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教学资源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远程教育指学生不需要到特定的教室去上课,而是通过网络、函授、广播电视等不同渠道进行学习,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等特点。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是与同学、教师分离的,主要是以自学为主。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学习资源在远程教育中显得极其重要,是影响远程学习、实施远程教育的关键。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文字教辅等印刷材料,光盘、电视直播课堂等视听材料,网上教学资源、IP课件、CAI课件等计算机及网络设施,这些学习资源是远程教育学生有效开展学习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加强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建设,使之得以合理开发与利用,才能有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
一、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原则
首先,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应以思想性为原则,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体现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次,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应以科学性为原则,以科学描述概念、准确的问题表述、正确的引用资料、合理的原理论证编制学习资源,坚决不犯科学性的错误。再次,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应以教学性为原则,应体现课程计划和课程大纲的要求,满足学业的需要,还需充分考虑学生在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特点,力求学习资源符合学生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要求,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还应坚持以发展性作为原则。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学习资源内容及形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加强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完善印刷材料
印刷文字材料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字教材。此外,还有教学辅导材料、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书、形成性考核练习册和期末复习指导等。印刷文字材料虽然是传统学习资源,但他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据调查,印刷文字材料在各种远程教育学习资源中,是被使用率最高的材料,在众多媒体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应当将印刷文字材料作为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重点工程,不断对其加以完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印刷文字材料也应当与时俱进,提高教材质量,及时更新内容,以适应时展的要求。文字教材应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相应增加导读性的内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每一章节安排体例上增加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练习题、测试题、参考教学资源、学时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说明等内容。而文字辅导资料应与文字教材配套统一,紧扣文字教材进行编写,应突出充足性、启发性和弹性,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以拓展深化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锻炼其思维、创新能力,适应学生个体间和个体内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开发网上学习资源
网上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课程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进度、教学信息、学习指导、教学辅导、综合练习、扩展阅读、学科动态、答疑等,具有很强的导学、助学功能。调查显示也是学生很关注的学习资源,理应加大建设的力度。对于网上学习资源,有的学生反映缺乏精细的组织,内容庞杂混乱,有的内容与学习者的专业相关程度低;内容重复,是文字材料的翻版;信息更新不及时,过期现象严重等。所以,网上学习资源模块结构中的内容应精心安排,材料组织针对性要强;围绕所学专业扩展学习内容,为打开专业视野与思路提供有效资源;关注各知识点的最新信息、最新成果,把它们及时那入到学习资源中,及时剔除陈旧过时的信息,使网上学习资源真正呈现出引导性、丰富性、时效性、动态性和拓展性的资源特点。
3.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
多媒体课件也称多媒体CAI,是对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与学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它具有多媒体信息和交互性的基本特征,分单机版和网络版。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课件在学习资源中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需要技术支持,一般老师不经过培训很难制作出高水平的课件,因为优秀的课件不是传统板书的再现。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不能为生动而生动,乱用素材;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出交互性、启发引导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应体现出艺术性、易操作性、经济性等特点。总之,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媒体特长和它们的有机组合,准确、直观、生动、完美地表现教与学内容,提高学习资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学习效果。
4.对各种学习资源加以整合,优势互补
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类别众多且各具特长,如印刷文字材料具有不受时空、经济条件限制,成本低廉、使用便利,且内容系统翔实,有利于学生便捷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专业能力;视听材料通过声光电声设备,为理性知识提供了感性成分,能把学习内容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可感性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计算机和网上资源中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信息、学习指导、教学辅导、综合练习、扩展阅读、学科动态、答疑等能及时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导学信息,对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帮助;CAI课件的问答、分步演示、查询、仿真教学和模拟实验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复习、练习、测试和模拟实验均有很大帮助。所以,在学习资源建设中应该对各种学习资源加以整合,充分利用各资源的特长,通过优势互补,使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远程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建设、完善学习资源,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从而提高远程教育质量。
篇2
1、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及特点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具备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也称三本院校,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录取线主要介于二者之间。
1.1 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的学生属于本科层次,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应该成长为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一本、二本院校培养的研究型人才有着明显区别。
1.2 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通性,也有自身比较突出的特点[2]。分析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情况,发现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a.入学时对专业知识掌握较少,甚至有部分江苏考生在高中阶段都没有选修化学;
b.对本专业缺乏归属感,很多学生是调剂生,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用处不大;
c.自控能力不强,无故旷课、不交作业、考试突击等现象较多;
d.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课程知识掌握较差,甚至有同学出现挂科现象;
e.动手能力较强,对社会实践的要求比较强烈。
2、教学建议
根据本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高分子导论课程几年的情况,结合同行经验[3-4]、自身教学体会和学生意见,对独立学院高分子导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教师观念转变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及专业建设年限较短,目前师资力量主要依附母体院校。一部分教师是从母体院校外聘的兼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自身在母体院校已承担较重的教学或科研任务,精力有限,而且多年来形成了一本、二本的教学定势,惯于按照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科研并重型高校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往往会把内容讲的过深,理论性太强,常常使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甚至发出“想把我们培养成科学家”的感慨。另一部分教师是学校自有年轻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自己学习体会或老教师教学经验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很好的根据独立学院“三本”的生源特点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明确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且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2 合理选择教材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课后主动复习和预习的情况很少,寻找相关书本文献学习的更少,所得知识大都依赖于课本和课堂,所以参考教材的选用很重要。
高分子导论教材版本较多,主要章节包括概论、链式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结构、聚合物的性质、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的成型加工等。这些教材主要是面对普通高等教育,整体内容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鉴于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适用于独立学院的教材,本校目前选用董炎明编著的《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该教材内容通俗易懂,而且书中有很多小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随时关注教材信息,寻找更为适合的教材。
2.3 明确教学内容侧重点
应用化学专业开设高分子导论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高分子的世界,理解和掌握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框架、概念和原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或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提供知识储备,所以在教学的深度上要求相对偏低,但是作为仅有的一门高分子课程,课程内容要有代表性。
高分子科学四个知识板块中,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是讲解重点,安排28学时左右,而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加工则重在与实践结合,以讲座或参观的形式学习。
