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体育活动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达成和谐校园
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是挖掘学生潜能、启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的广阔天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然而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下降却不容忽视,其原因就是缺乏充分的体育锻炼。如何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大课题。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用体育活动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法规保障。为此,我校每天保证学生一小时的运动,包括“两操一活动”。学校的安排是每周每班两次课外活动课,两节体育课和每天做一次眼保健操。特别是课外活动时间,全体体育教师按照计划分别下到各个班级,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组织班际友谊赛,如男生6人制足球赛(半场)、女生班际排球赛、集体跳绳、拔河比赛等系列活动。
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是有一定差异的,学困生始终是困扰学校和谐发展的一大因素。学困生在学习上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感,往往会对自身要求不严格,就有可能出现一些厌学逃课等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成为学校不和谐的因素。问题驱动思考,觅取一条途径让学困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组建体育训练队、开辟体育沙龙活动是很有益的尝试。在我们学校,共有四个体育业余运动训练队伍常年坚持训练,他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极大地释放了青春活力,也得到了应有的成就感。
二、体育活动引领教师身心健康创建和谐校园
教师较其他行业来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教师职业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他们关心学生、关心家人、关心工作,却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有调查资料显示,教师群体中大约有20%以上的教师因为职业因素正承受着多种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各种隐形的心理障碍。另外,还有近七成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师“亚健康”人群中,有约1/3处于重度亚健康,即疾病的边缘状态。但其中近一半的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许多教师因此在“亚健康”的沼泽里越陷越深,最后失去健康乃至英年早逝。
教师的身心健康会波及和谐校园建设,一位教师的病假就会打乱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实现。现在很多学校都非常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校历来重视教师身心健康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在校长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由工会牵头,经常组织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如羽毛球、乒乓球、健身跑等 ,规定教师每周至少参加两次健身活动,到运动场上去出汗,在体育活动中收获快乐、收获健康、释放心情、缓解压力。实践证明,坚持参加锻炼的教师感冒少了,精神好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教师请病假的次数也下降了。
三、“软硬兼施”体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
1.体育活动引领和谐校园建设需要领导重视。实践证明,凡是体育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无一例外地都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并有制度的保证。纵观我们身边的学校,在体育工作方面仍处于“讲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状况的还有不少。因此,学校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从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多角度全面认识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篇2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大学独特文化品位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张志刚,沈芝萍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课、课外体育文化、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2]。大学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它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启发灵感并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展示大学生个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对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过程中如何从大学校园体育意识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方面实现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1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调查
1.1 学生对当前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中得知,男学生“愿意参加课外锻炼的”占90%,女学生占80.8%,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只有少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女生锻炼的积极性低于男生。对体育认知调查得知,认为课外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心情和起到健身作用的学生人数分别占87.3%和99.9%,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具有正确的认识态度,但是,在“课外体育是否有助于个性培养、使人乐观向上、有助于增加智力” 三个项目上,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较低,这说明学生对体对课外体育活动深层次的认知程度还不高。
调查中得知,学生经常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35.3%,还有64.7%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主性;有经常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节目习惯的学生仅占31.1%和49.3%,而观看本校体育比赛的学生还不到总调查人数的一半,这种现象与学校体育宣传设施建设相对较少、体育相关资料的缺乏有一定关系。
1.2 活动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项目选择次数分别是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网球、跑步、武术、其他和游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学校要求、对组织者的好感等来选择。调查中发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大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上,体育制度、体育设施、体育理念没有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造成学生课外活动枯燥、单调、缺乏兴趣。创新发展活动内容更能提高课外活动的效果。
1.3 组织形式
调查中发现,学校对课外体育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没有对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缺乏“一校一品”和“一校一优”的特色活动。
调查中得知,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方式以“与同学一起锻炼和个人锻炼为主”的占到92.3%,只有7.7%的同学是在体育社团、俱乐部及院校、班级组织活动时才锻炼。说明学生的体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同学们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的方式各种各样,但能否坚持进行课外锻炼就不那么令人乐观了。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同学除了上体育课很少参加锻炼,有时一周也不活动一次,自觉参加课余锻炼的习惯没有形成,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缺乏教师指导,造成使学生课外活动锻炼的盲目性。
2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
2.1 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构建的积极性,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对创业团队构建的欲望。健康的体魄是创业团队构建的基本前提,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为创新创业团队构建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加强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力;能够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释放不良情绪,有助于培养创新创业团队拼搏进取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要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2.2 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我,塑造自我。学生在认知自我特质之后不断的强化与特质相匹配的技能,会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大有好处。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现在许多大学生迷失了人生发展的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完成学业。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气,从而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处于不败之地。
2.3 “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
课外活动中开展“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发掘他们的潜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融洽学生之间的情感和提高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趣味运动会、户外训练营、徒步训练、休闲拓展、军事拓展运动等,都可以使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
2.4 大学生社团“自治”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离不开社团的组织、协作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社团的“自治”管理,可以促进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也可以是校内或校外的活动。这种自愿参与、组织灵活的特点,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许多社团都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化交流非常方便,更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2.5 学校层面的亮点突破
