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护理教学沟通技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护理教学沟通技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护理教学沟通技巧

篇1

人际沟通技巧训练项目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esofNursing,AACN)在修订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时,将沟通能力定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2]。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沟通交流,护士的沟通能力直接影响资料的准确性和交流的效果[3]。目前,中国许多护理院系开设了《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等课程,通过训练护生的沟通技巧,帮助护生熟练掌握在职业情境中与人交往的礼貌姿态、语言技巧、距离保持、与不同患者相处的基本原则及变通方式等。在这部分中,教师先根据围绕某一项具体护理操作撰写前导性的情景剧本,让护生5人一组,以抽签形式分派医、护、患、家属等各种角色,进行护理操作和沟通,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护生在护理操作和沟通中表现出的角色形象和行为方式,随后进行讨论,指出护生在沟通中表现出的心态、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的优缺点,指导护生逐步建立好的沟通技巧和模式。

应激情境的适应性训练项目结合《急救护理》《护理心理学》《灾害护理学》等课程中应激的情绪管理、灾害心理护理及急救护理等内容,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急救护理模拟情境的培训,培训前让护生进行30min的放松练习,再进行急救护理模拟情境的操作。放松练习后再进行急救护理操作,护生的情绪更放松,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手眼协调性都会有提高。

职业行为的训练内容要涵盖多学科内容,要重视师资建设职业行为模拟训练体系的建立需要整合多学科内容,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及专业知识结构建立的主导者[4]。在对模拟训练项目进行设计时,要尽量融合护理专业知识,要能贴近真实护理情景,要能切实提高护生的临床心理适应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具备较好的效果测评指标。要满足这些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熟悉护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并具有创新意识。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6名护生作为观察对象,男4名,女82名;年龄18~25岁,平均(18.6±2.5)岁;文化程度:中专30名(34.9%),大专46名(53.5%),本科及以上10名(11.6%)。按入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名,两组的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大体一致。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实习护生入科后由科主任指定一名临床带教老师,实习护生采取“跟人”式见习方式,并由带教老师根据近期科室所收治的患者情况结合实纲进行随机的带教教学实习。1.2.2观察组根据实习护生在手术室的实习目标,采用两段式阶梯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实习。首先制定教学实习方案,在科主任带领下,选择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深厚、有较强讲解能力、大专以上学历、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作为带教组长;选取责任心强、临床业务素质高、沟通和示范能力强、护师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由科主任、带教组长、带教老师组成教学实施小组,在充分掌握教学大纲、护生实习要求和评价标准的前提下,针对传统实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院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两段式阶梯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内容。第一阶段:护生入科后由带教组长负责为期3天的集中示教,重点是帮助护生全面了解手术室环境、各类工作制度、流程、医疗安全及法律法规、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等。第二阶段:护生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实习,采取跟人跟班法,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一对一的讲解和示范,提示和指导护生在手术过程配合有关工作,然后由护生进行逐一操作。在此过程中,随时关注手术进展情况,同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和指导;带教过程老师及时评估护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随时给予补充及强化专业知识,并耐心解答护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1.3评价方法护理实习结束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内容包括:①基本理论考核,采用我院编制的三基基础理论标准试题库进行考核,总分100分;②护理操作,采用我院制订的《手术室护理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进行考核,总分100分。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习兴趣、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综合能力4个方面对手术室护理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由经过严格培训并熟知本研究的调查者现场发放问卷,调查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的填写方法,被调查者以不记名方式自行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后由调查者现场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86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100%。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1)实施两段式阶梯教学法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基本理论、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表2)观察组护生在学习兴趣、沟通技巧、团队合作与综合能力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与临床护理相比有十分显著的专业化和独立化特点,随着临床手术技术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护生的毕业实习是其由护生向护士转变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部分护理研究结果表明,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相脱节、不能融会贯通等问题,这一状况可能与现行的实习教学方法和护生的学习方法有关[1]。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教学模式,使护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手术室的相关专科理论与护理技能,是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者应着重关注的问题[2]。两段式阶梯教学法充分发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在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联系临床实践,极大限度上提高了临床教学的总体效果[3-4]。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基本理论、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兴趣、沟通技巧、团队合作与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两段式阶梯教学法的优点:①护生在进入手术室后由带教组长向其介绍科室环境、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和相关规章制度等,加强护生对手术室工作的了解,缓解其因陌生环境而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提高进一步学习的兴趣。②两段式阶梯教学使护生实习计划能够循序渐进地完成,护生在获得临床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实践指导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极大激发学习兴趣,既检验、巩固和强化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使操作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③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带教老师一对一的教学工作,护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多,使护生能较快进入实习状态,带教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凤苓.河北省6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技能统考成绩评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2):96.

[2]赵香凤.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7):61.

