从众的重要外部原因。
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身处陌生环境,对欲知信息了解有限,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准确性。在情境模糊的状态下,旅游者不确定个人要找的目标是否存在或正确,只有依赖于景区内外提供的指示牌。但是指示牌信息的不完整性,只能增加旅行者对欲知信息的困惑,不能解除疑惑。情境的模糊性让个人把注意力从图文指示转移到其他同类人身上,用他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了从众行为。由此可见,由情境模糊引发的从众心理主要原因是:一是外界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二是所处的环境与个人接下来发生的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在情境模糊的情况下,情境的模糊性越强,人们急于消除不确定性,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二、外界环境的诱导
旅行中,外部环境是驱使旅行者产生不文明现象的诱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根据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我们知道第三机能系统(也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旅游者身处在不确定的环境时,同时急需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旅行者就会寻找目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此时外部环境直接刺激着个体的神经。在目标的引导下,外部环境的刺激让旅行者产生了从众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旅行者就产生了行为,行为的产生会正负效应,影响了效果。
根据笔者在景区内观察发现,外界环境在很多情况下,诱导个人产生从众心理。例如:某女士需要扔掉自己手上的垃圾,在她环顾四周之后并没有发现附近有垃圾桶。此时,附近地面的扔垃圾引起了她的注意,稍作停顿后,就随手将手中垃圾扔掉。在这种外部环境的诱导,刺激了某女士的神经,经过大脑的系统调节后产生行为。因此外部环境的诱导,影响旅行者从众心理的产生。
三、群体压力
个体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而做出不文明行为的现象屡屡发生,最为典型的行为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群体压力就是群体对其个体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个体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个体倾向于做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不管群体的行为是优良行为还是不文明行为,都会影响个体行为的发生。
多年来,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影响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主要表现有:随地乱扔垃圾、插队、践踏草地等等。这些行为的产生,受到他人隐形压力的影响。当在排队购票中,当众人不遵守秩序插队购票,就会给遵守秩序的人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导致遵守秩序的人做出了不良的反应,最终选择插队购票。
四、个人行为
中国人在日常行为中,一直存在随大流的思想,不愿强调个人的独立性。根据马库斯(Markus)与Kitayama提出的独立性和依赖型自我建构模式中知晓,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响了自我认知模式的构建。在各自文化的差异影响下,西方人倾向于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讲究个性。而东方人相反,侧重于强调个人与他人的联系,讲究共性。因而,在旅行的过程中,旅行者为了不愿意成“另类”,往往相信大众的选择,同时趋于群际威胁的情况下,旅行者的行为更倾向与从众。
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求按层次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为满足社交和尊重需要,其行为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往往会改变个人的想法、观点,接受他人的思想。个人的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个人的性格、性别、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个人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旅行中,要解决个人不随大流,能独立思考,要做到:第一、完善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景区应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指示牌提供的信息;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二、旅行者在旅行之前(特别是非组团人员),个人应加强对景点的了解,遇到困惑询问工作人员。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坚持个人观点。(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篇7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早在193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利用“游动错觉”做了有关从众现象的最早实验研究。这个实验充分表明了社会心理学中的观点,即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
由以上对从众心理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推导出大学生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个体在集体生活、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群体影响,产生心理压力、避错心理、依附心理、向往安全心理等现象,从而产生趋同心理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主要表现
1学习从众。学习从众是大学生从众心理最突出的表现。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到不同院系,小到不同宿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会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从众心理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业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集体性的认同和竞争使大学生产生“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心理,促进学业进步。
2消费从众。消费从众在大学生群体中尤其特殊的表现。大学生群体经济来源单一,消费能力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各有不同。在集体环境下,有人能够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但也有人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人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消费欲望,一心向钱看,荒废了学业、扭曲了心灵、出卖了灵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随着社会风气的好转,节俭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这股清风正气也给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理性消费,拒绝过度物质化,正在成为大学生群体认同和遵循的消费观。
3择业从众。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问题上,往往带着功利主义色彩,不能很好的对自己进行定位,以至于在一些所谓的热门职位上扎堆。他们看到大部分同学去了大都市、大企业,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这些城市和企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等问题就盲目跟风。这就是大学生在择业时从众心理的集中表现。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1积极方面的影响
