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前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影视编导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影视编导前景

篇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 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采用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合金液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合金液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冷却,形成非晶带材。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相比,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非晶合金变压器是用新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制作铁芯而成的变压器,它比硅钢片作铁芯的变压器空载损耗低很多,是节能效果较理想的变压器,特别适用于负载率低的地方。

世界上最早研发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国家是美国,当时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承担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制项目。目前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应用和发展,在日本、印度、欧盟、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国家或地区都有非晶合金变压器制造厂。我国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应用与发展较晚,最初只是将非晶合金材料应用于电子行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制工作,近年来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发展才相对较为迅速。

二、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技术特点

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的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主要由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组成。涡流损耗与铁芯材料的厚度成正比,与电阻率成反比。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所包络的面积成正比。非晶合金带材的厚度一般仅为0.03mm,比冷轧硅钢片的厚度小很多,电阻率是冷轧硅钢片的3倍左右,因此由非晶合金制成的铁芯的涡流损耗要比硅钢片制成的铁芯小很多。另外,非晶合金的磁滞回线所包络的面积要远远小于硅钢片,因此其磁滞损耗也很小。上述原因决定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非常低。

以目前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S9系列节能变压器为例,下表列出了非晶合金变压器与S9系列干式变压器不同容量的空载损耗对比表。

将非晶合金变压器与S9配电变压器相比,我们可以试着计算出在一年中节约的点亮。以800kVA这一档为例,不考虑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则一台变压器每年能减少的电能损耗=24*365*(1150-380)=6745kW・h。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非晶合金变压器还是具有很明显的节能优势。

非晶合金带材导磁性能突出,来用作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能使制造出来的变压器获得很低的损耗值。但它具有许多特性在变压器设计和制造中是必须保证和考虑的。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非晶合金片材料的硬度很高,用常规工具是难以剪切的,所以设计时应考虑减少剪切量。

(2)非晶合金单片厚度极薄,材料表面也不是很平坦,则铁芯填充系数较低。

(3)非晶合金对机械应力非常敏感。结构设计时,必须避免采用以铁芯作为主承重结构件的传统设计方案。

(4)为了获得优良的低损耗特性,非晶合金铁芯片必须进行退火处理。

非晶合金变压器虽然节能效果显著,但它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非晶合金变压器相对于常规的硅钢片变压器来说,非晶合金铁芯截面大,用量也大。因而造成非晶合金变压器造价高,一般为硅钢片变压器的1.3倍。

其次,非晶合金带材薄且脆,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

再次,非晶合金带材的磁致伸缩大于硅钢片,因此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噪声要大于硅钢片变压器。如何降低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噪声是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另外,从电力系统中近年来公布的变压器事故分析结论来看,非晶合金变压器抗短路能力不足是很多起事故中的重要原因。由于非晶合金带材具有薄、硬、脆的特点,难以剪切,因此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截面均采用矩形,相应高低压侧绕组也只能采用矩形,矩形绕组相对圆形绕组而言抗短路能力较差。因此,如何提高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应用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节能降耗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家鼓励发展节能型、低噪音、智能化的配电变压器产品。高能耗配电变压器面临着技术升级、更新换代的需求,未来将逐步被节能、节材、环保、低噪音的变压器所取代。非晶合金变压器兼具了节能性和经济性,其显著特点是空载损耗很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电网节能降耗的要求,是目前节能效果较为先进,使用成本也较为经济的变压器产品。

此前,非晶合金变压器行业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制造成本较传统硅钢变压器高,而制造成本高的根源在于上游带材依赖于进口,国内不能大规模生产非晶合金带材。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节能意识不强,因而导致非晶合金变压器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推广进展缓慢。随着国产非晶合金带材大规模量产及带材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制造成本将大大降低,这也将推动整个非晶合金变压器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的上海置信、镇江中电、常州华特、顺特电气等生产商均已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或依靠自主研发制造出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非晶合金变压器,并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的用电大户,需设置大量的变压器为列车牵引负荷及车站动照负荷供电,每个车站少则2台变压器,多则4台甚至6台变压器。所以积极地推进新型节能变压器的使用,不但可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损耗,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节约运营费用,也能效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为缓解城市电力短缺局面提供帮助。

随着国家对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环保认识上趋于统一,并加大对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推广力度,可以预料,未来非晶合金变压器在市场中的份额必将大幅上升。

参考文献:

[1]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非晶合金变压器的节能技术.上海节能宣传周专栏,2012年第6期.

[2]刘道生,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公司.我国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调研分析报告.电气制造.2012年第2期.

篇2

一、 知识类影视的新兴思潮

社会初期,新兴的知识类影视形势拘谨呆板,结构单一抽象,并不能让广大群众吸收接纳,但是信息传播与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这是一种信息知识的普及,观众不再通过多个途径才能获取知识丰富自己,完全可以借助电视媒介不出门却知天下事,这样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于信息化社会的塑造。

但是,现如今有很多知识类影视为了取悦于观众,开始逐渐私有化、娱乐化,使原有的知识内涵匮乏缺失。致使观众逐渐对于知识出现了歧义,无法辨知该影视作品的真实性,由于此类作品的呈现无法承担起传播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技术和个人素质的责任。因此,知识类影视作品需要与时俱进,为广大观众提供真实、明确、鲜明、丰富的信息资讯,满足时代的需求。

社会中期,逐渐开始涌现出大批的知识类影视创作的领导核心——编导,他们根据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考加工与创作,呈现出很多优秀作品。能够使知识类影视作品常拍常新,不断提供新鲜血液供给于社会需求。

二、 知识类影视领导核心——编导

伴随着电视机这种传媒的快速发展,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编导迅速的崛起,与此同时并成为了知识类影视作品的领导核心。编导必须具备专业素质,对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拓展理解,对于未来信息传媒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想法和规划,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创作表达能力等,只有这样的影视编导才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类影视作品,简单化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直观表达,从而迅速提高知识类影视作品被广大观众所熟识和接受。在这一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编导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影视编导除了需要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生活和扑捉社会发展走向的能力,以及用广播电视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必须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的技术发展的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借助媒体的作用引领社会的良好风气向前发展。

但是,往往影视编导的构思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会受制于传统的表现模式和科学知识的严谨性的局限,往往容易按部就班依旧老一套的传媒传播方式走老路,导致观众的新鲜感缺失。同样,因为系统化的思维模式,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习惯模式化,致使信息化社会演变停滞不前,所以影视编导自我定位和未来行业规划很重要,他们需要打破传统模式的普遍性逻辑思维,开拓创新,才能使未来的影视业更上一层楼。

三、 影视编导的主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创新思维是在人的智能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创新思维应具备鲜明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哲理性等等。因此影视编导在知识类影视的创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方向、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从质疑中求异出新,创新思维内涵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聚合思维和辩证思维对于未来影视创作和信息传播拓展起到至关重要。

如果影视类编导往往拘泥于形式,不进行深刻的开拓创新,那么,所谓的信息时代便不会到来,我在电视上所看见的知识类的影视作品将系统化抽象化,观众没有办法吸收和兼容,影视编导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把创作建立在科学性、艺术性和大众化的坚实基础上,才能够使未来的影视作品不断的创新。编导正式依靠长期的职业素质、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积淀,从新的角度发现生活、提炼形象、调动语言,在自己的头脑中预先把人类纷繁的理性智慧转化为生动的大众影视形象,最后实现物化只是的梦想。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拥有创新性的思维一直是编导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的重要精神源泉,很多优秀作品的诞生都是与创新性思维紧密相连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依赖于创新性思维为其提供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并要将这种全新的创作过程贯穿于作品创作的始终,这就有赖于编导要具备很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从宏观上把握信息传播的本质与便捷方式,例如可以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上着手,读懂哲学的经典著作《易经》、《道德经》等,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维与想像的疆域,在思维中凸显出时间与空间的特质,对任何问题都要采取辩证的认识方式,从对立中把握统一,在冲突中找到和谐存在的途径,这是创新性思维运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突破口。

四、总结: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传播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影视传媒对知识传播竞争的激烈性。在当前的背景下,知识类影视作品对社会风气的改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众也需要大量优秀的知识类影视作品,因而对影视编导的素质要求更高,这样才能日益满足大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东.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贝蒂塔·范·斯塔姆.创新力[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1. 播音与主持艺术

(1) 专业概况:根据广播电视业对未来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恪守职业道德、形象高雅、底蕴丰厚、仪表大方,具有较高水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以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电台、电视台承担采编播一体化或从事播音主持的专门人才及从事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行业的通用型人才。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即兴评述、主持小栏目、才艺展示等内容。

