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计算机要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分析,顾问收集企业资料,包括:合同、项目调研报告项目解决方案等,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双方项目组织(通常包括项目实施指导委员会、项目实施小组、业务职能实施小组等);项目现场实施调研;明确和具体化项目实施需求后,确定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整体计划。
1.2在蓝图设计阶段
①选派合适的老师担任不同级别的培训任务。对管理层的培训必须选派熟悉业务和管理的顾问;对操作员的培训则必须由熟悉产品的顾问来做,系统管理员的培训教师则必须熟悉系统配置方法。
②顾问组织以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干部、业务骨干等熟知业务的人员为组织队伍,指导该队伍准备业务仿真系统的静态数据和业务数据及仿真运行的关键业务流程,并按业务流程解决方案进行业务流程的原型测试。在每一个步骤中都要由测试人员进行原型测试和确认,不符合的流程要及时进行调整,修改业务解决方案。
③建立起新系统业务规程、制定系统数据准备方案、系统上线方案。同时,就系统的实际应用制定最终用户培训方案,对培训内容、方式、范围、人员以及培训结果的考核等都做出相关的指定。
1.3系统实现阶段
①顾问依据企业内的应用范围及涉及的部门跨度,让企业内相应的人员参与进来,共同讨论并协商解决静态数据编码一致性或名称等在理解上存在差异的情况;最终确定企业静态基础数据的编码规则;指导企业组织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准备工作。
②实施顾问给企业准备必要的培训资料,包括培训的标准课件和新业务操作规程。但最终用户的操作培训一定要由企业项目组成员来完成;最终用户培训后,应组织严格的考试,确保让合格的应用人员操作电算化系统。
③按计划正确、及时完成系统相关的设置工作,指导企业系统上线工作。
1.4验收交付阶段
项目总结,完成项目总结报告。报告包括几个方面:项目实施背景、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系统应用的产品和模块、项目实施应用范围和项目实施成果概述。
2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法可以规避的风险
2.1缺乏控制的风险
项目实施范围界定不清、缺乏控制,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范围无限扩大,使项目失控陷入泥潭,无法收尾;没有制订出有效的项目整体实施策略与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实施指导思想,造成项目无法达成既定目标。通过建立项目组织、制定总体实施方法、策略等工作内容可使上述风险得到避免。
2.2业务需求关注点过大的风险
业务需求关注点应是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可以解决或基本可以解决的业务需求,也就是要突出、确定在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实施重点,避免关注业务需求的细节及软件功能完美性。
2.3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的风险
项目启动初期,就已经物色好相关人员并做针对性的培养,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将来项目的应用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通过标准培训、最终用户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确保让合格的应用人员操作电算化系统,对电算化系统上线后的正常运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2.4推倒重做的风险
只有对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制订的业务解决方案才不会脱离企业实际,避免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至实施工作推倒重做的结果,并且可以减少上线准备的工作量、系统上线的难度等等。
3注意事项
3.1实施方法的原则
①指导性原则:实施方法是项目实施工作的指南,是帮助顾问形成良好工作习惯和风格的工具,是确保项目按目标、按计划顺利进展的策略和方法。
②计划性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实施过程的任何工作都要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并严格遵照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分清责任,保证项目进展。
③规范性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谨、规范地按照实施方法原则的要求进行实施工作,是实施顾问专业化的前提条件。
3.2确保实施方法的贯彻执行,需要通力合作
篇2
计算机安全技术虽然不断的在进步,但是计算机安全性问题一直都得不到解决,因为计算机黑客技术也在随着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增长而增长,安全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取决于怎样去使用它。任何的计算机安全技术都不能保证计算机百分百的安全,但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计算机的安全系数,所以掌握计算机安全技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从人的角度出发,防范社会工程学
计算机的应用者是人类,人类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与弱点。在计算机安全问题中,有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但是由于计算机使用者被欺骗或者误导,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社会工程学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黑客Mitnick在他的《欺骗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的,其中讲解了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对他人进行欺骗。在我国存在的大量的网络诈骗行为,其手段都可以认为来源于社会工程学,欺骗者往往会利用受害人的种种心理弱点或者是好奇心、信任等等进行欺骗,在这种欺骗手法下,即使有着较为完善的安全防御系统也并不能保证计算机的安全。因此,计算机安全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防护手段就是增加计算机使用者的警惕性以及计算机安全技术水平。
计算机使用人员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常识是计算机安全的基础。首先使用者应该懂得哪些操作是危险操作哪些操作是安全操作,避免因缺乏计算机安全知识而造成各种安全问题。其次使用者应该有维护计算机防御系统的能力,至少不能干扰防御系统的运转,不随意的阻碍防御系统的工作。最后,使用者最好具备一定的安全突况处理能力,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快速采取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化。
除以上防范措施外,还应从社会工程学角度加强防范,否则再强大的防御系统也拦不住从计算机使用者处泄漏出信息。首先,计算机使用者不应该在未确认对方可信任身份的时候运行对方的任何程序,或访问对方提供的任何链接以及其他一切可能获取计算机信息的行为。其次,计算机中各种密码最好随机设定并有使用期限,密码不要由任何人主观设定,因为每一个人的主观设定密码都会与其在现实中的某些信息相关联,会为入侵者提供可能。
二、从网络角度出发,警惕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一直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重点,网络是计算机沟通的桥梁,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因此把好网络安全关是增强计算机安全性的有效途径。具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取决于常见的网络入侵方式有哪些类型,下面从网络入侵以及网络攻击流程分析,网络安全防范要点有以下几项:
a)能够访问网络的设备可以设置密码的都要设置密码,并且密码要足够健壮,能够抵挡住暴力攻击,同时现实中也要注意密码权限的问题,知道密码的人越少越安全。
b)路由器是网络中重要的节点,路由器需要设置严格的限制条件,哪些地址可以访问哪些地址不可访问都需要进行设置。现在的路由器已经具备了许多防止网络攻击的功能,都需要开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使用IP技术,隐藏自身的IP地址,保证安全。
c)除对外网络进行防范外,同时也要注意局域网络的安全防范,任何系统从内部攻破的难度都小于从外攻破的难度,不能因为整个网络中某一台计算机被攻破而导致整个局域网都受到威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局域网访问控制,记录、绑定局域网中的MAC与IP地址,特别情况下可以计算硬件码作为身份标示。
d)开启主动式网络监控系统。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主动式网络监控系统,严格地说它们属于防火墙的一种,但是从技术角度上看,却与以往的被动式防火墙有着较大差别,主动式网络监控系统对于未知危险判定能力更高,对网络的防护性更强。
三、从操作系统角度出发,完善安全防御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切操作行为的承担平台,也是出问题最多的环节,做好操作系统安全防护是计算机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它的防护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就简单的一个方面是操作系统发行方的支持。以用户量最大的微软公司为例,每当windows操作系统发现漏洞的时候,微软公司都会用最快的速度制作好漏洞补丁,作为用户,只需要时刻关注微软的信息,及时安装补丁就可以了。当然,现在的各类安全软件已经能够做到漏洞检测并提醒了,只需要用户授权即可。另一个复杂的方面是附加的操作系统防护,依据主动防御理论,在使用量最多的windows系统中,除却网络防护外还有其他的三个防御重点:
a)文件系统防护。计算机中的数据探其本质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在于硬盘中的,保障数据安全就需要做好文件系统的防护。不同的程序应该设定不同的文件访问权限,严格限制程序访问文件范围,特别是对未知应用程序,一定要严密监视与控制其对文件系统的访问。
b)应用系统防护。这是计算机系统防护的重点,程序作为代码的执行体必须得到控制,不能让程序随意的获取敏感的权限,例如底层操作磁盘权限、键盘钩子权限、内核HOOK权限、访问其他进程内存空间权限、操作物理内存权限等等,就相当于为应用程序画出一条运行轨道,严禁应用程序非法越轨。