篇3

1.2 方法

1.2.1 护理教学查房前准备 ①护生的准备:通知护生教学查房病种,要求复习疾病相关知识;②教师准备:准备一个患者,通过问诊、体检、查阅病史资料等方法,熟悉病情演变过程及治疗、护理经过,了解各项辅助检查及化验结果,整理资料,将疾病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知识,设计成问题制作成powerpoint。

1.2.2 举例 其中一次教学查房过程简介,病情资料:患儿,男,5岁,于2004年10月12日10:10步行入院,入院时患儿神志清楚,体温38.1℃,脉搏9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 mm Hg,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紫癜,双下肢可见大片淤斑,咽部充血,血常规结果提示:血小板计数为11×109/L,体检配合。病史资料:2 d前患儿母亲发现其右侧下肢两处淤斑,认为是患儿全身散在出血点,紫癜,隧来医院就诊。两天来患儿曾两次出现鼻腔出血,局部压迫能止血。社会文化背景及饮食习惯:患儿父母初中文化,务农。入院后反复询问患儿病情及预后:患儿平时以大米为主食,爱吃鱼、肉,不喜欢鸡蛋和绿叶蔬菜类食物,家人有吃辛辣饮食习惯。

2 结果

护理教学查房以问卷形式调查教学效果见表1。

护生们普遍认为:以患者为引导得教学方法,教会了她们如何利用临床患者巩固理论知识,情景表演给大家印象很深。

3 体会

3.1 患者教学 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既能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有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的转化,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学习[1]。

3.2 多媒体护理教学 多媒体整体护理患者为引导进行对话情景教学实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与手段,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护患情景创设,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能产生疑问的情景,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从疑问开始,把课堂知识传授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智力因素,还有情感和非智力因素,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气氛热烈、趣味性强的模拟护患对话中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2,3]。

3.3 锻炼护生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 对于即将踏进工作岗位的护生来说,内科护理将成为她们应当掌握的护理基本功,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教学,驱动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护生对患者的真情实感。提高护患和医护沟通技巧,特别是模拟表演式情景教学,不仅给学生创造了锻炼应变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将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其思想道德素、专业素质、体态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锻炼。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4]。

我认为:护理教学查房应用以临床患者为引导,以设置问题、情景表演为基础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护生将所学的各种医学、护理学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培养了护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邬刚,张少林.病例教学中病例和问题设置的课堂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300-301.

篇4

在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护士扮演着指导者及协助者的角色,做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方法及技巧,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在接受良好护理的同时获得健康保健知识和提高自理能力,与患者一起到达预期护理目标,所以护士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及护理技能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不断充实自我,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患者有问必答,工作得心应手。

2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德・梅拉比安曾经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是:7%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所以在工作中与不同类型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沟通时,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教育性、科学性和灵活性,语气温和,语调平稳。并配以适当的手势和理解同情的面部表情,以强化与病人沟通的效果,同时在沟通中也应注意个人在沟通时所选择的空间位置,它会以无声的语言向患者表达其社会地位、心理感受以及希望患者所承担的角色和义务。

3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在新型护理关系中,医护人员已不再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和拥有绝对控制权,应调动病人参与自我护理的积极性,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参与,要想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首先要取得病人的信任,护理人员应注意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心、细心、责任心、同情心和耐心,加强自身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来培养良好的信任关系。

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因此良好的护患沟通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关键,所以我们护士必须掌握更好的沟通技巧,为病人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和温馨的治疗环境,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5

To strengthen nursing manag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bstetrics and ynecology Department of Urology, Mi Na Wa Er A Bu Du Wu Pu Er GuLi Zha Er Yi Li

( Xinjiang, Urumqi, 830028)

【Abstract】: Nursing teaching is to help student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alize the role change. Therefore,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实习学生将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医院护理教学管理与带教,对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护理对临床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逐步完善了临床带教管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对我院护理教学管理的现况分析如下。

1 健全带教组织,加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1.1 规范医院护理教学管理体系

1.1.1 护理部主管护理实习全面工作,负责制定带教方案,落实带教计划,定期征求意见,及时解决带教中的困难。

1.1.2. 各科室成立了由护士长、副护士长(担任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带教小组,负责带教工作管理和实施;3.实习队自身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了护理实习计划的层层落实。

1.2 做好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其职业道德、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院主要通过科室选拔,学生反馈,护理部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带教人选。

1.3 抓好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不断更新,我院注重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首先做好培训学习,内容有带教教师职责、实习生管理条例、带教工作的检控方法等;要求教学组长完成各项护理技术示范,组织护理教学查房,积极参与各种形式讲课;参加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及院内外新业务、新技术讲座,以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2. 做好岗前教育,热情接纳护生进科室