(3) 报考条件:一般要求男生170 cm以上,女生160 cm以上;嗓音条件好,普通话发音标准,形象气质俱佳。

(4) 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

2.  广播电视编导

(1) 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分四个方向进行招生,其中电视编辑方向属于电视系,文艺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三个方向属于文艺系。这些方向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影视作品评论及分析、文艺常识、才艺展示。

(3) 报考条件: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

(4) 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

3.  戏剧影视文学

(1) 专业概况: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性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创作、文艺常识、综合面试等。

(3) 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4) 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4. 导演

(1) 专业概况: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制片机构、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节目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编导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应专业操作技能,能够在编辑、导演、制片岗位从事电视栏目编辑、影视剧导演、电视纪录片导演、制片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或构图写作、文艺常识、美术基础、综合面试等。

(3) 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绘画构图能力。

(4) 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二、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分析

大部分院校专业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都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阶段,如果考生很多,也可能有三试。下面,笔者以江苏省的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 笔试

江苏省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笔试主要包括命题创作和影片分析。

(1) 命题创作:在历年的专业考试中,各个学校对于命题创作的要求及标准都不大一样,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的不同,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编写故事、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编导创意策划等。但是这些形式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考生应特别注重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 影片分析:考试方法是观摩一部影视作品,然后当场写出或说出自己的看法。影片分析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生可以把考官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为写作提纲,并根据问题的要求构思自己的想法。

2. 面试

江苏省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面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编讲故事、即兴评述、回答考官提问等。

(1)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如今它又成为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面试的第一个环节。考生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2)  特长展示: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特长的范围很广,某一方面的技能只要比普通人更高,都算特长,如跳舞、手工、武术、书法等。

(3)  编讲故事:考生从考官手中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5至10分钟的准备,然后讲述一个自己构思的完整的故事。

(4) 即兴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展示及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要多关心时事,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及评论,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 回答考官提问:内容比较随意,专业知识不会很多,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心理承受、独立判断、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综合能力,发现考生一些未曾表现的能力。

三、 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优势

分析近几年的艺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艺术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考生需要一定的特长和天赋,比如,音乐类考生嗓音要好;美术类考生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短期内搞突击的效果也不明显;其次,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竞争强度大;再者,就业市场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择业困难。相反,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艺术专业却在考试录取和就业方面显现出较大优势:

1. 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几率相对较高

相对于报考高考普通类的人数而言,参加艺考的考生人数只占高考总人数的20%不到。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学校占总学校比例的一半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要高。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省内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不过几千人,而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相对于美术十几万人、音乐两三万人的报考规模,竞争小,拿证率高。同时,考生既可以报考普通类也可以报考艺术类,增加了录取机会。

2. 参加培训时间较短,投档文化分数相对较低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不同于美术、音乐、舞蹈专业,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和练习,经过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高一高二的学生,专业方面零基础起步,只需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上课,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该专业的培训课程。

3. 专业难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考生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考生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更注重考生在本专业的潜力,因此,专业考试大多以“写作”形式出现,只需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很容易在短期内掌握考试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大多数高考考生都具备适应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考生中比较容易被接受。

4. 就业前景好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特点是就业灵活,前景较好,收入较高。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 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据统计,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1 000多万专业从业人员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毕业的学生总共不到10万,由此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的巨大。从市场调研的情况来看,现在从事影视传媒类工作人员的收入远高于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即使是普通的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员,其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四、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

历年各大院校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工作一般分为两步:

1. 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一般在每年的二、三月份举行,由各招生院校自己组织。该考试通常按招生计划的3倍确定专业合格人数,发放专业合格证。

2. 文化课考试

专业合格考生以艺考生身份参加高考,按一定录取方式择优录取。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录取分数较普通类低。一般情况下,各大高校的录取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完全按照文化课分数录取,这种方式对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求最高。如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录取最低分为337分,录取最高分为344分,而浙江传媒学院的编导专业2010年各方向的投档分数也在280分左右。

第二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按照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相加总分的方式排名录取,这种方式的文化课分数线居中。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各艺术类专业,按专业和文化课各占50%加和总分的方式从高到底排名录取,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60~320分之间。

第三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以后,统一划定一个相对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最后按照专业课的排名录取,这种录取方式对文化课的要求最低。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的多数专业,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00~280分之间。

五、关于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的一些建议

2012年艺考即将拉开序幕,为了使考生和家长更有好地迎接艺考,冲刺名校,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篇4

1、播音与主持艺术:

(1)、专业概况:根据广播电视业对未来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恪守职业道德、形象高雅、底蕴丰厚、仪表大方,具有较高水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以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电台、电视台承担采编播一体化或从事播音主持的专门人才及从事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行业的通用型人才。

(2)、就业方向:目前,随着独立制片人机制的引进,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应成为自由职业者,聘用与应聘双向选择,并根据其能力、水平付相应报酬。现在的机制是编导中心制向主持人中心制过渡,但这种过渡在目前还受到各种限制,引进市场机制也是一种相应的过渡,主持人的待遇水平在台里是中等水平,和编辑差不多,但有的地方,由于主持人制度正处在向主持人中心制过渡前沿,工资较高。

(3)、考试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即兴评述、主持小栏目、才艺展示。

(4)、报考条件:一般要求男生170cm以上,女生160cm以上;嗓音条件好,普通话发音标准,形象气质俱佳。

(5)、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

2、广播电视编导:

(1)、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分四个方向进行招生,其中电视编辑方向属于电视系,文艺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三个方向属于文艺系。这些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去电台、电视台、事业单位以及各级各类广播电影电视、影视制作公司、文艺团体,从事广播、电视编导或节目主持等工作。具体工作为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制片、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客串主持人或播音员。

(3)、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影视作品评论及分析、文艺常识、才艺展示。

(4)、报考条件: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

(5)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

3、戏剧影视文学

(1)、专业概况: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2)、就业方向: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家机关从事文案策划编写工作;在文教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艺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影视剧院、团体等从事相关行业创作、编辑、评论、管理等工作。

(3)、考试内容:故事创作、文艺常识、综合面试等。

(4)、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

(5)、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4、导演:

(1)、专业概况: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制片机构、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节目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编导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应专业操作技能,能够在编辑、导演、制片岗位从事电视栏目编辑、影视剧导演、电视纪录片导演、制片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戏剧、戏曲导演、电影、电视剧导演和表演、戏剧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剧院(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影、电视剧制作等方面的导演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3)、考试内容:故事写作或构图写作、文艺常识、美术基础、综合面试等。

(4)、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有一定的绘画构图能力。

(5)、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二、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

大部分院校专业考试都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阶段,如果考生很多,也可能有三试。下面,笔者以江苏省的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笔试:主要包括命题创作和影片分析。

(1)、命题创作。在历年的专业考试中,各个学校对于命题创作的要求及标准都不大一样,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的不同,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编写故事、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编导创意策划等。但是这些形式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考生应特别注重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影片分析。考试方法是观摩一部影视作品,然后当场写出或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生可以把考官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为写作提纲,并根据问题的要求构思自己的想法。

2、面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编讲故事、即兴评述、回答考官提问等。

(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如今它又成为艺术类院校专业招生面试的第一个环节。考生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对专业的热爱与良好的专业学习的基础。

(2)、特长展示: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特长的范围很广,某一方面的技能只要比普通人更高,都算特长,如跳舞、手工、武术、书法等。

(3)、编讲故事:考生从考官手中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5至10分钟的准备,然后讲述一个自己构思的完整的故事。

(4)、即兴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展示及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要多关心时事,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及评论,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回答考官提问:内容比较随意,专业知识不会很多,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心理承受、独立判断、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综合能力,发现考生一些未曾表现的能力。

三、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优势

分析近几年的艺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艺术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考生需要一定的特长和天赋,比如,音乐类考生嗓音要好;美术类考生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短期内搞突击的效果也不明显;其次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竞争强度大;再者就业市场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择业困难。相反,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艺术专业却在考试录取和就业方面却显现出较大优势:

1、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几率相对较高:相对于报考高考普通类的人数而言,参加艺考的考生人数只占高考总人数的20%不到,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学校占总学校比例的一半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要高。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省内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不过几千人,而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相对于美术十几万人、音乐两三万人的报考规模,竞争小,拿证率高。同时,考生既可以报考普通类也可以报考艺术类,增加了录取机会。

2、参加培训时间较短,投档文化分数相对较低: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不同于美术、音乐、舞蹈专业,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练习,经过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高一高二的学生,专业方面零基础起步,只需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上课,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培训的课程。