c)注册表防护。注册表是Windows系统有的机制,微软公司虽然并没有公开注册表的所有信息,但是许多敏感的注册表信息还是广泛的被了解。对注册表的修改可以影响系统的大部分工作,例如驱动的加载、开机启动项的加载、系统服务的增删、系统的各项设置等等,同时注册表中还会存有许多重要的信息。所以大量的病毒木马都会利用注册表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注册表防护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防护内容。
参考文献
[1]周山.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篇3
二、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相对滞后,会制约会计电算化的成熟与发展。因此,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从一定意义上讲,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涌出的新问题、新课题的研究和确定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会计电算化在系统设计的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改变了手工系统的工作,而没有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研究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系统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的新特点。电算化理论确立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动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和会计档案等,全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会计软件的研制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理论只有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才能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
三、要做好会计管理基础工作
良好的管理基础工作,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章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以保证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就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对于基础较差的企业,应不急于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先着眼于提高会计理论水平,规范会计财务制度,改善基础工作,为开展电算化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会计电算化不仅要使会计工作自身现代化,而且要使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高级管理人员重视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电算化的实施几乎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同时还涉及企业体制的变动,这都需要企业领导出面组织和协调。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也很重要,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建立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工作,以上工作必须做好,否则不能正常开展,如果会计电算化不能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企业的整体效益将无法实现。
四、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任何一种先进的工具都必须由掌握先进技术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去操作,实现会计电算化也要求财务人员和有关业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业务人员的工作手段是计算机硬件、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和其它软件。要保证会计工作安全、高效、持续、稳定地开展,业务人员就必须掌握使用这些手段的技术和知识。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的,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遇到与平常见到的操作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会计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对经常出现的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将导致系统崩溃。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一方面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要全面参与企业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技巧。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电算化会计对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企业应立足于国际形势,起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他们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精通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有助于促使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和“管理型”向“智能型”转变,企业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篇4
整地作墒 紫皮蒜需肥量较高,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保水力强的粘壤土。在前作包谷收后,深翻晒垡,细致整地,开沟作墒。一般墒宽2米,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墒面作好后开浅条沟,沟宽25厘米,深4厘米,在沟的两边按15厘米的距离排栽蒜种,排栽后撒一层腐熟的农家肥和化肥混合物,再开一沟,并把开沟提出的土盖在前一沟上。俗话说“深葱浅蒜”,排栽深度以露出蒜尖为宜。每墒用农家肥300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普通过磷酸钙40公斤混合后盖种。
三、选种及种瓣处理
1、选种:上年大蒜收获时应选留蒜头整齐、蒜瓣大、无病无伤的单株辫后晾晒留种,并在室内0 ℃左右的通风处悬挂贮藏,春季播前除去蒜皮和干燥茎盘,以利发根出苗,选择色泽洁白、个大瓣肥、无霉变、无病无伤的大瓣和中瓣作为种子,掰好的蒜瓣应摊放在阴凉通风处,以防风吹日晒和发热。
2、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将浸泡种瓣24 h后捞出,晾干表面水分拌种后立即播种。每100 kg稀释液可浸泡种瓣100 kg,既可促进根系生长,使蒜苗健壮,又可杀死蒜种表面的病菌,减少烂瓣,提高出苗率。
3、拌种:为预防大蒜根蛆的发生,对浸种后的蒜种用占种量3%的敌百虫进行拌种,随拌随种,最好当天播完。
四、播种
1、播种时间: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达到大蒜发芽所需低温界限时,即可顶凌播种,当地一般以4月初清明前后播完为宜
2、播种方法:用小尖犁开沟,沟宽20 cm左右、深6~10 cm,将蒜瓣芽朝上点种沟内,秋种大蒜高产栽培技术也可人工用锄头开沟点种,蒜种之间撮施化肥,没有进行秋施肥的地块在沟内施入农家肥,种子上覆土3~4 cm,耙耱整平即可。
3、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大蒜丰产的关键,一般用种蒜1 500辫/hm2(50头/辫),株距10~12 cm,行距15~18 cm,保苗52.5万株/hm2。
4、配方施肥:在施用充分腐熟农家肥的基础上,一般施尿素600 kg/hm2、磷酸二铵375~450 kg/hm2、硫酸钾225~300 kg/hm2、硫磺粉15~30 kg/hm2,混合后溜施或点施于播种沟内。
5、科学覆盖:大蒜覆盖地膜和麦草后,可起到增温、保墒、提高产量的作用。覆盖地膜的地块可推迟5~7 d播种,过早易形成马尾蒜;覆盖麦草的地块,播种后5 d左右待地温回升后再撒盖细麦草,厚度为3 cm左右,若覆盖过早地温回升缓慢,导致出苗推迟而影响产量。
五、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大蒜出苗后以控为主,应及时中耕,防止徒长和烂母过早。每次灌水后也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以利保墒,结合中耕应除尽田内杂草。
2.肥水管理
(1)水:播种后如果土壤湿润一般不需浇水即可出苗,若土壤干燥应该浇一次齐苗水。幼苗期应少浇水,多浅耕;抽苔期需水量大应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整个生育期应浇水3~4次,每次浇水都要浇透。
(2)肥:紫皮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但根系浅,吸肥力弱,所以应该施足底肥,分期追肥,不断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在苗出齐后追施一次清粪水(按人粪尿和水1∶10的比例),每亩1000公斤。当苗有3~4片叶,植株离开母体,新生根系开始吸收土壤中养分进行独立生活,此时应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结合浇水泼施墒面。开始抽苔时重施一次“抽苔肥”,每亩施用尿素25~30公斤,普通过磷酸钙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肥力充足植株生长旺盛,蒜苔肥嫩,蒜头肉厚,产量高。
3、病虫害防治:发病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病毒病、紫斑病。防治大蒜根蛆,除拌种外,播种时可用2.5%拌撒宁颗粒剂15.0~22.5 kg/hm2同化肥混合后,均匀撒施在播种沟内,还可在鳞茎膨大期用50%辛硫磷乳油3 kg/hm2拌成毒土在灌水前撒施地表,可有效防治大蒜根蛆。
六、采收