首先,积极的从众心理有助于健康思想的内化外化。在群体的影响以及舆论的压力下,健康的思想很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很快就会在个体的心里,内化成为自身行事的准则,从而外化为行为,而对于这种行为的认可,则有助于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重复,从而行成了一种习惯。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层次上、心理需求上、知识结构上以及生活习惯上大体一致,表现出很大的相容性。这将增加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的可能性,并大大提高每个成员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度,促进个体融入集体生活的从众性,进而把这种价值观外化相应的行为。
其次,积极的从众心理有助于抑制和防止大学生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发生。在个体发现他的某种思想或行为在群体中得不到一定的理解或肯定的时候,就会有意或无意的对这种思想或行为加以克制。因此,当不良的思想或者行为在大学生中间产生时,如果不被大多数人认可,迫于群体压力,大学生个体会刻意规避这种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就很难流行发展。
再次,积极的从众心理也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校园,大学生会受到校园环境和周围人群的积极的影响,在诸如学习从众、入党从众、等积极从众行为的影响下,大学生往往能够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消极方面的影响
首先,消极的从众心理会造成学术上的从众。学术上的从众在大学生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的大学生面对理论研究的时候,往往缺乏主动探索及独立思考的精神,只求一知半解,随大流,不去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甚至照搬照抄,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群体的学术创新和发展。
其次,消极的从众心理会阻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大学生盲目的从众,遏制了创造,往往会形成“一家之言”的学术局面。这样,便会严重的妨碍到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在课堂的教学中,少数学生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由于大多数同学的答案是一致的,而少数人为避免出错的危险,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见解。由于得不到老师具体的、客观的指导,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从而影响到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再次,消极的从众心理会助长大学生享乐主义的泛滥。时代的进步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大学生群体如果受到消费从众、娱乐从众等从众心理的作用和影响,追流行、讲排场、比阔气的不正之风就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从而使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态度,进而使享乐主义的错误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泛滥。
四、利用从众心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从众心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努力消解大学生的消极从众心理,变消极为积极,切实发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力量。
4.1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
舆论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具有公开、迅速、及时、影响大等特点,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某些态度,指明行为的方向。在群体舆论的推动下,群体成员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生活在班集体和各类组织群体当中,必然要受到集体舆论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准时机,时刻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思想导向,纠正不良的思想舆论,建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上统一阵线;同时也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阵地的建设,如通过校报、广播台、宣传栏、墙报等宣传载体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等。
4.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8
2. 从众心理的研究现状
2.1从众心理的概念界定:“从众”是个人由于无形中受到群体影响而在认识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即别人都这么做,于是自己也就这么做,别人都这么认为,于是自己也这么认为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是在群体中生活,因此,人必须而且能够接受群体影响,不仅现实的行为具有感染力,而且认识和观点也有感染力,这就产生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的思想、情操、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打扮等,无一不体现着学生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2.2从众心理对青少年学生发展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众心理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凡对正确潮流、规范、习惯和舆论的依从就是积极从众,会有利于学生发展,反之,不论正确与否,盲目跟随别人做事,则是消极从众,可能导致生存独立性的缺乏。
2.21积极影响。由于从众是个体对大多数人行为的一种妥协与顺从,与他人保持了一致性,因而,可使个体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支持,感到踏实、有安全感,更愿意去干。对学校、社会中形成的良好风尚、好人好事进行大力宣传,造成一种舆论氛围,有利于良好风气的形成,使个体感到一种无形压力,会促发积极从众行为的产生。同样,当群体在学习、行为、生活中具有良性正常表现时,也能使个体受到熏陶,通过先进群体力量促使个体朝好的方面发展。
2.22消极影响。虽然从众心理有其可取之处,但对青少年成长而言,仍存在诸多不利影响。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导致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差,缺乏个体倾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一旦脱离群体就很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极度迷茫。
在课堂教学中,从众心理使得部分同学顺从另一部分同学,听从他人差遣,使得个体自主意识在群体压力前持续退缩,从而造成部分同学缺乏独立决策意识,养成了思维依赖性。他们认为,反正自己思考速度慢,准确性又差,与其说了或做了让人嘲笑,倒不如跟随其他人做,何必自己费神。这种思维依赖性进而又极易引发人格的依赖性,使得这些学生一旦独处就感到安全感缺失,处事犹豫,不敢独自做决定,怕承担责任,凡事以他人为标准。从众心理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总有少数同学(甚至是中差生)会突然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对教师的问题,有其独到见解。但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出错”的危险,面对群体的一致见解,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独到之见,使得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从而影响其创造性思维动机的激发。