云南农业大学开展了校园文化背景下的多种课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多以协会为单位,得到了校党委和团委的大力支持,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多种多样。这些创新活动主要有:校记者站开展拓展训练、军事爱好者协会开展徒步拉练活动和第二届真人CS大赛、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野外扩展训练和户外定向活动、旅游协会举办耕读杯旅游路线设计大赛、食为天协会组织开展兰球赛和“走进春天体验大自然”春游活动、耕读书友网球社承办首届云南农业大学网球公开赛、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象棋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课外体育的开展,激发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云南农业大学将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与“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在开展过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社团“自治”的做法,使学生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得到提高,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心理和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得到增强,这将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走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建议
(1)创新实践要与建设“一校一品”校园体育文化相适应。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不贪图多,面面俱到,注重品牌建设。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发扬传统体育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师资、地域、文化等特点,整合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等各种因素,形成本校的“一校一品”特色。
(2)新实践要充分体现“一校一优”特点。建立大学课外体育活动“一校一优”特色,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参加锻炼,才能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素质。“一校一优”特色,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发扬传统项目,还要深度利用学校的独到资源,结合本校情况进行选取。
(3)创新实践要满足于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原则。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要基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项内容。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人才观,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和基础,学校要在在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理想、体育道德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教育[3],通过主题讲座、校园网、广播站、校报、体育标语等媒体搞好宣传和教育,使体育精神深入到同学们的观念中。学校要制定必要的课外活动制度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学生联合会、社团和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并给予一定经费或体育器材的资助。
学校领导要加强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要结合民族重要节日和民俗活动,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定期举办校园文化体育节,积极开展以农耕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4-5],开展以爬山、旅游、休闲体育为内容的多元化体育文化。
(4)创新实践要脚踏实地,要有革新意识。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需要改变观念、立足校情、借鉴学习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唯有通过树立人文关怀的体育文化观,搭建平台,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社团的带动作用才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5):71-72.
[2]张志刚.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4):20-21.
篇3
2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国家曾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就要采取可行而且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这充分体现了开展体育运动的必要性。而且,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企业有促进的作用,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职工家属的身体素质,对维护职工及其家属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要重视体育运动对职工家属的价值,群众性体育活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中心思想,在实践中也有值得实行的价值。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和行为模式,是以企业的形象为重点,主要拓展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体育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企业体育文化建设培养职工的基本素质,通过职工体现出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开展体育运动可以强化职工的纪律意识、合作意识,让职工重拾拼搏的信心,这些都对企业文化有促进的作用,也促进企业要长期稳定的发展。
3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体育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把职工组织起来,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把企业的理念、精神还有企业的职业道德观念渗入到职工的日常生活里,更加深入人心。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企业文化的展示方式,而且给人的印象深刻,影响厚重,让职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和亲切感,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企业和职工之间建立了一架沟通的桥梁,双方的关系更加的亲密。这样的企业氛围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让职工更自信的对待工作中的挑战,提升了整个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4开展体育运动的策略
4.1加大宣传让职工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要大力的宣传国家在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理念,让职工了解到体育运动对自身对企业的好处,增强职工的健身意识,通过巧妙的宣传,提起职工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兴趣并且积极的参与进来,也能带动其他同事一起参与进来。提高了职工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围,从而做到全民健身。
4.2企业加大最体育活动的经费投资体育活动会用到一些体育设备,所以企业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置办这些体育设备,置办一些大众化,实用性强的体育设备,还要建设一个方便的体育活动场所,吸引职工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的组织一些老少咸宜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带给企业不可限量的动力,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为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职工在和谐的氛围下进行体育活动,能够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就会更加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4.3邀请专家对职工体育活动进行指导每个企业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都不一样,职工在工作中得不到锻炼,维持一种姿势工作,就会产生一些职业病,尤其是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工,对颈椎和腰都会有损伤,那么,职工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舒展身体而达到活动损伤部位的目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让职工在日常体育锻炼中缓解自己的不适,以防日积月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4.4体育活动内容要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丰富一些,让职工有丰富的选择,并且体育内容更简便,贴近生活。体育活动里可以有健身操、太极拳、踢毽子、跳绳等项目,也可以用马拉松、登山、游泳等,还可以有各种各样球类的运动。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使体育运动既适合年纪大的老年人,适合有氧运动的中年人,也适合活力四射的年轻人,甚至也有小孩子可以活动的项目。体育活动是企业文化的特色文化,不仅锻炼了职工的身体,还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提升了职工的竞争意识,提高了职工团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5加强领导对体育活动的重视要更好的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重要的就是企业领导对其重视并且起到带头作用。企业领导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的同时,重视体育活动,认识到发展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并且把体育活动当成一项职责来完成。我国的社会正在迎来老年化,很多老年人退休后空闲的时间很多,为了弥补老年人突然空闲下来的空虚感,开展体育活动就是势在必行的方法。企业要做到完善体育活动更好的开展,就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把体育活动这个问题当成企业的重点问题,并且制定完善的制度,建立体育活动的奖励机制,让职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团体合作里,不仅丰富了精神生活还有物质奖励,更能带动职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企业还可以邀请兄弟企业或者一些学校来进行体育比赛,加强沟通。还可以以企业为单位,选出优秀的职工经常参加一些社会的体育活动,为自己企业宣传,扩大影响。
篇4
二、精心组织,全力推进
一是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文体局局长任组长,由属地镇长、区财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教育局、建设局、文体局分管领导及文体局体育股长为小组成员,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活动中心建设各项事宜。二是抓好经费保障及管理。区级财政投入700万元,用于活动中心征地、活动场所周边绿化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领导小组对建设经费进行认真把关,切实做到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及时拨付经费,专款专用。三是抓好机构及人员配置。组建活动中心组织机构,负责中心行政、业务管理工作,配置专人负责办公室、器材部、训练部和安全部等,确保活动中心正常开放、科学管理。
二、加强管理,扩大影响
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一手抓好项目建设,一手抓好活动中心的管理和活动开展,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同时各工作室根据自身特点,细化管理措施,确保优质、高效、全面地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此外,通过横幅、广告、广播、网络等途径加大宣传,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校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2011年正式无偿对全区青少年开放以来,共接纳青少年1000多人次。
三、立足安全,强化防范
活动中心是学生活动的场所,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饮水安全,是活动中心的第一职责。我区严格落实 “三查”、“三防”工作措施(“三查”:查电线线路安全、查体育器材安全、查饮食卫生安全,“三防”:防运动过度造成伤害、防闲散人员入园、防学生之间口角斗殴),有效保证了学生安全,预防了未成年人的过激与犯罪。