篇5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就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能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必然逐步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六)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二、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要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建立在网络技术之上的电子商务广义上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类电子工具进行的一切商业贸易活动。电子商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吸引着大多数企业,企业纷纷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络服务公司,进行电子广告、电子支付结算、电子银行、网上咨询等,以拓展商贸渠道,增加贸易机会。可以说,电子商务代表着21世纪贸易方式发展的方向。
电子商务活动要正常进行,除了有功能完善的网络技术作基础之外,对企业还有下述要求:
业务数据能够自主地进行双向交换。电子商务活动中,业务数据如电子合同、电子订单、产品信息等能够双向自主、自由地进行交换,这就要求企业与企业(BtoB)、企业与客户(BtoC)之间互相获取对方的业务数据来达到实现交易电子化的目的。
资金能够通过控制系统自主调度、划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网上直接支付结算必须安全、可靠、顺利地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建设自己的电子账簿和电子银行账户,建立和完善网络控制系统,以实现资金的调度、划拨和收付,完成网上交易。
采购、发货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确认。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企业的采购业务或者对外发送货物必须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以确认交易的发生、发展和完成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自己的业务数据认证系统,实现对会计数据及其他经济信息的确认、计量和记录。
电算化会计就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不同的来源和渠道收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会计数据、会计资料,按照经济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予以存储、加工,并生成会计信息,向企业内外部各方面传递,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改进经营管理、加强财务决策和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在网络时代,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电算化会计在实现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向着网络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总趋势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步完善其网络功能,如:建立会计系统中心数据库,增强会计数据的共享性。完善会计数据与互联网络的标准接口技术,实现业务数据的交换;建立与开户银行之间网络的宽带连接,使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的账户管理形成影射,推进网上收支结算的安全性、可靠性;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标准,发挥电算化会计对经济业务监督的适时性、有效性。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是系统设计不完善、不充分和系统访问权限的控制不严格。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置于网络环境下运行,系统控制的大门面临敞开的风险,系统运行随时可能遭到破坏和干扰,或者是企业关联方非法侵入企业内部网,以剽窃数据、破坏数据、搅乱某项特定交易或事业等所产生的风险。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尽可能地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篇6
1. 路基工程
(1)路基土石方的开挖工作,是按工作难易程度,将土壤和岩石分为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六类,而土石方的运输和压实则只分为土方和石方两项,并均以m3为计算单位。所以,应注意按土石类别或土方和石方分别计算工程量,以便套用定额进行计价。
(2)路基土石方的开挖、装卸、运输是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则是按压(夯)实的体积计算。当移挖作填或借土填筑路堤时,应考虑定额中所规定的换算系数。即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量单位的定额乘以规定的换算系数进行计价。
(3)由于施工机具存在经济运距的问题,如推土机推移土石方的经济距离,中型推土机一般为50M~100M,超过经济运距是不经济的,而汽车的运距若小于500M,也难以发挥汽车运输的优势。所以,为了合理确定路基土石方的运输费用,同时考虑公路路基土石方的施工又是以推土机为主的情况下,在计算土石方的增运数量时,应考虑分别不同机械类型及其经济运距计算数量和运量,进行统计和汇总计算出平均运距,以此作为土石方运输计价的依据。
(4)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概算定额综合了挖基、排水等工程内容,以圬工实体作为计价依据,如石砌挡土墙,不分基础、墙身、片石的块石。
(5)软土地基处理,当采用砂或碎石等材料作为垫层时,要核查设计图表资料是否已扣减相应的路基填方数量,以免重复计价。
(6)填方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洒水的数量。
(7)在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时,不扣除涵洞和通道所占路基土石方的体积;而高等级公路应据实际情况,适当扣减路基填方数量。
(8)有些项目设计图表中不能反映出来,应考虑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清除表土或零星填方地段的基底压实,耕地填前夯实后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所需的土石方数量,因路基沉陷需增加填筑的土石方数量;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须加宽填筑时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2. 路面工程
(1)开挖路槽的废方,在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时,是否作了综合平衡调配。原则上不应在某一地段一面进行借土填筑路堤,一面又产生大量废方需远运处理的不合理现象。若路槽废方需远运处理时,应确定弃土场的地点及其平均运距,根据路基横断面和沿线路基土石方成份确定挖路槽的土石方体积,不应以路基土石方的比例作为划分的依据。
(2)根据概算定额的规定,各类稳定土基层级配碎石、级配砾石路面的压实厚度在15CM以内,填隙碎石一层的压实厚度在12CM以内,垫层和其他种类的基层压实厚度在20CM以内,面层的压实厚度在15CM以内,拖拉机、平地机和压路机台班按定额数量计算。如超过以上压实厚度进行分层拌和、碾压时的拖拉机、平地机和压路机台班按定额数量加倍,每1000m2增加3.2工日。
(3)在概算定额中,有透层、粘层定额,一般是在完工的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再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铺筑工程。旧沥青路面上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应洒布粘层油,在计算工程量时,不应漏计这些工程内容。
(4)桥梁、涵洞、通道、隧道等工程。如已计列了桥面铺装,是否已扣除了桥梁所占的长度和面积,以免重复计价。
(5)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标段的划分,结合现有拌合设备的生产能力,综合考虑临时用地、材料和混合半的运输费用等,合理确定拌合场的地点和面积,需要安拆的拌合设备的型号,并计算出混合料的平均运距。
3. 桥梁工程
桥梁工程中项目较多,计算工作难度也大。
(1)开挖基坑。桥梁工程中围堰、筑岛根据实际情况详细计算出数量。基坑的开挖工作应按土方、石方、深度、干处或湿处等不同情况分别统计,基础工程有砌石、混凝土、沉井打桩和灌注桩等多种结构形式。
基础砌石和混凝土圬工,为天然地基上的基础。砌石基础应按片石、块石分别进行统计,若设计图表上只有砌体总数时,考虑基础外缘和分层砌筑等因素,可分别按80%的片石、20%块石计算。
(2)钻孔的土质划分为八种,并按不同桩径和钻孔的深度划分为多项定额标准,应按地质钻探资料,以照定额土质种类的规定,分别确定其钻孔的工程量。因钻孔的计量单位是以米计,其钻孔深度,应以地表与设计桩底的深度为准;当在水中采用围堰筑岛填心施工时,就以围堰的顶面与设计桩底的深度为准。
(3)桥梁下部构造工程,有砌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安装混凝土构件等不同结构形式。墩台的计价工程量为墩台身及翼墙、墩台帽、拱、盖梁及耳背墙、桥台的锥形护坡以座计。台背及锥坡内的填土夯实综合在定额内,不需要另计。桥台上路面归入路面工程内计算。
(4)桥梁的上部构造工程,划分为行车道系、桥面铺装和人行道系三个部分,有砌石、现浇混凝土、预制安装混凝土构件、钢桁架和钢索吊桥等不同结构形式。
行车道系和桥面铺装都是以m3为计量单位,人行道系则以桥长米作为计量单位。在计算工程量时,应按行车道系、桥面铺装和人行道系的顺序分别计算工程量以免重复和遗漏。
(5)涵洞工程在概算中通常以洞身、洞口和体积计时,而在预算中要根据施工步骤进行计量,因考虑涵洞所处的地质类型,如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等特殊地质,要进行特殊地基处理。
(6)钢筋工程。编制概算时,涵洞工程已将钢筋工程的工料消耗综合在定额中,其余的钢筋工程都以混凝土分开计量,单位是T。
钢筋应以其设计长度所计算的理论质量为准,施工焊接和下料等操作损耗,已计入定额内,不计入钢筋的工程量内。
钢绞线和高强钢丝的工程量以锚固长度质量的和,如预应力空心板(标准跨径10m~16m),一般可按板长增加1.5m计算。
当编制概算,若设计图纸上未提出钢筋数量时;可参考《公路工程概算定额》说明中提供的钢筋含量定其钢筋数量。
4. 其它工程
交叉工程、其它工程及沿线设施、临时工程、便道、便桥、轨道辅设、电力线路、电讯线中等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取定。
另一个要谈的材料中自采材料的平均运距因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通常运用加权平均运距法计算和算术平均法计算料场的选定与经济分界点确定尤为重要的建议,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所得运距较为精确。在材料运杂费的计算上有所统一,应注意在运输环节中,通过公路、铁路、水路等部门运输的材料应按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运价计算。