3.合理运用从众心理,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3.1运用从众心理提高评价的有效性。评价是教师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试,提问,表扬等是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方法。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学生的从众心理,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如:降低合格的标准。也就是,增加表扬的人数,使之达到班级的半数以上,甚至更多,由于从众心理,不合格的学生便有了危机感,从而促成其努力向合格的队伍靠近,表扬的效果便达到了。
3.2运用从众心理提高课外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兴趣不仅仅形成于英语课堂。由于课外的英语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往往难以调控,目前,主动进行课外英语学习的人数在逐年递减,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学习只求分数的提高。合理运用初中生的从众心理,能够激发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向组员推荐适合的英文影片或者报纸杂志等,并利用课前、课上或者课后的时间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模仿,表演等,一方面,提高了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的有效性,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3.3运用从众心理提高小组合作的积极性。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始终是研究的课题。小组成员能否密切配合?能否用英语而不是母语交流?教师可以在小组分组时便考虑到学生间的友情等因素,尝试使几个好友能够同处一组。这样,虽然好友之间存在着英语水平的差异,但是由于从众心理,合作时少了茫然无所适从,特别是在关系密切的好友伙伴群体中,从众行为显得更为明显,好友们的意见和想法往往代替了个人的想法,为了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个人经常选择从众行为,或者由于之间的亲密关系,合作中会畅所欲言,避免了盲从的现象,提高了合作的有效性。
4.研究结论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尝试运用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在认真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本研究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本研究认为,对从众心理的合理运用,会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仍然有待更广泛的验证。而且,由于受到研究设计和数据资料的局限,研究结论只是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篇9
公共体育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一作的重点,日前各高校从多方面对公共体育教学进行改苹,就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多的变化)但是无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采取俱乐部制还是选修制,从其木质上来说都是设置了一此体育项日,供大学产卜自卞的、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学产卜的个人兴趣、爱好,体育项日的木身的特点,教师的个人魅力等,都是影啊囚素)而值得注意的是,从众现象这一流行的社会现象,也渗透到了大学校园,同样也影啊了大学产卜在公共体育课选项时的选择、木文就对大学产卜公共体育课选项时从众现象的成囚进行})}究,以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_作的开展)
从众行为就是在社会群体的J+: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个人山于真正的或臆想的J+:力,在认知上或行为上小山自卞的或被迫的取向于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群体现象)
从众心理是指在个人和群体意见发产卜分歧的情况下,个人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顺从群体J+:力,让步于大多数人的意见的种心理倾向)也就是说它是在个体J+:力下,一个人改变自已最初的看法、宗旨,接受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且小是囚为论据有说服力,而只是山于害怕陷入孤独)从众行为是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从众心理是从众行为的内部原囚)
9 })}究对象和})}究方法
923}究对象
随机抽取了中北大学9 77%级的%77名大学产卜作为})}究对象、
9}}究方法
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发放了}J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里仑召石)对97 7%级大学i卜的公共体育课选项过程进行了个程的观察、%大学产卜在公共体育课选项时的从众现象姗小群体学习从众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大学产卜公共体育课选项时,要好的儿
位同学或是一个宿舍的同学,甚至是一个班的同学都会选相同的项日)还有来自一个地方的学产卜也会听高年级的老乡的建议而选择相同的项日)
r}时尚与流行从众
大学产卜中的时尚和流行大大地受到了社会时尚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啊,大学产}一急于模仿社会上流的产}一活方式、行为方式,以求得社会的认同,获得社会安个感,满足虚荣心,达到心理平衡)这样一来,像健美操、街舞、网球等社会上时尚的项日就很受大学产卜的亲睐)像武术、排球、田径等项日,则小那么热门,选修的人数小多,甚至有此项日都囚为没人选修而无法开设)%大学产卜公共体育课选项时从众心理产产卜的原囚n}内部囚素大学产卜心理发育尚未完成调查大学产卜的处事态度一项时,发现约有-}0/S/a的调查对象
在做决定时要先征求别人的意见、看别人的动向,再做决定、这 一点充证实了大学产卜的产卜理发育虫已基木成熟,但心理的发育还未完个成熟,世界观、人产卜观、价值观还小成熟,使得他们在行为上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常常冲动、兴奋、好奇、小顾一切的从众、模仿、
在对于个人爱好特点的调查中,选个人爱好1’一泛而短暂的同学有0/a/i%c}o ‑囚为经受小起外界的刺激,外界的诱惑,时尚、潮流吸引而出现了大的情绪波动,产产卜拘束、焦虑、郁闷、烦躁的情绪,就采取‘逃避”的方式,随波逐流达到心理安慰;或者是盲日地跟随潮流,形成时尚从众、n}}大学产卜具有怕孤独和安个心理
问卷中有关选项的日的罗列了九项,要求被调查者对此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我们宿舍、我们班的同学都选这个项日;选这项的已经报满了;老乡们都建议选这个项日)大学产卜绝大多数住校,跑读的很少,他们远离父母过着集体产}-活,在宿舍、班级等小群体中依赖于集体,一日一集体中大多数人采取某种行为,自已就小敢也小愿意‘反潮流”,怕受到别人的排斥、非议,而导致被孤立、被遗忘、所以就放弃了自已的行为和态度,跟随大家盲日的从众,使个体获得一种莫名的安个感,还可以回避责任,也就是明哲保身、大家都说、都做的,即使是错了,责任也是大家一起承担、为了小被孤立,寻求归属感,就只有从众了、就如同一个宿舍的同学都选了健美操,即使自已毫无乐感,也会勉强选学,这样回到宿舍后可以一起聊体育课上发产}一的事情,能一起练习,寻求心理平衡、
4.1.3缺乏自信、缺乏卞见
著名心理学家阿希在侮次做从众试验后,都会询问被试者以了解他们对所发产卜的事件的反应)结果表明:当被试者发现自已的意见与他人的小同之后,小是对大多数人的知觉产产卜怀疑,而是对自已的知觉产产卜了怀疑,他们小仅有了隐隐约约的恐惧,而且总是担心自已对什么为西没有理解,担心暴露自已的某种缺陷,而当自已和别人一致时,心情就感到愉快的多、这就是缺乏自信者从众行为的心理写照)
通过调查发现,儿乎过半的同学在平时的做事中喜欢征求别人的意见)这此同学没有卞见,小论对错都容易受别人的影啊)加之一此同学在群众中有领导者的作用,也就更使得没有卞见的同学盲日的从众、