2.1 岗前培训内容和形式。实习学生怀着紧张、好奇、期待的心情来到实习医院。从学校到医院,由单一的校园生活转向全方位的临床实习,不能很好地适应角色转换,就影响学生实习。岗前培训可使护生了解医院护理工作特点,在课堂和临床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1]。我院护理部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之前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主要内容有:护士的素质,医院概况、护理管理制度,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等。培训形式有理论讲授,观看教学录相片、实事教育、讨论座谈等方式。岗前教育主要为护生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护生的角色过渡[2]。

2.2 热情接纳护生进科室,尽快进入角色。学生初到科室的印象是深刻而难忘的,并将影响到她今后的实习。所以学生每到一科,我们都坚持做到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科室工作环境,物品存放位置,器械物品名称,区分无菌区、有菌区;帮助学生对常用药、急救药进行识别,以利于使用,避免发生差错,有计划地逐步完成实习计划。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

3.1 做好讲课,多媒体授课。组织由护理部教学负责人、各科教学组长主讲的每月一次多媒体授课。授课内容为护士礼仪与规范服务、整体护理概况、护理程序及其应用、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差错事故及其防范、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无菌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告示等,并进行观察评价和现场答疑。科内小讲课:由各科护士长、教学组长、教学骨干主讲,每周一次。内容包括专科护理操作、专科仪器的使用、专科疾病知识及护理、典型病例的教学查房、整体护理知识在专科实践中的应用、专科健康教育等,使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对专科整体护理、专科技能的认识。

3.2 按护理程序教学查房。我院每季度举行一次全院性护理教学查房,各科室每月举行一次。分别由护理部教学负责人、各科护士长和教学组长组织。查房中由老师介绍本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等,其他老师和护生进行评价,对正确的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正确的问题及改进事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个案护理查房:遇有疑难、危重病人,护士长或教学组长及时组织护生进行查房。床边讲解病人的观察、护理抢救要点,然后在护士办公室进行讨论、分析,引导护生全面、系统地识别患者的护理要点等,提高护生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3.3 注重护生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是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和护生为之努力的方向[3]。随着护理工作模式的改变,沟通和交流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我院护理部要求护生在每个轮转的科室跟随专科护士上二周的责任班,出科前进行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考试。带教老师带领护生一起进行新入院的病人进行评估,入院宣教等,并要求护生运用所学沟通技巧每天与自己负责的病人交流和沟通,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重点强化对专科危重病人、出院病人等健康教育落实,锻炼护生的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

4. 完善护理教学质量评价

4.1 测试评估。每月由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生,存在问题及时改进。方式有(1)提问:护士长通过平时晨会交班,教学查房,床边交接班等方式进行提问,考核基础及专科理论掌握情况。(2)观察:了解护生的技术操作是否正确、完整;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抢救处置能力如何;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如何等等。根据观察结果,填写“业务素质评价表”。(3)考核:如平时测验,出科考试。

4.2 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护理部组织,对护士长、带教老师的重视教学工作程度、教学周计划讲课完成情况、出科考试的严谨性等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广泛征求护生和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教学,提高带教质量。

5. 体会

通过护理带教实践,我们体会到做好护生岗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注重带教教师的素质提高,选好每一名教师;实践中重视放手操作,系统做好教学培训及质量考评等环节,对全面完成实习计划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1 教学方法

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教学纲要所开出的19项操作中,选出卧位病人床上擦浴、口腔护理、测量生命体征、鼻导管给氧、密闭式静脉输液法等5项实验实施综合性教学,共计13学时。

1.1 教师统一备课,确定教学方案 实训课前,带教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明确综合性实训教学目的,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给出一个病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框架,以整体护理为主线,结合内、外、妇、儿科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护理。

1.2 学生课前认真准备,计划护理过程 在实训课前1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每组给1个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病人实施护理。教师在给出病例时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如在鼻导管给氧过程中发现氧流量与医嘱不符合,如何去调节流量;在进行床上擦浴时,护士应如何保护病人的隐私等问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具体的实训内容,以及实训操作步骤。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带教老师给予指导。

1.3 结合情景式教学模式,实施综合实训 先由教师示教纲要开出的实训项目,再由学生扮演病人,该病人具备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如偏瘫、昏迷等,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操作。比如该堂课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卧位病人床上擦浴,就要求学生先运用所学沟通技巧主动与“病人”沟通,了解病情,做好病情评估工作。结合给出的病例完成卧位病人的生命体征测量、床上擦浴、口腔护理、压疮的预防、肢体的功能训练及健康教育等内容,课后写出护理计划。具体方法为每组选1名学生扮演昏迷病人,由其他3名学生分别模拟护士为其测量生命体征及其他操作,同时要求学生提出对该“病人”的护理诊断和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