四、下一步打算
篇5
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以学校文化为基础,又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核心,蕴涵着体育竞赛活动传统、主体作风和素质、组织管理、物质环境等丰富的内涵。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其中,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中每一因素的良好发展必将对校园文化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而构成校园文化的每一要素的良好发展也会对体育竞赛活动产生较好的影响。当然,中学体育竞赛活动还要与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如教学、文艺活动、知识竞赛活动、学术活动等共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1、体育竞赛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体育建筑、设施丰富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层表现,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物质基础是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包括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各种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体育场馆和设施是中学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是中学体育竞赛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也就是说,发展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不能没有充分的体育场馆,只有具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训练设施和场馆才会使中学体育竞赛的运动训练在质与量上有保证,才有可能使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训练效果有更大提高,才能为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项目提供更有利的物质保障。
2、体育竞赛活动丰富了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活动、课外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等,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集娱乐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会对中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是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校园文化活动按其种类可分为教学活动、学术活动、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等。学校体育竞赛活动是体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些专家认为中学体育竞赛活动层次偏低,仅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因此,中学体育竞赛活动在发展自身的时候,要使它向学术、艺术文化、科技等领域发展,使其内涵丰富,扩大其作用和影响力。
3、体育竞赛活动促进了运动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已基本成熟,行为、动作等各方面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并能有选择的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众所周知,竞技体育明星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青少年推崇的偶像,人们热爱他们,从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启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能把真实的思想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同时青少年又极善于模仿、向往英雄、追求上进。
4、体育精神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指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它决定着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是校园文化的根本和精髓。在激烈的中学体育竞赛活动中,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遵纪守法的优良品德等体育精神。通过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可以发挥中学校园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让中学生从中感悟这些精神的意义,体味生活,为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好基础。
二、校园文化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影响
1、校园物质文化对体育竞赛的影响
校园物质文化是直接、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形态 ,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师生员工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注入到学校每个师生的心理之中,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素养并影响其行为,促进其多方面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体育场馆及设施设计理念的影响和对体育竞赛氛围的营造上。 校园物质文化作用的是师生,影响的是师生,改变的也是师生。
2、校园行为文化对体育竞赛的影响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动态层面,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师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是师生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主要包括政治行为文化、法纪行为文化、道德行为文化、学习行为文化、生活行为文化等。各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行为文化植入体育竞赛活动之中,丰富体育竞赛活动的内容。例如,在开幕式、闭幕式中增加一些文艺活动,既可获得学生的喜爱,又可丰富中学体育竞赛活动。
3、校园制度文化对体育竞赛的影响
制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学校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中学校园制度文化对体育建设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校园体育制度建设实现。中学校园体育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极为重要,良好的体育制度能够规范思想活跃、个性特征特别明显的中学生体育行为,能够提高体育工作效率,使学校的体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中学体育竞赛活动的健康发展。
篇6
一、地方小学开展大课间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1.促进阳光体育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每天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在走访大理州几所附属小学时,各个学校普遍认为大课间活动开展得较好。家长认为大课间活动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学习疲劳、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必须要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小学校要每天至少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一次。
2.有助于校风校貌的完美展示。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都参加的全校性、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大课间活动是长期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它对培养学生团结向上、遵规守纪、勤奋认真的良好校园风气起着重要作用。大理州几所附属小学组织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能充分体现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反映学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组织性,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各级领导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3.促进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对大理州几所附属小学进行走访调查得知,有的学校以往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报有应付了事的侥幸心理。自从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各小学在组织大课间活动时,实施落实责任到个人的制度,具体到哪位体育教师负责几个班级活动,并且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要跟班进行活动。从活动内容上看更是形式多样,主要分为传统性和创新性相结合,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有跳皮筋、武术操、跳绳、健美操等传统项目,又有结合各小学特色创立的花样皮筋、民族舞、自编健美操等创新项目,将艺术、体育与游戏融为一体。对各小学体育教师走访调查得知,有将近85%的体育教师赞同在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入民族健身操元素,可以结合民族舞和健美操进行创编,创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并且表示赞同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竞赛。
4.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必将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优化师生关系则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对大理州几所小学调查过程中得知,在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和任课教师全程参与。在对学生走访过程中得知,学生认为非体育教师也可以很好地参加他们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感觉到了教师的和蔼可亲。在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并且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都有所提高。可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使师生关系更和谐。
二、地方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场地干扰。所走访调查的几所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场地小,班级多,不可避免地出现相互之间的干扰,如球的滚动或飞行出界干扰到邻近的班级,影响到相邻班级的正常活动。
篇7
一、惠州市技师学院体育课的现状
长期以来,惠州市技师学院的体育教学一直在传统的教育观里徘徊,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学院7000多学生里面包含了中级班和高级班学生,中级班学生是初中毕业后进入学院的,年龄在十五六岁;高级班学生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学院的,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相当于大学新生的年龄。学院生源来自不同地区,身体素质参差不齐。
首先,体育课安排不合理。由于体育属于基础考查课目,在排课时,先排专业课,剩下的课时再排体育课。上午第一、第二节安排体育课的概率很高,影响了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每学期体育课上课又分单双周,一个学期20周,在除去考试的两周,就剩下10周上课时间,几乎不能调整体育课内容。只有一年级学生才上体育课,这样的课程安排又怎么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呢?