在高分子化学的学习中,紧紧围绕“如何合成聚合物”这条主线,重点介绍自由基聚合和逐步聚合,离子聚合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作为次重点,而配位聚合则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其中涉及到很多公式,比如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部分,有引发速率方程、链增长速率方程、稳态假设下的自由基浓度方式、聚合总速率方程等[5],弱化公式的推导,而将关注度放在公式的理解应用上。
高分子物理则围绕着“聚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这条主线,重在二者的对应关系。此部分涉及到较多的曲线,比如线性非晶态聚合物的形变-温度曲线,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重点介绍曲线各段所代表的意义、对应的结构要求、相互的异同之点,而对精确的曲线函数推导完全忽略,所涉及到的比较前沿的结构模型也适当弱化。
2.4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而且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自卑、畏缩心理,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将理论讲解和实物、模型演示相结合,将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多种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转贴于
2.4.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独立学院的学生中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或旷课、课后不复习、作业抄袭、考试突击等的现象比较多,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针对这些现象,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引导性的措施:
a.课前布置预习题,并在上课时提问,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b.讲课之前列出本堂课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或知识点,在下课之前以课堂作业的形式解答上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
c.课后习题不单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检查,还要包括部分拓展性内容,引导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或是网络资源,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d.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取某种实用的高分子材料,课后查阅相关知识,相互讨论,并选取代表以讲课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
2.4.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今多媒体技术非常发达,对其有效利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教师进行了探索[6-7]。多媒体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多媒体课件,课件并不是教材的简单重复,而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摒弃板书教学,比如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理论公式的学习和推导,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理解,这时就应该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化学软件实现分子结构的模拟、构型的转变等,直观形象,对高分子的链结构、构型转变等抽象知识点的学习很有帮助,还可以将简单高分子实验制作成视频,比如学生在学习自由基聚合中的自动加速效应时,由于没有感官印象而难以掌握,可以通过视频将这一过程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分析理解。
2.4.3 紧密联系生活
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分子科学支撑着庞大的高分子工业,与生活联系密切,在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到处都是高分子制品,在讲述高聚物名称和结构时,展示此种聚合物的制品,引导学生通过制品的特点来推断聚合物的特点,加深印象,还可以简单介绍行业内代表性的生产及加工单位。独立学院多有产学研共建平台、学生实训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高分子生产加工基地,了解比较成熟的高分子合成工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过程等。
2.5 改革考核体系
考核是教学成果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张试卷定生死,存在诸多弊端,建议将课程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的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这部分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从而使学生更加注重课堂的互动环节;另一部分是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
高分子导论的主要理论考核内容是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这是两个虽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方向,可以分别考试,同比重计入总分。考试可以采取开卷闭卷相结合的方式,高分子化学中反应动力学部分有很多的公式,学生记忆上存在困难,可以适当采取开卷或半开卷的形式,而高分子物理中多是对规律的解释和应用,采取闭卷的形式。
3、结语
高分子导论作为一门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课程,在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课时数少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目前尚在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师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8年2月22日
[2] 于丽波,本三院校学生特点分析,科技信息,2011,8:69
[3] 方征平 郭正虹,在独立学院开展高分子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高分子通报,2009,8:74-78
[4] 徐晓冬,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高分子通报,2010,5:74-78
篇3
校园网店建设是电子商务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下的具体应用,它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利用基础网络、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电子通讯设备的构建满足于校园内各部门、群体或个人进行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一个可用性、伸缩性和安全性的电子商务平台。
一、校园网店的总体发展策略
以“立足校园、服务师生”为宗旨,采取“在线订购、电话订货、送货上门”的交易方式,以校园网和互联网为平台,利用目前流行的电子购物模式,建立一个适合校园消费群体需求特点的专业校园网店。
二、校园网店建设的优势
校园网店进行的校园电子商务与一般电子商务相比,除了具有跨时空、超前性、经济性、个性化等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优势:
配送距离短,便于将商品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
校园网店的消费市场范围小,网店运营成本低;
便于线下支付,更易于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三、校园网店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电子商务的整体运作都应在网上进行,传统的理论灌输教学模式大多给学生“纸上谈兵”的感觉。虽然市场上也有出售具有完整的仿真模拟功能、多学科并用的教学实验性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但校园网店可以使学生真正在学习工作中“身临其境”,这种方式更具体、更真实。校园网店能满足《电子商务认知》《网络营销》《网页制作》《电子交易与结算》《图形图像处理》《营销技巧》《企业商务管理》等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的实践训练的要求,而且还能为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会计应用技能、物流应用技能、营销应用技能及其他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实训平台。校园网店为学习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所有对电子商务领域知识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工学结合一体的机会,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校园网店实践中去,同时还解决了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脱钩的弊端。这样,校园网店在培养当代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校园网店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对教学改革的作用
1.校园代购(代销)
校园代购(代销),就是为不会上网购物(销售)或不方便上网购物(销售)的师生提供网络代购(代销)、充值缴费等项目,广大师生可以委托校园网店专业的“工作人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他们进行相应的服务。校园代购(代销)可以为学生创造领会网络营销服务的机会,使他们掌握网络购物交易、电子支付以及资金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开设网店
开设校园网店其实就是借助网上的免费资源进行实训。学生通过网络和供应商进行洽谈,从中尝试着去比较、分析各个不同的供应商的优劣,熟悉类似于淘宝网、拍拍网等这样的C2C网站的“游戏规则”,了解开设网店的流程等等,锻炼他们的网页制作、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网络营销、网店推广与管理的专业技能以及应变能力、说服能力、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3.建立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平台
篇4
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几乎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展开。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国内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可喜的成绩。数字化教育资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从单向传输到双向的共建共享。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日益普及,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认识到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活动相关的多,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少;参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层面和人很多,但缺少分工协作,资源建设工作呈现多头并进状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工作分离,对于资源的有效应用缺少系统的研究。