1.4 教师与学生结合,共同评价实训结果 每次课程结束后,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给每一个参与表演的学生按照打分标准采取不记名投票的形式打分,学生的打分占30%,教师的打分占70%。打分标准的内容包括沟通能力、人文关怀、项目的熟练程度、物品的整理及作业等内容。

2 教学探讨

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采取综合集训,体现了如下优点。

2.1 突出了整体护理的主线 传统的实训教学以单项实训为主,学科之间相互分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2]。以往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课中更多的是强调学生掌握单项操作。综合性实训强调人是由生理、心理、社会中生存的复合体,使学生真正运用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到临床工作的场景,并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训前的准备过程中,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和查阅新资料,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既掌握了基础实训的技能,又使各相关学科知识得到巩固和整合。以往参与毕业临床实习的学生认为,到医院实习时都有手忙脚乱的感觉,不知如何对病人进行护理,说明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提高。病人角色的扮演,使“病人”表现出较复杂的病情,再要求学生根据“病情”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这样,学生不仅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了学生的沟通技巧 传统的实训中,学生面对的是护理模型,交流时模型不能与之有情感回应,所以,学生在进行沟通时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认为这种交流是念咒语,说天书,是比较可笑的,由抵触而出现只动手不动口,沟通技巧得不到锻炼。然而临床工作中很多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护患沟通不良所致,如果护士懂得去沟通,用心去聆听,很多纠纷都是可以避免的[3]。因此在综合实训中,要求学生开口和扮演的“病人”沟通,且“病人”会故意刁难护士,学生如果能够给予满意的答复,就需要学生能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4 加强人文关怀的培养 学生以服务对象为出发点,侧重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关心病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格,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充分体现护理的人文关怀[4]。例如床上擦浴虽然是一项生活护理,很多医院都是由家属或护工来完成,但作者在教学中仍然坚持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对一例偏瘫“病人”床上擦浴,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的护理需求。这不仅要求技术上过硬,还要从精神上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肖爱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浅谈.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229.

篇7

1.2方法

本研究为同期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将100名护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偏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护理专业知识;而实验组采用人文素质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礼仪训练,法学讲座,沟通训练,专业形象塑造等,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情景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标准化病人教学、规范化形体训练等方法。

1.3研究时间

2012年5月进入临床实习开始,至2013年6月结束临床实习为止。

1.4评价指标

调查问卷中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职业形象评价、沟通技巧评价、医疗法律法规知识以及道德素质4个维度共20个条目内容,涵盖了护理人文素养的主要要素;评价分为很好、良好、一般、较差、很差5个级别,级别依次评分为5分、4分、3分、2分、1分,满分为100分。调查问卷包括他评和自评,带习教师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为他评,他评和自评均在实习结束时进行。该调查表经过我院5个以上副高职称专家测评,效度为0.85;经过20个护生间隔2周重复测评,信度为0.93,说明该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值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师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职业形象、法律法规、沟通技巧和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道德素养得分两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病人评价

统计结果发现,实验组在职业形象、沟通技巧和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法律法规、道德素养得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自我评价评分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职业形象、法律法规、沟通技巧和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道德素养得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专业技能成绩

研究发现,在专业技能成绩上,实验组在总分和临床实践技能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理论知识得分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士职业素质是护士对护理职业的态度和行为的规范,由护理专业技能及思想品德素质、职业形象、沟通技巧、法律法规知识等人文要素构成。有调查显示,只有较小比例的护士对人文的内涵有所了解或参加过人文科学的教育。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频发并具有普遍性,究其原因除了医疗卫生体制等因素外,医护人员人文教育的不足、沟通能力较弱也是重要原因。本研究选择在临床实习期间,对护生加强临床沟通技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护理礼仪和专业形象塑造等项目的人文素养教育,以期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

3.1护生的职业形象和沟通技巧评价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在教师、患者评价及自我评价中对护生的职业形象和沟通技巧这两项指标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在实习阶段对护生加强职业形象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可显著且快速提高护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

3.2护生的法律法规知识评价结果分析

在法律法规方面,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评价得分上无差异,但在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患者是护生服务的直接对象,对护生在服务过程中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而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则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所以导致两组护生在患者评价得分上无差异,而在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3.3护生的道德素养评价结果分析

在道德素养上,无论教师或患者评价,还是自我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原因在于道德的养成与个体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是逐渐形成的漫长过程,仅仅依靠临床实习阶段短期的道德品质培养,并不能显著提高护生的道德水平。因此,建议道德素养的培养应从小进行,并贯穿整个初级、中级、高级教育阶段。

3.4护生的专业技能成绩评价结果分析

在专业技能成绩上,虽然实验组护理理论知识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总分和临床实践技能上,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实习阶段强化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加强职业素养培训,虽然对提高护理理论知识效果不明显,但对其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作用显著。