3、专业难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考生: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考生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更注重考生在本专业的潜力,因此,专业考试大多以“写作”形式出现,只需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很容易在短期内掌握考试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大多数高考考生都具备适应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考生中比较容易被接受。

4、就业前景好: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特点是就业灵活,前景较好,收入较高。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1000多万专业从业人员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的巨大。从市场调研来看,现在从事影视传媒类工作人员的收入远高于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如导演、编导、主持人、演员等都属于高收入阶层,即使是普通的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员,例如从事幼儿艺术培训的老师,其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四、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

历年各大院校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工作一般分为两步:

1、专业考试:每年二、三月份由各招生院校自己组织。专业考试一般按招生计划的3倍确定专业合格人数,发放专业合格证。

2、文化课考试:专业合格考生以艺考生身份参加高考,按一定录取方式择优录取。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录取分数相对普通类低。

各大高校的录取方式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完全按照文化课分数录取,这种方式对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求。如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录取最低分为337分,录取分为344分,而浙江传媒学院的编导专业2010年的投档分数也在280分左右。

第二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按照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相加总分的方式排名录取,这种方式的文化课分数线居中。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各艺术类专业,按专业和文化课各占50%加总分的方式从高到底排名录取,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60—320分之间。

第三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以后,文化课达到一个比较低的分数线后,完全按照专业课的排名录取,这种录取方式对文化课的要求最低。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的多数专业,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00~280分之间。

五、关于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的一些建议

为了使考生和家长更有效率地迎接艺考,冲刺名校,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篇5

引言

我们知道,人类生活充满各种美丽和变化,当大千世界被我们的摄像师变化为荧屏上栩栩如生的活动影像时,广大观众被影像的魅力所征服。其实,电视节目的视角位置运动,主要是依靠摄像机镜头来替代观众的眼睛,去取舍一切以传达节目的内容。同时由于摄像机的运动,使观众有可能从各种距离、各种角度去观察荧屏上所发生的一切,也使得客观景物千变万化。特别是伴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推广。从目前来看,影视中的运动元素是越来越多层,因此影视中呈现出来的影像景观越来越丰富,然而最值得我们关注和最具有荧屏感召力、吸引力的还是通过摄像机镜头运动带来的影像效果。

从目前摄像师的工作情况来看,很多摄像师总是无法主动工作,工作缺乏自,更多地时候遵循的是听从编导的安排,让怎么拍,就怎么拍,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此拍摄的话,我们的摄像师很难真正发挥出他们的强项,摄像师跟拍照片的人是不同的。摄像师的专业特性让它们比编导有更好的画面感觉把控能力,对画面元素的理解认识和摄像技巧的合理运用都远远强于编导。原因在哪里呢,主要就是摄像师的编导意识具有先天的优势。

一、什么是编导意识

(一)编导意识的概述

编导意识就是当我们从事电视作品创作的时候,参与创作的人员能利用电视技术开展事件讲述的主动意识。编导意识首先是对主题的理解。只有理解了主题,才能开展有效的编导。其次,编导又是对风格与美学的取向。风格是需要具体表达的,而具体的风格表达自然离不开编导的使用。最后,是编导以示就是对节奏的构思。总之,我们的摄像师从编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通过充分理解认识电视节目的题材内涵和体裁,在拍摄中用画面来诠释影像呈现的不同意图,这就是摄像师的编导意识。

(二)编导意识的意义

大家都明白,一个电视节目摄像艺术质量的优劣,是由多种因素所打造的,如艺术的内涵素养、技巧的娴熟运用、生活的感受积累、构思的深度广度、表现的鲜活生动等等。摄像的任务,就是把节目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动作,层次构图等通过有效的造型手段、形象化地体现在荧屏上。首先,摄像师拥有编导意识能提高节目的思想性。其次,摄像师拥有编导意识能提高节目的艺术性。最后,摄像师拥有编导意识能够追求画面的高效能以及提高节目质量的效果。

二、摄像师必须要有编导意识

摄像师的编导意识是通过摄像机为电视作品提供有意境、有故事的画面。画面的提供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氛围营造,更是一种视觉审美盛宴。

(一)对团队配合的认识

编导意识不仅仅是编导一个人的事情。撰稿人、摄像师、后期编辑人员要有效完成工作的话,都需要强大的编导意识作为支撑。

(二)对受众心理的把握

一部电视作品只有得到观众的认同和共鸣才能打动人,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编导在前期策划时就掌握好片子的节奏与走向,在这个前提下,摄像师也要根据编导的意图加入自己的想法,从而使片子呈现的画面内容更贴近生活和观众。

(三)对画面掌控的能力

编导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前期了解后,参与画面设计和拍摄,摄像也要对编导的意图予以深刻的领会。当我们的摄像师对一个拟拍摄对象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后,他的拍摄技巧运用才是有情感依托,才有灵性而不随性的。

三、摄像师编导意识构建建议

(一)学习

有学习,才有提高。很多摄像师比较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对专业领域的学习热情也很高。相比较,大家对社会人类历史等人文知识的学习热情就普遍较差,这就导致摄像师的理解能力有限,对题材缺乏准确把握和深刻体会的能力。摄像师与编导在沟通上存在理解代沟,严重影响双方的配合与合作,从而影响节目的制作水平。

实践证明,长期从事摄像工作的人自然而然会拥有部分编导的素质,尽管素质高低有别,但是确实可观存在。这种工作经历所带来的编导素质尽管无法与主动学习的编导素质相比较,但依旧弥足珍贵。要想达到主动学习编导的那种高度,那么我的摄像师必须学习很多摄像以外的知识。只有当你的知识积累达到相应的高度,你才会真正把握住编导的工作思路,拍摄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二)实践

1、强化感觉。摄像师感觉是其创作灵感的来源。感觉是可以培养和强化的。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模拟或者重现,让摄像师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审美对象的全部内在属性。通过感觉的强化,提高摄影师工作的敏感度和对美丽的开掘能力。

2、合理选择。合理地运用技巧是一个摄像师需具备的素质。可以说,一幅电视画面绝对不是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简单复制或再现,而是对现实事物的技术性加工。画面上的形象或场景是摄像师通过主观认识、选择、组合的最后结果,是他本人主动把握事物特征、表达事物特征的结果。摄像师在选择光线、角度、景别、前景、背景、构图等造型手段时往往根据的是自己主观的心理意象。而心理意象也就是第一点中提到的“强化感觉”,既摄像师将平时积累起来的对事物的感知贮存在专属自己的独立的记忆空间中。

3、沟通理解。上一点所提到的选择问题同样是建立在对编导意识的理解上的,如果摄像师只凭自己单方面的想法去拍摄而没有与编导有很好的沟通,那拍出来的画面也将是一厢情愿的构想,或多或少地会偏离编导的意图。很明显,当我们用移动镜头来表现一个静态对象时,静态画面会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动态感;而当我们用移动摄影来展现场景时,则可以轻易地打破银幕边界对观众思维的限制,有效的扩大观众的视野,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美)赫伯特.霍华德,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

[2]《电视制作技术》,孟群,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

[3]《电视节目摄制与编导》,王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4]《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5]《影视摄影艺术》,郑国恩,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篇6

现在我们就按照一部影视作品的生产过程来逐一给大家介绍。首先是影视作品的“生母”,编剧。

编剧

相关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戏剧影视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学生要在学习文学、美学、写作的基础上学习戏剧、戏曲、电影和电视剧文学剧本的改编及创作。创作上除了具备传统的文学因素,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还要考虑演出的可行性及拍摄出来之后的效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路是做影视剧和舞台剧编剧,也可以从事文艺评论、影视理论研究及节目撰稿工作。编剧的收入是按照稿费来计算的,现阶段的“行情”是,每集剧本所需字数为1.5万到2.5万字,每集的稿费大概能拿1万元左右。

此外,该专业“出口”较宽,毕业生除了“写戏”,还可以在教育、广告或商务策划、新闻出版、电视台和文学统筹行业工作。但是需要提醒大家,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理想,因为很多老一代剧作家仍然有着较强的创作能力,同时也有很多非专业人士在从事影视剧、影视文学的创作。据统计,该专业近几年就业率大概为60%。

相近专业:戏剧学

戏剧学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有些学校将其归于人文学院的当代文学门下。

戏剧学专业是对一切戏剧艺术和戏剧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戏剧起源、戏剧艺术的本质、戏剧的发展演变规律、戏剧的传播与接受等。它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学好基础专业课外,还要有较强的观察、理解生活的能力,以及剧本创作能力和文艺编导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剧院、文化教育单位从事戏剧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可以在地方高职院校或艺校做教学工作。

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再加上我国在戏剧学的研究上仍存在较大的人才空缺,所以就业要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相对容易些。