工程概算中工程量的计算是一项繁琐的计算工作,涉及有关建设的方针政策,个人的知识能力有限,难免产生某些错误,所以,对编制的工程概算的内容及工程量计算情况应进行一次全面的、专人的检查核对注意各项计价工程量的取值是否符合工程计价要求,分部分项的划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漏项和重复计列情况,特别是注意计量单位的小数点位置,定额抽换和增计的系数是否符合要求等。以便发现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工程概算的准确性和编制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计算机通信技术是目前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主要技术之一,为了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通常计算机通信技术会将整个通信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层面,并且依托统一的通信协议,保证进行数据传输的两个计算机终端能够互相识别,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在计算通信技术的发展中,通信结构和通信协议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技术指标,在对二者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结构划分方面与通信协议设置进行了结合,二者相互影响。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目前实际广泛使用的网络结构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这是一个七层协议,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会话层协议、表示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物理层协议实现物理上互连系统间位流信息的透明传输,即实现了一位(组)数据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的可靠传送通信它描述了经通信介质在数据链路实体之间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是对高层屏蔽传输介质的特性,为网络通信实体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连接的功能和手段,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以帧为单位的可靠传送。网络层协议主要是为通信子网与高层结构之间提供界面连接,其主要任务是对通信子网实现路径选择实现通信实体之间端--端的透明的数据传送对高层屏蔽了数据传送经过的路径,传输层协议也称主机——主机层协议,它为会话层的通信实体之间提供透明的数据传送,其主要任务是接收会话实体送来的数据,根据需要把他们分成若干比较小的单元,保证所有数据单元经下面三层正确地到达另一个会话实体。会话层协议也称进程——进程层协议,它通过协议提供的一组命令为网上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建立会话连接和释放会话连接,并管理它们在该连接上的对话。表示层协议以对应用实体有意义的形式提供有关信息表示的服务。这些服务有文本压缩、代码转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文件格式变换、信息格式变换终端属性的转换等。应用层协议是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层,直接为正在通信的端点用户的应用进程服务。
3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必要性
考虑到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较大,并且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所以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我们积极采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从目前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系统运行中的重要功能,为了保证数据传输能够满足准确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必然。考虑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可以在标准协议的指导下完成不同计算机终端之间信息的传输,所以,出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传输的目的,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得到了重要应用。
3.2信息管理系统要想保证其有效性,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相对丰富,主要为管理过程提供数据处理服务和决策参考,为此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是衡量系统成功与否的重要的指标。为了保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有效性的要求,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手段。从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保证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
3.3信息管理系统要想保证其基本功能的实现,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从目前来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功能、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为了保证这些功能的实现,只有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才能达到目的。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本身的优点,在数据处理、预测、计划和控制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所以对于信息管理系统来讲,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成为了必然选择。
3.4信息管理系统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想保证管理效率达到要求,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就要积极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之所以采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是因为计算机通信技术解决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缩短了数据通信时间,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传输效率,进而有效缩短了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时间。所以,从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来看,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是必要手段。
4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正是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之一是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对数据传输产生了现实的需要,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基于这一优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并成为支撑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4.2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的实现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而基础数据的获得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基于这一现实需要,以数据传输为特点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的重要技术支撑。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
4.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的计划功能,主要是基于各个管理层的基础数据而构成的,因此对数据的需求,决定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应用一种可靠的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其独有的数据通信优势满足了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成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功能的主要技术。
4.4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控制功能与其他功能一样,都是基于庞大的数据作为基础的。因此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控制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所以,从控制功能的实现角度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功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5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功能是整个系统功能中的重点,为了保证该功能的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应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使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提高处理和传输效率,提高辅助决策功能的实效性。基于这一选择,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5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要点分析