对于我国大多数地方院校而言,其主要培养的学生都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推动教育文化发展贡献力量,有理由相信,对于任何一个地方院校而言,都应该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市场人才需求为培养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更加的看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其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群体;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思想,一个强壮的体魄才会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才会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大学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一方面在于对普通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另一方面对于有体育专业的院校而言,院校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能够更好的促进本地区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目标更加趋于合理。对于任何一个院校而言,都不可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到最好,也不可能保证自己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社会发展中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得到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和学校、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因为特定的文化氛围和培养模式,相互之间的交流才能使大家对于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和社会适应程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这种共建和共享思想能够使每一个院校受益,因为对于教育而言,任何一个单一院校都不可能承担起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重任,需要所有的教育单位和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最终培养出回报社会的人。
从目前国内外对于大学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成果来看,笔者认为学术的相对保护和成果的不透明性是阻碍共建共享最重要的因素,在大多数地方院校之间,其研究和学术成果一直都处在自我保护阶段,对于公开其成果一直是该领域不能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大学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中,学校相关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是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实现的第一步。有人提出这种做法会不会使自己的优势成果丧失地位,笔者认为将自己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公开的讲述和宣传,一方面给了别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别处获得一些更新的思路,对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会有不小的帮助。
在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和共建必将是地方院校,尤其是同一个地区院校体育管理和体育学者之间促进本地区学科发展迈出的最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伍红华.教育资源库的自我建构与智能服务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王文霞.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观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篇5
入学伊始,老师作为原新校区基建设计者引导我们结合基础平台课程进入建设运行中的绿色校园地源热泵工程。紧随对其实际运行的观测和效能分析,分阶段设计研究用模型方法表达地源热泵系统成为自己学习的“纲”。围绕其我们开始组团、合作,查阅资料,针对性选、听课,设计、开发并动手制作模型,提高,拓展、巩固运用空调技术专业知识面。本次创新的各阶段成果既可以作为教具演示,也可以用作分析模型在空调系统中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结合这一项目创新,开展老师倡导的自主创新学习。使得我们通过对特定创新技术系统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在团队合作中训练思维,我们整体地体验到学习之乐。
当能够全身心融入学习,感受年轻生命的价值升华。是自幼读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生命再现。
二、自主创新的学习是大学生创新课题的价值核心
本次创新项目是通过研究制作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后续研究工作的教学模型,模型的价值在于可以直观的表达出系统在地下如何工作,以及不同的管道敷设方式,也可以深层次地解析地源热泵这一利用潜在能源的绿色空调系统,并研究在不同的地质情况如何进行管道敷设与机房建设,通过调查各地域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的运行数据与我校新建地源热泵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地域差异给系统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及其改进等问题。
我们对于地源热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掌握,但对其在空调整体机能还认识不够,设计并制作这一模型教具促使我们在这一系统的学习过程当中认识更加深刻的,对其优缺点也更加明确,从而强化对今后学习的帮助。结合所学知识在模型的制作中对自主创新学习模式进一步加强,在绘制CAD图时启发思维,磨砺克服心态、解决矛盾、锻炼挑战意识,这都是创新学习的关键。
三、模型制作的学习成果、过程与得失总结
2.实验总结
本次创新我们经过了4个实验阶段,前三次的局部性失败给最后的成功带来了经验,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主动掌控情绪是工作的根基,在失败中成长。正是工作中遭遇的困境和问题才引发思考与改进,形成学习的过程。经过调试研究总结之前实验失败原因如下。
(1)图纸设计失误。初期找到的资料影响加上设计中没有注意细节,有些尺寸在实际中对不上,如零件大小等局部问题影响了全局。
(2)模型制作的材料选用中出现较大的分歧,让我们懂得创新团队的合作的重要性。如基础底座的材料上,有的想用钢化玻璃而使观察上清晰一些,终因支撑力不足而放弃,让我们体会了“木桶理论”。
(31初期模型尺寸掌握不得当以至于总是出现管道连接不上,经过后期研究和讨论我们把原有的管道改成了LED灯带,并逐步探索克服灯带容易出现的漏点、坏点和如何强烈对比等问题。
四、自主创新学结
自主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和团队能力,学到了很多课堂听不到以及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不管在那里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沟通不足容易带来失误,任何工作中沟通都是重要的艺术。制作初步模型的时候,各有各的想法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交流,以至于在制作的时候出现了争吵和抵触等不良的情绪,所幸经过老师的调解我们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接下来的过程各自为政的恶性争吵转化为共同目标的良性争论,深刻体会了沟通的价值。
这次活动当中还学到了地源热泵在不同环境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在北方,地下恒温层深浅不一而初期勘探应该注意什么,应怎样选择埋管方式,以及冬天管道受损、较浅处结冰时我们应如何处置,以及地下换热器在冬天恒温层较浅的地方可能会出现换热不均衡的现象时该怎么处理。这些都是在屡败屡战中找到的答案,这也提高了我们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以保证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篇6
新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英语学习能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世纪版教材课文选材十分广泛,教材语言内容时代气息浓厚,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内容涉及介绍电脑、基因等高新科技信息的篇目,也有近、现代人物的传记、采访、道德修养等人文性的话题。另外,还涉及一些浅易的学科知识,增加了语言材料的真实性,体现了如何使用语言。总之,新教材的体裁则更加丰富多彩,有记叙、说明、小说、书信、日记、幽默等。具有话题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处理好这种阅读课型的教学是近年来英语教学界讨论的热点。
在教授新世纪教材(新版)高一上册第三单元的Manners时,在挖掘课文内容,创设条件与情景方面我使用了下列的方法。
一、导读引出话题
如果直接让学生来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学生很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如果老师能在学生阅读之前适当进行一些背景介绍,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来思考,就会充分调动学生资源,形成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思考的良好风气。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图片说出下列的做法究竟有没有礼貌,是goodmannersorbadmanners。例如:
saying“Excuseme”,“Please”and“Thankyou”
askingquestionssuchas“Howmuchdoyouweigh?”or“Whyaren’tyoumarried?”
givingyourseattotheoldwhenyou’reonthebus
pickingyournoseinpublic
queuejumping
talkingloudlyinpublic
whencoughing,alwayscoveringyourmouthwithyourhand
利用这些精彩的图片形成了师生互动的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愉悦了。之后我再问学生如下几个问题:
Haveyouevermetforeigners?Doyouhavethechancetotalktohim/her?
Ifyouhavethechancetositonthesamebuswithaforeigner,doyouwanttotalktohim?
Whenyoutalkwithaforeigner,whatkindoftopicshouldyousay,andwhatkindoftopicshouldn’tyousay?Why?
接着我让学生们看课文首页的图片进行讨论,大概描述一下发生的故事,然后很自然地引出Manners这个话题,进入课文学习的第二个环节:快速阅读。
二、快速阅读初步感知
略读(skimming)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这时一定要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避免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而且应用默读形式,还要做到“三到一快”,即:眼到、心到、脑到和快速扫描。集中精力,大脑快速吸收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并分析理解。我将课文的主要内容事先概括出来,从而降低了学生自己归纳段落大意的难度。考虑到这一点,我只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来看所给出的段落大意来匹配适当的段落。如:
Manyofushavetheexperienceoffailingtostartaconversationwithaforeigner.概括了第一段的大意。
Sometipsofhowtoknowwhethertheforeignerwantstotalkwithyou.概括了第二段。
Sometipsofhowtostartaconversationandhowtomoveonit.为第三段。
这个环节的设置帮助了学生的整体理解,为后面的难点突破做了个铺垫。
三、细读仔细理解
在对课文表层理解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详细阅读。这时,教师可设计多种形式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例如用判断对错题目,针对关键语句提问或者设置完型填空等题型。在整体理解之后,我开始分段落逐段挖掘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细读能力。在第二段的理解时我抓住关键的重难点句子,设计了TrueorFalse的问题,
问题如下:
1.Iftheforeignersays“Hello”or“Hi”toyouinreturn,itmeansheiswillingtohaveachatwithyou.(T)
2.Watchforasmileinordertomoveonwithaconversation.(T)
3.Iftheforeignerjuststaresoutofthewindow,thatmeanshewantstotalkwithyou.(F)
4.Thesearepositivecuesifthepersonstopswhateverheisdoingandlooksbackorsmilesatyou.(F)
在第三段落中,我针对“话题”这个关键词,让学生来填空,内容我设置如下:
Should say
Shouldn’t say
What kind of topics should we choose?
universal topics
weather, movies,
music, sports, favourite things
politics, religion,
personal matters
What kind of questions should we raise in the main course of a conversation?
open-ended questions
What do you think of Zhang Zi yi?
My favourite sport is basketball. What about you?
Is Zhang Zi yi beautiful?
Do you like basketball?
What should we offer to move on the conversation?
short comments
That’s interesting.
I agree.