篇8

情景教学法是自新课改以来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文试图就情景教学法对临床护理教学评价的评价内容、方法和评价重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何谓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通过模拟创设临床真实情景,让护生在情景中担任主角,亲身体验临床情景变化,调动自身所有潜能解决所面临的所有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护士所需要的护理综合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2 何谓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即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3 情景教学法对临床护理教学评价内容的影响

传统的评价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而情景教学法通过设计多元评价指标包括仪表、姿态、语言表达、沟通技巧、应变和解决问题等对相关表现进行整体评价。

3.1 通过情景教学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一个合格的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模拟情景教学中护生要面对各种不同人群,复杂的临床情景,学生必须独立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2 通过情景教学评价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沟通能力

近年来,护理专业课程中的人文课程已有了长足的增加,但仍停留于书本与理论,而临床面临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群,并需与他们进行良好的交流,遇到的问题复杂,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系统的面谈和心理指导的知识技能。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并观察护生同时面临心理、道德、伦理等方面问题时所做出的应对来评价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沟通能力。

3.3 通过情景教学评价学生应急能力

针对某些学生在应变能力差,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出现束手无策的现象。通过模拟突发事件发生现场,来观察学生的不同反应如第一反应、思维清晰、进入角色、应对措施等可以评价学生的应急能力。

4 情景教学法对临床护理教学评价方法的影响

4.1 对临床护理理论教学评价方法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评价多数是以闭卷笔试的方式来实施的,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而情景教学法则以病例分析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对已有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4.2 对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影响

与传统的实践考核方式只注重评价操作的掌握不同,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不同的临床护理情景,在某一具体的情景下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考核,可以让每个护生在特定的情景中体验临床情景变化,并且为完成特定的护理任务必须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调动自身所有潜能仔细地完成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措施-护理实施-护理评价全过程,可以从临床思维、人文素质及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4.3 标准化患者

情景教学法利用标准化患者(SP)对学生的综合表现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标准化患者(SP)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标准化患者的选择,是从我校乡村医生班选择的10名学员,对她们进行简单培训后,由她们以同样的评价标准对两组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基本知识(40分)、沟通能力(30分)、应变能力(10分)、服务态度(10分)、仪表仪态(10分)五个方面,最后计算五项累计所得总分,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

5 情景教学法对临床护理教学评价重心的影响

5.1 情景教学法关注学生发展

与传统教学评价只关注结果不同,情景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情景教学法是让学生模拟情景过程中的表现,因此可以根据提高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需要通过改变情景来实现,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5.2 情景教学法重视教师的成长

周密的教学设计和完整的教学准备是情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放弃原来陈旧的教案,不断钻研教材,收集大量教学资料。还要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准备更多更合理的教学情景,增加了备课的难度,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3 情景教学法重视“以学论教”

在模拟情景教学活动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护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护生通过自学有关知识、编写剧本、情景模拟等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独立学习为合作性学习,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性学习”的新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的状态来评价教学质量从而体现了“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其教学评价从内容、方法、重心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更加符合现代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促进与提高功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钟灵. 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2011,(1):167-168.

[2] 闻彩芬,蔡小红. 情景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认识与思考[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0):156.

篇9

一、当前生活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对优质护理服务及生活护理的认识

部分教师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缺乏深刻的认识,也就无法认识到生活护理的重要性,更难将优质护理服务对接到生活护理教学中来。在授课过程中,不少教师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治疗性护理教学中,安排的实践课以及考核的项目也多是无菌操作、鼻饲、导尿、各种注射法和输液这些治疗性操作,而更换床单、口腔护理、床上擦浴、喂饭等生活护理却很少练习,甚至不练习。由于护生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能熟练掌握生活护理的技能。

2.护生不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对生活护理学习缺乏积极性

大部分的护生不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加上教师在课堂上对生活护理的忽视,导致护生无法认识到生活护理的重要性,最不感兴趣就是床上擦浴、排泄护理这些生活护理操作,学习缺乏积极性。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也多是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护生仅单纯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忽略了职业礼仪的运用以及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更没有爱患者的观念。

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没有融入教学的原因

1.老教师教学理念难以转变、青年教师缺少学习机会

一些老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落后,认为护理从属于医疗,优秀的护士就是快速执行医嘱、准确完成治疗性护理操作,忽略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无新意,对护生的职业礼仪、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的培养不够重视。同时,大部分青年教师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学校任教,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更不了解病人需要什么样的护理,医院需要什么样的护士。