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诸多优势,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其应用效果并扩大应用范围,我们应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从目前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计算机通信物理层技术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中的物理层是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通道,为了把纵横物理层能够可靠工作,我们应注意物理层的频谱效率、误码率和蜂窝环境的适应性。为了提高物理层的通信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采用窄带数字调制方式,2)采用扩展频谱调制方式,3)采用直接序列扩展频谱的方式,4)采用跳频扩频调制系统。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保证了物理层的通信质量和通信效率。
5.2计算机通信MAC子层技术MAC子层主要是媒体访问控制层,这一层的任务主要对信道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信道能够充分利用,满足数据传输需要。MAC子层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多地址的访问,能够实现一对多的通信。这一子层技术的要点主要集中在MAC子层协议的设定上,目前来看典型的随机访问协议是ALOHA和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5.3计算机通信数据链路层技术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在相邻两个结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相邻两个结点之间用一条电路连接,中间没有分组交换机!经过物理层的作用,这条电路已经数字化,故称作链路,加上数据链路层协议后,链路上能较可靠地传输数据帧,形成所谓的数据链路,协议在数据链路层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中大多使用选择重传ARQ协议,因为连续ARQ浪费了有效带宽
5.4计算机通信网络层技术
计算机移动后,其地址也变化,由传统域名服务器给出的只是计算机的归属地址,不能反映计算机的当前地址,这样,移动计算机如何动态寻址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通信中的计算机在不同子网间漫游时,如何保证数据通信对移动的透明性,使应用进程感觉不到移动的影响,是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在网络层中得到解决!网络层中的移动管理部分实现移动用户的动态跟踪,移动切换部分可保证用户在不同子网切换时通信的可靠性。
篇8
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必须用到的技术,其能够将计算机网络资源确保在安全范围内。这种技术的使用原理是要提前设置该保护目标,让其有规律地对计算机网络信息以及数据进行授权和限制,防火墙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主动记录网络信息与数据来源,其控制着计算机的运行条件与使用方法,以此杜绝外来攻击对计算机内部造成的影响,其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与层面上来确保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安全。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
2.1服务器型
在防火墙技术中服务器型防火墙是通过在主机上运用的一种服务程序,直接面对计算机上特定的应用服务,因此也将它称为应用型防火墙。这种技术将参照计算机上的运行模式先进行设置服务器,之后再利用服务器展开信息交换模式,即外部网络想要与内部网络建立连接,就必须得通过服务器的转换,内部网络只接受服务器所提出的要求,拒绝外部网络连接的直接请求。把网络信息从内部网络传送到外部网络之后将带着正确的IP信息归来,因此黑客也正是利用服务器的这个特点,将病毒植于数据IP之中带到内部网络中来,这时,杀毒软件也利用同样的原理与防火墙联合将攻击者的IP信息路径进行分析,准确地找到攻击者IP的源头。由于服务器可以虚拟IP,这使攻击者IP找不到实用的信息,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计算机内部网络安全,再加上服务器还有中转的特性,能够很好地控制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信息交换,从而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水平。服务器对网关具有很高的要求,要建立相应的网关层面,充分发挥网关的作用,使服务器的价值得到有效的运用,以此来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稳定的维护和发展。
2.2包过滤型技术
这种包过滤技术是在传统的路由器中增加了分组过滤功能的防火墙,其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安全风险识别过滤,这种防火墙技术是一种最简单完全透明的过滤型技术。此技术在计算机传输信息过程中能获取数据来源地的IP,并且还能主动将该IP的数据信息掌握标记好。如果注册该技术与标记的IP相符,就存在着数据包有危险因素,此时就要将其中的安全隐患处理好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包过滤技术将计算机传输路径进行划分工作,确定不同的传输路径,能够很好地保障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安全,这种技术通常用于路由器以及主机等地方,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需求提供相应的安保需求。但是,这种技术也受本身的端口限制,因此在兼容性能上来说是比较差的。
2.3混合型技术
混合型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是效果最突出的一种复合技术,是把包过滤与服务器等诸多功能相结合形成的新型防火墙结构。这种技术可以很灵活的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此技术把单一的技术问题与漏洞进行了改善,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非常重视的一项技术研究。这种技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动态的过滤方法打破信息交换的方式,智能的感应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的隐蔽性,提升了网络空间的安全水平。防火墙技术与复合技术二者双管齐下进行保护,形成了一种混合型的多方位层次度不同的防火墙系统,充分提高了防火墙的实时安保效果。
3防火墙技术的发展
3.1检测模式的转变
如今这种类型防火墙技术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防火墙模式。传统的防火墙都是在边界处以数据传输进行分隔安全管理,不能很好地对内部网络进行安全隐患提醒清除。因此,防火墙技术开始分布式结构转变,将每个网络节点进行覆盖保护,很好的确定了流量的方向,减少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测的难度,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网络安全保护的强度,很好地改善了传统防火墙的缺陷与漏洞问题,让网络安全防御性得到升华,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3.2功能改变
如今防火墙技术呈现出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设计趋势,其包括aaa、vpn,甚至是防病毒以及入侵检测等功能都被设计于防火墙之中,这样多功能技术的防火墙对网络信息管理带来了不少便捷。当然,这种扩展式网络管理首先要想到防火墙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能不被破坏。
3.3性能提升
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逐渐丰富、流量也日益复杂,所以,在防火墙技术硬件性能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防火墙某个硬件性能达到一定瓶颈期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部分硬件进行升级处理,以此来达到网络安全的目的。因此,在未来防火墙技术软件中融入更先进的设计技术来衍生出更多专用平台来缓解防火墙性能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研究。
4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及策略
4.1访问策略中应用
访问策略对于计算机使用中的网络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把配置通过详细的安排让访问策略对整个计算机的运行信息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统计,以此来建立起完善的防护系统。访问策略在网络安全执行保护的过程中会产生策略表,此表可以很好地将策略活动进行记录,然后防火墙技术会根据策略表来执行其应有的任务,真正有效地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的效果与目的。
4.2日志监控中应用
防火墙技术对保护日志进行分析,能够让人们掌握高价值的信息,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日志进行重点保护,对于某个类型的日志进行全面的采集,这就使防火墙需要承担巨大的工作内容,因此需要合理地进行分门别类,将监管力度加大,使日志采集更具有便捷性,避免一些恶意屏蔽信息的现象出现。有时关键信息会隐藏在类别信息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出来,根据日志监控的基础,提升防火墙技术安全保护效果,以此让其更好地进行筛选,从而实现网络流量得到优化的目的。
4.3安全配置中应用
篇9
2.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错误和疏漏所引起的损失;
3.因会计电算化舞弊而引起的损失。对前两种损失,通过借助于开发控制技术就能较好地加以解决,而对因会计电算化舞弊所引起的损失却很难解决。因此如何防范会计电算化舞弊成了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手法
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篡改输入。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计算机舞弊手法,该方法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录入期间对数据做手脚以达到舞弊目的,如:
(1)虚构业务数据。