其次,体育考试不受重视。由于体育课是考查课,没有列入评奖学金的总分,学生对体育考试不重视,反正补考都能及格,这样的体制长期以来形成了负面影响。再次,没有公平的竞技体育作为鼓励。每两年一届的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比赛时间短、强度大,学生经常受伤,个别学校违规以专业运动员代替学生参赛,使其他学校的学生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很多学校都不组队参赛,参赛队伍越来越少。
笔者从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9年,从未经历省技工院校的田径运动会以及球类比赛。没有了目标,没有对比、激励,哪里会有进步?文化课你追我赶,体育也应一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本钱”怎么就业、怎么创业?当然,影响体育课教学的还有其他因素。
比如,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没有衔接好,致使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质的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产生了断层,没有考虑到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一般群众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教育截然不同,多数学生毕业后基本中断了体育锻炼;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而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应弄清楚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根据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手段,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
二、惠州市技师学院社团活动的现状
学院将社团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院团委自2011年11月开始筹备社团工作,经学院审批并通过《惠州市技师学院社团管理办法》(试行)和《“社团100”建设方案》后,社团活动有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并于2011年12月在学院全面展开。在院团委及社团联合会的组织下,各社团面向全院学生招新,设立自主管理机构,不断壮大社团队伍。
各学生社团在校园内逐渐开展了各种社团活动,这些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本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引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学风、校风和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学院现有文体类社团20个、专业类社团10个、公益类社团2个,共计32个社团。其中,舞蹈队、模特队、武术社、街舞社、吉他社、英语社等一批社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很好地丰富了学院的校园文化生活。学院目前共有社团成员约1262人,约占全院学生人数的20%。目前,学生社团的主要活动地点是学院教学楼一楼架空层、教学楼小舞台、田径场、篮球场、宏图大舞台、学院景观大道及行政楼附近的空地。社团活动具有覆盖面较广,活动种类较多,形式较活泼等特点。
每周一到周四下午下课后,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学生在开展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在指导老师或社团社长的带领下,呈现出热闹的校园文化活动。笔者认为这就是“阳光体育”。为什么学生在第二课堂这么喜欢社团活动呢?参加这些活动还要交团费、服装、工具费等,而学生都毫不犹豫地参加。体育课也有很多器材,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这值得我们思考和改正。
现在,对学生社团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那就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新型社交教育模式。这种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三自”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学生之间的精神沟通、学业上的开拓、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丰富了教育的多元性。学生社团已经不再是原来简单的学生群体,而是越来越趋近校园文化中心,也不再是校园文化的附属品,而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三、对比与建议
篇8
(1)开展内容、形式多样性的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社区公益活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社区公益活动,学生能够在这项活动中直接服务于社会,并且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社会舆论与社会环境进行净化。社区公益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对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实地操作活动。实地操作活动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该项活动时,应该对社会实践基地、训练活动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体育知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意志,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再次,学生的教育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体育素质教育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有所帮助的主题活动。
(2)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培养,就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影响。体育活动很多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开展,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体育素质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教师只有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将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实现教育目的。体育教师应该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育技能的锻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体育技能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3)结合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体育技能等应用到实践中来,从而不断进行巩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体育素质教育时,应该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培养,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体育技能等得到有效的提高。
(4)注重合理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教育时,还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重视,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时,也应该重视评价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评价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评价的方式,采取鼓舞、激励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与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影响
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5-02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展示载体和育人的有效渠道,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隐形课堂”。随着学生的需求日益多样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需要按照分层分类的指导思想,精准、精细地做好校园文化的组织策划工作,切实使校园文化活动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宏大场面,忽视个性需求
很多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理念还停留在大场面、广场式,学生只是作为听众在台下,场面的宏大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群体感染作用,但随着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很多学生在现场是“身在心不在”,在喧嚣的活动背后,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的“文化饥渴”,学生的个性化的文化活动需求并没有得到实现。
2.缺乏统筹规划、育人导向不明确
合理的规划、有效的布局、周密的设计,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是校园文化活动有序、有质、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而当前大多数学校缺乏活动的顶层设计与约束机制,整个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整体规划与部分学生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偏离,导致学生活动多、滥、泛,主题不突出、目标不明确,吸引力不强、参与率不高、辐射力不广,使得校园文化的育人导向功能流于形式。
3.内容形式单一、活动效果不佳
在当前不少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存在失衡现象。歌舞赛事多,学术探讨少;安长守固多,科技创新少;华而不实多、贴近专业少;盲目跟风多、慎思笃行少;被迫凑数多,喜闻乐见少;大多重视一时效果而忽视思想引领的长效机制,活动的参与面、受益面与影响力不甚理想,活动个性不足、共性有余,整个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缺少融教育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创新型校园文化活动。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分层分类引导的内涵及意义
分层分类引导,是指把校园文化活动以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表现形式进行梳理归类,通过精细化、体系化的统筹,增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的活动,充分尊重活动主体的共性需求和个性满足,充分尊重个体发展的特殊性和群体发展的差异性,形成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性育人工作新格局。
1.分层分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实现校园文化的精细化设计和品牌化运作