2.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排斥

许多护生来高职院校学习护理并非自己的意愿,大多是听从家长的安排,因此对护理专业不够热爱,甚至讨厌护理工作。而且如今的护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长辈的呵护下和老师的关怀中,少有照顾他人的意识和主观愿望。而优质护理服务所提倡的就是基础护理,要求护士为病人提供满意的生活护理服务。当护生接触到为病人疏通大小便、梳头喂饭这些生活护理操作时,从心理上产生排斥,认为这是保姆的工作,而自己应该去做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教师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教育时,会遇到学生的反感情绪。

三、对策

1.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要想让优质护理服务真正与生活护理教学对接,教师首先应更新教学理念,打破固有观念。在教学中融入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强调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护生职业礼仪、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的培养。

2.增加青年教师外出培训机会

青年教师是将来护理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教学理念将会对护理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青年教师应该走出去,开阔视野,增加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进入临床一线顶岗实践,全面了解优质护理的开展情况以及临床的实际需求,将优质护理服务融入到日后的护理教学中,对生活护理教学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了解优质护理服务,认识生活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3.改变教学方法

适当增加生活护理的课时,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生动感人的事例提高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增加实践练习课,要求学生不要一味地模仿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洗头、剪指甲、梳头洗脸等生活护理练习,在不违反操作原则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张开嘴、迈开腿,多和病人沟通交流,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要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感受。将生活护理的内容纳入护生操作考核中。考核时可提供一个病例让其分析,并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考试,重视操作原则、淡化操作流程,不硬性规定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爱伤观念以及职业礼仪的融入上。

4.逐步灌输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在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初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以提高其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同时通过讲座或临床见习等形式,让学生逐渐了解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理解护士的本质是照顾,无论是生活护理还是治疗性护理,都是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在实践操作中让护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病人的痛苦,唤起护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洗头、洗脚的生活护理服务并不等同于保姆工作,而是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中的高尚行为,同时也含有很大的技术成分。例如床上擦浴,不仅是单纯地帮助病人擦澡,还要同时观察病人的病情、皮肤的状况、预见褥疮的发生,以及发生褥疮后的护理。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要做到这些是不可能的。当护生感悟到自己工作的高尚并发现其中的“技术含量”时,便会重新认识生活护理意义,真正明白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总之,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与生活护理教学的对接,可以提高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理解及对生活护理的认识,改善其今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基础生活护理服务的态度,让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护生真正成为满足临床实际需求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燕红.卫生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相关文件的背景介绍及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10(3).

[2]谭维玉,王潮临,吕子静,李凤莲,廖小琼.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护生就业率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3(23).

[3]吴飞盈,廖海涛,韦义萍.在护生教育中增加生活护理教育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1(3).

篇10

1 目的

现在,绝大多数的实习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尤其是在临床实习阶段是,只注重治疗性操作,而忽视基础护理。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做好基础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带教中加强晨晚间护理教学,探索护理教学方法,以纠正护生轻基础护理的观念。

2 护理教学方法

2.1 角色转变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是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开展的一项活动,目的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真正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临床带教老师首先自己要明确开展晨晚间护理活动的具体目的与意义,从而在实际的带教中正确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及角色转变,帮助她们了解开展晨晚间护理,有何作用与意义,纠正护生轻基础护理的观念。

2.2 服务意识转变 注重培养护生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夯实基础护理,让护理服务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行病房床边工作制。针对病情程度不一的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从而确保护理服务更连续、全面,并具有针对性,促使晨晚间护理服务更到位。

2.3 护理工作模式转变 病房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由责任护士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整体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及健康指导等。根据护理部的规定,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应完成规定数量的基础护理工作,主要根据分级护理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基础护理对象为一级护理和病情危重等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主要工作为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生活护理如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等。同时,把工作记录到量化表中。

2.4 沟通技巧的提升与转变 为了使护患关系保持良好,提升护理质量,应重视使用一定的沟通技巧[1]。老师在带教中不仅注重对护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护生解决问题,实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开展治疗护理工作时,应积极主动、热情地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身心情况,增强护理效果,并改善护患关系,获得他们的理解、信任与配合,极大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率[2]。

3 注重护生能力的培养

3.1 学习能力的培养 明确学习目标,实现一对一带教,向护生讲解晨晚间护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护理对象、具体目的与意义,同时,用相关理论进行提问,增强护生对知识的认知。

3.2 动手能力的培养 对于晨晚间护理操作,先由带教老师亲自示范。可通过个案病例开展演示教育,讲解应注重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护生知道晨晚间护理的重要意义。首先,老师对学生的业务能力进行评估,合格后再允许其接触护理对象,并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护理工作,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3]。然后在完成护理后探讨护理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3.3 观察能力的培养 带教老师示范晨晚间护理相关护理操作,强调护理操作观察要点,注重护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如口腔护理操作时需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同时还需观察口唇、口腔黏膜、牙龈、舌苔有无异常;口腔有无异味等变化,为病情提供动态信息,协助医生诊治。让护生认识到进行晨晚间护理不仅能满足患者的所需,解决患者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而且是观察病情变化,采集资料,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的最佳时机。