操作人员虚构经济业务,通过输入虚假的数据达到其个人目的。比如操作人员虚构假的验货单据并输入计算机,造成财务报告中的存货总额增加,借此实现某种意图。
(2)修改业务数据。
操作人员可以把已有的业务加以篡改,达到某个人非法目的。比如将对工资数据进行修改,以期增加自己的工资。
(3)删除业务数据。
操作人员将输入到计算机内的数据擅自删除。如删除个人应收款项。
2.篡改文件。
篡改文件是指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直接通过终端修改文件。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有许多重
要的原始参数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文件中,如存货的零售价、批发价等,这些参数是计算机程序计算的依据之一,缺少或修改了这些参数,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1)直接更改文件中的参数数据。
这种方法最直接,但是可以留下许多痕迹;比如修改后的日期会被记录下来,修改者很容易被追踪。
(2)另造结构相同、数据不同的文件覆盖原有文件。
一般来讲,大多犯罪行为都是采取这种手段实现的。实现在私人计算机上构造覆盖文件,编制自动覆盖指令,实施时,仅需极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其犯罪的意图而不留痕迹。
3、篡改程序。
是指通过对程序作非法改动,以便达到某种不法的目的。此法需要较高的编程技巧,而这些技术仅少数程序设计员或系统维护员拥有。审计人员要想发现此类舞弊很困难。一方面审计人员无法预知何处可能存在错误;另一方面舞弊者可通过设置“软开关”使程序随时恢复“正常”。比如,将小量资金(比如计算中的四舍五入部分)逐笔积累起来,通过暗设程序记到自己的工资帐户中,表面上却看不出任何违规之处。
4、数据偷窃。
数据偷窃是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通过改变计算机执行途径的手段实现其个人的不法意图。如私自调用计算机打印模块,打印企业的机密数据和信息;或者直接用拷贝的方式将数据文件保存在非法携带的软盘中。
5、其他方法。
如只以破坏计算机系统为目的的毁坏计算机设备;出于非法意图,通过网络远程连接,监视计算机系统的变化获取会计信息。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系统人员一般采用篡改系统程序软件和应用程序、非法操作等手段;内部用户一般采用篡改输入方法的居多,也有采用篡改输出方法的;外来者一般采用终端篡改输入或其它如盗窃、破坏等。
二、会计电算化舞弊的防范对策
防止会计电算化舞弊,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电算化犯罪法制建设
目前,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电算化犯罪法制建设,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建立针对利用电算化犯罪活动的法律,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于电算化舞弊行为及其惩处方法;
(2)建立电算化系统本身的保护法律,明确电算化系统中哪些东西或哪些方面受法律保护(硬件、软件、数据)及受何种保护。
(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单位,均应建立和健全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强有力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措施、两者缺一不可。
1.一般控制
(1)软件系统控制。
是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取得和开发的控制,以及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或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系统文件的安全所进行的控制。包括系统软件的购买、开发授权、批准、测试、实施以及文件编制和文件存取的控制。
(2)组织与管理控制。
组织与管理控制是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发生的目的。其中较重要的岗位有系统管理和审核岗位。
(3)操作控制。
包括对操作人员控制和操作动机的控制。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无关人员不允许任意进入机房;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留下审计轨迹;制定并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记录规程等。
(4)系统安全控制。
主要控制措施有: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措施,档案保管安全控制,联机接触控制等;使用侦测装置、辩真措施和系统监控等;规定建立备份或副本的数量和时间,以及由谁建立和由谁负责保管;当系统被破坏需要恢复时,应先经有关领导同意,决不允许轻率地进行系统恢复工作,以防利用系统恢复时修改系统。
2.应用控制
(1)数据输入控制。
输入控制的主要内容有:由专门录入人员,录入人员除录入数据外,不允许将数据进行修改、复制、或其他操作;数据输入前必须经过有关负责人审核批准;对输入数据进行校对;对更正错误的控制。
(2)处理控制。
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内部数据处理活动(数据验证、计算、比较、合并、排序、文件更新和维护、访问、纠错等等)进行控制。处理控制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的。处理控制的措施有:输出审核处理;数据有效检验;通过重运算、逆运算法、溢出检查等进行处理有效性检测;错误纠正控制;余额核对;试算平衡等。
(3)数据输出控制。
主要措施有:建立输出记录;建立输出文件及报告的签章制度;建立输出授权制度;建立数据传送的加密制度;严格减少资产的文件输出,如开支票、发票、提货单要经过有关人员授权,并经过有关人员审核签章。
(三)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功能作用
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审计人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直接在审计中直接查出计算机舞弊案;二是在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提请被审计单位改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出和处理计算机舞弊活动。由于现代审计是以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加之计算机审计水平的限制,计算机舞弊有可能从审计人员手中漏掉,因而预防作用远比直接作用更大。
1、会计软件内设置审计监督程序。
这种方法要求审计人员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应在被审计单位的应用程序中安插自己的审计程序段,在软件中安放“后门”程序,用来收集审计人员感兴趣的资料,如应用控制程序逻辑错误或应用控制失灵的资料、例外情况的资料等,并且建立专门数据文件,用来存储这些资料.以记录程序和数据库的异常操作,发现舞弊行为。该程序段会计人员无权访问,只要被监控程序和数据库开始执行,审计程序就处于监督状态。
2、对帐务处理程序进行测试。
篇10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系统运行中的重要功能,为了保证数据传输能够满足准确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必然。考虑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可以在标准协议的指导下完成不同计算机终端之间信息的传输,所以,出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传输的目的,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得到了重要应用。
1.2信息管理系统要想保证其有效性,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
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相对丰富,主要为管理过程提供数据处理服务和决策参考,为此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是衡量系统成功与否的重要的指标。为了保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有效性的要求,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手段。从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保证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
1.3信息管理系统要想保证其基本功能的实现,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
从目前来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功能、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为了保证这些功能的实现,只有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才能达到目的。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本身的优点,在数据处理、预测、计划和控制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所以对于信息管理系统来讲,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成为了必然选择。
1.4信息管理系统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
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想保证管理效率达到要求,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就要积极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之所以采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是因为计算机通信技术解决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缩短了数据通信时间,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传输效率,进而有效缩短了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时间。所以,从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来看,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是必要手段。