篇7
1.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现状
近几年,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的指导下,我国高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覆盖,部分高校建设了拥有自己特设的IPV6网站,如六维空间、北邮人、饮水思源、山大之家等;我国高校几乎全部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际标准多媒体建设。随着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的提高,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也逐渐正规化。但是,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我国高校还存在技术不规范,平台建设不统一,资源安全性低,而且在集成性、开放性等方面建设不够科学合理[1]。
随着近几年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在各个方面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由于现代社会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大部分教师都能够熟练的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且能够利用校园教学资源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有些老师还利用校园网络组建学习讨论小组,改变传统教学辅导方式,拉近了教师和学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校园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完善,学生学习、生活好多方面都能通过高校网络平成,利用校园卡这一媒介能够做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如吃饭、洗澡、打水、选课、成绩查询、借还书、信息查询等等。但是,目前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还不够充分。有研究部门统计:对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感兴趣的教师只占46.1%[2]。有些教师思维模式固化,不愿意打破传统工作和思维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只是具有浏览网页、使用办公软件、收发邮件等简单的网络运用能力,对于更高深的网络资源开发、整合等信息技术不能熟练的运用,导致他们不愿意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
2.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1完善、学资源技术规范
由于教学资源种类多、属性不同,因此在教学资源分类、命名、编码等技术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资源技术建设有利于降低教学资源管理难度,减少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等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开发、查询、共享等功能的实现;有利于简化操作,让教师能够更有效的获得有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2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统一化
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就应该具有立体、互动、开放等特点。统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能够让师生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教学资源,而且能够在统一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实现最大程度地开放,针对该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建设统一平台,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分类体系,完善的分类体系有助于对信息查找提供有效指导,能够让使用者快速的链接到目标信息;由于学科专业种类繁多,因此科学化的分类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定标准化的分类体系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科专业的个性和特色。其次,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还要进行一体化及可选择性设计,在媒体形式的选择方面,要让需求和课程特点相结合,同时教学资源也要对学习对象、目标和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教学资源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
2.3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和保障建设
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光要注重其规则、内容、平台的建设,还要加强资源管理和保障建设。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要设置专门的部门并配备专门的人员对教学资源进行后期的管理和维护,要定期对系统、资源进行升级、更新。由于教学资源的管理需要网络、教学等不同专业人员的协同工作,因此要注重教学资源管理团队建设。再者,管理部门为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和资源更新速度,要设立激励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考核,对于先进的教师给以一定的物质和福利待遇奖励。对于保障性建设,主要是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对教学资源和网络环境的安全提供保障,让师生在使用时没有后顾之忧。
2.4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集成性、扩展性、安全性和开放性
随着网络发展,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资源呈现种类内容多、规模数量大,如果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集成化处理,将会加大资源管理的难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还要注重后期的系统的维护升级和资源内容的更新,确保教学资源与时展保持同步,同时能够做到去伪存真。为保障资源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效性,就应注重资源平台的可扩展性。开放性是保障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吸纳优质改进建议的前提;在保证开放性的同时为防止教学资源被滥用、盗用、破坏等问题的发生,因此还要注重资源平台安全性建设。
3.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应用
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完成后,为提高其应用率,实现其应用价值,要对其应用加强推广,要通过大力的宣传工作让师生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包含的内容,认识到使用该平台的便捷性;通过普及系统使用方法和使用规范,让师生能够更加快速便捷的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目标资源,然后才能让师生将信息化资源应用到教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为了让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师生中普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利用校园网,建立专门的教学资源板块;二、开展专门的培训讲座;三、校园海报、电子屏宣传。
4.结束语
迎合信息技术发展大潮,加强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一定能够使高校信息化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篇8
(二)关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模式研究较少 温秋华(2009)分析了高校教学资源库四种建设方式所存在问题,提出基于项目管理理论构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模式。关于经管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银样军、王芬(2010)针对专业中心、课程中心、应用中心和经验积累与分享中心进行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架构设计,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财会审专业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现状
(一)获取网络教学资源效率低下 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通过校园网络课程获取相关资源,其比例达到24.4%,在这一比例中,专科生和本科生占较大一部分,其次是财经类网校、电子期刊网、出版社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分别为18.1%、17.1%、12.1%和11.5%,而省级精品课程网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利用率较低,只有8.8%和6.6%。通过交叉分析可以看出,博士生和硕士生更偏向从电子期刊网(如万方、知网)获取资料,另外,少部分调查者通过百度、百度文库以及网络视频资料获取所需要的资源。而大学教师主要是通过超星数字图书馆、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出版社网站和省级精品课程网站获取资料,使用率分别为21.7%、19.3%、18.1%和13.3%,对于电子期刊网、财经类网校和校园网络课程的使用率较低,为10.8%、9.6%和6%。可见,被调查者搜集资料的来源过于分散,导致获取可利用教学资源效率低下。此外,教师和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迥然不同,可能原因在于某些网站或出版社权限的限制,优质资源的获取需要付费,抑或是学生知悉的搜索途径过少。因此,建立一个融合财务管理、会计学和审计学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对提高资源搜索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教学资源缺乏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新旧程度、行情最新动态和进展。针对学生群体做的调查显示:财会审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基本具有时效性的比例为62.6%,很有时效性的比例仅为13.6%,21.6%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时效性,2.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时效性。相反,66.7%的教师认为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基本没有时效性,仅有23.1%的教师认为基本具有时效性,认为很有时效性的比例仅为5.1%。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教师所需的知识要结合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所需知识仅与考试相关,只有部分研究生关心最新研究成果。
(三)网络教学资源不能完全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调查显示,有51.1%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基本能提升其学习效果,24.5%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很少能达到其学习效果,22%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其学习效果,2.4%的学生认为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同时,有45.4%的学生表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基本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5.5%的学生表明这种学习模式很少能够使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仅有13.2%的学生表明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网站上查阅相关资料往往使其抵挡不住娱乐、游戏资源的诱导,不能完全静下心来学习,或者是进入学习状态过慢,借着学习的理由为上网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
(四)教师缺乏对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引导 网络资源繁杂,陈旧信息泛滥,从而导致信息筛选工作量加大,专业教师应给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网站。但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专业教师不太经常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学习的比例为38.3%,很少要求的比例为33%,经常要求的比例仅为17%。缺乏专业教师的引导,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五)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 在被调查者中,50%的师生认为网络教学环境下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能形成互动;37.2%的师生认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不能形成互动。此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教师不易把握学生理解并吸收所学知识的难点,不利于后续教育的深化。
(六)制约网络教学资源高效使用的因素多种多样 影响网络教学资源高效使用的因素主要有宣传力度不够、网络不通畅、资源不够丰富、资源更新速度缓慢、操作太麻烦等,其中教师与学生都将宣传力度不到位、资源更新速度缓慢列为前三个影响因素。不同的是,34.8%的教师将网络不流畅、费时太多列为第一影响因素,而学生则将其列为第四影响因素;23%的学生将相关资源不够丰富、实用性不强列为第二影响因素,而教师则将其列为第四影响因素。
三、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需求分析
(一)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从资源融合的角度来考虑,50%以上的师生认为实现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的融合比较重要;30%的师生认为实现三个专业教学资源的交叉融合对教学与实践应用极其重要。
(二)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应建设的模块 出于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大部分师生建议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包涵考试资源库(大纲、试题、答案等)、课程资源库(课件、讲义、习题、案例)、文献资源库(法规、论文等)和智力资源库(中外财会名人、研究生导师、领军人物等);部分师生建议设置专业标准库(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等)和课程资源库。此外,有一部分被调查者建议开设研究性资源库,财会审及经济金融类专家教授报告、讲座、新准则解读等模块。