4.2外部囚素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群体的研究表明:在群体成员彼此接近、趋同的过程中,相勺_模仿、受到暗示,表示出服从基础上形成了群体规范、这种群体规范1’泛、持久、深入地反作用于群体成员,形成群体中大多数的意见、这一意见成为了一只无形的力量来迫使群体成员与其保持一致)而大学产}一则受到了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多方面影啊、随着改苹开放,困门大开,各种各样的产卜活方式、文化理念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追赶潮流,踏足时尚,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大学产卜来说,自觉小自觉地就加入到了从众的行列中)而且市场经济机制下,竟争日益激烈,天之娇t们倍感茫然,可又无路可退,只好选择热点,选择大家看中的方面,从而从众)
学校是大学产卜学习厂}一活最卞要的场所)来自教师、同学、老乡的影啊很大)随着学分制的、弹性学年的开展,学产卜的个性得到了一此张扬、但山于学产卜心理的小成熟,加之学产卜中小领导的存在,就有了从众心理的温床,使得学产卜们看大家的动向随大众而动、家庭也积极地影啊着大学产卜的从众心理的形成)未步入大学前,家民在孩犷小的时候就总把别的小孩作为自已孩犷的参照物,先入为卞的从众倾向也就植入到孩户L}中)刚入大学,参加集体产卜活,家民们山于担心孩t,就会告诫道:为人处事要“入乡随俗”:’遇事随和”、“别标新立异”,使得大学产卜小敢做“出头鸟”,处事唯唯诺诺,世l次圆滑,逐渐形成从众心理、
5大学产卜公共体育课选项时从众心理利弊
体育课小同于其它课,它lfx体运动较多,学习技能为卞,大学产卜们山于从众心理,同班级、同宿舍的同学选相同的项日,有利于课上相勺_鼓励,认真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氛ICI,在课下易于大家一起进行练习,相勺_切磋,这样一来课堂学习的内容得到 了巩I d-1、提高,还加强了学产卜间的交流,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融合了老乡间、同学间的关系、
盲日的从众也使得一此同学饱受折磨、他们忽视了个体差异,忽视了自身的条件,而选择了自已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项日,造成了尴尬的结局、
6建议
6.1加强开设的体育项日的介绍和宣传
可以设置一此信息栏,将体育课开设的项日进行介绍,比如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日的等、在进行选项时,教师重中以上内容,使得学产卜选项时有一个参考依据、
6 .2利用学产卜中的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正面影啊,防}卜消极影响
篇10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88-2.5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网民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调查显示网络购物消费群体年龄在18~40岁,其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网络购物群体,其特殊的社会处境及网上购物行为特征值得研究。以淘宝双十一为例,对大学生的网络购物的选择进行调查研究,人们的消费心理有受到从众心理,求廉心理,求便心理等多方面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其中,网络商品的价格优势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而淘宝“双十一”正是对消费心理的一次成功运用,实现了销售量和口碑的双赢,据统计淘宝网全网当日总销售额高达191亿元。
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群体,追寻方便快捷,价格低廉,新鲜刺激的购物方式,而网上商店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新奇独特极大地刺激着大学生的购物神经。他们通过网络购买服装,日用品,手机等等。网络购物可以基本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购物需求,更能满足他们追寻前卫,时尚,新鲜的购物风格。网上购物的种种优势让大学生对网上购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成为他们的购物新理念。因为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的先锋作用,企业应针对其喜好,应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把握好消费市场。
二、文献综述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从众现象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影响的主要形式。所谓的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网络购物中的从众,更多的是由于群体的隐含引导所导致的变化。其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社会某种影响之后产生的一种适应或反应。个体在收到群体的暗示或提示时,会被引导做出群体要求或期待的行为或情境作出一定的反应。从众行为作为个体处理与群体关系或与情境的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调节自我的反应、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和繁荣,不少学者就社交网站对消费者行为所带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概括起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购物从众行为的影响的问题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购物的现象、内涵分析、运作方式;网络购物的购物模式,购物特点,购物优势劣势,发展趋势和展望;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个体之间的互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
网络购物的兴起带来了网络营销领域的新模式。网络团购的兴起带来了网络营销领域的新模式,备受众多学者关注。但是对于网络购物模式单一,用户不固定等现象,缺乏针对性研究,此外,与西方相比,中国消费者行为的一个显著差异是受群体的影响巨大。西方个人因素强,而中国社会的集体因素强,国人在消费中更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目前并没有具体针对网络购物手中的从众行为的定量分析研究。因此,探索如果借助社交网络平台有效发展网络鼓舞食网络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网络购物网站能为网络购物提供精准、高聚合的人气,同时网络购物通过自强用户的互动性,从而为融合互为借鉴,互利共赢。
根据连续4年的《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淘宝网络购物用户市场份额一直处于第一位,其中淘宝“双11”活动是自2009开始兴起的全民购物狂欢活动。“双11”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而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2012年“双11”购物狂欢节总销售额191亿,中国网民创新纪录。在电商连年的促销推动下,“11月11日”这个一度被戏称为“光棍节”的日子,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网购狂欢节”。“双11”购物狂欢节,是由淘宝自2009年发起的,2009年11月11日,淘宝网站当天销售额一亿元;2011年淘宝以及天猫销售业绩飙升到52亿元,其中天猫33.6亿元。2012年火爆场面更是超越去年,网购单日纪录再次刷新为天猫132亿、淘宝59亿,合计191亿。这个数字不仅是去年“双11”的三倍,更大幅超越了去年美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最高纪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价值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我国的网络购物成几何数爆炸式增长。网购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销学中不断的探讨虚拟社区中情感交流对于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但却从未有媒介研究者从传播心理的角度,寻找社区成员情感交流与消费行为之间潜在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传播心理的视角下寻找隐藏在网购型虚拟社区中的从众心理,并试图探讨这种从众心理转化为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希望通过分析网购营销手段对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找出弊端,并尝试运用媒介素养理论提出解决的对策。