校园文化活动种类繁多,学生的需求也千差万别。这就需要通过分层分类的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将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学生的需求之间实现精准对接。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性的活动,通过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细化设计,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
2.分层分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很多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是迫于考勤才去活动现场。试想,这样的活动的育人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分层分类活动可以针对学生文化需求的“痛点”开展活动,遵循“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潜移默化的开展文化活动,如此一来,学生自然会对校园文化活动“趋之若鹜”。
3.分层分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实现以文化人和全员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不仅仅是活动本身要有内容,更主要的是承载着育人内涵。不能为了活动而举办活动。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春风化雨的育人作用,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和认知强化。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校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通过分层分类,强化各部门的职责,可以起到责任约束的作用,实现全员育人。
三、分层分类引导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设计路径
对校园文化活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与培育,建立层次多样、立体多维的活动结构,做到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院系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普及化。积极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做到学校有特色、学院有亮点、学生有专长的校园文化育人目标。
1.基于不同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
不同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可按横向展开和纵向拓展两个脉络实施。横向展开主要针对组织形式,可分为校、院、班、团(社团)四级联动活动机制,构建“一校一品、一院一品、一班一品、一团一品”。校级活动具有示范性,力求精品化,院级活动具有学科特点,实现特色化、班级活动具有覆盖性,体现普及化,社团活动具有开放性,满足会员需求。
纵向拓展则体现了年级特点,既有低年级普及性的大众活动,也有高年级精尖小众活动。大一年级,培养兴趣,全面参与,通过活动了解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年级通过专业文化艺术等实践育人活动及赛事,增强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大三年级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参加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潜在能量;大四年级重点开展就业创业相关培训活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2.基于不同类别的校园文化活动
针对文科、理科、艺术类等学生的专业属性、思维风格、行为特点、成长规律等综合因素,量身打造具有学科背景、专业特性、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科类学生感性,通过举办辩论赛等活动,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推理能力;理科类学生理性,通过开展人文艺术类知识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增强个人软实力;艺术类学生随性,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自我意识突出、文化基础薄弱,通过演讲比赛、新闻时事评论、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提高思辨能力、拓宽知识面。充分发挥第二课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与调节,补给学科专业外的知识与能力,增强知识的互补性、健全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院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分层分类引导的话语权与主动权,加强活动设计、积极引导,围绕学科特点系统设计和开展特色活动。
3.基于不同表现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按照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形式可分为隐性校园文化活动和显性校园文化活动,显性活动与隐性活动是“有形”与“无形”对话,显性活动包括主题教育,体育赛事、人文讲座、综艺晚会等目的明确、手段规范、效果显著的校园文活动;隐性活动包括思想引领、文化建设、实践育人等目的含蓄、形式多样、氛围愉悦的校园文化活动。显性活动重指导、隐性活动靠熏陶,显性活动引领自主学习,隐性活动促进能力提升,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
参考文献:
[1]候F翡,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培育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6)。
篇10
首先,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条线索四大领域五个方面”内容不是以传统“课文”的形式而是以若干“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个主题又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的呈现模式,实现了各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和融通,增进了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开放性。课程内容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体系的局限,开放到学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和实践活动之中,开放到学生的实际经验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课程的开发、主题的确定以及课程的实施全过程;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自行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开展方式,使课程更加适合我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特点,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
第三,整合性。课程内容向学生呈现关于个人、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世界,每个方面、每个领域、每个主题都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各个学科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中,不是以分割的拼盘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融合的整体的形式出现,从而实现各科知识的整合,消除学科的隔阂,增强学科间的沟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健康和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地方性。课程内容不应是国家钦定、全国划一的,而应当是根据我国各地各校发展不平衡、特色各异的特点,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的,从学校师生的实际生活(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概念有别,它是师生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及生活活动的总和)出发,密切关注学校师生生活的社区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顾及时令、节日及政令,尽量就地取材,突出社区实际,体现地方特色。
第五,实践性。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充分发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在课堂和学校的围墙内而是在师生特别是学生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以及广袤的社会范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并实现课程的价值。课程内容组织应有利于学生亲历亲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实践,切实保证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各种实际行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等操作实践性活动和“想象”、“反思”、“体验”等情感体验性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乐趣,培养和训练动手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生成性。课程内容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它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的局限;“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它只提供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具体内容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去充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师生应当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及师生的实际生活来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应当允许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