(三)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应提供的支持 25.9%的教师希望教学资源库能提供同行的相关资料(研究领域、成果、收获、体会等)下载,希望提供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与及时更新的比重分别为23.8%、22.4%和18.2%,部分教师建议提供在线答疑服务。学生希望提供学习资源的及时更新与下载服务比重各为23.6%,建议提供学习资源上传、其他学习者的相关资料(疑问、成果、收获、体会等)以及在线答疑服务的比例分别为19.2%、18.2%和15%,少部分学生建议提供学习资源分享、可视频对话等服务。
(四)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采用的组织方式 教师最希望按照学科知识点组织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占48.7%,而学生则希望采用学习专题(或主题)、按学科知识点、按专业课程目录来组织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各占三分之一。少数学生建议按照从易到难组织或按知识结构组织。
四、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构建思路
(一)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原则及目标 针对现有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且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高校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应遵循标准化、学科专业性、技术前瞻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课题组按照高效率、高质量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以学科、专业大类为主线,整合高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彰显专业特色,促进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科学管理和高效应用;充分考虑重素质、开放式、个性化、实时性和终生教育等新时代的教育特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技术,通过高校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教学、科研和企业提供一个全新的财会审专业知识的整合平台,为网络环境下的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同时,推动陕西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改革,整体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课题组以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从项目规划、实施、维护与评价等方面进行高校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具体包括调研分析、资源库设计、资源库运行、资源维护与评价等步骤。调研分析主要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网络浏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明确教师和学生对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的具体需求,以便于专业资源的筛选。专业资源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应由专业人士通过收集、整理、加工、开发所得,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资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资源库的总体设计方案,实现资源库建设原型的模块化。资源库在表现形式上有音频、视频、动画、文本、PPT幻灯片、图形、图像等,在使用上提供检索、阅览、下载等功能。资源库应该能够实现教师网上备课、网上交流、开设网络课程、网上布置作业、教改成果推广与利用,学生自主学习、在线答疑、学习心得交流,同时各类用户也可以实现资源上传等特定功能。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重点在于理论课程资源与实践课程资源的整合、专业基础资源与综合实践资源的整合、专业知识资源与智力资源的整合,力争使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以及管理层和治理层都能在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中获取自己所需专业知识。试点运行高校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并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实时改进与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库内的教学资源需要持续更新、整合,教学资源库的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这样才能满足各类用户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既要考虑到三个专业的特色又要思索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根据各专业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突出学科之间的共性,从而形成“一条主线,二维递进,三方整合”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借鉴相关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架构,结合被调查者的需求,高校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专业标准库、课程资源库、教学素材库、文献资源库、竞赛资源库、智力资源库和认证资源库。
(1)专业标准库。专业标准库主要提供重点院校财会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专业标准,为本专业师生提供在校期间的教与学的整体方案。通过专业标准教学资源平台,会计类院校可以相互交流,并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及时查漏补缺,完善专业标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是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是一线教师实施教学工作、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平台。课程资源库以财会审专业大类为主线,优化整合现有的财会审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建成由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所组成的课程资源库,实现理论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资源的紧密结合。
(3)教学素材库。教学素材库主要为网络课件开发和教师备课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素材,教学素材库的建设可以避免大量重复性劳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优化学习。教学素材库主要包括财会审专业教学中的教学图片、教学动画演示、教学材料(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语音视频、教学软件等多媒体资源。
(4)文献资源库。专业文献是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参考,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素材。文献资源库主要包括财会法规资源库、专业论文资源库、名著概览、国内外专业期刊介绍等。
(5)竞赛资源库。各种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竞赛资源库以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为契机,秉承“以赛促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发挥“项目牵引+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搜集、整理“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用友杯”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资源,有效补充现有的专业课程资源,实现专业基础资源与综合实践资源有效融合,为学生参赛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
(6)智力资源库。搭建财会审专业产学研的交流、沟通、合作平台,建成由财会审专家信息库、会计事务所信息库、会计院校信息库以及相关财会审职业组织等所组成的智力资源库,实现知识资源与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
(7)认证资源库。财会审专业各类认证考试是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工具,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路径。通过认证资源库的建设,集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审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注册金融师考试、ACCA考试等考试资源,其内容主要涵盖考试简介、考试大纲、历年真题以及模拟试题等,既为校内外考生提供考前复习的便利,又可以自行验证学习效果。
高校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关于三个专业的融合不论在“教”的方面,还是“学”的方面都是革命性的变革。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需求,不可盲目照搬网络资源,要及时筛选、梳理以及整合,上传有价值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价值。
五、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策略
(一)营造良好环境,实现资源优化整合 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保证这一资源库的正常运行与实施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顺畅的网络环境、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教学研究室等软、硬件资源的支持,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和融合。
(二)兼顾企业需求,实行统筹规划 财务管理、审计学和会计学是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财会审专业共享性资源库的建设应兼顾到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企业共建、共享相关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资源库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适合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合格专业人才。同时,建设必须根据经费、重点建设项目和人力统筹规划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成本与收益之间做到较好的权衡。
(三)建设高素质团队,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不仅需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还需要拥有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掌握网站开发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除此之外,整个工作团队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集思广益、善于创新。在教学资源库后续运行中,专业任课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使用教学资源库,及时上传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指导学生在线搜集资料、测试、答疑以及下载相关资源等。
(四)搭建反馈平台,实施资源的动态管理 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知识体系老化、理论体系过时等不适应实际教学需求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应建立及时在线沟通反馈平台,使每一个获取信息的用户成为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参与者。这样不仅能为使用者提供最新的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而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反馈促进知识向更全面、更优化、更系统的方向整合。管理者应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与专业资源的整合能力,通晓网站设计和财会审专业相关知识,根据使用者反馈的信息及时更新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对其进行动态管理。首先,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置相关资源模块;其次,进行资源库的试运行,评估点击率并结合使用者的反馈情况对教学资源库进行考评;最后,对该资源进一步优化,并随后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以此形成一个闭环的循环系统,不断往复行进,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库的动态管理。
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高校财会审专业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将日渐变得完善。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融入动态管理的理念,通过反馈平台共享和开发教学资源,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与融合,达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等学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优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BY4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9
1. 您的性别
£男
£女
---------------------------------------------------------------------------------------------------------------------------------
2. 您的学历
£大专
£大学本科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以上
---------------------------------------------------------------------------------------------------------------------------------
3. 您的年龄段
£20—30
£31—40
£41—50
£51—60
---------------------------------------------------------------------------------------------------------------------------------
4. 每周大约多少节课
£10节以内
£10—20
£21—30
£30以上
---------------------------------------------------------------------------------------------------------------------------------
5. 近几年采购的竞赛设备的利用率如何
£一次性使用
£可开发培训教材
£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匹配度高
£可转作为学生协会的训练平台
---------------------------------------------------------------------------------------------------------------------------------