通过此次研究,网络购物网站应该意识到在网站营销上的重要性。不仅进行更好的合作而不仅仅是利用人际关系网络的广告宣传作用,而是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推出符合其自我形象及需求的商品。应该妥善地利用群体这一影响消费者心理的社会因素,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调控,并以此来诱导消费者产生一定的消费行为,把我好消费市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度访谈选取了三类有代表性网购消费者,一方面了解大学生基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了解大学生淘宝“双11”活动的参与度。采访对象如下:
对于问题一“您知道淘宝‘双11’活动吗?”王浩和潘炫辰知道,并早有关注,而张新禹完全不知道。在跟张新禹简单介绍淘宝“双11”活动后,他说自己有可能去看看,但是参不参与很难说。对于问题二“喜欢与同学朋友分享网购心得吗?会因为同学淘到好货而去淘宝吗?”王浩一般不太喜欢,但是很有可能会借鉴同学的经验去淘宝,而潘炫辰则很愿意与同学分享淘宝经验,是朋友身边的淘宝达人。张新禹是有需要才会购买,并且网购的次数很少,更愿意关顾实体店,并且认为淘宝网购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网络商品的复杂性、交互性反而会让我们在选择上犹豫不定,心里想买的与最终拍下商品的完全不一致,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与此同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36份,回收率90.66%,经过仔细的剔除检查后,得到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为82%。采取实地发放和网络投放的发放方式,发放地点主要在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图书馆和传媒科学学院220教室,网络投放通过腾讯QQ,人人网和新浪微博。抽样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问卷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用于作为本次研究的调节变量。第二部分为对淘宝“双11”活动的认知和参与度。第三部分是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书籍形成的量表,来了解网购用户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发现
根据有效调查问卷136份,按被测试者的性别、年级、学科和月生活费分布情况如下:
对潜在变量进行均值分析的结果如表四所示:
注:根据问卷设计情况,非常同意.同意.中立.反对.非常反对5个选项分别对应5.4.3.2.1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特点突出。价位偏低与大学生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有关,首要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品牌要求偏高,虽然价位低,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促使对品牌要求与价格不成正比。、
五、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网络购物目的中,工作生活需要占比重最大,享受网购乐趣的心理因素也较重要。首先,网络购物能满足大学生的购买需要,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商品,低价是考虑的重要方面。其次,网络购物比传统购物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的空间,网络购物是一个娱乐,休闲放松的过程。网上商品的信息量大且信息更新速度快,大学生能够在购物站点上了解到最新的商品信息,主动筛选,自由选择。
要通过社会和家庭的引导,逐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学的消费习惯。花钱时需考虑家里的承受能力;要做好理财计划,制作开支记录。要结合父母每月所给的钱,计算每月吃饭和学习用品的费用,以及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网上消费。
提高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维权意识,降低维权成本在网络购物中大学生不仅要熟悉相应的过程,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有些大学生对网络法律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并教授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手段,这对于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加强大学生自我权益的保护是有益的。
优化高校消费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变化着。为了构建节约型的和谐社会,我们也不断地在提出各种新的、更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绿色消费。既要了解网络购物的优点,又要对网络购物的安全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学习识别合法网站的知识,主动增强网络消费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交易时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的信息资料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11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与群体发生意见分歧时,个体放弃自己意见并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倾向[1],它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大学生在社会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年龄相同、心理类似、共同学习生活和成长成熟的特点,这些很容易导致他们在日常行为中相互模仿和跟随,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因此,探析大学生从众心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它的消极影响,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象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社会的共同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希望有共同的行为模式。要想成为新时期的一名合格大学生,他们必须在多方面和班级同学、宿舍舍友保持一致,自觉地融入到群体中去,以减少因与群体隔阂造成的心理冲突,展现自己理想化人格的一面,适应大学生活,适应社会。本文通过对某高校500名学生的在线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认为大学生会表现出以下三大方面的从众心理,如图所示:
从该表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学习从众同学共有423人,占84.26%,选择生活方式从众的同学有350人,占70%,选择择业从众的有430人,占86%[2],无论是哪个方面,受访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从众心理倾向。
(1)学习方式从众
该从众心理主要包括学习、逃课及作弊三个方面。
学习从众。与高中阶段不同,大学进入了全新的“自学”环境。由于大学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区域性和限制性,逐步形成了他们特定的交流圈,从而导致学生慢慢的以自己接触的人或群体为中心,相互效仿、相互学习,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分布在一定的班级和宿舍之中,学习从众从而形成。
逃课从众。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学习处于相对自由和轻松的环境,因此,也养成了他们的惰性,逐渐形成不好的学习风气。随之而来的逃课现象也随着年级上升而愈演愈烈,成为很多高校的难题之一。