・微辨・

上述两个专业在学习中都需要涉及戏剧影视的相关原理和技巧,但戏剧影视文学针对的是编剧行业,而戏剧学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更偏向于学科研究。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多为艺术类高校,而开设戏剧学专业的多为综合性大学或师范类院校。

相关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导演是影视艺术创作的灵魂与核心,是创作团队中的统帅,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与职能。随着影视娱乐艺术的繁荣,很多艺术类院校、师范院校及其他综合性院校都相继开设了与导演相关的专业,但是招生规模不是很大。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主要学习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掌握摄影、剪辑、录音、美工等多方面的技能。通过对其在故事建构、影像造型、声音处理、表演控制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训练,培养通晓视听语言、掌握导演工作技能,能独立从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编导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或相关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这里也要特别说明一下,编导中也分为电视、文艺和音乐等方向。电视编导主要学习新闻和纪录片的制作,文艺编导主要是晚会和综艺节目,音乐编导则主要学习音乐节目的策划和制作。

・微辨・

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倾向于电视方面,如纪录片导演、电视节目导演等,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节目编导、艺术摄影、制作等相关工作。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则主要在电影厂、影视制作公司、话剧团等文艺单位从事导演工作。

相关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音艺术专业

随着《甄传》的热播,被网友称赞为“神配音”的季冠霖火了,也使得影视配音这个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此外,在影视剧中,现场收音和后期的声音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精彩的配音少不了录音的支持。

配音演员大都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该专业是研究播音创作和主持艺术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四项:一是语言,包含文学和朗读、发声训练等;二是新闻,包含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三是艺术,包含艺术欣赏、美学概论等;四是技术,即要学会熟练地操作播音、音响等设备。学生毕业后除了可以从事配音工作,还可以在影视传媒、文化团体、网络媒体等新闻娱乐系统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这个专业最看重的是考生声音的基本条件和播音技巧的天赋,还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因此,该专业的考试具有一定难度。

录音师的工作并不像我们平时用收录机录音那么简单,还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作品中的有声语言、音乐编排和音响效果进行采录编等加工处理。

开设录音艺术专业的高校基本都同时具备两个方向,一个是只收理科的录音工程方向,倾向于技术性;另一个就是文理兼收的音响导演方向,更侧重于艺术性。有的艺术类院校还单独设立了录音艺术系(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对学生进行录音工程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培养从事录音艺术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录音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广播、电影、电视、音像、文艺团体等单位,从事声音设计、录制等相关工作。唱片公司对录音师的需求量很大,但对其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准的要求也较高。

相关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电视节目都离不开后期的剪辑和制作。绚丽的片头,情节跌宕的剪辑,这些都是后期制作团队完成的。如何组接、调色,能直接影响观众的收视效果,比如《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电影的唯美效果,就是出自幕后的专业团队。

该专业是一个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是计算机专业与传统的动画专业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素描、摄影摄像、数字色彩、音频信息处理与传输、动画与游戏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影视剪辑、数字电影特效、游戏等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除了在媒体单位从事后期制作,还可以在游戏动漫、手机移动通信、数字娱乐、数字景观设计和教育科研单位等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行业,从事有关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制作和研发的工作。随着动漫文化绿色产业、国家人居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数字动漫产业人才。据调查,该专业近几年平均就业率达90%。

相近专业:动画专业

动画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它把人和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段画成许多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而成。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企事业宣传策划部门、广告公司、音像出版机构、游戏软件公司做设计师或者工程师。据权威部门调查,我国包括美编在内的专业网络游戏技术人员不到万人,而其中的游戏程序人员、美术设计师、游戏策划人员、游戏技术维护工程师更是职场上的紧缺人才。

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逾百家,在校学生有上万人。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是世界上唯一能拍摄动画商业电影的院校,也是国内动画学科设置最齐全、学历层次最完善的院校。该校为动画学院的学生开辟了专门的工作室,让学生们从大三开始组成联合作业组,真刀真枪投入动画电影实战演练,成为该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

・微辨・

上述两个专业不同在于,前者更倾向于技术,后者对艺术的要求更高一点。就专业方向而言,数字媒体艺术更为倾向后期制作和包装,动画则是更倾向于动漫产业的创作。

相关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篇7

近年来,高考传媒类专业受到了众多高中生的热捧,报考人数日趋增多,大有超越传统的高考音乐美术专业的趋势。但是在教学中,还是有许多家长与学生对此专业了解较少,甚至于学校的老师与领导也未能真正清楚地向家长或学生介绍有关传媒类专业的相关内容。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别撰写本文,以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高考传媒类专业主要包含的科目及考试内容、形式:

高考传媒类专业主要包括下面几个科目,但各院校间的考试形式和内容也略有不同,部分院校只考其中项目,列表参考各院校招生简章的考试内容,如下:

二、高考传媒类专业的考试特点

1.入学门槛不高,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专业要求

选择高考美术或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本身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且要投入大量时间练习,短时间内不可能速成。但高考传媒类专业则不同,如果该考生有一定的表达、创作等综合素质能力,通过专业老师指导考试的流程,了解专业考试的特点,掌握写作分析结构能力,是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练习的,只需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并有较大录取机会,学习风险很小。

许多学生担心自己没有艺术天赋会学不好,同时一些家长和学生在认识上也有一个误区,以为学艺术就是要把艺术作为终身职业,以后一定要走当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的方向;这是对艺术专业比较狭隘的理解,他们不了解现在还有传媒类、艺术管理、艺术商务等泛艺术学科。如影视传媒类专业,特别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专业是兼有文学、新闻、影视学和艺术学各学科特点的综合型专业,不需要特别的艺术特长,也没有外貌、身高、嗓音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因此特别适合普文、普理类学生中想考取名牌艺术院校或文化成绩不很理想、考取本科有困难的学生。如果艺术科录不上,考生还可以参加其它非艺术批次的录取,是普文、普理类考生的最好选择。

2.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比例较高且文化科要求较低

相对于报考普通高考的人数而言,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人数只占其中极少部分(每校一般十几人,多则近百人,一般平均不到年级总人数的5%)。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院校占总招生院校比例的70%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比例高。特别是高考传媒专业为新型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更少,如广东省每年报考传媒专业的学生不过一千多人,竞争率小、通过率高。

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传媒专业属于艺术类,按照目前国内高考招生制度,艺术类高考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比普通高考相同批次低60%-70%(但相对于中国传媒大学等个别高校文化科要求是不低的)。

对高考竞争强烈的现象来说,有时一分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艺术类考生与普通类考生在高考录取分数上的巨大差距无疑是艺考生的巨大优势。

3.文理科兼报均可,不影响正常的普通高考,增加了升学机会

全国高考传媒类专业基本上是文理科兼报均可,即选读文科或理科都可以报考。这就给想报考传媒类的学生减去了在选读文科还是理科的心理烦恼。

高考传媒专业最大的特点是专业上的“多次考试机会”、“多次录取机会”。首先,艺术院校专业考试基本上设在每年1至3月份,时间上与6月份的文化高考不冲突。其次,艺术类专业属于提前填报志愿,不影响考生其它非艺术批次的录取。

那么,什么是多次考试、多次录取?高考传媒类专业分省统考与院校单考,考生参加本省专业统考获得合格证后,在每年1至3月份,只要考生选择的各单独招考院校考试时间不冲突,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报考哪一所院校。而且,只要考生愿意多花些时间与报名费,就可以自由选择报考多少间院校多少个专业。假如考生在1至3月份内选择报考了10间院校,那么考生就有十次考试机会与十次被录取的机会。

4.近年来,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工具。各种先进的传媒方式和现代传播理念,对传媒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急剧增加,传媒类专业的社会与市场需求就越来越应多。

近年来,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除了大家熟知的艺术类院校外,全国很多地方的综合类大学也纷纷设有传媒专业,据统计,全国招收传媒类专业的院校超过了一百多所。

三、高考传媒类专业的发展前景

传媒艺术专业社会需求大,就业灵活,前景较好。

从市场调研来看,传媒行业被认为是未来十大发展的行业。毕业生可选择在电视台制作、影视娱乐行业、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等机构就业,工作稳定收入高;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深造,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数十所著名院校均有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外的传媒工作者也是被捧为最热门的行业。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人士曾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用一系列数字反映出如今对传媒人才的需求现状。他说,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有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0000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专业从业人员1000万人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人,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大。