3.4 表达能力的培养 护理教学中要让护生明白,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用语要文明、礼貌,这也有助于协调护患关系,提升护理工作质量[4]。例如,在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生觉得不明白该怎样向患者作解释工作,语言表达比较生硬、呆板,有的甚至忘了要做解释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在基础护理操作练习中,创设一个护理场景,比如,将某个病房作为练习室,面对“患者”使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向“患者”打招呼,要求用语必须自然大方、温柔得体;再使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此次操作的目的及配合事项;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及个人特点,真诚地和他们交流,从而使其注意力分散,减轻紧张情绪,确保其能顺利配合完成相关操作;待操作结束后,可询问患者经护理后的具体感受,用语注意要关心、体贴,同时告知其注意事项,慢慢使护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 体会

晨晚间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注重晨晚间护理教学工作,不仅能进一步增强护生的职业素养,还能纠正她们以为轻视基础护理的观念,提高临床带教满意率。同时,还有助于探索临床护理教学方法,重视对护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激发她们的热情,增强她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她们能顺利地走到临床岗位中,成为一名专业强、素质高的护理人员。实施晨晚间护理教学,极大增强了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晶,孙淑芹,李晓莉.浅谈构建和谐护患关系[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60.

篇11

2.1医学教师对健康教育重视度不够

目前由于地域以及传统观念影响,医学教师观念更新落后,对医学健康教育认识还不到位,教学工作仍旧停留在生物医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只重视培养护生的专业能力,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甚至没有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教学,或者按照书本照本宣科,一带而过。

2.2护生缺乏护理健康教育意识:

因传统观念影响,多数护生认为护士只是打针发药,或者协助医师进行治疗护理,从而忽视了患者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和在新的护理模式中的重要性。现代医学教育过程中,护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健康评估、护理实施上,将健康教育认为可有可无或者认为是宣传教育可以忽略。而目前中职护理实施整体护理教学,在整体护理模式下,护理内容、模式发生更多变化,儿科护士更多的承担患儿及家属的咨询者及健康教育者的重要角色。患儿家长渴望了解更多健康教育知识,但护生健康教育知识匮乏,从而产生护患不信任危机,这就促使护生需要提高认知程度,积极参与健康教育。

2.3护生缺乏相应专业素质:

由于中专护理学生多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学习中,基础知识薄弱。中职护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知识水平和学历水平较低,缺乏实施健康教育的理念,不能有效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现代护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个人意识较强,因而缺乏关心和照顾别人的习惯。作为未来的的护士,很多护生欠缺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能力。

2.4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的工作对象是患儿及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范围为儿童保健常识及儿科疾病知识、日常生活护理措施、疾病预防及护理措施。儿科健康教育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这是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原则。由于父母是患儿的看护者,他们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疾病的防治、康复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外家长的素质也影响整体护理的实施。家长因孩子生病面临心理压力,存在明显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往往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因此,护士要充分了解患儿及患儿家长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主动并详尽的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3加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对策

3.1教师及护生要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要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认识儿科护士是护理计划的制定者者、实施者、健康教育者,在护理健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给学生讲授,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如情景教学、病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法完善健康教育的讲解,并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患儿及患儿家长对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和预后,所以更要要求护生在学习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健康教育在现代护理中的重要性,以新的护理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以患儿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服务新理念,履行护士的基本职责,并自觉履行健康教育的义务。

3.2提高护生学习健康教育的能动性。

中职护生起点低,基础差,缺乏健康教育意识、理论知识不扎实,所以要不断提高护生知识基础和健康教育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使护生从认识上、行动上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提高为患儿及患儿家长服务的积极性,能够主动、积极、高效地把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给每一位患儿和家长。

3.3加强护生表达及沟通能力,学会与患儿及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儿科护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治疗、护理的基础,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良好的沟通,而健康教育可以作为护患沟通的切入点和桥梁,积极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儿及患儿家长建立恢复健康信念,并能做到遵守医疗程序的行为。由于患儿年龄、性格及家长知识层次等各方面的差异,使患儿及家长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加强护生交流意识和沟通技巧,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性沟通技巧和体态、触摸等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讲解。

3.4加强学习,掌握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做好健康教育,先要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学习如何评估患儿,收集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找出患儿及患儿家长真正关心的问题,作为教育的内容。学习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制定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实际情况、认知程度,选择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随时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动态地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护生学习健康教育,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指导,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医学及护理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学习,加快知识更新,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素质,另外一方面要鼓励护生广泛学习,自由提问,培养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便更好地适应医院及社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3.5学习建立儿科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教育路径是指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的实施上,通过对患儿及家长的评估,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社会、文化等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教师可以运用展示法、讨论法、临床模拟等教会学生讨论制定儿科护理路径,填充健康教育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热情。