作弊从众。近年来,大学作弊现象呈现出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学生蔓延,作弊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方式多样,严重妨碍了高校正常的考试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2)生活方式从众
在消费方面,大学生们有了更为宽松的经济条件和相对自由的金钱支配权,许多人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下餐馆、过生日、会朋友、比穿着,名目繁多,盲目从众,出现很多挥霍浪费现象,造成消极影响。在恋爱方面,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已趋成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非常在意异性的举动以及异性对自己的看法,有着恋爱的冲动。加上高校在学生个人自由管理方面相对放松,所以,高校恋爱现象十分普遍,大学生谈恋爱已不是什么罕见现象。
(3)工作选择从众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当前的“公务员热”到“大都市情结”的走俏,透露出了大学生选择工作时盲目从众,毫无个人思考的问题,呈现出就业岗位和人才需求比例失调的现象[3]。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原因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尽管他们的生理已基本成熟,但心理成熟度还有待提高。针对上述列出的三大从众心理,这里主要分析了产生这些从众心理的原因。
(1)生活环境的影响
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他们对大学生心理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这些环境成长中,大学生不断接受来自家庭和世俗的观念,潜移默化的变成了自己的处世风格,长久便形成了自己的心理习惯。
(2)人格不完整导致自信缺失
在进入高校之前,学校教育大多属于“填鸭式”,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缺乏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在学校和老师的影响下盲目跟从的“随大流”现象,导致人格不完整,易受暗示和蛊惑。进入大学后,学生一时间适应不了高校自主选择的大环境,在没人引导的情况下失去方向,从而使得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只能跟随“大队伍”,缺乏自主选择的自信,行动上易受他人左右。
(3)责任心不强导致避错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期望得到奖赏而不是惩罚,因此,在人群中个体常常失去自我控制、理性和批判态度,比较容易屈服于不理智的冲动和暗示,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非个体化” [4]。
(4)喜欢群体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在群体中,当群体做出一个决定时,个体由于害怕被孤立,往往不敢表达自己意愿,而是拥护群体做出的决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行为。所以,从众的真正原因是害怕同群体有分歧,孤立自己。
四、从众心理应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性的从众心理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使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有利于学生克服矛盾心理达到道德社会化的目的,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
那么,如何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呢?
(1)利用从众心理,发挥积极文化的影响力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一系列积极向上的校园群体文化,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人生情怀,使大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抗挫能力
大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可以模拟一些受挫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演练中做出群体抉择,达到共同选择目标,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逐步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力,又能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挫能力。
(3)增强责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
大学生群体虽然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是传统的中华美德和道德认同仍然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因此,利用不同的媒体方式,比如言传身教、经典再现、主流网站等进行广泛宣传,引起大学生共鸣,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和集体意识,鼓励大学生在遇到责任问题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抓住大学生积极人格特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帮助大学生群体塑造具有积极特征的独立人格[6]。
(4)做好榜样教育示范工作
利用榜样教育和情感带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从高年级大学生群体中选取品学兼优、作风优良、有能力有热情的学生来引导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方式和大学学习生活习惯,对新生开展“传”“帮”“带”工作,促使学生积极从众行为的发生,达到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此外,要帮助新生做好心理调适,消除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学习生活压力,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5)注重群体教育,提升心理素质
“从众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抓住大学生在群体教育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从众心理,注重群体教育导向,为大学生群体创造一个严谨学习的班风、和谐团结的院风及生动活泼的学习社交网络[7]。
五、总 结
进入新世纪,时代的进步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创新发展,需要不断转变工作方式。本文从大学生学习方式从众、生活方式从众和工作选择方式从众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旨在挖掘大学生心理变化和心理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渠道和方法。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君亮.从众心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3).
[2] http:///s/bIbURz,http:///s/bEbQNn,http:///s/fIFNvu
[3] 方鸿志,朱玲.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4] 石成奎.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5] 栾忠恒; 李君亮.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J]学理论,2013(9).
[6] 缪勇.刘红胜.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研究[J]佳木斯学院学报,2012(10).
[7] 王喜蔚.从众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9(12).
注解:
① 李君亮.从众心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3).