四、报考传媒类专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考生如选择报考播音主持、表演专业,既要考生自己有兴趣,同时又要考虑到自身能力素质,包括嗓音是否有明显缺陷、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较佳、气质是否会偏离专业要求较远、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有表演的潜质等。所以要从自身能力条件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报考。例如播音主持专业就不同于其他传媒类专业,对形象、气质及身高、表达能力等条件要求较高,而这些条件先天占80%、后天努力只占20%,而对于艺术传媒类专业可以报考的方向还有很多,建议要引导好考生不扎堆报考播音主持专业,还要尽可能做到广猎“泛报”。

篇8

 建议在专项规划的宏观指导下,整合现有政策,注重政策的衔接与创新,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两种作用,打造清晰明确、操作性强的影视发展政策体系。   

1.实施“影视艺术精品工程”,按年度进行云南省精品工程重点影视项目的征集评审工作。作为政府部门,要重点扶持精品力作,并凸显其云南特色,进而在融资、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力图使云南影视年年有工作亮点,要带动云南影视的整体发展。从前期的项目规划、组织申报,到后期的组织评奖,要制定一整套相应的政策来指导,以完善其运作机制。   

2.完善“以奖代补”政策,并使之与“重大影视题材立项后,可享受100万元以内的项目启动支持”这一政策紧密配合、互相衔接。建立健全政府资金投人机制,设立影视创作专项基金,探索多种补助方式,如补偿贷款利息、政府人股投资等,使政府资金发挥更大效益。要有前期介人的政策,对一些优秀剧作,可以提前给剧组必要的扶持与资金帮助。另外,“以奖代补”政策需要坚持实施,并进一步完善。如在奖励平台上,可适度减少奖励额度,扩大奖励面;对世界奖项与国内奖项的认定要更为严格。   

3.制定《关于支持民营影视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指导民营影视企业以创意创新为驱动力,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支持民营影视文化企业拓展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体育和特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空问。建立剧本征集制,并推行影视剧作家、剧作者与民营影视企业之问的剧本互选机制;对有发展前景与一定实力的民营影视企业,要出台重点扶持政策,培育龙头企业。  

 4.建立集策划、编剧、评估、市场调研和试生产于一体的影视项目孵化机制。这就需要政府设立一个专业的领导机构,加强专家库建设,形成真正有效的评估体系。   

(二)推进云南影视人才队伍的五个建设,创新影视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电影人才使用与引用的激励机制,发现并培育领军人物。首先,要将对影视领军人才的培养纳人云南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影视高层次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支持力度。将影视人才培养纳人高技术人才培养资助范围,鼓励影视专项人才建立“工作室”,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资助制度。要重点引进高层次海外留学归来影视人才,或有一定影响力的编剧、导演、后期制作、宣传策划等人才来云南工作和创业。对已经成名并愿意来云南发展的高层次影视人才,可为其发放政府津贴。其次,要“引人”和“引智”相结合,鼓励影视人才来昆买房或定居。建议对国内外著名的影视人才,可通过项目合作、顾问聘请、合同约束等多种方式使用,更要鼓励这些人来昆明买房度假甚至定居、留居,进而为云南影视创作服务。 

  2.制定并实施“云南青年影视人才成长计划”。一是鼓励青年编剧创作,成立编剧联盟或协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领导下的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成效卓著,但云南省尚未成立类似的对接组织机构。二是建立青年导演选拔与启用机制。建议对崭露头角的青年导演,加大选拔与启用的力度,多压担子,多给磨炼的机会,并与国内外著名的影视培训机构合作,通过导师带徒弟的模式,或者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为青年导演提供成功机会。三是筹划并定期举办大学生微电影节。可以由宣传部门、高等院校、教育部门联合举办,面向大学生征集微电影原创作品,为热爱电影艺术、怀揣电影梦想的青年人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大两支队伍的组建与培养力度,即少数民族影视编导与影视评论专业队伍的组建与培养。一是加快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影视编导培养工程的建设。培养少数民族影视编导,在影视作品中能够真正挖掘云南民族文化的精髓,这对云南影视发展非常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从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中寻找编剧,加快这些作家由文学到影视创作的复合转型。②加快对已有一定成就的云南少数民族编导的推荐与使用平台建设。如哈尼族文学家、著名编剧存文学,哈尼族导演李松霖,傈僳族制片人仕芙柳等,鼓励它们扎根云南,创作云南题材的影视作品。③注重与省外少数民族影视编导名家的互动,请他们多来云南,甚至在云南定居,关注或参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二是尽快建立稳定的云南“影视评论专业队伍”。从目前来看,云南以影视评论为主业的人才屈指可数,大多是文学评论家偶尔为之。对于此,建议:①搭建云南影视界与文学评论界交流的平台,促使更多的云南影视作品,包括未进人院线的电影作品,能够得到文学评论界的更多关注,逐步吸引文学评论家转型为专业的影视评论家;②鼓励高校的青年学者进人影视评论队伍,在影视人才培训方面,注意吸纳此类人才的进人;③注重与省外影视评论家的交流互动,可选派我省有潜力的人才到省外参加此类培训,促使影视评论专业队伍尽快成长壮大。④结合“云南网”等网站建设,筹划组建云南影视评论论坛板块,提供发表或讨论平台。  

 4.注重对本土影视人才的培养与培训。鼓励本省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影视人才培养,重点支持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等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影视教育教学资源,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影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鼓励影视行业相关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5.加大影视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电影人才培养需要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解决“不会拍摄,拍摄不好”的问题。  

 (三)做好六项专项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影视发展氛围

1.做好信息服务工作,打造好以“一网一频道”为主体的云南影视媒体宣传大联盟。云南省可支持电影行业协会特别是民营企业建立一个云南影视传播的门户网站,刊发影视产业最新动态、解读相关政策意见、剖析影视现象,推广云南优秀影视作品等。“一频道”是指一个相对固定的影视频道,可借助云南电视台影视频道,定期推送云南本土的优秀作品。   

2.推出适合影视产业特点的金融服务。积极推动云南影视行业建立两个体系,即信用体系与项目评估体系,并以此作为提供金融服务或信贷支持的基础;加快推动成立影视联合融资担保企业,支持电影企业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推出相关的影视信贷产品,搭建银行服务企业的协调平台;设立影视产业发展基金与风险保险基金,对一些大制作、有潜质的大片、好片予以扶持。  

 3.设立云南电影摄制放映服务窗口,完善云南影视资源数据库建设。可借鉴上海经验,在广电行政部门设立服务窗口,主要职能是提供云南影视拍摄服务的政策咨询、云南影视企业与人才数据库、云南主要的拍摄景点布局情况,并协助完成其他事项。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与咨询服务,可以极大地巩固云南“天然摄影棚”的地位,加大云南影视业对内对外交流的力度。  

篇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93-03

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出版了成名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在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即科学发展并非累积的、线性的过程,而是范式转换的结果,范式的取得是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根据库恩的理论,范式必须体现在某种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身上,教育便是依据一定的范式训练学生,使之获得关于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致性意见,从而成为该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事实上,人才培养的几乎所有内容都围绕范式的传授进行。然而,从知识传播的角度看,如果只是范式传递的话,那么大学教育的意义似乎并不大。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值才是最值得重视的。

20世纪末以来,国内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陆续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传媒业和各地宣传部门及民营文化传播公司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然而,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变革以及新媒体形态的大量涌现,广播电视编导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无疑,当下传媒融合进程的持续与加剧,很多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的知识已经远远超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定位和要求,从而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鉴于此,高校应当注重从人才培养范式而不仅仅是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加强对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质量方法与途径的探索,进而让师生对范式有更深刻的理解,既能对已有的范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又能做到不盲目崇拜所学的范式。

一、传媒融合语境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媒融合是在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核心是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一些传统边界的打破,使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传媒在技术、内容方面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传媒技术的一体化,保证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宽泛化、传媒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传播效益的最佳化。当前,传媒融合的步伐日益加快,传媒对广电编导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与广电传媒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状况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学生学风浮躁,技术至上主义思想较严重。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都是艺术类考生,这类学生大多文化功底稍差,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积极、有创造力、重视实践,对影视作品的创作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难静下心来学习钻研专业理论知识。此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鼓励和强调学生多创作影视作品,这主要依赖强大的技术支持,如摄像机、导播台、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对机器的好奇以及对技术的崇拜使得学生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技术或者机器等同起来,认为这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就是对各种机器设备操作方法和软件操作技巧的学习,从而忽视对于其他基础文化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双师型”师资缺乏。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按照教学规律必须有充分的教学师资、教学设施和相对应的教学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广播电视应用人才。然而,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设置。重庆文理学院虽然2011年才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但也和许多应用型高校一样,师资主要是由先前讲授文学、新闻学或艺术学等转型过来的,真正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还比较少。