6. 公共教室管理模式,你认为合适的是
£教务处管理
£二级学院管理
£劳动班级管理
£物业管理
---------------------------------------------------------------------------------------------------------------------------------
7. 对跨二级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训资源是否愿意整合
£愿意 £不愿意
---------------------------------------------------------------------------------------------------------------------------------
8. 对现有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可否开展开放式平台试点
£可以 £不可以
---------------------------------------------------------------------------------------------------------------------------------
9. 现有实验实训设备使用中,对使用情况记载是否有据可查
£有 £没有
---------------------------------------------------------------------------------------------------------------------------------
10. 对学院图书馆的改造建议
£全开放式
£大阅览室改小阅览室
£设立教师阅览室
£设立应用技术、教学研究讨论室
£设立小型影音室
---------------------------------------------------------------------------------------------------------------------------------
11. 对现有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是否开展过绩效评估(如果有,请关联回答第12题)
£有 £没有
---------------------------------------------------------------------------------------------------------------------------------
12. 请你说出绩效评估最好的教学设备,绩效评估最差的教学设备
---------------------------------------------------------------------------------------------------------------------------------
13. 你认为现有教师的办公条件,急需改善的是什么
---------------------------------------------------------------------------------------------------------------------------------
14. 你对学院基本建设规划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
15. 你对学院现有教学场所提质改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篇10
自2002年以来,赣州驻市本科院校——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先后都在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启用新的校区。截至到2009年9月,进驻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的高校及大中专院校已达7个,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理、工、文、医、经、教等多个学科,高校园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与园区内硬件资源建设高速发展不成正比是园区内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还不够充分
各校都拥有各个特色的教学成果奖、实验示范中心、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和优秀多媒体课件,但由于受到知识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往往评完即止,最多仅受益于其所在学校,造成优秀教育教学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1.2教育教学资源重置现象严重
虽同在一个高校园区,但由于各校间意识上的“围墙”仍未打破,校际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开发。
1.3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重视
目前,赣州高校园区内各学校之间没有开展校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探讨,缺乏合理的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共建共享模式,对校际间的网络共享平台全方位、可持续建设的体制和方法的研究尚为空白。
随着各高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对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赣州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性高校资源有效共享的途径之一,是构建整个赣州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
2建设目标
如上所述,赣州市高校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面广,在教学资源和文献信息的建设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所提出的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主要将实现以下几个建设目标:(1)探讨高教园区教学化建设新模式;(2)建设统一开放的信息标准;(3)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校园区公共教育服务平台;(4)推动园区内各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该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将会为各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校际间互通有无提供桥梁,有利于集合园区内各院校的专业特长,形成赣州高校园区特色的教学、科研、学习、讨论的知识管理平台,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思路
笔者建议以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的运作为先导,结合江西省内各知名高校园区的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经验,建立一套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实际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有效管理和运作模式,并进一步阐明大学城内校际网络共享资源知识产权的限制和共享的关系、优质教学资源的协作模式和共享机制。
3.1网络中心资源建设的目标需求
首先,是开展省内大学城共建高校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和用户需求调查。在了解各个学校对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方法、投入、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期望、设想和建议。
其次,是规模化的定位。调查师生的需求,了解教师所希望的网络共享模式,了解教师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网络共享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期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来,实现网络共享平台的规模化建设。
3.2各院校的信息整合与应用开发
首先是信息的整合。校际间的资源整合需要实行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需要协同联合建设。笔者从数字资源的共享范围、利用深度、有效期的角度出发,考虑数据加工、存档、存取、管理等标准。
3.2.1信息资源的存档
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网络资源的共享、图书资源的共享、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跨校区选课等。其中涉及信息资源存档级别的设置,中心资源或结点资源存档位置的选择、信息的利用方式、存档的密级和版权的保护等等。
分布式多结点用户使用的技术支持。包括解决:海量信息存储、吞吐量、网络与数据安全、海量用户数接入、信息检索、计算能力等等。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扩客与发展节点接入等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2.2公共平台的协作活动
加入该平台建设的联盟单位需要建立联合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园区内各院校子资源的建设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如有些高校园区开展了针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协调采购、合作编目、编制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和共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活动。
可以说存档是信息资源的建设基础,大用户数接人技术是运行的保障,协同服务是发展的根本。
其次是应用开发。要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各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面向节点用户的应用软件设计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各校联合建设或补充建设的方式丰富园区内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制作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的工具,提供网上学习和教学参考。特别是面向园区内所有师生提供网络智能辅助教学平台及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校际选课及自选课程辅导系统等等。
4建立校际网络共享平台的资源共享评价体系
篇1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必须将教学活动的时空范围扩大到课堂之外,让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当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信息技术手也愈来愈广泛的被高校师生掌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育,由于可以使教学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地迅速流通从而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要实现网络教育,必须有网络教学资源提供给参与教学的人员,让这些人都能方便的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让教学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让参与教学活动的所有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利用教学资源。
1、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目标教学活动一般都有教师、学生、教务管理人员等人员参与其中,如何让这些人员都参与到其中来。所以把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过程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让课程负责人以创建精品课程的方式加入到资源建设中。
提供一种简单的操作模式,课程负责人只需要能上网,就能进行课程站点的制作,将自己平时在降低课程负责人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门槛,让课程负责人可以在资源平台上通过简单的资源上传、资源维护就可完成课程站点的建设;让需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学生、教师可以快捷的利用到需要的资源并能参与到课程建设,资源建设;让管理人员通过资源平台可以掌握、检查指导课程建设、资源建设的情况,促进课程中心,资源中心的发展;通过以课程中心为展现的资源平台建设,还可以避免既建课程中心,又建资源中心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要实现既能放教学资源,又能方便的利用教学资源;让教学资源提供资源的利用的同时促进课程中心的发展;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能快速、高效的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科技论文。
2、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框架设计教学资源按学科、课程信息进行分类上传管理,各课程站点可以引用相关的资源;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实现用户注册、访问记录。
系统管理:系统权限设置、分配,系统日志管理等功能。
教学资源管理:负责教学资源库的管理,让有权限的用户可以方便的根据资源分类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上传、维护、利用等管理。
教学资源评价管理:用户可以对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做出评价,是否对教学资源改进,提供相应的反馈意见建议。科技论文。
课程站点管理:课程负责人可以创建课程站点,并对课程的所用内容进行维护,组建教学团队,完成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工作。
课程站点利用评价管理:用户可以对各个课程站点做出使用评价,是否需要改进,与课程负责人进行交流反馈,以促进课程的改进。
用户交流管理:用户与课程负责人、资源管理者之间可以方便的进行交流沟通,如留言、在线交流等。
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图2-1 功能模块图
3、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的技术概述一般对于经济实力不是很好的高校,不可能去花钱去购买这样的软件,可以选择自主开发。目前可以快速实现这样系统的方式是采用ASP.net的MVC框架,建立好各种网站的模板在资源平台上,当需要创建课程站点时,选择相应的模板,调用资源平台上的各种教学资源即可很快的实现课程网站,让课程上网。所以,系统采用B/S架构,后台数据库建议采用MS-SQLServer 2005 ,它可很好的支持.Net平台并为以后数据扩展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下是本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数据字典。可供参考。
表名 列名 字段说明 CourseWeb CWebID 课程站点编号
UserID 课程负责人ID
WebMDID 所用模板编号
CWebEnName 课程英文名
CWebName 站点名称:通常取课程名
CWebState 站点状态:
ClickNum
IsDeleted
CallerMsg CallerMsgID 留言ID
UserID
MsgID
CMsgContent 访客留言(250汉字) Response ResponseID 答复ID
CallerMsgID 留言ID
Response 答复内容
ResPsTime 时间
UserID 用户ID Resource ResID 资源ID
CWebID 所属课程站点
IsShare 是否共享
ResTypeID 资源类型ID
ResDescribe 资源简介
ResContent 资源内容
ResDotpath 资源路径
UserID 用户,上传者ID
IsDeleted 是否删除 ResType ResTypeID 资源类别编号
ResType 资源类别名称(根据后缀来判断) User UserID 用户ID
PassWord 密码