这种课程资源观极大地拓宽了对课程教学及其内容的认识。第一,过去,人们简单地将课程教学及其内容狭隘地理解为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科目及其教科书中的知识,课程资源仅限于学校课程,自然、社会中各种有教育意义的人的、物的和意识的资源均未被纳入教育资源范畴,他们的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第二,课程活动被认为只是学校及其人员尤其教师的责任,课程教学主体仅限于学校师生尤其是课程教材的编制人员,不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广大家长和社区相关机构及其实践活动人员也认为课程活动于己无关;第三,课程实施即教学的范围被限制在学校课堂这个狭小封闭的空间范围内,课程教学方式被片面地理解为学校师生之间的授受“主—从”式活动,从而对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开放性及其开发利用价值认识不够。由于学校教育及其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及其与社会的隔膜,社会的课程资源拥有者缺乏为学生、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支持学校的活动,造成严重的各种校外课程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第四,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现在,人们认识到,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广泛,同时能够根据某种教育目的或需要进行整合的,它们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和自主设计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主题及其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实施途径和方式进行。这是它与学科课程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形式、以课堂为展开途径和形式进行的显著区别。它只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各指定领域的《实施指南》,而没有课程标准、教学全国及师生通用的统编教材,各地各校可以根据《指导纲要》及《实施指南》的要求范围组织编写(也可选用外地组织编写的)适合本地本校师生分别使用的材料(教师用的称为《教师指导用书》,学生用得成为《学习包》),两者在编写体例上有很大区别,而且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甚至每个学生都制订具有班级、个人特色的个性化活动方案;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性和活动创生性,这种资料或方案也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非执行不可,而只是作为活动实施的参照而非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各科学习中、从日常生活中、从活动情境中、从各种课程资源中去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制定新的计划,并且应当承认这些新的目标、新的主题、新的计划的合理性及其存在价值。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种具体活动的核心问题,在《学习包》中,类似于传统教科书中的“课文”。二者的区别在于,“课文”是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主题”则是以广泛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课文”知识是以分科的形式呈现,“主题”经验则是以融合的形式呈现;“课文”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课堂里封闭性地进行,“主题”的活动虽然也沿用传统“教学”的名称,但它不限于学校课堂,而是在包括社区和家庭的开放性的广阔空间里进行的,而且从根本上不是教师“教授”的即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探究发现”学习方式进行的。
“主题”更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用书“学习包”中,尽管围绕课程内容的三条线索四大领域五个方面设置了一些主题,但这些主题仅仅是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性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师生应当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及师生的实际生活来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在主题的引导下并围绕主题展开的实践活动过程,允许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
课程资源只提供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不提供具体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以“主体”形式呈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提供了“主题”需要选择的广阔范围,“主题”则是其课程资源的凝练表现。主题的开发、选择与设计对于中小学校师生尤其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不知从哪里做起。结合各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设计的经验,笔者以为,首先,必须遵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的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学校的特色,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和联系显示日常生活等原则。其次,应当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探索创新精神、个性品质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客观要求,当代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及其实施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历次课程改革特别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发展趋势。再次,应当以当代社会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客观依据,以当代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特别是当代课程理论为理论指导。再其次,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人格、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说来,主题的开发、选择与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及其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本校所处的教育层次及其特色与现有条件以及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其特征、特长自行选择适当内容范围,确定合适主题;应当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加以整体设计。
其次,应当尽量就地取材,根据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并与“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和地方蕴藏的巨大课程资源,如人口、能源、生态、环保、交通、城建、消费、文化、教育等都是主题的不竭源泉。
第三,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重视那些来自中小学生现实生活并对他们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的主题,以便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实施;应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形式活泼、情趣盎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展现他们的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
第四,应切实保证并提供尽可能多的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参与实践,自主活动,动手操作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切忌学科化、课堂化、理论化倾向;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开放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多元自主的实际锻炼、展现才干的机会;应能帮助师生转变传统“授受式”教学活动方式,特别是促进学生改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动手操作探究能力及其完善健全的经验结构。
第五,可从某一指定领域切入或从各学科知识出发,但其设计及其实施都不宜受学科知识体系或领域的局限,应恰当地跨越并整合各学科知识,从其他相关学科或领域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并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整合,以便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和全面体验。
第六,教师或指导者应预先实地考察,考虑实施的可行性,以确保主题活动顺利、有效而安全地开展。应考虑课程资源的特点、学校现有师资、设备、场所以及当地社区的其他条件,要充分利用或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行动,共同实施,以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三、主题开发与设计策略
(一)充分发挥各类课程主体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教师不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教科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当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主题活动的设计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价值;应当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围绕学生的发展,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还应当教师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从各种渠道和环境搜集、整理、研究信息,在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又可能提出新的问题。学生不仅应当接受人类传承下来的丰富系统的文化知识,而且应当自主参与、积极反应和主动创造,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真正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其次,要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机构人员的作用。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学校师生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帮助和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即学生家长和社区机构工作者不仅应当提高为教育发展、课程改革服务的责任意识,而且应当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全社会都应当树立为学校教育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各类社会资源只有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更大的功能与价值。
(二)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
本次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综合实践活动是典型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开发与管理的课程。在其开发、实施和实施过程中,国家负责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各指定领域的《实施指南》,不制定该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不组织编写师生共用的统编教材;将具体的课程教学材料的开发、设计、编制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
地方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范围,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和地方蕴藏的巨大课程资源,如人口、能源、生态、环保、交通、城建、消费、教育等都是活动主题的源泉,组织编写(也可选用外地组织编写的)适合本地区师生分别使用的材料。