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一般学历和职称偏低,传媒界的精英由于待遇、时间、教学经验等具体的现实问题,很少也很难全身心地走进高校课堂或实验室从事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高学历人才和实践性师资的双重欠缺,使得应用型高校广电编导专业的教学质量往往差强人意。

(三)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打破,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建立。当前,不少应用型高校的广电编导专业基本沿袭了“呈现―沿袭―输出”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往往喜欢套用固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教学过程的生硬和呆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建立。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思考和钻研的动力较为缺乏。因此,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不可能真正消化吸收,更谈不上知识的创新和增值了。

(四)指导思想固化,“专业化、融合型”的培养目标尚未确立。很多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比较全面,所培养的学生概括起来基本都是能在广电系统、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从事广电编导、策划、制作和摄影、摄像、撰稿、编剧等方面的工作。这种提法虽然可以表明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但是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会产生全是重点而又无重点可言的问题,在教学上也会呈现出无系统、无规律等盲目教学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单一技能的培养已成为“过去式”,培养具备传统媒体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于一身的广电编导人才已然成为发展的必然。然而,当前不少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到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状况和传统媒体迅速向数字媒体转型和融合的现实图景,对于人才定位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明显不足。

二、传媒融合语境下构建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质量的培养范式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传媒融合日益加剧的时代,一些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因袭式”到“创新型”的范式转换,但是遇到了传统教育活动中若干环节诸如观念、环境、手段等,尤其是观念的挑战。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范式研究,才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有力的支持。

(一)注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使学生对范式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才既能对已有的范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学会用业已建立起来的科学语言和规则说话,又能够做到不盲目崇拜范式。在专业教学中,教科书是绝对权威,教材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因此,专业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一方面给学生传授本学科著名高校、著名学者所编撰教材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本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关注新闻传播、媒体经营、新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注重知识的选择性和实用性,以开阔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科书既要做到“解惑”,也要“传疑”,要多设置一些探讨性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和经典案例,把传媒融合理论与广电编导专业处于发展中的学科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学科创新性理论,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新媒体思维能力。

(二)构建务实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过程是学生技能得到提高的实战演练过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经途径。在实验设备方面,应用型院校必须花费足够的资金引进高端专业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建成集数字音频录制、数字音频编辑、广播节目制作、网站建设和运作、数字影视等多功能一体的传媒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重庆文理学院传媒实验室近几年来通过中地共建项目、校长专项资金等渠道,陆续争取到数百万资金,用于更新设备和建设新媒体实验室,已在教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此外,要创新实验和实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就业市场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还可以增加一些新型的、开放式的特色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升实践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须顺应传媒融合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分散化、网络普及化现象日趋明显。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中,要对各媒介形式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将采集和制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鉴于此,应用型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以及其对传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实训内容,尽量与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新媒体接轨,让学生尽可能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针对传媒融合加剧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重庆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新闻采编、新媒体概论、新媒体节目创意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传媒融合时代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更多地为手机新媒体或网络媒体进行视频内容的编导,为网站制作网页、运用音频和视频制作交互式超文本的新媒体内容。这些课程和相关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都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四)强化师生参与各类媒介比赛的激励机制。各高校每年都要面对激烈的招生竞争和就业压力,如何才能充分向社会展示本院系广电编导专业的实力?扩大知名度、彰显专业办学实力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师生的创作热情,积极参与国内外各高校或知名媒体举办的影像比赛。师生创作获奖次数越多,获奖频率越高,对本专业师生自信力的提升,以及社会美誉度的打造,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各高校相关院系必须探讨如何建立强化师生参与各类媒介比赛的激烈机制,充分调动师生们的参赛积极性,进而打造出更多优秀作品。因为激励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和开发人才资源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的需要。在师生创作的影像作品获奖之后,学校或相关院系应在创作经费、差旅经费报销等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应给予主创师生以一定的经费进行必要的奖励。

由于制定了比较健全的激励机制,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广电编导专业师生的创作激情大大提高,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截至2015年5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成立数个由教师牵头成立的专业传媒类工作室,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创作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已先后在“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大赛、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万峰林国际微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纪录片大赛等国内外大学生影像大赛中获得殊荣。此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在的文化与传媒学院还组织了“海棠里杯”新媒体创作大赛等校内外的传媒影像比赛,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校内外都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使用主力军,但是很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也跟其他非本专业学生一样,对于新媒体时代媒介深度融合后,传统广电媒体的巨大变革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编导理念、编导方法、编导策划、编导技巧等方面的变化缺乏认知。这既不能适应媒介融合过程中新媒体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必须顺应传媒融合的大潮,及时转变办学观念和思路,不断加强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式研究,真正培养出适合传媒融合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一刚.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王贤婷.媒介融合下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3(2)

[3]李先知.探寻“台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新媒体发展之路[J].中国记者,2013(6)

[4]李帅帅.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青年文学家,2013(24)

[5]王龙.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传媒的发展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

[6]岳璐袁方琴.媒介融合时代广电编导人才的培养路径[J].新闻前哨,2014(2)

[7]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篇10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目前学院已设有影视表演、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摄像与录音剪辑、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游戏策划与运营等三十余个专业方向。

学院还注重开展国际交流,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高等艺术学府和专业机构在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家互访、学籍认证、课题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国际化建设进程。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编导专业在学院:“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的办学理念指导之下,立志于“两个导向”:第一是以专业教学为导向,第二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贯彻“两个根本”:“以学生为根本,以实践为根本。”

他们组成了生活

――《城市流动的符号》

使用设备 :索尼 PD190

后期 :HPx6400工作站Premiere2.0

点评老师简介

鞠薇

毕业于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影视艺术系、电视节目编导,现任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编导专业教师。

拍摄这部短片的唐嘉鑫同学是一名四川籍学生,家乡也受2008年“5.12”地震的波及,因此我们在该同学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自始至终都有一股浓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存在。这一点在“85后”的当代大学生中并不多见,难能可贵。

这部《城市流动的符号》的题材相对比较讨巧。首先是便于拍摄,拍摄对象就在我们学院学生宿舍旁边的小吃一条街上,而采访中出彩的对象也是麻辣烫的一位店主。在跟踪拍摄数天后,导演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除了在镜头上呈现出店主进货、备材、配菜等一道道工序之外,同学们也了解到一份工作的不易,我认为这对本次拍摄有非常难得的意义。

学生时代拍摄短片的通病就图宏大叙事,往往忽略了身边近在咫尺的各种资源,但这部影片拍摄的内容让我们的学生注意到周边的产业链中不起眼的一个环节。不足之处是在处理群像式的纪录片的表达手法上,节奏控制和情绪把握上,有几个镜头机位再往上5厘米,或镜头再延长2秒钟,情绪可能就表达出来了。

学生导演简介

唐嘉鑫

高中开始担任江油电视台主持,策划电视节目,还策划了由江油市红十字主办的“爱心行动,让世界充满爱”和江油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奥运在心中,公德我行动”等大型公益义演宣传活动

别浪费了好题材

――《周日那午后》

使用设备 :sonyz1c

后期 :

笔记本电脑lenovoF41

Premiere2.0

点评老师简介

张冠仁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作家,代表作《鳟鱼怀念北冰洋》,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专职教师。

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些“规矩”遵守,如果你违反规则,就会直接影响结果,比如这部影片。我们能看到拍摄固定镜头的时候,作者张雨乔还是不习惯使用三脚架。

在这个平凉路工厂改建民宅,对张雨乔来说堪称“场景奇观”,(颇似《功夫》中的猪笼城寨),因此许多镜头语汇背后都流露出主创人员的猎奇心态,但实际上导演对该场景以及拍摄对象缺乏事先必要的功课和了解。

反过来说,作为一个能体现导演原生态的作业,《周日那午后》还是有许多可观之处。比如镜头所涉猎的一般为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除开一些过于明显的技术上的缺陷之外。

还保留了大量被摄客体与主摄者的看与被看的互相关系。其中尤以一个中年男子拿剪刀耐心处理螺蛳喂养乌龟的片段情绪最为饱满。导演故意选择了一个非常规机位――卡在中年男子的腰身处,不符合常规的影像表达叙事规则,但是运用于此却有独特审美效果。

在剪辑节奏上,人物衔接的先后次序安排方面导演都花了一番心思。因为片中呈现的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他们遵循自己早已习惯的生活节奏生活。在其中一位中年妇女洗刷铁皮门的镜头中,固定机位的长镜头,没有经过刻意的舞台调度,但是因为被拍摄者所处位置较好,因此前景后景都有行人路过充实画面,对该片增色不少。影片中的儿童场景给影片增添了丰富的趣味,缺陷是结尾稍显仓促。