② http:///s/bIbURz,http:///s/bEbQNnhttp:///s/fIFNvu
③ 方鸿志,朱玲.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④ 石成奎.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
篇12
一、中职生从众心理产生的需要
(一)与群体保持一致并实现共同的目标
人们总是会选择和其有共同爱好或者共同目标的人做朋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群体。在这个小群体中,大家会尽量和这个群体的成员保持一致,并且希望和他们一起实现共同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出现一些意见不同的时候,持有不同意见的那个人会放弃自己的意见来和群体保持一致。
(二)为取得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
中职生在进入一个群体时,总是希望能被群体里面的其他成员所喜欢,没有一个人愿意被群体中的成员讨厌。这样一来,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言行就会影响少数人的言行,因为大家都想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喜欢,不想与他人不一致而引起其他成员的讨厌。
(三)想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职生加入一个群体是因为自己需要朋友,加入群体之后也希望能和群体中的所有人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自己和群体必须在言行上保持一致,害怕自己的意见和别人不一样时,群体里面的其他成员会因此而孤立自己,怕自己失去朋友。
(四)不愿承受c众不同的压力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时,总是要承受很多压力,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要承受那些冷嘲热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受这样压力,所以中职生会选择“随大流”,不与众不同,就不会承受什么压力。
二、中职生从众的原因
当今的中职生之所以产生从众心理,是由个体内部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
(一)个体因素
1.缺乏自信
有些中职生从众是因为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的行为、观点或者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时是错误的,严重缺乏自信心,于是就会放弃本来的行为、观点和想法来追随别人。
2.依赖心理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从小被父母溺爱,什么事都依靠父母。等到离开父母时,这种依赖心理依然存在,他们只能将对父母的依赖转嫁在同学身上,盲目地从众。
3.害怕孤独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有强烈的被他人接纳、理解和尊重的需要,一旦集体中的大多数人产生某种行为,自己不敢也不愿“反潮流”,怕受到其他人的非议和排斥,乃至孤立,怕大家不理解或被别人抛弃,于是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放弃个人意见而附和集体或社会要求,以取得外界给予种种补偿,并把从众当成适应群体的良方。因此,为确保所采取行为的安全性,不被排斥惩罚,很多中职生在同宿舍或同班级的大多数人的意见面前通常会选择“随大流”。
4.攀比心理
攀比是青年人很容易产生的一种行为,攀比是由比较而产生的。有了攀比,中职生就很容易选择一个“参照物”来进行比较。一旦选中了“参照物”,中职生就很容易不顾一切地去模仿。
(二)社会因素
1.社会通信的发展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都还不成熟,中职生在行动上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往往具有兴奋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存在很大的好奇心。而社会通信的发展导致其出现从众行为。
2.学校的群居生活环境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生活。校园是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由于学生之间年龄相差不大,属于同辈群体,因而容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3.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父母的权威过于强大,很多学生只好顺从父母,不愿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唯唯诺诺的性格,此后变得什么都害怕,在群体里面也不敢发表与他人不一致的观点。这也是中职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因素。
三、从众心理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1.有利于群体集中全力达成共同目标
群体成员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会和群体保持一致。
2.有利于中职生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凝聚力
在群体中从众可以使大家同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这样一个互助过程可以使群体成员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且可以增强群体凝聚力。
3.有利于中职生良好作风、习惯的养成
中职生中的正面典型,可以带动身边一部分人,如果这群人都这么干,那就会使另一部分人产生从众心理,并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二)消极作用
1.抑制个性的发展
盲目地从众对于在群体中处于劣势的中职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职生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很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如经济贫困的学生如果把贫困看作自己的一种“缺陷”的话,那么他们会向经济阔绰的学生看齐。
2.阻碍创新意识的形成
盲目地从众会形成“一家之言”,容易形成死气沉沉的学术氛围,严重妨碍创新火花的产生。
3.社会不良现象的侵入
现在通信日益发达,社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通过各种渠道侵入校园,使校园文化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盲目地从众更使得中职生深受其害。
四、消极从众行为的有效调控
从众是不能被完全消除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职生的从众心理,来建立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让中职生在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并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对于消极的从众行为,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
对于缺乏自信的中职生,要控制其从众行为,首先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让中职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其体验成就感;也可以让他们做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事,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比较投入,获得成功的概率也会增大。家长与教师对于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予以肯定或表扬。
(二)培养中职生健全的人格
中职生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思想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注重中职生人格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中职生课程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帮助中职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会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科学管理。教师运用强化管理方法,抑恶扬善,将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发扬光大,使之成为集体的精神财富。
(四)在实际情景中减小群体压力
中职生从众有时候是迫于群体的压力,群体成员选择了和自己不一样的意见时,人数越多,压力越大,这样就更加容易影响自己的判断。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减小群体压力,群体中的意见可以不公开,大家各执己见。群体压力减小,就减小了中职生从众的可能性。
(五)积极帮助中职生规划中职生涯
中职生的目标不明确是产生从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辅导员应该尽可能地和学生建立起一定的友谊,以更好地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困惑和迷茫。学校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教学范围,帮助中职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认真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然后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慢慢地前进,最终达到目标。
(六)培养中职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应培养学生明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自X抵制不良行为,克服自身弱点,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群体的利益。
总之,从众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中职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从众心理,但是要分清是非标准,对于消极行为和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必须清楚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信念。教师应充分利用中职生的从众心理,将中职生的行为带到一个积极健康的轨道上,让中职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篇13
1 社会化媒体
1.1社会化媒体的定义
社会化媒体也可称为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1.2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现状