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自行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开展方式,使课程更加适合我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特点,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
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将活动主题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作为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使其发展更有特长。
(三)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序列化、层次化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使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在教师与学生,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技能,学习活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指定活动领域等方面实现融合与统整,这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的要求,更是社会协调发展、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首先,必须加强各科各领域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内容领域及其主题范围既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又要注意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主题的贯通;既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又要保持本领域活动的实践特色;还要将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服务。内容的选择可从各学科知识出发但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而有利于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价值并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要把四大指定领域的内容融合起来加以设计和实施,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从而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学科与实践的整合,以便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宗旨。
其次,应当重视课程资源的积累提升,实现课程资源的序列化、层次化。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参与合作、成果分享和将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社会相关人员参与协作、成果分享、共建社区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融进学校教育活动的过程。学校在其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好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提升工作,建立课程资源库,分类分层管理,形成纵横序列,逐渐深入提升,使之与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不断提高的教育要求相适应。
(四)提倡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
学生和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而且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都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农村地区、边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以及城市薄弱学校相对来说可供选择利用的社会信息资源较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缺乏,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厚,这些地区的学校完全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生产劳动技术、科学技术应用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努力开发本土化的课程内容资源。
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主题时,应根据课程目标,尽可能就地取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注重发掘和利用学校和社区资源,必须充分反映学校特色、社区特点及其要求。
篇11
二、在预设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兴趣
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在预设的教育活动中,生成活动从何而来呢?很多教师认为生成活动太难把握了,简直有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因此就尽量避免涉及这块生地,或者是千方百计地让幼儿跟随自己设计的计划走,一味重视教学的结果。其实幼儿的生成活动无时不有,无所不在,只要预设的活动目标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有幼儿的参与,便有幼儿的生成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时时处处都会有幼儿生成活动的出现和形成。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会自然地对某一个小朋友带来的玩具发生兴趣,围在一起反复地看着、玩着、讨论着与这个玩具所相关的话题;带孩子散步时偶尔飘过一片树叶,飞过一架飞机都会成为孩子关注的热点,孩子们会在运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生事物的本质产生探究的欲望和激情,一个个“为什么”“那里去了”的问题串联、积累、转化成了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例如,在进行预定活动“马路上有什么”时,在预设收集、介绍各种标志过程中,将幼儿收集和绘制的各种标志进行分类,幼儿有的根据交通标志分、有的根据生活标志分、有的根据路牌分,千奇百怪,最后我提出将这些标志一分二,这下可难住幼儿了,他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幼儿通过讨论将标志一分二,“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划线的表示不可以做,没有划线的表示可以做。”另一位幼儿接着说,“就象地铁门上画的手,上面有一条线表示不可以将手放在这里。”幼儿一下子活跃了,“我们可以自己画标志贴在教室里。”“这样可以告诉我们自己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多好的生成活动,于是幼儿自己设计各种标志,“我们总是不洗手就喝水了,画一只脏手上面划一条线,贴在橱上,我们看见了就会马上去洗手。”“在厕所里我们喜欢打架,画两个拳头,再划上线,表示不可以打架。”“我画水龙头开小点。”……幼儿七嘴八舌的将自己平时需要教师提醒的地方一一说出,让我惊讶,原来他们知道这么多,于是在预设活动中又生成了为自己设计标志的活动,并将这些标志贴在相应的地方。可见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只要对孩子的活动加以关注,让孩子在预设活动中畅所欲言,有话可讲,就会生成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这过程中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如果我们有意识的关注孩子多一些,就会发现幼儿中有许多生成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反映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可以从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抓住契机进行预设。
三、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应相互交融、有效渗透
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幼儿生成的主题经过教师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师预设的活动形式进行展开,而在教师精心预设的活动中,幼儿受材料、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又会时时拓展生成出属于他们的新的主题。因此,可以说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递进,周而复始的。而我们老师的作用则更多地聆听、筛选、建构、支持和拓展例如,在预定活动中有关于小动物过冬的内容,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用集体谈话的方式讲述并帮助幼儿理解,也可以指导幼儿通过翻阅资料、参观、询问等各种途径进行生成活动的探究,在经过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后,幼儿将会更容易、更直接地理解“冬眠”“候鸟”等词汇的含义,甚至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更深、更有价值的内容,将预定活动转化为生成活动,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调动幼儿的兴趣,让“生成中有预定,预定中有生成”。
篇12
强化学习提高认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合规文化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具有农业银行金融特点的教育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是农业银行信奉和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管理经验方式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农业银行员工的价值准则、经营观念、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推动农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可以说,这次活动的开展,让我进一步认清了岗位职责、净化了了思想、提高了领导务能力。下面,就这次学习的收获,我谈点我的见解。