2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正是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之一是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对数据传输产生了现实的需要,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基于这一优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并成为支撑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2.2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的实现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而基础数据的获得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基于这一现实需要,以数据传输为特点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预测功能的重要技术支撑。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点。
2.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的计划功能,主要是基于各个管理层的基础数据而构成的,因此对数据的需求,决定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应用一种可靠的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其独有的数据通信优势满足了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成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功能的主要技术。
2.4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控制功能与其他功能一样,都是基于庞大的数据作为基础的。因此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控制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所以,从控制功能的实现角度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功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5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功能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功能是整个系统功能中的重点,为了保证该功能的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应用了计算机通信技术,使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提高处理和传输效率,提高辅助决策功能的实效性。基于这一选择,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3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要点分析
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诸多优势,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其应用效果并扩大应用范围,我们应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从目前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计算机通信物理层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通信中的物理层是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通道,为了把纵横物理层能够可靠工作,我们应注意物理层的频谱效率、误码率和蜂窝环境的适应性。为了提高物理层的通信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采用窄带数字调制方式,2)采用扩展频谱调制方式,3)采用直接序列扩展频谱的方式,4)采用跳频扩频调制系统。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保证了物理层的通信质量和通信效率。
3.2计算机通信MAC子层技术
MAC子层主要是媒体访问控制层,这一层的任务主要对信道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信道能够充分利用,满足数据传输需要。MAC子层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多地址的访问,能够实现一对多的通信。这一子层技术的要点主要集中在MAC子层协议的设定上,目前来看典型的随机访问协议是ALOHA和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3.3计算机通信数据链路层技术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在相邻两个结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相邻两个结点之间用一条电路连接,中间没有分组交换机经过物理层的作用,这条电路已经数字化,故称作链路,加上数据链路层协议后,链路上能较可靠地传输数据帧,形成所谓的数据链路,协议在数据链路层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中大多使用选择重传ARQ协议,因为连续ARQ浪费了有效带宽
3.4计算机通信网络层技术
计算机移动后,其地址也变化,由传统域名服务器给出的只是计算机的归属地址,不能反映计算机的当前地址,这样,移动计算机如何动态寻址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通信中的计算机在不同子网间漫游时,如何保证数据通信对移动的透明性,使应用进程感觉不到移动的影响,是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在网络层中得到解决!网络层中的移动管理部分实现移动用户的动态跟踪,移动切换部分可保证用户在不同子网切换时通信的可靠性。
篇11
1当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缺乏安全意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已经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但是一些使用者没有经过系统性培训,在操作中经常出现各种漏洞以及操作失误,进而导致文件资源丢失或者破坏,在使用中也没有采取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对计算机网络使用安全埋下隐患。
1.2盗取用户信息
当前,一些网站或者软件非法制造各种虚假信息,并且强制安装一些带有病毒的软件,进而盗取用户信息,包括机密文件、银行卡信息以及密码,不扰乱了正常社会秩序,同时也为使用者造成困扰。
1.3木马病毒以及黑客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木马以及病毒等方式入侵使用者计算机,进而获得经济利益。同时,一些黑客的攻击手段也不断升级,对个人以及企业的计算机采取非法攻击,获取企业资料或者篡改数据等,对使用者的切身利益造成巨大危害。
2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性要点构架
2.1提升安全防护意识
在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办公、生活以及学习的重要工具,但是普遍使用者都缺乏安全意识,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宣传,提升使用者的安全防护意识。首先,鼓励使用者安装正版的操作系统,避免由于系统漏洞而遭受黑客或者木马攻击,并且规范使用者的操作行为,防止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文件损坏或者丢失;其次,在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病毒已经属于一种社会常见现象,病毒的类型呈现多元化,为使用者安全防护增添了难度,因此,要树立使用者的病毒防护意识,安装以及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发挥软件的防御作用,避免计算机遭受病毒侵害;最后,将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积极普及和宣传相关法律,树立广大网民的法律意识,对计算机进行正当使用,严禁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经济利益。
2.2科学控制网络访问
对网络访问进行科学控制是提升计算机网络使用安全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使用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络访问控制,进而保证使用安全。首先,合理应用相关技术,当前较为常见的技术为权限设置,通过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科学设置,能够保证计算机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防止不具备权限的人非法访问;其次,防火墙技术,其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其可以有效杜绝外部非法访问,在系统中构筑一道坚固的防御体系,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防火墙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
2.3应用密码技术
当前,密码技术已经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获得广泛应用,并且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当前较为常见的密码技术为加密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在数据信息传输和保存过程中应用加密技术,能够规范用户的使用权限,文件即使被盗用也无法使用,需要使用指定的解密方式才能使用。加密技术主要分为非对称加密技术和对称加密技术,第一,非对称加密技术,其通过不同密码形式的方式呈现,分为私有密匙和公开密匙,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利用公开密匙加密,使用者想要打开文件,也需要使用特定的私有密匙;第二,对称加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指数据信息的解密和加密密码相同,这一技术操作较为简单,对计算机设备并无特殊要求,传输者和使用者在掌握密码后就可以完成文件的传输和使用。
2.4物理安全防护措施
篇12
1 模板安装概况
本工程模板需用量较大,柱用组合钢模,框架主梁底用木模,侧模用钢模。支撑采用φ48mm钢管,钢管符合国家现行规范A3钢的标准,方木用65×100mm支柱模,用钢管通长上下卡牢,既能保证不走模,又能保证柱轴线不位移,柱间距不大于600mm用短钢管卡牢。梁板支撑用满堂φ48mm钢管,梁底模用木模,侧模用小钢模,为保证梁柱断面尺寸,梁柱内设直径6.5mm钢筋,两端焊铁板打孔拉杆,梁底模起拱高度0.3%。