FullName 全名
RoleID 角色 Course CID 课程编号
CName 课程名称
CDescription 课程简介
CSyllabus 课程大纲
CWebID 课程Web站点ID
CWebSite 课程站点地址 CourseComment CCommentID 课程评价编号
CID 课程编号
CMTOriginID 课程评价来源
CMTTypeID 课程评价类型
CMTSummary 课程评价摘要
CMTFile 评价文件实体保存位置 WebModel WebMDID 模板编号
WebMdName 模板名称
篇12
自20世纪90年代E-Learning逐渐兴起以来,教学媒体发生了改变,教学资源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要素,己经成为支持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但是,教学资源普遍存在难以重用、互操作性差、共享困难、利用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教学资源的共享与重用越来越引起教育技术学界的关注。受到计算机科学中面向对象思想的深刻影响,学习对象的理念逐渐形成并得以快速发展。
本文探析学习对象的理论及其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应用。
二、学习对象的理论
(一)面向对象思想
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导致软件危机的根源,即用Von Neumann机求解的问题域结构与解域结构的不一致性,形成了面向对象的思想。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 , 00)思想的基本内容是:1、系统由对象组成;2、对象具有标识唯一性且相互关联;3,对象由属性和方法组成,属性刻划了对象的状态,方法刻划了对象的作用、运动及其相互关联;4、对象的属性变化反映了系统的状态变化。5、系统中各个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联,形成对象方法之间的相应动态组合,从而完成系统任务。
80年代,随着OOP的迅速发展,00思想及其方法与技术不仅在软件工程领域得到深人研究和广泛应用,还深刻影响了系统工程、知识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等众多领域。到了90年代,00在高度(思维科学)、广度(应用领域)和深度(形式描述)三个维度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人,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学习对象的概念
00思想运用到教育技术领域,提出了可重用教学构件((reusable instructional components)的概念。1994年,H. Wayne Hodgin;在《Learning Architec-tures, API’ s, and Learning Objects》一文中首次使用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 , LO)一词来描述这种易组合、可重用的教学构件。
1996年,美国IE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LTSC, IEEE P1484)成立。该委员会采纳了学习对象术语,2000年,委员会下设的学习对象元数据工作组(P1484.12)给出了学习对象的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学习对象是可以在技术支持学习的过程中被使用、重用或引用的任何数字或非数字的实体。
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也相继提出了学习对象的定义,但基本上都是针对上述定义的限制性界定和具体描述,最典型的是:学习对象是支持学习的可重用的数字化资源(any digital resource that can bereused to support learning }。这些限定和描述刻划了学习对象的特性,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对象的含义和范畴。
学习对象概念的三个显著特性是:
1、教学性。学习对象是针对学习而设计、在学习过程中被使用、为达到学习目的而存在的特定实体。
2、可重用。学习对象可以被教学设计者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基于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重新组合和重复利用。
3、数字化。学习对象是数字化实体,能够传输和共享。
学习对象概念还具有其它一些特性,如自包含(self-contained)、自足(self-sufficient)、内聚(cohesion) ,可聚合(can be aggregated)、互操作(interoperable)等,但教学性、可重用、数字化是最重要的三个特性。教学性是学习对象的首要任务,可重用是学习对象的核心目标,数字化是学习对象与传统教学资源的根本区别。
(三)学习对象与教学资源
建立在非数字化教学媒体基础上的传统教学资源,其形态是固化的、物化的和静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普及,以网络为载体、以多种媒体来呈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传统教学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并逐渐成为教学资源的主流形态。但是,仅仅只是教学资源的形态发生变化还远远不够,这是因为:1、它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材料)仍然是固定的,难以被教学设计者解构和重组;2、它不具备一致的组织结构及其描述信息,难以互操作和共享。
学习对象是教学资源的抽象与封装,教学资源以学习对象的形式存在,教学设计者通过重用学习对象来共享教学资源。因此,学习对象是构件化的教学资源,能有效的检索、发现、管理、重用和共享,具有现代教学资源的全部特征。
(四)学习对象的分类
学习对象的内在固有特性包括:组合元素的个数、内含对象的类型、可重用的构件对象、一般功能、外部依赖性、逻辑类型、不同情境下可重用的潜力、同一情境下可重用的潜力。学习对象按上述固有特性分为5类:基本型((fundamental)、组合封闭型(tom-biped-closed)、组合开放型(combined-open)、生成呈现型(generative-presentation)和生成教学型(genera-tive-instructional)}Z}o
学习对象按组织结构分为原子、集合、线性、层次和网状类型叭按聚合度分为4个聚合层次。
(五)学习对象的粒度
粒度(granularity)是关于对象的大小、尺度及其详细程度等特征的描述。学习对象的粒度决定了学习对象的重用频率与效率,粒度过大会降低重用频率,粒度过小则会降低重用效率。
一方面,根据00思想,对象的粒度要满足“高内聚,低藕合”。另一方面,学习对象不同于软件工程学中的抽象数据类型,教学性是其首要特性,因此,学习对象的粒度要以能表达一定独立教学意义为原则。
(六)学习对象元数据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属性。学习对象元数据(Learning objects metadata , LOM)的作用在于,为教学设计者和学习者查找、获取、使用、评价、互换、共享、管理学习对象提供支持。学习对象元数据是学习对象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国际上相对完备的LOM标准是IEEE((Draft Standard for Learning objects metadata}) (IEEEP1484.12.1)a IEEE LOM标准定义了学习对象的一个语义模型,其结构是一个4层语义树。该语义模型将学习对象的属性组合成9类,分别是:general , lifecycle , meta-metadata ,technical , education } rights , rela-tion ,annotation ,classification。该语义模型的数据元素分为必须数据元素(mandatory data element)与可选数据元素(optional data element),全体必须数据元素组成LOM核心集,全体可选数据元素组成LOM可选集。特别的,第9类数据元素classification组成LOM分类扩展集,为特定领域的学习对象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扩展机制。
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是IEEE LOM标准在教学资源领域的扩展和本土化。《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以LOM核心集为基础,抽取LOM可选集的一个必要子集,利用LOM分类扩展集对九类教学资源规定了扩展属性。
三、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是面向教学的教学资源数据库系统,它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载体与共享手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是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
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是指:基于学习对象所包含的教学设计理论、面向对象思想、可重用性核心理念,运用学习对象的元数据技术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描述、组织、管理、、运用教学资源的数据库系统。
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由于学习对象的可重用性,在学习对象理论指导下构建的教学资源库能以最大效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由于学习对象元数据的标准性,使教学资源的分类组织及其特征描述符合一定规范,同时也是资源数据库的设计依据;
第三,由于学习对象的潜在智能性,在某种教学策略或认知策略的引导下,系统能够自适应教学目标并生成相应的学习对象序列,从而使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或通过结构实现智能。
(一)教学资源的分类
教学资源按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即标准类、素材类和课程类,其中素材类和课程类属于学习对象。各类教学资源界定如下:
1标准类包括职业标准、岗位能力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等。
(1)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
(2)岗位能力是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应具备的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具体化。岗位能力标准一般从普通岗位能力、基本岗位能力、核心岗位能力三个层面描述工作岗位的能力体系,每个层面由若干能力素质类别构成,每一类别根据行为表现的不同而划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代表不同处理事件能力的程度。
(3)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表现形式,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4)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测量的依据,是学校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阐述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明确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描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和学习目标(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给出实施建议(教与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2.素材分为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常见问题解答、文献资料、资源目录索引等。
(l)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素材类型分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五大类。
(2)试题是测试中使用的问题、选项、正确答案、得分点和输出结果等的集合。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的试题集合。
(3)试卷是用于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课件是针对若干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
(5)案例是指由各种数字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6)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的全面解答。
(7)文献资料是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和专业文章、书籍、音像资料、事件记录等。
(g)资源目录索引是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URL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气
3.课程类包括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课程包等。
(1)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所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五个一流”的示范性课程,即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精湛的教学艺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严格的教学管理及评价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品课程的网络表现形式是网络课程。
(3)课程包是针对课程实施完整教学的软件。
(二)学习对象粒度的定位
教学资源的上述分类是依据内容分类,因此,学习对象的粒度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规模。
知识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所以知识点及其关联关系是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基础。同时,一个知识点又是具有原子特性的不可分单元。因此,知识点属组合封闭型,围绕一个知识点的相关素材属基本型,由关联知识点组成的课程属生成教学型。
设计学习对象时,其粒度定位如下:
1、单个课件被一个学习对象封装;
2、其它素材类教学资源按照知识点分组,每个分组被一个学习对象封装;
3、一门课程对应一个学习对象序列。
(三)学习对象类的封装与继承
将教学资源分类后,提取每一类教学资源的共性特性和个性特性,这些特性在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系统内部定义为一个抽象数据类型--一学习对象类(Learning objects class,LOC)。 LOC是教学资源在系统内部的抽象与封装,每个具体的教学资源是LOC的一个实例。
LOC与LOM都是教学资源的抽象与封装,LOC用于系统内部对教学资源的各种加工处理,LOM用于系统对外呈现教学资源,LOC与LOM是动态对应的。
位于顶层的LOC是一个抽象类,它的属性与必须数据元素一一对应,方法至少包括构造器、set,get等方法。各类LOC继承顶层类,重载顶层类的属性与方法,其扩展属性与可选数据元素、分类数据元素一一对应,属性的赋值可以在构造时通过构造器由元数据库中初始读取,也可以通过set方法由元数据库中动态读取。
为了实现学习对象的序列化和智能,还要考虑LOC实例的持久化,在LOC实例的整个生存周期内保持有状态会话。
(四)学习对象元数据的XML绑定
为了实现元数据的XML绑定,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资源库系统需要具备:1、一个完备的资源命名空间;2、一套完整的XML标记,并通过DTD约束以符合规范,使用XSL设置显示格式;3、元数据字典和元数据编辑器等元数据管理工具;4,XML文档生成器。
注册教学资源时,在元数据字典和元数据编辑器向导下,提取教学资源的元数据,创建相应的LOC实例,存储到元数据库。教学资源时,XML文档生成器读取元数据库,用XML描述、封装元数据,生成XML文档格式的虚拟资源库。
篇13