一、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对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法违纪和防范案件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一方面,要统一各级领导对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使之成为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推动者。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业务、新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金融业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全行业务提速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明辩事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同时,要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增强依法合规审慎经营意识,把我行各项经营活动引向正确轨道,推进各项业务健康有效发展。要在我行内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形成讲实话,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的经营作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严明纪律,严格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控制各类道德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维护和提升农行形象。一方面,要提高全体员工对加强企业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全行干部职工是泉州农行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合规文化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建设好优良的合规文化企业,更谈不上让员工遵纪守法。从现实看,许多员工对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设的内涵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把企业合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一般文化娱乐活动混淆起来,以为提几句口号,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唱唱跳跳就是企业合规文化建设。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做好财会人员的培训、考核,业务培训力求达到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提升性,要使所有会计出纳人员人人熟知制度规定,个个争当合格柜员,柜面成为营销舞台;要强化财会人员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不同形式,力求使财会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等级。通过系列活动,使全体员工准确把握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真正科学内涵,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的合规文化建设中去,增强内控管理意识,狠抓基础管理,促进依法合规经营。
二、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的需要。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在一个时期内要有一定的规划目标,最终建立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机制。从我行来看,他应该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环境、企业形象、企业礼仪、企业标识等内容,形成有自已特色的文化经营理念。首先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学习、交流、研讨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农业银行应如何发展,员工在自已的岗位上应如何做好自已的工作,与别的员工相比差别有多大,应如何改进;在新兴支行这个大家庭中自已是什么角色,自已出了多少力,对农行的改革与发展有何建设性意见。要通过谈认识,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此建立我行的合规文化,进而提高农行的凝聚力、战斗力。其次要与案件专项治理和正在开展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结合起来,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加强对易发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的业务环节的分析研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鼓励员工检举违纪违法的人和事,提供案件线索,推动案件专项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企业合规文化。最后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规范化服务,按照总行各项规章规定中的条款,对一些细节问题、难点问题要进行专项学习。对当前的业务经营和柜台服务形势,认真总结和细分客户群体和业务需要,整合有限资源,对存在较大矛盾和服务困难的服务焦点要集思广益,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客户需要,提升企业合规文化精华。
三、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降低金融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工作中,应该做到“三要”。一要树立正确指导思想。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止出现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倾向。特别要防止企业炒银行的思想。一个项目必然会引起多家银行竞争,在竞争中企业肯定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条件让银行增加贷款风险,要很好权衡利弊,切忌为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宁愿不发展,不要盲目发展,而造成新的资金沉淀。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规范日常行为。为此,要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业务经营过程,确保有章可循,切实堵住各种漏洞,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要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系统,要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控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重大违约情况登记和风险提示制度。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证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建立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要在追求自我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不断自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操作风险防范。四要坚持思想教育。要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一重要环节,经常开展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利用金融系统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使全体职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篇13
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对照准则自查自纠。事务所对照执业准则从两方面进行自查:一是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情况,包括对业务质量承担领导责任、合伙人机制、客户关系与具体业务的承接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监控、职业道德等八方面内容;二是对业务项目进行自查,主要是检查执行程序是否符合《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要求,获取证据是否充分、审计结论是否合理、出具报告是否合适。通过以上措施,推进执业准则在事务所深入实施,更好落地生根,巩固准则国际趋同成果,提升事务所执业国际化水平。目前,已有445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报自查自纠报告,完成对标自查工作。
发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帮扶作用。一是突出重点。将以下六类会计师事务所列为重点检查对象:业务规模较大且对行业影响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新批准设立或新合并重组的会计师事务所;涉嫌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监管机构关注及受到投诉举报较多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业务数量与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规模明显不匹配的会计师事务所;高新企业认定评审中发现审计报告存在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二是对标评分。广东注协对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高新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工作指南》要求,制定《小型企业会计报表审计检查工作底稿》、《高新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检查工作底稿》,确定评分标准,由检查人员对照评分标准、参照事务所自查自纠结果,进行对标量化评分。三是重点帮扶。对检查发现问题比较突出的事务所、评分较低的事务所,采取专家一对一点评、重点帮扶的方式,指出存在关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二、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
拓展国际化专业服务市场。广东省注协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搭建平台,指导和促进事务所围绕客户走出去融资、收购、拓展市场等需求提供服务。正中珠江适应客户在港上市、走出去投资的需求,在香港、澳门等地并购会计师事务所,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广州建华安德作为一家小型事务所,紧紧抓住欧美等客户相对国内客户,不仅收费较高,而且有更多机会延伸拓展新业务的特点,把加入国际会计公司作为拓展海外客户的重要选择,通过与香港CWCC 会计师事务所联营,以及加入金索尔(KSI)国际会计公司网络,成为KSI的联营所,事务所获得了大量在中国发展的海外客户,形成了合作伙伴国际化,客户本土化的独特生存空间。
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发展首先是人的国际化。加入国际网络,与境外职业组织合作是事务所培养国际化人才有效方式。正中珠江与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合作,支持事务所专业人员参加澳洲专业资格考试。立信广东分所制定“人才培养奖励办法”,鼓励员工参加境外资质考试。健华安德将员工直接派往香港CWCC会计师事务所培训,现场学习他们的专业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
提升国际执业理念。国际化发展,不仅要熟悉国际准则,更要有国际执业理念和思维。立信广东分所积极推广审计流程工具(APT)培训和试点,建立审计流程工具领军人(APT Champion)实施机制,推进事务所从理念、标准到实践与德豪国际(BDO)进一步趋同。广东正中珠江在技术支持方面,全面推动高级审计软件的使用,强化准则执行,以审计软件应用为载体引导培育国际执业理念和思维。德勤华永广州分所利用德勤开放的网络平台,持续强化员工对国际准则的学习理解,对执业中遇到的准则没有具体规范的新问题,一般直接引用国际准则中相关案例予以应对。
三、进一步加大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工作力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东注协将进一步引导事务所主动适应客户业务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加强与国际会计公司、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合作,鼓励行业从业人员考取相关境外执业资格;更加侧重不同准则体系差异的培训,多创造境外学习交流机会。更加注重中间层业务骨干的培养,为国际业务提供基础人才支撑。更加注重引导事务所完善人力资源政策,想方设法把培养的国际化人才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