2 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展模板的安装工作前,首要工作就是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模板的施工设计图及施工方案。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操作指导及安全教育工作。为了确保模板的安装的质量,在施工现场合理的设置测量控制点,以方便开展检查工作。
根据模板及配件的要求对其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有缺陷的部件严禁施工在工程中。在安装模板前还需要对模板的内侧涂适量的脱模剂。如果在土壤中支设梁和楼板的模板时,需要先对地面进行平整然后再夯实。
在安装竖向模板的过程中,低面一定要平整且坚实度满足要求,同时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免出现偏位的不良现象。为确保竖向模板的稳固性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的情况预埋支撑锚固件。
3.1 底板计算
1)底板计算
抗弯强度验算
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均乘以分项系数1.2,设底模厚度为4mm。
5 模板拆除技术要点
严格控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的强度,对砼的强度进行检测,强度满足要求后方能拆除,强度不满足要求的杜绝提前拆模。在多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指挥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将作业区与非作业进行隔离,以免非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区。
开展工作前首先对施工的操作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工具一定要完好牢固,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系好安全带,以免踩到钉子或踩空从空中落下。拆除模板时,需要注意已经活动的支撑、拉杆等构件,确保其牢固性,以免出现突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的现象。
在对地下室模板和基础模板进行拆除时,首先对土壁龟裂、松软的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没有不良的现象后,人员方能进行作业。将拆除的模板堆放整齐同时将拆除的模板及时的运出。
6 模板的运输、维修与保管
钢模板运输时,不同规格的模板不得混装,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模板滑动。钢模板和配件拆除后,应及时清除粘结的灰浆,对变形及损坏的钢模板及配件应及时修理校正,并宜采用机械整形和清理。
对暂不使用的钢模板,板面应涂刷脱模剂或防锈油,背面油漆脱落处,应补涂防锈漆,并按规格分类堆放。钢模板宜放在室内或敞棚内,模板的底面应垫离地面100mm以上,露天堆放时,地面应平整,坚实,高度不超过2m。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模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一定要对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不良状况的出现。同时施工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程传美.谈建筑工程高大模板不容忽视的施工要点[J].广东建材,2012(11).
[2]谭皓,张电吉,章国成.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江苏建材,2010(4).
篇13
二、医院药品核算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在医院药品核算中,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会计电算化在药品入库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以往的药品入库工作中,药库管理人员需要将所有药品的名称、价格以及相关信息详细记录下来,这种纪录方式造成了时间、人力等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药品入库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药品入库工作中。在应该这种方法的过程中,药库管理人员只需要将需要入库的药品代码扫描至计算机软件中,即可完成对药品各项信息的快速记录。这种方式有效减轻了药库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可以对同一种药品的多次购入价格进行对比,进而实现对药品价格的有效控制,保证医院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
2、会计电算化在药品出库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以往的药品核算工作中,药品出库环节是引发相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由药品出库工作引发的问题,提升药品出库管理质量,可以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该工作中。药房工作人员领用药品时,药库管理人员需要将药房工作人员需要领用的药品实际数量和种类代码输入到电算化软件中,当输入工作结束之后,其他相关信息会自动生成,当出库单生成之后,药库管理人员需要对出库单进行盖章确认,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有效减少药品出库环节的时间,且有效降低问题的发生概率。
3、会计电算化在药品库存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以往的药品库存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通常使用高低限量法进行管理。在应该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医院需要结合药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高低限,通常情况下,医院会将药品的最低限量设定为20天,并将药品的最高限量设定为30天,实践表明,这种设定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了保证药品的及时、充足供应,需要对具有较强季节变化性特点的药品加强管理。需要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药品核算和管理中,提升药品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从药品购入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这种做法可以为之后的药品库存盘点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在对药品进行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防止药品库存变动现象的发生。医院可以通过药品库存的定期核算,使得药品核算工作更好地促进医院的正常运行。
4、会计电算化在药品调价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有时需要根据物价局的相关文件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整,为了防止该过程中出现药品价格在不同时间发生不同步现象,需要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调价工作中,通过调价损益报表的制定,加强医院相关人员对药品价格的了解,使得药品调价工作变得更加合理。
三、促进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药品核算中应用的措施
1、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完善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完善是促进会计电算化应用的主要途径。对此,医院应该结合自身药品核算工作的特点和需求,促进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完善,使得药品核算工作更加合理。
2、提升医院药品会计的实际软件操作水平
医院药品会计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水平是决定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应用会计电算化,促进药品核算工作质量的提升,医院应该对药品会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药品会计相关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3、配备合理的硬件设备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建立在配备相应硬件设备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正常运行,医院应该对所配备硬件设备的质量和合理性加以重视,使得药品核算工作更加符合医院的实际要求。
4、促进医院相关人员会计电算化观念的调整
影响会计电算化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医院相关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不合理观念,为了促进会计电算化在药品核算中的应用,应该对人员的观念进行合理调整,并结合各个科室配合程度的提升,显著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效果[4]。
5、加强对医院的药品核算工作的规范
对药品核算工作的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药品核算工作方面
就药品核算工作而言,应该按照购进价对其进行进出存核算。在管理药品核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管理,根据这些药品的购入过程、领用过程等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在核算药品储存、销售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药品支出、药品收入、药品进销差价以及药品四个总账科目,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药品核算工作更加清晰[5]。
(2)药品储备工作方面
在进行药品储备时,应该保证储备的药品数量能够保证正常供应,并按照医院日常使用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结合计划要求完成采购工作,并对储备药品进行定额管理,注重药品的周转速度。
(3)药品领用和采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