学生导演简介

张雨乔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2007级编导专业

电影的“三奇”

――《少年阿顺的不眠日记》

使用设备 :JVC-201

后期 :HPx6400工作站Premiere2.0

点评老师简介

陈鲮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纪录片导演、电视节目编导

这个作业的创意源于导演孙晓钰自己的一次失眠经历,同时有自己所感兴趣的一种风格,创作了一部带有台湾风的大陆学生作业。

这种尝试值得肯定。一方面是想象力的拓展,从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放大成为一个具有戏剧化的情景,这种“不可思议”的人物情景设计是比较符合电影创作规律的。我们常说电影就是展现“三奇”(奇人、奇景、奇观)。在创作伊始,学生便找到一“奇”,为接下去的创作提供较好的基础。但最大的问题也出现在这个“奇”上。影像作品善于表现动作,诸如睡觉、吃饭、打球,都是比较好用影像来展现的。而非动作,如不睡觉、不吃饭、不打球,这种状态性的东西用影像表达就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在非动作中寻找动作。最终学生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动作,导致大部分内容只是流于状态,这难免会变得没“戏”看。

另一方面,个人感觉台湾偶像剧自成一体,可以说形成了某种类型,至于这种类型的好与不好暂不定论。但作为学生来说,对类型的模仿是影像学习较好的一种形式。学生为达到这种风格类型的效果,对近十部台湾青春电影进行了比对拉片,还特意找来了一位台湾演员,设计了台湾式的校服,这种认真临摹的精神值得鼓励。

在制作工艺上,由于剧情要求,大部分内容是室外夜戏。这对于学生作业制作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大部分场景只能依靠环境本身的照明。这一方面要求足够曝光,另一方面又要创造幽静孤独的效果。这中间一些取舍和设计都需要下一番工夫。尤其前期对场景的选择,除了气氛外,技术条件的考虑也需要提前测试。

最终呈现的效果还不错,看得出,前期准备是比较充分的。这对学生作品来说是比较可贵的。

说句题外话。大多数学生作业都是“信手拈来”,拍到哪儿算哪儿,前期没有充分调研。最终作品的呈现就难免糙陋,再好的创意都白白浪费。因此对于学生作业,个人更看重工艺上的严谨,而非创意的新奇。毕竟技术是学来的,而灵感是老师教不了的。

学生导演简介

孙晓钰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2007级编导专业

姑娘们,加油!

――《幸福可以等待》

使用设备 :索尼 HDR-SR7E 索尼 HDR-SR10E

后期 :HPx6400工作站Premiere2.0

点评老师简介

徐乐乐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剧本策划、大型活动策划、编导

写这篇文章前,几个姑娘们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纪录片跟拍任务,主题仍然是:关兴教育。这天,她们本计划去上海火车站附近拍摄,结果遭遇罕见台风莫拉克登陆上海,等我见到她们时已经是头发滴水衣衫湿透了,所有的雨具,据说是“全用来保护机器了”。

几个姑娘不容易,从决定拍摄以“关兴教育”的孩子为题材的纪录片开始,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无论什么困难和问题出现,全都默默咬牙坚持着,从来没听说过一句泄气话或者有企图半途而废的打算。关于“关兴教育”,其实从姑娘们报上选题之后,老师们就一直担心这会是一块儿“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所从事不良少年、未成年人不正当行为矫正的教育机构,规模并不大,而且实行完全的封闭军事化管理,也就是说,里面的学员,全部的生活基本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为了保护其中未成年人的隐私和成长心理健康,该校校长可以说是尽心尽责,谢绝了上海的一切媒体对此教育机构提出的拍摄和采访。但是,不管怎么样,这几个姑娘是让人惊讶的,她们不但在初次探访后取得了自校长到老师及学生本人的全面首肯,并且在这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和整个“关兴教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关兴校长”(姑娘们爱称)主动提出,为即将毕业的姑娘们解决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她们拿了毕业证就到“关兴”做专职教师,因为她们的“知心姐姐”形象塑造得真是太成功了……

社会各界如雪花般靠谱的评价,让我为自己有这样几个优秀的女学生而自豪,但是,说回到纪录片创作本身,可以说,这些姑娘在选择了这块儿“鸡肋”之后,并不知道这之后意味着多么艰难的拍摄。事实也证明,在近两年的拍摄过程中,至少一年的素材,是一群人处在迷迷糊糊的状态里拍下来的,无重点、无目的、无计划,“三无产品”全不能用。姑娘们在望着一堆素材束手无策时,都会感慨:“能拍出《幼儿园》实在是太厉害了!”《幸福可以等待》是姑娘们利用五一假期,自费去了主人公瑶瑶的家乡――丽水拍摄的,原因是他们想真正了解瑶瑶是怎样长大的,而不是仅听她一个人的诉说。这是个新的开端,虽然成片依然缺少很多纪录片里应有的必要元素,但是,我隐隐感觉到,五个姑娘:王紫、美、邵云、黄英子、玄烨,对纪录片的拍摄和认识已经有了完全具体的认识,而姑娘们心中正在酝酿着更大的计划。加油!

篇11

在这样的增速下,中国大学校园“男多女少”的传统局面已经改变。

各大名校追捧自主招生疯抢生源

据统计,目前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年已经有80所,并有逐年递增的态势,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生走上自主招生行列,而自主招生也将成为每个高考生心中的一个目标。

高校通过自主招生选拔人才的评价标准以两大大方向为主。

其一是学生所在的中学评价,即是否是重点学校。通常参加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重点中学,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这是现在的客观现实。自主招生高校对学生所在中学的要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的高校实行学校推荐制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这些高校只把推荐名额给一些好的中学;二是有的高校对申请者实行筛选,会对学校层次和学生成绩排名提出建议要求。

其二,在自主招生体系里,学习成绩仍然占首要位置。各高校会以学生的排名来看他的学习能力是否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高校在自主招生时,通常会要求学生提供中学平时成绩,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试的成绩,还有学生在这个班级或者整个年级里的排名。

从这两大方面可以看出,高校在自主选拔人才方面还是以成绩为主要考核目标,学生是否在一所重点中学也就意味着学生是否拥有这块“敲门砖”。

准备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确切来说应该从迈入中学开始就打好基础,将每次大考认真对待,才能为接下来的自主招生赢得决胜权。

北邮等11高校结“高科”联盟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1所“211”工程院校联合成立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目前除哈尔滨工程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余高校均为教育部直属。

“北京高科”联盟各校虽然行业特色鲜明,但往往单科优胜,交叉学科建设发展受限,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很大。11所高校结盟后,学科将涵盖电子信息、网络与通信、铁路公路交通、新型材料、冶金、化工、电力、地质、矿业、石油、林业、造船业、核工业等重要工程领域。各校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国际合作、校园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

今年春季学期盟校间就开始学分互认,盟校学生还将有跨校选课、相互访学的机会。目前,各校的教务、研究生、学生工作等部门已开始对接。

复旦大学筹建本科生院

目前,复旦大学正在筹建本科生院,以改进本科培养的体制机制。全新的复旦本科生院将全面负责本科生的培养事务,包括招生与就业、教学培养与管理、学生社团、住宿等各方面工作。同时,这一新的管理体制将着力推进复旦特色的书院制度和书院文化,形成辅导员、导师、学生自治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使通识教育从课堂向课外延伸。

复旦大学同时在推进小班化、研讨型教学。将来,教学班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会占到复旦大学全年开课总量的50%以上。去年该校复旦学院已经在部分书院施行新的试点,新的试点书院增强了导师的指导力量。通常复旦学院是按照1∶40配备导师,而试点书院则是按照1∶8的比例来配备导师,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指导。

此外,复旦大学还健全了学生学业预警体系,建立了对学习成绩达不到学校要求的学生的退学标准,此举旨在完善教学管理对学生学习的约束和干预机制。

最热门的5大艺术专业

1.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人职业将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点和亮点。

考试内容: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即兴评述、主持小栏目、才艺展示。身高要求男生一般170cm以上,女生一般160cm以上;嗓音条件好,普通话发音标准,形象气质俱佳。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主要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此专业应用广泛,就业前景宽泛。

考试内容:故事写作、影视作品评论及分析、文艺常识、才艺展示。要求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

3. 表演专业。影视表演主要是培养电视、电影、话剧、节目主持人、音乐剧及广告演员等。

考试内容:声乐(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均可)、形体、台词、表演。身高要求男生一般175cm以上,女生一般165cm以上;形象气质俱佳,有表演的欲望和天赋。