篇12

2护理美学的形成、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护理程序”的概念,带动了护理专业的革命性发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护理美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整体、系统、层次、和谐、有序和节奏性,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互交融起来,是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美是护理理论结构与内容,护理技术和科研以及护理活动中所显现出来的一切美的总和。

3护理教学在临床护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自身的问题许多学生在临床实习一段时间,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如浓妆艳抹,穿奇装异服,言行举止粗鲁、野蛮,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形象,导致实习医院或带教老师的不满,给护理教学带来许多困难。然而学生自身并没有引起重视,反之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是走向社会发展成熟的改变,其原因主要是护理教学重点全部在于技能培训和知识强化,忽略了学生心理意识方面的审美能力的教育,使得学生的审美观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也随之发生改变即而被同化,出现审美价值观的偏差心理。

3.2护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无论技能操作,还是理论知识都能达标,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处理护患关系时出现许多问题,如:操作前与患者的沟通不当,操作中一旦出现小失误,就会发生本来可以避免的矛盾、纠纷,有的患者甚至大打出手,情节恶劣,给院方、校方、学生三方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比如:学生在面对患者提出病情或治疗的相关问题时,没有妥善解答,引起患者的不满,为日后的护理工作埋下隐患。有的甚至因为护理人员的一句话而对薄公堂,双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与患者良好沟通的能力与技巧。

4基础护理教育与护理美学相结合

4.1基础护理工作的审美教学基础护理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性,如何使其更加完美,则有赖于护理人员对其完美原则的自觉维护与遵守。在教学工作中,老师除了在教育方面培训学生,更要适时强调培养基础护理工作的审美教育,纠正不良作风,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着装、行为、习惯。如:强调淡妆上岗、待人温馨、处事公正、动作轻柔、工作严谨等审美教育,让学生明白美的内涵,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完善审美价值观。

4.2护患关系中的社会关系教学在护理实践中,护理活动主要发生在护士与病人之间,护患关系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人际交往,交往中往往受到双方个性特点、环境变化、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明确护士角色以及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和护患关系中的美学原则。

篇13

1.我校在整个教学中缺乏对《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重视

首先在课时分配上,很长时间内《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作为基础护理当中的一个章节来进行教学,可是较短,内容较少,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2012年对该门课程进行了调整,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来教学,但是在课时的分配上相对于其他护理课程而言仍然较少。其次在我校,课程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考查课,一类是考试课,《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属于考查科目。所谓考查科目是指课程分数总共100分,比例分配是:30分平时成绩,10分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剩下的60分是期末考试的分数,并且期末考试属于半开卷考试,就是说考生可以根据平常老师讲课的重点和自己对重点的把握带一张A4纸张大小手抄笔记进入考场。任课老师在课程最初就会和学生交流有关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考核方式等等,学生们在内心就会形成对本门课程的不重视,觉得是副科,在学习上也会出现懈怠情绪,甚至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

2.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

礼仪与沟通本身就是一门高实践性的课程,对于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人这一重要特性而言,实践性就更加的重要,因为个体的差异性确实存在并且很大。因此教学的核心应该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上边,侧重点要落实到实践教学和实践应用中。由于我们处在摸索的过程中,对对实践教学意义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重视程度也就不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理论学时远远多于实践教学学时,其导致了部分学生只能纸上谈兵,一遇到实际操作就无从下手,着手的成为了“理论巨人,行动矮人”。

3.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我校一直以来很重视专业课教师的选配。但是对于类似于《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类考查课的教师选配重视程度稍有欠缺。由于是新增课程,因此教师中有礼仪和人际沟通相关专业的老师很少,再由于课时很少,愿意承接本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很少,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师的来源很复杂,有的是本学期没有自身专业课程的老师,有的行政人员,有的是改行的专业课教师,由于师资队伍专业化的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艺术引入也相对欠缺,很不利于本门课程的教学。

4.《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相关教学缺乏实际的应用性,与其他护理课对接不良

大部分学生通过《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及考核后能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礼仪知识和沟通技巧。但是,本门课程的高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掌握护理礼仪与沟通技巧不可能某个时间段完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造。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多关注礼仪与沟通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讲授护理技术和临床护理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多加引导,主动地将护理礼仪修养和沟通技巧渗透到每项护理操作之中。由于缺乏对礼仪与沟通的重视,部分教师在授课中更加关注的是本专业课,由此本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脱节,内化过程无法延续下去。 [科]

【参考文献】

[1]莫选荣,罗心静,周军.护理礼仪模块式教学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2010,17(4).

[2]李庆超.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应用人际沟通知识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