社会化媒体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国际上社会化媒体的巨头facebook,2013年Q3财报显示,该网站目前月活跃用户总数已达11.9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
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也是相当迅猛。根据人人公司的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人人网月独立登录用户已经增至 5000 万,累积激活用户增至 2 亿。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而据腾讯内部人员透露,社会化媒体的后起之秀――微信用户数量目前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国内用户超过4亿。微信自推出以来,其用户数量增长就相当快。
由以上数据可见,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越来越多,所以研究社会化媒体下的个体心理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1.3 社会化媒体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三个方面。
2008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对社会化媒体曾做出过界定:从使用角度来看,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建立的去自我中心化的,以人为基础的网络。
既然社会化媒体要以人为基础,那么,它与使用者的个体心理之间必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在拟态环境中予以复活。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从而打造了出一个“时刻被凝视”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群体意识或社区意识,但是人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
正是由于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其对使用者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2.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的变化
总结起来,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趋同心理下,个体从众行为加剧
海德的平衡理论与纽科姆的对称模式可以在微观的人际互动角度解释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从众心理。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每两者之间产生关系,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不同关系组合最终形成8种不同结构,其中第一行4种是平衡的结构,第二行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见下图(P-O-X关系形式):
P-O-X关系形式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消除这种紧张感,就必须有人产生态度改变,这意味着认知者P要么逆转自己对认知对象X的原始态度,要么改变对O的态度,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的原则,最终恢复平衡状态。
后来纽科姆又把海德关于认知主体自身的认知平衡理论扩大到人际互动过程和群体关系,发展出“对称模式”(如下图所示),他认为和要想维护A与B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保证A-X与 B-X 这两条边对等的关系。只有维持如此对称的等腰三角形时才能达到认知的平衡。
纽科姆对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态度、信念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人们的认知系统有趋向于某种一致性的倾向。当个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认知出现不一致时,便会在“趋对称压力” 下产生认知失调的焦虑,促使个体努力改变态度以恢复认知平衡。而越是有凝聚力的群体,越是对内部成员有很强的“关系限制” ,使成员觉得留在群体中的重要性超过了正在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从众的可能性。
纽科姆的A-B-X对称模式
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使人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可以说SNS技术是网络社会现实化的转折点,它增强了虚拟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使用户个体被驱赶进不同关系组合的小圈子群体,使个体会不自觉地以群体成员身份而不是个人身份进行互动。此时,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变得更加重要,而他们作为独特个体的个人认同变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便会出现“群体思维”和在其引导下的个体独特行为模式。
所谓从众实际上是个体一种去个性化的行为,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在拟态环境中予以复活,一个个小的关系网成了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当信息在关系网中流动时,人们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事实信息,还有在关系网中不断积聚的价值评判和态度表达,个体为了降低认知不平衡所带来的焦虑,在关系网约束下个体更愿意沉默地转发、附和而不愿提出异议。这种情况下,本该提供更多样化的话语表达的社会化媒体,却发出了更加一致的声音,这就是群体压力下,个体心理趋同,从众加剧的表现。
2.2社会比较催生个体幸福感改变
昨天是海边度假,今天是高档餐厅的牛排,明天是一张锥子脸自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看朋友圈里朋友们“晒”的内容成为一些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看这些的同时,个体的幸福感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朋友们在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自己又在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和他人的生活细节暴露在外,使个体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都发生了改变,社会比较不可避免。社会比较带来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个体的幸福感发生改变。若朋友们生活得都比自己更富有,更舒适,那么,个体的幸福感就会急剧下降;反之,则个体的幸福感就会提升,这和与穷人为邻你会更开心一个道理。
2.3社会促进/社会抑制作用下个体心理独特性丧失
社会化媒体创造出一个无时无刻都被他人注意的环境。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这种在场即便是“仅仅在场,不做评判”也同样会产生“社会助长/阻抑作用”。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行为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但这种助长作用还与任务的复杂程度有关,即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社会抑制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被看成一个整体时所引起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一般来说理性的、有逻辑的讨论应属于复杂的脑力活动,但在社会化媒体的群体情境中,却很难实现,即使偶有一些理性的声音,也注定会被淹没在一片情绪宣泄的喧哗之中。如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所说,“我们既无时间也无机会进行密切的交流。我们留心的并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所以,在社会化媒体上的各种热点话题讨论只不过是沦为简单的机械活动。这种情境下就助长了个体总是急迫地在每条信息中找寻自己熟悉的言论,去跟帖,去随声附和,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本懒得再做进一步的了解与思考;同时,也抑制了个体的独立思考,个体心理的独特性已不在。
2.4自我展露过度催生个体自恋心理
所谓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信息。无疑,自我展露是发展亲密关系的有效方法。
在社会化媒体大发展的今天,自我展露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看看那些所谓朋友、亲戚最近都有什么琐碎的事情发生曾经也是一种乐趣。然而,最近的社会化媒体使得这些人一天十几次的更新他们的状态想法照片。乐此不疲,甚至近乎癫狂的陷入这场竞争之中。从家长里短到衣食住行;从兴趣爱好到人生感悟;从私密照片到情感经历……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而过度的自我展示则催生了个体的自恋心理。
“大家快来看我!”――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个体自恋心理的体现。从论坛和博客时代就已经出现的各种“做秀”,在微信等新的社交媒体上更加如鱼得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丽亚斯(Elias Aboujaoude)指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除了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让自恋者有机会展示自己之外,也有大量的资源能够为自恋者提供帮助。
研究人员主要从自恋型人格的两个行为失调现象进行判断――过高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认理所应当的特权感。有过高自我表现欲望的人会在Facebook上积累许多好友,而自恋人格指数和用户的Facebook活动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尽管“晒”生活的人们都喜欢把“分享”放在嘴边,但其实对与那些热衷“直播”自己生活的个体来说,一切只是自恋心理的表达。
3.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社会化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给个体带来海量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着很大影响,使个体心理趋同加剧,从众行为加剧;个体心理的独特性逐渐丧失,表现出去个性化特点;社会比较,使个体幸福感下降;在过度自我暴露的情境下,个体自恋心理显著。
参考文献
1. [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英]Rupert Brown.群体过程.胡鑫,庆小飞译.方文审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