高校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教学改革始终是国计民生中的关键问题。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某种程度上说,其代表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并且,教育部的“教育质量工程”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在教高[2007]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1]以及教高[2007]2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此外,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印发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对其建设需求提出要求。因此,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课堂的主流模式,其发展态势及存在利弊需要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着重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现状及问题剖析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内涵及外延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3]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语言传输知识方式的弊端,依据视觉信息媒介对知识接收过程的突出作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听觉和视觉同步的信息接收模式,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较为稳定的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然而,依据教育教学中“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原则,多媒体网络教学对于教学活动的基本作用需要谨慎思考。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应体现其“锦上添花”的补充机制,而非“画蛇添足”的消耗机制。因此,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是目前高校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扬长避短以求相得益彰,这成为高校教学效率提升探索中的重要问题。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及优势
当前,高校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探讨日渐丰富,归结起来,根据网络覆盖范围以及高校教学特点,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分为基于教室局域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校园网的教学模式和基于Internet 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三种。[4]各模式的基本功能及优点可概述如下:
1.基于教室局域网的多媒体教学的典型形式就是多媒体网络教室,通过视觉、听觉同步教学手段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升了知识接收效率,能够同时满足多媒体课件的示范教学、听力教学和语音教学。此外,还可进行单独对话、远程辅导、电子举手、批量传输教学文件及在线作业批改等。
2.基于多媒体校园网的教学典型形式是校园网,是前述模式的扩展和延伸,提供了校内线上学习网络课程、上传课件讲义、在线批改作业、网上辅导与答疑、搜索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的学习资源以及电子书籍等多种“教”与“学”互动方式,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再现教学情境,实现协作互助,拓展教学环境,凸显了网络教学的“高开放性”。
3.基于Internet 的多媒体教学的典型形式是远程教育,是校园网教学交互平台至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此外,还有虚拟教室、虚拟大学、虚拟校园等多种教育平台,在降低时空约束的基础上,还扩大了教育受众面,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三)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丰富的动画及图片资源带来的视觉冲击较大程度弥补了以往“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不足,众多高校纷纷引入各类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及相应的硬件设施。然而,发展过程中依然暴露诸多问题,归纳起来可有以下几点:
1.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过程相对割裂,教师教学过程“一言堂”式教学仅仅是由讲授加板书转变为单纯课件展示,教师主体地位下降,学生主动程度并未提升,并且,教学过程情感内涵不丰富,导致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体验性较差。
2.教师队伍中年纪较大的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控能力和使用水平参差不齐,对多媒体教学仅限于形式上的应用,而对关键内容的展示方法与突出效果的表达尤为欠缺,更毋庸提及网络教学资源的完善与更新,在多数高校中此种情形较为普遍,因此带来多媒体网络教学虚有其名。
3.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跟风与逐利心理,以及多数高层次高校教学资源的有限开放性导致各大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此外,由于地区间经济差异及高校层次差异也会造成区际和区内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进而导致教育教学条件的马太效应。[5]
二、提升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前述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既有不足,在研读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领域的诸多文献,对所在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高校教学工作经验,笔者提出提升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一)鼓励注重双向交流和情感融入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该模式不仅集成了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并能极大刺激感官体验的教学优势,同时也能兼顾传统“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的强逻辑推理性和重点突出性优势,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双向问答与讨论互动,同时教师注重情感要素的注入,以此形成视觉与听觉并举,理性与情感并重,形象性与逻辑性兼备的新型教学模式。
1.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以传统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原因在于,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学习主体,语言学习是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教师是语言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尽管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能够为学习者进行交互式的教学提供最好的条件,但仍然需要教师通过传统方式讲授和展示知识体系的逻辑架构以及单纯多媒体课件无法形象具体解释的重要知识点。例如在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单纯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局限性十分明显,高等数学的课堂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演算、推理,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与此同时,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也在演算、推理过程中得到提升。如果高等数学课堂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师与学生也就失去了演算、推理的机会,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2.增加师生双向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升多媒体网络教学效率。第一,随着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日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量上明显提升,部分教师受制于时间掌控不到位,往往机械地追求内容完整而忽视学生对课堂内容质的吸收,极大压缩甚至取消了课堂交流时间。根据加涅(Gagne)的教育信息加工理论,教学信息通道是一个由传输和反馈形成的闭合回路。反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纠正偏差。第二,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师生双向交流之间搭建知识传输的桥梁,且高校教育对象是成人,成人对某一事件或现象往往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以此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学以致用。此外,师生双向互动增加还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进而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注重情感因素的融入是提升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质量的有效手段。现今多媒体网络教学下的课堂尽管充满了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教师行为及语言对多媒体课件的依赖性日益严重,认为丰富的图片及多媒体动画比传统语言描述更具生动性。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的情感投入相对较差。然而,巴普洛夫指出,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不仅仅传递信息,而且离不开情感的交流。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也认为,教师的表情动作和语音语调会影响到93%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关注与投入,比如,通过规范自己的语言,灵活调控自己的情绪并能辅以恰当的肢体语言等,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
(二)努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深究教材,夯实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还应积极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将新事物新技术搬入课堂,丰富教学形式,充实教学内容。
1.学习多媒体技术,提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操作生疏,课件内容布局与知识点表达不合理等现象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因此,建议教师在备课中应避免总菜单、次级菜单及分级菜单层次混乱,避免大篇幅电子文档式的文字课件或只有图片、视频、音频等单一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进课堂,避免多媒体和网页链接错误,按钮失效,课件、网页运行不稳定,超文本链接失败,图片使用不当等技术方面的问题。此外,建议高校教师在课件制作中注意配色方案的选取,重要知识点的凸显与表达,课件整体布局的统一性和逻辑性,这些都对学生知识接受程度具有明显的影响。
2.强化对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建议对高校教师进行比较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够灵活使用学校构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定期完善、更新课件资源,完成学生答疑,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的综合载体功能。此外,提升多媒体课件在整体构思、具体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积极推动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建议地方管理者积极探索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推动高校多媒体网络资源建设的体系化,探寻鼓励高水平、高层次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公开和共享,使得各层次高校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第一,可以缓解地域经济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利用不平衡,使得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可以分享东部高校的前沿知识和教学资源;第二,可以缓解区域内部教育水平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利用不平衡和软硬件资源重复建设,使得一般高校可以分享一流高校的名师、教授的优质课堂;第三,各高校依据自身特色建设特有型多媒体网络资源库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不仅可以凸显自身专业特色并扩大地区影响力,还能推动高校特色资源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发展带来的恶性竞争。以此呼吁地方管理者能够对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其体系化建设进程。
三、结语
针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的对网络视频课程和开放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现实需求,多媒体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充实与丰富确实起到积极影响。随之相应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包括单纯多媒体教学方式暴露的师生互动性不足与情感融入的欠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不足与多媒体表达方法的生疏,以及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鼓励以传统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并能注重运用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因素融入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方法,提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高校教师进行系统性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呼吁中央或地方探索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机制,推动体系化建设。需要指出的是,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改善教学效果,但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就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彭新一,陆芳,郑道林.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张海彦.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现状综述及优化模式策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