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主要培养熟悉先进的数字影视技术及数字影视制作生产流程的高级人才。

篇12

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和影视艺术人才的增量需求,许多综合性大学开办了影视艺术本科教育。据统计,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270多所高校开办广播影视院系或相关专业,其中还不包括大批民办商校和培训机构。高校影视专业点的持续增加,也使其招生规模超过了专业艺术类院校,并呈强劲发展之势。高校影视专业的扩容,虽然使影视专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也由此对影视人才的专业性及多元化带来了考验。我国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更是社会公认的人才队伍,如何在高校影视专业培养成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教育实行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教育50多年发展的经验总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实证分析等手段,对高校影视人才培养多层次目标对应多元化需求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影视专业的教学提供浅识拙见,力图为高校影视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多层次、多元化的基本特征

“多元化”就是在打好影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为学生设置多个不同培养目标的系列课程,让学生影视专业发展的要求。“分层次”是指对于不同对象,基础课程按照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分不同层次实施教学的培养方法。其基本特征可见以下三个具体方面: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影视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有学理素养并具有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目的是为影视行业输送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才。依据我国影视行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前景,高校影视专业教育采用单一的培养目标必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多元化是必由之路。

(二)知识结构的多样性

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多样性的知识结构才能达到多元化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l要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就要有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三)能力构成的多层次

专业能力是影视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影视和传播复合型人才应具有人文精神、艺术素养、实务技能。但无论哪一个培养目标,都应该达到符合专业要求的能力,具体表现都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特点+学校要做的就是尽量让每个人通过这种多元化教育达到自己能力的高点。

三、高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传媒业界人才需求衔接的梗阻现象已成为了当前影视专业教育的制约瓶颈,有众多的应界学生无法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位。教育与影视的脱节是当前我国影视教育的一大弊端。究其根源,原因有二。

(一)人才培养的导向偏移

影视专业的学科特色是应用性强、技术性强,既学也术,既培养研究型人才也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以实践型人才为主。这一人才培养导向应是影视专业教学的主攻方向,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影视专业的主攻方向上出现了严重的偏移问题。全国高校正在掀起创建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热潮,这对于大学的功能完善和教学成果进步是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对于专业学科来讲却作用不大,而且还会因盲目的高端推进,而致使中端受阻,影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是这一现象的受害者。因为研究型教育模式成为高校的主导,所以致使本科教育相当程度上被边缘化。而媒体又总是期望高等院校的学生一毕业就非常能干,能够派上用场。但目前本科层次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基本理论素养,而影视机构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却很高,因此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供需不对等。

(二)人才培养的非专业模式

影视,创作是灵魂,制作是根本。这就要求影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即要有思想赋予影视以灵魂,又要有能力完美的呈现。但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有太多的非专业因素,照猎画虎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学院不具备专业办学条件,却广泛开设影视专业,如综合类、理工类、财经类、民族类、师范类、政法类等院校纷纷开设,一些地级城市院校也迎头赶上。为此,香港导演唐季礼曾把内地电影走不出去的原因之一指向高校影视培养模式:“很多学院派的老师可能根本就没有拍过电影,他教出来的学生直到毕业了也没有摸过底片,没有拿过摄像机。这样是在培养失业人才――毕业了就等于失业了。”

(三)人才培养的定位模糊

依据现实的办学条件,学生毕业后应该成为哪种规格的人才,影视实务者?媒体研究者抑或高校教师?这恐怕是不少学校都未做好定位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同,课程设置和教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将有很大的差异。培养目标越明确,人才的竞争力才有可能越强。但当下的状况恰恰与其反之,综合类院校和其他类院校的学生的专业特色区分度并不显著。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层次却产出同等规格的产品,这根本就无法满足业界多样化的需求。

四、多层次目标对应多元化需求

随着当前社会大环境对影视艺术人才结构需求产生变化,应用型、综合型人才需求增加,一般性人才就业压力增大,影视类院校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具体可参照五突出教学方案设计。

(一)突出专业素质。所谓专业素质就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接触和现场实践,来实现对影视专业的一种高层次的认知和多元化的发展。满足这一需求,仅靠学校的力量不够的,必须依靠社会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熏陶和灌输,启发学生自主的创作灵感和思维。学校应有目的地教学,请社会影视界的先进人物做随机教育_内容可广泛选择,只要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利的一切内容皆可取,这样做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发挥较为明显的促动作用。

(二)突出一专多能。学院应根据影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人才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对学生进行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即学生在学习精力和学习需求满足的前提下,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可选修同一专业的其他方向或选修其他专业l毕业时成绩合格可获取双文凭。培养播音员具备节目主持能力,引导新闻专业涉猎节目编导领域,安排摄影专业接触电视编辑方向和电视节目制作方向的知识,通过这种交叉教学方式的发展,让学生在专业与选修专业中,实现专业能力的优势互补和拓宽知识面,这更有利于学生对就业方向的准确把握和全面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三)突出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才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理论课要与实践课程搭配教学,并要把培养实践能力做为一项重要内容。为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学校应建立健全不同级别的各种仿真实验室,包括省级专业电台标准的模似仿真播音教室、省级电台、电视台标准带提词器的口播教室,多功能广播电视编导现场一体化制作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室,带舞台的教学表演、排练厅,大、中、小型演播厅等,用仿真的模似现场来启发学生的实践创作思维。

(四)突出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开展摄影展、电视短片竞赛、主持人挑战赛、播音员评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把专业课程与实践动手能力进行结合付诸实践,在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中完善学生的动手、创作、创新以及沟通能力。

篇13

相关专业:体育经营管理等。

2、传媒

代表人物:克莱斯・默多克200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49位。

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却没有出现传媒大亨是不可思议的,这当然与媒体行业长期没有放开有关。

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但人均广告支出只有美国的2%到3%,前景看好。中国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三十岁,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二到三倍。2007年中国Cye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年度增幅更是达到75%。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展示出令人期待的高速增长势头。未来的三到五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

3、卡通产业

代表人物:罗伊・迪斯尼2006年资产12亿美元。

我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但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5%之间。而作为现代第三产业核心的以文化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却仍然发展缓慢。因此我国文化市场供需缺口巨大,特别是卡通产业,即以卡通形象及品牌为核心,由动漫,动画,影视,图书,音像制品以及衍生产品和特许经营产品等所形成的产业链。

相关专业:美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

4、本土服装品牌

代表人物:丁世忠2009年胡润富豪榜43位,资产150亿元。

去二三线城市的大街上走一走,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多是本土的消费品牌。除了安踏、特步、361度、李宁等体育服饰品牌,雅仕和卡宾等也纷纷向乔治・阿玛尼和杰尼亚等品牌发起挑战。这些原本在十几年前扮演西方品牌的外包制造者角色的工厂,慢慢开始自主创新建立自己品牌。虽然创新程度有待加强,自然界的规律却慢慢被打破了。“小鱼”们学会了“农村包围城市”,从二三线城市出发包围“大鱼”们直至吞噬。

相关专业:服装设计等。

5、金融投资

代表人物:沃伦・巴菲特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一。

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被普遍看好,国际投资大师频频惠顾。但仅靠金融投资而登上富豪榜的本土富豪还未出现。中国能不能出现巴菲特?

相关专业:金融学、投资学等。

6、“低碳经济”下的新能源

低碳是个全新的行业,这可以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可能会和1998年前后的互联网产业一样,造就一批财富英雄。美国《财富》杂志最近就指出中国等亚洲国家在以节能环保为目的衍生产业里已经大大领先美国。

相关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经济学等。

7、影视娱乐

代表人物:雷石东维亚康姆集团执行董事长。

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明星效应,谁都不会否认影视娱乐业的广阔前景。即使放映很垃圾的影片也能发现电影院里人满为患,这是大众消费升级和国人热衷于群体体验消费的必然结果。当国内影片的制作更加精良,3D数码技术更广泛应用,影视娱乐业中还会诞生更多的明星企业和富豪。

相关专业:影视传媒类专业,包括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

8、零排放汽车

代表人物:王传福胡润2009年富豪榜首富,资产350亿元。

石油价格的高居不下让人们对零排放汽车的需求日益扩大。中国之前汽车行业的落后很大原因在于起步晚。而现在机会来了。未来能源制约型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下,汽车业的未来就在于Cye新能源,尤其是电池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这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业“超车”国际车业巨头的最佳机会。上汽研发的电动车荣威750每充电一次可以行驶200至300公里左右,百公里加速18秒。而氢动力车百公里加速是15秒。

相关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新能源技术等。

9、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云计算以极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极高的计算能力,不用再投资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负担频繁的保养与升级。

相关专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